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费欠费通知单(推荐5篇)
一、总则
为了加快电费的回收速度,确保全局电费的及时按期回收,避免各局所管辖用户长期拖欠电费,减少人为因素对电费回收的影响,杜绝因供电部门采取措施不力和不及时而造成电费风险,确保电力销售收入如期足额回收,根据电力(集团)公司欠费警戒管理有关规定,结合本局实际,特制定电费欠费警戒制度。
二、警戒范围:
1、对全局各营销单位根据其月度用电量大小、月均电费额确定欠费警戒额度和欠费警戒时间。
2、各营销单位根据用户实际情况要对月用电量在20万KWH以上或月电费额在5万元以上的客户实行分次发行,同时供电部门必须与其签订《电费协议》,并明确有关欠费警戒条款。
三、欠费警戒额度的规定:
1、各局欠费不得超过总电费的30%,欠费警戒时间最长不超过10天,否则给你单位亮黄牌。(濒临破产的客户除外);
2、各局欠费不得超过总电费的50%,欠费警戒时间最长不超过15天,否则给你单位亮红牌。(濒临破产的客户除外);
3、对于濒临破产的客户,一律执行分期购电方式,每月不少于五次,不得发生欠费现象。
4、对于执行临时优惠电价的客户,凡有新增欠费的,其优惠政策自发生新增欠费的当月起取消,重新执行规定的目录电价标准。
四、欠费警戒制度的执行
1、对达到欠费警戒额或欠费警戒时间的单位,各供电部门应立即采取措施确保电费债权不受损失。对欠费警戒的单位,营销部在每月次月10日进行网上公布,在亮黄牌的前提下,按有关规定采取停限电措施,避免欠费额度增大。
2、对达到欠费警戒的单位进行停限电处理时必须执行《限电管理办法》有关规定。
3、各供电部门要经常性对本单位所辖供电营业区内大电力的客户进行欠费警戒预测及资产、资金、生产经营状况的全面了解,建立健全客户信誉等级制度,对信誉差的客户从严确定欠费警戒额度和欠费警戒时间。
4、各供电部门对于濒临破产及资不抵债的客户,根据情况选择签订电费保证、抵押、质押等协议。
5、对欠费可能形成呆坏帐的客户,应缩小欠费警戒额,缩短欠费警戒时间,要及时采取措施,办理财产保全,并依法起诉,采用法律手段,防止形成电费呆坏帐。
6、各供电部门对不执行欠费缴纳协议的客户,不允许再发生新欠电费,并采取果断措施,确保电费债权不损失。
7、对跨年度欠费的电力客户,各供电部门必须对其足额计算违约金,在电费回收中执行先抵扣违约金,并划小警戒额和缩短警戒时间,必要时依据有关规定采取停限电措施。
8、各供电部门必须与生产性用电企业签订资产抵押、质押协议,要随时掌握用电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对经营状况不佳,资金运作困难的用电单位,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电费回收。
9、各供电部门必须与私营企业签订电费保全(或抵押)协议。
10、各供电部门在实施欠费警戒制度同时要进行广泛宣传,以使广大客户充分给予支持。
五、考核
1、各供电部门对发生超过欠费警戒时间或超过欠费警戒额度,仍未采取警戒措施或采取措施不力者,市局将按电费回收考核办法进行考核;各单位严格按模拟市场考核办法考核有关责任人,具体考核标准和办法自行制定。
2、对不执行本办法,造成电费未如期足额回收者,除对责任人进行考核外,还要对分管领导进行考核。
六、其它规定
1、各供电部门要严格执行电费违约金制度,积极采用经济手段,确保电费如期交纳。
2006年8月, 张某投资办厂, 与某供电公司签订了供用电合同, 合同约定:每月25日为抄表核算日, 张某的工厂在10日之内 (次月5日之前) 应全额缴纳电费, 否则承担违约责任, 合同生效后供电公司立即供电。2009年1月30日, 供电公司在营业普查中发现, 张某的工厂有3 762.74元的电费尚未缴纳。经核查, 所欠电费为2006年12月与2007年1月的电费, 金额分别为2 074.29元和1 688.45元。还查明, 该厂在2008年3月与2008年10月先后两次转让, 现在由关某经营。
供电公司立即对该厂下达了《电费催收通知单》, 经营者关某却拒付电费, 理由为: (1) 自己2008年10月开始经营该厂, 与之前所欠电费无关; (2) 所欠电费已逾诉讼时效, 不可再进行主张。供电公司则坚持该笔电费应由该厂负责, 理由为: (1) 合同当事人为工厂, 经营者的更换与供电公司无关, 新的经营者应对之前债务承担责任; (2) 供用电合同为持续性合同, 在合同有效期间无逾诉讼时效之说。双方僵持不下, 并将争议交由法院裁决。
笔者就双方所持电费诉讼时效问题做粗浅探讨。
2 诉讼时效的定义及特征
2.1 诉讼时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以下简称《民法通则》) 第七章规定了诉讼时效制度。诉讼时效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权利人在该期间内有权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权利, 一旦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权利人便不再享有请求人民法院保护的权利。诉讼时效制度设立的目的在于督促权利人及时行使救济权, 若不及时行使, 一方面会导致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 不利于社会关系的稳定;另一方面, 证据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灭失, 最终导致法院难以查清事实, 为诉讼案件的审判带来困难。
2.2 诉讼时效期间及起算
诉讼时效期间指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定期间。根据《民法通则》规定, 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 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但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 人民法院不予保护。电费债权属普通债权, 适用2年的诉讼时效期间。
2.3 诉讼时效的中止
诉讼时效的中止指在诉讼时效进行中, 因一定的法律事由的发生而使权利人无法行使请求权, 暂时停止计算诉讼时效期间。《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 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 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2.4 诉讼时效的中断
诉讼时效的中断指在诉讼时效进行中, 因法定事由的发生致使已经进行的诉讼时效期间全部归于无效, 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 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3 案件的判决及法理分析
3.1 判决结果
上述案件经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后判决:被告工厂支付供电公司电费1 688.45元, 案件诉讼费用双方各承担一半。
3.2 持续性合同下的电费债权
该案中供电公司以合同的持续性排除债权的诉讼时效之说是不正确的。供用电合同中, 用电人是按月支付电费, 且每一笔电费都是相对独立的“个别债务 (权) ”, 每个“个别债务 (权) ”具有经济上和法律上的独立性, 分别适用诉讼时效也能同时兼顾供电人和用电人利益上的平衡, 每个“个别债务 (权) ”分别适用诉讼时效。
3.3 该案适合的被告
本案中的供用电合同由张某与供电公司签订, 虽然两次转让, 但供用电合同并未作变更, 且双方的供用电关系一直存在, 所以合同主体为该厂, 关某作为现在的经营者, 应对该厂存续期间所有的债务负责。
3.4 该笔电费诉讼时效问题
本案中, 供用电合同规定了该厂缴费期限, 即本月26日至次月5日, 当该厂在次月6日及以后仍不缴费时, 供电公司的权利才遭到了侵害, 故诉讼时效的起算应该为次月的6日, 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2006年12月电费债权诉讼时效期间为2007年1月6日至2009年1月5日;2007年1月电费债权诉讼时效期间为2007年2月6日至2009年2月5日。供电公司是在2009年1月30日发现欠费并向该厂主张的。因此, 2006年12月电费债权已逾诉讼时效, 2007年1月电费债权则产生了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
二、现未实行《力率调整电费办法》的用户,可由各电业管理局按新的《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的有关规定,区别不同情况,拟订措施,分步实施。但执行新规定的时间,不应晚于一九八六年底。
三、实行两部制电价的范围不变。
四、各地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随时报水利电力部。附件:《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
》
及
附
表
一
二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物价局
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住宿员工也在增多,为强化员工节约水电意识,科学合理利用资源,倡导节约环保的生活习惯。经公司研究决定,自2018年7月1日起由个人承担水电费。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费用标准:
1、电费:0.5元/度,按每间宿舍抄表度数计算。
2、水费:3.10元/立方米,按每间宿舍的热水和冷水的合计用水量,计算水费。
3、费用标准参照政府民用水电标准执行。
二、扣费对象:所有租住宿舍的员工。
三、生效时间:2018年7月1日。
四、扣费方式:员工当月工资中扣除。
望各住宿员工认真贯彻勤俭节约,合理使用水电,养成出入宿舍及时关闭用水、用电设备的好习惯,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关于进一步加强税务机关征收社会保险费
欠费管理和清缴工作的通知
国税发〔2006〕140号
(2006年9月5日)
河北、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北、湖南、广东、海南、重庆、云南、陕西、甘肃、青海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税务局,宁波、厦门市地方税务局:部分省市税务机关开展社会保险费征管工作以来,认真落实国家税务总局与当地政府关于加强社会保险费欠费管理和清缴工作的要求,不断加大欠费管理和清缴的工作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但由于社会保险费欠费成因复杂,欠费管理不规范、清缴欠费难的现象在一些地区仍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为进一步加强税务机关对社会保险费的欠费管理和清缴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对加强社会保险费欠费管理和清缴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税务机关征收社会保险费是省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规定,赋予税务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依法足额、按时征收社会保险费入库,是税务机关履行这一职责的体现,也是税务机关依法行政、依法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的基本要求。社会保险费欠费管理和清缴工作是各级税务机关征收社会保险费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欠费及其管理、清缴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税务机关社会保险费征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因此,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费的欠费管理和清缴工作,对更好地筹集社会保险资金、维护缴费人合法权益、提升税务机关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认真开展欠费清查,建立欠费人档案
缴费人超过行政法规、规章规定的缴费期限,或者缴费人超过主管税务机关依照行政法规、规章规定的缴费期限(以下简称缴费期限)未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费款,应作为欠费进行管理和清缴。具体包括:
(一)办理缴费申报后,缴费人未在缴费期限内缴纳的费款;
(二)主管税务机关或其他有权机关实施检查,已查定缴费人的应补缴费款,缴费人未在检查机关规定的应补缴费款缴费期限内缴纳的应补费款;
(三)缴费人其他情形下未在缴费期限内缴纳的费款。
有上述欠费情形的缴费人,包括单位和个人,应作为欠费人进行管理。
各级税务机关对社会保险费的欠费情况要定期开展清查,逐户核查欠费人的欠费具体情况,了解欠费形成的原因,合理界定欠费人和欠费的类型。在此基础上,建立欠费人档案,记录欠费人基本情况(名称、所在地、税务登记证号、社保登记号、法人代表和经办人员的姓名、联系电话等)、欠费人所属类型、欠费所属期、欠费类型以及各类型欠费数额、欠费总额、各费种的欠费额等情况。
三、合理界定欠费人类型,对欠费人实施动态管理
各级税务机关应根据欠费清查结果和欠费人档案所载资料,并根据欠费人的生产经营、资金往来、债权债务、投资、工资发放、清欠计划执行等情况,按照欠费人的实际缴费能力,1
将欠费人分为无缴费能力、有缴费能力和有部分缴费能力三种类型。三种类型的欠费人可按下列标准确定:
(一)无缴费能力的欠费人,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欠费人:
1.已依法破产关闭、已责令关闭、已自行解散关闭,并已完成清算程序的;
2.工商登记或者税务登记已按规定注销,且已连续3个月以上未缴费,并无法找到其地址、无法联系的。
(二)有缴费能力的欠费人,是指生产经营正常或者基本正常,能够或者基本能够正常足额发放在职职工工资的欠费人。
(三)有部分缴费能力,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欠费人:
1.已正式公告破产、撤销、解散并已进入上述程序的;
2.企业改组改制后仍存续,但其主要资产已分离出去,无法正常生产经营或者经营困难的;
3.经营困难,连续停产或未取得生产经营收入6个月以上,且连续3个月以上未缴费的;4.其他既不符合无缴费能力标准,也不符合有缴费能力标准的欠费人。
对上述三类欠费人,应实行动态管理。即对无缴费能力的欠费人,原则上可另案管理,但对其欠费,应继续采取措施清缴,并关注其生产经营状况,一旦其出现经营状况好转,应根据实际情况并按标准转为相应类型欠费人的管理。对有部分缴费能力的欠费人,要重点监控,随时掌握缴费人的缴费、欠费、生产经营和工资发放情况,欠费人情况发生变化并符合有缴费能力标准的,要及时转为有缴费能力欠费人的管理;经营状况继续恶化并符合无缴费能力条件的,转为无缴费能力欠费人的管理。对有缴费能力的欠费人,要纳入正常征管、考核范围。对有缴费能力而拒不缴费的欠费人,要依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和有关法规强制执行。
四、合理界定欠费类型,对欠费实施分类管理
各级税务机关可按照欠费人所欠费款的性质,将欠费分为难以收回欠费(死欠)、可收回欠费。可收回欠费,按欠费时间长短分为陈欠、新欠。死欠是指因欠费人已破产、消亡、失踪或完全丧失缴费能力,经核实确实难以收回的欠费,即无缴费能力欠费人的欠费。陈欠是指历年结转的欠费。新欠是指当年发生的欠费。
主管税务机关应根据欠费的类型,对欠费实施分类管理。对死欠,可以另设台账登记管理,暂不作为应缴数统计,但不能放弃对其追缴。对陈欠,应当认真分析欠费原因,制定清缴计划予以落实。对新欠,要严加监管,认真落实催缴制度,尽快清缴并防止增加新欠。其中,新欠和陈欠要作为管理和清缴的重点,采取措施有效控制新欠的产生,严格清缴陈欠。
五、建立重点欠费人管理制度,突出对重点欠费人的管理
各级税务机关应将欠费数额较大的欠费人作为重点欠费人进行管理。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级税务机关监控的重点欠费人标准,将重点欠费人纳入各级税务机关的重点监控数据库,加强对重点欠费人的日常监管,同时实行跟踪管理,定期追欠,实现对重点欠费人的动态监控。对累计欠费1000万元以上的重点欠费人,每年由省级税务机关报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管理司)备案。
主管税务机关应当按照有关法规规定,公告重点欠费人名单和欠费情况,或将重点欠费
人名单和欠费情况及时通报有关部门予以公告。
六、明确清理欠费职责,加强部门之间配合各级税务机关应主动与财政、劳动保障、社保经办机构等部门加强沟通与协调,对社会保险费欠费人的情况进行核实、了解,协商清欠方法和措施,切实履行清理欠费的职责。主管税务机关应明确和分解落实清理欠费的职责,实行清理欠费责任制,每年要制定落实清理欠费计划的措施,按月或者按季实施。主管税务机关应设立清理欠费台账,其内容应包括:某一时段前本地区累计欠费总额、分类型欠费额、分费种欠费额、欠费人总户数、分类型欠费人户数、分费种欠费人户数、每户欠费总额及分类型欠费额、形成原因、负责清欠管理的主管税务机关、清理欠费进度等。
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地方税务局,应定期(每半年报一次)向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管理司)报送欠费管理和清缴欠费工作情况,对欠费管理和清缴欠费的做法、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进一步加强管理和清缴欠费的计划和措施,同时填报《社会保险费欠费情况统计表》(见附件1)以及《重点欠费人基本情况统计表》(见附件2)。从2007年起,上半年情况7月底前报送,下半年及全年情况次年2月底前报送。总局将对各地社会保险费欠费管理和清缴工作情况实施考核。
附件:
1.社会保险费欠费情况统计表
2.重点欠费人基本情况统计表
国家税务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