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活动 策划书

2024-10-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汉服活动 策划书(精选10篇)

汉服活动 策划书 篇1

一、策划书名称:

弘扬汉文化之汉服大典策划书

二、活动目的与意义: 加强中外思想交流,弘扬优秀古典文化

三、活动时间与地点:

四、活动内容与开展形式:

1、汉服汉礼展示:①婚丧礼表演②传统成人礼表演③诗歌吟诵(《三字经》、《诗经》、《弟子规》、《论语》,表演者身穿汉服,席地而坐,营造私塾氛围)

2、中国传统知识问答环节(观众互动):由主持人直接提问,回答者举手示意,答对者送上次活动的书画作品。

3、传统艺术表演环节:①汉舞表演②传统乐器合奏(古琴、琵琶、古筝、葫芦丝、二胡等)③现场书画表演(邀请赭麓书画社进行现场软笔书法和山水画的创作,一两人即可)④传统武术表演(功夫扇、太极、舞剑,各一人)

4、游戏环节(观众互动):①成语接龙(两组接龙,每组邀请5个观众即可,学生与留学生交叉,最后胜利者送中国传统小饰品,如:中国结)②诗句接吟(两组接吟,每组三人即可,胜利者奖励同上)

五、活动开展:

1、活动准备阶段:

①活动宣传(由宣传部负责拉横幅,自制宣传海报)②留学生联系(由留教中心负责联系中校区的留学生)③赞助经费及媒体支持(由外联部负责联系赞助商,联系外部媒体)④场地申请及布置⑤嘉宾邀请(办公室联系校领导及各学院领导)

2、活动举办阶段:

①观众签到(由认证部负责签到)②接待汉服社参演人员③节目衔接(办公室负责)④留学生的接待(由留教中心负责)⑤演出人员(文艺部负责交流)⑥现场秩序维护(由组织部负责)⑦嘉宾接待(财务部负责倒茶)

3、活动后续阶段:

汉服活动策划 篇2

1、活动主题名称: 中国传统文化展示交流会

2、活动目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我校人文气息。

3、活动意义: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际地位也显著提高,中华文化重又得到世界的关注与重视。我们将立足交大,率先在江西高校中开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动,普及交大师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培养交大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我校的人文素质。

4、时间:20xx年12月15日19:00――21:00

5、地点:南区礼堂

6、主办单位:华东交通大学校团委

7、承办单位: 汉服文化协会 人文学院

8、协办单位:江西民间汉服(人士)

二、工作人员

指 导: 石初军

顾 问: 江西民间汉服(人士)

总策划: 陈沈平

导 演: 宋检 张瑞

工作组委员:王兴华 梁嗣敏李飞飞 张宇

工作组组员:郭霞 马磊 郭猛彬 詹前裕 林君王智健 张晗

张金燕 刘鹏 李潇

三、活动大概流程

1.汉服及传统礼仪展示(30分钟)

2. 传统文化精讲浅谈 (20分钟)

3. 古琴弹奏及其知识略述 (12分钟)

4. 茶艺及古琴联合表演 (13分钟)

5. 互动提问环节 (15分钟) 6.

四、活动详细流程

到活动开始时间后,主持人和汉服讲解人一同穿着汉服入场,主持人简单介绍下这场活动目的,参加人员及邀请观看的嘉宾和观众后宣布活动正式开始,然后退场。汉服讲解人员开始简单介绍下汉服的概念,之后古典音乐响起,开始此次活动第一部分内容。

1.汉服及传统礼仪展示

本部分活动将展示多款的现已知汉服,包括男式直裾,直身,圆领衫等;女式曲裾,襦裙,高腰襦裙,其中曲裾分大曲裾,小曲裾,襦裙分对襟襦裙与交领襦裙;专门的礼仪服饰玄端等。

具体过程是全部衣服由合适的人员穿着好后在幕后准备好,并排好衣服的展示顺序,当古典音乐响起,穿着人员迈步缓缓上场,原本就位于舞台中央的解说人员开始介绍这款汉服的名字,流行于历史上哪段时间,当穿着人员行至场中间时向全场观众行揖礼,然后展开双臂展示汉服并旋转一周。解说人员则据此介绍这款汉服的特点,细节等。解说完后,穿这款汉服人员在场中指定位置正座(预先放置垫子),然后下一个穿另一款汉服人员开始上场,如此至全部汉服全展示完为止。

全部人员上场后,讲解人员开始讲解传统礼仪,主要包括:辑礼,拜礼,正坐礼,对弈(射)礼等。每一个礼仪,都由场上的预先指定的着汉服人员演示,或一个或多人,其他不演示的人员保持正坐不变,演示完时人员以揖礼拜谢观众,然后坐回原来的位子。

至预定的全部礼仪讲解完后,场上人员全部起来和讲解人员排成一行向观众行揖礼告别退场。同时主持人上场,简单说几句感谢上场人员的话然后宣布第二部分活动开始。

2.传统文化精讲浅谈

主持人上场的同时,两位着汉服男生抬着一张放置古琴的桌子入场(携带有一张凳子),放在场地中央后,两位男生一左一右正坐于桌子两旁,接着主持人宣布接下来由汉服文化协会的指导老师石初军书记向在场观众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中国传统文化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的意义。然后主持人退场,石初军老师上场并端坐于桌子后开始讲解,讲解过程中一着汉服女生端送一杯茶给石老师,然后退场。石老师讲解完后,两位男生同石老师领过观众谢意后退场,主持人上场,简单谢过石老师讲解,然后宣布第三部分活动开始。

3.古琴弹奏及其知识略述

主持人上场同时,一位着汉服女生用端盘端着檀香炉上场,焚烧檀香,投入炉内并将炉放置于琴桌上(琴桌未退),随后主持人宣布由中国古琴协会会员陈宜外同学为大家弹奏古琴并大略讲述古琴知识。然后主持人退场,陈宜外同学抱着古琴上场,行至桌前摆放好古琴后开始弹奏古琴名曲,一至两曲结束后向观众大略讲述古琴知识。讲解完后,陈宜外同学和着汉服女生起身领过观众谢意但不退场,接下来主持人上场简单谢过几句宣布第四部分活动开始

4.茶艺及古琴联合表演

主持人上场同时两位着汉服男生上场将桌子换过一个位置(由面对观众改为侧对观众并向前方偏左移动),陈宜外同学和着汉服女生则分别抱着古琴和香炉随桌子换到这个位置,另有两位着汉服男生搬上另一张放茶具的桌子放在原先放琴桌的位置。四位男生退场,同时四位着汉服女生上场正坐于琴桌对面,使得中间正好阁着茶桌,两位着汉服女生捧着茶具和提着热水壶尾随表演茶艺的万赢涛先生上场,女生摆好茶具侍立于茶桌两侧侧,万赢淘先生则正坐于茶桌后开始准备茶艺表演。主持人宣布茶艺与古琴联合表演开始后退场,古琴声起,茶叶飘香。泡好的茶则由正坐的四位汉服女生捧给下面第一排观看者品尝,从第一泡至最后一泡,皆如此。茶淡琴停,表演结束后全部场上人员站一排谢过观众退场,四位男生则上场将两张桌子撤下场,同时主持人上场简单谢过几句宣布最后一部分活动开始。

5.互动提问环节

几位对汉服及传统礼仪,对古琴知识了解的人士着汉服上场,一字排开正坐。然后在主持人主持下由场下观看人员向他们提问,提问范围在上述几个方面。提问者举手示意,主持人发现有提问者则由场下预先准备的人员将话筒递给该提问者,提问结束后,场上正坐人士中有愿意回答者则示意主持人递送话筒,然后简明对该问题进行答复。至预定结束时间后,主持人向场下观众示意提问时间结束并抱以歉意。场上正坐人士起身,同时前几部分活动的参与人员此时全部上场,大家排成几行与观看人员互相道谢,然后主持人宣布本次活动结束,人员退场,后勤人员开始收拾场地。

五.活动分工:

(1)第一项目组:前期筹备组(11月7日-12月3日)

组 长:宋检

副组长:张瑞 梁嗣敏

组 员: 潘永胜,李潇,刘鹏,林君,

张金燕,王智健,张晗,蔡志永,周婉

任 务:1、前期横幅、网络宣传

2、海报、节目单制作

3、邀请函向学校领导发送

4、向江西各媒体发送邀请函

5、古典音乐、道具、服装等物品的筹备

(2)第二项目组: 活动组(11月15日-12月9日)

组 长:张瑞

副组长:宋检,张金燕

组 员:梁嗣敏,张晗,林君,周婉

任 务:1、准备主持人以及汉文化讲解员的演讲稿。

2、舞台表演人员准备,包括服装、道具及化妆。

3、请人文学院专业老师对活动进行指导。

4、按秩序登台展示。

(3)第三项目组: 后勤组

组 长:王兴华

副组长:刘鹏刘素娟

组 员:蔡志永, 聂小玲,庄媛媛

任 务:1.负责舞台道具的搬运。

2.协助第一项目组制作舞台背景。

(4)第四项目组: 宣传组(包括迎宾)

组 长:李潇

副组长:周婉,郭霞

组 员:人文学院礼仪队

任 务: 负责活动当天宣传;发传单,迎宾

(5)第五项目组:机动组

组 长:李飞飞

副组长:马磊,詹前裕

组 员:宋检,蔡志永,刘鹏,

任 务:该组核心任务在于晚会期间,负责现场纪律的维持,处理紧急情况,保

证晚会取得圆满成功。

注:1、项目组人员的任务发生冲突时,要保障第二项目组的任务顺利完成。

2、各项目组人员的任务发生严重冲突时,将重新调整各项目组人力资源;视情况可随时启用机动组。

汉服活动 策划书 篇3

一、活动举办方:汉服文化协会

二、活动参与者:汉服文化协会全体成员及校南北区学生

三、活动主题:以举办该活动,通过游戏,猜谜,对歌等同学一起参与的环节庆祝“明月寄相思”的中秋节,一方面提高我们汉服文化协会的影响力,给同学们留下良好的社团形象。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社团成员的凝聚力,让大家组织活动的能力得到提高和锻炼。

四、活动举办时间:暂定于___日

五、活动流程及内容

主要为几个环节同时或依次进行,据到时场地和人员安排再定。

本次活动共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说一些有关中秋或月亮的诗词或歌曲名答对5个过关,诗词是一方面,歌曲名是一方面,两方面任选一个。

奖品:月饼

第二环节:夹玻璃珠,就是用筷子夹沾有洗衣粉的玻璃珠有5次夹的机会,成功一次就算过关。

奖品:饮料

第三环节:我爱记歌词。放一些与中秋月亮有关的歌曲,让参与者去接唱,歌词对就行,总共放5首唱对3首就过关。

奖品:小兔子玩具 第四环节:“月亮代表我的心”用网球拍将球打进桶内,共有五次机会打进2个过关。

奖品:穿汉服,拍照

第五关:猜谜。以展板的形式,答过的题目一般不允许再次作答。

奖品:糖果

六、活动所需物品 1展板

2中秋的相关问题 3月饼,糖果,4小兔子模型玩具 5饮料

6电脑,相关歌曲,音响,麦克风 7诗词歌曲名

8筷子,玻璃珠,洗衣粉 9网球拍,网球,桶 10猜谜的题目

七、活动经费 :略

汉服活动 策划书 篇4

活动内容

5月27日上午,昭明台社区在群星小区举办了“汉服楚粽送温暖,五月端午显亲情”活动,同时襄阳日报“党报热线”走进昭明台社区,既弘扬了中华传统美德,又促进邻里关系,增进社区和谐。

活动中各位领导为还建户们送上粽子礼盒,市博物王馆长为居民们讲解了有关襄阳的楚文化;秦汉遗风文化传播公司为居民展示了汉服;陈小五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李倩现场教参赛选手及观众包粽子;阿凡达艺术工作室为大家展示了与端午有关的手工DIY作品;现场互动的民俗知识问答等使群众更进一步深入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拉近了邻里之间的关系。

居民们的踊跃参与,使得活动现场热闹非凡。

《襄阳日报》数字报 > 2014年05月29日 > 6版-社会 > 正文

“党报热线进社区”第四十六站活动走进昭明台社区

粽香飘社区 邻里情谊浓

2014年05月29日 彭艺唯 张惠敏 肖沁林 本报 热度:115

[字号 大 中 小]

活动现场。记者 张文华 摄

记者 彭艺唯 通讯员 张惠敏 肖沁林

5月27日上午9点,群星楼小区热闹起来,社区工作人员来了,居民们来了,拆迁户也从四面八方赶过来„„当日,襄阳日报“党报热线进社区”第四十六站活动走进襄城区昭明台社区,大伙要为拆迁户提前过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王伟是北街三九酿酒厂家属院居民。为了配合古城改造,去年9月,他告别了居住十几年的旧房,搬到东门外居住。前几天,王伟接到昭明台社区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邀请他回来过节。同时受邀的,还有二十多名像他一样的拆迁户。

许久不见,老街坊、老邻居一见面就兴奋地聊着各自的变化。李倩是陈小五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糕点师,她提议大家一起热热闹闹地包粽子,迎接拆迁后的第一个端午节。听到这儿,居民纷纷跑到台前。几名年轻人在包粽子方面显然是“生手”,手忙脚乱了好一阵,还是以失败告终。看到这儿,老居民连忙凑过去帮忙。轮到几名拆迁户上台,大家纷纷在台下加油、呐喊。

这边几位居民正在欢快地包着粽子,那边居民马燕飞带来的端午节特别礼物吸引了不少人围观。“这个‘粽子’很可爱。”“这个‘粽子’上还贴了笑脸,象征着幸福、甜蜜。”居民们捧着“彩色粽子”,你一言我一语。

马燕飞告诉大家,这些“彩色粽子”都是用家里的闲置物品做的。棉花做馅料,从旧衣服上裁剪下来的布可以当粽叶,上面还贴上各种卡通图案。原本闲置的物品,转眼就能变成一个个可爱的“粽子”。马燕飞还展示了其他几样端午节礼物:用硬纸盒做的龙舟、酒坛,由木板年画组成的端午节习俗展。

市博物馆馆长王先福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讲解。“受楚文化影响,襄阳人很重视端午节。除了吃粽子、煮咸鸭蛋外,很多居民还会在门前插上几枝艾蒿„„”他从端午节习俗讲到襄阳城的由来。听到精彩处,居民连声喝彩。

接下来的汉服展示将活动推向高潮。“那个穿汉服的是周艺萌!”“那个是网格员邓芳芳。”看到社区工作人员穿着汉服为拆迁户送粽子,人群中传来阵阵喝彩。拆迁户何瑞麒说,“没想到大家准备了这么热闹的一场活动。不管搬到哪儿,昭明台社区永远像家一样温暖。”

《襄阳日报》数字报 > 2014年05月29日 > 6版-社会 > 正文

邀请老居民 常回来看看

2014年05月29日 彭艺唯 张惠敏 肖沁林 本报讯 热度:83

[字号 大 中 小]

本报讯(记者彭艺唯 通讯员张惠敏 肖沁林)“社区与博物馆共建了文化共建站,如今又多了一个看点。”5月27日上午,昭明台社区党支部书记李蕾,为拆迁户一一留了电话,并邀请他们常回来看看。

曾庆辉是原三九酿酒厂家属院居民。拆迁后,他们一家人搬到建锦路附近居住。曾庆辉说,以前他经常到昭明台社区参加活动,搬家后很少参加社区活动。接到李蕾的邀请,曾庆辉很高兴,“感觉社区没有忘记我们这些老居民。”

方奶奶说,以前遇到烦心事,经常跟社区工作人员聊聊天。接到社区的邀请,感觉像以前一样温暖。

《襄阳日报》数字报 > 2014年05月29日 > 6版-社会 > 正文

穿汉服 过端午

2014年05月29日 彭艺唯 张惠敏 肖沁林 本报讯 热度:98

[字号 大 中 小]

本报讯(记者彭艺唯 通讯员张惠敏 肖沁林)“我们一起合个影吧。”5月27日上午,昭明台社区工作人员穿着汉服出现在群星楼。居民纷纷拉着他们,争相合影留念。

网格员邓芳芳,穿了一件宝蓝色齐腰襦裙。看到这儿,居民纷纷掏出手机拍个不停。“这件衣服和电视剧里的一模一样,乍一看像是穿越到了汉朝。”居民李秀琴平时喜欢看古装剧。见社区工作人员穿了几款不同造型的汉服,她一口气拍了十几张照片。

家住北街6号楼的龚奶奶说,这些汉服每一件都很漂亮,多拍一些照片好拿回去和孩子们一起分享。

《襄阳日报》数字报 > 2014年05月29日 > 6版-社会 > 正文

教居民包粽子

2014年05月29日 张文华 本报 热度:97

[字号 大 中 小]

汉服论文 篇5

【摘要】汉服是自炎黄时期到明代时期华夏族(汉族)的衣冠,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文章阐述汉服的定义和特征,汉服复兴问题的思考,以及汉服运动的现状分析。目的是希望更多的人了解汉服,接受汉服,进而传承礼仪上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汉服 汉服形制 汉服复兴 传统文化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自从2003年王乐天第一次穿着汉服出现在街头,汉服复兴运动就以星星之火燎原之势在祖国两岸和海外发展起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思考。1.汉服的定义和特征。

汉服,又称汉衣冠,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至明末(公元17世纪中叶)这四千多年中,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历代汉人王朝推崇周礼、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变的礼仪衣冠体系。明末清军入关,强制剃发易服,甲申之难后汉家人引以为傲的汉衣冠从此消失。三百多年后的今天,大多数国人都将汉服遗忘,包括汉服所承载的厚重的礼仪风尚和信仰。优美的汉服被一个沉重的词“古装”所代替。

汉服的基本特点是交领、右衽,不用扣子,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又以盘领、直领等为其有益补充。

结构上,汉服分为十个部分:领、襟、裾、袂、袪、袖、衿、衽、带、系。根据裾的长短,汉服有三种长度∶襦、裋、深衣。袖子与襟裾的接缝称为袼,袖口称为祛。一套完整的汉服通常有三层:小衣(内衣)、中衣、大衣。

在历史的沉积中,汉服演变成多种形制。从形制上看,大衣主要有“上衣下裳”制、“深衣”制、“襦裙”制、袴褶,“通裁”等类型。如:

(1)朱子深衣(2)曲裾(3)袄裙

(4)襦裙(齐胸襦裙)(5)襦裙(高腰襦裙)(6)襦裙(对襟襦裙)

(7)道袍(8)圆领袍(9)直裰

(10)褙子(11)裋褐(12)冕服

汉服虽经过朝代变迁而显示出不同时期的特色,但其基本特点一直被传承着。其中的冕服是一切汉服的根源,也最能体现“绝地天通”的华夏信仰,更是汉人千年来祭神祀祖,与天地交通的吉服.汉服的每一个特点都体现了四书五经、经史子集、二十四史中的内容。这种庞大的衣冠体系深深影响整个东亚地区。日本、韩国、越南等地的民族服饰即基本上都从汉服演变为来,后又在漫长的历史中发展出了自己的民族特色。

汉服与旗袍、马褂或改良后的唐装有着根本的区别。旗袍和中山装在民国时期被确为国服,也较多的被国际社会所知,但它没有丝毫汉文化的内涵。不能作为汉族的民族衣裳。

2关于汉服复兴问题的思考。

汉服是华夏礼仪文化的必要组成,被人们抛弃是十分可惜的。不光是汉服,传统文化符号,如“汉服”、“京剧”、“春节”、“太极拳”等等等等,都沦为文化消费的工具,并不曾深入到民族的骨髓里去,形成全民的民族认同感。汉服断代了300多年,民族认同感更低。

现在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定程度的汉服热,有人对此持乐观的态度,有人认为不会有什么大影响,有人则抱着中立态度认为穿着喜好可因人而异,汉服运动可有可无。

我认为我们应该复兴汉服。

我们生活在一个经济全球化、各民族文化不断交流激荡的时代。在国际大舞台上,我们努力学习吸收其他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却在这场浪潮中忽视了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我们中华民族的主体——汉族成了世界上唯一没有自己民族服饰的民族。我们不禁要扪心自问: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将往哪里去?我们大多数人没有了信仰,道德滑坡、官员腐败,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唯利是图,等等。如何在这场激流中不被西化分化,保持清醒的头脑,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

我们要复兴汉服,因为我们追求天道之圆融、地道之方正、人间之正道,我们追求行动进退合权衡规矩,生活起居顺四时之序。最重要的是,我们追求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风尚,一种神圣的感召力!中国有56个民族,最普通最没有特色的就是汉族。我们从小失去了汉文化的熏陶,连“汉族”这个民族的民族意识都没有了。有多少人为自己是汉家儿女而自豪?所以我们复兴汉服,也是为了唤起汉族的民族意识!这并不是大汉族主义,而是认清“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将往哪里去?”的问题。宪法规定每个民族都有穿着民族服饰的权利,我们穿着汉服即是宪法赋予我们的权利。3汉服运动,任重道远。

自2003年至今,汉服运动已达十年之久。300多年后,汉服重新出现在历史的这个时代。这场民间发起的草根运动的主力军是年轻白领和在校大学生,也有中学生。甚至还有受亲友影响的儿童和成熟稳重的中老年人。这些人以汉服为旗帜,试图影响大众进而弘扬传统文化。他们的主要活动区域是大中城市的高等院校,具有传统意义的事业单位、景点、公园等。重要的网上基地是百度汉服吧、汉网、汉社,以及一些论坛等。汉服实体店和网店也应运而生。

汉服复兴运动虽然已有十年,但是似乎对大多数人的生活没有多大影响。因为汉服的复兴涉及很多方面,代表着传统文化的复兴,是极复杂的问题。短短十年,与汉服断代的300多年相比,只是沧海一粟。复兴汉服是为了把现代文化与历史文化衔接起来,使现代文化的根扎下去。我们的民族才能凝聚,才能发展,才能强大,才能实现复兴。通过复兴汉服,来复兴其所承载的文化精华,进而重塑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心,重振民族精神。

汉服的复兴运动只是社会纷繁陈杂的文化现象中的一种,并不一定会成为主流。这是汉服运动者的一种文化尝试,一种平静的坚持。不管有多大影响,都是某些人对一种更为合理的生活方式的思考和追求。

(1)浙江西塘汉服文化周

(2)乐山大佛节汉服婚礼展示 4.汉服运动的现状分析。

十年来,汉服运动虽然有一定扩大和发展,但是还不曾被主流文化所认可。只是一些大城市或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有少见的汉服支持者在进行着十分平静的活动。广大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甚少。在我生活的这些年里,从未见过身边有人提起过汉服。浙江某中学有一位高三女生着汉服上学,被班主任勒令回去换了衣服,才准许进教室。某人穿汉服,却被路人认为是和服,强行令其脱下,将衣服当众烧毁。还有很多人认为一些着汉服着是在作秀。当然不乏作秀者,但是民众对汉服的无知是可悲的,不是将其认作古装,就是认作影楼装或cosplay, 包括汉服支持者有的也并不了解汉服,只是因为穿着好看,远远不断能领悟汉服的精神内涵。那么对这些人来说,汉服成了意义不大的一块遮羞布。那些穿着汉服,却寡廉鲜耻的人更是狠狠地将汉服糟蹋了。

汉服的复兴要有一定的思路,兴而不复,复而不兴,都是徒劳。要与优秀的传统相联系,弘扬衣冠上国的礼仪文化;更要贴近寻常百姓的生活,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出现。若将汉服运动发展成为一个合法的有组织的运动,比单枪匹马的战斗当然更好。有些专家认为复兴汉服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下面简单介绍:

A.成立一个统一的团队或权威的机构。B.同优秀的服装企业进行合作

C.立足传统,扩大宣传,弘扬汉服。

D.挖掘汉服的内涵,形成汉服的理论体系。E.融入日常生活,满足市场需求。F.在潜移默化中熏陶下一代。

希望这件美丽的汉家衣裳能在未来的某个时空里绽放整个神州!【参考资料】陈英 关于当代汉服复兴的探讨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15卷第4期;

韩星 担待汉服复兴运动的文化反思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2年04期;

百度百科 汉服;

汉服说明文 篇6

自由行走的花

我不是冰山上的雪莲,无法端坐群山之巅,得不到永远。

我不是那佛前的青莲,没有所谓的高尚品格,无需受朝拜。

我便是我罢了,一朵自由行走的花,属于这天地,这自由,伴的是云,是自己。

新的时局到来,旧的,该淘汰了罢?是谁说过,由来只有新人笑,有谁听到旧人哭。那么一些古时的文化,被淘汰也是应该的。

于是千万的人,捧着新概念作文、各种言情、网络小说将整个书店挤满。

最后,我找到那最空旷的地方。诸子百家,四书五经,才是我所好的。

哪方投来异样的目光→看,那个人,竟然还在看那种书。

哪种书?需要你来说?被所谓的文化潮流禁锢了思想的人,再记不清华夏的图腾,又有何资格对我指指点点?有何资格议论我?

倒有什么要紧,我便是我,只是我罢了。我不属于这喧嚣。喧嚣过后,无尽的寂寥,才是我的归宿。起码在那儿,真正有属于我的自由。

我便为自己拟了个名,叫云璇。云,缥缈,自由,璇,美玉,再不受世俗浸染。

所有人都蜂拥至了那些名胜古迹,听那导游讲得滔滔不绝,听过之后,只留下笑声、吵闹声,以及永远也清扫不干净的垃圾。我不属于那喧嚣,便踱步江南古镇。那份静谧中,有属于我的自由。而我,也属于那儿。

我再不容许外人来打扰我。

古镇的城墙,日渐斑驳,终有一天,只留下一位老妇人,躺于摇椅之上,享受着自己的阳光。青丝换了鬓百如霜,谁又问过她有儿女几双?属于个人的自由,再无人打搅。

当日历被一页页撕下,显示农历三月初三时,谁还记得,这是什么日子?

汉人,高贵的汉人,虽日韩跟风,在记不得自己的历史,再记不得屈子的血,孔子的泪,是为谁流了。

为那些,思想已被潮流禁锢的人。

那么,三月初三,我便穿上属于汉人的服饰(却是莫要再说汉服为古装、戏服了,那是汉人的根,汉人的根呵!)行于尘嚣,终寻到那残存的孔庙,于孔子忏悔。

到时,我便指着这一身汉服,告诉那些高贵的汉人,随流而逐的汉人,三月初三,上巳节,属于汉人的节日。

孰能记得?

以诧异目光看我的人,莫再说我与世俗格格不入。我本自由,本属炎黄。

莫再说我是怪人,我本自由,属于一方无人的天地,真正,属于那儿。

再不管何为天枢,如何要遵循潮流。

无论你是否还可理解文言,我只告诉你,青云之胤,吾宁乱枢。

因为,我只是那朵自由行走的花。

穿汉服高三作文 篇7

老师在台上娓娓道来,我们听得津津有味,电子屏幕上展示的一幅幅精美的汉服,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不时发出阵阵惊叹声。看着这些图片,我不由得赞叹道,哇,真美呀!我还以为只有少数民族才有漂亮的民族服饰呢,原来咱们汉族也有啊。要是我也能穿一回汉服,那该多好呀。正在这时,老师说请几位同学上来体验一下,穿一穿汉服。我一听,正如我所愿,赶紧高高举起了手。很幸运的,我被选上台去。

我兴奋极了走到台上,拿起汉服。呀,好漂亮的衣服!白色的上衣上配着着精美的刺绣,衣领和袖子边镶嵌着粉色的滚边,下身是一条粉色的长裙。老师告诉我们,汉服的`上身叫“衣”,下身叫“裳”。我想,这大概就是“衣裳”这个词的由来吧。我举起衣服,正准备往身上套,却发现汉服的左边大而长,右边小而短,不像我们现在的衣服是两边对称的,而且衣服上没有一粒纽扣,上身完全是靠腰带固定住,老师说这叫“腰封”。袖子特别宽大,好像舞台上唱戏的戏服,原来这袖子还是口袋呢。我不禁佩服起古人的智慧来,这衣服,设计精美,构思精巧,无论胖还是瘦,高还是矮,似乎都可以穿。

由于是第一次穿汉服,我显得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先套哪只袖子好。套进了左边的袖子,右边的就摸不到了。两边袖子套好,这腰封又该怎么系住呢?幸好有同学在一边帮忙,帮我在后面绕过腰带,又在前面打上了蝴蝶结。经过一番折腾,好不容易才算穿好了它。穿上汉服,看着自己长袖飘飘,裙摆拖地,似乎瞬间就变成了一位古代的仙女,心里顿时美滋滋的,连举手投足也变得优雅起来。要是此刻能穿越到古代,那就太神奇了。

接着老师又教我们行揖礼,女生左手放右手,放左手的前面,大拇指往里面扣住,男生则相反,再弯腰45度行礼。照着老师的模样,我依葫芦画瓢模仿起来。这样行礼,该是对别人多么的尊重啊!难怪我们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

汉服宣传演讲稿 篇8

长大后对于身份证上的“汉”字,是不是已经淡漠到无视了?56个民族56朵花,汉族在哪里?汉族的民族特征在哪里?

汉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上溯炎黄二帝,族称华夏,历至汉朝,因其强盛一时,异族始称中原华夏人为汉人,从此“汉”成为这个民族传承了数千年的名号。同时,这个民族的传统服装被广泛称为——“汉服”。

汉服,如同汉人不单指汉朝人,汉服也不单指汉朝服装,而是从“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至明代,在五千年的发展中,按照汉人特有的生活方式、审美理想,结合经济条件和生产水平,形成的具有历史传承及鲜明民族特征的服装。

因为历史传承的沉淀,汉服的基本特征为:交领右衽、隐结系带。汉服蕴意深深:上衣分裁四片意喻“四季”,下裳分裁十二片对应“十二月”,袖圆以应“天圆”,衣领交叠成矩形以应“地方”,背部中缝直至脚踝以应人道正直。再没有一个民族自信地将自己的服饰称作“衣冠”,也再没有一个国家因服饰的与众不同而得到“衣冠上国”的赞美。

直到明末清初,1644年,清朝统治者为了从心理上彻底打击汉人,颁布了“剃发易服”令,强迫汉人剃发如金钱鼠尾,若有人穿着或私蔵汉服将被诛族。40余年的血腥屠杀,使汉族人终于失去了自己的服装。在三百多年后的今天,当有人终于也穿起了汉服,陌生感扑面而来:“唱戏的”“日本人/韩国人”“道士/和尚”等声不绝于耳。各种“复古”“穿越”“破坏民族团结”“大汉族主义”等帽子满天飞

正如南怀谨先生的话:“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

这几年,汉服复兴者越来越多,媒体报道也越来越正面,不少明星、名人也加入了汉服运动。汉服复兴是一个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的理想并不是让大家都随时随地穿回汉服,而是希望汉服融入现代社会,走进传统节日,告诉所有人:

欣赏汉服的作文 篇9

小时候,当我看见五十六个民族大合照的照片的时候,我就在想,难到我们汉族人就没有属于传统服饰吗?我们就只有牛仔T恤吗?我跑去问妈妈,问奶奶,也跑去问过老师,问他们属于我们汉族人自己的衣服叫什么?他们摇摇头,都说不知道。心中怅然若失,却好像也无奈接受。

直到我十四岁时接触到了互联网,在网络上无意间听到了一首名叫《重回汉唐》的歌,我才知道了答案,她叫“汉服”!那一刻,我像是找到了失散多年的亲人,抱着手机任凭眼泪狂奔,原来她真的存在,我们汉族真的有自己的传统服饰!我发疯似的在网络上搜索关于她的信息,仿佛要用一天的时间去弥补这的失陪。当“扬州十日”“剃发易服”“留发不留头”这些尖锐的名词灌进我的大脑的时候,我为之愤怒!我恨满清的残暴,也恨清政府的懦弱。那一瞬间,我便下定决心,我要让她重新回到我们的身边,回到亲人的身边,因此我加入了一场名叫“汉服复兴”的运动中,并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同袍”。在十五岁生日的时候,我买下了人生第一套汉服,做为给自己的生日礼物,那天晚上,我对着镜子看了又看,心中的激动根本不能用任何的词语来形容。当我第二天高兴的将我终于寻找到的汉服穿出去的时候,迎面而来的是扶桑、穿越、古装……我苦笑的一个一个的去解释,告诉他们这是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换来的却是嘲讽,挖苦。我想哭,但忍住了……这不怪他们,毕竟四百年的断流,人们早已不识得你的模样。从那以后,我便更加坚定了复兴汉服的决心。

“衣冠先行,衣礼携行”。我遵循这句话,做起了汉服日常党。万事开头难,走在街上行人的指指点点,亲戚家人的责骂,在被窝里偷偷掉了多少眼泪自己都不知道,但第二天依然会打开衣柜穿上我的汉服,因为我知道我是对的,我要坚持,我身后有几千万和我一样的人,我没有理由放弃。或许是因为一穿便是整个高中,所以也收获了不少赞同与肯定,我没有受到老师的穿汉服就不许上课的呵令,也没有受到同学穿汉服就不和我玩的警告,虽然家人一直不赞同,却也没有再穿就撕我衣服的威胁。我会因为身边的某一个人亲切的问我穿的是什么衣服而高兴好几天;也经常给不敢穿汉服出门的同袍们些许鼓励。

记得前段时间有个朋友问我:“是什么让你坚持汉服一穿就是三年?”我笑道:“因为爱啊!”真的是因为爱,因为有你在我生命中的出现,让我知道中国自古便是衣冠上国;知道“有礼仪之大谓之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让我更加的热爱历史热爱传统;让我不由自主的去了解、学习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像筷子,对联,诗词歌赋,论语诗经,甚至道教……我变得自信,无论什么时候都会抬头挺胸,因为我穿着的是汉服。得像衣服背后的那一条中缝一样,正直,端庄!

红色汉服制作教程 篇10

没太看明白这上面的尺寸,我就按着比例一点点的先画出了样板,真是老费劲了,唉,你可以研究研究图,网址前几天发了,但是好像吞贴了,直接上图吧

上衣图样

上面那个是我打印出来的图样,下面的是按可儿的实际尺寸按比例放大的图,袖子下垂部分的角度是最难测算的了,真是快废了我脑子了,唉……上衣后片中间我折起的部分是留出来的4mm的边,缝制的时候从折痕部分缝起,多余的边缝在里面,再用暗线缝平整

合起的效果

下裙图样

这个弧度什么的最难算了,是一块一块区域计算的,最后连A3的白纸都不够裁一整片纸样了,裙边部分就接了一片纸

裁出纸样就简单了,但是磨刀不砍材工,在纸样这个环节一定要用心仔细,要不就会影响后面的工作,可能浪费布料,再就是做不好看啊!

成品

上衣

裁出布料缝制好,再缝上红色的丝带做为领边和袖缘,在衣服腰部内侧和斜襟上片的衣角处缝上细绳,以便穿衣时系上。

下裙

布料不够整片剪裁,就把包在最里面的一部分独立剪裁出来,和其他部分再缝制在一起,锁好边,然后边缘缝上红色丝带,最好用单股红线只沿着丝带上边缘缝在布上,尽量缩小针脚让整体效果更好。最外层的部分的丝带留长一段,在缠绕到腰上时直接就成了腰封,这样就不会让腰部显得臃肿,上边角里侧和丝带末端都缝上暗扣,直接扣上就不用再用绳子系了。里片最角上缝上细绳,是为了和上衣系在一起的,这样更牢固。

这个是正面:

上一篇:中学生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下一篇:公司员工迎新活动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