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教学评价技能

2024-05-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师范生教学评价技能(共7篇)

师范生教学评价技能 篇1

一、利用数字化校园网的微格教学技能评价原则

为更好地利用数字化校园网络这种全新的教育技术手段,必须更新传统的微格教学技能评价原则。新微格教学技能评价原则包括多元化原则、平等尊重原则、发展创新原则和互动反馈原则,这是由新教育技术手段和新时期师范生价值取向所决定的。

1.多元化原则

就是将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和教师评价融为一体,改变过去单向孤立的评价,目的在于更快更好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客观公正反映微格教学实训效果。

2.平等尊重原则

就是给师范生充分自主权,让师范生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积极参与评价的整个过程,从评价量表设计制定到评价中的沟通交流,再到评价的参照对比,直到评价结果反思,都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主体能动性,改变师范生被动接受评价的现象。

3.发展创新原则

全新的教育技术手段要求改革传统微格教学技能评价,要求师范生有效提高数字化网络应用能力,把提高完善教学技能同数字化网络结合起来。

4.互动反馈原则

数字化网络真正实现微格教学技能评价的.个人、同学和教师多维互动反馈,及时、准确、快捷和方便在评价之中向师范生传递反馈信息,通过现实或过去的有用信息,对师范生在微格教学中出现的偏差行为进行矫正,促进有效反省,在互动反馈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也为下一步实训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利用数字化校园网的微格教学技能评价流程

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当前我院微格教学技能评价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师范生参与积极性低,互动评价交流少,评价方式单一,双向反馈不及时、不到位,设备利用率不高,人均获得评价的时间不足。加上近些年学生人数增长较快,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充分利用数字化校园网络这种全新教育技术手段,创新微格教学技能评价来实现。

根据已有微格教学技能评价经验,充分考虑和利用数字化校园网络,新微格教学技能评价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准备评价,第二阶段实施评价,第三阶段反思评价。

1.准备评价

我院根据微格教学的要求和操作重点,充分考虑师范生必须掌握的相关知识和教学技能,制作标准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教学技能评价量表,作为微格教学技能评价的基础。更重要的是新微格教学技能评价要把师范生这个主体放在首位,要求每位师范生都要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和能力,结合实训目标、实训知识和教学技能,参考学校教学技能评价表,制作个人的数字化、网络化教学技能评价量表,这将使评价量表更客观,更加科学化,也更加人性化。

2.实施评价

师范生实训上课,应用所学教学技能,展示了个人教学行为。将其拍摄成数字图像,利用数字化校园网络,教师、同学和专家现场就可以通过各种电子平台进行有效评价,也可以通过网络远程评价;又可以反复观看录像,开展自我评价、同学互评以及教师专家点评;利用数字化校园网络,微格教学技能评价可以随时随地开展,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3.反馈评价

反馈评价不像过去仅局限于评价活动之后,利用数字化校园网络,反馈评价贯穿于整个评价当中,反馈更加及时,互动性更好,效率更高,师范生更能全面客观了解自己的教学技能,更好地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三、利用数字化校园网创新微格教学技能评价

我院校园网已建成“双核心万兆,千兆交换主干,百兆交换到桌面”的星形网络结构,网络完全覆盖学院所有教室、办公室和学生宿舍,共有信息点6000多个,一个公网100M出口,一个教育网34M出口,有5000多上网用户。已实现校园网、多媒体课室、计算机教室、微格教学实训室、数字化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以及校园安全监控系统的数字化传输和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基本建成了数字化校园,这为创新微格教学技能评价打下坚实基础,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条件。

1.数字化校园网创新师范生微格教学技能评价体系

我院利用数字化校园网,将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视音频技术、视音频压缩技术、存储技术和传输技术融为一体,建立了集视音频录制、实时监控、网络点播于一体的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我院微格教学系统遵循TCP/IP协议标准,能够支持网络点播、广播、直播、存贮、实时监控和后期编辑等多种功能,其中数字化微格教学技能评价系统能够实现微格教学的现场评价、远程多点评价和多向反馈评价等功能,这极大丰富、拓展了微格教学技能评价系统,使微格教学技能评价系统发生了质的飞跃。

2.数字化校园网使微格教学技能评价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革命性变化

传统微格教学评价只能对单个微格教学实训者进行孤立评价,缺乏互动多元化评价,评价平台过于单一,评价结构呈平面化,缺乏持续有深度的讨论,交流评价时间明显过短,存在较大局限性。数字化校园网使微格教学技能评价出现了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评价平台更多样,评价结构立体化。评价交流方式也更多种多样,除了现场点评、视频评价和网络评价等外,包括目前流行的微博、QQ、BBS、飞信、UM、电子邮件等同样都可以应用到微格教学技能评价中来,这样就可以随时随地全方位满足评价交流的需要。评价交流渠道更畅通无阻,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可以进行在线或非在线、同步或者异步的评价与反馈,已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影响,全国甚至于全球有兴趣的网友都可以互通互联,互问互答,微格教学实训者得到的反馈就更加丰富多彩。我们专门在校园网划定微格教学技能评价讨论区域,供微格教学实训者和评价者集中进行讨论交流,以加强评价和反馈效果。

3.数字化校园网的微格教学技能评价真正实现平等、开放、全面和客观评价

利用数字化校园网的微格教学技能评价能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和多渠道的交流反馈,目的就是要充分收集大家的意见、看法与评价,发挥大家的智慧。互联网本是一个平等、开放、全面的虚拟环境,微格教学实训者可以从中多渠道收集到自己需要的反馈信息,进行彼此协商交流,找到最好方法解决出现的问题。在网络之中,教师和师范生都可以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案,透过转换不同角色获取不同的经验,体验不同角色产生的不同感觉。同时,虚拟环境可以消除面对面沟通带来的焦虑,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在对话中及时吸收对自己有实际利用价值的信息,通过更加深入有效的追问,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即使发生冲突,双方也能找到更合适的方法解决。数字化校园网可以把师范生微格教学技能评价结果和个人资料、微格教学实训记录、个人评价量表及教学设计方案放在一起,建立个人评价信息库。巨大的存储能力还可以把定量评价、自我反思信息、定性评价结果、评价图表等信息放在个人评价信息库,这就更能全面客观评价学生的微格教学技能水平。

4.数字化校园网的微格教学技能评价能更好地实现评价目标,通过持续反馈,促进学生反思和提高自己

反馈是微格教学技能评价的重要手段,在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和教师评价反馈中,师范生进行自我反思,按照微格教学实训评价目标自我调整,达到自我发展和自我提高。数字化校园网可以实现持续反馈,把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融为一体,与自我反思保持同步。师范生能非常方便地了解同学、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寻找到适合自己的相关教学技能参考资料,参照微格教学优秀授课示范资源库,实现博采众长,汲取精华。在数字化校园网络中,师范生通过网络与同学、教师对话,解答反思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保证反思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师范生参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只有数字化校园网才能实现持续多维的互动反馈。

四、结束语

师范生教学评价技能 篇2

关键词:教学技能,动机,进阶卡

教学技能是师范生走向教师岗位的基本能力。师范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前都要经过系统的教学技能训练, 但由于教师资源短缺, 无法实现教师与师范生一对一的指导训练, 大多数学校都是让学生自己在微格教室训练, 教师给予少量指导。在这样一个几乎无教师监控的环境下, 怎样才能使得学生的各项技能得到显著提高达到卓越教师的基本要求是当前研究热点。[1,2,3]

通过调研作者所在学校的师范生发现, 真正想将教师职业作为个人理想职业的师范生不足10%。在这样一个内在动机不足的群体中培养其教学技能, 课程的任务设计与评价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目标—动机—任务—监控—评价之间的动态关联关系, 设计物理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的任务方案和评价方案, 促进师范生各项技能发展。实践表明, 只有目标和任务并不能完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还需要学生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目标、任务进行全程动态的自我监控、评价反馈, 才能激发动机促使其各项技能不断进阶。

一、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动机调查

动机是指向和维持行为的一种内部状态, 是能够帮助一个人达到某个目标的内部精神能量或心理力量。动机明确的学生在学习中会有更多的收获。[4](312)

通过对宁夏大学09、10、11三届物理师范专业学生的调查发现, 真正想将教师职业作为个人人生奋斗目标的不足8%, 另有11%的学生明确表示毕业后不从事这一职业, 剩下近80%的学生由于受所学专业、家庭及就业压力所迫, 不得不选择这个职业。

虽然大多数学生没有成为一名教师的动机, 但追踪调查结果显示, 师范专业80%以上学生毕业后都从事教师职业。因此在学校里训练学生的各项教学技能使其能尽快胜任毕业后的教学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目标、任务、动机之间的关系

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 (intrinsic motivation) 是指人们对活动本身感兴趣, 活动能使人们获得满足, 是对自己的一种奖励与报酬, 无须外力作用和推动。外在动机 (extrinsic motivation) 不是对于活动本身产生兴趣而产生动力, 而是由活动以外的刺激对人们诱发出来的推动力。[4](315)

研究发现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当外部刺激以后人们也许理解了任务的意义, 由此对任务产生了兴趣, 或个人能力提高后有完成任务的成就感时都会使得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

师范专业的学生缺乏当教师的内部动机其中之一的原因是对自己能否胜任教师职业存在疑虑。教师职业是直接面对课堂上几十双眼睛并且侃侃而谈的职业, 有些师范生胆量小、普通话不够标准、声音不够洪亮、粉笔字写的不好等都是成为一名教师内在动机的障碍。通过一个阶段训练, 他们有了一些成就感时, 对这个职业也有了信心, 也会逐渐形成内部动机, 调查发现通过训练一学期以后, 将教师职业作为理想职业的师范生上升至30%左右。

因此内在动机不足, 就应该先通过外在激励诱发外部动机, 等有了成绩后就自然会转换为内部动机。目标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导引的作用, 清晰的目标也可以激励学生高绩效的完成任务, 产生强烈的外部动机。

目标可以激励学生完成绩效有以下四个原因: (1) 目标有助于学生关注任务。如有完成某项任务的目标清晰, 学生就会关注这项工作。 (2) 目标有助于学生知道做什么。需要通过哪些工作或训练能达到这项成绩。 (3) 目标有助于学生知道任务怎么做。拥有一个目标可以帮助学生设计并实施达到目标的具体计划。 (4) 目标可以鼓舞学生坚持不懈。在计划实施过程中时刻提醒学生究竟离自己的目标还有多远。

因此应该将课程总目标分解为一系列子目标, 再根据子目标设计一系列任务, 完成任务、达到目标, 学生就有了成就感, 成就感使个人得到满足, 就会变为内部动机, 有了内部动机就会持续关注新的目标, 构成一个目标—任务—动机的良性动态循环。如图1。

三、基于目标任务的“物理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课程设计

物理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 (简称“训练课”) 是继“中学物理教学法”之后、教育实习之前的一门课程, 前面已经学习了课程标准解读、教材分析方法、教学设计流程、教学测量与评价等理论。本门课程的总目标是训练师范生的各种课型的课堂授课技能, 使其达到初入职教师的能力要求。

研究者对课堂教学技能的研究有不同观点, [5,6,7]但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训练有其特殊性。首先, 师范生校内训练无法面对真实课堂情境, 因此根据课堂过程演变的变化技能不容易体现;其次, 师范生上课还要检验自己的教学设计水平及实现教学设计的能力, 技能中应该包括“教学设计及实现能力”。据此, 师范生课堂授课技能包括“导入、教学语言、提问、讲解、强化、演示、课堂控制、板书、结束、教学设计及实现”十项能力。

根据图1的思想, 为了达到这些能力目标, 须设计真实的任务让学生完成, 在完成的过程中提高能力。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不应将各项技能分解训练, 应该在任务中渗透目标, 经过多个任务训练促进各项技能动态进阶。

物理课型一般包括“概念规律课、探究课、实验课、总结课、试卷讲评课”五种, 其中前三项属于新授课, 后两项属于复习课。但每种课型都需要上述十项能力, 但侧重点不同。基于任务的设计理念一方面是训练学生的十项教学技能, 另一方面让学生熟悉五种课型的授课规律, 完成课程总目标。

一学期任务实施流程设计: (1) 班级分组。每5~6人形成一个训练小组, 每组选一个中学物理教学单元, 该单元中至少包括概念规律、探究、实验课型。 (2) 不分课型写出本单元及每节课的教学设计。 (3) 每学期17课, 每课3学时。每种课型根据难易程度分配2~3次课进行训练, 并且完成每种课型完整的录像。 (4) 每组一间微格教室进行训练, 组员互相扮演教师及学生角色讲课并录像, 讲解完进行组员互评, 任课教师实施监控和指导。 (5) 每阶段任务结束后, 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6) 期末教师对讲课视频、教学设计, 并结合小组评价给出综合成绩。

学期目标很明确, 学生知道每一阶段的任务, 他们会为了完成任务而设计训练计划。小组是学习的共同体, 学生集体分析教材、写教学设计, 讲解同一个课题, 取长补短。

四、基于任务的自我监控进阶卡设计

(一) 学生自我监控策略产生的背景

目标任务法在我校10、11级两届学生实施。10级学生实施一学期后发现每个学生都按要求完成了任务, 但效果好, 学生前半学期各项技能进步明显, 但后半学期几乎停滞。通过分析总结发现原因如下: (1) 动机激活水平过低。由于监督体系不完善, 导致学生的动机激活水平过低, 学生新鲜感过后就开始应付差事, 虽然都完成了任务但质量不高。 (2) 无法得到及时反馈。目标动机理论认为“学生如果得不到确切反馈的话, 目标就无法发挥激励作用, 如果一个学生还不知道他现在离目标有多远, 他就不知道何时应该开始更努力地工作。”[4](329)学生训练过程中师生不是一对一训练, 学生没有得到及时反馈。 (3) 组员之间的评分没有区分度。同学之间碍于面子, 评分没有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 (4) 教师诊断属于终结性诊断。期末时对一学期作业进行集中评阅打分, 只能评估学生达到课程总目标的程度, 诊断出的问题也不到解决。

按照目标动机理论, 对于目标监控有三种策略:总时间、总目标、任务分解子目标。研究证明任务分解子目标监控法, 学生获得的绩效最好。[4](328)师范生教学技能评价属于真实任务评价, 需要实地观察学生授课的全过程才能诊断出问题, 对每一项技能给予及时评价反馈, 若让一个任课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每次任务给予评价, 其工作量之大是无法实现的。如一个班40个学生, 一学期每个学生录制5节课, 每节课30分钟, 若教师对每节课都给予评价, 则每个阶段任务教师需要花费20个小时观看学生讲课录像并进行评估。每个阶段还有相对应的教学设计, 若按照评价标准评阅一份教学设计需要10分钟, 每次课的教学设计评价也需要耗时7个小时。一个任务需要花费27个小时进行评估这是不现实的。因此对10级学生教师只是监控了学生上课的总时间和总目标, 导致学生的绩效水平不高。

既然教师监控无法实现, 小组成员之间打分反映不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我们需要调动学生自己的力量进行自我监控评价。

(二) 评价体系设计

我们采取合约式标准参照评估系统, 所谓合约式标准参照评估系统要求教师与全班学生制定一个合约, 用一套成功准则或掌握标准构建起来的一系列评价标准来评价学生。评价系统包括这学期的学习任务及各个任务的数量和质量要求。学生学期之初就清楚知道评价合约由哪些内容组成, 为了获得一个自己满意的分数, 学生准确地知道他们必须完成什么任务, 应该付出多大努力。在某种程度上学生自己可以掌控自己在的期末总成绩。

(三) 评价标准设计

实现合约式标准参照评估系统的关键是建立一些与成功或掌握对应的标准, 让学生根据标准诊断自己目前的水平。师范生教学技能是在模拟真实课堂情境中实现的, 是师范生课堂教学行为的真实表现, 需要制定若干表现性技能的评估标准。模拟课堂的十项表现技能可以用Pi表示, P1:导入, P2:语言, P3:提问, P4:讲解, P5:强化, P6:演示, P7:课堂控制, P8:板书, P9:结束, P10:教学设计及实现能力。这十项技能也叫课堂教学的一级技能。

每一项一级技能又可以分解为一些具体要求, 也叫二级技能, 用Pij表示。这些要求也可以作为评价此项技能的标准。以P2语言技能为例, 其二级评价标准如表1所示。

(四) 自我监控进阶卡设计

学生在训练过程中需要一个明确反馈, 使得知道自己处于哪种水平, 促使个人制定计划, 付出努力。因此为了得到精确反馈, 我们又将各项技能转换为量化的指标。若将掌握教学技能按照百分标准计算, 那么十项技能满分是100分。每一技能根据重要性程度设定对应的权重。各项权重比例如表2所示, 一级指标对应的分值见表2中的SW值。

制定标准一方面是为了评估学生的水平, 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根据标准监控自己到达什么程度, 详细的标准也可作为训练指南, 指导学生训练自己的能力。

在表中对应项上自己认为合适的等级上打1, 统计7项二级指标中获得A、B、C的个数, 并带入A、B、C的值算出该项二级指标的得分Grad (P2) =x×A+y×B+z×C。所有一级技能指标总分换算为三个等级:优秀、良好、合格, 其分值范围如表4。

则如表3所填数字语言技能等级为Grad (P2) =x×A+y×B+z×C=3×1.43+2×1.14+2×0.86=8.29, 即七项二级技能中3项A, 2项B, 2项C属于良好水平。

用EXCEL统计这些表格非常方便, 只要学生按照要求填写相应的数据, 计算机会自动算出等级。总的课堂授课技能也分为三个等级, 优秀、良好、合格。

每项任务完成后, 学生填写进阶卡自我评价各项技能处于哪个等级, 如果自己认为达到了这个等级就报告教师, 由教师最终给予评定, 若没有达到要求就继续训练, 达到要求就可以进入下一阶段训练。

为了评价的公正公平, 监控策略采取自我监控与教师监控相结合。学生自我监控评价采取技能进阶卡, 自己在个人进阶卡评定等级, 然后提交给教师由教师最终裁决。

(五) 结论

使用了进阶卡后, 学生的动机非常明确。表6为样本各阶段进阶情况统计表, 表中包含每各阶段各分数段学生人数及所占比例。跟踪统计发现, 学生每一阶段都会有明显进步。

五、结语

将师范生教学技能总目标分解为一系列技能的二级子目标, 并设计出所有二级目标的评价标准, 学生通过各种不同课型模拟授课训练个人的各项子目标, 设计出评价各项技能水平的进阶卡, 学生对照标准决定个人是否进阶, 通过这样的方法, 将监控评价主角由教师转换给学生, 一方面克服了教师无法全面监控所有学生的弊端, 另一方面学生自己明确知道个人各项技能所处的水平, 激发了学生不断进阶的热情, 学生的各项教学技能水平不断提升, 在获得成功的体验的同时, 对未来教师职业有了坚定的信心。

参考文献

[1]田晓, 吉日嘎拉, 曹永军, 孙咏萍, 万欣欣.物理学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研究与实践——以内蒙古师范大学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4, (09) .

[2]梁梅.突出教师教育特色构建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 2003, (12) .

[3]郑丹丹.教师教育者及其专业标准的国际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3.

[4][美]斯滕伯格, 威廉姆斯.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

[5]王宪平.课程改革视野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6.

[6]岳辉吉.微格教学与物理师范生基本教学技能培养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07.

师范生教学评价技能 篇3

关键词: 说课技能 评价 Rasch模型 加权拟合统计

说课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研讨形式,说课技能训练对提高师范生教育教学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已成为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师范生说课培训实践中,师范生的说课技能评价主要依靠指导教师的主观评分确定,评价可信度相对较低。

丹麦数学家Georg Rasch于1960年提出的Rasch模型提供的统计框架可以消除主观评价中各方面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1]。该模型除了考生能力和试题难度两个因素外,还将评分员及评分量表等因素加入模型,不仅可以分析考生能力和试题难度导致的评价差异,而且可以分析由其他因素导致的评价误差来源,可有效提高主观评分信度[2]。

本文通过Rasch模型对说课比赛中学生的表现、评分者的评分及评分标准的难度做整体分析,从而检验是否每个学生都得到合理评估,评分者对学生的评估是否做出了合理判断及评分严厉度的差异,评分标准的难度值是否符合学生的整体能力,为师范生教学技能评价提供有益参考。

1.研究对象

以某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四年级的8名师范生(其中男生3名,女生5名)的说课比赛成绩为对象,其中说课内容包括一说教材,二说教法,三说学法,四说教学过程,五说教学评价,六说板书。5位评分教师根据说课学生上述六方面的表现,按照评分标准采用10点计分,具体见表1。

2.研究方法

采用Bond & Fox Facets[3],一种进行多面Rasch分析的计算机软件程序对上述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本研究设计了三个侧面,即学生表现、题目/任务难度、评分者的严厉度。采用的可以接受的吻合统计(infit)范围设置在0.6-1.4之间[4]。此外,学生表现评估报告分离比的期望值大于2.0[5]。

3.研究结果

3.1对评分者、学生及内容的概述

在这次说课比赛中,对学生能力、评分者严厉度和评分标准难度的总体评估结果见图1所示。图中最左侧呈现的是对数(logits)刻度,范围从-2到+4,对于三个侧面标尺都相同;学生能力以学生编号呈现在第二列,能力最高的学生在顶端,能力最低的学生在底端;评分者的严格程度在第三列,最宽松的评分者在底部,而最严格的评分者在最顶端;项目(评分标准)的难易程度在第四列,图中由上而下依次为由难而易;最后一列为评分量表的使用情况。该图可直观地显示每个侧面的整体分布及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由图1可知,8名学生的能力排序,其中最高能力的表现者为S6,最低能力的表现者为S4;评分者中有3位在0以下,1位评分者在0处,1位在+2到+3之间,显示5位评分者中4位较宽松,一位较严格;在项目难度方面,既不容易,又不难,六个项目中一个高于平均值,三个处于平均值,两个低于平均值。

3.2学生能力表现分析

学生能力表现的估计值从-0.94logits到3.95logits(图1第2列)。按照学生表现的质量以降序排列。具体来说,能力估计值纵列显示学生6是能力水平最高为3.95logits,而学生5能力最差为-0.94logits。

学生说课比赛中的能力表现分析的吻合统计——加权拟合统计(infit)结果见表2。在表中,拟合统计显示所有学生都拟合模型,加权拟合统计量(infit)在可接受范围内(0.6-1.4),表明每个学生都能被科学地评估,得到合理的能力分数。

多面Rasch分析也提供RMSE(Root Mean-Square Standard Error),即估计值标准误均方的平方根,代表估计的平均误差。学生能力的RMSE是0.24,表明学生的测量误差很低。分离比(Separation)取值范围在0至无穷大,达到2就能区分高低水平,学生的分离比是5.20,超过了最低要求2.0,说明依据学生的表现能够把学生的能力区分开来。上述结果说明本测验信度高,能够按照能力水平将学生区分开。

3.3评分质量分析

5个评分者的严格程度平均值为0,表明评分者的评分整体上比较适宜。对评分者评分质量的吻合统计结果见表3。按照拟合统计量可接受的范围(0.6-1.4),表明评分者对学生的表现都作出了合理判断。评分者的分离比为5.61,分离信度为0.97,这些信息表明评分者之间是存在差异的,5位评分者中至少有一位评分者在评分过程中表现出明显不同的严厉度,但总体上呈现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他们以统一标准行使自己的评判职责。

3.4项目难度分析

对项目难度分析的吻合统计结果见表4。表中项目以难度降序呈现,结果显示“项目1”是最难的项目(说教材),“项目4”在六个标准中是最容易的(说教学过程)。“说教材”成为学生说课最困难的项目,表明入职前的教师(师范生)由于缺乏对教材的系统学习与思考,未能在深入理解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教材。拟合统计显示所有项目都非常吻合模型期望,各个项目的infit统计量都在0.6-1.4之间,即各评分者跨评分标准的一致性较好,各评分者在同一评分标准上的宽严标准相同。

4.讨论

在依靠主观评价学生的学业能力时,传统做法是除去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评价者所给平均分就代表学生的学业能力,这样的做法往往存在局限性。评分者对评价项目的理解及要求(严厉度)存在差异,有可能给出最高分或最低分的评分者对学生的表现做出了合理判断,即检测存在样本依赖与测验依赖[6],学生的能力无法得到客观评价。

与传统教育测量相比,Rasch模型分析可以鉴别影响主观评价可靠性的各种因素,如特殊的评分者、特殊的评分标准。同时,能够依据吻合统计(Infit)改进测验,当发现不吻合因素时,能够通过与评分者、参与学生进行讨论改进评估。本研究基于Rasch模型对师范生说课能力评价结果的分析提供三个评估侧面之间的关系(图1)、学生能力和吻合统计(表2)、评委的严格程度和吻合统计(表3)、项目难度和吻合统计(表4),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每位学生都在吻合统计范围之内,说明每个学生都能被科学地评估,得到合理评价,其分离比说明测验信度高,能够把学生分为不同能力水平;对评分质量分析得到拟合统计量在可接受范围,证明评分者对学生的表现做出了合理判断,分离比等信息表明评分者之间存在差异,但总体上呈现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对评分标准(项目难度)的分析表明各评分者跨评分标准的一致性较好,各评分者在同一评分标准上的宽严标准相同。

参考文献:

[1]晏子.心理科学领域内的客观测量——Rasch模型之特点及发展规律[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8):1298-1305.

[2]Linacre JM,Wright.BD.A user’s guide to FACETS:Rasch model computer program,version 2.4 for PC compatible computers[M].Chicago,IL:MESA Press.1993.

[3]Bond TC,Fox CM.Applying the Rasch model:Fundamental measurement in the human sciences (2nded)[M].Lawrenec Erlbaum Associates Inc,2012.

[4]Wright BD,Linacre,JM,Gustafson JE,Martin-Lof P.Reasonable mean-square fit values[J].Rasch Measurement Transactions,1994,8(3):370.

[5]Linacre,JM.Many-facet Rasch measurement.Chicago,IL:MESA Press.1993.

[6]王蕾.Rasch测量理论及在高考命题中的实证研究[J].中国考试,2008(1):32-39.

师范生教学评价技能 篇4

您好!感谢您支持我校2014年顶岗支教实习工作。为全面了解实习生的教学技能提升情况,不断改进顶岗支教实习工作的成效,特开展此项调查。希望您能根据顶岗支教实习生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真实感受,客观、真实地填写调查问卷,以便我们据此作出正确的决策和措施。非常感谢您的配合。

顶岗支教实习办公室

所在学校类别(小学/初中/高中): 学校地点: 教学科目:

请您仔细阅读下列每一道题,根据题目中所叙述的内容和实习生实习期间教学实际情况,按以下四个等级加以评定并填写在括号内:

A.4分 B.3分 C.2分 D.1分

一、对教学设计技能的调查

1、您认为实习生分析教学目标时

①实现了三维目标的融合()②教学目标描述准确、到位()③教学目标具有层次性()

2、您认为实习生处理教材时

①钻研教材,客观理解编者意图()②通读教材,弄清每部分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③对比不同版本、新旧教材的不同,主动调整教材()④科学地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

3、您认为实习生在运用教学方法时

①根据教学情境和自身素质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②了解学科教学方法的优缺点,优化组合教学方法()③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参与度()④能够根据课堂教学的生成性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4、您认为实习生实施教学过程时

①各个环节联系紧密、衔接性好()②灵活调控各个环节,突出重点环节()③各个环节的教学任务主次分明、条理清晰()④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去()

5、您认为实习生教学评价时 ①能够对教和学做出有效的评价 ④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具有科学性、灵活性()

()

②评价方法多元,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③注重被评价者对评价的反馈

二、对组织和指导课外活动技能调查

1、您认为实习生在实施中小学课内外活动时 ①熟悉活动的种类,掌握活动的内容 ③能够通过活动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

④评价语言具有客观性、具体性和激励性()

()

()②依据教学条件和学生实际选择恰当的活动()④能够通过活动增进师生感情

2、您认为实习生设计课内外活动方案时

①活动目标清晰,任务明确 ②方案中的流程步骤具有明确性和可操作性

③方案流程中的各个环节衔接紧密 ④尝试着引导学生设计方案,发展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3、您认为实习生通过组织指导学生参与课内外活动,能够提高

①组织策划、协调能力 ②语言和思辨能力 ③管理和领导能力 ④团队合作能力

4、您认为实习生组织课内外活动

①能够随时灵活调控活动中的各环节 ②能够处理好活动过程中出现的意外问题 ③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三、对课堂教学操作技能调查

1、您认为实习生导入新课时

①能自然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②与新旧知识联系紧密,目的明确()③导入时间掌握得当、紧凑()④能够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集中注意力()

2、您认为实习生板书 ①板书设计层次清楚、布局合理

②条理清晰、简明扼要()③突出教学重点,体现难点()④图文搭配合理,工整规范()

3、您认为实习生讲解教材内容时)

()()

()()()()()()()()()()

(①灵活地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②讲解围绕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破解难点()③讲解清晰、逻辑性强,生动有趣,启迪学生思维()④注意信息反馈,及时转变讲解方式,调控讲解内容()

4、您认为实习生的课堂提问

①突出教学重点、难易适度()②把握提问时机,停顿适当,给予思考时间()③提示恰当,启发诱导,对答案及时分析评价()④了解学生当前学习状态,调控教学进度()

5、您认为实习生结课时

①结束内容具有概括性,能使所学知识系统化()②重点突出,利于深化、巩固所学知识()③结束方式与教学内容相适应()④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对整堂课画龙点睛()

四、对教学媒体使用技能调查

1、您认为实习生制作教学课件时

①目的明确,任务清晰()②突出学科特点,与其他学科知识融会贯通()③科学地选择学科素材,恰当运用图片、声音、视频和动画等素材④内容科学,重、难点突出()

2、您认为实习生筛选信息时

①会综合使用搜素引擎、网站和网络数据库等筛选方法()②依据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合理选择教学信息()③对所筛选信息合理加工处理()④信息的来源具有权威性,如来自万方数据库资源系统()

3、您认为实习生使用教学媒体材料(工具)时

①符合学科特点,直观易懂()②能根据教学实际对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做简单处理()③能够呈现过程,形成表象,展示事例,开阔视野()④操作规范、方法得当,呈现效果显著()

4、您认为实习生选择教学媒体类型时

①能根据学习类型和媒体功能关系合理地选择媒体类型()②能将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恰当地结合起来辅助教学()③依据教学实际合理使用听觉型媒体、视觉型媒体和交互媒体()④能遵循适用性、实用性和经济性的原则()

5、您认为实习生对教学信息

()

①具有随时搜集教学信息的意识()②具有处理教学信息的能力(如判断、批判、处理和传递能力)()③具有良好的信息道德()④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发展自己(如扩大知识面、提高生活质量等)()

五、对教学研思技能调查

1、您认为实习生教学前反思时

①反思自己以前的教学或学习经验()②分析学习者特征(包括预估学生实际能力和鉴别一般特征)()③分析现有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条件()④预设在讲授时遇到的问题并制定出对策

2、您认为实习生在教学中反思时

①机智地处理课堂中发生的意外事件()②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以适应学生当前的课堂学习状态()③关注课堂中学生情感、行为的变化,以调整教学进度()④通过课堂生成性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您认为实习生教学后反思时

①注重对教学理念(活动持有的基本态度和观念的反思)的反思()②有意识地反思教学外在动作和内在心理活动等教学行为()③分析教学效果(课堂教学目标的达到程度、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

4、您认为实习生在教学反思时运用到的方法主要有 ①记录总结反思 ②观摩分析反思 ③交流对话反思

()()()

()④能够及时对整个教学活动再回顾并作出理性分析()④小组合作反思()

5、您认为实习生在写调研报告时 ①潜心研究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师范生教学评价技能 篇5

一、评分标准

(一)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

1、普通话教学(外语专业用外语),发音清楚,准确流畅。(10分)

(二)板书和书面表达技能

2、教案(参赛教案的复印件)格式规范、书写整齐、布局美观。(10分)

3、板书规范工整,设计、布局合理。(10分)

(三)教学设计技能与教学过程

4、教案设计能结合学科特点,具有思想性和科学性。(10分)

5、教学内容充实,重点、难点突出,条理清晰。(10分)

6、教学方法恰当,富有启发性。(10分)

7、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得当。(10分)

8、教学过程组织严密,讲授熟练,师生互动效果好。(15分)

9、准确掌握课堂教学时间。(5分)

(四)教态及总印象

10、服饰整洁,教态自然,有亲和力。(10分)

二、注意事项

高校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 篇6

关键词:高校,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优化策略

高校地理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实践教学活动,本文正是从高校地理专业师范生微格教学和教育实习两个环节出发,找出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优化地理师范生课堂教学的策略,其目的是推进高校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的科学发展,从而提升高校地理师范生的教学专业素养[1]。

一、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重要性

“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建立在教师本身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教学技能基础之上的”[2],二者缺一不可。只拥有广博的专业知识而没能掌握熟练的教学技能,是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因为这样的教师不可能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方法把教学搞得生动活泼,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起来,运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不可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学技能训练是提高师范生教学素质的重要培养内容,是不容忽视的。

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实践教学活动,并能让师范生在步入工作岗位后,很快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具体表现在: 一是通过实践性教学训练,不仅可以加深地理师范生对书本上和课堂中那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还能提高地理师范生“三板技能”和地理挂图运用的熟练程度。系统的技能训练增加准教师的自信心,提高年轻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二是提高地理高师范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地理师范生在大学课堂所学的知识大多为书本知识和应对考试的记忆知识,很多学生对此并没有真正地理解和吸收。要想把这部分知识变成学生能够理解和吸收的知识,就需要地理师范生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若给学生一碗水,必有一桶水”的道理。三是提高地理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和技巧。技能和技巧往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一位优秀的地理教师必须是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 反思和改进方法等过程才能慢慢成长起来的。因此,通过大量的实践教学,不仅使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得到提高,综合素质也会得到全面的提升。同时,出色的教学技能是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的敲门砖。据调查显示,大多数用人单位在选拔教师的考核中必有针对师范生教学技能的考核,如说课、试教、讲课等。

综上所述,加强地理师范院校大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科学策划每一个教学实践环节,从整体上构建一个合理的课堂教学实践体系,是高等师范院校构建科学合理培养方案的一个重要任务[3]。

二、地理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实训结果分析

本次研究选取的样本来自佳木斯大学( 以下简称“我校”) 2011级地理师范生的微格教学活动及教育实习。2014年10月8日至11月16日是我校师范生教育实习时间。在此之前,地理教法教师已经采用微格教学的形式来提高学生们的课堂教学技能。因此,笔者把对地理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的观察分为微格教学和教育实习两个阶段。

( 一) 微格教学阶段

本阶段,研究对象是我校2011级地理师范生进入教育实习之前的微格教学,按照微格教学的需要把课堂教学技能设定10项观察指标,对地理师范生的模拟课堂教学技能进行观察。按照优秀、良好、合格、较差等四个等级划分。通过对本班45名学生的统计分析得出: 优秀者为9人,良好者为17人; 合格者为14人,较差者为5人。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微格教学中表现合格和较差的所占比 例为42. 2% ,表现良好 者占比例 为37. 8% ,而表现优秀者所占比例仅为21% 。具体分析出现问题的最主要原因:

1. 语言技能。大多数师范生的语言表达是比较准确合乎逻辑,并且大部分都能用普通话进行教学。但是,有些学生在微格教学过程中常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紧张而导致忘词,语言表达不流畅; 声音小,吐字不清,教学信息不能得到有效传播; 语气平淡,语速较快,缺乏激励性的语言; 常常伴有习惯性用语或口头禅,如“嗯”、“啊”、“对吧”以及对上一句话的重复; 还有的师范生不经意间说出方言,影响了学生的听课效果。

2. 导入技能。俗语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直接产生要知道问题的欲望和建立良好知识联系体系,是一堂课顺利完成的前提。但通过观察发现有一部分师范生缺乏课前的导入技能,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在一开始就对本节课失去了兴趣,使剩下的教学时间沉闷而没有生气。

3. 体态语技能。大部分师范生的表情亲切、自然大方,给人以亲近感、敢于用目光交流。但有些师范生讲课期间在台上来回走动和摆弄粉笔, 不用目光与学生进行交流,也不与学生互动,一堂课成了一个人表演的舞台,这样就有可能漏掉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和信息的反馈。师范生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学会用目光和进行信息的传递,并且要适当运用停顿,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进行问题的回答,掌握学生的接受情况,达到良好的效果。

4. 三板技能。三板技能是地理师范生所必备的特殊授课技能。恰当的时机展现三板技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授课效果。从微格教学的环节看,师范生往往能把本次课的主要内容罗列出来, 却不能体现其重点所在,使学生看着密集的板书而抓不住重点; 在板书设计环节,除了个别师范生的板书是经过精心设计,相当一部分学生都是主要内容的简单罗列,形式较单一,缺乏合理性,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另外,还有的师范生板书的速度慢、字迹不规范、不美观,影响了学生的听课效果。“三板”技能在地理课中运用得最多,但有些师范生对此重视不够,其原因包括: 第一,没有掌握正确的绘图方法; 第二,平时训练不够; 第三,没有进行系统的板图板画技能的训练。

5. 结束技能。在一堂课结束之时,多数师范生都能对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的、教学重点进行归纳总结,但有些师范生只是将所讲内容进行一个简单的复述,没能突出重点和穿针引线,使知识显得凌乱,更没有启发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还有些师范生在一堂课结束之时没有进行小结, 匆匆忙忙就下课了。正所谓要“有始有终”,一堂精彩的课不仅有一个良好的开始,还应该有一个完美的结束。要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详细的归纳,突出重点,并设下悬念,可以使学生对下一节课的知识充满了向往。

( 二) 教育实习阶段

本阶段的研究主要选取了指导教师进入课堂随堂听课的方式采集相关信息。笔者选取了教学实习点的七所初高中进行研究,深入地理师范生课堂教学进行现场观察。针对微格教学环节设定的10项指标和结合实习点指导教师的意见,对每个学生再一次进行评定。对45名学生进行综合评定结果为: 优秀者为14人,良好者为23人; 合格者为6人,较差者为2人。

在对高校地理师范生微格教学录像的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上,对地理师范生在教育实习课堂中的教学行为进行观察与记录。通过对比发现 ,地理师范生在微格教学中出现的教学技能问题有很大改善,在课程导入与结束方面都做了改进,虽然说还有个别师范生对导课技能和结束技能的掌握还有欠缺,但较第一阶段都有很大进步。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 在教学语言、讲解等言语呈示的技能方面还缺乏艺术性与启发性; “板图板画”技能方面的基本功还不够扎实; 涉及师生互动的提问、反馈强化、组织教学、教态变化等方面的技能还存在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与学生的交流。

三、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和优化策略

( 一) 增设技能课程,规范技能标准

目前,高校地理师范专业中教学技能训练的课程体系还不够完善,地理师范生教育课程还只局限于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这三门,所占全部课程体系的比例远远少于发达国家,这样只会使师范生在地理教学技能的训练过程中获得的理论指导不够,地理教学技能不够全面、扎实。

增设技能训练课程是提高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社会对地理教师要求的不断提高,就必须在高校地理师范专业增设教学技能训练课程并予以落实和强化。对陈旧的地理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应做相应的调整,纠正过去教学中重理论讲授、轻技能训练的做法。适当增设地理教学技能训练、地理教学设计、地理微格教学、板图板画等技能训练课,并提高技能训练课所占的学分比例。具体实施方案: 第一学年增开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培养学生“口笔相应”的通用技能; 第二学年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课,培养师范生应用现代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的能力; 第三学年开设地理微格教学训练、强化师范生地理教学技能; 第四学年以教育实习为依托,在实践中提高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这样形成递进式、衔接紧密和科学的地理师范专业课程体系,为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提供更专业化、更系统化的指导。

( 二) 在专业学习中夯实理论基础

一名教师如果不具有广博深厚的专业知识, 他的教学只能是生搬硬套的照本宣科。通过对微格教学和教育实习的观察与分析,笔者发现,地理基础知识不扎实是师范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的问题之一。作为地理师范生,应该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努力夯实专业基础、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同时完善自身综合素质。笔者认为在“授教学习”中,师范生应着力培养自身的口语、体态语和“三板”等技能[4]。

( 三) 在微格教学中寄理于练

教师技能的习得不能仅限于书本理论,更重要的是从实践中获得。从微格教学的各环节反映出,地理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在此阶段还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发现可避免师范生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出现。因此,在对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的培养过程中就更应该重视微格教学阶段的规范性和强化性,将理论教学与课堂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习得各个教学技能的理论和方法基础上,及时安排有关理论的实践活动,对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进行专项训练。

在微格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过程以照相、文字记录或录像等方式记录下来。微格教学实践完成后,采用重放录像、自我分析和同学讨论评价的方式,对培训对象的教学过程给予准确、及时的反馈和恰如其分的评价。通过反馈和评价找出优点和不足,便于师范生及时认识自己,是他们能否得到提高的关键。通过实践发现问题,修改教案,重复演练,提高技能。

( 四) 在教育实习阶段促进技能转化

地理教育实习是高师地理教师培养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师范生理论课程学习与地理教学实践之间的联系和纽带,是促进师范生地理教学技能转化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师范生向专业地理教师顺利过渡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许多高师院校对教育实习重视程度不够,如实习时间短、指导教师指导不到位、实习模式单一、学生中途逃课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师范生地理教育实习的质量[5]。针对出现的各种问题,高校师范专业应该加大整改力度,使学生认识到教育实习的重要性, 并延长教育实习时间以及加强实习环节中的考核评定等方面来提高教育实习的效果。

四、小结

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案例研究 篇7

[摘 要] 拥有专业的教学技能是教师开启教育工作的金钥匙。为了解师范生在校期间的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情况,本研究以某本科院校教育系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对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进行案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存在着不平衡、不突出,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教学技能训练时间不足、力度不够等问题。

[关键词] 课堂教学技能;师范生;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8-0070-02

课堂教学技能是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教学理论,运用专业知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并能促进学生学习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是我国自1998年起高校开设的新兴专业,为四年制大学本科。此专业是为适应我国教育改革、培养具有较高的理论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小学教师而开设的。为了了解高校师范生的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情况,本文对某本科院校教育系小学教育专业的100名本科生(这100名本科生都有见习和实习经历)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和相关访谈。

一 对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水平的调查研究与分析

本次调查对已经参加过见习和实习的100名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进行了一次关于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现状的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问卷调查的课堂教学技能包括普通话、教师口语、课件制作、三笔字、板书、教学设计、说课技能、导入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演示技能、口语交际技能以及教学机智13项一般课堂教学技能与语文学科特殊教学技能,对学生的各项课堂教学技能掌握情况分出“很熟练”“较熟练”“一般”“不熟练”四个等级。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给每项技能选择不同的掌握程度。问卷调查发出调查表100份,回收88份,有效调查表80份,回收率达到88%,调查有效率达到90.91%。

普通话过二级甲等的占总人数的70%,过二级乙等的占总人数的30%。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观察以及此次的问卷调查表统计,可以将该学校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现状归纳如下。

1 师范生整体技能水平偏低

从整体上看,师范生的各项课堂教学技能水平不是一致的。从调查统计结果来看,课件制作技能、讲解技能、演示技能、导入技能、教学设计和教师口语掌握较好的人数较多;而大部分的学生对于三笔字、板书、说课、提问、口语交际、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等技能水平一般甚至更差。学生对新型技能的掌握比传统的技能要好,熟练掌握课件制作技能的学生较多。学生对于灵活性技能的掌握还远不够,能熟练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不到一半。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一些技能本身结构复杂,如提问技能和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技能等,要求对技能内涵的理解,提问并不是想问就问,它需要在合适的教学环节和课堂主体的知识结构达到一定程度等条件同时具备的情况下,才能取得预期效果。另一方面,从访谈的结果来看,学生对这些技能的训练时间明显比其它技能的要少,而且也缺乏及时有效的指导。另外,对于同一技能,学生之间的差异也是明显的。如说课技能,有22.5%的学生是熟练掌握的,而70%的学生只是一般掌握。掌握得最好的导入技能也有58%,这也说明了总体的课堂教学技能掌握并不理想。

2 教学技能训练重理论轻实践

从适应社会生活需要来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教育教学要求充分利用和开发多种课程资源,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社会背景”。这样要求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融入生活与社会,更好地学习,学会学习与生活。这也自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进而对师范生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教育教学主导者的小学教师,自然首先应当了解和熟悉所生活的环境,掌握孩子应该掌握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去指导学生。而从访谈的结果来看,有些学生却不适应社会的变化,不了解省情或一些基本常识,没有学习有关教育政策、法规。在笔者访谈期间,当问及训练课堂教学技能的时间时,很多学生都表示进行教学技能训练的时间并不多,仅限于专业课教师的理论传授,虽然教育学、心理学有助于课堂教学技能的提高,但這些知识毕竟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另外,教育系关于课堂教学技能是有过训练的,教育系每学期都会举行微格教学技能大赛、诗文朗诵比赛、毛笔字课、粉笔字考核、多媒体技能大赛、到小学实地观摩等;对大三学生还有为期一周的见习,大四毕业生有三个月的教学实习。学期末还会组织试讲考核,以检测学生的教学技能是否达标。可是从访谈的结果上看,学生对于这些活动的作用并不满意,觉得效果并不显著,学生接触的时间还是太少,不能充分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因此,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无论是从时间还是力度上都显得不足。

3 课程安排不合理

在被问到课程设置合理与否时,接受访谈的本科生谈及对学校的课程设置并不满意。教育实践是训练课堂教学技能的重要途径,以本次研究的对象为例,教育见习安排在大三下学期的第十七周,仅仅一周的时间,虽然刚开始都是由系上老师带队统一时间集合,见习学生三人一组被分配到不同年级不同班级听课见习,但由于学生内部组织松散,加上此时小学各年级已是复习阶段,很多见习学生都是奔着听新课来的,以致于到后来很多学生积极性明显不高,听课笔记并没有认真做满一周,见习效果不甚理想。另外,由课程安排表来看,课程设置仍然是以学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实践课程明显不足。由于课程结构单一,尤其是实践性课程不足,教学实习时间短,导致学生不能做到及时发现自身教学技能缺陷并且很好地改正。教育学、心理学专业文化课程的学习占了绝对重要的比例,以致于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文化课的考核上,很少有心思关注教学技能的发展和提高。

4 学生专业认同感不高

教师的专业认同主要是指教师个人或群体在教育教学专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对自己身为教师的理解和看法。小学教育本科生只有了解所学专业,肯定其专业价值,才能够以主动接受的积极心态投入到专业学习中。因此,小教本科生的专业认同是其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实践活动,取得良好的实践成果的重要保证。在接受访谈的本科生中,有55%是调剂到这个专业的,当被问及是否会在毕业后应聘或考取小学教师时,只有65%回答“是”。可见本科生的专业认同感并不高,对小学教师这个职业也并不是十分热爱,从而也影响了学生对教学技能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 提高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的策略

1 加强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力度

学校应时时更新教育内容,调整教学目标,让课程紧跟时代步伐。教师要通过指导和示范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为他们形成教学技能奠定必要的基础。认真贯彻落实基础教育改革的相关精神,加大对教学技能培训的经费投入和支持。让学生能在一个较好的硬件设施实验室里提升技能。在教育见习方面,可适当地增加见习的次数。见习不应仅仅停留在听一两节公开课的基础上,还应适当地增加小规模试讲、与小学生沟通、班级管理等项目。

2 完善高校师资队伍

教学技能是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以后走向工作岗位必需的技能。学校应让全体教师都注意到这一点,并在上课的过程中有意地强化学生教学技能的训练,尽量做到将理论融入到实践当中去。在强化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注重其他实践技能培养。培养从两手抓起,一手是向高学历、高职称方向努力,鼓励教师考研、考博、晋升职称,支持他们申报科研课题,走学术提升之路;一手是安排教师深入小学,将自己的教学与小学教育教学相结合,着力探讨小学教育的特点,并贯穿于人才培养之中。教师培养要和专业建设相结合,利用专业建设的平台,促进教师发展。在招聘或引进教育专业课教师时,在追求高学历的同时,也应适当考虑所引进教师的中小学教育经验;对于现有教育专业课教师,也要鼓励他们走进小学、了解小学、体验小学教学,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积累小学教学经验与资料,成为真正的“双师型”人才,以指导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也应稍作调整,多一些技能层面的考核,能引起学生对教学技能的重视,从而更有利于本科生课堂教学技能的掌握。

3 增加师范生技能训练的实践性课程

在课程整合的基础上,应加强基础理论与小学课堂教学的联系。如在教育学课程里,可创设具体的课堂教学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等教学重难点。学校在教学技能训练方法上也应有所创新和突破,例如可针对学生特点运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如要点精讲法、范例演示法、观察体验法、书面作业法、对镜练习法、录音训练法、录像训练法、实地操作法、实验室训练法、达标考核法等,特别要重视微格教学技能训练。有研究指出,對师范生的教学技能的培养最有效途径是模拟教学、反复训练,而要矫正教学行为、改进教学过程的关键问题是反馈。同时,学校可以组织学生教师考察团到一些以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为重点学科的师范院校考察和学习,让学生的教学技能训练形式能多样化,更加有效。

4 加强师范生专业认同感

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选拔可以适当重新调整。对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选拔建议招生时除了总分上应有最低控制分数线外,在分科成绩、特长、潜质等方面也应有所要求,严格把关。例如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必须规定一个高考语文最低分数线。另外应该进行普通话、写字、文学等方面的“特长”面试。“入口”关把得好,就为师范生未来较好地掌握课堂教学技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次,学校应多方位多角度为训练学生课堂教学技能提供机会。比如,可适当多增加本科生见习时间、多组织学生观摩小学优秀教师上课、将微格实验室开放给学生,训练课堂教学技能等。

参考文献

[1]蔡伟.语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上一篇:党员承诺书大全下一篇:5s管理控制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