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绘画孔雀

2024-11-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班绘画孔雀(精选14篇)

大班绘画孔雀 篇1

执教者:张莉萍

一、设计意图:

(一)关注新课程主题推进过程中孩子的经验。

这个活动既是“我是中国人”的延续,体现了后续部分的挖掘,满足孩子的需求,比如:对傣族文化的传承。又是因为在“动物”主题进程中孩子们对孔雀特别喜爱,为了满足孩子这种喜爱以及表现的需求,推进主题的进展,所以选择了这个点,并选用与之最为贴切的傣族乐曲《金孔雀》来激发幼儿的感受与表现。

(二)关注知识与经验的有效融合,选择合适的切入点。

在设计过程中一直在思考的是究竟是以音乐切入还是以动物(孔雀)的表现切入?我想,既然是一个音乐欣赏活动,并作为一个知识点融入,整个过程设计就应该围绕音乐不断展开,围绕音乐让孩子倾听、感受音乐中的感觉。鼓励孩子用已有的对孔雀的经验和着音乐再现出来。这样就会达到一种双重效果,既满足孩子表现孔雀的愿望,提高表现能力,又提高孩子音乐欣赏的能力。

(三)关注音乐欣赏活动的本质,设计环环相扣的环节。

整个环节设计是为目标服务的,环节中的许多部分都是让孩子走在前,让孩子充分展现自己的经验。第一环节:交流经验,引发兴趣。在谈话中再现孩子的已有经验,了解孩子喜欢孔雀的理由,教师根据幼儿回答进行相应小结与提升,为后面的表现打下基础。引起幼儿倾听傣族的音乐——金孔雀的兴趣。第二环节欣赏感受音乐。第一遍欣赏后提问:这段音乐听上去怎么样?哪里好听?并小结:这段音乐真的很好听,傣族人特别喜欢孔雀,这段音乐也是看着孔雀优美的样子,激发了作曲家创作的激情。第二遍欣赏时,要求幼儿想象孔雀的不同动态,并以肢体动作表现出来。第三遍欣赏让幼儿边听音乐边欣赏PPT,进一步感知音乐,并学习孔雀的不同动态。第三环节,尝试跟着音乐表现孔雀不同动态。在幼儿表现后教师表演,并提问我跳得怎么样?好在哪里?让幼儿发现老师舞蹈表现中好的地方,并给予一定的提升。最后,师生共同表演,让幼儿充分体验舞蹈的快乐,将活动推向高潮。

二、活动设计 :

活动目标:

幼儿运用有关孔雀的经验感受乐曲《金孔雀》,并能大胆运用肢体语言表现自己对孔雀的认识与喜爱,体验用舞蹈表现的快乐。活动准备:

1、制作PPT:孔雀的不同动态。(根据音乐变化图片变化速度)

2、《金孔雀》音乐。

活动过程:

一、交流经验,引发兴趣。

1、2、这两天我们都在谈孔雀。你们喜欢孔雀吗?你最喜欢孔雀的什么?

有一个民族的人们最喜欢孔雀了,是什么民族呢?

小结:傣族人民最喜欢孔雀,把孔雀当做吉祥物,今天,我带来了一段傣族的音乐——金孔雀。我们一起来听听看,欣赏一遍,好吗?

二、欣赏感受音乐。

1、幼儿完整欣赏音乐《金孔雀》第一遍。提问:这段音乐听上去怎么样?哪里好听?

2、幼儿再次欣赏,想象孔雀不同动态。

提问: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受?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3、幼儿边听音乐边欣赏PPT,进一步感知音乐。

提问:音乐的快慢表达了作曲家看到孔雀不同神态的感受,你觉得孔雀在干吗呢?

三、尝试跟着音乐表现孔雀不同动态。

1、2、幼儿表现。

教师表演,幼儿欣赏。

提问:我跳得怎么样?好在哪里?

3、师生共同表演,体验舞蹈的快乐。

大班绘画孔雀 篇2

一、幼儿园大班儿童的绘画特点

大班幼儿绘画共有3个鲜明特点:一是“蝌蚪”造型的人物画像,大多数幼儿用圆形代表头部,四肢和躯干并未作出明确区分,或者用线条、三角形组合象征性地画出四肢,类似“头—脚”造型的人物在幼儿绘画中非常多见,形似蝌蚪,故被称之为“蝌蚪人”。二是以暖色为主要的绘画颜色,即使是男孩在绘画时也倾向于彩虹般鲜艳的色彩,最受幼儿喜爱的两种颜色是红和蓝,其次是绿,如果幼儿绘画出现大量黑色,则反映出幼儿悲观、消极情绪。在幼儿的绘画语言中,黑色代表着“不喜欢”。三是以自我为中心进行绘画,儿童对事物的认知是主观的,折射在绘画中,在构图时通常会把自己画在中心位置,身旁是与幼儿亲近的家人、朋友。如果把自己画在中间偏上或者偏下,则代表着幼儿的自卑。

二、幼儿园大班儿童绘画的心理解析

大班幼儿的绘画特点符合该年龄段孩子的心理、性格、认知水平,整体构图与配色有许多共性,绘画色彩是明亮、鲜艳的,绘画作品给人的感觉既温暖又快乐,反映了幼儿世界的天真烂漫、无忧无虑。正是由于幼儿绘画存在许多共同之处,对这些共性进行分析,找出幼儿绘画构图、色彩的与众不同之处,可及时发现幼儿的某些不良心理。

1. 压力与不满情绪

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和中班、小班不同,他们已经不再盲目听从成年人的要求,更愿意通过自己的主观认知来评价一个人或者一件事。由于年龄、能力、经验不足,幼儿面对自己不满意的事情往往无法自己处理,同时又无法用语言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意见,只能将不满情绪藏在心里,成为自己的“内在冲突”。幼儿园大班对学习的要求较高,会带给孩子一些压力。曾有调查显示,超过31的大班幼儿在绘画中表现出自己的不满与压力,非常典型的特点是色彩浓重、构图凌乱,有许多“×”号和棱角凌厉突出的图形,由此可见幼儿内心复杂,多种情绪积蓄在心中相互冲突。

2. 焦虑

焦虑实际上是一种对未知事物过度紧张不安的情绪,事情还没有发生,幼儿就已经不知所措,心中有明显的烦躁、忐忑,甚至是恐惧感。幼儿园大班年龄段的孩子内心敏感,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表情有时也会让孩子产生不安与猜测,同时幼儿的表达能力不足,特别是在陌生的环境中面对陌生的人,不知如何与外界沟通,所以很容易产生焦虑心理。有接近25的大班幼儿将自己的焦虑通过画笔表达,比如,在我们熟知的“蝌蚪人”造型中,有的孩子把自己画成一个大大的圆形,却没有明显地区分出哪是四肢,哪是身体,只是用几条和圆形极不协调的、很细的直线来代表身体四肢,给人的感觉是头重脚轻,随时有可能栽倒。整幅图画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圆点和凌乱的栅栏似的线条,表明幼儿不擅长表达,性格内向,封闭自我,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有焦虑情绪的孩子大部分是初到一个新的幼儿园,不能很快地适应新环境,老师应该让其他小朋友多和新来的幼儿交流,一起做游戏,用友爱、热情的态度缓解幼儿的焦虑情绪,使其能尽快融入新的集体。

3. 性别概念

国内幼儿园教学中,目前尚未开展独立、完善的性别教育,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儿童“营养过剩”的现象非常普遍,生理成熟的年龄越来越低,幼儿已经有了性别意识,但因为性别教育并没有在幼儿园教学中普及,很多幼儿虽然知道男女之分,知道自己的性别,但是对自己身体的某些隐私部位并不明确,也没有自我保护意识。儿童正处于好奇心极强的年龄阶段,因为对性别的好奇,女孩偷看男孩上厕所,或是男孩偷看女孩上厕所的现象时有发生,并且会把“偷看”的情节画出来,还有的幼儿在自画像中画出自己的性器官,这都说明幼儿对“性”的好奇,同时也反映出我国针对幼儿的性教育相对落后,已经无法与幼儿的生理成长相适应。为了给幼儿健康的性观念,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老师,都应该开诚布公地解答幼儿提出的有关性别的问题。

儿童喜欢绘画,因为画笔可以表达思想、抒发情感,分析大班幼儿绘画特点,发现幼儿的不良心理情绪,积极采取干预措施,只有老师和家长共同关心幼儿的心理成长,幼儿才能拥有健康、快乐的童年。

摘要:和幼儿园中班、小班不同的是,大班儿童即将跨入小学,为了让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教育,幼儿园对大班儿童的行为规范要求相对严格,儿童一时无法适应,难免产生抵触心理。绘画能够反映出孩子的真实心理状态,分析孩子的绘画构图、用色等特点,可帮助老师了解儿童内心,矫正不良心态,保证儿童茁壮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绘画特点,心理分析

参考文献

[1]许舒敏.大班幼儿对同龄幼儿绘画作品理解初探[J].黑河学院学报,2013(3):70-73.

大班幼儿绘画日记实践探究 篇3

一、打好基础是关键

幼儿进行绘画日记,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经过思想上的解放、基本绘画技能的铺垫以及生活经验的积累几个阶段。

首先,思想上的解放是指幼儿在思想上要抛开依照“范画”作画的习惯和思维,在作画时多联系实际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力,大胆创作。这个阶段的训练可以从小班就开始,老师在指导幼儿作画时,尽量少提供范画,可以运用多种形式向幼儿提供相关的绘画素材,例如同一个主题可以运用多媒体向幼儿提供多幅相关的图片素材,或者教师可以直接将幼儿带到户外进行最直观的观察,一棵小树、一朵小花、一只小鸟等等,都可以作为绘画的素材。

其次,掌握绘画的基本技能是幼儿进行绘画日记的基础。虽然在绘画日记过程中,我们讲究幼儿大胆、自然、原生态地表达,对绘画技能的要求并不高,但在幼儿的实际操作中还是往往会出现不会画、无从下笔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幼儿不善于观察身边的事或物,心中没有原创素材;另一方面是幼儿没有掌握绘画的一些基本技巧,脑海中的画面无法用绘画语言表达出来,这会直接影响幼儿的创作。因此,在中小班阶段,老师要着重指导好幼儿在绘画中对一些物体的基本形状、大小以及基本轮廓的把握,对物体远近、遮挡关系等知识的了解,并多加练习的这样幼儿在大班阶段进行绘画日记创作时,就能够做到自由发挥和大胆表达。

再次,生活经验的积累是幼儿进行创作的源泉。绘画日记是孩子用绘画的形式记录自己最快乐或最难忘的经历。如果孩子的生活丰富,自然孩子创作的题材与灵感就丰富,反之,孩子的生活经历单调、枯燥,也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创作。

二、营造艺术气息浓厚、多元化的绘画环境

要顺利地开展绘画活动,首先要为幼儿提供有艺术品位的绘画环境,使幼儿产生一种富有情趣的审美感受。例如在幼儿园公共区域,班级的大墙面、小墙面张贴各种美术大师的名画,让孩子在环境的耳濡目染中带来创作的灵感。另外,充分利用适当的时机,让幼儿感受特定环境的气氛,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也是美术教育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如:植树节活动,在班级主题墙内张贴各式树木花草以及大自然的图片,营造了浓郁的“植树节”氛围;“新年”时,在园内及班级装饰各种关于新年气息的灯笼、鞭炮、对联等,营造喜庆的新年气氛,让孩子在大量中国特色的装饰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所创造的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通过各种艺术环境的熏陶,幼儿在随后的“绘画日记”创作中,就有了更高的艺术品位,所创造的作品也将会更富有艺术气息。

三、给予适时的指导与有效的评价

香港著名幼教专家陆赵钧鸿在《不会读写,就让他们画出来》一文中说:“在幼儿尚不能充分利用语言和文字表达自己的时候,绘画就是他们对生活的最自然的表达。他们不仅会用画表现其所见,更会用画表现其所思、所想、所说,如他们的喜好、痛苦等等。因此,幼儿的绘画活动,很需要懂得儿童心理的成人去鼓励和指导。”大班幼儿在进行绘画日记创作时,教师及时的鼓励与适时的指导对于帮助幼儿开拓思维、联系实际、艺术加工等都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幼儿在进行绘画日记的初期创作时,对反映生活某一段经历或某一件事情,总会出现构图不合理、画面散而乱,甚至无从下笔等现象,这时教师对幼儿表现出的不同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对幼儿突破盲点与难点,有极大的帮助。

教师还需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及幼儿美术发展的规律,理解幼儿的日记画作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准确地评价幼儿日记画。有的孩子的作品看上去并没有美感,例如大班有一名幼儿画的爸爸是黑色的,一般情况下教师就会批评孩子用色不对,但我们的老师没有这样去做,通过与孩子交流,才发现孩子的爸爸每天都是很晚回家,在他的心目中爸爸的形象就是黑色的,这就反映了孩子内心真实的感受。因此这幅作品非但没有受到老师的指责,反而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受到鼓励的孩子们明白了,只要大胆表达内心真实的感受,就是成功的。

实践证明,有效的评价还可以拓展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的灵感,弥补幼儿能力的不足,让幼儿在教师的评价中获取有价值的意见与建议。例如一名幼儿在创作的过程中零敲碎打,不断地添画,结果整个画面主题不突出,比较凌乱。这时,老师在仔细观察幼儿的作品后,给出这样的评价:“你的观察力真强,发现了这么多好玩的事物,可是它们都挤在一起,我们都看不清了。”孩子也默默地点头,表示同意老师的意见。老师随后就提出:“让我们还是试一试另一种方式吧!”接着,老师让幼儿观察一幅连环画,让孩子从中寻找灵感。孩子仔细观察后,突然有了新的想法,激动地对老师说:“给我一张新画纸,我知道怎么去画了!”在老师的帮助下,孩子将画纸分成了四等分,按时间的顺序将事情的经过用四个小画面反映了出来,一副新颖、清晰的连环画形式的日记画就诞生了,老师同时按照孩子的口述,为画面配上文字,效果甚佳。而这种巧妙、新颖的画法受到孩子们的普遍欢迎,被孩子们广泛运用。

四、必不可少的有效谈话

谈话在幼儿创作绘画日记之前与之后都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创作前谈话就是为幼儿营造宽松开放的创作环境,让幼儿将绘画构思先表达出来、将绘画情景描述出来。它不仅能提高幼儿的思维想像力和语言表达力,提高绘画兴趣,而且能让幼儿相互学习和借鉴,实现资源共享,更有利于教师及时捕捉幼儿的闪光点,发现并纠正谈话中的不足,从而使幼儿“有物想画”,为之后的创作做好准备。创作后谈话是让幼儿将完成的作品向老师与同伴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绘画内容的具体描述以及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等,教师为此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和建议或及时调整教育策略,以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例如,我园大一班轩轩小朋友,她的绘画日记内容单一(主要是在家看电视),色彩灰暗。老师发现后,没有急于指责孩子,而是亲切地找轩轩谈话,通过多次了解,才发现轩轩父母长年在外打工,平日里都与爷爷奶奶相伴,日常生活就比较单调,这些画面其实真实反映了轩轩孤单、落寞的心情感受。老师发现后,及时与轩轩的爷爷奶奶沟通,希望轩轩的父母能尽早回到孩子的身边,给孩子一个丰富、快乐的童年。终于,轩轩父母在大班下学期回到了孩子身边,老师趁机一方面做好家长的工作,同时在班级经常表扬、鼓励轩轩。渐渐地,轩轩的日记内容丰富了,打羽毛球、健身、外出游玩……同时整个画面颜色鲜艳明亮了。

实践证明,有效地谈话,对于读懂孩子的绘画日记,了解孩子的内心有着重要的意义。

五、家园同步的支持与指导

幼儿绘画日记的创作离不开家园共同配合,家长对绘画日记坚持不懈的关注与配合直接影响着幼儿绘画日记的创作水平。家长要身体力行,积极地参与到幼儿创作的过程中,给幼儿提供必要的帮助。例如,家长可以多为幼儿创造接触不同事物的机会,让幼儿拥有更多的生活经历,从而带来丰富的生活经验与情感。幼儿在进行绘画日记创作时,有时还不能够将自己内心的感受完全表达清楚,这时家长可以用文字将幼儿需要表达的内容完整记录下来,以供欣赏者更加全面透彻地了解。

孩子的绘画日记是儿童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是儿童的一种语言,教师要读懂这种语言,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和一颗真诚的童心。我们相信,随着对幼儿绘画日记不断地深入研究,我们将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也将更全面地了解孩子。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孔雀 篇4

1.通过欣赏孔雀的美丽,激发绘画的兴趣,学习按一定规律用指腹压印画法画出孔雀羽毛的特点.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2.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及大胆作画的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训练幼儿细致的观察力。

二、活动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能大胆想象,一定规律用指腹压印画法画出孔雀羽毛的特点.三、活动准备

1.学具:活动材料每人一份,红,黄,蓝三种颜色每组一份.2.教具:音乐磁带,范画一张,孔雀图片若干张.四、活动流程

欣赏舞蹈,感受孔雀的美----出示图片,认识孔雀----讲解画法,激发兴趣-----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展示作品,师生共评----活动延伸:学跳舞蹈

五、活动过程 1.欣赏舞蹈,感受孔雀的美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舞蹈,大家想看吗?请你猜猜老师跳的是谁? 2.出示图片,认识孔雀(1)调动已有经验,幼儿讨论: 师:大家都说对了,是孔雀.你见过孔雀吗?在哪里?它长得什么样? 师:大家讲得真好.孔雀很漂亮,雄孔雀还会张开大大的尾巴,就象美丽的扇子,这就叫孔雀开屏.(2)出示图片,认识孔雀: 师:今天动物园里的孔雀也要开屏了,大家想看吗?你看,孔雀开屏的尾巴长得什么样?上面的有些什么? 师:孔雀开屏的尾巴上有花纹,这些花纹就象小兵一样排着队呢!3.讲解画法,激发兴趣

师:这样的美的孔雀我们一起来画画吧!老师已经画好了孔雀,请你给它添上美丽的.用你的指腹轻轻蘸点颜料按在线上,一圈红的,一圈黄的,再一圈蓝的,颜色的时候要把颜料擦干净.你自己可以想想还能怎么画呢?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引导幼儿学习按一定规律用指腹压印画法画出孔雀羽毛的特点.(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能大胆想象出不同的规律.(3)引导幼儿注意画面整洁.4.展示作品,师生共评 师:你最喜欢哪一张?为什么? 5.活动延伸:学跳舞蹈

大班绘画孔雀 篇5

活动设计背景

傣族,山美水美,舞蹈美。在傣族,孔雀被誉为“吉祥鸟”,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同时,孔雀也是小朋友最喜爱的小动物之一。结合本月的主题活动“民族小舞台”,我选择了音乐欣赏《金孔雀轻轻跳》。这首歌旋律舒缓,优美,容易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尝试通过倾听优美的旋律,欣赏与乐曲相融合的多媒体课件,用幼儿最喜欢的动画形式贯穿始终,使幼儿在身临其境的场景中自然的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

活动目标通过亲身感受和对比等方法来体验歌曲的特点,尝试用简单的身体动作来表现歌曲的美的意境。通过对歌词的分析,让幼儿对歌曲展开相关联想,体验傣族小朋友亲近大自然,并与之和谐相处的生活情趣。喜欢歌曲,能安静的倾听。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体验歌曲特点,尝试用简单的身体动作来表现歌曲美的意境。

活动准备

1音乐:《红星歌》、《经孔雀轻轻跳》伴奏、演唱MP3;

2视频:动画片段《两只小孔雀》、傣族风情风光片段、《经孔雀轻轻跳》flash;3教具:纱巾。

活动过程

一、进场

在《红星歌》的乐曲声中,老师和幼儿迈着雄壮有力的步伐进入活动区。

设计意图:采用幼儿熟悉的旋律,让幼儿感受雄壮有力的节奏,为与本次活动进行对比埋下伏笔。

二、开始部分

1、欣赏动画片段《两只小孔雀》。

师:在刚才的动画片里,有两只可爱的小动物,它们是谁?大家嬉笑着相互泼水,你知道他们在过什么节日吗?(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在我国,有一个民族,那里的人们把孔雀作为吉祥鸟,泼水节是他们特有的节日,这个民族就是傣族,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孔雀的家乡,去看看傣家优美的风景吧。

2、傣族风情

播放短片:傣族风情

设计意图:采用幼儿都非常喜欢的动画形象导入新课,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课堂轻松活泼,寓教于乐。

三、基本部分

(一)乐曲欣赏

1、欣赏乐曲,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

师:这首曲子的旋律跟《红星歌》比起来,有什么不同?(有力-轻柔,快-慢)

设计意图:让幼儿从熟悉的旋律入手,用对比的方法,初步体验乐曲的优美。

2、请幼儿伸出双手闭上眼睛再次欣赏乐曲,教师用纱巾从幼儿手上轻轻划过。

师:你们在欣赏这首曲子的时候,有什么感觉没有?(轻,柔,软,舒服)曲子速度怎样?(慢)

设计意图:利用纱巾的轻柔帮助幼儿亲身感受柔与轻,进一步体验乐曲的优美。

3、鼓励幼儿一边欣赏乐曲一边尝试用简单的肢体动作来表现对乐曲的理解。

设计意图:让幼儿自己尝试,把对乐曲的理解表现出来,帮助幼儿更深入的体验乐曲的优美,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二)歌曲欣赏

1、请幼儿带着问题完整欣赏歌曲两遍。“印象最深刻的一句歌词?”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逐句清唱。请幼儿想象歌词中的情景。

设计意图:让幼儿从“点”上感受歌词,展开想象,体验歌曲表现的美。

2、无伴奏教师教唱歌词一遍。(陪视频画面)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教唱,结合视频画面,加深幼儿对歌词的理解,让幼儿从“面”上展开联想,感受歌曲的美的意境。

3、结合flash动画完整欣赏,幼儿自由跟唱或者舞蹈。

设计意图:利用幼儿喜欢的flash动画,调动幼儿情绪,将幼儿的想象和画面结合起来,让幼儿更进一步的感受歌曲的美的意境。

四、拓展延伸

邀请在场的老师共跳孔雀舞。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傣家,感受了傣家风情,还欣赏了一首非常优美的傣族歌曲《金孔雀轻轻跳》,老师希望你们能爱护我们的大自然,让美丽的孔雀健康快乐的生活!让我们载歌载舞,共同度过这美好的时光!

设计意图:注重提高幼儿的人文素养,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用舞蹈的形式将课堂气氛推向**,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欣赏歌曲的快乐和愉悦。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大班的音乐欣赏活动《金孔雀轻轻跳》,在本次活动中,小朋友表现得特别棒,不仅较好的用语言表达出了对歌曲特点的理解,还能够用肢体动作来体现歌曲的美的意境。活动中,我以小朋友非常喜欢的动画片的形式导入活动,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在乐曲欣赏环节,我采用了歌曲对比和利用纱巾亲身感受两种方法来让幼儿体验乐曲旋律的轻、柔、慢。比较有效的帮助大部分幼儿说出了乐曲特点,避免了上次试讲时幼儿感受到了但表达不出来的问题。在歌曲欣赏环节,我采用了由“点”到“面”层层深入的方式,让幼儿感受歌词的美,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利用动画视频将孔雀与小朋友一起跳舞的欢快场面展现出来,生动形象。较好的达到了教学目标。最后的拓展延伸环节,注重提高幼儿的人文素养,用舞蹈的形式将课堂气氛推向**,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欣赏歌曲的快乐和愉悦。

本次活动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在歌曲欣赏环节,由于借班上课,我忽略了幼儿对歌词很陌生这个细节,幼儿在听一遍后基本都无法回答老师的提问,虽然也灵活的加入了清唱和教唱,幼儿也基本说出了歌曲内容,但感觉比较困难,可以尝试改变提问方式或分两课时进行。

本次活动与以往活动相比的亮点:本次活动利用了多媒体动画,生动形象,比起以前欣赏教学中运用的图片和口头讲述,幼儿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引入部分,我经过了多次修改,最开始为了活跃课堂气氛,采用了音乐游戏“快慢走”,但发现气氛是比较活跃,对歌曲旋律的体验也有一定帮助,但根本没有达到创设情境的目的;经过修改,我把引入部分改为了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准备让幼儿通过倾听来创设情境,试上后我发现对于才刚刚升上大班的幼儿来说,通过倾听比较抽象的声音来感受情境比较困难,大部分的幼儿都不能感受和体验。经过思考,我改用幼儿都非常喜欢的动画形式导入,直观形象,为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大班绘画教案 篇6

塞尚名画数幅,局部画面“七个苹果”。

灰绿色底板纸一张,白纸剪成的瓶罐数个。

纽富士苹果数个,小张铅画纸、炫彩棒、剪刀。

目标

乐于仔细观察和表现苹果丰富的颜色,提高对色彩的敏感性。

欣赏经典艺术作品,感受塞尚的绘画风格,发现作品中丰富的色彩美与构图美。

过程

1、欣赏艺术作品

(1)再现已有经验:说说我们小时候画的苹果是什么样的,体会我们从小就会画苹果。

(2)欣赏数张塞尚的名画:

欣赏作品(一):观察画面上有哪些水果,从颜色上分辨有几个苹果。

介绍画家塞尚:说起画苹果,大家都会一致夸塞尚,塞尚非常喜欢画水果,每一次都会仔细地观察,静静地想,慢慢地画,因为苹果保存的时间最长,所以,在水果中他最喜欢画的就是苹果。

欣赏作品(二):数一数画面上有几个苹果(13个苹果),谈论这些苹果是怎样放置的。

介绍塞尚每画一个苹果都要画得像每一个人一样,个个都不相同,而且,还要把它们有的放在盘子里,有的放在瓶子旁边,摆放得舒舒服服。

欣赏作品(三):“七个苹果”,谈论:塞尚为什么会画得这么慢。

选取其中一个红苹果对照颜色,找出它在画面上的位置,分辨苹果上有哪些颜色,从中体会塞尚画得很慢的理由。

2、学学塞尚也来画一个苹果

(1)每张桌上放一个苹果,由幼儿任选其中一个。

(2)认真观察苹果上的颜色变化。

(3)用炫彩棒直接画轮廓,逐步添加颜色,可以运用接色迭色等方法使颜色接近和调和。

(4)对不满意的部分,可等炫彩棒稍干后修改,直到满意为止。

(5)将画好的苹果剪下,贴在展示板上。

3、共同安排画面

(1)以买苹果的方式,轮换地选择同伴的作品。

(2)选一个放一个在灰绿色的底板纸上。

(3)放置时思考摆放的位置,例如:放在正中(稍偏移),靠得远(近)、上(下),是否要添加器皿等。

4、欣赏比较

将共同安排的画面和塞尚的画面作比较,说说自己的感受,发现自己也可以像塞尚那样画 出漂亮的苹果,从而获得成就感。

延伸

大班绘画活动:足球守门员 篇7

1.初步了解足球比赛,感受足球比赛时精彩的场面。

2.能用正确的握笔姿势,用水墨画的形式表现守门员守球时的各种动态动作。

3.培养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激发创作欲望。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幼儿已有水墨作画的经验,在生活中,观看过足球赛,对足球赛有初步的了解。

物质准备:毛笔、墨汁、中国画颜料、调色盘、绘画水桶、毛毡、足球赛视频、守门员守球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看视频,初步了解足球赛的进行过程

1.观看视频。

师:小朋友,你看过踢足球吗?我们一起来观看精彩的足球比赛吧!

2.教师引导幼儿回忆比赛情景。

师:比赛中有几队球员?球门前有谁?队员们在球场上是怎样踢球的?球进到哪里才算赢?

3.教师小结。

师:足球比赛时,球员分成两队,每队的球员都要积极拼抢,争取破门进球,取得胜利。

二、出示守门员守球的图片,回忆比赛中守门员守球时的动态

1.出示图片

师:图片中有谁?他在比赛中有什么作用?

2.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守门员的动态动作

师:他是怎样守球的?请你也来学一学守门员守球,好吗?(请幼儿用肢体动作来表现)

3.欣赏守门员守球时的各种动态动作图片,为幼儿的创作铺垫。

师:守门员真是太了不起了,我们一起把他们最精彩的瞬间画下来好吗?

4.提出绘画要求,.

(1)用正确的握笔姿势,用水墨画的形式表现守门员守球时的各种动态动作。

(2)守门员是绘画的主体,要画得大些,并能较好地表现守门员守球时的动态。

(3)要画出足球比赛的场景,尽量画出球门和多一些的运动员..

三、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注意提醒幼儿合理布局。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画出球场上守门员独特的有趣的瞬间。

3.注意握笔姿势要正确,并能较好地处理浓淡墨的关系。

四、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

大班绘画教案排水画 篇8

活动目标:

1、会用形象的语言描述菊花的不同形态。

2、会用各种不同的曲线表现菊花的姿态,并能用排水画的技能表现画面.3、体验作画的快乐,享受排水画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蜡笔、16K铅画纸人手一份,水粉颜料若干,报纸大量

活动过程:

一、观赏菊花,了解菊花的主要特征

(1)秋天来了,你知道哪些花开了吗?(一串红、菊花等)

(2)谁来说说菊花是什么样子的?

(3)看看,菊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师幼共同小结:菊花的花瓣是一丝丝的,细细长长的,有点弯曲,颜色有紫

红的、黄色的、白色等五颜六色的。

二、学习画准菊花形象的技能

请个别幼儿上前示范画菊花,老师一旁讲解技能要点:找好一个中心点,向

四周发散画出一丝丝的弯曲的花瓣。

连续晴2——3名幼儿上前在同一张纸的不同地方示范画菊花。老师提醒菊花要画得大,颜色要有力、均匀。

三、探索用排水画的手法表现菊花形象

(1)欣赏幼儿用书上的排水画作品,引发幼儿的好奇心与创作欲望;

(2)老师示范用水粉颜料有序地刷出底色。将上述幼儿示范的作品放在报纸上,选择一种颜料从左往右(从上到下)一排一排地刷好颜色。要点:一定要顺着一个方向刷。

四、幼儿创作活动:

老师巡视指导,提醒:

(1)合理布置画面,画面一定要丰满,主体菊花一定要画大颜色要画深画均

匀;

(2)可以用勾线笔画花瓶的造型,也可以直接用油画棒画;

(3)刷颜料时应注意顺着一个方向刷,注意保持桌面整洁,刷好颜料后的作

品放置在一旁晾干。

五、展示幼儿作品,结束活动

大班美术活动绘画《海底世界》 篇9

一、说教材:

海底世界,是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生活着新奇的生物。它同样是一个神秘的国度。孩子们往往会被这种神秘与新奇所吸引。而作为美术活动,今天要挖掘的是它的绚丽斑斓的色彩。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好奇心强,对未知的海底世界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想象和向往。而且大班幼儿在绘画、泥工、剪贴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并对各种形式的美术活动特别爱好。鱼是儿童喜爱表现的对象之一,海底世界深蓝色的海水里生长着各种各样的鱼类,同时还生长着各种门类的海洋生物,海底是一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水下世界。

本次活动《海底世界》以此为内容题材,分别通过剪贴和绘画的形式来实施教学活动,引导幼儿认识鱼的形状特征,色彩变化,从而了解海底世界对称形和不对称形之间的差异以及表现时方式方法的不同,使之在学习和操作的过程中加以区别,并在此基础上促发幼儿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想像的能力,让幼儿通过剪贴、绘画的学习活动,用自己的作品来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和对海底世界美好未来的丰富的想像。

二说活动目标

这次的活动目标是: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对海底探究的兴趣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发挥幼儿的想像大胆绘画,同时形成良好的美工活动习惯和耐心细致的做事态度。

三说活动准备

首先是材料准备:

工具与材料是美术创作的必要条件。恰当地选择工具将会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促使他们更主动地投入创作。本次活动中,我除了供给彩纸、剪刀、固体胶、水彩笔和蜡笔外,还提供了记号笔和多种颜色的水粉颜料及大号的水粉笔,便于幼儿表现大面积的色块,尝试多种作画方法,可以用记号笔描线,可以用蜡笔勾边,也可以用油水分离法。这样一来,无疑又构成了美术创作中的形式美。

其次经验准备,在活动前让幼儿知道大海里也生活着鱼,而且是色彩斑斓的鱼,而且掌握了画鱼的基本技能。

四、说教法:

在此次活动中,我所用的教学方法有

1.引导发现法:在活动的开始,老师引导幼儿欣赏海底世界,所用的方法就是引导发现法,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又是孩子的引领者,要引领孩子主动的去观察、去发现。

2.观察法:在活动过程中,老师引导幼儿观察各种鱼的不同外部特征。

3.个别指导法:在幼儿进行创作的时候,老师个别指导一些美工基础较差的幼儿,鼓励他们大胆的尝试。对于能力强的孩子,可以引导他们使用多种颜色,达到有层次的教学的目的。

4.情景法:教室布置就是一个海洋世界的背景,还有海底世界的大背景图,让孩子置身于海底的感觉。

五、说学法:

1.观察法

2.尝试法

六说教学过程 导入部分

我首先出示光碟,引起幼儿的兴趣。然后播放光碟,让幼儿欣赏美丽的海底世界。

2.通过提问和观察图片,引导幼儿想像各种鱼的不同外部特征。

在这个环节里我设计了几个提问:刚才小朋友在画面里都看到了那些鱼?它们是一样的吗?身上有什么样的颜色和花纹?在幼儿回答后让幼儿观察各种鱼的图片,了解鱼的种类很多,每种鱼的身体形状和颜色花纹都不一样。有的鱼身体形状和花纹是对称的,有的鱼是不对称的。

3.在幼儿了解到鱼的一些外部特征后,我又设计了一个可以让幼儿大胆发挥想像的问题:海底里除了鱼还有什么?让幼儿说一说海底的各种各样海洋生物。

4.隐性示范,幼儿思考

海底这么美,那把我们的教室也布置成美丽的海底怎么样?在提出这个问题之后,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孩子们都迫不及待地跃跃欲试。在次过程中让幼儿思考怎么布局?颜色怎么搭配?海底有哪些海洋生物?

5、介绍操作材料,幼儿动手操作

大班绘画孔雀 篇10

【关键词】童谣;绘画;表现力

小班幼儿注重对学生涂鸦能力的培养,而大班幼儿教学开始增加幼儿对形象理解的培养,教师是否能够应用引导的方式,促使幼儿将自己脑海中的形象表现出来,直接影响着幼儿的灵感发挥程度。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导致幼儿表现出来作品单一、相似度高的现象。幼儿绘画教学具有独特的魅力,应用其提升学生绘画兴趣,是提升幼儿表现力的关键。童谣符合幼儿心理特点,能够有效吸引幼儿注意力,因此在幼儿绘画中融入童谣,利用童谣激发大班幼儿创作的兴趣,来提高其绘画表现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概念界定

将口头文学同音乐进行有效结合,就是童谣。其拥有多种表现手法及形式,如“绕口令”、“顺口溜”等通常都是应用了双关和谐音等方法进行展现的。我国流传至今的童谣是中华民族文化以及智慧的结晶,简单的形式和生动的形象,幼儿在学习中更容易理解,给予了幼儿成长极大的快乐。幼儿教学中应用童谣,可以提升幼儿的表达能力、交际能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等。

与此同时,幼儿成长中对绘画同样具有极大的喜爱,利用幼儿这一学习兴趣,可以促使幼儿在积极主动进行绘画的过程中,提升手脑配合能力,有助于激发幼儿的潜能和想象力,有意识的去观察事物。

绘画表现力,指的是幼儿在进行绘画的过程中,可以将周边的事物进行创造性表现,应用的途径可以是绘画也可以是手工制作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过程中,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现阶段在积极进行幼儿培养的过程中,有效结合童谣和绘画,可以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在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中,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得到有效激发,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环节。

二、研究的主要问题

大班幼儿在学习中已经开始呈现出较强的表现欲望,这一阶段的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更容易被激发出来,因此此时绘画教学中,教师不应当将绘画仅限于对事物的模仿,而是鼓励其大胆的进行创新,促使其在对色彩以及线条等进行有效应用的过程中,绘画表现力得以提升。

本文充分利用了童谣生动以及深刻的内涵,引导幼儿思维得到发散,促使其想象力得以自由展现,并通过绘画的形式大胆的表现出来。童谣和绘画是两种艺术形式的存在,然而二者互相贯通,在绘画教学中插入生动的语言,更能够提升学生绘画积极性,其趣味的内涵在使用中,可以将儿童带入一个更加生动的情境中,从而将想象力进行更加充分的发挥,是提升其表现力的重要途径。研究目标有:

(1)通过对童谣与绘画的关系探讨,提升幼儿积极参与美术表现的概率,促使幼儿能够提升创造表现能力。

(2)童谣的趣味性、情境性为幼儿绘画表现提供想象和创造。

三、实施与做法

(1)收集童谣,丰富幼儿的理解和想象。摇篮曲、字头歌以及谜语歌等都是我国重要的民谣表现形式,其丰富的内涵符合大班幼儿的心理成长需要,教师在利用童谣进行绘画教学的过程中,应有针对性的选择童谣内容,才能够更加有效的结合二者,提升幼儿绘画兴趣。首先,我将筛选童谣作品,从给幼儿的理解能力入手,运用健康和积极向上的内容,并将适当的图片以及视频等同童谣一起提供给幼儿,对其进行多重感官的刺激。并引导其说出自己所见所想,在交流中,其想象力将得到丰富。现阶段,针对大班幼儿教学的童谣有很多,如《排排坐》、《吹泡泡》和《月亮巴巴》等。

(2)利用童谣,激发幼儿“我要画”的欲望。大班幼儿已经积累的一定的绘画技能,因此在学习中更渴望应用自己的技能进行表达。只是需要教师的指引,来对柱体内哦让进行确定,在应用童谣展开教学中,可以利用童谣中生动的人物、故事来给予儿童较多的情感和欲望去进行表达,促使其思维在这一过程中得以扩散。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一边听一边读一边想,运用自己的语言对脑中的画面进行构思,这一过程中,可以为幼儿确定一个主题,引导其将想象力进行充分的发挥,逐渐的,幼儿养成了通过绘画表达自我的习惯。例如教学中可以利用童谣《牵牛花》引导其将通过想象,将牵牛花长长的藤在篱笆、房子以及山坡上的画面勾勒出来。由此可见,童谣对于激发幼儿创作欲望具有重要意义。

(3)理解童谣,学会合理布局。每一个童谣都拥有自己的中心思想,其魅力在于丰富的内涵是通过简单的话语来表达的。大班幼儿在接触童谣中,会在脑海中形成多种画面,如在听到《春雨》这一童谣过程中,幼儿脑海中会浮现小雨连连和种子发出绿芽的状态。还会想象出自己在农地力种南瓜,满手是泥巴的画面。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朗读之后,可以引导其展开绘画,将自己的想想充分发挥出来,构建《雨天》的景象,并对雨中的种子和自己的状态进行描绘。

(4)畅想童谣,绘画插上想象的翅膀。大班幼儿在成长中已经拥有一定的自我理解能力,而不同的幼儿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在利用童谣展开绘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生活中的经验进行应用,在面对同一主题的过程中,也会描绘促不同的场景。例如,童谣《排排坐》,当中,就描绘了“排排坐,吃果果 你一个,我一个,大家快乐笑呵呵!”的场景,简短的语言中,包含了较深的情境,教师在讲解童谣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提问,如谁在排排坐啊?等,幼儿将指出画面在某一个人物等,这一过程中,幼儿通过回答问题,脑海中就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如大班幼儿在绘画中呈现出来的有的画宝宝和奶奶排排坐吃苹果,有的画哥哥和弟弟排排坐吃西瓜等。由此可见,童谣在大班幼儿绘画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丰富其想象力,这一过程中幼儿针对同一主题可以描绘出不同的作品。

(5)运用童谣,尝试绘出连环画。部分童谣包含多个场景,幼儿在学习中,很容易在脑海中形成多个画面,教师应利用这一机会,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勾画出连环画。如童谣《小兔吃了哈哈笑》中,包含了较强的画面感,小花狗、大萝卜、松鼠、小猫等,小猫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个画面的创造,一边唱童谣一边绘画,提升表现力。同时,教师还可以积极设置情境,增加墙饰以及班级活动区等,为学生创造多种学习环境,如读卡片的区域等,促使幼儿随时随地对卡片进行阅读和欣赏,将不同的绘画材料应用于不同的专区,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的进行。这一过程中,幼儿可以凭借自己的兴趣,充分发挥想象力,展开绘画,并提升表现力。

四、效果与小结

将童谣融入到大班幼儿绘画教学中,在念童谣中产生丰富的想象,有助于幼儿丰富绘画内容;童谣欣赏中还可以对童谣进行深入理解,有助于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二者有效结合,可以把童谣带进课堂,活跃绘画教学。首先,绘画可以促使大班幼儿对童谣进行更加深刻的理解,产生浓厚的童谣学习热情;其次,有趣的童谣能够引导幼儿积极展开想象力;最后,二者有效结合,营造学习气氛,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表现力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出版)

[2]《童谣童画》(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

大班绘画毛毛虫教案 篇11

活动目标:

1、尝试在树叶形状的卡纸上用纽扣一颗紧挨着一颗拼贴出不同姿态的毛毛虫。

2、能尝试添画毛毛虫的触角和脚。

3、体验成功的快乐,喜欢参加美工活动。

活动准备:

1、树叶形状的卡纸人手一张。

2、足够数量的各色纽扣。

3、画有大树的背景图。

4、教师制作的纽扣毛毛虫作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调动对毛毛虫的已有经验

1、激趣导入

(出示反贴着的树叶)师:冬天到了,树叶都离开了妈 妈,瞧,它们都飘落到了地上。小朋友,在小树叶后面可都藏着秘密哦,你们想知道吗?(想)

师拿起树叶,(出示范画),提问:是什么呀?(毛毛虫),原来下面藏着毛毛虫呢!(观察毛毛虫的造型)毛毛虫是什么样子的呀?我们来学一学吧。

瞧,这条毛毛虫的头抬得高高的,好像在寻找它的好朋友;这条毛毛虫的头往下面钻呢,原来它想爬到树洞里去玩呢;这条毛毛虫的背都拱起来了,它想快点往前爬呢!真是太可爱了!

师:看看这些毛毛虫都是用什么做的呀?(幼儿说)

师结合幼儿的回答总结:原来这些毛毛虫都是用纽扣一个一个紧靠在一起拼起来的。你想知道怎么用纽扣拼成毛毛虫吗?

二、明确黏贴的任务和要求

1、教师讲解并演示黏贴的方法:

师:先看老师来做一做吧。(先将纽扣直接放在你想黏贴的底板位置上,再用力向下按一按就好了。黏贴时,两颗纽扣要亲一亲、靠一靠,这样才能黏贴成长长的毛毛虫哦!)

2、(请幼儿示范)师:哪个小朋友来帮老师贴下一个呢?(看幼儿的示范进行总结,尤其强调要一颗紧挨着一颗)。

3、添画触角和脚。

师:小朋友,看我们的毛毛虫还少了什么呀?(教师示范画触角和脚)

强调触角要画在毛毛虫的头上,像两根小棒,脚画在圆圆身体的.下面。看,我们的毛毛虫好可爱哦!

三、在教师指导下黏贴毛毛虫。

1、幼儿操作

师:你们想来试试吗?现在请小朋友也来做一条可爱的毛毛虫吧!

教师提醒幼儿拿一颗贴一颗,将纽扣一颗紧挨着一颗贴,鼓励幼儿摆出不同姿态的毛毛虫。教师巡视指导,适时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2、先完成的幼儿可以先把毛毛虫贴在大树下。

四、相互欣赏作品,大胆介绍自己的作品

1.评价作品。

师:这是谁做的毛毛虫呀?(指名幼儿说说自己的作品)

(这条毛毛好可爱哦,是谁做的呢?告诉我们你的毛毛虫在干嘛呢?)

大班绘画孔雀 篇12

设计理念:

通过幼儿课前对春天的寻找与发现,让幼儿亲身体验美丽的春天,再通过课件的播放配上背景音乐,激发幼儿创作的热情和创作的成就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的兴趣又是容易转移的,他们有时会对某些突然发生的事感兴趣。所以,老师先用《美丽的春天》课件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幼儿看到了春天的美景。摒弃传统的绘画教学模式,变“范例--示范--临摹”为“观察体验--语言引导-表现创作”,使幼儿绘画活动成为快乐的生活体验,孩子们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图片,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鼓励幼儿大胆的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春天的美景;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经验准备:组织幼儿去大自然中寻找“美丽的春天”。

物质准备:

1、《美丽的春天》的课件,背景音乐《春天在哪里》;

2、ppt,彩笔、蜡笔,纸、活动过程:

1、以谈话形式导入,激发幼儿情趣

师语: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已来到了我们的身旁,谁愿意说一说,春天里,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2、观察与体验(完整观看一遍)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带来了一些漂亮的有关春天的图片,一起来看看吧!播放课件《美丽的春天》,伴随着《春天在哪里》的背景音乐,让幼儿欣赏。

3、分段观察与引导

播放课件,引导幼儿细致地观察:

(1)第一组图片:引导幼儿说一说:公园里有什么?听见了什么?他们好像在干什么?

(2)第二组图片:有哪些小动物?他们长得什么样?渗透保护动物的品德教育。

(3)第三组图片:观察“春天里的各种花”---桃花、梨花、野花、油菜花

(4)第四组图片:观察春天里人们的活动:植树、放风筝。并渗透环保教育。

(5)第五组图片:观察山村风景图片:说一说其特征。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巡视观看幼儿作画情况,尤其是要启发、引导有困难的幼儿进行作画。

5、作品讲述

幼儿互相欣赏,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教师讲评幼儿的作品。

6、课堂小结:这节课每个小朋友都画出了自己所喜欢的美丽的春天,并在画面的安排、颜色的选择与搭配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希望小朋友继续努力。

7、活动延伸:

(1)课后,将自己的画涂上漂亮的颜色。

(2)双休放假时与爸爸妈妈一起去郊游,亲自感受一下春天的美景。

绘画《小发明家的画展》大班 篇13

一、活动名称:绘画《小发明家的画展》大班

二、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绘画技能技巧虽然经过中班一年多的培养,有明显的 提高,但由于孩子还处于他律阶段,他们常常以老师的态度去评价 自己的言行,因此,在作画过程中喜欢临摹老师的范例。这次活动 老师首先为孩子创设一个能大胆无拘束地表现自我的环境,其次在 绘画技能技巧上老师提的要求也不多主要通过谈话,启发幼儿大胆 地想象,培养幼儿独立思考、独立布置画面的习惯。

另外在活动中采用幻灯,以及形象活泼的机器猫,使活动形式 多样化,趣味化,给孩子以新的刺激,从而激发孩子创作的欲望。

三、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关心周围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培养幼儿能用恰当的 词语,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培养幼儿大胆作画,合理构图,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难点和重点: 能积极寻找出周围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存在的缺点,并能大胆地 展开想象,使它们变得更理想。

五、活动准备:

1.幻灯机一合,内有四幅小图片。

2机器猫教具一只、幼儿作画工具。

六、活动流程:

(一)欣赏 感知欣赏 引起兴趣

(二)谈话 积极思考 大胆想象

(三)作画 认真作画 喜欢求异

(四)画展 互相交流 敢于表现 活动过程:

(一)欣赏画展,引起兴趣

1.老师出示机器猫:“小朋友,你们好,我叫机器猫,你们在电视动 画片里看到我发明了许多东西,今天,我要请你们看我的小画展”。2.老师放幻灯:大家看看机器猫发明了什么?

①图一:一头奶牛、十桶牛奶,这是饲料,这是什么发明?有什 么用?(发明了新饲料,牛奶吃了一天能产十桶,让大家可以 吃到又新鲜又多的牛奶)

刚二:这个孩子生病了,在打针,奇怪?他脸上笑嘻嘻还很高 兴,你们看打的是什么样的针?(发明了一种新的针筒,一碰 至破肤药水会自动进入皮肤的)

③图三:这是旅游车,还长着两只大翅膀,这有什么用呀,(能飞的 旅游车可以带着全家去旅游真方便)④图四;这件衣服真漂亮,旁边有一瓶药水,这药水有什么用?(发 明了新药水只要朝衣服上轻轻~喷,旧衣服变成一件又漂亮又干 净的新衣服)

(二)通过谈话,启发幼儿想象 教师:“看了机器猫画展,你们想一想发明些什么?(幼儿自由谈论)大家都想来发明,好极了,大家想想在我们生活中,吃的、穿的、玩的,住的、用的东西有什么可以发明的,也可以和好朋友商量一 下,说说你想发明的东西叫什么名称,可以怎么用的。

(三)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1.老师:小朋友下面老师请你把想发明的事画出来,等会儿我们也 来开个”小发明家画展"。2.幼儿作画时,老师鼓励幼儿大胆地画,不要和同伴雷同。3.帮助能力差的幼儿解决作画时表现某些事物特征的困难,启发能 力强的幼儿进一方丰富画面内容,及色彩的合理使用。

(四)画展 1.教师把幼儿的作品全面布置出来。人引导幼儿自己当讲解员,把自己画的事告诉机器猫或好朋友。

七、活动建议;

大班绘画孔雀 篇14

幼儿园大班绘画教案:奇特的人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分解及重组原理,大胆地把人体器官打散并重新组合成各种奇特的人。

2、会灵活运用涂黑、留白来处理主体与背景。

3、能大胆想象、创作,为自己独特的创造而感到自豪。

活动准备:

1、千手观音及二郎神的泥像。

2、大量解析组合的作品。

3、铜版纸、勾线笔。

活动过程:

一、预热阶段:

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见过那些奇特的人?(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二、图形刺激:

1、引导幼儿欣赏千手观音及二郎神的泥像,初步感知解析组合的奇特。

师:1)四川有座峨眉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观音,观音身后有许许多多的手,叫千手观音。

2)宝联灯中的三眼二郎神。

2、展示几幅作品,引导幼儿欣赏并理解解析组合的含义。

3、教师示范:

移动人体的五官、四肢,可以把眼睛画在手心里、让脚长在头顶上等。

三、创造表现:

1、引导幼儿想象一个奇异的人,任意装配五官、四肢。

2、鼓励幼儿大胆创作,教师及时发现幼儿的创意并给与表扬、鼓励。

3、提醒幼儿利用涂黑、留白的手法来处理主体及背景。

重点指导幼儿主体加黑的方法。

四、作品赏评:

展示幼儿的作品,请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作品。

上一篇:创设学校阅读环境下一篇:行政工作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