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观后感(精选9篇)
舞蹈观后感1
期盼已久的《丝路花雨》终于来了,自从看过《大梦敦煌》之后,对那些优美洒脱的舞姿一直是念念不忘的。嘉对此更是兴趣满满,一直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放学回来说是他们几个同学在路边救了一只一个眼睛瞎了的小鸟,同学去给小鸟搭窝去了,她想还得早去看演出,就没有跟着去。在家很快地写完作业,吃过饭,我们便直奔大剧院去了。6:30到了,提前了一个小时。
《丝路花雨》讲的是神笔张父女和波斯商人伊奴斯在丝绸之路上结下的友谊,因为那时的官盗勾结,所以经常出现商人被抢劫的现象,于是善良的人们便本着良心的原则,结果是遭受了一系列的迫害……这个舞剧的故事性很强,看起来比较明白,而且配上优美动人的舞姿,少数民族特有的风情,不愧为中国舞剧之最,是民族舞蹈的代表作呢。
现场的观众座无虚席,热情高涨,掌声不断,大家都为观看了这场高水平的演出而欣喜不已,太美了,舞者汗水湿透了衣衫,全身心的投入,用这种无声的语言诉说着一个凄婉动人的故事,敦煌壁画、丝绸之路、盛唐大漠、往来商贾,一个时代的历史竟能短短的呈现在这个动人的舞蹈中,真是令人不可思议,美轮美奂,难以置信的震撼一直萦绕在空气中!
嘉看的也是极其投入,多半时间高举着望远镜,连细节也不想放过,等看到神笔张血溅大漠的时候,竟然泪流满面,抽泣起来,看来真的`是看进去了。想来这种美的熏陶对一个女孩子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吧。
舞蹈观后感2
舞蹈是一门极需要富有感染力的一门艺术,也是从古至今人们表达情感,追求艺术感的一门学问。
世界上的每个民族都有本族最独特,最悠久的舞蹈,就像是本族的一种象征一样,充满着独特的民族韵味。
像藏族的《康定情歌》,传达了一种韵味尤存的热情洋溢的之感。一种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对生活的乐观之态,都可以从舞蹈中找到。大方的舞蹈动作,热情的感情色彩,结合藏族的浓厚风俗,塑造成了一种对生活充满了无限憧憬,对爱情充满了无限向往。
一门艺术源于古代人类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古代思想家周敦颐为后人留下的一篇巨作《爱莲说》,后人结合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浊清涟而不妖”的圣洁高雅的个性,创造了一个极富有美感的舞蹈。《爱莲说》,舞者用柔传达了莲花所有刚强的一面。柔和的音乐节奏,舞台中央,用柔软的动作诠释莲花,亦远亦近,似柔实刚,恰似一朵池中莲花,娇羞典雅,高贵圣洁。
民间舞《一片绿叶》相比前两者而言,感情色彩相对更加浓厚,更加复杂。舞者结合神韵,气息的运用,表现了一片树叶从充满生机到凋零萧瑟的自然规律。舞者运用一把恰似绿叶的扇子,在舞台中央旋转时,将“落叶”表现得淋漓尽致,一种内心凄凉,通过气息的恰当运用,传达给观众,是一种极致,艺术感油然而生。励志的文章
总而言之,舞蹈是一门追求音乐节奏,感情积淀,身姿柔和,传达感情的艺术。
舞蹈观后感3
惊艳、美丽、纯洁都不能形容她舞蹈,绚丽,绝美、灵动也不能描述出她的一分美丽。《雀之灵》这个题目是多么的恰当呀!是呀,她是在用她的灵魂从而舞出了另一个灵魂呀!
空旷、漆黑的舞台上,一股光束打在了她的身上,那股光洁白如皎月,衬出了舞台的清幽,衬出了她的清亮,犹如一朵洁白的莲,在水面上仿佛就要盛开了似地。
音乐响起,她的手动起来了,做出了一个孔雀头的形状,也露出了她那清丽的侧面,细碎的舞步,繁复的手势,舞出了一位森林中的精灵,舞出了一朵洁白的莲,舞出一只孔雀的灵魂......
慢慢的,她慢下来了,她趴在地上,手灵巧的动着,左手指尖柔韧地蠕动,一阵一阵传递给右手的指尖,长指甲晶莹闪耀美妙的悸动。
忽然她站起了身,提起了裙,长裙飞了起来!瑰丽的美呀!她如同一朵不停绽放的鲜花,不同颜色的灯光打在她的身上,所有的情感在交织中凝聚,又在凝聚中膨胀,最后在膨胀中爆发!整个舞台成了她的天地,整个舞台仿佛变成了那遥远的森林。
渐渐地,慢了、缓了、顿了、停了、她的身体静止了,而我却分明看见,她的灵魂正在与山林中孔雀戏耍。
舞蹈观后感4
随着蓝色灯光如流水般滑落,一只优雅的孔雀信步走上了属于她的舞台,绽开了她那布满眼睛的尾羽。
只见她头微微抬起,左手向下一摆,便开始飞快地旋舞,在蓝色灯光照耀下,真像一朵绽放的蓝雪莲,左手放开了裙摆,右手轻拎着裙摆继续旋舞。末了,弓下了她那细长的腰,似乎在呼吸着泥土的芳香。
她又站了起来,右手拈着裙摆,左手大拇指和食指捏在一起,中指、无名指、小指立了起来,似乎是一只孔雀的头,孔雀开始梳理她的羽毛,也许是因为孔雀这种鸟天生就有一种自恋情绪吧!
她又再次俯下身,寻找着大地那醉人的气息。
她又站了起来,又开始旋舞,不过这次双手放在了背后。她再次弓下了腰,双臂如流水一般,灯光也渐渐暗了下去,她又在黑暗中扮演孔雀。
我想她一定是上天派来的孔雀使者,时而快乐,时而忧伤。没有鸟儿理解她的心情。
她又演起了孔雀,不过这次时间很短,她又旋转了起来。手臂在上方交叉、展开。
她弓下身,手臂又开始舞动,身体也开始旋转,双手朝上,头微微上扬,似乎在祈求。
她站起来,背朝观众,各种颜色的灯光照耀在她的手上,她开始狂舞,双手拈着裙摆不断向上,这时,这个舞台已经变成了一个相框,而她就变成了在相框中舞动的孔雀在不断地开屏、收屏,真是美不胜收。
(她,杨丽萍,是我国百年难得一遇的舞蹈奇才。)
她是孔雀的灵魂。她化作了一阵微风,飘得很远、很远……
舞蹈观后感5
有幸得了两张舞剧入场券,其实俺不怎么了解舞蹈,但一看地点是新疆人民大会堂,还一次没去过,就去看一看吧,也是近距离对舞剧的一个认识。
进门的检查就象进飞机场一样,不仅把人全身上下扫描一遍,手里的小包也得过一下安检机子,在门外就听说不让带水和饮料,俺的茶水因放在包里却没有人提出异议而顺利带入。
舞台正上方挂着横标显示,这场剧是由甘肃省歌舞剧院演出的,开始前俺在想,这个舞剧 要怎么看呢?应该是没有语言只有舞蹈的,那要怎么展现一个故事情节呢?哈哈,都是多虑了,舞台两边各有一个电子屏,每一幕开始前都会把该幕内容显示出来。
看了才知道,原来这个故事是讲了敦煌莫高窟壁画的来由。有个叫神笔张的人和他的女儿不幸分离,并被罚在窟里画画,他把以前女儿跳的反弹琵琶舞活灵活现的画在了壁画里。怪不得那些仙女会那么传神,原来画里饱含了对女儿的思念之情。
舞蹈演员的功底了得,连俺这不懂舞蹈的人都看得热泪盈眶,尤其是父女久别重逢那段,眼泪止不住的掉下来。结束后的谢幕使整个剧场达到热烈的高潮,五个主角轮番使出自己的绝招向观众道谢,引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不由地感叹,不愧是国粹啊!
引 子:三危山万佛呈祥,莫高窟圣光普照,琵琶伎乐、捧花飞天,播洒着祝福与吉祥的花雨,叙述着久远而动人的故事……
序 幕:唐代,丝绸路上,画工神笔张父女救起了困倒在沙漠里的波斯商人伊努斯。又遇强人,为保护伊努斯,女儿英娘被抢。
第一幕:数年之后,敦煌市场,丝绸相交,歌舞相望,神笔张终于找到了日夜思念的女儿,但英娘已沦为百戏班子的歌舞伎。伊努斯仗义疏财为英娘赎身,父女团聚,故友重逢。
第二幕:莫高窟中,神笔张按照女儿的舞姿画出了敦煌壁画的代表作--反弹琵琶伎乐天。为了不使女儿身陷火坑,神笔张让英娘随伊努斯出走波斯。市令罚他终身劳役,带罪画窟。
第三幕:英娘与波斯人民朝夕相处,如梭的光阴织下了深厚的友谊。伊努斯奉命使唐并带英娘归国,英娘捧美酒祭洒天地,告别亲如故土的波斯。
第四幕:画窟中,神笔张思女心切,梦幻中父女团聚神游于他所彩绘的天堂……突然琵琶弦断惊醒沉梦,预兆不祥,神笔张愤然急奔塞外阳关……
第五幕:阳关外,烽燧下,市令唆使强人窦虎拦劫波斯商队。为救伊努斯,神笔张点燃烽火。父女相见,却生死诀别,一腔热血洒在丝绸路上。神笔张举笔问苍天,不朽之魂长眠敦煌。
第六幕:敦煌二十七国交谊会,节度使与各国来宾欢聚一堂。英娘化妆献艺,陈诉了市令的罪状。节度使愤然惩恶,剪除了丝绸路上的隐患。
尾 声: “丝路绵绵传友谊,花雨缤纷舞彩虹。”
愿中外人民的传统友谊源远流长,绵延千秋。
《丝路花雨》自首演以来赢得了无数的赞赏与荣誉:1979年该剧在庆祝国庆30周年进京献礼演出中,获文化部颁发的“创作一等奖”与“演出一等奖”;1982年获邀赴意大利米兰的斯卡拉大剧院演出,成为亚洲首个进入这个世界著名剧院演出的舞蹈演出团体;1994年荣获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像奖”;20--年作为北京奥运会重大文化活动献礼展演剧目,在奥运前夕的京城掀起《丝路花雨》观剧热潮。尤其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演出剧目多达百台的情况下,《丝路花雨》曾获得在国家大剧院连演5场的最高“待遇”,20--年10月还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认定为“中国舞剧之最”。
进门的检查就象进飞机场一样,不仅把人全身上下扫描一遍,手里的小包也得过一下安检机子,在门外就听说不让带水和饮料,俺的茶水因放在包里却没有人提出异议而顺利带入。
舞台正上方挂着横标显示,这场剧是由甘肃省歌舞剧院演出的,开始前俺在想,这个舞剧要怎么看呢?应该是没有语言只有舞蹈的,那要怎么展现一个故事情节呢?哈哈,都是多虑了,舞台两边各有一个电子屏,每一幕开始前都会把该幕内容显示出来。
看了才知道,原来这个故事是讲了敦煌莫高窟壁画的来由。有个叫神笔张的人和他的女儿不幸分离,并被罚在窟里画画,他把以前女儿跳的反弹琵琶舞活灵活现的画在了壁画里。怪不得那些仙女会那么传神,原来画里饱含了对女儿的思念之情。
舞蹈演员的功底了得,连俺这不懂舞蹈的人都看得热泪盈眶,尤其是父女久别重逢那段,眼泪止不住的掉下来。结束后的谢幕使整个剧场达到热烈的高潮,五个主角轮番使出自己的绝招向观众道谢,引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不由地感叹,不愧是国粹啊!
一,中国古典舞的风格及审美特征
(1)风格
遵循古典舞的规律,古典舞具有严谨的程式,规范性的动作和高超的技巧。但是它也有独特的一面,细腻圆润,刚柔相济,情景交融,技术结合,以及精,气,神和手,眼,身,法,步完美结合和高度统一的美学特色。
(2)审美特征
“圆的运动路线”是中国古典舞的主要审美特征,它主要表现为“圆润流畅,曲折变化”。在长期的实践中,舞蹈艺术大师们将“圆”的动态概括为八个字—圆,曲,拧,倾,收,放,含,仰。
万变不离其圆,这是中国古典舞的主要特征,但圆却不是中国古典舞的唯一特征。但离开了圆,就不能称其为中国古典舞。因为,这“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融合,是历史的积淀。
中国古典舞还强调“手到,眼到,步到,身到”,即形神兼备。这要求表演者以手,眼,身,法,步相互配合,连贯一气,做到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 “形,神,劲,律”作为中国古典舞身韵的重要表现手段,高度概括了身韵的全部内涵。这四大动作要素的关系,要经过协调,才能达到内外的统一。其要领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
二,《千手观音》的艺术表现和内涵
我一开始的印象中舞蹈该有柔软,飘逸的感觉,但是,千手观音又给了我另一种视觉,听觉,更是心灵的震撼。空灵的音乐,净化着我的思维,在我的内心深处激起一阵阵的涟漪。聋哑姑娘邰丽华与20位同伴结为一体,将神话中的千手观音演绎的活灵活现,灵气生动。
整段舞有5分54秒,秒秒都那么精彩,让人不舍得眨眼睛。这段堪称古典舞的舞蹈,以圆开头,以圆结尾。圆形的“莲花台”,有弧度的拱门,都在渲染着古典舞的氛围。音乐响起,“千手观音”的手就开始灵动,慢慢的,后面的那些手渐渐摆出,形一个圆形。那圆,是种完美的预像,象征观音这一美好的形象。在保持圆的同时,部分的演员的手部动作,手腕部分的晃动,加上他们金色的服装和指甲,加上背后金色的舞台背景,整一个金光闪耀的背景,衬托出这千手观音的超凡脱俗。
演员的服装精致,裤子比较特别,配合她们的舞蹈。3分钟那段开始,音乐有胡风的韵味,演员适当的弯腰,柔软地展示出腰身的曲线,脚步动作带动宽大的裤脚的摆动,加上演员的头饰,妆容,让我想起了敦煌莫高窟壁画上的飞天舞。真觉得她们是敦煌莫高窟壁画上的飞下来的舞者。她们此时舞,结合音乐,时而手部动作紧凑,时而腰部柔软地弯曲。
邰丽华是领舞,大部分的时间里都可以通过镜头清楚的看到她的妆容,脸部表情。邰丽华的脸部表情,时刻保持着微笑状态,眼神透露出她坚定的精神。通过她一个人的神情的完美展现,观众可以感觉的到其他舞者的神情,她们的精神面貌,这种形神兼备的效果感动观众。这舞名叫千手观音,她们都想要表现出神似的效果。是灵动,是传神,是精致。这曲舞蹈的圆的艺术主要通过手部动作来表现。三分之二的时间专注于手部动作,固定脚步。她们的手部动作,时而慢慢的显得温和,时而有力度的伸出,展示着力量。比较有特色。也是符合舞蹈主题千手观音的,历来观音都是静坐在莲花台上的形象。21位演员,要协调大家的手部动作,完全的整齐的展示出自己的手,表现出那部分的表演,可见需要多大的协调能力。队员之间的默契,团结,精神的连结,更加神化了这千手观音。
这队伍中,还有几位男演员在背后,但是,他们却能很好的融入这舞蹈,不会让后面的舞蹈带着男性的那份刚气。可见他们在背后花了多少的功夫去学习女性的柔软的手部动作。
三,我的体会和感受
习了《舞蹈鉴赏》,不能说我了解舞蹈了,但至少,我学会了用心去欣赏舞蹈,不止是看他们的服装,音乐,背景,舞台等,还学会了如何从他们的肢体语言中,去读懂一段舞蹈里的故事,情感。例如,一段5分54秒的《千手观音》。在我看来这是一段完美的古典舞蹈。20多人站成一排,有秩序的摆动手部,形成整体效果。看似简单,但是,要完美的展示圆的艺术,展现形神兼备,那就得付出无数的汗水和努力。
外国语学院111班王瑾钰1150401120舞剧取材于德国诗人海涅的《论德意志》中关于神秘的维丽丝女鬼的传说。舞剧分两幕、第一幕在欢庆葡萄丰收的节日里,天真的姑娘吉赛尔与乔装成农民的公爵阿尔伯特一见钟情,而拒绝了守林人希拉里昂的求爱。外出狩猎的亲王和女儿来此休憩,吉赛尔母女殷勤招待,贵族公主赠与项链相报。守林人揭开阿尔伯特的身分。吉赛尔闻知公爵早已与巴蒂尔定亲,犹如霹雳轰顶。她失去理智而狂舞,一剑刺进了自己的胸膛,阿尔伯特恶梦初醒,竭力表白,吉赛尔表示宽恕后瞑目长逝。
第二幕夜色朦胧,白影掠过舞台,鬼王米尔达与众女鬼毫无生气地舞蹈,引出吉赛尔的幽灵。当守林人悲伤不已地来到吉赛尔墓前悼念时。众女鬼排成一列斜线,堵住守林人的去路,无情地将他推入湖中,当吉赛尔看到被幽灵们团团围住的阿尔伯特,忙指点他站到十字架下。鬼王见魔法失灵,恼怒地命吉赛尔与他无休止地舞蹈,阿尔伯特最终心力交瘁晕倒在地。黎明,女鬼和吉赛尔被召回坟墓,幸免一死的阿尔伯特永远失去了纯洁可爱的少女———吉赛尔。自古以来人类在生与死、爱与恨、善与恶之间总是不断地追求自己美好的理想,即使以生死作为代价。《吉赛尔》是一部具有传奇性的,又有世俗性的爱情悲剧,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浪漫主义的两个侧面,即光明与黑暗、生存与死亡,看到那率直善良、忠于爱情的少女———吉赛尔。她有其性格刚烈的一面,同时也有柔情的一面,但作为封建门第观念的牺牲品注定了她的悲剧结
局。编导在编舞中,以优美流畅的动作语言和富有雕塑感的造型,增强了爱情悲剧的感染力全剧共两幕,第一幕较多用哑剧手法交代情节,以情绪舞烘托气氛;第二幕则意境飘渺。展现神秘而空灵的阴间。第一幕重叙事,富有动势;第二幕重抒情,凝重沉静。二幕之间形成鲜明对比,有力地突出了人物的悲剧性命运。
舞剧的音乐十分出色,标志着芭蕾舞音乐发展的新阶段。阿尔道夫 亚当为了在剧中体现浪漫主义意境,首次尝试使用了主旋律贯穿手法,如第一幕男女主人相恋的主调在吉赛尔发疯时的回忆中再现,这种音乐上的连贯性和一致性为后来舞剧音乐的创作树立了典范。其次,舞剧音乐还打破了“单旋律加伴奏”的传统,首次使用了赋格。主副旋律对模仿的作曲技巧,它包含着旋律美和戏剧性。使整个作品格调一新。作曲家亚当,毕业于巴黎音乐学院作曲专业,他一生中写有20多部舞剧,著名的舞剧有《海盗》和《吉赛尔》。《吉赛尔》舞剧音乐的浪漫主义色彩,受到了柴科夫斯基的欣赏和赞扬。
另外,《吉赛尔》编导技术取得重大成就,即把群舞改造为统一的抒情整体。后来,这一创造被史学家称之为“舞剧舞蹈交响化的原则”。
这个学期我选修了民族舞蹈基础的这门课,对于我这个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其实我对舞蹈并不是很感兴趣,只是因为选课的时候没得选了才选这门课的。到了第三周开始这门课的时候,心里不禁有了一丝的紧张:我对舞蹈一点都不了解,到时候会不会因为而净出洋相?到了上课的地方我才知道我的紧张是多余的——选这门课的大部分同学也跟我一样,什么都不会。后来老师也说了,这门课之所以叫民族舞蹈基础,是因为这门课是面向所有零基础的学生的,之前没学过的同学也可以学这门课。往后的几周里,我和其他同学就跟着老师从零开始学起了。
第一节课老师叫我们上把杆压腿。之前都没压过腿的我这下子有好受的了,仅仅压下去了一点点。老师说能压到那就压到那,有点疼就行了,以后我们的韧带会慢慢地拉开。老师不要求大家做得很标准,只要尽力就行了。
压完腿之后,就开始了最基本的舞蹈组合。看着老师优美的动作,这时候才发现原来舞蹈这么优美的,然后就有了要学习的动力了。但是,我因为一点基础都没有,一个简单的动作学几遍才会,有些动作甚至一节课下来也没有学会,感觉的有点丢脸了。但是老师并不在乎这些,老师要的是学习的态度,基础差一点没关系,认真学了总会有收获。老师还找了几位有舞蹈基础的同学给各个小组的同学做领队,一个一个动作地教我们,让没有基础的同学能跟得上学习的进度。而我们组的同学是基础最差的,学的也最慢,动作也千奇百怪,虽然笑料不断,但大家仍然很尽心地学。
经过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开始学习一些简单的蒙古舞组合,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到一些关于蒙古舞的特点。我们知道,蒙古族是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从事畜牧狩猎生产。由于长期生活在草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自古以来崇拜天地山川和雄鹰图腾,因而形成了蒙古族舞蹈浑厚、含蓄、舒展、豪迈的特点。蒙古族是一个骑马民族。骑着马驰骋在辽阔的草原上,是蒙古民族形成了特有的草原文化风格。蒙古族舞蹈的特点是节奏明快,热情奔放,语汇新颖,风格独特。老师教我们的蒙古舞姿主要是压腕。这个动作和鹰击长空的姿势很相似。同时也体现出了鹰对蒙古族人民的影响之深。这些动作轻快欢乐,表现出蒙古族豪迈刚劲有力的特点。因为这个特点,我们学起蒙古舞蹈来比较容易上手,学得也快。
学了蒙古舞之后,我们又开始学习傣族舞。傣族人民生活在亚热带地区,由于天气湿热,又生活在“宁静的田园”中,人们不喜欢激烈的活动,所以舞蹈动作较为平稳,仪态安详,跳跃动作较少,节奏大都为2/4拍连绵不断的节奏型,舞蹈基本动律多为腿保持半蹲状态,重拍向下,双膝在弯曲中屈伸、动作,以屈伸带动身体颤动和左右轻摆;脚多为脚后踢,踢起时快而有力,落地时轻而稳,具有一股内在的含蓄美。老师教我们的傣族舞蹈小组合动作比较平稳优美。老师说,傣族舞动作简单,缓慢,但这并不表示容易学。动作慢,要跟着节拍把动作做到位,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这些小组合中,我们做的动作做得最多的就是模仿孔雀头了,倒是挺像兰花指的。由于这个组合是刚刚开始学的,现在也不是更熟悉,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对舞蹈有了初步的了解,学起新的舞蹈动作来也没有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困难了。
在学习过程中,老师也强调过神态的重要性。但对我来说,因为有些动作还没记住,还得想一下,所以自然就顾不上神态了。当然,这方面我还得好好改进改进。
身体残缺的舞者,用生命的激情跳起了“火一般忘情、热烈”的舞蹈;生活贫困的舞者,把艰辛的劳动舞成了生命的欢歌。
本该让人恻隐和悲悯的他们,却让自己的的生命张扬着自尊,迸射出激情,毫无顾忌地表露了对生活的热爱。
从他们身上 ,作者让我们认识了生命的本质。
“生命从一降生,就穿上了一双红舞鞋”,在人类的生命史中,无论是平坦还是坎坷,生命总是快乐和幸福的。
当生命舞动起属于自己的高贵和美丽时,我们涌起的是对生命的景仰。
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如果没有好好把握住,它会悄悄地从我们身边走过。在非典时期,不知死了多少无辜的老百姓,伤害了多少幸福家庭,它来得太突然,也走得静悄悄。
在我们一不小心之下,人的生命就落在了这可怕的病毒上。可见,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当爱护和保护自己的生命,同时也要保护其它生命。
在我们这个美丽的地球上,每一天,太阳都辉煌地升起,又绚丽地落下。每一天,都有些生命开始它的旅程,都有一些生命在延续它的价值,都有一些生命永远离开……
春华秋实,花开花落。正是生命的生生不息,使我们拥有生命,地球在宇宙中独一无二;而生命的演化,才造就了人类的今天。我们懂得了人类的自下而上依赖大自然,知道为什么要尊重和善待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生命。
领略生活的多姿多彩,探索人生的意义,懂得只有通过创造,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她常常梦见自己在一个舞台上跳着属于自己的舞蹈。台下黑漆漆的,没有一个人,唯有音乐相伴。她轻轻地跳着,微弱的灯光追随着她的身影。忧伤的乐曲里带着些许孤独,她的眼里也是如此。她早已经疲倦了,可她却怎么也不肯停下来,因为她怕,她怕舞蹈一停,音乐也会停止,这样,她会更加孤独。她努力地跳啊,跳啊,跳啊,可是再怎么努力,也会有一个限度,也会有一个尽头。她终于摔倒在地,正如她想像的那样,音乐停止了,台上只剩下她独自一人在微弱的灯光下颓丧地坐着。
她低着头,开始轻轻地抽泣,眼泪在微光下像水晶一般地落下。她希望有一双手能向她伸来,拂去她脸庞上的泪水;她希望有一个拥抱,让她不再感到孤单;她希望看见有人向她走来,给她一句安慰;她希望有人给她一点点关爱,哪怕一句鼓励的话,一个注视的眼神,她都心满意足了。
可无论怎样,无论怎样也改变不了现实,因为那些都并不存在,有的只是自己的孤独,不是外表的孤独,而是发自内心的不知缘何而起的孤独。
她孤独,她舞蹈,她因为孤独而舞蹈!
她在心里呐喊着:这是怎么了?为什么连自己也琢磨不透的心,却希望别人能琢磨个透?整天都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在想什么,伤心什么,高兴什么,总觉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自己已不再是自己……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孩的心啊?
恍惚之中,她听见有人在告诉自己:
世界如舞场,生活如舞曲,你只不过是舞者,永远不是舞者控制舞曲,而是舞曲控制舞者。你不是害怕孤独,而是害怕自己!
浅析幼儿舞蹈教学与创编
姓名:张文英
学校:蒙城电大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 …………………………………………………………………3
一、儿童舞蹈创编的条件…………………………………………3
二、儿童舞蹈创编的基础…………………………………………4
三、儿童舞蹈创作的关键是把握儿童心理状态…………………5
四、开发儿童心理宝藏,是儿童舞蹈创作的目的………………5
五、参考文献………………………………………………………6
浅析幼儿舞蹈教学与创编
内容摘要:儿童舞蹈是儿童艺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从事儿童舞蹈创编应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把握儿童的心理要素,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编排出儿童喜欢看、愿意演且具有艺术性与观赏性的作品来。文章指出研究儿童心理要求是儿童舞蹈创编的条件;适应儿童心理特点是儿童舞蹈创编的基础;把握儿童心理状态是儿童舞蹈创编的关键;开发儿童心理宝藏是儿童舞蹈创编的目的。
关 键 词:儿童舞蹈创编 儿童心理 适应性研究
儿童舞蹈是儿童艺术教育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部分。一件好的舞蹈作品,不仅能使儿童受到美的熏陶,而且还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启迪作用,从而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而目前,一些不顾实际、忽视儿童心理特征、生搬硬套成年人的舞蹈之现象,致使儿童舞蹈园地这块沃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一些污染。因此,要使儿童舞蹈这块园地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富有个性、富有特色,所有热爱儿童教育事业的工作者,尤其是从事儿童舞蹈创编的工作人员,都应该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把握儿童的心理要素,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儿童喜欢看、愿意演且具有艺术性与观赏性的作品来。
一、儿童舞蹈创编的条件
儿童世界,五彩缤纷,斑驳陆离。在这个世界里,儿童舞蹈则以其神奇的想象、美妙的意境、生动的形象、真挚的情感把孩子们带进了一座艺术的殿堂,使他们在趣味高尚的氛围中受到教育、得到启示。作为儿童舞蹈的创作人员,不仅要有一颗纯净明亮的童心和对儿童赤诚的爱心,更重要的是要体验儿童的心灵世界,明确儿童的心理要求,善用儿童的视角来洞察生活、观察社会。只有站在这样一个高度来认识儿童、认识儿童舞蹈,儿童舞蹈的创作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研究儿童心理要求,极大限度地做好儿童舞蹈的创作工作要切实把握好如下三个方面的原则。
1.个体性与整体性相兼顾的原则。当前,一些儿童舞蹈的创作有一个明显的倾向就是忽视儿童整体素质的提高。有些儿童舞蹈教学、创编人员把眼睛只盯在极少数儿童的身上,只注重其中少数“明星”的培养,而忽视了整个儿童群体活泼好动、爱唱爱跳的心理要求。因此,儿童舞蹈教学的课程设置要坚持面向整体,充分体现儿童舞蹈教学的整体性;在培养“明星”的同时,要着眼于全体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心理要求,提高孩子们的整体素质。
2.持续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原则。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指出:一切智力活动的形成过程,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阶段,即:“了解当前活动的阶段”“运用各种实物来完成活动的阶段”“有外部语言参加的、依靠表象来完成活动的阶段”“只靠内部语言参加而在脑子里完成活动的阶段”“智力活动过程的简约化的阶段”。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这一客观规律,分析儿童智力活动的形成过程,同样对儿童舞蹈的创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年级的儿童的学习与表演的内容进行设计编创。从而做到知识的获取和能力培养在有序中渐进。与此同时,要重视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的共性与个性,突出重点课程,避免重复,反映不同阶段儿童舞蹈的创编特点,帮助儿童在一定的时限内了解掌握更多、更全的舞蹈知识和技能技巧。
3.先进性与实效性相呼应的原则。儿童无论在生理上或心理上,都是一个迅速成长的时期。儿童从出生时起,在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的制约影响下,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阶段,从一个幼稚无知的个体,渐渐成为一个有思想观点、知识文化的社会成员。儿童这一心理特征告诉我们对儿童实施健康的、先进向上的文化教育十分重要和必要。同样的道理,儿童舞蹈的创编,在作品主题的设置、技巧的安排、动律的设计等方面都应该坚持先进性与实效性相呼应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更多地创作出有益于儿童健康成长的优秀作品。只有这样,儿童舞蹈的教育教学、创作编排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儿童舞蹈创编的基础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对学生采取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儿童被动学习,求知欲受到压抑,积极性受影响,根本谈不上什么“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儿童舞蹈本是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其基本意图是启发儿童自由发挥,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方式,激发儿童对舞蹈乃至整个学业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儿童进行即兴式地创造活动,开发儿童的创造潜能,激活儿童的创新意识,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但当前,儿童舞蹈的创作,同样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一味地强调赛事与活动的参与,使创作存在舞蹈“成人化”、舞蹈结构“繁杂化”、舞蹈语言“怪异化”、舞蹈表演“模式化”等现象,因此,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做好儿童舞蹈的创作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契合儿童模仿的心理特征,进行儿童舞蹈的创编。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喜欢模仿是儿童的本性。儿童不到一岁的时候,就能模仿简单的声音和动作,到了两岁的时候,能模仿复杂的动作,到三四岁乃至更大的时候模仿能力发展得更快了。解放军与英雄是孩子们尤其是男生最喜爱、最崇拜的形象。“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儿童舞蹈《长大我也要当兵》的创作灵感来源于1998年抗洪救灾中一个真实事件:一个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之久的小女孩,被武警官兵顺利营救了。笔者在语汇设计上运用了大量的军人集合、敬礼、列队等操练动作,极大程度地激发了儿童对军人的模仿热情,排练积极性空前高涨,舞台表演生动而成功。适应儿童好奇的心理特点,进行儿童舞蹈的创编。儿童心理学家们认为,儿童生来是好奇的,五六个月大的婴儿,一听见声音就要转头去寻,一看见东西就要伸手来拿。到了四五岁,好奇动作就格外多了,看见路上的汽车来了,他总要停下看看;听见外面锣鼓声响,他也要去看看。柏拉图说过,“好奇是知识之门”,儿童若不好奇,就不会去接触事物,不与事物接触,就明白不了事物的性质和状况了。所以作为一名创作者,要注重培养儿童爱看、爱问、爱思考的习惯。在创作过程中,在舞蹈构图的设计上要极大限度地满足孩子们的表现欲与好奇感,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适应儿童好玩的心理特点,进行儿童舞蹈的创编。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生来就好动,甚至以游戏为生命。儿童舞蹈的创作必须注意儿童好动的心理要求,用良好的教学方式来使儿童得到充分的运动;利用他们好动的特点,教以健康有益的舞蹈动作。“扬鞭策马”这个词对儿童而言比较陌生,但这种动作对儿童而言并不陌生,充满了游戏性。根据儿童的这一心理特点,笔者创作了儿童舞蹈《耍戏》,表现了一群儿童对京剧中的马鞭由最初好奇,到喜形于色的模仿,再到尽兴尽趣的玩耍这一过程。饶有情趣地把儿童好玩的心理在舞蹈作品中流露得淋漓尽致。
适应儿童合群的心理特点,进行儿童舞蹈的创编。儿童喜欢群居,常与同伴游玩,到了五六岁,这个合群心理就发展得更强烈。儿童舞蹈的创作要积极利用这一特点,选择良好的舞蹈题材,编排适合他们心理状态的集体舞蹈,以安慰孩子的寂寞,促进儿童诚恳、忠厚等优良个性品质的发展。舞蹈《拔萝卜》就
是笔者根据童谣创作编排的一个舞蹈。庞大的拔萝卜的队伍,符合儿童合群心理特点。孩子们在排练时简直是欣喜若狂。朴实的生活实践与活泼的舞蹈语汇的巧妙转换,不仅教育了学生要热爱劳动,更培养了他们从小就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的良好品德。实践证明,儿童对这类型的舞蹈特别感兴趣。
适应儿童好强的心理特点,进行儿童舞蹈的创编。儿童做事喜欢成功,所以给儿童所做的事不可太难。太难,使其灰心,以致下次不愿再做而且阻碍其进步。儿童舞蹈的教学、创编人员应创造条件,充分培养儿童表演的兴趣及自信心。通过良好的创作,带动孩子们的积极参与,通过舞蹈的成功演出满足孩子们好强的心理,激发学习兴趣。
三、儿童舞蹈创作的关键是把握儿童心理状态。
所谓儿童心理状态,是指儿童在心理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形态。儿童舞蹈题材是儿童舞蹈创作的源泉。因此,我们要把握儿童的心理状态,挖掘和选取能体现审美体验价值与创造性发展价值的儿童舞蹈题材。
选择的题材,要合“童心”。儿童舞蹈的创作编排,要从确定主题入手。孩子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任何一件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都对他们有一定的启示,这就成为了我们构思一部作品的素材。儿童舞蹈的选材应始终追寻儿童思维的奇特性,从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心理状态中,所想所做的形态中选材用材;在追求主题的新颖性及教育性的同时,依据“求童心,唤童趣”的原则来选材用材。在诸多素材中,我们最常见的是直接从儿童本身的形象中或从儿童本身的生活片段中来选择,再经过提炼、加工,让其成为反映儿童热爱劳动、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等主题作品。或者通过拟人化的形象来体现人的思想形象。如:儿童舞蹈《可爱的企鹅》,借“企鹅”表现出可爱、笨拙、滑稽,等等。这些题材符合儿童心理状态,儿童易理解,好模仿,也喜欢表演。
选取的音乐,要合“童意”。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儿童舞蹈的音乐选取要注意曲调明朗、简单、形象化且节奏感强,歌词要顺口、好懂、押韵且富有感染力。这样,孩子们听后就能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产生想跳、爱跳的欲望。屠洪刚一曲响彻云霄的《中国功夫》较好地体现出了中华民族以武强身,顽强不屈的精神。虽然是成人歌曲,但这首歌歌词通俗押韵,琅琅上口,正好符合孩子们好动的心理状态。笔者在《中国娃》的创作中,选取了此音乐。当音乐响起时,孩子们便即兴舞蹈起来,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兴趣极浓。选用的动作,要合“童趣”。儿童舞蹈的动作应从儿童心理、生理、年龄、兴趣等特点出发,不应过于繁琐,过于复杂。也就是说要尽可能地适合孩子们的心理状态,尽可能地适应孩子们的接受能力。根据这一要求,在儿童舞蹈动作的选用上应该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可以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加工、美化动作,可以从民族、民间舞中提取动作,可以借鉴中国古典舞蹈或其他与舞蹈艺术有共同之处的一些艺术门类的动作。这些天然宝藏都是我们创作儿童舞蹈的极好素材。《龙舟乐》在创作中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整个舞蹈从舞蹈形态上,首先从稀稀拉拉、散散漫漫的观龙舟开始,再到嘻嘻哈哈、拉拉扯扯的嬉龙舟,进而到整整齐齐、认认真真的赛龙舟为止。这其中的动作大都取之于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动作。从而让孩子们在由散漫到拧成一股绳的动作表演过程中,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会胜利的重大意义。
四、开发儿童心理宝藏,是儿童舞蹈创作的目的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及其规律,不仅对儿童教育、儿童医保、儿童文艺等社会实践领域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而且对于开发儿童心理宝藏,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同样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儿童舞蹈创作要在研究儿童心理的特点及其规律上下工夫,不断吸收世界各民族舞蹈的文化精髓,不断拓宽儿童舞蹈文化的视野,超越自我舞蹈文化的传统。站在开发儿童心理宝藏的高度,极大限度地开启儿童心灵的窗户,拓展儿童思维的空间,达到提高儿童智商的目的。
开发儿童的兴趣,让儿童热爱舞蹈。兴趣,是儿童学习舞蹈的基本动力,是儿童与舞蹈保持密切联系、用舞蹈美化人生的前提。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认为:“兴趣是能力的源泉,教育者的根本是使受教育者产生爱好。”但是,如何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呢?在儿童舞蹈创作中,要根据儿童好幻想、好奇心强、好提问等心理特征,设计好趣味性多样的教学活动,利用多种形式来激发孩子们对舞蹈的兴趣。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到舞蹈的本领,在玩乐中享受舞蹈的美感,在愉快的心境与环境中与舞蹈建立密切联系,并用舞蹈美化自己的童年生活。从而在愉快的舞蹈学习中提高艺术素养,在舞美的阳光沐浴下,不断完善自己人格的建构,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调动儿童的情绪,让儿童热衷舞蹈。儿童的情绪体验非常丰富。儿童心理学家们认为,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成年人能体验到的情绪,学前期儿童就基本上已能体验到。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增加,高级情绪活动也进一步发展。因此,儿童舞蹈创作的工作人员,要着意遴选一些能体现儿童风貌的优秀舞蹈作品,特别是一些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耳濡目染的优秀歌曲、地方戏曲、曲艺、民歌、童谣、民间故事、民间乐曲,以及人们熟知的舞蹈故事、享誉国内外的优秀舞蹈作品等。让孩子们在感受这浓浓舞美的氛围中,调动心理情绪,加深对舞蹈艺术的了解,对人生的热爱,不断营造健康向上的思想情绪。启发儿童的思维,让儿童热心舞蹈。就思维来说,儿童的思维在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孩子在三岁以前,思维是通过实物,伴随着动作来实现的。心理学上称之为动作思维。三岁以后,随着经验的积累,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了,借助物体形象或表象来思考。到了学龄前末期和学龄初期,孩子的抽象思维开始萌芽和发展。这个时期,儿童往往有丰富的想象力,能对事物做出直观、具体的概括,能对生活中经历的事物进行正确的推理和判断。因此,儿童舞蹈创作,要注意掌握孩子们的思维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和教育。要从绚丽多彩、生灵飞动、淳厚幽远、积淀丰厚的文化中寻找启发儿童思维的突破口,使他们能尽情地展开思维的翅膀,飞向蓝天,塑造辉煌的人生。
参考文献:
【舞蹈观后感】推荐阅读:
观看芭蕾舞蹈的精选观后感600字12-18
介绍舞蹈老师表演舞蹈12-05
儿童舞蹈视频大全,幼儿舞蹈视频06-02
舞蹈课教案05-23
少儿舞蹈教案06-11
舞蹈育人功能06-19
草原舞蹈07-15
排练舞蹈方案07-22
体育舞蹈感想09-13
开幕舞蹈范文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