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论文

2024-08-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论文(共11篇)

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论文 篇1

摘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能够确保在进行院校建设过程中更有效地管理相关工作人员,但是在目前进行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行有效改善。本文分别从安全意识、管理体制、档案功能和硬件设备四个方面,探究如何应对具体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问题。

关键词:人事;档案管理;存在问题

现在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高校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确保对相关人员档案进行更为有效的管理,避免发生不良状况。为了更为明确其认知,特此展开本次研究,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具体作业提供更为丰富的理论依据。

一、现存问题

(1)管理体制不全。在我国目前高职院校进行人事档案工作时,管理作业规范性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大多数人缺乏充分的档案意识,管理方式陈旧,档案存放也较为分散,一般而言,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包括学生处、科研处、教务处、人事处以及组织部等各职能部门均具有独立的`人事档案,但是档案管理工作规范性还存在很大程度的不足,对档案工作管理成效和服务水平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2)保存形式单一。在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如果要做到规范化管理人事档案,必须确保其内容体现和存放形式实现与时俱进,在目前人事档案工作过程中,档案内容和保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归档材料的部位规范和不完整是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虽然我国国家部门已经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规定,但是在进行具体实施过程中,档案收集工作依旧存在较大的困难。很大一部分院校依旧使用纸质形式进行档案资料保存工作,在保存相关信息时也需要进行书写记录,采用纸质方式进行存储很容易受到自然环境的侵蚀,需要的投入更大,同时档案可复制性也远远不足。

(3)硬件设备简陋。在我国目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室硬件设备较为简陋,防盗、防潮、防火手段也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当发生突发状况时,不能对其相关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同时依旧采用人工操作检索调阅档案材料,工作效率存在很大程度的不足,同时也很容易发生失误。除此之外,纸质档案的反复调阅也为方案安全管理工作带来更大难度。

二、应对策略

(1)强化安全意识。档案管理人员在进行具体工作过程中必须对档案信息安全加强重视,确保具有更高的保密意识,进行档案查阅制度的合理制定,最大程度确保其安全性。在查阅人士档案时,通常存在非公开信息和公开信息两部分内容,其中公开信息具体指姓名、出生年月、籍贯、性别、岗位职称变化、工作经历、学习经历等。而非公开信息在具体包括涉及个人隐私的相关材料。必须确保不能在网络上传输个人非公开信息,确保管理系统数据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完善管理体制。在进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时。必须确保高度,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政策,高职院校需要有效结合具体工作特点和相关需求,进行管理机构的有效组合,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制定工作发展规划,进行各项规章制度的有效制定和进一步健全。在此过程中需要对工作过程中基础性任务进行深入分析,确保收集到的档案内容具有更高价值,保证用人标准逐步形成,进行档案工作机制的合理完善,确保相关部门能够进一步明确自身管理职责,实现工作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通过采取会议、校刊、海报、广播等多种形式强化档案工作宣传,确保干部群体能够进一步认识的校园建设过程中人事档案应用的重要价值,确保教职工具有更高的档案归档意识,及时向学校进行相关档案材料的有效转移。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需要基于具体档案核查工作建设档案制度,确保档案工作建设具有更高的科学性,从而规范管理档案工作。

(3)提升档案功能。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中,必须进行网络化管理价值的有效发挥,建立网络系统,更为有效地规划管理人事档案,对其相关工作进行有效协调,确保能够有效存储和进一步传递档案数据信息,同时对其相关数据内容进行及时搜集,定期进行有效整理,避免出现文件资料流失。基于档案材料范围和具体来源分析轻重缓急,确保归档工作管理质量有效提升,全面记载相关内容,确保内容动态性和客观性。在传递人事档案过程中需要确保个人私密性,设定专门人员管理档案。专职人员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中需要确保整体存储相关档案资料,应用现在网络技术传递信息,进一步确保信息传递的安全性。

(4)更新硬件设备。在面对目前档案室简陋的硬件设备,必须对其进行有效更新。首先需要做到以防为主,进行安全检查制度的合理构建,领导部门必须对其加强重视,在发现问题和安全隐患时需要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进行高质量档案柜的合理配备,在进行防火工作过程中,进行消防器材的合理配置,管理人员需要能够对其熟练应用。同时需要确保档案室内设置的密集架不能与地面直接接触,需要除湿机的合理配备,避免档案潮湿。然后需要基于具体需求进行数码相机、扫描仪、计算机等现代化装备的合理配备,确保进一步实现计算机管理。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强化安全意识,完善管理体制,提升档案功能,更新硬件设备,能够确保高职院校更为有效地展开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对其具体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有效解决。确保高职院校实施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更高程度满足现代化社会需求,保障高校建设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向薇.浅谈高职院校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6):00089-00089.

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论文 篇2

一、当前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缺陷及其成因

(一) 思想认识的不足。

长期以来, 一部分领导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存在偏差, 认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就是保管, 只要不丢失, 不泄密, 能应对外调、查档就行了。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忽视这项工作。部分干部职工特别是单位负责人事工作的人员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认识不足, 不知道报送、不及时报送应该归档的个人档案材料给管档部门, 长时间地将应归档材料存放在个人身边或所在单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员的调整、办公场所的搬迁, 久而久之, 就容易出现档案材料遗失或破损的现象。

(二) 管理手段的滞后。

随着科技的进步, 越来越多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已运用于各行各业, 尤其是计算机、扫描仪等现代设备的使用更为普及。但是一直以来, 人事档案整理、查阅还是采用手工操作方式, 传统机械的手工抄写办法, 导致重复劳动工作量大、时间长、速度慢、差错多, 极大限制了人事档案的处理速度和工作质量。在查阅人事档案时由于反复调用原件, 造成纸张发黄变脆、字迹褪色、磨损严重, 直接影响了档案的完整。

(三) 制度落实不到位。

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对档案管理的体制、机构、职责及档案材料的收集、转递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对档案的保管、保护以及提供利用等都制定了具体的要求, 一些单位相应的规章制度也有上墙, 但实际工作中往往流于形式, 没有按照规章制度去做。直接导致了一些问题的出现:一是收集归档工作不及时。部分档案管理人员执行收集归档工作制度不严格, 收集归档工作被动、不及时。二是收集归档材料不全面。有些材料在内容和形式上雷同, 如一些鉴定、考核和评价材料大多是套话, 给人以千篇一律的感觉, 不能准确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情况。三是档案材料制作不规范, 致使材料裁剪困难, 不仅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也使得人事档案案卷很不美观。

(四) 业务能力的欠缺。

一方面, 档案管理人员大多数是兼职, 在档案工作上, 时间、精力投入都不足, 平时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系统学习档案业务知识, 对档案业务不够熟悉;另一方面, 各级管档部门在业务指导、培训上也做得不够, 没有组织新手进行专业知识培训, 导致新手对档案业务知之甚少, 对档案的重要性、管档要求、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装订等业务不太了解。部分单位负责人事工作的新手甚至对档案业务全然不知, 连最基本的向哪个管档部门报送哪些材料都不清楚, 如有的档案材料如入党材料形成后单位不知道将材料移送管档部门, 认为应由本单位保管, 致使干部档案中材料缺失严重。

二、加强和完善人事档案管理的对策

(一) 提高认识, 加大对档案工作的投入。

要本着对组织、对个人高度负责的态度认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加大对《档案法》和《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的学习宣传, 使各级领导干部真正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切实摆上议事日程, 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检查。同时要加大经费的投入力度, 按照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关要求建设好规范化的档案室, 购置必备的档案管理设备, 落实好通风、采光、防盗、防虫、防潮、防火等配套保护措施。

(二) 加强管理, 加快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为了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使档案材料的归类、整理和档案内容的分类更加合理有序, 必须改进工作方法, 创新工作手段, 把计算机、扫描仪等现代设备应用于档案管理工作。对人事档案十大类中的内容进行整合, 充分利用计算机等设备和技术, 将档案资料科学分类输入计算机, 建立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 将人事档案中真实记录转化为“活”信息, 使档案的查阅、归档、统计等日常工作实现微机化。同时应及时更新数据库, 保证人事档案信息的时效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三) 落实责任, 加大制度执行力度。

严格按照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的规定, 成立档案管理领导小组, 组织人事部门要各负其责。一是建章立制。要求各管档单位进一步建立完善人事档案的收集、保管、查阅、利用等各项规章制度, 按制度、按程序办事, 使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二是健全岗位目标考评机制。根据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要求制定考评办法, 对档案材料的收集、管理、保护, 档案的提供利用及转递等一系列工作进行量化, 提高考评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加强检查指导, 兑现奖惩。档案管理领导小组要定期组织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评比,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四) 强化培训, 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论文 篇3

[关键词]医院;人事档案;管理

引言

医院人事档案作为医院人才开发的重要信息资源,能够真实反映医院医护人员的基本情况、专业技能、工作业绩等信息。因此,做好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对于提高人力管理水平、保障医院的工作正常开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当前,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仍旧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人事档案管理不够规范、信息化推进迟缓、队伍专业素养待强化等。在新时期下,如何迎接新挑战,开创新局面,是摆在档案管理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常态问题

1.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不够规范

档案管理制度是档案管理的依据,规范化管理是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的有效保障。但就目前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现状来看,很多医院实行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并未参照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理念,对于如何管理医院人事档案,又或是如何应对管理过程中已出现的失误等问题,都没有设定明确、清晰的规范标准。例如,因缺乏规范化的档案管理制度,导致部分医院在人事档案管理中长期存在分工不明确,遇到责任相互推诿的负面事件;同时,也正由于制度的不规范,使得部分档案管理人员漠视管理工作的保密性,出现医院人事档案泄露等问题。

2.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推进迟缓

目前,人事档案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不仅建成了现今的信息管理系统,而且在个人基本资料方面也逐步取代了纸质档案。但是系统的智能化程度毕竟有限,所以在某些方面还有待开发,比如说对人员年龄的阶段分布、教育程度、所学专业等方面,系统只会做简单检索和制表。在面对诸如所聘职工筛查、统计报告等领域则显得无能为力,不能够较为科学地为人事管理工作服务。除此之外,在最基本的資料汇集和使用上还存在较大缺陷,容易在资料更新时造成遗漏,不能保证档案管理部门接收到第一手信息。

3.队伍专业素养待强化

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既为档案管理提供了先进的科技手段,也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医院人事档案工作较为复杂、繁琐,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细致,且有较强的信息技术水平和保密意识。但当前,受多重因素的影响,愿意投身档案管理事业的人员逐年减少,即便在岗人员,也因长期缺乏专业培训或者素质较低,而无法适应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进程。信息时代下,对于档案信息化的建设不仅要求从业人员要具备传统档案管理知识,还需要能熟练运用信息库处理技术。然而,实践中很多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远远不能满足医院电子档案管理标准与需求。

二、优化医院人事档案规范化管理的有效途径

1.更新人事档案规范管理理念

更新人事档案规范管理理念,是提高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前提和基础,也能够使员工规范自身行为,维护医院良好形象。对此,医院应通过广泛的宣传,如开展座谈会议等活动来增强医院人员对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医院管理层应不断更新人事档案规范管理理念,通过示范带头来端正医院全体员工对人事档案管理的认知。同时,档案管理人员自身也应清晰认识到本职工作的重要程度,藉以不断强化专业技能,提高工作效率,树立对本职工作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更新人事档案规范管理理念,提升管理意识,不仅能够有效促进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完善,而且可以疏通和拓宽材料收集的渠道,加快档案建设走向规范化、信息化和科学化。

2.完善人事档案管理规范制度

档案规范化管理是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重中之重,所以对其管理制度的制定必须严格审视,参照实际情况与需求可能性,不断完善医院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其主要包括人事档案查阅制度、人事档案材料送交归档制度、人事档案转递制度等。同时,应建立组织核查认定制度,以避免部分干部档案填写不实的弊端。在档案管理过程中,档案人员可依据原有档案及有关材料,采取组织核实、认定的方法,对干部的简况重新登记造册,建立干部档案卡片,并在干部档案中予以说明,以此作为组织掌握的档案的补充材料,为干部档案管理工作提供真实、可信的依据。同时应对归入档案的材料实行组织核实认定制度,由主管部门对其真实性、合法性进行鉴别、审查,确认无误后再归入个人档案,从根本上解决档案材料的有效性问题。

3.提升全员管理业务素质水平

当前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主要还是依靠人力,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大大影响着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在新时期,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是必然趋势,因此,档案管理员不仅要掌握档案学的基本原理和档案管理过程中的各种实际操作方法,还要熟练运用计算机的操作、网络的查询技术,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为医院人事管理工作服务;及时了解和掌握人事工作的政策和法规,把握人事档案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还要了解人事档案产生的条件和作用,正确理解档案内容,鉴别真伪,准确判断档案的价值,综合分析问题,管好用好人事档案。此外,我们应该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使其适应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的新情况,更好地促进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4.推动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身处信息化时代的每一行业都在积极推行信息化建设,由此,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同样也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方向之一。信息化的人事档案管理,不仅使得档案更便于相关人员的查阅与利用,同时亦有益于档案资料的长久保存。对此,医院应吸取先进的管理经验,加大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资金投入,根据医院实际情况与经济实力,合理适度地引入相关先进设备,对以往的纸质档案以电子文档形式收编归档,同步设置电子检索功能。但在全面推广信息化管理的同时,须知道发达的信息技术也是利弊同在的,在享受信息技术为档案管理带来的便捷时,必须严防电子档案遭受网络攻击或恶意窃取等技术漏洞的出现。

结语

人事档案管理水平是医院综合管理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在新形势下,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机遇与挑战并存,医院管理层要抓住时机,不断创新,使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更为规范、更为高效。

参考文献

[1]赵晖.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5(11).

[2]孙秋惠.试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商场现代化,2015(04).

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篇4

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写作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传统英语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教学方式上的某些倾向是制约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一大障碍.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改进教学方法,使写作具有趣味性和针对性,对学生写作的评估既要有结果评估又要有过程评估,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作 者:陆维卫 作者单位:江苏盐城高等师范学校刊 名:中国校外教育(理论)英文刊名:CHINA AFTER SCHOOL EDUCATION年,卷(期):“”(z1)分类号:H3关键词:写作 教学 问题 策略

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论文 篇5

关键词:写作 教学 问题 策略

写作是一种思维活动,是学生表达思想的方式。英语写作能力训练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衡量英语教学效果的标准之一。我国新修订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本大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以书面或口头进行交际的能力。”由此可见,写作教学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英语学习者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英语写作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拟针对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存在问题,探求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现实路径。

一、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大多数学生上交的英语作文很明显的是一次成稿。通常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作文思路狭窄,文章结构松散,缺乏逻辑性,内容肤浅空乏,说明文、议论文等体裁的作文尤其如此;语法、词序或拼写等表层错误较多,即使是一些最基本的、在初中阶段就学到的单词、语法在写作中也会出现错误;词汇贫乏,大部分学生会使用高中或初中学过的简单词汇、词组和句型,而很少使用在大学里所学的新词汇和词组;对于教师费心费时所做的作文评语,学生似乎视而不见。同样的错误学生屡犯不改,无视教师辛勤的劳动。在实际的写作教学中,教师把作文题目布置给学生,一方面许多学生敷衍了事,甚至互相抄袭;另一方面,教师由于学生上交的作文数量多、批改量大而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不能进行细致、具体的修改和批注,因而学生不能及时得到反馈并调整自己的写作方法。长此以往,写作往往流于形式,从而成为英语学习最为薄弱的环节。从主观上看,尽管许多教师对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并重已达成共识,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由于长期以来教师不得不同时承担着非常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多门课教学,只好整天忙于繁重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这使得广大英语教师无暇在业余时间深入研究每一项技能的具体培养步骤和方式、方法,只能疲于应付和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根本无法就写作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进行评估,从而设计出一套完整、系统、科学的教学计划;此外,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由于第二语言不同于母语的特殊性,教师在教学意识上普遍存在着重语言知识讲解、轻言语和表达技能训练的认识偏差,导致学生写作能力的低下。

二、学生写作障碍调查及结果分析

为了帮助学生解决以上问题,笔者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帮助学生分析他们在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笔者对所任教的英语系三个班级165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收集到了关于学生对作文的态度、他们的写作过程以及对教师反馈的态度等方面的有关资料。同时,笔者也通过与同事讨论,查阅有关资料等方式内省自身的写作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内容。谈到英语写作经历,仅有4%的学生把写作看成是愉快的经历。大部分学生则抱着非常无奈的态度,敷衍了事。还有20%的学生承认“怕写作,错误到处都是,很灰心”。还有位学生说“我就不知道写什么,想到哪写到哪”。问到对英语写作的看法,觉得写作很“重要”的学生高达78%,“有意思”的8%,“枯燥乏味”“不喜欢”的45%,引人注目的是约85%的学生对写作没有信心,认为写作“太难”。

调查结果表明:第一,学生在写作之前不能规划自己的写作,竟有80%的学生承认自己写作过程中不列提纲,在上交作文前也未加以任何修改。其二,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加上语言基本功不够扎实,使得学生思路狭窄,内容和词汇空乏。其三,教师所采用的传统的写作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纵容了学生的依赖心理。操作主要分三步: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批改。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学习写作是处于一个孤立的环境,主要以阅读别人的写作然后模仿为主,第一稿通常也是最后一稿,写作的内容和写作的过程往往被忽视。通常教师采用的是先分析范文,然后让学生模仿范文写作,接着教师批改作文,最后全班评述。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使得教师对范文的讲解控制了课堂,牵引着学生的思考,使大部分学生养成了被动模仿的习惯,结果往往是学生的作文结构相似,内容大同小异,更无思想可言。其四,教师对于学生作文的反馈也存在不少问题。在作文评改过程中,教师一般只是浏览全文,标上一些批改符号,然后教师就全文大概内容,语言表达等给出主观印象分,写上一些笼统的评语。再加上教师批改学生作文缺乏系统,且批改符号不一致,随意性大,使得反馈的有效度大打折扣。在笔者的问卷调查中,约过半数的学生拿到作文后只关心自己的得分和周围同学的得分,而对于教师指出的错误却视而不见。还有不少学生反映他们不知道教师的评分标准,认为教师的评语中没有提供修改的信息,因而令他们无从下手修改。

三、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应对策略

1.选择适当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

写作的教学模式大体可分为三类:重结果的教学模式、重内容的教学模式和重过程的教学模式。重结果的写作教学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强调语法、句法、词汇和拼写等句子层面上的教学,写作的内容和写作的过程往往被忽视。重内容的写作教学比较注重写作素材的收集。该教学虽可使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还能借助新获取的信息开阔视野,丰富写作内容,但同时要求学习者必须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对学习者的现有语言能力要求较高,不适合低中级外语学习者。由于写作本身的过程性和我所任教学生的现有水平,重过程的教学模式不失为一种比较科学的教学模式。因为过程教学法将学生和学生的需求置于师生间交互学习的中心。该写作模式的操作主要有以下几步:写前准备、写初稿、修改、写第二稿、教师批改讲评几个阶段,教学力求营造一种教学氛围使师生能够共享信息,相互帮助,同时把写作视为一个过程,认识到第一稿只是这个过程的开始,通过与其他同学合作评估,学生能够切实看到自己的努力和进步。

2.提高学生英语写作的趣味性与针对性

在以往写作教学中,总是教师命题,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果能使学生为真正的读者而写,为真正的目的而写,将写作与学生的需求联系起来,则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不依赖任何现成材料而以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和自身生活经历为创作源泉,以同学为读者进行写作交际,如编写电子邮件等。这样的互动还可以进一步延伸到现实生活中,一切从熟悉的人和事写起,既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也带给读者产生共鸣的基础。还可根据毕业班学生的实际需求布置学生写留言条、邀请函、求职信、个人简历等来培养学生充当各种社会角色需要的写作能力。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采用“学生习作选”方式教学,收到良好效果。大体流程如下:学期初确定作文选题——收集材料——初稿——二稿——集中讲评——定稿——自选优秀文章——学期末汇集成册,在每个环节都强调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学生双向互动,让学生客观地认识到其在一学期的写作教学中所取得的进步,增强其成就感。同时它也提供了一种学生评价自身优缺点的机制,学生的英语写作兴趣大大增强,写作能力显著提高。

3.注重结果评估与过程评估的有效结合对写作结果的评估也就是学习成绩的评价,结果评估通常以“等级”的方式进行,在传统

教学中,教师的责任是批改学生的每份作业并给每份作业划个等级,学生的作业常常满篇都是教师的红笔,不仅使学生对写作失去了信心,也增加了教师的负担。研究发现,有建设性、鼓励性的反馈,加之写作内容和写作过程的评估有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写作的正确态度。表扬比纠错更重要,过分纠错有伤学生的自尊,在学生几经校稿以后,教师应给予适当的反馈。过程评估一般在写作过程中进行,可由教师进行评估,也可由学生以讨论的方式进行,也可由学生自评。在互评的讨论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可参考的问题,这些对互评的成功起关键性的作用。

通过本学期过程教学法的实施运用,写作活动满足了学生的即时需求,在写前活动和修改活动中采用的小组活动,增加了学生间的交流,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写作方面的意见,从而使自己的写作逐步完善,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得到极大的鼓励和调动,通过写作中的自评、互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有效培养、锻炼,学生的作文在内容、观点、结构、语言等方面有了显著提高。笔者以前所面临的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

写作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思维创作过程和社会交互过程。中间的每一个环节都折射着英语教学的力度及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实际水准。教师只有不断提高专业素养,积极研究各家教学法之长,并付诸实践,才能在目前课多、任务重的环境下,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想办法与学生切身交流沟通。在认真研究国外优秀教学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改进传统的写作教学方法,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教学方法,从而增强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论文 篇6

摘 要:英语课程在文化课程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职高的特殊性质,并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本文主要针对职高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对英语教学的重视等措施,以解决职高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关键词:职高;英语教学;问题;对策;浅析

近几年来,职高因为师资力量和学生基础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英语教学质量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可是,如果从社会对英语人才的要求来看,现在职业高中的英语教学还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许多职高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相对还比较差。

一、职高学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英语基础差。

职高学校录取的学生多半是英语水平整体较低的学生,很多学生中考英语都不及格,英语水平低下,具体表现为语法知识混乱,词汇量小,阅读能力不强,听说能力比较薄弱,同时学生的理解力稍逊,这是职高英语教学效果差的客观原因。

2.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

很多学生在初中时就觉得英语难学,甚至有学生认为英语无用,很多非英语专业学生认为自己将来不会做与英语有关的工作,把专业课学好就行了。只要能通过考试,顺利毕业,就万事大吉。这种学习态度在很大程度上给高职英语教学带来了难度和挑战。

3.缺乏自信。

很多学生还未从中考失利的阴影中走出,甚至接受了社会上对职高学校的偏见,认为自己低人一等,有自卑感,认为自己学习能力差,对英语有畏难情绪,觉得学不好英语。这也是阻碍学生提高英语水平的心理因素。

4.学习方法不正确。

学生入校前都是接受应试教育,习惯了被动学习,习惯了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缺乏主动性;进入高职院校后,没有了中高考的压力和方向,不会去主动学习。这也导致他们很难真正学好英语。

5.学习目标不明确。

这表现在他们对未来的迷茫,没有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而且对自己认识不清,不能正确自我定位,对学习英语失去动力。

6.缺乏实践机会和英语学习氛围。

学生绝大多数时间都在校园学习,对英语的重要性缺乏实际的感性认识。

二、提高职高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几点策略

1.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学生才会积极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并以最简捷,最有效的方法获得最必要的知识,这就是求知欲,可以说,没有兴趣就没有求知欲。当学生初学英语时,兴趣都很浓厚,但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到了职高阶段,诸如语法不懂、单词记不住、音标都不会之类的问题接踵而至,学习英语的信心大减,产生了畏难情绪,甚至想放弃英语学习。在这个关键时刻,鼓舞士气是至关重要的。我从音标开始教学,并在引导学生读、记单词时,教给他们拼读规则,对于有一点点进步的学生在课堂上及时予以表扬、鼓励。

2.树立学习信心。

树立学习信心是教学活动的心理准备工作,要变信心为行动则需要有目标。心理学告诉我们追求目标愈高,则行动的内驱力愈大。但是面对心理素质还不稳定的职高学生,如果教师所提的目标过高,学生可望而不可及,所定目标也就成了空谈。于是我先由学生自己提出切合实际的长远目标,然后,在分析个体情况的基础上为每个学生修订目标,提出更加具体的近期、中期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目标激励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兴趣,向着目标前进。

与此同时,由于学生的基础的相差较大,参差不齐,给教学带来了许多困难,如何摆脱这样的困境,变被动为主动?如何提高教学效果?于是我因材施教在课堂上,我始终把握住学生本节课的具体目标。练习什么,采取何种方式训练等,对于班上英语学习相对好一些、自我控制能力较好、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允许他们在课堂中自行组织学习本课内容,根据自身情况采取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以自练为主,如果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主动找老师询问。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要求课前预习,在课堂中认真听讲、先掌握单词、理解课文,再完成练习,然后不断调查讲练内容,直至学生练会为止。对于课后的作业,我设置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学生一般都可以完成。而选做题实际上是提高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选择完成,如此教学即照顾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又提高了教学效果,缓和了两极分化的矛盾,大大提高了英语教学质量。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优良的习惯可以保证一个人在一定情况下自动去进行一系列有关的活动。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习活动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而且,一旦学生体会到学习乐趣时,就会巩固优良学习习惯。

首先,教师要引导并帮助学生制定符合自身英语学习实际和专业要求的学习目标和计划。进入了一个新的学习环境,60%以上的职高生都表示愿意从头开始,学会点儿英语。作为教师,我们有义务更有责任引导并帮助学生制定符合自身英语学习实际和专业要求的学习计划,尽可能的将“0”化为“1”、将“1”化为“2”乃至更多。

其次,要帮助学生养成口语训练的良好习惯。有人说,学习过程其实是习惯养成过程。良好学习习惯的缺乏正是绝大部分职高学生进不了普高、重点高中而成为职校生的重要原因。要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本人认为:最重要的是“训练”。因为,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必须经过长期的、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早自修、课堂40分钟、课后口语作业都是帮助学生养成口语训练习惯的平台。

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论文 篇7

就目前而言, 质量管理的目标不明确的问题还很突出, 虽然一些水利工程都提出了优质工程建设等口号, 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上还是没有细化, 建设管理的关系上存在着关系不明确的现象, 由于这种关系没有理顺, 就造成了工作效率的低下, 而且还导致了地方和行业保护的可能, 这些都不利于水利工程质量的提高。另外还存在着水利工程建设程序不严格的问题。水利工程的投资形式一般都是以国家投资为主, 但是当申请到国家的大批资金后, 那么存在着审批手续不完整以及以权谋私、损公肥私的现象, 一只鱼完工后无法验收, 对于整体工程的质量也无法做出客观科学的评价。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 一些工作人员不能够很好地保持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虽然也制定了水利工程的相关作业指导书等, 但是都基本上流于形式, 相关的数据和质量记录也不能保证准确性、完整性以及及时性, 分析和总结的资料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实际上水利工程中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关键还是人员队伍的素质问题。一些小规模的水利工程企业由于人员队伍素质偏低, 没有相关的技术过硬的人员, 再加上少数现场质量控制人员责任心不强, 干工作敷衍不认真, 也不能够很好地按施工规程和监理有关规定操作;一些工人素质不高,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还存在偷工减料现象等。针对这些问题, 笔者以为应该从如下方面着手, 才能逐步扭转水利工程企业存在的管理效率不高、质量低下等问题。

要转变观念、加强领导。作为水利工程企业的领导要切实认识到领导工作的重要性, 要提高到一定的高度来认识到工程质量是关系到企业兴衰成败的大事情, 要切实改变领导方式, 把注意力和主要精力要转移到依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上来, 这是扭转水利工程管理效率不高的重要保证。而且只有从根本上转变那些不适应依法行政、依法管水要求的传统习惯和方法, 才能确保水利工程管理的顺利进行, 也才能本质上加强工程的质量管理;各级领导要从过去只重工程建设转变到加强管理、建管并重的思维中来, 不仅要加强管理而且要建设管理两手都要抓, 两手都要硬, 要向管理要成效;要从过去主要对水利行业内总的管理转变到对全社会的水事活动的管理, 要加强对整个水利工程质量的管理;要依法行政, 转变观念, 改变过去那种人大于法的管理理念, 要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进行管理转变到用法律、行政、技术、经济手段的管理方法改进, 当然要主要依靠法律手段进行管理上来。只要紧紧依靠法律法规依法行政, 才能提高我们水利工程管理的工作效率, 也才能真正推动我们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相关人员要着力研究和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工作新机制、新格局, 要研究新的问题, 切实为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组织保证。

要明确职责, 加强管理, 适度奖励。水利工程管理的人员应该始终保持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 要对管理工作先进个人年终给予适当奖励, 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工作付出后的肯定, 特别是物质上要有所体现, 让他们确实感到自己努力工作后的认同感。同时对那些工作态度不负责任、对工作放任、玩忽职守或失职者, 应该加大处理的力度, 以增强其工作事业心和责任感。

要建章立制, 落实责任。要严格贯彻查处和预防相结合的方针, 既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问题, 又要及时地推出预防机制, 要对水利工程假设全面推行巡查执法责任制。各职能单位围绕各自工作职责, 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每个层次管理单位根据职责分工不同, 都有相互监督的权利和义务。

另外要加强对小型水利工程的科学管理。对于一些小型的水利工程, 可以适当地采用专业维修和个人承包的方式, 这样有利于调动承包者的积极性, 确保水利工程的健康顺利运行。应该逐步加强水利设施的配套工作, 针对不同水利工程的地形特点及水利工程施工的特点, 加强管理, 争取使得工程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的程度。应该努力的降低水利工程的运行成本, 取得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双丰收。

要加大对小型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 这是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的基石所在。没有资金的投入, 就不能很好地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 也不能让水利工程企业获得跨越式进展。各级领导只有认识到, 大量的工程投资才能完成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 这需要当地农民和政府的共同投资。可以适度地采用多种方式筹集资金, 也可以适度放开, 让民间资本参与到水利工程的建设中来。另外, 为了适应当前水利事业的发展, 我们不仅要对现有的水利工程进行维护修理, 还要增加新的水利工程项目。只要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可以增加新的水利工程项目, 这样就能很好地化解现有的水利工程的任务量。另外, 为了资金能够很好地运转, 需要项目主要负责单位及时向政府汇报资金支出情况和项目的进度, 使政府下拨资金运用透明化。

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论文 篇8

关键词:土建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措施

1 引 言

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建工程行业在快速发展中,各种建筑设施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并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逐渐体现出重要的价值地位。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愈加关注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而土建工程中的施工管理是直接影响着土建工程项目的成败,因此,土建工程的施工管理在土建工程项目中是非常重要的。因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也非常的激烈,尤其是徐州地区,所以,土建工程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力的地位,就需要加强土建工程的施工管理,保障施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进度,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提高土建工程的施工水平,使得建筑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力脱颖而出。

2 土建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体制不完善

在土建工程施工管理中,没有健全的管理体制,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徐州地区的大部分土建工程企业为了节省开支,大量的削减安全管理机构与质量管理相关人员,导致了土建工程项目中的管理部门以及相关管理人员的不足,还有一些管理人员需要一人兼多个管理岗位,这就给土建工程的施工管理带来了难度。如果土建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没有健全的管理体制,那么施工管理工程很难得到有效的开展。

2.2 人员素质不高

施工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徐州部分建筑企业因缺少相应的技术设施,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低,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部分参加土建工程施工项目的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并没有达到相关标准,且缺乏相应的施工责任感以及工作积极性,这些综合素质水平不高的施工人员,在土建工程项目建设中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

2.3 建筑材料质量问题

建筑材料是土建工程项目建设的基础,建筑材料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体工程建筑项目的质量。建筑材料的包括水泥、木材、钢材、石灰、混泥土等等,根据土建工程的施工阶段不同,所需要的建筑材料都需要根据土建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图纸进行选择相应的施工材料。在徐州地区,因建筑材料的来源比较广泛,一些供应商为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将一些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供给施工企业,这就直接影响到了工程項目的质量。因此,在土建工程项目的施工中,如果施工企业所采购的建筑材料不能达到施工标准,都将对土建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以及施工进度造成影响,也对工程项目竣工后投入使用埋下了安全隐患。

2.4 安全管理问题

在土建工程项目施工中,安全管理直接影响到整个项目工程的施工进度。但在实际的项目工程施工中,仍存在着许多的安全隐患,这些安全隐患不仅影响到项目工程的施工进度,也影响到施工人员的安全。产生施工安全问题有多方面的因素,如在徐州地区或其他地区的部分施工企业只关注土建工程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成本,并没有将施工安全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也没有意识到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且施工人员缺乏相关的安全生产意识,这些不仅土建工程

3 土建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3.1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在土建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中,建设完善健全的是施工管理体系可以有效的提高项目工程的施工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就需要施工企业以项目施工现场为主,重点对施工现场的安全以及质量进行监管。不管是在徐州还是其他地区的土建工程项目,对建筑企业进行考核的重要指标就是施工中工期的进度、施工质量、安全管理以及成本控制等都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考核。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以及质量管理应贯穿于整个项目施工过程,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施工项目的质量以及安全风险问题。同时,不管是徐州地区还是其他地区在进行土建工程项目时,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自身对质量以及安全管理方面的认识,并制定完善的管理系统,从而在项目工程的建设中进行有效的管理。

3.2 加强人员素质的培养

在土建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施工企业应坚持“以人文本”,因为工程项目的开展都离不开人。由于土建工程的施工过程非常的复杂,且都需要人来进行操作,但因我国建筑行业的起步比较晚,在徐州或其他地区的技术人员培训系统不是很完善,许多的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时,因对施工设备的操作不熟练以及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失误,都将会给土建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因此,不管是徐州地区还是其他地区的施工企业应重视施工人员的管理,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对设备以及施工技术的熟练度,严格根据施工标准来进行操控,从而有效的提高操作技术,为项目工程的施工质量提供有效的保障。

3.3 加强建筑材料质量管理

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施工设备以及配件进行严格的监管,是保证项目工程质量的前提。加强对建筑材料的监管,是对土建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施工企业应加强对材料供应商进行调查,并进行筛选,选择信誉度较高的供应商,从而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符合施工要求。还要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验收,对供应商出具的试验报告以及出厂合格证书进行检查,并对材料进行抽样检查后,才能让建筑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对于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不准进入施工场地。此外,施工企业还要做好建筑材料的现场管理工作,根据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组织好各种建筑材料的进场,并进行分别堆放,还要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建筑材料因天气等因素造成材料锈蚀或变质。

3.4 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在土建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也可以有效的提高施工进度。因此,不管是徐州地区还是其他地区的施工企业应加强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严格根据各项施工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并对各个部门中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明确的划分,通过部门的层层安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并根据安全生产的相关制度建立相应的奖罚制度,并定期对生产负责人进行考核。此外,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后,施工企业还应加强对施工安全的检查力度,对一些没有根据施工技术要求进行现场施工的人员,要进行惩罚,从而保证土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进行。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建工程施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施工企业应加强施工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加强施工人员的素质培训,加强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的监管,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从而为土建工程项目的顺利竣工提高有利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振新.谈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四川建材.2010(02).

[2]田坤.浅谈现场管理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的重要作用[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5(04).

[3]崔清树.土建施工的现场管理有效方式探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1).

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论文 篇9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核心环节。课堂教学效益将最终决定教学质量,因此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益是学校尤为重要的工作。但长期以来,我校部分教师固执地认为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的低下,归咎于生源质量太差,很少认真查找或自我反思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去认真研究解决这些大家熟视无睹的问题的对策。为引起全体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重视,大兴反思和研究之风,下面就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提出拙见,诚盼对促进我校教学工作尽绵薄之力。

上学期,我在本校听了 32 节课,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等学科,共23 名教师,三个年级所有班。在听课中,我侧重关注教师的课前准备、课堂组织教学、师生互动情况、重难点的突破、学法指导、知识过手等方面。几乎每次听课结束后,我都要随机抽 5 个学生,以口头或书面形式检查学生对当堂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情况,并收集对教师授课的意见和建议。囿于时间,我在课后只与11 位授课教师交换了意见。我为老师们务实的工作作风、无私的奉献精神所感动,也为个别教师在教学中的大胆创新而惊喜,但也为课堂教学中暴露出来的若干问题而忧心忡忡,我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并尝试着寻找一些对策。

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表现

在现行教育体制下,课堂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场所,师生有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构建有生命力和创造力课堂,使之成为师生获得知识和精神交流的愉快场所。但如今的情况是,个别老师对课堂产生厌倦乏味感、失落无奈感,不少学生对课堂产生枯燥感、甚至夹杂着恐惧感、或游戏课堂,或木然面对,这样一来,课堂成了一个了无生趣的场所。那么我们的课堂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呢?

1、课前准备工作不充分。在听课过程中,我发现个别教师对课前准备这个重要的环节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上课铃响后才慢悠悠到教室;本可以提前准备在小黑板上的内容上课时才板书;由于研究学情和课程不够,导致备课不够充分不成熟,对课堂教学组织的实施产生负面影响等。这些课前准备不充分,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课堂浪费,极大地降低课堂教学效益。

2、学生习惯培养不重视。由于较为特殊的校情,我校学生行为习惯普遍较差,尤其是学习习惯。比如,学生课前静息普遍不好,学具准备不齐,该做笔记的不做或不规范,思考问题不主动、不深入,回答问题不积极或扰乱课堂,预习不充分或根本不预习,课后练习质量低劣或拖欠,业余时间学习安排毫无计划等等,此类现象不一而足。其关键在于学生自控能力和自我教育意识普遍缺失,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缺乏指导方法和持之以恒的精神,缺乏协同作战的意识。

3、组织教学能力不够强。课堂组织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管理学生、引起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活泼主动地学习,建立和谐融洽的教学秩序,从而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行为方式。在我校,教师的课堂组织教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毫不讳言,其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但遗憾的是,个别教师在管理课堂纪律,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性,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等方面显得力不从心。个别课堂混乱不堪,甚至处于完全失控状态,课堂教学效果也就无从谈起。

4、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在课堂教学中,由于个别教师对新课程理解不够,过度依赖经验系统,教法单

一、呆板。具体表现在,课堂教学多采用讲授式,重自己的讲解感觉,对学生接受与否关注不够,缺乏新颖和创造力。尤其是对学生学法指导不够,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5、课堂气氛较为沉闷。课堂气氛是师生在课堂上教与学的情绪和钻研状态的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本应该通过精彩的导入、精心的设计、丰富的语言、师生的互动等来创设生动活泼、积极和谐的课堂气氛。但在我所听的课堂上,这种场面很是难得一见。部分课堂是沉闷的,教师严厉的眼神、枯燥的说教,学生懒散的行为、漠然的表情,简直让人压抑、窒息,哪还有教与学的乐趣。

6、关注学生发展不够。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是知识的建构者,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但个别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或面向全体不够,不敢或不愿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要不就是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和情商的培养,比如在知识探究、分析问题、归纳小结等方面,本该大胆放手学生,但教师往往“包办”、“越位”,不留空间给学生,一节课几乎是教师的表演,少见学生的主动参与。长此以往,学生虽乐得“清闲”,荒芜了自主思维、创新思维这片片良田。

二、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以上所列举的问题及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从管理层面上来看。学校教学管理是促进课堂教学规范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保障。但由于多种原因,我校在教学管理上,还存在着制度不健全不落实,工作缺乏思路和连续性,人浮于事而部分工作不深入,管理创新浅尝辄止,校本教研流于形式,如此种种,给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2、从教师层面上来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所以导致目前课堂教学中问题突出,教师自身的原因占了很大的比重。首先是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理解不够,而表现出教师观、教学观、学生观陈旧落后;其次是对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认同不够,表现出主人翁意识和互助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第三是对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研究不够,钻研精神和上进心不足,缺乏创新精神和能力。

3、从学生层面上来看。由于我校生源结构复杂,生源质量差,大面积的学生家庭环境不好,家庭教育效果不好甚至缺失,导致他们学习愿望不强烈、学习习惯较差、学习能力低下、学习品质不良,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要彻底地扭转我校教学工作的不良局面,尤其是消除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真正赐予课堂以生命和活力,全校的各极管理者和教学人员必须同心同德、思想重视、更新观念、勇于创新、勤奋钻研、务实工作,惟有如此才能把教学工作带入一片新的天地。我认为当前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1)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克服重常规、轻突破,重结果、轻过程,重督促、轻指导,重高段、轻低段,重谋划、轻落实,重情面、轻制度等缺点和不足,要切实增强工作责任心,改进工作方法,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首先,各级教学管理者要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要站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高度来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在工作中要做到“管导结合、奖惩结合、点面结合、人事结合、量质结合”,要竭力为教师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要搭建教师成长发展的平台。总之,对待教学管理工作,要敢于抓、勤于抓、善于抓、抓全面、抓重点、抓难点、抓深入,用自己的智慧和心血把教学每项工作落到实处,为构筑学校教学工作大厦夯好基石。其次,要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在新的形势下,我们管理者要克服“怕出丑、怕揭短、得过且过”消极思想,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全面而深刻理解所有学科课标精神,有针对性参加听课、说课、评课等教学活动,要注重对各层面教学工作的总体规划和部署,要及时有效地总结和推广我校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好做法和好经验,勤于和善于与教师交流和沟通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要真诚地与有待提高的教师一道制定个人课堂教学成长计划,开创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共同成长的可喜局面。

(2)扎实开展教学活动。活动是推进各项工作的重要载体。但长期以来,我校的教学活动开展情况并不理想,止步于“老三篇”,对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产生消极影响。因此,我们要结合学校实际,积极开展校本教研(结对帮扶、优质课竞赛、示范课展示等)、校际交流等活动,让大家在活动中达成共识,提升水平,寻求新的突破。

(3)切实增强教师素质。要改进课堂教学,教师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全校教师要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反思,加强学习,努力提升思想、业务素质。

首先,教师要对自己的职业有深刻的理解,要自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师又在教育的兴衰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教师这个职业意味着责任、未来、奉献、进取,需要的是过硬的素质、先进的理念、超强的能力、务实的作风,不然,决难担此重任。我们每位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对人生有无限美好期许的完整生命体,肩上扛着引导这些生命体走向成熟、走向智慧、走向美好的重担。有了这些理解,我们就能自觉地把上进心、责任感、求知欲、合作精神这些被视为现代人走向成功的最为重要的几个要素植根于脑海,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教师观、教学观、学生观,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增进与学生的感情,须知研究表明:教师的情感与学生成绩之间呈明显的正比例关系。师生情感越浓,学生成绩越佳。其次,教师要多途径提高课堂教学能力。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能力结构中最为核心的要素。它是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的反映,也是教师的本质特征,它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而课堂教学能力包含了设计力、决策力、组织力、协调力、创新力、亲和力等元素,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能力,还得从以下途径着手:①学习中成长。学习包括教学实际经验学习和教学理论学习。每个教师应该每学期至少精读一本教学类书籍,比如《课堂教学艺术》、《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训练》、《论课堂组织教学技能群》、《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等,通过学习这些理论,我们会掌握一些知识和技巧。其次,要有选择性地学习借鉴一些行家、名家好的做法,用心去消化、吸收,融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比如在课前设计、新课导入、课堂组织、复习小结等教学的各个环节,我校教师中就有很多很好的经验和做法,大家就应该相互探讨、交流,共同进步。②实践中探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实践那些得来的理论和经验,并勇于创新教学方法、模式。教学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磨砺出来。教师要主动承担一些教学活动,尤其是公开课、研究课等,并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度量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择其善者而从之。诚如是,成长为教学能手指日可待。③反思中升华。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目标、内容、策略、措施、方法、结果等进行全面审视和系统分析,并予以肯定或否定、思索与修正,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升教学质量。其意义在于科学的“扬弃”。因此,我们要经常性进行深刻反思,把教学与反思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提高教学工作的自觉性、目的性和创造性,也让自己在劳动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欢悦,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思维品质,体会自己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论文 篇10

一、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1.理论认知方面

就目前来看,我国的部分企业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充足,只是简单地认为普及会计信息化只是让会计工作人员从繁重复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并没有认识到实行会计信息化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和企业的长远化发展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一些企业领导认为只要推崇会计电算化即可,忽略会计信息化对企业管理起到的积极作用。缺少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视自然会阻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会计信息化理论知识滞后包括会计信息化要随着会计主体企业的延伸发展拓宽空间界限,会计信息化的完善发展使会计合算有了机会和时间,原始的会计合算的方式和用时就无法满足现在的会计信息化的要求。

2.技术操作方面

企业要想有好的经营活动,就要完善生产、销售、监管相关的资源和信息。单要实现资金、物流、信息的和谐统一只依靠财务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企业的其他部门的大力配合,特别适将部门信息录入管理软件中,实现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相对应的情况,只有各部门相辅相成才会使会计人员对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有所了解。但实际上大部分企业并未实现企业信息一体化,会计信息的遗漏缺失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化的推广。会计技术保障信息的完整有效是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重问题,虚假的会计信息屡见不鲜,导致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缺乏信任,在技术方面如果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可能被嘿客等不法分子篡改拦截,无法保障会计信息的安全性,阻碍了会计信息化的良好发展。

3.专业人才方面

会计信息化的实现需要相关的专业人才推动发展,然而专业化人才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企业在聘用会计人员时对会计职员的职业素养要求并不严苛,大部分会计人员只会会计的基本只是和操作,负责简单地会计处理,但会计信息跨级传递是建立在网络会计之上,因此,不仅要求会计相关人员有专业的基础认知和业务操作,还要懂得将会计信息与网络科技相结合,精通计算机的操作维护,能够完成会计信息化的任务,并能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二、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会计信息化的实践操作落后于理论研究

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实施操作落后于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研究,调查研究表明,我国会计信息化最现实进入理论研究阶段,并且理论领域的发展明显比会计信息化实际操作更长远。这些因素就导致我国会计信息化相关研究人员只理解剖析会计相关的理念。对于这些理解分析,我们会对会计核算等基础会计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对会计信息化的进一步认识分析及实际操控并没有实质上的作用。所以从相关研究调查来看,我国会计人员普遍对会计信息化的理解完整且超前花,但并没有很好地对信息化进行实际操作,没有彻底发挥会计信息化的优点。

2.忽视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

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指没有意识到会计信息化是十分重要的,是组成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部分。现在大部分企业的管理者都会简单地认为实现会计电算化就是在实现会计信息化,甚至认为将会计进行简单地计算机操作就是会计信息化,而其作用就是加快工作效率,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负担。企业领导认为只要懂得计算机操作,将财务数据简单的录入电脑中即可,并没有意识到会计信息化将不会计电算化带入一个新的时代,没有意识到会计信息化对提高经济有着重要作用。传统的会计知识理论会严重制约会计信息与计算机网络。

3.会计信息化技术标准不统一

目前而言,我国己经公布部分会计信息化技术的标准规则,先后出台的重要文件促进了部分企业在会计核算中更多的使用网络计算机,进一步实现会计信息化,及时对企业会计工作起到进行监督规范,并且推进了会计信息化软件功能的完善。尽管国家已经建立了相关会计核算软件数据对接国家标准,但与相比会计信息化的标准要求,仍然有很大的的差距,造成无法实现会计信息化技术标准的统一。

4.缺乏会计信息化方面的专业型人才

企业具备丰富的人才才会竞争力,这于会计行业来说也是如此。尤其是企业在走向了会计信息化后,高素质精英是业务经营和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保障。但很多会计技术人员并不了解电子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他们未接受相关的训练,对于跨界的电子计算机的使用处于消极态度,很多潜在的精英未被发掘利用。另外,即使一些会计人员精通现代信息科技,但对会计知识处于匮乏状态,简单来说就是无法将会计的相关专业知识与计算机网络进行有机结合。实践调查中发现,企业中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会计老员工,因为年龄较长,已经习惯运用传统的会计处理方式,不愿意接受新的的技术知识,这就导致对会计信息化要求人才的进一步欠缺。

三、针对我国会计信息化存在问题的相关对策

1.将理论研究落实于实践操作中

加快会计信息的建设,我国相关管理部门应针对于会计信息化的实际推广来制定合适的的研究理论,使得理论知识更加的深刻,同时有效落实于实践当中。详细来说,我国应加快建设相关理论,长时间就会形成较完整的,可供信息参考的会计信息化的理论管理体系。主要还是靠相关部门大力投资重视经营的子昂管配备,逐步制定出一部适应我国国情的会计信息化理论管理体系。至于会计信息化的进一步推广,企业应该高度重视内部的相关结构的治理和控制上。我们可以在对其他国家队会计计算机知识理论的研究基础上,取其精华,总结出适合于我国会计信息化实际实践的理论,立足于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历程,以及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适合我国企业发展的会计信息化理论,有效合理的运用分析,来加快我国会计信息化的迅速发展。

2.提高管理者对会计信息化建设作用的意识

想要企业管理者重视会计信息化建设,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对企业管理者的素质教育,通过教育来转变其观念,充分意识到会计信息化对当今企业发展的必要性,企业要想符合现代知识的要求,跟上经济时代的步伐,必须要迎合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加强企业会计信息化就是适应经济市场的.要求,能使企业经济做出更加科学化的决策,促进会计信息化体系更加规范化、合理化。

3.逐步完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

不断完善我国会计信息化的标准体系,首先要根据我国复杂的国情作出判断,逐步制定合理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对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要制定统一规范和标准。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设是实现会计信息化的基础,是普及会计信息共享和资源交换的基本保证。在会计信息化标准建立过程中,不仅要体现我国标准的一致,同时也要体现相关会计行业标准的特点,不仅要制定新的标准,更要做好其与现有标准的融合对接。标准要具有准确性和公开性,特别是注意会计信息的安全性,确保会计信息不会外泄。

4.大力培养会计信息化复合型人才

因为人才精英是竞争力的核心,会计信息化管理是如此的,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要求会计人员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会计和信息人才的有机结合才会使会计信息化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相关的教育机构应逐步的培养出更具备会计专业的应用型人才,熟知计算机的操作技术。加强高等学校的相关教学改革,设置更有针对性的会计课程,可以根据会计人员的不同层次开设不同的培训课程。企业要做的是对内部会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根据本企业会计人员的实际使用计算机的熟练程度,制定针对性的信息化的培训模式,培养出理论和计算机技术都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四、总结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化不仅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完成现代会计工作的基础,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应高度重视会计信息化的研究发展,从实际会计工作出发,将信息化的理念和会计工作更好地融合。。会计信息化的道路上还有许多不足,会计信息化的理论认知和安全保护尚未完善,会计信息没能全面共享,会计信息化软件功能不完整,仍存在着对会计信息化的误解,这些都会阻碍会计信息化的建设。所以要针问题进行思考,做到信息彻底共享,会计信息得到安全保障,并加大对会计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实现会计信息化全面普及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彭良军.当前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05:91-92.

[2]朱一闻.当前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时代金融,2015,14:206+211.

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论文 篇11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问题;应对策略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概述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概念

随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实践活动中的不断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道德伦理现象被称作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是伦理观念和伦理原则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道德和法律是社会管理中的两个杠杆,最高层次的社会规范是道德,社会管理底线的原则是法律,因此可以看出在法律不能够管理到的方面地方需要道德和伦理来加以完善。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的基本功能

可以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是具备普遍性和时代性的特征的,其具备以下几个基本功能:

1.可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以人为本是最重要的理念之一,要提高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实施伦理化管理,实施伦理化管理可以进一步实现人力资本的市场化,可以更好的吸引、留住人才,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指导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企业文化的重要核心部分是人力资源管理伦理,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伦理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在伦理分析基础上的分析可以指导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

3.可以提升企业管理效率。激发企业员工工作热情的源泉在于人性化的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可以更好的实现人性化的管理,可以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存在的问题

(一)公平与公正问题

人类在进行经营活动中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是公平公正,如果在经营活动中没有做到公平公正,那么市场经营的秩序就会被打乱。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中也存在着一些公平公正的问题,例如有的企业在培训方面存在着不公平公正的现象,一些资历较高的员工会得到培训的机会,那些年轻的员工获得的培训机会较少,还有的培训并没有给员工选择的机会,强制员工参加一些不必要的培训;另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不公平公正还体现在绩效评价和薪酬分配上,有的企业的薪酬分配比较重视学历,忽视了员工能力的高低,有的企业在进行绩效评价的时候,忽视了客观事实,导致了评价的手段公平公正性较差。

(二)安全与健康问题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问题之一是安全与健康的问题,保证企业员工在工作中的安全是基本道德之一,在企业内部一定要建立起健全的安全卫生制度,降低在劳动过程中发生事故的机率,减少职业危害。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会给企业员工带来一些事故伤害和职业疾病,一直以来事故伤害会直接导致员工的身体残疾和生命的丢失。

(三)歧视问题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中歧视问题是比较普遍的,其中主要的歧视问题体现在年龄歧视、性别歧视、能力歧视等,其中年龄歧视主要指的是招聘中规定了录取的年龄范围,能力歧视是指在录用员工的时候会通过一些智力题来淘汰员工,性别歧视主要是指有的企业在招聘的时候明确规定不录取女性员工。

三、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的应对策略

(一)坚持公平与公正

企业利益分配的重要标准是公平公正,是保证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评价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一方面企业要以劳动贡献率为标准建立起相应的利益分配机制,企业要改变原来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向,分配制度要以劳动贡献为标准,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激励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消除企业员工内心的不公平的感受,避免因为不公平公正导致的人力资源管理伦理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员工的心里预期要通过利益分配和激励来实现,企业在制定薪酬标准的时候要从员工的生存和发展的心里预期出发,要保证员工付出和回报的公平公正。

(二)保证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安全与健康问题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的主要之一,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生产者有责任保证企业员工的健康安全,既要为员工提供必备的照明、温度、湿度等客观条件,还要为员工提供良好的人际关系、雇佣关系等。

(三)消除歧视问题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要消除歧视问题,不搞年龄歧视、性别歧视、能力歧视等,在招聘过程中要放宽年龄的限制,要对一些岗位允许女员工来担任,不能设置一些智力题来淘汰优秀的员工,要任人为能,任人唯闲,让员工感觉到自身被尊重,为企业每位员工提供一个更好的成长空间。

(四)加强与员工的沟通

加强与员工之间的沟通是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企业中一些年轻员工与企业之间缺乏沟通,这样就会导致有的员工会采用极端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因此企业要主动的与员工进行沟通,主动的了解他们的需求,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做到员工的生活当中去,及时的了解员工的心里变化和需求。

四、总结

综上所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既要追求效益和效率,又要追求伦理价值的最大化,企业要对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存在的问题有正确的认识,要认识到这些问题会直接给员工带来较大的伤害,最终影响到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积极的采用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不断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的水平,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晓方.人力资源管理伦理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

上一篇:网店创意交流会策划书下一篇:教学点鉴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