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自我介绍(精选8篇)
“我叫李波,我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外国文学。”
3、交流式:适用于社交活动中,希望与交往对象进一步交流与沟通。它大体应包括介绍者的姓名、工作、籍贯、学历、兴趣及与交往对象的某些熟人的关系。
“你好,我叫张强,我在金洪恩电脑公司上班。我是李波的老乡,都是北京人。”
“我叫王朝,是李波的同事,也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我教中国古代汉语。”
4、礼仪式:适用于讲座、报告、演出、庆典、仪式等一些正规而隆重的场合。包括姓名、单位、职务等,同时还应加入一些适当的谦辞、敬辞。
一、话语材料的选择
基于社交应用下的内容生产都属于用户的自我生产,我们将这种内容的自我生产当做一场自导自演的表演,那些操作简单且表现力十足的功能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更好地表现自我的舞台。而作为这场表演的导演兼演员,话语材料的选择看似随意,实则体现为“自我认同”作用下的一种话语表达。
(一)发现:在普遍中寻找亮点
移动终端的随意移动性给社交应用提供了无限的材料选择,但这些材料并不是拿来就用。在用户自己生产内容的社交形式下,话语材料的选择首先倾向于在普遍中寻找独特的亮点,以此呈现给观者更好的自我。如今的社交平台已经成为最大的表演舞台,用户根据自我需求在真实与掩饰中积极地进行自我形塑。个人生活是他们话语材料的来源,然而生活中太多的平凡与琐碎,这些普遍存在的生活并不能构成他们的独特性,他们需要剔除这些普遍,形成自我隐瞒的部分。因此,他们积极寻求平凡中的独特,构成表演中的亮点,这些亮点的自我流露包含着表演者的期待,无形当中构建起了“自我认同”。
(二)模仿:在个性中突显共性
库利提出“镜中我”的概念,指出人们常试图通过他者之镜观照自己,继而将自己调整为他者眼中也是自我想象中的美好自我,通过别人的积极评价建立自我认同。[2]这种“镜中我”强调自我在他人眼中的形象,按照他人的标准来构建自己,其本质上属于一种模仿他者的行为。而满足他人期待最便捷的一个方式就是观照他人,将他人已获认可的方式用到自己的话语表达中,在个性化表达中突显一种共性,以避免与他人的期待视野形成过大的差距。因此,当用户在建构自己的社交话语表达时,虽然材料不尽相同,但我们能够看到一种共同性,因此有些应用才能够按照一种共同的用户关注区分出不同的板块、频道。
(三)想象:在置换中构建联系
想象是将连接现实影像和自我认同的中介。用户需要借助想象将自我置换成处于观看地位的他者,通过想象借助于短视频的这种舞台呈现,将表演中的完美自我臆想成真实的自我。在表演和观看的置换过程中,想象是推动“自我认同”的关键力量,而双重身份给了观众想象置换的可能,在这种置换中,连接起作为观者的他人和作为演者的自我。作为观者,在观看他人的“表演”时他们可以看清选择哪种材料可以符合观众的期待,当自己作为演者时,能够通过这种想象的置换,将两者联系起来,从而在符合观者的期待视野中构建起“自我认同”。
二、话语意义的构建
工业化的进程推动了图像的传播,对符号的迷恋似乎已成了这个视觉时代的一种仪式,并且成了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用户自我生产的内容构建使他们将镜头对准整个时代,在这场舞台表演中,话语材料就像是一段段场景,最终搭建起一个怎样的主题表达,还需要导演和表演者的进一步加工。这其中的意义建构,都是“自我认同”下的一种有意或无意的表达。
(一)微时代的碎片化表达
在网络话语的大背景下,社交应用的话语形态是破碎的。多样形态的发言主体构成了网络话语内容的破碎性,快节奏的生活消费使得人们的时间碎片化,致使人们更容易接收短内容。而社交应用的这种碎片化的自我表达也恰恰建构起了人们的“自我认同”。它与完整的自我呈现不同,使得人们拥有隐藏自我缺陷的权力,表演者呈现什么,观众就只能看到什么。这种可控的连续碎片化表达呈现出的观赏性形成了对观者的吸引力,使得导演和表演者在对他人的吸引中得到“自我认同”的满足。
(二)消失式的距离建构
社交应用使用户以多种立体感强烈、画面感十足的视听形式将自我呈现给他人。通过话语材料的组织加工所形成的碎片化叙述和展示,形成了一种近乎消失的零距离感。社交应用中的各个平台和功能所追求的目标就是为了表演者将自我呈现的舞台搬到观看者面前,使他者亲临现场处于一种观看的地位。这种现场感拉近了观者与表演者之间的距离,从而以一种亲近性获得观者的认可,建构起表演者的“自我认同”。
(三)自我美化的形象展示
带有滤镜、拼图等美化功能的修图软件当前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一键式的操作,即使是非专业的用户也能将粗糙的画面加以美化。纵观当前各大社交平台,这种经过修饰的形象展示无处不在,形成表演者完美自我的形象展示。这些对色调、肤色进行修改的视频或图片实现的舞台表演,都是建立在表演者自恋式的形象展示之上,进而构建自我认同。虽然社交应用拉近了观者和表演者之间的距离,但是只有经过美化才能在这种近距离中呈现一种美感,才能够达到表演者的“自我认同”。
三、结语
基于“自我认同”的需要,作为表演者需要将自己能够获得他人认可的一面呈现,在媒介为受众提供的“后台”中,不管是“伪装”也好,“真实”也好,这种“自我认同”驱使着人们在社交应用中的所有行为。
摘要:社交应用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而逐渐兴起的一种网络话语表达载体,它构筑了一个张扬个性、展现自我的媒体平台。这种用户自我生产内容的形式,通过特定的话语表达方式在媒介提供的大舞台上为用户也即表演者“自我认同”的构建提供了诸多可能。
关键词:短视频,话语表达,自我生产,自我认同
参考文献
[1]欧文·戈夫曼(美).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现[M].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7.
[关键词] 社交媒体 用户行为 自我表露
[中图分类号] G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6) 01-0010-05
[Abstract] Social media users’self-disclosure is studied in this article. Scale is developed based on Social Information Model (SIM),Reducing Clue Theory (RCT) and Social Identity Model of Deindividuation Effects (SIDE),to explore the status of users’self-disclosure in social media. Self-disclosure can be divided into 6 dimensions built on factor analysis,they are information on social property,daily interest,study and work, attitude, personality and personal privacy. Demographics of social media users is used as independent variable to explore its impact on self-disclosure. We found that women are more inclined to disclose themselves online, while the level of education also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degree of self-disclosure.
[Key words] Social media Users’behavior Self-disclosure
自我表露是人际传播的起点,是人们互通有无的前提。网络的出现为人们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了便利,极大程度上改变了人际传播结构和交流方式,带给了用户全新体验。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社交媒体更是逐渐成长为用户自我表达、获取信息、分享观点、人际交往和社会参与最重要的媒介,移动互联进一步满足了用户随时随地自我表露的需求。对广大社交媒体用户而言,除了关注他人之外,还可以发布自己的信息和日常生活。通过社交媒体的关注和交流显得特别平等、轻松和自然,同时还可以满足使用者获得关注的欲望,从而激发用户进行更深层次的自我表露。
1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1.1 自我表露研究综述
对于自我表露的研究,主要从两个角度切入:自我表露的概念和评价尺度。自我表露概念由西德尼·朱拉德于1958年提出,指“告诉另外一个人关于自己的信息,真诚地与他人分享自己个人的、私密的想法与感觉的过程”[1],此后自我表露便被学术界多次研究,科兹比(Cozby)的研究称,自我表露指的是“个体将自己的隐私通过语言符号告知他人”[2]。国内对自我表露的研究始于心理学界,但有关自我表露的概念尚无共识。李林英定义为“个体与他人交往时,自愿地在他人面前将自己内心的感觉和信息真实地表现出来的过程” 。
自我表露的评价尺度涵盖范围较广,可以将之概括为4个方面。自我表露的数量、内容、态度、时间和自我表露的目标受众。其中,数量指与自我表露有关的话题数量。有研究表明,不同网络用户自我表露的信息数量之间存在差异。有人喜欢分享近况和照片,有人却很少分享有关自己的信息。根据研究,人与人之间的自我表露是相互的,一个人信息暴露的数量和程度会直接影响对方的行动,同时,对方积极或消极的反应也会反作用于表露主体,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根据以往研究,自我表露的信息主要包括身份、性格、个人经历、未来打算、兴趣爱好、生活方式等[4]。一般而言,自我表露涉及的内容都与表露主体的隐私相关。浅层次的如自己看过的电影、做过的运动,更深层次的甚至到自己的生活经历等。根据自我表露的内容,可以将其表露态度分为积极、消极和中立。有实证研究表明,自我表露的态度与主体和表露对象的交往程度相关。遇到陌生人时,用户的自我信息表露态度积极,随着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表露主体会主动公开个人隐私信息。但是与自己亲密的人交流时,主体会倾向于率先发泄消极的信息,此后才会表露中性信息。
1.2 社交媒体中的自我表露
社交媒体以人际传播为服务核心,其依托标签、评论等功能,拥有鼓励用户自我表露的天然机制。这种新型传播环境下自我表露的途径和方式有了不同以往的极大改变,其表露形式更加多样,途径更加多元,符号更加复杂。
关于社交媒体自我表露的概念和理解,主要有三个理论对其进行阐述。社会信息加工理论(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SIP)、线索减少理论(Reduced Cues Theory,RCT)和去个性化的社会认同模型(Social Identity Model of Deindividuation Effects,SIDE)。社会加工理论和线索减少理论都认为,线索是进行信息处理加工的重要前提。由此说明,网络自我表露的目的之一是维持与交流对象的沟通,因为互联网的匿名性导致个体之间必须通过信息表露保持交流。社会认同模型认为网络空间中用户的个体意识会减少,对网络环境的认同增加,进而会引起更大程度的自我展露。以这些理论为出发点,研究者们对网络自我表露的概念界定基本分为两个维度:目的和表露形式。
nlc202309040117
目的维度的自我表露研究偏静态,强调自我表露的目的。认为其目的在于维持与其他人的沟通,分享经验,让别人了解自己。更有研究者从使用与满足理论出发,认为用户在表露与接收反馈信息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满足。由于自我表露是一种互动行为,所以任何一方的信息表露都可以激发对方的信息行为,这个过程中会减少双方的不确定性,从而使沟通得以持续。社会加工和线索减少理论均认为自我表露的目的是为了补充网络传播固有的特征导致的沟通障碍,维持用户之间的正常交流。表露形式维度的研究则动态地强调了自我表露的内容和特征。社会认同模型认为网络空间的去个性化导致用户自我表露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样。有研究表明,网络空间的自我表露是网民互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用户开展网络行为的过程。
这两种概念界定维度相互补充,共同描述了网络环境中的自我表露现象。将互联网环境聚焦到社交媒体,本研究将其定义为,自我表露是表露主体向他人进行信息互动的过程,指表露主体通过社交媒体,自愿将自己的信息和内心感受真实地表达出来。
1.3 研究假设
本文主要研究使用者特征对自我表露程度的影响。首先采用量表的方式测量被访者自我表露的内容与程度,其次分别用不同的人口统计因素做自变量对其进行研究。根据已有的实证研究和本研究目的,做出假设如下:
H1:不同性别的使用者其自我表露程度无显著差异;
H2: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使用者其自我表露程度无显著差异;
H3:不同婚姻状况的使用者其自我表露程度无显著差异。
2 数据收集与指标测量
2.1 数据收集
本研究依托自科基金项目“社会化媒体用户行为模式及管理机制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数据收集,通过专业调查公司发放问卷。研究样本覆盖了我国除海南省、港、澳、台之外的所有省份和直辖市,有效样本量为3000。其中男性被访者占比55%,女性被访者占比45%。
2.2 指标测量
借鉴已有的自我隐瞒量表(Self-Concealment Scale,以下简称SCS)和自我表露指数量表(Self-Disclosure Index,以下简称SDI),加上国内其他自我表露相关研究结果,本研究制定了自我表露量表。
自我表露与自我隐瞒呈负相关关系,因此对自我隐瞒的测量可以从另一个维度研究用户的自我表露。中文版的自我隐瞒量表由王才康[5]翻译修订,内容主要涉及个体隐瞒自己的“秘密”,包括10个项目,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的形式,项目为1—5级评分,得分越高表明自我隐瞒程度越高。自我表露指数量表由米列尔(Miller)[6]编制,量表包含10个项目,要求被访者分别面对自己的父母亲、最好的同性朋友和异性朋友的时候,回答自己的自我暴露程度。此量表用来调查青少年自我表露的状况,得分越高说明自我表露的水平越高。中文版的自我表露问卷是由心理学研究者陈会昌和李林英初步修订的,在国外量表的基础上针对不符合我国文化背景的项目进行调整。对调整后的量表进行因子分析,针对四种不同目标人群的自我表露。本研究借鉴自我隐瞒量表和自我表露指数量表中的部分参数,采用五级量表,测量主体的自我表露程度和表露对象的选择。
2.3 测量结果
2.3.1 信度检验
信度分析主要针对问卷测量时回收数据内部的一致性及稳定性。本研究采用SPSS20.0对问卷进行分析。首先利用度量的可靠性分析对回收数据的信度进行检验。一般认为,克伦巴赫(Cronbach’s Alpha)值大于0.6的时候可以说明数据通过信度检验,大于0.7说明数据的信度较好。依照此标准,本研究数据的信度分析结果如下。其中,在删除社交活动、消磨时间等题项之后,自我表露的克伦巴赫阿尔法(Cronbach’s Alpha)值提高至0.935。
2.3.2 效度检验
本研究采取因子分析来检验量表效度,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最大方差法旋转。选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以因子载荷大于0.5为标准。对量表进行因子分析。
对各自变量做因子分析,得到6个因子。前6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累积解释率大于67%,符合因子分析要求。检验统计量(Kaiser-Meyer-Olkin,KMO)值为0.906,该值越接近于1意味着变量间的相关性越强,变量越适合做因子分析。凯撒(Kaiser)认为:检验统计量值大于0.9表示非常适合,0.8以上表示适合,0.7以上表示一般。检验统计量值显示本研究的自变量非常适合做因子分析。巴特利特(Bartlett)球形度检验显著性为0.000,各题项的因子载荷均在0.586以上。由此可见,整理后的变量的因子分析结果具有比较好的效度。
将6个因子分别命名为“社会属性”“兴趣日常”“学习工作”“态度观点”“个人性格”“个人隐私”。可以看出,代表自我表露的6个因子,依次体现了表露主体对个人信息的公开程度。姓名、年龄等用于判定个人属性的信息为“社会属性”,用户选择对这种信息进行公开,从而方便其他网络用户查找;兴趣爱好、学习工作是对日常生活行为的展露,偏向个人行为;态度观点是被访者对其他事情的看法,属于比较私密但是可以公开的信息内容;个人性格开始关乎内心,个人隐私信息包括被访者的联系方式、收入水平等信息,属于相对隐私的个人信息,不仅网络用户选择不予表露,现实社会中的个体也对此类信息也有所保留。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3 数据处理与假设验证
3.1 被访者自我表露状况描述
对量表进行因子分析得到可以代表自我表露的6个因子,分别计算每个因子的平均得分,得分越高说明表露程度越大。其中“社会属性信息”的平均分最高,为3.83分。社会属性信息包括被访者的姓名、性别、职业身份、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等人口统计特征。说明用户更倾向于将此类信息分享给其他朋友。其次是兴趣爱好和态度观点,个人隐私信息、学习工作得分偏低,个人性格包含的信息类型得分最低,为2.75,说明用户在社交媒体使用时不会轻易暴露个人性格。
nlc202309040117
研究发现,基于社交媒体建立的虚拟社会网络会趋向与现实社会网络重合,这两者的迁移关系会使表露主体更加在乎虚拟社会网络的维护和管理。基于此,他们逐渐扩大了自我信息的表露,其中包括个人真实信息、个人喜好,甚至个人情绪。
在自我表露信息的6个维度中,个人的社会属性信息、个人喜好等表露程度较高,个人性格表露程度最低。因为社交媒体提供了方便的朋友搜索功能,公开更多的社会属性信息有助于自己更方便地被相同属性的人查找到,从而有助于扩大用户的好友圈和网络人脉。由于社会属性信息的暴露,网络匿名性被逐渐消解,这种网络身份会逐渐实体化。发生在活动状态和肢体语言缺失的社交网络环境下的自我表露,多数会采用照片这种直观的方式,可以更加有效地彰显自己。但无论使用目的如何,人们都会对隐私有所考虑,在此界限内进行适度展露。
3.2 基于性别的自我表露的状况比较
以性别为自变量,自我表露程度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Wilks’Lambda=0.92,F=210.36,p<0.005。说明被访者总体在自我表露程度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数据显示,男生对目标人群的自我表露水平平均低于女性,并且这种差异显著存在于对母亲和朋友的表露水平中(F=121.37,p<0.005;F=89.24,p<0.005)。
研究就性别对自我表露6个因子的影响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的差异化分析,发现在态度观点、学习工作和个人性格3个维度上,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见表2)。从均值上看,女性在兴趣日常、学习工作和个人性格维度的自我表露程度都显著高于男性。研究结论不支持假设1。
已有研究表明,无论是现实社会还是社交媒体,男性自我表露的水平均低于女性,本研究与前人的研究一致。在对好友的表露过程中,男性的表露水平显著低于女性。较多研究从心理学角度解释这个结论,其中性别因素和现实社会对不同性别的角色期望有关。
3.3 不同受教育水平之间自我表露的状况比较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检验自我表露的六个维度与受教育程度的关系,发现在学习工作(P=0.003)和个人隐私信息(P=0.002)两个维度上,被访者的自我表露程度差异显著。而在其他维度上不具备显著差异。研究结论不支持假设2。本科学历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样本在学习工作上的自我表露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学历水平样本,而高中及以下样本更容易展现自己在兴趣爱好和个人性格方面的信息。在态度观点维度,本科学历的表露程度明显高于其他群体,结果见表3。
婚姻状况、收入水平和现居住地等其他人口统计信息对自我表露各维度无显著影响,结论支持假设3。
3.4 自我表露目标的差异
本研究中的自我表露对象借鉴了SDI量表,将其分为父亲、母亲、最好的异性朋友和最好的同性朋友。问卷发现,在目标对象的选择中,按照倾向对象从低到高可以排列为:同事<同学<亲属<父亲<朋友<母亲。这与前人类似研究结论一致。有研究做过青少年亲子沟通,结论发现,家庭中女性成员比男性成员在沟通中更为主动,母亲可以作为对话的发起者,并且更倾向于接受表露观点,这决定了母亲比父亲更易成为表露对象。以朋友为表露对象进行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在问卷结果的基础上配以深度访谈。访谈发现,对朋友表露的频率较高的原因在于与朋友之间存在兴趣、态度等方面的共同特点,拥有共同话题会造成表露程度相应提高。这与已有研究一致。“若朋友与自己性别不同,为了给对方留下好印象,被访者可能会选择主动隐瞒自己的一些经历,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自己的表露水平。在表露行为上,对朋友的偏爱高于父亲”[7],可以看出朋友在被访者人生阅历和世界观形成等方面更为相似,彼此不存在“代沟”,沟通起来障碍较少。
上述结论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朋友和父母的程度上,女性对母亲的表露程度远高于其他群体。心理学对此的解释母亲和朋友这种目标人群对女性和男性有着不同的心理含义。对女性而言,母亲是所有表露中最安全、最能理解自己的对象,对母亲进行表露,不用担心任何问题,而对朋友,特别是异性朋友进行的表露总存在顾虑,从而抑制表露程度。但是男性在处理朋友和父母之间的表露问题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年龄差异主要体现在,群体年龄越小,越倾向于向父母进行自我表露。帕皮尼(Papini)对此进行过专门研究,研究发现青少年群体中,年龄越小越倾向对父母进行自我表露,随着年龄的增长,表露对象开始由父母转向朋友。并且研究者认为“随着被访者与其他人逐渐形成同伴关系,这种朋友关系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填补了此过程中父母的缺位”[8]。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年龄因素造成自我表露行为的差异在社交媒体和现实生活两个不同环境中差异不显著,所以本文不做深入探讨。
深访结果进一步发现,表露水平越高的群体越感到满足。以家庭为例,以家庭成员为表露目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青少年群体。有研究发现,孩子对父母的表露可以加深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度,增强孩子的归属感,促进问题的解决,从而提高青少年的生活满意度[9]。
同时有研究表明,自我表露存在一定风险,与父母之间存在秘密,可能有利于青少年自主地发展自己的情绪[10]。基于此可以推断,在一定程度内,其自我表露水平越高,表露主体便会越幸福。这可能与三个原因有关,首先,表露程度反映了被访者与他人谈论或分享感受的意愿。当他们遇到问题时,会获得较多亲密关系的支持,比如父母和朋友。这种支持增加了他们积极的情感。第二,自我表露程度高的人,不会刻意隐瞒自己的缺点或负面情绪,这样他们无需承受不必要的心理压力。第三,与他人的适当沟通,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会促使表露主体以更积极的态度看待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4 结论与讨论
真实,是社交网站的最大特点,之前网络中的匿名性和虚拟性被持续弱化,人际传播中个人身份的真实性逐渐凸显。这是由传播者推动的,是传播动机和传播效果的共同需要,基于此,社交网站中的信息传播越来越体现出人际传播的特点。社交网站中信息的交流与分享,势必以让渡一定的隐私为代价[11],这就决定了使用者在自我表露中存在着权衡。在距离的远近、隐私信息的选择、信息公开与否之间寻找一种平衡。根据不同类型信息的不同表露情况,本研究设置了自我表露量表,初步考察了被访者自我表露的内容和基本情况。发现除个别涉及隐私的个人信息之外,被访者倾向通过社交网站公开必要的和一些可选的社会属性信息。同时,社交网站推出好友搜索功能,可以根据用户公布的信息进行检索,有助于扩大使用者的人际关系网。
nlc202309040117
在使用量表考查被访者自我表露内容的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人口统计特征中的部分变量对自我表露各维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对用户自我表露都具有显著影响,并且影响会因为自我表露维度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总体而言,女性高于男性,本科生的自我表露程度均值高于其他学历水平群体。这也证实了心理学领域相关研究的结论:“自我表露的内容和程度会因人而异”[12]。
本文只是根据内容将自我表露进行分类,未考虑自我表露的形式等因素,还可以将自变量从人口统计变量拓展到其他社会化动机等因素。这些都有待于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加以改进。
注 释
[1]Jourard S M. The Transparent Self Litton Educational Publishing, Inc. 1971
[2]P C Cosby. Self-disclosure: ALiterature Review[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73, 79(2):78
[3]李林英. 自我表露与心理健康[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4]Derlega, V. J., & Berg, J. H. Self-disclosure: Theory. Research and therapy[M]. New York: Plenum, 1987
[5]王才康. 中学生的自我隐瞒倾向:因素结构与发展特点[J]. 应用心理学,2002,8(2):15-17
[6] Miller L C. Berg J H. Archer R L. Openers: Individuals who elicit intimate self-disclosu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3, 44(6):1234-1244
[7][9]李董平,余苗梓,王才康,等. 青少年自我表露和自我隐瞒的特点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 中国发展与教育,2006(4):88
[8]Papini D R, Farmer F F, Clark S M,et al. Early adolescent age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patterns of emotional self-disclosure to parents and friends[J]. Adolescence,1990,25(100):960
[10]Finkenauer C, Engels R C M E, Meeus W. Keeping secrets from paren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ecrecy in adolescence[J].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2002, 31(2):123
[11]Monika Taddicken. The Privacy Paradox in the Social Web: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erceived Social Relevance on Different Forms of Self-Disclosure[J].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2014(19):249
[12]蒋索,邹泓,胡茜. 国外自我表露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进展,2008(1):115
(收稿日期:2015-11-01)
介绍他人的顺序礼仪
在介绍他人时,谁先谁后是一个比较敏感的礼仪问题。销售人员要遵循“尊者优先了解情况”的规则,提醒您,在介绍前先要确认双方的具体情况,然后依次作介绍。根据规则,介绍他人时的礼仪顺序大致有以下几种:
介绍他人的方式
根据场合的不同,为他人做介绍时的内容也会有所不同。通常有以下6种方式可供借鉴。
介绍他人的时机
介绍他人的时机:遇到下列情况,有必要进行介绍。
1、与家人外出,路遇家人不相识的同事或朋友。
2、本人的接待对象遇见了其不相识的人士,而对方又跟自己打了招呼。
3、在家中或办公地点,接待彼此不相识的客人或来访者。
4、打算推介某人加入某一方面的交际圈。
5、受到为他人作介绍的邀请。
6、陪同上司、长者、来宾时,遇见了其不相识者,而对方又跟自己打了招呼。
7、陪同亲友前去拜访亲友不相识者。
介绍时应注意事项
1、介绍者为被介绍者介绍之前,一定要征求一下被介绍双方的意见,切勿上去开口即讲,显得很唐突,让被介绍者感到措手不及。
2、被介绍者在介绍者询问自己是否有意认识某人时,一般不应拒绝,而应欣然应允。实在不愿意时,则应说明理由。
3、介绍人和被介绍人都应起立,以示尊重和礼貌;待介绍人介绍完毕后,被介绍双方应微笑点头示意或握手致意。
4、在宴会、会议桌、谈判桌上,()视情况介绍人 和被介绍人可不必起立,被介绍双方可点头微笑致意;如果被介绍双方相隔较远,中间又有障碍物,可举起右手致意,点头微笑致意。
男人初次见面通常握手,如果对方是女性,要等她先伸出手来,才和她握手。女性见面彼此不握手。两人初次见面经人介绍时,照例是说“你好吗?”通常的答复是“很好,谢谢,您好吗?”对方再接着说:“好,谢谢。”第一次见面之后,再见面的时候有两种招呼方式:较正式的是:“早安”,“午安”等,较不正式的是“哈罗,或简单的“嗨”。
2.交谈
美国人喜欢侃侃而谈,风趣横生。美国社会虽然弥漫着不拘礼节的气氛,而且讲话时期望听者态度各有不同,可是一般都希望听者把手头的任何事情都停下来听他讲话。两人交谈时,相隔1. 2米的距离为宜,否则会令听者不安。参加一群人谈话时,通常得认识其中一个人,但在宴会或其他非正式社交场合,只要说一声“我可以参加吗”,并略微自我介绍一下,就可以参与谈话。
美国人不喜欢打断谈话,客人最好洗耳恭听。美国人还允许他人批评美国,主人经常会问客人对美国有何看法,他会很乐意倾听对方的意见。
3.拜访
美国人在拜访朋友时,无论在什么时间,进屋前都要先敲门,征求对方的许可之后,方可开门进入。进屋之后,首先脱帽,并问对方是否方便,当对方回答“无碍”时,再办理事情。如果拜访者看到“请勿打扰”的字牌,-般推迟会晤,改日再来。一般来讲,早8点前,晚八10点后,除非有急事或要事,-般不要拜访。如果被主人引入卧室,客人通常不坐在床上,因为那是忌讳的。未经主人同意,客人不随便摆弄屋里的任何东西,特别是钢琴。如果到女人家里拜访时,假如女主人没让脱大衣,通常是不脱,因为他不知道女主人是否喜欢他在此久留。
4.邀请与应邀
美国人请客多用电话或当面提出,请帖上将列明日期、时间、地点和聚会的性质,接到邀请通常是要答复的,如果不当面亲口答复,写一个短柬或打电话即可。在美国,人们习惯上除非真正打算应约参加,否则不随便说会参加。分别时说“改天见”、“有空来玩”或“找一天碰碰面”,只是客气地说“再见”的方式,并不是邀请或答应邀请的.意思。真正的邀请一定会说明时间和地点。如果回邀到人家里去吃饭,最好在约定的时间或过10分钟之间去。迟到20分钟以上最好预先打电话通知。返到不足20分钟,抵达时道歉即可。客人到达宴会时,可以送给女主人一些花,但除一些特殊场合,如庆祝生日、圣诞节、新年等外,不送花也行。如果客人准备逗留过夜或度周末,习惯上要给女主人带点小礼物,通常是一本书、一盒糖果、一瓶酒或其他类似礼物。
5.宴席
美国人通常喜欢在家里宴请客人,而不是去餐馆,因为美国人认为这是亲切友好的表示。美国人在家里请客往往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家庭式,客人与主人全家大小围坐在一张桌子旁,所准备的食品盛在盘中,依次在每个人手中传递,或由坐在餐桌两端的主人或女主人为客人盛食品,这种方式,大多数家庭不用侍者,通常由妻子做菜,丈夫调鸡尾酒。
另一种是自助餐,客人们自己拿着盘子来到一张桌子边,上边主人已摆好了食品,自己动手挑选自己喜欢的食品。随后,他们来到另一间房子内,边交谈边品尝,自助餐通常是非正式的,它的长处是可以给大家更多的机会交谈。
在美国,如果你被邀请赴宴时请注意以下基本礼节:应邀赴宴之人不能早到,应准时到达,但迟到片刻也无伤大雅,甚至还被看成是要人的特征;如属一般之人,让其他人等待就是一种失礼。赴家宴时如能带上一瓶酒或赠给女主人一束鲜花,便可免去“吃白食”之嫌。进餐时两手并用,右手持餐刀,左手握叉子,把烤肉等切成适当大小后,再把叉子换到右手,用它把食物叉起,送入口中。在吃整只龙虾时,应当用手而不是用嘴去剥壳,因为用嘴剥壳势必要把壳从嘴中吐出来,这在西餐中是一个忌讳。家宴完后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不要忘记赞赏酒菜,即使不是真心爱吃也应赞美一番,否则将被主人理解为对食物的不满。
6.赠送礼品
赠送礼品是增进友谊和使生意谈判更加顺利的一种重要方式。美国朋友之间也盛行互赠礼品,如果出席美国人的家宴时,应赠以中国的小工艺品,如果你不带礼品,就往往意味着你要回请一次。普通美国人接受礼品时,一般要当场打开礼品,送礼者介绍一下,受礼者赞扬一番,气氛颇为亲切融洽。如果接受美国人送的礼物,切切不要先是客气一番,辞谢不收,后又接过礼品放在一旁,这对美国人来说是极不礼貌的,因为这等于对这些礼品不屑一顾。
201 ——201 第学期
课程名称:心理学与人生 任课教师: 学生姓名: 班 级: 学 号:
论文题目:现代虚拟社交网络中大学生的自我呈现研究——以人人网为例
内容摘要:本研究通过真实的人人网生活体验、深度访谈以
及文本分析对人人网中大学生自我呈现进行了定性研究。研究发现大学生通过人人网中的自我呈现,加深了与朋友之间的互动、彼此之间的了解和感情,人际关系得到进一步稳定,达到寻求自我认同的目的。
关 键 词:大学生;人人网;自我呈现;角色扮演
现代虚拟社交网络中大学生的自我呈现研究
——以人人网为例
摘 要
本研究通过真实的人人网生活体验、深度访谈以及文本分析对现代虚拟社交网络中大学生的自我呈现进行了定性研究。
人人网从分享体验的技术媒介延伸成一个展现自我形象的舞台的过程,也是大学生在人人网中从转载他人日志或图片,到抒发个人心情、分享经验,最后记录日常生活、呈现自我角色、寻求自我认同的过程。通过对这一微观领域的分析,来了解以人人网为代表的社会交往网站的特征,人人网给大学生用户提供了一个什么样的表演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他们的互动方式和表演策略发生了什么变化;以及探讨大学生在人人网中的自我呈现对大学生用户的影响。最后,大学生通过人人网中的自我呈现,加深了与朋友之间的互动、彼此之间的了解和感情,人际关系得到进一步稳定,达到寻求自我认同的目的。
关键词:大学生;人人网;自我呈现;角色扮演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人人网这一网络场景中大学生自我呈现行为内容的定性研究,借助“自我呈现理论”的视角,考察网络社交空间中大学生自我呈现,一方面,了解网络生活场域——人人网的组件模块构成,另一方面,梳理网络社交空间中大学生自我呈现中的角色扮演的类型,同时。
本研究的意义,首先在于通过对人人网这一微观领域的分析,丰富了人们对人际互动类网络空间结构特征的了解,有助于人们对网络社交平台这一新兴日常生活场域有进一步的认识;
其次,由于人人网的用户数量和鲜明的群体特征,本文选取人人网这一典型代表进行初步探索。
最后,本研究所选择的从网络生活场域来探索人们自我呈现行为的视角,将加深本人对传统“自我呈现”理论知识学习的巩固和认识的扩展。
二、人人网的自身特点分析
人人网与Facebook 等国外网站相比有一定的共通性,与此同时,也有一些自身的特点。首先,人人网可以帮助学生与朋友保持了更加直接的联系,创建大交际圈,其提供的寻找用户的工具可以通过对学校、家乡、性别、姓名等诸多信息,最大程度的帮助用户寻到失去了联络的朋友们。
其次,当前新媒体的发展已经使得每个传播者都有机会一个中心,这就满足了相当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需求。围绕着自己的同学圈,朋友圈,自己就好像同心圆的中心,这就满足了每个个体希望被重视的心态。在这个隐私性与开放性可以任意调节的环境中,学生可以独立撰写日志,分享照片,留言交谈等,对于自我的实现和认可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再次,人人网的前身校内网于2008年7月正式启动开放平台战略,该平台允许第三方开发者使用人人API创建发布应用插件。通过各类自由插件以及代码的运用,使得学生可以自由的对自己的主页进行装饰开发,充分地满足了其对于个性化的要求。最后,人人网强调实名制注册,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用户的隐私,强化了信任感,有助于更加坦诚,更加深入的开展沟通交流,而不必担心个人信息被泄露盗用等问题。
三、大学生在人人网中的自我呈现过程 3.1 人人网中的舞台
自我呈现的概念由戈夫曼在其研究社会行为与心理的“戏剧论”中提出,他将日常生活的表演区域分为前台区域、后台区域和局外区域。在人人网个人首页中,用户呈现给观众的部分即为台前区域,而观众看不到的区域为台后区域,由于本研究主要是在探讨大学生用户在人人网中的自我呈现。
3.1.1页面装扮
在人人网个人首页中,空间用户会利用各种形式的装扮等等来布局整个个人主页,而这些布置对于形塑表演区域的氛围有重要作用,包括主页皮肤、鼠标显示、大头贴、漂浮物、音乐播放器等等。个人主页作为进入人人网的第一道序幕,体现了大学生用户的各种想法:主页风格会根据用户想要凸显的性格和心情不同而有所区别,有的色调浅灰,风格淡雅;有的色调清爽、风格简约;也有的色调冷暖相交,风格迥异,体现了用户的性格与心情,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美好希望。
本文研究的对象为我宿舍的10名同学,他们都没有装扮页面,显示的是最简单朴素的风格,访谈得知他们大都认为没有必要花时间和精力和金钱去装饰个人主页。
3.1.2日志模块与相册模块
选择日志模块和相册模块作为人人网中展现自我最典型的舞台。日志在我们传统生活中,作为一种记录个人隐私的方式而存在。但是,网络个人空间的发展改变了这种不公开的模式,网络日志以一种公开的或半公开的方式而存在。
在与宿舍同学交流中,他们认为自我在书写日记时主要是为了书写心情和表达情感,跟着自己的感觉走。通过公开的日志书写,用户才能更好的与同学朋友分享,增进彼此了解,也能更全面的展示自己。而在相册模块中,由于照片呈现的人物形象、生活场景更加直接,用户和来访者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本文研究的十个个案中,关于用户的一些日常生活照片大多都是公开的,仅有少部分是加密的。密码的保护功能促进了用户在自己熟悉的人面前能更安全的展现自我及与自己有关的生活。被访谈者表示上传照片是给朋友看的,希望与朋友一起分享。3.2 人人网中的角色扮演 3.2.1角色特征
在人人网的日志模块中,可以看到用户所呈现的基本社会角色,以及通过这些角色的所展现的形象特征,有:
(1)、家庭关系中的角色,大学生用户在日志中呈现了作为女儿或儿子的角色,表达了对父母的感恩、思念、牵挂之情;或者作为哥哥,姐姐的角色,表达对弟妹的关心、爱护。以一种孝顺懂事的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
(2)、自我在成长、求学过程中的各种社会人际关系角色,如朋友或同学的角色、学生的角色、恋人的角色等。
(3)、其他角色,被访谈用户在日志中表达的内容除了呈现其主要的社会关系角色外,也会呈现出一些与其生活相关的其他角色,如旅游者的角色、某位明星的粉丝角色、社会观察者的角色等。3.2.2角色类型
(1)、分享体验型,用户在记录生活、抒发心情、叙述体验时,往往带着和朋友共同分享的目的,来呈现自我的角色和角色特征。(2)、自我反思型,一般体现在用户在扮演学生的角色扮演中,他们会以总结经验教训、反思自我的行为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积极进取、未雨绸缪、不断追求自我素质提升的形象特征。
(3)、示弱求助型,用户在呈现示弱求助型的角色扮演中,一般是遇到感情、学业上的不顺、困难,也有在灾难面前无能为力的伤感。(4)、能力显示型,能力显示型的角色扮演与自我反思型的角色扮演相对应,都是通过对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描述和解决过程,来表明自我良好的心里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大学生在人人网中的自我呈现的影响 4.1 展示自我的平台
对本研究对象的十位人人网用户来说,人人网跟自己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重要的是,人人网为行动者提供了一个记录生活、分享心情、联系同学朋友的平台。人人网中除了提供联络感情、记录生活的平台外,受访者均表示觉得人人
网个人主页越来越成为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平时生活中的感想,心情转化成文字或者随拍的照片,都愿意放在在人人网上,让同学朋友知道自己的近况。
通过交流分析可以发现,大学生通过再现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和呈现自我的各种角色,来发展网络中的人际关系,并在与访问者互动的过程中,寻求自我认同。4.2 对大学生沟通互动的影响
人人网作为记录生活、分享心情、展现自我的舞台,其对人们发展人间关系的影响也是显著的。通过书写日志、上传照片,将自己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呈现出来,加深他人对自我的了解,从而拉近与空间网友之间的距离。由于本研究中人人网用户中好友大多是现实生活中认识的人,因此,更易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和稳固联系。他们表示:人人网最大的好处就是让远方的朋友,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你的近况,分享你的喜悦。社会交往是人们的基本需求,一方面可以积累人脉,另一方面也是个人情感的诉求。无论是邮箱的普及、QQ 的盛行、BBS 的迅速发展,还是博客的备受推崇,都是源于他们提供了一种新的人际交往方式,以人人网为代表的社会交往网络的出现也是在人际交往需求的推动下,对前几种交往方式的补充发展。4.3 对大学生寻求自我认同的影响
首先,在人人网中的日志,不只是文字记录,更是为了自我的探索。从表面上看,大学生用户通过空间记录自己的生活,与朋友分享自我的体验,通过与朋友之间的互动增进了解和感情。但无疑的,用户在使用人人网以及与访问者互动的过程中,不自觉的达到了了解自我、建立自我认同的目的。
本文研究的十位用户表示在人人网中的自我形象都是真实的,只不过空间中的自我形象是“现实中的自己的一个延伸”、“在人人网中呈现的自我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的自我形象是一个理性,一个感性”,但“都是我”。人人网大学生用户通过有选择性的展示自我形象,将现实社会中隐藏的或没有被关注的自我面貌展现出来,塑造一个或多个全新的自我;这个自我在与访问者之间的充分互动中获得接受和认可。
五、结 论
从本研究中可以发现,在现代生活的压力和快节奏背景下,以人人网为代表的人际互动类的个人网站己经成为大学生展示自我、重塑自我的新空间。这个新的空间所提供的表演舞台也因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和所赋予其中的生活内容而变得更加真实和富有意义。人们在空间中扮演的角色无法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有目的的、有技巧的、有选择的角色扮演模式依然在人人网表演舞台中存在,并且与互动的“观众”共同维持着角色的协调。
(1)、大学生用户在人人网中的角色扮演并没有脱离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社会角色,以及这些角色所要求的正面形象。具体表现在:呈现自我在家庭关系中的各种角色。呈现自我在成长、求学、实习工作过程中的各种社会人际关系角色。其他角色,被访谈用户在日志中表达的内容除了呈现其主要的社会关系角色外,也会呈现出一些与其生活相关的其他角色。这些角色的扮演特征与作者当时的心情、思想有关,但都一致的体现了其积极阳光的生活态度、乐观坚强的性格特征、善于反思敢于挑战的精神风貌。
(2)、大学生用户在人人网中的角色扮演类型主要有四种,即分享体验型、能力显示型、自我反思型、示弱求助型。随着用户不同阶段的经历而有所不同,表达的方式也有所区别。但不管是哪种类型,都呈现了空间用户的成长经历、心理路程、以及向朋友传达自我积极正面的形象。在人人网中采取的角色扮演策略技巧有:观众隔离,有选择性的自我呈现,真实的呈现。
(3)、在人人网中,人们通过空间记录自己的生活,与朋友分享自我的体验,不但增进了彼此之间了解和感情;而且,人人网用户通过展示自我形象,塑造一个或多个网络上的自我;这个自我在与访问者之间的充分互动中获得接受和认可。从而,不自觉的达到寻求自我认同的目的。参考文献:
[1]孙鹤.网络互动社区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分析——以校内网研究为例.新闻天地.2007,(4):96 [2]郑宇钧、林琳:《当校园SNS照进现实》,《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3)
[3]柏希熙:《探析当代大学生网络家园“校内网”的生存状态》,《继续教育研究》,2007(4)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分别抽取南昌市青山湖区和东胡区各1所中学的初中生500名。每所学校都按照班级整体抽取250人,问卷均采取无记名方式进行,主试和被试单独测试,共发放问卷500份,全部收回,有效问卷为457份,有效率为91.4%。其中男生247名,女生210名;年龄为12~16岁。
1.2 方法
2009年6月采用团体施测的方法,测试前由主试按照指导语训练被试学习使用问卷,然后正式施测,25 min完成全部问卷。调查工具包括:(1)自我和谐量表(SCCS)[5]。含有35个题目,采用1~5级(即从完全不符合~完全符合)评分,包括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和自我的刻板性3个分量表。3个分量表和总量表的α系数分别为0.81,0.85,0.89和0.84。(2)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6]。含有28个条目,2个分量表,分别为焦虑分量表和回避分量表,其中14条用于评价社交回避,14条用于评定社交苦恼。评分采用“是、否”方式。量表指出,社交回避的反面不是社交参与,而是“不回避”。此外,只包括主观的苦恼及行为上的回避。SAD量表得分较高,在实际交往中焦虑程度较高。2个分量表和总量表的α系数分别为0.83,0.86和0.87。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初中生自我和谐的性别差异
初中男生和女生在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刻板性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自我的灵活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初中生社交回避的性别差异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考察不同性别初中生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差异,结果表明,回避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焦虑和SAD总分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初中生自我和谐与社交回避及苦恼的相关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初中生自我和谐与社交回避及苦恼具有显著相关。其中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与回避、焦虑、SAD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自我的灵活性与回避、焦虑、SAD总分均呈显著负相关;自我的刻板性与回避、焦虑、SAD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自我和谐总分与回避、焦虑、SAD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
注:*P<0.05,**P<0.01。
2.4 初中生自我和谐对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考察初中生自我和谐对社交回避及苦恼的预测作用,进行社交回避及苦恼对自我和谐的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从回归方程来看,自我的刻板性、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对回避都有显著影响,表明初中生的自我和谐对社交回避及苦恼有显著影响。
注:**P<0.01。
3 讨论
本次研究表明,初中生的自我和谐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男生存在对自我的苛求和追求完美,在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存在明显差距时,因现状不满或受他人期望的影响,从而无法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我。从总体上看,女生会比男生做出更合理的期望,自我的一致性更高。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正在逐渐改变。个体为了维持自我和谐的统一,会采取各种各样的防御反应,这样就有可能产生心理障碍[7]。但由于传统观念对教育、家庭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男女性别的角色差异仍然是比较明显的。国外研究普遍认为,青春期(13~23岁)为社交焦虑的多发期[8]。而有研究则认为,美国青少年中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9]。焦虑者由于焦虑而尽量回避社交情境,会对人际交往中的线索非常敏感,容易进行负性归因,从而造成心境不稳定,情绪容易起伏[10]。
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表明,初中生自我和谐与社交回避及苦恼具有密切关系,自我和谐对社交回避及苦恼有显著影响。社交回避及苦恼往往容易被人忽视甚至认为是害羞造成的。近年来,随着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服务领域的拓宽,对社会交往的研究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许多研究认为,社交回避及苦恼体验是一种持续、显著的对社交情形的焦虑,导致不敢进入社交场合[11],基本特征是对暴露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人注视的社交场合产生过强的畏惧,表现为孤僻、独来独往等[12,13,14]。初中生正处于社交活动、接受教育和个人发展的重要阶段,由于害怕和回避社交,导致学习机会与社交技能锻炼机会减少,学习能力与社交生活能力下降,将严重阻碍中学生的发展。引起中学生在社会交往场合中产生回避行为及苦恼体验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自我意识。自我是个体的现象领域中与自身有关的知觉及意义[15],初中生在人际交往中为了维持各种自我知觉之间的一致性,以及协调自我与经验之间关系的技能,如果个体体验到自我与经验之间存在差异,就会出现焦虑与紧张,产生自我的不和谐状态,从而产生社交回避及苦恼体验。
摘要:目的了解初中生自我和谐与社交回避及苦恼状况,探讨自我和谐对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影响。方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和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对南昌市457名初中生进行评定。结果初中男生和女生在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刻板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自我的灵活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初中生社交回避及苦恼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表明,初中生自我和谐对社交回避及苦恼有显著的影响。结论初中生自我和谐与社交回避及苦恼具有显著性别差异,自我和谐对社交回避及苦恼有显著的影响。
第一招:趣味拆解法
“抗战”时期,陈毅领军打仗,在一场抗日组织举办的欢迎大会上这样介绍自己:我叫陈毅,耳东陈,毅力的毅。刚才司仪先生称我将军,实在不敢当,我现在还不是将军。当然,叫我将军也可以,我是受全国老百姓委托,去“将”日本鬼子的“军”,这一“将”,直到把他们“将死”为止!叫他们知道中国人民不是好欺侮的。“耳东陈”是拆字法,“毅力的毅”是组词法,“将军”一解用的是“拆词组词”法,这段话既体现了军人的快人快语,又意味深长。
第二招:委婉含蓄法
明代,广西三江县有个读书人中了进士,还乡时,知县特地设宴祝贺,还邀请了进士的老师和乡绅等人陪同。席间,大家不停地向进士祝贺、劝酒,而他的老师却被冷落一旁。酒喝到高兴时,大家即兴赋诗,只听他的老师大声吟道:天下文章数三江,三江文章数敝乡。敝乡文章数进士,进士要我改文章。大家一听,这才知道他是进士的老师,立刻对他肃然起敬,另眼相看。进士的老师在诗中用“顶真”的修辞手法,由远而近,抽丝剥茧,含蓄巧妙地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第三招:欲扬先抑法
相声大师马三立这样介绍自己:我叫马三立。我今年85岁,体重86斤。明年我86岁,体重85斤。我很瘦,但没有病。在农村劳动那会儿,我肩不能担,手不能提。生产队长说:马三立,拉车不行,割麦不行,挖沟更不行。要不,你到场上去,帮帮妇女们干点活儿,轰轰鸡什么的……惨啦,连个妇女也不如。也别说,有时候也有点儿用。生产队开个大会,人总到不齐。队长在喇叭上宣布:今晚开大会,会前由马三立说一段单口相声。立马,人就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