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乘方》的教学反思

2024-08-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乘方》的教学反思(通用10篇)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乘方》的教学反思 篇1

第1课时 乘方(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概念,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能力以及探索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在现实背景中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理数乘方的运算.【难点】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请列式表示:(1)边长为a的正方形面积;(2)棱长为a的长方体体积.232.师:在小学我们已经学过a·a,记作a,读作a的平方(或a的二次方);a·a·a记作a,读作a的立方(或a的三次方).那么a·a·a·a可以记作什么?读作什么?a·a·a·a·a呢?(n为正整数)呢?

二、讲授新课

1.概念.n师生:一般地,我们有:n个相同的因数a相乘,即,记作a.34例如,2×2×2=2;(-2)(-2)(-2)(-2)=(-2).这种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involution),乘方的结界叫做幂(power).nnn在a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a读作a的n次方,a看作是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a的n次幂.例如,2中,底数是2,指数是3,2读作2的3次方,或2的3次幂.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例如8就是8,通常指数为1的省略不写.2.例题.34【例】 计算:(1)(-2);(2)(-2);5(3)(-2).【答案】(1)原式=(-2)×(-2)×(-2)=-8.(2)原式=(-2)×(-2)×(-2)×(-2)=16.(3)原式=(-2)×(-2)×(-2)×(-2)×(-2)=-32.3.总结.让学生总结出符号法则.根据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我们有:

33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你能把上述的结论用数学符号语言表示吗? n当a>0时,a>0(n是正整数);当a<0时, n当a=0时,a=0(n是正整数)(以上为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a=(-a)(n是正整数);a=-(-a)(n是正整数);a≥0(a是有理数,n是正整数).4.试一试.66(-2)读作什么?其中底数是什么?指数是什么?(-2)是正数还是负数? 32534=();(-)=();(-1)=();(-0.1)=().【答案】 略

三、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做出小结:1.乘方的有关概念.2.乘方的符号法则.3.括号的作用.第2课时 乘方(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2.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按有理数的运算顺序进行混合运算.【过程与方法】

通过例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推理运算等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师生共同交流,渗透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独立解决问题的信心.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难点】准确地掌握有理数的运算顺序和运算中的符号问题.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做几个题目巩固一下前面所学的知识.1.指名学生计算:(1)(-2)+(-3);(2)7×(-12);

3(3)17-(-32);(4)(-2);321(5)-2;(6)0;24(7)(-4)(8)(-2);(9)-100-27;(10)1×(-2);(11)-7+3-6;(12)(-3)×(-8)×25.2.师:说一说我们学过的有理数的运算律.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b+ac.2n2n

2n-

12n-1

2n

二、讲授新课

1.师:同学们,请观察下面的算式里有哪几种运算? 23+50÷2×(-)-1.在这个算式里,含有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等多种运算,这种运算称为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1)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2)同级运算,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进行;(3)如果有括号,就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大括号里的.注意:①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乘方和开方叫做第三级运算.②可以应用运算律,适当改变运算顺序,使运算简便.3.试一试.师:指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1)-50÷2×();(2)6÷(3×2);(3)6÷3×2;

(4)17-8÷(-2)+4×(-3);22(5)3-50÷2×()-1.三、例题讲解

【例1】 计算:(-)÷1÷.【答案】 原式=(-)÷1÷=(-)××10=-.师:这里要注意三点:(1)小括号里的先算;(2)进行分数的乘除运算,一般要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把除法转化为乘法;(3)同级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这一点十分重要.【例2】 计算: 2(1)-10+8÷(-2)-(-4)×(-3);23(2)(-)×(-)+(-)÷[(-)-].2【答案】(1)-10+8÷(-2)-(-4)×(-3)=-10+8÷4-4×3=-10+2-12=-20.23(2)(-)×(-)+(-)÷[(-)-] =(-)×+(-)÷[(-)-] =(-)×+(-)÷(-)=-5+1=-4.5.课堂练习:(1)想一想: ①2÷(-2)与2÷-2有什么不同? ②2÷(2×3)与2÷2×3有什么不同?(2)试一试: 计算:2×(-)÷(-2).【答案】(1)①运算顺序不同,前者结果是-;后者结果是2.②运算顺序不同,前者结果是;后者结果是3.(2).四、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总结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规律: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2.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运算.3.若有括号,先小再中最后大,依次计算.第3课时 科学记数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复习和巩固有理数乘方的概念,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2.使学生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并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较大的数.【过程与方法】

通过科学记数法的学习,让学生从各种角度感受大数,促使学生重视大数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捷与严谨.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难点】正确掌握10的幂指数特征.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我们先来看这几个问题.333n1.指名回答什么叫乘方,并让学生说出10,-10,(-10),a等的底数、指数、幂.2.师:请把下列各式写成幂的形式: ×××;(-)(-)(-)(-);-×××;.123456103.计算:10,10,10,10,10,10,10.师引导学生得出:由第3题计算:10=100 000,10=1 000 000,10=10 000 000 000,左边用10的n次幂表示简洁明了,且不易出错,右边有许多零,很容易写错,读的时候也是左易右难,这就使我们想到用10的n次幂表示较大的数,比如一亿、一百亿等.又如像太阳的半径大约是696 000千米,光速大约是300 000 000米/秒,中国人口大约是13亿等,我们如何能简单明了地表示它们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科学记数法.二、讲授新课

n1.10的特征.123410师:同学们,请观察第3题:10=10,10=100,10=1 000,10=10 000,„,10=10 000 000 000.n提问:10中的n表示n个10相乘,它与运算结果中0的个数有什么关系?与运算结果的数位有什么关系? nn(1)10=1,n恰巧是1后面0的个数;(2)10=,比运算结果的位数少1.反之,1后面有多少个

70,10的幂指数就是多少,如1=10.2.练习.(1)把下面各数写成10的幂的形式:1 000,100 000 000,100 000 000 000.3512100(2)指出下列各数是几位数:10,10,10,10.3.科学记数法.(1)任何一个数都可以表示成整数数位是一位数的数乘以10的n次幂的形式.233如:100=1×100=1×10;6 000=6×1 000=6×10;7 500=7.5×1 000=7.5×10.56

10第一个等号是我们在小学里就学习过的关于小数点移动的知识,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100,1 000,变成10的n次幂的形式就行了.(2)科学记数法的定义.n根据上面的例子,我们把大于10的数记成a×10的形式,其中a的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自然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现在我们只学习绝对值大于10的数的科学记数法,以后我们还要学习其他一些数的科学记数法.说它科学,因为它简单明了,易读易记易判断大小,在自然科学中经常运用.n一般地,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即1≤a<10),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三、例题讲解

【例1】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696 000;

(2)1 000 000;(3)58 000;(4)-7 800 000.5【答案】(1)原式=6.96×10;6(2)原式=10;4(3)原式=5.8×10;6(4)原式=-7.8×10.【例2】 资料表明,被称为“地球之肺”的森林正以每年约1300万公顷的速度从地球上消失,每年森林的消失量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是多少公顷?

7【答案】 1300万=13 000 000=1.3×10.72因此,每年森林的消失量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是1.3×10hm.思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数时,10的指数与原数的数位位数有什么关系?和同学讨论一下,再举几个数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课堂练习

课本P43练习的第1、2题.【答案】 略

四、课堂小结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乘方》的教学反思 篇2

1、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2、合作探究,发现新知。

3、巩固应用,体验成功。

4、开放训练,拓展思维。

5、小结反思,布置作业。

利用学生熟悉的动画片导入,创设情境,集中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激发学习动机。探讨有理数减法法则时,学生经历了利用旧知计算温差,对比观察,发现、总结、验证规律的过程。从而发展学生探究意识,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有理数减法法则。趣味数学题的设计,培养多向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学生参与设计热情十分高涨,较好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利用数学知识又服务于生活。反思小结,浓缩知识要点,达到三维教学目标的融合。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乘方》的教学反思 篇3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实例感受当底数大于1或小于1时,乘方运算结果的增大或减少速度;能进行较复杂的有理数乘方运算。

2、能力目标:能对具体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做出合理的推断,能对较大的数学信息做出合理的解析。

3、情感目标:乐于接受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谈论某些数学话题。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n个相同因数a乘积,记作______,这种运算叫_____.2、每人准备一张大演草纸,将它对折,这种纸大约0.1mm厚,那么对折两次后有_____厚,对折三次后有_____厚。

三、自主探究:

1、若一层楼高3米,那么你的纸大约对折_____次后可有一层楼高。

2、这种对折,纸的厚度增加的很快,对不对?

3、刚才的动手操作有一定的数学规律?下边大家做好这几道题后就会发现这一规律。

4、计算1)22=_____,23=_____,24=_____

2)(0.2)2=_____,(0.2)3=_____,(0.2)4=_____

3)(½)2=_____,(½)3=_____,(½)4=_____

规律:当底数大于1时,乘方运算的结果_____得快,当底数大于0小于1时,乘方运算的结果_____得快

四、合作交流;

1、完成课本86页例3后讨论一下各“-”号的用途。总结:先计算_____的结果,再加上符号

2、独立完成下列计算

1)-(-3/2)2)-(3/2)2

3)-22

4)-(-22/3)5)-32/2

3、交流一下上边各题的结果

5、读一读课本87页的小故事,它印证了我们刚才总结的什么规律

6、完成84页例2后观察讨论一下结果,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五、归纳总结:

1、算一下我们到现在一共学了几种运算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乘方的意义是利用____运算完成乘方运算 3.乘方运算中“-”在括号内的说明底数为____,“-”在括号外,乘方运算完后再看添加与否

六、当堂训练

1、课本86页随堂练习2、87页习题2.14

3、表达式(-3⅓)2的结果是_______

4、(-2×3)2=_______,-2×32=_______

5、-23-3×(-1)3-(-14)

6、-22×(-½)2÷(0.25)

3七、达标检测:

1、在有理数-3,-(-3),︱-3︱,-32,(-3)3,-33中负数有(个

A 3 B4 C 5 D 6

2、下列各数互为相反数的是()A、-32与2

3B、32与(-2)3C、(-3)2与-32 D、-32与-(-3)2

3、若︱a-2︱+(b-5)2=0,则ab=_________

4、若a2 <10则非负整数a的值为_________

5、计算(-1)2004+(-3)2×︱-1/10︱-(-4)3÷(-2)5____

6、规定一种运算“△”满足: a△b=a2-b3)求(-5)△(-2)的值。7、1)看这两组算式(3×5)2与32×52,[(-½)×4]2与(-½)2×42结果是否相等

2)若an=5,bn=7你能猜想(a×b)n结果吗? 8.已知(1—m)+|n+2|=0,则m=n的值为()

A.--1

B。--3

C。3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教学反思 篇4

赵凌宇

七年级数学的学习成效对整个初中阶段数学学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七年级数学的好坏就决定了学生初中学习生活中数学的将来。扎实的基础会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越来越有劲头,从而能逐步进步,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七年级数学在学习了正数、负数、有理数的概念后,教材引人了有理数的加减法。第一课时我组织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第二课时,就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准确性,进一步熟练加法法则的使用方法。首先组织学生说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然后展示设计好的几组练习题让学生练习、演板,练习题涉及到了多种情况,有整数、小数、分数的加法;正数大、负数小;正数小、负数大;有零参与的等类型。在讲解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做题依据,运用的哪条法则,再针对问题出错较多的符号辨别不清问题,再出几道题加强练习。

教学后,对学生的计算和数学的实际运用想了很多。学生升入初中后,都抱着努力学好的想法,学习劲头都很足,可是,由于小学的基础不同,在计算上,在理解上,在问题思考上确实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迈入初一的第一步一定让他们成功,给他们成功的感觉、信念,所以,教学进度要缓慢,要尽可能的保证大多数的学生都掌握学习的知识、技能为止,这里有个度的把握。一般来说开始接触到新知,要求大部分、至少百分之八十的学生掌握,后面再通过其他的形式带动更多的学生全部学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特别容易遗忘的,不会一直学会,就再也不忘记了。你就是下大工夫把有理数的加法全部学会,还有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等,依然是这部分学生的拦路虎。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后,知道有哪些学生的哪一方面有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有的放矢,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练习,拉他们上来。教学是有序的,不能偏,不能就个别的学生的问题浪费大部分学生的时间;教学是流动的,在持续的教学中,不能丢掉一个学生;教学是有方的,你总能在教学中找到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方法。

在《有理数加法》一节的教学中,感到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还不够深刻,主要对符号处理能力不够强,计算能力差也是我所教学生的硬伤。反思我的整节课,我觉得我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好的,比如,时间不够用,我想可能是我的语言不够精炼,重复的地方太多了,课前我还有检查作业的习惯,浪费了不少时间,还有板书时,画数轴和一些表格等,浪费了一些时间,时间紧的话,板书应该尽量简约。我觉得我一节课下来,我讲的太多了,结果就给学生练的内容偏少了。我这节课我认为比较满意的地方有,我及时对学生的进步进行表扬,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让他们感到自己有值得骄傲的地方,也让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经过这节课,我深深地体会到,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不见得简单的,所以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觉得应该从以下这些方面去加强教学。

(1)注意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并设计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合作交流,从而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

(2)对有理数加法的教学。要严格要求学生遵循以下步骤:第一、先确定和的符号;第二、再求加数的绝对值;第三、分析确定有理数绝对值是相加还是相减。

(3)多让学生板演,以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加以强化。

(4)对于学困生要多鼓励,并利用学习小组的优势,“以优补劣”。

(5)由于学生年龄特点,易于遗忘,教师可以采取每隔一段时间就进行强化训练,以增强学生的熟练程度。

学生对生活中数学兴趣不大。平时,不容易发现数学,就是教学中缺失了给孩子一双数学的眼睛。我们平时观看的比赛,我们走路,用的时间等等每一件事都离不开数学,要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发动他们说出自己的身边的数学,对锻炼他们的数学思想、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极大的作用。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反思 篇5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理数的乘方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反思1

有理数乘方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之一,也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所以教师在教这一节课的教学中要从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有理数乘方运算顺序。有理数乘方书写格式,有理数乘方常见错误等五个方面来教学。

要求学生深刻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即一般地n个相同的因数相乘即。a。a。a…a=,记作。在教学上应该抓住以下几点:

一、乘方是一种运算。相当于“+、-、×、÷”。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明白这一点,同时要求学生掌握其书写方法,及格式。强调幂的意义,幂的意义与“和、差、积、商”一样。如的结果是8。所以说的幂是8。与2×4一样,2×4=8。所以不能说8是幂,说成23的幂是8。同时强调具有两种意义,它既表示n个a相乘。又表示乘方的运算结果。

二、在有理数乘方的教学中主要强调它的运算,所以特别注意有理数乘方符号法则的教学。法则是:正数的任何次幂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是正,是0,负数的正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数次幂是正数,教师在教学时强调做乘方时先确定符号再计算,如=4。

三、教有理数综合运算时应该强调运算顺序。即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同时注意教学生的书写格式。分清与的区别。注意–5的平方与1/2的平方的书写方法。

四、注意讲清有理数乘方中的常见错误。如,的区别。前者是表示2的平方的相反数,后记者是表示–2的平方,写法不同计算的结果不同。同时分清分数的乘方的书写。与分清小数的乘方的书写有理数乘方是在乘法的基础之上的一种运算,要结合乘法来教乘方。同时讲清楚区别与联系

同时我们作为老师应当做到:

一、博采众长,有效反思

在学校,向学生学习,向同组教师和老前辈学习。学生学习愉快或困惑,是我们反思的最基本源泉,为什么学生学习会愉快、轻松或困难,怎样使学生学习更轻松愉快,怎样使学习解除困难,我该怎么做,可通过问卷或谈心让学生说说心里话。同学校向老前辈学习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通过听老教师的课或请老教师听课评课,与他们一起讨论,可以让你增加教学的经验,提高教学理论修养。在不断的听、评与反思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走出校外多参加教研室组织的公开课、示范课、优质课,同样能从别人的上课和评课中增加自己的反思力。

课余,系统的理论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将实践中的问题与理论结合起来,把特殊的问题归纳到一般化,问题和经验经过提升和拓展,再到实践中去检验,才能不断提高反思的有效性。如写文章和搞课题研究其实也是一种很好反思行为。

二、记教学失败之处

大的方面看,教学方法运用是否得当,媒体运用是否收到成效;重点、难点是否突破,学生的思维是否打开;小的方面看,语言是否生动,情感是否充足,板书是否合理等。记得有一次上洋流这一课,课前化了很多时间制作了一个authorware课件,每页背景很鲜艳,有海水运动音乐,整个课件设计为直线型,一直往下讲。虽然有洋流运动的境头,可整节课让人感觉很死板,没有板书设计,交互不强,鲜艳的背景使学生分心。效果还不如没用课件,这节课使我在以后的课件制作时,考虑到实效性,考虑究竟需不需要课件,什么样的课才适合用课件,到底是整个课件好,还是用积件好。记得刚走上讲台时,举例没贴近学生生活,没有典型性,问得不多,老是自己讲,问问题也没有注意情境和层次,教学效果不好。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反思2

本科时为‘‘有理数的乘方’’的第一课时,在小学平方、立方和有理数加、减乘除的基础上,本科时引入有理数的乘方,学生通过探索,有理数的概念和意义,掌握有理数方法运算,这节课承上启下,它既是有理数乘方的推广和延续,又是后续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科学计数发和开放的基础。

本节课的重点是乘方运算和幂相管概念的教学,难点是对立体的读法和运算理解,首先,我选取的情景应--饮食中“拉面”问题(或折纸),他尽量联系学生生活且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其中的数量比较容易探究,不至于“头重脚轻”同时还对本章的教学活动“有用”。其次,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积累了新课标要求的四基中“基本活动经验”第三,根据本地区学生特点,为达到目的,提高运作能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故采用同位互动,小组讨论的形式,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最后,学生在底数是负数和分数时幂的表示中出错常常是由于概念不清。因此,结合乘方的意义对学生易混淆的几种形式进行辩析,以达到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的目的,计算同样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

本节的目的明确,例一要求全体学生会,例二在优生学会的基础上,以“小老师”带动下90%学生学会。“我能行”为突破难点设置的,“探究乐园”为提优做准备的。

本节不足之处:

1、应给学生统一纸张。

2、课堂引入应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3语速有点快。4时间有点紧。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反思3

有理数乘方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之一,也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所以教师在教这一节课的教学中要从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有理数乘方运算顺序。有理数乘方书写格式,有理数乘方常见错误等五个方面来教学。一、要求学生深刻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即一般地n个相同的因数相乘。本节课主要有以下转变

1、教的转变:本节课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共同研究者,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发现结论,激发学生自觉探究数学问题,体验发现的乐趣。

2、学的转变:学生的角色从学会转变为会学。本节课学生不是停留在学会课本知识层面,而是站在研究者的角度深入其境。

3、课堂氛围的转变

整节课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以“讨论”为出发点,以互助合作为手段,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让学生在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中自主选择获得成功的方向,判断发现的价值在教学上应该抓住以下几点:

一、乘方是一种运算。相当于+、-、×、÷。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明白这一点,同时要求学生掌握其书写方法,及格式。强调幂的意义,幂的意义与和、差、积、商一样。同时强调具有两种意义,它既表示n个a相乘。又表示乘方的运算结果。

二、在有理数乘方的教学中主要强调它的运算,所以特别注意有理数乘方符号法则的教学。法则是:正数的任何次幂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是正,是0,负数的正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数次幂是正数,教师教学时强调做乘方时先确定符号再计算,三、教有理数综合运算时应该强调运算顺序。即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同时注意教学生的书写格式。分清与的区别。

四、注意讲清有理数乘方中的常见错误。写法不同计算的结果不同。同时分清分数的乘方的书写。与分清小数的乘方的书写有理数乘方是在乘法的基础之上的一种运算,要结合乘法来教乘方。同时讲清楚区别与联系。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反思4

备课中的困惑

教材中的做一做是折报纸,一方面学生在折纸的过程中会不会沿着同方向对折纸,如果学生随意对折,那么对折后报纸的层数就不太好数;另一方面折纸活动和拉面的情景在某些方面是否重复?在和其他老师交流过,我最后舍弃了折纸,直接用拉面情景引入,具体做法如下:

师:手工拉面是我国的传统美食,今天老师要现场制作拉面。首先将面揉搓成1根长条,这里用绳子代替,我们只考虑面条的根数。手握两端用力拉长,然后对折,每次对折称为一扣,为了同学们看的更清楚,我把它剪开,现在面条是几根?我继续拉扣一次,面条是几根?

生齐答:2根;4根。

(我给学生提供的绳子最多只能拉扣6次)

提问:(1)如果拉扣8次呢?你是如何得到这个数字的?

(2)观察等式右边的算式,算式里的因数有什么特点?

(3)你有没有简便的方法表示它们?

(引出课题,板书:2.6有理数的乘方(一))

教材中的议一议是让学生举生活中的实例,学生一般只能举出正方形的面积表示为,正方体的体积表示为,那么表示什么呢?学生在现实中就很难找到它的现实意义。所以,我上课时回避了这个问题,直接由拉面的情景引入了乘方的定义。

课后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出发,具体地阐述了乘方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了“自主—合作—讨论—探究—交流”的教学方法,教师始终发挥着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帮助—点拨”的作用。学生在小结时,对容易出现的错误概括地非常全面,甚至把课堂上没出现的错误也进行了举例,如:不能写成2×6。可见,本节课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教好,教师有效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反思5

刚上了一节有理数的乘方的公开课,虽然课前也做了大量的准备,但是这节课还有许多要改进的地方,我也对这节课做了深刻的反思。

本节课整体设计比较合理,内容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定义,后一部分使计算。在本节课中定义讲完后即使做了大量练习,巩固了所学知识。在计算部分应该再多一些练习,同时找同学上黑板展示及时发现学生在做题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例如:学生对负数和分数的幂的书写容易出错,那么这一部分应该多练。在计算的书写方面应该规范书写格式。

通过本节课我返现自己在专业语言方面还有很多欠缺,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在语言的组织方面也应该严谨,而自己在这方面有些随意,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规范自己的语言,用精准的数学语言来上每一堂课。

总之,这次公开课我受益很多,更意识到自己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提高,以后我应该更认真的去研读课本,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多听一些优秀教师的课,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反思6

本节课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好,课堂气氛活跃,有效地完成了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设计我深深的感到,教师必须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要正确地认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流,要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才有效,才是真实的教学,通过富有创意的实践和探究,建构一个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的师生、生生交往的课堂情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理数乘方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之一,也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因此要从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有理数乘方运算顺序入手。从有理数乘方书写格式,有理数乘方常见错误以及拓展等五个方面来教学。不足之处是在小组交流过程中学生的发言过分地注重于探索的结果,尤其是问题8的探究学习,忽视了学生探索过程的展示。同时教师有些提问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反思7

有理数乘方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之一,也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所以教师在教这一节课的教学中要从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有理数乘方运算顺序。有理数乘方书写格式,有理数乘方常见错误等五个方面来教学。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的知识水平,要求学生深刻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即一般地n个相同的因数相乘即。在教学上应该抓住以下几点:

一、乘方是一种运算。相当于“+、-、×、÷”。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明白这一点,同时要求学生掌握其书写方法,及格式。强调幂的意义,幂的意义与“和、差、积、商”一样。如的结果是8。所以说的幂是8。与2×4一样,2×4=8.所以不能说8是幂,说成的幂是8。同时强调具有两种意义,它既表示n个a相乘。又表示乘方的运算结果。

二、在有理数乘方的教学中主要强调它的运算,所以特别注意有理数乘方符号法则的教学。法则是:正数的任何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数次幂是正数。

三、教有理数综合运算时应该强调运算顺序。即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同时注意教学生的书写格式。分清区别。注意–5的平方与1/2的平方的书写方法。

四、注意讲清有理数乘方中的常见错误。如的区别前者是表示2的平方的.相反数,后记者是表示–2的平方,写法不同计算的结果不同。同时分清分数的乘方的书写与分清负数的乘方的书写有理数乘方是在乘法的基础之上的一种运算,要结合乘法来教乘方。

这节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也很勇于回答问题,表达清晰,讲解到位。但是课堂还有很多的不足,如:板书不够工整,关注学生不够,课堂内容有点多,给学生充分表现的时间较少。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反思8

今天,听了胡老师的一节录像课---《有理数的乘方》。

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学习:(1)胡老师在情境创设上下了一番功夫,通过让学生回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和折纸30次能否达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在课的结束时回归、解决这个问题,做到前后呼应。(2)对学生的适时表扬、鼓励能进一步引发学生学习积极性。(3)对学生易错点能准确把握并能及时纠正、巩固。如和、和的区别等。(4)课后问题设计较好。

同时,还有以下几点个人观点,一起议一议:

(1)对于有理数的乘方,一定把握这是一种新运算,是继加、减、乘、除四种运算之后的第五种运算,所以务必让学生充分认识。个人认为,要进一步加强与这几种运算的对比,可以用下面的表格进行对比,巩固:

运算名称运算表达式读法各数在运算中的名称运算的结果

加法a+ba加bab是加数和减法a-b乘法a×b除法a÷b乘方

(2)加强对问题的设计。如自主学习中的问题可仿课本上的改一改。因七年级学生,对字母表示数接受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可以先举几个数的例子,再到字母,从特殊到一般,便于学生接受。另,对于幂性质的得出的题目还嫌少。

(3)时间的分配再合理一些。在运算上多分一些时间。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反思9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是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有事先没预计到的,也有想体现但没体现完整的。经过课后反思及同年组教师的指点,主要表现在:

(1)较多的着眼于课堂形式的多样化及学生能力(如:合作、探究、交流等)的培养,而忽视了教学中最重要的知识点的落实。综合应用部分的练习题处理得很仓促,例题学生讲解的机会不多,教师在课前可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2)小组讨论可以说是新教材框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师事先一定要有详细的计划。这也是本堂课暴露缺陷较多的环节。比如:组员的设置,以4、5人为一组较为合适,且要分工明确,如谁记录,谁发言等等,避免某些小组成员流离于合作之外。教师还应精心策划:讨论如何有效地开展;时间多长;采取何种讨论方法;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又该担当何种角色等。

(3)在小组交流过程中学生的发言过分地注重于探索的结果,而忽视了学生探索过程的展示。同时教师有些总结性的话,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较为单一,肯定不够及时,表扬不够热情,比如当最后一个平常表现较为一般的学生有此创意时,教师就应大加赞扬,从而也能激发课堂气氛。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反思10

有理数乘方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之一,也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所以我们在教这一节课的教学中要从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的分类讨论,有理数乘方的易混淆点三个方面来教学。

一、要求学生深刻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

即一般地n个相同的因数相乘。在教学中,这一部分主要采用学生自学的方式,我通过学案后的相关问题检测学习的效果。利用学案让学生能自己学会乘方各部分的名称、意义,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我们知道,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探索才能学会数学和会学数学,与其说学习数学,不如说体验数学、做数学。始终给学生以创造发挥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在学习中扮演主动角色,教师不代替学生思考,把重点放在教学情境的设计上。例如,通过实际计算,让学生自己体会到负数的乘方不全是负数,而需要分不同的情况来讨论。

二、特别注意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的分类讨论。

有理数的乘方中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主要是分类讨论思想,在例题中,设计了两组计算题,引导学生从底数大于零、等于零、小于零分析、归纳、概括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分类讨论思想。符号语言的使用,优化了表示分类讨论思想的形式,尤其是负数的奇次幂和偶次幂是大分类中的小分类,用符号语言就更加明显。

三、讲清有理数乘方中的常见易混淆点。

如 与—2 ; 与— 在意义、读法、结果上的区别。最主要的是弄清底数的不同。同时会把他们转换乘法,观察各自的特点,与其他几个的区别。要学生明确写有理数乘方是在乘法的基础之上的一种运算,要结合乘法来学乘方。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反思11

本节课从生活实际出发,根据乘法的意义,具体地阐述了乘方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了“自主—合作—讨论—探究—交流”的教学方法,教师始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起到一个“引导—帮助—点拨”的作用,较好地做到了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优点:为了体现课堂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知识的熟练运用,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中尽量围绕学生展开。如:

1、使每个学生参与课堂,采用集体讨论和交流的形式,将个人的经验或成果展示出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众多有差异的学生的不足。在本课中,有很多活动都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学生展开分小组合作讨论活动,要求所有同学把自己的想法都在小组里交流。这样尽可能地将每个人的收获变成学生集体的共同精神财富。

2、在备课中,我认真备了学生,预设了学生会出现的问题。例如: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果我提问“乘方运算与乘法运算有什么关系?”学生能否回答这个问题,不能回答时,我该怎么引导?

3、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实际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是一节课成功的一半。一开始,我给学生用生活问题导入新课,提出问题:如果一层楼按高3米计算,把足够长的厚0.1毫米的纸连续折叠20次约有104米高,有34层楼高;连续折叠30次后有10万多米高,有12个珠穆朗玛峰高。你相信吗?由此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通过多折纸活动,让学生观察纸的层数的变化过程,列式表示层数,引出乘方的概念;还组织学生观察比较一些算式,猜想得到其中的乘方运算法则.教学时,多次提醒学生:负数的乘方,分数的乘方,在书写时一定要把整个负数(连同符号)分数用小括号括起来;让学生通过观察特例,自己总结规律,学生在计算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延缓了教学进程。主要问题有:分数的乘方与分子的乘方也很混淆;还有对有理数的乘法运算,甚至小学的乘法运算学生掌握得不牢固。

4、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强调,强化训练。

(1)注意区别(-2)3和-23区别。前者代表3个(-2)相乘,后者代表2×2×2的相反数。念法前者可以念做“负2的三次方”,后者可以念做“2的三次方的相反数”。

(2)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拓宽学生视野,我特意设计了[链接生活]环节,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本节课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较好,有效地完成了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我深深感觉到,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正确地认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流,摒弃虚假,追求真实,努力实施“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改革,实现课堂教学师生交往的有效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不足: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是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有事先没预计到的,也有想体现但没体现完整的。经过课后反思及同年组教师的指点,主要表现在:

(1)较多的着眼于课堂形式的多样化及学生能力(如:合作、探究、交流等)的培养,而忽视了教学中最重要的知识点的落实。综合应用部分的练习题处理得很仓促,例题讲解不够细致,板书不够。

(2)小组讨论可以说是新教材框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师事先一定要有详细的计划。这也是本堂课暴露缺陷较多的环节。分工不够明确,如谁记录,谁发言等等,避免某些小组成员流离于合作之外。

(3)在小组交流过程中学生的发言过分地注重于探索的结果,而忽视了学生探索过程的展示。同时教师有些总结性的话,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较为单一,肯定不够及时,表扬不够热情,比如当最后一个平常表现较为一般的学生有此创意时,教师就应大加赞扬,从而也能激发课堂气氛。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反思12

这次公开课选了有理数的乘方,本来想能讲的很好,但效果不是很好。

(1)从自身原因分析:自己刚开始很重视这节课,但是由于领导比较忙,不去听课自己的懈怠了很多。从准备有点不重视。

(2)从课堂的整体气氛来说刚开始我和学生都有些紧张,因为毕竟是初一来第一次讲公开课,学生看到那么多听课的老师有些害怕。但后来气氛越来越好。

(3)从整体课堂环节来看,在课内探究的时候由于学案和多媒体内容不一致,加之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是一种新的运算。学生接触起来有点难,尤其是乘方运算的符号的确定。导致学生一直在讨论,没有结束。最后我还是不忍心打算了学生。但通过小组的展示来看:讨论效果不好。

最近班里的事情太多了,也感觉自己个性发展的时间都没有了。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反思13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反思 篇6

主要教学目标是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

使学生

正确理解乘方、幂、指数、底数等概念,感悟并探索乘方的意义,能正确书写乘方算式,确定乘方结果的符号, 能快速、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并向学生渗透细心的重要性,使学生充分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渗透数学的简洁美、神奇美,

现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如下:

一、设计理念

新课之前创设生活情境,设置悬念,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折纸去发现与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与概念,引导学生小结,做出适当的补充。在讲解例题时应当及时总结以及强调易错之处。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了“自主—合作—讨论—探究—交流”的教学理念。

二、成功之处

成功之一:

学以致用环节。设计了一例一问题,一练习题组的形式,由简单基础题逐渐增难,循序渐进强化乘方意义的理解,书写、计算。成功实现的教学的基本目标。

成功之二:

恰当使用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在课件制作上考虑到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了卡通动画形象,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多媒体设备的使用不仅大大地提高了课堂容量,而且还可以展示学生的作品(课堂练习的解答),及时纠正学生书面表达的错误,规范解题格式,改掉小学生重结果轻过程,解题格式不规范,解题步骤混乱等不良现象。同时也营造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及时给学生鼓励与肯定,消除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因环境变化而引起的心里障碍,激活学生的思维,保持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三、不足之处

不足之一:“

探究新知:启发引导,探索规律,得出概念”环节中,安排学生动手亲自操作后,得出概念后,对概念的理解讲得有点乱。

不足之二:在对学生的观察还不够,目光比较多注视着前面的学生,对角落的学生有所忽视了。因为本节课是初一学生入学后一个月进行的,所以我对许多学生水平把我还不够,对于不同的问题没有适当叫到相当水平的学生作答。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不仅仅是教学内容设计上的衔接,而应该是多方位的衔接,其中就包括教师应尽快了解、熟悉学生,这样可以帮助消除学生刚升入初中的许多不适应。

不足之三:

整个课堂环节之间的衔接不够自然,语言还需要进一步组织,不够精炼,显得有点罗嗦。

虽然只是一节随堂课,但是我很重视,也很认真地去反思,从中学到了很多教学经验,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乘方》的教学反思 篇7

整体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2.在运算中合理使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做题,来提高学生的灵活解题能力和运算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师生共同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训练学生的思维。学情介绍

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综合起来按照运算顺序得出正确的结果,小学就学过四则运算,在此基础上探究有理数范围内的四则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对学生来说,运用运算律简化计算不是很容易掌握。内容分析

教材首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计算中,回顾小学学过的四则运算的顺序,然后在计算中让学生发现不同,归纳总结注意事项。教学重、难点

重点:按有理数的运算顺序,正确而合理地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难点:按有理数的运算顺序,正确而合理地运用运算律简化计算。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导语:小学就学过四则运算,在有理数范围内的四则运算有怎样的不同?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理数的四则运算。

二、讲授新课 【问题展示一】

计算:111135() 532114【合作探究】

生:黑板板演,其他同学在纸上完成。【问题解答】

教师点评学生解法,然后分析,本题含有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还含有括号,解题既要考虑运算顺序,又要考虑运算法则。

【问题展示二】 计算:

3(1)8(0.5)(8);

54(2)(3)(1)(0.25);

653114(3)(81)

4315【合作探究】

生:黑板板演,其他同学在纸上完成。【问题解答】

教师点评学生解法,然后分析 【问题展示】

某公司去年1~3月平均每月亏损1.5万元,4~6月平均每月盈利2万元,7~10月平均每月盈利1.7万元,11~12月平均每月亏损2.3万元,这个公司去年总的盈亏情况如何?

【合作探究】

学生独立完成,一学生板演,师生互评。【问题解答】

共盈利:1.53231.74(2.3)23.7(万元)。你能总结出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步骤吗?

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步骤: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

三、巩固新知 【小组讨论】

师:计算下列各题:

(1)(7)(5)90(15);

1(2)(345)();

551(3)(919)

24【自主解答】 计算:

13(1)(810.04)();

34157(2)[()()](60);

156121(3)(33)(0.25)(7)(4)(0.3);

3(4)1312513216(13)(301)

四、小结与评价

通过本课的探讨学习,你获得了哪些新的知识,你认为你有哪些方面的进步? 【回答要点】

(1)由于有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因此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乘法运算。(2)有理数的乘除运算也可以按照顺序依次进行,但要注意乘除哪个在前面就先算哪种运算。

(3)含加、减、乘、除的算式,如没有括号,应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如有括号,先算 2

括号里的运算。

(4)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有理数的运算都成立。

总的来说,三个优先:运算顺序优先考虑,运算结果的符号优先考虑,能运用运算律的优先考虑。

五、习题超市 1.选择:

(1)一个数的倒数等于它本身,那么这个数等于()A.1 B.1 C.0 D.1

(2)已知两有理数的商是负数,那么()A.它们的和是负数 B.它们的差是负数 C.它们的积是负数 D.它们的积是正数 2.计算:

(1)(14112136)36(15);

(2)511212(425)(113)(318);

(3)1922223(5);

(4)(2112)1.25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乘方》的教学反思 篇8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有理数加法的实际意义;

2.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

3.感受数学模型的思想;

4.养成认真计算的习惯.【对话探索设计】

〖探索1〗

1.第一天赢利,第二天还赢利,两天合起来算,是赢利还是亏本?

2.第一天亏本,第二天还是亏本,两天合起来算,是赢利还是亏本?

3.一个物体作左右方向的运动,规定向右为正.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再向左运动, 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

假设原点为运动起点,用数轴检验你的答案.〖法则理解〗

有理数加法法则第1条是:同号两数相加,取___________,并把绝对值_________.这条法则包括两种情况:

(1)两个正数相加,显然取正号,并把绝对值相加,例(+3)+(+5)=+8;

(2)两个负数相加,取_____号,并把______相加.例如(-3)+(-5)=-(3+5)=-8.答案“-8”之所以取“-”号,是因为______________,“8”是由_____的绝对值和______的绝对值相______而得.〖练习〗

1.上午6时的气温是,下午5时的气温比上午6时下降, 下午5时的气温是多少?

2.第一场比赛红队胜黄队5:2,第二场比赛蓝队胜黄队3:1, 两场比赛黄队净胜几个球?

3.第一天向北走,第二天又向北走,两天一共向北走多少km?

4.仿照(-3)+(-5)=-(3+5)=-8的格式解答:

(1)-10+(-30)=

(2)(-100)+(-200)=

(3)(-188)+(-309)=

〖探索2〗

1.第一天营业赢利90元,第二天亏本80元,两天一共赢利多少元?如果第二天亏本120元呢?

2.第一天赢利,第二天亏本,两天合起来算,是赢利还是亏本?

3.正数和负数相加,结果是正数还是负数?

〖法则理解〗

有理数加法法则第2条的前半部分是: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_________________的符号,并用_______________减去_________________.例如(+6)+(-2)= +(6-2)= +4.答案“+4”之所以取“+”号,是因为两个加数(+6与-2)中________的绝对值较大;答案“+4”的绝对值4是由加数中较大的绝对值______减去较小的绝对值____得到.又例,计算(-8)+(+3)时,先取______号,这是因为两个加数中,______的绝对值较大.然后再用较大的绝对值____减去较小的绝对值____,得_____,于是最后得到答案是______.计算的过程可以写成(-8)+(+3)=-(8-3)=-5.〖议一议〗

有人说,正数和负数相加时,实质就是把加法运算转化为”小学”的减法运算.他说的对不对?

〖练习〗

1.第一场比赛红队胜黄队5:2,第二场比赛黄队胜蓝队3:1, 两场比赛黄队净胜几个球?

2.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再向右运动,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

3.检查3包洗衣粉的重量(单位:克), 把其中超过标准重量的数量记为正数,不足的数量记作负数,结果如下:

-3.5,+1.2,-2.7.这3包洗衣粉的重量一共超过标准重量多少?

4.仿照(-8)+(+3)=-(8-3)=-5的格式解题:

(1)(-3)+(+8)=

(2)-5+(+4)=

(3)(-100)+(+30)=

(4)(-100)+(+109)=

〖法则理解〗

有理数加法法则第2条的后半部分是: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_____.例如(+3)+(-3)= ______,(-108)+(+108)= ______.〖例题学习〗

P21.例1,例2

P22.练习2(按例1格式算.)

〖作业〗

P29.习题 1, P32.习题 8,9,10

【备选素材】

用一个□表示+1,用一个■表示-1.显然□+■=0,(1)■■+□□□=(■+□)+(■+□)+ □=_____.这表明-2+3=+(3-2)=1.想一想:答案为什么是正的?为什么转化为减法运算?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乘方》的教学反思 篇9

一,预习目标理解有理数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除非运算。会求有理数的倒数。

重点、难点:

重点:有理数除法的法则和倒数的概念,难点:有理数除法法则的理解

二,自主学习

1,我们知道12÷3可以理解为12=3×(),因为3×4=12,所以,12÷3=4,因此求(-3.6)÷4也可以按照除法和乘法是互为逆运算来考虑,你试试看。

解:因为:4×()=-3.6,所以(-3.6)÷4=____.再试试看:计算:(-6)÷3,6÷(-3),(-6)÷(-3),0÷(-6)

解:因为3×()=-6,所以,(-6)÷3=____,因为(-3)×()=6,所以,6÷(-3)=___因为:(-3)×()=(-6),所以(-6)÷(-3)=____,因为(-6)×()=0,所以,,0÷(-6)=___.做一做

计算:(1)(-24)÷4;(2)(-18)÷(-9)(3)50÷(-5)(4)0÷(-8.8)

3,同号两数相除得___,异号两数相除得___,并把它们的绝对值___,互为倒数的概念

(1)在非负数的范围内,你知道什么叫互为倒数吗?举例说明。(如果两个数的乘积等于__,那么这两个数叫_____.如5×

数)

(2)类似的,(-5)(-11=__,所以5与____.又如__×__=1,所以,_与__互为倒5511)=___,所以(-5)与-也是互为倒数,现在你知道什么叫互为55

倒数了吗?一般地,两个数的乘积等于__,那么其中一个数叫另一个数的___,也称他们________.(3)填空:-10的倒数是___,-1.5的倒数是___, 2

数。

夏爱华有理数乘方教学反思 篇10

夏爱华

有理数乘方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之一,也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所以我们在教这一节课的教学中要从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有理数乘方运算顺序。有理数乘方书写格式,有理数乘方常见错误等五个方面来教学。

一、要求学生深刻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即一般地n个相同的因数相乘即a×a×a„a= ,记作。

二、乘方是一种运算。相当于“+、-、×、÷”。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明白这一点,同时要求学生掌握其书写方法,及格式。强调幂的意义,幂的意义与“和、差、积、商”一样。如的结果是8。所以说 的幂是8。与2×4一样,2×4=8.所以不能说8是幂,说成23的幂是8。同时强调具有两种意义,它既表示n个a相乘。又表示乘方的运算结果。

三、在有理数乘方的教学中主要强调它的运算,所以特别注意有理数乘方符号法则的教学。法则是:正数的任何次幂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负数的正数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偶数次幂是正数,教师在教学时强调做乘方时先确定符号再计算,如=4.四、教有理数综合运算时应该强调运算顺序。即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同时注意教学生的书写格式。分清与 的区别。注意–5的平方与1/2的平方的书写方法。

上一篇:社会教育教案我的妈妈下一篇:专业师资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