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有关案例+分析(共8篇)
甲服装厂2002年6月31日接受外商棉睡衣5000件的订货合同,约定交货日期为8月15日,并约定一方违约应向对方支付总货款30%的违约金。为完成任务,7月1日,服装厂与乙棉纺厂签订了一份棉布供货合同,合同约定在7月8日,棉纺厂向服装厂交1.8万米棉布,并约定一方不履行时,向对方支付总货款10%的违约金。7月6日,棉纺厂向服装厂表示,原订8日交货有困难,请求 20日交货。服装厂表示不能推迟交货,否则解除合同。7月8日棉纺厂未按时交货,7月9日服装厂四处联系棉布供应。当日,服装厂得知某纺织品商店存有棉布,前去购回1.8万米,因此,比原计划购买棉纺厂棉布多支付1.8万元。随即服装厂通知棉纺厂解除合同,棉纺厂不同意,于7月20日将1.8万米棉布送到服装厂,服装厂拒收,并要求棉纺厂支付违约金5000元和赔偿差价损失1.8万元。因服装厂拒收货物,棉纺厂要求服装厂接收货物并支付货款以及支付违约金5000元,赔偿损失1万元。分析:
1.双方谁的主张有法律依据?
2.服装厂解除合同的主张是否应予以支持?为什么? 3.本案应如何处理? 分析
1.服装厂的主张有法律依据。其根据是我国《合同法》第94条第4款规定:“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2.服装厂解除合同的主张应予支持,因为合同债务人应依法全面、适当履行合同,按约定的期限供货。服装厂在棉纺厂表示不能按时交货时,已明确表示不能推迟交货,否则解除合同。棉纺厂迟延履行属于违约,直接影响服装厂履行与外商签订的合同。另外,7月20日棉纺厂将1.8万米棉布送到服装厂对服装厂而言已成为不必要,已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因此服装厂可以依法解除合同。
3.解除服装厂与棉纺厂的合同关系,应由棉纺厂支付违约金和赔偿因其违约而给服装厂造成的损失。
棉纺厂要求服装厂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无法律依据,不予支持。
案例2:合同能提前履行吗?
案情介绍:
北京市某食品商店(以下简称甲方)与该市某食品厂(以下简称乙方)于2001年12月10日签订元宵购销合同。合同约定,2002年2月10日乙方向甲方出售元宵200公斤,由乙方送货至甲方并结清货款。1月10日乙方将合同约定的200公斤元宵送到甲方。由于距元宵节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元宵难以马上销售,且元宵又不易保管,甲方遂拒绝接受乙方送来的元宵。双方因此发生纠纷并诉至 人民法院。试分析:
(1)甲方拒绝接受乙方送来的元宵是否有法律依据?依据是什么?(2)本案应如何处理? 分析
(1)甲方拒绝接受乙方送来的元宵是有法律依据的。我国《合同法》第71条第1款规定:“债权人可以拒绝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但提前履行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除外。”按该项规定甲方可以拒绝接受乙方的履约。因为乙方的提前履行,会给甲方造成增加保管标的物的负担,加大其不必要的成本,损害甲方的利益。
(2)《合同法》第71条第2款规定:“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给债权人增加的费用,由债务人负担。”依上述规定,本案可以做如下处理:乙方将元宵拉回,其费用自理。甲方不承担任何费用和责任。
案例3:甲公司为什么拒绝支付余款?
案情介绍:
甲乙两公司签订钢材购买合同,合同约定:乙公司向甲公司提供钢材,总价款500万元。甲公司预支价款200万元。在甲公司即将支付预付款前,得知乙公司因经营不善,无法交付钢材,并有确切证据证明。于是,甲公司拒绝支付预付款,除非乙公司能提供一定的担保,乙公司拒绝提供担保。为此,双方发生纠纷并诉至法院。试分析:
(1)甲公司拒绝支付余款是否合法?(2)甲公司的行为若合法,法律依据是什么?
(3)甲公司行使的是什么权利?若行使该权利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分析
(1)甲公司拒绝支付余款是合法的。
(2)《合同法》第68条规定:“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三)丧失商业信誉;
(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本案中甲公司作为先为给付的一方当事人,在对方于缔约后财产状况明显恶化,且未提供适当担保,可能危及其债权实现时,可以中止履行合同,保护权益不受损害。因此在发生纠纷时,法院应支持甲公司的主张。
(3)甲公司行使的是不安抗辩权。
不安抗辩权的适用条件是:
①须是同一双务合同所产生的两项债务,并且相互为对价给付。
②互为对价给付的双务合同规定有先后履行顺序,且应先履行债务的一方的履行期届至。
③应后履行债务的一方当事人,在合同依法成立之后,出现丧失或有可能丧失对待履行债务的能力。
④应后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未能为对待给付或为债务的履行提供适当的担保。
案例4:百货公司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吗?
案情介绍:
某百货公司向某化工厂订购洗衣粉5吨。双方在合同中约定:“工厂应2002年9
月1日至10日将货送到百货公司第二仓库;在此期间内的任何时候只要化工厂送货上门,百货公司都应当立即收下,并于收货后的 10 日内付款; 若有一方违违约,应向对方支付违约金300元”。9月10日上午10时,化工厂司机王某开车将这批洗衣粉运至百货公司第二仓库时,发现仓库门锁着,经了解才得知该仓库的保管员此时正在公司开会。在王某去公司找该保管员来收货时,恰遇天降暴雨,将车上的洗衣粉淋湿了一部分。仓库保管员来后见此状,便拒绝收货。王某只得开车返回化工厂,另换了5 吨于当天下午再运到该仓库交货。因该仓库保管员上午的收货不及时,致使洗衣粉被淋湿,给化工厂造成损失1000元。事后查明,该仓库保管员在那天早晨便被告之那场暴雨将于本日上午10 时左右降临。交货之后第五天,百货公司向化工厂支付了合同约定货款6000元。化工广向百货公司要求支付违约金并赔偿上述损失,但这一要求被百货公司拒绝。分析:
1.百货公司是否构成违约?为什么?
2.本案中如果百货公司构成违约,除了违约金外,是否还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该赔多
少?
分析
1.百货公司构成违约。因为合同中规定了百货公司随时受领给付的义务,而百货公司违反该义务,没有当场立即收下,导致洗衣粉被淋湿。我国《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百货公司没有约定的合同义务,即构成违约。
2.百货公司还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我国《合同法》第113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第114条规定:“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由于百货公司的违约给化工厂造成了1000元的经济损失,故百货公司在支付了300元违约金后,还应赔偿化工厂1000元-300元=700元。
案例5:马某可以不可抗力请求免责吗?
案情介绍:
河北某县的马某系养牛专业户,为了引进良种乳牛,与该县的畜牧站签订了良种乳牛引进合同。合同约定,良种乳牛款共10万元,马某预付定金 2 万元,违约金按照合同总额的 10% 计算。合同没有明确约定合同的履行地点。后马某从畜牧站将良种乳牛拉回,为此支付运费1000元。马某拉回乳牛后,在饲养中发生了一些无法预料的事情,导致乳牛无法产奶,马某预计的收入落空,无法及时偿还购牛款。畜牧站遂诉至法院,要求马某偿还购牛款;马某也提出自己的主张,即因发生了不可抗力,致使自己无法偿还购牛款,应予免责,并要求畜牧站支付乳牛的运费。分析:
1.马某要求畜牧站支付运费,该请求能否得到法院支持?为什么?
2.针对畜牧站要求付款的请求,马某以不可抗力要求免责的主张,能否成立?为什么?
3.如果马某的行为构成违约,合同中规定的定金与违约金条款能否同时适用?为什么?
分析
1.马某的主张不能得到法院支持。根据我国《合同法》第 62 条第3款的规定:“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本合同的履行地应为畜牧站。因此将乳牛从畜牧站运到马某养牛场的义务应当由马某承担。
2.马某以不可抗力要求免责的主张不成立。对于金钱债务来说,由于金钱是一般等价物,它不属于合同的标的,只是一种支付手段,因此不存在不可抗力的问题。《合同法》第 109 条规定:“ 当事人一方未 支付价款或者报酬的,对方可以要求其支付价款或者报酬。”
随着计算机应用日益普及和深化,正在运行使用着的计算机软件的数量以惊人的速度急剧膨胀,而且现代软件的规模往往十分庞大,所以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科—软件工程,日益显示其重要地位。然而学习者一般不好理解软件工程的实践性,不能将所学的知识真正应用到软件开发过程中去。如何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呢?我们认为在软件工程中采用案例教学发将会弥补这一缺憾。
案例教学法以对案例的分析解决为主线,通过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案例,掌握原理和方法,实行科学的教育思想观念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是一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可以实现启发式教学,能够极大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它更是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现实可实施的途径。案例教学法在软件工程教学中的应用将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利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软件开发中的实际问题,最终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学校教育培养的目标。
有鉴于此,本文试对案例教学法在软件工程中的应用作了初步探讨,以期对教育同行和广大学习者有所启发和借鉴。
2 案例教学法的含义
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s of teaching)可简单地界定为一种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它是美国当今教育行业中非常盛行而有效的一种方法,在我国正在慢慢推广开来。1910年,美国哈佛商学院最先使用案例教学,开创了案例教学的先河。案例教学法于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我国,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获得蕴涵其中的那些已形成的教育原理、教学方法等知识,同时可以提高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案例教学获得的知识是内化了的知识,是“做中学”获得自己理解了的能驾驭的知识,不再像传统教学下获得的抽象的、过度概括化的生硬知识,它能立即被用到类似教学实践情境中去解决处理类似的疑难教学问题。所以从美国教育家舒尔1986年在美国教育研究协会(AERA)年会重要演讲中发出要发展关于教学的案例知识的呼吁,时至今日,在众多国家的教育研究领域中都能发现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3 软件工程案例的选择
概括而言,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没有案例,案例教学无从谈起,没有好的案例,便没有有效的案例教学,所以案例的选择在案例教学中至关重要。一个高质量的案例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目的性。案例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案例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原理和概念,提高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个好的案例应该使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教材中某一重点或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能利用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所以案例的选择一定要围绕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来。如果脱离这两个中心,即使案例再生动,其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
2)真实性。案例一定是现实中发生的真实事件,是常见又复杂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3)启发性。一个好的案例需要蕴涵一定的问题,能启发学生思考,发现多种解决的途径。问题越诱人深入,越能够给学生留下较多的思维空间,教学效果越好。
4)生动性。案例必须生动活泼,引人入胜,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以便展开深入的思考。
软件工程是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它强调使用生存周期方法学和各种结构分析及结构设计技术,所以软件工程案例即是选择一些典型的软件开发系统,介绍其开发和维护的过程。
我们根据讲解软件工程课的具体体会和开发软件的实际经验,撰写了五个案例,开发了《软件工程案例分析》网络课件,详细介绍五个软件系统的开发过程,互动的方式讲述了用软件工程的方法是如何进行分析和设计的,同时在系统开发的每个过程中提出大量的问题供学生思考。案例选择了房产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机票预定系统、计算机储蓄系统四个应用软件系统,同时为了提高学习者理解开发软件的难度,特别介绍L-SIMPLE语言编译系统。采用传统的生命周期方法学,从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总体设计到详细设计做了比较详细的研究。系统中五个案例涉及到当前人们日常生活中关注的几个领域:房产管理、财务管理、计算机储蓄、机票预定,还有计算机的语言编译系统。案例既具有典型性,同时又具有真实性。我们选择四个应用软件和一个系统软件,一方面考虑到目前软件市场涉及应用范围的广泛性,另一方面考虑到软件工程学习者中大部分为计算机专业,对于系统软件也有一定爱好,对于将来开发系统软件作一个铺垫。
4 软件工程案例教学的主要环节
案例教学的需要具备三个主要环节:阅读案例,个人分析———分组讨论,集体交流———总结归纳,消化提升。
我们尝试的软件工程案例教学中同样采用了这三个阶段:
4.1 阅读案例,个人分析
学生首先对具体案例进行必要的基础知识的了解,认真阅读案例,并且要有个人的研究与分析,用软件工程的传统途径—生命周期方法学作为理论指导,熟悉软件开发过程各阶段的基本任务。
其次,学生需要尽快进入案例情境,了解、掌握案例中揭示的有关事实、情况,自居案例中的教师角色,设身处地地分析思考案例中教师的行为及对策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在案例的分析过程中,要注意寻找其中的因果关系,只有弄清问题产生的原因,才可能找到问题的合理解决手段。注意区分基本性问题和现时性问题。基本性问题即抽象或一般的问题,常与事实背后的概念、原理、规则等有关,需要通过对案例中所包括的信息进行解释、分析、演绎、推理和抽象以得到概括化的结论。现时性问题即案例中教师所面对的特殊决定、疑难问题等要求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得到解决的那些问题,需将自己已有的知识或过去形成的经验与案例展示的背景材料、内外部因素等整合起来进行综合评判来提出多种经得起别人反驳的见解、对策以及方案。
4.2 分组讨论,集体交流
分组讨论是案例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本质上是一种概念或想法的交流。围绕案例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讨论,辩论和争论。每个学生可以自由的抒发己见,相互启迪,互相借鉴,重点是想法的交流。要求每个学生简要介绍自己对软件开发所做的分析设计,并提出自己对该软件开发流程的看法,供大家讨论与切磋,可以按照案例中所提出的问题一个一个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进行课堂发言,进行全体学生的交流。本阶段要讨论主要解决两个问题:(1)小组讨论没有达成共识的问题;(2)按照教学目标,有意引导学生掌握软件工程的生命周期法各阶段所做的具体工作以及进行相关工作的必要性。
为了使分组讨论有效地开展,教师要作好充分的课前准备。除了熟知案例陈述的事实、观点外,还要谙知案例反映或蕴涵的原理、规则等知识,以便引导学生概括出来。要认真学习研究案例后给出的教学指南,具体拟定出课堂教学计划,这要求教师认真思考回答以下问题:希望课堂上发生些什么?如何引导这些情况的发生?讨论如何开展?时间如何安排?自己扮演什么角色?是先得结论再分析,还是相反?并对课堂讨论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出预测。教师还要依据课程目标、案例目标及教学计划的具体安排重点分析以下方面的内容:案例中反映的那些重要论题、案例中易得出两可结论的那些材料、案例中反映的情况发生的根源、案例中人物的行为、案例中所反映的而学生可能设想不到的情况等。在讨论掌握上,教师要力保讨论沿预期的轨道进行,把讨论引导到问题的解决上去,并引导出与论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力争班上每个学生都至少有一次发言的机会,切实做到有效参与。
4.3 总结归纳,消化提升
总结归纳是软件工程案例教学的最后阶段,要求学生要对每个案例写出学习报告。该报告中包含学生在阅读案例中所得到的具体收获;通过分析与设计软件,提出自己所解决的实际问题;对理论上软件工程概念和案例中的实际是否一一相对应;以及对软件工程仍然存在的困惑。通过反思进一步加深对案例的认识,真正作到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
案例教学中,师生都要注意角色转换,如果学生仍然热衷于将自己置身于教学过程之外,只做一名旁观者,案例教学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学生只有真正地深入案例、体验角色,才会有案例情境的“再现”,案例教学的价值才能被体现。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可充当监督员,激励启发学生,监督案例分析、讨论情况;可充当示范员,向学生演示、讲解、分析案例中的事实、图表、材料等;可充当主人翁,制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并在实施中起主导作用;可作仲裁,解决各种争端;可充当交警,使讨论回到预定的轨道上来;等等。
5 结束语
传统的“黑板教育学”越来越受到冷落,案例教学已经提到教育改革的重要日程上来。华东师范法学教育系郑金洲曾指出,案例教学并不是单纯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实际上是以教学内容的变革为前提条件的,正是有了形形色色的案例,才使案例教学成为可能;案例教学也并不是一种单纯的教授法,它实际上也是以学生行为的转变为前提条件的;如果学生仍然热衷于自己先前的角色,把自己置身于教学过程之外,只是一个旁观者,案例教学也就失去意义。
笔者从事软件工程的教学工作,在软件工程中进行案例教学法的尝试,并且在实践中得到了一定的效果。然而,在软件工程案例教学中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比如在案例中如何体现软件的测试阶段,它需要具体的环境来实现;如何在案例中能够让学生更深入理解软件的维护过程等等问题,都是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完善,使案例教学在软件工程中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摘要:该文就案例教学法在软件工程中的应用作了初步的探讨,同时,简要介绍我们在尝试软件工程案例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软件工程,案例教学法,分析设计
参考文献
[1]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65-68.
[2]成光琳.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和思考[J].机械职业教育,2004.2:66-68.
对于钱老的问题,不敢枉答。但我是一个喜欢“海读”的而又爱思考的一线教育者,很喜欢看美国报道,收集几个中、美典型案例一块同大家探讨。
1979年,中美两国互派教育考察团,两国根据考察出了两份报告。中国访问团报告如下:美国学生无论品德优劣、能力高低,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小学二年级,大字不识一斗,加减乘除还在掰指头,整天奢谈发明创造。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体、音、美活动无不如火如荼,而数、理、化无人问津;课堂几乎失控,学生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或跷着二郎腿,更有甚者,在教室里摇来去。美国访问团报告是这样写的: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在世界上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他们的成绩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同年级相比,都是最好的。有意思的是两国考察团都预言:20年时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都赶超美国。历史给两个报告团开了个玩笑:25年过去了,“病入膏肓”的美国教育培养了4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197位知识型亿万富翁,而中国还没有一所学校能培养出一名这样的学生。
没有广阔而深远的背景,1789年建国以来,美国历史不足两个半世纪,美国人却发明创造了汽船、电铃、灯泡、实用电动机、电报、硫化橡胶、机关枪、气刹车、电话、留声机、电灯、钢笔、活字铸排机、拖拉机、电影、洗衣机、飞机、电机、三极真空管、电视光电显像管、电视析像器、尼龙、原子弹、电子计算机、电晶体、半导体晶体三极管、回旋加速器、火箭、氢弹、激光器、登月飞船等系列第一的神话。更奇的是中国23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21名是“海归”,其中有10名科学家有留美经历(留英6人,姚桐斌兼留德)。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探讨和反思。
是一线教师,我没有机会也不可能到美国考察教育,只有从媒体资料联成一片看待美国教育。美国学生只所以能在高等教育后显示前所末有的爆发力,是因为他们确确实实把兴趣、阅读、动手和思考并行放在了第一位。以下材料可以证明:
材料一:在一家幼儿园里,刚刚入学的儿童被老师带进园内的图书馆里,随随便便坐在地毯上,图书馆的老师面带微笑背对着整架整架的图书给孩子们讲故事。先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老师讲了个浅显的童话并告诉小朋友故事就在那本书中。然后说书是作家写的,等长大孩子们也一样能写书。停顿一不又问那位小朋友能给大家讲故事。一位小朋友站起来讲他有一个爸爸、一个妈妈还有一个他……讲时老师却用非常好的纸认真而完整地把这个语无伧次的故事记录下来。接着又问那位小朋友能给故事配个插图,又有一位小朋友画了很不像样的“爸爸”“妈妈”“我”,但是老师同样认真接过来,把它附在故事后面。接着取出一张精美的封皮装订,封面上写上作者、插图者的姓名及年月日,老师把书高高举起说:“孩子,瞧,这是你写的第一本书。孩子们,写书并不难,你们小,只能写这种小书:但是等长大了,你们就能写大书成为伟大的人物……
从材料里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教育者善于对儿童学习氛围进行引导,在自觉中或不自觉中进行了“不显山,不露水”的教育,丰富的教育内涵为学生后天的学习安装了“发动机”,而我们强调的则是程序上的进门和知识上的叠加,学会了“1、2、3;a、o、e”看你是不是学会了“4、5、6和i、u、ü…… ”美国学生学习兴趣确确实实是培养出来的,而我们学生兴趣则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没有行动上的”程序化上的一种空文。
材料二:1998年新学期初,美国有位小学校长为激励学生读书公开打赌:如果学生们在11月9日前读书15万页,他将在那天爬行上班,全校学生苦读,终于在职11月9日前读完15万页书,有学生打电话问校长说话算不算数?校长如约爬行上班,为了不影响交通,校长爬行在路边的草地上。经过三小时,磨破了五副手套,到达学校时学生夹道欢迎。类似的材料还有2006年12月11日的《京华日报》说新泽西州一位40岁的校长跟学生打赌,如约带着帐篷、睡袋冒着0摄氏度以下低温在楼顶上呆一夜。
常说校长是教师的教师,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可我们学校的校长又有多少有这样的勇气呢?在教师面前真正的教师平等的又有几个?承诺教师兑现的又有几个?真正以身作则有人格魅力的校长又有多少?我们教师选出心目中的校长真正又在几个?这恐怕只有校长、教师们心里最清楚。看校长,最多一个字“忙”:忙于事務,忙于行政命令,忙于分摊工作!同等年龄、同等条件,又有哪一个校长是单位最晚晋的级呢?
成人世界,校长在教师面前“不平等”的先天不足,让教师带着情绪在学生面前“平等”,平等地对待学生可想而知了。其实我们整个社会都做得不够:美国大人同小孩子讲话有两种方式:蹲下来或把孩子放在桌面上。如果孩子认为长有“错”,孩子也可以在大人们的选择下请“监刑官”,自己做“行刑官”让家长做“体面地接受肉刑”——小孩子打大人屁股。家长打孩子在美国是违法的,孩子可以报警。我们则不同,标榜是“千年文明之国”,处处见大人喝斥或打骂孩子,而且大人有错也常常以“老子”自居,使孩子在大人面前显得无奈,他们唯一所盼望的是快快长大:长大了也可以像大从一样不讲理——可怕的是孩子也很快学会了不讲理,于是孩子之间暴力不断,连家长也无法平息。更可怕的还在后面:对人他们也学会了打——不管是老还是小,若干年以后若加上教育的不当或不良感染,他们学会了虐待,待你成为老人后悔都来不及!我们错在那里,恐怕有的人到死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结果,我们的孩子要平等,必须先从教育开始。教育要平等,包括校长在内的教师要首先平等。
完备的教育。
有人说美国的教育是完备的,我比较赞同这种说法。看看上文的材料常常给人一个错觉:那么好的教育制度,美国肯定没有调皮捣蛋的孩子,如果有,又该怎么办?
虽然崇尚思想自由,但美国的教育惩戒体系却出乎预料地完备:各级各类学校都有一套明确详细的党校规章制度,有一套供本校学生遵守的行为准则。除马萨诸塞和新泽西等少数州法律明令禁止学校体罚学生,学校体罚学生是合法的,“适当”地打学生——必须按程序,也是允许的。美国有的私立学校曾以惩戒学生严历而出名,其体罚不亚于中国的私塾,有人戏称为没商量的“天条”。内容涉及出勤、作业、体育、服装、行为规范等等,条文繁琐,规定具体多达20多页,一般惩戒有给家长打电话;(在教室和老师办公室)罚站(对站姿有规定,如脚跟靠墙根或鼻子正对圆圈);不让参加课外活动,罚早到校晚离校;勒令离开教室(10~30分钟);星期六来学校读书;更加严厉的还有停课(最多不超过10天);开除(开除1╱4学期乃至勒令转学)。
近百年来,我们的教育存在着“非左即右”的问题。1912年1月19 日国民政府下令“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毫无疑问当时有它的进步意义,时间的流失证明,“一律”把传统教育一棍子打死了:千百年来,有韵律便记忆的高效经典孩儿识字工具《三字经》、《千字文》也一同扫进了“垃圾堆”。试想在没有这些工具的前提下,没有现在的简化字、汉语拼音,在现在小学二~五年级7~9岁的年龄段能像冰心一样在7岁囫囵吞枣读《三国》,鲁迅背《鉴略》;钱穆9岁熟背《三国演义》以及四书和《朱子章句集》,胡适能读《水浒传》;五年级学生能像曹禺一样10岁就通读了四大名著?如果说以前读经科是过于集中,现在却过早地分出了省情礼仪心理健康、信息技术、品德等,本是融于语文、数学、体育、美术等的课却又单独列出一大堆。仅语文一科就令人啼笑皆非,一方面是课堂上正规教材,另一方面课外却大力倡议背古诗词《弟子规》等,可怜我们的学生被编者、学校、老师还有课外专家“拉”成几份。辩证法讲得好:一切都重要一切都又不重要,我们必须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读经”催残孩子,难道“过学死”就不催残孩子?“爱学生”爱得要死,真得是我们老师爱得不够吗?
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为什么一些孩子还要反过来“啃老”“弑老”“不孝老”,这难道也归罪于爱的不到位吗?一个孩子我们不缺失爱,缺失的是包括家长、社会在内的太多的理性教育,但但归罪于一方面是不客观、也不现实的。
近些年来,而我们的板子动不动就打到了“教育上”“教师上”,现在老师“说”学生也得三思而后行了。
缺少惩戒,不少教师为了避免戴上“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帽子,一些教师选择了“忍”和“再忍”,再深一步便是麻木地熟视无睹,于是2008年出现了“杨不管”的案例,学生呢?好像也摸着了“门道儿”,山西、浙江开始有了“刹师”案。虽然说是个别案例,但也够我们深思一阵子了。
以人为本、宽容为怀、心比海阔。读两侧报道实例,我感觉到美国的 “以人为本” 尊重人性、发展人性的宽容心真让我们自称“礼仪之邦”的国民汗颜。
材料三:马加爵,云南大学学生,2004年2月杀死4名同学,6月17日依法被执行死刑。据2004年6月18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云南高校师生17日听闻马加爵执行死刑的消息后异常高兴,有的鼓掌,有的唱歌,还有人相约晚上喝酒不醉不归。据2007年4月27日的《萧湘晨报》报道,马加爵杀人事件过去了近3个月,阴影仍留在他的家人心中。马加爵火化后,其家人因“怕再被人指脊梁骨”而放弃去领取马加爵的骨灰,骨灰至今仍留在殡仪馆。同样是杀人案: 2007年4月16日,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韩裔学生赵承熙枪杀32名师生(不是美国学生,而且杀的人是前者的4倍 ),停课一周,学生举办了多场悼念活动。令我们意外的是,赵承熙和遇难者一起被列为悼念对象——放飞气球和敲响丧钟,其中一块悼念碑上写着“2007年4月16日赵承熙,旁边放着鲜花的蜡烛,还有人留下的字条:希望你知道我并没有生你的气,不憎恨你。你没有得到任何的帮助和安慰,对此我感到非常心痛,所有的爱都包含在这里。”
如果还不中足以主证的话,再读一则:1994年9月,在意大利境内的一条调整公路上,一对美国夫妇带着7岁的儿子尼克拉斯?格林向一个旅游胜地进发。突然儿子被后面一辆菲亚特超车的人枪。然而这对夫妇却做出了令人震惊的决定:把儿子健康的器官捐献给意大利人!(2007年8.7-8.28五六年级版小学生学习报)。
不能说美国教育就是完美的,和我们教育一样,他们的教育者也正在积极向我们学习、反思。教育不应该是无奈的、苍白的,我们必须学会研究、反思。使我们的教育得到不断地修复、發展和完善,为我们的教育提供新的动力。这就是我一个喜爱教育、喜爱阅读者的思考。
①选自《影响教师的100个经典教育案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一版。
②选自1999.8《生活科学大观》,沈洪《人生第一课》。
③ 材料来自2007.1《小学青年教师》唐松劲《美国中小学如何鼓励学生阅读》。
④材料来自2008.12.20《教育时报》。
⑤材料来自2008.5.14《教育时报》。
⑥材料来源同①。
⑦选自《南方周末》2003.1.9。
⑧详见《中国教育报》2006.11.27。
⑨材料来自2009.3《河南教育》;《班组管理经典案例评析》,科学出版社,2007年4 月第一版。
2.甲公司8月20日中止履行合同的行为是否合法?说明理由。
3.乙公司9月5日要求甲公司承担违约责任的行为是否合法?说明理由。4.丙公司对货物毁损应承担什么责任?说明理由。
答:(1)甲乙公司订立的买卖合同成立。根据《合同法》的规定,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在签字或盖章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虽然甲乙双方没有在合同书上签字盖章,但甲公司已将70台精密仪器交付了乙公司,乙公司也接受并付款,所以合同成立。
(2)甲公司8月20日中止履行合同的行为合法。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转移财产、逃避债务的情形,可以中止履行合同。
(3)乙公司9月5日要求甲公司承担违约责任的行为合法。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违约的,应当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4)丙公司对货物毁损应向甲公司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1990年,发货人中国A进出口公司委托某对外贸易运输公司将750箱茶叶从大连港出口运往印度,某对外贸易运输公司又委托其下属S分公司代理出口。S分公司接受委托后,向B远洋运输公司申请舱位,B远洋运输公司指派了箱号为HTM-5005等3个满载集装箱后签发了清洁提单,同时发货人在人民保险公司处投保海上货物运输的战争险和一切险。货物运抵印度港口。收货人拆箱后发现部分茶叶串味变质,即向人民保险公司在印度的代理人申请查验,检验表明,250箱茶叶被污染。检验货物时,船方的代表也在场。国此人民保险公司在印度为代理人赔付了收货人的损失之后,人民保险公司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现问:
(1)在集装箱运输中,B远洋运输公司应负有什么义务?它是否应对损失负责?
(2)在集装箱运输中,S分公司应负有什么义务?它是否应对损失负责?
(3)人民保险公司是否是适格的原告?为什么?
(4)如果人民保险公司有资格作原告,它应将谁列为被告?
答案:
(1)B远洋运输公司应保持集装箱清洁、干燥、无残留物以及前批货物留下的持久性气味;B远洋运输公司应对茶叶的损失负责。
(2)S分公司作为装箱,铅封的收货物人,代理人,应负有在装箱前检查箱体,保证
集装箱适装的义务。S分公司未尽前述义务,主观上有过失,应承担货损责任。
(3)人民保险公司可以作为适格的原告,因为其已取得代位求偿权。
(4)被告是B远洋运输公司与S分公司。
解题思路
本题专考海上集装箱运输合同责任,比较简单,解开本题之关键在于确认B远洋运输公司及 S分公司有无责任。
法理详解
(1)在海上集装箱运输中,根据国际惯例,集装装箱应该清洁、干燥、无残留物以及前批货物留下的持久性气味。B远洋运输公司的提单适用“海牙规则”的规定,承运人须在航次开始前和开始时履行应尽职责,以便使化舱、冷藏舱和该船装载货物的其他部分适于并能安全地收受、承运和保管货物。作为提供集装箱的承运人,明和发货人托运的是易于串味的茶叶,而将未能彻底清除、残留有前一航次货物气味的不适载集装箱交给发货人装箱,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11条关于“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的规定,对本案茶叶的货损,犯有疏忽大意的过错,应该承担茶叶损失的赔偿责任。
(2)B远洋运输公司签发的提单下3个集装箱的运输条件为集装箱运输,即由S分公司全权代理发货人发货、点数、装船、铅封。S分公司明知对于集装箱的检验,应是其作为发货人、代理人的职责,但是,本航行茶叶装箱前,S分公司明知对于集装箱的检验,应是其作为发货的适载性有充分的把握,没有尽到认真检查集装箱体的责任,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66条第2款的规定,犯有过于自信或疏忽大意的过错,也应承担相应的货损赔偿责任。
(3)人民保险公司可以作为适格的原告。《海商法》第252条规定:保险标的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是由第三人造成的,被保险人向第三人要求赔偿的权利,自保险人支付赔偿之日起,相应转移给保险人。即保险人取得代位求偿权,所以人民保险公司有权作为原告提起诉讼。
王华与吴秀约定,共同出资设立注册资本为14万元的钢材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同时在公司章程中规定,首次出资为公司注册资本的20%,其余出资在公司成立后一年内缴清。随后,两人按公司章程规定交付出资,并在一幢写字楼里租房4间作为办公场所,同时由王华去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了企业设立登记手续,成立了××市明达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不久,因为公司经营不善,致使该公司与金川建筑工程公司签订的合同无法如期履行,欠金川建筑工程公司的5万元无法归还。于是,金川建筑工程公司在查明明达实业公司设立的实际情况后,要求王华与吴秀对所欠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请问:本案应该如何处理? 【解析】
本案中,王华与吴秀的首次出资额低于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定注册资本最低额3万元的要求。因此,××市明达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不具备公司(法人)成立条件,不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因此,金川建筑工程公司主张王华与吴秀对所欠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是正确的。
某镇渔业捕捞专业户王某有3000斤鱼出售,正巧运输个体户刘某开着拖拉机去城里给别人拉一批货。王某与刘某约好,由刘某将3000斤鱼顺便拉到鱼市代卖,鱼价随行就市,售完抽5%给刘某做报酬。刘某拉着这批鱼驶往鱼市,离鱼市还有五十余里,突然迎面开来一辆汽车将拖拉机撞坏。警察说责任不在刘某,责令对方给刘某修车。但由于天气炎热,拖拉机一时半时又修不好,正巧刘某的好朋友孙某开着车路过出事地点。刘某怕鱼变臭,又与王某联系不上,于是就求孙某将拖来机上的这些鱼捎到鱼市,能卖几个钱就算几个钱。孙某将鱼拉到鱼市上的时候,已经到了下午,由于鱼已不太新鲜,又怕当天卖不出去坏掉,只好降价1/4出卖。事后,刘某从孙某交给他的卖鱼款中扣下了约定的5%的报酬后,将其余的钱交给了王某。王某一盘算,这样一来他少得2000多元,损失太大了。故王某提出,原来说按市价卖出,按比例抽头,现在卖价低于市价1/4,刘某就不应再拿5%的报酬了,而且他认为刘某应赔偿在代销中给他造成的损失。刘某则认为撞车是对方司机过错造成的,要赔也只能让撞车人去赔。我没有错,费了这么大劲,总不能给你白干了吧。双方各不相让,只好诉到法院解决
1)王某托刘某代销鱼,而刘某在中途将鱼委托给孙某处理,未经王某同意,刘某是否已经超越了代理权?
2)孙某与刘某之间是什么法律关系?
3)王某的损失应由谁来承担?
【案例】孙某原是甲厂的一名采购员,现已被开除。孙某对甲厂怀恨在心。某日,孙某到外地遇见乙厂长,便以甲厂名义与乙厂签订了购销合同。在合同履行期到来之前,乙厂电话询问甲厂到期能否履行合同,甲厂声称不知道孙某的行为。之后,乙厂便把孙某如何代表甲厂与其签订合同以及合同主要条款向甲厂作了交代。甲厂厂长见该合同有利可图,便答应按期交货无任何问题。结果由于甲厂经营不善,到期未能生产出足够的产品来履行合同。乙厂向法院起诉,要求追究甲厂的违约责任。甲厂则以孙某的代理行为无效而拒绝。试问甲厂的主张合法吗?为什么?
甲企业(本题下称“甲”)向乙企业(本题下称“乙”)发出传真订货,该传真列明了货物的种类、数量、质量、供货时间、交货方式等,并要求乙在10日内报价。乙接受甲发出传真列明的条件并按期报价,亦要求甲在10日内回复;甲按期复电同意其价格,并要求签订书面合同。乙在未签订合同的情况下按甲提出的条件发货,甲收货后未提出异议,也未付货款。后因市场发生变化,该货物价格下降。甲遂向乙提出,由于双方未签订书面合同,买卖关系不能成立,故乙应尽快取回货物。乙不同意甲提的意见,要求其偿付货款。随后乙发现甲放弃其对关联企业的到期债权,并向其关联企业无偿转让财产,可能使自己的货款无法得到清偿,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1)试述甲传真订货、乙报价、甲回复报价行为的法律性质。
(2)买卖合同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3)对甲放弃债权、无偿转让财产的行为,乙可向人民法院提出何种权利请求,以保护其利益不受侵害?对乙行使该权利的期限,法律有何规定?
1、国内甲公司与日本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甲公司一次性向乙公司提供价值200万元的货物,运输方式为代办托运,乙方验货合格后付款;发生争议由第三国仲裁机构裁决。合同生效后,甲正准备履行交货义务,得知丙公司已起诉乙公司,原因是乙公司无能力履行其向丙公司支付货款的义务,且标的数额巨大。甲对乙的履行能力产生怀疑。请回答:(1)合同规定的争议解决方式是否合法?为什么?(2)甲公司在此情况下,可行使什么权利?为什么?(3)甲公司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解除合同?(4)合同若解除,乙公司是否承担违约责任? 5、2005年8月25日,甲出资5万元设立A个人独资企业。甲聘请乙管理企业事务,同时规定,凡乙对外签订标的额超过1万元以上的合同,须经甲同意。10月20日,乙未经甲同意,以A企业的名义向善意第三人丙购买价值2万元的货物。10月22日,丙将货物发至A企业,但甲以乙购买货物的行为超越其职权限制为由拒绝支付货款。双方协商未果。
请问,乙购买货物的行为是否有效?为什么?
2008年1月15日,甲出资5万元设立A个人独资企业(本题下称“A企业”)。甲聘请乙管理企业事务,同时规定,凡乙对外签订标的额超过1万元以上的合同,须经甲同意。2月10日,乙未经甲同意,以A企业的名义向善意第三人丙购买价值2万元的货物。
2008年7月4日,A企业亏损,不能支付到期的丁的债务,甲决定解散该企业,并请求人民法院指定清算人。7月10日,人民法院指定戊作为清算人对A企业进行清算。经查,A企业和甲的资产及债权债务情况如下:
(1)A企业欠缴税款2000元,欠乙工资5000元,欠社会保险费用5000元,欠丁10万元;(2)A企业的银行存款1万元,实物折价8万元;(3)甲在B合伙企业出资6万元,占50%的出资额,B合伙企业每年可向合伙人分配利润;(4)甲个人其他可执行的财产价值2万元。
(1)乙于2月10日以A企业的名义向丙购买价值2万元货物的行为是否有效?并说明理由。
(2)试述A企业的财产清偿顺序。
(3)如何满足丁的债权请求。
甲、乙、丙成立一普通合伙企业,其合伙协议中约定:“合伙企业的事务由甲全权负责,乙、丙不得过问,也不承担企业亏损的责任。”
要求:分析该约定的效力如何认定? 【解析】(1)《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人对执行合伙事务享有同等的权利。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或者经全体合伙人决定,可以委托一名或者数名合伙人对外代表合伙企业,执行合伙事务。委托一名或者数名合伙人对外代表合伙企业,执行合伙事务的,其他合伙人不得执行合伙事务。不执行合伙事务的合伙人有权监督执行事务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的情况。因此,约定甲全权负责有效,但不得约定乙、丙不得过问。
(2)《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协议不得约定将全部利润分配给部分合伙人或者由部分合伙人承担全部亏损。因此,约定乙、丙不承担企业亏损的责任无效。
某合伙企业合伙人甲因个人购房,向非合伙人乙借款2万元,而乙曾与该合伙企业签订了一买卖合同,还欠该合伙企业贷款3万元。当该合伙企业向乙催要货款时,乙提出因甲欠其2万元,所以他只需付合伙企业1万元即可。
要求:分析乙的说法是否正确。
【案例分析】
甲、乙、丙三人于2003年共同设立一合伙企业。合伙协议规定:甲以¥6万元出资,丙以房屋作价¥8万元出资,乙以劳务作价¥3万元出资;各合伙人按相同比例分配盈利、分担亏损。合伙企业成立后,为扩大经营,于2003年6月向银行贷款¥5万元,期限为一年。
2003年8月,甲提出退伙,鉴于当时合伙企业盈利,乙、丙表示同意。同月甲办理了退伙结算手续。2003年9月,丁入伙。丁入伙后,因经营环境变化企业严重亏损。
2004年5月,乙、丙、丁三人决定解散合伙企业,并将合伙企业现有财产价值¥3万元予以分配,但对未到期的银行贷款未予清偿。2004年6月,银行贷款到期后,银行找合伙企业清偿债务,发现该合伙企业已经解散,遂向甲要求偿还全部贷款,甲称自己早已退伙,不负责清偿债务;银行向丙要求偿还全部贷款,丙表示只按合伙协议约定的比例清偿相应数额;银行向乙要求偿还全部贷款,乙表示自己是以劳务出资的,不承担偿还贷款义务;银行向丁要求偿还全部贷款,丁称该笔贷款是在自己入伙前发生的,不负责清偿债务。
(1)甲、乙、丙、丁各自的主张能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2)合伙企业所欠银行贷款如何清偿?
(3)在银行贷款清偿后,甲、乙、丙、丁内部之间应如何分担清偿债务?
【案例题1】
李某、王某、张某三人达成协议,成立一个经营体育器材 的普通合伙企业。三人认为彼此间关系很密切,因而只在 口头上达成协议,没有订立书面协议。三人中李某是某法 院的法官,只能利用节假日去经营事务,因而协议中,其 分得的利润最少。三人将合伙企业名称定为“英格曼体育 器材有限责任公司”。
试指出以上三人设立合伙企业时不合法律规定之处。
甲、乙、丙三人于2003年共同设立一合伙企业。合伙协议规定:甲以人民币6万元出资,丙以房屋作价人民币8万元出资,乙以劳务作价人民币3万元出资;各合伙人按相同比例分配盈利、分担亏损。合伙企业成立后,为扩大经营,于2003年6月向银行贷款人民币5万元,期限为一年。2003年8月,甲提出退伙,鉴于当时合伙企业盈利,乙、丙表示同意。同月甲办理了退伙结算手续。2003年9月,丁入伙。丁入伙后,因经营环境变化企业严重亏损。2004年5月,乙、丙、丁三人决定解散合伙企业,并将合伙企业现有财产价值人民币3万元予以分配,但对未到期的银行存款未予清偿。
2004年6月,银行存款到期后,银行找合伙企业清偿债务,发现该合伙企业已经解散,遂向甲要求偿还全部贷款,甲称自己早已退伙,不负责清偿债务;银行向丙要求偿还全部贷款,丙表示只按合伙协议约定的比例清偿相应数额;银行向乙要求偿还全部贷款,乙表示自己是以劳务出资的,不承担偿还贷款义务;银行向丁要求偿还全部贷款,丁称该笔贷款是在自己入伙前发生的,不负责清偿债务。
问:(1)甲、乙、丙、丁各自的主张能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2)合伙企业所欠银行贷款银行如何清偿?
(3)在银行贷款清偿后,甲、乙、丙、丁内部之间应如何分担清偿债务?
甲、乙、丙三人属于一个合伙企业中的合伙人。他们在合伙协议中约定,盈利分配及亏损负担的比例均已出资份额比例为准,即甲承担40%,乙承担35%,丙承担25%。该合伙企业欠某企业债务为5万元,而企业所有财产只有3万元,由于不足清偿债务,甲又拿出12,000元,乙拿出8,000元用于清偿债务。问:(1)甲和乙可否向丙追偿?为什么?
(2)若请求追偿,甲和乙可向丙追偿多少?
2006年3月1日,某会计师事务所受一家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下称合营企业)的委托,对该企业2005年度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该会计师事务所指派的注册会计师进驻合营企业后,了解到一下情况:
1、合营企业系由日本的甲公司与内地的乙公司共同出资并于2004年9月30日正式成立公司。合营双方签订的合营合同规定:
(1)合营企业注册资本为200万美元,其中,甲公司出资110万美元,占注册资本的55%;乙公司出资90万美元,占注册资本的45%。
(2)甲公司以收购乙公司所属的一家全资子公司(下称丙公司)的资产折合60万美元,另以机器设备折合30万美元和货币资金20美元出资;乙公司以建筑物和土地使用权折合80万美元和货币10万美元出资。
(3)合营各方认缴的出资分两期进行,即自合营企业成立之日起3个月内,合营各方必须将除货币资金之外的其他出资投入合营企业;其余的货币资金则应于2005年9月30日之前缴付完毕。
(4)合营各方按出资比例进行收益分配。
(5)合营企业的董事会由5名董事组成,其中:甲公司委派3名,以公司委派2名。合营企业的董事长由甲公司委派,副董事长由乙公司委派。甲公司与乙公司在签订合营合同的同时,还签订了一份收购协议,该协议规定:甲公司收购乙公司所属丙企业的资产,并将该资产作为其出资投入合营企业,收购价款总额为60万美元,甲公司自合营企业正式成立之日起3个月内,向乙公司支付36万美元,其余24万美元在1年内付清。该协议规定的付款方式已经有关审批机关批准。
2、合营企业成立后,合营各方按照合营合同的规定,履行了第一期出资义务。在进行第二期出资义务时,甲公司则由乙公司作担保向银行贷款20万美元交付了出资;乙公司则由其母公司作担保向银行贷款10万美元交付了出资。甲公司依照与乙公司签订的收购协议于2004年12月28日向乙公司支付了36万美元,其余收购款尚未支付。
3、在合营企业经营期间,按照合营合同的组织机构进行管理,甲公司在合营企业中行使决策权。2006年2月,甲公司经营发生困难,遂向乙公司提出将其在合营企业所持股份转让给美国的丁公司,乙公司表示同意。要求:根据上述事实,回答以下问题。
(1)合营各方两期缴付出资的行为是否符合规定?并说明理由。
(2)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的收购协议规定的支付收购价款的方式是否符合规定?并说明理由。
(3)甲公司现时可否在合营企业中行使决策权?并说明理由。
(4)如果甲公司将在合营企业中所持股份转让给丙公司,应履行何种法律手续?
二、案例分析:
1、甲、乙、丙拟共同设立一家有限责任公司,并共同制定了公司章程草案。该公司章程草案有关要点如下:公司注册资本总额为600万元。各方出资数额、出资方式以及缴付出资时间分别为:甲出资180万元,其中:货币出资70万元、计算机软件作价出资110万元,首次货币出资20万元,其余货币出资和计算机软件出资自公司成立之日起1年内缴足;乙出资150万元,其中:机器设备作价出资100万元、土地使用权出资50万元,自公司成立之日起6个月内一次缴足;丙以货币270万元出资,首次货币出资90万元,其余出资自公司成立之日起第2年缴付100万元,第3年缴付剩余的80万元。
(1)公司成立前出资人的首次出资总额是否符合《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并说明理由。(2)公司出资人的货币出资总额是否符合《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并说明理由。
(3)甲以计算机软件和乙以土地使用权的出资方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并说明理由。(4)甲、乙、丙分别缴纳出资的时间是否符合《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并分别说明理由。2、2006年4月3日A企业、B企业等6家作为发起人共同发起设立方式成立甲上市公司,2007年6月,甲公司获准发行7000万股社会公众股,并于同年9月10日在证券交易所上市。2009年4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在对甲公司的例行检查中,发现一下事实:(1)2008年5月6日,A企业将持甲公司的全部股份转让给了C公司,直到同年5月16日,C公司未向甲公司报告。
(2)2008年6月8日,甲公司董事会召开会议,通过了拟发行公司债券的方案和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发行公司债券方案的决议。
(3)2008年6月26日,在临时股东大会上,除审议通过了发行公司债券的决议以外,还根据B企业的提议,临时增加了一项增选一名公司董事的议案,并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
(4)2008年7月20日,甲公司董事李某未经董事会同意,投资设立了乙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虽然经营业务与甲公司无关,但与A 企业和B 企业对此发生交易。要求:
根据以上事实并结合法律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1)A 企业转让甲公司股份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说明理由。(2)甲公司董事会决议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说明理由。
(3)甲公司临时股东大会通过发行公司债券的决议和增选一名公司董事的决议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说明理由。
(4)李某设立乙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与A企业和B 企业多次发生交易的行为是否违反法律规定?说明理由。2008年12月19日,甲公司将76万元投资款以转账支票形式交给乙公司。当日,乙公司将支票交存其开户银行。同年12月20日,乙公司认为76万元投资款已经划拨入账,为支付购货款而签发了面额为38万元和15万元的转账支票两张。但当时乙公司账户存款余额仅有13万元,不足以支付所签发的转账支票,其上述两张转账支票均被其开户银行退票,并被银行罚款3万元。12月21日,甲公司签发的转账支票被其开户行以“支票空头、存款不足”为由退票,此时乙公司始知76万元投资款没有划拨入账。为此,乙公司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甲公司支付76万元票款及利息,并赔偿其被银行罚款造成的损失。
【案例题2】
2004年1月20日,甲公司根据与乙公司签订的货物买卖合同,按照约定签发了金额为10万元的银行承兑汇票,承兑人为甲银行,到期日为2004年11月1日。汇票在甲公司交给乙公司前被甲公司遗失。甲公司于2004年8月1日登报声明作废,又于同年9月1日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法院于当天通知甲银行停止支付。公示催告期限届满时,甲公司未向法院申请除权判决。甲公司后来交付给乙公司的是遗失的汇票复印件和甲银行于2004年8月20日出具的说明函。在汇票复印件上的持票人签章栏内,加盖了甲银行的汇票专用章,但是没有甲公司的签章。甲银行说明函的内容是:由于汇票被出票人遗失,出票人已登报声明作废,因此同意在复印件上加盖本行汇票专用章,作为收款人向本行收款的有效依据;汇票到期后,收款人必须派员凭此复印件结算票款项。乙公司按照复印件记载的日期,在到期后持上述复印件向甲银行提示付款时,遭到甲银行拒付。
请问(1)乙公司是否有权要求甲银行承担票据责任?为什么?
(2)乙公司的权力如何得到保护?
【案例题3】
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价值10万元的货物并开具银行承兑汇票。乙公司收到汇票后,将汇票作为向个体户丙购买原材料的预付款先行支付。丙收到该汇票后,将其赠与丁。丁于2005年5月1日持票向银行请求付款时,银行拒绝付款。丁考虑到乙公司效益较好,遂向乙公司形式追索权。
请综合分析并回答本案涉及的下列法律问题:(1)丁的付款请求权得不到实现,()。
A、可以不按照银行、丙、乙公司和甲公司的先后顺序行使追索权
B、必须按照银行、丙、乙公司和甲公司的先后顺序行使追索权
C、在对乙公司进行追索的同时,对丙、银行和甲公司仍然可以行使追索权D、在对乙公司进行追索后,对丙、银行和甲公司就不能行使追索权
(2)下列关于丁的票据权利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丁无偿取得票据,不享受背书转让权
B、丁因赠与而继受取得票据权利,其享有的票据权利与前手相同 C、丁所享有的票据权利不能优于其前手的权利
D、丁所享有的票据权利可以优于其前手的权利
(3)丁行使追索权时,可以请求被追索人支付的法定金额和费用包括()。A、被拒绝付款的汇票金额
B、汇票到期日起至清偿日止汇票金额的利息 C、取得有关拒绝证明的费用 D、因行使追索权产生的误工费
(4)丁对前手的追索权应当在()前行使。A、2005年8月1日
B、2005年11月1日 C、2006年6月1日
1、电信和联通是否在中国宽带入网市场占支配地位?经营者具有支配地位是否违反《反垄断法》并分别说明理由。
答:⑴电信和联通在中国宽带入网市场占支配地位。运营商是否存在垄断,首先要看是不是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其次是看是不是通过自己的市场支配地位来排挤竞争,从而获得垄断利润。①本案的相关市场无疑是宽带入网市场,这个市场是全国性的市场。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强势的互联网接入服务,其他互联网接入服务是通过批发中国电信或者中国联通的宽带进入互联网络向其用户提供互联网服务。
②中国的95%互联网国际出口宽带、90%的宽带互联网接入用户和99%互联网内容服务商都是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进行宽带接入,因此这两家企业在中国互联网接入服务市场上构成双寡头垄断。
③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各自在中国南部和中国北部提供宽带入网服务,它们的宽带基础设施基本是相互独立的,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互联互通的程度不是很高,这个案件中相关市场在相当程度上也是区域性的,即两家电信企业在它们各自相关的区域市场上都是几乎占百分之百的份额,从而可以判断这是两个垄断性的企业。
⑵经营者具有支配地位不违反《反垄断法》。反垄断法不反对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但反对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垄断行为,反对具有或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2、电信和中国联通主要涉嫌何种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两家企业能否以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有自由定价权为自己的行为辩护?分别说明理由。答:⑴①电信和联通在中国宽带入网市场占了支配地位,中国的宽带互联网的骨干网的经营者只有联通和电信两家,一方面他们自己直接开发用户,面向个人用户或者大企业;另外一方面,他们又把自己的带宽来租赁给其他一些所谓的二级运营商,比如铁通、长城宽带、北京歌华等,他们对二级运营商的租赁叫做批发价,批发价是二级运营商租赁之后,再去给市场上的消费者或者终端使用者,但是这就和电信、联通自己的零售市场直接面向用户市场发生竞争,所以电信和联通给二级运营商的价格非常贵,利用他们的垄断地位严重的压制了竞争。②经营者具有支配地位违反了《反垄断法》。因为电信、联通对不同客户的待遇差别很大,即“同一种产品,不同用户、不同价格”。其没有正当理由,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差别待遇是对市场的其他主体进行不公平的交易或排斥竞争对手的行为,违反了《反垄断法》。
⑵电信和中国联通想以自由定价权这一条为自己的行为辩护是行不通的。①电信和中国联通主要涉嫌“差别待遇”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我国《反垄断法》第17条第6款对此的规定是:“没有正当理由,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在价格交易等交易条件上实行差别待遇。”电信和中国联通不能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由定价权为自己的行为辩护。②企业在现代经济市场中并不拥有绝对的没有限制的自由定价权,即便是在崇尚自由市场经济的国家,法律,包括反垄断法也要对企业的自由定价权进行限制,这是基于社会整体利益的考虑。③电信和中国联通的“价格歧视”行为并不是经过竞争形成的市场价格,而是竞争被控制后人为形成的价格,这时他们行使自由定价权的行为已损害了市场经济的基础。反垄断法对电信和中国联通行使自由定价权进行限制时,实质意义上市维护了那些无力与电信和中国联通讨价还价的相对交易方的利益,实现了实质意义上的公平、公正。所以电信和中国联通想以自由定价权这一条为自己的行为辩护是行不通的。
3、如果电信和联通垄断行为成立,应如何追究其法律责任?
答:如果联通和电信的垄断行为成立,那么则要宣布电信和联通的垄断举措无效,并且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同时,要对其进行罚款,并要求其给予受害人赔偿。也可以提起诉讼并提出民事,刑事处分建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可由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上一年度销售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同时根据第五十条规定,电信与联通应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4、有人认为,发改委在调查结论未出的情况下,就在全国影响力巨大的媒体上公布此事的做法“欠慎重”,涉嫌违反了反垄断法的相关规定。你对此怎么看? 答:我认为发改委在未得出结论之前,就公布此事是欠妥的。根据我国2008年生效的反垄断法第44条,“反垄断执法机构对涉嫌垄断行为调查核实后,认为构成垄断行为的,应当依法作出处理决定,并可以向社会公布。”根据这项法律条款,发改委涉嫌违反了反垄断法的相关规定。电信联通是否真正地进行垄断,不能只是未形成定论的推测告诉大家。而是用证据,用数据,用确凿的结论给大众一个解释。假如调查结果是无辜的,但是这件事给电信联通带来了恶性舆论伤害也是难以挽回。只有按着法规行事,符合规定,企业才会信服,政府才有公信力,民众才会得到保障。
5、有观点认为,此次反垄断调查是一场“与普通消费者无关的神仙战”,因为它针对的是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专线接入市场问题,不论发改委调查的最终结论如何,都与普通宽带用户无关。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不赞同。①此次发改委反垄断调查针对的是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专线接入市场的垄断问题。也就是说,无论发改委反垄断调查最终结论如何,都与普通用户的宽带价格没有关系。然而“电信垄断”一词仍然极大地引发了公众的共鸣。②发改委认为,已基本查明两公司在互联网接入市场上共占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市场份额,肯定具有支配地位,两家企业利用市场支配地位对竞争对手给出高价,涉嫌存在价格歧视。若事实成立,则可能处以高达数十亿元的罚款。③看似是企业利益之争,其实与普通用户也大有关系。首先,垄断局面的存在,不利于消费者享受更低廉的价格和更优质的服务。据有关部门初步估算,如果市场上形成有效竞争,未来5年可以促使上网价格下降27%—38%,至少为消费者节约上网费用100亿至150亿元。其次,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尚未实现充分互联互通,不仅影响上网速度,还会提高上网成本。
针对公共经济部门效率评价的种种特殊情况, 西方国家把绩效评估方法和工具引入到公共管理领域, 使绩效评价在政府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绩效评价管理是指利用绩效信息协助设定统一的绩效目标, 进行资源配置与优先顺序的安排, 报告是否成功符合目标的管理过程。简单来说, 就是制定绩效目标, 评价考核目标的完成情况, 通过利用评价结果, 达到提高公共经济部门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目的的循环过程。
据此理论依据, 笔者以深圳市某公益性科研单位所承担的一项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的绩效评价过程为例, 尝试对我国公共经济部门引入绩效管理的模式和思路进行尝试和探索, 以期从相关视角切入, 为公共经济部门绩效管理理论的探讨提供有益的帮助。
一、项目基本概况
太阳能光伏产业是近年来新兴的新能源产业, 该产业的高速发展凸显了标准缺失的问题。为此国家质检总局下达了科技计划项目“《太阳能光伏中空玻璃》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预研”, 该项目于2008年立项, 深圳市某技术研究院 (财政核拨补助事业单位) 承担项目研究工作, 协作单位为深圳市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某检测研究机构 (财政核拨补助事业单位) , 深圳市某技术研究院承担主体科研及预算执行工作。
(一) 项目总体目标
该科技计划项目的总体目标是:完成《太阳能光伏中空玻璃》国家标准以及国际标准提案的可行性分析报告。该项目将对国内外太阳能光伏中空玻璃相关标准及技术法规的进行深入的分析及研究, 并对国际上太阳能光伏中空玻璃产业的技术发展现状进行动态的跟踪。根据我国太阳能光伏中空玻璃产业的技术发展现状, 研制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太阳能光伏中空玻璃》的国家标准提案及相关的系统、部件、安装等一系列标准的研制计划方案,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将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填补该领域国际标准空白的可行性分析。
(二) 项目考核内容
第一, 分步完成国内外相关标准的收集、整理以及国家标准《太阳能光伏中空玻璃》的起草、制定等工作。
第二, 对太阳能光伏中空玻璃幕墙相关的系统、部件、安装等系列标准进行分析和研究。
第三, 形成《太阳能光伏中空玻璃》国家标准报批稿以及国际标准提案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三) 项目研究进度
根据项目研究内容, 项目计划实施年限为1年, 由于在国家标准相关测试验证工作中, 各厂家样品生产安排时间不一样, 以及检测机构测试时间安排等协调问题, 使得测试验证工作比预期的要长, 导致项目不能按预计时间结项, 结项时间延迟到2011年6月。项目研究的具体进度如下:
1.2008年12月-2009年2月, 资料收集、整理;
2.2009年3月-6月, 资料分析对比;
3.2009年7月-12月, 《建筑用太阳能光伏夹层玻璃》和《建筑用太阳能光伏中空玻璃》国家标准编制;
4.2009年9月-2010年8月, 国际标准工作组提案及其后续工作;
5.2010年5月-12月, 国家标准试验验证;
6.2010年9月-12月, 国际标准提案及后续工作;
7.2010年12月-2011年6月, 起草研究报告, 完成国际标准提案的编制, 形成提案的征求意见稿。
二、项目经费使用情况
该项目总的经费预算为人民币379万元, 实际支出经费391.23万元, 包括购买项目实施所用的设备。项目的经费决算情况具体如下:
(一) 项目收入
《太阳能光伏中空玻璃》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预研项目的收入预算数379万元, 实际数391.23万元, 全部为单位自筹。
(二) 项目支出
该项目的支出总额为391.23万元, 主要支出内容如下:
1.相关业务费196.28万元。其中, 材料费8.00万元;燃料及动力费35.00万元;试验费97.00万元;会议费32.00万元;调研费16.00万元;资料费8.28万元。
2.设备费117.00万元。其中, 购置费95.00万元;试制费22.00万元。
3.管理费24.00万元。
4.国际合作与交流费10.75万元。
5.其他费用43.20万元。
三、项目成果及效益分析
(一) 项目成果分析
该项目对国内外太阳能光伏中空玻璃相关标准及技术法规进行深入的分析及研究, 并对国际上太阳能光伏中空玻璃产业的技术发展现状进行动态的跟踪。根据我国太阳能光伏中空玻璃产业的技术发展现状, 同时鉴于太阳能光伏夹层玻璃是太阳能光伏中空玻璃的基础, 开创性地研制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建筑用太阳能光伏夹层玻璃》和《建筑用太阳能光伏中空玻璃》国家标准报批稿,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将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填补该领域国际标准空白的可行性分析, 经长期参与和承办相关国际标准化组织会议, 与光伏及玻璃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密切沟通, 提出了太阳能光伏夹层玻璃国际标准提案草案。与此同时, 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光伏玻璃企业的样品, 委托权威检测机构, 针对标准开展系统、严密的试验验证工作。为今后进一步深入开展太阳能光伏玻璃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 项目创新点分析
目前太阳能光伏玻璃相关技术标准严重缺失, 成为光伏产业健康发展严重制约因素, 太阳能光伏中空玻璃国家标准的建立将有利于完善太阳能光伏玻璃标准体系, 推进产业技术进步和升级;通过参与国际标准化的系列工作, 跟踪和研究国内外太阳能光伏玻璃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发展趋势, 形成国际标准提案, 为中国太阳能光伏玻璃生产经营发展提供标准化技术支撑, 增强国内企业国际竞争力。
(三) 经济效益分析
国际标准提案增加我国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参与度和影响力, 促进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 从而带来经济效益。国际标准化工作是国际大家庭共享国际资源、为人类造福的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对于国家和企业来说, 在国际标准上的有效话语权能够保护自身在全球市场上的地位, 代表着自身的实力。谁掌握并领导着先进技术的标准, 谁就能占领更大的市场, 否则就会受制于人。
建筑用光伏玻璃行业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兴行业, 处于标准缺失的状态, 产品检测、工程验收及国家对太阳能光伏行业的补贴政策亟待标准支持。建筑用光伏玻璃产品工作组的成立将推动这一新兴行业的标准制定, 推动标准早期介入, 为行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 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建筑用玻璃结合这一新兴技术涉及众多产业, 包括太阳能电池原材料加工、光伏应用产品开发、太阳能光伏电站设备、光伏玻璃幕墙以及传统玻璃行业等。
该项目适时地在ISO/TC 160建筑用玻璃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太阳能光伏玻璃国际标准提案, 将使我国本新兴行业在起步阶段即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并为我国企业今后持续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和争取话语权创造有利条件, 为我国太阳能光伏玻璃行业抢占国际标准制高点奠定基础, 进而促进我国光伏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国际竞争力, 保障和维护我国企业的利益。
(四) 社会效益分析
国际标准提案有利于树立我国以人为本的国际形象, 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标准化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 有成百上千的标准已经或正在帮助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标准是保证产品、服务和系统达到民众要求的重要保障。我国标准化一直体现着“以人为本”的原则, 国际标准提案对于贯彻“以人为本, 关爱生命”的指导思想, 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指导方针, 努力消除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 积极防范意外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从而提升了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标准化的国际地位, 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
国际标准提案有利于保护人身健康安全。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 新结构、新材料、新产品不断出现, 一些与普通消费者有直接接触的产品迅速应用, 这不仅对技术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使安全管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国际标准提案考虑太阳能光伏发电设施的抗冲击性能、耐久性能以及电气性能, 从机械安全、建筑安全和电气安全等各方面防止对人身安全带来的潜在影响, 对保护人身安全, 促进太阳能光伏产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四、项目绩效评价结论
通过上述绩效评价分析过程,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该科研计划项目在计划期间内按进度完成了相关研究任务, 较为合理准确地执行了原经费预算, 决算结果符合科技项目经费开支要求。项目成果能够达到预定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考核内容, 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技术创新, 同时体现出应有的经济性和效益性。该项目的绩效评价过程及结果得到了相关政府监管部门的充分肯定。
公共经济部门绩效管理是全新的项目管理模式, 加强绩效管理, 是深化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和加强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的必然要求。公共经济部门绩效的实现和评价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其绩效的评价体系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并在效率实现上下功夫, 使公共经济部门经济活动决策科学化、合理化, 有利于对公共资金的运行效益实施有效地监督。
参考文献
[1]温志鹏.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审计探析[J].中国外资, 2011 (11) .[1]温志鹏.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审计探析[J].中国外资, 2011 (11) .
[2]张子.友公共经济部门的效率现状与提升[J], 法制与经济, 2006 (2) .[2]张子.友公共经济部门的效率现状与提升[J], 法制与经济, 2006 (2) .
[3]李新.基于绩效管理的公共部门绩效审计研究[J], 管理世界, 2010 (9) .[3]李新.基于绩效管理的公共部门绩效审计研究[J], 管理世界, 2010 (9) .
[4]刘铁生.浅谈国家审计如何推进完善政府绩效管理[EB/OL].2012-01-06http://www.audit.gov.cn/n1992130/n1992150/n1992576/2906522.html[4]刘铁生.浅谈国家审计如何推进完善政府绩效管理[EB/OL].2012-01-06http://www.audit.gov.cn/n1992130/n1992150/n1992576/2906522.html
摘 要 21世纪,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新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宏观经济管理工作面临新的环境。宏观经济管理是一个由管理目标、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手段等诸多要素构成的系统,要科学有效地提高政府宏观经济管理能力,以应对入世的挑战,就必须对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系统要素进行协调配套的创新。
关键词 宏观经济管理 创新思想
一、目标的创新
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即政府在宏观经济管理方面所要达到的国民经济运行状态的预定目的,它实际上决定着管理的内容重点和着力方向,同时也是评价宏观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因此,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创新对于整个宏观经济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随着宏观经济运行的具体情况不同,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重点亦不同。当经济过热时,控制经济增长速度就成了重点目标;经济不景气时,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就成为重点目标。重点目标的实现,能够带动其他目标的实现,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首要目标是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其次是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保持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大体平衡,是实现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前提。历史上,每一次经济出现大起大落,都是源于经济总量平衡出现问题。在经济上升阶段,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的欲望增强,合理把握总需求的增长尤为必要。目前,居民消费行为已趋于成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比较稳定,除个别热点产品外,不会出现排浪式消费热潮。因此,合理控制投资增长速度,特别是支撑投资增长的银行贷款增长速度,就成为保持总量平衡的关键之举。在总量平衡中,经常项目收支平衡尤为关键。例如,今后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势必增加对进口商品的需求。 再如,我国持续采取的刺激内需的政策,也会刺激进口的需求。
二、主体的创新
所谓宏观经济管理主体,是指依法成立、履行着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政府组织机构。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主体创新的内容是塑造现代政府主体,具体表现为组织创新和人员创新两个方面。其组织创新的实质是进行政府机构改革,其主要内容是改革政府职能、确立政府规模与提高政府效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经济的重要职能是监管市场运行,维护市场秩序,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在宏观经济发展中掌好舵,而不是去划桨,鼓励和调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划桨的积极性,掌好舵。要按照政企分开原则,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公共决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质量,实现由微观直接的干预向宏观间接调控的转变;按权责一致原则,调整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权限,明确划分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防止职能交叉,克服多头管理、政出多门、互不负责的弊端;按照精简、统一的原则,调整政府组织结构,加强宏观经济调控部门,调整和减少专业经济部门,适当调整社会服务部门,加强执法监管部门,发展社会中介组织;按照效能原则,确立最优政府规模,政府最优规模应是边际政府交易成本和边际市场交易成本、边际制度收益和边际制度成本分别相等的那一点上;按照效率原则,要以尽可能少的机构、人员去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务,以降低政府工作的成本,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关键是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要定位。不仅要进行组织创新,而且要进行人员创新,即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从而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的高效运作。
三、客体的创新
宏观经济管理客体即宏观经济管理主体的管理对象,具体包括:国民经济总量和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基本建设投资的规模、结构和效益;消费基金的规模、结构和水平;进出口贸易总额和国际收支的平衡;国内生产总值的分配和再分配;生产布局和地区协作等。
四、手段的创新
宏观经济管理手段是政府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时所采用的有助于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一切手段,它包括软件方法,如经济方法、法律方法、行政方法,也包括各种硬件,如各种传媒和网络等。管理手段是决定管理效能的关键因素,能否进行管理手段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政府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发挥水平。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我们进行管理手段的创新,就是要运用法律手段来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原因在于:一方面,我国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主要依靠法律手段调节经济的运行。另一方面,关于宏观经济管理的手段问题。人们一般的提法是:宏观经济管理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无论如何,在一个法制健全的国家,重要的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一般都会采取法律的形式,以法律为依据,以相应的法律作保证,避免主观随意性。
宏观经济管理手段的创新还包括实现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与网络化,即进行电子化政府建设。为此必须高度重视“电子政府”的建设,努力构建我国“电子政府”的完善体系,加快网上“政府工程”的实施步伐,必须加速构建覆盖全国的“政务网”体系,加强政府网站管理,探索政府上网良性发展的运行机制,以办公自动化为突破口,推进政府管理手段信息化。
我国公共管理中存在许多问题,如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府运行成本逐年增长,公共投资项目启动盲目等等,平衡记分卡是高效的绩效评估工具之一,平衡记分卡从其本身所涵盖的领域来看,他的影响将涉及管理理念的转变,管理技术选择,组织再造乃至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革等多个方面,引入平衡记分卡绩效评估方法有其必要性,平衡记分卡是高效的绩效评估方法,平衡记分卡的引入无疑将引发一场新公共管理的革命。它的核心理念在于谋求组织发展的平衡性和可持续性,它是一种多元化、多维度的平衡理念和模式,以平衡计分卡为基础研究党政部门绩效体系,对于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推动公共战略有效执行,促进党政部门工作目标细化、量化、科学化,改进党政机关内部運行机制,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郑辉.有关宏观经济的短期动态稳定性——兼论宏观经济管理的工程智慧.世界经济情况.2010(01):4-9.
【经济法有关案例+分析】推荐阅读:
国际经济法期末复习指导案例分析答案09-24
经济学案例分析及答案11-02
经济法有关的论文06-11
经济法案例库11-14
国际经济法案例及答案07-14
经济法基础第一章案例12-07
《经济法》课堂的情景案例教学法06-03
区域经济经济运行分析06-22
民事经济纠纷案例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