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精神(精选8篇)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指出,一流大学的本质在于其特色的校园文化、大学精神及运行机制,大学文化、精神的建设与创新是新时代大学持续发展的动力和重要任务。因此,我校在四校整合由专科向本科转型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思想融合、文化融合,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大学精神的培育,使全校师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形成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的传承和创造,为大学所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广义上讲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动文化和精神文化。大学文化的主体是大学教师和学生,它既是传承的结果,也是创新的结果,是一个历史的扬弃和积淀过程。高楼大厦对一所新建的本科院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是能“筑巢引凤”,能使大楼折射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大楼、育大师、养大气”体现的正是这个道理。
大学精神是一种文化的理念,是大学文化系统的核心和灵魂,通过对校园文化的深层次提炼,达到校园文化的最高境界。它包括以自然科学为主题的科学精神和以人文科学为主题的人文精神,以及现代大学的国际化视野。九江学院是一所新建的多科性、综合性本科院校,既涵盖自然科学学科,也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有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良好基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四校的整合要实现思想、文化和精神的融合,必须以大开放、大包容的气度,在九江学院的旗帜下,相互认同,相互接纳,共同营造一种校园文化氛围,激励师生勇于探索未知,创新知识。
二、校园文化建设应提供多元化,突出主旋律,凝炼大学精神
大学作为社会的“人才库”、知识的“创造源”、文化的“传播者”和成果的“孵化器”,给人们提供综合化和通识化教育(人文教育是最基本的环节),这是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确立的基石。建设校园文化应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动文化和精神文化着手,科学地做好学校“三大规化”,使气势的建筑、现代化的设施和优越的环境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使一草一木都透露着文化的气息,让广大师生在这种文化的氛围中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表现出良好的文化素质和精神风貌。为此,整合后的九江学院应尽快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提升自己的大学精神。通过大学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德智体诸方面进行全面培养,形成健全人格,把体现着“大学精神”的科学态度、文明风范、价值观念带到社会,影响和感染其他人,发挥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的社会辐射作用。九江学院是江西高校的“航母”,有着近4万名师生员工,在打造自己的校园文化时,应尊重原各校的文化传统和学术特色,兼容并蓄,传承和融合优秀的文化成果和人文精神,从中提炼出新的大家认同的统一的大学精神,作为校园文化主旋律和精神文明主旨。
构建九江学院校园文化体系和精神文明建设框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变成师生自觉的行为规范。例如对新生入学教育应把学院的文化传统、历史沿革和校训校风作为内容之一介绍给学生,教学生唱校歌(应有自己的校歌并制做成光盘发给学生),增加学生的自豪感。毕业时,在颁发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时高唱《毕业歌》,让学生带着豪情和对母校的眷念走向社会。
三、医学院精神文明建设之思考
清华大学“行胜于言”的治校理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精神、“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为高等学府精神文明建设树立了典范。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是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院作为综合性大学的二级学院,在大学文化和精神建设方面可以作出自己的贡献。医学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它揭示人的自然与社会属性和医学发展规律。医学院作为医学圣殿,是众多学子献身医学、立志成才的基地,更应弘扬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努力打造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和人文精神。在九江学院大学精神的框架内来构建医学人文精神,树立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在营造医学人文环境、塑造医学生人文素养时应把“医学生誓言”、“南丁格尔誓言”等内容纳入医学人文建设范畴,让医学生、护生从一入校就受到医学人文精神的激励和感染。新时期的九江学院人,继续弘扬“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爱校如家,敬业奉献”的九医精神,形成“严谨(治学)、(爱岗)敬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教风(教师风范)和“团结友爱、勤奋守纪”的学风,吟唱“为了人类生命辉煌”之院歌
现代高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模式直接影响现代大学校园的规划布局和建筑形态, 使其表现出日渐浓厚的人文趋向。通常校园建筑的构成主要包括建筑空间、建筑形态和建筑的文脉。
1.1 建筑空间
建筑的空间通常以其内部私密性为核心按层次排列, 这种“私密性层次在所有的文化状态中都以某种形式存在着”。大学校园建筑空间的构成应该和大学人的交往需求相符合, 是校园建筑空间设计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大学校园建筑空间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建筑外部的聚集空间, 如校园的广场、公共草坪;建筑内部的聚集空间, 如教学楼、宿舍楼、实验楼、图书馆的建筑内部;以及建筑内外交接处的空间如门厅、走廊等。
1.2 校园建筑形态
传统校园建筑群体往往讲究布局规整, 过分强调轴线和对称布置, 形状也比较刻板, 再加上建筑较为封闭, 室内外难以交融, 这样的环境很难满足学生充满朝气的心理需求和现代教育强调双向互动的要求。现代校园的布局讲究构图的艺术性和形式美, 它是各种功能有规律的合理组合。这种张弛有致, 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的构图变化带来了空间效果的改变, 使空间更加丰富多彩, 而这往往能更多地诱发学生思想灵感和智能的火花。学校有高于社会的文明格调。景观布置、建筑设施、一草一木、一水一石都给人以美的欣赏与陶冶, 它们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共同组成高品位的育人环境。
1.3 校园建筑文脉的延续
建筑的文脉是指建筑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即人与建筑, 建筑与所在环境, 整体的环境和文化背景之间的联系。校园建筑也需要对校园文化和文脉的承袭, 这是由一定的行为准则、心理素质、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审美趣味决定的。
大学的发展在于继承过去、开创未来, 对历史传统的继承, 对自然环境的尊重, 对大学所在地域特征的体现, 以及对悠久校园传统的延续。大学校园文脉是通过校园肌理 (包括现有建筑风格、材质、色彩、空间布局方式等) 、传统文化、历史事件中获得意义的, 体现的是大学独有的社会文化价值。大学建筑的设计是以熟悉高等教育规律, 熟悉学校发展的历史为基础的, 大学建筑应该用合适的符号和语言来表达深沉的校园文化底蕴。
2 校园建筑中人文精神的特征
现代大学作为传播知识和文化、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殿堂, 除具有了一般意义上的人文环境和人文精神外, 还有特定的人文环境和人文精神, 有其内在的气质和根本价值追求。特定的人文环境和人文精神体现了大学的价值取向、审美趣味, 其实质是文化传承、科学精神、求善唯美。
2.1 文化传承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所有大学的精气所在。人文精神作为人文文化有机的一部分, 是社会性的遗产, 也同文化一样代代相传, 从而形成人文精神的历史。
一所个性鲜明、富有影响力的大学, 肯定会有自己的历史积淀和文化砌构, 以及稳定的价值观和理想。
对大学的要求和大学本身的性质也决定了大学最重要的精神是求真的精神, 即科学精神。大学培养人才, 一方面应该是传授知识, 使学生接受和承认真理;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方面, 是使学生具有追求真理的精神。
2.2 求善唯美
求善唯美不仅体现在追求外表的漂亮, 更体现在追求外表与内在的统一, 即追求完美。完美的精神既是一种艺术的精神, 也是一种科学的精神。而艺术的精神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精神。艺术的本质是在科学找出世界的基本原因和基本规律后表现世界的基本原因和基本规律, 只有真实的才是美好的。要表现真实, 唯一的办法是认真、严谨、实事求是, 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科学的态度。因此艺术的精神是对大学的要求和由大学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3 人文精神和校园建筑的关系
建筑的人文精神是指建筑文化要以人为中心, 以人为本, 尊重人, 体现人的需要。人文精神是以人为万物之本, 为万物的原型, 以人自身的特点出发去衡量万物的价值。建筑作为人的创造成果反映了人类的思想变化, 而人文精神作为人类思想的一部分在建筑中得以体现。
3.1 建筑体现人的生命价值
建筑是为了满足人的活动所需要的场所而设计的, 当人的这些使用目的得到实现时候, 他们会产生精神上的满足感, 感受到自身的重要性和尊严。当建筑的设计更加舒适化、细致化的时候, 这种满足的程度就随之加深, 人文精神在建筑中的体现就得到了进一步地深化。
从建筑这个角度来说, 体现对人的生命的重视和维护, 体现人的尊严价值的最重要的方式就创造人性化的建筑空间。人性化的建筑空间的创造要从符合人的需求, 而人对建筑的需求最原始的是使用的需求, 然后发展到了精神的需求, 精神需求是建立在物质需求的基础上的, 当物质需求没有建立时, 精神需求就失去了它所依托的基础。
3.2 建筑人文是文化的一种形式
文化与建筑本身是不能等同的, 文化的覆盖面是很广泛的, 所面对的是极广的人类现象, 而建筑的类型不管丰富到什么程度, 它永远只能属于文化中的一小部分;另一方面, 建筑是物质, 是能为人所见、所触摸的形式;而文化是抽象的概念, 它只是以定义的形式存在, 人们只能从它的作用、表现和产物中才能看到。所以建筑的文化性, 应该是人为加入的因素, 是人的思想观念认识发生改变之后在建筑中产生的影响。
3.3 建筑是人文精神的一种载体
大学的发展在于继承过去、开创未来。对历史的尊重和重视, 对悠久的校园传统的延续, 体现了校园文化性的本质特征。大学校园文脉是通过校园肌理 (包括现有建筑风格、材质、色彩、空间布局方式等) 、传统文化、历史事件中获得意义的, 体现的是大学独有的社会文化价值。每个大学都有充满回忆和个性化的历史, 大学校园历史、场所、文脉、精神是大学宝贵的财富, 它能带给大学生情感上的归宿和文化认同。
4 结语
大学作为社会领域中学术和文化层次最高的教育机构, 担负着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发展创新科技文化的任务, 是引领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理性、智慧、思想的航向标。所以大学校园有着承载过去、开拓未来的文化的任务, 人文精神作为人类文化的精神必须在大学校园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而大学建筑作为大学校园物质文化的一部份, 应当全方位地体现当代人文的精华。在校园建筑的规划与设计中, 如何实现历史传统与时代精神的有机融合、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的和谐统一, 将是校园建筑研究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陈金陵.我国新世纪大学校园建筑环境与人文精神关系的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 2005.
关键词:大学;校园精神。形成;发展;规律
在大学发展过程中校领导和师生员工对学校的定位、办学模式、发展方向等问题有着自己的想法和期望,并产生了一系列的观念认识,正是这些认识推动了学校的发展,使学校形成一定的风格特点,大学校园人逐步对学校产生情感,并产生向上的动力,即对学校的依恋感、自尊自豪感、责任使命感等。这些心理和意识经过提炼升华,逐步形成了大学校园精神。
大学校园精神是大学在长期发展中积淀的选择,它是大学具有特殊意义、具体化了的优秀教育资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体现了大学的风貌和个性,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
大学校园精神不是人为设定的,也不是校长或大师头脑中自然产生的。一所大学的校园精神同这所大学独特的历史地理、文化環境有密切关联,它的形成与发展是多重因素长期相互撞击融合、不断积淀凝聚的结果。包括办学理念的确立、学术氛围的营造、治学风格的形成、学校传统的传承等等方面。大学校园精神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的形成与发展首先是源自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精神。其次,大学校园人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根据自身需要确立目标和任务,不断追求进步与发展促进了大学校园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再者,大学校园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是在社会历史条件和学校传统中不断积淀的过程。最后,大学校园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和地域文化密不可分。
一、大学校园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根植于民族精神
大学校园精神体现并决定一个社会、民族共同体的精神。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精神支撑,就等于没有灵魂,没有了立足之基。大学继承、弘扬民族精神,进而在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论是在民族危难时期还是国运昌盛时期,民族精神对大学的影响都是普遍的和深远的。如中华民族精神中的热爱祖国、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优秀品质,始终指引激励着大学的发展。
大学在发展的过程中,精神力量对推动大学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在民族精神的引导下,大学人结合自身的情况,逐渐形成爱国爱校的理想信念、积极热情的工作学习态度、务实求真的科学态度。这些态度和情感上的倾向逐渐升华为自觉的意志,逐渐成为大学校园人自觉的行动力量,是促进大学不断发展进步的决定因素。大学校园精神就是在这种力量中逐渐形成演化而来的。而大学校园精神的形成除了对优秀民族精神的汲取,还要对它进行凝炼、升华和创新,才能逐渐发展和稳定起来。它往往深藏于深厚的民族精神之中,在学校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披沙拣金,演化为一种超越时空的“永恒”。它可以浸透和附着在大学校园内各种文化载体及行为主体身上,从而使人无时无刻不切实感受到它的存在以及由它透射、激越和升腾出来的各种独特的校园感染力、凝聚力、震撼力和号召力。北京大学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南开大学的“允公允能”精神等都是对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发扬。
二、大学校园精神是大学校园人不断追求进步,主动诉求的过程
1大学人是大学校园精神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大学校园精神是由身处其中的人培育形成的。大学人包括大学教师和学生、大学管理者以及大学校园精神的体现者。他们是大学的主体,也是大学校园精神形成与发展的根本。大学人尤其是大学管理者(包括著名教授学者)奠定了一所大学的风格、定位、精神、发展方略,这就是所谓的大学办学理念。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体现高等教育的崇高价值和精神追求,展现高等教育在塑造人文精神,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完善人的创造品质等方面的重要职能。一个好的校长可以缔造一所大学,也塑造、维护并发扬已经确立的大学校园精神,他们是学校的灵魂人物和神经中枢。例如北大没有蔡元培就不可能成为新文化的中心,就不会有北大精神;讲到清华精神,就不能不提到梅贻琦;南开精神没有张伯苓也很难以形成并获得长足发展。
此外大学知名教授学者的学术风范、人格魅力,大学师生的先进工作学习事迹、精神也对其他人起到榜样的示范作用,感召着师生们,进而促进大学校园精神的发展。
2不断追求进步发展的实践是大学校园精神的不竭源泉。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科学的实践观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根本前提,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人的社会实践,是人把自己作为一种客观的物质力量参加到自然界物质运动中的过程,通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过程来实现人的主观目的、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大学校园精神是在大学自身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而且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稳固和发展。大学校园精神还可以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调整。没有大学自身的实践活动,校园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就不可能付诸行动,成为现实。大学不断追求进步发展的实践在校园精神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既是大学校园精神产生的基础,又是大学校园精神形成与发展的根本途径。
大学在发展过程中要明确自己的办学理念,要完成这些目标,大学必须产生一个灵魂,那就是校园精神。大学校园精神对于凸显一所大学的形象特色,体现大学发展规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激励大学发展,提升办学水平的巨大精神动力。大学校园精神在大学发展的实践中形成,并不断积淀升华,经过较长时间后,形成了对大学历史、现实和未来的一般认识和稳定的情感,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理想追求、行为方式等,成为大学的灵魂与核心。它引领大学的发展,同时又在大学的不断实践中,继续融入新的内涵,逐渐形成一所大学的特色。
三、大学校园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是在社会历史条件变革中学校传统不断积淀的过程
大学是人类文明进步与繁荣的重要标志,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大学身处一定的社会之中,有着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其发展过程以社会的中心任务为任务,以社会发展的主题为主题。大学所体现出的校园精神是在承担自身和社会的历史使命过程中而表现出的精神始终与一定的社会历史联系在一起,故大学校园精神不能偏离时代社会发展的主题和中心任务。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大学校园精神的引导功能、辐射功能等体现在大学能够积极主动地适应不同时代的要求,在引领时代发展的同时推进自身的进步和发展。
大学校园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是历史的过程,是大学师生在价值认识基础上积淀而成的深层心理结构和理想信念。所谓积淀,一般是指人的社会实践历史在人的心理深层所形成的一种定型的功能结构。文化积淀是大
学校园精神形成必不可少的前提。历史文化的积淀为大学校园精神的发展、创新储备了不竭资源。一所大学的历史就是思想、精神发展史,一个学校几十年、上百年积淀下来的精神,是学校最核心、最宝贵的东西。
大学校园精神作为一种深厚文化传统的积淀,铸造成为学校的形象和声誉,学校的形象和声誉又对全体成员产生了凝聚力和归属感。大学发展过程各时期出现的优秀人物事跡、传说以及他们的成就和精神,很可能会是将来的大学校园精神的雏形或其组成部分,它一方面记录着学校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同时也激励着师生员工为学校的发展和繁荣而不断努力。
四、地域文化是大学校园精神形成发展的肥沃土壤
一所历史悠久的大学,从大的方面来看可以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财富与骄傲,为整个国家的文明、民族的进步提供精神力量;小而言之是可以成为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文化森林、精神家园,可以为大学所在地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地域文化与大学校园精神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协调发展。大学作为社会的文化殿堂是在地域文化的影响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大学在地方落地生根后,首先批判继承着当地的文化历史传统,受到地方良好的规范制度影响,而对于社会不良习气,大学人在校内积极倡导正确舆论,努力抵制其对学校的影响。其次,大学在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与地方文化碰撞,将其提炼升华后逐渐融入校园精神中,并对地域文化建设发出强有力的辐射,带动地域精神文明的健康繁荣,为地域文化注入新内涵。
----记信息传媒系2班同学拾金不昧先进事迹
2013年8月9日下午4点52分,信息传媒系2013级2班的孔德正、高润轩、刘春江三名同学在学院食堂拾到电气工程系13级新生刘一帆同学的一卡通。由于刚入校,对学校环境并不熟悉,又值晚饭时间,三位同学急忙联系了自己的班主任老师。在班主任老师一番查找后,终于在校学生花名册中查询到了该同学的联系方式,并与其取得了联系,直到此时,该同学才意识到自己的饭卡丢失。然而,由于均为新生,饭卡的归还一波三折,最终在两位班主任的共同协调下,丢卡学生于当晚拿到饭卡。
三位学员作为新生班学生,能够急他人之所急,面对意外财务毫不动心,拾金不昧的行为充分体现了我校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风貌;两位班主任老师,为确保学生财务安全,不惜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充分体现了两位教师心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我院“一训三风”的办学理念,更展现了我院教师职工“四德”建设的展新风貌。
一. 校园精神文化的含义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作为社会文化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园文化是一个涵盖极为广泛的概念。高校校园文化应是高校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某种趋向和定势的精神力量,“是一个贯通兼容并包、博采众长、吐故纳新的生命体,是一个熔铸历史传统、时代精神、民族气质的有机体,也是一个彰显青春活力、智慧光芒、人文关怀的集合体”。
一般来说,校园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其中,物质文化作为基础,以物化的方式积淀并折射大学的理念,是学校之形;制度文化提供保证,是大学理念体制化的外显,是学校之规;而精神文化构成大学系统的内质,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也是学校之魂。
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作为一种潜在的隐性课程为主的校园文化,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具有情境性、渗透性、持久性、暗示性和愉悦性等特点。校园文化正是以它形象直观的表达形式,把思想教育寓于各种具体可感的情境之中。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正是通过学校健康向上的精神因素以及优美的物质环境所施加给学生的积极影响和感染、熏陶而实现的。
它作为广大师生的精神生活方式既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又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校园精神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建立起自身的行为准则、价值取向和规范体系。它可以通过引导群体成员的行为、心理,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思想引导和人格塑造,进而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感染力。这不仅影响着学生个体的言行举止,而且从深层影响着全校师生的理想、信念、意志等,对于形成开拓进取、团结有序、和谐宽松的育人环境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同时,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也是衡量一个学校德育教育成败的重要标志。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可以有效地调节和激发全校师生的群体意识和集体精神,较好地保持学校的长期稳定和良性发展,成为一个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另外,高校校园精神文化还是人的主体性回归的精神支柱。人的主体性是指在主客体关系中,人能够按照主体的目的,超越各种客体的限制,并能动地改变客体。而良好的高校校园精神文化为人的主体性回归创设了精神氛围,使全校师生能够充分彰显个性,积极发挥主动性,进而全方位展现人的价值和尊严。由此,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不容忽视。
三. 目前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其主要表现为:
(一)部分高校教师缺失科学精神
科学是人类对客观事物和现象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是人类实践活动经验的理性成果。科学精神归根结底就是求是精神、求真精神和求实精神。然而,由于封建社会的长期禁锢和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理念的影响,使中国人的逻辑思维荏弱,从而使我国的科学理念、科学理性、科学方法一直难以长足发展。部分高校教师也深受其影响,缺失科学精神。他们的思维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的思想成果绝对化,自以为是真理的发现者而一意孤行。由于他们是公众的领袖,他们的弱点就会影响到社会,被人们所盲从。这必将带来严重的后果,不仅不利于人才的成长,更不利于未来社会的发展0。
(二)部分大学生主观世界的消解
1.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匮乏
人文精神的培养,不仅是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适应社会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需求。但是当今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却是令人堪忧的,它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历的提升而递增。有的大学生的文明素养还不如中学生、小学生。突出表现为部分大学生责任感欠缺,别说社会责任感,就连家庭责任感和个人责任感也欠缺。毋庸置疑,责任感是人类社会性的充分体现,高度的责任感是人一切创造性劳动和高尚行为的内在动力。然而,郁闷、无所事事却成为部分大学生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同时,部分大学生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个人主义泛滥,我字当头,人人都得为我,我却不能为人人,一切都为自我狭隘的利益。这些无不折射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
2.大学生对创新精神的认知歪曲
部分大学生对创新精神有着明显的认知误区,他们误把创新和标新立异等同起来,脱离客观实际,脱离客观事物的本真面目,脱离自身的素养,盲目地进行花样翻新。他们只关注形式的变化,忽视本质和内容的创新。其结果必然是本末倒置,劳而无功。这不仅没有传承旧事物的精髓,而且对新生事物的衍生也必将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3.学生民族文化意识淡漠
面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对丰富的物质文明,部分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念开始动摇,更有甚者对中国传统文化不屑一顾。根据相关资料的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对影响中国文化长达几千年之久的孔子,真正了解其学术成果和价值影响的微乎其微。在我们大力向西方输出孔子文明的时候,部分大学生却对西方的宗教津津乐道,而对积淀几千年的儒家伦理文化置若罔闻。
4.大学生理想信念趋于功利化
同以往相比较,当今部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越来越具有功利色彩。在个人理想与现实的追求、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上,实用主义往往是当代大学生的首选。尤其是在学业问题上,部分大学生将专业作为简单的谋取职业或改变个人生存状况的手段或工具,片面强调专业与社会经济效益的关系。根据某职业大学学生思想状况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同学在就业趋向上都赞同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想法。这无疑暴露出了令人忧虑的思想问题。
(三)高校管理者办学理念偏颇
高校的办学理念是以教育价值观念为核心的,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对教育的实践先导,是教育实践的灵魂。在高校的办学实践中,唯有科学的办学理念才能使高等教育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满足社会和人的发展要求,切实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0。但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尤其是随着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轨,部分高校管理者的办学理念却发生了偏移。他们只求招生数量不管毕业质量,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发展,根本没有把“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作为办学的根本问题。这势必对全校师生员工产生负面效应,进而影响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四)基层员工工作作风亟待提升
基层员工是高等学校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关系极为密切,因此他们的表现在潜移默化中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学校的每一位基层员工都能恪尽职守,为学校良好秩序的建设力推荐行,那么必然对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目前高校基层员工精神领域的建设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尤其是学校后勤管理单位基层员工的个人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和原则
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继承、借鉴、创新的综合过程。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注重高校教师精神的培养
科学精神不仅是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具有科学的理念,运用科学的方法,强化自身的科学精神和态度,率先垂范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自身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结合起来。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持真理,反对谬误,提升自身的鉴别能力。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努力尊重客观事实和规律,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使科学精神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体现。
(二)重新建构大学生的主观世界
第一,重视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精神是人把握世界的价值取向,人文精神则是人把握人与社会和人与人关系的价值取向。把人文精神融入到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这是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为此,我们要引导学生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客观地学习民族的历史,全方位地了解中国的国情,进而增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培养学生做人的责任感,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完善他们的道德境界。在人文精神培养中,让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质得到最大的实现和发展。
第二,大力开展实践活动,让大学生走出创新精神的认知误区。人的正确认识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而是来自于实践。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不仅说明了认识的来源,更表明了实践的重要性。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为学生发现自身的价值、体验自身的力量提供了平台,而且还可以正确地解决学生的认知问题。由此,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走出创新精神的认知误区,是解读创新精神的最佳途径。
第三,强化大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儒家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主流,至今仍是民族性格、社会心理以及价值取向中活着的民族文化的灵魂。儒家文化实际是一种伦理精神,即以人为伦理主体的文化精神,其表现是一种既人世而又超越的人生态度。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发扬儒家的文化精神,让儒家思想参与人们的精神生活,不仅能培养人们自觉的道德意识,而且能造就一种具有理性特点的和谐的社会秩序。所以,当代大学生必须提升民族文化意识,正确对待儒家文化。
第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提升大学生精神追求。“人类社会永远处于它现在是什么与他们希望是什么的张力之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互动,是一个社会稳步向前迈进的永恒的因子。正因为如此,必须始终对人们进行理想教育,使人们对现实保持适度的超越”。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更是不容忽视。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与引导人们理性地追求合理的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帮助人们正确地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针对不同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确定不同的教育起点,从而使理想信念教育深入人心,提升大学生精神层面的需求。
(三)凸显人的主体性,完善办学理念
高校的办学理念是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因此,建设高校校园精神文化首先要明确高校的办学理念,它不仅是高校全体员工的价值追求,而且是学校发展的精神支撑。这就需要领导者要有高瞻远瞩的大局意识和立足实际的实践精神。依据学校的自身实际和整个社会发展的整体氛围,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广大师生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是人全面发展的前提。没有人的主体性就不会有人的全面发展,没有人的主体性就不会有社会的真正和谐。因此,在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凸显人的主体性、完善办学理念不仅是高校良性发展的前提,也是高校良性发展的保障。
(四)改进基层员工的工作作风
基层员工作为学校的主体构成人员,对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但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高校校园的基层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为此,须多渠道,多方面大力提升基层工作人员的素质,让他们和大学生在密切的接触中互相影响,互相提升。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如何才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并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爱国成才观,必须把握好如下几个原则。
首先,教育性原则。古人云:“百行以德为首。”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道德建设的好坏,体现着一个国家民众的精神状态,影响着一个民族事业的兴亡胜衰。道德兴,国家兴;道德兴,民族兴--这是现实得出的结论。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场所,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首先必须突出教育性特点,时时、处处把握教育性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潜在的导向功能。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探求激发学生学习成才的规律,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在形成正确的爱国成才观的基础上提高学习成绩。
其次,科学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的一项整体工程,它涉及面广,需要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学校应精心统筹,科学规划,合理安排,避免出现各行其事、相互掣肘的局面。例如,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一要建立组织系统,从领导机构到专、兼职辅导老师,再到学生必须环环相扣;二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合理安排活动的内容,基本上形成序列,以满足不同年级、不同特点、不同兴趣爱好学生发展的需要。
最后,艺术性原则。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有艺术眼光,要让学生通过学校的设施、氛围等,处处受到艺术的感染,得到美的享受。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应努力做到四季各有特点,阳春葱笼滴翠,盛夏浓荫覆地,凉秋红枫似火,寒冬松柏长青;校园建筑的设计、景点的安排,努力做到外形、色彩和谐统一,给人以爽心悦目的感觉;学校文化活动的安排,也要融教育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努力使活动开展得新颖、活泼有趣,使校园文化对青少年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促使他们主动、热情、积极地参与其中,从而使他们的思想情操自然而然地得到陶冶,心灵在无形之中得到净化。
五. 总结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体系。它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特殊的功能,对学校实现素质教育目标有
着独特的作用,是课堂教学、常规教育无法替代的。校园文化建设应以物态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创新文化建设为主体,从主体着眼,正面突破,构建特色校园文化,推动素质教育的稳步实现。所以我们应重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严冬过后,春天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入我们学校。风轻轻地吹着,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也吹开了我们的心扉……
风儿吹过门前的“脏水桶”,桶中的水面泛起了波纹,仔细去看,你会发现,从前那雪白的馒头,早已不“光顾”这里了。想知道剩下馒头的命运吗?噢,同学们的书桌内多了一个小塑料袋,这样就可以留着下顿吃或者是带回家,而不至于浪费了。
上午回答问题时,刚站起来,“哧”的一声,裤子被凳子上竖起的钉子刮破了。唉,得好好修理一下了。下午,刚走到座位旁,我就呆住了。咦,这是谁干的?凳面平平整整,那枚钉子已牢牢地嵌在凳子上。望着身旁的`同学,会是他妈?难道是她?……噢,他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让我看到了一颗心,一颗充满关切的热情的心,一颗如春风般温暖的心。
“哇”!班中有位同学呕吐了。回头一看,是那位“娇小姐”的同桌。不好,赃物溅到她的白球鞋上了,这下可好,那捏着鼻子又蹦又跳的尖叫声马上就要响起了。谁知,雪白球鞋上的秽物,她非但没理会,反而飞速地冲出教室,用铁锨从花坛里铲来一些泥,倒在那些呕吐物上,然后拿起扫帚,一下一下地认真地扫着,没有一丝的嫌弃。以前的她可是见脏就怕的呀?今天怎么了?噢,是同学间互帮互助的真情感染了她,有如暖暖的春风拂过她的心灵。
其实这样的小惊喜是随处可见的:地上有纸张污物,马上就有人打扫干净;值日的同学忘关灯了,马上就有人主动关掉;教室里有的公物损坏了,马上就有人修理好;同学因病落课了,马上就有人去给他耐心地讲解。
一、思想作用是丰富大学精神的内涵
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雷锋精神在提升了国民思想境界的同时, 也丰富了国民的素质。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积淀和延续, 是中华文化软实力的体现。学习雷锋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 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种把帮助别人当作人生最大的快乐和幸福的无私奉献精神, 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这是我们党倡导的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重要体现, 是当代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核。以雷锋精神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就是要把雷锋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来引领校园文化建设。例如, 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大力弘扬雷锋精神, 形成具有校园文化特色的志愿服务文化, 进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塑造属于自身特色的大学精神。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体现, 以雷锋精神为引领, 丰富大学文化的内涵, 塑造大学精神, 就是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弘扬主旋律, 在文化建设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雷锋精神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让雷锋精神蕴含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等浸润广大师生的心灵, 不仅能为和谐校园人文氛围的营造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 还能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
二、道德作用是建设校园文化的道德高地
雷锋精神有助于时代新精神的确立和扩展, 同时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美国《时代周刊》曾如此称赞:“雷锋品牌是中国人民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如今,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我们发挥爱国爱人, 助人为乐的大爱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中华民族繁荣富强需要我们树立谦虚谨慎、自强不息的人生精神;市场经济和工业化大生产需要我们具备刻苦钻研、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我们务必要保持先忧后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其实, 不管它属于哪一个国家、不论它属于哪一个民族, 爱国爱人, 助人为乐的大爱精神;谦虚谨慎、自强不息的人生精神;刻苦钻研、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它永远都不会过时。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大学生高尚道德的重要高地, 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 使得有更多的阵地来培养大学生的高尚情操, 例如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3·5学习雷锋活动等等, 这些活动的开展, 是在引领学生讲文明、讲道德、讲奉献。雷锋精神作为道德领域的高地, 是塑造高尚道德的精神力量。
三、育人作用是建设校园文化的修身阵地
雷锋同志那种助人为乐、无私奉献、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伟大共产主义精神, 已成为人们完善人格、净化灵魂的楷模。在大学校园内, 学习雷锋精神, 培养热爱集体、自觉为同学服务的思想, 把帮助别人当作人生最大的快乐和幸福。积极构建浓郁的学雷锋氛围, 有利于用雷锋精神陶冶师生情操, 提高科研、学习成果, 形成互帮互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温馨的校园环境, 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使大学校园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同时, 以学习雷锋精神为契机, 鼓励学生形成“知校、爱校、荣校”的主人翁意识, 培养了学生自主的责任意识和敬业奉献的工作态度。在校园外, 同样活跃着当代大学生的身影, 他们积极投身到志愿者的队伍中去, 参加志愿服务, 在不断的历练中成为真正的天之骄子。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艰苦朴素的优秀品德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发展、新表现。雷锋精神当中艰苦朴素的内涵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以雷锋精神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在学生中开展“光盘行动”、爱校园等活动,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树立朴素的人生观。以雷锋精神为引导, 通过开展修身等系列文化活动, 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自觉提升自身的品味, 树立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精神。根据分类指导的原则,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 采取话剧表演、动漫、手机短片、微博互动等形式, 开展富有时代气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雷锋活动, 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组织开展“雷锋月”、创建“雷锋式班级”、雷锋精神网上谈、浏览雷锋精神网等活动, 充分拓展活动内容, 创新活动载体, 突出活动特色, 不断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成长作用是促进大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大学生如果只是在“象牙塔”中度过四年的学习生活, 那将不利于开拓眼界, 增长见识, 社会实践是激发学生创新动机的源泉, 学生只有走出校园, 走向社会, 才能开阔眼界, 了解社会, 了解国情, 像雷锋同志一样, 甘做一名普通的劳动者, 并且不断学习最新的理论知识, 丰富自己的头脑, 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紧密地与实际结合起来, 使自己的才智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实际工作中, 青年志愿者活动要和学雷锋活动紧密结合, 以“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为主线, 鼓励青年知识分子到实践中, 到基层和艰苦的地方去, 到全国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通过实施该计划, 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择业观念, 拓宽大学生就业、创业渠道, 丰富大学生的基层工作经验, 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实施该计划, 推动江苏省西北部贫困地区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各项事业的发展。通过志愿服务, 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为解决江苏省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做贡献。
雷锋精神的特征之一就是知行统一, 始终在实践中检验自己, 锻炼自己, 进而在实践中成长。实现中国梦的实践更需要我们青年大学生拥有这样的素质, 学习雷锋精神, 将自己投身实践, 投身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因此, 要以雷锋精神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在校园文化中培育实践之风, 注重能力的培养, 让雷锋精神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 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开展美化校园活动, 开展大学生技能竞赛节活动, 等等。要求校园文化走普及、大众的道路, 成为所有青年学生自己动手、自己管理、自我锻炼的重要场所和重要渠道, 校园文化不仅是青年学生提升艺术欣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的载体, 而且是青年学生应用理论知识的场所, 成为青年学生锻炼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的有效渠道。
摘要: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 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本文从思想作用、育人作用、道德作用、成长作用等四个方面阐述了雷锋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雷锋精神,校园文化,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 .黄冬霞, 杨启金.雷锋精神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2
[2] .唐兵等.雷锋精神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践[J].管理观察, 2012
一、校园精神文化内涵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中的主导,是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经过积累、沉淀形成的,并能被广大师生所认同、接受的独特风格、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同时,相对于社会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包含了校园的道德、制度、思想等内容,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感、思维模式等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校园精神文化与大学生价值观同属一个价值体系,二者契合紧密。我们正是利用这一共同价值体系作为着眼点来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新形势下大学生价值观现状
新形势下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呈现积极、向上的态势。但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变化、经济全球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中也出现了一些消极问题。
(一)矛盾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群体利益分配出现了差别,价值观念也变得多元化,导致大学生对价值观念的困惑明显增多。一方面,他们在学校接受正确教育观念引导;另一方面,他们对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腐败现象产生了疑虑。
(二)主体性。在人生价值观上,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主体,注重个人能力的提升、自我价值的实现;缺乏团队合作精神、集体主义观念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三)双重性。新形势下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有两方面影响因素:中华民族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想观念;西方思想文化观念、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思想观念。这是由于每个学生从小接触的家庭及社会环境不同,所受到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不同状况所决定的。[1]
(四)多元性。我国新形势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产生与多种经济成分匹配的多元化的价值观,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价值观的导向。部分学生缺失正确的人生目标,做任何事情都带有明显的功利性。
三、校园精神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这就要求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必须突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高等学校的校园精神文化体现了本学校独特的、基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因此,校园精神文化具有积极、正向引领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功能,其影响具有以下的特点:
(一)校园精神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方式隐蔽。作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校园精神文化的影响更容易被接受,它能活化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活跃价值观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教育,从而收获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校园精神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范围广泛。校园精神文化能够把价值观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进行有机结合,影响力很广,可以覆盖到校园内的任何角落,影响到每一位在校生,校园精神文化形成的价值观念与规范,会被学生主动接受,使他们向着新形势下社会所期望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方向发展。[2]
(三)校园精神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效果持久。一所学校的校园精神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建立起其独有的价值观念和规范,校园精神文化是全校师生的风向标,大多数人会推崇和追求它所肯定的事物和行为,它所否定的事物和行为,必定被大多数人所批判和摒弃。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四、探讨新形势下校园精神文化引领大学生价值观的主要途径
(一)把握校园精神文化的发展方向。高校要营造和谐、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当校园文化中的某种文化价值观念被广大师生所接受、认同后,就会形成一种校园精神,其蕴含的理想信念、精神品质、德育风尚、思维方式等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观。校园精神使得师生有强烈的归属感,激发他们为共同的目标而奋发进取。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成果也将通过大学精神的凝聚、渗透、熏陶等功能得以巩固和扩大,形成校园精神文化的正向导向作用。[3]
(二)校园制度文化也是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部分。它与时俱进、以人为本、规则明确,在教育实践中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可以约束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消极的价值观导致的不良行为得以抑制,从而使大学生的道德水准得到提升。校园制度文化所形成的校规、校纪、校训等,是被全校师生接受、认可并自觉遵守的纪律和准则,遵守制度和规范将得到肯定、鼓励和荣誉;违背制度和规范将受到批评、谴责和处分。校园制度文化具有强制性,属于硬约束力;而校园精神文化属于无形的软约束力,它通过熏陶和感染的作用,使全体师生认可学校的办学目标、思想观念、行为准则及价值观,从而自觉地把自己的思想、行为和价值取向统一到学校整体的目标上来。[4]
(三)注重发挥教师文化在校园精神文化中的引领作用。教师的言行举止、思想观念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观。教师的人格魅力会让学生产生崇拜感,优秀的教师讲解的知识和表达的思想观念使学生易于接受并牢记。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载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变,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也会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方面收到良好效果。[5]
(四)加强校园舆论宣传阵地建设。运用新兴媒体弘扬主流文化,使大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教育,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安全的校园网管理和运行机制下,开放校园网沟通平台,创新宣传内容和形式,增强校园网络的吸引力,打造积极的校园精神文化传播平台。通过系统地构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结语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校园精神文化能够引导人、激励人,是一种内在的动力,它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价值观的塑造产生深刻影响。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主义体制深刻变革的新形势下,培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尤为重要。本文将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与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为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陈敏.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价值观[N].光明日报,2013-11-18.
[2][4]马宁.高校校园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4).
[3]王双.大学生“三观”教育良性发展解析[J].中国教师,2009(7).
【大学校园精神】推荐阅读:
中国科技大学用大学精神引领校园文化建设09-29
校园作文:大学校园生活06-21
大学校园文章11-16
大学校园安全隐患07-17
大学校园爆笑剧本10-18
青海大学校园10-24
大学校园创业励志故事06-05
廉政文化进大学校园07-10
大学校园安全防范09-21
大学校园廉洁文化征文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