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会随感

2024-08-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聚会随感(推荐10篇)

聚会随感 篇1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如今,我们已人到中年,很多同学多年未见,近乡情切,思乡情浓,老乡情弥足珍贵,同学情更应珍惜。在这里我套用化用我们耳熟能详的歌词《我的中国心》作为全文的结尾:

河山只在我梦萦

家乡已多年未亲近

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

我的思乡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商洛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

烙上商洛印

丹江长城

商山黄河

在我心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

澎湃着故乡的声音

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

我的思乡心

丹江长城

商山黄河

在我心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

澎湃着故乡的声音

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

我的思乡心

军训作文:军训随感 篇2

军训作文:军训随感

今天是军训第一课——练习站军姿。在绿荫掩映的走道上,我们按照教官的要求调整身姿。同学们顿时变得精神抖擞,朝气蓬勃。三伏天的太阳如火球般烘烤着大地,热浪滚滚,没过一会儿,我就汗流浃背了,豆大的汗珠从额上滚落又滑进衣领,而衣服早已变得粘乎乎的,湿漉漉的,似乎刚从水里捞起来。腿脚也不听使唤了,只觉得像踩在棉花上,软软的。时间就像一只蜗牛,缓缓爬行,就是不肯快点走``````十分钟过去了,二十分钟过去了,望着身边依旧站得笔直的同学们,我咬着牙,和她们一样,没有抱怨,没有放弃,只有坚持,再坚持``````

在三伏天,在烈日下,我们不再是温室的花朵,而是那一排排青松,挺拔笔直。

教学随感 篇3

——语文教学不可轻视“读”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读”是人类接受和传承前人文化最基本的手段,也是获取知识的必要方式。它是对语言和思维材料的积累,是奠定和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基础,对教育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语文教学,我觉得最为重要的是学生学会读书,学会感悟,并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点是熟悉和理解课文的内容,熟悉的基本手段和途径是“读”。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笔头,轻口头),“读”在教与学两方面都显得重视不够。

“读”一般可以分为朗读、速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等。纵观大东中学上学期的语文课堂教学,基本采用的是“以读促教,以读促学”的模式,由学生自主地在“读”中“悟”,“悟”中“读”,在“读”中寻求和摸索出解决问题的答案及方法。新课程要求教师要从教导者转变为服务者,强调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自始至终都是组织者、引导者、激发者和参与者。学生才是主角,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今年,大东中学教师真正转变了角色,不仅让学生在这个自主学习的语文活动中充分主动积极地表现自我,而且特别注重指导学生“读”的方法。语文教学应重视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读”能力的培养。上学期各老师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他们能善于引导学生“读”,并加以引导点拨。如用圈点勾画法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品读(提示为:可以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词语的生动性等方面理解。)等等,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通过读去顿悟,去体验语言文字的内涵、精髓,进而体会文章所创设的意境,掌握课文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自主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这种做法不仅符合当前以“学生为本、读书为本、创新为本”的教育理念,更体现了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思想。

军训随感 篇4

军训随感

六天,在时间的长河里是一朵转瞬即逝的浪花,六天,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也许留不下太多的痕迹。但在二零零四年八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九日这短暂的六天军训中,我们感受颇多、体会深刻。初中毕业后的暑假,是一个玩乐与享受的暑假。玩自己想玩的,做自己想做的,看自己想看的。想吃就吃,想喝就喝,想睡就睡。自由惯了,散漫惯了。就如放飞了的鸟不想回到笼子一样,自由了的我们更不想被约束。而军训这个纪律性很强的活动,如同把我们带进了笼子。第一天军训,刚刚穿上迷彩服,戴上军帽,对这一切的感觉就是新鲜。从穿上军装那一刻起,我就默默立下志愿,要做就做最好的。不可否认,军训是辛苦的。假期里运动的不多,又加上一群不认识的同学在一起,那可真有点军心涣散的样子。在晚上集会的时候,我和我们的刘雷老师聊起他大学时期的军训,他说军训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当时我觉着真不可思议,可现在想起来,也很有道理,我们虽然累了点,苦了点,可我们练得有秩序,练得有士气,增强了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军训的初衷,也许就是这个吧。军训,应从头开始,我们先学了站军姿,在稍息,齐步走,跑步走,正步走中,学会了整齐划一,学会了步调一致,学会了互相配合。站军姿可以算是最累的了,它的要求是纹丝不动。站在火辣辣的太阳下,汗水直往下流,浑身如同蚂蚁在爬,又痒又不自在,站的腰酸了,腿麻了,可我们仍在坚持,我们还在努力,竟也挺过来了。如果军训只是累的话,军训就失去了一个重要的部分――快乐。每当休息的时候,我们就展开了拉歌比赛。操场上飞扬着拉歌声、军歌声,来一个的喊声、叫你唱,你就唱的催促声、扭扭捏捏不像样的责备声此起彼伏,我们身在其中感到无比的高兴与快活。最让我兴奋的事应该是在军训取得好成绩的时候。经过六天的刻苦训练,我班成了一个真正的团体,我们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在军训阅兵中,我们发挥良好,博得了在场领导的阵阵掌声。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我的目的达到了!六天的军训,六天的劳累。在不晕的信念之中,我没有晕倒。也许我的动作比一个标准的军人差多了,甚至我的动作比不上我们班的部分同学。但我仍然感觉很好,因我从中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觉察到了领导老师的关怀,我感觉又长大了。如果天空不曾留下我的痕迹,但我可以说,我曾努力过,我曾奋斗过,我无怨无悔。

家访随感 篇5

夏斌

今年的秋天有些特别的温暖。按省教育厅的部署,积极开展“课外访万家”活动,就像秋日暖阳一般,我们纷纷走进了学生的家里,了解家长的心愿,交流教育的方法,使教师与学生,学校与家庭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教育的合力,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这次活动中,我走访了三个学生的家庭,发现他们虽然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各不相同,但对学校教育却有共同的愿望:都希望孩子身体健康,学习进步,但缺乏正确的指导方法。这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爱心和时间,去帮助他们实现人生的理想。

第一个走访的家庭是李虎家,李虎的性格就如同他的名字虎头虎脑,憨厚老实,有时候有点迷糊,上课时不是太专心,有点好动。他家共有四人:爸、妈,妹妹和他。妹妹才一岁大小。李虎的爸爸四五十岁,开个小餐馆;妈妈来自农村,三十多岁,正在哺育第二个孩子。开餐馆的收入能刚刚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开销。对李虎学习,要求他读书,每天完成作业啦。具体问如何督促他学习,他爸爸只能喊一声做作业,孩子是否认真做,心中无底。看来家长是有心无力,初中孩子学习需要实实在在的督促,让孩子形成踏实认真的学习习惯,而李虎在这个方面需要更加一步加强。学校提出在起始年级抓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教师要发现学生的长处,发挥他的优势,同时也要弥补他的不足,全面发展,持续发展。

接着我们找到第二家—江样同学的家。接待我们的是江洋的奶奶,六十多岁的老人,家不大,家里住有四五个人,奶奶说家里的开销全靠她的退休金维持,很不容易。江洋由他奶奶一手带大。奶奶一看就是能干、爱干净的人,家里地板一尘不染,江洋也显得阳光可爱。奶奶说江洋小学爱用计算机做计算题,不动脑筋,数学成绩比较差。的确,我发现他数感缺乏,对数字反应不敏感,学习数学有些吃力,看来是基础差。看来今后要帮他补补数学,提高他的计算能力。能为学生的成长出力是我的责任。

第三家是吴继高的家,他家有三个人,爸,姐和他。他小时候,妈妈不幸去世,爸爸一个人辛辛苦苦的拉扯他和姐的生活,住的地方很小连坐的地方也没有。对于我们的来访,他父亲显得不知道如何招待,特别请了一个要好的同事陪同。吴继高生性老实,但是有点拖拉,完成作业常常不保质保量的做完,好像蒸馒头最后总差一口气,令人惋惜。所以对于他,我觉得要耐心教导,鼓励他坚持完成每个小事,做到今日事今日毕。

教师节随感 篇6

今天是第27个教师节,也是我过的第五个教师节,屈指算来,我已在这个行业呆了五年,从刚从校门的懵懂少女到如今的业已奔三,生命中最黄金的时段,都投掷其中。记得有次上课谈到理想,学生问我:“老师,你的理想是什么?”我说:“我的理想已经实现,就是这三尺讲台。”学生纷纷表示不信,我笑了笑,是啊,这理想太平凡,太渺小,尤其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更显得有些可笑。犹记得刚入行时,满腔的教育热情,觉得学生如同天使般可爱善良,很快,现实就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如同一盆冷水,浇得我透心凉。我带的第一批学生是初二的学生,且是副课,根本不知道第一节课学生是在观察老师,摸她的脾气,我笑容满面的上了第一节课,很快,我发现课堂越来越难控制,学生在底下说话的,玩手机的,听歌的,睡觉的,干什么的都有,根本没把我这老师放在眼里,我认认真真备的课就没几个人听,我伤心,难过,因课堂纪律的问题还被学生气哭过,那时,每节课都上的心力交瘁,甚至对自我产生了怀疑,觉得自己能力不足,根本不适合当一个老师。现在想想,这是理想和现实碰撞之后必有的一个阶段,痛苦,迷茫,走出校园,进入社会,这种感觉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还好这个痛苦的过程并不长。如今,当别人得知我已教了五年书时,都会说,老教师了啊,是啊,不知不觉,五年了,五年来,发生了很多事情,我从外地回到宝鸡,环境换了,职业却没变,依然是那三尺讲台,日复一日的备课,讲课,批改作业,教育学生,只是踏上讲台不再紧张,对课堂的掌控亦是游刃有余,性格也因为职业的关系,比以前开朗许多,喜欢这些转变,喜欢学生的笑脸,喜欢每一声“老师好”,有时也会被学生气得够呛,觉得一片苦心付诸东流,而这些,又会在一声对不起中烟消云散,他们的成长,是我最大的欣慰。今天,是我的节日,从早上开始,接到了很多的祝福,有以前的学生,也有现在的学生,感动,弥漫心间,这是对我最大的肯定与赞美,谢谢你们,让我梦圆,让我坚持,谢谢!

教师节随感 篇7

今年的教师节,我过得最有意义,也最感欣慰。

从昨天到今天,有不少学生或在网上留言,或是打电话祝福我节日快乐,说实话听到孩子们在话筒里那似乎长大、似乎成熟不少的声音时,我居然有些哽咽,但内心涌动的分明是无限的幸福,那感觉让人久久回味。中午,还有好几个女同学竟然来学校看望我了,那一刻带给我的惊喜比什么都可贵。

回顾刚刚被我送走不久的六三班学生,我觉得四年时间是那样短暂,但跟他们相处时,我总是希望时间过快一点,早点把他们送走。在过去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们曾经那样懵懂,他们曾经那样调皮,他们曾经让我歇底斯里……但一路走来,再重新忆起我们师生一起度过的那些日子时,我深深的觉得那样珍贵,那样让人眷恋。我还清晰的记得三年级时因为拔河比赛输了,全班同学在教室里哇哇大哭的情景;我还记得四年级时全班同学激情澎湃的朗诵《满江红》后得奖的激动场面;似乎还能看见五年级时运动场上,他们一个个奋勇拼搏的坚定身影;还记得六年级时每次我走进教室上课时,他们的无奈……那一幕幕像烙印一样深深的刻在我的脑海里。我还记得李怀奥饰演的那个懒惰而又滑稽的哥哥,朱成烁饰演的那个勤劳的弟弟,还有那一群美丽的小兔子,还记得陈强上课的调皮样,叶玉林那不同凡响的上课发言常常让我们忍俊不已,还记得黄梅黄蓉像个大人一样给大家发早点的身影,似乎还看见全班同学都走了只剩罗梦涵还在打扫教室的单薄身影……这一切的一切,历历在目,是那样熟悉,那样温馨,那样快乐。

六三班的孩子们,老师曾经错怪过你们,曾经武断的批评过你们,曾经伤害过你们的自尊心,但请相信老师是恨铁不成钢,老师有时事太多,没能去花更多的时间去了解你们,去理解你们,但老师实实在在的是希望你们好,希望你们一个个更优秀,希望老师的苦心你们能理解。如今,你们都大了,都上初中了,你们的人生有了更新更远大的目标,老师希望你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儿的走好,用勤奋与努力去书写你们灿烂的明天。

师德随感 篇8

“教师”,每每提到这个名词,人们便不约而同地想到了“红烛”、“园丁”、“春蚕”、“工程师”、“人梯”等。由此可见,在大众人心中,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说起“师德”,作为教师的我们其实也并不陌生,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也可以说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在《师德新说》中,编者用了两个篇章的内容对师德进行了阐述,使我们学到了不少。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德治传统的国家,在古代已有一大批智者贤人重视师德建设了。他们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许多优良的师德传统,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光大。如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师德观:圣则吾不能,吾学不厌而教不倦也。他所体现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已成为中国教师的优良传统。再说孟子,教育上他提出了“性善论”,他认为人性生来就是善的,便具有仁、义、礼、智四德之端。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韩愈提出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等。热爱教育,诲人不倦;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传道授业,教书育人;虚心学习,学而不厌,这些优良师德传统都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在我们近现代,也同样涌现了一大批教育家,如蔡元培、徐特立、陶行知、杨贤江等,他们同样在师德建设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他们的教育思想,同样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徐特立的“经师”“人师”;陶行知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杨贤江的“教师要担负起学生全人生指导的责任”等。他们的教育思想告诉我们:教师要肩负社会责任,教师要有献身精神,教师要有民主精神,教师要敢于创造,教师要锐意进取,不断学习,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在新《规范》中,师德包含了六个方面的内容: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在这六方面内容中,最有感触的是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终身学习。

一、爱岗敬业

于漪说过:一个人一旦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同时选择了高尚。是的,既然选择了教

师,就矢志不渝,终生无悔,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我们的工作对象,都是一个个尚未定型、有待发展的学生。教师播下什么种子,就将收获什么。我们要爱学生,为学生的一切奉献自己。

二、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

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爱学生,可以说是良好师德的基础。如果说一个教师对自己的学生无法产生感情,那么他的工作,就无外呼空中楼阁。老师不走进学生,学生也就难以接近老师。那么老师在学生心中就很难树立威信,很难有效开展工作。师爱是激发学生奋发成才的巨大力量,是师生关系的纽带。爱是师生间最有力、最贴切的连接点。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关爱学生呢?最为教师,我们该一视同仁,在关注优等生的同时,我们该关爱那些学困生、德困生、个性特别的学生等。我们教师要

真诚地向他们倾注情感,用真心善意去打动他们,尊重他们,宽容他们,因材施教,激发他们的潜能,从而启发、诱导他们,使他们能赶上其他同学,和别人一样。要做到这些,需要教师极好的脾气、耐心。所以我们要培养自身的好脾气。

三、终身学习

陶行知在《教师自主进修》中提到:“有些人一做了教师,便专门教人而忘记自己也是

一个永久不会毕业的学生。因此很容易停止长进,甚而至于未老先衰。只有好学,才是终身进步之保险,也就是常青不老之保证。”在看到这句话时,自己不免有些惭愧。我,似乎也成了陶行知先生口中的“有些人”。当今教育,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已经不足以满足现在学生的需求、时代的需求。教师如果没有认识到自己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穿新鞋走老路,其结果如何是不难想象的。现在提倡教师应该“终身学习”,要经常给自己充电,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正如先生说的,我们要虚心跟一切人学:跟先生学,跟大众学,跟小孩学。我们要树立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观念。

终身学习是当代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必然趋势。教师要想取得深厚的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就必须抓住每一个时机和场所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校内外老师学习,向自己的学生学习,通过各种渠道,引道道清泉,聚座座富矿,集百家所长,不断充实自己,才能使自身专业得到发展。

军训随感 篇9

--------2014军训随感

“军训”这个词,我听老师或高年级的同学不知道说过多少遍,但只有在自己亲身经历后,才真正地知道了教官的“厉害”和老师的爱。虽然军训已经结束,但我的耳边还时不时地回响着教官那熟悉、洪亮的口号声。

回想起五天的的军训,有时自己会用酸甜苦辣咸来形容和描述自己的感受,军训让我明白了纪律、团结协作是完成任务的保证,坚定的毅力可以让我们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收获是很多,可教官的冲圈圈也会让我永远不能忘记。

军训的第五天,也是最后一天,更是我难忘的一天。我感觉教官更加严厉了,标准比以前更严格、更苛刻了。先是让我们站军姿,不久,我感到后背有点冷,紧接着鼻涕要流下来了,我自然地擦了一下鼻子。没想到这个动作被教官发现了,于是他就命令我冲圈圈---围操场跑步(湖北话),直到他满意为止。我内心忐忑不安,生怕自己跑得不好,会让教官生气。一步一步又一步,一圈一圈又一圈,我一秒也不停,渐渐的双腿使不上力,像拖着千斤重一样,双臂也摆不起来了,我没有放弃,暗暗的给自己加油:“好好表现,教官我一定会入列的!”我一口气没停,一下跑了5圈,可我不管怎么表现教官都想没看见一样,渐渐地,一圈停下来走的秒数是2、3秒,就这样我又跑了6圈多,教官还没有叫我,我彻底的灰心了,索性走了起来,又走了7、8圈,班主任一直看在眼里,一会儿她(可能是心疼自己的学生)过来叫我们向教官认错,我们听话的去了,教官说:“你那里错了?想明白了没有?”我说:“报告教官,我不该擦鼻子,请求入列。”教官说:“你还是没明白哪里错了,你不再是我们队里的了,你爱干嘛就干嘛吧!”转身就走了,我在队伍外和其他被罚同学站成了一列。我自己又在暗自反思:我不是不该擦鼻子,而是应该打一声报告呀;如果自己一圈没停,教官肯定就让入列了呀。想到这里,我懊悔极了,如果我再坚持一下,我就有机会入列呀!后悔的泪水在眼眶打转,我又一想:军人流血流汗不流泪,不可以哭,便硬生生的把眼泪逼了回去,站好军姿。后来在班主任的恳求下,教官让我回队参加训练。在队里,我们好好训练,一动不动,远远看上去就像是一棵棵挺拔的小树。教官看到了我的进步,高兴地对我说:“你看,你这样就很好吗!”其实,在每一次想动一下时,我一遍遍地提醒自己“:你想把自己好不容易得到的机会扔掉吗?放弃吗?不——可——以!”就这样,在艰苦训练中,我一次次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以求最好。

最后,我们班在的汇操中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这时候,我看到班主任和教官的脸上,露出了那种让人一看就高兴的、灿烂的笑容。我又想起了“冲圈圈”……

教学随感 篇10

细细想来,刚上学时几乎所有学生、家长都是充满希望和信心的。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增高,学生的那种自信心却越来越少,同时产生厌学情绪,为什么呢?

原因很多,但是归纳起来主要有三条:(1)期望值过高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社会、家庭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扭曲了教育,那真是“千军万马勇闯独木桥”。(2)考试太多太难

考试越考越难,学生信心越考越少。(3)教师的关注程度

为了“升学率”年级越高,教师越关注那么几粒“种子”,严重损伤了大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为此,我力求做到:(1)关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成绩差的学生,成绩有高低,但是人是平等的。(2)降低测试难度,让成绩找回信心。(3)转变教育观念,从“教书”转向“育人”,从“关注成绩”转向”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上一篇:希特勒的演讲下一篇:谈小学英语教学起始阶段兴趣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