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与安全检查(精选8篇)
急诊管理与持续改进 存在问题 4.8.1急诊科布局、急诊服务支持部门设置、人力配备、仪器设备及药品配置符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的要求。急诊科按照相关要求独立设置,其4.8.1.1急4.8.1.1.C功能、布局、人员和设备配备、及 诊科布局、.1 药品配置符合要求。C 急诊服务支4.8.1.1.C急诊科的辅助检查、药房、收费等持部门设置.2 区域的距离利于急诊抢救。符合《急诊科建设与管4.8.1.1.B
B 主管部门有检查与监管。
理指南(试
.1 行)》的要4.8.1.1.A持续改进有成效,急诊科建设与管 A 求。.1 理规范,满足急诊临床服务需求。急诊科固定的急诊医师、急诊护理4.8.1.2.C人员分别不少于在岗相应人员的.1 75%。4.8.1.2急急诊科主任由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诊科应当配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担备足够数4.8.1.2.C任;急诊科护士长由主管护师及以 量,受过专.2 C 上任职资格和5年以上急诊临床护门训练,掌理工作经验的护理人员担任。握急诊医学急诊病房、急诊监护室由专职医师4.8.1.2.C的基本理
与护理人员负责,单独排班、值班。.3 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急诊手术室有专职手术护理人员、4.8.1.2.C
作技能,具或由病房手术室统一管理。.4 备独立工作主管部门对急诊医护人员配置、任4.8.1.2.B
B 能力的医护职资格、知识技能有检查与监管。.1 人员。持续改进有成效,急诊科医护人员4.8.1.2.A配置、技术能力不断提升,满足临A.1 床需求。仪器设备及药品配置符合急诊科4.8.1.3.C
建设与管理的基本标准。.1 4.8.1.3仪保障急救用的仪器设备及药品满4.8.1.3.C 器设备及药足急救需要。.2 品配置符合 C 各种抢救设备操作规程随设备存4.8.1.3.C 急诊科建设放,方便使用。.3 与管理的基急救设备有专人保养维护,急救药本标准。急4.8.1.3.C品有专人管理,急救设备处于应急 救设备处于.4 备用状态,有应急调配制度。应急备用状科室对应急设备状态有自查,问题4.8.1.3.B态,有应急
及时整改。.1 调配机制。B 主管部门对急诊设备药品配置和4.8.1.3.B 维护情况有检查与监管。.2
4.8.1.3.A持续改进有成效,应急设备使用、A.1 维护和管理规范。4.8.2急诊医务人员按计划进行技术和技能专业培训,能够 熟练、正确使用各种抢救设备,掌握各种抢救技能。4.8.2.1.C有急诊医务人员技术和技能的年.1 度培训计划,并组织落实。急诊医护人员全部经过急诊专业4.8.2.1急4.8.2.1.C培训,考核达到“急诊医师、护理诊医务人员 C.2 人员技术和技能要求”,有考核记经过专业培录。训,考核达到“急诊医4.8.2.1.C急诊监护室固定医师与护理人员 师、护理人.3 均经ICU专业培训,技能考核合格。员技术和技4.8.2.1.B主管部门对培训效果有检查与监 B 能要求”。.1 管。4.8.2.1.A持续改进有成效,急诊人员诊疗水 A.1平不断提高。4.8.2.2.C医护人员具备高级心肺复苏基础.1 理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急诊医师具备独立抢救常见急危4.8.2.2医重症患者的能力,熟练掌握高级心4.8.2.2.C护人员能够肺复苏、气管插管、深静脉穿刺、.2 C 熟练、正确动脉穿刺、电复律、呼吸机使用、使用各种抢血液净化和创伤急救等技能。救设备,掌急诊护理人员除具备常用的护理握各种抢救4.8.2.2.C技能外,还应具有配合医师完成上 技能,包括.3 述操作的能力。高级心肺复4.8.2.2.B主管部门对医护人员抢救技能有苏技能。B.1 检查与监管。4.8.2.2.A持续改进有成效,医护人员抢救技 A.1 能不断提升。4.8.3急诊服务及时、安全、便捷,建立院前急救、院内急诊与住院或转诊的连贯性医疗服务工作流程,提高急诊服务 能力。有统一规范的急诊(含抢救)服务4.8.3.1.C流程。有各部门、各科室职责分工
.1 与服务时限要求。医院能提供“24小时×7天”连续4.8.3.1急不间断的急诊服务,包括:内科、诊服务及4.8.3.1.C外科专业科室(包括介入专业); C 时、安全、.2 药学、医学影像(普通放射、CT、便捷,提高超声等)、临床检验、输血等部门;急诊服务能医疗器械部门及保障部门。力。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和4.8.3.1.C口腔专业等医师承担本专业急诊
.3 工作。B 4.8.3.1.B主管部门对急诊抢救工作有检查
.1 与监管。持续改进有成效,急诊抢救流程顺4.8.3.1.A A 畅,诊疗服务满足急诊患者救治需.1 求。4.8.3.2.C有院前急救、院内急诊与住院或转.1 诊的连贯性医疗服务工作流程。4.8.3.2.C有急诊患者病情分级分区相关管.2 理规定。
C 4.8.3.2.C按照患者病情实施分级、分区救 4.8.3.2建.3 治。立院前急有多部门、多科室的协调机制,保救、院内急4.8.3.2.C障多发伤、复合伤、疑难病例的抢 诊与住院或.4 救治疗。转诊的连贯4.8.3.2.B科室有自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性医疗服务.1 改。工作流程。B 4.8.3.2.B主管部门对急救实施情况有检查、.2 分析、反馈。持续改进有成效,急救工作管理规4.8.3.2.A A 范、患者救治有序,急诊服务能力
.1 不断提升。4.8.4建立急诊“绿色通道”,加强急诊检诊、分诊,有效 分流非急危重症患者,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有急诊检诊和分诊制度,有专人负4.8.4.1.C责急诊检诊、分诊工作,有效分流.1 非急危重症患者。4.8.4.1.C4.8.4.1加检诊、分诊人员经过培训。.2 C 强急诊检4.8.4.1.C急诊患者得到及时救治,时间节点诊、分诊,.3 记录清晰,有去向登记。有效分流非急危重症患4.8.4.1.C急诊患者病历资料完整,入院、转 者,及时救.4 诊、转科有病情交接。治急危重症4.8.4.1.B主管部门对急诊检诊、分诊制度落
B 患者。
.1 实情况有检查与监管。持续改进有成效,急诊患者有效分4.8.4.1.A
A 流,急危重症患者及时有序地得到
.1 救治。有急危重症抢救患者优先住院的4.8.4.2.C4.8.4.2有 制度。.1 急危重症抢急危重症患者实行“先抢救、后付4.8.4.2.C救患者优先
费”。.2 住院的制度与措施,保有拟收住院科室无床位时的应急
C 4.8.4.2.C证急诊处置保障措施,滞留急诊观察比例下
.3 后需住院治降。疗的患者能急危重症抢救患者经处置后,需住4.8.4.2.C够及时收入院治疗的患者能够及时收入相应.4 相应的病的病房。
房。4.8.4.2.B主管部门对急危重症患者住院管 B.1 理制度落实情况有检查与监管。4.8.4.2.A持续改进有成效,急危重症患者优 A.1 先住院有效落实。4.8.4.3.C有急诊留观患者的管理制度与流.1 程。4.8.4.3有 C 对急诊留观时间超过72小时的患急诊留观患4.8.4.3.C者有管理协调机制,及时妥善处 者管理制度
.2 置。与流程,控制留观时间4.8.4.3.B主管部门对急诊留观患者管理有
B 原则上不超
.1 检查与监管。过72小时。4.8.4.3.A持续改进有成效,急诊留观管理制 A.1 度落实到位,患者得到有效分流。4.8.5落实首诊负责制,与120急救中心、挂钩合作的基层
医疗机构建立急诊、急救转接服务制度。4.8.5.1.C有首诊负责制度,医务人员熟知并.1 执行。急诊患者、留观患者、抢救患者有4.8.5.1.C急诊病历,记录急诊救治的全过 4.8.5.1落
.2 程。实首诊负责有急诊科与120急救中心、基层医制,与120
C 4.8.5.1.C疗机构急诊患者转接流程,保障患 急救中心、.3 者得到连贯抢救治疗。挂钩合作的基层医疗机转送急危重症患者均有病情资料构建立急4.8.5.1.C交接。登记资料能够对患者的来 诊、急救转.4 源、去向以及急救全过程进行追接服务制溯。度。4.8.5.1.B主管部门对首诊负责制执行情况、B.1 急诊病历书写等有检查与监管。4.8.5.1.A持续改进有成效,首诊负责制、急 A.1 诊、急救转接服务得到有效落实。急诊科有根据重大突发事件应急4.8.5.2.C医疗救援特点制定的大规模抢救.1 工作流程。C 4.8.5.2.C有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援演4.8.5.2针.2 练。对重大突发4.8.5.2.C相关部门组织实施和协调应急医事件应急医.3 疗救援,有记录。疗救援,制定大规模抢科室对大规模抢救有总结分析,对4.8.5.2.B救工作流存在问题有持续改进措施并得到.1 程,保证绿落实。B 色通道畅主管部门对应对重点突发急诊医4.8.5.2.B通。疗救援工作有检查、演练存在问题
.2 有分析、有改进建议。4.8.5.2.A持续改进有成效,医院应急医疗救 A.1 援工作流程科学、合理,绿色通道
畅通有保障。
4.8.6建立创伤、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急性呼吸衰竭、高危孕产妇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对急性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4.8.6.1对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急性创伤、4.8.6.1.C损伤、急性呼吸衰竭、高危孕产妇 急性心肌梗.1 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服死、急性心务时限有明文规定,并且在技术、力衰竭、急设施方面提供支持。性脑卒中、C 有急诊服务体系中相关部门(包括急性颅脑损急诊科、各专业科室、各医技检查4.8.6.1.C伤、急性呼科室、药剂科以及挂号与收费等).2 吸衰竭、高职责,尤其对复杂多病共患的患者危孕产妇等诊治职责有明确要求。重点病种的4.8.6.1.C急诊人员知晓急诊服务流程与规急诊服务流
.3 范。程与服务时4.8.6.1.B主管部门对急诊服务有检查与监限有明文规 B.1 管。定,能落实4.8.6.1.A持续改进有成效,重点病种救治流到位。A.1 程畅通,质量安全得到保障。4.8.6.2.C医院有急诊抢救和急会诊的相关.1 制度。4.8.6.2.C4.8.6.2有 C 有明确的会诊时限规定。
.2 保证相关人4.8.6.2.C员及时参加相关科室与人员均能知晓与执行。
.3 急诊抢救和急会诊的相4.8.6.2.B科室对存在的问题有分析和整改。
关制度。相
.1 关人员应当
B 主管部门对急诊救治相关制度有4.8.6.2.B在规定时间检查、存在问题有分析和问题反.2 内进行急诊馈,有改进建议。会诊。持续改进有成效,急诊抢救和急会4.8.6.2.A
A 诊制度落实到位,患者得到及时有.1 效救治。检查者: 检查时间:
医疗质量与安全检查
重症医学科管理与持续改进 存在问题 4.9.1重症医学科布局、设备设施、专业人员资质与能力、设置及医院感染控制符合《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 行)》的基本要求。重症医学科布局符合要求,床位占4.9.1.1.C医院总床位的比例至少达到 2%。.1 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床间距大于1米。重症医学科医师人数与床位数之4.9.1.1.C4.9.1.1重比不低于0.8∶1,护士人数与床.2 症医学科布位数之比不低于2.5∶1。C 局、设备设最少配备一个单间,每天至少应保4.9.1.1.C 施、床位设留1张空床以备应急使用。.3 置与人力资科主任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9.1.1.C源配置符合 任职资格。.4 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4.9.1.1.C建设与管理
务任职资格。.5 的基本要主管部门对重症医学科设备设施、求。* 4.9.1.1.B床位及人力资源管理有检查与监B
.1 管。持续改进有成效,重症医学科建设4.9.1.1.A和管理达到相关要求,满足患者救A.1 治需求。4.9.2有重症医学科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和技术规范、操作规程。重症监护患者入住、出科符合指征,实行“危重程 度评分”,定期评价收住患者的适宜性及临床诊疗质量,并能以此评价改进措施的有效性。有重症医学科规章制度、岗位职责4.9.2.1.C和相关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并执 4.9.2.1有.1 行。重症医学科 C 4.9.2.1.C有重症医学科收住患者的范围、转工作制度、.2 入和转出标准及转出流程。岗位职责和4.9.2.1.C对入住重症医学科的患者实行疾技术规范、.3 病严重程度评估并执行。操作规程。重症监护患4.9.2.1.B科室定期对相关管理要求进行自
者入住、出
.1 查,对存在问题分析整改。
B 科符合指4.9.2.1.B主管部门对重症医学科制度落实 征,实行“危.2 有检查、分析、反馈。重程度评持续改进有成效,重症医学科患者4.9.2.1.A分”。* A 转入(出)符合标准,规范评分,.1 管理规范。4.9.3对重症疑难患者实施多学科联合查房制度,患者诊疗 活动由主治医师及以上人员主持与负责。
4.9.3.1.C有落实多学科协作相关规定与措.1 施。C 以重症医学科与相关学科医师联4.9.3.1.C合查房、病例讨论等形式,提供专 4.9.3.1建
.2 科诊疗支持。立多学科协作机制。* 4.9.3.1.B主管部门对多学科协作与支持有 B.1 检查与监管。4.9.3.1.A持续改进有成效,重症疑难患者能 A
.1 够得到多学科联合诊治。
1 具体措施
医疗安全质量小分队每周不定时到各分院及本部各科室突击检查, 受查单位由检查团内部临时指定。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及时记录, 当面指出并填写医疗安全质量反馈单并限期改正, 受检单位负责人签字。对存在的问题如期一一复查, 一次不满意, 再来一次, 直到彻底纠正。
2 检查内容
2.1 劳动纪律
上下班时突击检查有无迟到、早退、串岗、脱岗、干私活、带孩子等;下班后检查值班人员在岗情况等。
2.2 院容院貌党风文明建设
上班时间工作人员是否衣着整洁、挂胸牌, 护士是否发不过肩, 做治疗衣帽是否符合要求。下班后, 值班人员是否衣帽整洁, 院区环境卫生怎样, 医务人员文明用语情况等等。
2.3 医疗安全及质量
查看病历是否记录准确及时, 床头询问患者, 询问医生了解病情, 并及时作出指导, 指出存在的安全隐患等。
2.4 护理质量
2.4.1 危重护理
有关基础护理和特殊护理是否认真执行, 先查记录, 后到床边, 实地检查和询问, 重点讲究落实。
2.4.2 各种制度
清洁卫生、医嘱查对、差错登记、工休座谈、药品管理、抢救器材、消毒制度是否坚持执行。
2.4.3 文书书写
病历记录、护理交班报告、各项护理记录是检查的重点, 从三测单绘制到检验单的粘贴, 从各种记录的格式到内容, 不放过一句措辞乃至一个错字, 甚至令当班人员立即重抄等。
2.5 医院感染
查看医院感染的监测记录、医院感染发生率, 检查有无漏报病例;一次性用品的领取、使用、存放、使用后的处理是否符合要求;医疗废物的存放、销毁等情况。
3 突击检查
不通知不定时的检查, 使人一眼就看到工作的实际情况, 这正是突击检查的独到之处。以前有不少同志不重视正规工作, 马马虎虎, 有章不循, 就拿穿工作服挂胸牌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来说, 也表现出检查不检查大不一样, 检查时衣帽整洁, 端端正正, 人人挂胸牌, 可平时呢?这个说:“衣服掉了一个扣子”, 那个说:“衣服窄不能扣扣子”、“帽子容易掉”等等。劳动纪律方面也是如此, 一听说要受检查, 上班就各就各位, 工作完成得特别漂亮, 平时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所以说事先通知的检查, 只看到表面和一时, 不能真正地反映出工作实际, 只有突击检查才能从根本上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院自从2005年坚持这一检查方法以来, 每个分院和科室在经受多次突击检查的锻炼和整改后, 培养了自觉执行规章制度的良好作风, 真正做到检查不检查一个样。
4 重视反馈
任何检查都是意在提高, 检查不过是一种手段, 而反馈的作用则是至关重要的。换句话说, 就是要有反映, 反映要落实在整改上, 这就是我们要达到的目的。就拿我院来说, 以前尽管领导会上会下不停地讲, 双月度检查也搞了不短的时间, 而在各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是不少。通过医疗安全质量检查小分队的突击检查, 重视质量反馈, 一次比一次好。
5 几点体会
5.1突击检查能充分暴露存在的问题及缺点, 使我们能正视薄弱环节, 采取对策, 加速改进。各科室经过检查, 有了很大进步, 为保持正常持久性的工作程序打下了坚实基础。
5.2由于采取突击检查和注重质量反馈紧密结合的方法, 重在“改”字上下功夫, 在检查中要兑现, 如排名奖罚等, 这就迫使非改不行, 使我们医务人员的思想素质、技术素质得到了更好的锻炼。
5.3使差错的发生显著减少。不断地、多次反复地突击检查和质量反馈, 使制度得以健全和贯彻执行, 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杜绝了差错事故的发生。
5.4能保持较长的最佳工作状态。虽然都知道小分队要检查, 但究竟是哪一天谁也不知道, 故每个人、每个科室每天都处在戒备状态, 时间久了, 就养成习惯了。这正体现了突击检查的实效, 克服了应付检查临时突击的造假行为出现。
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及保证医疗安全, 突击检查使人们能够看到工作的实际情况, 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注重质量反馈, 则是整改的先决条件, 检查过后, 没有意见反馈, 也就无从对问题整改, 因此在医疗安全质量管理中突击检查注重反馈是行之有效的做法。
摘要: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及保证医疗安全, 突击检查, 使人们能够看到工作的实际情况, 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注重质量反馈, 是整改的先决条件, 检查过后, 没有意见反馈, 也就无从对问题进行整改, 因此在医疗安全质量管理中突击检查、注重反馈是行之有效的做法。
关键词:用电检查;提高质量;意义;安全用电;电网运行;措施;研究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16-0000-01
社会和行业的发展,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在该社会形势下,电力事业深入开展,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质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电网的覆盖面积不断扩大,用电客户数量不断增长和发展,客户根据需要会投入大量的电力设备,其安全运行风险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逐渐呈现上升趋势,因此对其进行用电检查,保障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也成为了电力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用电检查是供电企业优质服务的基本条件之一,能够及时发现电网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排查,提高用电的安全性,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提高用电检查质量的意义
(一)保障用电安全稳定
从本质上来说,用电检查是用电安全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其有效的保障措施。电网在运行中受到天气状况、运行环境等的影响,会形成一定的安全隐患,运行异常或者用电故障,使得送电中断,生产无法继续,造成人们生活不便,带来重大的损失,或者会使得电力设备受到损害,需要积极的做好用电检查工作,对于日常用电过程中的各项活动,进行严密的监督与检测,可以及时的发现安全隐患,有针对性的进行排除,避免出现用电事故,减少用户及电力企业的损失,也能保障用户的安全用电更加安全、合法、规范,维持良好的用电秩序。
(二)为社会各个行业带来良好的服务
各个企业在进行日常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将用电检查工作作为顺利开展生产活动的基本前提条件。电力营销网络包含的内容丰富,环节较多,属于一个整体的系统。实施全面的用电检查措施,在某个角度来看,则是电力企业为用电客户提供的一项售后服务。供电企业要达到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项目及业务项目的目的,需要准确的了解各个用电客户的用电需求、电力消耗量、用电规律等各类信息,而通过用电检查工作,才能对上述数据进行收集、统计、整理、分析及判断,因此用电检查作为电力企业的售后服务,其性质较为特殊。在全面掌握了用户的各项信息后,才能有针对性的制定方案,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提升用电的安全性,使得电力企业的经营更加良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
二、用电检查工作对策
(一)抓好反窃电工作
现代人们对于经济利益的追求,以及电力部门在管理方面的漏洞使得各个地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窃电现象,其直接损害了电力企业的效益,违法分子在窃电的过程中对电力设备进行非法改造,也给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电力部门对反窃电的工作十分重视,但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窃电的方式及手段十分多样化,反窃电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
积极打击窃电分子,需要遵守以下几个原则:(1)强化电网中计量装置管理,做好监督工作,如果用户的用电量变化较大,需要对其进行不定期的突击检查,严厉的打击不法分子,并能有效的收集到证据;(2)反窃电工作在整体上需要把防范工作与查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双管齐下,减少电力部门的损失,反窃电效果更加明显;(3)检查人员需要有扎实的技术、经验等,并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因此需要强化人员的培训学习,提高检查人员的技术水平及法律意识,并对广大群众进行宣传,发动群众,积极配合反窃电工作[2]。
(二)收集窃电证据
在搜集证据方面,需要注意几点细节,首先是检查人员需要通过合法的方式获得不法分子偷窃电的证据,禁止人员擅自改动窃电记录的相关文字,不允许对各种信息资料进行编辑或者处理,包括图像资料、录音、录像等,应保持其原始的状态。另外还需要详细的记录窃电分子作案的时间、地点、作案过程等情况。
(三)扩大检查工作团队
现代社会的发展,电力用户数量巨大,检查工作人员数量有限,无法全面将各项检查工作执行到位,各个工作人员的任务量极大,也使得工作效果不理想,留下了安全隐患。解决该类问题的主要方式是扩大检查工作的团队,人员编制数量增加,技术力量雄厚,才能将各项检查任务合理的分配,并做好各个区域的用电检查,保障用电的安全性[3]。
(四)规范用电检查
在进行用电检查工作时,检查人员以先进的技术和反窃电设备及丰富的经验,能够准确的判断出用户的窃电活动及违约用电的情况,但是处理问题的方式存在不合理的方面。如没有办理任何手续或者出现相关证件即进入客户的家中或者办公区域,进行粗暴取证,其属于执法不规范的表现,需要对该类人员进行法制教育,提高其职业素养,做到规范检查工作,使之更加合理、合法且人性化。
三、结束语
现代电力事业建设的深入,为各个行业的生产活动提供了电力保障,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电网的覆盖面积扩大,接入设备种类繁多且电网的运行方式,构架结构十分复杂,在运行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极易出现一些安全隐患,需要用电检查人员及设备的主要管理人员予以高度的重视。本文仅从一般的角度分析了用电检查的意义,并提出了几点提高用电检查的措施,在实践的工作中,还需要管理人员全面把握电网的基本情况,制定相应的检查工作方案,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保障供电质量。
参考文献:
[1]廖军武.用电检查工作注意事项与建议[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09):103-104.
[2]卫程.关于供电企业用电检查工作的几点思考[J].新疆电力技术,2010(02):34-35.
——萍矿总医院(湘雅萍矿合作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综合检查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
根据江西省卫生厅的工作安排,在丹桂飘香的金秋时节,我们迎来了江西省医疗质量安全综合检查组的各位领导及专家,我谨代表全院员工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莅临我院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
根据省厅《关于开展全省医疗质量安全综合检查的通知》精神,我院认真查找医疗安全隐患及薄弱环节,深入分析原因,印发了《关于迎接江西省医疗质量安全综合检查任务分解及责任人确认的通知》,对照检查标准,各临床科室、各管理部门进行了自查整改活动。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医院概况
萍乡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始建于1904年,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在各级领导、卫生行政部门及萍矿集团的关心和支持下,医院不断发展壮大。2003年起,萍矿集团公司再投资2亿余元在萍乡市西环路226号新建了22层的医疗大楼,建筑面积达6万平方米,占地面积39亩。于2006年6月正式开业,开设病床600张,配备中央空调、中心供氧、中心吸引、中央传呼、24小时冷、热水,独立卫生间、电视、电话等良好的病房设施。医院职工1037人,医技人员869名,其中主任医师21人,副主任医师57人,中级职称378人。开设内科(消化、心血管、呼吸、神内、血液、肾内、内分泌)、外科(普外、心胸、神外、泌尿、骨科、烧伤整形)、妇科、产科、儿科、中医科、五官科、皮肤科、感染科、肿瘤科、精神科、急诊科、麻醉科、康复理疗科、预防保健科等二十多个临床科室和影像诊断科(CR、CT、MRI)、检验科、核医学科、营养科、病理科、功能检查科(彩超、多普勒等)、内窥镜室等十多个医技科室,特别是烧伤、泌尿外科等均为萍乡市重点学科。
目前医院配备有0.35T磁共振成像系统、1000mA大C型臂血管造影机(DSA)、X线数字胃肠机、四维彩色B超、25.0型CR、进口C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口系列内窥镜、麻醉机、呼吸机、各种生命监护仪等医疗设备近千台(件),价值达7000多万元。今年配备了DR一台,64排CT正在招标采购中。并成功开展了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断指再植、心脏介入及各种外周血管介入手术、系列腔镜手术、各种肿瘤切除及放射治疗、各种严重创伤救治、烧伤整形、各种中毒、蛇咬伤急救等诊疗项目。
二、医疗器械临床合理使用和安全管理
根据卫生部《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我院成立了由院领导负责的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管理委员会,负责指导医疗器械临床安全管理和监测工作,建立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准入制度,新进工作人员医院做了岗前培训,考核并建档;设备维修人员及临床使用人员都进行了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有专用设备的上岗证。安全管理方面,建立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监测与报告制度,应急预案和监督管理小组,对各临床科室进行了医疗器械安全培训,提高了临床工作人员的医疗器械安全风险意识,到目前为止,未出现医疗器械安全事件。
三、改进公立医院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开展预约诊疗服务,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开展预约挂号的同时,将麻醉术前访视、医技检查、介入手术等纳入预约诊疗的范畴。2010年至今累计预约诊疗达到8000多人次。优化门诊服务流程,医务人员按照既定安排出诊率达95%以上,门诊各收费窗口均实现挂号与划价收费工作整合,全部实行信息化管理;设立了服务台,提供导诊、咨询等便民服务,服务标识规范、清楚、醒目、协调。加强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进一步完善了急诊抢救病人的“绿色通道”,做到“三先一后”,即先检查先诊断先抢救治疗,后办入院手续及交费,保证患者在第一时间进行抢救治疗,并向病人提供24小时全天候急诊服务,病人转科或做检查时有医生陪同。成立了院前救小组,与120急救中心紧密联动,畅通绿色通道,危急重病人及时与相关科室沟通,做好抢救准备,为病人争取抢救时间。
四、落实处方点评制度,坚持合理用药
我院处方点评工作开始于2007年,点评模式不断改进创新。今年三月份卫生部出台《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以来,我院多次组织处方点评工作讨论会议。于2010年四月成立医院处方点评专家小组,对处方点评工作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2010年5月份制定了《处方点评及结果奖惩办法》试行稿,强调对不合理处方干预措施。2010年9月份规范《医院药事管理四项通报制度》,加强了处方点评及药事管理工作的规范性。
我院处方点评工作自今年四月份以来,由每月的随机抽取200份处方进行点评,改为每月二到四天的全天处方抽查点评;病历检查由原随机抽取20份,到固定抽取30份以及增加对特殊药品的专项检查,点评数量大大提升。人员方面由三位经过卫生部及卫生厅临床药师培训回院的临床药师专门从事处方点评工作,专家小组则不定期参加点评讨论,为点评工作提出意见及建议。处方及病例点评结果则每月及时提交至质控部门进行通报,由质控部门对点评结果进行相关的处罚。
通过以上工作使我院用药合理性不断完善,特别是抗菌药物及中成药的规范使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我院处方点评工作将在各项规定的要求下在我们临床药师的实践与努力中不断改进,为我院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更好的空间与平台。
五、实施临床路径管理
我院根据卫生部省卫生厅等相关文件精神,成立了医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领导小组,医院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医院临床路径实施小组,根据江西省卫生厅《关于印发高血压支气管炎等24个病种基本诊疗路径的通知》精神,筛选了12个病种12个科室率先在全院开展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目前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还须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六、医院等级评审反馈意见落实情况
根据赣卫医管字〔2010〕8号关于萍乡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专家评审反馈意见的函的精神,医院领导高度重视,根据反馈意见召开了专门会议,印发了关于三级乙等综合医院专家评审反馈意见整改责任确认的通知,在继续抓好省厅肯定工作的同时,对反馈的情况逐一落实整改,具体内容另附汇报材料。
七、推行危重症病例审评制度
根据省卫生厅《关于学习推广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产科危重症病例审评制度的通知》精神,我院印发了《关于成立危重症病例审评领导小组的通知》,结合我院各临床科室特点,制定了《萍矿总医院(湘雅萍矿合作医院)危重症病例审评实施方案(试行)》方案,明确了组织领导、目标、对象、审评队伍、审评流程等,根据医院实际情况,筛选出产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危重症病例进行审评,并对上述科室医务人员进行培训。
八、开展“平安一号”行动,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不断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并落实了相关岗位责任制度,根据本院实际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每月或每个季度对临床科室进行环境监测、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督查等,督查内容将从院感期刊反馈给科室,每年组织相关重点部门人员参加省院感培训并开展全院医护人员、新进人员、实习生及后勤人员学习院感知识。
ICU根据SOP文件并结合科室实际制定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留置导尿管感染控制等规章制度,呼吸机湿化装置及管理是根据厂家说明进行清洗消毒,ICU内设有隔离间,用于不明原因发热及特殊感染病人等的治疗。
目前暂未成立新生儿室,已设有新生儿病房,并根据新生儿病房SOP文件要求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
血透室从业人员均参加了血透专业培训并取得了上岗证,根据《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制定了血透室各种制度,对每个透析病人都进行了传染病筛查。
手术室开展手术类别能够与空气净化级别吻合,并制定了外租手术器械、手术器械及内镜清洗灭菌相关制度。
九、强化围手术期质量与安全管理
根据《江西省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规范(试行)》的要求,医院印发了《关于加强手术分级管理工作的通知》,建立了《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手术分级目录》、《手术分级管理规范》和《各科医师手术分级权限实施细则》,加强手术分级管理,规范各级医师手术权限,严格手术审批权限,把好手术审批关,为进一步规范围手术期诊疗服务行为,提高手术治疗的质量,保证手术的安全性,狠抓“术前、术中,术后”三个主要环节。
(一)术前准备充分,要求做到五个到位:即相关检查到位、病情认识到位、医患沟通到位、医疗文书到位、查对执行到位。
(二)术中严谨细致,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手术医师要准时进行手术,注意语言交流的严肃性,不得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时刻注重尊重病人,术中不能使用私人通讯工具。
(三)术后严密观察,对老年人,破坏性较大的手术病人,术后生命体征不稳定或术前评估合并脏器功能不全的病人,术后必须先送重症监护病房进行监护,待生命体征平稳后转回病房。主刀医师术后要主动巡视病人,有情况要及时处理。医务部、质控科定期对手术室和临床手术科室进行手术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制定整改措施,狠抓落实,有效提高了手术治疗的质量,确保了手术的安全性。
以上是我院的工作汇报,我们深信通知这次医疗质量安全综合检查,经过专家们的认真指导,必将对我院今后的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将以此为今后的工作新起点和新动力,不断持续改进各项工作,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最后,祝各位领导、专家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如意,并对我院的评审检查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科室 ___姓名____分数__
一、填空题。每题5分,共60,。
1.为指导,以病人为中心,为主题,把维护群众利益,和,关系,作为主要内容。
2.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3.医疗事故包括:、、、。
4.医疗事故司法鉴定的,交由条例所规定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因医疗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其他医疗赔偿纠纷需要进行司法鉴定的,按照组织鉴定。
5.当今影响医疗纠的两大因素,鉴定:医院不能作用,不能控制病历:医务人员及医院掌握主动权、不主张医院完善病例。
二、简答题。每题20,共40.(1).如何实施医疗质量管理?
目录
第一章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与规范
第一节 十四项核心制度 第十二节 科室诊疗流程规范 第十三节 转院、转科、出院制度
第十四节 科室患者转入、转出优先诊疗程序与原则 第十五节 120及急诊科、手术室监管制度 第十六节 科室普通患者诊治方案确认的流程 第十七节 科室疑难患者诊治方案确认的流程
第十八节 住院患者诊疗方案临时改变时决定的程序 第十九节 临时改变治疗方案或更改手术方式报告授权程序 第二十节 科室人员紧急替代制度 第二十一节 质量关键过程流程
第二十二节 危重患者管理制度 第二十三节 危重患者报告访视制度 第二十四节 抢救工作制度
第二十五节 异常医疗信息请示报告制度
第二十六节 医疗差错及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
第二十七节 关于紧急封存患者病历及反应标本的程序
第二十八节 科室防范医疗纠纷及事故发生的重点措施 第二十九节 医疗投诉及纠纷的处理程序
第三十节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员工教育措施 第三十一节 新技术新业务准入管理制度 第三十二节 新技术、新业务管理制度 第三十三节 第三十四节 第三十五节 第三十六节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手术过程管理规范
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管理制度及流程规范
第三十七节 专家门诊管理制度
第三十八节 关于病案环节 质量管理的职责规定
第三十九节 关于加强心肺脑复苏工作的规定
第四十节 医师基本规范
第四十一节 临床住院医师工作规范
第四十二节 关于签署医疗活动知情同意书的规定
第四十三节 有创操作报批制度
第四十四节 抗菌药物管理与应用规范
第四十五节 药物不良反应监察报告制度
第四十六节 临床输血管理规范 第四十七节 临床输血指征
第四十八节 安全输血操作规程
第四十九节 临床研究、试验、调查管理规定 第二章 医疗质量应急预案与流程
第一节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第二节 医疗风险差错、事故防范及应急预案 第三节 批量突发意外伤害事件抢救应急预案
第五节 突发人禽流感防治应急预案
第六节 急危重症患者处理应急预案 第七节 处理急危重症患者流程预案 第九节 院内紧急意外事件应急预案 第十节 医院火灾应急预案
第十一节 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 第十二节 职业中毒的应急处理预案
第十三节 放射事故和核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 第三章 常见急危重症抢救程序 第一节 心肺脑复苏程序
第二节 急性呼吸衰竭抢救程序
第三节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程序
第四节 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抢救程序 第五节 严重心律失常抢救程序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第四章 休克抢救程序
急性肾功能衰竭抢救程序
急性中毒抢救程序
急危重症诊治规范
第一节 心脏骤停
第二节 心律失常
第三节 急性心肌梗死 第四节 急性左心衰竭
第五节 高血压危象
第六节 休克
第七节 呼吸衰竭
第八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第九节 重症支气管哮喘
第十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第十一节 上消化道出血
第十二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
第十三节 糖尿病昏迷
第十四节 甲亢危象
第十五节 脑血管意外(中风)
第十六节 癫持续状态
第五章 急性中毒及其他因素所致急症诊治规范
第一节 急性中毒抢救程序
第二节 中暑
第三节 电击伤
第四节 溺水
第六章 创伤急救诊治规范
第一节 创伤急救基本技术
第二节 脑损伤
第三节 胸部损伤
第四节 腹腔内脏器损伤
第五节 泌尿系损伤
第六节 烧(烫)伤
第七章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持续改进评价标准
第一节 内/外科系统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评价标准
第二节 住院病历质量评价标准
第三节 ICU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评价标准
第四节 急诊科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评价标准
第五节 麻醉科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评价标准
第六节 检验、放免专业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评价标准
第七节 输血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评价标准
第八节 病理专业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评价标准
第九节 药学专业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评价标准
第十节 血液净化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评价标准
第十一节 医学影像专业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评价标准
1 完善病案质量考核内容
我院在《医疗质量与安全考核标准》中增加病案质量管理的相应指标和所占分值,除病案书写质量(包括运行病历检查和终末病历检查)外、新增病案延迟归档率、病案缺陷率、病案问题是否及时修改三项指标。指标考核结果纳入每月的临床和医技科室绩效考核,促进临床和医技科室重视病案文书,不断改进病程和报告等医疗文书质量。基于医疗质量与安全考核系统的病案质量管理PDCA流程详见图1。
2 整合多系统病案功能
2.1 统一科室数据元标准
由于我院HIS、EMRS和病案管理系统使用的标准不尽相同,影响系统间数据的采集和交互。其中一个突出例子是不同的系统中科室名称有较大的不同,妇科计划生育的名称有妇计、计划生育、计划生育病房等。考核系统对包括科室名称在内的一系列数据名称进行标准化处理,确保各系统间接口数据准确,满足病案质量管理信息化的需要。
2.2 系统互补,数据比对纠错
考核系统可通过比对不同来源的同一指标数据,发现差异,返回问题并纠正原系统的相应错误。例如由于数据传输错误电子病历系统未能获取护士站办理出院的全部患者信息,导致出院患者信息不全,影响相应病案书写归档和整理统计。将医疗质量与安全考核系统中发现的不一致出院患者信息返回给电子病历系统,则可纠正错误。
3 主要模块优化
3.1 终末病历
医院终末病历质控除日常督查外,采取病案管理专家组成员检查的方式,既费时费力,还难以对日常书写病历的住院医师和进修医师产生影响,一份病历仅由一人评改,主观差异对评分影响大且部分专家评改粗糙,增加复核工作量。现由各科室选派主治及以上年轻医生若干名,每个医生评改2!3份除本科室以外的其他病历,再由医务处组织专家组进行复核。这样既保证考核的公正公平,扩大终末病历质控影响范围,还对年轻医生进行了病历书写培训,一举数得。借助考核系统,实现终末病历筛选、检查分配、初评、复评、评分、反馈全流程管理。检查人员可直接在系统中评改并录入结果,减轻人工工作量,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将医务处组织专家组复核结果与初评医生检查结果进行比对,对初评医生评分表现进行考核,可作为医生病历书写质量培训考核的参考依据。
3.2 运行病历
目前运行病历质控采用电子病历系统中的31个质控条件实现自动判定,但由于数据量庞大,人工点选质控耗费时间长,在工作时间质控拖累服务器运行速度致系统时有崩溃。利用考核系统可以在服务器空闲时通过接口自动获取质控数据,省略了人工点选导出环节,将人力资源重点集中到关键的复核环节,切实改进运行病历质控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在考核系统中直接进行点选修改,使复核质控数据更加便捷,并通过算法公式维护,实现质控分数自动计算,降低人为计算错误几率。
3.3 延迟病历
我院由于出院病人数量多,病案归档时间规定为出院后一周内,超出则按照延迟天数计算延迟金额,目的是督促科室及时书写完善病历。为保证医务人员正常休息时间,且考虑到医院实际情况,我院规定的节假日与国家法定节假日不完全一致。利用考核系统设置工作日和休息日,病案归档时间排除节假日,可更准确地进行延迟病历归档统计,满足临床医务人员实际工作需要。
4 结果反馈分析
4.1 结果反馈
运行病历、终末病历、延迟病历、缺陷病历质控的数据结果通过电脑和移动端录入、系统自动提取、表格导入等方式进入考核系统;在考核系统中完成数据整理和计算,生成考核分数排名和统计图表;再通过考核系统向相关科室自动推送考核报表和指标明细,并要求科室医疗主任和质控员进行针对性的整改后填写反馈整改意见。从结果反馈设计上,实现无缝PDCA循环,下一次考核结果基于上一次整改情况,促进医疗质量控制工作螺旋式上升和改进。
4.2 实时查询
每月或每季度的病历考核结果仍然具有较大滞后性,医院质控的趋势是前置再前置,事前预防胜于事后控制。以病历质控和病案首页数据为基础,科室管理人员希望获得更丰富和更快捷的指标数据,如出院例数、平均住院日、药占比、抗菌药物使用率等量化指标,便于科室尽快发现和解决问题。考核系统可实现病历质控数据等科室较为关注的质控指标实时查询,需要时科室即可自行查询获取。
4.3 统计图表
考核系统可将我院之前分散在多部门多系统中的病历质控数据汇总存储。作为一个病历质控数据库,随着时间推移,考核系统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今后可直接在系统中进行时间纵向比较、科室横向比较、自动排序、生成统计图等。选择指标、区间、对象后考核系统将自动生成相应的统计图表,为管理部门和临床科室提供了较大的便捷性。目前统计时间基本单位为月,也可自动生成季度、半年和全年统计资料。
5 新增移动端
考核系统不仅安装在内网电脑中(数据保密要求),也可安装在例如ipad等移动端。移动端作用一是整合我院《病历质量检查扣分标准》,使工作人员进行病历检查时可以使用移动终端点选形式,直接将检查结果录入系统,减少人工手动输入,较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二是作为便携介质拓展系统使用的空间和时间。新增移动端需要工作人员积极配合,转变既往思维习惯和固有工作模式,克服困难,才能将其用好用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6 讨论及建议
6.1 数据校对
我院之前已有诸多较为完善的系统,但各系统间相对独立运行,另外病案归档时间对DRGs指标和医疗质量评价均有影响[4],以致各系统数据在统计口径、接口标准等均有差异,增加了考核系统核对数据的复杂性。在数据校对的同时,倒逼不能直接加以利用的业务系统修改漏洞,完善自身。
6.2 多部门协作
信息系统的建立需要医院行政管理、临床科室、病案科、计算机中心、信息科多部门沟通协作[5],甚至职能集成整合[6],制定符合SMART原则的标准体系,不断改进其他相关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平衡医院管理要求和临床医技科室实际需求,不断拓展细化考核系统功能,促进病案质量不断提高。
6.3 病历内涵和编码质量
信息化手段能优化流程,提高效率,但也只能解决病案形式和时效问题,病历内涵和编码质量还需依靠临床三级医师的日常书写质控和病案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目前病案编码人员不足,专业水平较低[7],对医保付费和开展DRGs产生不利影响。通过自我学习、适时总结、定期讨论,加强互动等多种形式,提高病案编码员工作能力[8],增强临床医生病案书写的质量意识和法律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1]高峰,石建,董晓建.数字化病案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1,20(12):62-65.
[2]黄鹏,梁耀基,何丽萍.医院评审对病案管理工作的促进作用[J].中国病案,2012,13(3):8-10.
[3]谢子秋,方鹏骞.我国侵权责任法实施后对医疗行为变化的影响[J].医学与社会,2013,26(3):61-64.
[4]李莉.病历及时归档管理对诊断分类相关组的影响及医疗质量评价[J].中国医院,2015,19(3):69-71.
[5]李卫红,王宇,刘国华.构建多系统的病案管理功能模式[J].中国病案,2015,16(6):6-9.
[6]张萍,邱立,刘慧.大数据思维框架下医院“质量数据管理中心”的集成构建[J].中国医院,2015,19(3):30-32.
[7]吕建波,吕璐.河北省45家三级医院病案室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医院.2014,18(12):14-16.
【关键词】工程项目;质量监督;检查;问题;对策
所谓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也就是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各个参与建设的主体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控制而参考的一套法律依据,该体系中所管理的范围有对承包商、监理单位、业主等管理,管理的内容有施工材料、施工设备、施工技术等,从而保证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只有建立健全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并将其落实到实际工作當中,才能够保证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要求。
一、工程质量监督检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各项工程项目纷纷建设起来,但是在对其建设质量进行管理与检查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主要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健全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要想保证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必须要建立政府监管体系以及社会监控体系,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施工单位大多建立了政府监管体系,而忽略了社会监控体系,导致其无法充分发挥作用,知识工程质量监督检查中存在各种问题。
2、缺乏健全的工程质量检测机制
部分检测机构自身力量不足,硬件不达标,检测试验环境和条件不符合要求,部分检测机构完全处于低端运行状态,规模小,人员少或变更频繁。对于工程质量管理不上心,导致工程出现质量问题。
3、政府监督工作不到位
过去,政府在对工程项目建设质量进行监督的过程中,一般都只是对建成后的工程进行监督,但是我们需要清楚的知道,工程项目的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若仅靠几次质量监督远远不能够对工程的质量进行全面控制,因此必须要时刻对工程的建设质量进行控制,从而保证其顺利的建设,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
4、政府质量监督方式太过具体
在对工程质量监督过程中,政府一般都需要对工程的基础部分、主体部分以及装饰部分进行全面监督与管理,尤其是对隐蔽工程等,更需要采取有效的监督措施,甚至每月定期前往施工现场进行审查,要求每一个施工环节都有监督人员对其进行监督与控制,这种太过具体的监督方式必然会与工程的建设方产生纠纷,不仅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进度,也影响到了施工质量,不利于其监督管理。
5、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的范围相对较小
目前,由于对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工作人员培训过于形式化,致使他们对工程认识不够深入,仅对工程的施工间断进行质量监督,而没有对设计阶段、验收阶段等施工环节进行监督,这也就导致无法从根本上控制工程的质量,造成较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6、工程监督单位在工程监督中出现违法违规行为
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由于工程监督单位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责任制,导致工作人员在对工程进行质量监督的过程中出现了越级监理等违规现象,甚至还有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谋取更多经济利益而购买劣质的施工材料,对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这也就导致各种问题的发生,影响到工程建设的质量。
7、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定位不够明确
由于受到我国政府的限制,大部分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在工作中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无法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导致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影响到其质量。
二、应当完善的措施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为了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完善措施:
第一,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技能和素质,提高监督管理水平。监督管理人员必须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熟练掌握监督的方法和手段,熟悉建设工程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了解建设工程经济知识,具有发现质量问题、鉴别质量问题和解决处理质量问题的能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相关专业基础教育和在职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把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放在首位,同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政策,把知识丰富、水平高、能力强的专业人才吸引到监督管理工作岗位上来,调动专业人员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第二,健全建设工程质量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增强建设工程质量的社会保障能力,实现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的国际化和法制化。借鉴发达国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成熟经验,加强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的社会咨询服务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建设监理行为,实施建设工程质量风险管理,有效开展建设工程质量强制性担保和保险制度,培育有效的建设工程担保与保险市场,并加强对市场主体要素的监督管理,推动工程担保与保险市场和监理咨询市场的规范有效运转,充分发挥工程担保、保险和建设监理在建设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中的社会保障作用,全方位挖掘各专业组织和专业人士从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智能潜力,促进建设工程质量的专业化和社会化。
第三,转变角色,恢复执法地位,依法对建设工程质量实施强制性监督。转变角色就是要实现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工作方式的转变:由授权执法向委托执法转变;由实体质量的环环把关向随机抽查转变;由“看、问”式现场检查向采用科学仪器,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的权威性监督转变;由直接审验工程质量等级向竣工验收备案制度转变;由以施工现场对承包商的监督为主向全面、全过程监督转变。改变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的行政职能,促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专业化和社会化,以经济和法律相结合为主要手段对建设工程质量所有参与者实施执法监督。
第四,改善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手段和方法,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的效能。对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必须以新兴的信息技术为支撑点,实现监督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实现监督方法的科学化,不断创新和改进检测设备和仪器,以有效地适应建筑技术发展的需要,保证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监督管理技术装备能力和监管效率,推动全行业信息化和建筑科学技术进步。
三、结束语
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工作环节,必须要有政府及相关监督机构对其质量进行全面的管理与监督,从而保证工程的建设质量。但是由于在实际工作中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导致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不到位,致使工程出现各种质量问题,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也达不到人们的需求。通过上述,简单对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工程质量监督的要点,相信大家已有所了解,希望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对工程进行合理的监督与管理,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旭远,袁景环.浅谈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措施[J].价值工程,2011(14)
【医疗质量与安全检查】推荐阅读:
医疗质量与安全记录05-28
医疗质量与安全分析06-03
药剂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检查记录11-24
医疗质量检查反馈12-17
门诊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11-14
儿科急诊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05-31
2024年4月医疗质量检查反馈07-25
医疗安全质量培训07-24
医疗质量管理和医疗安全总结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