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教材读懂学生

2024-09-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读懂教材读懂学生

读懂教材读懂学生 篇1

“第七届全国新世纪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系列研讨会” 的主题为:读懂教材 读懂学生 读懂课堂。针对这一主题,到会的专家进行了解读,现整理如下:

一、读懂课堂: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主编孔企平教授在《读懂数学课堂,促进有效教学》的报告中,提出从五个角度看老师是否读懂课堂。分别是目标是否合理落实、学生主体作用是否突出、教师引导是否有效、过程是否合理富有思考和基本功是否扎实具有个性。

(一)目标的角度

1)本课的目标是什么 2)本课的目标是否全面

3)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否清晰 4)思维与情感的目标是否突出重点 5)上课过程中是否体现了目标 6)上课过程中对目标有没有具体的调整

精辟的观点:如果一堂课没有界外球,那么这样的课顶多算一节中等的课。观点之二:传统课堂把“生成”看作是一种收获,今天的课堂则把生成当作是一种追求。当学生的认识和教师的教学目标相违背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是一个教育机智的问题。位惠女老师说得好:这个时候你可以不用理他,强扭的瓜不甜。的确,学生用自己的思考方式来探讨数学问题时,一般来说其方法与标准教科书上典型例题的方法很少有相似之外。正是儿童需要从错误中学习一样,学生学习数学也需要有不断摸索的过程,我们应当为他们提供这样的学习环境,允许他们有反复的余地。从长远来说,真正重要的事情不是记住一些数学技巧——技巧不经常用,很快就会忘记,而是树立一种信心,当他需要某一数学工具时,知道如何去发现并掌握这一工具。树立这种自信心的唯一办法就是在学习过程中贯穿创造、构造、发现数学的那种精神。

(二)学生的角度

1)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愿望 2)是否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浙江省衢州市王文森老师执教的《估计费用》就是一个好的典范,他在教学中始终把握了一个度的问题:就是把学生估算方法是否正确与学生能否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估算策略紧密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逐步体验到“我们为什么要用估算?怎样估算?怎么用估算才合理?”

3)是否为学生的思考留下充分的空间

课堂上其实也要给学生“留白”。一堂课热热闹闹,学生情绪高涨并不代表它的数学思考就高涨。而数学课最重要的是追求数学的本质,要有数学味。给孩子独立思考的空间,静悄悄的思考说明他的脑海在飞速运转,只有有了独立思考的前提,才能有合作交流的收获。

4)是否让学生有充分机会的学习活动 5)是否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专家认为,读懂学生是一个重要的步骤。我们每天都是在和学生的心理打交道,而学生的心理又是个变化而精密的体系,要以心换“心”,多关心学生,读懂学生的“心”,就要了解学生、理解学生。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要知学生的心,把全班学生的心抓住、读懂,就需要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去研究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教师的角度

1)备课是否体现了学生的实际情况

尊重学生的认知起点,是我们设计教案的起始点。例如:湖南长沙杨乐老师设计的《百分数的认识》有两个地方我特别欣赏。

1、学完百分数的意义后,为了体现百分数的优越性,教师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情景:中央电视台播报新闻,同时字幕出现去年11月份,全国一些大城市房价增长的幅度情况,用百分数表示的。然后,问学生:全国房价涨幅最高的三个城市是哪三个?长沙排第几?学生立即可以回答。然后,教师把这些百分数改写成份数的形式,再来询问刚

才的问题,学生就能发现,百分数利于比较。

2、为了增强学生的百分数的数感,教师也设计了选择合适的百分数填空,但是他的填空题选择的空间比较大,很有意思。可以看得出来,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充分钻研了教材,并且找到了学生在学习百分数的时候很容易犯困的地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效果蛮好!

2)提问是否清晰、具有启发性

3)讲授是否正确、清楚、有针对性

4)运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实际效果

5)在教学中是否注重了解学生并调整自己的教学过程

从某一个侧面来说,课堂教学宛若棋局,无论是双方任何一个棋子的变化,都会引起整盘棋局的变化.走进课堂,就是走进变化.我们要读懂课堂的静与动。课堂的静,就是课前没有学生参与的情况下的教学设计状态;课堂的动,是指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加入课堂教学之后,所形成的局势变化.如果不考虑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之后,教学形势的变化,总是将学生理解为备课时所考虑的状态,那么教学就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四)过程的角度

1)课堂上是否有良好的情感过程以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可以说,这次上课的教师在表扬和激励学生方面都做得很好,他们都能用细心的眼光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进行合理地表扬和启发,没有廉价的表扬,有 的只是循循善诱。例如:湖南杨乐老师总是对学生说:“课堂是你们的!”当学生的回答教师不需要及时给出评价的,教师就说“哦,这是你的理解”。北京永飞老师总是说:“你看他多会总结呀!你看他多会动脑筋呀!你看他多会观察呀!”谭闽老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的语言也得到了专家的赞赏:“谁听明白了他的意思,再来说说?”“很好,把机会也留给其他同学说说,可以吗?”良好平等的氛围让学生敢说、敢想、敢做!

2)课堂上是否有合适的认知过程

3)课堂上是否注意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 4)教师是否关注了因材施教 5)是否有一定个体学习的时间

6)是否重视隐性课程的作用(五)基本功的角度

1)教学中是否符合基本的规范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一个优秀教师的素质结构至少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钱守旺校长在他的个人经历中写到:刚走上讲台时,他也很紧张、拘谨,板书不流畅,语言不生动。于是他下决心从一点一滴做起,为了练习板书,他买来字帖,每天利用课余时间练习三笔字,终于练就了一手

快捷而又漂亮的粉笔字。为了改进自己的教学语言,他常常用录音机把所讲的课录下来,然后反复播放,矫正语句、语气和语调。他还注意在语言的形象性和感染性上下功夫,专门从北京买了一套孙敬修讲故事的磁带学习揣摩。借阅许多特级教师讲课的录音带和录像带,有空就听、就看,认真研究,揣摩名师驾驭课堂、从容施教的语言艺术。此外,他还经常收看中央电视台鞠萍、董浩等全国著名的少儿节目主持人主持的节目,观察他们与孩子交流的一招一式,一颦一笑。功夫不负有心人,钱守旺校长也成就了他今日的高度。

2)教师引导是否有效?是否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浙江省衢州市王文森老师执教的《估计费用》(五年级),整节课流畅、扎实、和学生融为了一体,他的课堂轻松不乏幽默,语言严谨干练,对学生真心的表扬,充满数学味的追问,让学生在学中思、在思中悟,在悟中得。“追问”的艺术在课堂上很重要,它就像一个挖掘孩子思维的铁锨,往深里挖,而不仅仅是让她们的思维流于表面。我们听课的老师都认为在课堂上处理生成性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追问。

王文森老师的教学设计中有许多关于“我的思考”、“教研反思”等文字,体现了教师对待这节课所做的深层思考,其实考虑问题的深度也决定着教师课堂上教学的有效度。的确,教师的创造和教学智慧就体现在课堂中,要善于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让孩子的思维情感都活起来。这个活不是指形式上的活,如搞些小组讨论,更主要的是要观察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表现。一个好老师就像一个指

挥官,要策划、要谋略,要整合学生的学习过程,判断他们把握知识的走向。课程改革不管走的多远,始终要回到课堂教学。

3)是否注重了学科的作用 4)是否合理安排了练习 5)是否具有个性特点

孔企平教授又谈到了当今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主要问题

(一)1)以本为本的备课; 2)满堂灌的教学; 3)满堂问的教学; 4)单一的、简单化的教学方式; 5)简单化的练习

应用“熟能生巧”的意识和想法,把“熟能生厌”变成“熟能生趣”、“熟能生笨”变成“熟能生智”。

6)学生追求唯一正确的标准。这一点,专家特别反感。如果一节课学生只是知道了简单的对与错,没有思考和创新,这样的教学是一潭死水。

主要问题

(二)1)情境的表面化; 2)活动的形式化;

3)教学偏离了目标;(注意:(1)预设性目标与生成性目标的统一(2)目标应当反映新课程的理念、知识技能目标要清晰、情感态度目标要具有弹性。)

4)非学科活动(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活动要围绕数学教学来展开。);

5)浅层次的教学(缺乏思考的教学)。关于读懂课堂的补充说明:

1.不要追求课堂的完美无缺,而要追求学生的真正理解。——湖南易虹辉 2.教学是一个慢的艺术。——钱守旺

3.针对教师提问:一节课教学目标的量化指标太多,则时间不够;太少,则显得课太单薄,怎么办?朱德江老师说:以百分数的认识为例,几位教师课前制定的目标是差不多的,但是由于教师面对的学生不同,教学策略和方式的不同,生成性问题的解决机智不同,所以最后实现目标的程度是不一致的。这是可以理解的。王明明老师如是说:好的课堂并非没有瑕疵,我们追求的不是一种功利性的展示,而是追求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理解。

4.基于自己的课堂、基于自己的理解,对待同一个教材内容,教师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其实这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王明明

5.精彩的课堂是不是一定要改造教材(增值),一节课最精彩的部分是源自于师生的互动。——王明明

6.执教老师要读懂自己的课堂。听课老师要读懂他人的课堂。反思的力度、程度、时间等,都影响着教师读懂课堂的程度。——特级教师朱德江

l 读懂“教什么?”

读:预设目标是什么?课堂上有无实现?有没有调整目标?有新生成目标吗?

反思:“教”的内容是否体现了数学的本质特点和核心思想?什么时候要调整教学目标?怎样处理教学中新生成的目标?

l 读懂“怎么教?”

1、读:每一个教学活动。

2、反思:这个教学活动的数学价值是什么?课堂上有没有实现这个教学活动的目标过程?这个活动有更好的处理方式吗?

7、话题之一:抓鱼还是抓更大的鱼?(鱼和熊掌可不可以兼得?)

针对老师的提问:有些课,活动多,练习少,关注某些问题较少或较多。这样的教学能算是有效的吗?

例如:北京永飞老师的数学课《比的应用》遭到质疑。王明明老师说:“现在提倡的是单元设计,如果连续听她三、五节课,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她的教学任务完成情况。朱德江老师说:“数学课堂上响起了学生自主创造的美妙声音,每天都会有吗?”例如:广东省李浩老师的数学课《比赛场次》遭到质疑:到底要不要给学生总结出一般的规律和方法。朱德江老师提出:这是抓鱼还是抓更大的鱼的问题。他认为,针对不同的学生,可以实现不同的目标;如果学生基础良好,是可以总结出一般方法的,如果学生接受一般,就不需要强求了。但是,当学生遇到了陌生问题的时候,能够通过画图、分析的方法,再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多好啊!

8、关于“人教版与北师大版”是否同样适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的问题,王永老师说:“先学后教是课堂教学的一条铁律,应让学生自读教材,读教材中的示意图,通过读图获取有关信息并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达到学会的目标,进而培养他们„会学‟的好习惯。”“不会阅读的学生就是潜在的差生!”“„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模式,我们要让自读成为课堂教学的基础,让探究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让指导成为课堂教学的升华。加强案例反思与探究是读懂课堂的捷径。”

二、读懂学生

孙晓天教授从重视学生的活动经验谈起对读懂学生进行了解读。具体如下:

(一)“读懂学生”什么 1)心理特征 2)认知发展规律与水平 3)已有的数学活动体验和经验

4)学生的生活实际,他们的周围世界 5)实现数学化的要素与过程

(二)为什么要“读懂学生”

1)找准数学教育的根本目标,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2)科学合理地确定数学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 3)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4)从源头上遏制“考试教育”“题型教育”的负面影响 5)为了孩子的成长,为了国家的未来

(三)如何“读懂学生”

1)读懂学生已有的(起点);理解学生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

2)读懂学生过程中思考的(生成),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

3)读懂学生留下的(目标达成程度),把目标从“双基”拓展为“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4)在活动的过程中“读懂学生”,在“四基”并重的基础上真心读懂学生

(四)具体怎么做

1)引导学生思考、发现

2)协调好实践、活动、思考、探究之间的关系 3)注重揭示数学本质 4)树立基于“全面数学”的教学观 关于读懂学生的补充说明:

读懂学生之间的差异是读懂学生的基础。课前访谈、课前问卷、经验分析即人们所说的前测是读懂学生的好方法。——王明明

任景业老师谈课堂教学中“如何读懂学生”(成都会议观点): 听清楚是什么,需要确认; 弄明白为什么,需要理解;

再分析怎么用,需要判断

第一步要听清楚学生的话,需要确认。这一步又有两个层次:一是听清学生说的话,二是学生这样的话表达的原意是什么,也就是这句话背后的意思是什么。这一步常用的方法是复述、解释、补充、概括,再让学生确认。这一步有一个原则是“搁置”,要搁置经验和情感,远离创造和偏见。不能想当然。邹柯老师上课时问到 “谁听清他的意思了?”,让其他学生复述和解释,是读懂学生很好的做法,但缺少了让学生确认这一环节。

第二步弄明白学生为什么这样说,这一步需要理解;学生为什么会这样,老师要能够明了其中的原因,理解学生的心思。他们的经验,他们是怎么想的。邹柯老师问:“1,2,3,4,5是什么数?”学生说“整数”,老师问“还是什么数”学生说“自然数”,老师再问“还是什么数”,学生茫然然不知如何做答,老师两次提示 “正……”,学生仍然答不出“正整数”,是什么原因?学生把自然数分为:正整数、整数、0, 教学中为什么学生很难意识到这样的分类是错误的?

第三步,对学生的话做出分析和判断,尤其是做出多方面的价值判断。教学中如何用?学生把自然数分为:正整数、整数、0,有什么样的价值?确定位置一节课对发展空间观念的促进“点”在什么地方?怎样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应当怎样去引导学生往前走?

——前两步是由表及里弄清事实,后一步是做出多重多维的价值判断,选择合适的教学行为。

专家认为,读懂学生是一个重要的步骤。教师只有读懂学生,课堂才有根,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有实效。

三、读懂教材

北师大版教材常务编委、特级教师王永、朱德江、王明明分别谈了自己的观点。

王永老师说:教材是基本的资源,读懂教材是教师的基本功。1)要用整体联系的观点解读教材;

(1)读懂课时教材内容在单元体系结构中的位置(2)读懂课时教材内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源与流(3)读懂课时教材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4)读懂课时教学内容的一些典型试题的解决方法.(5)读懂曾经教过的学生学生在本课时学习过程中的所经历的挫折与获得的成功方面的原因.(案例:比赛中的场次——搭配中的学问 读懂教材就是要读懂教材中所蕴涵的数学思维,进而是如何用数学语言恰当地表达数学思维的成果。)

2)要坚持课程改革的理念解读教材(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淡化笔算);

3)要用质疑好问的态度解读教材(要带着问题解读教材);

百分数的认识 要带着问题解读教材。比如:什么是百分数?百分数是一个新的数吗?百分数有什么作用的?王老师还提出这节课如果能结合五年级上学期学过的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知识结合起来,其实是化难为易的好办法。)

4)要抓住数学本质的问题解读教材(如何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即从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

张丹老师:由“读”想到了歌曲《读你千遍不厌倦》带着思考去读。第一遍以成人的角度去读;第二遍以作者的角度去读;第三遍以孩子的角度去读。

关于教材要四读:

(1)读前有思考。

读课标的要求,看结构。比如:分数先出现除法、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再认识、比。在这里初步认识时产生新数必要性,通过直观学习;再认识时,对产生背景的扩充对整体“1”的学习。

(2)读中想

想教材为什么这么编?

(3)课后思考 我之前想的与教材一样吗?如果不一样,谁更合适?(4)读后体会改造教材

朱德江老师说:“我们要读懂教材什么?(如何具体读懂一节教材?)”

1)读懂问题情境(例如:课例中的例题、试一试等等)

2)读懂每一道习题(怎么解决?学生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3)读懂教材内容的结构 4)读懂教材的呈现方式 5)读懂教材的旁注、留白

读未必懂,我们每一个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会,一遍遍的看教材看教参,却陷入了误区和苦恼的困惑。读与懂之间必须有“想”这座桥。多向自己提问 “什么”,即为什么?用什么方法?原来在什么地方?要达到什么地方?当自己能够完全说服自己,回答清楚地时候才走出了读懂的第一步。

专家说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不是改变教材。北师大版的教材都是以情境来展示教学目标的。它给了老师更大的研读教材的空间。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大的挑战。教材上的每幅图都有其深刻的含义和目的。做为教师,只有把它研读透彻,才能明白其中真知。但是,最好是利用教材作为原型,创设适合自己学生的情景。但万变不离其综。只有研读透教材,才能更进一步。真可谓: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王明明老师:要把更多的时间用于研读学生、研读教材上,让课堂自然生成;并在教材原原本本基础上去创造精彩课堂,想要调整教材必须使教材“增值”才好。

总之,一节课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理解的深度、广度,是否能挖掘出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否能在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数学演变历程等等。

“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 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教学活动,两个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教学活动的材料,是媒介;还有是课堂,课堂是场所,是教师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的场所。教师面对主体——学生、媒介——教材、场所——课堂,要读懂它们,核心目的只有一个:学生的发展,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

读懂教材读懂学生 篇2

一、深入研读教材, 明晰小学数学教材中知识点的连贯性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学科, 它和数学科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是因为数学科学本身的三大特点与儿童年龄心理特点之间形成了矛盾的对立, 即数学知识高度的抽象性与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数学知识严密的逻辑性与儿童对事物理解的简单化之间的矛盾;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与儿童接触生活实际少之间的矛盾。所以, 作为小学数学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在逐渐解决上述矛盾, 在教材体系上形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适当分段、螺旋上升的特点。教师应从教材的总体结构来研读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使教学方法适应数学学科特点。

如,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它又是学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基础。掌握这一知识的关键是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离开对学生知识基础的了解, 从余下的数在哪个数位上去讲小数点的处理, 学生很难理解。人教版教材中这样描述:“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 认真研读前面教材的整数除法计算法则的阐述, 先引导学生复习整数除法的计算, 着重使学生理解“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 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在教学新知时, 用“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的方法, 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使学生能较好地理解商中间小数点的处理方法, 是区分商的个位与十分位, 在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 与被除数小数点对齐, 并能够正确地掌握。

二、了解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促使教学方法适应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儿童的认知规律通常是:从直接感知到表象, 从表象到概念, 再从概念到概念系统。小学生感知事物时, 只对新奇的、具体的事物感兴趣, 对事物的主要与次要特点往往分辨不清;注意力不够稳定, 很难长时间把注意力集中在同一学习活动上;善于记忆具体事实, 而不善于记忆抽象的内容;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自然需要感性经验的支持。所以, 低年级的学生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都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直接感知而获得的;到中高年级, 学生才能够逐步认识概念的本质特征, 掌握初步的科学定义。在教学中教师应了解学生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 并注意这种教学的阶段性, 努力把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尽可能使教学方法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如, 在小学阶段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这个知识点时, 从一年级到六年级, 学生认知特点在发生变化, 人教版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也适应这一规律, 从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感性认识再到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再到周长、面积的概念。教师在教学时, 应考虑到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结合教材内容, 让学生对大小不等的多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通过数一数有几条边和几个角, 量一量每条边的长度, 比一比每个角是不是直角等操作活动, 让他们直观地认识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特征, 能识别长方形和正方形。在这个阶段的教学过程中, 没有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下定义, 也不讲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以免淡化正方形与长方形区别的认识;但也注意不把正方形跟长方形对立起来。到了中高年级, 学生学习了平行线和平行四边形的知识,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两条对边都是平行线”和“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以后, 才引导学生认识理解“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在帮助学生建立周长和面积的概念时, 引导学生通过对长方形的四条边和长方形中所有的面进行触摸, 来积累感知, 形成表象;要求学生动手利用一根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 上面糊一张白纸, 让学生通过观察, 具体地识别铁丝长短是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白纸的大小是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从而正确区分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理解计算长方形周长和面积的不同方法, 避免死记硬背, 提高教学效果。

三、调整教学方法, 诱导学生步步指向正确的“意会”标准

教学方法只有从封闭走向开放, 从预设走向生成, 从关注教案的落实和问题的答案走向关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的需要, 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才能为学生的成长腾出空间, 也才能在课堂上成就学生的精彩。

如:“认识面积”的教学, 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 “面积”这一概念是一个全新的知识, 将学生的学习起点确定为略闻面积之词, 不解面积之意。学生已经建立了周长的概念, 周长对于学生认识面积具有负迁移。在一个平面图形中, “边”属于强刺激源, “面”属于弱刺激源, 加之长度的学习在先, 学生在学习面积时, 在潜意识中会受到周长的影响。因此, 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经历对具体的面的大小的感知活动, 结合实例让学生建立表象。教师安排了“摸面积”的活动。在学生摸了课本、文具盒、桌子表面的面积后, 教师让一位学生上来摸一摸黑板的面积。学生走到讲台前却不摸, 而是伸出手, 指着黑板说:“这就是黑板的面积。”此时, 教师机智地顺手拿起一支粉笔, 顺着学生指尖延伸的方向, 在黑板上重重地点上一个点。然后指着粉笔点的点, 对学生说:“哦!这就是你说的黑板面积。”学生不同意, 教师进一步追问:“那你比画给我看看!”此时, 学生比画黑板的边框, 画出一个范围。教师根据学生的比画在黑板的边沿画线, 边画边故作玄虚说:“呀, 是这些边长之和?”学生立刻否定, 即刻出现摸的动作, 解释道:“就是整块黑板的面!”教师继续追问:“为什么现在不‘指’了呢?”学生顿悟, ‘指’只是那一点, 比画的边框是它的周长, ‘摸’才是面的大小, 学生由点动成线, 线动成面。说明学生在头脑中真正理解了面积, 面积表象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强化。教师点头, 手掌朝着黑板在黑板前方悬空做涂抹的动作, 让全班注意这就是黑板的面积。

当把这个细节放大处理后, 教师再让全班学生把课本、桌面的面积“指”给同桌看, 此时, 学生就能发现“指”的不足, 而选择“摸”。全班获得这种提升, 正得益于那个用手指指向黑板的学生, 教师抓住学生这个细小的差错动作, “归谬”处理, 步步紧逼, 于无声处听惊雷, 学生在课堂上的种种精彩, 最终也正是教师教学的精彩!成就课堂的精彩!

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 篇3

一、读懂教材、触摸教材灵魂所在

以往的复习课呈现的课题内容是《复习》,现在的课题是《整理与复习》。虽然课题只加了三个字,但折射出的是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学习模式的巨大转变。以往的复习只强调了巩固已学知识,整个过程往往是教师包办代替,将某部分知识整理成一定的结构,让学生记住,并通过习题的练习,达到技能的熟练、提升,忽略了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能动性,忽略了不同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忽视了学生思维的生成和心智的成长。现在,强调“整理”并将整理放置于“复习”之前,就是强调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在回顾的过程中主动地发现、探索和建构,突出的是学生个体的参与,突出的是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实现的是学生的成长。

二、读懂学生,贴近学生思维脉搏

数学知识本身具有严密的关系性与逻辑性,但是由于数学学习总是分散进行,学生难以自觉地从整体上贯穿这些知识。因此,在整理复习活动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回忆、联想、交流、讨论等活动,走进学生思维的殿堂,采用有效方式完善自身的知识建构,达成其能力的内化。

例如,在学习完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的知识之后,教师就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了解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把握状况,贴近学生思维跳动的脉搏:

⒈回忆、联想———把握学生思维现状

近两周的单元学习,学生对圆的知识究竟认识多少、理解多少、掌握多少,教师肯定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对知识点的缺失和遗忘也是教师应该了解和掌控的。留给学生时间,让其自己从记忆的深处挖掘一个一个的点,确定自己在该单元学习的“位置”是建构知识网络的前提和必需。

⒉讨论、交流———唤醒学生记忆和思维深处的觉醒

通过学生的回忆和联想,教师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学生对圆相关知识的掌握状况。那么,接下来的交流和进一步的讨论就让学生不断地聆听、搜索、获取到自己在识记方面缺失之处,不断地纠正偏差、加深印象,唤醒学生记忆和思维深处圆各知识点零散状态的觉醒。

⒊分类、整理———梳理归类知识点

梳理各个知识点,将其分类整理,为搭建知识框架做准备。纵观整个分类整理过程,也是让学生温故、界定、明辨、理顺的过程,是促进学生严谨、有序思维的有效方法,更能帮助学生掌握自主有效的学习方法。

例如,学生以圆各部分的名称、圆的特点为导线,引出圆的周长、面积的概念,基本公式和变式,再次内化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等等。

⒋网络、建构———搭建知识的结构框架

合理地分类和条理清楚地整理,为建构知识网络形成了一袭脉络,学生沿着这一思路,就能搭建本单元的网络。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讲解并不能直接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只能通过合理的引导,创设一个个学习情境,才能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活动中去,学生才能建构起自己的知识桥梁。因此,在整理复习活动中,我们要读懂学生每一次举手、读懂学生眼睛中闪烁的智慧,读懂学生的语言和动作,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充分地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走进学生思维的殿堂。

三、读懂课堂,渗透数学原有滋味

整理复习的课堂不同于新授课、练习课,但教师很容易将整理、复习设计成练习活动,成了技能技巧训练课;学生容易对已学知识的重复说教产生疲惫情绪,课堂上更容易产生出一些平时课堂上意想不到的现象和问题,教师面临的是预测和实施脱节的现象。

因此,在整理复习课上,教师应做到课前回顾、课中观察、课后留心。课前回顾前期课堂上学生探索、建立新知识的情形;回顾学生在操作、练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回顾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疑惑。课堂上认真观察学生的神态;观察学生的反应;聆听学生的语言,分析学生思维偏差。课后处处留心学生的表现;留心学生对综合问题的思考解决等等,充分发挥整理复习课知识构建的社会性,促进学生在整理复习中获得合理的个人经验的内化,让课堂更加充满数学的滋味。

读懂-小学生作文 篇4

在月光下,我回忆起了外婆那抑扬顿挫的语调,引人入胜的故事……现在,我终于读懂,她的话语。(开头点题)

带月苦行归。外婆从田间的劳动解放出来,带着一脸的倦意。她拉过一张板凳,坐在树下。外婆讲起了故事。汉朝的时候,有个叫陈汤的将领,出身卑微,品德也不太好。但因举荐而当上了一个小官。后来郅支单于自以为是,杀了汉朝使者谷吉。陈汤当机立断,假传皇帝圣旨,远征异域,欲擒郅支单于以光耀门楣。他孤军深入,联合众小国,歃血为盟,将单于围在小城中。一箭射中单于鼻子,后大军杀入城中,单于死于乱兵之中。陈汤回国后,留下了那句名传千古的名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主要事件,详写)

外婆的话语铿锵有力,好似那位身上带着传奇色彩、众多争议的一代名将就站在眼前。我仿佛看到了在一片一望无垠的沙漠中,一位身披银甲,手持长枪的壮汉挺身纵马,奔赴远方,向着那轮火红的烈日呼啸而去。我听得入了入迷,靠在外婆怀里,风吹得树叶沙沙响,月光透过树叶印在地上。岁月,无声降临;时光,匆匆过去。不经意间,悄悄走过七个年头。远去的只是风景,离去的只是时光,遗留在心海的`却是一幕幕永生难忘的回忆。(夹杂哲理,巧妙点题。有细节描写,想象,照应开头。)

我长大了。在老家的厨房里,响着柴燃烧的噼里啪啦声,悦耳、动听。我在为外婆做糖水。绿豆、冰糖、水,混成了一碗带着丝丝凉意的清汤。慢火烘调,柴不比煤气炉,灭了仍带有余温,经得起磨,经得起耗。就好比外婆。但又很脆弱,不经意间,便已成灰。糖水煮好,扇凉,递给外婆。她那苍老的容颜上露出丝丝笑意。真是久违了啊。外婆身体越来越差,已动过几次手术,精神状态大不如前。希望这碗糖水可以为她带来一份清凉、一份慰藉。(事件2,略写)

我终于读懂了,外婆的眼神,外婆的话语。那是激励,是信任,是骄傲,是对我的爱。我却用了七年,才读懂了其中的深情款款。(由不懂到读懂)

爱,明媚了蓝天,娇艳了云霞,也彻底斑斓了一段段如歌的岁月。

(结尾点题)

怎样指导学生读懂课文 篇5

一、采用方法,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1、消除顾点,让学生敢读。

一些学生天性胆小、懦弱,平时讲话都有些胆怯,声音很低, 好像蚊子哼,再加上有的学生基础差,一旦在众人面前读书就心虚。久而久之,这些学生的 朗读和表达能力与其他学生相比就差上一大截,他们自己也认为,读书水平“见不得人”,于 是“沉默下去”。要改变这种现象,教师首先要给他们时间和机会,使他们在一个温馨的环境中朗读,其他同学也要变讽刺、嘲笑、批评为安慰、欣赏、表扬。要注意循序渐进,让他们慢慢树立信心。暂时不熟悉的课文,决不让其单独当众朗读,而应先纠正他们的错读,再集体练习,等到他们读熟后再读给大家听。

2.内外结合,让学生乐读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在课堂上要创造机会,利用各种途径,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参与朗读,让学生多读多练,使学生在琅琅书声中体味语言文字的优美,课后要布置适当的课外阅读的任务,定期举行读书读报知识竞赛、朗读竞赛,推荐朗读能力强的同学到红领巾广播站去播音,升旗仪式时宣读旗下讲话等等,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由“会读”到“乐读”。

二、确认主体,归还学生朗读的权力

1把朗读的标准还给学生。《大纲》明确指出:从一年级起,就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正确是指用普通话朗读,语音规范,没有错、漏、增、回的误读现象;流利就是读得自然连贯,不结巴;有感情是指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不唱读,把作品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发于外,形于声“,以声传情,以情带民,教师在指导朗读时,必须把朗读的这些标准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按照标准进行朗读练习。

2.把朗读的自由还给学生

崔峦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确立学生主体意识并在教学中有实质性进展之日,就是语文教学改革真正落实素质教育之时。”他的话特别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意识。那么在语文课中如何突出这个意识呢?把“读”的权力还给学生乃是第一要义。一篇课文,师生必须共同讨论,找出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然后根据不同的问题,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边读边想:指名读、自由读、默读、齐读、范读、分角色读、反复读……哪儿卡了壳,就在哪儿读明白。最后是检查总结,通过朗读水平的高低来判断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当然,学生理解了课文之后,反过来还要再读(这一环节. 也不可缺少)。学生在朗读中悟,悟出那个境界后,不但能读得有感情,而且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3.把读书的时间让给学生

在目前教学中还有教师在霸占学生的时间,学生一读既懂的一些知识,还在泛泛地讲解,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时,教师应当给学生一定的朗读时间,引导学生一点一点地把课文读懂读深,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读写实际中得到提高。如教学第十课《丰酬》,课文的故事情节,一般学生看一遍就能清楚地知道。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我把训练读作为重点,学生通范读、默读、批注、配合朗读、背诵等训练,真正认识到了军需处长的崇高品质以及文章写法上的一些技巧。一堂课书声琅琅,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精心指导,提高学生朗读水平

1.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必须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各有侧重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第一,正确的读书姿势训练要贯穿教学始终。第二,要求学生养成看清文字再朗读的习惯。初读课文的时候,学生应借助拼音看清文字读准声音,做到“眼到口到”。第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学生读完课文后,要求学生再读,边读边画难读难理解的字词句或有疑问的地方。第四,要养成边读边想边记的习惯。在精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这句 话是什么意思?和前文有什么联系?哪些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2.提供效仿学习榜样

教师的主动作用有三,示范便是其中一种。语文课上的范读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引发学习欲望,而且能消除学生畏难情绪,增强学生的信心。我最喜欢范读,看着学生模仿我的腔调来读书,我深感欣慰,我认为学生能像教师这样认真读书,语文学习便大有希望。

3.教给学生读书技巧

教师不光要用自己的范读再现课文的情境,还要把自己的朗读方法和感受告诉学生,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朗读感悟的过程中,展开想象的翅膀,进入作者描写的境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增强朗读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应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和知识的增多,注意指导学生按文章感情发展的需要,处理好重音、速度、停顿、语调等一些朗读方面的技巧问题,从而把体会到的感情更好地表达出来。

4.帮助学生规范朗读

读懂教材读懂学生 篇6

“三好生”,这个沿用了50余年的“老牌”荣誉称号,这项正式实行了25年的“王牌”学生评价制度,让今天的老师皱起了眉头。

确实,时代的变迁,给“三好”出了不少难题,“三好”正接受新时代、新变化的考验……

一、从精神荣誉演变为加分工具,功能在转变

1961年就开始在小学执教的马叶英老师回忆说:“学校开始评‘三好生’时,对品德要求很高,班里有好人好事记录本,那是评选的主要依据。那时,虽然评选结果没有很多物质奖励,但班里的同学都争着做好事,‘三好生’确实是个很大的精神荣誉。”

“现在去问学生,什么是‘三好’?‘三好生’意味着什么?恐怕十个有九个的第一反应不是这个‘三好生’的德智体有多优秀,而是他的中高考能加多少分。‘三好’本身已很少被关注了。”北京某中学的王老师说。

今年刚进入北京某重点中学的黄同学介绍,在她小学升初中时,有的重点中学在提前招生时要求小学阶段连续三年被评为区级三好学生,到了初中后她又发现如果初中连续三年被评为区级三好生就能评上市级三好生,并且中考成绩可加5分,高中规则亦是如此。

“虽然学校还有其他评优的奖项,但大家最关心的还是‘三好生’,毕竟能加分嘛!”正就读北京某重点高中的辛同学说。

从单纯的精神荣誉到择校、中高考加分的重要砝码,“三好”的功能渐渐发生了改变。

“最初的‘三好’只具有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但随着各种各样的升学考试制度的不断恢复,这一评价制度又逐渐地增添了筛选与选拔的功能。此后,三好生评选制度便与各种各样的升学考试制度结合起来,并且愈来愈为紧密,在这个结合过程中“三好”评选制度逐渐地失去了它的发展性内涵,并被赋予了愈来愈多的筛选与选拔的含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副教授苏君阳说。

二、功能变化,催生“蝴蝶效应”

在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下,学生评价制度过多侧重于对学习成绩的要求,使得本应促进素质教育的评价制度,反为应试教育“服务”,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推行和发展。“三好”便是一例。其评选功能的变化,特别是筛选与选拔功能的过度强化,使得“三好”变身为“一好”——学习好。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与此相应,《决定》进一步指出:“加快改革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改变‘一次考试定终身’的状况,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机制。鼓励社会各界、家长和学生以适当方式参与对学校工作的评价。”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并未及时有效地弥补“三好”变“一好”的缺陷,发生了一系列问题,“三好”的“蝴蝶效应”不容忽视。

从现实情况来看,选拔功能的增强使得“三好生”评选制度在某种程度上为滋生腐败提供了温床。在“三好生”评比中混乱是非、弄虚作假的现象时有发生。王女士坦言,她曾为上小学的女儿能评上“三好”给老师送过礼,但“这是没办法的事。” “没有办法”的事情不仅增加了社会腐败,也给孩子幼小纯净的心灵带来阴影。苏君阳说:“评价的主观性愈来愈大,‘三好生’的评价也就逐渐地失去了它的导向与激励作用。在某种意义上,‘三好生’评选制度已经失去了它的实质性含义,有时,它甚至已经成为某些人炫耀自己社会资本或政治资本的机制与平台。”

三、小学到大学,存在“温差”现象

与中小学炙手可热的“三好生”相比,大学的“三好生”几乎无人问津。采访中,大学生们多数表示他们更关注“奖学金”。

学生冷淡,一些学校也“马虎对待”。某重点大学刚被评为校级“三好生”的宋同学介绍道:“学校规定,获奖学金的同学只要体育成绩达标就可被评为‘三好生’,‘三好生’对没拿奖学金的同学没有任何意义。”

事实上,与学生切身相关的利益成了这个“温差现象”的“调温器”。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质疑大学生要不要再评三好。苏君阳认为,在中小学生争当“三好生”的目的中,由于受升学考试加分政策的影响或多或少地都会产生一定的功利主义倾向,而到了大学以后,大学生的“出口”增多,研究生招生、就业政策上也没有对应加分的规定,大学三好生的功利性丧失。而一旦争当“三好生”的目的缺少了功利主义的驱动,就可能会产生三种结果:其一,这种制度将会被废除;其二,相应腐败现象会随之减少直至消除;其三,一定程度上,“三好生”评价的标准与水平将得到提高。这三种结果在我国的大学中都发生过。

四、如何评价新时代的新学生

“‘三好’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特定时代政治话语的一种标志。当前社会的时代背景与以前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以‘几好’的标准评价学生太概括、太模糊。在新的形势下,应对学生的评价建立一种新的标准或赋予‘三好’以新的、更丰富的内涵。要把个性发展与社会性发展、个体发展与群体发展、传统文化理念与现代文化理念结合起来;改变过去的由学校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单一性的做法,充分地考虑到家长与社区的意见,把对学生进行的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以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三好生’评选制度的促进功能,淡化甚至消除‘三好生’评价制度的选拔功能。”苏君阳说。

今年是教育部、团中央发布《关于在中学生中评选三好学生的试行办法》的第25个年头。在时代的变迁下,作为长期以来评价学生的一项重要评价制度,“三好生”应当适应教育体制的改革,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评价标准、评价功能、评价方式等各个方面做出努力,恰当评价新时代的新学生。

五、相关事件链接

●1957年,毛泽东明确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1982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公布《关于在中学生中评选三好学生的试行办法》,“三好学生”评选正式形成一项重要的学生评价制度。新时期,三好学生的相关待遇再次被提高。

●教育部在2001年规定:各地在省级“三好学生”的基础上,按万分之一的比例评选优秀学生,享受普通高校的保送资格。

●四川省威远县教委将威远中学高三毕业生卿桃的“省三好学生”称号暗中换给其他“有背景”的学生,失去15分高考加分照顾的卿桃,与盼了多年的“清华梦”失之交臂。(《天府早报》2000年8月31日)

●北京海淀区清华育才学校某高一学生是“区三好学生”候选人,他的老师以“打理意外情况”为由,向其家长所要1500元沟通费用。(《现代快报》2004年4月3日)

●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教体局向该市第十四小学下达了6个区级“三好学生”指标,该校却将其中的5个分配给了教师子女。在分配指标时,有的年级因教师子女多无法分配,竟然用抓阄的办法产生。(《大河报》2006年4月11日)

●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高二学生常志一项成绩优异,但是在朝阳区三好学生的评选中,他认为因自己拒绝了班主任让他“让出”三好学生的意见而逐渐受到老师们的排斥。随后,他成绩下滑,不愿面对同学和老师,两年多来一直在休学。(《人民日报》2006年12月7日)

六、家长看

家长孙吉人女士:“三好”应反映出日常评价

孩子(五年级)读的重点学校三好生名额很少,所以争的人也很多。我希望“三好”的评比过程和奖励手段适度一些,多一些激励的精神荣誉因素,少一些人为操纵的因素,多强调对学生的日常的引导激励。学校发给孩子的《日常联系手册》上,家长、老师都对孩子进行日常的综合评价。但由于结果不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就没有明显的激励效果。

张阁家长:荣誉称号应该面向更广大的学生群体

我们的孩子(初二)成绩中等,评不上,也不怎么为这个费心思。孩子的进步是各方面的,当不上三好学生,我们不会责怪他。最重要的,是教育孩子积极上进,荣誉要争取,但量力而行。如果有更多的孩子能够通过荣誉称号得到认可,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肯定更高。

家长赵练先生:评价标准再全面些会更好

三好生是个光荣的称号。如果能评上三好学生,我和孩子(高二)都会很高兴。但是现在“三好”有时候过于强调学习,对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测评度不高。有些孩子可能成绩很好,但在文明礼貌、为人处事等方面存在缺陷。所以,“三好”一方面要变的纯粹些,另一方面要改进测评方法和标准,让孩子尽可能得到全面的测评,也让“三好”变成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动力。

七、老师话

小学教师徐长明:学生在思想观念养成期急需正确引导

现在的小学生娇气、个性、自我,“西化”得严重,但对西方的自由平等观念一知半解,对父母、老师、朋友没礼貌,缺乏最基本的尊重。应从小学开始就应该重视对学生传统文化的培养,在评价学生时加入这方面标准的考量,在学生的启蒙时期就把我们传统文化的根植入学生心中。

初中教师王老师:脱去“三好”“外衣”社会各方均要努力

我认为现在“三好”日趋功利化、实用化,是与社会观念的大环境和学校管理的小环境密切相关的。整个社会观念、价值观的改变给“三好”加上了功利的“外衣”。另外,由于“三好”欠缺改革的动力,一些老师难免“简单行事”,让容易量化的学习成绩来说话。

大学教师何一冰:用多元评价标准引导学生

“三好”的“三”如果放在古文中理解,不是确数,代表“多”的意思。现在的“三”的标准更应该符合现在大学生多元发展的特性,体现多元评价标准的特征。一项学生评价制度,最重要的是通过树立典型,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现代的大学生欠缺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关心他人的精神,应该在设立评价维度时在这些方面多给与考虑,使大学生评价制度满足大学生发展的需求,让评价标准、评选的操作过程、评价结果令学生和社会信服,扩大学生评价的影响面。

日前,山东滨州实验学校改进学生评价制度,用赏识和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发掘学生成长中的亮点并给予积极的评价,促进了学生的个性成长,受到家长好评。“亮点卡”上写满学生的闪亮时刻和老师的殷切期望。

八、学生说

天津小学生杨同学:“三好”是我幸福源泉

只要拿到了“三好学生”,每个寒假或暑假我都能开心地度过,要是拿不到,那可就“惨”了,别说父母不高兴,我自己都感觉很丢人,一整个假期都没有了光彩。所以,每个学期,我都会在老师和同学中好好表现,然后争取考出一个好成绩,拿“三好”。

河北高二学生卢同学:“三好”,我努力争取

“三好对我来说应该是势在必得的,可能有点虚荣吧!作为班干部,选不上是很丢人的,它不仅仅是荣誉的问题,也是检验自己人缘的时候,更是送给父母最好的礼物,还可以提高在老师心目中的印象。虽然现在有些不足之处,但三好仍是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我只是希望它能够更完善、更公正。” 北京大三学生章同学:“三好”不再是唯一目标

读懂教材读懂学生 篇7

一、以课标为尺度, 认识和分析教材

研究教材编排意图。定位课时教学目标时, 要心存课程目标, 在观照课程目标、阶段目标和单元目标的前提下设计教学, 整体把握新教材。品德教材的建构, 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特点。同一主题内容在不同年级 (或年段) 重复、循环出现, 但各有侧重, 逐步提高。三四年级侧重家庭、学校和家乡 (社区) 的内容, 兼顾个人、祖国与世界;五六年级侧重祖国与世界, 兼顾其他。教材内容不同, 目标要求自然也不同。教师只有站到整套教材的高度俯瞰每册教材的具体要求, 才能制定每篇课文恰当的教学目标和分课时的教学目标。

例如“民风民俗”这一主题的教学, 综观整套教材中有关的主题内容和目标定位是:一年级《欢天喜地过大年》了解的是春节的风俗, 二年级《中秋节》这个话题重点在了解中秋节的时间、来历、传说、风俗习惯, 通过背古诗、讲故事等活动巩固有关的节日常识。“四年级上册《节日大观》以春节、圣诞节、复活节、开斋节为例, 让学生“走近世界, 了解世界”, 要求知道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们都有自己的节日, 了解不同民族所产生的不同节日和独特的节日活动, 并能尊重各民族的传统, 分享节日的快乐。六年级上册《民俗民俗大观园》以端午节、春节等为例, 旨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风土民情, 并从民风、民俗的丰富文化内涵中领略到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师只有明了整套教材的编排意图和不同年级段、不同主题单元的教学目标要求, 结合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情况,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 来确定课文的教学目标, 区分课时目标, 才能使教学成为一个系统有序的活动过程, 保证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持续发展。

辩证把握单元目标。《品德与社会》教材以“主题单元”的形式来编排, 每个主题单元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它规定了本单元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要求, 并且贯穿于单元中的每篇课文。每个单元中, 将教学目标分解为若干子目标, 子目标分别在主题单元的系列活动中实现。所以, 在教学中要牢牢把握主题单元的总目标, 来确定课时的教学目标。

比如《节日大观》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第四册第四单元《共同生活的世界》的第二课。“走近世界, 了解世界”是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第一课《世界之窗》是从总体上使学生了解全球的三大人种及人类文化, 第二课《节日大观》则是以节日为视角, 进一步深入地了解世界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节日风俗与文化传统, 感受世界的丰富多彩, 尊重、欣赏不同的风俗、文化。第三课《多彩的服饰》以世界上不同国家、地区, 不同民族的服饰为切入点, 知道世界上不同地区、民族的人们都有自己的民族服饰, 尊重和欣赏不同民族的服饰。既然这是一个“走近世界”的主题单元, 课时的教学目标也放在这个单元的体系中进行整体把握:知道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们都有自己的节日, 感受节日气氛, 理解不同民族所产生的不同节日和独特的节日文化, 并能尊重各民族的传统, 分享节日的快乐。

只有全面了解单元主题, 分析各课教材的侧重点, 定位分课时教学目标才会准确, 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这样设计的教学活动才有实效。

全面把握三维目标。在课程标准中, 课程目标分别列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力和知识三个部分。但是, 我们也认识到, 这样三个方面的目标是有机结合的统一体, 是整体存在于儿童个体的发展之中并且互为影响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三个方面是共同存在于生活中的, 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提升的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全面地把握课程目标, 要通过情境的设置、通过多种教学活动, 使教学回归生活, 恢复生活本来的面目, 全面实现课程目标的要求。

三维目标不是三大块, 而是一个整体, 不可割裂看待。在生本课堂上, 情感、态度、价值观始终存在, 它随着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而萌生、发展、变化, 并逐渐形成。

二、以教材为蓝本, 理解和加工教材

“取”。在新课标指导下的新教材, 本身贴近学生, 为学生设计, 力求从某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在生活中所可能遭遇到的人、事、物;他们所关注的问题, 可能产生的烦恼等方面来安排内容的。如小学一年级的儿童遇到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他开始踏进学校, 要遇到许多不认识的陌生人, 于是就设计了“我的老师”“我和同学交朋友”等;小学三年级的儿童开始有了认识自我的愿望和能力, 因此就设计了《自画像》等。总之, 各年级教材都是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 充分考虑到生活中的现实, 生活中的需要, 生活中的问题、困惑。教学内容是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的、贴近儿童生活, 富有生活情趣, 有助于实现我们教学目标的教材内容, 我们取之。

“舍”。我们的教材作为面向全省的教材, 确实具有通用性, 它兼顾了城市、农村不同地域的特点和需要, 但作为教材, 编写不可能完全适应每个地区的特点和需要。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是不可避免的。所以, 教材只是一个范例, 关键是我们要联系实际, 灵活运用教材。学生生活地域不同, 条件不同, 城市学生生活世界与农村学生的生活世界不同, 而在农村, 地区又不同, 我们就需要联系本地区实际, 灵活运用教材。例如一下教材中第二单元第四课《当好小主人》, 通过小剧场了解接电话的礼仪, 当家里有客人来时, 当好小主人, 可以演一演, 评一评, 背一背儿歌等, 但第三部分不同名族的待客方式, 由于一年级小朋友年龄小, 对于搜集资料能力不强, 再加上自己民族的礼仪还在不断学习和巩固阶段, 对别的民族礼仪了解要求偏高了, 不符合学生实际。如果有条件, 可以教师搜集相关资料作为了解, 条件实在不允许, 我们可以考虑舍去这个教学内容。

“填”。我们结合小学生的成长规律, 自觉增加或补充与小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或对小学生人格形成有积极促进作用的内容。例如教学《新学期, 你好》这一单元的第一个主题活动时, 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场所“寒假生活交流会”, 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畅谈自己在寒假里的故事, 说一说自己的寒假之最, 交流一下自己在寒假里学到的本领。在活动中, 老师注意收集从学生那里反馈过来的信息并将它们进行分类如:快乐、烦恼、有趣、得意等, 并根据这些信息深入展开讨论, 让学生共同分享寒假生活的各种体验, 帮助学生养成讲文明懂礼貌, 互相尊重他人的好品德, 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同时也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对新学期满怀希望。

三、以学生为根本, 挖掘和构建教材

教师确立课程资源意识, 认识到教材仅仅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 而且教材是可以超越、可以选择、可以变更的。教材仅仅是课程的一种重要载体, 但不是课程的全部。

课堂生成资源的及时捕捉。学生是活生生的学习的主人, 在课堂上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 会怎样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很多情况下老师是无法预料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不同的观点都是教师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

例如三年级上册《天生我材必有用》教学中, 在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同时, 也让学生体悟寸金难买寸光阴。如:“看一看”, 一位书法家一分钟只能写多少书法, 体悟艺术文化之不易“;做一做”, 我们一分钟能读多少书, 体悟积蓄文化话底蕴之不易;“算一算”, 小朋友做这些事情的间隙又浪费了多少时间等等。以及时体悟生成资源作“引子”, 化虚为实, 提高教学成效。

社区、家庭资源的合理利用。来源于生活, 又应用于生活。社区、家庭中有大量的与教学相关的课程资源, 如果我们在教学时能够合理利用, 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大有好处。由于新教材内容大多与生活、生产结合十分紧密, 就要求教师走出课堂和学校, 走向社会, 走向社区, 掌握详实的材料, 确凿的数据。

例如教学《家庭万花筒》中, 可以采用资料调查、现场调查、参观访问、社会实践及其他操作性和实践性活动收集传统家庭文化资料, 然后带进课堂, 做后续的分析、整理、交流、讨论、欣赏、评价、制作等。这样才能使活动真正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生活。

媒体、网络资源的有效开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电视、广播、报刊杂志、计算机已经入普通百姓家, 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 知识面也越来越广。现实社会是一个网络化时代、信息化社会, 教师可以到网上收集一些与教学相关的题材, 来充实、丰富课本内容, 这是活用教材的新路子。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祖国属于我们》一课时, 课前通过网络媒体来寻找祖国文化资料。上课时, 我适时地扩大对祖国艺术的教学内容的拓展, 巧妙地通过“小小解说员”带领游客游览艺术长廊的活动, 组织学生分别对我国文化艺术长河中的“雕塑壁画”、“绘画”、“书法”、“诗词歌赋”、“戏曲小说”等艺术形式进行欣赏。让学生在“静”中思考、探索, 体验文化知识。在欣赏的基础上我又设计了“华山论剑”活动, 师生根据学情分为若干组, 综合课前所做的探究和资料准备工作, 分别对自己所属的艺术形式进行多维度、全方位的赞美与情感抒发, 让学生“动”起来。

其他学科资源的有机整合。课程资源的开发要注意整合其他学科资源, 其表现为:从其他学科中挖掘可以利用的资源来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知识。

例如教学《世界真奇妙》这个主题时教师可从建筑、艺术、物产、服饰等角度设计活动, 可以运用数学《比的意义》教学资源, 利用数据对比, 然地引入了新课, 组织学生探索世界的奇妙。进而了解各洲特有的动植物和矿产情况, 探究服饰与气候、地理位置、民俗文化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总之, 读懂教材是教师的本份, 是教学的基本功, 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必备的品质。教师面对主体———学生、媒介———教材、场所———课堂, 用心地去读懂它们, 借助读和懂之间的桥梁————反思, 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以达到“读”的最终目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只有这样品德老师才能通过读懂挖掘教材、读懂学生需求、践行课堂教学, 引发道德情感, 形成坚定的价值认同, 进而内化为生命的意志, 成为生命的自觉, 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有质的飞跃, 更能促使道德知识内化为道德信念、外化为道德行为。

摘要:读懂教材是基础, 读懂学生是支撑, 读懂课堂是核心。只有做到“三个读懂”, 课堂才有根, 教学才有效;对于教师而言, 读懂教材才能放手备课, 而读懂了学生才能让教学更有针对性, 才会真正读懂课堂。读懂教材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最初条件, 连教材都读不懂根本无法驾驭课堂, 更不要说能高效率的上好一节课了。因此本文就怎样读懂教材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品德课,读懂教材,有机整合

参考文献

[1]李雪红.小学品德教学拓新[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5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钟启泉, 张华.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 (上、中、下)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读懂教材 用活教材 篇8

一、课时编排,更关注学生的经验

旧版教材中的这节课以学生的基本生活经验作为认数的基础,充分体现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由于数的范围的扩大,本课一开始就列举了一些生活中的大数,例如,“东方明珠电视塔高四百六十八米”“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是我国的珠穆朗玛峰,高约八千八百四十四米”等作为学生学习内容的重要资源。再通过多种多样的数学活动,如“数一数”“说一说”“填一填”等,使学生通过大量的感性经验形成表象,并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在各项有趣的活动中,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新版教材将这节课分为数一数(一)和数一数(二)两部分来进行教材编排,数一数(一)中通过“再添一个珠子是多少?”的操作活动、“大正方体有几个小正方体?”的借助图形数一数活动和“你能从八百八十七数到一千吗?”借助语言描述“数一数”的活动来深化学生的“数”,数一数(二)中通过“再添一个珠子是多少?”的操作活动,将计数单位“千”迁移到“万”,再通过“数一数”活动,让学生明确“10个一千是一万”,接着,用不同方式引导学生从“九千八百八十七数到一万”,最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大数。

由于学生平时接触到的大数不是特别多,也有一部分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对含有“千、万”这些计数单位的大数的具体运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新版教材将原来的内容分成两个部分来呈现,尤其是将原本放置在教材一开始的内容“生活中的大数”修改为置于教材最后的内容呈现“‘说一说’生活中的大数”,修订前后的教材,虽在内容编排顺序和课时数上有所不同,但都是将“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作为重点。修订之后的教材更关注了基于学生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和思维经验。

二、学习信息,更关注学习的过程

新旧两个版本教材的编写都是让学生从实际中感受“千、万”的具体含义,知道“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之间的关系,再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从而发展学生的数感。虽然在学习信息的提示上有所不同,但它们各具特色。如果说旧版教材关注了结果的内容呈现,新版教材则在关注结果的同时更关注了学生思维过程的呈现。

将原来的“数一数”一课的内容,分散在两个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伴随着用算珠进行的操作,让学生进行“再添一个珠子是多少?”的思考。例如,“9个珠子,再添上一个……”,延伸出“99个珠子再添上一个”,“999个珠子再添上一个”的思考;再进行“大正方体中有多少个小正方体?”的分析,“一个一个地数,数10个是1条”“一条一条地数,数10条是一片,一片有100个”“一片一片的数,数10片是……”。第二课时:同样是通过“再添一个珠子是多少?”的操作活动,让学生明白“九千九百九十九再添上一个是一万”,继而在“数一数”活动中,通过一千一千地数,让学生对“10个一千是一万”这一知识的理解水到渠成。通过“你能从九千八百八十七数到一万吗?”这一问题由“一个一个数”发散出多种数数的形式,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大数。无痕地将新旧知识进行连接,在学生思维的拐角处进行教学重点的突出,难点的分散,从而让学生轻松地感悟到“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的新知。较好地实现了让学生的思维方向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

三、习题设计,更关注能力的提升

新旧两个版本的教材中关于《数一数》部分的习题设计各有特点。如果我们仔细进行比对,就会发现,两种教材的习题设计都没有安排太多的单一题型训练,而是在具体情境中选择了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练习。

旧教材设计了“数正方体”“涂小方格”“估一估一筒花生有多少粒”“估一估一篇文章有多少字”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在有趣的活动中,让学生乐学数学、好学数学。

新版教材则由浅入深,习题的设计形式多样。使学生获得的知识逐步转化为技能。首先,通过在“想一想”中圈出一千个豆子,继而“一千有多大”活动是通过学生身边天天接触的数学书的演示,加深了学生对“一千”的认识,训练了学生的估算技能。“说一说”中木块图的数法是为了掌握大数的组成,为后面学习大数的大小比较和计算打好坚实的基础,“涂一涂”的练习是对前面练习的补充,前面是看形说数,后面是看数涂形,小组游戏以及“我说你摆”活动综合学生所学的知识,把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与具体的操作活动有效融合,这样的练习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这些练习都以实践性和操作性练习为主,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教材是我们设计教学活动时一个参考的蓝本,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一种可能。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要能在读懂教材的基础上用好教材,要对修订前后的教材进行仔细的研读,理解编者的意图,把握教材的共性与个性,创造性地用活教材,使得教学活动的设计源于教材,而不局限于教材,在不断完善中超越,使其成为最适合学生的鲜活的教学资源。

上一篇:医疗管理有限公司代理合作协议下一篇:重阳节作文300字: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