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科学素养测试题

2024-09-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升初科学素养测试题(精选7篇)

小升初科学素养测试题 篇1

1.下列哪个成语和“道听途说”词意更接近?

A.空穴来风B.三人成虎

(B)空穴来风: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三人成虎: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

A.月亮B.姻缘

(A)婵娟的意思常用者有三,1、形容姿态曼妙优雅;

2、美女、美人;

3、形容月色明媚或指明月。这里的婵娟是第三种。

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A.苏州

B.房屋

C.酒 D.庄稼(C)屠苏,酒名。古代中国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以避瘟疫。

4.“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A.左手在外

B.右手在外(A)因为古人认为杀人时拿刀都是用右手,右手在前杀气太重。所以右手握拳,用代表友好的左手在外,把右手包住。

5.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A.忠耿正直

B.刚愎自用

(A)红色的脸谱表示忠勇侠义,如关羽、妾维;黑色的脸谱表刚烈正直、勇猛鲁莽,如包拯、李逵等;白色的脸谱表奸臣坏人,如曹操、赵高等

6.《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 A.浑水摸鱼

B.反戈一击

C.笑里藏刀

D.反客为主

(B)胜战计: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 敌战计: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 攻战计: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混战计:釜底抽薪、混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guo;并战计: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败战计: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

7.“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A.窗户

B.卧具

C.井上的围栏(C)围栏是传统解释,但目前存在争论,有以下几种说法。一指井栏,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二“窗”的通假字。三取本义,即坐卧的器具。

8.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提到了“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羽扇纶巾”形容的是下面哪位历史人物?

A.诸葛亮

B.周瑜

C.曹操

(B)形容态度从容。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公瑾即周瑜。后来成书的《三国演义》为了刻画蜀汉正统形象,及美化诸葛亮,把周瑜的羽扇纶巾“给了”诸葛亮。

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A.中秋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七夕节(B)语出欧阳修词:《生查zha子•元夕》,元夕即元宵节。

10.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ren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A.一个成年人的高度

B.成年人一臂的长度 B)古代长度单位。《说文》:仞,伸臂一寻八尺也。11.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

A.落霞与孤鹜wu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C)水墨画追求意境,一般不用太艳的颜色来表现,所以落霞和荷花都没办法表现得很好,水墨画体现不出月光洒在地上的样子,所以更不可能是B。12.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

A.隔岸观火

B.暗度陈仓

C.背水一战

D.破釜沉舟(D)项羽破釜沉舟,一战成名。

13.《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

A.乌

B.巫

C.肖

D.萧

(C)“肖”“萧”本为不同的姓。“萧”是大姓,萧何,萧太后“肖”则是小姓,历史上曾寥若晨星地冒出过“肖”姓,但非常罕见。

14.“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

A.男角

B.女角

(A)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旦行是扮演各种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女性角色;净行俗称花脸,又叫花面。一般都是扮演男性角色;丑行又叫小花脸、三花脸。15.我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 A.使用十八种兵器的技能

B.十八种武术动作

(A)中国武术的一个传统术语,也称“十八般兵器”、“十八般武器”,现代人对“十八般武艺”的理解是泛指多种武器,或多种技能。

16.从事贸易活动的人叫做“商人”,这跟历史上的商代有关吗?

A.有关

B.无关

(A)商人的出现确实和商代以物易物兴盛有关,而这种行为也使得商部落迅速发展起来。周朝建立后,商朝的后裔,商族人由统治者变成了周朝的奴隶,生活每况愈下。商族人为了过上好日子,纷纷重操旧业——做生意。久而久之,人们便有了这样的看法:商族人就是做买卖的人。后来,人们简称商族人为“商人”,这一称呼一直沿用至今。17.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

A.戊

B.戍

C.戌

(A)戊读wù,天干甲乙丙丁戊;加横xū,地支亥字前位戌;加点shù,军队防守去卫戍。18.诸子百家中名家的特点是注重逻辑辩证,以下哪个典故能体现名家的这一特点? A.白马非马

B.指鹿为马(A)指鹿为马的是赵高。白马非马则是一个著名的逻辑问题。19.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A.早上

B.中午

C.傍晚

(C)古时候的婚礼是晨迎昏行,早上男方去女方家迎娶新娘,黄昏举行婚礼仪式。“婚”字,拆开为“女”“昏”,其中“昏”即黄昏时刻。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会在黄昏行娶妻之礼。2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

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C.公生明,偏生暗

(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出自《太子少傅箴jian》中,它形容环境对人的影响。2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

A.《孟子》

B.《庄子》

(A)出自《孟子·公孙丑下》: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22.我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请问“欧体”是指谁的字体?A.欧阳修

B.欧阳询(B)欧阳询,唐朝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23.文学史上被称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谁?

A.李贺

B.李商隐

(B)李商隐和杜牧都是晚唐诗人。李贺则是盛唐诗人,有“诗鬼”之称。“大李杜”是李白和杜甫。24.“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B)古代中国人主要生活在黄河流域;而且黄河自古容易缺口,是历朝历代治理的重点。25.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的石狮一般都是:

A.左雄右雌

B.左雌右雄

(A)“左”与“右”两个字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左下是工,工为男。右下为口,从事辅助性工作,为女,处于从属的地位。

26.“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 A.丈夫把头发束起来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C)结发,汉族婚姻习俗。一种象征夫妻结合的仪式。当夫妻成婚时各取一根头发,合而作一结。27.“鄂尔多斯”在蒙古语中是什么意思?

A.大草原

B.盛产羊毛的地方

C.众多宫殿

D.美丽的地方

(C)“鄂尔多”在蒙语中是“宫帐”的意思;“斯”是表示复数的词,即“很多”。28.《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

A.玄奘

B.鉴真

(A)玄奘是自行去印度的,鉴真则是东渡,把佛法传到日本。

29.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的是:

A.扁鹊

B.华佗

C.孙思邈

D.李时珍(C)扁鹊、华佗为神医;李时珍则被称为医圣、药圣。

30.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

A.十个

B.十二个(A)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gui;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si、午、未、申、酉you、戌xu、亥。31.被誉为“万园之园”的是:

A.颐和园

B.圆明园

(B)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朝一座大型皇家宫苑,面积340多公顷,有“万园之园”之称。32.“水”字属于下列哪种汉字构成方式?

A.象形字

B.表意字(A)是整体象形,水流动的波纹形状。33.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 A.文章

B.画作

C.乐曲

(C)阳春白雪最早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下里巴人最早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现在,阳春白雪,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下里巴人,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34.京剧《贵妃醉酒》是根据哪部古代戏曲改编而成的? A.《桃花扇》

B.《长生殿》

C.《牡丹亭》

D.《南柯记》

(B)《长生殿》是清初剧作家洪昇的剧本,取材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讲的是唐玄宗和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

35.孟子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里“规矩”的意思是: A.法律法度

B.美德善行

C.圆规曲尺

D.道德准则

(A)规:画圆的工具,今指圆规。矩:画直角或方形的工具。两字组合在一起表示校正圆形﹑方形的两种工具,多用来比喻标准法度。

36.“一琴一鹤”所形容的是:

A.为政清简

B.平安长春

C.淡泊名利

(A)原指宋朝赵抃去四川做官,随身携带的东西仅有一张琴和一只鹤。形容行装简少,也比喻为官清廉,为政清简。

37.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A.黄河

B.长江

C.淮河

(B)指长江。

南北朝的时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陈国以长江为界。隋文帝杨坚取代北周建立了隋朝后,决心要灭掉陈国,说了这句话:“我是全国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因为有一条像衣带那样窄的长江隔着,就看着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们吗?”后来人们就用“一衣带水”来比喻只隔了一条狭窄水域的,靠得非常近的两地。38.“讳疾忌医”典故中的君王是:

A.齐桓公

B.蔡桓公

(B)扁鹊见蔡桓公,故事很出名。39.陕西省一块著名的“无字碑”,它与哪位皇帝有关?

A.秦始皇

B.武则天(B)无字碑是武则天的碑。

40.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A.人口数量

B.政治地位

(B)“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地区,宋朝皇帝姓赵 41.西湖的白堤的得名与哪位诗人有关?

A.白居易

B.李白

(A)西湖白堤,位于西湖东西向的湖面上,长约一公里。唐代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有诗云:“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42.孔子提倡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A.阴阳五行

B.天人合一

C.道法自然(B)A和C都是道家提倡的,儒家则以人为本。

43.拍电影时常用的“杀青”来表示拍摄完成,“杀青”原指什么? A.制作竹筒的一道工序B.加工新茶的一种方法

(A)“杀青”一词与古代制竹简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是非常有关联的。经过火烤处理的竹简刻字方便、防虫蛀,当时人们把这个工序叫做“杀青”。44.《孙子兵法》的作者是:

A.孙武

B.孙膑

(A)孙膑的叫《孙膑兵法》,又名《齐孙子》,系与《孙子兵法》区别之故。45.成语“白驹过隙”比喻:A.速度飞快

B.时光飞逝

(B)主谓式成语,本义指白色的骏马在缝隙前飞快地越过,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光阴易逝。出自《庄子·知北游》。46.下面哪个成语与秦始皇有关?

A.指鹿为马

B.奇货可居

C.图穷匕见

(C)图穷匕见说的是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奇货可居说的是吕不韦“投资”秦始皇父亲的故事;指鹿为马则是赵高“欺负”秦始皇儿子秦亥的故事。47.下列选项中与“亡羊补牢”意思最接近的是:

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祝之所伏 C.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C)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意思雷同。48.王羲之对一种动物十分偏爱,并从它的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这是什么动物? A.鹤

B.鹅

C.鸡

D.鱼

(B)王羲之从鹅的步态姿势上获取运笔的灵感。49.“美”字最初的含义是:

A.羊大即为美

B.戴着头饰站立的人

C.土地里生长的花朵

D.远方茂盛的森林

(B)不少人以为美字由“羊”与“大”两个字构成,认为美是来源于古人认为羊大为美。其实不然,甲骨文中“美”其实是站立的人,头戴羽毛头饰的形状,后来简写时误作“羊”、“大”两个字。50.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A.初春

B.暮春

C.仲夏(B)绿叶茂盛,花渐凋谢,所以可以看出指暮春时节,也形容春残的景象。51.成语“机不可失”出自张九龄之笔,它的下句是:

A.时不再来

B.失不再来(A)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是对仗句。指时机难得,必需抓紧,不可错过。

52.俗语说“化干戈为玉帛”,干戈都是兵器,其中哪个指的是防御武器?

A.干

B.戈(A)干,象形字,象叉子一类的猎具、武器,本是用于进攻的,后来用于防御。戈,古代的一种曲头兵器,横刃,用青铜或铁制成,装有长柄。

53.“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文章

B.书法

(B)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54.《尚书》中的“尚”是什么意思?

A.上古

B.崇尚

C.官名

(A)“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的汇编。5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语出《三国志》,这是谁说的? A.诸葛亮

B.曹操

C.刘备

D.周瑜

(C)这句话是刘备在临终时嘱咐儿子刘禅所说的,意思是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坏事就去做,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善事就不去做。

56.如果在华佗去世后,曹操还想寻找一位名医为自己治病,他可以找下列的哪一位? A.扁鹊

B.孙思邈

C.李时珍

D.张仲景

(D)扁鹊,春秋战国时期名医;孙思邈,唐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只有医圣张仲景和曹操同一时代,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

57.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年龄,他们是: A.孔子和孟子

B.老子和庄子

C.汉高祖和汉武帝

D.周武王和周文王(A)孔子死时虚岁73岁;孟子死时虚岁84岁。58.“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说的是哪“三不知”? A.天文、地理、文学

B.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 C.孔子、孟子、老子

D.自己的姓名、籍贯、生辰八字

(B)三不知,指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另外,一问三不知也有装糊涂,假装不知道的意思,有明哲保身的意味。

59.古代战争中指挥军队撤退时要敲击:

A.鼓

B.钲zheng(B)击鼓就是敲战鼓;出击“鸣金”就是“鸣钲”,并非“鸣锣”。钲是古代的一种乐器,60.“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说的是哪位历史上的哪位才女? A.朱淑真

B.秦良玉

C.李清照

(C)“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去万个英雄汉;诗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这是著名诗人臧克家为李清照纪念堂题写的对联。

61.古人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劝谕人们要尊敬父母,这句话出自: A.《弟子规》

B.《三字经》

C.《千字文》

(A)出自《弟子规》。62.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

A.挂香包

B.插艾蒿

C.登高采菊

D.喝雄黄酒(C)登高采菊是重阳节习俗。(菊花八九月份开)

63.“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是宝玉对黛玉的第一印象,其中“靥”是指: A.酒窝

B.眼睛

C.嘴角

D.腮帮

(A)酒窝儿,嘴两旁的小圆窝儿。64.“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岁?

A.十五岁

B.二十岁

小升初科学素养测试题 篇2

一、这道小升初考试题暴露的问题

(一) 不适合考小学生

我们先来认识试题中的两个关键词:“知识”与“命运”。“‘知识’是:1.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2.指有关学术文化的。”“‘命运’是:1.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2.比喻发展变化的趋向。”这两

入社会, 从没品尝人生酸甜苦辣的小学生来说, 对这两个词的理解, 尤其是对这两个词之间的因果联系的理解与把握是比较困难的。因此, 要想他们很好地作答此题, 是不现实的。不要说那些只有十一二岁的小学生, 就是成人, 或是饱经沧桑的耄耋老人, 对这个问题都难以做出较为科学而全面的回答。人们常说,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由此可见, 能够真正领会“命运”内涵的人, 必须是成人, 或具有一定社会阅历的人, 让一些乳臭未干的小学生来谈“知识”与“命运”的关系实在太离谱。将那些考大学生, 抑或考职业人群的内容拿来考不谙世事的小学生, 可想而知, 这样的试题无论从哪个方面说都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作为“思想品德”学科考试题, 就更显得荒谬了。

只要在网上键入“命运”一词, 网友们对“命运”的解释或理解五花八门, 各不相同。笔者想问一下这道题的命制者:你们能结合社会实践、现实生活、国家政治制度和教育方针政策等科学而全面地阐释那道题吗?如果作为已经经历社会风风雨雨的命题者 (成人) 都不能对那道题做出科学而全面的阐释, 甚至感到模模糊糊, 却将它拿来考那些乳臭未干的小学生, 岂不荒唐可笑?

所以, 这道题不适宜小学生作答, 是一道考错了对象的考试题。

(二) 缺乏思想性和科学性

命制试卷是一项神圣而严肃的工作, 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和方法;如科学性原则、思想性原则、激励性原则等, 既要体现试题的效度, 又要确保试题的信度, 尤其要体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力避和远离消极、腐朽的试题内容。至于小学生试题, 更要注意思想性和科学性, 因为小学生的是非观念还未形成, 辨别良莠信息的能力差, 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和信息的影响, 因此, 必须贴近小学生的生活、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等。

笔者特意询问过几个考生, 问他们是怎样作答的, 有的说知识能改变命运, 理由还蛮多。——这些小考生大部分是平时聆听了一些心怀“知识能改变命运”思想观念的老师的说教而产生的一种“鹦鹉学舌”般的模仿行为, 并非对问题有了切身体悟和实质性的理解;有的说知识不能改变命运, 因为“命运”是上帝制定的, 人是无法改变的;有的说, 一个人仅有知识, 没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康的身体等, 知识是无用的……真是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 这是因为试题内容远离了考生——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等缘故。可见, 让小学生来谈“命运”, 而且还是在神圣的升学考试题中谈“命运”, 难道不是有问题吗?尤其是“命运”一词带有一定的“消极”和“迷信”色彩, 试想, 这样“阴暗而灰色”的问题叫小学生来思辨, 难道不怕这些“阴暗而灰色”的因素对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的小学生造成负面影响?

与其将这道题命名为“知识能改变命运吗?为什么?”, 还不如将其命名为“读书有用吗?为什么?”将“知识”改为“读书”, 贴近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认知水平和思维习惯, 显得直白, 易于理解, 便于作答;将“能改变命运”改为“有用”, 题目意思显得更具体, 更大众化和口语化, 尤其是没有了迷信色彩。这样一改, 既有助于学生对试题第二问的“为什么”的作答, 还增强了该题的思想性和科学性。

(三) 传递的思想观点有碍教育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质量, 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可是那道试题第一问的“标准答案”是“知识能改变命运”。很明显, 试题向人们传递了这样一种错误信息:“知识是万能的, 只要有了知识, 就万事大吉了, 人生就衣食无忧了。”所以, 该题的思想内涵与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国家法规相悖。依照那道题和该题第一问的“标准答案”来推理, 在学校教育中, 教师只要向学生灌输“知识”就行了, 没必要进行道德、情感、意志和个性等的教育, 也不必关注学生的身体;学生也不需要具备崇高的思想品德、丰富的情感、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身体素质等。

笔者斗胆地说, 我国教育经过了数十年的改革和发展, 各种各样、各类名目的改革此起彼伏, 耗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但得不偿失, “穿新鞋, 走老路”, 是每次教育改革的最终“收获”, 甚至还有“今不如昔”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提倡“因材施教”, 《礼记·学记》要求教育活动“不陵节而施”等等) 之嫌。在“知识能改变命运”的思想观念指导下的教育, 一张试卷决定学生的命运, 教育不讲“个性”, 漠视“差异”, 师生成了知识的奴隶, 没有节假日和双休日, 成年累月被“知识”撕扯着灵魂和肉体, 久而久之, 学生的灵性被死记硬背的“知识”吞噬殆尽, 失去了创造力, 成了外国人眼中的“标准学生” (只会背标准答案的学生) 。不少学生在“题海战术”中失去了自尊, 丧失了自信乃至生活的勇气和兴趣, 走向了沉溺网吧、早恋、酗酒、抢劫、杀人或自杀的道路, 使社会、家庭陷入痛苦的深渊。在教育的世界里, 科学、理性和人性已经渐行渐远。究其原因, 其中最主要的一点, 就是“知识能改变命运”这一原始的教育思想观念在捣鬼。。

“在以培养优秀人才为己任的刘道玉看来, 知识能力的过度开发会抑制人的能力和发展。保持第一名要用掉学生太多的精力, 状元不能代表什么。”“北大清华几乎招去了所有的状元, 他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又怎么样?如果继续争状元, 过去让我钦佩的北大清华就没有前途没有希望。”所以, 数学大师陈省身生前为中科大少年班题词:不要考100分。

(四) 试题命制者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责任心存疑

由上可知, 这道试题的命制者, 要么是专业素养问题, 要么是工作随意性问题, 这是当今社会教育越来越变得“混乱”或“无视科学”的例证。

为验证当下教师的专业素养, 主要是教育思想观念和专业水平, 笔者特意咨询过二十几位中小学教师, 笔者问他们:“知识能改变命运吗?”绝大部分教师回答:“能”, 只有少数几个教师回答:“不能”, 都列举了一些实例加以证明, 在这里不复述, 我们可以想象到。由此可见, 我国教师队伍的教育思想观念停滞不前或倒退现象严重, 专业化水平低下, 这样的教师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吗?回答肯定是否定的。因为教育思想观念决定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模式, 具体包括教师对教育和学生的认识及态度、对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方法和手段的运用等。

二、知识真的能改变命运吗

知识是死东西, 是一些没有生命的符号系统, 需要人的智慧系统来激活, 只有激活了的知识系统才能与人的智慧系统一道活动 (工作) 起来, 知识才能转化成生产力, 才能成为有价值和意义的东西。否则, 知识只能像那些堆在废品仓库里的破铜烂铁一样, 只有将破铜烂铁投入炼钢 (铁) 炉里冶炼之后, 才能变废为宝。可见, 缺少了人的智慧, 知识毫无用处。

每次世界中学生奥林匹克赛, 一等奖都是非我国中学生莫属, 为何我国的科学技术远远落后于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钱学森生前多次向温家宝总理质疑:“我们的学校为何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的话可谓寓意深刻。难道是我国的地理位置风水不好、不吉利, 影响了贵人的诞生?绝对不是!原因是我国的政治制度与管理体制制约了人才的发展, 我国目前尚不具备诞生和孕育杰出人才的环境和条件, 一是体制和制度的制约, 二是恶性循环的落后的经济条件的制约。

战国时期的赵括饱览兵书, 说起带兵打仗头头是道、满腹经纶, 可是他父亲死后, 赵王叫他带兵打的第一仗, 四十万将士全部被秦军活埋, “知识”最终带给赵括怎样的好“命运”?还如近些年高校频发研究生、博士生杀人或自杀事件, 能说这些人没知识吗?但他们为何自毁美好前程?主要原因有四:一是缺乏心理调控能力;二是私欲 (如虚荣心) 得不到满足;三是极端个人主义;四是漠视生命, 情感缺失等。所以, 上海海事大学女研究生杨元元在自杀前留下遗言:“知识不能改变命运”, “男子研究生毕业未找到工作回家种田, 父亲气急服毒”。

“……所谓‘知识改变命运’是一个美丽的谎言。李昌平早就说过, 农民的贫困是制度性贫困, 科技未必能够帮助农民致富, 反而会让农民更加贫穷;教育也未必能够让农民在未来致富, 却极有可能让农民在当下致贫……在社会底层的某个个人因为苦心读书, 龙门一跃, 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从而命运得以改变。这些故事对于某一个具体的个人, 可能是成立的。但是, 一个山村的整体, 却不可能通过这种方式而得到改变。正如一个打工妹, 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成为打工女皇, 居于跨国公司副总裁的高位, 但是打工妹这个阶层的整体, 不可能通过这种方式改变命运”。

由此可见, 知识是不能改变命运的。唯一能改变命运的, 是重视知识, 尊重人才, 不折不扣、一以贯之的国家政治体制和管理制度。

三三、规范教育行政决策和行为的设想

为了使教育行政部门真正起到监管、指导、引领教育的作用, 使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和行为符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及教育规律, 提升教育行政部门自身形象, 提高教育行政部门工作效能, 国家和有关部门务必着实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 提升教育科研人员的专业水平

命制中小学毕业或升学考试题的人一般是当地教育科研部门的教师或管理者, 要想各种考试的试题尽可能不出问题, 使每一个试题都具有价值和意义, 实现试题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激励性、有效性等和谐统一的目的, 党和政府必须建立教育科研人员学习考评制度, 促使教育科研人员边工作边学习, 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 提升专业素养, 确保教育思想观念和专业能力等与时俱进, 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成为当地教育队伍中的领头羊, 具有引领所在地区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思想观念更新、教育改革和教育科研水平提升、教育实践能力提高的本领, 不至于沦为一般教育工作者, 甚至落后于一般教育工作者。

(二) 进一步完善教育监管法规

时至今日, 我国仍然缺乏对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和行为的监管法规, 引发了诸多教育事故, 给教育带来了不少损失, 但由于追究责任人责任的法规缺失, 事故责任人即使有错, 甚至犯了罪, 也毫发无损, 助长了教育行政部门某些人的乱作为或不作为恶习, 扰乱了教育秩序, 本是维持和确保教育工作正常开展的教育行政部门, 变成了扰乱“师心”、制造教育混乱、阻碍教育与师生共同发展的帮倒忙者。因此, 进一步建立健全针对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管法规, 对一些教育事故, 如前面谈及过的地方教育科研部门随意命制试题以及后面谈及的教育行政部门违法违规审批、兴办义务教育阶段重点中小学等, 要有追究责任的法律依据, 以此严肃和规范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的决策和行政行为, 促使其科学决策, 严谨办事, 最终促进教育的正常化和科学化。再就是国家要建立社会、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教育监督举报机制, 赋予社会、家长、学生对教育行政部门的乱作为行为的监督、举报权利, 给社会、家长、学生提供监督、举报教育行政部门乱作为行为的平台及路径。

(三) 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举办选拔性入学考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还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 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 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依据上述法律规定, 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不得审批或默认兴办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 更不能带头或亲自操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选拔性入学考试, “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和民办中小学都必须均衡编班, 不得通过入学摸底考试、面试等手段, 对学生进行分等次编排所谓的重点班和非重点班。”据笔者所知, 不少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为了提升自己所在地区的教育质量和升学率等, 置国家法规于不顾, 或亲自督办, 或睁只眼闭只眼, 大办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 主要是中学, 这种情况十分普遍, 前面说的那个试题就是出自该县小学毕业生升该县的重点初中 (这个县有两所重点初中。该县每年近两万名小学毕业生, 两所重点初中每年共招生五百余名新生, 升学率只有25%左右, 比当今考重点本科还难) 的文化测试题。初中阶段分重点学校 (班) 和非重点学校 (班) , 这样会加剧学生的两极分化——好学生放在一起, 自然会更好;差学生放在一起, 只会越来越差, 因为他们失去了榜样和目标, 已经被学校和社会贴上了“差生”的标签, 自尊和自信失落, 加之缺乏优秀师资和应有的教育资源, 这些学生还能“优秀”起来吗?此等教育, 严重侵害了青少年学生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所以, 国家有关部门要严厉打击和惩处那些义务教育阶段“重点学校”的审批部门的责任人, 迅速取缔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 (班) ”, 这是为学生减负, 实现教育公平,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路径。

摘要:今年我国南方某县的小升初考试“综合科“”小学品德”部分有这样一道题“:知识能改变命运吗?为什么?”该题第一问的“标准答案”是“:知识能改变命运。”一看题目和“标准答案”, 就觉得这是一道既不适合小学生作答, 又缺乏思想性和科学性的试题。“知识能改变命运”的传统思想观念, 长期以来制约着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及规格。制定和完善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行为的监管法规, 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 是实现教育科学化、规范化和有序化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知识,命运,试题,问题,小学生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Z]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 2006 (6) .

[3]中青在线.北大教授:大学正培养利己主义者[DB/OL].

[4]张淑玫.男子研究生毕业未找到工作回家种田, 父亲气急服毒[DB/OL].

[5]田松.什么知识, 改变谁的命运[J]领导文萃, 2009 (2) .

小升初科学素养测试题 篇3

PISA科学素养测评的核心是考查科学能力,具体分为三个方面:1. 科学地解释现象;2. 评价和设计科学实验;3. 分析数据并作出科学结论。科学素养测评框架包含三个维度:科学基本观念、科学实践过程、科学情境。科学素养测试题目通常以单元形式组织,每个单元首先呈现一个问题情境(情境通常用文字、图表、模拟实验等形式出现),情境都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如台风、海啸、地震、海洋生物、大气、阳光、温室效应、细菌、冰山等等。每个单元包含若干道试题,均是从真实情境中提炼得出,以较为开放的形式设问,综合多学科知识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具体而言,PISA科学素养试题具有以下三个突出特点。

一、考查运用科学知识识别问题、获取新知的能力

PISA试题从生活实际情况入手,素材往往来自于身边的事与物,既贴近人类生活,又往往能从新颖角度设计,考出新意。在引导学生分析、研究、判断、解释的过程中,不仅考查学生是否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而且也考查出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案例1-1】无损探伤(笔者原创)

科学情境:无损探伤是在不损坏工件或原材料工作状态的前提下,利用物质的声、光、磁和电等特性,对被检验部件的表面和内部质量进行检查的一种测试手段。常用的无损探伤有:X光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渗透探伤、涡流探伤、γ射线探伤、萤光探伤、着色探伤等方法。有些无损探伤方法由于利用具有辐射作用的射线进行探测,如果使用不当会造成辐射事故,对人体安全造成威胁。

问题1:你认为对产品内部缺陷进行检测,利用“无损探伤”希望解决的问题是(答案可能不止一项):

A. 改进制造工艺

B. 降低制造成本

C. 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D. 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问题2:你认为文章中提到的无损探伤方法有可能探测到某个零件的哪些问题,请说明两种具体的可能表现。

案例1-1命题思路:通过此问题的考查,能够检测学生通过题干内容获取新知后,利用已有科学知识或者经验,对另一角度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重点考查了学生的演绎、推断能力。问题1的满分答案为:A、B、C、D;部分得分答案为:选择了A、B、C、D中的一部分;其它作答或未作答均为零分。问题2的满分答案为:零件中是否存在缺陷或不均匀性,给出缺陷大小、位置、性质和数量等信息,只要列举出其中2种均可;部分得分答案:只说出一项合理的表现;其它作答或未作答均为零分。

二、考查科学解释现象、根据证据得出结论的能力

PISA科学素养重点考查15岁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现象、根据实验获得证据、根据证据得出结论的能力,采用的考查方式形式多样,并且在PISA2015试测中得到优化。

在PISA2015试测中,科学素养试题的命制方式非常灵活多样,有的需要进行科学试验,有的通过已有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有的要求设计实验方案,还有的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采集数据,等等。试题能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更加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科学素养状况。

【案例1-2】无损探伤(续)

问题3:根据文章中的信息,下列哪一样可以在实验室里通过科学探究来解决,请就每项圈出“是”或“否”。

案例1-2命题思路:通过此问题的考查,能够检测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对于出现的研究课题是否能够利用实验(或者是否有必要实验)进行解决,重点考查了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的能力。问题3的满分答案为:否、是、是;其它作答或未作答均为零分。

【案例1-3】无损探伤(续)

问题5:超声波探伤是利用超声能透入金属材料的深处,并由一截面进入另一截面时,在界面边缘发生反射的特点来检查零件缺陷的一种方法,示意图见下,当超声波探伤仪发出脉冲信号,自零件表面由探头通至金属内部,遇到缺陷与零件底面时就分别发生反射波来,在萤光屏上形成脉冲波形,根据这些脉冲波形来判断缺陷位置和大小。

下图表示某次检测的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你能判断此次检测的方向吗?请给出能够支持你的选择的理由。

问题6:超声波探伤不仅能够检测缺陷的深度和位置,而且还可以根据图像检测出缺陷的面积。根据下图,你能够得到有关检测缺陷面积大小的什么结论?

案例1-3命题思路:通过此问题的考查,能够检测学生通过题干内容获取新知后,利用自身的识图、判断、分析、对比等能力,科学地解释现象,重点考查了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问题5的满分答案为:说出正确判断和理由或说出正确理由,可以(能够)判断此次检测的方向,即从右到左检测,缺陷波比底波出现的时间早;部分得分答案为:进行了正确判断,但无理由;其它作答或未作答均为零分。问题6的满分答案为:说出正确判断和理由或说出正确理由,即缺陷深度位置相同,缺陷面积越大,缺陷波幅度越高;部分得分答案为:结论不完整;其它作答或未作答均为零分。

【案例2-1】吊车(笔者原创)

科学情境:吊车(见下图)是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垂直提升和水平搬运重物的起重机械中的一种,被广泛用于港口、车间、工地等,但其工作受地面(如平整或者倾斜)等情形的限制。

起重量是指吊车能够起升重物的最大质量(单位为千克kg或吨t),是吊车的主要性能参数指标。超过起重量,吊车可能发生倾覆事故。每台吊车的起重量是可以随吊臂倾角和吊臂长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问题1:如果想要研究起重量如何随吊臂长度的变化而变化,应该选用下图中图A、图B、图C中的哪些实验来进行?请给出能够支持你的选择的解释或理由。

案例2-1命题思路:通过此问题的考查,能够检测学生通过题干内容要求,进行实验的方案设计,重点考查学生的科学研究方法中“控制变量法”的应用能力。问题1的满分答案为:同时满足正确选择(图A和图C)和解释(如果要研究吊臂长度与起重量的关系,应该保持吊臂倾角不变);部分得分答案为:正确选择(图A和图C)但无解释,或者没有进行选择但解释正确;其它作答或未作答均为零分。

【案例2-2】吊车(续)

问题2:科学家们在实验室进行了某种型号吊车起重量的模拟测试。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其中吊臂倾角可以调整为30°、45°或60°;吊臂长度可以调整为10米、15米或20米。请先做模拟实验,再解决问题。

你认为吊臂倾角为30°时,使用该吊车能否吊起5000 kg的物体而使吊车不发生文章中提到的倾覆事故。

判断1:                                         。

从模拟实验的数据中选择能够支持你结论的数据。

数据2:                                        。

问题3:通过模拟实验,你认为增加起重量可能包括下列说法中的哪些方法?(答案可能不止一项)

A. 增大吊臂倾角 B.  减小吊臂长度

C. 减小吊臂倾角 D. 增大吊臂长度

案例2-2命题思路:此问题是PISA2015的最新改进和重点考查项目。通过此问题的考查,能够检测学生通过题干内容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案,模拟进行多次实验,重点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以及利用正确的证据得出结论的能力。问题2的满分答案为:判断1是“能吊起”,数据2是“选择下表数据中的实验1或实验2,或者两者均选”;部分得分答案包括2种情形:一是判断1填“能吊起”,但无数据,二是无判断,但数据选择正确;其它作答或未作答均为零分(下面附表为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可能获得的数据)。问题3的满分答案为:A、B;部分得分答案为:选择了A、B中的一个;其它作答或未作答均为零分。

三、考查理解科学的社会作用、参与科学决策的能力

这类试题对于学生来说相对陌生,能够从轻知识、重能力的角度进行考查,从思维过程、逻辑分析、解决策略方面入手,促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考查角度独特,弘扬终身学习理念。

【案例1-4】无损探伤(续)

问题4:你认为造成辐射事故的原因可能包括下列说法中的哪些原因?(答案可能不止一项)

A. 检测设备故障

B. 工作人员不按规章操作

C. 被检测零件有缺陷

D. 超过检测设备的使用标准

【案例2-3】吊车(续)

问题4:根据文章中的信息,下列哪一样还有可能影响起重量的大小,请就每项圈出“是”或“否”。

问题5:你认为增加吊臂长度可以影响起重量的大小之外,还可以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请说出你认为可能的两项影响。

案例1-4、案例2-3命题思路:通过此问题的考查,能够激励学生进行更加深层次的思考和拓展,将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的其他方面。案例1-4中的问题4的满分答案为:A、B、D;部分得分答案为:选择了A、B、D中的一部分;其它作答或未作答均为零分。案例2-3中问题4的满分答案为:是、是、否;其它作答或未作答均为零分。案例2-3中问题5的满分答案为:可以起吊更远的物体,可以将物体起吊得更高,可以起吊体积更大的物体,等等,只要列举出其中之二即可;部分得分答案为:只说出一项合理的影响;其它作答或未作答均为零分。

PISA是目前世界上最具影响力、涉及范围最广的国际学生学习评估项目之一,其测试的先进理念、评估结果对多国的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学习PISA并尝试根据PISA测评框架命制科学素养试题的过程中,我深切认识到要处理好科学教学与生活应用的关系。科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于自然科学,学生早已在学习以前,就通过与其身处的自然环境以及无所不在的信息来源的相互作用,形成了自己对许多自然现象朴素的理解,他们都带着自己特殊的生活经历、体验、感受和情感。科学教学就是要将这些简单朴素的理解进行归纳、分析、拓展、应用、提升,有时还要进行纠偏。PISA测评中每道题目都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我们的科学教育也应该还原科学的本来面目,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科学问题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考试评价研究院。考试评价:PISA测试表现优异地区教育改革对美国的启示——以上海和香港为例http://niea.neea.edu.cn/infor.jsp?infoid=44831&class_id=40_03

注:本栏目文章系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研究项目“研提OECD组织PISA测试项目经验启示”的研究成果之一。

小升初数学测试题 篇4

一次次的检测题,是一次次的进步,也是一次次成绩提高的关键,请看下面质量测试题:

1. “六(1)班人数是六(2)班人数的 ”是把( )看作单位“1”,( )占( )的 。如果六(2)班有42人,那两个班一共有( )人。

2. ( )( ) =∶()=140%=35÷()=()。

3. 把 米铁丝平均分成3份,每份长( )米,第二份占全长的( )( ) 。

4. 全世界有200来个国家,其中缺水的国家有100多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有40多个。缺水的国家约占全世界国家总数的( )%,严重缺水的.国家约占全世界国家总数的( )%。

5. 大圆与小圆半径的比是4∶3,小圆面积与大圆面积的比是( )。

6、直径为10分米的半圆,周长是()分米。

7. 80%的倒数是( ),1 的倒数是( )。

8. 在100克水中加入25克盐,那么盐水的含盐率是()。

9. ∶0.125的比值是(),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10. 一桶油分两次用完,第一次用去 ,第二次用去 千克,这桶油一共有( )千克。

小升初数学能力测试题 篇5

一、填空。(25分)

1、哈利法塔,原名迪拜塔,总高828米,是世界第一高楼与人工建筑物,总投资1495000000元,这个数读作( ),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 )亿元。

2、明年第二十届世界杯将在巴西举行,明年是( )年,全年有( )天。

3、5.05L=( )L( )mL 2小时15分=( )分

4、( )÷36=20:( )= 14 =( )(小数) =( )%

5、把3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根铁丝的( ),每份长( )米。

6、38与0.8的最简整数比是( ),它们的比值是( )。

7、甲数的34等于乙数的35,乙数与甲数的比是( ),甲数比乙数少( )%。

8、小明在测试中,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的平均分是a分,语文和数学共得b分,英语得( )分。

9、5克糖放入20克水中,糖占糖水的( )%。

10、一个3mm长的零件画在图上是15cm,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11、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48厘米,并且它的长、宽、高是三个连续的自然数,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12、以一个直角边分别是5厘米和3厘米的直角三角形其中一条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会得到一个圆锥体,这个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13、把一个棱长是8厘米的正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削去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二、判断。(5分)

1、全校102名教师,到会100名,因此出勤率为100%。 ( )

2、0是正数。 ( )

3、甲比乙多25%,则乙比甲少20%。 ( )

4、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都扩大为原来的2倍,则体积扩大为原来的4倍。 ( )

5、三角形的面积一定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

三、选择。(5分)

1、有一段绳子,截下它的23后,还剩23米,那么( )。

A、截去的多 B、剩下的.多 C、一样多 D、无法比较

2、右图A、B分别是长方形长和宽的中点,阴影部分面积是长方形的( )。

A、38 B、12 C、58 D、34

3、小明有4本不同的科技类图书和3本不同的故事类图书。在一次为贫困学校眷属的活动中,他准备捐科技类和故事类图书各一本,他有( )中不同的捐法。

A、3 B、4 C、7 D、12

4、一件商品,先提价20%,后又降价20%,现在的价格与原来相比,( )。

A、提高了 B、降低了 C、不变 D、无法确定

5、从甲堆煤中取出17给乙堆,这时两堆煤的质量相等。原来甲、乙两堆煤的质量之比是( )。

A 3:4 B、7:5 C、5:7 D、8:6

四、计算。(29分)

1、直接写出得数。(5分)

9.9 + 9= 2.5×40= 2.1- 2.01= 8.5÷40%= 1- 37 + 47 =

38+ 0.75= 12÷67 = 0.3+0.2= 58 ×710= 0.25×4÷0.25×4=

2、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12分)

①×0.25 + 2013×0.75 ②1.25×32×0.25

③12×( 56 + -13 ) ④23 + ( 56 - 34 )÷38

3、解方程或比例。(6分)

① 2x + 3×0.9 = 24.7 ② 34:x = 25:24

4、文字题。(6分)

① 12个56的和减去23,差是多少?

② 一个数的23比36的79大2,这个数是多少?(列方程解)。

五、图形与计算。(7分)

1、在方格纸上按要求完成作业。(3分)

(1)将图A向左平移5格。

(2)将图B按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o。

(3)以直线L为对称轴,画出已知图形C的轴对称图形。

2、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4分)

六、综合应用。(29分)

1、一个圆柱形玻璃容器的底面半径是10cm,把一个铁球从这个容器的水中取出,水面下降4cm,这个铁球的体积是多少?(4分)

2、张老师把20000元钱存入银行,定期2年,年利率为2.32%。到期后取利息时需交利息税20%,税后可得利息多少元?(4分)

3、某工程队铺一段路,原计划每天铺9.6千米,15天铺完,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铺2.4千米,实际要用多少天铺完?(用比例解答)(4分)

4、在比例尺是1:1000的学校平面图上,量得长方形操场的长是12厘米,宽是5.5厘米。这个操场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4分)

5、甲、乙两车从相距35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2小时后相遇。已知甲车的速度与乙车的速度比是2s3,求甲、乙两车的速度。(4分)

6、下面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在近四届奥运会上获金牌情况。(4分)

届 数 第25届 第26届 第27届 第28届

金牌数/枚 16 16 28 32

银牌数/枚 22 22 16 17

第27届(悉尼) 第28届(雅典) 第29届(北京) 第30届(伦敦)

中国 28 32 51 38

(1)请根据表格中提供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1分)

(2)第30届伦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获得的金牌占奖牌总数的1944,那么第30届伦敦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共获得多少枚奖牌?(2分)

(3)请大家预测一下,我国体育代表团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的第31届奥运会上可能获得多少枚金牌?大家的预测是否正确呢?让我们拭目以待!(1分)

小升初语文模拟测试题 篇6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沁()人心脾面面相觑()化险为yí()千jūn()一发倾诉()张冠李dài()xuàn()丽多姿zhuó()尔不群盘根错jié()奔腾喧xiāo()

2、默写。

①不积硅步,__________________。

②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只缘身在此山中。

④_____________,万里长征人未还。

⑤明月松间照,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燕山月似弓。

⑦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

3、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活动将在各城市中展开,如果让你从田亮、张艺谋两人中推荐一们作西安站的火炬手,你会推荐谁,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练习。

上帝咬过的苹果

上中学那会儿,班里有个同学叫苑小贵,手脚都不大好使,走路往一边顺,说话也像是嘴里含了块糖,呜噜呜噜的。据说小时候得过什么病。排座位时,年轻的赵老师指了指我的座位,让他坐我身边。我皱着眉头往一边让了让,他鸭子摆一样晃到我身边,坐下,嘴里还呜噜着问我第一节是什么课。我没回答他。我没回答也,从彩笔盒拿出了一支黑笔,在桌子中间画了一道“三八线”线,苑小贵瞅了我一眼,再不吭声了。

开始有淘气的男生还喜欢逗苑小贵说话,学他走路。三五次后,苑小贵便不再回答大家的问话,对学他的男生也不再理睬,他变得很沉默。我们能听到他说话,只是在赵老师的语文课上。赵老师似乎很喜欢苑小贵,有证明题,总是先提问他。苑小贵答得很慢,有时老师没听清,还要再仔细地追问一遍,我听得直皱眉。一天下课,我终于忍不住说:全班不只你会回答问题,你就是再显摆这题你做得漂亮又怎么样呢?旁边有同学附和着,苑小贵的脸恨不得藏到桌子下。我很得意,觉得自己很有勇气,说出了大家都没敢说的话。

一转身,我看到赵老师愤怒的眼睛,她拿了讲台上落下的.教案,说:林裳,你跟我来。站在赵老师的办公桌前,赵老师的脸变得很平静了。她没提刚才教室里发生的事,而是说:周一的班会课你来主持吧。主题我给你提一下:我们每个人都是上帝咬过的苹果。

我和同学们经过认真策划,在班会课上,我们每个人都说了自己的一些缺点和困惑,学习那么好的梁群原来常常会失眠,害怕考试考砸了。体育委员最怕的东西居然是毛毛虫。还有我,总是说话特别刻薄,得罪人无数……

赵老师说:你人认真听过苑小贵同学的解题思路没有,大多数时候,他的思路是跟大家不一样的。尝试着去接受别人身上被上帝咬的那一口,你被上帝咬的那一口也会被别人接受……

我看看低着头的苑小贵,

4.请用简洁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赵老师为什么要让学生策划班会课?由此可以看出赵都是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展开想象,为文章续写一个合理的结尾。(4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完本文,请写出一句有关友谊的名言或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趣说口香糖

①口香糖除了能清洁牙齿,保持口腔清新,强健脸部肌肉外,科学家还给口香糖开发出一些新功效。比如“药用”口香糖,就是在咀嚼口香糖的过程中,让口香糖中加入的药用成分慢慢释放出来。此外,口香糖对人起的心理作用也不少。心理学家分析,人们喜欢嚼口香糖有三个原因:其一,排除孤独和烦躁;其二,解除紧张感;其三,通过嚼咬发泄内心的恼怒。对许多人来讲,口香糖是他们一时一刻也离不开的亲密伴侣。

②然而,人们对口香糖的态度又是交织的,因为它已成为一个环境问题。城市中到处都能碰到恼人的口香糖残留物,以至于环卫部门不得不耗费巨资清理它们。除非像新加坡政府那样根本就把口香糖拒之境外。

③口香糖的黏性是源自成分中的胶基物质,它大约占1/4,也是咀嚼后剩下的部分。这个基质成分对口香糖的弹性、可塑性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最早的胶质取自于植物中的树胶,现在则是人工合成的聚乙烯酸酯。它们都具有很强的黏合性,不仅不溶于水,而且一些有机溶剂如丙酮等拿它也没有办法。这就是为什么地上的口香糖痕迹不容易清洗的原因。

8、文第①段介绍了口香糖具有的清洁牙齿,_________,强健脸部肌肉,_________四种作用。

9、说说第②段中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①段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完本文,你会对那些随地乱吐口香糖的人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蜀鄙二僧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12、解释加点字。

①子何恃而往恃:___________。

②贫者自南海还自:_________。

13、翻译句子。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谈一谈你从这个故事中获得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

题目:“那一幕,我忘不了”要求:①写出真情实感。②不少于230字。

没有考试的“小升初” 篇7

在中国准备“小升初”,一个最关键的因素是考试。在美国,则没有考试的因素。我不是说面临升学的孩子完全不考试。比如,麻省和大多数州一样,有州一级的统一考试,以检测教学效果。女儿从三年级就开始参加这种考试。但是,这是每年的例行公事,和升学无关,更不会因为升学增加若干考试项目。从我这个家长的眼睛观察,美国的学校更多考虑的是孩子如何适应升学所带来的环境变化的问题,并为之进行精心的准备。

美国的大学乃至高中,都有隆重的毕业典礼,大家穿袍戴帽,致辞欢呼,标记着人生的里程碑。“小升初”则没有这些。学校让家长们选择孩子从小到大几幅经典照片,让孩子写下自己的兴趣、志向、喜欢的课程、音乐、电影、以及美好回忆等等个人信息,然后编成纪念册印发。全毕业班的同学还聚集在大礼堂,通过幻灯片一起分享这些照片。所有这一切,是为了让每个孩子感到自己到目前为止的生活是多么“辉煌”、是多么让所有的人珍视。建立起这种生活的信心,孩子对未来环境的变化才更好适应。

美国的“小升初”对许多孩子而言确实是个不小的变化。一般美国的学区总是高中少,初中多些,小学最多。我们原来住的镇四万多人,在这方面非常典型:一个高中,一个初中,五个小学。这意味着小学多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小朋友泡在一起,关系亲密融洽。“小升初”时,几个小学的孩子都集中在一个初中,学校的规模一夜之间翻了几倍,相对于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来,更多的是陌生人。另外,小学生受到的照顾比较多,不能独立行动,受到成人全天候的监护。到了初中高年级则“自由”了。五年级的孩子在小学里是“老大”,进入初中这一“大世界”中,一下子成为“老小”,心理压力很大。小学的孩子多喜欢“卖小”,以赢得家长和老师的注意;初中的孩子则要“充大”,以对付同伴的压力。另外,欺负人的问题在中学开始大量出现,恋爱也渐渐开始,学业越来越动真格儿的了⋯⋯总之,对于有些孩子,压力是铺天盖地而来的。

我们在女儿“小升初”前一年搬家“择校”,到了农村一个不足六千人的小镇定居。因为地方小,全镇就一个小学,一个初中和高中组成的中学。也就是说,孩子“小升初”没有那种和几个小学的孩子汇合到大中学的“震撼”,不过是过了条马路,到对面更大的建筑里上学而已。从小学的一年级到高中的十二年级,一个年级稳定在一百人左右,孩子们很容易彼此相识。即使如此,在五年级下半学期,学校还是为孩子进行环境转换的准备,最重要的是组织学生到中学参观,和中学的师生见面,并听取对中学的课程、课外活动等方方面面的介绍。

女儿告诉我,她在那里看到中学生乐队的排练,自己跃跃欲试。而她们一队吵吵嚷嚷的小学生还闯入一间正在进行西班牙语考试的教室,导致考试临时中断。经过这样的“到此一游”后,特别是和中学的大孩子接触以后,孩子们对新环境不再感到陌生,信心强了许多。

不仅如此,女儿在毕业前还接到老师分派的任务:向前来参观的幼儿园的孩子们介绍自己的小学。也就是说,在她自己进行环境转换的过程中,要帮助更小的孩子们适应他们的环境转换。这一下子增加了她的责任感,觉得自己长大了,觉得自己面临的转换将带来成长的喜悦。她一位同班同学特别迫不及待地希望赶快升入中学。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对人们总把我当个婴幼儿看待已经不耐烦了。”他渴望着到中学去当“大人”。

女儿在美国“小升初”的正式经验,大体就这么多,和顺次升级几乎无异。学校强调的是,把环境转换给孩子带来的心理焦虑降低到最低程度。在这平淡无奇的程序背后的教育哲学,和中国有着惊人的不同。中国的教育是以学校为中心,“小升初”要考试,要家长幕后运作,经过复杂的“择校”,最后才能安顿下来。在这种环境下,孩子被督促做各种努力以达到大人的要求,然后等着被大人选择,甚至会感到生活中有许多不可逾越的门槛,进而丧失了对自己生活的把握,容易变得被动,产生无助感。美国的“小升初”,则是完全以孩子为中心,孩子们感到自己被关心、被鼓励、看得清未来生活道路上的路标,于是比较有信心,生活和学习态度比较主动。

女儿在这些过程中,总是变得越来越喜欢学校。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小升初”的择校战和考试,对孩子最大的心理伤害恐怕就是让他们感到自己的生活要听任他人安排。一旦有了这种感觉,孩子就可能丧失主动性和创造力。他们中许多人恐怕在十几年后甚至整个生命中,都无法走出“小升初”的阴影。★

上一篇:固定资产折旧新政策下一篇:成语谜语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