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1-3单元练习题(精选6篇)
一、选择题 1.下面关于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 ②文化是人创造的,是人类思维长期发展的产物 ③文化既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也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 ④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所决定,文化促进政治、经济的发展 ⑤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只能通过接受文化知识教育才能逐步培养出来 ⑥文化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道德等都属于文化 A.①④⑥B.①④⑤⑥C.①⑥D.①④ 2.近年来,世界各地出现“汉语热”,这种“汉语热”背后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巨大潜力,这个观点肯定了()A.文化包括语言、文字等非意识形态 B.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决定 C.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D.文化的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3.2013年6月27日-30日,韩国新任总统朴槿惠访华,并在清华大学发表了“韩中心信之旅,共创新20年”为主题的演讲。在此次演讲的开场和结尾,朴槿惠总统都熟练地使用了中文,充分展现了其“中国通”的汉语实力。汉语成为了拉近两国关系的“秘密武器”这展现出()A.文化的趋同有利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B.语言是文化传播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C.文化作为软实力会对政治生活产生影响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特征 4.(2013江苏)韩国某外交官说:“如果外国人对韩国歌手有更多的关注,逐渐地他们就会喜欢上韩国...如果他们喜欢韩国,他们就会购买更多的韩国产品。这就是我们试图推广的。”这启示我们()①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②文化生产力对现代经济起决定作用③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2012四川)如今,手机已是更新换代频率最高的电子产品,手机支付、办公、游戏、社交、网络浏览等已经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和文化现象。这体现了()①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②文化是科技发展的动力 ③文化决定人的价值取向④文化改变人的生活方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犹予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下列说法体现的道理与题干材料一致的是()A.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B.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C.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D.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7.(2013广东)2013年3月,广东某市的读书月活动提出,文化强市从阅读开始。建设文化强市过程中,读书的意义不可替代。强调读书的文化意义,是因为()高二政治试题第1 页①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②先进文化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④文化影响人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2013全国Ⅰ)M中学T班同学小薇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多次荣获“道德之星”光荣称号,老师和同学都对她交口称赞。她因此慢慢摆脱了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的自卑心理,自信心越来越强。小薇的成长经历进一步印证了()①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决定性作用③优秀文化有利于培育和塑造人的健全人格 ④优秀文化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主导力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我希望世界各地的文化之风都能尽情地吹到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甘地这句名言强调的是()A.要扬弃传统文化,革故鼎新B.要承认不同民族文化具有一致性 C.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和发展 D.要汲取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也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色 10.著名的人文学家费孝通在谈及文化的多样性时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句话启示我们()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实现世界文化繁荣 ②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③各民族文化要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④文化融合是文化交流、发展的必然趋势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1.图书漂流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欧洲,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捡拾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让下一位读者阅读,继续进行图书漂流。图书漂流活动()A.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B.超越时空对文化传播的局限 C.有利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D.促进了文化传播与交流 12.(2013江苏)近期,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热播,让坦桑尼亚老百姓了解到中国老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但是该剧在翻译成斯瓦西里语时,“小叔子、小舅子、小姑子、妯娌”等称呼只能简单处理为“哥哥、姐姐”。这表明()①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②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的功能 ③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 ④文化交流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3.中央电视台开播《百家讲坛》以后,一些艰涩高深的传统经典经过现代诠释变得通俗易懂,富有时代气息,为大众所接受。这说明()A.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B.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C.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 D.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14.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基祭之补。后来民间亦效仿,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个固定的风俗。对材料认识正确的是()①清明节是展示民族文化,表达民族情感的物质基础 ②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③
高二政治试题第 2 页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④传统思想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发展影响深刻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15.下列对我国重视文化遗产保护理解正确的是()
①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 ②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③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④保护应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主,兼顾社会效益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16.2012年央视春晚的舞台上,年逾五旬的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和杰出现代舞者王迪合作表演的舞蹈《雀之恋》“美得令人窒息”。“原生态作品展现的是一个原汁原味的民族的文化特色,而《雀之恋》会追求这背后的精神上的东西。杨丽萍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③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7.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也在不断加强,我国的文化也显示出了强大的世界魅力。假如请你写一篇关于我国文化应如何走向世界的文章,你认为下列最有可能在文章中出现的关键词有()A.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 坚守儒家精髓B.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认可西方文化 C.相互借鉴 求同存异 提升文化实力 D.加强管理 正确引导 反对全盘西化
18.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我们要主动吸收异域文化的积极成分,但也绝不能失掉民族固有的文化血脉,丧失自己的主体性。材料表明()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学习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③异域文化日渐成为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根基 ④文化发展要反对“封闭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19.京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经历数代艺术家千锤百炼。虽然当今舞台上可运用的高科技手段层出不穷,但京剧还得从传统的韵味上下工夫。材料主要强调()A.文艺----民族精神的火炬B.继承----文化创新的根基C.创新----文化发展的实质 D.传统----文化永续的源泉
20.“给力”的词义与潮汕方言的“到力”相同,是对当今一些社会现象的感叹或者祈望,它原是少数网友用语,现在成了社会热语,还出现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标题中。“给力”成了热语表明()
A.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动力B.文化创新的来源是作者的灵感 C.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推陈出新D.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需要 21.“无论您的五官会跳舞还是脖子会唱歌,只要您肯秀出绝活,就有机会登上《我要上春晚》的舞台。只要您身怀才艺,富有创意,拥有梦想,您就是我们要找的人!”——这则“开门办春晚”的广告内容,从文化生活看,强调了()
A.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B.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C.文化市场的多元化发展D.要加强对文化的管理和引导
22.(2013山东)16世纪意大利生产的一件青花瓷壶,壶柄类似中国瓷的器型,纹饰颇似中国的缠枝莲,而细部又表现出欧洲纹饰的特点。有专家评价说,这是“由进口中国青花瓷而得到的灵感”。由此可见()
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②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④文化交流消融了世界文化多样性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3.(2013安徽)安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这体现了()①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③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④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4.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①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 ②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③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④我国各民族的文化丰富多彩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5.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孙中山先生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实现了“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誓言。下列选项中与这一誓言所体现的精神实质相一致的是()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④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6.在某班一次以“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的讨论中,小王同学在发言中说:“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既要继承一切传统文化,又要吸收一切外来文化。” 该发言()①看到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作用 ②忽视了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都有精华和糟粕 ③承认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④正确地回答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措施、途径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二、非选择题
27.“与经典同行,品味书香满溢;同名著为伴,感受学海广博。”近年来,安徽省在全省组织中小学生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诵读内容主要是中华传统诗文、地方特色文化名篇、红色经典作品,所选内容突出思想文化价值,注重道德教育功能。试运用文化影响和文化继承知识说明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作用。
28.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第一副主席张梅颖对文化发展有自己的思考,就此回答问题。
观点一:对不同文化持什么态度,我认为有三种境界,一是党同伐异,二是求同存异,三是敬其所异,即善于美人之美的最高境界。达不到这种境界将从文化上失去大国风范,削弱包容、吸收不同文化的能力即软实力。
⑴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谈谈你对“敬其所异是对待不同文化的最高境界”的理解。
观点二:我认为,对民族文化最好的保护与传承,就是必须积极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外来文化、优秀的现代文化,进行文化的再创造,这种基于传统文化根基的发展和创造,是传统文化的延伸、扩展和丰富,而不应该是脱离传统文化的文化取代。昨天的创新已汇入今天的传统,今天的任何创新,都将成为明天传统的一部分。
⑵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知识,谈一谈如何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
答案:
1-10CBCBBBDBDA11-20 DCACBDCBBD21-26BCAAAA
27、(1)文化通过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对人产生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优秀文化具有朔造人的功能。这一活动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传统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相对稳定性和鲜明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或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这一活动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发展与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考生若从“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的作用”、“文化反作用于政治和经济”、“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角度回答可酌情给分。
28.⑴①“敬其所异”体现了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即既认同本民族文化,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既有利于发展本民族文化,也有利于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⑵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必须:
①必须以民族传统文化为根基,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②立足实践,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推动民族文化顺应时代变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新需求,进而对社会和个人发展起积极作用。
1. --- How do you usually come to school?
---___________ the school bus.
A. By B. With C. At D. On
2. ---Do you know ____________?
A. how old is Sam B. where he lives C. where is Tom D. how far does he live
3. The students in that village need to ________ a river to school.
A. across B. through C. cross D. crossing
4. We hope our dreams can ____________.
A. come out B. come true C. come up D. come through
5. ---________ does Cindy live from her offi ce?
--- Three kilometers.
A. How long B. How much C. How often D. How far
6. It takes him about 15 minutes _________ there.
A. walk B. walking C. to walk D. walks
7. James has ________ breakfast at home and play _____ guitar every day.
A. /, the B. the, / C. the, the D. a, the
8. We want people who are good _________ children.
A. at B. for C. in D. with
9. ---_________ do people usually eat dinner?
--- In the evening.
A. What time B. When C. What D. How
10. --- Can I borrow your bike?
---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I don’t have one. B. No, you can’t. C. Of course. D. Not at all.
11. Can you tell me what he _________ just now?
A. talked B. told C. spoke D. said
12. ---Must I do the dishes after dinner?
--No, you ______________.
A. can’t B. needn’t C. mustn’t D. have to
13. Please get up and ___________ your clothes.
A. dress B. put up C. wear D. get dressed
14. Either you or your brother __________ singing very much.
A. likes B. like C. don’t like D. dislike
15. ---How does Jack ___________ the museum?
---By bus.
A. get B. arrive C. arrive in D. reach
16. --- How far is your home from your uncl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It’s 20 kilometers far. B. It’s 20 kilometers away.
C. It’s 20 minutes bus ride D. It takes 20 minutes.
17. He wants to fi nd a _______ in a music club.
A. jobs B. work C. works D. job
18. Lucy often ____________to the bus stop.
A. rides a bike B. rides bike C. by bike D. on her bike
19. Sally goes to the park after ________ her homework.
A. doing B. do C. does D. to do
20. ---_____________________?
--- It’s wonderful.
A.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football game? B. Do you want to go on a trip?
C. Can you play chess D. What time do you go to bed
二、完形填空。 (10分)
21. A. and B. but C. or D. so
22. A. at B. in C. on D. to
23. A. with B. by C. of D. on
24. A. go B. get C. leave D. getting
25. A. in B. at C. about D. to
26. A. in B. at C. on D. of
27. A. his B. he C. he D. she
28.A. his B. he C. our D. their
29.A. look B. read C. watch D. look at
30. A. go to bed B. goes to bed C. sleeps D. get bed
三、阅读理解 (共20小题, 每小题2分, 共计40分)
A
I have a cousin. His name is Eric. He is 15. He likes music and he can play the guitar very well. But he doesn’t want to join the music club. He wants to join the art club. He wants to learn to paint. I don’t like music or art, I like sports. I can play tennis. I can also swim but I can’t swim well. I want to join the sports club. My friends are in that club. I want to play sports with them.
31. How old is the writer’s cousin?
A. Five B. Fifteen C. Fifty D. Fourteen
32. What does Eric like?
A. music B. art C. swim D. sports
33. What club does Eric want to join?
A. music club B. art club C. sports club D. chess club
34. What does the writer dislike?
A. sports B. tennis C. swim D. music
35.Why does the writer want to join the sports club?
A. He can play tennis. B. He can swim.
C. He doesn’t like music club. D. His friends are in that club, he wants to play with them.
B
Sue and Linda usually go to school by car. They drive past a cinema, a supermarket and a food shop. The food shop is next to the supermarket. Jack and Michael usually go to school by bus. They go past a bank and a post offi ce. The bank is next to the post offi ce. Mary usually goes to work by bike. She rides a bike past a police offi ce, a library and a swimming pool.
( ) 36.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this passage?
A. Five B. Three C. Four D. Two
( ) 37. Where is the bank?
A. It’s next to a swimming pool. B. It’s on the right.
C. It’s next to a post offi ce. D. It’s on the left.
( ) 38. How does Linda go to school?
A. By bike B. By bus. C. By car. D. On foot.
( ) 39. Where does Sue drive past?
A. A cinema. B. A post offi ce. C. A park. D. A bank.
( ) 40. What do they do?
A. They are singers. B. They are football players.
C. They are students. D. They are reporters.
C
Hi! My name is Tom. I am a school boy. My school is far from school. I must get up early in the morning. I usually go to school by bus. It takes me half an hour to get there. I have no time to have breakfast at home. I often have some bread for breakfast on the bus. I don’t want to be late for the morning exercise. I have lunch at school. Sometimes I play football with my classmates after school. I often get home at half past six.
( ) 41. Tom lives______.
A. next to his school B. in his school
C. far from his school D. with his friends
( ) 42. Where does Tom eat breakfast?
A. In the school` B. At home C. on the bus D. near the school
( ) 43. Tom gets home______.
A. at 5:30 in the afternoon B. at noon
C. with his classmates D. at 6:30P.M
( ) 44. How long does it take Tom to go to school?
A. one hour B. 5.5 hours C. Half an hour D. A morning
( ) 45.What does Tom sometimes do after school?
A. Does morning exercise. B. Plays football with his classmates.
C. Plays the guitar. D. Does his homework.
D
Alex’s day
Hello! I’m Alex. I often get up at 6:30 a.m. Half an hour later I have my breakfast. At 7:30 a.m. I take a bus to school. We have Math, Chinese and English classes from 8.00 a.m. to 11.30 a.m. I have lunch and talk with my classmates at school. We have three classes from 1:40 to 4:10 in the afternoon. After school, I often play with my classmates. We often play soccer, tennis and ping-pong. I go home at about 5:00p.m. I usually have dinner at 6:00p.m. Then I do my homework and watch TV. At about 10:30, I go to bed.
( ) 46. Alex goes to school at half past six in the morning.
47. What time does Alex eat breakfas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 How long does it take Alex to have breakfas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 Where does Alex eat lunc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 Alex usually _______ before he goes to bed.
四、词汇 (10分)
51.There is no ___________ ( 桥梁 ) above the rive.
52. _________ the rive to school is dangerous for the students. (横过、越过)
53.What do you_______________ the school trip? (认为…怎么样)
54.The bus ride ___________me about 20 minutes every day. (花费)
55. He _________________ at seven o’clock. (刷牙)
56. Lisa is good at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讲故事 ) .
57.Peter likes ___________________ ( 拉小提琴 ) .
58.He either does homework or________________ ( 散步 ) after lunch.
59.I want to be ____________________ when I grow up. (音乐家)
60. The school needs help to teach children______________ ( 游泳 ) .
五、连词成句 (10分)
61. does, you, get, how, it, long, take, to, school, t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 is, a, river, between, there, home, her, and, hospital, th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 far, he, live, the, how, does, library, fr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4. I, take, to, the, usually, subway, park, th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5. club, want, what, to, do, you, joi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6. he, play, can, the, or, drums, basketbal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 do, usually, time, get, what, you, u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8. they, bus, take, the, do, work, t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9. knows, she, it, not, is, her, for, goo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0. I, clean, sometimes, an, for, my, half, hour, ro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 (10分)
请根据以下信息介绍你的朋友Jim的基本情况。80词左右。
擅长打篮球, 会弹钢琴, 想加入了游泳俱乐部学习游泳。
每天早上7:00起床, 穿好衣服, 吃过早饭后7:45去上学, 下午4点放学回家。
通常花15分钟骑自行车上学, 如果下雨会乘公交车。
晚饭后或者做作业或者锻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见本期)
单项选择
1-5 DBCBD 6-10 CADBC 11-15 DBBAD 16-20 BDAAA
完形填空
21-25ABBCB 26-30AADCA
阅读理解
31-35 BABDC 36-40 ACCAC 41-45 CCDCB
46. F 47. At 7:00 48. 30 minutes
49. At school 50. Does homework and watches TV
词汇
51.Bridge 52.Crossing 53.think of 54.takes 55.brushes teeth
56.Telling stories 57.playing the violin 58.takes a walk 59.a musician 60.to swim
连词成句
61.How long does it take you to get to school?
62.There is a river between her home and the hospital.
63.How far does he live from the library?
64.I usually take the subway to the park..
65.What club do you want to join?
66.Can he play the drums or basketball?
67.What time do you usually get up?
68.Do they take the bus to work?
69.She knows it is not good for her.
70. I sometimes clean my room for half and hour.
写作
【中考真题】 (2007云南省) You are never_______ old_______ dream a new dream.
A. very,to B. so,that
C. such,that D. too,to
【答案与简析】 答案为D。“too + 形容词/副词 + to do sth”的意思是“太……而不……、太……以致不能……”。这个结构中的不定式含有否定意义。如果too前面有not,never等否定词或too所修饰的是happy,pleased等表示“喜悦”意义的形容词,则to do sth表示肯定意义。
【中考真题】 (2007河南省) —My dad bought me a new MP4,but I don’t know_______.
—Let’s read the instructions.
A. what to use B. which one to use
C. how to use it D. when to use it
【答案与简析】 答案为C。“连接代/副词 + 动词不定式”在句中充当宾语,意思上相当于一个由连接代词或连接副词引导的宾语从句。由答语“Let’s read the instructions”可知,上一句是在说“不知如何使用MP4”,故空白处应填how to use it。
【中考真题】 (2006天津市) It’s important_______ the piano well.
A. of him to play B. for him to play
C. of him playing D. for him playing
【答案与简析】 答案为B。句中的it是形式主语,真正的主语是后面的to play the piano well。如果要说明动词不定式的动作是谁做的,可在其前加一个for引起的短语,即for的宾语就是不定式的逻辑主语。如果表语是kind,nice,right,wrong,clever,polite等描述行为者的性格、品质的形容词,则应在动词不定式前加一个of 引起的短语,即of的宾语就是不定式的逻辑主语。例如:It’s very kind of you to help me. (你能帮我,真好。)
【中考真题】 (2006重庆) If you don’t go to the meeting tomorrow,______.
A. he will,too B. he won’t,either
C. he does,too D. he doesn’t,either
【答案与简析】 答案为B。在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中可用一般现在时表示将来时间。这时主句中的谓语动词也应为一般将来时,这样可先排除C和D。再根据句意“如果你明天不去开会,我也不去”,又可排除A。要表示“也”,在肯定句中用too,在否定句中用either。
【中考真题】 (2007吉林省) She enjoys_______ to music. It makes her relaxed.
A. listen B. listeningC. to listen D. listens
【答案与简析】 答案为B。enjoy doing sth是一习惯用法,意为“喜欢做某事”。因此,空白处应填listening。
【中考真题】 (2007威海市) —Mr Wang,I have trouble_______ the text.
—Remember_______ it three times at least.
A. to understand; reading B. understanding; reading
C. understanding; to read D. to understand; to read
【答案与简析】 答案为C。have trouble/problems (in) doing sth意为“做某事有问题”,其中的介词in可以省略。由此可先排除A和D。remember to do sth意为“记得要做某事”。remember doing sth意为“记得曾经做过某事”。根据句意,空白处应填to read。
【中考真题】 (2007河北省) Do you know the man_______ is sitting behind Nancy?
A. what B. which C. who D. whom
【答案与简析】 答案为C。空白处后面是个定语从句。定语从句的先行词指人时,应该用关系代词who/that(作主语或宾语)或whom(作宾语)。此题的关系代词在从句中作主语,故空白处应填who。
【中考真题】 (2007南宁市) The lady tried_______ away from the bad man.
A. run B. to run C. runs D. ran
【答案与简析】 答案为B。try to do sth意为“尽力去做某事”,而try doing sth的意思是“(用某种办法)试着做某事”。根据句意,空白处应填to run。
【中考真题】 (2006河南省) —Where’s Mr Yu,do you know?
—Well,it’s hard to say. But I saw him_______ a football game just now.
A. was watching B. watching
C. had watched D. watched
【答案与简析】 答案为B。see sb doing sth意为“看见某人在做某事”,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故空白处应填watching。而see sb do sth意为“看见某人做了某事”,表示动作发生的全过程。
Unit 2
【中考真题】 (2007兰州市) He used to_______ in the sun,but now he is used to_______ at night.
A. read,read B. reading,read
C. read,reading D. reading,reading
【答案与简析】 答案为C。used to do sth表示过去的习惯动作(过去经常反复发生的动作)或状态(现在已不复存在),只有过去时一种形式,用于所有人称。be used to doing sth意为“习惯于做某事”,其中的to是介词,后面须接名词或动词的-ing形式。由but now我们可知,前一句说的是过去的情况,后一句说的是现在习惯于做某事。
【中考真题】 (2006北京市) His parents were worried that he_______ too much time chatting on line.
A. spent B. cost C. paid D. had
【答案与简析】 答案为A。spend表示“花费”之意时,主语常常是人,常用于spend some time/money on sth或spend some time/money (in) doing sth结构中,其中的in可以省略。
【中考真题】 (2006毕节市) Mr Green has a_______ son named David.
A. five-years-old B. five-year-old
C. five-years oldD. five years old
【答案简析】 答案为B。由“数词 + 名词 + 形容词”构成的复合形容词作前置定语时,它们之间要用连字符,并且其中的名词为单数形式。
【中考真题】 (2005海南省) —If you like the new house,you’d better buy it.
—But it’s really expensive. I can’t_______ it.
A. afford B. get C. buy D. spend
【答案与简析】 答案为A。afford表示“花得起、负担得起”时,常和can,could等情态动词连用,后面可接名词、代词或动词不定式作宾语。
【中考真题】 (2007连云港市) We are sure the_______ Olympic Games in Beijing next year will be one of_______ games in history.
A. twenty-nine; more successful
B. twenty-ninth; more successful
C. twenty-ninth; the most successful
D. twenty-nine; the most successful
【答案与简析】 答案为C。由空格前的定冠词the及空格后的Olympic Games可以确定第一空应填序数词,“第二十九”应为twenty-ninth,故应先排除A和D。“one of + the + 形容词最高级 + 复数名词”意为“最……之一”,故空白处应填the most successful。
【中考真题】 (2007哈尔滨市) The idea of “sunshine sport” makes it possible for kids to choose and do_______ about sport as long as one hour every day.
A. pleasant something B. anything pleasant
C. nothing pleasant
【答案与简析】 答案为B。形容词用来修饰something,anything,nothing,anywhere,somewhere,nowhere等不定代词时,应将形容词后置,由此可排除A。再根据句意,可确定答案为B。
Unit 3
【中考真题】 (2007包头市) The persons under 16 years old shouldn’t_______ to go to the Internet bar.
A. be allowed B. be allowing
C. allow D. allowed
【答案与简析】 答案为A。主语The person under 16 years old是动词allow的承受者。因此,空白处应为被动语态。含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由“情态动词 + be + 过去分词”构成,故空白处应填be allowed。
【中考真题】 (2007烟台市) —Did you have anyone_______ the goldfish?
—Yes,I had the goldfish_______.
A. feed; feed B. to feed; fed
C. feed; to be fed D. feed; fed
【答案简析】 答案为D。问句中的have sb do sth意为“让某人做某事”。have为使役动词,do sth为省略to的动词不定式,用来作宾语补足语。答句里have sth done中的done作宾语补足语,与sth形成逻辑上的动宾关系,该动作是由他人(非主语本身)来完成的。
【中考真题】 (2007济宁市) —In recent years,more and more Americans like traveling during holidays.
—_______.
A. So do we Chinese B. So will we Chinese
C. So we Chinese do D. So we Chinese will
【答案与简析】 答案为A。“So + 助动词/be动词/情态动词 + 主语”意为“某人(物)也是如此”,而“So + 主语 + 助动词/be动词/情态动词)”意为“的确如此、确实如此”。根据句意,空白处应为So do we Chinese。
【中考真题】 (2007包头市) You should express your thanks by returning the kindness when you get help from_______.
A. other B. another C. others D. the other
【答案与简析】 答案为C。others在此泛指别人。
【中考真题】 (2007江西省) —It looks like a television. Do you think so?
—Yes,I_______.
A. understand B. know C. mean D. agree
【答案与简析】 答案为D。I agree意为“我同意”,相当于I think so。根据上文的句意和答语中的yes,可知空白处应填agree。
【中考真题】 (2007福州市) —There goes the bell.
—It’s time for class. Let’s stop_______.
A. talk B. to talk C. talking D. not talk
【答案与简析】 答案为C。stop to do sth意为“停下来去做某事”,stop doing sth意为“停止做某事”。由It’s time for class可以推断,此处应为“停止说话”。
【中考真题】 (2007芜湖市)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lecture(演讲) of Li Yang’s Crazy English?
—I think it’s_______,but someone think it’s much too_______.
A. wonderful enough; bored B. enough wonderful; boring
C. wonderful enough; boring D. enough wonderful; bored
一、1-5ACADB6-10DCBDA11-15BDDCC16-20CDDBB21-25ACBBD
二、26、①广东 南京长江江面 香港岛②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 ③这些通商口岸是被迫打开的,是为了英法打开中国市场,是为了外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放的一系列港口城市是为了开放、引进外资与先进的生产技术,是为了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27、(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劫掠者:英法侵略军(3)、《辛丑条约》(4)、根本原因:清代的闭关锁国使中国与世界落伍,综合国力下降,加上当时清政府腐败无能;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坚持改革开放,提高我国综合国力。(言之有理即可)
28、(1)、历史事件: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罪行:屠杀、劫掠、焚烧诉状:略(2)、条约:《辛丑条约》;侵略利益: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的驻兵权;直接危害:使京津地区置于列强严密的军事控制之下,侵略者随时可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3)、我国近代外交的特点:屈辱的外交,弱国无外交。
29、(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2)林则徐虎门销烟(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太平天国运动中太平军痛打“洋枪队”;左宗棠抗击沙俄收复新疆的斗争;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等清军将领抗击日军斗争。(3)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富于反抗精神;落后就要挨打
第二单元
一、1-5DBDCD6-10ADACC11-15CCCDB16-20BCBBA21-25AABAA
二、26、(1)、经济领域是洋务运动,其作用是为近代企业积累了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政治领域是戊戌变法,其作用是 见基训;(2)、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新派;(3)、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4)、运动:新文化运动 ;意义: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塔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27、(1)、三民主义(2)、我认为第三种观点正确,因为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了。(3)、我们应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己、具有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等。
28、(1)、如张之洞 汉阳铁厂(2)、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3)、民主、科学
29、(1)、戊戌变法、百日维新运动(2)、性质:资产阶级革命在思想上的影响: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3)、维护封建统治的孔教(4)、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前提,是近代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第三单元
一、1-5DAABC6-10ACDCB11-15CDCBC16-20BBBBC21-25BCDCB
二、26、(1)、事件名称:五四运动;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性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2)、“新阶段”起止时间:19191949“新阶段”名称:新民主主义革命(3)、我们青少年要树立远大的理想,高尚的道德,渊博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和完整的人格,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27、(1)、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2)、事件:南昌起义 ;距今84年
28、(1)、遵义会议遗址;(2)、遵义会议的内容(略)(3)、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略)
29、(1)、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战略转移(2)、困难:饥饿、寒冷、恶劣的自然、国民党的围追堵截;长征精神:乐观主义、不怕牺牲、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等。(3)、C(4)、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战略转移,一路克服了饥饿、寒冷、恶劣的自然、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展现了乐观主义、不怕牺牲、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这次长征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红军和党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所以说长征意义重大,长征精神将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第一单元
一、1-5ACADB6-10DCBDA11-15BDDCC16-20CDDBB21-25ACBBD
二、26、①广东 南京长江江面 香港岛②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 ③这些通商口岸是被迫打开的,是为了英法打开中国市场,是为了外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放的一系列港口城市是为了开放、引进外资与先进的生产技术,是为了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27、(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劫掠者:英法侵略军(3)、《辛丑条约》(4)、根本原因:清代的闭关锁国使中国与世界落伍,综合国力下降,加上当时清政府腐败无能;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坚持改革开放,提高我国综合国力。(言之有理即可)
28、(1)、历史事件: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罪行:屠杀、劫掠、焚烧诉状:略(2)、条约:《辛丑条约》;侵略利益: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的驻兵权;直接危害:使京津地区置于列强严密的军事控制之下,侵略者随时可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3)、我国近代外交的特点:屈辱的外交,弱国无外交。
29、(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2)林则徐虎门销烟(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太平天国运动中太平军痛打“洋枪队”;左宗棠抗击沙俄收复新疆的斗争;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等清军将领抗击日军斗争。(3)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富于反抗精神;落后就要挨打
第二单元
一、1-5DBDCD6-10ADACC11-15CCCDB16-20BCBBA21-25AABAA
二、26、(1)、经济领域是洋务运动,其作用是为近代企业积累了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政治领域是戊戌变法,其作用是 见基训;(2)、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新派;(3)、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4)、运动:新文化运动 ;意义: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塔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27、(1)、三民主义(2)、我认为第三种观点正确,因为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了。(3)、我们应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己、具有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等。
28、(1)、如张之洞 汉阳铁厂(2)、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3)、民主、科学
29、(1)、戊戌变法、百日维新运动(2)、性质:资产阶级革命在思想上的影响: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3)、维护封建统治的孔教(4)、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前提,是近代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第三单元
一、1-5DAABC6-10ACDCB11-15CDCBC16-20BBBBC21-25BCDCB
二、26、(1)、事件名称:五四运动;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性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2)、“新阶段”起止时间:19191949“新阶段”名称:新民主主义革命(3)、我们青少年要树立远大的理想,高尚的道德,渊博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和完整的人格,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27、(1)、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2)、事件:南昌起义 ;距今84年
28、(1)、遵义会议遗址;(2)、遵义会议的内容(略)(3)、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略)
姓名分数:
一、根据中文,写出对应的英文单词。(50分)
1、自行车
2、公共汽车
3、火车
4、图书馆
5、步行
6、电影院
7、右边
8、左边
9、乘…...10、图书馆
11、怎样
12、哪里
13、停
14、等待
15、电影院
16、今天上午、上学
18、明信片、漫画书
20、到达、报纸
22、下午
23、上午
24、晚上
25、然后
叶圣陶说:“自学的本领是用之不竭的能,储能就要储这样的能。”
本节课我想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教会学生预习复习的方法,二是让他们知道写作业需端正态度,字迹工整。
早在三年级上册,我就已经开始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但由于初次接触预习,我只给学生提出比较简单的预习要求,不过即便是简单,也已经超越了本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中的几点要求。我要求学生不仅要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还要自学生字新词,并思考所预习课文讲了什么内容,没想到学生都做得非常好,甚至有的学生已经超越了老师的要求。这节课,正式接触预习的时候,学生们就感到非常亲切,我便引导他们说一说,新的学期应该对自己有新的要求,那么在预习中该怎样做。学生七嘴八舌说完之后,我再总结出几点新的要求:
一、查问求助;
二、读通课文;
三、摘抄词句;四:圈点批注(给不懂读音的字标上拼音,不理解的词写上注释,含义深的句子划上线,重点的字词加圈加点,有疑难的地方打个问号等);五:思考内容。此其一。
第二,我又让学生对比自己的作业和书本上学生的作业,看看差距在哪里,再说说自己今后该怎样做。
开学第一课,让学生清楚这个学期要坚持认认真真地预习,端正写作业的态度,是个好开头!
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1.长城和运河 《长城与运河》这篇课文是一篇充满强烈爱国情感的诗,文中以作者“航行蓝天,俯瞰 大地”为线索,通过对长城与运河的具体描写,极力长城和运河的雄伟壮丽,热情讴歌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在文中,作者用词语“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形象地描绘出万里长城的雄姿,长城像 巨龙一样连绵不断,依山傍岗,一起一伏,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特别上“穿行”一词,用 得恰如其分,贴切生动,写出了长城的矫健与壮丽,赋予长城以动感,化静为动,使长城充 满了生机与活力。对于运河的描写,作者通过词语“银光闪闪”写出了阳光照耀下运河之水 波光点点,秀美迷人。“飘落”一词用的更为精彩,极致得突出了它的“轻柔之美”,渲染了 诗歌的浪漫气息。在本文末尾,水到渠成地运用了一个设问句,强调了“长城”与“运河”的创造者--中华民族的祖先,突出了全文的意旨,将诗歌的感情推向高潮。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诗歌的教学特点,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诵读、感悟,让学生 在诵读中接受、理解知识,把握诗中所蕴含的情感,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做到披情入文,2.美丽的南沙群岛教学中我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南沙群岛的美丽,比如说鱼虾色彩斑谰、浪涛 涌动如挥舞的花束,这一切是多么的绚丽迷人。这样的美不仅要写出来,更要读出来。我在 指导朗读的过程中,借助书本上或其他相关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装边读边想象边感悟:“一片 蓝天”是什么样的、“一块翡翠”又是多么美丽,体会天湛蓝如玉,海碧绿澄澈这样美丽的景 色;再从“翡翠与蓝玉合璧”体会水天相连,蔚为壮观的景象;从“五彩缤纷”等词想象龙 虾穿梭、燕鱼飞跃、海龟漫游的有趣情景;从“心旷神怡”一词感受作者所感受到的快乐;从“洁白”、“一团团,一簇簇”、“挥着花束”等词语中体会浪花奔涌跳跃的欢跃与活泼。通 过边读边想、边读边描绘,想象着用自己的双手去描绘这样的煤精,然后自由读、同学之间 比赛读、看图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入境悟情,真切感受真切地抒发出来。不过,在引导学生想象,促进感悟逐步达到诵读时只忙于了走过场,如“蜻蜓点水”,没 有能很好地开启学生思维,想象得不到位,使得课堂上仅仅是设了一个环节,效果究竟如何 却无睱顾及,造成一大败笔。课堂上,对于词语的处理不尽人意。文中出示大量新词,预习时就安排学生查了词典,所以他们能准确说出词语意思。比如,当我问到“星罗棋布”一词是什么意思时,学生很好 地解释了词典中的意思,我当时由于紧张,并且满意于孩子的标准答案,竟忽略了一个重要 问题:他们真的理解了吗?如果只是会背出来,就谈不上真正的理解。我应该教会学生在生 活中理解词意,结合书上插图,借助星星、棋盘图片来感悟词义,也可以练习实际,提问: 还有什么也是星罗棋布的呢?从而指导学生真正理解词意。本文第二、三段落的总分结构非常明显。可是我却不曾顾及段落结构的指导,忽视了文 本的工具性。我应该在第二自然段教学,让学生会找中心句,知道其它句子是围绕这一句写 的,从三方面:海洋生物、矿产资源、海洋动力来体现“巨大的蓝色宝库”并举曾母暗沙一 例,体会南沙物产丰富,帮助学生认识构段方式,理清表述层次,好好地利用这一部分教学,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通过这一课失败的教学,我深深地惭愧,教师要想指导学生读懂课文,首先自己就要先 读懂课文,深入钻研教材,落实课堂教学实效性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文本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拐杖,而透过文本,学会举一反三,运用所学,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我知道课堂不是演习,每一节课都是实战,而细节决定成败。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只有 认真全身心地去备课,才能游刃有余地上好课,才能自如地引导学生去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重视文本工具性的引导,钻研教材,把基础夯实,真正落实课堂 教学实效性。3.庐山的云雾 《庐山的云雾》是通过对庐山云遮雾罩景象的描写,展现了庐山景色的秀丽。抒发了热爱 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情怀。根据课文的特点,在教学中,我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利用课件,展示庐山风景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庐山风景的秀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多媒体出示了庐山云雾的图片,学生都情不自禁地说:“哇!很美啊!”
二、以读为本,培养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 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庐山的云雾》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集中对庐山的云雾作了 精彩的描写,是一篇很适合用来训练朗读的材料。在课堂上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自由读、范读、指名读、分男女或小组比赛读。每一次读都有不同的目的,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 体会文中所描绘的景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三、借助想象,理解感悟 引导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结合多媒体的图片,使学生在头脑里初步把文字描写变 为具体的图像。然后再引导抓住重点句和重点词去进行深一步的理解。第一自然段,抓住“变 幻无常”“神秘”“腾云驾雾”“飘飘悠悠”等词语。其中游览山上漫步山道的感觉,要引导学 生意会。第二、三自然段,抓住段首的重点句子引领对下文的学习,并抓住比喻句,让学生 借助想象,把不同的比喻描述转化为头脑中的具体图像。通过这样的图文结合,并展开想象,把离学生生活实际的遥远空间拉近,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第二单元教学反思
4.翻越远方的大山 这个自传入选教材一定跟他对学生的教育意义有关,但我备课时提醒自己,这是语文课。于是,我重点关注这几个方面: 1.关注重点词句。对一些关键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 在课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2.关注信息提炼。对文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表达刘翔内心活动的句子,引导学生从 大篇幅文字里筛选最有价值的信息。在了解信息的基础上学会概括文章内容,发现写作顺序。3.关注读中感悟。4.关注课文的朗读。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使用恰当的语调等。但由于学生预习不充分,在检查预习情况时,学生大都读得不理想,其中还有几个同学 读得太生疏,总是出现错别字,不是多了就是少了,不是读错了就是不认识,还有的把句子 也读破了,根本不要说是读正确流利了。从这点来看,不让学生预习是不行的,预习不充分 也是不行的。何况这册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部分就是指导学生如何预习课文,看来 对学生习惯的培养很重要,并且能培养成好习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5.雪儿 《雪儿》这篇课文讲述了“我”为受伤的雪儿疗伤并精心照料它,直到它飞上蓝天的事,表现了“我”爱护鸟类的美好感情,也流露了“我”对自由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本文的难点 就是要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悟“我”对雪儿的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 和可爱形象以及人与鸟之间的深厚情谊。我觉得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做地比较成功的地方就是在教学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时,在 讲到“似乎在向我祝福”时,我马上启发学生想象,“雪儿在向我祝福什么?”“雪儿临别时 的这一望也许不仅仅是祝福,还可能是什么?”这两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他 们产生了合理的猜想,如有的说“雪儿祝我早日康复!”“雪儿祝我的腿伤快点好,可以像它 一样到外面的世界去,去感受那阳光明媚的春天。”有的说“除了祝福,雪儿还可能在向我道 谢,谢谢我这么多天对它的照顾。”“雪儿也许对我依依不舍,因为相处这么多天,他们已经 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愿你从此不再孤独,我会永远记得你的,我会经常飞回来看你的。” “如果你将来有什么信件要我传送,我一定会随叫随到的。”学生想象天真、丰富,这么 一想象,补充了文中的留白,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深化了主旨,使学生对人与鸟之间的深厚 情谊理解更深了。
6.花瓣飘香 《花瓣飘香》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讲了一个小女 孩给生病的妈妈送花的事,表明了她是一个敬重父母的懂事的孩子。反思整个教学,因为我 注重了情感在此文中的渗透,让学生精读感悟显性的语言文字,更让学生领会到文字中隐性 存在的情感、精神,所以才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是人们心理活动的一大特点。又有语云:“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所以很多人重视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所以常听人说,成功的语文课,应在 教学的一开始就牢牢吸住学生,使他们的思维随着老师的情感入境,激发起求知欲。但这“教 学的一开始”是从何开始,是一堂课的开始吗? 在此次教学之前,我就布置作业,让学生去逛逛花店,闻闻花香。教学当天的到校后,我把自己准备好的几朵美丽的玫瑰花放在了一个晶莹剔透的玻璃杯摆放在了讲台上,只觉得 教室顿时因这花的存在有了生气。课前,我早早进教室,站在讲台旁摆弄那几朵花,立刻有 许多学生围拢来,“老师,这花真美!”“那我以后经常带花来放在教室里,好不好?”“好的,好的!”“老师,这花香不香?”“你闻闻看呢?”学生立刻你挤我,我挤你地凑了上去,小心 翼翼地闻着。“香的!”“很淡的。”„„不知不觉铃声响起,孩子们还沉浸在花的幽香之中,满心装满了对它的喜爱。此时揭示课题,进入文章中的学习,可谓是水到渠成。古人云“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高尔基也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 素。”可见只有品味语言才能真正地揣摩流露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融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进行生命的对话。虽然阅读是一种个性化很强的实践,但学生的自 主阅读往往浮在文字表面,如果缺乏教师的引领,以及相互间不同阅读体验的启示,这种浅 尝辄止的读书很难进入到更深的层次。所以,在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阅读文本后,就应 该开始设置一个提升阅读水准的环节。我请学生自导自演,巧妙地使孩子们进入特定的情境中,形成强烈的“角色意识”。兴趣 盎然地读书、表达,自然而然地把握了课文中的思想感情,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感受。以“与 小女孩相比自己对妈妈怎么样?”的话题展开去,让学生畅所欲言。在谈说之间,逐渐与作 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进一步感受到了母爱的魅力,从而感悟到:爱自己的妈妈不是挂在口 头上的空话,而应该像课文中的小女孩那样,为妈妈做点什么。这样一来,一方面让学生加 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为学生进一步朗读、感悟课文培养、积蓄了情感,另一方面拉近了学生 与母亲之间的距离,把母爱的种子深深地烙在了学生的心里,生动的亲情教育在语文的课堂 上活跃。
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7.菩萨兵 本以为这节课不会有多少孩子喜欢,但是在教学时,发现恰恰不是这样。孩子们还是很 有兴趣的。本课我放弃针对课题提问的环节,因为孩子们只要是预习了的,就会对课文有些 了解,而针对课题提问,问题都较浅显。因此,在孩子们初读课文后,我指导孩子们针对课 文内容提问,指导他们在矛盾中发现疑问,在标点中找到疑问。因此孩子们提出了
1、藏民 的生活和红军无关,为什么朱德很着急?
2、书上说的“糟蹋怕了”,这里的“糟蹋”指的是 什么? 3.“开花、结果„„”后面的省略号省略的是什么
4、为什么说朱德是菩萨司令,红 军是菩萨兵? 针对问题,学生读书,第一段中补充背景资料,抓住“急”来读,怎么急?为什么急? 学生自读2-5 段,明白急的两个原因,一、山上受不了。质疑:受不了什么?生1 没有粮食。生病没有办法治。生3有野兽。生4 山上寒冷„„学生在猜测中明白了朱德的当心,与 人物进行了心灵的沟通。二耕地没人种。有学生插嘴说今年不种明年种呗,我指导学生在读 书,通过“节气不饶人”理解了春耕的重要。当学生联系自己看电视和看书了解的知识,知 道了国民党反动势力对藏民的欺侮,有联系感激的流泪,提出疑问,为什么他们敢回来?学生 在阅读7、8 段中了解了原由,最后感情自然提升到流泪说着“„„菩萨一样的兵„„”。课尾拓展:朱德和藏胞们各说了什么?试着在小组中演演。
8.李广射虎 这一节课我灵活地使用了导学案,我把学案的“基础达标”部分的题目做了适当的增删改。课堂上,利用这些题目,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课文的生字、词,开展小组合作,学生互相检 测字词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了评议。利用“设问导读”的第一题引导理清了课文的主要内 容,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但在使用导学案的教程中,也许是受导学案的束缚,我感觉到学生不是在自主地学习,而由教师一味地牵着走。由于时间关系,教学环节的处理上还欠妥,比如在读熟课文后,还 缺少一个质疑问难的环节,学生的学习气氛没有达到高潮,感到比较乏味,提不起兴趣来,处于被动接受,学习效果不佳。整堂课给人以沉闷、枯燥之感。对于自己本身而言,也缺乏表演力,教师是个演员,教学中要加强一点亲和力,抑扬顿 挫一点,加强语言的感染力。对于评价,个人认为是有所欠缺的,我不知道该怎样的表扬才 能恰到好处,也不知道该怎么批评才能让孩子的心灵不受到伤害,我想,这个评价的艺术,除了吸取前辈们的精华之外,更多的是自己的摸索,自己的探求。为什么时间不够?我想了很久,教学内容其实不多,为什么时间不够呢?现在想来原因 是:老师的过渡语啰嗦,占用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因此教师的引导语言一定要简洁,这也是 我今后努力改进的地方。
9.少年王勃 《少年王勃》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三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主要写少年王勃受邀参 加滕王阁宴会,他即兴写出千古传颂的名文--《滕王阁序》。教学时,我抓了课文中隐藏的两处空白,在对比中突出王勃的勇气和出众的才华。面对都督写一篇庆贺文章的要求,在场的大多数才子表现是这样的--“你看看我,我 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此时,我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揣摩人物心理:在场的人在当地颇有 学问。此时他们心里怎么想?学生经过一番思考,纷纷发言。“这么短的时间要写出一篇优秀 的文章,真是太难了!”“万一写不好,大家都会看不起我,我以前的名声就毁了。”„„此时,再看少年王勃--“他边看边想,边想边看,突然回转身来,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 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王勃的勇气和自信。此时,我稍加点拨:“他这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艺 高人胆大啊!当学到“都督听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时,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绝: ‘奇才!真是奇才!’”这里时,我随机补充了我在网上查找的资料:阎都督此次宴客,是为 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 大家看。而王勃以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晚辈,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阎都督 老大不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教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听说王勃开首写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又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沉吟不语。等听到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叹服道:“奇才!真是奇才!”此时,学生 从都督的态度前后变化之大,看到了王勃的才华横溢,加深了对人物形象的认识。看来,挖掘文章空白,课内外相联系,能使语文学习变得有滋有味
10.大作家的小老师 《大作家的小老师》记叙了英国著名作家萧伯纳与苏联小姑娘娜塔莎在莫斯科相遇的故事,在相处中,小姑娘的坦然、直率和纯洁,深深地教育了萧伯纳,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 人不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自夸。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永远谦虚。” 萧伯纳同小姑娘玩后,对小姑娘说:“别忘了回去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 有名的大作家萧伯纳。”萧伯纳是否是在自夸,在炫耀自己?在备课时,我起先认为有那么一 点意思。可是,教参上说:萧伯纳是在“同小姑娘玩了好久,临别时”才亮出自己的身份,不过是想给孩子们一个惊喜,让孩子高兴高兴。这让我感到有些为难,问起办公室里的老师,他们也都觉得萧伯纳虽然是想让孩子惊喜,但是言语中似乎是带着那么一点夸耀的意思。不知道孩子们是怎么理解的。最后,我觉得应该在课上听听学生的想法。上完本课,我心情很激动。看来,上课前,我决定的“听听学生的想法”是明智的。常常看到理论书上说:“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如何做到真正的“尊重学生”呢?我想,相信学生,创设条件,让学生有充分说的机会是最 重要的。学生的思维在相互碰撞出往往能迸射出绚丽的火花。这火花,能带我们到达“又一 村”的世界。
第四单元教学反思
11.赶海 “海”一直都是我的梦中情结,我身处内地,能长年看到海的机会等于零,只能在假期中 如滔滔江水般“东去到海不想回”。《赶海》一文那天真烂漫的童年趣事深深吸引这我,我没有过任何赶海的机会,我所教 的孩子们也是这样,如何使文中的“海趣”找到共鸣呢? 我的做法如下: 由学生学过的《美丽的南沙群岛》引入,引发对大海美的印象。教师导语: 大海不仅美丽,而且他有着博大的胸怀,每天都准备了丰富的馈赠给那些赶海的人们。在朗读中学生交流着“我”的赶海之趣。在评价中帮助学生体会“我”的 赶海之趣,在句式比较中体会“嘿,我抓住了一只海星!”等语气组词开头句中的情趣。《荷花》一文,我这样设计一欣赏、品味、情境感悟 由学生熟悉的《江南》一文引入,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配乐范读,纠正字音 的同时,激发学生朗读情趣。其后,充分利用书上插图,学生在音乐和教师的讲述中欣赏文 中一幅幅精美的荷花插图。
在美的欣赏后,学生再次自读课文,细细品味并设想自己站在荷 花前的情境,将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划出来。摘抄、诵读、亲密接触孩子们在音乐中摘抄那些精彩的句子,细细揣摩那些令她喜欢的词句段,以及标点符号。美美地摘抄之后,学生在音乐中朗读自己摘抄的语句,交流相互情感体验。此时,学生经历 了由文到像,由像到文,由文入境,由境激情,人文相融地过程。就能达到感悟了解、无为 而至的语言积累的目标。这样的课文积累是乎已经完成,但是,我却没有就此止步,积累不能停止在课文中。
三积累、运用、才情勃发 以课文做为始发点,将积累引发到课外。教师在学生朗读课文语句之后,出示中国古典 诗词,师生共同诵读,在《小池》 《荷花》,以及晏殊的《渔家傲》中共享荷香四溢,在《爱 莲说》中感受荷魂精髓。学生再次摘抄这些凝聚了中国文化精华的诗句,他们被语言文字的 美所震撼。是不是到此就结束了呢?当然不,积累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将摘抄的语句进行修改、加工,结合《练习七》学用字词句,写写自己喜欢的另一种花。后记:本课执教后,有一点遗憾,就是在教学地过程中,重视积累,但是学生读书不到 位的现象还是存在,这可能是我班学生底子较薄造成的,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重视备学生。
【文化生活1-3单元练习题】推荐阅读:
文化与生活单元复习09-20
文化生活前三单元检测09-21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复习11-28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复习学案01-10
北师大六年级上册 四单元生活中的比练习07-07
文化生活1体味文化07-01
企业文化单元设计10-24
文化生活试卷10-12
文化生活知识提纲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