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思想汇报

2025-01-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上海世博会---思想汇报(精选16篇)

上海世博会---思想汇报 篇1

上海世博会开幕了,毋庸置疑这是中国本年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世界博览会,又称国际博览会及世界博览会,简称世博会、世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举办这一盛事,对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种荣耀和实力的展现。

首中国近代史,世博会如同奥运会一样,一直是我们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从前的中国积贫积弱,别说是举办世博会了,就是国民的温饱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旧中国。如今世博会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在中国***的领导下,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中国实力快速增长。

在新世纪的今天我们一定要坚持人才强国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科学分析和总结世界近代以来特别是当代经济、社会、科技发展趋势和经验,并充分估计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人民生活和现代化进程的巨大影响,根据我国国情,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宏伟目标而提出的发展战略。任何一次社会的变革无不伴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我们现在还很年轻和我们的目标还很远。我们要戒骄戒躁,在新的起点谱写新的篇章。牢牢紧跟新一次的科技前沿。

我们的祖国正在日益强大, 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 上海又将迎来世界有一令人瞩目的大事——世博会。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能够举办世博会,将会大大提高其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为社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也让世界看到一个东方巨龙的腾飞, 我们的国际地位在不断提高, 我们可以向世界证明, 像世博会这样的全球性博览会也能在中国举行。我们应该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共同努力创造辉煌,相信中国世博会一定会举办成功。不仅如此, 相信在以后, 我们还会承办更多的、广为人知的、世界性的大型会议和活动。届时, 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中国, 了解中国。中国人的形象和地位也将在世界人心中产生深远的影响。以上是我的思想汇报恳请党组织给与批评帮助!

汇报人:党章网

上海世博会---思想汇报 篇2

多年来, 上海房地产市场发展日趋成熟, 逐步呈现出以市场机制为主导, 以有效需求为依托, 健康向上的繁荣局面。尽管很多学者都认为房价的逐步上升是各方面综合因素作用下形成的, 但是, 世博会的举办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上海房地产的迅猛上升, 尤其是浦江两岸新一轮发展规划的实施, 小城镇建设、旧区改造和轨道交通设施建设等极大地影响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开发格局, 黄浦江两岸从过去的港口、仓库、码头改建成集旅游、休闲、购物、居住、办公于一体的综合社区;西藏南路尽端开辟人工岛屿, 创造独特景观, 将绿带和水面引入腹地, 并提供更多的生活岸线和不同特色的空间, 使人工岛成为与世博会主会场相呼应的景观亮点。这样, 原来的钢铁厂区、仓库、码头将改建成“时尚居住区”, 促使房地产的投资开发与增长, 同时对中国的经济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尽管世博会的举办极大地刺激上海房地产的开发, 推动房地产业的发展, 最终带动整个上海经济的蓬勃发展, 但房地产价格的迅猛上涨使生活成本大幅度增加, 导致许多中低收入人群买房难。因此如何有效的抑制房地产价格上涨, 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本文收集了房地产业的相关数据, 阐述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分析房价变化的原因和研究世博会对上述因素的具体影响, 定量评估世博会对上海房地产的影响及预测未来房地产市场发展形势和提出政策建议使经济能够稳定健康的发展。

二、上海房地产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申博的成功, 上海城市建设面临新一轮大发展, 旧区改造、浦江两岸综合开发、小城镇建设和轨道交通设施建设, 尤其是新交通轨道的建成使用更是促使新商业中心和郊区卫星城镇的形成及非中央商务区的增长, 同时也吸引了许多零售商到这些区域投资, 促使房地产保持较高水平运行。

据统计, 1995到2002年以来, 上海房地产开发投资发展平缓。而2002年成功申办世博后, 房价便急剧上涨, 2003年,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为2452.11亿元, 其中房地产投资为812.56亿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52.86%、60.24%。伴着“世博效应”, 房价从2005年的8896元/平方米上涨到2009年的22118元/平方米, 2010年更是一跃超过了40000元/平方米。其中, 交通轨道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也进一步提升了有关区域的楼价, 目前, 部分区域房产价已超过100000元/平方米。从上海成功申博以来, 市中心、黄浦江两岸, 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的滨江等地区房价年增长率就一直保持在38%以上。由于这块区域具有良好的交通条件和商业中心效应的牵动, 部分世博会场馆在世博结束后陆续被拆除改建再度开发也持续带动房价的增涨。

三、世博会对不同类型的房地产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

世博会对不同类型房地产的影响是不同的, 根据上海存量房交易情况, 其中可以归类为对住宅、办公室、商业营业用楼三类房地产的影响, 具体分析如下:

1. 住宅。

为了举办世博会, 上海进行了重大的城市改造, 无论是公共基础设施还是周围的环境质量都大大改善, 这无疑会吸引很多人移居上海, 可因为政府相关政策的出台, 在世博会期间, 住宅房价不会直接受到过大的影响, 而更多是来自上海未来经济形势的发展、上海的地位及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 同时也包括上海政府配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而采取的联动政策等间接影响这个板块房价。而作为一项国家范围内的重大事件, 世博会的巨大投入必影响到上述因素, 从长期来讲, 上海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国际大都市, 国内外的人们将考虑迁居上海, 这将继续推动上海未来住房价格的增长。

2. 办公用房。

据统计, 上海世博会是当前规模最大的世博会, 让上海这座城市瞬间闻名于世界, 因此, 很多企业办公机构将进驻上海, 带动其办公楼的迅速发展, 而土地资源本身的稀缺性和“内陆香港效应”更是让这类房地产数量、价格迅速增长。据统计, 2002年前, 办公楼的成交面积幅度都较为平稳, 而2002年后, 其涨幅加大, 这种变化与世博会效应是离不开的。

3. 商业营业用房。

上海世博会是综合类展览会, 共有240个国家地区组织参展, 时长184天, 总投资达450亿人民币, 超越7000万的参观人数等创造了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记录。所以, 留给商业营业用房的机会要多于住宅和办公楼类型房地产, 2002年来, 商业营业用楼的成交数量大幅增长。另外, 相关交通设施的改善, 促进郊区商业中心的形成, 给上海房地产带来持续动力。

综上, 世博会的举办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房地产业的发展, 但也使上海房地产泡沫经济现象更为严重并带动整个产业的恶性循环发展、进一步加深通胀、房价过快增长, 直接导致多数人买房难, 给社会的稳定性带来极大威胁等诸多问题。

四、原因分析及预测未来房价的变化

尽管房价上涨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但世博会是由国家政府主办, 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 以展现人类在社会、文化、科技和经济领域内所取得成就的国际大型展会, 它无疑影响了房产的发展。上海房产的急剧升温是世博会的巨大投入影响到其发展还是需求拉动、成本推动和管理不力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 供给方面的减少。

世博会的举办, 使上海的综合能力迅速提高, 加快了上海建设世界级航运、金融、贸易和经济中心的步伐, 使其城市功能得到进一步的转型, 使其房地产具有全国乃至国际性质, 直接导致需求强劲持久, 加之土地资源的稀缺性, 推动房价的总趋势长期上涨, 房地产资源的供给情况越发紧张。

如图1, 可看出房屋 (住宅) 的竣工率 (即上海土地资源) 逐年下降, 给上海房地产带来指数式增长。

2. 炒房现象和政府政策影响。

成功申办世博的同时部分房屋开发商便利用房地产开发体制、供应体制、融资体制尚不完善, 对房地产进行恶意的炒作。另外, 国家的一些政策, 如实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政策后, 土地价格大幅上涨。一些开发商甚至把预期中因土地价格上涨而引起的成本增加提前消化, 转嫁到现期的房屋销售中, 使房屋销售价格猛涨。

3. 拆迁成本和建造成本的增加。

为了给世界各国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充分体现东道国的综合实力, 上海对大量的公共基础设施进行改建。如小城镇建设、旧区改造、浦江两岸综合开发和轨道交通设施建设, 原来的钢铁厂区、码头、仓库改建成“时尚居住区”。这就得进行大量的拆建工作, 极大地影响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开发格局。

通过统计上海房屋拆迁情况, 可知拆迁数量的增加必然直接导致房屋拆迁成本和建造成本的提高。

4. 需求的大量增加。

上海世博会是历届世博之最, 自2002年来上海新开立38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并伴随着大量外籍人士进入, 无论是高档住宅还是普通的租赁需求都大大增加, 房屋上市量迅速减少, 导致价格急剧上升。以下借助经济模型研究数量与房价的关系, 每种商品在市场经济中, 存在两个不同的函数。

(1) 需求函数X=g (e) , 它是价格的单减函数, 其图形称为需求曲线;

(2) 供应函数M=f (E) 是价格的单增函数, M为所考虑地区内的住房需求, 其图形称为供应曲线。

如上图所示, 其含义是只有在H点时市场上房屋的数量和价格才趋于稳定, 而在其他点是不稳定的, 一种是逐渐趋于稳定, 另一种是更加混乱, 其供求关系决定市场经济中价格和数量的振荡关系, 这在经济学上称为蛛网理论。经研究上海房产价格在一段时期内是呈指数爆炸型增加。

一般来说, 房价的推动因素与该地区的房屋投资额、人均GDP、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及人口密度密切相关, 而世博会是国家范围内的重大事件, 其巨大投入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上述因素, 我们可利用以上四项影响房屋销售价格指数的宏观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假设出下面公式进行预测未来房产价格的变化。

其中Yt是上海第t时期的房屋销售价格指数;εt (常数项) 为第t时期的回归误差与其他固定因素的综合;GDPt为第t时期的人均GDP, RIt为第t时期的上海房屋投资额, IIt为第t时期的上海城市基础设施投资, PC为第t时期的人口密度, α、β、γ、δ为待估参数。通过上式得出未来房价是具有强大的驱动力的。

五、政策建议

世博会的举办极大地刺激上海房产的开发, 推动房产业的发展, 最终带动整个上海经济的蓬勃发展。房产业作为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 房屋消费是当前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可目前房价增长过激, 远远超过居民的实际购买力, 住房投资规模过大, 供应结构不合理, 中低档普通住房供应明显不足, 房产中介市场过乱, 房产所需资金大部分来自金融机构的现象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加大了房产金融风险程度, 影响了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对此, 有关政府部门可采取以下措施使房地产沿着健康稳定的趋势发展。

1. 摸清上海目前住房消费的基本情况, 严格实行住房申报审核制度。

通过与国土管理局、公安户籍管理、政府和居委会等密切配合, 对全市居民进行彻底的户籍摸底查询, 从根本上了解住房的消费情况。尽快制定“一户一宅”的相关政策, 使土地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与利用。

2. 取消商品楼预售制度, 实行现房销售制度。

这样可以抑制房产开发商手中资金过多而进行不正当的炒房现象, 使房价向其合理范围回归。

3. 认真分析区域人口资源的情况, 调整房地产供给结构。

综合分析上海土地资源的承载能力, 准确统计上海本地人口数、老龄人数、适婚人口数、流动人口等数据, 制定户均居住面积体系等相关指标, 预测未来各个时期的土地资源承载能力。

4. 严格打击炒房等哄抬房价的行为。

严厉打击和处罚诱骗消费者争购、大量囤房囤地、虚假买卖合同等不法市场行为, 防止房地产泡沫经济的出现和进一步恶化。

5. 加快低碳住宅和绿色建筑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房产的开发活动占用土地且消耗各种资源, 对资源的需求以及周边自然环境都具有重要影响。低碳住宅和绿色建筑技术是低碳地产的技术支撑, 低碳地产技术的创新能解决因人口增加带动房地产发展而产生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否则, 土地资源会更加紧缺。

6. 政府通过控制建材、上调利率水平、调节供求关系等手段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

加大差别化信贷政策执行力度, 加强市场监控和信息化建设, 充分发挥市场化对资源的配置作用, 促使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价格平稳。这些政策符合我国房地产业的现状, 对房地产管理者起到一定的政策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曾国安, 张河水.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研究状况及思考[J].学习与实践, 2011 (8)

[2]吕建昌, 张宇.上海世博会的后续效应[J].东南文化, 2010 (6)

[3]姜启源.数学模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上海世博会 篇3

今年的暑假,爸爸妈妈领着我来到了我做梦都想去的地方——上海世博会。

一进世博会的大门,我就看见了高大雄伟的中国馆和所有参展国家的国旗。上海世博会设计成棋盘状,会场正中间是高达数米的大红色中国馆,它向世界展示了我们中国是更美好更强大的国家。站在中国馆下,面对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我照了张表情严肃的敬礼照片,代表我对我们祖国的尊敬和为祖国感到自豪。

拍完照后我们就开始有顺序地游览各国的展览馆。首先进的是首都北京馆,那里人声鼎沸,各种肤色的中外游客挤得水泄不通,还好只排了半小时队,我们就顺利地进入了北京馆。北京馆装点得富丽堂皇,精致有趣,才气十足,精巧无比,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国的文化、素质和进步。游完了北京馆,我们来到了山西馆,外面看山西馆古典朴素,很有特色。门口的礼仪穿着中国红服装,大方而美丽。馆内陈设简约却不简单。山西的煤电、山西的光感效应、山西的风俗习惯迎亲方式、山西的特产、连大爸爸的“威风布老虎”都在山西馆里展览。馆内把山西的特产和风俗习惯展现的淋漓尽致。更让我喜出望外的是竟然在这里碰见了大爸爸,他还领我吃了上海的风味美食呢!

接下来我们参观了:上海馆、吉林馆、辽宁馆、黑龙江馆、美国馆、四川馆等,在四川馆我还写了留言和祝语。有的馆还送给我铅笔牙膏等礼品,在这里我就不一一给大家讲了。希望有条件的小朋友都能亲自去世博会体会和感受中国的文化。

在世博让我学到了不少知识,更让我感到骄傲的是我们中国的强大和富裕,聪明和智慧。我为作为中国人而骄傲,我为作为中国人而自豪,我为作为中国人而幸福。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后为中国做出更大更好的贡献。

太原市后小河小学三(1)班

写作感言

思想汇报之上海世博 篇4

尊敬的党组织:

2010年4月30日,历时一百八十多天的世博会在上海开幕,作为全球人民的世博会,在黄浦江上灿烂的烟花与绚将是中华风情和世界潮流的融合。

办世博会的主张,“上海为中西由此,举办上海世的国家;“看世界”“看世界”,主要是

而我则有幸获得了参观世博的机会,借着这次去上海看世博的机会,我更进一步的了解了最近几年中国的飞速发展,在我党的领导下,我们国家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次能够在上海办世博就是我国国际地位提高的一次很好的证明,在我党的成功领导下我国顺利的承办了这次世博会。这次世博会的三个副主题是“水,有限资源”、“生命之水”和“水景”,并配以相应展馆:桥梁馆、水塔和水族馆。主办方通过形象的展馆展示手法,将保护水资源的概念传递给参观者。

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化的精神与气质。国家馆的“古代传统元素。地区馆以“地大物博,各地团结共同进取。

——明礼仪的齐鲁,现在——科学发展的山东,未来——和谐美好的家园。第一版块为“智慧长廊”,承担展馆的序厅功能。这一部分重点展示山东古代城市文明,展示山东人对城市文明进步所贡献的智慧。第二版块为“城市窗口”,承担展馆的主展厅功能,将给观

众展现一个继承了传统的齐风鲁韵,开放进取、科学发展的山东。第三版块为“齐鲁家园”,承担展馆的尾厅功能。这一部分重点展示对未来城市发展的展望,和对未来生活、未来家庭的追求,让参观者了解未来的山东是一个9400万人民共同拥有的美好家园。

坚持科教兴国的战略,崎立在亚洲东方的又一强国。

上海世博会口号 篇5

1、你的服务需求,就是我的服务追求。

2、为祖国争光,为世博添彩。

3、文明行车、文明乘车、文明走路。

4、微笑源于真诚,优质来源规范。

5、精彩世博,文明先行。

6、窗口行业创一流,优质服务迎世博。

7、了解世博,参与世博,服务世博,奉献世博。

8、迎世博、讲文明、树新风。

9、深入开展“迎世博、讲文明、树新风”活动。

10、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11、排队乘车、文明礼让。

12、扮靓和谐旅顺,喜迎世博。

13、当好东道主,奉献世博会。

14、美化“窗口”形象,服务世博盛会。

15、城市,把微笑留在每个窗口;服务,让美好记在宾客心中。

16、举办成功世博,构建和谐城市。()

17、诚信经营促发展,微笑服务添光彩。

18、提供诚信优质服务,构建和谐文明窗口。

19、积极参加“迎世博、讲文明、树新风”活动。

20、理解,欢聚,沟通,合作。

21、办好新世博,建设新城区。

22、世博向我走来,我为世博添彩。

23、人人东道主,建设新城区。

上海世博会的“绿色”亮点 篇6

由回收的牛奶饮料纸包装变身的1000多张造型时尚、简洁实用的座椅, 将被放置在上海世博会活动场馆内。

饮用后的牛奶饮料纸包装是百分之百可以再生利用的资源。常见的无菌纸包装回收后经过特别的再生技术, 可加工成经久耐用、防水防潮的板材。上海世博会环保座椅就是采用了该环保板材为主要材料。制作一条长1.2米、宽0.4米的世博环保长椅, 需要856个250毫升大小的牛奶饮料纸包装盒。除了环保长椅, 这些包装还可以变身为垃圾桶、衣架、文具、地板、工业托盘等有用的生活和工业用品。

不可思议的零碳馆

上海世博会场馆之一的零碳馆共分4层, 总面积2500平方米, 设置了零碳报告厅、零碳餐厅、零碳展示厅和6套零碳样板房。

各类节能环保的高科技材料贯穿运用于整个场馆:电能和热能由会发电的太阳能窗户供给;地板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散发出负离子, 变成会呼吸的生态地板;墙体采用纳米保温隔热材料, 白天储存的太阳能量将在夜间释放荧光, 减少照明能耗, 使展馆成为会发光的房子。

零碳馆所需的电能和热能, 还可以通过“生物能热电联产系统”对餐厅内各种有机废弃物、一次性餐具等降解而获得。降解完成后, 最终余下的“产品”, 还能用作生物肥, 真正实现变废为宝。

LED照明:越夜越美丽

今年, LED有望从景观和公共照明领域进入家庭照明, 而上海世博会很可能成为开启“半导体照明元年”的最佳契机。

作为一种以半导体芯片为材料的固态光源, LED利用电子移动来发光, 直接把电能转换成光能, 转化效率高达68%, 是白炽灯的5倍以上。因此, LED的耗电量仅为传统灯泡的1/10, 使用寿命却是传统灯泡的100倍。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 LED将广泛应用到室内外照明、景观装饰、指示牌、信息显示屏、演出布景等方方面面。届时, 整座世博园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LED集中示范区。

走进上海世博会 篇7

中国:从后奥运时代步入“世博周期”

北京奥运会圆满落幕之后,上海世博会逐渐聚焦着世人的目光。

自1851年伦敦举办首届展览会以来,综合类和专业类的世博会已在近30个国家举办了124次。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简称上海世博会)是综合类世博会,综合类世博会每5年举办一次,是第一次落户发展中国家,其影响将远大于先前在昆明和沈阳举行的专业性世博会。与奥运会不同的是,综合类世博会的会期长达半年,被誉为“经济、科技、文化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

北京奥运会从申办成功到成功举办,为中国的发展带来难得的“奥运机遇”。那么,在接下来迎接与举办上海世博会的过程中,中国又将迎来怎样的历史性机遇?在当前世界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背景下,一定程度上讲,上海世博会将成为今后两年世界经济的晴雨表,由大大小小的“世博机遇”孕育的“世博周期”,将为世界经济尽快复苏创造条件。

在经济不振的年代,盛会往往被赋予凝聚人气、汇聚资源、赢取发展机遇的特殊功能,并放大其正效应。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说,奥运会之后中国经济不会萧条,原因之一就是上海要办2010年的世博会,2012年广州还要办亚运会。在经济学家看来,这些盛会拉动的投资链条和人气,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同样经历了激烈的申办竞争,同样是中国第一次举办,同样被视为21世纪之初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引擎”???上海世博会与北京奥运会,都寄托着全体中国人对未来的憧憬和抱负。

上海市副市长杨雄指出,世博会是对上海的推动,更是对全国的推动,全球也将借助上海世博会分享中国发展的历史机遇。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局长洪浩告诉记者,2010年上海世博会总预算为286亿元,其中建设费用180亿元、营运费用106亿元。此外,上海世博会预计吸引7000万人次的海内外参观者,平均每天近40万人次,会刺激旅游及相关行业发展。据国泰君安研究报告测算,参观者中的35%会作延伸旅游,并带动整个长江乃至华南地区旅游业发展。

受访的经济分析人士认为,上海世博会对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核心圈的经济拉动将是明显的,并且会产生发展的“溢出效应”:一是城市化。长三角区域研究专家郁鸿胜认为,上海世博会不仅将直接提升长三角城市群的水准,更重要的是第一次开设了一个展示、交流多种城市发展模式的“大课堂”。二是区域一体化。世博会更多的机遇隐藏在现场会展和巨大人流的背后。世博会是全球文化、经济、技术的交汇碰撞,中国由此所缔结的政治、外交、商务、人脉等关系,将为深化改革开放提供重要基础,其影响之深远,可能会出乎大多数国人的预料。

世界:参加上海世博会就是看好中国

上海世博会是世博会历史上参展规模最大的一届世博会,参展方达233个。2009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各国经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但总体而言各参展方对参展上海世博会都表现相当积极,把参展上海世博会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平台和重整经济的契机。

为全力参展上海世博会,德国不来梅市专门在上海成立了政府联络处。不来梅经济和港口部副部长海纳?海瑟勒博士说:“我们不可能不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这让我们更重视参展上海世博会。因为这届世博会是一届探讨城市未来出路的盛会。在这个全球共同关心的话题面前,不来梅不仅可以展示自己,也可以学习他人,寻找到更多合作机会。”

作为参展一方,不来梅代表了全球各方对上海世博会的期盼。洪浩说:“就像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美国芝加哥世博会一样,上海世博会正在危机中凝聚信心。各方齐心协力办好上海世博会,无疑有助于世界经济的复苏和重振。”

上海世博会彰显“绿色智慧”

上海世博会140多座各类场馆顺应“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潮流,这些场馆的相关设计和展示可谓极尽科技创新、夺人眼球之潜能。

世博轴项目是上海世博会的主出入口和世博园区的中央立体交通轴线。作为上海世博会永久性建筑之一,世博轴长度超过1000米,分地下、地上各两层。它将为海内外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带来奇妙的昼与夜,它更是“绿色建筑”理念与技术的聚合体。

2009年12月竣工的世博中心,堪称引领中国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绿色新风的一个典范。据上海世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戴柳介绍,经初步估算,世博中心每年可节约能耗2160吨标准煤,煤电转换相当于上海一万多户居民一年用电总量;每年可节约自来水16万吨,相当于上海1000多户居民一年的用水总量。

按照中国启动的“世博科技行动计划”,绿色能源、低碳排放成为首要目标,在5.28平方公里的整个世博园区内,客运交通工具将实现“零排放”,园区内建筑和照明的二氧化碳排放将减少30%。此外,东道主还承诺将实现世博园区的生态和谐与资源综合利用,包括园区内雨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100%,工程废弃物和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100%。

占地6000平方米的日本馆,建筑外观呈弧形穹顶的蚕茧造型。其外表采用的透光薄膜,可吸收太阳能发电并在夜间发光;薄膜上长有三个洞和三个触角,前者可接收雨水并循环利用,引入阳光减少照明用电,后者可强化冷暖空气的流通,减少空调能耗。日本馆规划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多发掘大自然奥妙,少给大自然增加负担。以其为代表,世博会众多展馆都在追求成为绿色建筑,探索将人与自然相连而不是分隔。

结合螺旋形的建筑外观,丹麦馆别出心裁设计了一条300米长的自行车通道,同时准备了500辆自行车,供观众免费骑用。而在其屋顶,则是一个供野餐、休闲的区域,绿意盎然,自然气息浓郁。丹麦世博会秘书处项目总监约翰?汉森解释说,在今天的哥本哈根,环保的自行车已成为大众最理想的交通工具。经常去郊外野游、拥抱大自然,也是丹麦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种令丹麦人自豪的生活方式自然要在建筑中得以充分表现。

印度馆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座半径达37米的传统穹顶,制作这一巨大穹顶的材料不是钢结构,而是传统的木头和竹子。印度展区总代表苏巴什?帕尼介绍,将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印度馆从建设到布展的最大特色。大穹顶正是在“中国竹乡”???浙江安吉加工制作的,穹顶内没有一根梁、一根柱,施工难度很高。这不仅反映出中印两国建筑文化的交流融合,也通过对传统建材的继承,弘扬了生态环保的理念。

瑞典馆,同样有1/4的空间是用新型木材建设。这部分被绿色植物簇拥的木结构建筑,高约20米,被设计为瑞典馆的入口大厅。瑞典展区总代表安妮卡?雷姆比说:“我们想让观众一进展馆就树立一个新印象,即木材不仅是造纸原料,更是一种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乃至生活方式。只要加入了创新科技,木材可以像钢材一样坚固耐用。”

上海世博会是集纳世界智慧的大舞台,从各国自建馆的建筑构造,到馆内所展示的主题和内容,无不折射出参展方的最新环保理念和前沿科技成果,充分显示了“绿色智慧”的无穷潜力。

由175根钢桩和1200吨钢结构结合而成的德国馆,其外墙使用的是一种网状、透气性能良好的革新性建筑布料,表层织入了一种金属性银色材料,对太阳辐射具有很高的反射力,就像建筑外墙之外的第二层皮肤,为展馆遮阳。同时,网状透气性的织布结构能防止展馆内热气的聚积,可有效减轻展馆内空调设备的负担。为期6个月的世博会结束后,德国馆的钢桩、钢结构连同1.2万平方米的“外衣”,都将拆除回收再利用。

芬兰馆“冰壶”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数亿年前冰川期留下的岩石壶穴。“冰壶”的白色外墙似由一块块冰搭建而成,而其真实“身份”是一种新型纸塑复合材料:以标签纸和塑料的边角余料为主要原料,表面坚硬耐磨,水分含量低,自重轻,不褪色。这种来自芬兰的创新建材将通过上海世博会首次大规模应用和展示。芬兰展区总代表佩尔蒂?胡伊图介绍,“冰壶”顶部的碗状开口设计,可促进自然通风,且能铺设太阳能电池板,为展馆制冷等设备提供电力;为应对上海夏季的酷热,“冰壶”房顶还种有植物遮阳;雨水也可进行回收再利用。全馆犹如一个微型的生态城市。

在“城市最佳实践区”,上海市的参展案例“沪上?生态家”,屋顶安装有“追光百叶”,可跟随太阳角度的变化自动调节,实现遮阳、照明多用途,一个小小的奇思妙想让人惊叹“绿色智慧”的无处不在。“上海世博会将成为荟萃全球绿色智慧、探讨人类可持续发展前途的一个平台。”上海世博会执委会副主任周汉民如此表示。(作者系新华社记者)

上海世博会---思想汇报 篇8

吴仪说,申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获得成功,归功于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特别是江泽民主席和朱镕基总理亲自出面做工作;归功于改革开放带来的国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归功于全国各地、各族人民对申办工作的大力支持,以及中央有关部门、我驻外使领馆和世博会申办委员会各成员单位通力合作。特别是上海市委、市政府和上海人民辛勤的劳动,扎实、高效、周密的工作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强烈的进取心,为世博会申办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申办的成功是我们大家齐心协力、团结拼搏的结果。

吴仪代表世博会申办委员会,向全国人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向所有给予我们支持、帮助的国际友人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吴仪指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举办世博会,不仅改变了综合类世博会绝大多数在发达国家举办的历史,而且将极大地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奋发有为、加快实现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进一步促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我们要倍加珍惜这一宝贵的机会,精心筹备,努力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把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

吴仪强调,2010年上海世博会申办成功,标志着举办世博会的各项准备工作真正开始了。从现在起到2010年世博会,还有大量艰苦的工作要做。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信守承诺,全力以赴做好各项筹备工作,使2010年上海世博会真正成为一次成功的、精彩的、令人难忘的世博会。她希望上海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全面推进各项事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步伐,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陈良宇在讲话中说,中国申博成功,中国人民和1600万上海人民的热切盼望终于变成了现实!面对无数孩子真挚期盼的眼睛,今天终于可以对他们说,我们把世博会带回了家!

陈良宇代表上海市委、市政府,向所有给过上海支持、帮助的同志们、同胞们、朋友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他说,从现在起到2010年世博会举办的8年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举办世博会,给上海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和动力。我们要让积极筹备和成功举办世博会的过程,成为推动上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过程。

陈良宇要求上海全市各部门和全体市民紧紧抓住成功申博的机遇,在十六大精神指引和鼓舞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即行动起来,把世博会申办成功的激情转化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动力,进一步加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把上海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及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推向新阶段。

陈良宇说,今后筹备世博会将是一个新的起点,也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做的工作将更多。我们将尽快制定2010年世博会的实施方案;我们将按照国际展览局的有关规定,抓紧组建精干、高效的筹备机构;我们将认真吸取各国经验,欢迎国内外企业积极参与,广招海内外人才,把筹备工作做好。

陈良宇最后说,2010年世博会是上海的机会,是中国的机会,也是世界的机会。我们今天赢得了世博会申办的成功,明天必将回报世界一片异彩。让我们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机遇,继续拼搏,再接再厉,不负众望。

上海市民代表也在庆祝大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庆祝大会开始时,国家申博委副主任委员、国务院副秘书长徐绍史宣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国家主席江泽民给中国申博代表团的贺电。今天的会议由国家申博委委员、上海市常务副市长蒋以任主持。

上海各界人士700多人出席了庆祝大会。庆祝大会结束后,李岚清、吴仪一行出席了由上海市政府举办的答谢宴会后返京。

游上海世博会作文 篇9

到了世博园的门口时,妈妈说:“我们要不要买三张小椅子呀?在世博园里面参观每一个馆都需要排很长时间的队,到那时还可以坐一会嘛。”爸爸说:“这主意不错。”我们买了两张小椅子。

进入世博园需要验票和安全检查。进了世博园,根据我的提议,我们先拿到了一张关于世博园的地图和每个人都制作了一本游世博园的护照,并做好游世博园的最好方案。

我们首先去城市生命馆。这个馆主要反映现代城市流动的动态过程,城市道路是血管、大动脉,一栋栋的建筑物是官脏,一座座的公园和绿化带是肺,湖泊和河流是消化系统,而人则是生活在城市的细胞。这里还有六维电影看,它是四面八方都有屏幕,而且都不一样。电影中有各个不同的国家习俗和生活。还有一些国家的房子,我看完各个国家的房子好漂亮好羡慕哟,又新又美。

我们有来到了巴黎嫩国家馆,那里有一些公仔,还有小喷泉,五光十色可好看了。上面还有闪电球呢,一闪一闪的。

我们又去印度馆,那里要排很长时间的队,所以我们一家就利用了小椅子,很长时间才排到。进去里面我们看见印度的乐器,和习俗。

走近2010上海世博会 篇10

As we know,the very first World Expo,the Great Exhibition of 1851,took place in the Crystal Palace in London,UK. Ever since then,the goals of World Expos have been both high-minded as well as commercial. Visitors are able to explore the world outside of their everyday experience—outside cultures,new scientific advancements,and new inventions. World Expos have excited and inspired more and more people in the world.

On December 3,2002,the Bureau of International Expositions(or call it BIE) announced that Shanghai will host Expo2010. The BIE had received bids from five cities to host Expo2010. Among the 5 nice cities,the BIE chose Shanghai at last! It’s really an exciting news for not only Shanghainese,but also all of Chinese people.

The Expo Site lies along both sides of the Huangpu River. There are many countries’ and regions’ theme pavilions, among which China’s pavilion is called the Crown of the East. Brazil will decorate its Expo pavilion like a green “Bird’s Nest”, the nickname for the National Stadium in Beijing that hosted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2008 Olympic Games,with the theme “Pulsing Cities: Feel the Life of Brazilian Cities.” The USA Pavilion will showcase sustainability,teamwork,health,struggle and achievements. Russia will decorate its pavilion for the 2010 World Expo like a fairy-tale world,showing a comfortable city as seen through children’s eyes. The pavilion theme is “New Russia: city and citizen.”

Look at its profiles carefully. The title is “The 2010 World Exposition,Shanghai, China”. And the theme is “better city,better life.” OK,let’s guess who is the image representative?Yeah,you’re right,Yao Ming!

This is the emblem. The emblem,depicting the image of three people—you,me,him/her holding hands together,symbolizes the big family of mankind. Inspired by the shape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世”(meaning the world),the design conveys the organizers’ wish to host an Expo which is of global scale and which showcases the diversified urban cultures of the world.

Shanghai Expo is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World Expo held in a developing country. And it is also the first one that takes “the city” as its theme,hoping that it can push forward the city development and help bring about a better urban living environment,just like the theme: better city,better life.

The organizers of Shanghai Expo expect that the Expo can attract up to 70 million passengers or visitors from around the world and bring about a total investment of 450 billion yuan,which is more than that of the Beijing Olympic Games. So it will be the largest in the history of World Expo.

阅读理解

1.What can the visitors enjoy on the Expo according to the text above?

A. Foreign cultures.

B. New scientific advancements.

C. New inventions.

D. All the above.

2.When did Shanghai get the right to host World Expo?

A. In 1851.B. In 2002.

C. In 2008.D. In 2010.

3.According to the text,we can infer that children will be very interested in ________.

A. China’s pavilion

B. Brazil’s pavilion

C. America’s pavilion

D. Russia’s pavilion

4.Which following statement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text?

A. All of the World Expos’ goals only focus on the high-minded cultures.

B. Brazil’s pavilion will showcase sustainability,teamwork,health,and struggle and achievements.

C. Liu Xiang and Yao Ming are The 2010 World Expo’s image representatives.

D. All the countries that have ever held the World Expos are the developed ones.

答案与解析

1.D 此题为细节题。文章第一段提到了在世博会上可看到“外来文化,新的科学进步,新发明”。故答案为D。

2.B 此题也为细节题。文章第二段指出了上海获得举办权的时间为On December 3,2002。

3.D 此题为推理题。文章第三段的倒数第二句提到俄罗斯馆的设计理念“……以儿童的眼光”(...through children’s eyes),由此可推断答案。

4.D 此题为推理题。文章倒数第二段第一句说“上海世博会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的全面世博会”,由此推断出答案。

词词学习

1. as well as的用法

A.as well as可以用来连接两个相同的成分,如名词、形容词、动词、介词,通常不位于句首。此时,as well as连接的虽然是两个并列成分,但强调的重点在前面,不在后面,意思为“不但……而且……”、“既……又……”、“除了……之外,还有……”,翻译时要先译后面,再译前面。例如:

(1) Living things need air and light as well as water. 生物不仅需要水,还需要空气和阳光。(连接名词)

(2) Zhao Benshan continued his own work as well as helped Xiaoshenyang.赵本山除了帮助小沈阳,还继续自己的工作。(连接动词,注意时态保持一致)

(3) It is unpleasant in summer as well as in winter. 夏天不好过,冬天也不好过。(连接介词短语)

B.由as well as 连接的复合主语并不影响谓语动词的数。例如:

Helen as well as I is eager to see the performance. 海伦和我一样急于要看演出。

C.well用于as...as的结构中

这种as well as结构表示比较,引导比较状语从句。例如:

He can play the football as well as David Beckham do. 他踢足球和大卫•贝克汉姆一样熟练。

注意:as well as 有时会引起歧义。例如:

He can speak French as well as English.

(1) 他会说英语,也会说法语。

(2) 他说法语能说得像英语一样好。(...as well as he speaks English)

2. not only ... but also ...的用法

A.not only与but also后面所连接的词的词性必须对等。例如:

(1) Franklin was considered not only an inventor,but also a statesman. 富兰克林不仅被看作发明家,而且被看作政治家。

(2) They completed the project not only punctually but also perfectly. 他们不仅准时完成工程,而且完成得很出色。

B.not only只能连用,而but also既可连用,也可分开用。例如:

(1) Chatting on the Internet is not only boring,but it also wastes a lot of time. 上网聊天不仅乏味,而且还浪费许多时间。

(2) She was not only compelled to stay at home,but she was also forbidden to see her friends. 她不仅被强迫蹲在家中,而且被禁止去看朋友。

C. 连接并列主语时,谓语动词的数应与but also后主语的数保持一致。例如:

Not only you but also Mr. Zhang teaches in this college. 不仅你,张老师也在此学院教书。

D.not only放在句首,后接句子时要用倒装结构。例如:

(1) Not only was the poor drunken driver fined,but also he would be in prison all his life. 这个可怜的醉酒司机不仅被罚款,而且还要坐一辈子监狱。

(2) Not only does Jay Chou appeal to those who are young but to those who are old. 周杰伦不仅吸引年轻人,而且也吸引了老年人。

E.not only,but also的几种常见的变体形式:

a. not only 常见的变体形式有not just,not merely,not simply等。例如:

(1) There is not merely concision in these lines but also elegance. 这些台词写得不仅简洁,而且优雅。

(2) This novel is not solely suitable for us in studying modern fiction but can also be used in the teaching. 这本小说不但适合我们研究现代小说,而且能用于教学。

b. but also的变体形式: ①省去also,只留but;②省去but,只留also;③but...as well;④but also全部省略。例如:

(1) Chen Guangbiao’s not only an excellent philanthropist also a successful businessman. 陈光标不仅是一个出色的慈善家,而且是一位成功的商人。

(2) Not only does he write the words to the songs,but he composes the music as well. 他不仅给歌曲写词,也谱曲。

即学即用

运用所学句型,翻译下列句子:

1.教育者不仅要教育他人,而且也要教育自己。(请用not only ... but also ...提前倒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不仅你而且她也得参加典礼。(请用not only ... but also ...引导并列主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他的书是自己印刷并出版的。(请用as well as引导并列谓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孩子既健康又活泼。(请用as well as引导并列表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小偷不仅闯进她的房子,偷走了她的首饰,而且还撕掉了她的肖像。(请用not only ... but also ...引导并列谓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Keys:

1.Not only should educators educate others,but also themselves.

2.Not only you but also she has to attend the ceremony.

3.He publishes(published) as well as prints(printed) his own books.

4.The child is lively as well as healthy.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概况 篇11

中国馆(见图1)位于世博园区浦东世博轴东侧,世博演艺中心南侧,亚洲国家展馆西侧,处于世博会园区浦东区域主入口的突出位置,东接云台路,南邻南环路,北靠北环路,西依上南路,轨道8号线在基地西南角地下穿过。中国馆总建筑面积1.601×105m2,由国家馆、地区馆和港澳台馆三个部分组成。国家馆高63 m,架空层高33 m,架空平台高9 m,上部最大边长为138 m×138 m,下部四个立柱外边距离70.2 m,建筑面积约为2.7×104m2。地区馆高13 m,建筑面积约4.5×104m2,港澳台馆建筑面积约3 000 m2。地区馆和港澳台馆将为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提供展览场所,展示中国多民族的风采及城市变迁。中国馆将向世界展现中国的形象,让世界更直观地了解中国。两个展馆可以同时宽松地容纳7000名观众。

2 主体构思

中国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建筑外观则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除国家馆的“斗冠”造型整合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要素外,地区馆的设计也极富中国气韵,借鉴了很多中国古代传统元素。地区馆以“叠篆文字”传达出中华人文历史地理信息。在地区馆最外侧的环廊立面上,将用叠篆文字印出中国传统朝代名称的34字,象征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而环廊中供参观者停留休憩的设施表面,将镌刻各省、市、区名称34字,象征中国地大物博,各地团结共同进取。

3 设计理念

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

国家馆主体造型雄浑有力,宛如华冠高耸,天下粮仓;地区馆平台基座汇聚人流,寓意社泽神州,富庶四方。国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展现了中国文化、东方哲学对理想人居社会环境的憧憬。

3.1 环保节能设计

在21世纪的今天,环境与能源问题是摆在所有国家城市化进程中的现实课题。中国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同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为此,中国馆极度重视在环境与能源问题方面的探讨与贡献。

中国馆有一套完整的环境保护与能源节约策略体系,共由4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在规划和群体整合层面,中国馆力争实现靠近世博轴,使中国馆与世博主题馆部分设备资源,能够形成共享与协调。

第二部分,在建筑形体的设计层面,力争实现单体建筑自身的减排降耗。国家馆造型层层出挑,在夏季上层形成对下层的自然遮阳;地区馆外廊为半室外玻璃廊,用被动式节能技术为地区馆提供冬季保温和夏季拔风;地区馆屋顶“中国馆园”还将运用生态农业景观等技术措施有效实现隔热。这些措施将使中国馆比国家要求进一步节能近10%。

第三部分,在建筑表皮技术层面,充分考虑环境能源新技术应用的可能性。比如,所有的窗户都是使用低耗能的双层玻璃,国家馆屋顶上还使用大量的太阳能板,有望使中国馆实现照明用电全部自给。

第四部分,在景观设计层面,加入循环自洁要素。在国家馆屋顶上设计的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在地区馆南侧大台阶水景观和南面的园林设计中,引入小规模人工湿地技术,利用人工湿地的自洁能力在不需要大量用地的前提下,为城市局部环境提供生态化的景观。

3.2 灯光设计

中国馆灯光设计的总体思路是要配合建筑稳重大方的气质,体现建筑本身的色彩和肌理,要在原有的基础上锦上添花,而不是追求争奇斗艳的花哨效果。在这个思路的指导下,内透光和外投光的结合使用,成了中国馆灯光设计的基本手段。中国馆的外立面由红色的横梁和玻璃相间组合而成,夜幕下,想要使中国馆呈现出通透开放的效果,就需要内部的光均匀地透过外立面的玻璃映射出来,也就是“内透光”。别看这简单的“均匀”二字,里面包含了很多的学问,比如说灯点位置的选择、色温的选择等等。设计团队通过在中国馆顶部安装反光平顶,形成反光面,偏暖的黄色灯光照射在反光平顶上,再反射到外立面的玻璃上,这样,暖暖的光就从中国馆内部均匀地透了出来,让人觉得格外温馨(见图2)。外投光也有很多技术难点,既要选择亮度高、可控性好的光源,也要注意建筑整体亮度与周边环境的一致,防止眩光带来的光污染。这些问题,都被设计一一攻克。除了内透光和外投光这两个基本的手段外,一些灯光特效的设置也将会为夜幕下的中国馆带来令人惊喜的感觉,“天地交泰”就是其中的一个设计。所谓“天地交泰”就是利用灯光的照射使建筑形成与天交融、与地相接的效果。设计师选择在中国馆68 m高的采光天棚四周设置聚光灯向上打光,而向下的光将打在中国馆底部入口平台上。从外面看上去,就像一条光束在中国馆内部直通天地。这种设计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问天”的意境,以及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绿色照明理念是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在城市照明领域中的体现,在倡导节能环保的今天,绿色照明技术已经成为未来照明技术的发展方向。在中国馆灯光照明设计过程中,绿色照明的技术理念贯穿始终。中国馆主要使用的是新型节能的LED光源以及其他高光效、长寿命的光源和设备。这些光源低热量、节能、无辐射,对环境的污染较少,是清洁光源的代表,而且它们的可控性比较好,容易控制明暗的变化。

4 技术特点

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使它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厅是东西南北皆可通风的空间,在四季分明的上海,无论展会期间各种气候如约而至,让观众都能感到有一股股与人体相宜的气流在抚摸自己的肌肤。外墙材料为无放射、无污染的绿色产品,比如所有的门窗都采用LOM-E玻璃,不仅反射热量,降低能耗,还可能会喷涂一种涂料,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为建筑外墙照明提供能量。地区馆平台上厚达1.5 m的覆土层,可为展馆节省10%以上的能耗。国家馆顶上的观景台也可能引进最先进的太阳能薄膜,储藏阳光并转化为电能。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净化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主体建筑的挑出层,构成了自遮阳体型,已经为下层空间遮阴节能了。所有管线甚至地铁通风口都被巧妙地隐藏在建筑体内。

5 文化体现

作为世博会主办国建设的最重要展馆之一,中国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核心展示内容,承载着中华民族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梦想。

中国馆由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的空间位置与取向,分别体现了东方哲学对“天”“地”关系的理解。国家馆为“天”,富有雕塑感的造型主体—————“东方之冠”高耸其间,形成开扬屹立之势;地区馆为“地”,如同基座般延展于国家馆之下,形成浑厚依托之态。

国家馆居中升起,形如冠盖;层叠出挑,制拟斗拱。“匠人营国”中的九经、九纬之道,成为国家馆屋顶平台建筑构架的文化基础。传统建筑中斗拱榫卯穿插,层层出挑的构造方式,则成为国家馆建筑形态的文化表达。从浦江对岸远眺,其气势有城郭墙垣之威武;从世博轴上近观,其形态如楼台门第之高耸。若沿江而下,轻舟渐近,则可见国家馆以浦东陆家嘴现代建筑为背景,雄踞浦江之滨。而平卧于国家馆之下的地区馆,为人们的活动提供了厚重坚实的平台。它的四面或以台阶步道,或以园林小品与周围环境巧妙衔接;建筑外观上还镌刻着古代叠篆文字,悬挑在基地最外侧的环廊立面,印出中国历史朝代名称,象征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而环廊中为休憩设置的小品表面,则镌刻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名称,象征中国地大物博和各地区间的团结与进取。

6 象征意义

中国馆运用立体构成手法对传统元素进行开创性的演绎,它的建筑语言简练而直率,传统建筑构件的繁复度大大降低。直线条构成了平衡与稳重,四柱之中的空间感增加了通透。挑空33 m形成的巨大空间,增加了建筑的通透感和公共性、开放性,与广场的联接又增强了它的平民化。层层叠加、向上展开的倒金字塔型有一种振翅飞翔、御风而上的动感,使这个建筑具有很强的标志性和不同凡响的外观,并予人超时空的想象。它的立面也是很丰富的,多层次的,也为光与影的变化、与大自然的对话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在外观上,它通体披一层鲜亮的红色,予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广阔的园区里非常醒目,远远望去,它有一种坚固而空灵的雕塑感。外墙参照了故宫外墙的颜色。上层建筑的贴面可以是轻质金属,也可以是轻质陶瓷。柱子是钢筋水泥的。

7 内部空间

国家馆由4个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立柱和钢结构组成,展示区域主要分为3层,分别位于中国馆49 m层、41 m层和33 m层,展览面积约15 000 m2。在参观过程中,观众最先到达的是顶层———49 m层,“发展”和时空转换是这一层的关键词和特色。这里将设有一个超常规的多媒体剧院。这座剧院的容量约为700人,预计观看时间在7 min左右,加上观众进出场的时间,总共在10 min左右。在前一批观众离场后,第二批观众就可以继续进场观看。因此,中国国家馆现在计划按每10分钟700人分批参观,每小时接待4 200名观众。世博会时,观众在南广场排队后,将经自动扶梯登上大平台等候,随后分批乘坐核心筒内的垂直电梯到达49 m展厅,在逐级参观完三个展厅后,观众再由中国馆中心的两部自动扶梯回到大平台,然后登上周围中国地区馆的屋顶,欣赏具有圆明园特色的中国式园林“九州清晏”,最后经由高架步道离开。

8 结束语

2010年5月1日,上海将以东道主身份迎来世博会,届时本届世博会的中国国家馆———东方之冠将与世人零距离接触,一睹其巍峨风采。

摘要:从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的构思、设计、特点、文化意义、以及其内部空间等方面对国家馆进行了介绍。

迎接上海世博会作文 篇12

上海世博会是促进多元文化交流合作的好机遇,作为一次规模空前的文化交流盛会,世博会为中国了解世界文化打开了窗口,更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开启了大门。它作为全球性的盛会,它用一个主题在半年时间内将几百个国家、数千万宾客聚到一起,没有其他人类活动能够如此紧密地凝聚国际社会,在全球化的今天,世博会是最大的多元文化交流平台。

世博会的形式是展会,表现手段是科技,其背后支撑的东西则是文化,它是世博会亘古不变的灵魂。和谐共生是世博会最珍贵的理念,它反映了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也同时在文化层面体现了它的国际性和现实性;世博会也反映了全球文化交流的新趋势。在世博会的大舞台上,文化交流呈现出多样性、创新性和互动性的新趋势,这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种机遇。世博会有效带动了文化创新,并促进了文化沟通。因此,我们应当尊重多元,增强文化交流的亲和力;应当追求创新,坚定文化走出去的自信心;我们还应当鼓励合作,推进人类文化的新发展。我们希望上海世博会不仅是展示各国文化,促进多元文化的交融,更能为人类社会的文化创新发展做出奉献。

上海世博会演讲稿 篇13

各位同学,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要讲的主题是《我与世博同行》。

世界博览会是一项具有巨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活动,也是人类的盛大聚会。人们从世界各地汇聚一处,展示各自的产品与技艺,夸耀各自的故乡和祖国。世博会集人类文明之大成,因而具备了无与伦比的感染力,使人心情激荡。

2010年世博会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文明和谐的呼唤更是犹在耳边。上海获得了2010年世博会举办权,世博会将是世界的盛会,是展现上海丰采和形象的大好机遇。作为一名中国的小主人,我的心里洋溢着一个想法――我要为世博会植棵树,让上海充满绿色。

说干就干,三月的一天,我们全家买了几棵树苗,一起到公园去植树。天下着毛毛细雨,我们来到小河边,河旁的几棵树已吐出嫩绿的树叶,美丽极了!我们拿着铁锹分头干了起来,我和爸爸一铲一铲地挖了一个土炕,妈妈小心翼翼地把小树苗放进坑里,扶正,然后用铁锹把坑旁的泥土慢慢填进坑里,用脚踩实。可是因为我的力气太小了,铁锹又太重,我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坑边的土拨进坑里。我们不断地往坑里填土,一直到把坑填满。最后我再给小树浇上一些水,这样,一棵树就种好了。就这样,我们种了一棵又一棵。此时,小鸟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着,仿佛在说:“这儿的树越来越多了!”看着一棵棵种好的小树苗,我开心地笑了。虽然我已是满头大汗,精疲力竭,但是心里却甜丝丝的。我希望小树苗在春雨的滋润下能够快乐地成长,到了世博会开幕的那一天,这些小树苗一定会长得高大挺拔,郁郁葱葱的!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我将与世博共成长,为世博尽一份绵薄之力,我与世博同行……

上海世博会秦皇岛路水门 篇14

建成时间:2010年4月

用地面积:46881平方米

建筑面积:26030平方米

候船楼建筑面积:5190平方米

项目负责人:杨申茂, 于灏

管理单位:上海市世博局

业主单位:上海市申江两岸开发建设投资 (集团) 有限公司

上海秦皇岛路水门位于浦江北外滩, 交通便利, 是上海世博园客流量最大的水上门户。由此往返园区, 一岸是十里洋场的外滩, 一岸是现代化的浦东金融中心, 百年中华历史浓缩其间。基地原为1920年代的货场码头, 用地平整开阔, 岸线有200米。基地内有6幢老的仓库, 有一定的历史价值。选择紧邻码头的两个木结构仓库D楼和F楼, 改造为候船楼;其余4幢建筑改造为综合服务设施。整体的规划及建筑设计基于大人流交通建筑的功能需求, 以一个舒展开敞的大候船厅连接了两座原有的D、F仓库, 出入站流线便捷高效, 互不干扰。因为, 候船楼下为地铁4号线和大连路过江隧道, 建筑在结构上选用浅埋基础, 装配式钢结构体系, 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地下隧道工程的影响。改造建筑保持原有的沿江天际线轮廓, 风格上很好地传承了场所的文脉。建筑内外装饰上简洁素雅, 选用了适宜的节能设备和绿色材料, 以契合“绿色世博、节约世博”的主题。水域部分新建3个泊位, 其中营运泊位2个, 停船泊位1个, 占用岸线共200米。世博会期间, 日平均客流量在2万人次。

杨申茂

上海华东发展城建设计 (集团) 有限公司

上海世博会场馆设计鉴赏 篇15

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以“和谐城市”的理念来回应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诉求。“和谐”的理念蕴藏在中国古老文化之中。中华文化推崇人际之和、天人之和,身心之和。同时“和谐”也见诸西方先贤的思想。“和谐城市”主要体现为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经济的和谐发展,科技时代的和谐生活,社区细胞的和谐运作,以及城市和乡村的和谐互动。

世博会场馆:人类文明的精彩对话

自1851年伦敦第一届世博会以来,通过展馆建筑的结构,材料和表现形式的创新,展现技术发展水平,是历届世博会的主办国和参与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最常用的方式。世博会就像是一个建筑的竞技场,催生了许多新的建筑形式和建筑理念,世博会场馆设计可谓各有千秋,缤纷多彩。在上海世博会场址上,数量众多的各参展国的展示馆,为建筑师们提供了一个张扬个性、展示才华的大舞台。

中国馆

中国馆总用地面积6.52公顷,馆区由国家馆、地区馆、港澳台馆三部分组成。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的空间位置与取向,分别体现了东方哲学对“天”“地”关系的理解。国家馆主体造型雄浑有力,宛如华冠高耸,天下粮仓;地区馆平台基座汇聚人流,寓意社泽神州,富庶四方。中国馆以“东方之冠”为构思主题,取自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的元素——斗拱。16字设计理念更是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积淀:“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主色调运用传统、沉稳的“故宫红”。

作为上海世博会的五大永久性建筑之一,中国馆的设计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智慧结晶,更将成为诠释“绿色世博”的最佳建筑典范。西门子与上海世博会就“中国馆项目”建立了双赢合作伙伴关系,将为中国馆提供一流的节能解决方案,力争将中国馆建设成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绿色地标”。

英国馆

英国馆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安置在一个乡村田间,上面是森林遮盖,两侧是草地形成的斜坡,观众席,展览区、商店以及接待区均坐落其中。英国馆设计上最大的亮点是建筑外部大量向各个方向伸展的触须。这些触须顶端都带有一个细小的彩色光源,可以组合成多种图案和颜色。所有的触须将会随风轻微摇动,使展馆表面形成各种可变幻的光泽和色彩。

阿联酋馆

上海世博会心得体会 篇16

世博会是扩大内需战略的放大器比照世博会历史可以发现,世博机遇对举办国、举办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既有申办时的先发拉动效应,又有筹备举办时的直接拉动和间接拉动效应,更有结束后较长一段时期的持续后发效应。特别是面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全球经济面临衰退,扩大内需战略已成为我国抵御全球经济金融风险的重大举措。举办2010年世博会正因应了扩大内需战略,成为我国扩大内需战略的放大器。世博会对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强盛的直接推动力。世博会是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大汇聚,将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世博会所形成的扩大内需效应,将促进上海经济在相当长时期内保持平稳健康较快增长。世博会对经济发展的直接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扩大投资需求。举办世博会,是一项投资浩大的巨大工程,它的直接投资是各类展馆、园区场地开发、相关配套以及城市基础设备,但更重要的是它将直接拉动原材料、建筑、交通、通信等一系列基础产业的飞快扩张,而由此带动的延伸领域投资约是直接投资的数倍,投资需求的乘数效应显著。第二,扩大消费需求。世博会触及的产业链较长,对投入和产出的放大效应相当明显。除了世博会主办者和参展商的直接商业收益外,其他相关产业获得的间接经济效益也相当可观。可以有效地带动旅行消费增长,世博会将为上海开发旅行新产品创造良好机遇,有利于带动宾馆业、文化娱乐、服务等消费需求的扩大。经验数据表明,旅行业直接收入每增长1元,相关行业的收入就能增长4.3元,消费需求的乘数效应显著。第三,扩大对外贸易。上海举办世博会,对经济贸易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通过世博会的平台,为国外企业了解上海提供了良好机遇,特别是为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品牌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从而有利于扩大产品出口。另一方面,国内企业通过世博会的平台,了解国外发展最新动态,有利于吸引更多外商进行经济贸易合作。出口需求的乘数效应显著。第四,扩大就业岗位。为筹办上海世博会,以浦江开发为起点的新一轮投资热潮,对未来一段时期上海经济将起到明显的拉动作用,也必将创造相当多的就业机会,世博经济本身就可产生大量的就业岗位。1996年汉诺威世博会就创造了10万个就业机会。据有关测算,世博会每增加1000平方米展览面积,可创造近100个就业机会。就业需求的乘数效应显著。世博会是提升软实力和竞争力的加速器每一届世博会,总能给举办城市带来无法计算的后续效应,从而推动举办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比如,1889年法国巴黎世博会建造的艾菲尔铁塔,至今已成为法国和巴黎的象征;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后形成了关西经济带,成为日本重要的经贸中心,促进了日本经济的持续增长;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最终确立了汉诺威全球会展业龙头城市的地位。2010年上海世博会,又将为上海留下什么呢?除了世博会的直接、间接效益外,世博会后续的“黄金效应”更是无法估量,其核心和长远影响是,有利于加快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和竞争力。世博会后续效应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提升国际形象。举办世博会本身就是一个特别有效的城市营销手段。通过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不仅将进一步加强上海与世界的联系,让世界更多人了解上海,引来更多的投资者和旅行者,大大提高上海的国际化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将进一步完善上海城市功能,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进程,从而进一步提升上海城市品牌和国际地位。

上一篇:秋季新学期计划教师评语下一篇:明天见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