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审员考试判断题

2025-03-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外审员考试判断题(通用6篇)

外审员考试判断题 篇1

1、认证证书持有者不愿再保持认证资格时,认证证书即告撤消。()

2、内部审核可用于管理评审及其他内部目的。()

3、自我评定是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价的方法之一。()

4、ISO9001与9004是协调一致的一对标准,它们在结构、内容、范围和用途方面都相同。()

5、“缺陷”不是不合格,只是未满足预期的使用要求而已。()

6、“级别审核员”包括注册高级审核员和注册审核员两级。实习审核员不是级别审核员。()

7、顾客对组织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没有提出申诉或没有表示抱怨就说明顾客满意。()

8、ISO9001:2000标准中8.2.3条“过程的监视和测量”中的“过程”是指质量管理体系所包括的全部过程,而不只是“第7章”“产品实现过程”。()

9、让步使用是对不合格产品采取的一种措施,使其虽不能满足规定要求,但尚可满足使用要求。()

10、质管办主任因为是中层干部,所以不能担任管理者代表。()

11、采用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的一项战略性决策。()

12、统计技术适用于所有组织。()

13、ISO9001标准有关条款中“注”和条款一样也是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14、ISO9004标准可作为ISO9001标准的应用指南。()

15、质量策划的结果都应形成质量计划。()

16、末次会议意味着一次现场审核的结束。()

17、如果在现场审核中发现“审核范围”不符合审核计划的要求,审核组长有权进行适当的调整。()

18、审核组长必须由一名高级审核员担任。()

19、认证证书的“注销”和认证证书的“撤消”,两者性质相同但其程度不同。()

20、产品认证和体系认证都是“第三方”行为。()

21、管理评审的目的是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

22、组织应对产品的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必须在所有规定活动均圆满完成后,才能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23、必须在最高管理层指定一名管理者代表。()

24、ISO9001和9004标准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都是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25、组织应识别影响产品符合性的外包过程,并实施控制。()

26、组织只需对满足顾客要求的生产和服务过程进行测量和监控。()

27、应记录设计和开发评审结果及跟踪措施。()

28、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也是持续改进的措施之一。()

29、产品要求可由顾客提出或规定。()

30、组织对用于测量和监控要求的软件,在使用前应进行确认。()

31、审核计划经受审核方事先确认后,双方均不能更改。()

32、审核员必须去现场验证才能确保不合格项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33、初访是必需的,只有进行了初访才能保证审核的质量。()

34、产品的检验测量必须由专职检验员来进行。()

35、文件初审是对受审核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有效性和适宜性的确认。()

36、与产品有关要求的评审包括对组织与供方所签订采购合同的评审。()

37、管理评审就是质量管理体系的评审。()

38、在对产品实现进行策划时,组织应针对产品确定过程、文件和资源要求。()

39、所有测量装置必须由授权机构定期进行校准。()

40、审核组是根据不合格项的多少来评价受审核方的质量管理体系的。()

41、注册审核员应同时接受CCCA和聘用机构的监督。()

42、实习审核员应同时可以担任审核组中的专业人员。())

43、第三方审核就是指质量认证。()

44、审核范围就是受审核方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45、在质量管理体系的第三方审核中,主要是要收集不合格的信息。()

46、审核员在发现不合格项线索时应扩大抽样。()

47、审核计划应征得受审核方同意。()

48、“审核”定义中“审核准则”是指审核所依据的标准。()

49、持续改进涉及到产品、过程和体系等方面的改进。()

50、现场审核中的各种会议均应由审核组长主持。()

判断题(在题目后面括号内,正确打√,错误打X)

1、认证证书持有者不愿再保持认证资格时,认证证书即告撤消。(X)

2、内部审核可用于管理评审及其他内部目的。(X)

3、自我评定是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价的方法之一。(√)

4、ISO9001与9004是协调一致的一对标准,它们在结构、内容、范围和用途方面都相同。(X)

5、“缺陷”不是不合格,只是未满足预期的使用要求而已。(X)

6、“级别审核员”包括注册高级审核员和注册审核员两级。实习审核员不是级别审核员。(√)

7、顾客对组织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没有提出申诉或没有表示抱怨就说明顾客满意。(X)

8、ISO9001:2000标准中8.2.3条“过程的监视和测量”中的“过程”是指质量管理体系所包括的全部过程,而不只是“第7章”“产品实现过程”。(√)

9、让步使用是对不合格产品采取的一种措施,使其虽不能满足规定要求,但尚可满足使用要求。(√)

10、质管办主任因为是中层干部,所以不能担任管理者代表。(X)

11、采用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的一项战略性决策。(√)

12、统计技术适用于所有组织。(√)

13、ISO9001标准有关条款中“注”和条款一样也是质量管理体系要求。(X)

14、ISO9004标准可作为ISO9001标准的应用指南。(X)

15、质量策划的结果都应形成质量计划。(X)

16、末次会议意味着一次现场审核的结束。(√)

17、如果在现场审核中发现“审核范围”不符合审核计划的要求,审核组长有权进行适当的调整。(X)

18、审核组长必须由一名高级审核员担任。(X)

19、认证证书的“注销”和认证证书的“撤消”,两者性质相同但其程度不同。(X)

20、产品认证和体系认证都是“第三方”行为。(√)

21、管理评审的目的是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

22、组织应对产品的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必须在所有规定活动均圆满完成后,才能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X)

23、必须在最高管理层指定一名管理者代表。(X)

24、ISO9001和9004标准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都是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X)

25、组织应识别影响产品符合性的外包过程,并实施控制。(√)

26、组织只需对满足顾客要求的生产和服务过程进行测量和监控。(X)

27、应记录设计和开发评审结果及跟踪措施。(√)

28、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也是持续改进的措施之一。(√)

29、产品要求可由顾客提出或规定。(X)

30、组织对用于测量和监控要求的软件,在使用前应进行确认。(√)

31、审核计划经受审核方事先确认后,双方均不能更改。(X)

32、审核员必须去现场验证才能确保不合格项纠正措施的有效性。(X)

33、初访是必需的,只有进行了初访才能保证审核的质量。(X)

34、产品的检验测量必须由专职检验员来进行。(X)

35、文件初审是对受审核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有效性和适宜性的确认。(X)

36、与产品有关要求的评审包括对组织与供方所签订采购合同的评审。(X)

37、管理评审就是质量管理体系的评审。(√)

38、在对产品实现进行策划时,组织应针对产品确定过程、文件和资源要求。(√)

39、所有测量装置必须由授权机构定期进行校准。(X)

40、审核组是根据不合格项的多少来评价受审核方的质量管理体系的。(X)

41、注册审核员应同时接受CCCA和聘用机构的监督。(√)

42、实习审核员应同时可以担任审核组中的专业人员。(X)

43、第三方审核就是指质量认证。(X)

44、审核范围就是受审核方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45、在质量管理体系的第三方审核中,主要是要收集不合格的信息。(46、审核员在发现不合格项线索时应扩大抽样。(X)

47、审核计划应征得受审核方同意。(√)

48、“审核”定义中“审核准则”是指审核所依据的标准。(X)

49、持续改进涉及到产品、过程和体系等方面的改进。(√)

50、现场审核中的各种会议均应由审核组长主持。(√)

外审员考试判断题 篇2

在是非判断题的考试中,考生要对试卷上所列出的一系列命题(即陈述句)进行判断。如果这些陈述句是反映观点或者态度的,那么考生的任务就是判断这些句子是否和作者的观点一致。在这种情况下,答案的选择有“YES”,“NO”或者是“NOT GIVEN”。如果这些陈述句表述的内容是有关事实信息,那么考生就要判断这些句子是否和文中的信息一致。在这种情况下,答案的选择有“TRUE”,“FALSE”或者是“NOT GIV-EN”。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在考试中“YES”,“NO”,“NOT GIVEN”和“TRUE”,“FALSE”,“NOT GIVEN”只是考试形式的区别,在判断方式上并没有本质区别。

一、判断标准

判断命题是否正确的标准是什么呢?现在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在多年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我总结出了以下标准:

TRUE或YES:所需判断的陈述句中所有的考点词汇和原文中的表达完全对应。

FALSE或NO:所需判断的陈述句中至少有一个考点词汇和原文中的表达相矛盾。

NOT GIVEN:所需判断的陈述句中在没有错误的前提之下,至少有一个考点词汇文章没有提到相关内容。

二、实例分析

下面我就结合剑桥雅思考试真题第四册的题目来讲解我的判断标准。

(一)TRUE/YES的标准。

即所需判断的陈述句中所有的考点词汇和原文中的表达完全对应。从表述中可以看出,正确的标准是唯一性的,只有在全部考点都正确的情况下,该命题才能被判断为TRUE/YES。

Academic Test 1

Reading Passage 1

3.

题干: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children hold mistaken views about the“pure”science that they study at school.

原文:Many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children harbour misconceptions about“pure”science, curriculum science.

分析:此题答案为TRUE。从两个句子表达中不难看出,两句话都是针对“children”这同一对象,并且在观点陈述中“hold”对应“harbour”都作动词,表示“包含,拥有”,“mistaken views”对应“misconceptions”,表示“错误的概念”,“that they study at school”对应“curriculum science”,在这里“curriculum”作名词,表示“学校课程”的意思。

4.

题干:The fact that children’s ideas about science form part of a larger framework of ideas means that it is easier to change them.

原文:These misconceptions do no remain isolated but become incorporated into a multifaceted, but organised, conceptual framework, making it and the component ideas, some of which are erroneous, more robust but also accessible to modification.

分析:虽然原文是一个长难句,但从表达意思的主体上来看并没有太大的改变。“children’s ideas about science”对应“these misconceptions,都指儿童对于科学的认识,只不过文章中表达为错误的概念。“form part of a larger framework of ideas”对应“do not remain isolated but become incorporated into a multifaceted, but organised, conceptual framework”,都表达了儿童的观点形成了一个大的框架的观点,区别就在于文章对这个框架作了一些详细的描述,“means that it is easier to change them”对应“making it and the component ideas, some of which are erroneous, more robust but also accessible to modification”,在这里,考点的对应集中在了“easier”,正好对应了文章中的“more accessible, to change them”,对应了“modification”。

7.

题干:The study reported here follows on from a series of studies that have looked at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rain forests.

原文:These observations are generally consistent with our previous studies of pupils’views about the use and conservation of rain forest...

分析:在这里,关键的考点对应集中在了“follows on from”,对应了“consistent”,都表示“一致的”意思。“a series of studies that have looked at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rain forests”对应了“our previous studies of pupils’views about the use and conservation of rain forest”,同样表示了“之前已经研究过的儿童对于热带雨林的观点”。

Academic Test 3

Reading Passage 1

12.

题干:The children have to pay back slightly more moneythan they borrowed.

原文:All S.K.I programs have charged interest on the loans...generally the rates have been modest (lower than bank rates) .

分析:题干中表达“the children have to pay back...more money than they borrowed”对应文章中“All S.K.I programs have charged interest on the loans”, 全部计划都要收利息, 所以儿童必须还钱, 并且有了利息的存在, 所以儿童要还比他借的钱多的一部分钱;并且, “slightly”对应了“modest, generally the rates have been modest (lower than bank rates) ”, 利率不多, 并且比银行的要低, 所以只高出了一点点。

Academic Test 4

Reading Passage 1

1.

题干:Modern official athletic records date from about 1900.

原文:Since the early year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when the International Athletic Federation began keeping records...

分析:“about 1900”对应“the early year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Modern official athletic records date from”,对应“when the International Athletic Federation began keeping records”。

6.

题干:The growing international importance of athleticsmeans that gifted athletes can be recognised at a younger age.

原文:Over the past century,...but with increasing global participation in athletic———and greater rewards to tempt athletes———it is more likely that individuals possessing the unique complement of genes for athletic performance can be identifiedearly.

分析:“The growing international importance of athletics”对应“with increasing global participation in athletic———and greater rewards to tempt athletes, gifted athletes”对应“individuals possessing the unique complement of genes for athletic performance, recognised at a younger age”对应“more likely...can be identified early”。

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所有被判断为正确的陈述表达无一例外地都和文章中的考点表达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二)FALSE/NO的判断标准。

即所需判断的陈述句中至少有一个考点词汇和原文中的表达相矛盾。无论其它的考点是什么结论,只需要其中有一个考点是错误的,那么这个命题的答案都是错误的。

Academic Test 1

Reading Passage 1

1.

题干:The plight of the rainforests has largely been ignored by the media.

原文:In the face of the frequent and often vivid media coverage...

分析:“ignored”与“coverage”矛盾,文章表达了媒体关注了雨林,而题干的表达却是忽视,二者相矛盾,因此为错误。

5.

题干:The study involved asking children a number of yes/no questions such as“are there any rainforests in Africa?”

原文:Secondary school children were asked to complete a questionnaire containing five open-form questions.

分析:题干中说的是一般疑问句的提问方式,而文章中给出的信息是“five open-form questions”,意思为特殊疑问词提问的问题,相矛盾,故为错误。

Academic Test 2

Reading Passage 1

10.

题干:The Navajo language will die out because it currentlyhas too few speakers.

原文:Only 250 languages have more than a million speak-ers, and at least 3, 000 have fewer than 2, 500.It is not necessarily these small languages that are about to disappear.Navajo is considered endangered despite having 150, 000 speakers.

分析:从文章中给出的信息看出,“Navajo is considered endangered”可以和“The Navajo language will die out”对应,但是文章中说有150, 000人说Navajo语,从数量上来说并不少,而题干中的“it currently has too few speakers”相矛盾,故为错误。

Academic Test 3

Reading Passage 1

9.

题干:Any street child can set up their own small business ifgive enough support.

原文:Being an entrepreneur is not for everyone, nor for everystreet child.

分析:题干中说“任何街道儿童都有机会建立他们自己的小生意”,而原文中说“成为企业家并不是每个人能做,也并不是每一个街道儿童都能做”,二者表述相互矛盾。

11.

题干:Only one fixed loan should be given to each child.

原文:The loan amount in S.K.I programs have generallyranged from US30-100.

分析:文章中给出信息贷款数量是可以变化的,但题干中的fixed loan是“固定贷款”的意思,相互矛盾。

从以上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命题表达中至少会有一个考点需要作出判断,无论其它考点如何,只要我们能从中找出一个考点是错误的,那么该命题都是错误的。

(三)NOT GIVEN的判断标准。

即所需判断的陈述句中在没有错误的前提之下,至少有一个考点词汇文章没有提到相关内容。从表述中可以看出,被判断的命题中,首先不能有错误的成分存在,因为只要出现错误点,那么该命题就是FALSE/NO了。只有在没有错误点出现的情况下,至少有一个考点文章中没有提到,那么该命题就可以被判断为NOT GIVEN。而在考试中,有一种NOT GIVEN情况很好判断,就是全文没有找到相关内容,那么就可以直接下结论了。看看下面的例子:

Academic Test 1

Reading Passage 1

6.

题干:Girls are more likely than boys to hold mistaken viewsabout the rain forests destruction.

原文:More girls (70%)than boys (60%)raised the idea orain forest as animal habitats...more girls (13%) than boys (5%) said that rainforests provided human habitats.

分析:从原文的表达中可以找到题干的部分信息“Girls are more likely than boys”,但是后半部分信息在文章中没有出现,所以该命题为NOT GIVEN。

8.

题干:A second study has been planned to investigate prima-ry school children’sideas about rain forests.

原文:One encouragement is that the results of similar studiesabout other environmental issues suggest that older children...

分析:从题干和原文的表述中可以看出,二者并不存在对应关系,所以答案为NOT GIVEN。

Academic Test 2

Reading Passage 2

21.

题干:Alternative therapists earn higher salaries than doctors.

原文:Part of the incentive was financial, Dr.Laver said.“Thebottom line is that most general practitioners are business people.If they see potential clientele going elsewhere, they might want to be able to offer a similar service.”

分析:题干中的关键点在于中医的工资比其他医生要高,而原文只陈述了从事中医这一行的人很多是商人,他们为了能留住顾客,也想提供同样的服务,但并不能得出结论说中医就比其他医生工资高的结论,二者表述不相关,答案为NOTGIVEN。

Academic Test 3

Reading Passage 1

10.

题干:In some cases, the families of street children may need financial support from S.K.I.

原文:There are tremendous advantages to involving parents or guardians in the program...

分析:题干中提到家庭需要获得财政资助,但是文章中只是谈到说能有父母或者监护人的参与会有很多好处,并没有提到家庭需要财政资助的问题,二者并不相关,所以为NOT GIVEN。

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在判断中,只要命题中没有错误信息出现,而同时又有考点在文章中找不到匹配的信息,那么该命题的答案就是NOT GIVEN。

总之,我们在把握住了是非判断题的答题关键之后,只要仔细对语言点进行对比,就能在解题中快速、准确地作出判断。

摘要:随着雅思考试在中国的广泛开展, 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在雅思考试中的成绩得到了逐步提高, 而且阅读单项的成绩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 在阅读题型中, 给中国学生造成很大的困难的题型依然是判断题。在近一到两年的考试中, 判断题的数量一直维持在十五到二十道左右, 同时中国学生在思维上对判断题的解题方法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困难, 直接造成中国学生很难取得更高的分数。本文作者对剑桥雅思考试中心发布的剑桥雅思考试真题第四册的题目进行了分析, 旨在能总结出一个广泛适用于做判断题的标准, 帮助广大学子提高成绩。

关键词:雅思学术类考试,阅读是非判断题,标准

参考文献

涉密考试判断题汇总 篇3

6.绝密级国际秘密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

7.机密级国家秘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

8.秘密级国家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

9.保守国家秘密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10.涉密岗位根据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分为核心(绝密级)、重要(机密级)和一般(秘密级)三个等级。()

11.核心涉密岗位是指产生、管理、掌握或者经常处理绝密级或较多机密级事项的工作岗位。()

12.涉密人员是指因工作需要,合法接触、知悉、管理和掌握国家秘密的人员。()

13.涉密人员应当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14.涉密人员上岗前要经过审查和批准,并接受保密教育培训。()15.经审查合格,进入涉密岗位的人员须按规定签订保密责任书或承诺书,承担相应的保密责任。()

16.涉密人员在岗期间,保密工作机构应当会同人事部门、涉密人员所在部门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保密教育和检查、考核,对严重违反保密规定不适合继续在涉密岗位工作的应当及时调离涉密岗位。()17.涉密人员与境外人员通婚或者接受境外机构、组织资助的应当向单位报告。()

18.涉密人员本人或者直系亲属获得境外永久居留权以及取得外国国籍的应当向单位报告。()

19.涉密人员离岗后,应当遵守脱密期管理规定,核心涉密人员脱密期3~5年,重要涉密人员脱密期2~3年,一般涉密人员脱密期1~2年。()

20.涉密人员脱离涉密岗位3年内不得在境外驻华机构或外商独资企业工作。()21.涉密人员脱密期内不得在境外驻华机构或外商独资企业工作,但可以为境外组织或人员提供劳务咨询或者其他服务。()

22.涉密人员因私出境应经所在单位同意,还应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保密审批手续。()

23.涉密人员脱密期内可以因私出境。()

24.涉密人员脱密期满后,可以不再履行保密责任和义务。()

25.涉密人员离开涉密岗位后,就不再对本人在原涉密岗位上知悉的国家秘密事项承担保密义务。()

26.涉密人员脱密期满后,对所知悉的国家秘密仍然要承担保密责任和义务。()

27.对出境后可能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对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涉密人员,不得批准出境。()

28.涉密单位应对聘用的保安和临时工进行保密教育培训。()29.不准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泄露国家秘密。()

30.配偶、子女和本人都是涉密人员,互相谈涉密事项没有关系。()31各级国家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按照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及时确定密级。()

32.定密工作是指对机关、单位业务活动中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及时、准确确定其密级、保密期限、知悉范围,并对国家秘密载体作出标志,及时通知应当知悉的机关、单位和人员,并按规定进行全过程管理的活动。()

33.项目定密是指军工单位对承担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项目依法进行确定密级、保密期限、知悉范围和作出国家秘密标志的工作。()34.保密范围定得越宽、密级越高,越有利于国家秘密的安全。()35.定密和变更密级的程序是项目承办人依据密级范围提出初始意见,部门领导审查签字后报主管领导审批,对把握不准的可由单位定密工作小组审定。()36.国家秘密的标志为★,★前标密级,★后标保密期限。()

37.纸质载体的密件,其密级和保密期限应在首页(或者封面)标明。()38.地图、图纸、图表在其标题之后或者下方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39.文件、资料汇编中有密件的,应当对各独立密件的密级和保密期限作出标志,并在封面或者首页以其中的最低密级和最短保密期限作出标志。()40.摘录、引用密件中属于国家秘密的内容,应当以其中的最高密级和最长保密期限作出标志。()

41.密件的密级和保密期限变更后,应当在原标志位置的附近作出标志,原标志以明显方式废除。()

42.在保密期限内解密的密件,应当以能够明显识别的方式标明“解密”的字样。()

43.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和保密期限一经确定,就不能改变。()

44.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有特殊规定外,绝密级事项不超过20年,机密级事项不超过10年,秘密级事项不超过5年。()45.国家秘密事项的保密期限届满即自行解密。()

46.保密期限需要缩短的,由原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的机关、单位或者上级机关决定。()

47.保密期限需要延长的,由原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的机关、单位或者上级机关决定。()

48.单位领导要求继续保密的事项,在所要求的期限内不得解密。()49.已降密的事项可以随意公开。()50.企业的技术成果被确定为国家秘密后,在保密期限内不得擅自解密和对外提供。()

51.各级机关和涉密单位编发的内部工作简报都应定为国家秘密。()52.密级的变更包括降低或者提高密级等级。()53.制作涉密载体应当依照有关规定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注明发放范围及制作数量,并编排序号。()54.纸介质涉密载体应当在本机关、单位内部文印室或委托保密工作机构定点的单位制作。()

55.国家秘密定点复制单位,使用电子方法排版印制或打印国家秘密载体的,复制完成后其磁盘内的载体内容可以自行删除。()56.收发涉密载体,应当履行清点、登记、编号、签收等手续。()57.传递涉密载体应当密封包装,装载涉密载体的信封或袋牌上应当标明密级、编号和收发件单位名称。()58.传递涉密载体应当通过机要交通、机要通信或指派专人传递;不得通过普通邮政渠道传递。()59.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可以通过普通邮政“特快专递”传送。()60.不准通过普通邮政传递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61.记录涉密内容应当使用保密本。()62.单位收到绝密级载体后应当按照规定的范围组织阅读和使用,并对接触和知悉绝密级国家秘密的人员做出文字记载。()63.单位内部复制涉密载体应当履行审批手续,复制机密级以上涉密载体须经部门或单位领导批准,加盖复制戳记,视同原件管理,并进行登记。()64.因公出差,且两人同行,可以携带密件到购物、餐饮、娱乐等公共场所。()65.阅读、承办、使用密件,应当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办公场所进行,严禁擅自携带外出。()

66.传阅秘密公文的人员很多,逐人逐份登记很麻烦,有时可以不登记,收回时自己在文件登记本上画个勾就可以了。()67.某协作单位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借阅协作范围内的绝密级图纸。该单位接待人员电话请示有关领导同意后,就可以为其办理借阅手续。()68.某领导携带涉密U盘参加行业工作会,会议要求报书面材料,因时间紧急,该领导使用涉密U盘连接营业性场所计算机打印了机密级汇报资料,作删除处理。()69.某单位进行文件汇编工作时,少量摘抄了某涉密文件,经办人员认为该文件汇编册不涉密,可不标注秘级。()70.个人参加会议带回的秘密文件、资料,应交本单位的文秘部门登记、管理()

71.阅读和使用涉密载体应当办理登记、签收手续,管理人员应当随时掌握涉密载体的去向。()72.传达国家秘密事项时,凡不准记录、录音、录像的,应当事先申明。()73.不准在普通手机通话中涉及国家秘密。()74.普通手机处于关机状态下,不存在泄密隐患。()75.不得使用普通手机短信传送国家秘密信息。()76.不得将普通手机与涉密信息系统连接。()77.不得在涉密场所使用普通手机。()78.个人因公外出,携带秘密载体应当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

79因工作需要随身携带密件、密品外出时,不得进入购物、餐饮娱乐等公共场所。()

80.领导干部为了工作方便,可以将密件带回家中处理。()81.工作人员离开办公场所,应当将涉密载体存放在保密设备里。()82.绝密级秘密载体必须放置在安全可靠的密码保险柜中保存,并有专人管理。()

83.销毁磁介质、光盘等秘密载体,应当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彻底销毁,确保信息无法还原。()84.在不解密的情况下,机密级、秘密级国家秘密技术成果可以申请公开专利或者由保密专利转为公开专利。()85.公开报道、出版或个人接受境外媒体采访涉及国家政治、经济、外交、科技、军事方面内容的,不用事先经过审批。()86.未经保密工作机构审查批准,严禁公开报道尚属国家秘密的武器装备技术性能指标、科研生产能力、结构布局、产量、发展规划等涉密内容。()87.机关、单位每年应当定期对当年所存涉密载体进行清查、核对,发现问题的应当及时向保密工作机构报告。()88.销毁纸介质涉密载体应当采用焚毁、化浆等方法处理,使用碎纸机销毁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碎纸机,送造纸厂销毁的应当送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造纸厂销毁,并由销毁单位两人以上押运、监销。()89.U盘上的涉密信息,只要执行了删除程序就不可恢复了。()90.涉密载体不得作为废品出售。()91.密品是指直接含有国家秘密信息的设备或者产品。()

92.密品的研制、生产、保存和使用单位应当对密品的密级、保密期限、知悉范围、保密要点的内容进行登记,各环节的交接应当登记签收。()93.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由各机关、单位确定,报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认或备案。()94.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应当具备完善可靠的人防、技防、物防措施。()95涉密场所使用进口设备和产品的应当进行安全保密的技术检测。()96.涉密场所禁止使用无绳电话和普通手机,未经批准不得带入有录音、录像、拍照、信息存储功能的设备。()97.普通手机关机后可以带入要害部门、部位。()98.涉密电子文档应当标注密级标志,密级标志不能与正文分离。()99.不得在涉密计算机和非涉密计算机上交叉使用移动存储介质。()100.不得使用未采取密码保护的通信系统传输涉密信息。()

101.不得将自己使用和保管的涉密计算机和移动存储介质擅自交给他人使用。()

102.无线电话不保密,军线电话是保密的。()103.数字移动电话传输的是数字信号,因此是保密的。()

104.在保密通信技术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允许在单位内部无保密措施的电话中传递国家秘密。()

105.电磁信号泄露秘密的方式主要是辐射和传导两种方式。()

106.涉密存储介质经文件删除并格式化处理后,仍不得作为非密介质使用。()

107.利用现代通信及计算机网络远程传输国家秘密信息,必须采取密码保护措施,禁止密明混用。()108.涉密信息使用的加密措施经国家密码主管部门批准后,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使用。()

109.涉密信息使用的加密措施须经国家密码主管部门批准,并与所保护的信息密级等级相符合。()110.绝密级信息必须加密存储。()111.涉密计算机不得安装使用无线键盘、无线鼠标、蓝牙、红外和无线网卡。()

112.涉密便携式计算机应当拆除具有无线联网功能的硬件模块。()113.无线联网功能硬件模块无法拆除的计算机禁止作为涉密计算机和信息系统的服务器、用户终端使用。()114.涉密计算机不得安装来历不明的软件和随意拷贝他人文件。()115.涉密计算机和移动存储介质未经国家指定的专业销密点销密,不得自行淘汰处理。()

116.在涉密场所使用的与国际互联网或者其他公共网络连接的计算机不得安装视频、音频等输入装置。()117.不得在上国际互联网的计算机上处理和存储涉密信息。()118.涉密计算机不得与国际互联网络或其他的公共网络相连接。()119.确因工作需要,可以使用私人计算机处理涉密文件,但要与国际互联网断开连接,待处理完涉密信息后可与互联网连接。()120.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在国际互联网网络主页、电子公告栏、聊天室、网络新闻组上发布、谈论、张贴、传播国家秘密信息。()121.为节约开支,可以将淘汰的涉密计算机交本单位的非涉密部门使用。()122.涉密信息系统不得直接或者间接连接国际互联网,必须实行物理隔离。()

123.国家秘密不得在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计算机和信息系统中处理、存储、传递,但可以在单位内部非涉密计算机上处理、存储、传递。()124.召开涉及国家秘密的会议,使用无线扩音、通信设备不能把音量开得太大。()

125.对参与国家秘密技术研制的科技人员,有关单位不得因其成果不应公开发表、交流、推广而影响其评奖、表彰和职称评定。()126.在对外经济合作中,凡涉及国家秘密的资料未经保密审查和批准,一律不得对外提供。()

127.在对外交往与合作中急需提供国家秘密事项的,可以先提供,后补办手续。()

128.对外公开宣传报道时,单位代号、真实名称、掩护名称不得同时使用。()129.接受新闻媒体采访,不得涉及国家秘密,特殊情况需要涉及国家秘密的,应当办理审批手续。()130.音像制品涉及国家秘密的,应按涉密资料管理。()131.保密教育和保密提醒是科技交流必须坚持的制度。()

132.对外科技交流活动不得涉及国家秘密,确需涉及国家秘密的应当履行审批手续。()

133.未经批准,任何单位、部门或个人均不得到重要涉密场所进行采访、照相、录像等活动。()134.使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的,属于泄露国家秘密行为。()135.发现国家秘密载体在使用中下落不明,应当在8小时内向单位保密工作机构报告,向上级报告不应超过24小时。()136.涉密载体下落不明,自发现之日起,绝密级载体10日内、机密级、秘密载体60日内查无结果的,按泄密事件处理。()137.报告泄密事件应当包括被泄露国家秘密的内容、密级、数量及其载体形式、事件发现经过、责任人基本情况、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138.将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和计算机信息系统与国际互联网连接,泄露国家秘密的,应予立案。()139.过失泄露一项绝密级国家秘密的可不予立案,在单位内部处理。()140.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规定,泄露国家秘密的,不够刑事处罚的,可以酌情给与行政处分。()

141.以窃取、刺探、收买的方法,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的,都应当依据《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142.发生泄密事件的机关、单位不及时上报或隐匿不报的,视情节和造成的后果追究有关人员或领导人的责任。()

143.未经相关保密工作部门批准,不得向境外邮寄密品密件或随身携带密品密件出境。()

二、判断题(对下列各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共35题)1.制定《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管理办法》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工作,确保国家秘密安全。()

2.《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管理办法》适用于承担涉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企事业单位的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工作。()

3.己承担涉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的单位可以不申请保密资格。()4.取得相应等级的保密资格是企事业单位承担涉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的前提条件。()

5.取得一级保密资格的单位,可以承担绝密级、机密级、秘密级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

6.取得二级保密资格的单位,可承担机密级、秘密级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

7.取得三级保密资格的单位,可以承担机密级、秘密级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

8.取得保密资格的单位都应当被列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名录》()

9.军队系统装备部门涉密武器装备采购可以在具备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能力,但不具备保密资格的单位中招标订()

10.军队系统装备部门的涉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合同项目,应当在列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名录》的具有相应等级保密资格的单位中招标订货。()

11.《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标准》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三个等级。()

12.申请一级、二级、三级保密资格的企业事业单位都应当由国家军工保密资格认证委进行现场审查。()

13.凡是雇用了外籍人员的单位都不能申请保密资格。()

14.申请保密资格的单位,1年内未发生严重泄密事件,才具备申请保密资格的基本条件。()

15.某公司具备申请保密资格的基本条件,但2007年1月5日发生过一起泄密事件,因此,该公司只能到2008年1月5日以后才能申请保密资格。()

16.凡是已经被军工保密资格认证委决定受理的单位,都必须接受现场审查。()

17.现场审查实行评分制,满分为500分,达到450分(含)以上的单位为符合标准。()

18.现场审查时应当抽取10-30名涉密人员进行保密知识开卷考试。()19.现场审查时,审查组应当对被审查单位的所有涉密人员进行保密知识考试。()20.现场审查结束时,审查组应当向被审查单位通报审查意见和评分结果,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21.现场审查时发现被审查单位在重要事项上达不到《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标准》或严重违反保密规定,存在重大泄密隐患的,应当中止审查,并要求其采取整改措施。()

22.对被中止审查的单位,3个月后视整改情况决定是否恢复审查。()23.被中止审查单位经过3个月整改后,审查组应当恢复审查。()

24.取得保密资格的单位应当实行自检制度,每年1月底前,向审查认证机构报送《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标准》执行情况的自检报告。()

25.对已经取得保密资格满1年的单位,国家和省(区、市)军工保密资格认证委应当进行复查。()

26.国家和省(区、市)军工保密资格认证委对已经取得保密资格单位进行复查时,如果发现被复查单位重要事项达不到《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标准》或严重违反保密规定,存在重大泄密隐患的,应当中止复查,给予警告,并要求限期采取整改措施。()

27.对中止复查的单位,3个月后再行复查时,仍然未达到整改要求的,将撤销其保密资格。()

28.取得保密资格的单位,把涉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分包给了不具有保密资格的单位,军工保密资格认证委将责令其终止分包含同,并限期整改。()

29.取得保密资格的单位,如果把涉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分包给了不具有相应等级保密资格的单位,国家军工保密资格认证委将撤销其保密资格。()

30.已经取得保密资格的单位,选择不具有相应等级保密资格的单位分包涉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的,除按规定撤销其保密资格以外,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1.被撤销保密资格的单位,1年内不受理其申请。()

32.取得保密资格的单位,如果擅自引入外商投资的,将撤销其保密资格。()

33.取得保密资格的单位,如果擅自雇用外籍人员的,应解雇外籍人员,并进行整改。()

34.某一级保密资格单位将证书转借给了某二级保密资格单位使用,有关领导认为这种转让不会造成泄密危害。()

35.取得保密资格的单位存在重大泄密隐患时,应当撤销该单位的保密资格。()

二、判断题(对下列各题 , 正确的打 “ \/”, 错误的打‘× “。共 139 题)1.《一级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标准》是对申请一级保密资格的单位进行审查认证和复查的依据。()

2.《二级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标准》是对申请二级保密资格的单位进行审查认证和复查的依据。()3.《三级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标准》是对申请三级保密资格的单位进行审查认证和复查的依据。()

4、《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标准》的实施原 则是“积极防范 , 突出重点 , 严格标准 , 严格管理”“业务工作谁主管 , 保密工作谁负责”。()5.保密责任主体是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分管保密工作负责人、其他负责人、涉密部门或项目负责人、涉密人员。()

6.保密责任主体是分管保密工作负责人和保密工作机构。()

7.单位其他负责人 , 应当对分管工作中的保密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8.刘教授是某涉密项目负责人 , 组织好本项目研究是他的责任 , 对本项目研究中的保密工作监督检查是单位分管保密工作领导和保密工作机构的责任。()

9.某单位取得二级保密资格 , 在承担某涉密科研生产 任务过程中发生了泄密事件 , 除追究直接责任人和主管业 务负责人的责任外 , 单位法定代表人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10.实行保密责任考核追究是落实保密工作领导责任制的有效措施。()11.保密组织机构是指单位保密委员会或保密工作领导小组。()12.保密组织机构是指单位保密委员会或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及保密工作机构。()

13.申请或取得保密资格的单位应当成立保密委员会或保密工作领导小组。()

14.按照《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评分标准》规定 , 保密工作机构设置不符合标准要求的 , 应当中止审查或复查。()

15.单位保密委员会或保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是通过选举产生或上级单位指派的。()

16.申请或取得三级保密资格的单位可以成立保密委员会。()17.一级保密资格单位保密委员会主任由单位负责人担任。()

18.二级保密资格单位保密委员会主任或保密工作领导 小组组长由单位负责人担任。()19.三级保密资格单位保密委员会主任或保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单位负责人担任。()

20、一级保密资格单位涉密人员 100 人(含)以上的 ,应当确定1名部门负责人担任保密工作机构负责人,配备1名专职保密工作人员。()

21.一级保密资格单位涉密人员 100 人(含)以上的 , 应当设置负责保密管理工作的专门处室。()

22.二级保密资格单位涉密人员 200 人(含)以上的 , 应当设置负责保密管理工作的专门处室。()

23.专职保密工作人员是指制作、传递和管理国家秘密载体的人员。()24.一级保密资格单位涉密人员 1000 人(含)以上的 , 保密工作机构人员配备一般不得少于 3 人。()

25.二级保密资格单位涉密人员 1000 人(含)以上的 , 保密工作机构人员配备一般不得少于 4 人。()

26.管理多个法人单位的保密工作机构人员配备按所属单位涉密人员总数计算。()

27.军工集团公司总部保密工作机构人员配备不得少于4人。()

28.某公司申请一级保密资格 , 涉密人员 1205 人 , 已 按规定配备了 4 名专职保密工作人员。保密处要求将其中一人调配为保密技术管理人员 , 但单位主要领导认为保密工作技术含量低 , 可以不配保密技术管理人员。()29.专职保密工作人员 2 人以上的 , 应当配备 1 名保密技术管理人员。()30.基本制度是指单位依据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规定制定的日常保密管理总的工作规范。()

31.专项制度是针对重大涉密工程或项目、外场试验等制定的专门保密管理措施。()

32.某公司申请一级保密资格 , 公司保密委领导认为制定了保密工作基本制度就可以了 , 这样既使于管理 , 又节省人力、物力。()33.二级制度和专项制度由单位保密工作机构统一制定。()

34.一级保密资格单位应当成立定密工作小组 , 负责本单位国家秘密事项密级确定审核工作 , 单位应当根据情况变化 , 及时变更本单位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和保密期限。()

35.二级保密资格单位应当成立定密工作小组 , 负责本 单位国家秘密事项密级确定审核工作 , 单位应当根据情况 变化 , 及时变更本单位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和保密期限。()

36.单位保密工作机构对定密工作负主要责任。()

37.单位主管业务领导、业务部门负有定密工作的主要责任 , 保密工作机构负有定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指导的职责。()

38.界定涉密岗位和涉密人员涉密等级的依据是 ” 以项定岗 , 以岗定人 “, 即依据任务或合同项目原始密级和有关 保密范围确定岗位及人员的涉密等级。()

39.国家秘密事项在军工科研生产任务期内不需要继续保密的 , 应当及时解密。()

40.一个人在涉密工作岗位上工作年限越长,知道国家秘密就越多 , 因此,应当根据个人在涉密岗位的工作年限确定涉密等级。()

41.工作中只要接触绝密级事项的人员 , 应当被确定为核心涉密人员。()42.工作中经常处理、产生、知悉和掌握绝密级事项的人员 , 应当被确定为核核心涉密人员

43.单位聘用涉密人员 , 不必与其签订保密责任书 ,只需在聘用合同上明确保密要求就行。()

44.单位聘用涉密人员要坚持先审后用的原则 , 应当进行保密培训并签订责任书。()

45.对涉密人员的保密管理不只是对涉密人员上岗前的保密审查和培训 , 还应包括在岗、离岗保密管理。()

46.取得三级保密资格的单位 , 每年对涉密人员保密教育培训应当每人不少于 15 学时。()

47.取得一级保密资格的单位 , 每年对涉密人员的保密 教育培训时间每人不少于 15 学时。()

48.取得二级保密资格的单位 , 每年对涉密人员的保密 教育培训时间每人不少于 15 学时。()49.取得三级保密资格的单位 , 每年对涉密人员的保密 教育培训时间为每人不少于 8 学时。()

50.为确保国家秘密安全 , 取得保密资格单位的涉密人员不允许因私出国(境)。()

51.涉密人员因私出国(境), 应当按规定履行审批手续。()

52.朱某是某单位的核心涉密人员 ,2006 年 8 月 20 日 从单位退休 ,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2009 年 8 月 20 日之前他不能到拟聘用他的外资企业做顾问。()

53.孙某是某单位的一般涉密人员 ,2007 年 3 月 10 日从单位辞职后 ,2008 年 3 月 10 日之前 , 他不能到境外机构工作。()

54.涉密人员脱离单位 , 都应当与原单位签订保密承诺书。()

55.凡是国家秘密载体 ,包括已经定稿或未定稿的文件和电子文档 , 都应当按有关规定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

56.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保存、维修和销毁国家秘密载体(含纸介质、磁介质和光盘等各类物品)及其过程文件资料,应当符合国家有关保密管理规定。()

57.应当根据工作需要,控制国家秘密载体的接触范围。()58.对接触和知悉绝密级国家秘密的人员都应当作出文字记载。()59.绝密级的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存放在密码文件柜中。()

60.某涉密课题组负责人外出开会需携带一份涉密文件,他找单位保密员借出文件并复印登记后携带外出。()

61.某涉密人员认为由其使用和管理的移动存储介质中存储大量秘密级信息和一份机密级信息 , 该介质应当定为秘密级载体。()

62.对密品研制、生产、试验、运输、使用、存放维修和销毁 , 应当符合国家有关保密管理规定。()

63.涉密人员辞职、解聘、调离涉密岗位 , 应当在离岗前清退保管和使用的国家秘密载体。()

64.单位日常工作中经常产生、传递、使用和管理绝密级或较多机密级、秘密级国家秘密的内设机构 , 应当确定为保密要害部门。()65.一级保密资格单位的保密要害部门应当安装防盗报警装置 , 视频监控和电子门禁系统。()

66.二级保密资格单位的保密要害部门应当安装防盗报警装置 , 视频监控和电子门禁系统。()

67.涉及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新建、改建工程项目要符合安全保密要求 , 所采取的保密防护措施应当经单位保密 工作机构组织的审核 , 与工程建设同计划、同设计、同建设、同验收。()

68.红信号是指那些一旦被窃取 , 会造成信息泄露的信号。其他的信号则称为 ” 黑信号 "。()

69.携带涉密计算机和移动存储介质外出只要履行审批手续 , 带回后可以不进行保密检查。()

70.涉密信息系统应当配备系统管理员、安全保密管理员、安全审计员三员角色可以兼任。()

71.没有涉密信息系统的单位可以不配备涉密计算机安全保密管理员。()72.涉密信息系统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也可以实行逻辑隔离。()73.因为打印机只是输出设备 , 所以同一台打印机可以 根据需要连接在涉密计算机或非涉密计算机上使用。()

74.将手机连接到涉密计算机上充电 , 不会破坏物理隔离。()75.存储机密级信息的硬盘经格式化后 , 可以降密或解解密使用。()76.机密级计算机口令长度不得少于 6 个字符 , 更换周期不得长于 1 个月。()

77.涉密计算机屏幕保护时间不得超过 10 分钟。()

78.涉密计算机的硬盘发生故障 , 因为还在保修期内,可以送到厂家进行维修或更换。()

79.小张的秘密级移动 U 盘发生故障不能使用 , 他就使 用铁锤将其砸碎 , 这样处理就符合物理销毁的保密要求。()

80.涉密计算机因性能不满足使用要求而淘汰 , 将硬盘 和存储部件拆除上缴保密工作机构后 , 可以捐赠给希望小学使用。()

81.存储机密级信息的硬盘经格式化后 , 可以降密或解密使用。()82.涉及国家秘密的办公自动化设备可以联入单位非涉密信息系统。()83.重要涉密场所禁止使用普通手机和无绳电话。()84.禁止使用非涉密办公自动化设备处理和储存涉密信息。()

85.计算机从未存储和处理过一份涉密信息 , 就可以不确定为涉密计算机。()

86.机密级计算机的身份鉴别如采用用户名加口令的方式 , 则口令长度应当是十位以上 , 并以字母、数字和特殊 字符混合排列。()

87.秘密级计算机的身份鉴别如采用用户名加口令的方式 , 则口令应当每月更换一次。()

88.涉密计算机如采用 USBkey 或 IC 卡作为身份鉴别工具 , 拔除USBkey或 IC 卡就进入黑屏状态 , 则可以在操作系统中不设置重鉴别方式(屏幕保护)。()

89.因为涉密便携式计算机一般不存储涉密信息 , 所以涉密便携式计算机丢失无须追究其失密责任。()

90.带有摄像头的便携式计算机只要禁止使用摄像功能 , 就可以作为涉密便携式计算机使用。()

91.涉密计算机使用的耳机只接收播放的音乐信号 , 不传递其他信息,所以可以使用无线耳机。(92、某单位涉密计算机都是单机管理,一部门为了工作方便自行将部门几台计算机通过集线器连接,用于共享文件和打印共享。()

93.为保证自己使用的涉密计算机不受到计算机病毒和恶意代码的攻击,小王经常使用自己的 U 盘升级计算机病 毒和恶意代码样本库。()

94.将涉密 U 盘挂在身上 , 时刻处于自己的监控之中,符合保密要求。()95.同一个单位内 , 涉密等级都相同的人 , 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可以交叉使用。()

96.机密级以上的涉密计算机 , 应当采取 USB 移动存储介质绑定的保护措施。()

97.携带涉密计算机和存储介质外出期间 , 为保证安全 , 应当将涉密计算机和存储介质分由不同的人员管理。()98.禁止使用连接国际互联网和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的办公自动化设备存储和处理涉密信息。()

99.办公自动化设备只要不连接国际互联网和其他公共信息网络,就可以处理涉密信息。()

100.为充分利用资源 , 可以将单台扫描仪连接涉密计算机和非涉密计算机使用。()

101.应当根据工作需要 , 配备专供外出携带的涉密计算机和存储介质 , 并由专人进行集中管理和维护。()

102.多人使用同一台涉密计算机 , 每个人对该涉密计算机有相同的使用和管理权限。()

103.禁止使用具有打印、复印、传真等多功能一体机处理国家秘密信息。()104.涉密办公自动化设备的报废应当拆除涉密存储部 件上交保密工作机构 , 将剩余部分作报废处理。()

105.非涉密办公自动化设备不属于涉密设备 , 不需要专人管理。()106.涉密场所的无绳电话 , 只要不使用 , 就不会产生泄密隐患。()107.办公自动化设备可以联入单位非涉密信息系统。()108.办公自动化设备应当粘贴标签 , 标明密级或使用用途。()109.按照《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评分标准》规定,涉密信息系统未经国家保密行政部门审批的,中止审查或复查。()

110.涉密计算机或信息系统连接国际互联网和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的 , 中止审查或复查。()

111.涉密信息远程传输未按国家有关部门要求采取密码保护措施的 , 加重扣分。()

112.处理涉密信息的办公自动化设备连接国际互联网或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的 , 中止审查或复查。()

113.使用连接国际互联网或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的办公自动化设备处理涉密信息的中止审查或复查。()

114.将于机和传真机接入涉密计算机和涉密信息系统 , 就破坏了物理隔离。()115.涉密会议正在进行 , 麦克风出现问题 , 服务人员马上取来一只无线麦克风 , 使会议继续进行。()

116.由上级单位宣传部门通知的涉及军品科研生产事项的新闻媒体采访 , 可以不履行审批手续。()

117.涉密军工单位内部的宣传报道专栏、刊物登载的宣传道材料不需要进行保密审查。()

118.张某 2007 年 5 月从一所二级保密资格高校退休 , 2007 年 8 月他把自己工作期间从事军品研究的成果写成专著准备出版 , 张某认为他已退休 , 其专著属于个人成果,不需要再由单位进行保密审查。()

119.涉密会议应当在具备安全保密条件的场所召开,重要涉密会议应当在内部场所召开。重要涉密会议举办部门应制定保密方案 , 并向单位保密工作机构备案 , 必要时保密工作机构应当派人监督和检查。()

120.王某参加涉密会议时 , 为了便于发言和整理相关资料 , 他带一台具有无线上网功能的便携式计算机进入会场 , 会议主办方也没有提出异议。()121.甲公司为某项涉密武器装备外场试验任务牵头单 位 , 另有 3 家公司参加。因此 , 试验现场的保密管理工作由甲公司负责组织协调。()122.外场试验保密工作方案应当包括任务性质、项目或型号密级、组织领导、保密措施和具体要求等。()

123.分包涉密协作配套任务 , 应当选择具有保密资格的单位。()124.分包涉密任务 , 没有选择相应保密资格的单位,加重扣分。()125.按照《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评分标准》规定,选择的协作配套单位不具有相应保密资格的 , 应当中止审查或复查。()

126.军工单位在对外交流、合作和谈判中 , 应当制定保密方案 , 明确保密事项 , 采取保密措施。()

127.军工单位对外交流合作中提供的文件、资料、物品应当经过保密审查 , 涉及国家秘密的 , 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审批。()128.涉密部门和涉密人员应当每月进行保密自查。()129.单位应当每 6 个月组织保密检查。()

130.单位保密工作机构应当每 3 个月对涉密部门负责人进行保密检查。()131.保密委员会内应当组织对单位负责人的保密检查。()

132.单位发生泄密事件应当按规定及时报告 , 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并报告查处情况。()

133.对保密责任落实情况应当纳入绩效考核 , 严格执行责任追究。()134.作为一种保密工作激励机制 , 保密奖惩应当在每个内体现。()135.保密工作档案是单位对保密工作开展情况的文字记载 , 应当完整翔实。()

136.保密专项经费是保密管理工作经费的一部分。()

137.按照《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评分标准》 的规定 , 达不到重点项要求的 , 加重扣分 , 累计扣分超出 分项目分值的 , 以分项目分值扣分。()

138.按照《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评分标准》的规定 , 达不到重点项要求的 , 应当中止审查或复查。

外审员考试判断题 篇4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编号为HW21的废物类别为含铬废物,在废物来源的进一步描述中为:含六价铬的废物才属于危险废物,而含铬废物包括三价铬和六价铬。---总铬、六价铬为一类污染物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适用于: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液态废物的污染防治(√)。

5.(×)分散在大气中的微小液滴是气态污染物。

6.组织应评价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需求,并实施所制定的适当措施。()-----CCAA试卷:应采取纠正措施,但,是否需要采取预防措施,应评价其需求。

7.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仅适用于组织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那些重要环境因素的管理。()-----CCAA试卷

8.某汽车制造厂研发部正在研究并制定新产品中如何降低汽车尾气排放的措施。该场景所适用GB/T 24001—2004标准的哪个条款()对GB/T 24001—2004标准4.3.3要素中有关管理方案的理解。考生如果仔细阅读这句话可以得知:某汽车制造厂研发部正在制定为实现降低新产品汽车尾气排放这一目标的方法措施。

9.环境管理科小王正在装订、整理上半年内部审核记录。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4.4.5)。

10.与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关键岗位应制定具体操作的运行标准,可以用文字、图表或样品等表示(√)。

11.(×)危险废弃物处置单位的资质必须由国家环保总局审批,省、市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只有备案权没有审批权。

第五十七条从事收集、贮存、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经营许可证;从事利用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向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经营许可证。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12.组织可以没有重要环境因素,如商贸公司。(√——→×)13.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规定,国家实行按照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和数量征收排污费的制度。

答案:种类

2.“三同时”是指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

答案:投产使用

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规定,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制定()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答案: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4.某企业针对污水的COD、SS、PH、氨氮和锅炉污染物的SO2正在识别和确定适用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标准值,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

答案:4.3.2 5.某市政排水公司正针对夜间抢修设备噪声会给附近居民造成的影响贴出通知,适用这情景条款是。

答案:4.4.3 6.某企业的环保处专业人员正在对计划新建的热处理车间是否进行了环评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评价,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

答案:4.5.2 7.申请EMS认证的组织向其雇用的保洁公司员工发放有关环境方针的宣传材料。适用这情景条款是。

答案:4.2 8.某工厂计划开发新的产品,设计部门对新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情况、可能产生的污染物等进行了认真的预先分析,以便在工艺设计中尽可能提高能源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

答案:4.3.1 9.外来送货司机不知道在厂区停车三分钟以上必需熄火的规定。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

答案:4.4.6c 10.某印染厂为了防止污水处理设备事故性停运高浓度污水外排,建了缓冲池。适用于情景的条款是。

答案:4.4.7 14.组织现场发现有不少遗撒的煤渣和机油渍,负责人说这是外部运输公司撒的,我们管不了。(4.4.6)

2.对相关方的投诉,只进行了处理,没保留有关处理记录。(4.4.3)3.文件审核发现环境管理方案未有职责。(4.4.1)

4.审核员查看组织的环境因素清单,发现该清单是在去年引进新的生产线前确定的,之后没有对环境因素进行重新确定。(4.3.1)

5.某组织按标准要求建立了用来确定并获取适合本组织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程序,但未能提供所获取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证据。(4.4.4)是否应该4.3.2? 6.组织经过一段时间的EMS良好运行之后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在节能降耗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员工对组织的环境状况的改进情况并不了解。(4.4.3)

7.某仪表厂所有零部件均是外购和外协件,厂内的生产活动就是装配作业和检验。该厂废水排放量很少,且不超标,废气、废渣也经过处理,达到无害化,该厂再也找不出有害环境影响,在初始环境评审阶段,企业认为本厂无环境因素可识别,更没有需要努力解决的环境影响。(4.1)8.某工厂未根据作业指导书对已焊锡渣进行处理,内审发现后并开具不符合,但未更改。(4.5.3)9.培训记录中的人数与实际参加培训的人数不符。(4.4.2)

10.生产车间看到某一岗位的员工仅有0版的运行控制程序,而审核员在文件管理员处看到了1版的该程序。(4.4.5)

11.某汽车制造厂研发部正在研究并制定新产品中如何降低汽车尾汽排放的措施,这一场景适用于标准的哪一条要素(4.3.3)。

12.组织的环境管理手册的附录包括了一份程序文件清单。这一情景适用于标准的哪一条要素(4.4.4)。

13.一名使用氢氟酸(HF)进行在制件清洁的工人不了解HF的危害。这一情景适用于标准的哪一条要素(4.4.2)。

14.某工厂计划开发新的产品,设计部门对新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情况、可能产生的污染物等进行了认真预先分析,以便在工艺设计中尽可能提高能源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这一情景适用于标准的哪一条要素(4.3.1)。

15.公司确定了与其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并针对这些运行进行了策划,规定了运行准则,编制了运行控制程序文件。这一情景适用于标准的哪一条要素(4.4.6)。

16.环境管理科小王正在装订、整理上半年内部审核记录。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4.5.4)。17.某企业每天对排放污水的SS、PH、COD、氨氮等项目进行例行的监测,并保留相关记录。这一情景适用于标准的哪一条要素(4.5.1)。

18.机加工车间技术员设计了一个新装置以便解决内审中提出的机床漏油的“老大难”问题。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4.5.3)

19.在与最高管理者沟通时,审核员了解到该企业已经作出开发新的高附加值产品的决策。来到设计部门,负责人告诉审核员,研发人员的热情非常高,新产品及其工艺设计工作已接近尾声,一旦完成新设备的安装调试,投入试生产,我们就要认真分析生产过程中污染物、废物的产生和排放问题,研究控制问题。(4.3.1)

20.公司的“监测和测量程序”规定,每天对公司外排的污水进行6次例行的检测,但是审核员抽查监测记录时发现,有的监测每天只做了1-2次,环保科科长解释说:“这项工作是由王技术员兼任的,他很忙,所以就选最有代表性的时间去查一下,这样也完全可以代表所有的排放情况了,上次环保局来工厂抽查时还肯定了我们的环境保护成绩”。(4.5.1)21.某纺织印染厂于2003年9月进行了内部审核。由于染整车间的废水近一年来每月都有超过本厂内控排放标准的现象,为此内审组开具了不符合报告。2004年1月认证机构的审核组对该厂进行了监督审核。经现场验证,染整车间确实对此项不符合项采取了纠正措施,其中包括了改变工艺过程的控制要求,但审核组发现与之有关的作业指导书中相关的工艺控制要求没有进行修订。(4.5.3)22.审核员到某建筑公司的一个施工现场审核,在项目部经理的陪同下来到了施工现场的临时库房区,看到在不远处有一工人正坐在一个横放在地上的氧气瓶上吸烟,其背后就是存放油漆、稀料、涂料等化学品的库房。项目部经理走上前去制止了这名工人的行为。审核员问项目部经理,公司是否有相关规定禁止在这样的区域吸烟或动明火。项目部经理答道:“有规定,本公司的员工都知道;刚才吸烟的是承包方工程队的工人,他可能不了解我们公司的规定;

看来我们要研究一下怎样与承包方沟通,把相关的规定和要求告知他们的员工。”(4.4.6c)23.某审核员在工厂进行审核,当他巡视到西边厂界时,发现一个大的储罐,审核员问是装什么的,陪同的经理回答说装硫酸,审核员记得公司将硫酸储罐的潜在泄露定为公司的重大环境因素,于是问针对此情况工厂采取了哪些措施,经理说储罐一直很坚固,也从来未出现任何事故,最近公司比较忙,未将此事列在议事日程上。(4.4.7)24.2005年6月23日,在某厂计量部门审核时,审核员对用来监测噪音的MA型、编号为EM05的噪音测试仪进行检查,发现其计量标志为“2004年2月15日,有效期一年”,审核员查找了仪器计量的记录,发现该仪器上次校准的时间就是2004年2月15日。(4.5.1)25.2005.6.18审核员在审核ISO14000推进组时,查2005.2月的内审记录,发现开出的15个不符合项中至今还有5项没有关闭,纠正措施一栏还是空白,而不符合项报告上写着纠正措施应在1个月完成。组长解释说:这是因为涉及的部门新接一项目,连月来每天都要加班,根本没时间作纠正措施。(4.5.3)26.在星光电视机厂的插件课,波峰焊工序中产生的锡渣已被评为公司的重大环境因素,但在现场发现仍然有许多员工将锡渣倒入生活垃圾桶,请科长解释时,他说这确实是个问题,应请示环境管理小组编写一份文件化的控制规定.(4.4.6)27.审核员在某线路板厂污水处理站进行审核时,询问员工是否有操作程序,一名员工出示了编号为HZJ-123的“污水处理作业指引“,审核员发现版本号是01,之后审核员在文控中心调阅文件时发现了编号为JZJ-123的“污水处理作业指引”的版本号为02。(4.4.5)28.一个饮料厂经过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认为塑料包装瓶的使用是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因此建立了相应的目标指标:2005年4月底全部完成塑料类物质的替代工作。根据目标指标实施方案时却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原因是:替代工序的生产线由于技术先进,需大量的引进资金,目前厂里新盖了职工宿舍楼和厂房,缺周转资金。(4.3.3)29.“一名用三氯乙烯进行清洗作业的工人不知道三氯乙烯对环境的危害。” 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4.4.2b))

30.“公司对于‘节水2万吨’的环境目标在管理方案中没有明确规定各项工作的完成时间。” 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4.3.3b)] 31.“行管部负责人在工作例会上向与会人员通报了上个月的污染物排放监测结果。” [ 4.4.3a)] 32.“环保处处长审阅并批准了修订后的《固体废弃物控制程序》。” 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

[4.4.5b)] 33.“空压站的噪声控制程序中规定了运行控制标准。” 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 【4.4.6b)】 34.“某造纸厂界定的EMS范围只覆盖了新厂址,没有包括老厂址。” 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

(4.1)

35.“某化工厂针对已识别的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讨论确定如何应用其环境因素。”条款是

(4.3.2)

36.“冲压车间针对噪声污染制定的目标是“噪声降至70分贝以下” 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4.3.3)

19.审核员在某污水处理站审核,作业指导书规定了要对排放污水的酸碱度(PH值)进行监控,查现场监测记录得知污水PH值变化幅度很大,从3—11不等,询问员工应该执行的标准是多少,员工说不清楚,因为文件中并没有做出规定。

20.化工厂环境管理部门“相关法律、法规及要求一览表”,没有将“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列入。

21.公司总经理管理评审的记录,总经理拿出10个月的例会记录解释说,公司领导对环境问题非常重视,每个月对出现的环境问题都召开例会予以解决,因此没有专门做一份管理评审记录。

22.审核员在某元件厂环管科审核时,发现公司在上一内审员的10个 不符合,目前仍有三项未能关闭。

23.企业将其在生产中产生的铬渣委托某运输公司清运,该公司为避免城市污染,将铬渣运到城郊的山坡上掩埋。

24.查看某分厂“环境管理方案”中写明2月份要建立空压机房,以降低噪声排放,现场发现空压机仍然露天放置,分厂厂长解释说,现在环保局已将分厂区域由住宅区改为工业区,我们的噪声排放现在是达标的,因此也就没有再建空压机房的必要。(451 程序中应规定将监测环境绩效、适用的运行控制、目标和指标符合情况的信息形成文件。)

最新竞争上岗考试判断题题库 篇5

1.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也就入了党。(X)2.预备党员预备期满,自动成为正式党员。(X)3.马克思主义是过时的理论。(X)4.发展党员必须坚持入党自愿原则。(√)5.预备党员的权利同正式党员一样。(X)6.预备党员可以不履行党员义务。(X)

7.职务高的党员,可以不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特定组织。(X)8.党员有退党的自由。(√)

9.党的下级组织必须坚决执行上级组织的决定。(√)10.留党察看是党内的最高处分。(X)

11.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1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员标准应适当降低。(X)

13.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独立,没有任何关联。(X)14.共产党员只对党组织负责,不需要对群众负责。(X)15.申请入党不需要任何条件。(X)16.履行入党手续,既麻烦,又没必要。(X)17.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8.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19.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学风。(√)20.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

2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2.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四年举行一次。(X)23.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24.严重触犯刑律的党员不一定开除党籍。(X)

25.当代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26.“共同富裕”完全是脱离实际的空想。(X)

27.预备党员违反党纪,情节较轻尚可保留预备党员资格的,应当对其批评教育或者延长预备期;情节较重的,应当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

28.《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对党组织的纪律处分种类有改组和解散。(√)29.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X)30.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31.改革开放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X)

32.“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是毛泽东对当时帝国主义的科学判断。(√)

33.毛泽东思想室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X)

34.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提出。(√)

35.无产阶级政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原则建立起来的最革命的政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与敌人妥协。(X)

36.人民军队建设必须遵循党指挥枪的原则。(√)

37.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X)3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室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增强各民族的团结。(X)

39.邓小平在不同场合,提出过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在这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中关键是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X)

40.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X)41.“一国两制”的基础和前提是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4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标志是共同富裕。(X)4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际上就是以人民利益为中心。(√)

44.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45.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46.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科学。(X)47.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可持续发展。(X)

48.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科学发展观。(X)49.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所在,优势所在。(√)

50.在党的领导工作中,思想领导室基础,组织领导是实现政治领导的保证。(√)51.党内监督的实质在于加强对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X)52.从严治党,关键是要治理好党员。(X)

53.党的政治路线是党的行动纲领,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

54.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之所以能够成为无产阶级的教育者、领导者和组织者,主要是因为无产阶级是贫困阶级,没有政党可以领导他们。(X)

55.党内监督的重点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56.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

57.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X)5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强调发展非公有制经济。(X)

59.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实行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的分配形式。(√)60.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

61、国务院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62、党内腐败的实质就是权力的滥用。(×)

63、学习科学发展观,要紧密联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要求、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6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65、科学发展观坚持协调发展和统筹兼顾,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

66、科学发展观,是立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67、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68、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主要是要推动广大党员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9、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70、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完善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思路发展道路发展战略。(×)71、胡锦涛指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实质就是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72、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和改革创新是内在统一的。(×)73、党章规定,凡是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74、中国共产党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75、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是坚持标准, 保证质量,改善结构,快速发展。(×)

76、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77、长期以来,我党坚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作风。(√)78、科学发展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79、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80、党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方针是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81、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

82、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我们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追求政绩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8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改造自然的关系。(×)84、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85、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是党的十七大对我国政治发展目标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

86、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87、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

(√)

88、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

89、改善民生我们必须要优先发展农业,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90、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公民法律

意识不断提高相适应。(×)

91、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以提高思想觉悟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92、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后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国家发展的问题。(√)9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94、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以完善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

95、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以提高党的活力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

96、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要靠千千万万高素质党员来体现。(√)97、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以完善党内法规体系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

98、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99、统筹城乡发展应贯彻的方针是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

100、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基本建设,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创新。(×)

101、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

102、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先进性建设的第一要务。(×)103、在经济发展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推进社会建设的重点是扩大就业。(×)

104、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科学发展观教育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105、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并丰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106、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是检验党的干部能否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标准。(√)

107、要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更好履行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职能,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

108、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用发展着的邓小平理论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

109、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着力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

110、以人为本中的“本”字是指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11、切实改进党的作风,要以完善惩治和杜绝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112、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科技技术的创造者,又是其成果的享有者。(×)113、解放思想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先导,改革创新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114、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大的起落是促进科学发展的首要目标。(√)

115、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16、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发展战略。(×)

117、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118、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以完善党内法规体系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

119、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水平,就要形成中心牵引、协调推进、重点突破、全盘激活的抓落实机制。(√)120、1987年党的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21、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122、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123、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124、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是和谐文化。(√)125、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126、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127、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128、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是协调社会利益关系。(×)129、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130、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海峡西岸繁荣带”概念的延伸和扩张。(×)13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每一个国家都在为发展而奋斗。(√)132、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13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人们提供了一套观察世界、判断事物的方式方法。(×)134、贯彻落实“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其目的在于实现军强国富。(×)135、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希望,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一个表现。(×)136、和平、发展和融合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每一个国家都在为之而奋斗。(×)137、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了民主集中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138、我们党的作风包括政治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139、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四年举行一次。(×)140、党的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由中央政治局决定。(×)

141、创先争优活动,以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

142、我国经济特区的性质,政治上是社会主义,经济上是资本主义。(×)14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144、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145、中共十六大提出了本世纪头2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社会更加和谐”是其中一

个重要内容。(√)

146、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147、三讲的内容是“讲学习、讲素质、讲正气”。(×)

148、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努力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堡垒,把干部队伍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

149、实事求是是党一贯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是党具有旺盛创造力的关键所在。(×)150、中国共产党的党徽党旗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致。党的各级组织和每一个党员都要维护党徽党旗的尊严。要按照规定制作和使用党徽党旗。(√)151、1921年8月4日,中国共产党发布了第一个反贪文件《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152、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53、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学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154、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中国本世纪的目标是实现小康。(√)

155、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是: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156、党的性质的确定,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首要问题。(√)157、党的性质指明了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158、十六大党章把党的性质概括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159、“三个代表”指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60、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161、中国共产党以农民为基础,集中体现了中国农民的特性。(×)162、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武装起来的农民阶级政党,这是我们党具有先进性的重要因素。(×)163、中国共产党能够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伟大胜利,关键在于它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

164、中国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其实质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改变。(√)

165、从本质上说,知识分子靠劳动致富,他们是劳动者,属于劳动人民范畴。(√)166、党员的成分不能作为判断党的性质的唯一标准。(√)

167、判断一个政党的性质,最主要的是看它的纲领和路线代表什么人的利益。(√)168、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169、党员成分与党的性质有联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党的性质。(√)

170、列宁说,党是无产阶级的“最高形式”,是强调党是领导组织,其他组织都是党的下级组织和附属品,要无条件地服从自己。(×)

171、世界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执政党是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

172、由于中国革命的特殊性,中国共产党并不是一开始就按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

173、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就是说只要是工人阶级的一分子都可以入党。(×)17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是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175、党的先进性归根到底是要看它代表谁的根本利益。(×)176、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要看符合不符合党的性质。(×)

177、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只要是在代表先进生产力部门工作的人都可以加人中国共产党。(×)178、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主要是看它的阶级成分如何。过去是这样,现在仍然是这样。(×)

179、党不仅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同时代表中国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180、衡量一个政党是否成熟、伟大,不在于这个党有没有犯错误,也不在于这个党有没有腐败分子,而在于这个党如何对待自己的缺点错误和如何对待内部的腐败分子。(√)181、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最高标准。(√)18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公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187、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说明我们党已成为全民党。(×)188、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189、我们要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190、判断一个政党是什么性质的党,主要看它的理论和纲领究竟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

191、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主要是从阶级性的角度规定和支撑着党的先进性。(√)192、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193、党员的社会出身,是党的先进性的决定因素。(×)

194、在新的世纪,我们党要实现的三大历史任务是: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

195、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13年来最重要的经验就是坚持改革开放。(×)196、在四项基本原则中,核心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197、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形态,按其成熟程度,可分为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通常分别称之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19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不发达阶段。(√)199、四项基本原则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200、坚持当代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物质文化建设为中心不动摇。(×)201、改革开放是我们的立国之本。(×)202、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本质上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文明。(×)

203、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既是党的优良传统,又是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204、我们党最高奋斗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但现实的奋斗目标则是为新民主主义而奋斗。(×)

206、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旧式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207、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对社会主义根本制度进行全面的变革。(×)

208、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强国之路,改革开放是立国之本。(×)209、党的基本路线在任何时候绝不动摇,是指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不能改。(√)

210、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

211、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泛指,意思就是说任何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都必须经过的阶段。(×)

212、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不可克服的矛盾。(√)

213、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

214、党的纲领是党的政治主张的集中反映,是一个政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标志。(√)

215、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216、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以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17、到建党100周年,我们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218、建设和谐社会,就是要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21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

220、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了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221、回顾90年中国的发展进步,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就是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222、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巩固全党团结统一的基础,关系到我们事业的全局和根本。(√)

223、保持党的先进性首先是由党的历史任务决定的。(×)224、“三个代表”的核心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22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

226、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们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一样。(×)

227、在新的历史时期,吸收新党员仍然要看他是不是真正的劳动人民,是不是真正的无产阶级,否则,共产党就不能保持其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地位。(×)

228、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229、党能否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的根本条件是党的宗旨。(×)

230、我们党要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保持自己的先进性,关键取决于党的方针和路线的正确。(√)231、“三个代表”科学地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样一个重大问题。(√)

232、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的基础,而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则是“三个代表”的归宿。(×)

233、“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234、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每一次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实践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果。(√)

235、党的阶级性、先进性和党的群众性是相辅相成的。(√)

236、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特殊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

23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38、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239、马克思列宁主义是西方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条件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它

反映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实践斗争的普遍真理,是世界无产阶级的科学指导思想。(√)240、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24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242、党章指出,社会主义建设要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243、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244、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全部思想的综合。(×)245、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与时俱进。(×)

246、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判断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247、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根本上决定着党的前途与命运。(√)248、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学风。(√)249、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250、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251、党在十五大提出的基本纲领就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目标等方面的展开。(√)

252、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253、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254、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255、《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160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

256、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257、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自下而上、民主公开的选举制度。(×)258、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政治原则。(×)

259、党作为执政党,就是要通过把自己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变为国家意志,来实现对国家的政治领导。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党的政策与国家法律是可以互相取代的,二者并没有什么原则区别。(×)260、民主集中制并不否认党内存在实际上的等级关系。(×)261、党性的基本原则在任何时候都是不会改变的。(√)

262、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的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也是党的根本的领导制度和工作制度。(√)

263、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

264、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和选举办法,由中央委员会决定。党的中央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其委员和候补委员的名额,由全国代表大会决定。(√)

265、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和自治州的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266、按照党章规定:凡是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267、十六大党章把十五大党章规定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或四年改为党的 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至五年。(√)268、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确立起来的。(√)269、下级组织与上级组织之间,是被领导与领导的关系。(√)270、党的组织的决定一经形成,党员应该积极执行,即使在个人意见、个人利 益同组织的决定发生矛盾时也要以高度的党性观念,无条件地服从党的组织决 定。(√)

271、凡代表大会的决议、决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随意改变,必须坚决贯彻执行。(√)272、各级党的代表大会要按照党章的规定按期召开,可以无故延期。(×)

273、党员干部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274、党章规定:“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275、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这是列宁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276、德才兼备、以德为行的原则,是我们党选拔干部的根本原则。(√)277、德是指政治标准,才是指业务标准。(√)278、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选拔干部,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

279、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选拔干部,必须把才放在首位。才是前提,是第一位的。(×)280、衡量一个干部是否德才兼备主要看他在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中的表现和他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实绩。(√)

281、建设一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党的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282、培养和选拔女干部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上的具体体现。(√)283、重视培养、选拔女干部,是我党干部工作中的一个优秀传统。(√)

284、干部制度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285、适应新世纪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要求,我们要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有利地位,关键是培养选拔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领导干部和创新人才。(√)

286、凡属正确的作风,“都是联系群众的”;凡属错误的作风,“都是脱离群众的”。(√)

287、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288、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

289、“党要管党”、党政分开是改革党的领导体制、转变党的领导方式迈出的一大步,实际就是把党的领导范围规定在党内,把党的活动限制在“党管党务”的范围内。(×)290、所谓党要管党,并不是党只管党,而是党要把自身建设好,为的是党能够担负起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

291、理顺党和国家政权的关系,关键就是要解决要不要共产党执政的问题。(×)292、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人民群众不能“灌输”共产主义思想的原理。(×)

293、因为我们的党是执政党,按照党章规定,党的领导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经济领导、文化领导等方面。(×)

294、党风问题说到底是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

295、允许新的社会阶层加入中国共产党,这说明我党的性质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发生变化。(×)296、凡是已经具备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都应该建立党组织。(√)

297、中国共产党逐渐演变成为“全民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任何一个实事求是者都必须正视这个问题。(×)

298、新党章规定,为严肃党的纪律,开除党籍的共产党员不再允许入党。(×)

299、对于那些不符合党员条件,但又没有完全丧失共产党员条件的党员,可以无限期地进行留党察看。(×)

300、开除党籍是对党员的党内最高处分。(√)301、能认真地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个重要标志。(√)

302、“报恩”型的入党动机,说明入党申请人对党有感情,因此是正确的入党动机。(×)303、端正入党动机是一个入党申请人争取入党的首要问题。(√)

304、只有强调从思想上建党,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从而不断增强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305、入党动机,是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基本出发点和目的,是人们的政治信仰、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在入党问题上的集中反映。(√)

306、先进分子就是那些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意识到本阶级的历史使命并为之奋斗的人。(√)307、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的其他有关文件的规定,党组织必须对要求入党同志的入党动机进行严格考察。(√)

308、动机是决定人的活动方式的一个有效因素。(×)

309、遵守党的纪律,遵守国家的政策法令及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大学生党员组织纪律性和自觉性的体现。(√)

310、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其原则就是集体主义。(√)

311、端正入党动机是产生正确入党行动的重要前提。(√)

312、端正入党动机是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客观要求。(√)

313、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是经受住各种考验的坚实基础。(√)

314、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315、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16、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锄头。(×)

317、预备党员的义务与正式党员一样。(√)

318、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一般为两年。(×)

319、党员的党龄从成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

320、申请入党的人,要填写入党志愿书,要有两名正式党员作介绍人,要经过支部大会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并且经过预备期的考察,才能成为正式党员。(√)

321、预备党员预备期满,自动成为正式党员。(×)

322、发展党员必须坚持入党自愿原则。(√)

323、预备党员可以不履行党员义务。(×)324.留党察看是党内的最高处分。(×)

325.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326.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独立,没有任何关联。(×)327.预备党员的权利同正式党员一样(×)

328.职务高的党员,可以不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特定组织(×)329.发展党员时,对群众超过公示期限反应的问题,党组织可以不予理睬(×)330.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可以享有申诉权、表决权等权利(×)331.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

332.对党的中央委员会和地方各级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开除党籍的处分,必须由本人所在的委员会全体会议三分之一以上的多数决定(×)333.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334.凡是有正式党员五人以上的,都应该成立党的基层组织(×)

335.党的全国对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不得提前举行,也不得延期举行(×)336.党的十六大,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完整地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37.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38.十六大提出我们要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339.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

340.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逐渐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341.党章规定,发展党员,必须经过党小组讨论,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342.中国共产党党员标准主要是由党在各个时期的方针政策决定的(×)

343.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344.列宁说,党是无产阶级的“最高形式”,是强调党是领导组织,其他组织都是党的下级组织和附属品,要无条件的服从(×)

345.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干部,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346.发展党员必须由两名正式党员作为发展对象入党介绍人(√)

347.衡量一个政党是否成熟、伟大,不在于这个党有没有犯错误,也不在于这个党有没有腐败分子,而在于这个党如何对待自己的缺点错误和如何对待内部的腐败分子(√)348.领导干部一定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其中讲正气是核心(×)

349.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为指南(√)

350.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351.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消灭贫穷,达到共同富裕在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352.各项工作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53.我们党要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紧密围绕党的基本方针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354.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

355.党员的义务之一是党员要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执行党的决定,服从集体利益,积极完成党的任务(×)

356.预备党员预备期满时,应由本人主动向党组织提出转为正式党员的申请(√)357.党员缺乏革命意志,不履行党员义务,不符合党员条件,党的支部应当对他进行教育,要求他限期改正;经教育仍无转变的,应当把他除名(×)

358.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

359.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最高准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

36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试析巧解高中化学判断题 篇6

一、正与反

一般解决化学问题总是从正面入手, 但有时从反面入手更显简捷。

[例1]a克铜可与含b克H N O3的溶液恰好反应, 若a:b=4:10.5, 则被还原的H N O3的质量为 () : (A) b克、 (B) b/2克、 (C) 3b/4克、 (D) b/4克。

分析:铜与H N O3反应因硝酸浓度不同, 其还原产物也不同。若正向思维, 则参加反应的铜与被还原的H N O3之间的量变关系实难确定。反之, 若考虑未被还原的硝酸, 再进行换算, 则问题就迎刃而解。依题意, 参加反应的铜为a/64m ol, 起酸作用的H N O3必为2a/64 m ol, 其质量为2×63a/64克, 从而可知被还原的H N O3质量为 (b-2×63a/64) 克, 因a:b=4:10.5, 即a=4/10.5 b, 代入上式, 化简, 被还原H N O3质量为b/4克, 答案为 (D) 。

二、进与退

对有些题目, 为了求进, 先退下来, 看清规律, 以便求解。

[例2]将14克铁粉全部溶于1升某稀H N O3中, 放出N O后测知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原稀H N O3增重了8克 (反应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则反应后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比可能为 () : (A) 2:3、 (B) 1:1、 (C) 2:1、 (D) 无法确定。

分析:本题求解的关键是:要判断反应后溶液中是Fe3+、还是Fe2+, 或两者共存。若溶液中只含Fe3+ (一般推到特殊) , 则失电子的总数为14/56×3=0.75m ol;若溶液中只含Fe2+ (一般推到特殊) , 则失电子总数为14/56×2=0.5m ol。而此反应中得电子总数为 (14-8) /30×3=0.6m ol, 因0.5<0.6<0.75, 故反应后溶液应为Fe3+与Fe2+共存。设溶液中有X m ol Fe3+, 有 (0.25-X) m ol Fe2+, 依得失电子守恒有3X+2 (0.25-X) =0.6, 解之, X=0.10m ol, 即混合液中[Fe3+]:[Fe2+]=0.1:0.15=2:3, 选 (A) 。

三、常量与变量

常量与变量宾主互易, 有时也能促成问题快速解决。

[例3]把一定量的O2、CH4、Na2O2混合置于密闭容器中, 用电火花引燃, 反应结束后, 容器内压强为零 (150℃) , 残余物溶于水无气体产生, 则O2、CH4和N a2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 1:2:3、 (B) 6:2:2、 (C) 1:2:6、 (D) 2:3:4。

分析:题中参加反应的O2是个变量, 它来源于CO2和H2O历次与N a2O2的反应, 但无论经历多少次反应, 最终n O2:n CH4=2:1 (CH4+2O2=CO2+2H2O) , 这是不变量。抓住此常量, 对照选项分析 (2N a2O2→O2) , 只有 (C) 符合, 答案为 (C) 。

四、整体与部分

对于某些问题, 从整体入手更显简捷。

[例4]将N O、N H3、O2的混合气体26.88升通入稀硫酸后, 溶液的质量增加45.75克, 气体的体积缩小为2.24升, 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其中, 木条不能复燃, 则原混合物气体的平均式量为 (气体体积为标准状态下测定) () : (A) 25.6、 (B) 38.7、 (C) 40.6、 (D) 42.3。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治安问题调研报告实例下一篇:等级医院汇报材料

付费复制
文书易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