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共10篇)
一、填空题(15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 年 月 日,把 改为北京,以 为国歌。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3、年 月 决定恢复政府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
4、香港于 年 月 日回归祖国,澳门于 年 月 日回归祖国。
5、碰鼻礼是 的礼仪。
6、21世纪人类面临最大的危机是 。
7、全世界每分钟损失土地 公顷,每分钟约有 公顷的土地沙化, 公顷的森林消失。
8、中国于 年 月 日正式加入WTO,成为其第 个成员国。
9、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是 、、。
二、判断题(5分)
1、每年的12月26日是圣诞节,是欧美各国最盛大的节日。( )
2、日本人爱穿和服,巴西人爱跳桑巴舞。( )
3、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 )
4、人与自然是统一的整体,我们应该和万物和谐相处。( )
5、全球气温升高,南极冰川消融是温室气体造成的。( )
三、选择题(10分)
1不属于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 ( )
A 春节 B 中秋节 C 圣诞节 D 端午节
2、喜欢用酥油茶招待客人的少数民族是( )
A 苗族 B 彝族 C 藏族 D壮族
3、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 )
A 英语 B 汉语C 俄语 D 德语
4世界环境日是 ( )
A 6月5日 B 4月22日 C 12月25日 D 7月11日
5下列属于春节习俗的是 ( )
A 赏灯 B 吃饺子 C 赏月 D 放爆竹
四、问答
1、你知道我国那些少数民族的节日?至少4个
2、你知道异国哪些习俗节日?至少4个
3、人口增长会给地球带了哪些压力?
4、列举加入WTO 的巨大变化 ?
【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0.5分)
1、1949年10月1日北平义勇军进行曲 2、互相尊重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1971年联合国 4、、7、1,、12、20
5、毛利人 6、淡水危机 7、40,10,20 8、、11、10,143 9、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
二、判断(每题1分)
1、× 2、√3、√4、√5、√
三选择(每题2分)
1、C2、C3、B4、A 5、AC
四、(每题5分)
1、傣族泼水节,回族开斋节,蒙古族那达慕大会,藏族沐浴节,苗族龙舟节。
2、元旦1月1日,情人节1月15日,愚人节4月1日,鬼节10月31日,感恩节
3、①交通压力②住房条件差③就业困难④使人饥饿贫困⑤环境污染
情感对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列宁曾指出:“没有人的感情, 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众所周知, 一个好的节目主持人能将台下的观众牢牢地吸引, 让台下成千上万的观众随着主持人情绪的变化或悲、或哀、或怒、或喜。一首好听的乐曲, 只要前奏一响, 就能拨动听众的心弦, 可谓是“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亦是如此, 创设引人入胜的课堂情境, 既能牢牢地吸引住学生, 又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为整个课堂的和谐发展做好铺垫, 犹如磁铁般牢牢地吸引住学生, 让学生“心随我动”, 创设不同的情景去感染学生、打动学生的心灵, 让学生如饮甘泉、如品香茗, 流连忘返。从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共鸣, 使教育入情、入理、入耳、入心, 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一、对案例教学法的认识
1. 了解概念。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的需要, 用列举案例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分析、努力探究的一种教学方法。它通过具体、生动的案例, 把真实典型的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 为课堂创设一个良好宽松的教学情景, 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去分析、去讨论问题, 从而获得顿悟, 达成教学目的。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2. 复习效果好。
品德与社会复习课偏重于说理论事, 内容抽象枯燥, 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教师在课堂上适时地运用案例教学法, 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正反案例, 给学生造成身临其境的感觉, 加深感性认识, 就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若教师再巧妙地进行分组自由讨论, 让学生大胆交流, 给学生较大的自由度和较多的展示机会, 让学生在没有压力和顾忌的良好心态下进行学习和探索, 直接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和评价, 这就为锻炼、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了条件。
3. 案例教学法的主要类型:
典型性案例教学、趣味性案例教学、生活性案例教学。
二、案例教学法在品德与社会复习课中的应用
1. 在复习中需要为学生树立行为典范的内容时, 使用典型性案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当教育学生在思想和言行上都要着眼社会大众、服务大众时, 这就需要使用典型性案例, 为学生树立行为楷模。
案例:在复习好女孩好男孩时, 可以设计找出自己崇拜的男性杰出人士和女性杰出人士。
他, 有矫健的身影;他, 有猎豹一般的速度;他, 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刘翔。他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 比别人挥洒了更多的汗水。有人问他为什么, 他只说了两个字———中国。面对困难他不屑一顾, 面对挫折他从不低头, 他的速度突飞猛进, 很快就成为国家队里的“飞人”。
讨论:从刘翔的故事中, 你懂得了什么?作为一名小学生, 从现在开始, 你应该怎么做?
运用典型性案例比枯燥地要求学生要认真学习, 要努力为社会作贡献, 其效果要好得多。但教师在使用典型性案例教学时, 最好少用或不用揭露社会阴暗面、丑恶面的案例, 避免负面影响, 做到选用案例坚持正面教育为主, 反面教育为辅的原则。
2. 在复习比较抽象的内容时, 使用趣味性案例。
第五课 地球在“发低烧”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
通过课文中事例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文化所起的作用,教育学生要关爱环境、关爱地球。
2.行为与习惯
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重在行动,帮助学生了解身边的节能、绿化等“小事”与环境保护的密切联系,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有意识地关心和爱护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
3.知识与技能
帮助学生认识到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是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的主要原因,引导学生寻找我们的哪些行为会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探索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多种途径。
4.过程与方法
通过气候问题的小调查、对地球继续变暖后果的合理想像、探索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多种途径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能力也有责任从自己做起,为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保护环境出一份力。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保护我们人类生存的惟一家园---地球的意识。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五课 第1课时
一、导入
师:这几天你们穿什么衣服?可现在还是三月份呀,怎么穿怎么少的衣服?
二、教学互动
教学互动一《北极熊的忧愁》
因为环境冷,北冰洋表面结了厚厚的冰。北极熊就生活在海冰上,海冰是它们捕捉栖息的海豹和海象的平台,由于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北极地区的冰川受热发生的变化一样,这样下云,北极熊将怎样活下去呢?
假设你是生活在冰上的北极熊,请以北极熊的口吻讲述在全球变暖、冰川融化的情况
下的遭遇,可以参照课本,展开合理想像。
讨论:地球“发低烧”了,习惯了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生活的北极熊,在地球上还能找到自己的家吗?
教学互动二
1.阅读课本第34页《地球“发低烧”了》
2.联系自己生病发低烧时的感受,说说地球“发低烧”是怎样的一种状态。3.同座位之间合作,拿起手中的笔,画一画你眼中“发低烧”的地球,可以配上解说性的文字。
教学互动三
1.集体朗读课本第34页《环境警报》,注意语调。
2.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想一想自己还知道哪些全球气候变暖以来环境发出的警报。3.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所知道的环境发出的警报,谈谈感想。
三、结束过程
1.师:地球“发低烧”了,随之而来的是这么多的环境警报,如果地球一直不退烧,发烧的温度越来越高,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呢?请同学们课后认真思考。
2.布置课本第34页小调查:询问长辈或者邻居中的老年人,他们小时候的气候与现在相比有什么不同。
第五课 第2课时
一、导入
师:一个人如果高烧不退,很可能会危及生命,地球如果一直不退烧的话,又会怎样呢?
二、教学互动 教学互动一
1.思考假如地球继续变暖,会带来哪些问题?可能导致怎样的严重后果?
2.同学间互相交流想法,把能找到的全球变暖所带来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如:干旱、土地沙漠化、海平面上升等。
教学互动二
1.阅读课本第35页上关于海平面上升的段落及环保志愿者书写的标语。
2.在全球变暖所带来的诸问题中挑选某一个问题,试着为它撰写一条环保警示语。3.如果要你为所写的警示语配一幅图片,如干涸的土地、无边无际的沙漠等,你准备到哪里去拍摄?说说理由。
教学互动三
1.分角色朗读课本第36页《珠穆朗玛峰没了》 2.讨论:你觉得这位小作者的想象有道理吗?为什么?
3.发挥你的想象力,想想假如地球气候持续变暖,经过苦干年后,你眼中的地球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4.同学们互相交流自己心目中将来的地球是什么样子的,看看大家对地球气候持续变暖后果的设想有哪些一致之处。
教学互动四
1.师:在天气突然变化时,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增减衣服的话,就很可能会发烧,那么,为什么地球会“发低烧”呢?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第37页上“温室效应”原理的解说。
2.参考文中插图,同桌同学互相合作,试着画一幅“温室效应”加剧的示意图。3.请学生走上讲台,对照手中的“温室效应”示意图,向全班同学讲解“温室效应”的原理。
4.讨论:了解了“温室效应”的原理,我们再思考一下,地球“发低烧”的根源是什么?是谁的责任?
教师加以引导,最终明确:地球“发低烧”和人类的活动有关。
教学互动五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行为都会增加大气中二氧公碳的含量,我们人类的活动对地球“发低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了让地球早日“退烧”,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呢?
1.有感情地朗读课本第37页《绿色的眼睛》
2.讨论:你见过任意砍伐和摧残树木的现象吗?当时你是怎么想和怎么做的? 3.议一议。正确的做法应当是怎样的? 教学互动六
1.分组探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哪些行为也会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每组由一名同学负责记录。
2.各组分别推选一名代言人,将本组同学找到的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行为进行总结,向全班同学做个报告。
3.组与组之间进行比较,看看哪些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行为是大家的共识,针对这些会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行为进行讨论,有哪些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方法?
4.进一步探讨所提出的方法,哪些方法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教学互动七
师:全球变暖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为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必须行动起来,为地球早日“退烧”而努力。
1.假如你是医生,请拿起手中的笔,为“发低烧”的地球开张处方。
2.同桌或前后座之间互相交换地方,看看别人的处方开得好吗?好在哪里,吸取别的同学处开处方的长处,对自己的处方进行修改与完善。
三、结束过程:
师:处方开出来了,还要落实到行动中去,才不会使处方成为一张废纸,让我们一起从日常生活中做起,为地球“退烧”出一份力吧。
推举出几位最有责任感的“医生”,在课后负责督促同学们将出开的处方付诸行动。
第六课 天有不测风云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
通过了解一些故事,让学生意识到大自然也有不抗拒的一面,自然灾害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它的危害不可忽视,灾害无情人有情,人们在危难中互相帮助,共渡难关,这种精神十分可贵,是我们要学习的。
2.行为与习惯
帮助学生了解保护环境可以减少和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在日常生活中,强化环境保护的自觉意识。遇到自然灾害,会自护与互助,当其他地区发生自然灾害时,力所能及地向受灾地区的人们伸出援助之手。
3.知识与技能
学习在常见的自然灾害面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培养相应的应变能力,灾害发生时能够不慌乱。依照所学的灾害防护知识,采取正确的措施开展自护与互助。
4.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资料、专题调研、灾害自护演习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紧迫性,掌握一些遇到常见自然灾害的自护知识,以备不时之需。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六课 第1课时
课前准备:
请学生通过查阅书籍、上网等方式,了解有关自然灾害的概况,选取常见自然灾害中的一种,做较为深入的资料搜集。教师准备有关地震灾害的纪录片或新闻报道等。
一、导入
老师播放有关地震灾害的纪录片的片段。
二、课堂互动 教学互动一
1.阅读课本第40页《地震孤儿的故事》 2.讨论:地震是怎么回事,你听说过吗?
3.结合刚才看到的纪录片中的景象,思考:读了这篇文章后,你对地震带来的危害有哪些印象?
4.设想一下,假如我们居住的地方发生了强烈的地震,你对突发的灾害会有思想准备吗?你认为地震会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哪些危害?
教学互动二
1.师:其实,除了地震外,自然灾害还有很多种。
2.小活动:自然灾害知多少,请同学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某种自然灾害的相关资料,但不要说出这种灾害的名称,台下同学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试着说出这种自然灾害的名称。
3.每提及一种自然灾害,教师就在黑板上板书这种自然灾害的名称。4.请同学用简短的话归纳出这种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教学互动三
1.师:我们看到黑板上写着这么多种自然灾害的名称,自然灾害的种类确实不少。我们可以把它们进行归类。
2.学生试着为自然灾害分类。分类方法可参照课本第41页。教学互动四
1.师:自然灾害离我们并不遥远,2004年底,海底大地震引发的印度洋大海啸,顷刻之间夺去了约20万人的宝贵生命,我们也有同胞在海啸中遇难,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曾经直接或间接地和自然灾害打过交道。
2.搜索你的记忆,你听说过或者看到过自然灾害发生时的情景吗,如果听过或看过,请给大家描述一下吧。
3.其他同学注意听,听的同时,记下自然灾害的名称、灾害发生的时间、灾害带来的后果等信息。
教学互动五
1.分组朗读课本第42页《历史上的部分自然灾害记录》
2.请用笔在书上画出自然灾害发生的时间和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注意能反映灾害严重程度的具体数据。
3.对以上内容和在“教学互动二”里记下的信息进行归纳,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三.结束过程
1.师:自然灾害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它带来的后果常常使人类文明遭到严重的破坏,大量宝贵生命的丧失,社会和许多家庭多年积蓄的财产损失殆尽,一言以蔽之,无论古今中外,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极大。
2.布置小调查:通过查阅资料以及向家长或其他长辈调查,了解家乡最常见的自然灾害是什么,同时了解是什么原因引起这些自然灾害的。
第六课 第2课时
一、导入
师:你平时喜欢通过看报纸、看新闻、上网等方式了解祖国和世界各地的新闻吗,在看新闻的时候,你是否留意到有关自然灾害的报道?
二、课堂互动 教学互动一
1.近几年来,全球发生了不少自然灾害,请选择你所知道的一次重大自然灾害,向全班同学做一个介绍。
2.做介绍的同学介绍完毕后,对同一次自然灾害同样给予关注的同学,可在前面同学发言的基础上进行补充。
教学互动二
1.阅读课本第43页有关我国自然灾害的信息。
2.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课前准备的小调查,家乡最常见的自然灾害是什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这些自然灾害的?
3.讨论:从引起自然灾害的原因上考察,你认为“自然灾害”在多大程度上是“自然”造成的呢?
教师总结:多数自然灾害是大自然自身运动演化所造成的,但是,也有些自然灾害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有些自然灾害则因为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而加剧,有人把人类对环境破坏赞成的自然灾害,形象地称为“人祸”。
教学互动三
1.阅读课本第44页《是天灾还是人祸》
2.讨论:有哪些人类的行为诱发或加剧了自然灾害?
3.将这些引发和加剧了自然灾害的人类行为记在本子上,并为这些行为编上序号。看看能找到多少种引发或加剧了自然灾害的人类行为。
教学互动四
1.在你家乡有没有发生过因“人祸”而加剧的自然的灾害,如果有,把它写出来。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看看同学们写的是否一致。
如果不一致,教师提示:同一个家乡,同学们找到家乡发生的因“人祸”而加剧的自然灾害却不尽相同,说明了因“人祸”而加剧的自然灾害种类很多,人类的这些不当行为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教学互动五
师:2003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SARS在中国的大地上肆虐,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发生了很多动人的故事,让我们记忆犹新。
1.观察课本第44页右下角的图案的构成。
2.说一说,你觉得设计者设计这个图案的意图是什么? 3.有感情地集体朗读课本第45页《一封未能发出的信》
4.讨论:有人说,灾难可以使中华民族的精神得到锤炼升华,结合阅读《一封未能发出的信》,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教学互动六
1.阅读课本第46页“手拉手,心连心”中的内容
2.请几位同学扮演赴灾区慰问的记者,其余同学扮演灾区的小朋友,合理想像当时的情景,展开对话。
3.你曾经为灾区的小朋友献过爱心吗?除了捐款,你还能为灾区小朋友做些什么呢?如果有机会,请付诸行动。
教学互动七
1.阅读“小辞典”:《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 2.在书上画出国际减灾日的具体日期,并且记住它。
3.请同学朗读课本第47页《海滩小天使》。其余同学注意听。
4.从这个真实的故事中,你感觉到了掌握必要的遇险应变知识的重要性了吗? 教学互动八
1.仔细阅读课本第48页《地震发生时应该怎样应变》 2.在最短的时间内,试着将具体应变措施牢牢记住。
3.地震演习,教师:地震了!学生迅速做出反应,看地震发生时谁的具体应变措施掌握得好,能在短时间里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
教学互动九
1.请一组同学接龙式朗读课本第48页《面对洪水》漫画配的文字,其余同学对照漫画,注意听。
2.总结一下,遇到洪水应该怎么办?格式可以依照《地震发生时应该怎样应变》 3.讨论:为了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我们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 三.结束过程
师:天灾无情人有情,灾害发生时,我们大家要团结一心、自护与互助,积极应对。
第七课 许多物种消失了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
通过对人类的朋友——可爱的动植物的外观、本领等方面的了解,培养学生对生物的爱心,使学生认识到其他生物与人类是平等的,大家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
2.行为与习惯
从许多物种正在或已经消失的现状中,让学生意识到人类文明给其他物种带来的灾难,初步学会反省人类文明,增强学生保护动植物的意识,并让学生把保护动植物的意识切实融入日常生活中去,在校外生活中能够主动当好保护动植物的小宣传员。
3.知识与技能
帮助学生了解人类和其他物种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人类对待其他物种所应持有的态度。培养学生从全局看问题的意识。
4.通过收集资料和动植物的换位思考,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我们人类有许多可爱的朋友和我们一起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可是人类的活动已经对许多物种构成威胁,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保护其他物种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七课 第1课时
课前准备:
组织常常生收集某一种他们感兴趣的动物或植物的文字资料和相关图片或音像资料。
一、导入
师:我们人类和许多生物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这些动植物种类繁多,它们有着千奇的外观、特殊的本领,有的还会“助人为乐”,正是有了它们的存在,我们生存的家园才会这么生机勃勃,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结识我们身边的朋友,课前布置大家收集自己感兴趣的一种动物或植物的文字资料和相关图片,大家准备好了吗?
二、教学互动
教学互动一:多么可爱的朋友 1.“猜猜它是谁”
介绍准备好的某种动植物的相貌、习性、本领等,可以展示有关资料;台下学生猜。2.当小科学家。归类。
3.结识新朋友。自主阅读课文,谈谈“你喜欢它的理由”。教学互动二:我们的朋友在减少
1.接龙式朗读肯本第52页上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的动植物简洁。2.以濒临灭绝的动植物中的一种,说一句“遗言”
3.学生分三组,扮演课本第53页所提到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动植物。用动作表示发生的变化。
4.写出一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动植物。
5.朗读P53“世界灭绝动物”上墓志铭,讨论“没有了动植物,人类将何去何从?
三、结束过程。
1.再次朗读“世界灭绝动物墓志铭” 2.布置P54上的小调查。
第七课 第2课时
一、导入
播放影片《可可西里》片段
二、课堂互动
教学互动一 谁是杀手
1.阅读P55上介绍藏羚羊的独生女落和P66上《谁是它们的敌人》,结合影片讲述它们的遭遇。
2.阅读《放虎归山,山林在哪里》
3.讨论“谁是杀手“?明确:人类对野生动物的滥捕滥杀是导致藏羚羊和东北虎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
教学互动二 小型记者招待会
扮演课本公益广告和漫画的作者,召开小型记者招待会。教学互动三 救救青蛙
1.有感情地朗读P56上的《救救青蛙》。2.讨论;如果你看到这种场面,你会怎么做? 教学互动四 表演短剧《鸟》
1.朗读P57上白居易的《鸟》,并表演短剧《鸟》 2.撰写《保护————倡议书》,配上宣传画。
三、结束过程
1.请学生朗读《仙鹤姑娘》
2.张贴互动四中的倡议书和宣传画。
第八课 可怕的物种入侵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八课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对生活中奇怪现象的剖析,激发学生探究物种入侵的兴趣,知道什么叫外来物种,懂得外来物种与外来有害物种的区别,初步了解外来物种入侵已经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初步感知外来有害物种入侵对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及人类健康带来的巨大危害。教学过程:
话题一 从吃龙虾说起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吃龙虾吗?(交流喜欢吃龙虾的原因)2.我国原来并没有龙虾这个物种,你们知道龙虾是从哪里来的吗? 3.简介龙虾的来历。
龙虾原产于美国和墨西哥,后引入日本,在20世纪30到40年代,我国商从日本引进,我们把这种从国外引进的物种叫做外来物种。
4.讨论:龙虾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5.了解龙虾的危害。
师:是的,龙虾味道鲜美,很多人都爱吃,在江苏省盱眙县等地方每年还要隆重举行龙虾节,龙虾成为地方的一种特色小吃,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知道吗?如果你在我国的湖南吃了龙虾,那可是为维护洞庭湖地区的生态系统做了巨大贡献呢!为什么这样说呢,让我们看一段资料。
教师出示资料:小龙虾已经成了洞庭湖地区最大的灾害性外来物种,由于小龙虾的繁殖,对当地的鱼类、甲壳类、水土植物构成威胁,破坏了食物链,小龙虾食取水稻等水生、半水生作物的根系,破坏天然植被,而它们在堤坝挖洞筑穴,严重影响到湖区的防洪堤坝设施。
6.听了上面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
师:是啊,想不到小小的龙虾竟有这么大的危害,所以我们把龙虾这种外来物种称为外来有害物种。
话题二 你还知道哪些外来物种?
1.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还有哪些是外来物种?
(学生自由发言交流,教师从动物、植物等方面对学生予以提示)2.①外来物种不仅有动物,还有植物,大家看(出示紫茎洋兰图片),这种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②阅读课本中材料:《霸王草--紫茎洋兰》 ③交流讨论,人们为什么把紫茎洋兰叫做霸王草。
3.①物种入侵现象不仅我国存在,国外许多国家也存在这样的现象,让我们来听一个故事。
②听故事《谁是水路恶魔》
③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了解食人鱼的危害。话题三 外来物种都是有害的吗?
1.师:刚才同学们听了很多有关外来物种入侵的事例,那么,外来物种都是有害的吗?(组织学生深入思考、交流,如果发现对人们有益的外来物种的事例,教师可以加以引导)2.教师介绍西红柿、马铃薯等外来物种,了解这些外来物种对促进物种多样性、改善人们生活的益处。
3.阅读课本第61页“词语链接”,了解什么是外来有害生物。教师总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外来物种,什么是外来有害物种,知道了入侵物种中既有动物,也有植物,不仅我国存在物种入侵现象,其他国家也存在物种入侵现象,初步了解了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那么,我国遭受外来物种入侵的情况怎样?外来物种入侵给世界各国造成了什么危害呢?希望同学们课后通过上网搜索,到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向家长请教等多种去寻求问题的答案,下节课我们再一起交流吧。
第八课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物种入侵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理解生物之间、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
2.知道有害物种入侵的主要方式,了解我国和其他国家加强对外来有害物种防范和管理的措施,明确对待外来物种的正确态度。教学准备:
1.课前了解学生搜集材料的情况。
2.把教材中其他国家遭受的损失制成卡片资料。3.食物链图表。教学过程:
话题一 外来物种入侵对我国的危害
1.教师导入:辽阔的疆域,多样的生态系统和复杂多样的气候环境,使得我国容易遭受外来物种的入侵,我国所有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已经发现入侵物种,同学们上节课后已通过多种方式查阅了相关资料,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吧。
2.由于同学们搜集的资料比较多,下面我们分小组交流。3.集体交流我国遭受外来物种入侵的资料。4.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资料:
① 阅读《水上绿魔闷死昆明池》了解水葫芦的危害。② 阅读《水葫芦的自述》后讨论,为什么水葫芦会造成危害?
5.教师小结:通过交流讨论,我们了解到我国遭受物种入侵的范围是多么大,那么,我国遭受外来物种的损失到底有多大呢?
(出示教材中图表,请学生谈谈,看了数据有什么感受)话题二 外来物种入侵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1.外来物种入侵对其他国家也造成了巨大损失,你搜集到了哪些资料? 2.交流搜集的资料。
3.出示图表资料:《外来物种入侵给有关国家造成的损害》。
4.小结设疑:看来,外来物种入侵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那么这些外来物种为什么会疯长、蔓延呢?
话题三 “地头蛇”为什么斗不过“强龙” 1.讲故事:《欧洲家兔吃掉澳洲大陆》
2.欧洲家兔为什么会吃掉澳洲大陆,借助《生态平衡》中“食物链”图来阐述其中道理。
3.阅读教材“小资料”:《为什么“地头蛇”斗不过“强龙”》
话题四 我国的对策
1.师:防止外来有害物种入侵,我国是怎么做的? 2.阅读课本第65页“新闻链接”材料,思考讨论。
①有人认为食人鱼是一种动物,在我国剿杀食人鱼是不爱护动物的行为,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②学生各自阐述自己的看法,如果意见对立,可分组进行辩论。③专家观点:出示教学资源提示中“专业人士访谈”内容。
④教师小结:食人鱼会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产生严重危害,所以,剿杀食我鱼势在必行。
3.阅读课本第63页“新闻链接”:《中国加强对外来有害物种的防范和管理》。4.教师小结:防御外来物种入侵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各国纷纷制定法律法规,并且建立了防治和控制外来物种的管理制度和技术体系,目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实施了一项“全球外来入侵物种规划”,由很多国家的科学家参与,对如何防治和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做出规划,并提供行动指南,并确定5月22日为国际生物多样化日。
话题五 我们的行动 1.直击现场
情境:张丽嘉小朋友跟妈妈出国探亲,回国前,好朋友珍妮送给她一小包花种做纪念,她小心地把花种收进了旅行箱,到了机场,填写《出人境健康检疫申请卡》时,好看到了“是否携带动物、植物种子”一栏,她想起了那包寄托她和珍妮友谊的花种„„
①初步说说自己的解决方法。
②阅读教材中的得到的相关法律法规,再次交流,她该怎么办? 2.制定我们的防御方案。
阅读课本第63页“小资料”:《外来有害物种入侵的主要方式》,根据有害生物入侵的方式,制定出我们的防御方案。分小组交流归纳:全班交流。
教师总结
外来物种入侵是全世界人们共同面临的一个环境问题,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防御外来有害物种入侵。
第九课 自然资料取之不尽吗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
通过对自然资源利用历史与现状的了解,知道全球多种自然资源正面临的短缺,在频频告急,引导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教育学生从自身做起,合理使用和节约自然资源。
2.行为与习惯
帮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要自觉地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并向周围人宣传善待资源。
3.知识与技能
帮助学生认识到人类对自然资源应有的态度,了解和掌握在生活中节约自然资源的途径,合理使用和节约自然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堂讨论、小调查、小品表演、设计“绿色记事本”、“环保收支簿”、办绿色环保小报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有许多破坏和浪费自然资源的行为,为了把善待资源的要求落在实处,我们每一个都要行动起来。教学过程:
第九课 第1课时
课前准备:
1.查找世界环境日的具体日期和今年的世界环境日的主题。
2.布置小调查:家乡的自然资源主要有哪些?属于可以循环再生或者可以不断更新的自然资源有哪些?属于越用越少的自然资源有哪些?
一、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世界环境日是几月几日吗?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什么? 学生齐声作答。
二、课堂互动 教学互动一
1.师:随着世界环境日的临近,杨柳青小学六(2)班开展了以“保护自然资源,共建绿色环保社会”为主题的系列环保活动。
2.阅读课本第67页杨柳青小学六(2)班同学对全球及我国自然资源的总体状况进行调
查的结果。
3.对照课本第67页下方的插图,说一说你认为矿石、风力、土地这些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为什么?
教学互动二
1.将小调查的调查结果填写在课本第68页的相应的地方。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将答案补充完善。3.谈一谈你在小调查之后的感受。教学互动三
1.请几位同学扮演杨柳青小学六(2)班的张春蕾、范绍刚、李玉霞同学,朗读课文相关段落,其余同学注意听。
2.展开合理想像:如果水资源短缺的现象继续加剧,那么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子呢?请向大家描述一下。
教学互动四
1.阅读课本第69页《节水新概念》。
2.以“假如世界没有了水”为题,创编一个戏剧小品,表现世界没有了水之后,不同人的反应,并深度分角色演出。
教师提示:可以扮演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如:老人回忆若干年前水资源丰富时候的情景,追悔当时没有保护好水资源,小孩没有水喝,渴得难受,不停地哭闹着,农民望着干涸的土地和枯死的庄稼,无奈地落泪,学生后悔没有学好“节水”这一课„„
3.讨论:有人说,世界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结合之前的小品,请谈谈你的看法。
教学互动五
1.分组朗读课本第69页《自然资源“紧急求救”》中森林资源告急,矿石资源告急的段落,注意尽量把自己想像成在紧急求救的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读出感情来。
2.仿写。请用同样的口吻和语气,写下土地资源告急的相关文字。3.将写好的“土地资源告急”读给你的同桌听。
三、结束过程
1.阅读《令人担忧的数据》,在课文中把具体的令人担忧的数据用着重号画出来。2.布置学生了解我国保护自然资源的相关法规。
第九课 第2课时
课前准备:
1.了解围绕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各地举行了哪些活动。2.了解我国保护自然资源的相关法规。
3.向家人了解,自己家每月用电、用水量大约各是多少?
4.依照文中的“绿色记事本”,教师自己设计一本,并在本子上记下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有关的内容。
一、导入
师:人类无节制地开采利用自然资源,影响到资源的永利用,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二、课堂互动 教学互动一
1.阅读《复活节岛衰落的秘密》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复活节岛衰落的秘密是什么? 3.复活节岛衰落的秘密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呢? 教学互动二
1.请几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本第71页上许强、黄春雨、任丽的话。3.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教学互动三
1.阅读《世界上最早的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2.在这部最早的资源与环境保护法中,提到了一些保护资源与环境的具体措施,你觉得这些措施的提出,体现了我们祖先怎样的观念?
3.这些措施在今天还有用吗?如果今天再次制定《田律》,你认为还需要补充哪些方面的条例?
教学互动四
1.每年的世界环境日都会确定一个主题,你知道围绕今年环境日的主题,各地举行了哪些活动吗?
2.基于当前世界范围内自然资源的现状,如你要你为明年的世界环境日选取一个主题,你会选择什么主题呢?谈谈理由。
教学互动五
1.请同学朗读课本第72页王大同同学的话。
2.你还知道哪些我国保护自然资源的相关法规呢,说出来与同学进行交流。3.如果家乡的自然资源遭到破坏,你知道应该通过什么途径来保护它们吗? 4.假设你是当地的人大代表,请结合当地自然资源的具体情况,关注需要保护的自然资源,全班同学共同拟一份建议,呼吁大家对保护自然资源这一问题予以关注。
5.讨论:就保护自然资源这一问题,应该达成怎样的共识呢?自由发言,将得到的共识写在建议结尾处作为总结。
6.请学生在提交的建议后面签名,表示对此建议的支持。
教学互动六 为了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我们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1.阅读课本第72页《“绿色记事本”》。2.说一说这本“绿色记事本”的特点和用途。
3.看了赵小路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你是否也想设计一个自己的“绿色记事本”,并记下你在生活中节约资源的一些高招和想法呢?
教学互动七
1.请同学朗读课本第73页《环保收支簿》。
2.你家里使用自来水吗?如果使用,你会看水表吗?如果不会的话,课后请在家长的帮助下学会看水表。
3.讨论:你家每月用电、用水量大约各是多少?这些电和水用在哪些地方呢? 4.结合你家用电、用水的情况,谈谈你觉得你家用电用水还有节约的空间吗? 5.师:回家之后,请和你的家人一起设计一项家庭节水计划,实施节水计划后,将“家庭节水情况报告”填在书上。
教学互动八
1.阅读课本第74页“绿色信息”。
2.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绿色信息,你从什么渠道获取这些绿色信息的,请说出来和全班同学交流一下。
三.结束过程:
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
pí qì kù ài xù dao wān dòu
( ) ( ) ( ) ( )
qiān shǔ bào zào xǔ xǔ rú shēng rè lèi yíng kuàng
( ) ( ) ( ) ( )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9分)
赞( )不( ) ( )山( )岭 ( )出( )外
不( )思( ) ( )来( )去 ( )崖( )壁
一( )不( ) 心( )神( ) 千( )万( )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9分)
漆黑( ) 幸福( ) 消失( )
肯定( ) 绝望( ) 清楚( )
同意( )平静( ) 愉快( )
四、按要求写词语。(8分)
1.写出描写笑的四个词语。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2.写出描写春天的四个词语。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3.写出四个含“日”字的词语。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4.写出四个含“花”字的词语。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五、按一定顺序重新排列下面的词语。(8分)
1.中秋节 端午节 重阳节 除夕 元宵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广东 亚洲 广州 中国 东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师节 劳动节 妇女节 儿童节 青年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道红霞 晨曦初露 万道霞光 红日薄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按要求写句子。(5分)
1.你不好好学习,怎么能考出好成绩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场电影我必须去看。(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湖面很静。(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柳枝在春风中摆动。(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花生不好看。花生很有用。(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读一读,判断每组两个句子的意思是否相同,相同的画“√”,不同的画“×”。(5分)
1.要去看日出就得下半夜动身。
要去看日出下半夜就得动身。( )
2.小林上学校买了字典。
小林买了字典上学校。( )
3.我朋友的哥哥今天来我家。
我哥哥的朋友今天来我家。( )
4.妈妈让我到姥姥家去。
我让妈妈到姥姥家去。( )
5.爸爸对我说:“这次你一定要考出水平。”
爸爸对我说,我一定要考出水平。( )
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
1.《秋天的怀念》讲的是____的故事,歌颂了____。
2.《永生的眼睛》按照____的.顺序先后写了“我”的____、____、____捐献角膜的感人故事。
3.《望湖楼醉书》描写的是____的景色,诗的前两句是____________。
九、阅读理解。(14分)
难忘的经历
抗日战争胜利前两年的那个春天,我曾经有过一段难忘的经历。我忘不了那位救护我的老大娘。
我们二十多个地方干部,经过一夜急行军,来到一个村庄。我们分散住在群众家里。我被安排在郭大娘家。由于长途跋涉,我又困又晕,倒在炕上就睡着了。可是刚合上眼不一会儿,一个急促的声音把我喊醒了:“同志,同志,日本兵进村了!”
我一骨碌爬起来,喊我的人是房东郭大娘。我侧耳一听,街上(突然 果然 虽然)马嘶人喊,一片混乱。也许敌人已经在门外了,郭大娘顾不得再说什么,把我推进旁边的一间破屋里。她迅速地掀开一块四方的炕坯,压低嗓音说:“同志,快到炕底下待一会儿吧,敌人来了,我对付他们。”
我拉住她说:“大娘,您也下来吧。”
大娘着急地说 你是八路军 让他们看见可不得了 我一个老婆子怕什么 说着 她把我推进炕洞里 又赶快把那块炕坯盖好
我陷在黑暗的世界里了,什幺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到。炕洞很小,我感到憋得慌,慢慢地失去了知觉。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有人把我拉出炕洞,我喘息了一阵才清醒过来。
郭大娘看着我,又惊又喜地喊:“好险哩!日本兵进这屋来翻了七次。”
我环顾屋里,果然许多杂物上留有刺刀的痕迹。再看看大娘,只见她头发蓬乱,脸上满是血痕,脚是一跛一拐的。
“大娘,您让日本兵打了?”我吃惊地问。
郭大娘抿了抿嘴,用宽大的手掌理一理头发,又抹了一把脸,说:“日本人一个劲儿地找八路军。我说没有,他们不信。、同志啊,只要你们平安,多多打敌人,我这把老骨头挨几下又算得了什么!就是搭上老命,我也乐意呀!”
大娘拉着我的手,带伤的脸上浮现出幸福、自豪的笑容。
多少年过去了,在漫长的革命征途中,一想到这位机智、坚强的郭大娘,我就勇气倍增,更坚定地往前走。
l.这段难忘的经历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___
写作这篇短文的原因是______(4分)
2.请把短文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划掉。(2分)
3.请给第5自然段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分)
4.郭大娘为什么又惊又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首尾两个自然段的关系是( )。(2分)
A.前因后果 B.前后照应 C.主次分明
十、作文。(28分)
有的事,真的让你难以忘记,你会将它深深地藏在心中;有的事,真不好说出口,只能成为你心中的秘密。请以“藏在我心中的一件事”为题写一篇作文,要写清楚把这件事藏在心里的原因。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字数在400字以上。
参考答案
二、赞叹不已 崇山峻岭 喜出望外 不假思索 翻来覆去
悬崖峭壁 一丝不苟 心旷神怡 千辛万苦
三、漆黑(光亮) 幸福(痛苦) 消失(呈现)
肯定(否定) 绝望(希望) 清楚(模糊)
同意(反对)平静(喧闹) 愉快(忧愁)
四、1.捧腹大笑 乐不可支 喜笑颜开 笑容满面
2.春暖花开 春意盎然 春风送暖 春色满园
3.日出 日历 日期 生日
4.花好月圆 百花争艳 繁花似锦 花团锦簇
五、1.元宵节 端午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除夕
2.广州 广东 中国 东亚 亚洲
3.妇女节 劳动节 青年节 儿童节 教师节
4.晨曦初露 一道红霞 红日薄发 万道霞光
六、1.你不好好学习,不能考出好成绩。
2.这场电影我不能不去看。
3.湖面静得像一面镜子。
4.柳枝在春风中舞动腰肢。
5.花生虽然不好看但是很有用。
七、1.√ 2.× 3.× 4.× 5.×
九、1.抗日战争胜利前两年的那个春天。
表达对郭大娘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2.突然 虽然
3. : “ , 。 ! ” , , 。
4.日本鬼子七次都没能搜到“我”,“我”脱险了。
第1课 地球的形状
一.填空题
1.古代人认为地球的形状是:(平的)。
2.古希腊学者根据(月食的景象)分析,以及人们对(出海的帆船)长期观察,提出地球是(球形)的假设。
3.人们站在海岸边看远处的帆船,发现总是先看到进港船只的(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出港的船只,则总是(船身)先消失,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海平面下。
4.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成功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环球航行,验证了一个伟大的猜想(地球是球形的)。
5.第一个进入太空观察到地球的是(苏联)国的(尤里.加加林),第一次从月球拍摄地球照片的是(美)国宇航员。
6.2003年10月,我国宇航员(杨利伟)搭乘(“神州5号”)飞船在太空绕地球飞行了(14)圈,这是中国人第一次从太空遥望地球。2005年10月,(“神州6号”)把费俊龙和聂海胜送入太空。7.从太空看地球是个(球形)。8.地球大小的数据: 赤道周长:(40091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
地球表面积:(510067866平方千米)
二.判断题
1.古代人认为地球的形状是平的。(√)2.天似鸡蛋,地似蛋黄。(×)
3.人们一开始就知道地球是球形的。(×)4.人们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时间。(√)第2课 地球的表面
1.地球表面的形状各种各样,千姿百态,有(高山峡谷)、(峭壁悬崖)、(沟壑)、(平原)、(海洋)等。2.地球仪上的蓝色表示(水),绿色表示(耕地)、(平原)和(森林),黄色表示(山地)、(沙漠),白色表示(冰川)。3.地球表面70%是(海洋),30%是(陆地)。4.在地球表面占最大面积的是(海洋)。
5.20世纪70年代以前,摄影师在(飞机)上进行拍摄。70年代以后,人们利用更先进的(卫星)在空中拍摄地面,更清晰准确。
6.我国地势高低起伏的特点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第3课 地球的内部
一.填空题
1.地球的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
2.科学家把地球内部分为三层: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叫做(地壳),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地球中心部分叫做(地核);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地幔)。3.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较快),在较软的岩石中传播(较慢)。4.目前人类在探地研究中钻孔的深度只能够达到(14)千米。5.地球内部的构造是科学家根据一些自然现象(推测)出来的。
6.科学家从(火山)、(地热)、(地震)等方面收集有关地球内部的信息,他们还从(地震波)来推测地球内部的结构。
7.通过地震,科学家们知道地球表层是由(岩石)构成的;通过火山爆发,科学家们知道地球内部充满了(岩浆);通过温泉等地热能,科学家们知道地球内部(温度和压力非常高)。
第4课 火山和地震
一.填空题 1.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1991年法国火山学家(蒂娅·喀夫特和摩西斯·喀夫特)夫妇在考察日本云仙岳火山爆炸时,不幸双双遇难。
2.火山喷发是地球上最(危险)、最(可怕)的自然灾害之一。3.火山将要喷发前,会冒出(水汽)和(烟尘)。
4.从火山喷发的现象中,我们可以知道:地球内部(压力大,温度高)。5.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是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地震)。6.1976年我国(唐山)发生的地震造成24.2万人死亡,16.4万人受重伤,可见地震是可怕的(自然灾害)。
7.地震发生前会有井水(水位变化),动物(行为异常),(不寻常)的微波,大地(变形),瓦斯(泄漏)等征兆出现。
8.地震主要有(火山)地震、(塌陷)地震、(构造)地震三种类型。9.我国有史以来损失最惨重的地震是(汶川大地震),它高达(8.0)级。10.早在(1800)多年前,我国东汉时期的大科学家(张衡),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候风地动仪)。
11.当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屋里,你应该(就地避险),如果在屋子外,你应该(向空阔安全处疏散)。二 判断题
1.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2.地震发生时会引起水灾,但不会发生火灾。(×)3.火山喷发比地震容易躲避一些。(√)
4,。地震是一种突然发生的自然灾害,一般没有任何征兆。(×)5.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预报地震的方法会越来越科学准确。(√)6.火山喷发有可能引起地震,地震也有可能形成火山喷发。(√)7.火山周围常形成温泉。(√)三.选择题 1.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⑴)⑴地壳的运动⑵地下的温度太高 ⑶人类的活动
2.绝大多数地震是由于(⑵)⑴火山喷发⑵岩层断裂 ⑶山洪爆发
3.发生火山喷发的地点是(⑴)
⑴地壳较薄处并有裂缝的地方⑵地壳较厚而坚固出 4.火山喷发前的现象是(⑴、⑵)⑴大地震动⑵地下有声响
⑶空气中有异味⑷地壳温度骤然上升 5.地震前,岩层变化的顺序是(⑴)⑴弯曲 褶皱 断裂⑵断裂 褶皱 弯曲
6.如果当我们在家时发生地震。正确的做法是:(⑵、⑶、⑷、⑸、⑹⑻)⑴开门迅速跑到楼下⑵躲到桌子底下⑶把书包或衣服顶在头上⑷跳窗逃生⑸躲到卫生间等面积小的房间⑹打电话求援⑺不理它8.大声呼救 四.问答题
1.火山喷发是怎样形成的?
答: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2.什么是地震?它有什么危害?举例说明? 答: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地震)。地震能引起山崩、地裂、水灾、火灾等。
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造成24.2万多的人死亡,16.4万多人重伤,震区内大多数建筑物倒塌。2.地震发生在家里,怎样保护自己?
答:地震发生在家中要就地避险,不可贸然外逃,可选择开间小的卫生间、厨房、储藏室及墙角躲避。同时,要关闭电源、煤气,熄灭炉火,防止发生火灾和煤气泄漏。高层住户向下转移时,千万不能跳楼,也不能乘电梯,可利用两次地震的间隙,迅速撤离。
3.地震发生在公共场所,怎样保护自己?
答:地震发生在公共场所,正在比赛或演出的要立即停止。观众应躲在排椅下,震后有秩序地组织观众疏散。正在上课的学生,迅速在课桌下躲避。地震停止后,在老师统一指挥下,迅速撤离教室,就近在开阔地带避震,切忌拥挤、跳楼。
第5课 地表的变迁
一.填空题
1.(喜马拉雅山)是世界最高的山脉,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
2.大自然中能搬走碎石,改变地貌的力量有(火山喷发)、(分吹)、(海浪的冲击)、(雨水)等。
3.人类的(拦河筑坝)、(砍伐森林)、(围海造田)、(开采矿石)等活动改变了地表。
4.我们用沧海桑田来形容地表发生的变化,引起地表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地层运动)、(填海造陆)等。
二.问答题
1.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采集了鱼龙的化石。同时,人们还在山体岩石中发现了鱼、海藻、海螺等海洋生物的化石。根据上述资料,你能推测喜马拉雅山脉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吗?
答:在远古时代,现在的喜马拉雅山的位置可能是一片海洋,经过漫长的地质变化形成了今天的喜马拉雅山。2.什么力量是地球表面变得千姿百态? 答:地球本身的能量,在太阳的照射和经过风、流水、冰川、海浪等力量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
3、岩石是无比坚硬的,为什么一些巨大的岩石最后变成细小的沙子和泥土呢? 答:虽然岩石是无比坚硬的,但它也会风化、崩塌,被流水、风、冰川、海浪、重力等作用,最后变成细小的沙子和泥土。4.什么叫风化?什么叫侵蚀?
答: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坏的过程叫做风化。5.什么叫侵蚀?
1.在现代社会里,为了更好地生存,竞争将逐渐取代合作。
2.善于与人合作是一种品德,也是一种艺术。
3.诚实守信意味着要说出全部真话,公布自己的全部秘密。
4.“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每个人所有的承诺都必须履行。
5.能否体谅他人的处境,能否尊重他人的意愿,关系到与人合作的效果。
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30分。
6.在校园中,积极开展合作学习
①能够提高我们的交往能力 ②能够弥补个人知识的不足
③能够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④有利于培养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下列日常用语中,不能体现合作重要性的词句是
A.众人拾柴火焰高 B.人心齐,泰山移
C.独木不成林 D.吃一堑,长一智
8.列宁说:“竞争在相当广阔的范围内培植进取心、毅力和大胆首创精神。”因此
A.只有竞争才能使我们的事业成功
B.竞争可以激励我们进取,弥补我们的不足
C.我们要敢于竞争、善于竞争,必须摒弃合作
D.为了竞争的胜利,我们可以采取任何手段去打击竞争对手 9.竞争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我们的潜能,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使我们在竞争、比较中,客观地评价自己。这说明
A.只要有竞争就能使人上进
B.我们完全生活在竞争的环境之中
C.竞争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促进作用
D.竞争就是要不择手段地争取胜利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与他人合作时我们应当
①体谅他人的处境 ②尊重他人的意愿
③勉强别人去做他不想做的事 ④推己及人,体谅对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我们在合作中竞争的目标是
A.爱国守法,明礼诚信 B.各显神通,打败对手
C.精诚合作,敬业奉献 D.取长补短,携手共进
12.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于10月12日顺利升空。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史上的又一里程碑式的成就。“神舟”六号的成功是靠
A.聂海胜、费俊龙两位宇航员熟练的驾驶技术
B.酒泉发射中心良好的设备
C.“神舟”五号宇航员杨利伟取得的成功经验
D.全国人民的大协作
13.“人心齐,泰山移”这句话说明
A.没有合作,会一事无成 B.个人离不开集体
C.个人力量是渺小的
D.团结合作能够产生巨大的力量,战胜困难
14.下列反映合作与竞争关系的是
①竞争与合作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②合作结果是双赢,竞争的结果是两败俱伤
③在合作中有竞争,在竞争中有合作
④合作就是竞争,竞争就是合作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15.“守信的人所以失败并非因为守信而失败,而狡诈背信的人所以成功,也并非因狡诈背信而成功。”老舍的话启示我们A.我们要坚信诚信是为人之本 B.守信的人不会失败
C.背信的人一定不会成功 D.无所谓守信,反正会失败
16.“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人的“第二身份证”,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并干出一番事业,就必须具有诚实守信的品德。这就要求我们
A.诚信做人到永远 B.为了一时的利益,可以不守信
C.答应对方的事自己无能为力无所谓 D.只要别人的要求我们都答应
17.诚实守信是一种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品质。下列不属于诚实守信表现的是
A.在学习上不抄袭,不作弊,不投机取巧
B.对组织和他人不撒谎
C.袒护、包庇他人的错误
D.对工作态度老实,不弄虚作假
18.班主任要求你和小陈、小张共同出一期黑板报,围绕板面设计你们三人意见不统一。要想真正出一期理想的板报,必须
A.充分发挥个人的特长 B.谁当班干部听谁的
C.一切听老师的 D.集体合作,共同商量
19.信守诺言、言而有信是一种品格。承诺一旦做出,就必须兑现,但承诺要讲原则。下列关于承诺的认识正确的是
A.在考试时,好朋友让你帮助传纸条,你答应了
B.同学做了错事,你答应同学不告诉老师
C.同桌希望你帮他解决学习中的难题,你答应了
D.答应同学一块回家,结果你独自坐车走了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诚信是公民的“第二身份证”
②他人无意或过失伤害了自己,可以不计较和追究 ③合作中应设身处地体谅他人的情感
④善于合作是时代的要求,有助于事业的成功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三、双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错选、多选、少选,该题不给分。每小题3分,共15分。
21.美国商界有这样一句名言:“生意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这句话蕴涵的道理是
A.竞争与合作相伴相随 B.只有战胜对手,才能取得胜利
C.竞争与合作既对立又统一
D.生活中既存在正当竞争,也存在不正当竞争
22.古人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句话告诉我们
A.学习的时候不能一个人单独学习,要大家在一起学习
B.学会合作,能增长我们的才干,丰富我们的见闻
C.合作比竞争更重要,它体现一个人可贵的品质
D.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有利于自我的完善和发展
23.漫画“感谢对手”告诉我们
A.与对手竞争能使自己不断进取,奋力向前
B.竞争可以实现“双赢”
C.有竞争就没有合作,有合作就没有竞争
D.合作是一种力量,也是一笔财富
24.考试是每个同学都回避不了的事,有些同学怕考不好受老师的批评和家长的责怪,于是就采用作弊的手段得到好成绩。对此,下列的看法中正确的是
A.考试作弊无助于我们获得真实的本领
B.考试作弊可以让我们轻易地得到高分,提高自己的成绩
C.考试作弊有利于我们培养诚信的品质
D.考试作弊是一种不正当竞争
25.一位中国留美博士在毕业找工作时屡屡碰壁,万分苦恼的他最后找到了症结所在:刚到美国时乘车企图逃票被抓,此事被记入其个人信用记录中。此事说明了
A.诚信无价 B.诚信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
C.诚信是公民的“第二身份证” D.不诚信的人永远也找不到工作
附:第一卷答题卡:
第二卷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6.21世纪是合作的世纪,也是竞争的世纪。从学校内部的竞争到社会上的竞争,从国内竞争到国际竞争,无不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请回答:竞争最理想的结果是什么?(2分)怎样才能实现这个结果?(4分)
27.右图是“诚信”图标。
对于“诚信”,你是怎样理解的?
五、辨析题(10分)
28.背景材料:合作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合作是一种力量,也是一笔财富。善于合作,是时代的要求;善于合作,往往有助于事业的成功。
辨题:合作比竞争更为重要。
六、材料分析题(12分)
29.某中学八年级(1)班是先进集体。这个班具有良好的班风,有一股永不服输的豪气。在与兄弟班的竞争中,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各项工作都做得有声有色。班上同学各有自己的目标,大家在学习中开展竞争,你追我赶,各显神通,互相帮助,成绩都很优秀。
(1)八年级(1)班的同学在合作中竞争的成功经验,对你有什么启发?(6分)
(2)我们在创建优秀班集体的过程中,应如何处理同学间的竞争关系?(6分)
七、活动与探究题(16分)
30.某中学八年级学生在开展“共铸诚信学校”的活动中,进行了“诚信”情况的调查。调查结果见下表:
校园中“诚信”情况调查统计表(抽查人数:50人)
抄袭作业 考试作弊 言而无信
从未出现 20 34 24
偶尔出现 15 10 16
经常出现 15 6 10
(1)上表调查结果反映了什么问题?(6分)
二、谱写 幽静 失明 纯熟 陶醉 飞奔 记录 造就
三、 莱茵河 蜡烛 盲人 键盘 普通 纯洁 巍峨 终点
荫庇 错误 忘记 健康 曲谱 几吨 饥饿 座钟
四、采 托 度 常 缘 暑
五、微波粼粼 为所欲为 有朝一日 窃窃私语 无言以对 暗无天日
笔走龙蛇 独具匠心 雅俗共赏
六、略
七、1、qì bī ruì pài jiào miè
2、 ,。 , 。 , , , : “ ! ? ”
3、略
班级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
一﹑填空。(每空1分,共13分)
1.﹙﹚是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是最高形式的规则,制定规则的关键是﹙﹚、﹙﹚。
2.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表达了“爱心献社会,()的志愿者主题。”。
3.农历﹙﹚月﹙﹚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也叫﹙﹚。
4.1972年10月在第﹙﹚届联合国大会上,确定每年的﹙﹚月﹙日为“世界环境日”。
5.每年5月的第()个星期日为全国组残日。
二、判断。(每空1分,共8分)
1.《社会福利机构管理办法》是2001年颁布的。()
2.使用一次性筷子是讲究卫生的表现。()
3.保护环境是环保部门的事。﹙﹚
4.偷看别人的信件是违法的。﹙﹚
5.我国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劳动节。﹙﹚
6.残疾人应当受到社会的尊重。﹙﹚
7.自觉遵守规则是一种文明行为。﹙﹚
8.大城市里的空气污染主要是由工厂废气引起的。﹙﹚
三、选择。(每空1分,共10分)
1.下列行为遵守规则的是()。
A、考试不作弊B、在加油站门口抽烟
C、假期里到河里游泳
2.﹙﹚2001年被授予“环球二十位最具影响世纪女性”的荣誉称号。
A.贝多芬B.张海迪C.李清照
3.一节旧电池能够污染﹙﹚平方米的土地。
A.3B.2C.1
4.乘车“先下后上”是怎样得来的()。
A、约定俗成B、专门制定
5.﹙﹚月﹙﹚日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的光荣日子。
A.8月1日B.7月1日C.9月1日
﹚
6.﹙﹚是目前速度最快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
A.地下铁道B.悬磁浮列车C.航空运输
7.﹙﹚被人们誉为中国的“两弹之父”。
A.王进喜B.孔繁森C.邓稼先
8.“学校里没有纪律,变如磨坊里没有水”。
A.谢觉哉B.曹瑞C.夸美纽斯
9.﹙﹚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和最高立法机关。
A.最高人民法院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最高人民检察院
10.到目前为止,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接近﹙﹚万千米。
A.3B.1C.6
四、连线(6分)
乐圣李四光
两弹之父贝多芬
我为祖国献石油王进喜
公仆武文斌
钢铁战士邓稼先
地质学家孔繁森
五、简答。(第1小题5分,第2﹑3小题个4分,共13分)
1.请你写出社会福利机构包括哪些机构?﹙至少五种﹚
2.写出现在交通存在哪些问题?
3.请你为自己班里制定一个图书角借阅规则。
2013—2014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期末试题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13分)
1.规则﹑法律﹑公平、公正。
2.真情暖人心
3.九﹑九﹑中国老人节。
4.27﹑6﹑5
5.三
二、判断。(每空1分,共8分)
1.×2.×3.×4.√5.√6.√7.√8.×
三、选择。(每空1分,共10分)
1.A2.B3.C4.A5.A6.C7.C8.C 9.B10.A
四、连线(6分)
乐圣李四光
两弹之父
我为祖国献石油王进喜
公仆武文斌
钢铁战士邓稼先
地质学家孔繁森
五、简答。(第1小题5分,第2﹑3小题个4分,共13分)
1.答:福利院﹑儿童村﹑老年公寓﹑敬老院﹑救助站…
2.答:道路拥挤堵塞,交通事故频繁发生,环境污染严重。(答案不唯一,酌情加分)
3.①本班图书实行开架借阅。②上架选书时,将弃选图书放回原位。
③每次限借2册,借期10天。④请当面检查所借图书污损情况,如发现有污损,应当立即向管理员声明。⑤转离学校时,应主动归还全部图书。⑥本班图书管理员由大家推举的同学担任。(答对4条就可)
姓名
一、我会判断:(每题2分,共20分)
1、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地域很广,占全国总面积50%以上。(√)
2、满族、朝鲜族、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的祖先,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东北地区。
(√)
3、瑶族的银饰在各民族首饰中首屈一指。
苗族(×)
4、传说中的“歌仙”刘三姐,就是白族民间歌手的典型代表。壮族(×)
5、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一直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节日。
(×)
6、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传统的盛大的节日。
(√)
7、祖国西北新疆一带,只居住着维吾尔族同胞。
(×)
有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卡、锡伯等十几个少数民族
8、我国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发展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
9、小明到少数民族朋友家做客,随心所欲,无拘无束。
(×)
10、各民族之间要相互尊重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不用相互尊重语言文字。
(×)
11、在我国北部的内蒙古大草原,主要生活着苗族。蒙古族(×)
12、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都是国家的主人(√)
13、服饰是一个民族的象征(√)
二、我会选:(每题2分,共20分)
1、(A)是海南岛上最早的居民。
A、黎族 B、傣族 C、布依族
2、汉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B)。
A、85% B、92% C、95%
3、(A)是一个民族的外在特征。
A、服饰 B、饮食 C、住所
4、()是彝族、白族、纳西族等民族的节日。
A、春节 B、泼水节 C、火把节
5、(C)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
A、古尔邦节 B、过赶节 C、泼水节
6、东北地区流行(C),节庆活动时,敲锣打鼓,十分热闹。
A、信天游 B、花儿 C、扭秧歌
7、藏族人民待人接物的礼仪是(A)。
A、献哈达 B、问候请安 C、握手
8、在辽阔富饶的中华大地上,生活着(A)个民族。
A、56 B、55 C、58
9、(B)是藏族人民的好儿子。
A、焦裕禄 B、孔繁森 C、王进喜
10、(B)同胞信奉火神,不允许在火旁砍东西。
A、回族 B、蒙古族 C、白族
11、当我们初次与蒙古包牧民相处时,正确的做法是(A)A、进入蒙古包前,把马鞭放在蒙古包外 B、把不干净的东西扔进灶火里
C、用鞭子打主人的狗
12、(苗族)妇女较典型的装束是短上衣、百褶裙 A、汉族
B
维吾尔族
C 苗族
13、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首府是(B)A、上海
B 乌鲁木齐
C 握手
三、我会连:(共20分)陕北
窑洞
土家
蒙古包 壮族
吊脚楼 侗族
干栏 蒙古族
仙人柱 鄂伦春族
鼓楼
吃手扒肉、喝奶茶
赫哲族 烤羊肉串
藏族
吃糍粑、喝酥油茶
苗族、侗族
鱼刨花
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 吃腌鱼和腌肉
牧区少数民族 竹筒饭
黎族、佤族
四、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在我国北部的大草原,生活着(蒙古族)族。
2、我国云贵高原及四川大、小凉山地区,有(苗族)、彝、(壮族)、布依、(侗族)、(瑶族)、(傣族、白族)等20多个民族聚居。
3、珠江流域、东南沿海赛著名的(壮乡)乡、(侗乡)乡、(土家)山寨。
4、蒙古族的服饰包括(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等。
5、苗族妇女较典型的装束是(短上衣)、(百褶裙)。
6、(古尔邦节)是回族、维吾尔族等民族的节日。
7、泼水节是(傣族)族的盛大节日。(赶过节)节是土家族的主要节日。(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8、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是(民族团结)、(友好相处)、(共同繁荣)的保证。
9、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管理本民族的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民族区域自治)。
10、汉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2%),其他55个少数民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民族团结,友好相处,共同繁荣的保证是(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
11、我国东北地区生活着满族、(赫哲族)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等少数民族。中华民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西北地区流行(信天游)和(花儿)。东北地区流行(扭秧歌),朝鲜族的(长鼓舞)、傣族的(孔雀舞)都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
12、(泼水节)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拉估族的节日(赶过节)是土家族的重要节日,(古尔邦节)是回族、维吾尔族等民族的节日(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传统的盛大节日。
五、我会列举:(每题5分,共10分)
1、列举我国的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和和浩特)、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乌鲁木齐)、西藏自治区(拉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
2、列举汉族的重大节日。
春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清明节等
3、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
答:在自治区内,由当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
六、实践操作:(10分)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共27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炽热(chì)
羸弱(yíng)舷窗(xián)
屏息凝神(bǐng)....B.点缀(zhuì)
载人(zài)吟唱(yén)
心有灵犀(xī)....C.迟钝(dùn)
癫狂(diān)蔚蓝(wèi)
毛骨悚然(sǒng)....D.负荷(hē)
告罄(qìng)闲暇(xiá)
坚持不懈(xiè)....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3分)()A.无虞 轮廓 不期而至 耀武扬威 B.俯瞰 蒙眬 天涯海角 珊珊来迟 C.凸现 闲暇 精打细算 怏怏不乐 D.漫步 重负 语无伦次 洋洋得意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A.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B.这篇文章错别字很多,用语无伦次来评价它是再恰当不过了。....C.元宵节时,人们不期而至地来到城隍庙赏灯。....D.当你资金告罄的时候你一定要给我说,我能够帮你的就帮你。....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荆楚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不断涌现。B.这朴素的话语多么深刻地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啊!C.家庭教育的实质是爱的教育,父母爱孩子的方式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成功。D.由于他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优异的表现,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5.对下列各句所用的表达方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议论)B.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叙述)C.住在基地木板屋里的伙伴们等待了好几个星期,起初充满信心接着有点忧虑,最后终于愈来愈不安。(叙述)D.愿上帝在这个艰难的时刻保佑大家并给你们安慰。(抒情)6.下列对课文内容解说不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伟大的悲剧》一文讲述了挪威探险家阿蒙森和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南极展开的一场富于戏剧性又令人心酸的角逐。最后,斯科特和他的队员们在归途中悲壮覆灭。因此,他们彻底失败了。
B.《太空一日》具体叙述了航天英雄杨利伟太空一日的紧张和惊险,以及看到的太空奇景和所遇的神秘的敲击声等故事,表现了英雄杨利伟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定的意志、献身的精神和对祖国,对人民,对战友,对亲人的无限感念之情。
C.《带上她的眼睛》是一部科幻小说,用轻快又略带哀伤的笔触刻画了一个动人故事。
D.《河中石兽》选自清代大学士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文章主要内容是河里掉了石兽,因为水的冲力和石兽本身重量的原因,所以找石兽要从石兽掉落的上游去找。文章意思就是要具体考虑问题,不能想当然。
7.诗句默写。(6分)
(1)《约客》中表现作者含而不露的表达寂寞、焦躁心情的句子:
。
(2)杜牧在《泊秦淮》中借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讽喻晚唐统治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深切忧思的句子是:
。
(3)《贾生》中诗人用欲抑先扬的手法讥讽朝廷的昏庸和对贤臣的不重用的两句是:
。
8.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3分)(1)请从以下三则广告词中,任选一则来分析其创意的妙处。联想电脑:“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宛西制药:“药材好,药才好。”
山东省旅游:“走近孔子,扬帆青岛。”
(2)下面是旅居台湾的孔子第77代嫡传孙孔德写给在大陆的二姐的对联中的上联,请为它选填下联。上联:风雨一杯酒 下联:
A.天涯共此时
B.羁危万里身 C.江山万里心
D.千里共婵娟
二、阅读理解(共43分)
(一)《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9.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代词指代的内容。(2分)
(1)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 “之”指代
(2)求之下流,固颠……“之”指代
10.讲学家和老河兵都说到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但他们对沉在河中的石兽得出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讲学家据此得出的最终结论是(3分)()A.尔辈不能究物理 B.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C.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D.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老河兵的最终结论则为(3分)()A.水不能冲石 B.转转不已,遂反朔流逆上矣 C.求之下流,固颠 D.石必倒掷坎穴中。
1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或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山门圮于河(倒塌)B.棹数小舟(划船)..C.不亦颠乎(颠倒,即本末倒置)D.遂反溯流逆上矣(逆水流而上)...12.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一种见解是从石性和沙性角度做分析,认为应在石兽落水处寻找石兽。
B.一种见解是从水暴涨冲击石兽而走做分析,认为应该到河的下游去寻找石兽。
C.一种见解是从石性、沙性和水冲击角度做综合分析,认为应到兽落水的上游去寻石兽。D.三种见解都是正确的,只不过实践更重要。
13.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找出文中说明这个道理的原句。(3分)道理:
句子:
(二)伟大的悲剧(节选)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他希望以后会有人在他的遗体旁发现这些能证明他和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正是这种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刻。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画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住在基地木板屋里的伙伴们等待了好几个星期,起初充满信心,接着有点忧虑,最后终于愈来愈不安。他们曾两次派出营救队去接应,但是恶劣的天气又把他们挡了回来。一直到南极的春天到来之际,10月29日,一支探险队才出发,至少要去找到那几位英雄的遗体。11月12日,他们到达那个帐篷,发现英雄们的尸体已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他们找到了那些书信和文件,并且为那几个悲惨死去的英雄们垒了一个石墓。在堆满白雪的墓顶上竖着一个简陋的黑色十字架。
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14.第一自然段中,斯科特上校日记的内容表明了什么?(2分)
15.斯科特将“我的妻子”改成“我的遗孀”,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2分)
16.斯科特遗体的姿势是怎样的?这表明了什么?(3分)
17.文中为何要写“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3分)
18.最后一自然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19.斯科特一行去南极探险的意义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3分)
(三)珠穆朗玛峰上的魔方
徐 畅
列车经过唐古拉山口,海拔飙升到5000米以上,车厢内紧急供氧。多名乘客趴倒在座位下抓住输氧管吸氧,他们多是四十岁上下的中年人。
“现在这些少年,身体都不行了。”靠窗的老太太说。“四十多岁的人还算少年啊?”邻座的男人问。老太太瞥着男人说:“我四十多岁的时候,他们还在撒尿和稀泥呢。”男人有点尴尬,黝黑的脸涨得通红,不再搭理老太太。
火车把天走黑了,夜越陷越浓。我们继续有说有笑,但每当望向窗边面无表情的老太太,内心都会阴沉下来。
我毫无睡意,百无聊赖,掏出背包里的魔方,笨拙地拼好蓝色的一面。我眼睛酸涩,看了一眼窗外,老太太正聚精会神地看着我手中的魔方。
“你也会玩这小玩意儿?”她问。
“会一点儿。”我并不想跟这古怪的老太太多说话。
“我怎么都玩不会,我儿子会,他半分钟就能拼好一个,无论多复杂。”她自豪地说。
“他到哪里去都带着魔方,跟你这个一模一样。”她又说。
“一般的魔方,长得都一个样,天下乌鸦一般黑嘛。”我为自己不恰当的比喻而诧异。老太太笑了,这是她第一次笑,虽然谈不上慈祥,但也总好过冷脸。
“你一个人去西藏做什么?”我没话找话。
“去看我儿子,我跟别人都这么说的。”她说。
我无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她要真去看儿子,为什么说得那么不确定呢?况且我只是随口问问,又不是真的关心她。
“就你一个人啊?那么远,还那么大年纪。”我问。
“今年整七十。我命硬,老头子二十多年前就死了。我中午给他送饭时,他躺在麦地里,身子已经硬了,双手抽成两只鸡爪挠着胸口。我是一个人过的。”她平静地说,仿佛在讲别人的老伴去世的故事,“那时候小军才三十岁出头。他跟疯子一样,哪里都想去,媳妇也不要,后来离婚了。”“小军,”我说,“你儿子?”“对对,当然。”“每年都要出去一趟,不是新疆就是西藏,还去过几次外国什么鬼地方。”她说。
“旅游吗?”
“不是,”老太太看看窗外雪山远去的黑影,“去登山,登了很多座山。每登一座山,他都往家里寄一张明信片,现在一捆明信片有五块大饼那么厚。”她用手比画五块大饼的厚度。
“你儿子是登山家啊?我们跟你去拉萨还能见见他。”我说。
老太太摇摇头,数着手指头说:“对,就是2001年。”
“怎么了?”我问。
“我骂了他一顿。他要去登珠穆朗玛峰,就是那个最高峰,我不同意。”她眼睛眨巴着,“他还是去了,也给我寄了明信片。”她看着我手里下意识转动的魔方,“也带着这么个玩意。登……登顶了。”
“你儿子登上珠峰了。”老太太瞬间伟大起来。
“是的,后来登山队去我家了,队长提溜着我儿子的一大包东西,都是登山用的。还有就是一个魔方,六面颜色都对好了,他们说是在峰顶拼好的。”
“为什么他不亲自跟你说?这么光荣的事情。”我问。
“他死了。”老太太的双眼像干涸的枯井,纵使再难过,也无法产生任何水分。我右手一颤动,我明白,老太太说是去西藏看儿子,实际上是要去看珠穆朗玛峰。
“总共死了三个人,都是在下山的路上,雪崩——你可晓得?”她说。
“晓得。”
“三个人都埋在雪里头,挖出来时手还保持着往外扒雪的姿势。”她补充说,“我老头子死了,我儿子死了,村里人都说是我把他们克死了,是我命硬。我早该死在他们前面,我这叫人嫌弃的死老太婆。”
我汗湿的手握着魔方,安慰的话是多余的,我缓缓拧动着魔方,等待她继续讲下去。“我儿子真正拼了一辈子魔方,从六岁就爱玩,一直玩到三十六岁,他也算这方面的高手了。”老太太努力想挤出一点笑容,却失败了。
我把魔方递给她,她小心翼翼地接过去,捧在眼前。她双手微颤着转了几下,原本拼好的蓝色面也被打乱了。她连续转了十来下,想恢复原来的蓝色面,但是越拼越乱。
“我跟你说过,我儿子半分钟就能拼好一个。”她把魔方还给我。
我看了一眼手表,凌晨两点半了。后来,老太太趴在座位上睡着了。我搜刮脑海里拼魔方的所有公式,甚至用手机在网上找了各种拼魔穷图解。
两个半小时后,天亮了起来。老太太理理满头白发醒过来,她看到桌子上魔方的红橙蓝绿黄白六个面都拼好了。她欣喜地望向我,抹一把干涩的眼睛,又转过脸去凝视着窗外。
20.文中老太太两次说到她儿子“半分钟就能拼好一个”,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蕴含的不同心理及重复出现的作用。(4分)
21.小说中老太太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
22.请结合文本就小说在情节结构上的某一特点进行探究。(3分)
三、写作(50分)23.请你以“那一次,我读懂了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加上适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扣题作文;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第六单元质量评估
【答案与解析】
1.C(A.yíng——léi;B.yén——yín;D.hē——hè)2.B(珊珊——姗姗)3.B(“语无伦次”与错别字多不相关联)4.A(B.语序颠倒;C.成分残缺;D.缺少主语)5.B(这句话使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6.A 7.(1)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2)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3)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8.(1)示例:联想电脑的广告运用双关。说明失去联想品牌电脑与人类失去想象力一样。后果同样不堪设想。宛西制药用谐音既强调了制药原料的精良,也道出了药效高;同时又简单易记。山东省旅游运用借代的手法,用孔子指代山东文化,提醒游客来山东观光,可以亲近博大精深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又可亲身感受海滨城市青岛的魅力。(2)C 9.(1)指讲学家所说的话。(2)石兽。10.C B 11.C 12.D 13.略
14.他心中惦记着祖国、民族、朋友、妻子,有着无私的爱。
15.“遗孀”的意思是“某人死后,他的妻子称为某人的遗孀”。这是斯科特面对死亡时所表现出的冷静、坚韧的性格以及他对妻子深深的爱。
16.英雄们的尸体已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表明斯科特在关键时刻爱护着同伴,为探险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
17.“国王”是英国人民的代表,以此突出他们心灵的无比高尚,表现了人们对他们的敬仰。18.最后一自然段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崇高的赞誉,是全文的主旨句,起点题作用。
19.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20.不同心理:①第一处表现了老太太初与人搭讪谈及儿子时,不经意间流露出的自豪;②第二处则表现了老太太因思念儿子,内心极为痛苦,但又不愿以之示人,想要用夸耀儿子的语言来掩饰的微妙心理。作用:①重复出现,突出了老太太对儿子的怀念和自豪之情,使人物形象真实可感;②前后呼应,突出了“儿子”玩魔方水平之高,照应了小说的标题。
21.①心直口快。看到四十岁上下的中年人途径唐古拉山口时抓住输氧管吸氧,直言他们这些年轻人身体都不行了。②命运悲苦,内心痛苦。丈夫与儿子相继离世,孤单无依,生活很痛苦,双眼像干涸的枯井;因村里人说自己命硬克死丈夫、儿子而自责、内疚。③外表冷漠,言行古怪。旅途中面无表情,很少笑,称四十岁上下的人为“少年”,且不满邻座男人对她的质问,并以自己的“逻辑”回应,不管他人是否尴尬。④坚强。平静地向“我”讲述丈夫和儿子离世时 的惨状;尽管内心十分痛苦,在人前仍努力想挤出一点笑容。⑤深爱儿子。与“我”谈到她儿子拼魔方时充满自豪;七十岁高龄,还要去看“儿子”,去看珠穆朗玛峰。
22.示例一:小说以“魔方”为线索,贯穿全文。①“魔方”引出了“我”与“老太太”的对话,进而引出了老太太对儿子的回忆,故事情节随之自然展开,最后,“我”为了安慰老太太而花了一个晚上拼好魔方,给她惊喜。②在老太太的叙述中,魔方多次出现,与情节发展和人物情感变化相始终。可以说,“魔方”是链接“我”“老太太”和“儿子”三者的纽带,整个故事围绕魔方展开,情节发展更为自然也更为紧凑集中。
示例二:小说运用了欲扬先抑(先抑后扬)的写法。①老太太一出场就面无表情,言行古怪,让周围的人觉得阴沉;随着交流的深入,“我”渐渐发现她屡遭不幸但性格坚强,外表冷漠却内心充满着爱。②“我”起初觉得老太太古怪,不想理睬,勉强敷衍她;后来却对她肃然起敬,满怀同情。这种欲扬先抑的写法,不仅避免了情节的平铺直叙,增强了故事的吸引力和可读性;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主题更为突出。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推荐阅读:
八年级英语下册第六单元试题及答案09-10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123单元教案11-03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的教案设计06-10
科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1-19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复习资料07-04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期末试卷07-21
泰山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10-07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09-16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案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