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斗牛图》教案 浙教版(精选10篇)
[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理解文句、文意;掌握“哆、燥、剑、嵩、轴、曝、拊、搐、股、谬”等字。
2、能力训练:初步学会朗读文言文,把句子读完整、读连贯。
3、思想情教育:感受仔细观察对画画、为文的意义。
[重点、难点]
1、重点:文言句子的疏通。
2、难点:同上。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具准备] 录音机、幻灯片等。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用心
爱心
专心 1
[教学目标]
1、理解《牡丹图》的文句、文意。
2、流利地朗读《牡丹图》。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牡丹图》的文句、文意。
2、难点:理解“比正午牡丹”的两个原因。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具准备] 录音机、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作、收藏、欣赏绘画作品,都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同时还要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积累,不然,画家将无法正确表现所画的事物,甚至出现谬误;而欣赏者则不能指明画的精妙所在或败笔之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牡丹图》就和这些内容有关。(板书课题)
(二)介绍作者。
用心
爱心
专心 2
沈括,宋代杰出的科学家、文学家、字存中,钱塘人,他所著的《梦溪笔谈》是我国科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
(三)听课文录音,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姻()哆()燥()敛()
(四)齐读《牡丹图》,疏通文句、文意。(结合课文注解、词语手册)
欧阳修曾得到一幅画着牡丹花丛的古画,牡丹花丛下还画了一只猫,他识别不出这幅画画得是精妙还是粗糙。丞相吴育与欧阳修是儿女亲家,吴育一看到这幅画,就说:“这幅画画的是正午时的牡丹。凭什么知道的呢?画中的花,花瓣张开着并且有些下垂,颜色也不润泽,这样子是中午时的花。猫眼中的瞳孔像一条线,这样子是中午时的猫眼。早晨带着露水的花,花瓣是收拔着而且颜色是润泽的。猫眼在早晨和晚上瞳孔是圆的,近中午时瞳孔就变得狭长了,到中午时就像一条线了。”这也是善于探求古人画中的深意。
(五)根据自己了解的内容,划分本文结构层次。
明确:分三层。
第一层(1、2)欧阳修未识《牡丹图》的精粗。
第二层(3—8)吴育评《牡丹图》的精妙。
第三层(9)作者肯定吴育的评论。
(六)再次齐读课文。
(七)课堂小结。
用心
爱心
专心
归结吴育判定“此正午牡丹”的原因,一是“其花披哆而色燥”,二是“猫眼黑睛如线”。
(八)布置作业。
背诵《牡丹图》,预习《斗牛图》。
板书设计:
牡 丹 图
沈括
第一层(1、2)欧阳修未识《牡丹图》的精粗。
第二层(3—8)吴育评《牡丹图》的精妙。
第三层(9)作者肯定吴育的评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流利朗读课文。
2、理解《斗牛图》的文句、文意。
[重点、难点]
1、重点:疏通文言句子,理解短文的内容。
2、难点:同上。
用心
爱心
专心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具准备] 录音机等。
[教学过程] 苏轼,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轼、苏询、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节选自《东坡文集》。
(三)疏通文句、文意。
四川境内有个姓杜的没去做官的读书人,爱好收藏书画,他珍藏的书画作品有成百件,有一幅六嵩画的牛,他特别喜爱,用彩锦做装画的袋子,用玉石作画轴,经常随身携带着,有一天晾晒书画,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指着手大笑说:“这画上画的是角斗的牛呀,牛在角斗时力量集中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但这幅画却画成牛摇着尾巴角斗,画错了啊!”读书人笑了,认为牧童说得对。
(四)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划分结构层次。
第一层(1、2)杜处士好书画,尤爱《斗牛图》。
第二层(3—5)牧童指出《斗牛图》的谬误。
用心
爱心
专心 5
第三层(6)杜处士认为牧童说得对。
(五)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直至背诵。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作业本练习。
板书设计:
斗 牛 图
苏 轼
第一层(1、2)杜处士好书画,尤爱《斗牛图》。
第二层(3—5)牧童指出《斗牛图》的谬误。
第三层(6)杜处士认为牧童说得对。
教学后记:
文言句子的翻译学生掌握不令人满意,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不对头,对文言文缺乏应有的正确的学习习惯,可能是学生还不适应文言文。
用心
爱心
一、引入新课:
故事:山上、庙里,有两个小和尚,一个小和尚每天挑水、念经;而另一个小和尚则每天砍柴、念经,日复一日,但两个小和尚各遇到了问题:挑水的小和尚在想为什么每天挑满的水缸到第二天会少一点点呢?劈柴的小和尚也在想如果木柴一直劈下去木柴最后会劈成什么呢?
师:我们先一起来思考劈柴的小和尚的问题:如果木柴一直劈下去木柴最后会劈成什么呢? 生:可能会劈成许多小木屑 生:可能会劈到手 生:可能劈到没有了
生:可能劈到只有一个个的细胞了
到底会怎样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的构成了解最后到底会成为什么?
二、新课教学:
观察方糖:用放大镜观察它,你发现了什么? 生:它是由很多小方糖组成 生:它是由亮闪闪的不颗粒组成的 师:这些小颗粒可以再分吗? 生:肯定可以再分的。师:怎么分呢?
生:用高科技的仪器把它切成更小 生:把它对磨碎变成粉末 生:把它溶于水中
师:老师为大家准备的器材,我们两个实验都要做,方糖只有一块怎么办? 生:分两块做 生:先磨后溶于水中 学生实验
师:你观察到了什么?
生:第一个实验我们组磨成了像精盐一样的小颗粒,粉末状的比原来方糖的小颗粒还要小。师:你认为磨成的粉末还是方糖吗? 生:是,因为它还是甜的 生:是,它只是变小了,没有变成其它东西。师:第二个实验是怎么做的?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糖看不到了 师:它没有了吗? 生:有,它分散到水中去了 生:水变甜了
师:用放大镜还能观察到它吗? 生:不能了
师:看来水中的糖比刚才磨碎后的糖还要小,这种微小的颗粒我们称它为分子。方糖是由无数个微小到眼睛看不到的分子构成的。
氧气、酒精、水、二氧化碳等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唯一微粒吗? 视频:水分子的自述
在自述中你了解到了分子的哪些特点呢?
生:分子很小,一滴水中有十的二十六次个水分子 生:水分子比成近乒乓球,则乒乓球相当于地球那么大 生:自然界中还有原子、离子也能构成物质
师: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日常生活中我们吃的盐就是由离子构成的,而铁、铜等金属则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师:这些分子是怎么排列的呢?紧密的?还是有空隙的? 生:有空隙的。师:为什么?
生:分子在运动,要活动就一定有空间
生:酒精和水混合,体积变小了所以分子之间是有空隙的
生:物质有密度,水和油同样的质量,油的体积大,可能油和油之间的空隙大一些
生:刚才水分子自述中讲到大分子和小分子,分子慢慢变大,要生长,所以一定有空间,否则就不能长大了
生:方糖我们看得见,而放到水中看不见了,如果紧密排列,我们应该还能看到它们,而实际上它们分散到水中了,它们是有空隙的
师:这让我想到了一个小和尚的故事:老和尚让小和尚去把一个碗装满,小和尚装了一满碗的石头回去了,老和尚问装满了吗?小和尚说满了,老和尚抓起一把沙子放到碗里沙子流入了石头缝隙里,小和尚恍然大悟原来应该装沙子才算满,小和尚又装了一碗满满的砂子回来了。老和尚问满了吗?小和尚说这次满了。老和尚勺了一些水倒到砂子中水马上渗到砂子中去了。这下小和尚明白了,他打了一碗水回到老和尚身边,这回一定是满了。老和尚抓起一把盐放入水中,盐不见了。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呢?
生:水分子之间也是有空隙的。
师:你能利用手头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并展示给在座的老师吗? 生:在这根玻璃管中装满水和酒精混合后,摇一下看水少下去了吗? 师:这样的实验时间会比较长,我们可以怎么改进呢? 生: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混合
师:这样操作后,看到液面下降能说明液体总体积变小了吗? 生:不能,玻璃棒中沾了水珠,导致实验误差,不能说明问题了 师:这里有一根橡皮筋,它有什么作用?
师:如果允许实验存在一点点误差的话,我们用手指摁住玻璃管的一端上下翻动几次。但是在翻动时要注意什么?
生:水不能漏出,否则实验就失败了 学生实验
师:说说你的实验是怎么做的,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们将水和酒精倒入玻璃管内,原来它们是分开的,我们用手指摁住玻璃管的一端上下翻动几次后它们混合了,但总体积少了四格。师:看到体积下降的举手 师:为什么总体积比原来的少呢?
生:水分子有空隙,混合进入空隙中,体积变小了。
师:水是液体,酒精也是液体,这个实验说明液体之间有空隙那气体分子之间有空隙吗?哪些现象中可以看到呢? 生:气体是可以被压缩的
师:给你一个针筒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它吗? 学生实验
师: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生:我们是拉开针管使里面充满空气,用手堵住针孔,用力推气体被压缩了。师:水能被压缩吗?
生:能压缩,但后来压不动了,只压缩了一点点 师:比起空气来怎么样? 生:难压缩
师:你猜想这是什么原因呢? 生:可能空隙比空气小
师:气体之间有空隙,液体之间也有空隙,那你们猜想一下固体之间是否有空隙呢? 生:有
师:这是一个猜想,生活中有固体之间有空隙的例子吗? 生:橡皮用力压会被压扁
师:橡皮被压扁的问题是橡皮颗粒之间有空隙,与我们讲的分子之间有空隙是有区别的
师:到这里我们已经知道了分子之间有空隙,回到劈柴小和尚的问题:不断的劈下去柴最后会变成什么呢?
生:劈成木头分子
师:挑水小和尚的问题我们到下节课去研究。
金老师谈设计:
1、本节课的知识点要求简单,而教参中要求两课时完成任务。所以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学生对操作的体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体会。本课的实验有三个,我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方糖的实验我放开让学生做可以做一个实验也可以同时做两个;酒精和水混合的实验我没有放开,让学生设计完成教师点拔后操作完成;而压缩空气的实验本来学生想讲,但我故意不让讲怕影响了其他学生的设计。我预计调皮的学生会抽水去玩,发现水不易压缩的问题。因为没有出现这种情况所以我问水能被压缩吗?
2、两个小和尚的故事,其中一个为后节课打下一个伏笔。
学情分析
《物质的比热》一课,现安排在七年级第四章第四节。本节内容对于七年级学生而言,相对来说较为困难,其难度主要在两个一方面:
一、学生对热量和比热的概念不清晰,当前的学生基础只能通过温度来反映热量传递,学生也容易对温度和热量产生混淆。
二、学生在分析能力上尚不能很好地掌握变量控制的方法,而影响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多少的有三个因素,学生很容易将三个变量混淆。在学生当前的知识与能力基础上,可以说学习比热是有一定难度的。
不过此前的学习,也已经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如小学时热传递概念的学习,第一章中温度的相关内容学习,都为学生学习热量铺垫了基础。而第三节质量的测量的学习,也为学生掌握控制变量法,理解多个变量对同一物理量影响打下了能力基础。综合分析,此课的学习应该是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到的范围,需要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适当的引导。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热量的概念,知道热量的单位
2、明确影响热量多少的三个因素:物体质量、温度的变化量、物质种类
3、理解比热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动手实验过程中,培养科学实验的能力
2、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逐步掌握控制变量法,体会转化法的应用
3、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培养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热量单位的了解,培养对科学工作的尊重和热爱
2、通过建立假设、得出结论等过程,树立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
3、在生活实例分析中,体会科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3教学策略
在热量概念方面,采用生活实例讨论和演示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明确温度变化和热量传递之间的关系。
为了帮助学生在树立比热概念时能明确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明确比热与物体质量和物体升高的温度无关,将三个影响因素(即物体质量、物体升高的温度、物质种类)结合,放在一个问题下进行讨论。并通过第一个实验方案设计,明确提出控制变量法,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比热大小与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无关。通过学生实验,让学生对物质种类影响热量多少有一个更深刻的印象,并在实验中体会比较比热大小的方法。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实验假设和实验结论,进一步培养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规范学生的表述。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情景导入 情景引入
近寒潮来袭,走在路上都感觉到阵阵寒意。同学们有什么好办法,能让寒冷的身体尽快暖和起来吗?我们来比一比取暖利器吧。老师也有冬日三宝:暖宝宝、热水袋和足浴盆。我们共同使用的这些利器,有什么共同点呢(引到传递热,可提到温度较高)活动2【讲授】新授课 热量的概念
在身体和这些物品之间,是不是真的存在热传递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小烧杯里装着约40克热水,大烧杯里装着约100克冷水。
1、分别测出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初始温度)。
2、将小烧杯放到大烧杯内,过30秒,分别测出两个烧杯中的水温。再过30秒,再次测出两个烧杯中的水温。重复几次,并记录。
实验中需要什么测量工具?
温度计,注意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与物体充分接触,不要碰到杯壁和杯底。有没有同学自告奋勇来配合老师做这个实验,帮老师读数,其他同学注意把实验数据记录到试验单上。时间(分)
0
0.5
1.5
2.........小烧杯里的水温(℃)大烧杯里的水温(℃)
我们读出了几组数据,由于时间原因,我们先把实验停在这里。根据实验和我们记录的实验数据,请同学们思考几个问题:两杯水之间有没有热的传递,从哪里看出来?在热传递中哪杯水放热,哪杯水吸热,为什么?根据你的推测,这种热的传递会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可以通过温度的变化来观察是否有热的传递,高温物体放热,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热,温度升高。热的传递存在条件,即存在温度差。当二者温度相同时,这种热的传递就会停止。
我们把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叫做热量,用符号Q 表示。提到热量,我们就不能不提到在热量研究上作出了突出贡献的英国科学家焦耳。为了纪念他,我们把热量的单位规定为焦耳,简称焦。我们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过程中的热量大小来了解一下这个单位。通过图表,我们发现其实焦耳是一个相对比较小的单位,因此还有另一个常用的更大的热量单位,即千焦(ki).(板书:
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大小------热量-------焦耳
千焦)影响物质吸收热量大小的因素
在刚才的实验中,我们提到低温的物体吸收了热量。那它到底吸收了多少的热量?它所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其本身的什么因素有关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提出问题,我们已经完成了。那接下来就应该这么做了?很好,建立假设,同学们认为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 假设并不是胡乱猜想,假设一般都有依据,那同学们建立假设的依据是什么呢?一般我们会从已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建立猜想,如果同学们没有思路,可以想一想我们最常见的吸收热量的情况,在家里煮东西。大家可以以四人为小组讨论一下,建立假设并提出你们建立假设的依据是什么。(小组讨论)三个假设的提出:
好,前两个假设同学们都相对熟悉,那我们先针对第三个假设来进行实验设计。先讨论一个 关键的问题,你认为在实验中,应该怎么判断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呢?(联系生活,生活中,你怎么判断水吸收了更多的热量?)
同一热源(酒精灯)加热,加热时间相同,则吸收的热量相同;加热时间越长,吸收热量越多
注意:使用两盏酒精灯时,尽量控制两者火焰大小相同
关注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
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是酒精灯。为了便于没有带手表的同学定性地比较加热的时间长短,我们设计利用两盏酒精灯同步实验。但是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尽量做到控制两盏酒精灯的火焰大小相同,才能得到更有说服力的实验结果。老师在实验之前先强调一下使用酒精灯一定要注意。
接下来我们来设计实验方案,我们提到有多个因素都有可能影响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当实验中碰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应该这么做呢?采用什么方法?控制变量法。控制哪些量相同,哪个量不同?
为了保证同学们的实验效果更明显,老师规定取相等质量的水和砂石(50克),使它们升高相同温度(20℃),比较加热时间的长短(即吸收热量的多少)。有手表的同学可以计时,如果没有手表的话,我们只要定性记录所需时间长短就可以了。实验前老师介绍一下实验仪器,两个铁架台是用来固定仪器的,烧杯加热时我们垫上石棉网,是为了让烧杯受热均匀。上面的装置可能会有不同,但他们的用途都是为了固定温度计。同学们安装整个实验装装置的时候,注意调整好高度,按从下到上的方法进行安装。开始实验前先记录初始温度(即初温)。实验完成的同学可以举手示意老师,有问题也可以举手。(学生实验时间)控制在7分钟以内,只需要一个达到末温就可以了。实验
一、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_____________有关 物质种类
物体质量
(克)初温
(℃)末温(℃)
升高温度
(℃)
所需时间(快/慢)
水
砂石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一组同学展示实验成果。
可以得出怎样的实验结论呢?
很好,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老师在课前针对另两个假设做了研究并进行记录。同学们能根据这两个实验表格,判断这两个实验的实验假设是什么吗?能得出怎样的实验结论? 实验
二、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_____________有关 物质种类
物体质量
(克)初温
(℃)末温(℃)
升高温度
(℃)
所需时间
水
2分30秒
水
4分12秒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体吸收热量越多。)实验
三、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_____________有关? 物质种类
物体质量
(克)初温(℃)
末温(℃)
升高温度
(℃)
所需时间
水
2分钟
水
4分12秒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体吸收热量越多。)
综合这三个实验,我们能得出怎样的实验结论?
对概念进行拓展:我们已知以吸收热量为例,而事实上,物体除了吸收热量,也可能放出热量,那我们有关对我们的实验结论,进行怎样的拓展呢? 课堂小结与练习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哪位同学能来讲一讲吗? 基础练一练
1.如图 4-39甲所示,冬天在给小孩 喂牛奶前,要把冷牛奶放在热水 中加热。已知容器中热水的初温 为 60℃,冷牛奶的初温为 10℃,每隔 1分钟测量一下水和牛奶的 温度,描绘出它们的温度随时间
变化的曲线,如图 4-39乙所示。在 牛奶放入热水直至两者达到相同温度 的过程中,水 ______ 热量,温度 _____;牛奶 _____ 热量,温度_______。在前 10分钟内,牛奶温度的变化量要 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热水温度的变化量。应用练一练:
早晨,小明起床晚了,来不及做饭,准备烧水泡方便面吃。(1)他应该烧一壶水还是半壶水?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懂得从小要尊敬长辈、关心老人。
2.会用文中句式“我给谁干什么”练习说话,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能利用投影进行想象说话和复述课文的练习。
4.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
1.会用“我给谁做什么”的句式说话。
2.利用投影想象说话和复述课文。教学方法:
重点突破法学习迁移法 教学准备:
投影录音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
1.利用生字卡片开双轨火车(同桌一人读,一人组词)
2.尝试听写生字,利用卡片直接纠正
二、投影质疑:
出示投影①
1.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课文《奶奶病了》。(出示课题)
2.出示投影①
①观察力培养:你能从这幅图的哪些地方看出奶奶病了?
②质疑:你能想象出奶奶当时会怎么样?(略)
是啊,生病的人可痛苦了,可你们看,图上奶奶的表情是臬的?(笑咪咪)这是怎么回事呢?
三、初识课文:
听录音,看课文,自由说说奶奶为什么笑了?
四、学习重点句:
1.说话练习
(1)出示投影②:①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板书:倒开水)
②她会怎么做,怎么说?
③奶奶又会怎么说?
④连说三个问题。
(2)小结方法:刚才这幅图,我们说了哪3个问题?
(小黑板出示投影②的学习方法)
(3)出示投影③④
①请同学们自由选择1幅图,按刚才的办法说一说。
②指名说,反馈、评议。(板书:拿苹果、讲故事)
③同桌互说刚才没说过的寻副图。
2.文字训练:
①冬冬为奶奶干了哪些事?文中中句话写出了这一点?用“”划出
②自由读一读,用“·”标出表示动作的词。
我们朗读时,应该把它们读成重音。
3.朗读训练:
①齐读重点句
②范读,生听、比较,再齐读
③我们在读的时候,可以发现写讲故事这件事时,和前两件有何不同?
④理解“还”的用法,并用“还”说一句话。
⑤同桌分角色表演读,配上表情与动作
4.发散训练
出示句式“我给谁干什么?”说说我还会给奶奶干什么?
五、学习1、2、4句:
1.正因为我给奶奶倒开水、拿苹果、讲故事,所以奶奶笑了,好为什么笑?
2.冬冬怎么会想到去做这些事的呢?
六、导行:
1.如果妈妈在家,你认为冬冬还会这样干吗?
2.由此可见,冬冬是个怎样的孩子?
3.如果你的奶奶病了,你会怎么做?
4.说说其他时候,你会给谁干什么?
(出示句式:我给)
七、回归整体:
1.朗读全文
2.看投影、板书复述全文。把今天的事,告诉下班回来的妈妈。
3.看板书背课文。
八、布置作业
作业本:按课文填空
板书设计:
谁
干什么
说
20、奶奶笑了
倒开水
病了→我 拿苹果
→笑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代数式概念的产生过程
2、了解代数式的概念
3、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重点:代数式的概念和列代数式
难点:
1、引入处的问题(3)和(4),借助动画解决,其中(4)还要利用图形的割补思想;
2、例一(3)(4)(5),例二(数量分析要透)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在小学我们曾学过几种运算律?都是什么?如何用字母表示它们?
(通过启发、归纳最后师生共同得出用字母表示数的五种运算律)(1)加法交换律a+b=b+a;(2)乘法交换律a·b=b·a;(3)加法结合律(a+b)+c=a+(b+c);(4)乘法结合律(ab)c=a(bc);(5)乘法分配律a(b+c)=ab+ac.
指出:(1)“×”也可以写成“·”号或者省略不写,但数与数之间相乘,一般仍用“×”;(2)上面各种运算律中,所用到的字母a,b,c都是表示数的字母,它代表我们过去学过的一切数.
2.(投影)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15千米,步行要3小时,骑车要1小时,乘汽车要0.25小时,试问步行、骑车、乘汽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3.若用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v表示速度,你能用s与t表示v吗?
4.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a厘米,则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用l厘米表示周长,则l=4a厘米;用S平方厘米表示面积,则S=a平方厘米).
此时,教师应指出:(1)用字母表示数可以把数或数的关系,简明的表示出来;(2)在公式与方程中,用字母表示数也会给运算带来方便;
那么究竟什么叫代数式呢?代数式的意义又是什么呢?这正是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 1.代数式
单独的一个数字或单独的一个字母以及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代数式.
学习代数,首先要学习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明确代数式的意义.
2.举例说明 例1 填空:
(1)每包书有12册,n包书有____________册;(2)温度由t℃下降到2℃后是______℃;
(3)棱长是a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______立方厘米;(4)产量由m千克增长10%,就达到______千克. 解:(1)12n;(2)(t-2);(3)a;(4)(1+10%)m. 例2 说出下列代数式的意义:
(1)
32a+3(2)2(a+3)(3)a+b
(4)(a+b)
2解:(1)2a+3的意义是2a与3的和;
(2)2(a+3)的意义是2与(a+3)的积;(3)a+b的意义是a,b的平方的和;(4)(a+b)的意义是a与b的和的平方.
说明:(1)本题应由教师示范来完成;
(2)对于代数式的意义,具体说法没有统一规定,以简明而不致引起误会为出发点.如第(1)小题也可以说成“a的2倍加上3”或“a的2倍与3的和”.
例3 用代数式表示:(1)m与n的和除以10的商;(2)m与5n的差的平方;(3)x的2倍与y的和;(4)v的立方与t的3倍的积.
分析:用代数式表示用语言叙述的数量关系要注意:①弄清代数式中括号的使用;②字母与数字做乘积时,习惯上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三、课堂练习1.填空:
(1)n箱苹果重p千克,每箱重______千克;
(2)甲身高a厘米,乙比甲矮b厘米,那么乙的身高为______厘米;(3)底为a,高为h的三角形面积是______;
(4)全校学生总人数是x,其中女生占48%,则女生人数是______,男生人数是______. 2.用代数式表示:
(1)x与y的和;(2)x的平方与y的立方的差;(3)a的60%与b的2倍的和;(4)a除以2的商与b除3的商的和.
四、师生共同小结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2.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是什么? 3.什么叫代数式? 222
一、教学目标;
本期教材知识内容为 有理数、有理数的运算、实数、代数式,一元一次方程 ,图形的初步知识。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有理数和代数式,掌握必要的有理数和代数式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会解一元一次方程,能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基本的识图与作图技能,认识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进而认识角、相交线和平行线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用有理数、代数式刻划事物间的相互关系。
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能在说理的推证过程中,体会证明的必要性,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学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学习,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3、情感与态度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体验到数学中的有理数、代数式和几何图形是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认识到这些数学知识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从而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
二、教材分析;
1、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在小学数学和中学数学的联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有理数的概念及其加减法、乘除法、和乘方运算,并配合有理数的运算学习习近平似数和有效数字的基本知识,是整个初中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是本学期教学内容的一个重点。
3、有理数的开方、平方根、立方根、无理数和实数及其运算,经过扩展,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率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学生学习上不会有困难。
4、在学习有理数的基础上,引入字母表示有理数,实现由数到式的飞跃。并运用类比的思想探索数量关系及其规律,初步学会表示数量关系的代数工具并用于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
5、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解法及应用。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解法及其应用是
进一步学习其他方程的必需基础,许多方程最终都化归为一元一次方程来解。一元一次方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有着许多直接的应用。
6、以学生的空间与图形知识为基础,通过大量丰富的立体、平面图形,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会分析、在操作中体验变换。
三、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小学已学过的四则混合运算,相应的较为简单的应用题,对图形、图形的面积、体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上有了初步的认识,无论是代数的知识,图形的知识都有待于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的转变期,在学习习惯上,部分小学的不良习惯要得到纠正,良好的习惯要得到巩固,如独立思考,认真进行总结,及时改正作业等,都应得到强化。对于小学升入初中,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刚开始起点宜低,讲解宜慢,使学生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做好教材钻研工作。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相应的数学思考题;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调查,数学建模,野外测量,七巧板游戏,课件演示。使学生乐在其中,乐此不疲;
4、挖掘数学特长生,发展这部分学生的特长,使其冒尖;
一、学习目标:
1.理清课文写作思路,理解文中描绘的几幅画面,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之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会品味文中清新、优美的语言。4.学习细致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学会品味文中清新、优美的语言。
三、学习过程:
一、导语:
春天在人们心目中不仅是一个明媚艳丽、鸟语花香的季节,更是有着生命的歌颂对象。许多名句广为传诵。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以声写春,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则以色写春,朱熹的“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则描写了春游踏青的乐趣。今天我们一起欣赏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春》,在尽享
二、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磁带,学生找出生字词,读准字音。2.投影显示:
读一读:朗润
酝酿
卖弄
宛转
嘹亮
黄晕
烘托
静默
抖擞 3.感知阅读:请班里朗读水平高的同学范读。
教师做指导:朗读采用的基本调是轻盈的,因内容不同而变化,表达盼春到来的欣喜的感情,可用欣喜愉悦的语调,表达作者对春喜爱、欣赏的感情,可用明快的语调朗读,表达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应用高昂的语调朗读。学生尝试着自由朗读。
三、理清思路:
1.问:由阅读提示可知,本文是描绘江南春景的散文,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写了哪几部分?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盼春(1)、绘春(2-7)、赞春(8)2.思考第一段和文章主体部分有什么联系? 3.学生讨论,学生回答。
师生共同总结:叠用“盼望着”是用反复手法生动的表达出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东风来了”则运用拟人手法,表达喜春的感情。盼春是绘春的基础。4.速读绘春部分,看看这部分又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小组讨论,找代表回答。
明确: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5.重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春花图、和春雨图。
四、品析语言: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春草图(多媒体呈现画面)你认为在这部分中哪些词、句、用得比较贴切,试说出理由。
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可能会找的句子: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教师可适时引导:假如你就是一株小草,经历了漫长寒冬,当你刚从有些松软的土地里苏醒过来,你会做些什么?你能说出“偷偷地”和“钻”这两个词语好在哪里?(2)“嫩嫩的、绿绿的”本该用在最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
学生讨论后明确:放在句末,主要是为了强调朗读,突出小草嫩绿的特点,同时也使句子变的生动活泼、富有生气。学生齐读第三段。
2.请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欣赏“春花图”
学生品析后,可引导学生赏析。如“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句中的“闹”字可否换成“叫”,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教师可适时引导:“闹”一字传神,不仅写出了声音,而且写出了情态。如“红杏枝头春意闹”
3.齐读第四段,欣赏春风图,学生自行找出美点进行讨论
五、学生自由质疑、讨论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理解8、9、10段中的三个比喻句。声情并茂的集体朗读全文,体会课文蕴涵的情味美。
六、精品佳作——对照欣赏
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江南的春天,风和日丽,山清水秀,百花争艳。春风抚面,像母亲的手抚摩着你,那北国的春风是什么感觉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北国,去感受一下北国的春风!(放录音带《北国之春》)一起欣赏林斤澜的《春风》
七、小结:
朱自清先生的《春》以诗的笔调,描绘了生机勃勃、花木峥嵘的春天画图,赞美、抒唱春的朝气和活力,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奋然前行,可以说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一曲春的赞歌!
八、积累:学生自由背出写春天的诗句。
九、布置作业:
1、用百度搜索工具搜索一些相关《春》的知识。
2、观察某一件景物,用比喻、拟人和排比各写一句话。
(世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那我们同学们,就用你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某一件景物,用比喻、拟人和排比各写一句话。)附:
板书设计: 春
一、盼春。
盼、来、近(总领 全文,开启下文)
二、描春
㈠春的总的轮廓: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水(涨)太阳(红)
㈡细致描写:(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 图、迎春图)
升华和凝华
【教学目标】
1、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能说出物质升华时要吸收热量,凝华时要放出热量,能用升华和凝华现象解释一些典型的现象。
2、能用物态变化的观点说明云、雨、雪、雾、露、霜的形成。【重点难点】
升华、凝华的概念及解释一些典型的现象。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教学过程】
引课设问: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固态与液态、液态与气态可以相互转变,那么,固态与气态之间是否可以直接转变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一、升华与凝华
【实验】碘升华,凝华实验
(出示碘)若要使固态碘变成气态,气态碘变成固态碘,有何办法呢? 学生进行实验,认真观察,并完成实验记录报告,进行交流。
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引出升华和凝华的概念。以及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得出:升华: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凝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升华,凝华的微观解释。思考:
灯泡用久了其玻璃壁为什么会发黑?
钨丝 升华 吸热
钨蒸气
凝华 放热
固体钨
在日常生活中也不难见到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如:
(1)放在衣橱中的樟脑精,时间长了会变小,而衣服仍然是干的,为什么?(2)出示“针状雾凇”“冰棍”的图片
(3)北方的冬天,洗的衣服冰冻起来,没见其熔化也会变干,这是为什么?(4)寒冷冬季的早晨,窗户玻璃上常会出现“冰花”。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学生解释其原因。教师介绍:人工降雨
过渡:那么自然降雨是怎么形成的呢? 小组讨论:降水的过程。
小结:升华与凝华,并简单复习6种物态变化。生活中的物态变化还有很多,比如: 展示云、雾、雪、露、霜的图片,并提问:a、这些物质都是由什么成分组成?b、水的存在状态有三种,这些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c、那么,这些物质是水发生何种物态变化形成的?
学生回答并总结 云:液化或凝华 雨:液化 雾:液化 露:液化
雪:凝固或凝华 霜:凝华
总结:固、液、气三态之间的转化
案 新人教版
教学目的
1.理解“心声”的含义。
2.学习通过心理描写,刻划人物的方法。
3.学习从理清情节入手,把握课文内容的方法。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心声”的含义。
2.学习通过心理描写刻划人物的方法。难点:理解“心声”的含义。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心声》是一篇非常难得的反映校园生活的小说,阅读时要把自己融入李京京的角色中认真体会李的思想感情,从而理解“心声”的含义。
二、整体感知课文 1.
分角色朗读。2.
点析生字词。
3.自读课文,讨论本文的情节,把握课文基本内容。讨论并归纳:小说情节可分为四个阶段,一、公开课前,李京京非常渴望朗读课文,可程老师怕影响公开课的效果,不让他读
二、回家路上,李京京偷偷地在树林里读起课文,并深情回忆起比乡下的爷爷和妮儿。
三、第二天放学后,李京京听被指定的赵小桢读课文,勇敢地指出她的不足反被取笑。
四、公开课上,在被指定的同学不举手的情况下,李京京勇敢地举手并深情地朗读课文,以致打动了程老师和全班同学。
三、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述课文
二、讲析课文
1.“他多么喜欢这个故事啊!”为什么万卡的故事能深深地打动李京京,甚至使他在朗读课文时涌出了泪水。
讨论并归纳:因为万卡的命运和李京京非常相似,这种相似的命运使他感情受到共鸣,也才使李京京被深深打动,甚至朗读课文时涌出了泪水。
2.课文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刻划李京京的心理活动,请划出来,并挑选认为最好的一处或几处,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并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
——这个故事他喜欢极了 ——他多么喜欢这个故事啊
——可是公开课难道是上台表演吗
——如果举了手
3.讨论“心声”的含义
讨论并归纳:“心声”的含义首先是指李京京埋藏在内心的亲情、友情;第二是李京京渴望表达内心的感情。
4.结合全文讨论“公开课难道是上台表演吗?”这句话的含义。
讨论并归纳:从全文来看,这句话是在批判那种漠视学生的主动性,追求形式的不良风气,呼吁教育工作者应该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的正当愿望和心声。
三、作业
第三课时
一、分角色朗读:“程老师脸上有点发白——我知道那个地址”
二、分析课文
1.提问:“思考与练习二” 讨论并归纳:
程老师开始不让李京京读课文,是因为李京京嗓子沙哑,怕他念不好而影响公开课的效果,所以不让他读,后来竟用发颤的声音说“请你,把课文全部读完吧。”是因为她没想到李京京会读得这么好,程老师深感错怪了李京京,她的这一做法既是对李京京的肯定,也是对李京京的鼓励,更是对自己错怪李京京的一种补救。
2.为程老师和李京京设计一段下课后两人的对话,并和同组同学把它表演出来。3.说说你对程老师安排的公开课的看法,讨论并归纳:
程老师“认真、好强、又有点自信”她不让李京京朗读课文,是因为李京就嗓子沙哑得利害,所他念不好,影响了学校的荣誉,而从最后让李京京读完全文可以看出她对工作较认真,负责,但只追求形式的作法应该摒弃。
于漪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
2、概括文中写的几件事,提高概括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反复朗读,通过诵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并学习描写看画、读书、听课等情状。教学难点:
品味赏析语言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质疑自探
1、情景导入
每个人都有一个金色的少年时代,每个童年都有令人难忘的岁月,同学们的童年有哪些乐趣,能与我们分享吗?[生发言]今天,我们要跟随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回忆她童年的“依依往事”,去一同感受童年的人、童年的事、童年的一切。
2、质疑自探
(1)出示学习目标:
1、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选材的精当。
2、体会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
(2)朗读课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探问题:
①读准字音,理解词义,读通课文; ②积累词语,用横线划出;
③在文中有疑问的地方做个标记,便于下一步的小组交流。
二、分组学习,合作交流
1.明确任务
教师根据文章的重难点精选主问题,提供给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先自探后交流): ①用文中的词语或句子概括文中写的几件事。②作者是怎样把这几件事串联起来的?
③作者回忆的几件事为什么都与读书有关?这对我们青少年的成长有什么启迪? 2.分组学习
教师参与小组交流,组长负责给每位组员分配好展示任务。
三、精讲点拨,巩固训练
1.展示点拨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展示自探及合作交流中的收获,教师根据学生展示中出现的问题适时点拨。
2.释疑巩固
(1)学生提出合作、展示后自己仍不懂的问题,先在全班进行探讨解决,解决不了的教师再进行点拨指导。
(2)精讲学生没有解决的文章重难点。
四、检测反馈,拓展运用
1.小结检测
(1)学生畅谈收获小结课文。(2)出示检测题: ①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徜徉()()浩淼()雕镂()婵娟()镌刻()绚.......丽()雨晦()心旷神怡()..②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
搜索枯肠 记忆犹新 津津有味 走头无路 身历其境 阴晴雨晦 眼花潦乱 心旷神怡 由然而生 鸦雀无声
改为 改为 改为 改为
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往事依依》的作者于漪是著名的特级教师,从她真切感人的叙述中,我们看到了她成长的源头,又得到了很多启示。
B本文在生动的叙述中引用了许多名诗佳句,目的是为了突出古人作诗写文的水平高。C本文作者用回忆的方式,写了小时候的读书记忆、学生时代的都市乐趣和国文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读。
D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谈了多读书、读好书的益处,对少年儿童的成长有非常重要的启示。
2.拓展运用
通过书籍和网络,查找文中诗句的出处,并背诵全诗。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景,质疑自探
1.情景导入
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往事依依》这篇课文,而且从作者的成长经历中,我们也看到了多读课外书的益处。今天,我们继续深入地学习本文。2.质疑自探
(1)出示学习目标:
①体会并学习描写看画、读书、听课等情状。②品味精彩的语句,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朗读课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探问题: ①题目中“依依”的含义是什么?
②文中能说明作者对往事“依依”之情的句子有哪些?
二、分组学习,合作交流
1.明确任务
教师根据文章的重难点精选主问题,提供给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先自探后交流): ①认真阅读课文第五段,划出描写两位国文老师读书的情状的句子,找出他们的异同。②文中哪些词用得好,哪些句子写得美?哪些语句引起了你的联想,让你想起曾经看过、听过或经历过的类似的情景。请加以赏析。2.分组学习教师参与小组讨论。
三、精讲点拨,巩固训练
1.展示点拨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展示自探及合作交流中的收获,教师根据学生展示中出现的问题 适时点拨。
2.释疑巩固
(1)学生提出合作、展示后自己仍不懂的问题,先在全班进行探讨解决,解决不了的教师再进行点拨指导。
(2)精讲学生没有解决的文章重难点。(3)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语段。
四、检测反馈,拓展运用
1.小结检测
(1)教师小结:这篇课文让我们知道了读书收益匪浅,希望我们每位同学都会有所感悟,把作者的那段话当成自己的座右铭,谨记在心,以后要多读书、读好书,养成好读书的好习惯。(2)出示检测题:
①“镌刻”和“雕镂”两个词语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②课文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③你认为读课外书还有哪些好处?说说你的读书计划 2.拓展运用
仿照作者的写法,写一段话,描绘老师讲课的情状和自己听课的感受。板书设计:
看画和《水浒传》插图 往事依依 读《千家诗》
记忆犹新 听两位国文老师诵读诗歌
老师关于读书的教导
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
【七年级语文上册 《斗牛图》教案 浙教版】推荐阅读: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提纲06-12
七年级语文下册《口技》教学设计 浙教版09-21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29
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09-24
浙教版语文一年级父亲和鸟教案11-15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复习教案06-10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复习提纲10-09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文背诵内容06-19
新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教案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