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监督工作总结

2024-11-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传染病防治监督工作总结(共13篇)

传染病防治监督工作总结 篇1

根据《市卫生局关于印发2010年市传染病防治监督重点检查计划的通知》的精神,结合我县现阶段传染病防治的情况,2010年我县针对县、乡、村三级卫生网进行全面监督检查。现将2010年传染病防治监督情况总结如下:

一、疫情报告监督检查情况

全县公立医疗机构(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20家,全部设有传染病疫情报告责任人。私立医疗机构(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184家,均设有传染病疫情报告责任人。同时,建立传染病报告制度(网络直报、报告卡、传染病报告登记记录等)。本报告法定传染病例数171例(12月3日止)。

二、医疗废物处置监督检查情况

2010年结合开展全县医疗机构基本情况调查的前提下,开展全面医疗服务机构监督工作。特别是医疗废物处置监督工作作为侧重点。同时,松溪县卫生局针对性地发文“松溪县卫生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工作的通知”,并积极督促实施。在开展医疗废物处置监督工作中,把《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宣传到位,要求相关单位做好医疗废物无害化管理工作。要求医疗废物处置的分类、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重点环节做到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等规定。特别强调与南平“绿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签协议的医疗卫生机构

(县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规范性地交由处置中心集中处理。其他相关单位均按“能够焚烧的,应立即焚烧;不能焚烧的,消毒后集中填埋”的原则处置。本次全面监督工作对我县医疗废物处置工作的规范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存在问题

通过疫情报告监督检查情况来分析,有一些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私立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报告制度不够落实到位。只是电话报告,有传染病登记记录、报告卡缺项。

传染病防治监督工作总结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市2000例中小学生。其中男1242例, 女758例, 年龄10~16岁, 平均 (12.23±3.23) 岁。所有学生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并且同意, 学生及家长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小学生1200例, 初中生600例, 高中生200例。将所有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均为1000例。对照组中男621例, 女379例;小学生600例, 初中生300例, 高中生100例;年龄10~15岁, 平均 (12.01±2.87) 岁。实验组中男621例, 女379例;小学生600例, 初中生300例, 高中生100例;年龄11~16岁, 平均 (13.27±4.23) 岁。两组学生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

1.2 防治方法

对照组学生采取常规的传染病防治运行方法进行监督管理, 实验组学生在此基础上需要使用全新的传染病防治方法进行监督管理。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 首先需要使用全面多角度的手段对传染病进行相应的防治, 同时也需要使用一般治疗+对症治疗的手段对已经出现了传染病的患者进行治疗。通过这种方法, 一方面能够较好的预防学生出现传染病, 另一方面若学生已经出现了传染病, 也能够通过对症治疗和基础治疗及时有效的对其进行病情控制, 因此能够有效控制学校中传染病的病情。尤其是需要切断传染病的传播渠道, 并提升学生的自身抵抗能力。我们也和教师进行交流, 在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中引入一些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让学生能够更加完善的提升自身的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

1.3 疗效标准

本次研究中需要对两组学生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 在随访的过程中比较两组学生的传染病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研究中的数据纳入到SPSS 17.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学生的传染病发生率0.7%明显低于对照组学生的传染病发生率10.3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学校是众多人群的集中区域, 因此极有可能导致传染病的发生。传染病是由一些特殊病原体导致的有着流行性以及传染性的疾病, 在临床发病的过程中, 会出现发展快、起病急以及病情危重等特点。一旦爆发, 就会在较大的范围中快速的传播[2]。尤其是对于学生而言, 身体抵抗能力以及各项机能等没有发育完成, 因此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极有可能会出现传染病的情况, 同时传染病也会对学生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 一些传染病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生命。

正是由于这种特点, 找出一种更加有效的传染病的防治管理方法就显得极为重要。在本次研究中, 我们使用全新的传染病防治方法进行监督和管理。在此过程中, 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在另一方面, 也需要提升学生的身体抵抗力, 通过这种手段能够降低学生的传染病发生几率[3]。尤其是我们关注到了学生学习生活过程中, 很多细节实际上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因此我们对学生实施了传染病知识的教学, 让学生对传染病的防治有着紧迫感。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 实验组学生的传染病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这说明在临床进行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过程中, 使用全新的监督管理方法效果更好, 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学校传染病防治运行机制及监督管理对策。方法 选择2000例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100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方法进行传染病防治, 实验组使用改进后的传染病防治方法进行防治。结果 实验组学生在1年之内的传染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学生的传染病发生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使用全新的传染病防治运行机制, 能够明显的避免在学校日常学习工作过程中出现传染病的发生率, 在临床对传染病进行防治的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学校传染病,防治运行机制,监督管理,对策探讨

参考文献

[1]邹崇杰, 黄文光, 魏海雄, 等.探究有效的学校传染病防治运行机制及监督管理对策[J].中国伤残医学, 2014, 22 (13) :301-302.

[2]张双立, 潘婕.北京市东城交道口地区10年学校传染病发病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 (17) :240-241.

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现状调查研究 篇3

【关键词】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行政机构

传染病的发生会给整个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所以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卫生监督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对保障人民身体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我国目前针对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对卫生监督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工作受到很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还很多,国家相关部门必须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科学的改善措施,减少社会中传染病的发病几率,保证人民大众的健康。

1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卫生监督是有效防治传染病的方式,我国已经成立相关机构专门开展监督工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传染病防治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卫生监督工作的现状还是不尽如人意,存在的问题是非常多的。

1.1医疗卫生体制存在严重的问题

虽然我国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对医疗卫生体制进行了很大的改革,但是在卫生监督工作中发现卫生体制中存在的问题相对还是较多:第一,主要部门职责不清。根据目前我国的相关法律,卫生监督的主体是卫生行政部门,其下属的卫生监督部门是真正的执行机构,卫生监督部门在工作的过程中没有规范性的文件对他们的工作内容、岗位职责以及工作标准等进行明确。另外,对于公办的医疗卫生机构监督存在漏洞,因为公办医疗卫生机构既是卫生行政部门开办的,又需要卫生行政部门监督,这样就导致在卫生监督中很难做到一视同仁,对公办医疗卫生机构存在的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1.2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

目前我国法制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在卫生监督方面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规范,如《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消毒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传染病防治日常卫生监督工作规范》等,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卫生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对卫生监督中的一些具体的实施办法涉及较少,缺乏针对性措施,一些处罚的标准混乱,卫生监督工作很难有序、科学的进行。例如,对于谎报、瞒报门诊日志的,在相关法律中规定要进行处罚,但是如果医疗机构不建立门诊日志,则无从查起,也就不能进行处罚。

1.3人员经费、培训问题

由于卫生监督的对象涉及行业比较多,包括医疗机构、公共场所、学校及托幼机构、消毒产品生产单位等等,这些单位的分布较广,卫生监督的工作量较大,卫生监督人員缺乏。对不同的场所卫生监督的标准不一样,涉及的监督内容不一样,而目前与传染病执法相关的法律法规门类是最多的。专业化的传染病监督人员比较少,缺少临床医生的加入,对待专业性很强的如《处方管理办法》的执法等,卫生监督的效果很难提高。另外,对于基层卫生监督单位来说,单位性质不明确统一,经费问题也是影响卫生监督工作顺利进行的一大问题,很多卫生监督机构的经费严重不足,往往只能依靠创收来维持单位生计,严重挫伤了卫生监督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卫生监督员特别是传染病卫生监督员在面临许多新的传染病监管时,对疫情情况、诊疗方案、指南、防控方案等培训滞后,业务能力下降,不能及时掌握疫情新动向,造成工作被动。卫生监督员的形象未能得到全面提升,未能体现传染病防治的效益外在性。

2如何加强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工作

2.1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相关法律

在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中,要对卫生监督部门、行政部门以及疾控中心三者的关系进行协调,使其形成良性循环。卫生行政部门主要制定相关的传染病防治方案和规划。在发放《医疗机构许可证》之前,设置前置程序,与卫生监督部门一起现场对重点环节进行把关审批。卫生监督部门即卫生监督所具体执行监督工作,对于违法行为给予相应的处罚,并通报各相关单位。疾控中心则需要对各种传染病防治规划具体执行,同时对于相关的法律法规也要进行不断的完善,吸取实践中的经验,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增强法律的实践性,使其能在卫生监督工作中有更强的操作性。

2.2增强卫生监督机构执行力

卫生监督机构的独立性必须得到保障,卫生监督机构从属于卫生行政机构的同时,必须要高于普通医疗卫生机构,明确其参照公务员管理的性质,让卫生监督机构保证其执法地位,在执法监督过程中能保证中立地位,不偏不倚。传染病防治监督中具有专业化的队伍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配备足够的卫生监督人员的同时要加强他们的专业素质建设,加强相关业务培训,引进新鲜血液如法制、临床、药品专业人才,对卫生监督中出现的漏洞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另外,在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中,执行机构要针对具体执行情况制定严格的标准,明确奖惩措施。例如,加强对执行队伍的管理,采用绩效考核的办法考核监督工作等等, 从整体上提高监督队伍的素质,保证日常卫生监督工作的有序进行。

2.3重视传染病信息监测

重视传染病的常规性数据和一时性数据的收集。各级卫生监督机构要对每年开设的肠道门诊、发热门诊的开设情况,设施、设备、人员常抓不懈;要对重点单位如微生物实验室,重点科室如内镜室、供应室、医疗废物暂存间等加强检查、抽检;要对疫情发生时指定医疗机构的预检、分诊、门诊、观察室、病房等设置情况重点检查,找出存在的漏洞,从而防止医院中感染的产生。传染病爆发时的卫生监督是非常重要的,在传染病流行期间通过对疫情的动态及时掌握,从而能保证采取有效的措施。在疫情爆发之后,卫生监督机构应及时跟进疫情,对疫情展开恰当的处理,其中包括病人的转运、隔离、消毒等等,同时要将本地的疫情情况及时上报,让上级机构能对本级卫生监督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对不到位的措施提出整改意见。另外,在传染病防治中卫生监督单位还应该主动与治病、防病机构、健康教育机构联合起来,形成纽带,全方位控制传染病疫情扩散。

3 结语:

总之,当前我国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工作相比以往有了很大的进展,无论在预防还是在控制疫情方面都有较为完善的控制措施。但是面对一些突发性传染病的时候,我国卫生监督工作中的不足就显露出来。为了提高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工作的质量,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的发生,相关部门首先要完善传染病控制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卫生监督规划和方案,建立高素质的卫生监督队伍,对目前卫生监督工作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改善。

参考文献:

[1] 韦雪芳.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现状调查研究[J].医学信息,2011,24(8):4230-4231

[2] 张冉燃.卫生监督如何落在实处[J].瞭望,2012,12(52):50-51

[3] 黄文光,石健.传染病分析和预测及其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J].实用医技杂志,2013,20(1):46-49

[4] 盖红飚.对加强传染病防治的研究思考[J].中国卫生产业,2012,9(27):192-193

传染病防治日常卫生监督工作规范 篇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卫监督发﹝2010﹞8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规范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工作,我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法规规章制定了《传染病防治日常卫生监督工作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障公众健康,规范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法规、规章,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所称的传染病防治日常卫生监督,是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卫生监督机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法规、规章,对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疫情控制措施、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医疗废物处置情况以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菌(毒)种管理情况进行日常监督检查的活动。

本规范所指的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

第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卫生监督机构在开展传染病防治日常卫生监督时,适用本规范。

第二章 监督职责及要求

第四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卫生监督机构开展传染病防治日常卫生监督时,依法履行以下职责:

(一)制订全省、区、市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工作计划,以及相应的工作制度。生监督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督查。

(三)对管辖范围内的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情况实施日常卫生监督。

(四)组织协调、督办传染病防治重大违法案件的查处。

(五)承担上级部门指定或交办的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任务。

第五条 设区的市、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卫生监督机构开展传染病防治日常卫生监督时,依法履行以下职责:

(一)制订本行政区域内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工作计划,明确卫生监督的项目、重点内容及环节,并组织落实。

(二)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卫生监督。

(三)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传染病疫情控制措施的卫生

监督。

(四)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的卫生监督。

(五)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医疗废物处置情况的卫生监督。

(六)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菌(毒)种管理情况的卫生监督。

(七)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传染病防治违法案件的查处。

(八)承担上级部门指定或交办的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任务。

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下级卫生行政部门开展的传染病防治日常卫生监督情况进行指导和检查。

(二)组织实施全省、区、市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工作及相关培训,对下级传染病防治卫

第六条 设区的市级以上卫生监督机构应当有负责传染病防治监督工作的科(处)室,负责传染病防治日常卫生监督的具体工作,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应当有负责传染病防治监督的科室或指定专、兼职卫生监督员从事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工作。

第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卫生监督机构实施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的监督覆盖率、监督频次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作出规定。

第八条 实施现场卫生监督前,应当明确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任务、方法、要求,检查安全防护装备,做好安全防护。

第九条 实施传染病防治现场卫生监督,发现违法行为时,应当依法收集证据,在证据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应当依法先行采取证据保全措施。

第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卫生监督机构应当建立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档案,掌握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情况及传染病防治工作情况。

第十一条 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卫生监督机构每年应当对下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卫生监督机构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并对医疗卫生机构实施监督抽查。

第三章 监督内容及方法

第一节 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卫生监督

第十二条 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的监督内容:

(一)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管理组织、制度及依法履行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职责的情况。

(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时对辖区网络直报的传染病疫情信息审核确认,并开展疫情分析、调查与核实的情况。

(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法履行与相关部门传染病疫情信息通报职责的情况。第十三条 监督检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时,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一)查阅设置疫情报告管理部门或明确疫情报告管理职责分工的文件资料,核实疫情报告管理部门和专职疫情报告人员,查阅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二)现场检查传染病疫情审核记录、各类常规疫情分析报告等文字资料,核查设置疫情值班、咨询电话的情况。

(三)现场了解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运转情况,查看疫情网络直报设备,查看疫情报告人员现场演示报告卡的审核确认以及疫情数据导出的情况。

(四)核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辖区内不具备疫情网络直报条件的疫情报告单位传染病疫情代报的情况。

(五)检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传染病疫情通报制度,与动物防疫机构互相通报动物间和人间发生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疫情、与国境卫生检疫机关互相通报传染病疫情以及相关信息的记录。

(六)检查与传染病疫情报告相关的其他情况。

第十四条 监督检查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时,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一)查阅设置疫情报告管理部门或明确疫情报告管理职责分工的文件,核实专职疫情报告人员;查阅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内容应当包括传染病诊断、登记、报告、检查等方面;查阅门诊工作日志;现场核实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及相关电话记录,对临床异常诊断信息的快速反应流程及有关记录。

(二)现场检查门诊日志、传染病报告登记、传染病报告卡等资料,核查未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或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报告的情况。

(三)现场查看专用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设备及报告系统运转情况,专职疫情报告人员演示传染病网络直报操作。

(四)对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县级以下医疗机构,检查《传染病报告卡》登记备案记录,并核对传染病疫情网络代报情况。

(五)查阅开展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内部检查的记录、报告。

(六)现场查看定期组织临床医生、新进人员开展《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传染病报告管理专业培训与考核的情况。

第十五条 监督检查采供血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时,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一)查阅传染病疫情报告等制度,核实疫情报告管理部门或人员。

(二)现场检查HIV抗体检测两次初筛阳性结果登记情况,以及献血者或供浆员登记簿,核对HIV初筛阳性结果报告情况。

(三)对于设置疫情网络直报系统的机构,现场查看疫情报告人员演示计算机直报程序,检查传染病信息报告系统运转情况。

第二节 传染病疫情控制的卫生监督

第十六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传染病预防控制的监督内容:

(一)依法履行传染病监测职责的情况。

(二)发现传染病疫情时,依据属地管理原则及时采取传染病控制措施的情况。第十七条 监督检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时,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一)现场检查传染病监测制度、本辖区内的传染病监测计划和工作方案,以及传染病监测信息收集、分析和报告。

(二)查阅传染病疫情调查处置技术方案或预案,以及传染病疫情调查处理记录、报告。第十八条 医疗机构疫情控制措施的监督内容:

(一)依法承担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情况。

(二)发现传染病疫情时,按照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诊疗的情况。

(三)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实施消毒或者无害化处置的情况。

第十九条 监督医疗机构疫情控制时,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一)查阅该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和责任区域内传染病预防控制计划、工作资料。

(二)查阅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应急处理预案等管理文件。查阅设置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队伍的文件。

(三)现场检查感染性疾病科、预检分诊点的设置情况和预检、分诊的落实情况,以及医疗卫生人员、就诊病人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

(四)现场检查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诊疗服务情况。

(五)现场检查对法定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采取隔离控制措施的场所、设施设备以及使用记录。检查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对医疗废物实施消毒或者无害化处置的记录。

第三节 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的卫生监督

第二十条 医疗卫生机构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内容:

(一)负责消毒管理工作的部门及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

(二)医疗卫生人员接受消毒、隔离技术培训,掌握消毒隔离知识、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的情况。

(三)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的情况。

(四)医疗用品、器械的消毒、灭菌情况。

(五)消毒产品进货检查验收、使用和管理情况。

(六)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消毒隔离措施的落实情况。

第二十一条 监督检查医疗卫生机构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时,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一)查阅设置负责消毒管理工作部门的文件,核实消毒管理人员,现场查看消毒管理岗位职责、消毒管理工作计划及检查记录。

(二)现场检查对工作人员进行消毒技术、消毒隔离知识培训的计划、培训资料。

(三)现场检查消毒灭菌程序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消毒产品进货检查验收等制度。查阅消毒与灭菌效果定期检测记录,以及消毒产品进货检查验收记录。

(四)现场检查消毒供应室、口腔科、注射室、血透室、内镜室、手术室、发热门诊和肠道传染病门诊、检验科(血库)等科室执行消毒技术规范、标准和规定情况。

(五)现场核查消毒产品的卫生许可文件、标签说明书,以及消毒产品使用记录。

(六)现场检查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进行隔离的场所、设施及措施。

第四节 医疗废物处置情况的卫生监督

第二十二条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置情况的监督内容:

(一)医疗废物管理组织、制度、应急方案的建立和落实情况。

(二)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工作人员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和培训情况。

(三)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转运、登记的情况。

(四)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情况。

(五)医疗废物的处置情况。

(六)不具备集中处置医疗废物条件所在地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自行就地处置医疗废物的情况。

第二十三条 监督检查医疗废物管理时,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一)查阅设置医疗废物管理监控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岗位职责的文件资料,核实监控部门和管理人员。

(二)现场检查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医疗废物分类收集、交接、登记等规章制度以及应急方案。

(三)现场检查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工作的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培训的计划、资料。

(四)现场检查医疗废物登记簿,核实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点是否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目录》规定,使用专用包装物或容器分类收集医疗废物,查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说明和警示标识。

(五)现场检查医疗废物运送工具、专用包装物或容器、暂时贮存的地点和条件,查看并核实医疗废物运送线路。

(六)现场检查使用后的医疗废物运送工具的消毒和清洁地点,核查消毒和清洁程序。

(七)现场检查交接医疗废物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资质、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等资料。

(八)查看医疗卫生机构对所产生的污水、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排泄物实施消毒的设备设施及运转维护记录。

(九)现场检查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的工作人员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设备,以及健康监护和预防接种记录。

(十)对不具备集中处置医疗废物条件所在地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现场检查其自行就地

处置产生的医疗废物的设施、方法及其记录资料。

第五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菌(毒)种管理的卫生监督

第二十四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菌(毒)种管理的监督内容:

(一)菌(毒)种保藏、使用的资质情况。

(二)菌(毒)种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的建立和落实情况。

(三)菌(毒)种的保藏、保管情况。

(四)无害化处理、销毁或移交菌(毒)种的情况。

(五)保藏、使用菌(毒)种的工作人员生物安全和专业知识培训情况,以及健康监护、预防接种情况。

(六)菌(毒)种的采集或运输资质情况。

第二十五条 监督检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菌(毒)种管理时,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一)现场检查保藏、使用菌(毒)种的相应资格证书。

(二)查阅设置菌(毒)种管理组织、建立菌(毒)种操作规程、安全保卫等管理制度、以及应急预案等文件资料。

(三)现场检查菌(毒)种保藏、保管条件,以及按规定收集、提供菌(毒)种样本的记录。

(四)现场检查无害化处理或销毁传染病菌(毒)种或样本的记录、批准文书等资料。

(五)现场检查保藏、使用菌(毒)种的安全防护设备,以及菌(毒)种保藏、使用工作人员健康监护和预防接种记录,生物安全和专业知识培训的计划、培训资料。

(六)现场检查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采集或运输的批准文件、记录。

第四章 监督情况的处理

第二十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卫生监督机构实施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后,应当及时向被检查单位通报检查情况。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应当及时责令被检查单位改正,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消除隐患。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卫生监督机构实施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后,若发现被检查单位存在违法行为,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依照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程序,依法作出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决定,并责令改正其违法行为。

第二十八条 对重大的传染病防治违法案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对涉嫌犯罪的,应当及时移交当地公安机关或司法机关处理。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卫生监督机构实施传染病防治日常卫生监督时,对涉及食品、饮用水、消毒产品及学校、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应当分别适用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卫生监督机构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公共场所和有关单位的卫生条件和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进行监督。

第三十一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结合实际,制订贯彻执行本规范的具体规定,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传染病防治日常卫生监督工作。

传染病防治监督工作总结 篇5

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根据邹卫字【2012】28号文件精神,我镇对辖区23家村卫生室和我院的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了监督检查,现将监督检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检查情况

1、我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运转正常。我镇严格执行了预防控制措施,建立了疫情报告管理组织,确定了专职或兼职的工作人员承担传染病报告工作;疫情报告相关制度齐全,工作流程明确;医院各科室和所有卫生室均门诊日志及传染病登记本;报告人员操作熟练,疫情报告管理符合规定要求。

2、医疗机构院感控制工作比较规范。我院成立了院感控制领导小组,配备了专业人员负责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建立了消毒管理相关制度,消毒剂容器能够定期清洗消毒、加盖;卫生室能够积极配合卫生监督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院感管理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对医院医疗器械、医务人员手、物表等消毒效果进行消毒监测,对紫外线灯照射强度进行监测,并有记录;设立供应室的医疗卫生机构能够合理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物品消毒、洗涤、灭菌、存储、发送流程符合标准,灭菌标记清楚,消毒日期明显。

3、医疗机构废物处置符合法定程序。我院设立有医疗废物管理机构,制订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有专门人员负责医疗废物的收集、分类、登记等工作,并及时将医疗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1

医疗废物登记项目齐全,内容完整。

二、存在的问题

1、个别医务人员传染病防治意识较差,医院感染控制和消毒隔离观念相对淡薄,预防控制措施执行不够严格,特别是个别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医务人员消毒记录、医疗器械、用品消毒与灭菌执行不到位,存在造成医源性感染的隐患。

2、个别村卫生所和个体医疗机构还存在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放处理,医疗废物专用容器标示不规范,医疗废物处理相关人员无卫生安全防护设施等问题。

3、部分小型医疗卫生机构索证意识不强,对购进的消毒剂、消毒器械等没有按要求索取“两证”,无法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

三、下一步打算

通过此次重点监督检查,进一步提高了被监督单位负责人在传染病防控方面的法律意识,为下一步扎实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打下了基础。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今后我院打算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继续加强对《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消毒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宣教,进一步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特别是医疗机构负责人的法律意识,使其做到知法、懂法、守法。

2、通过开展持续不断的监督指导,帮助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落实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和措施,从而有效防范传染性疾病等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3、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切实加强对村级卫生室的监督管理,使

其遵章守法、规范操作,保证广大群众医疗卫生安全。

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表 篇6

辽宁省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表

地 址: 市 区(县)邮编 法定代表人姓名: 性别: 男 女 职务: 工作电话:手机:

级别: 级 等或其他□ 经济类型:国有□集体□联营□私营□其他□ 基本情况:

1.职工总数 人 2.执业医师

人 3.执业护士 人 4.床位数

张 5.门诊就诊量

人/平均每日 被检查单位:(公章)

医疗废物管理

一、医疗废物管理

(一)医疗废物管理组织与制度:

1.设臵监控部门(名称),有专(兼)职人员(姓名)负责管理

岗位责任制 有□ 无□ 检查记录 有□ 无□ 2.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为

辽宁省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表

二、门诊、病房处置室:检查

科门诊□ 病房□

(一)管理制度:

1.建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的工作制度、流程和要求; 有□ 无□ 2.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说明和警示标识 有□ 无□ 3.发生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采取的应急方案(询问)有□无□ 4.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的报告制度(询问)有□ 无□

(二)医疗废物收集

1.医疗废物包装物、容器符合规定;(与索证单位提供的一致)是□ 否□ 2.医疗废物包装物、容器无破损、渗漏和其他缺陷 是□ 否□ 3.医疗废物臵于包装物或者容器内,封口紧实、严密 是□ 否□ 4.医疗废物分类存放,标签注明(科室、类别、数量)

是□ 否□ 5.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是□ 否□ 6.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医疗废物不得取出 是□ 否□

(三)医疗废物运送

送前检查包装物和容器的标识(医疗废物)、标签(产生单位、数量等)及封口是□否□

三、检验科:

(一)管理制度

1.建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包装的工作制度、流程和要求 有□ 无□ 2.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说明和警示标识 有□ 无□ 3.发生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采取的应急方案(询问)有□ 无□4.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的报告制度(询问)有□ 无□

(二)医疗废物收集

1.医疗废物包装物、容器符合规定(所用的包装物与索证单位一致)是□ 否□ 2.医疗废物包装物、容器无破损、渗漏和其他缺陷 是□ 否□ 3.医疗废物臵于包装物或者容器内,封口紧实、严密 是□ 否□ 4.医疗废物分类存放,标签注明(科室、类别、数量)是□ 否□ 5.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化学消毒处理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查记录)是□否□ 6.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 是□否□ 7.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 是□否□

(三)医疗废物运送

1.送前检查包装物和容器的标识、标签及封口; 是□ 否□ 2.登记内容包括医疗废物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经办人签名等项目; 是□ 否□

四、病理科或放射科:检查

(一)管理制度:

1.建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包装的工作制度、流程和要求 有□ 无□ 2.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说明和警示标识 有□ 无□ 3.发生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采取的应急方案(询问)有□ 无□4.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的报告制度(询问)有□ 无□

辽宁省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表

(二)医疗废物收集

1、医疗废物包装物、容器符合规定; 是□ 否□ 2.医疗废物包装物、容器无破损、渗漏和其他缺陷; 是□ 否□ 3.医疗废物臵于包装物或者容器内,封口紧实、严密; 是□ 否□ 4.医疗废物分类存放,标签注明; 是□ 否□ 5.化学性废物中批量的废化学试剂、废消毒剂交由专门机构处臵。是□ 否□

(三)医疗废物运送

1.送前检查包装物和容器的标识、标签及封口; 是□ 否□ 2.登记内容包括医疗废物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经办人签名等项目; 是□ 否□

五、医疗废物暂存设施:

(一)管理制度:

1.建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的工作制度; 有□ 无□ 2.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说明和警示标识 有□ 无□ 3.发生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采取的应急方案(询问)有□ 无□4.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的报告制度(询问)有□ 无□

(二)医疗废物收集

1.医疗废物臵于包装物或者容器内,封口紧实、严密; 是□ 否□ 2.医疗废物分类存放,标签注明;(科室、类别、数量)是□ 否□ 3.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是□ 否□

(三)医疗废物运送

1.送前检查包装物和容器的标识、标签及封口;(询问)是□ 否□ 2.规定时间和路线运送;(现场检查、询问)是□ 否□ 3.用防渗漏、防遗撒的专用运送工具;(现场检查)是□ 否□ 4.医疗废物运送工具的清洁和消毒程序符合要求(检查记录)是□ 否□

(四)医疗废物贮存设施(暂存点)符合规定 1.医疗废物不得露天堆放;(现场检查)是□ 否□ 2.暂存时间不得超过2天;(检查记录)是□ 否□ 3.暂存设施、设备有封闭措施,防止渗漏和雨水冲刷,易于清洁和消毒,避免阳光直射;(现场检查)是□ 否□ 4.暂存处有防鼠、防苍蝇、防蟑螂的安全措施;(现场检查)是□ 否□ 5.暂存处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人员活动区和生活垃圾存放场所 是□ 否□ 6.暂存处设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 是□ 否□

(五)医疗废物转移、处臵

1.将医疗废物交由取得环保部门许可的医疗废物集中处臵单位处臵 是□ 否□ 运送单位: 处臵单位: 2.有转移联单制度,保存转移联单至少3年。(现场检查)是□ 否□ 3.医疗废物自行处臵设施、方法符合要求 是□ 否□

辽宁省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表

(六)工作人员职业防护

1.对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工作的人员,开展相关知识培训(询问)是□ 否□ 2.医疗废物处臵相关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符合要求;(询问、现场检查)是□否□ 3.定期健康检查,必要时进行免疫接种等。(询问、现场检查)是□否□

六、污水及排泄物

1.医疗卫生机构对所产生的污水、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排泄物实施消毒的设备设施及运转维护记录 有□ 无□

疫情报告、疫情控制措施

一、疫情报告管理组织与制度:

1.疫情报告由

同志负责 2.疫情报告管理制度(传染病诊断、登记、报告、检查等)3.设立传染病报告登记簿 4.人员培训计划和培训签到簿 5.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内部检查的记录、报告

二、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

1.专用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设备及报告系统运转良好 2.专职疫情报告人员演示传染病网络直报操作熟练、畅通 3.传染病疫情信息实行网络直报(每天输入时间)4.传染病报告病例为: 有:疑似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 实验室确诊病例 □、病原携带者 5.临床异常诊断信息的快速反应流程及有关记录 6.传染病报告卡应保存3年 7.未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或隐瞒、谎报、缓报的

三、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 检查、科室

1.首诊医生负责报告(查门诊日志和报告卡)2.门诊日志 3.传染病报告登记簿 4.定期培训临床医生和新进人员相关培训(2010、2011年)5.检验科、放射科登记记录

四、传染病预防控制

1.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2.传染病疫情控制规程或预案 3.设臵传染病疫情应急处臵队伍的文件

五、传染病预防控制科室设臵

1.设臵感染性疾病科

2.感染性疾病科设臵相对独立,通风良好 3.内部结构布局合理、流程合理,分区清楚 4.具有消毒隔离条件,配备必要的医疗、防护设备和设施

是□ 有□ 有□ 有□有□ 是□ 是□ 是□ 有□ □、□

有□ 是□ 有□ 是□ 有□ 有□ 是□有□有□ 有□ 有□ 是□ 是□ 是□ 是□ 否□ 无□ 无□ 无□ 无□ 否□ 否□ 否□ 无□

无□ 否□ 无□ 否□ 无□ 无□ 否□ 无□ 无□ 无□ 无□ 否□ 否□ 否□ 否□

辽宁省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表

5.门诊设臵独立的挂号收费室、候诊区、诊室、治疗室、隔离观察室、检验室、放射检查室、药房(或药柜)、专用卫生间 是□ 否□ 6.呼吸道(发热)和肠道疾病患者的各自候诊区和诊室 有□ 无□ 7.三级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门诊设臵处臵室和抢救室 是□ 否□ 8.传染病分诊点 有□ 无□ 9.传染病分诊点标识明确相对独立,通风良好,流程合理,具有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 有□ 无□ 10.人员配备防护服、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面罩、手套、鞋套 是□ 否□ 11.为就诊的呼吸道发热病人提供口罩 有□ 无□ 12.对医务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在岗定期培训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传染病流行动态、诊断、治疗、预防、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等内容 是□ 否□ 13.对传染病病原体污染场所、物品以及对医疗废物实施消毒或者无害化处臵是□ 否□

消毒隔离

一、管理组织与制度

1.设立消毒管理组织(查看文件)有□ 无□ 2.设臵负责消毒管理工作的部门 有□ 无□ 3.做到有岗、有人、有制度、有职责(查看制度、计划、检查记录)有□ 无□ 4.对工作人员进行消毒技术、消毒隔离知识培训(计划、培训资料)有□ 无□ 5.制定消毒灭菌程序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工作制度; 有□ 无□ 6.消毒产品进货检查验收等制度,消毒产品进货检查验收记录 有□ 无□

二、消毒剂和消毒器械管理工作

(一)消毒剂的索证

1.该单位使用 种消毒剂(列出消毒剂名称、并逐一检查索证情况)消毒剂名称: 2.消毒产品卫生许可证有效; 有□ 无□ 3.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有效; 有□ 无□ 4.产品类别与许可类别相符 是□ 否□ 5.使用方法、适用范围与许可一致 是□ 否□ 6.产品标签说明书与批件一致 是□ 否□ 7.企业名称、地址、产品名称、剂型与批件一致 是□ 否□(二)消毒器械的索证

1.该单位使用 种消毒器械(列出消毒器械名称、并逐一检查索证情况)消毒器械名称: 2.消毒产品卫生许可证有效; 有□ 无□ 3.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有效; 有□ 无□ 4.产品类别与许可类别相符 是□ 否□ 5.使用方法、适用范围与许可一致 是□ 否□

辽宁省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表

6.产品标签说明书与批件一致 是□ 否□ 7.企业名称、地址、产品名称、型号与批件一致 是□ 否□

(三)消毒剂与消毒器械的购进与领用登记

1.购进与领用记录应分别登记造册 是□ 否□ 2.购进登记项目:进货时间、生产企业、供货单位、产品名称、数量、规格、单价、产品批号(生产日期)、经办人等; 有□ 无□

3.领用登记项目:领用时间、领用单位、产品名称、数量、规格、单价、产品批号(生产日期)、经办人等。有□ 无□

三、消毒效果监测(检查监测记录)

1.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 是□ 否□ 2.对住院病人合并传染病采取消毒隔离措施 是□ 否□ 3.消毒监测:消毒剂生物监测/季 是□ 否□ ;物品消毒效果/季 是□ 否□

消毒剂化学监测: 氯/日、戊二醛/周 是□ 否□ 4.灭菌监测:灭菌剂生物监测/月 是□ 否□; 戊二醛/周 是□ 否□

物品灭菌效果/月 是□ 否□

5.压力蒸汽:生物监测/月 是□ 否□;每包、工艺监测/锅 是□否□

物品消毒效果/季 是□ 否□;

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天灭菌前B-D试验 是□否□

6.环氧乙烷:生物监测/月 是□ 否□;每包、工艺监测/锅 是□否□

物品消毒效果/季 是□ 否□

7.紫外线监测:生物监测必要时 是□ 否□;物品必要时 是□否□

照射强度/半年 是□ 否□

四、重点科室:

(一)供应室

1.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相对独立区域 是□ 否□ 2.布局分为办公区域和工作区域 是□ 否□ 3.工作区域划分清楚,有实际屏障分隔 是□ 否□ 4.应人流、物流分开 是□ 否□ 5.污染区:手工清洗水池 □、专用污染物品清洗池 □、高压水枪 □、超声清洗机 □、污染物品分类台 □、污物回收车 □、手套清洗烘干机□、物品贮存设备 □、洗涤剂 □、清洗消毒机 □ 空气消毒设施 □、个人防护用品□、6.清洁区:压力蒸汽灭菌器□、清洁物品装载车 □、器械包装台 □、敷料包装台 □、敷料架柜 □、手套包装设备 □、物品转运车 □、低温气体灭菌器 □、干热灭菌器 □ 空气消毒设施 □、个人防护用品 □、7.无菌物品存放区:无菌物品卸载车 □、无菌物品存放架 □、无菌物品发放车 □、空气臵换设施 □、

辽宁省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表

有条件的可安装空气净化装臵 □、出入口缓冲间(区)风淋设备 □、个人防护用品 □、环境监测/月 是□ 否□

8.清洁后物品不得有污迹或锈迹(检查方法:打开一包检查)是□ 否□ 9.压力蒸汽灭菌 □、环氧乙烷灭菌 □、干热灭菌 □、低温灭菌 □ 10.掌握灭菌过程中压力、温度、时间、装载量等参数,记录齐全 是□ 否□ 11.物品包装应符合《消毒技术规范》要求 是□ 否□ 12.包布干燥无破损,每个无菌包外贴化学指示胶带 是□ 否□ 13.手术包中心部位放臵化学指示卡 是□ 否□ 14.化学指示卡有灭菌日期和失效日期 是□ 否□ 15.灭菌后物品存放在无菌区的柜厨或架子内 是□ 否□ 16.标识清楚 是□ 否□

(二)口腔科

1.口腔诊疗区域和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区域分开 是□ 否□ 2.口腔诊疗器械清洗采用:流动水手工刷洗 □

机械清洗设备进行清洗 □ 超声清洗 □

3.口腔诊疗器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 是□ 否□ 4.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黏膜等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使用前经过灭菌 是□ 否□ 5.灭菌方法:压力蒸汽 □、戊二醛 □、过氧乙酸 □、过氧化氢 □ 其它: 6.接触病人完整黏膜、皮肤的口镜、探针、牙科镊子等口腔检查器械、各类用于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仪器、印模托盘、漱口杯等,使用前进行消毒 是□ 否□ 7.对可重复使用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压力蒸汽灭菌 □、二氧化氯 □

过氧乙酸 □、过氧化氢 □ 含溴消毒剂 □

8.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消毒 是□ 否□ 使用紫外线照射 □、戊二醛 □、酸氧化电位水 □、含氯 □、碘伏 □ 9.医务人员诊疗操作时戴口罩和帽子、戴护目镜 是□ 否□ 10.每治疗一个病人更换一副手套并洗手或者手消毒 是□ 否□ 11.消毒监测/月 是□ 否□

(三)内镜室

1.设立病人候诊室(区)、诊疗室、清洗消毒室、内镜贮藏室 是□ 否□ 2.每个诊疗单位的净使用面积不得少于20平方米 是□ 否□ 3.不同部位内镜的诊疗分室进行 是□ 否□ 4.上消化道、下消化道内镜的诊疗不能分室进行的,分时段进行 是□ 否□ 5.灭菌类内镜的诊疗室应达到“标准洁净手术室”的要求 是□ 否□

辽宁省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表

6.消毒类内镜的诊疗室应达到“一般洁净手术室”的要求 是□ 否□ 7.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消毒设备分开 是□ 否□ 8.使用的消毒器械或者其他消毒设备符合规定 是□ 否□ 9.基本清洗消毒设备包括:专用流动水清洗消毒槽(四槽或五槽)□、负压吸引器 □、超声清洗器 □、高压水枪 □、干燥设备 □、计时器 □

10.配备必要的手卫生设备 有□ 无□ 11.高水平消毒:喉镜、气管镜、支气管镜、胃镜、肠镜、乙状结肠镜、直肠镜 是□ 否□ 12.灭菌: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官腔镜 是□ 否□ 13.凡穿破黏膜的内镜附件,如活检钳、高频电刀等灭菌 是□ 否□ 14.内镜及附件用后立即清洗、消毒或者灭菌 是□ 否□ 15.弯盘、敷料缸等采用压力蒸汽灭菌 是□ 否□ 16.非一次性使用的口圈采用高水平化学消毒剂消毒后,用水彻底冲净残留消毒液,干燥备用 是□ 否□ 17.注水瓶及连接管用高水平以上无腐蚀性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消毒后用无菌水彻底冲净残留消毒液,干燥备用 是□ 否□ 18.注水瓶内的用水应为无菌水,每天更换 是□ 否□ 19.内镜及附件的数量应与接诊病人数相适应,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是□ 否□ 20.用于内镜消毒或灭菌的戊二醛必须每日或使用前进行监测 是□ 否□

(四)手术部(室)

1.医院手术部的建筑布局功能流程合理和洁污区域分开 是□ 否□ 2.功能分区明显的标志,区域间避免交叉污染 是□ 否□

包括无菌物品储存区域 有□ 无□;医护人员刷手区域 有□ 无□;

患者手术区域 有□ 无□;污物处理区域 有□ 无□

3.手术部(室)内无菌手术间 有□ 无□;一般手术间 有□ 无□;

隔离手术间 有□ 无□

4.每一手术间内放臵一张手术台,隔离手术问应靠近手术室入口处 是□ 否□ 5.入口处设卫生通过区 是□ 否□ 宜有推床的洁污转换措施 是□ 否□ 换鞋(处)应有防止洁污交叉的措施 是□ 否□;

6.手术室内环境保持清洁、卫生、无尘、无污染 是□ 否□ 手术部的墙壁、地面光滑、无裂隙,排水系统良好 是□ 否□ 7.手术室地漏 有□ 无□ 8.配备非手触式流动水洗手设施 是□ 否□ 9.不同区域及不同手术用房的清洁、消毒物品分开使用 是□ 否□ 10.进入手术部的物品拆除其最外包后存放 是□ 否□ 11.无菌手术器械及敷料存放于无菌物品区域 是□ 否□ 12.一次性使用的无菌医疗用品不得重复使用 是□ 否□

辽宁省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表

13.包装不合格或者超过灭菌有效期的物品及有肉眼可见污垢的器械、敷料和物品不得使用 是□ 否□ 14.病人吸氧装臵、雾化吸入器、氧气湿化瓶、麻醉导管及面罩等器具应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并干燥无菌保存 是□ 否□ 15.环境消毒效果监测每月 是□ 否□

(五)血透室

1.使用消毒剂名称:

2.消毒剂索证 是□ 否□ 3.卫生许可批号:

4.血液透析设备:每月复用系统水质进行细菌检测(查记录)是□ 否□

每3个月复用系统水质进行内毒素检测(查记录)是□ 否□ 5.血液透析室每月进行环境监测(查记录)是□ 否□

被检查人签字:

监督检查人签字:

生猪主要传染病的防治策略 篇7

【关键词】猪;主要传染病;防治

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养猪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猪存栏、出栏总量世界第一,猪肉产量世界第一,占世界猪肉总产量的46.7%。我国的养猪业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养猪业一直是我国广大农村的传统养殖项目,其在我国的农业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养殖猪,可以增加农民的经济来源,改善农民的生活;另一方面,养猪业又可以为市场供给足够的生鲜猪肉,满足人类日常生活所需。我国的养猪业,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猪仔的存栏量和出栏量都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猪流行病稍有不慎,就会大规模爆发,从而对养殖业主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如何控制猪主要传染病的爆发,一直都是令农民头痛的问题。寻找合适的控制传染病爆发的畜牧策略,是畜牧专家一直在研究的重要议题。

1.猪传染病的防治态势

目前,我国的养殖业正在向着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发展,当然养猪业亦不例外。而且,随着养猪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业主的饲养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猪以及猪肉制品等产品向市场的快速流通,市场交易也日渐频繁。另一方面,猪的养殖业主也在向多元化和规模化发展,猪场、个体经营都在不断地扩大生产、养殖规模,盲目地引进猪仔新品种,然而却忽视了对猪进行传染病防治工作,尤其是个体养猪户,一般存在不重视猪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倾向。现阶段,我国对猪主要传染病的防治与控制基础仍然比较薄弱,相关的防疫技术、检疫措施和监测手段尚不完善。在农村等广大基层,没有稳定的防疫队伍,防疫工作人员缺乏应对大规模疫病的技术手段和相关经验。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养殖规模、对传染病的防治条件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农村主要是以散养为主,并有少量规模化养猪企业,但条件相对较差。这种散养和规模化养猪并存的方式,使得规模化的养殖业主不仅要做好本养殖场的猪传染病防治工作,还要防治个体养猪户猪圈爆发猪传染病,进而扩散到本养殖场。

如何防治我国猪的主要传染病是规模化养猪场的重要议题之一。常用消毒、药物、疫苗等方法去控制。但这种方法有时并不能有效地控制猪的主要传染病。要防治我国猪的主要传染病还应有新的思路。首先应区分疾病的类型,猪的传染病分为细菌性疾病、支原体疾病和病毒性疾病。而目前危害最大、最难防治的是病毒性疾病。

2.猪传染病防治对策

2.1合适的猪舍

作为猪的长期生活环境,猪舍的小气候环境会直接影响到猪仔的成活率和生产速度。我国目前越来越多的养殖业主实行大规模养殖,但于此同时保育猪中的疾病也日益增加,成活率不断下降。实践经验证明,改善保育猪的猪舍环境,能够大幅度提高保育猪的成活率。猪舍的选址最好远离人员来往密集之地,猪舍的自然通风条件要好,猪的排泄物要及时进行清理,保证猪舍干净、卫生。除此之外,还要做好人员管理,严禁不相关人员进入猪舍,以免带入病菌。

2.2种源控制

猪仔种源的质量,直接会影响到猪的免疫力、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在养殖过程中,要坚持科学饲养,建立良性生物体系。大规模的养殖业主,最好自繁自养,自己建立一个种猪群,封闭管理,严禁从疫区引入猪仔,随时对猪仔进行检疫,定期对猪舍进行驱虫管理,保证猪群的健康生长。

2.3科学免疫

在科学的养殖管理下,还应当猪群使用药物管理,使用规范、合格的药品,防止其他非法生产的药物流入猪场,确保药物安全。建立一套严密的兽医卫生管理制度,对免疫过程严格按照规范程序操作,从源头控制猪传染病的爆发。

2.4环境控制与消毒

加强对猪的饲养和管理,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把猪场建立成一个安全的生物体系。养猪的整个过程都要做好消毒工作,严格限制非相关人员进出猪舍,针对不同生长期的猪提供不同的饲料,满足猪群生长的营养需求。在进饲料时,一定要保证饲料的质量,减少应激刺激,从而提高猪群的抵抗力,避免发生继发性感染。

3.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随着养殖规模的日益扩大,养殖业主必须对猪主要传染病做好防治工作。对猪群的主要传染病的控制,应当从猪舍、猪仔种源和日后的饲养管理、免疫工作等各个环节入手,避免猪群交叉感染,减少猪群的应激刺激,增强猪群本身的抵御疾病的能力。只有做好猪主要传染病的控制工作,养殖业主才能真正从中获益。与此同时,才能够为人类日常生活提供安全、可靠的猪肉。

【参考文献】

[1]陈伯祥,杨明.国内猪传染病的防治现状回顾及仿制对策的探讨[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09(02).

[2]王林云.防治我国猪主要传染病的畜牧策略[J].北方牧业,2010(04).

[3]甘孟侯.当前我国猪传染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J].中国兽医杂志,2005(05).

[4]吕红.秋冬季节猪传染病的诊断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8(21).

传染病防治监督工作总结 篇8

长治市医疗卫生单位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表

(监督检查疾控机构时,选择性填写以下内容。)

单位名称 法定代表人________ 地 址 联系电话 核准床位数 开放床位数

人员总数 执业医师 执业护士 医疗机构等级 三级□ 等 二级□ 等 一级□ 其它□ 1.传染病防治管理和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1.1预防保健机构 有□ 无□ 1.2专人负责传染病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有□ 无□ 负责(专人)人员: 院长□ 科主任□ 干事□ 医师□ 护士□

1.3疫情报告制度(下列制度可以合并)1.3.1年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查2007年)有□ 无□ 1.3.2传染病报告制度 有□ 无□ 1.3.3传染病报告登记制度 有□ 无□ 1.3.4疫情报告培训记录 有□ 无□ 1.3.5传染病报告登记自查制度 有□ 无□ 1.3.6 自查工作记录 有□ 无□ 1.3.7 门诊日志使用管理制度 有□ 无□ 1.3.8 门诊日志使用管理检查记录 有□ 无□ 1.3.9 违反规定的处理制度 有□ 无□ 1.3.10人员处理的记录 有□ 无□ 1.4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

1.4.1是否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现了网络直报 是□ 否□

否时传染病疫情报告的方式为: 网络直报系统是否畅通(开机检查)是□ 否□ 1.4.2传染病报告登记本 有□ 无□(查门诊日志登记,查出10例法定传染病病例后与报告登记记录核对)A 传染病报告抽查情况 符合 例 缺 例 B 传染病报告符合时限要求(针对疾控机构也查10例)

符合 例 缺 例 1.4.3 传染病报告登记项目完整情况(查登记记录)完整□ 缺 例 缺项为:姓名 性别 年龄 发病时间 初诊时间 地址 确诊时间 报告时间 报告人

1.5实行传染病病例首诊负责 是□ 否□ 1.6传染病病例转诊记录(查门诊日志登记或病历、处方等原始记录)

有□ 无□

1.7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消毒处置情况 1.7.1 门诊、急诊的场所、物品消毒处置情况

1.7.1.1 日常清洁、消毒制度 有□ 无□

日常消毒记录(每日1次~2次, 查1月记录)有□ 无□

使用的消毒药剂为: 1.7.1.2各诊室要有流动水洗手设备,或备有手消毒设施 有□ 无□ 设备、设施完好情况(现场检查)完好□ 不全□ 1.7.1.3急诊抢救室及平车、轮椅、观察床等应每日2次定时消毒(查1月记录)有□ 无□

使用的消毒药剂为: 1.7.1.4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使用后分类、处置记录 有□ 无□ 1.8.3 传染病房的场所、物品消毒处置情况(有则查)

1.8.3.1日常清洁、分区消毒制度(污染区、半污染区、相对清洁区)

有□ 无□

1.8.3.2空气消毒的记录(2次/日,查当年开诊的记录)有□ 无□

使用的消毒药剂为: 1.8.3.3地面消毒的记录(2次/日,查当年开诊的记录)有□ 无□

使用的消毒药剂为: 1.8.3.4弯盘、治疗碗、药杯、体温计等一般常规使用的诊疗用品用后立即消毒处理 是□ 否□

使用的消毒药剂为: 1.8.3.5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及病房污水必须经消毒处理后排放

是□ 否□

1.8.3.6固体医疗废物应进行分类收集、无害化处理(集中处置)或焚烧

是□ 否□

使用的消毒药剂为: 1.8.3.7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使用后分类、处置记录 有□ 无□ 1.8.3.8医院重点科室消毒效果监测档案 有□ 无□ 2.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情况 2.1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门诊:

是否建立预检分诊制度 是□ 否□ 是否备有宣传资料及必要的防护用品 是□ 否□ 是否设置呼吸道(发热)和肠道(腹泻)疾病患者的独立诊区

有□ 无□

2.1.1三级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门诊:

是否设置处置室和抢救室 是□ 否□ 缺 2.1.2二级以上综合医院:

是否制定感染性疾病科各级医师、护士等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

是□ 否□

是否制定完善的感染性疾病科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

是□ 否□

2.2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情况

2.2.1腹泻病门诊 2.2.1.1腹泻病门诊设置符合要求 是□ 否□

缺少: 诊疗室 观察室 药房 专用厕所 专用通道 专(兼)职医、护、检验人员 专用医疗设备 抢救药品 消毒药械 工作规则与隔离消毒制度

2.2.1.2腹泻病门诊日志登记完整 是□ 否□ 缺少: 姓名 性别 年龄 工作单位 职业 详细地址 就诊日期 发病日期 主要症状 体征 初诊印象 检验结果 治疗方法 儿童应有家长姓名

2.2.1.3针对腹泻患者是否做到逢泻必检、逢疑必报 是□ 否□ 2.2.1.4腹泻病门诊日常消毒的记录(2次/日,查当年开诊的记录)

有□ 无□

使用的消毒药剂为: 2.2.2 发热门诊

2.2.2.1发热门诊设置方面符合要求 是□ 否□

缺少: 独立区域 引导标识 明显标识 通风不良 备用诊室 专人发口罩和就诊须知

2.2.2.2 发热门诊日志登记完整 是□ 否□

缺少: 姓名 性别 年龄 工作单位 职业 详细地址 联系方式 发病时间 就诊日期 流行病史 主要症状 体温记录 检验检查结果 初步诊断 治疗方案 2.2.2.3 发热门诊日常消毒

A 空气消毒的记录(2次/日,查当年开诊的记录)有□ 无□

使用的消毒药剂为:

B 地面消毒的记录(2次/日,查当年开诊的记录)有□ 无□

使用的消毒药剂为: 陪检人员:______ 监督员:___________

传染病防治监督工作总结 篇9

随着气温的升高,手足口病等夏季肠道传染病进入高发季节,为进一步加强元宝山区传染病防控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区卫生监督所加大了对医疗机构、学校、托幼机构的监督力度。根据市卫生局《关于加强我市夏季传染病防控工作监督检查的紧急通知》精神,自5月19日至6月23日,共出动卫生监督员178人次,车辆63台次,对辖区内医疗单位、学校、托幼机构进行监督检查,现总结如下:

一、对医疗机构的检查

此次检查区直医疗单位3家、厂矿企业医院卫生所17家、乡镇卫生院11家,发现部分未按要求设立发热门诊、3家医疗机构不同情况存在未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未按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消毒处理,个别乡镇卫生院传染病门诊日志、消毒记录不完整,对存在问题的单位下达了卫生监督意见书,限期整改到位。

二、对学校托幼机构的检查

共检查学校13所和3家幼儿园,大部分学校已根据《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要求,建立了手足口病的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加强管理,责任到人,建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防控领导小组,并以班会、板报等形式宣传手足口病 的防治知识,使广大师生掌握卫生保健的基本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有少数学校虽有晨检,但记录不全,未建立因病缺勤及病因排查结果登记日志,无预防接种证查验记录,我所当场对其进行指导,要求其尽快改正。3家幼儿园检查情况良好,均建立了晨检制度,工作基本落实到位,确保患儿及时发现、及时隔离治疗,防止手足口病等传染病在幼儿园内发生传播流行,确保广大儿童身体健康。

羊主要传染病及其防治方法 篇10

摘要:羊是一种人们比较熟悉的、温顺的动物,也有人称其为白羊、绵羊。羊为六畜之一,在我国已有5000余年的养殖历史。羊浑身是宝,羊肉经过烹饪比较可口,在医疗保健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北方的羊要比南方的羊营养价值更高,在北方羊肉也比较受欢迎,尤其是在人们进食火锅的过程中,大都以羊肉为主。羊在我国农村得到了广泛的养殖。笔者通过本文主要介绍一下羊主要传染病及其防治方法,供广大养羊的养殖户们参考,希望对大家的养殖事业有所帮助,避免羊的常见病给羊养殖带来的损失。

关键词:羊;常见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 S858.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4-71-1

羊的主要传染病中,危害最大的就要数口蹄疫了。口蹄疫属于一种急性、烈性的传染病,该病多发羊、猪和牛等家畜,甚至会传染给人,下面我们会着重介绍羊的口蹄疫防治措施。另外羊的主要传染病还包括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狙等,下面会一一介绍,仅供读者朋友们借鉴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羊主要传染病及其防治方法

1.1 口蹄疫

说到羊的主要传染病可能广大养殖者最担心也最惧怕的就要数口蹄疫了,口蹄疫属于一种急性、烈性的传染病,不仅仅羊会得上口蹄疫,其实家畜中牛、猪也很容易得上口蹄疫,这种病传染性也强,并且季节性也不是十分明显,一年四季均有发生,甚至会传染给人。

症状:一般情况下来讲,如果羊患上了口蹄疫,首先体温会升高,至少会在40℃左右,从口蹄疫的名字也可以看出,这种传染病病症表现就是从口腔和动物蹄部开始的,初期是水疱,破后形成溃疡和靡烂。患上口蹄疫的羊,因为口腔疼痛会流涎,并且涎水呈泡沫状。在蹄部多形成水疱,有的在蹄叉、蹄冠,但是从实际情况了解到也有的在羊的乳房部位。

防治方法:如果自家所养的羊得上了口蹄疫,一定要上报动物检疫部门,不能隐瞒,以免口蹄疫通过空气传播,传染给其他家畜甚至是人。上报后马上要做的就是消毒,一定要对圈舍消毒,平时病羊用的羊槽子、饮水槽子等等都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一定不能含糊,以免造成传染,后果不堪设想。遗憾的是口蹄疫这种病害还无法根治,只能预防。

因此预防是十分关键的,务必引起广大养殖者的注意,不能掉以轻心或者存在侥幸心理。

1.2 羊快疫

羊快疫也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病原为腐败梭菌。这种病菌常以芽胞形式分布于低洼草地,被羊吃进肚子中后,不会马上发病,一般在气候骤变时,引起羊抵抗能力下降,当羊抵抗力下降时,病毒会大肆繁殖,也就是给病毒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会,导致羊最后死亡。

症状:羊快疫发病很突然,一般的养殖户会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因为发病快,会让人难以捉摸,无法确定病情。如果是急性的病羊首先会出现运动失调现象,腹部变大,膨胀,甚至伴有抽搐,最后死亡。

防治措施:该病建议还是以预防为主,同时需要提醒养殖户,一定注意羊舍的通风,也要注意保暖。还有如果需要更换饲料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要突然换成别的饲料,那样对羊群不利,一定要有缓冲期,循序渐进的更换,给羊群适应的时间。治疗:可肌注青毒素,一般3天为一个疗程,每天用3次。

1.3 羊肠毒血症

该病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毒血症,又称软肾病。多表现在春夏之交和秋季牧草给籽后呈散发性流行。

症状:该病一般有两种情况,但是导致的结果是一样的,就是会导致羊突然死去。第一种是羊很安静的死去,一种会有抽搐现象。也有会发生腹泻的情况,这样的情况羊会在3个小时左右死去。

防治措施:防治方法参照羊快疫。治疗:用抗生素或磺胺药结合强心,镇静等对症治疗。也可灌服石灰水,大羊200毫升,小羊65毫升左右即可。同样还是建议养殖户以预防为主,不要等到病发了再费心费力。

2 结束语

羊的传染病防治是养殖户们应该普及的知识,做好羊疾病的防治工作还是十分必要的,防患于未然,可以有效地避免羊得上疾病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以上分别从羊的口蹄疫病,羊快疫和羊毒血症三种常见病介绍了防治措施,建议广大养殖户还是以预防为主,安全省心,一旦疫病真地爆发,不但费心费力,还不一定可完全根治,希望本文对广大养殖户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张克山,尚佑军,逯忠新,刘湘涛.羊传染病防控措施[J].农村养殖技术,2011,(10).

[2] 王宏林.集约化养羊在实践中需注意的问题及对策[A].2012中国羊业进展论文集[C].2012.

[3] 吕福明,林鹏超,马艳菲.秋季常发羊传染病的防治[J].农村养殖技术,2010,(19).

[4] 惠恩举,单风联.秋冬初春要注重羊快疫的防治[J].农村科技.

[5] 何存利,鲍嘉铭,许斌,马青,吕建民.宁夏规模化舍饲羊场羊传染病调查[J].宁夏农林科技,2003,(04).

传染病防治监督工作总结 篇11

1.本学期传染病防控工作计划

2.学校传染病突发事件防控工作应急预案 3.学生健康管理制度

4.小学新生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 5.学生传染病病愈返校复课医学证明检查制度 6.对有健康问题的学生是否有对家长的反馈报告。7.预防接种证是否进行查验(查记录)8.对漏种学生进行补种(查记录)9.是否执行晨午检制度(查记录)

小学传染病防控监督检查工作简报 篇12

为进一步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严格执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依据省、市卫生行政部门有关文件精神,4月17日上午,细河区疾控中心人员和细河区卫生监督所的人员在细河区教体局体卫艺科领导的陪同下来到解放街小学进行学校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监督检查。

督查组对学校春季卫生、健康和防控工作等方面的材料进行了认真的查阅,检查人员对解放街小学的传染病防控工作给予肯定,同时也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解放街小学表示今后要更加抓实传染病防控工作,保障学生、教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肉牛传染病与常发病的防治 篇13

该病是牛羊等偶蹄动物的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在口腔黏膜、蹄间、乳房发生水疱和烂斑。

(1)病因。该病是由口蹄疫病毒侵入动物机体内引起的。病毒可以从疱液、口诞、乳汁等排出。痊愈的动物也能在短时间内继续带毒和散毒。主要经过消化道传染,也可经黏膜、乳头及损伤的皮肤传染。人也可能感染。

(2)症状。牛感染口蹄疫以后,一般要经过2~8天才能发病,最长达14天。在病毒进入血液阶段,病畜体温升至40~41℃,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继而在口腔黏膜及蹄间、乳头的皮肤上发生豌豆大甚至可达蚕豆大小的水疱。以后水疱相互汇合,形成大小水疱连片的破溃。病牛流出大量口涎,开口时可以听到吸吮音。牛在患口腔破损的同时,蹄间、蹄冠皮肤会现热痛和肿胀,经1~2天则出现水疱,破溃后形成烂斑。四肢同时患病时,牛呈交替负重状,并经常抖动左肢,行走时呈跛行。严重患畜长期伏卧,站起困难。如感染化脓或者坏死时,蹄匣可能脱落,蹄骨出现坏死等。

(3)诊断。为了确诊,必须于发病后采取新鲜水疱皮、水疱液或病牛发热期血液,存放冰瓶里送检。如仅仅是口腔发病,经过1周左右就可以自愈。如果蹄壳部出现病变时,则病期可达2~3个星期,死亡率一般在1%~2%,但多数都是犊牛。在诊断口蹄疫时,应注意与牛瘟、牛传染性水泡病、口炎相鉴别。

(4)预防。对历年发生口蹄疫的地区,每年应对所有的牛做预防接种。牛口蹄疫疫苗注射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4~6个月。如果已经发生口蹄疫,则应采病料送检定性,迅速上报并通知友邻单位,联合采取防制措施。划定疫区,严格封锁,及早就地扑灭。对口腔病变可用青黛散、冰硼散或碘甘油等治疗。蹄部和乳房的病变可用消毒药水洗净,涂搽龙胆紫或碘甘油,也可以撒布煅石膏或锅底灰等温和物。在病牛患病期间,加强护理,投给容易消化的饲草饲料。通过对症治疗,一般均可治愈。

2.瘤胃积食

育肥牛最容易患瘤胃积食,因为整个口粮以精饲料为主。粗饲料为辅,所以,最容易造成瘤胃内积蓄过多的食物,使瘤胃容积增大,胃壁扩展,瘤胃运动机能紊乱的疾病。

(1)症状。一般发生较快,采食与反刍停止,不断地嗳气。有轻度腹痛,摇尾或右肢踢腹、拱背,有时发出呻吟声。左腹下部轻度膨大,饥窝平满或凸出。触压瘤胃,在有深浅不同的压痕时,病牛表现疼痛。瘤胃蠕动声初期增强,以后减弱或停止。呼吸促迫,黏膜常常呈蓝紫色,脉搏增数,若无并发症则一般体温无变化。

(2)病因。多数因为吃了过多质量不好、粗硬易膨胀的饲料,如草根、豆饼、块根类食物,或吃了霉败饲料,或饲养方法突然改变,或一时吃了大量干料后又饮水不足等。由于过食,使瘤胃运动机能障碍后,大量内容物不得排出而积聚,进而发病。

(3)预防。主要在于加强管理,防止过食,适当加强运动。

(4)治疗。病畜需禁食1~2天,但可不限制饮水,进行瘤胃按摩或缓步运动。药物治疗可用蓖麻油500毫升,煮沸后使用;或用硫酸钠400~500克、鱼石脂15~25克,常水适量1次服用。同时,为了改善血液循环,配合应用l0%的浓盐水 300~400毫升,1次静脉注射。心脏好的牛也可用5%硝酸毛果芸香碱液2~4毫升,1次皮下注射。如用上述治疗办法无效时,就得进行瘤胃切开手术。

3.瘤胃膨胀症

瘤胃膨胀症,多是由于反刍动物采食了大量容易发酵的饲料,迅速产生大量气体而引起瘤胃急剧膨胀的疾病。育肥牛喂给尿素,立刻饮水也能引起该病。

(1)症状。多于采食过程中或采食过后不久突然发病。病初表现不安,回视腹部,右肢踢腹,背腰拱起,腹部迅速膨大,饥窝凸出,尤以左侧更为明显,可高至宽结节或背中线。反刍和嗳气停止,触诊左饥窝部紧张而有弹性,叩诊呈鼓音,听诊瘤胃蠕动音减弱,呼吸高度困难,可视黏膜呈蓝紫色,心搏动增强,脉搏增数。后期病畜张口呼吸,步态不稳或卧地不起。如不及时治疗,很快会因窒息或心脏麻痹而死亡。

(2)预防。由于该病多为吃了大量易发酵饲料,或带有露水的细嫩多汁的青草或苜蓿草、酒糟和霜冻的草,或腐败变质的饲料等而引起的。所以,平时就要对牛限量喂发酵的饲料。禁止喂质量不好的草料,防止采食过饱。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3)治疗。发现该病应及时治疗。治疗原则:以排出气体减轻压力、制止发酵和尽快恢复瘤胃机能。本病发展迅速,延误治疗会很快导致死亡。故应迅速确诊及时抢救。当患牛腹围不太大时,可将涂有松油或大酱的木棒置牛口中,使病牛不断咀嚼,促进嗳气。当腹围显著膨大,呼吸也高度困难时,应立即进行瘤胃穿刺,放出气体。在放出气体后,立即向瘤胃内注入制止发酵的药物。也可以内服制酵剂或健胃剂,内服姜酊、龙胆酊、大蒜酊等健胃药。也可静脉注射浓盐水,或内服莱菔子散。在膨胀停止后,为排出瘤胃内容物,可内服缓泻剂。土法可用:将50~100克烟叶研碎,加植物油500毫升,用勺熬开。去火以后投入辣椒100克,炸黄为度,立即把辣椒捞出,待油凉后加适量水,给牛1次灌服。

4.胃肠炎

胃肠炎是胃肠黏膜及其深层组织的出血性或坏死性炎症。

(1)病因。多是由于吃了腐败、冰冻、脏污、不易消化或有毒的草料所引起。突然更换草料、使役过度、胃肠内有寄生虫或用药不当等都能引起发病。

(2)症状。病牛初期食欲减少,后期则食欲废绝,不吃草料,精神沉郁,鼻镜干燥,口臭,口腔黏膜干涸。初期便秘,粪便上带有黏液。后期拉稀带血,有恶臭味,排便时常呈里急后重,腹痛,发出呻吟。病牛不断回视腹部、后肢踢腹,体温升高。随着病情发展,精神高度沉郁,身体消瘦,耳鼻四肢冷凉。被毛蓬乱,腹部蜷缩。

(3)预防。加强饲养管理,防止投给腐烂、发霉、变质及有毒饲料。及时治疗消化不良和各种腹痛病,防止继发该病。

(4)治疗。应根据疾病发展情况抓紧消炎,关键是做到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做好护理、补液、解毒和强心4个环节。在护理上,首先要设法消除病因,给病牛以柔软容易消化的饲料,并适当减少喂量,对病牛实行单独饲养1~2周。消炎、杀菌是根治胃肠炎的措施,一般可用痢特灵,每天用2~3次,每次1~2克;或口服黄连素,每天用2~3次,每次1~2克;或口服呋喃亚林,每天用2~3次,每次1~2克;或内服磺胺脒,每天用2~3次,每次15~30克。补液是防止脱水和自体中毒的最好办法。补液不但能调整病牛的水盐代谢,还能调节心脏和肾脏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稀释中毒素和促进毒素的排泄。补液用O.9%的氯化钠溶液或5%~10%葡萄糖溶液,1次静脉注射2000~3000毫升,每天1~2次。为了增强解毒功能,也可用 25%葡萄糖溶液500毫升、5%碳酸氢钠注射液300~500毫升、40%抗生素50~100毫升,混合,2次静注。对症治疗:对出血性胃肠炎,要进行止血,用10%氯化钙溶液100~150毫升静注,也可肌肉注射维生素K3注射液10~15毫升。如有腹疼症状,可用安痛定20~30毫升肌肉注射,或用食盐100克、安那加2.5克、蒸馏水l00毫升,配成注射液l00毫升静脉注射。

nlc202309041228

5.流行性感冒

牛流行性感冒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为高热,全身黏膜特别是呼吸道黏膜和消化道黏膜发生黏液性炎症,并带有四肢的关节炎和皮下气肿发生。其病原体为牛流行性感冒病毒,存在于病牛的肺、气管渗出物和血液、淋巴结和骨髓中。黄牛尤为易感,特别是3~5岁的黄牛。该病多发生于春初、秋末,尤其是多雨季节。劳役过度、营养不良、畜舍不干净和潮湿等,都可以成为该病的诱因。该病发生后,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则传播迅速,发病率高达40%~60%,但死亡率却很低。

(1)症状。该病潜伏期为2~4天。病牛发病后体温上升,可达42℃,恶寒颤栗,眼结膜充血,呻吟。孕牛可发生流产。高热持续1~4天后下降,下颌垂部出现皮下气肿,淋巴结肿大。眼睑肿胀,畏光流泪。四肢关节肿胀,病牛起立困难。喉及支气管发生黏液性炎症,呼吸困难,咳嗽。

(2)诊断。依据其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表现诊断困难。但该病传播迅速,有必要做出早期诊断。

(3)预防。平时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畜舍的防寒保暖工作。发现有病牛后应彻底检查牛群,对病牛早期做好隔离。畜舍、用具及运动场均用 2%氢氧化钠热溶液消毒。粪便堆积发酵后利用。

(4)治疗。轻病不必治疗,只要加强饲养管理及护理工作就可以痊愈。重症则要采取对症治疗,如给退热药、抗生素和缓泻剂等,也可以用清热、解毒、润肺、祛湿的中药治疗。

6.肝片吸虫

该病是由肝片吸虫所引起的,对牛、羊危害性很大,并常呈地方性大流行。肝片吸虫寄生于牛肝、胆管中,产牛虫卵,虫卵随着胆汁进入肠内与粪便混合,排到体外,入水后孵出大毛蚴。毛蚴在水中游动,钻入中间宿主椎实螺体内,发育成尾蚴。尾蚴继续发育离开螺体,在水中或附着在水草上形成囊蚴。囊蚴如果被牛吞食,到小肠后沿着胆管或穿过肠壁和肝实质到达肝胆管内寄生。

(1)症状。牛感染该虫后,多呈慢性发病。轻微或中等感染的,如膘情较好的,一般不表现发病症状,当严重感染时则引起发病。此病又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急性型:病牛有轻度发热,行动迟钝,发生腹泻,放牧时离群落后,有时可突然死亡。慢性型:病情常呈慢性经过。表现食欲缺乏,牛体逐渐消瘦,贫血,黏膜苍白,颈下与胸腹下部出现水肿,被毛粗乱无光泽而逐渐脱落。

(2)预防。在疫区春秋两季,对牛、羊驱虫 1 次,在驱虫期间的粪便要堆积发酵处理。不能在有肝片吸虫病的潮湿地上和低洼地带饮水,也不在低洼潮湿地上割青草喂牛。对牛的粪便应严格检查,发现有虫卵的,一定要杀死虫卵。对粪便进行堆积发酵处理。

(3)治疗。用硫双二氯酚(别丁)按牛每100公斤体重给药4~5克。此药难溶于水,可做成舔剂。投药后2~3天会排稀软粪便,4~5天恢复正常。

(吉林省梨树县梨树镇畜牧兽医工作站 郑铁华 邮编:136500)

上一篇:地质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视频会讲话稿下一篇:某县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