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近代史论文

2024-11-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孙中山近代史论文

孙中山近代史论文 篇1

在1894年的时候,那是孙中山在宋家第一次见到宋庆龄,那时的宋庆龄才一岁多,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可爱的女婴竟会在21年后,不顾父母亲的强烈反对,嫁给孙中山。

在1913年,刚从跟美国回来的宋庆龄在9月16日见到孙中山。

而在以后的半个月内,他们两个的见面达到七次之多。她帮助孙中山所做的工作,完全是争取平民的自由和幸福,她充分了解孙中山内心所怀的热忱。但是摆在她面前的形式是那么的严峻,不单是辛亥革命的果实给窃国大盗袁世凯掠夺了,并且 此时的孙中山也遭到通缉,真是困难重重。

宋庆龄曾经好几次看到孙中山力不自持,疲病交加。她虽然还是一个少女,但她刻觉得必须给以帮助。她自言自语地说:“我可以帮助中国,而我也可以帮助孙先生。他是需要我的。”宋庆龄准备到上海省亲,却又拖延了许久。以至连正在美国读书的宋美龄也大惑不解。她告诉孙中山回去后过两三个月就回来了。宋庆龄凝视着孙中山:“有一件事我要晓得,你愿不愿和我永远在一起?我知道你结过婚,但那已经过去,与目前的事情不发生关系。……记得我小时候听你讲过:‘要是我不为一件伟大的事业而生存,那么我的生命便毫无意义’。现在我要知道的只有一件事:你要不要我做你的妻子,永远帮你做革命工作。

两年之后,孙中山派人把卢慕贞接到日本,专门商谈他们的离婚事宜。在日本,双方的谈判还算融洽,在宋庆龄到达东京的前一天,卢慕贞带着离婚协议回到澳门。

就在宋庆龄逃到日本的第二天,49岁的孙中山与22岁的宋庆龄在律师和田瑞家举行了婚礼,签订了婚姻誓约书。

两个人还起草了一份约定:尽速办理符合中国法律的正式婚姻手续;将来永远保持夫妇关系,共同努力增进相互间之幸福。他们委托和田瑞到东京市政厅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

宋嘉树在知道自己的女儿离家出走之后,立即与妻子搭船追至日本拦阻。

宋嘉树到了日本,对孙中山大骂一顿,宋嘉树想要解除婚约,但是孙中山并未答应,随即就和孙中山绝交,并与宋庆龄脱离父女关系。当时也在场的庄吉女儿的回忆却是这样的,宋嘉树站在大门口,气势汹汹地吼,要见见抢走我女儿的总理。暴怒的宋嘉树突然叭的一声跪在地上说,我的不懂规矩的女儿,就托付给你了,请千万多关照。宋氏夫妇阻婚未成后,仍送了一套古家具和百子绸缎,给宋庆龄做嫁妆。

孙中山曾题词:“精诚无间同忧乐,笃爱有缘共此生”致赠宋庆龄。1915年孙中山与宋庆龄在日本东京举行婚礼。婚礼上,孙中山送给新娘一把手枪,说:“手枪配了20颗子弹,19颗给敌人准备,最后一颗危急时留给自己…”这是孙中山与宋庆龄间极为重要的爱情证物。

宋庆龄从孙中山身上看到很多宝贵的东西,对祖国和人民炽热的爱,对改变祖国命运宏大的抱负,为了崇高的理想不怕艰难闲苦、不屈下挠奋斗的意志,与朋友交往中热情有礼、谦逊谨慎的作风,以及崇高的思想、冷静的头脑和智慧的风采。这一切,都使宋庆龄感到由衷的敬佩。

哲人法拉奇说:“爱情是友谊的代名词,又是我们为共同的事业而奋斗的可靠保证。爱情是人生的良伴,你和心爱的女子同床共眠是因为共同的理想把两颗心紧紧系在一起。”

1925年3月11日孙中山弥留之际,特别嘱咐儿子、女婿要“善待孙夫人”,听到何香凝保证尽力爱护宋庆龄之后才放心。短短10年聚首,胜过人间无数。此后,宋庆龄孀居终生。

不可否认,孙中山和宋庆龄的结合却是充满了艰辛,但即使这样又如何,在伟大的爱情,一切也许就是徒劳的。孙中山与宋庆龄的爱情故事,讲诉着这平凡而又不失伟大的情感历程。作为我国的伟人之一的孙中山,在推翻旧制度建立民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孙中山与宋庆龄的爱情故事也一直受到人们的广为传颂,这场相差30岁的爱恨情仇,也正在勉励我们这一代让人。

组员:李阳***

马翔***

付德志***

孙中山近代史论文 篇2

一、基于“世界大同”的教育宗旨

19世纪末, 一批维新志士, 力求通过改革旧式教育制度, 建言献策给光绪皇帝, 废除科举制度, 将私塾、书院改为学堂。在这样的风潮涌动之下, “旧教育者死, 新教育者生, 旧国民者之无教育者死[2]12”的呼声愈演愈烈, 新派教育改革呼之欲出。梁启超最先发力, 喊出教育对国民的改变意义, 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才可以培养自立、自主的国民。邹容在《革命军》中的“革命教育论”、陈天华《警世钟》中的“共和式新学堂”、蔡元培“理想教育”和学堂办学实践, 使国民教育在国家振兴中的历史价值凸显出来, 也让国民教育思想成为新型的教育思潮。这一段历史时期的教育思想互动, 为孙中山提供了将中国政治全面近代化的思想参考。孙中山确定了具有辩证唯物主义思维价值的进化论观点, 他用进化论的观点重新审视宇宙的存在, 更将这种思想投射到对中国国民人格构建和发展的问题上。

孙中山的进化思想体现在物化、竞争、人类互助三个层面, 他认为人类进化的最高境界是人们实现互助, 进化的最终方向是实现“世界大同”。基于人类进化的“世界大同”, 即实现三民主义, 达到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社会生活的平衡, 用中国人的话语符号理解为“天人合一”的理想人格。为此, 孙中山提出教育的最高宗旨就是实现世界大同的理想。在对教育宗旨的具体阐释中, 孙中山认为在学堂里, 学生学习的目标应该不是停留在知识记忆上, 而是“建民国, 进大同”。孙中山反对传统思想灌输学生的“功利求学”思想, 认为“利权”的想法是危机国人人格建立的第一要务, 新型学校的学生求学, 要区别于封建帝制时代的“士子”, 要“为全国人民负责任, 非一己攘利权[3]698”, 孙中山这种思想的提出, 无疑是界定了办学的宗旨, 是期望学生在实现民族和社会理想的范畴中完成个人价值实现。通过教育, 改变中国人的传统求学做官的思想, 并不是容易之事, 但是在孙中山看来, 只有这样的长远构想, 才能通过改变人的品格和修养, 实现平等互助, 社会才能进步和发展。

孙中山的这种办学宗旨, 使他在教育任务、内容, 乃至人才培养模式上, 都产生了迥异于同时期人士的见解。在重视个人平等权利的同时, 孙中山的教育思想中从不忽视道德教育提升。孙中山曾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定义为中国最有体系的正统哲学, 结合传统思想, 孙中山将道德教育放置在人格教育的核心位置上。孙中山从人的动物属性和社会属性出发, 论述了道德思想教育在完成教育目的中的作用。他认为人与动物相似的是“兽性”, 这是人社会化初期的表象, 经历社会教化和道德修炼的人格塑造过程, “兽性”逐步会被“神性”取代。这段表述中可见孙中山进化的思想观念。孙中山将神圣的人格塑造看成其教育的至高追求。

二、以“教育均等权”的倡导实现“立人”理想

孙中山将学校教育作为实现国家政治变革的重镇, 他期望国民的民主权利在教育权利平等和素养平等发展中完成。1894年, 孙中山写了《上李鸿章书》, 信中直言不讳地请求清政府大办教育, 培养人才, 向西方资本主义教育制度学习。1895年他把“立学校, 以育人才”写入兴中会的章程。孙中山身体力行积极参加教育活动。1903年, 他在日本创办了青山军事学校, 以培养革命军事人才。由孙中山在日本创建的中华革命党近江八日市飞行学校, 是中国最早的航天学校, 后来, 学校在1916年移迁国内。在办学实践中, 孙中山将“教育均等权”的推行列为首要任务。

在孙中山看来, “育人才而培国脉”的教育目标的实现首要问题就是要对国民实行“平等”教育的权利, 这与欧洲近代的学校制度是不谋而合的。对于中国社会几千年里, 因家庭和社会地位差异, 而不能实现平民教育的状况, 孙中山提出:“那些穷小孩子未必没有很聪明的吗?也是有极大聪明的, 如果读书, 也可以成为圣贤, 也可以造就成很好的人才。”[4]24他认为普通平民的孩子和富人的孩子同样有受教育的机会。他将教育的设想延伸到学前教育和女子教育方面, 认为教育权利的均等应该从儿童和女子开始, 男女教育权利的差异在中国是一种制约社会变革的关键, 所以, 他寄希望于男女同校, 共同接受教育, 使公民“平等教育”成为实现“大同”的必要基础。

孙中山对“教育均等权”的倡议, 还体现在对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上, 他认为德育、智育、体育等教学内容和学科知识教学应该有平等对待的机会。1923年10月, 在广州全国青年联合会的演讲中, 孙中山就曾经提出“注重体育、智育、德育三项, 改良人类来救国”[4]319。1924年, 孙中山在公开讲话中, 又对青年联合会倡议将德育、智育、体育作为“职务”, 要在人性陶冶中完善人格。对德智体教育的推进, 是孙中山重新评价传统教育思想的总结, 因为, 在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玩物丧志”的观念, 让学院和私塾教育中逐步形成了素养教育的缺失, 这在孙中山看来, 是莫大的错误。作为完整的人格来讲, 应该是德智体等多方面综合发展的。千年的科举考试, 让学生禁锢在策文的硬性规范中, 将全部精力投入其中。孙中山认为, 学校的目的除了读书、识字、做学问之外, 要注意综合发展, “教育立国, 首在陶冶人才”的教育观念表述, 可以确认孙中山通过教育学科的均衡在完善“人格修复”的理想, 这也是孙中山教育理念具有先锋性近代意识的集中体现。

三、将“政教”改革为一体的教育实践

1919年, 五四运动时期, 孙中山在接见安徽学生代表的时候, 曾经说:“国家的未来在青年身上了, 你们要学科学, 要爱国。”这段话语表层看来很简单, 深层含义可以透视出孙中山在内忧外患的中国要实行的改革是, 将政治改革和教育改革统一为一体的。孙中山认为, 只有建立起与“国体”一致的教育制度, 才能使人们树立根深蒂固的主人翁意识, 从而消除贫富差距, 消除落后状况, 从而达到国富民安。

孙中山对科学和技艺教育颇为重视, 认为这是教育制度组成的首要部分, 这种思路是与我国近代社会发展方向并行不悖的。中国的技术落后, 是造成被外族欺辱的根本原因, 孙中山以此为鉴, 提出“凡真知特识, 必从科学而来也, 舍科学而外之所谓知识者, 多非真知识也[4]9”。孙中山认为学校中的各种学问, 只有在学习中让学生树立“通国之学”的信念, 才会在学成后, 让学生成为具有公民意识的民众, 才可以有参政、自由、民主的权利。此外, 孙中山还非常重视军事和体能训练, 他认为“自卫之道, 也是生存之本”, 在近代中国, 不同以往, 国民内受本国豪强和外受列族势力侵扰, 原因之一是我们的体质羸弱, 军事训练缺乏, 军队普遍缺乏战斗能力。正如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政体一样, 孙中山认为近代中国的教育中要强化身体素养训练。在孙中山看来, 发展体育, 增强体质, 使之具有自卫能力是救国存亡的教育途径。

孙中山指出, 教育、人才与政治经济是互为作用的。国家的强弱和教育、人才的盛衰决定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 而教育、人才的盛衰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 两者是互为作用的。他在筹备农学书会的过程中, 曾说:“故欲我国转弱为强, 反弱[衰]为盛, 必俟学校振兴, 家弦户诵, 无民非士, 无士非民, 而后可与泰西诸国并驾齐驱, 驰骋于地球之上。”[5]25其用意是在教育改革中调整适应国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变化的方面, 我国是具有悠久农耕文化历史的农业大国, 在这样的考虑基础上, 孙中山提议创建农学书会, 为农业技艺学习人才和农业知识宣讲提供阅读空间。孙中山的实用主义教育救国思路, 是宣扬“求知识, 求实用”并重的, 他认为求知的目的, 应该是让人能够在物质、精神、社会生活满足中提高见识和能力, 使教育承担让学生生活“向上”的任务。

孙中山还非常重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 特别注意到蒙藏等地区同胞的教育障碍问题。他期望在“走向大同”的政治理念推进过程中, 让教育普及成为政治思想普及的先导。在民国期间, 孙中山曾经在教育部增设蒙藏教育司, 专门承担少数民族教育事宜, 这在世界来看, 也是独具近代改革眼光的, 而这种实践中对理解孙中山“政教一体”改革思路颇有裨益。

清末民初, 孙中山将中国传统教育制度和西方资产阶级先进教育制度进行互通和比较,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将教育救国、教育改革的思路融合在他所倡导的民主主义改革实践中, 形成了具有近代意识的教育思想体系。孙中山的教育思想体系发乎于中国社会变革的历史时期, 因其教育理念根植于国家体制变革, 所以, 其思考的深刻性和普适性意义超越了时代的局限性, 在中外教育史上具有广泛的借鉴和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彦.孙中山选集上册[M].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6.

[2]张丹.辛亥革命前十年时论选集[M].三联书店, 1960.

[3]中国近代学制史[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

[4]孙中山全集第十卷[M].中华书局, 1986.

孙中山近代史论文 篇3

一、中山大学近代建筑的特点

中山大学的几个近代建筑群,与学校所经历的三个时期的社会环境大致一样。各时期的建筑主要特点分明,自成一格,各具特色。

文明路、中山路校址的建筑,以西洋建筑的特点为主。这一时期中山大学的前身院校以广东贡院的校舍为基础,加上散落在中山路及仁济路上的建筑作为办学的大楼。由于这些建筑大部分在1880年到1900年间设计与建筑,这一时期正是西方列强借着两次鸦片战争的余威,把西方的各种风习传入中国之时。建筑风格中的西洋风格元素,爱奥尼柱式、西式教堂、哥特式顶尖、拱券、连廊等,被广泛应用在建筑的大楼当中;即使是部分坚持沿用传统中式建筑风格的建筑,亦都融入了外观上斗拱与圆拱、内里铺花地砖、铸铁楼梯扶手的西化特征。遑论国际国内环境情况如何,这个年代是我国高等教育的转型与起步阶段,条件艰苦且无经验可循,更无什么涉及民族大学建设理念之说。因此,中山大学这一时期的建筑群显得风格复杂多样、渗入西式元素也就成了一种认可度颇高的共识。这一时期,是中山先生早年寻求救国救民道路时期,矗立在博济楼前面的“孙逸仙博士开始学医及革命运动策源地”纪念碑,成了中山精神的一个起点,也是中大人文精神的组成部分。

石牌校址的建筑,以宏伟壮观的传统民族风格为主。这一时期是孙中山先生创建中华民国时期,振兴中华为首选要义。浸润传统中国文化传统的中大首任校长邹鲁先生,为实现孙中山先生的遗愿,以“百年之不落后”的理念,用短短的“六年三期”规划着国立中山大学的校舍建设。在这一时期的校园建筑中,全部建筑以中式元素为主。体量庞大的大楼,屋顶、屋身、屋基三段特色分明;梁、柱、川颜色正宗;华表、扶手、连廊、瓦当、滴水、脊筒及飞檐的走兽,均按民族传统要素建制,这在刚刚取消帝制建立民国之时,可谓冒险之举。这丹楹刻桷的宏大建筑,不但使当时的国立中山大学在教与学的客观条件上,不低于国内大学,而且时至今天,国内外大学中,在短时间内建校有此宏大创举、意识如此超前以及其建筑至今仍能发挥作用的,实为罕有。中山先生以教育强国的精神,由此发扬光大,持续发展,形成了中大人文精神的雏形。

康乐园校址的建筑,以中西混合的风格为主。众所周知,中山大学这一时期的校园建筑,是1952年全国院系大调整时,国立中山大学部分院系专业与私立岭南大学的部分院系、专业等重组后,新成立的中山大学所在地。而康乐园的红楼建筑群,其建筑时间则追溯到1904年,从具有外国教会背景的岭南大学自澳门迁入时就开始了。由于建筑资金、设计及居住使用者的原因,这时期的建筑,风格以中西合璧为主。但为了迎合本土民意,外观上仍然具有民族风格及元素,只是中式的“大三段”被很现实地缩小了。取而代之的是,壁炉、烟囱、老虎窗、露台等西方建筑的实用特征,被中外设计师所运用。当中有几幢大楼的门前,其灯柱的设计,融入了中式经幢的元素;连梁、柱及建筑工艺,均被西方新的建筑工艺所取代。由于设计得当,康乐园的校园整体亦具有红墙绿瓦、功能清晰、建筑布局合理的特点,并形成数量宏大,但风格迥异于石牌校址建筑的康乐园红楼建筑群。早年中山先生在怀士堂、马丁堂的演讲,其精神亦令中山大学人文精神主体的构成,并在多所学校的合并调整后延续、发展、完善。

二、中山大学建筑与人文精神体现

所谓大学的精神,是大学在办学的历史过程中,自我形成的办学理念与价值观念。中山大学的近代建筑群,因其建筑的特点及所经历的特殊性,经时间的浸润,已然与人文精神有机地结合,昭示着与众不同的风范。

怀士堂,亦称小礼堂,是当年岭南大学基督教的青年会所,于1915年破土动工,落成于1917年2月。总建筑经费2.5万美元,由美国著名的天文仪器制造家、俄亥俄州克里夫兰市华纳与史怀士公司总裁安布雷·史怀士先生(Ambrose Swasey)捐资修建。1923年12月21日,孙中山先生偕夫人第二次到岭南大学视察,并在此做了《学生要立志做大事,不可以做大官》的演说,告诫学生要立志做大事,而非做大官;后学校将此名言镌刻在怀士堂北边墙上。而怀士堂南面,则矗立着中山大学创办之初,中山先生所题写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一直告诫着历届的学子,学习的目的和做学问的方法态度。作为坐落于康乐园中轴线的教会功能建筑,原仅为学生的聚会场所,经过时间的推移,承载了中山先生的讲话及精神,沉淀并积累了历史记忆,使其成了中山大学近代建筑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标志性载体。

马丁堂,1905年,在岭南学堂成立伊始,岭南学堂美国纽约董事局出售自己的证券筹资兴建了马丁堂,该建筑由当时美国纽约第五大道大名鼎鼎的美国纽约斯道顿建筑师事务所(Stoughton & Stoughton Architects)设计,耗资2.5万美元。马丁堂是岭南大学迁入康乐园后的第一栋永久性建筑,也是第一栋由硬质红砖建起的房屋,它还是中国较早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1912年5月7日,孙中山先生首次莅临岭南学堂,在马丁堂前向岭大师生们做了热情洋溢的演讲——《非学问无以建设》,鼓舞当年岭大人奋发图强。也为今天中大人“科学、民主、求实、务新”的人文精神奠定了基础。

nlc202309090538

麻金墨屋一号,现为“陈寅恪故居”。捐建于1911年,是美国芝加哥麻金墨夫人(Mrs. Nettie F. McCormick)为纪念她的夫君,捐赠给岭南大学的两栋建筑之一。从1953年夏到1969年春,这里就成为国学大家陈寅恪先生的住所兼教学教室,他在这里度过了生命的最后16年,《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均成稿于此。陈寅恪先生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既是当今大学知识分子的学术精神,也是当今学人做学问的价值取向。如今,麻金墨屋一号成了中大人精神的象征。

中山大学在中山先生“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校训以及“诸君要立志,是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非学问无以建设”等理论的指导下,早期形成了“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创业精神、共同生活共同学习的集体精神、向民众学习为民众谋福利的服务的大学精神;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经过1952年院系大调整,中山大学的人文精神又融入了包容的成分,体现为民主的精神、务实的作风、爱校的情结等三个方面的人文精神。中山大学在90余年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科学、民主、求实、务新”的大学文化精神。在中山大学人文精神的形成过程中,这些近代建筑群成了见证与记载者。

在中山大学即将迎来建校100周年之际,结合学校发展的新形式新要求,把培养人才的标准设定为“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这既是对中山先生的校训、训词的一脉相承,又是在新的环境下将中大人文精神的发展。

三、结语

大学的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精髓与核心,是大学的灵魂;大学之精神通过所在建筑而铭刻与传承,通过校风、学风而体现。中山大学人文精神,起源于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经近百年的发展,形成了当今独具特色的“科学、民主、求实、务新”人文精神。今天,矗立于大学校园中的近代建筑,历久弥新,见证了大学的发展,也记载着大学精神的创新,把中大的人文精神从抽象变成了具体。当人们走进这古老的校园之时,这些标志性的建筑会直接引发对当年中山先生教导的联想,谨记大学的使命,不断地为祖国的建设输送合格的人才。

参考资料:

1.黄仕忠主编,《老中大的故事》,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

2.中山大学档案馆等编,《历史上中大精神探讨》,广州,2000年。

3.易汉文主编,《金声玉振——名人在中山大学演讲录》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

4.易汉文主编,《鸿儒世范》,广州, 2004年。

5.李延保著,《李延保教育文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

6.吕雅璐主编,《红楼叠影——中山大学近代建筑群的人文解读》,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

7.丁东,《中国大学精神的演变——在一所大学的演讲》,共识网21ccom.net 2011。

8.郭启宏,《孙逸仙的大学》,《光明日报》2014-12-31第06版。http://epaper.gmw.cn/gmrb/images/2014-12/31/06/2014123106_pdf.pdf。

纪念孙中山先生-孙中山生平简表 篇4

1879孙中山赴檀香山,就读于意奥兰尼书院,习英文1883改入奥阿厚学院

1884娶卢慕贞夫人

1886入广州博济医院附设医科学校习医,开始鼓吹革命

1887转入香港西医书院

1890与杨鹤龄、陈少白、尢列倡言革命,时人称为“四大寇”

1894偕陆皓东至天津,上

书李鸿章陈救国大计

1895设立兴中会,并首次起义于广州

1896伦敦蒙难

1900宫崎寅藏被新加坡殖民政府逮捕;孙中山前往救友,竟被该政府扣留;后被释,但5年内不准入境

1901孙中山派尢列到新加坡展开革命活动

1905孙中山在新加坡停留一朽,住小桃园;在日本东京创立中国同盟会

1906孙中山的新加坡5年禁令已过,首次住进晚晴园,并在晚晴园设立同盟会新加坡分会

1907中兴日报首创;4次起义在此年暴发:潮州黄冈起义(新加坡策划)、惠州七女湖起义、钦州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新加坡策划)

1908在钦州(广西)和云南河口(新加坡策划)起义

1910革命新军起义于广州,失败;孙中山为起义筹募,在槟城莊荣裕召集“槟城会议”,并策划第二次广州起义

19114月27日,黄兴率领同志起义于广州,死难者86人,葬于黄花岗,有名可考者72人,是为第十次起义;10月10日,武昌起义,各省响应,革命成功

19121月1日抵达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2月推荐袁世凯继任大总统

1913袁世凯刺杀宋教仁,背叛革命,孙中山立即起兵讨袁

1914第一次世界大战暴发

1915孙中山与宋庆龄在东京结婚

19179月1日非常国会选举孙中山为大元帅

19185月辞去大元帅职位,离粤赴上海,从事著作

1919五四运动

19215月5日孙中山宣誓为中华民国大总统

1922陈炯明阻挠北伐,拥兵叛变

19231月26日与苏俄代表越飞(Joffe)发表联合声明。苏俄代表逐步到中国当党顾问。其中包括鲍罗廷(Borodin)

19246月16日,“黄埔军校”正式举行开学典礼

孙中山近代史论文 篇5

一次,孙中山在国内“南京”轮上,一位姓金的跟随者走进他的舱房。他说:“孙,我是一个穷人,我有妻子儿女。”经验丰富的孙中山一下子就明白了:“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有人出100大洋让你出卖我?”那人说:“还要多些。”“那么,1000?”

“5000,孙。你只是一个人,孙,而慈禧可以要许多人的命。她恨你,她决心要砍掉你的脑袋,那时候你的头对任何人都不会有什么好处。如果你现在把它给我,就可以使我们全家富裕和幸福。”

孙中山说:“的确如此,我的头对于我一文不值,但是,它对于你难道就很值钱吗?因为如果你把我出卖了,官员们不仅会从你那里把那笔钱统统夺走,而且你的孩子、还有别家的孩子会继续穷困下去,千百年如此,永远没有尽头。金,听着,我现在是你的了。我的头就是你的头。你愿意拿你自己的头去换5000大洋吗?‘天命无常’。只管去报告你的主子,我就在这船上,决不会走开。”

那人跪倒在孙中山脚下,乞求宽恕,然后离去。

第二天,孙中山听说那个人投水自尽了,心里非常难过。因为那个人说过,他为有过想要把孙中山出卖给敌人的可耻念头而感到无地自容。

孙中山近代史论文 篇6

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民本思想被不少人所认同,他曾经说过:“人民所做不到的,我们要替他们去做。人民没有权利的,我们要替他们去争。”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村官,我们对这句话应该有更深刻的理解。村官的工作职责就是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对于村民的困难和诉求,我们应尽自身之所能,解决他们的困难,不仅从身入村,更要从心入村,把村民们当作自己的亲人。

孙中山先生认为:做人的最大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许多人认为身处二十一世纪的我们,不必格外重视爱国教育。但是在我看来,处于和平时代的人们更应该接受爱国教育。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祖国的未来付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加强爱国教育,让更多的人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只有奋勇向前才能振兴中华,才能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孙中山先生认为:“吾之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作为基层工作人员,我们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村民们无论是任何“鸡毛蒜皮”的小事,在我们眼里都是大事。有人认为村官一辈子都身在农村,没有发展前途,殊不知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要想离理想目标更接近,那就一步一步从眼前的小事做起。

孙中山与日本关系评述 篇7

1894年,兴中会在檀香山成立,次年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部。兴中会成立后,孙中山积极发动在广州起义,事泄后,孙中山与陈少白、郑士良等人同渡日本。虽然此次留日时间短暂,但这些革命党人却结交了一批日本人士,孙中山先生认为这是“革命党与日本人士相交之始也”。

1897年,离日远游欧美的孙中山再次回到日本。在日本,孙中山广交日本政界人士,希望通过他们游说日本政府,得到日本对中国革命的支持。大石正己、大隈重信等人就是孙中山通过犬养毅的介绍认识的。在广交日本政客的同时,孙中山还积极发展革命势力,扩充革命力量。1900年,孙中山趁八国联军侵华之际组织了惠州起义。在这次起义中,就有日本志士宫崎寅藏闻知此事,山田良政在起义中“不幸因为迷路而为清兵所擒并遇害”。起义失败后,孙中山也就离开日本,远洋欧美。1903年,孙中山又回到日本,在日本友人的支持下组建秘密军事学校,培养革命骨干。中国史学会编写的《辛亥革命》中记载:“癸卯夏孙总理自越南莅日本,因清政府不许私费学生入陆军学校,乃与日友日野雄藏秘密

组织革命军事学校于东京青山”。[3]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就是“作为这所军事学校的入学誓词而提出的”。孙中山自1905年后又先后多次来到日本,并取得的卓有成效的成就就是组建了资产阶级革命同盟——同盟会。

二、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与日本的关系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远在海外的孙中山听到革命的消息后绕道欧洲回国,他电告日本友人在香港接船并与大批日本人同船抵沪。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任命了大批日本人来做自己的经济、法律等各方面的顾问。在五四运动之后,孙中山虽然公开声讨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以及1895年的《马关条约》,斥责日本占据胶东半岛,但他对日本的感情总体还是友好的。

华盛顿会议期间,孙中山希望日本放弃在华各种特权。现实情况使得孙中山对日本的政策不断揭露和批判。虽然如此,孙中山并没有完全放弃对日本的期望。他仍然希望日本遵守在华盛顿会议上发表的永不干涉中国内政的宣言,支持中国革命运动。陈炯明叛变后,孙中山留居上海,日本也对“孙更施笼络手法”。按照华盛顿会议期间中日的交涉,日本将胶州湾归还中国后,孙中山听到这消息十分高兴,殷切希望“日本朝野都能脱去旧套,从根本上改善中日两国之友好关系”。他甚至把日本看做亚洲的“救世主”,希望日本与德国、苏俄一道,对抗英美,谋求亚洲各国的解放。

1923年,孙中山返回广州重建革命政府,孙中山不顾反对,“允许日本人恢复海南岛西沙岛之实业公司”。对于国内反对“二十一条”的抗议活动,孙中山也是一再抵制。由此也可以看出,华盛顿会议后孙中山虽然对日本有过疑虑,但仍对日本抱以希望。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孙中山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确立了反帝反封建的立场,但他仍然希望通过对日的妥协实现真正的中日友善。9月,在孙中山发表《北伐宣言》后,他派李烈钧出使日本,与日本朝野各界进行交流。11月24日,孙中山抵达日本神户,虽然日本要人对他表现十分冷淡,但他仍受到了日本各界的热烈欢迎,他所作的《大亚洲主义》在日本引起广泛轰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孙中山表示:“我这次绕道贵国,承蒙贵国朝野人士极热诚的欢迎,我是十分满足,十分感谢”。[2] (P985) 由此可见,孙中山对日本的感情非同一般。

三、对孙中山与日本关系的评价

面对满目疮痍的满清政府,孙中山立志要推翻清王朝,重塑民族国家。在他看来,要革命,就得有外援,作为近邻的日本成为他争取的对象。孙中山之所以选择日本,也是有他的考虑的。中日甲午之战后,清政府开始向日本派遣留学生,在清末新政时期这种派遣活动达到新的高潮。同时,民间也有许多志士青年自费去日本留学。正如吴玉章老人指出,大批知识青年“好像唐僧取经一样,怀着圣洁而严肃的心情,静悄悄地离开故乡”。[3]这些留学生在日本面对新的世界,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给他们很大的触动。面对腐朽的清王朝,这批留学生的满清爱国热情又促使他们大多走上了清王朝的对立面。这为孙中山在日本的活动提供了广泛的基础,日本成为中国革命的海外基地。有的学者在研究孙中山与日本的关系时也指出,孙中山认为日本与中国“同文同种”,[3]自然会对中国革命大力相助。孙中山认为,日本的崛起特别是日俄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就是其他亚洲人也可提高国际地位”。[2] (P623) 在孙中山看来,日本与中国都是亚洲国家,近代都曾受到外来的压迫,这种相同的经历加上历史上的密接往来,强大的日本是可以帮助中国革命的。他在致犬养毅的信中,希望日本“以扶亚洲为志,而舍去步欧洲帝国主义之后尘,则亚洲民族无不敬仰推崇也”,“日本政府此时当毅然决然以助支那之革命成功”。[2] (P532-534) 因此他在日本广泛活动,争取日本的同情,建立革命力量。诚然,他也得到了部分日本友人的支持,山田良政甚至为中国的革命付出了生命。

孙中山希望借助日本政府的力量开展革命,并对日本政府抱有极大的幻想,恳切希望有朝一日,日本政府帮助中国乃至亚洲各民族摆脱欧美国家的压迫,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但是殊不知,强大起来的日本与欧美列强已无异,日本政界关心的是日本在华的各种特权和利益,甚至独霸中国之野心。1907年日本为了维持与清政府的关系要求孙中山离境,就充分暴露了日本政府的真实态度。孙中山一直对日本抱有幻想,但得到的却是日本对中国利益的不断损害,这也反映出孙中山对日本本质的认识不清。虽然如此,孙中山先生作为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家,终身致力于国家独立,人民幸福,通过与日本的广泛接触,扩大了革命的影响,这是不容忽视的。

摘要:孙中山先生在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 一直把日本当做重要的海外基地, 与日本的政界、财界、军部、民间人士等进行广泛的接触, 进行革命宣传, 争取日本对中国革命的支持。对于孙中山与日本错综复杂的关系, 本文试做分析。

关键词:孙中山,日本,革命

参考文献

[1]、雷国山.1910年孙中山日本之行内幕[J].东北史地, 2011, (4) :24—28.

[2]、孙中山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1.

“国际人”孙中山 篇8

本书时间跨度为清末民初,诸多人物如慈禧、光绪、李鸿章、袁世凯、康有为、梁启超等曾经站立于风口浪尖上的人物依次出场,即便是一个小细节,作者也试图攫取个人与国家、瞬间与过程之间的联系;本书空间则包括美国、日本、欧洲、东南亚以及中国大陆和港台地区,每到一处,陈舜臣都在试图感受当地给予孙文的思想养分,同时也用大量笔墨描绘了孙中山的国际交友圈。为创作一部小说,陈舜臣通常要进行大量的文献核实和实地考察,力图使文字忠于史实、贴近真相,而终得以在晚年以“孙文崛起”为线索,通过书写政治嬗变、内外交困中的人物交往与冲突,呈现了清末民初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社会发展全景。

20世纪初,在中国发生的巨变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其层次之丰富、矛盾之尖锐,为其他时代所不及。国家之间,内与外矛盾重重,而中国与俄国、英美、日本又处于不同的国际关系中,这些关系又互相纠结彼此影响;国家内部,纷争从未间断,且步步升级,保守派与洋务派、帝党与后党、维新与革命等,内外交困,层层叠叠,有志之士都在试图为中国寻找出路,他们之间的共识是晚清政府照此下去必无药可救,可是各自有各自的办法,彼此之间的难以认同又消解了各自的力量,加上外敌的入侵,使得这一时期国家的发展步伐格外沉重而艰难。

回顾这样的历史时期是艰难的,一不小心就容易陷入以己度他强加于人的境地,因为我们很容易将国家和个人混为一谈,很容易狭隘地认定在国家蒙难的时刻,为个人而活的人都是自私而有罪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本书最大的意义在于试图拨除重大历史人物身上神格化的因素,在大量充满矛盾甚至正反两极的记录中,陈舜臣试图找到孙中山的人格所在,他的成长经历和性格养成,他的交友生涯和精神世界。在本书中,我们发现了国家之外的一个民间社会的存在,那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有理想有温情有感性也有局限,为了一个朦胧而未卜的前途,他们走得都不轻松。

陈舜臣在书中格外突出了孙中山与日本友人之间的交往,许多是我们此前所不知道的。这一方面与作者现实的写作环境有关,另一方面则与作者写作的立场有关。陈氏虽身在日本,却自幼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熏陶,这与孙中山很像,他虽然读黑格尔、孟德斯鸠,长期流落在外,念念不忘的还是中国。而也正是这点共同性,陈氏能够超脱地对待大背景中的种种冲突,同时也更能够细腻地感知人物内心的张力。这些冲突与张力渗透在所有的史料记载中,要实现化解,唯有心怀同情。而本书从头至尾的书写,最令人感动的,也就是陈舜臣先生超脱而同情的笔法,他无意书写历史人物应该做什么,而是始终追随自己入木三分的直接,记录他们究竟做了什么。革命带来苦难固然令人嫌恶,可是革命家内心渴望与人民结合在一起的淳朴愿望,却又令人动容。

在作者看来,孙中山在本质上是个国际人,虽然他曾说过因中国是弱国而不得不变成一位民族主义者,但他一定认为,若中国能与列强并驾齐驱,则将抛弃民族主义,以世界人之身份,悠然和日本人重温友情。这就是陈舜臣书写中的精神气质。能够不被政治幽闭,又能够保持理性的立场,进而超乎个人,化一我为千万我。在陈舜臣笔下,孙中山是一位超越了改革家的改革家,而他自己则是一位超越了小说家的小说家。他说“小说家的工作,就是描述人生的真实面”,是的,真实,如同开刀,虽有疼痛,却能治病。好在,陈先生在讲述中融入了情感与诗意。

《青山一发:从孙文崛起看大清日落》 陈舜臣 著 许锡庆 译

孙中山教案 篇9

教学要求:

1.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知道缠足陋习对中国妇女的身心造成的严重危害,体会孙中山对封建陋习的憎恨以及他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革命精神。教学重难点:

1.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

2.从字里行间体会孙中山从小就具有凡事独立思考,不盲从,敢于反抗封建陋习的独立人格,坚决与封建势力斗争的革命精神。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4课,齐读课题。

2、通过昨天的学习,你知道孙中山的姐姐原先是个怎样的女孩子?(板书:活泼能干)齐读第一小节(板书:喜欢)

二、精读课文,质疑问难

过渡:这么一个又活泼又能干的姐姐,真让人羡慕,但好景不长,后来姐姐又变成什么样了呢?

1、出示第七小节,指名读第七自然段

2、在这里,我们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姐姐?(板书:没笑脸

没歌声)从哪看出来的?(加红两个“再也没有”)指名读

3、读了这一自然段,你有什么疑问吗?(是什么让姐姐发生这样的变化?)

4、要想解开你心中迷团,就得读读课文的第二~第六自然段。

三、整体感知(第二~第六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二~第六自然段。交流:妈妈要姐姐缠足。

过渡:对!是缠足这件事使姐姐失去了笑脸,失去了歌声,也深深地刺痛了孙中山幼小的心。

2、妈妈是怎样给姐姐缠足的?指名读第二小节。(1)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痛苦流泪)

(2)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姐姐缠足的痛苦?把它圈出来。

(3)交流“长长的、一道又一道地、直往下流”读好圈出的词语,体会姐姐的痛苦。

(4)同学们想不想看一看当时封建社会妇女缠足的样子呢?通过老师介绍、观看图片,你想说些什么?(5)你能把姐姐缠足时的痛苦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第二小节

3、看到姐姐这么痛苦,如果你是孙中山,会怎么想?怎么做?

是啊,孙中山当然不愿姐姐受这份罪,面对此情此景,孙中山心情怎样?(板书:生气 心疼),于是他同妈妈激烈地争吵起来。

课文的3-6自然段写了孙中山与妈妈的争吵,同桌练读对话,要求在读的时候,注意抓住人物说话的提示语,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读好人物的语言。(1)孙中山心疼什么?他又生气什么?

出示:你为啥要姐姐受这份罪呢?姐姐缠住了脚,还能下田干活吗?(2)“还能下田干活吗?”是什么意思?

(3)你能用既生气又心疼的语气来读读孙中山的话吗?指名读(4)齐读这一小节,读出孙中山当时既生气又心疼的语气。

4、妈妈又是怎样回答的呢?指名读课文的第4小节。(1)妈妈为什么要给姐姐缠足呢?

(2)你知道封建社会的妇女为什么要缠小脚吗?

师介绍:缠足之风开始于一千多年前的五代时期。从宫廷传入民间,后来缠足之风愈演愈烈,以至于小脚女子成为当时男人择偶的标准,说什么“娶妻要娶小脚妻”。父母为了让自己的女儿找个好婆家,做母亲的往往在女儿七、八岁的时候给她缠足。在小脚盛行时期,大脚女子往往被视为没有教养,会被人家耻笑,甚至难以出嫁。

(3)难怪妈妈在说的时候先——叹了口气,你从这声叹气声中读懂了什么?(板书:无可奈何)

(4)谁能把把妈妈当时的心情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5、孙中山能接受这种理由吗?

引读,出示:既然知道缠小脚不好,就不该去做。别人笑话怕什么?

(1)真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概,这里没有提示语,你能给它加个吗? 出示填空:孙中山地说:“既然知道缠小脚不好,就不该去做。别人笑话怕什么?”(2)指名读,体会孙中山的气愤。

6、但妈妈只是说:(引读)

出示:“你年纪小,还不懂得这些事。”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1)比较句子:妈妈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2)你欣赏哪一句?为什么?从妈妈含着的“眼泪”中你读懂了什么?(痛苦、无奈、心痛、对女儿的爱)

(3)这是无奈的眼泪,心疼的眼泪,你能把妈妈的无可奈何读出来吗?指导读好第6自然段。

(4)出示课文插图,看图想象:

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后,在干什么? 她会对姐姐说些什么? 姐姐又会是什么样子?

孙中山听到什么?又想些什么?

屋内妈妈______________,姐姐___________________;屋外孙中山看到_________,听到_________________,他心想__________________。

7、总结:在封建陋习面前,妈妈屈服了,姐姐也不得已屈服了。但孙中山很心疼,很生气,坚决反对。

让我们再一起读2-6小节,老师读提示语部分,男生读孙中山的话,女生读妈妈的话。读出孙中山的心疼,生气、坚决„„读出他母亲的无可奈何。

三、学习第七小节

从那以后,(引读)第七小节

(1)看来缠足的陋习不仅伤害了姐姐的身体,更伤害了姐姐的心灵。(2)(加红“深深地、幼小的”)从“深深地”、“幼小的”,你读出了什么?

(说明孙中山幼年时受到这件事的打击的程度很深,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烙下了深深的创伤,永远不会忘记。)(板书:刺痛)

四、学习最后一节

过渡: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孙中山幼小的心,使他从小就立下了“破陋习”的决心,我们来看看,后来孙中山有没有实现这个愿望?

1、齐读最后一节。板书:革命成功

2、当了大总统的孙中山做了一件什么事?“首先废除”是什么意思?这说明什么?(姐姐缠足的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缠足给中国妇女带来的巨大的痛苦。相机理解“残害”。他从小立下了志愿。)

3、千千万万个中国妇女听到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欣喜若狂。这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喜事呀!让我们来欣喜地齐读这一段。

五、展开联想,表达情感。

1、如果没有孙中山,我们在座的女同学也许正在缠足;如果没有孙中山,你们的奶奶、妈妈也许早已缠足。想到这里,你想对孙中山爷爷说些什么呢? 请你用“孙中山爷爷,我想对您说:„„„„”的句式来说一句话表达你的心情或想法吧。(出示句式)

2、问问周围的老人,以前生活中还有哪些陋习? 附板书:

24、孙中山破陋习姐姐

孙中山

妈妈

活泼能干

喜欢

痛苦流泪

生气心疼

无可奈何

没笑脸

没歌声

孙中山陋习教案 篇10

一、复习导入

1.(一组图片:紫金山、中山陵)

屏幕出示孙中山铜像:简介人物: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4课。

2、齐读课题

3、复习检查(1)读词语

(2)同学们还记得这里的“破”是什么意思?“陋习”呢?孙中山破除的是什么陋习?你从课文中哪儿知道的?

二、:学习第8小节

(1)指名读第8小节,问:“首先”就是——?

(2)师: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要废除的陋习有很多,为什么他首先废除的是缠足这一陋习呢?这跟他幼年时,亲眼目睹姐姐缠足是分不开的。

三、体会缠足给姐姐带来的变化

1.默读课文,用“ —— ”画出写缠足前姐姐的句子;用“ === ”画出写缠足时姐姐的句子;用“ ~~~~~ ”画出写缠足后姐姐的句子。边读边体会缠足给姐姐带来的变化。2.组织交流:

A.缠足前,姐姐是什么样儿?(1)指名读

(2)我们也来读一读这段话,一边读一边想:缠足前的姐姐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孩?你从哪儿读到的?(指导把话说完整。感情朗读)

相机板书(活泼能干)

(3)师:缠足前的姐姐是那么„„喜欢这样的姐姐吗?就请大家带着这份喜爱之情读一读缠足前的姐姐吧!(自读、指名读)B.缠足时的姐姐是什么样儿呢?(1)指名读

(2)师:缠足时姐姐很----板书:(痛苦)C.缠足后的姐姐又是什么样儿呢?(1)指名读

(2)板书:没有歌声,没有笑脸 D.看板书提出疑问:

缠足为什么能让那-------的姐姐那么痛苦,没有了歌声、没有了笑脸?(1)师:同学们说说你们对缠足有什么了解呢?

(2)老师这里也搜集了一些有关缠足的资料,我们来看一看。(观看课件,学生感受缠足之残忍)

(3)师:看到这么小的变了形的脚,同学们心灵深处一定感慨万千,让我们来看一看姐姐遭受这一痛苦的过程吧!

四、学习第2小节

1.大家读读第二小节,妈妈是如何给姐姐缠足的?

2.指名读,(圈出“长长的”,师:有多长呢?----就这样“一道又一道地”给姐姐缠着,缠得姐姐-------)

3.师:老师想请一名同学读第二自然段,其余同学闭上眼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或听到了什么,这让你感受到什么? 4.交流:

(1)(出示内容):我仿佛看到了

,听到了,我感到。

指导朗读:可以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读出你深刻的感受吧!)

(2)师:缠足是那么可怕、那么残忍、那么让人痛苦、那么让人憎恨,让我们带着这些感受一起读第二自然段吧。

五、学习3—6小节

“小脚一双,眼泪一缸”呀!看到姐姐被缠足,孙中山是怎样?妈妈又是怎样呢? 1.请同学们读读3—6自然段,一边读一边体会。2.交流:

(1)师:孙中山-------出示第三自然段

(圈出“又是生气又是心疼”):他“生气”的是?“心疼”的是?(缠足时的痛就如同在受罪、受刑一样啊!孙中山能不生气、能不心疼吗?)谁来读好这句话? 指名读(2)你还读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孙中山?(出示第五自然段)大家仔细品味。指导朗读,请你读读这句话。

(3)面对孙中山的争辩,妈妈又是怎样呢?从哪儿可以看出?(妈妈真的残忍吗?)

你能读出妈妈那既心疼又无奈的复杂心情吗? 你还从哪儿读到了妈妈的无可奈何与心疼?(4)比较句子:

妈妈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你从“含着眼泪”读懂了什么?

师:“娶妻要娶小脚妻”。这是在中华民族流传了上千年的一种习俗。女儿缠足,妈妈也很心疼,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将来找个好婆家,她一点办法都没有。这真是无可奈何啊!

师:让我们饱含深情地读这句话。

3、理解省略号:你知道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后,在干什么?就这样,妈妈还是给姐姐缠了足,那么同学们看看图中的孙中山,此时他在想些什么? 4.同桌分角色读3—6小节。指名分角色表演

六、比较读:

1.师:以后的几个月,孙中山-----,再也-----2.师:这件事------出示比较句子: 这件事刺痛了他的心。

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

你更欣赏哪一句?为什么? 此时的孙中山可能会想到什么呢?

师:缠足这件事不仅给姐姐带来了痛苦和打击,也深深地刺痛了孙中山幼小的心,这就坚定了他破除缠足陋习的信心和决心。他当了临时大总统,首先废除的就是——缠足陋习。

七、再读第八自然段: 师:这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全体起立:让我们齐读第8自然段。

八、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1、师:课文通过对比的手法,写出了缠足前姐姐的活泼能干;缠足时、缠足后姐姐的痛苦,让我们感受到缠足的残忍,更让我们感受到孙中山从小就有一种独立思考、不盲从、敢于反抗的精神。让我们带着对孙爷爷的崇敬之情再读一读课题,24齐

2、示铜像。述:如果没孙中山,你们的奶奶、妈妈也许早已缠足;如果没孙中山,张老师也许早已缠足;如果没孙中山,我们在座的女同学也许正在缠足。此时,你会对孙中山爷爷说些什么呢?

3、同学们课前搜集了资料,你知道以前生活中还有哪些陋习?(生答)其实,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也有很多不良习惯,比如:(生答)。我们应该像孙中山那样从小做起,从我做起,破除陋习,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

九、布置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上一篇:信合案件防范心得体会下一篇:电子商务市场中数字产品定价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