我国货币政策分析

2024-09-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国货币政策分析(精选8篇)

我国货币政策分析 篇1

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m 7

[内容摘要]: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息息相关,在中央银行、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微观经济主体等层面上存在的障碍是我国货币政策收效甚微的重要原因所在。本文对此作了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微效

1998年以来,针对国内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国内消费需求疲软以及出现了通货紧缩等突出问题,中央政府持续地适当地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等扩张性货币政策。这些政策收到了一定的效果。2000年市场物价渐渐转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4%,改变了1998年来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分项目看服务项目上涨14.2%,居住上涨4.8%,食品除水产品﹑蔬菜价格上涨外,其他继续下降。2001年1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升0.7%,比去年同期高0.6个百分点,呈现出平稳并略有上升的势头。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继续小幅上涨,一季度累计上涨3.5个百分点,粮食价格总体比较稳定,服务类项目调价已基本到位。但另一方面,分地区的居民消费价格上升不平衡,食品﹑衣着类商品价格继续低位运行。工业消费品价格稳中趋降。4月份,衣着价格水平与上月持平,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价格﹑医疗保健﹑个人用品价格分别比上月下降0.3%﹑0.1%①。全年物价水平上升势头不强劲,通货紧缩仍然存在,中国经济增长仍然面临着需求不足的约束。总体来讲,货币政策收效甚微,没有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

一、货币政策有效的条件

实现货币政策的有效是各国中央银行力求实现的目标,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密切相关,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灵敏有效是货币政策有效的基础。下面便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方面分析货币政策有效的条件。

理论上来讲中央银行从操作货币政策工具到对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产生影响的过程由三个阶段构成。第一阶段是影响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即基础货币和短期利率;第二阶段通过操作目标的变动影响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即货币供应量和长期利率;第三阶段是通过中间目标的变动影响最终目标,即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这个传导机制可用图1说明。

1从图1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来看,货币传导机制实际上分属于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领域。中央银行通过金融工具影响中介目标继而影响金融市场的融资条件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放款行为,并通过他们的变动继而影响到实体经济领域即引起企业和居民资产结构的调整以及投资和消费的变化,从而改变整个社会的产出和价格。其中,企业和居民的行为是货币政策传导的经济基础,是决定性因素;金融机构行为是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中间环节,也是关键环节;金融市场建设和中央银行是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市场基础和政策因素。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也就对这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首先,要求央行比较强大,足以干预和控制整个金融市场。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能有效地将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联系起来,并能引导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放款业务;其二,在金融市场方面,要求一个市场容量大、信息传递快、交易成本低、交易活跃持续的货币市场和一个规模较大、竞争充分、市场一体化程度高、运作效率高、市场预期良好的资本市场,要有比较完善的金融机制;其三,在金融机构方面,要求商业银行等商业性金融机构作为金融企业真正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成本为约束,以客户为中心。其四,在微观经济主体方面,要求工商企业是真正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居民个人具备较成熟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

二、货币政策微效的原因

随着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改革,我国已初步建立了“政策工具--中介目标--最终目标 ”的间接传导机制和“中央银行—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企业居民户”的间接传导体系。但在中央银行、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微观经济主体层面上的存在的诸种障碍却导致了我国货币政策的微效。

(一)中央银行层面上的障碍

中央银行是唯一代表国家进行金融控制和管理的特殊金融机构,是有银行特征的国家机关,是国家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发行的银行、管理的银行。它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传导货币政策。

1、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改变金融机构的准备金数量和货币扩张乘数,从而达到控制金融机构的信用创造能力和货币供应量的目的。自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改革了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将法定准备金账户的备付金账户合并为法定准备金账户。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从13%降低到8%,再到目前的6%②。

2、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用以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1999年,中国基础货币的主要供应渠道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公开市场操作成为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的主渠道。全年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基础货币1920个亿,占全年基础货币投放的52%②。

3、再贴现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再贴现率和规定贴现条件来影响市场利率和货币供给和需求。从1998年3月起再贴现利率成为独立的利率体系,不再继续与同期再贷款利率挂钩。同时下调再贴现利率并延长再贴现最长期限。1999年,中央银行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再贴现业务管理的通知》,进一步改进了再贴现业务的方式,扩大其范围,使年末余额达500亿,增长51%②。

三大政策工具的操作力度虽然很大,货币供应量的增幅也较高,但其实际效果却远远低于预期水平。货币政策传导在中央银行层面上遇到的障碍主要是我国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但同时实行利率管制,利率并未完全市场化。我国虽然放开了同业拆借利率的上限控制、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和票据贴现利率,逐步扩大贷款利率波动幅度,但是我国仍然是以管制利率为主的国家,包括存、贷款利率在内的多种利率仍由中央银行代表政府制定,影响了利率对资源配置的结构调整作用。从我国目前来看,按照风险收益对称原则,中小企业和某些大企业的高风险业务贷款利率应偏高,但由于利率管制必然造成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惜贷”现象,同时,政策性的偏向导致资金高度集中于国有大企业,这成了不良资产上升和经营风险加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利率管制的另一个后果便是使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难以发挥作用,影响了货币政策信号的传导。此外,在公开市场上,由于资金宽松导致央行收回资金容易,投放资金困难;在外汇市场上,外汇储备受贸易逆差影响和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政策约束,央行只能被动地买卖外汇,银行结售汇差构成了央行在外汇市场上的数量限制,导致公开市场操作对利率控制乏力,利率机制作用难以发挥。

(二)金融市场层面上的障碍

1、货币市场。1984年,我国建立同业拆借市场标志着货币市场的起步。到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统一规范的货币市场格局,但总体来讲仍不成熟,缺乏足够的中介机构和市场

参与者,交易品种或缺,金融工具和手段创新滞后,货币市场缺乏流动性,地区分割的银行间分隔严重,交易不活跃,货币政策传导缺乏广度,低速低效。货币市场业务主要集中于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回购市场,而这两个市场交易量不够大,无法大量吞吐证券,限制了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继而影响了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幅度。票据市场上由于社会信用机制不健全,商业票据使用不广泛,再加上票据数量有限,主要是银行承兑汇票,基本没有商业承兑汇票,再贴现始终未形成规模,影响了再贴现政策工具的实施力度和广度。

2、股票市场。中国股市的投机性强,长期没有退出机制,其股指变动与经济走势呈现出明显的异动状态,股市泡沫膨胀,股票价格难以产生财富效应,隔断了相应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3、债券市场。债券市场特别是国债市场上种类不多使公开市场缺乏载体,另一方面交易不旺,以调控基础货币为目的的公开市场业务缺乏交易基础,严重阻碍了货币政策工具作用的发挥。

由上可见,货币政策的传导路径由于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不成熟而显得过窄。

(三)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层面上的障碍

商业银行是依法接受活期存款,主要为工商企业和其他客户提供短期贷款并从事短期投资的金融机构。它最大的特征便是具有以派生存款方式创造和收缩存款货币的能力。在我国,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尚未发展到成熟阶段,利率并未完全市场化,使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缺乏必要的条件,以至收效甚微。央行只能采取贴现率、窗口指导、利率管制等其他调控工具,这就使商业银行的行为对货币政策的效力具有更大的作用。在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占有全部金融机构80%以上的资产和负债,因而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反应程度便成为货币传导机制上的关键。目前来讲,在商业银行层面存在的传导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商业银行的垄断性。中国政府通过存贷款利率、限制竞争、限制资产等一系列金融约束政策,为国有商业银行创造了“特许权价值”的租金机会,维持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货币政策由工、农、中、建四大商业银行的行为所左右。他们之间的竞争并不充分属于寡头竞争模式,在一些事情上容易形成一致的默契和行动,很可能与货币政策方向不一致。另一方面,四大商行对中央银行贷款的依赖程度下降,使中央银行很难通过调低再贴现率和再贷款利率来刺激商业银行的融资欲望及活动。

2、商业银行有风险约束,而无利润约束。理论上讲,商业银行属于金融企业,应该根据收益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三性来经营业务寻求最佳组合。在我国,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因素造成了商业银行有风险约束,却无利润约束。

第一,风险约束。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由于金融体制改革滞后,导致商业银行积累了高比例的不良资产,银行贷款回收比较困难,贷款周转速度慢,经营风险大幅上升,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监管下,风险防范意识和措施大为增强。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中央银行多次下调利率和准备金率,降低商业银行的融资和贷款成本,商业银行也不愿意增加贷款,而是根据自身对经济状况的估计和判断,调节自身放款行为,从而改变了货币派生机制,影响了信用创造和货币供给。一方面,商业银行对风险较大的中小企业采取“慎贷”、“惜贷”,即使有较好的项目也放弃掉。对信贷人员普遍实行贷款终身责任制,让信贷人员对新增贷款负有100%收贷收息责任,一旦出现贷款逾期,便要求工作人员下岗清收,导致信贷人员产生故意不发放贷款的倾向;另一方面导致大量资金偏向信用较好的大城市、大企业,有悖于我国货币政策的多元化导向。大企业贷款过度集中,资金闲置,中小企业却资金严重不足,大大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同时加剧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过度集中,使不良贷款比率呈上升趋势,造成传导机制在商业银行层面上的恶性循环。此外,由于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券相对企业贷款而言,收益稳定且风险小,被商业银行视为优质资产,不愿出售,从而限制了中央银行大规模吞吐债券,严重影响了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效果。

第二,无利润约束。我国国有银行并没有真正建立起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治理结构和激励机制。因此,商业银行在国债市场上压低价格购入大量国债;存款充足时,并不急于扩大贷款业务,在目前信贷风险较大时表现犹为突出,宁可把资金放在央行备付金上,分行不计成本吸收存款,形成“重存款,轻贷款”倾向。存款、贷款和资金结算为商业银行三大传统业务,其中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贷款为资金的主要运用渠道和主要利润来源。在目前通货紧缩,央行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宏观环境下和商行本身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的现实下,商行重视贷款营销,扩展优质贷款业务,进行金融工具创新,改善金融服务将起到更大作用。但商业银行却似乎把存款业务作为主要工作。自身而言,仍然是大柜台、小市场的人力资源配制方式;将发放贷款和开展中间业务视为争揽存款的手段;对信贷人员实行权责不对称的贷款终身责任制,缺乏贷款营销激励机制;金融工具单一;负债品种和资产品种单一;对贷款采取机械的审批方式;对大中小企业贷款申请的审贷模式相同,从贷款申请、审贷员审查、基层行审查、上级行贷审会审查、抵押、担保、公证到贷款到位经过十几道手续,历时一周到几个月,有悖于中小企业数量少、周转快、频率高的资金需求特点。以上都导致货币政策传导速度下降,信号减弱甚至失真。

商业银行之有风险约束,而无利润约束导致了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投资的主渠道不畅,同时造成对冗员、机构臃肿、低效的容忍,人为地增加了货币政策的传导环节,降低了货币政策的传导速度,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效果。

3、商业银行的集权管理。商业银行系统内随着一级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管理权限过于集中,极大地削弱了基层商业银行的业务拓展能力,遏制了基层商行发放贷款的积极性。商业银行集中管理权限的主要方式有:以经济手段或管理手段上收信贷资金,采取拉大上存资金和上贷资金利率差距的方法,迫使基层行资金上存,限制基层行资金运用,严格限制其贷款规模,基本全部上收基层银行的贷款权。商业银行的集权管理一方面不利于商行根据经济运转形势即使调整贷款业务和其他业务,另一方面抑制了金融创新,使货币政策在商行内部传导时就出现信号减弱,再经转向影响实体经济领域时,货币政策效果进一步打折。

4、商业银行发展意识不强,倾向于减少或收回贷款。在这种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机制下,尽管央行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由于乘数效应的作用导致货币供给的多倍紧缩,同时基层商行只注重争夺已形成的优质客户,缺乏基本客户群的战略意识,不注重与企业建立捆绑关系互相帮助促进企业发展,提高贷款质量和偿还率,只看到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和困难,使许多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项目得不到及时的贷款支持,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

而其他的中小金融机构,出现严重的信誉不对称。公众普遍认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誉高于中小金融机构,将资金高度集中于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使之资金充裕,不需要再贷款甚至返还央行贷款,产生一定的紧缩效用。而中小金融机构虽比较灵活,经营业务较广,金融工具创新频繁,但融资道路曲折。同时,1998年后,国内有相当部分中小金融机构出现支付危机甚至资不抵债,有部分信托投资公司和城市信用社以关闭或解散的法律形式实现市场退出。原农村乡政府部门办的“农村基金会”要全部清理和撤并。货币政策传导

机制中的机构本身就存在活力不足,使县及县以下的经济活动缺乏活力。

(四)微观经济主体层面上的传导障碍

微观经济主体企业、居民个人等是货币政策传导的最终环节。此层次上的障碍综合表现为企业、居民个人对货币政策信号反应迟钝,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

1、企业方面。一方面由于供给相对过剩,引起物价下降,宏观经济环境并不乐观,企业对市场前景并不看好,非意愿存货投资增加,投资意愿不强;另一方面很大一部分国有企业未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缺乏面向市场的研发、营销和管理机制,产品市场占有率低,盈利条件和偿债条件都难以满足贷款条件。中小企业规模小,资本金不足,缺乏有效的抵押和担保等问题,再加上信息不对称、银行的风险约束和无利润约束,使企业难以获得间接融资。市场准入限制也使直接融资困难重重。中小企业游离于货币政策外,企业难以得到贷款,整个社会投资难以,而这又引起悲观性的经济预期,从而形成微观经济主体层面上的恶性循环。

2、居民个人方面。从1994年开始,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医疗社会保险制度、城镇住房制度以及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使居民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了,预期支出上升。这使得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下降,储蓄倾向提高。对居民消费意向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有59.4%的城镇消费者由于未来支出预期的增加而增加储蓄。从储蓄目的看,仍有59.3%的城镇消费者是供子女上学,而用于买房、养老和医疗作为储蓄目的的消费者分别为43.6%、42.6%和41.4%。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制度改革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使许多企业效益呈现下降趋势,居民预期收入下降,也加强了储蓄倾向。

在消费信贷方面,虽然近年来央行相继出台了《关于发展个人消费信贷指导意见》、《汽车消费信贷管理办法》、《个人住宅贷款管理办法》、和《关于助学贷款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等政策措施,积极推动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但由于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居民对消费信贷的认识还存在偏差。调查发现70%③的被调查者认为贷款消费有悖于传统美德,仍然倾向于通过储蓄来实现消费升级,阻碍了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另一方面,消费风险即消费品的价格、质量、相应的服务及其可能带来的效应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消费的机会成本,从而推迟了部分居民对消费品的购买,部分地抵消了货币供给增加的消费支出效应,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

三、实现货币政策有效的对策

综上所述,央行的利率管制,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性、风险约束、非利润约束以及管理权限的高度集中,企业、个人的悲观性经济预期等等都成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上的障碍,最终导致货币政策收效甚微。为提高货币政策效应,需要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企业制度、社会保障体制等的改革,不断完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1、探寻利率市场化的最佳途径,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建立起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

2、培育参与货币市场的中介机构,增加进入货币市场交易的交易主体,弱化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影响力及对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控制,减少或消除市场分割的无效率状态;加快金融创新,增加货币市场的交易品种,扩大货币市场的交易方式,从而提高货币市场交易工具的流动性和货币市场的有效性;加快票据市场的发展,完善票据市场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促使区域性乃至统一的票据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3、证券市场上,改革企业上市的准入条件,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的二板市场和地方及场外市场,建立多层次的证券市场体系;鼓励金融创新,增加交易品种,从而为公开市场业务提供良好的市场基础;对股票市场进行科学管理,促使其健康发展,真正发挥“经济走势晴雨表”的作用;将债券市场发展为包括各类机构投资者参加的市场,并结合其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以提高运行效率。

4、深化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努力建立“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求平衡、自我发展”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推动商业银行的股权多元化,使商业银行真正确立起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从而促使商业银行加强成本管理与利润考核;建立风险与收益相对称的激励机制,将机构收入和个人收入与银行的利润直接联系起来,提高风险投资的积极性,以发展方式防范和化解风险;适当放权,改善内部管理方式,增强基层银行的积极性和灵活性。

5、加快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改变经营观念,真正面向市场进行经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和独立法人,不断增强其竞争力,从而改变资产负债率过高的现状。

6、进行配套改革,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改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从而改善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预期,拉动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7、努力发展消费信贷,在发展消费信贷机构的基础上,扩大消费信贷领域,改善信贷服务,增加消费信贷投入。

注释:

①王宁 :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机制发生历史性变革》,载《经济学消息报》,2001-03-02。

②王燕等 :《紧缩未见根本改善货币政策尚需积极》,载《经济学消息报》,2001-06-15。

③王讯 : 《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障碍的调查研究》,载《金融研究》,2001年第5期。

参考文献:

⑴谢平: 《新世纪中国货币政策的挑战》,载《金融研究》,2000年第1期。

⑵陈学彬等:《1999年货币政策效应分析及2000年货币政策建议》,载《金融研究》,2000年第2期。

⑶王国松 :《中国利率管制与利率市场化》,载《经济研究》,2001年第1期。

⑷江其务:《论新经济条件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效率》,载《金融研究》,2001年第2期。

⑸万解秋等:《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货币政策的效率》,载《经济研究》,2001年第3期。

⑹许详秦:《论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和产出效应》,载《金融研究》,2001年第4期。

⑺周骏 :《货币政策的几个问题》,载《金融研究》,2001年第5期。

⑻王讯 :《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障碍的调查研究》,载《金融研究》,2001年第5期。

⑼王宁 :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机制发生历史性变革》,载《经济学消息报》,2001-03-02。

⑽王燕等 :《紧缩未见根本改善货币政策尚需积极》,载《经济学消息报》,2001-6-15。

⑾李崇淮等:《西方货币银行学》,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相关性:毕业论文,免费毕业论文,大学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模板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我国货币政策分析 篇2

一、金融体系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以金融体系为中介的传导过程, 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的中介作用最终影响社会投资和消费。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金融市场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载体。

货币政策通过金融市场改变各种金融资产的相对价格, 改变和调整经济主体的资产选择行为。从“中央银行→金融市场→企业或居民”这一传导过程中, 主要是通过利率渠道进行传导。中央银行通过一系列货币政策操作工具控制货币市场利率, 进而通过金融市场的作用影响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以及其他利率水平。货币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愈来愈突出。

货币市场不仅为金融机构、企业、政府和家庭的流动性管理提供重要手段, 而且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主要场所。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重要工具—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 都是通过影响货币市场的基础利率和资金量, 从而影响长期利率, 货币总量和总投资来实现的。

二、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介”的现状

(一) 金融市场发展滞后

金融市场发育不完善, 货币政策传导缺乏媒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必须以发达的金融市场为媒介。在现代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中, 随着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 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货币政策传导效果与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密切相关, 一个高效、发达的金融市场是实现间接货币政策操作的必要前提。

20世纪90年代以来, 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的传导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成为货币政策的重要传导渠道。然而, 资本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效率取决于资本市场的规模、有效性及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体化程度。资本市场是使国民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最为重要的渠道。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虽然已经取得长足发展, 对经济的影响也逐渐增强, 当中央银行以出台新的货币政策, 从而达到向市场传递了新的货币政策意向时, 货币政策措施往往直接影响到资本市场的各个方面, 从理论上完全可以为货币政策的正常传导提供有利条件。

但是,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健全, 场规模小、效应差、体系结构不合理,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我国货币市场亦不发达, 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与传导缺乏市场基础。中国的货币市场由于受历史的及目前体制的制约发展较为缓慢, 虽已初步形成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市场, 但票据市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则尚未形成规模, 货币市场各个子市场发展极不平衡, 货币市场在管理体系上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 在组织上缺乏市场的统一组织管理, 市场参与层面上缺乏交易主体的广泛包容性, 在传导国家货币政策时货币市场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 金融体系不健全

通过利率渠道进行货币政策传导要以完善的金融市场为前提, 由于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尚未发展到成熟阶段, 利率并未完全市场化, 致使利用金融市场这条途径传导货币政策的渠道受限, 货币政策主要通过金融机构这一中介进行。目前我国金融机构这个中介存在着一些问题, 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反映不敏感, 影响了货币政策传导的效能, 具体表现在:

(1) 商业银行的垄断性。四大国家控股商业银行在银行体系中依然处于垄断地位, 容易产生左右货币政策实施的一致行为。在国内, 四大商业银行存款、贷款的集中度平均在60%以上, 控制了银行业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这表明四大商业银行在整个银行体系中的相对规模过大, 市场集中度过高。加之四大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并不充分属于寡头竞争模式, 在一些事情上容易形成一致的默契和行动, 很可能与货币政策的方向不一致, 从而阻断了央行货币政策信息的传导。

(2) 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媒介, 四大国家控股的商业银行的商业化程度逐渐提高, 风险约束机制虽已初步建立, 但利益刺激机制却不完善, 责任和激励的不对称造成在现行条件下放贷者的过于谨慎行为, 商业银行更关心的是贷款的风险, 而不是贷款的盈利。商业银行的这种只有风险约束而无利润约束的行为、机构臃肿和对员工工作低效率的宽容, 人为地增加了货币政策的传导环节, 导致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刺激投资的主渠道不畅, 降低了货币政策的传导速度, 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应。

(3) 我国商业银行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不高、实力较为薄弱、内部机制不完善。在对央行的货币政策的理解和自身经营管理权限、经营策略、自身和客户定位不准确等方面的因素, 使得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传导受到影响。

(4) 其他中小金融机构游离于货币政策传导之外, 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效果。近两年来, 信贷重新向国家银行集中, 与此联系, 央行窗口指导主要面对国家银行, 影响了货币政策的全面传导。而中小金融机构虽比较灵活, 经营业务较广, 金融工具创新频繁, 但融资道路曲折, 为防范流动性风险保持了较高的备付率, 金融体系的货币派生能力受到抑制, 所以信贷传导的毛细血管越来越狭窄, 从而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效应。

(三) 利率非市场化

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 应充分反映资金的市场供求情况以及资金的安全情况。在发达国家, 利率是市场化的, 银行可以自行根据自身的实力、信誉和服务质量以及针对不同信用水平的客户确定不同的存贷款利率。但是, 当前, 我国无论是短期利率还是长期利率都存在扭曲, 利率结构没有理顺, 这大大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目前我国的法定利率基本都是官定的, 管理体制较为单一, 从而影响了利率政策作用的发挥, 利率不能代表货币资金的真实价格, 利率高低不能及时反映资金市场的供求状况, 削弱了利率引导资金合理流向和优化资金配置的功能以及调节经济主体市场行为的效力。同时, 由于利率非市场化, 也使得目前我国投资和消费的利率弹性偏低, 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就难以发挥, 利率渠道的传导受阻。

三、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建议

从我国改革方向来说, 利率资产价格渠道理应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途径, 但就我国的客观现实情况而言,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正处于从单纯的直接信贷传导向信贷、利率和资产价格多渠道传导过度之中

由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行为尚不规范, 金融市场不完善, 影响了我国消费与投资的增长, 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受到削弱。因此, 应完善我国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推进利率改革, 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完善金融市场, 为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发挥作用创造条件金融市场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载体, 已成为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投放货币, 传导货币政策的重要渠道。通过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促进金融市场协调发展, 从而为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一) 加快发展货币市场, 建立统一、灵活、高效的货币市场

货币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具有融资功能和政策功能, 而且具有低风险性、高流动性和高度敏感性的特点。货币市场作为中央银行操作货币政策的主要场所, 要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果, 必须大力发展货币市场, 进一步完善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交易市场培植市场交易的动力机制, 扩大市场交易主体, 加大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力度和灵活性, 尽快建立完善区域性的票据市场, 创造多种信用工具, 逐步实现贴现利率的完全市场化。不断鼓励金融创新, 以满足不同金融机构和微观经济主体的需要, 研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货币市场基金, 扩大货币政策传导效力。

健全资本市场体系发达国家经验表明, 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对货币政策传导过程影响逐渐提高。我国资本市场虽有了长足发展, 尤其是证券市场, 但由于市场体系不健全, 上市公司结构单一以及缺乏机构投资等原因, 证券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是资金在市场体系内部的自我循环, 不能切实反映和引导经济, 并且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泡沫。因此, 一方面要注意资本市场发展与货币政策的协调, 另一方面货币政策要根据资本市场的发展变化适当调整, 以充分发挥资产价格的传导作用。

加大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一体化建设。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一体化使资金能在不同的市场中迅速流动, 对货币政策的响应也就越及时。两个市场的一体化建设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都将产生很大影响, 因此有必要加快两个市场一体化建设的步伐。拓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合理的资金流通渠道, 允并引导资金在不同的市场间迅速流动, 使中央银行的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能够协调运作, 从而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完成市场资金结构的转型, 疏通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联系, 注重市场机制的建立, 同时加强监管, 规范市场行为, 扩大市场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券商进入同业拆借市场的数量, 完善股票质押贷款办法, 许券商进入银行间的国债回购市场。建立规范的证券化融资渠道, 有条件地使银行业与证券业、资本市场与信贷市场资金互相融通, 更进一步放宽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 将传统的存贷业务扩展到投资银行业务, 在参与企业的兼并重组和银行不良资产的剥离重组方面发挥优势, 增强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和信贷市场的关联性。市场之间一体化程度越高, 对货币政策的反应就越敏感, 货币政策传导的效果就越好。

(二) 深化金融体制的改革, 为货币政策的高效传导构筑良好的传导渠道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主体, 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中最重要的金融中介机构。央行最终能否实现信用扩张, 把货币传递到生产和消费领域, 完全取决于商业银行纽带作用的发挥。大力推进商业银行改革, 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也是构建金融体系的最重要的环节。要坚持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改革目标与方向, 继续深化包括国有大型银行在内的各类金融机构改革, 继续完善已上市银行的公司治理, 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职责边界, 提高董事、监事和高管人员的履职能力, 真正建成决策科学、执行有力、监督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要大力发展金融市场, 循序渐进地开展金融创新, 加强信贷机制创新, 提高贷款审批效率,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全面推进金融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

(三)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 发挥利率在货币政策间接传导中的信号作用

利率市场化是建立起以利率为主的货币政策间接传导机制的基础和前提, 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 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形成合理、适当的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利率渠道是市场经济体制中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渠道, 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发挥信号作用。利率市场化改革应以维护宏观稳定、增强市场化利率作用为宗旨, 以完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能力和健全金融机构定价机制为基础, 不断创造条件有序推进。

培育市场基准利率体系, 引导金融机构提高风险定价能力。金融机构建立总利润目标统领的利率定价架构, 通过创新推动替代性金融产品定价市场化, 扩大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利率浮动范围, 逐步完善央行利率体系, 探索利率调控方式, 转变建立健全市场化产品定价机制、贷款定价管理机制、内部转移定价管理机制, 逐步开发支持利率定价机制建设的管理信息系统, 逐步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开市场操作, 中央银行通过买卖不同期限的有价证券可以实现对利率结构的影响, 最终使得对不同利率有不同敏感性的经济活动作出反映, 充分体现货币政策意图。

摘要: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中介”作用, 本文针对我国金融市场不完善、金融体系不健全, 影响了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现状, 建议通过健全金融市场、深化商业银行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等措施, 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应。

关键词:金融体系,货币政策传导,中介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光友, 邱长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争论及启示[J].金融论坛, 2005, (2) :17~21.

[2]Alexander Tieman.Interest Rate Pass-Through in Romania and Other Central Economies.IMF Working Paper.2004, (11) .

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分析 篇3

关键词:传导渠道;信贷渠道;银行业市场结构

中图分类号:F82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9.17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9-43-03

自1978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的金融体制也进行了配套改革,我国逐步建立起了“二级银行”体制,中国人民银行开始逐渐发挥中央银行的职能,银行的市场化倾向也逐渐增强,货币政策在我国的宏观调控中已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大量直接融资工具的出现以及逐步放松对银行信贷规模的直接控制,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是否已发生转变,特别是在当前的传导渠道下对我国民营企业的资金有什么影响,探讨这个题目对于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解决我国经济中的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一、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理论和现实分析

(一) 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理论基础

自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建立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以来,各经济流派从不同的经济条件出发和各自所依据的假设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理论,从大的方面进行区分,主要分为“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两条渠道。

“货币渠道”的分析主要是依据以下假设来展开的:一是假定价格粘性;二是经济中只存在着货币和债券两种资产,并且贷款和债券之间可以相互替代:三是金融市场的信息是完全的、对称的,金融市场处于市场出清状态。“信贷渠道”和“货币渠道”的主要区别是在第二个和第三个假定上,信贷渠道以不完全的金融市场分析为前提,认为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在经济中是普遍存在的,同时信贷渠道认为银行的资产主要包括储备金、银行贷款和债券,并且银行贷款和债券之间并不能完全相互替代。

(二)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发挥作用的经济金融环境

如前所述,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要发挥相应的作用要满足一定的前提条件,因此,经济环境和制度安排能否满足这些前提条件是判断不同传导渠道是否存在的重要现实依据。

1、当前我国企业融资现状。尽管我国进行市场化改革已经三十多年了,市场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模式依然是“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为了保证资金投入到重要领域、重点产业和行业,决定了政府对金融体系的控制,而政府对直接融资的控制相对于间接融资较弱,所以我国当前以间接融资为主导地位。从图1可以看出,自上世纪90年代我国资本市场建立以来,直接融资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银行贷款占主导地位的格局依然没有发生变动,占比依然在72%以上,并且在将来的一段时期,这种融资的格局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动。

图1 2000-2010年国内非金融部门外部资金构成表

注:国内非金融机构部门包括居民、企业、政府部门,没有考虑外商直接投资。数据来自相应各年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金融机构资产和负债的可替代性程度的强弱。我国的金融体系是类似于德国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银行在我国整个金融体系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截止到2011年11月末,在我国金融业119万亿的总资产中银行业总资产达到108万亿。然而,我国的银行其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比较单一。

图2 银行类金融机构负债资金来源

注:相关数据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由图2可知,我国银行类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之间缺乏可替代性,金融机构的负债主要来源有存款、金融债券和对国际金融机构的负债,其中各项存款一直在我国各项资金来源中占有绝对的比重,其所占的比重一直在90%以上。与存款所占的比重相比,我国的金融债和对国际金融机构的负债所占的较低,金融债不超过5%,而对国际金融机构的负债则不超过0.5%,因此我国银行类金融机构受外界的影响较大。在银行类金融机构的资产运用中,从图3可以看出其资产的运用比较单一,尽管贷款在资产的占比中呈下降的趋势,但是仍占有绝对的比重,有价证券的投资波动的幅度不大,占比较小,一直在10%左右。汇率制度改革以来,银行的外汇占款占比呈现上升的趋势,但是由于我国是强制结售汇制,大量的外汇储备主要是集中在央行的掌握之下。因此当银行类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发生变动时,尤其是银行的贷款资产受到影响时,银行很难通过其他资产项的调整来调整其贷款资产,货币政策很容易对银行类金融机构的贷款资产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中国人民银行可以通过间接的货币政策工具直接影响银行类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从而直接影响到银行的资产运用。

图3 银行类金融机构的资产运用情况

注:数据来自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 。

二、信贷渠道对我国民营企业信贷资金可得性的影响

根据经济和金融的现实状况可以看出,我国的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信贷渠道进行传导的,因此货币政策主要是靠我国的银行体系传导的,自然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对货币政策有重要的影响。金融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的银行业经历了国有专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和银行上市这几个阶段,从而我国初步建立起了现代化的商业银行体系,但是国有商业银行依然在我国的银行业中占据着垄断性的地位。

图4 不同类型的银行资产在整个银行业中所占比重

注:数据来源于《2011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年报》,其中大型商业银行包括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五大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包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包括中信实业、华夏、光大、招商、民生、兴业、恒丰、广发、浦发、深发、浙商、渤海12家。农村金融机构则包括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

图4给出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金融结构和外资银行在整个银行业资产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尽管国有商业银行一直呈现一个下降的趋势,但我们可以看出国有商业银行在整个银行业资产结构中依然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占比一直在50%以上,所以我国的银行业市场依然是国有商业银行占垄断地位的一个市场结构,这种状况一直没有发生变动,我国的货币政策实际上是被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所主导。

然而自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的民营企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民营企业的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并且我国民营企业对经济的贡献大大超过了国有企业,以工业为例,民营企业总产值在整个工业中所占的比重由50.4%上升到2010年的73.4%,其解决就业的比重由40%上升到81%。(此数据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工业年鉴》整理而成)但是由于我国的金融体制依附于经济体制,因此政府首先要优先考虑对国有经济的支持。同时相比于我国的民营企业,国有企业有政策性和垄断性的优势,并且还有政府的“隐形担保”。随着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化主体地位的加强,在决定贷款资金的供给时,需要考虑资产的风险和收益,银行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和风险的最小化目标,整个银行体系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资金自然会流向国有的大中型企业,因此,对我国民营企业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严重地制约了民营企业信贷资金的可得性。根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发布的《资本市场与中国企业家成长:现状与未来、问题与建议——2011 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可以看出,民营企业从银行贷款的难度非常大, 40.3%的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的企业家认为银行贷款不能满足正常的生产经营需要,要高于国有控股公司和央企的30.7%;此外,关于“企业从银行贷款的难易程度”调查也发现,民营企业从银行贷款的难度较大。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较难从银行体系获得正常生产经营贷款以及外部扩张贷款,并且即使能够获得贷款,民营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的资金成本要高于国有企业的银行贷款成本,60.3%的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从银行贷款的利率“高于基准利率”,明显多于国有控股公司和中央直属企业的33.3%,11.7%的国有控股公司和中央直属企业从银行贷款的“低于基准利率”,要明显多于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的3.3%。

三、结论和建议

本文并没有通过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去探讨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而是基于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发挥作用的理论基础,并通过对我国经济环境和金融制度的现实分析,得出了我国货币政策是通过信贷渠道来发挥作用的。同时由于我国的银行业市场结构仍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占主导地位的垄断市场结构,因此我国的货币政策实际上是被国有商业银行主导,由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给行为,使得货币政策对我国的民营企业产生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当前中国人民银行可利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有限的条件下,可实行结构化的货币政策,特别是对当前我国已经存在的中小银行和微型金融机构,可对其要求差别的存款准备金率。同时作为进入银行市场审批者的银监会,可以适当降低银行业的准入门槛,放松对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限制,大力发展我国的中小银行和微型金融机构,使我国的银行业市场结构同我国的企业结构相适应,以保证中小企业占多数的民营企业的信贷资金支持,从而增强政策的针对性,提高政策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振山、王志强.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0,(10).

[2] 周英章、蒋振声. 货币渠道、信用渠道与货币政策有效性[J].金融研究,2002,(09).

[3] 陈飞、赵昕东、高铁梅.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变量效应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2,(10).

[4] 孙明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4,(03).

[5] 杨小娟、熊勇刚.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实证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2004,(10).

[6] 胡庆康.货币银行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我国货币政策分析 篇4

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障碍及对策分析 作者:黄文胜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8期

[摘要]中央银行针对我国2004年出现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猛、货币信贷投放过多等经济过热的现象,采取了稳健的货币政策,总的看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目前的经济运行情况看,货币、信贷的预期调控目标并未完全实现,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我国货币政策传递过程中存在障碍。

[关键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中图分类号]F822.0

我国家庭教育政策发展分析论文 篇5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国家庭教育政策发展分析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关系到个体的幸福,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的命运。我国家庭教育政策发展有家庭教育政策的总体目标逐渐明晰,家庭教育工作内容不断扩展与深化,家庭教育政策制定向科学化、法制化迈进的特点。我国家庭教育政策的发展方向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强调政府是家庭教育公共服务的责任主体;坚持家庭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注重完善家庭教育工作机制;强调立德树人,重视道德培养;加强社区资源整合;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政策;公共服务

一、我国家庭教育政策文本分析

我国的家庭教育政策根据制定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国务院妇儿工委制定的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二是全国妇联联合相关部门制定的家庭教育工作五年规划;三是教育部等其他相关部门制定的家庭教育政策文件。

(一)儿童发展规划纲要

这类政策包括《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1991—2000年)》从多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城市和农村儿童发展的目标和策略,在家庭教育方面提出了要“创造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社会和家庭环境”的要求。《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将儿童发展分为儿童健康、教育、法律保护和环境四个领域,提出要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各自的教育优势,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一体化。《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增加了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发展领域由四个领域调整为儿童健康、教育、福利、社会环境和法律保护五个领域,即增加了福利这一领域,这说明儿童福利正在成为当前儿童发展中的热点和关键性问题,适度普惠型的儿童福利取向越来越受到政府重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还提出了基本建成适应城乡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目标,这使家庭教育指导成为政府提供、惠及全民的一项公共服务产品。

(二)家庭教育工作五年规划

这类政策包括《全国家庭教育工作“九五”计划》《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十五”计划》《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十一五”规划》《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1—2015年)》《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全国家庭教育工作“九五”计划》提出了总目标,并根据各地不同的经济发展条件、人口数量、家庭教育工作的基础等情况,按“划三片,分两步走”的原则,以省份为单位确定了家庭教育工作的阶段性目标。为了保证规划的实施,该计划还提出了对应的家庭教育工作评估方案和评估指标。《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十五”计划》强调家庭教育指导的对象主要是0—18岁儿童的家长。

该计划指出要努力构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体系和家庭教育网络,加强家庭教育工作基础建设,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和家庭教育理论研究,丰富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理论。文件还提出要成立全国家庭教育评估领导小组,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召开全国家庭教育工作交流和研讨会。《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十一五”规划》首次提出了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内容更加丰富、具体的总体目标,包括宣传,工作机制,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理论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工作内容《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1—2015年)》相比前几个五年规划,增加了很多新内容,回应了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

在结构上,增加了工作原则的内容。此规划更加重视开展家庭教育公共服务,提出要形成党政领导,妇联和教育部门主抓,多部门合作和社会力量参与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此规划强调了社会力量发展在家庭教育工作开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提出了五大基本原则,并通过五个“进一步”强调家庭教育工作重点发展的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构成了统一的整体,从内容、阵地、专业化、科学研究、工作机制等方面确立家庭教育工作发展的格局,指明新时代家庭教育发展的方向。

(三)其他相关政策

2011年,教育部、全国妇联等联合颁布的《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根据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提出了指导内容要点,是权威的、可操作性强的、直接指导实践的家庭教育文件。2015年10月,教育部出台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强调了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提出要加快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网络,构建家庭教育社区支持体系,给困境儿童提供支持。

二、我国家庭教育政策发展特点

(一)家庭教育政策的总体目标逐渐明晰

2000年以前的家庭教育政策只涉及目标和任务,2000年以后的政策中开始有了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政策的价值理念逐渐清晰,家庭教育政策更加关注弱势儿童,从效率优先转向了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价值取向。

(二)家庭教育工作内容不断扩展与深化

在家庭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中,政策内容逐步实现了较大范围的丰富和拓展,逐渐增加了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媒体宣传等内容。随着政策实践的推进,人们对家庭教育政策内容的认识也不断深化。新的家庭教育政策不仅在内容范围上实现了拓展,还细化了实施细则,使比较笼统的政策内容更具操作性,从而有利于推动政策的实施。

(三)家庭教育政策制定向科学化、法制化迈进

家庭教育政策中涉及的领导机制、组织机制、队伍建设、评估机制都在不断细化,更具可操作性,整个家庭教育工作机制更加科学。家庭教育政策的发展既有赖于相关机制的规范,也有赖于相应的法律的保障,家庭教育立法进程进一步加快。家庭教育政策处于向前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家庭教育政策实践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与相关政策行动被纳入其中,政府对于社会变迁中的社会问题主动给予回应,政策的执行和实施也逐步完善。

三、我国家庭教育政策发展方向

(一)强调政府是家庭教育公共服务的责任主体

政府是提供公共服务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将政府的责任落到实处,各级政府要明确职能,加大对儿童及其家庭的扶持和保障力度,真正落实儿童优先和平等发展的原则,真正改善民生,使广大家庭和儿童共享发展成果。

(二)坚持家庭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

家庭教育公共服务的对象应是社会中的所有儿童和家庭,既包括正常儿童,又包括困境儿童。普通正常家庭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也面临儿童照顾压力与育儿指导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需要专业机构的支持和帮助。

(三)注重完善家庭教育工作机制

家庭教育公共服务的提供需要各个部委的协同,各个部委要明确权责范围,按照各自角色和职责开展工作,发挥自身优势,共同促进家庭教育事业的发展。《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明确了文明办、教育部门、妇联、关工委、卫生计生、文化、新闻出版广电部门、民政部门、中国科协具体负责的工作。

(四)强调立德树人,重视道德培养

家庭教育内容包括很多方面,《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突出强调了道德教育是家庭教育内容的核心,这与近年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有关,家长们重视成绩,忽视培养孩子优良品质和道德。对于一个普通公民来说,最重要的是道德教育,说到底是价值观的培养,这在社会转型时期尤为重要。

(五)加强社区资源整合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从“单位人”逐渐向“社区人”转变,在新一轮社会治理改革中,政府赋予社区更多的对个人和家庭的支持、服务功能。社区承担了很多方面的社会事务工作,社区要充分利用社区各种资源,发挥人、财、物的优势,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

(六)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

在家庭教育工作格局的建立过程中,社会组织是一支重要的力量。社会组织急需得到扶持并发挥更大作用。社会组织要积极创设有利于社会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促进服务家庭和儿童的社会组织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李迎生.中国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模式选择〔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5).

我国货币政策分析 篇6

工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07-2班 阿力木江。热杰普

学号:2007100724

目前,我国除极少数关系国计民生的商品外,价格管制已经完全放开,高度集中的(存款)利率管制与频频变化的物价水平之间,常常出现不协调现象,导致管制利率与市场化价格体系的不协调,从而弱化了利率机制对投资的导向作用。在利率与物价出现背离的情况下,有的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往往采用所谓的“金融创新”(如有奖储蓄)来规避人民银行的利率管制,这种管制与反管制的矛盾有时显得十分突出,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为规避利率管制而游离于金融体系之外的“灰色资金市场”。

利率水平和结构不尽合理表现为:一是银行存贷款利差小,银行盈利水平低,一些中小银行经营较困难。自1983年以来,一年期存贷利差变动范围在0.7—3.2个百分点,其中一年期银行存贷利差小于等于零一共有七次。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40%—50%之后,利差也仅为5个百分点左右。二是利率结构扭曲,容易引发套利行为。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的利率主要有以下几个层次:中央银行基准利率、银行同业拆借利率、银行存贷款利率、国债发行利率和企业债券利率。国债利率有时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完全有可能产生从银行贷款购买国债进行套利的行为以及将银行存款转向国债购买,如1993年3年期国债利率比银行同档次存款利率高0.57个百分点,一些企业债券利率高出银行存款利率3个百分点(黄金老,2001)。三是存在着名目繁多的政策性优惠利率,使商业银行承担了部分财政职能,限制了利率应有作用的发挥。

在我国现行利率管理体制下,利率水平由人民银行确定,由商业银行执行。人民银行确定利率水平从理论上讲,主要是依据社会资金供求状况、社会资金平均利润率、企业和银行的盈利水平以及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水平等经济指标。但由于上述指标有的难以精确测定,有的存在着一定的时滞效应,很容易产生信号失真的情况,这些因素使得人民银行主观确定的利率水平难以真正体现市场均衡,也很难准确估价每次利率调整所产生的效果。

1996年以来,为了启动消费、扩大投资、促进经济增长,人民银行已先后7次降息,但总体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国有企业改革滞后、商业银行内部激励机制不健全和证券市场发展不规范,但利率管制太死也是原因之一。在利率管制下,利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内在平衡机制被破坏,信贷资金供不应求并不能推动利率上升,进而促进商业银行增加贷款投放;信贷资金供过于求也不能使利率下降,进而使商业银行自动减少贷款投放。此外,利率管制还使投资风险大小与收益的高低不对称+影响了商业银行对高风险投资项目的贷款积极性,这些都使利率政策的效应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应包括三个层次,即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利率市场化、金融机构之间的利率市场化、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确定也以市场利率为基础。目前我国实行利率管制体制,中央银行利率确定不是建立在市场资金供求的均衡价格之上,而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手段。中央银行代表政府在制定利率政策时,考虑得更多的是如何通过利率改变存款人、借款人(主要是国有企业)和金融中介机构的收入分配格局,而金融机构之间的利率如同业拆借利率的市场化程度也很低。银行对企业的利率受利率管制又不能充分反映企业的资金需求。故建立在现存利率体制基础上的利率调控政策是难以引导公众行为的。

在利率市场化国家,是以长期国债收益率为基准,其他各种金融资产的利率,均在长期国债收益率上加一定基点数,形成一个合理市场化利率结构体系。但我国还没有长期国债收益率曲线,相反几次10年期国债招标结果,均是按年付息,年利率是在当年一年期存款利率加55(或60)个基点,这样做反而把国债收益率钉在一年期存款利率上了。这也就意味着,存款利率是由央行决定的,同时也就决定了长期国债收益率。在这种情况下,没有长期市场利率风险,只有利率政策风险,没有一个由市场机制形成的合理长期利率预期,这样是形不成真正的市场利率结构的。这种情况是中国国债利率长期不合理造成的,应该改革。要有独立的长期国债利率,以便形成真正的市场化利率基准,进而形成金融市场同业拆借利率、商业银行票据贴现率与银行信贷资金借贷利率等。

在现行体制下,大部分国有企业仍以间接融资为主,银行贷款增长基本决定企业资金来源大小。一方面,由于银行贷款增长对利率变动反应不灵敏或者说现行体制下名义贷款利率变动对国有企业贷款额变动影响较弱。另一方面,国有银行的主要贷款对象依旧集中在国有企业上,这严重影响了利率政策的调控效果。

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利率政策对中小企业的影响要大于对大企业,因为小企业更依赖于银行贷款,而大企业可直接通过股票、债券或政府支持等多方面获得资金,小企业贷款需求的利率弹性相对于大企业要高一些。可见,我国既要发展直接融资,扩大大企业融资渠道,尽可能让大企业参与国内外资本市场融资;同时,又要改变银行贷款结构,加大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比重。

国内外经验证明,通过政府扶持和小企业信贷担保公司,既能扩大银行对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比重,改变国有银行资金运用结构不合理状况,也能够硬化小企业信贷约束。可见,只要按照市场化要求运作,国有银行完全有办法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调整信贷结构。对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必须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硬化预算与信贷约束,此其一;其二,利率市场化之后,并非一定让国有大企业退出间接融资渠道,而是要着力培养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适应资金利率市场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新趋势和新环境,不断提高资本边际收益率,降低资产负债率,努力改善财务状况,争取成为商业银行长期优质客户,以降低融资成本,扩大经营规模。

我国利率体系中,固定利率比重大,专业银行运用再调节权限小,资金供求对利率的影响力有限,不利于利率杠杆灵活地调节经济结构。因此,应增强资金供求对利率的影响,只规定专业银行存款利率上限比例和贷款利率下限比例,各档次细则利率由专业银行根据当地经济状况自行制定。

我国优惠利率种类多、档次多、带有很强的社会福利性质。当前许多国家优惠利率有被取消趋势。鉴于我国实际,优惠利率改革应朝着种类少、档次少、由专业银行自行制定的方向发展。使专业银行能够根据经济结构转变和当地经济需要,支持领先技术行业的发展,真正发挥优惠利率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但是,我国产业部门之间的资金利润率差别很大,而且由于资本没有充分流动,贷款利率完全放开以后,一些产业内的企业可能不能适应市场利率,可能退出银行可贷款范围,而这时相应的产业政策支持还没有建立。所以,实行利率市场化后还要设立一定的财政贴息制度和担保制度,在淘汰落后企业、产业的同时,也要对一些国家应该支持的产业给予贴息和担保,用财政性手段来弥补市场利率均等原则

对一些产业和企业影响。

许多观点认为: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关键是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其实,市场化的利率反应机制必须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市场化行为的制度基础之上,否则,如果企业大胆借债只借不还,赖账不受惩罚,在这种体制下,利率市场化只会变成利率无序化,最终出现新的寻租现象。同样,取消利率管制后,银行不承担自负盈亏的责任,不以利润最大化目标为激励机制,或在存款充足时不积极放贷而存放在中央银行备付金账户上,或自行提高贷款利率,抑制企业借款需求。只有国有银行的预算约束强,内部风险、成本控制制度健全,才可能适应利率市

场化。

如果微观经济主体不能根据利率的变化而进行理性的经济活动,利率机制就会失去其微观经济基础,而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国有企业必须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主体,必须依据资本边际收益率与市场化利率进行生产经营与投资决策,此其一。其二,为了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加强成本管理,建立内部“利率定价统一性”,防止发生“不利选择”行为。利率市场化后,作为经济主体之一的商业银行如果不能适应,则利率市场化改革成果将又一次丧失。如在存款方面,如果商业银行依旧不计成本的高息竞争,这种恶性竞争将会带来银行业的“不利选择”。在贷款方面,国有大银行也有可能造成内部“定价失误”,即贷款风险与利率水平不匹配,这是一种“道德风险”。其三,国有商业银行也必须打破旧的信贷体制的束缚,在利率市场化后,积极开展金融市场营销活动,通过自身的市场化行为,提高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最终增强国有商

我国货币政策分析 篇7

虽然导致CPI及PPI变化的原因不仅仅是货币供应量一方面的变动, 但CPI和PPI变动与狭义货币供应量 (M1) 及广义货币供应量 (M2) 的变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M1及M2的变化会导致资产价格变化, 随后传导到食品价格的变化, 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发展。所以, 正确认识M1、M2的变化对CPI、PPI的时滞效应, 有利于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有效地运用货币政策, 促进我国宏观经济快速平稳地发展。

二、文献综述

Shigeru Iwata Wu (2006) 通过建立非线性VAR模型对日本货币政策进行研究, 结果为:货币政策的变化对物价和贴现利率的时滞效应在不同利率区间有所不同。王志强 (2000) 利用1990至1997年的数据, 运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法对货币政策的时滞效应进行分析, 结果认为:货币供应量 (M2) 的变化对GDP的影响在1个月后开始出现, 到第4个月影响达到最大, 其对物价水平的时滞效应为7个月。

虽然M1、M2的变化对CPI、PPI的关系研究已取得一些成果, 但由于实证模型选择的不同以及数据选取的不同, 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的结论存在差异。因此, 从我国宏观经济的实际数据出发, 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 (VAR) 模型, 运用脉冲响应函数, 从实证的角度来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模型选择与数据选取

(一) 向量自回归模型 (VAR) 向量自回归 (VAR) 模型是1980年由希姆斯 (C.A.Sims) 提出的, 它把系统中每一个内生变量作为系统中所有内生变量滞后值的函数来构造模型, 由单变量自回归模型推广到由多元时间序列变量组成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在一个含有n个方程 (被解释变量) 的VAR模型中, 每个被解释变量都对自身以及其它被解释变量的若干期滞后值回归, 其表达式为:

yt是k维内生变量列向量, xt是d维外生变量列向量, p是滞后阶数, T是样本个数。k×k维矩阵φ1…φp和k×d维矩阵H是待估计的系数矩阵。εt是k维扰动列向量, 其均值为零, 协方差矩阵为Ω, 实际应用中, 要求协方差矩阵H是正定的。

如果上述向量自回归模型 (1) 可逆, 则它可用向量移动平均模型 (VMA) 来表示:

由 (2) 式可以看出, 系数矩阵ψ的第i行第j列元素表示:第i个变量对由变量j产生的单位冲击的s期滞后反映, 即VAR系统中变量i对变量j的s期脉冲响应。误差向量的协方差矩阵Ω是正定的, 所以存在一个非奇异P矩阵使得PP=Ω, 从而 (2) 式可表示为:

原误差向量εt变成标准的向量白噪声ωt, 这样系数矩阵ψsp的第i行第j列元素表示, 系统中变量i对变量j的一个标准误差的正交化冲击的S期脉冲响应。比较其不同滞后期的脉冲响应, 可以确定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作用时滞。其中:ψs是系数矩阵, u是常数向量, 它们均可由模型 (1) 中的系数矩阵Ai和常数向量A0求出。

(二) 本文采用1998年至2011年的M1、M2、CPI及PPI数据作为实证分析的样本, 在数据处理方面, 为了消除季节因素的影响, 上述指数序列均用X12季节调整法进行季节平滑处理。

四、实证分析

(一) 平稳性检验

为了防止出现“伪回归”现象, 回归分析前应当对各时间序列是否存在单位根过程进行检验。采用ADF法检验M1、M2、CPI和PPI的平稳性, 由AIC准则确定滞后项, 表1的检验结果发现M1、M2、CPI和PPI在1%显著性水平均非平稳, 进行一阶差分之后, 均为平稳序列。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其中的 (C, T, K) 分别为单位根检验方程包括常数项、时间趋势和滞后项的阶数。

(二) Granger因果检验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是一种检验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检验方法。对M1、M2、CPI和PPI序列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 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由检验结果可以看出, 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 M1是CPI、PPI变化的显著原因, 但CPI、PPI变化不是M1变化的显著原因;M2是CPI、PPI变化的显著原因, 但CPI、PPI变化不是M2变化的显著原因。即M1、M2的变化均是影响CPI、PPI变化的显著性因素。

(三) 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是用来表示随机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差冲击对内生变量当前和未来值的影响轨迹。M1、M2、CPI、PPI序列的一阶差分作为因变量, 分别记为△M1、△M2、△CPI和△PPI, 建立两个三元p阶向量自回归 (VAR) 模型, 然后进行脉冲响应分析。下图1、2分别为M1对CPI、PPI的脉冲响应图。图3、4分别为M2对CPI、PPI的脉冲响应图。其中横坐标表示月数, 即以月为单位的滞后期, 纵坐标表示冲击的力度, 实线表示脉冲响应函数值, 虚线为正负两倍标准差偏离线。

从图1可以看出, 当本期给M1一个标准差信息的正向冲击, CPI在第3个月表现出最大的正向响应, 而后逐渐降低, 到第10个月后逐步趋于平稳, 说明M1对CPI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滞后效应大致为3个月。

由图2可以看出, 对于M1的一个标准差信息的正向冲击, 短期内PPI响应不明显, 从第2个月逐渐表现正向作用, 到第4个月响应值达到最大, 而后逐步下降趋于平稳。说明M1对PPI也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滞后效应大致为4个月。

图3显示, 当本期给M2一个标准差信息的正向冲击, CPI在第4个月表现出最大的正向响应, 而后逐渐降低, 逐步趋于平稳, 说明M1对CPI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滞后效应大致为4个月。

从图4可看出, 当本期给M2一个标准差的正向信息冲击, 同期PPI的反应为负向作用, 随后逐渐转为正向作用, 在之后的第3个月达到峰值, 而后略有减小并趋于稳定。

五、结论

本文运用1998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数据, 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 (VAR) 模型, 采用脉冲响应分析M1、M2对CPI、PPI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得到如下结论。

一是通过Granger检验, 得出M1、M2的变化对CPI、PPI的影响均显著。

二是M1的变化对CPI的时滞效应大致为3个月, 对PPI的时滞效应作用时滞大致为4个月;M2对CPI的时滞效应大致为3个月, 对PPI的时滞效应大致为4个月。M2对物价作用时滞比M1长1个月, 有可能是货币流通渠道中, M2较M1流通的传导渠道较多所致。

摘要:货币政策的价格时滞效应是货币政策实证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利用1998年至2011年的数据, 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 (VAR) 模型, 采用脉冲响应对我国狭义货币供应量 (M1) 及广义货币供应量 (M2) 的变化对居民消费价格 (CPI) 和生产资料价格PPI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M1、M2的变化对CPI、PPI的影响均显著;M1的变化对CPI的时滞效应大致为3个月, 对PPI的时滞效应大致为4个月;M2对CPI的时滞效应大致为3个月, 对PPI的时滞效应大致为4个月。

关键词:货币政策,物价水平,时滞,脉冲响应分析

参考文献

[1]李彬, 刘凤良.我国通货膨胀动态和货币政策效果的行为宏观解释[J].管理世界, 2007 (3) :23-31.

[2]孟祥兰, 雷茜.我国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及物价水平关系研究[J].统计研究, 2011 (3) :43-49.

我国货币政策分析 篇8

关键词: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因素

1、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即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而采取的政策措施。中央银行只有通过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操作,才能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各国中央银行所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通常是依据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结构及其运行状况和不同的发展阶段而做出的不同选择。总体上,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两种类型:(l)一般性的调控工具,又称为数量型的调控工具,从理论上说,这些工具主要是基于对货币供给总量的调整,对某个固定的部门或产业不能单独发挥作用。主要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政策和法定准备金制度,即所谓的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2)选择性的调控工具,又称为质量性控制工具,主要包括道义劝说,信贷分配控制、利率控制以及不动产、证券、消费等领域的信用控制。这些调控工具着重对个别信用领域进行调节,从理论上其调节的主要是货币供给的结构。中央银行的主要调控工具是一般性的调控工具[1]。利率工具是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各种利率,影响资金的使用成本,进一步调整货币的供应量,最终影响实际投资,从而影响产出。

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货币传导是指货币政策当局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过程,其与货币政策目标一起决定着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包括:货币政策当局操作一—货币市场一—企业和消费者三个环节。通过不同渠道和途径来影响作为杠杆的投资支出,消费支出和对外贸易三类总需求变量,从而间接的影响实体经济。具体的传导渠道主要有两种: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2]。货币渠道是货币传导机制中最早的理论,它又包括利率和汇率等方面,出自凯恩斯的IS一LM模型的利率理论指当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时,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导致利率的降低,资本成本的降低,从而投资相应的增加,促使产出和总需求的增加,最终导致国民收入的增加。此外还包括预期渠道和汇率渠道,预期渠道强调人们对利率所得和通货膨胀变化的预期,从而使得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减小。利率是货币渠道传导中的关键因素,而弗里德曼也提出货币供给增加对利率有四种影响,分别是流动性效应、收入效应、价格水平效应和通货膨胀预期效应。在四种效应当中只有第一种是导致利率下降的,而后三种则会由于货币供给的增加导致利率的上升,所以货币渠道发挥作用实际上是以货币供给的增加产生的流动性效应至少在短期内大于其他三种效应为前提,而信贷渠道发挥作用则是以市场的不完善或存在缺陷为前提。

信贷渠道是指经济中的银行贷款与债权和股票的不可完全替代时,货币供给变化影响银行的信贷资金的可得性,从而影响信贷供给并进一步影响投资和消费需求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3 、微观主体理性预期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以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R.卢卡斯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提出了一种以理性预期为假说的基础理论、方法和政策的新的思想体系。“所谓理性预期是指人们在预期到未来经济的变化趋势时,利用了一切可以获得的相关信息,尤其是当前信息,并按照合理的原则处理这些信息,以达到使预期与经济变化趋势相一致的目的。”典型的例证出现在1988年的夏天,因为有关部门提出了“价格闯关”的思路再加上以前人们对物价的上涨还存在预期,使得从南到北掀起了一股“抢购”狂潮,出现了极为严重的挤兑银行存款现象。

4、 货币政策的时滞

货币政策的时滞指从政策开始制定到政策目标最终实现所需经历的时间。而时滞的长度是难以预测的,中央银行从认识到问题出现到制定政策需要时间,而从政策实施到对经济产生影响也需要时间,这些长而变动的时滞使得实施货币政策变得极为困难[3]。很明显,如果货币政策时滞较短或者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时滞能够准确预测,货币政策的效果就容易确定。货币政策工具实施后首先作用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作用于金融市场,接着又进一步作用于企业和个人家庭等经济主体,通过经济主体投资、消费活动的变化使政策目标实现。在政策工具与政策目标之间,必须经过由利率、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超额准备金等作为中间指标的复杂的传导过程。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及宏、微观经济背景、经济管理体制、货币政策力度的大小以及货币政策实施的时机、投资者和消费者对市场变化及信息的反应灵敏度等诸多因素都会是导致货币政策的时滞期趋长或趋短,增加货币政策实施效果不确定性的重要因素。

5 、金融制度变迁

制度变迁是影响政策效果的一个长期因素,我国由原来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必然会涉及到各项制度的变革。在经济发展中连续的、具有实质意义的体制改革如财政、金融、教育等各方面的改革,对经济主体的行为和预期所带来的影响,以及由此给宏观政策实施带来的影响都是非常巨大的,特别是金融制度的变革,对于我国的货币政策实施的影响尤其巨大,也增加了我们对于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判断难度。

6 、结束语

中国货币政策的效果如何,是中国特定时期各种环境变化的综合反映,这些变化包括金融体制、微观经济主体行为、政府政策的配合、货币政策工具的协调以及经济发展阶段等。

参考文献:

[1]李春琦,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第一版.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53一58,23一35

[2]宋立.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金融体系重构.第一版北京:中国计划出版

社,2005,49一56

[3] 徐青娇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实证分析

上一篇:班主任工作心得:做一名幸福的班主任下一篇:六年级小学语文第四单元口语交际与习作指导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