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设计思路范文

2024-12-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毕业设计设计思路范文

毕业设计设计思路范文 篇1

为创建和谐校园、传承优秀中华文化、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在此基础上,以校训“树德、立志、勤学、上进”为切入点,考虑到小学生特点把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治学故事、成才故事、外国经典故事几项内容加入整个校园文化外部环境体系,于是形成了以校训为主题,既注重环境育人又注重文化育人的校园文化设计思路。具体设计思路:

花园全长88m,宽21m.以一条东西走向的长廊贯穿其中,宽度为三米,为彰显其主题,长廊分为三段,从西至东分别为:德育长廊、治学长廊、成才路。德育长廊与治学长廊以回文化亭为转折点,治学长廊与成才路以“腾飞”标志为转折点。

1、德育长廊,为长廊的起始段,设计以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故事(如:孟母三迁、吴猛恣蚊饱血、张良敬老拜师、重阳敬老等)和德育名言警句相互搭配,与校训树德、立志相照应,让学生感受体会“育德”与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性。主体以青石铺路,中间镶嵌彩色鹅卵石拼成“德育长廊”的字样。

寓意:提醒全校师生脚踏“石地”,不忘树德是教育之根本,理解育人先育德的深刻含义。

2、治学长廊,以传统治学故事(如:国学经典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故事)、国内外名人立志成才故事和治学名言相结合,激励师生勤学好问,严谨治学。

主体以青石铺路,中间用色彩搭配,用鹅卵石拼成“治学”或“治学长廊”字样。

寓意:激励师生勤奋学习,严谨治学。

3、石板路,穿插于绿化带中,以石板(单块)间隔铺成,路旁可辅以冬青、小松柏和木制座椅。

寓意:学习需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无捷径可走,引导学生踏实学习,稳重做人。

4、民族亭,德育长廊与治学长廊的分水岭,主体以回族风格修建,内容重点介绍踏脚和花儿,体现民族文化特色。

寓意:介绍回族文化特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5、成才路,主体以曲折造型为主,上方搭建白色架子,种植紫藤。向学生展示,中外名人求学成才的历史故事,展示从白面民小毕业的有知名度的社会名流。

寓意:曲折路型,表示一波三折,任何一个人的成才,都需历经坎坷,付诸心血和汗水,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才能到达成功彼岸。

6、人才门:以:“人才”二字为主体,建在成才路尽头。寓意:一波三折后,终能成才。

7、校史石:以:“书”的形状的石头雕塑,上刻学校校史。

8、校训石:正反面均已红色字体在一块不规则的石头上刻上校训,学生、教师可以从花园中看到,也可以从学校主干路看到。

9、腾飞标志雕塑,设臵在两个同心圆之中,两个同心圆,寓意为回族的“回”字,一个民族的兴旺、发达,都需团结一致,同心同德,腾飞标志的小圆内,需要设臵不同颜色、不同层次的花卉,形成对比,衬托突出标志核心地位。

9、塑胶操场正前方,文化长廊与厕所中间的长方形“活动区”组合、安装体育器材。(单杠、双杠、室外乒乓球案子等)

毕业设计设计思路范文 篇2

关键词:知识库,学习模型,教学模型,设计原则

一、引言

人工智能的发展, 使CAI出现了新的研究方向, 通过在CAI中引入人工智能, 可对教学加以适当控制, 即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 (Intelligent CAI, ICAI) 。ICAI系统模拟的是教师, 服务对象是学生, 综合了专家系统与人工智能技术、教育心理学、教学理论等领域知识, 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思想。本文提出了一种ICAI多媒体课件设计结构, 介绍了各模块的设计思想。

二、ICAI系统结构

教学是教、学两个方面有机结合的过程。一个完善的ICAI系统应能像优秀教师那样, 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多样的问题求解方法以及解释问题的能力, 并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动态地组织和调整教学过程, 而且能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因此, ICAI系统的重要标志是具有综合而有效的数据库。

同时, ICAI系统要体现教师的教学思想, 可以考虑把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分开, 通过学生模型及个别指导规则, 动态生成适合于个别化教学的内容, 通过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 随时更新学生的学习记录, 达到实现个别化教学的效果。为便于不同层次的教师应用和功能扩展, 系统应该采用模块化和开放型设计。

三、系统各主体模块的设计

考虑到系统实用性, ICAI采用Authorware、Borland C++以及SQL Server开发。在CAI教学中普遍应用的Authorware用于系统的流程设计、逻辑控制及界面开发;Borland C++用于生成推理诊断、计算过程和教学策略的动态链接库, 供Authorware调用;SQL Server用来开发综合数据库。

1.学生模型的设计。

ICAI系统是以“学生”为中心, 因此学生模型是系统设计的中心问题, 其作用是反映学生的学习要求、学习能力、知识水平, 并建立和更新学生档案。

学习者对于某一知识点的有关测试题的回答情况构成了对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此外, 考虑到不同认知能力学生在学习不同类型的知识时表现出不同的学习能力, 我们对某学生已学习过的所有知识点, 分类计算以下几个平均值:

总平均值=已学习过的所有知识点得分的平均值;

平均值1=已学习过的所有难度为“简单”的知识点得分的平均值;

平均值2=已学习过的所有难度为“较难”的知识点得分的平均值;

平均值3=已学习过的所有难度为“很难”的知识点得分的平均值;

记忆能力=已学习过的所有类型为“记忆型”的知识点得分的平均值;

理解能力=已学习过的所有类型为“理解型”的知识点得分的平均值;

应用能力=已学习过的所有类型为“应用型”的知识点得分的平均值;

学生模型根据这些信息建立学生档案, 并记录入“学习历史记录”, 供系统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案时参考。

2.教师模型的设计。

教师模型的主要功能, 是通过对“学习历史记录”信息的分析推理, 判断对知识的需求, 根据专家经验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通过测试后的分析反馈,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以便组织下一次教学内容和进度, 并能给提出相应的建议。一般地, 当学生参加了某单元的测试后, 教师模型便根据学生的成绩自动地调整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并动态地生成最佳教学序列, 实现个别化教学。

3.综合数据库的设计。

综合数据库是ICAI系统的基础, 它包括:学科知识库、教学材料库、试题库、学生答疑库、教师评价库等内容, 其中学科知识库是其主要内容和设计重点。

学科知识库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有关课程内容;二是有关应用这些知识求解问题的知识。这些知识相互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一个知识网络。该知识网络可以用关系数据库表示, 这种知识体系有两个典型的作用:可以确定知识点教学的先后次序;可以错误诊断。所有知识分为从易到难的多个层次, 以知识点为索引用关系数据库存放在课件中, 为实现个别化教学提供材料, 同时也便于教学材料的扩充。

4.教学策略库的设计。

教学策略即教学方法以及实现该方法的教学过程, 教学策略的选用由所教授知识以及学生的认知结构决定。教学策略库中包含标准策略和自定义策略,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知识类型以及不同水平的学习者选用合理的教学策略模板, 从而实现教学智能。

每一个教学策略均对应的“适应学生类型”设定值, 教师模型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历史记录”与该设定值进行匹配, 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系统还可以将教学策略模板对不同知识和不同能力的学生的教学效果记录下来加以分析。

5.诊断模块的设计。

本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对学生的提问做出判断, 给出结论和解释。这里主要是在综合数据库中搜索, 对关键词进行模糊匹配, 并根据数据库中关键词的权值高低依次列出推理结果。如果学生问题中的有多个关键词没有匹配上时, 应根据现有知识进行推理, 得到最优解作为临时答案, 同时将该问题记录入数据库, 由教师回答。本模块的推理判断由神经网络完成。

四、ICAI课件设计中的教学原则

利用ICAI多媒体课件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 还处于尝试阶段, 在它的开发设计中有多种结构和形式, 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结合教学经验, 简要介绍在ICAI设计中应该遵循基本原则。

1.多媒体素材与知识的科学性相结合, 是ICAI课件编写中应坚持的首要教学原则。多媒体素材必须以反映英语语言规律的科学性为前提, 切不可本末倒置, 在系统开发中盲目追求界面精致、动画美观。

2.多媒体课件应方便与常规教学手段结合。不可一味追求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堂上的展示, 把由教师讲述的内容变为多媒体演示, 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口头交流变为人机对话, 企图用ICAI包括一切教学内容。

3.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ICAI系统应该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 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4.ICAI系统应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ICAI课件是针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 在学习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资源 (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料) , 这些资源用于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

5.ICAI系统的评价结果要能准确、及时地反馈给学生, 使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效果, 并据此变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评价反馈功能不仅仅是指出“对”、“错”, 而且要帮助学生发现、分析、改正错误, 还可指出要特别注意的相关知识点。

6.系统要具有开放性和模块化的特点, 具有普遍性的功能可单独封装, 各模块采用统一标准的接口, 便于教师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也便于系统功能的扩展。

五、结论

ICAI比CAI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它以教师和专家的经验为基础, 利用逻辑分析和计算能力, 对学生的信息进行分析、计算、推理和决策,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提出了一种动态、智能的ICAI系统结构, 进行设计和系统原型开发, 从而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炜, 朱学增.ICAI的研究和发展概况[J].计算机应用, 1994, 14 (5) :17-20.

[2]段琢华.一ICAI课件模型[J].韶关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0, 21 (4) :37-41.

[3]徐大纹, 吴瑞镛, 童占荣.开发智能型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的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 2000, 36 (3) :34-36.

也谈教案设计思路 篇3

1.“遵路——入境——悟神”。这是教案设计思路中最基本的思路,即沿着作者著文的思路一步一步走下去,从感知理解课文到寻觅作者的写作意图,领悟课文思想意蕴,再到体味作者的谋篇布局和语言技巧,进而探求语言运用的途径。叶圣陶先生曾经在《语文教学十二韵》中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一字未能忽,语语悟其神。” 诗中所说的“路”,指的就是作者著文的思路;“境”指的是作者的思想境界、文章的中心思想;“神”则指的是文章中语言文字的意义与情味。叶老诗中提到的既是阅读教学方法,也可以说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思路,它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阅读教学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需要遵循这一基本规律。《桥》一文作者是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一路展开,顺流而下的。我们在设计思路上首先应把握作者行文的思路,循路而行。这就要求首先引导学生通过自读,一步一步感知课文,理解课文。从读懂开头写山洪暴发,烘托险恶环境,渲染紧张气氛,为故事发展作铺垫,到读懂一座毫不起眼的窄窄的小木桥在洪水泛滥成灾、村民面临死亡威胁时成了大家逃生的唯一路径,为下文老支书舍己救人的展开埋下伏笔。再从读懂老支书在千钧一发、生死抉择面前处惊不变、临危不惧,以牺牲自己为代价换取群众的生命,到读懂最后通过亲人的祭奠,交代牺牲了的老支书和小伙子的父子关系,再次感受老支书舍小家、救大家的崇高精神。文章是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的有机统一,是作者思维活动与语言活动的结果。遵循作者行文思路,才能了解作者的思維与语言活动,这大概就是“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的意向所指。

而在“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阶段,设计思路则应注意引导学生进入文章的意境,寻觅作者的心路,与作者的心情相契合。这就需要通过入情入境、动心动情的朗读,引导学生体味语言文字所表现的内容中蕴涵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同时,通过对语言形式的品读、理解进入情感体验。如,设计思路中,可以把课文中心(主题)的把握放在结尾(祭奠)部分。祭奠是文章主题的自然延伸,除了再次凸现老支书的崇高品格和牺牲精神,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之外,更增添了故事的悲壮和凄美的色彩以及对老支书的无尽哀思。这样的收束,使得课堂教学掀起了又一次高潮,学生的情绪再次被调动起来,并从这里真正感受到作者脉搏的跳动,感受到活生生的形象,并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心领神会,在脑海中展示出文章情境,在心灵深处唤起感情共鸣,从而走向了作者,自然就“入其境,感其情”了。这也许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入境始于亲”。

至于“一字未能忽,语语悟其神”则是语文学科的特性和语言本身丰富的神采所决定,并为《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形成良好语感”所明确要求的。语言文字的意义与情味往往具有潜伏性,作者把它熔铸在字里行间,必须依据语言文字的运用去咬文嚼字、去感受、去领悟。如,第15自然段“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中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和第20自然段“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两个自然段里都有“吼道”,但是其中丰富的内涵和意味却全然不同。前面一个“吼”字,凸现了老支书严以律己、不徇私情、先人后己、舍小家顾大家的崇高境界,令人震撼,把故事推向了一个高潮;而后一个“吼”字,则真实、形象地表现了老支书的父爱是那么强烈,把儿子的安危看得高于自己的生命,令人感动。这是文章谱写出来的感人乐曲,也是人文价值的精彩一幕,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对语言文字咀嚼品味,理解它们在实际运用中的变化,把握它们的显中之隐,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以领悟作者运笔的匠心和文章的精神韵致。

2.扣文眼,抓文章关键。扣住文眼,抓文章关键,从关键处入手,一路走下去,这种设计思路往往能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桥”既是课题,又是文眼。以“桥”为题,表明故事所有情节的发生必然都与“桥”有关,“桥”必然和整个故事有着某种内在的紧密联系,必然对表现主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中扣住“桥”字,一路挖掘下去,进而认识文中环境描写、细节描写以及老支书用自己和亲人的生命把“窄窄的木桥”变成全村乡亲得以逃生的“生命之桥”所蕴涵的生动内容和深刻意义。读懂这座小木桥怎样成为挖掘故事题材所蕴涵的深刻内容和意义的点睛之笔,看到“桥”所衬托出的老支书昆仑山似的高大巍峨形象,并了解这种文章的表达方法不是对“桥”进行具体的实写,而是通过“桥”暗示出文章所要表现的主题比较含蓄,需要经过揣摩、分析,才能弄清题旨。这样就帮助学生形成了由表及里的思维过程,从中感悟“桥”所衬托出的老支书的高大形象和“桥”这个文眼所要点明的要旨。

3.抓重点,突出课文主题。这一设计思路就是把最能表现主题的材料串在教学设计思路上。教材中一般对教学重点都有提示,这为我们钻研教材、设计教案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方便。因此,设计思路可以凭借这一点从重点突破,深入开掘。《桥》一文被安排在第四组,开头有这样的提示:“学习本组课文,要入境入情,抓住那些感动我们的地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认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提示中“那些感动我们的地方”正是最能表现主题的材料,抓重点基本上就要抓这些地方。设计教学思路时,应引导学生重点阅读文中老支书的人物外貌变化与语言动作的描写,再深入到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把这些阅读重点串到思路上去,就显得比较清晰、集中了。实际教学中,学生阅读文中老支书在小木桥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被他的牺牲精神所感动。与此同时也应帮助学生认知文中多处运用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认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对于以烘托环境充分表现人物形象、突出主题具有重要的作用。(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教科所)♦

作者简介:小学特高级教师,江西省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曾主编了《小学语文阅读扩展读本》等数套学生课外读物,主持过多项国家级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责任编辑 徐纯军

毕业设计设计思路范文 篇4

2011-03-15 09:18:16| 分类: 教学与反思 | 标签:教学设计 |举报|字号 订阅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建立新文件夹;学会移动删除文件;掌握回收站的操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文件管理活动,学会管理自己的文件夹。通过学生对回收站的操作,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形成良好的信息道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各种文件进行管理分类,使学生养成条理性;通过删除文件文件的操作,让学生明白不能随意删除系统或别人的文件,养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

教学重点:学会移动删除文件 教学难点:掌握回收站的操作方法

教学准备: 在每台学生机的有E盘下放置名为“小问号”的文件夹,在“小问号”的文件夹中放置书上143页的各种文件。在学生机上的我的文档中放置“大熊猫”的图像文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师问:同学们,你看到自己的房间乱了,会做什么?

生:整理房间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是怎样整理房间?(生回答)

师:在电脑中有一个房间也乱了(各种类型的文件放在一起),我们一起来去看看怎么整理它。

二、复习:如何新建文件夹 师:打开“小问号”文件夹,生活中我们可以把不同的物品放在抽屉里,那么在电脑中的抽屉是什么?(文件夹)

请一位同学上来演示:如何新建名为“文字”的文件夹。

生:操作一:请同学们在小问号文件夹中新建“文字”、“图片”、“网页”、“音乐”、“软件”五个子文件夹,学生操作,师巡视。

三、新授:移动文件

1.生:操作二:文件夹建好后,请同学们将相同类型的文件放在相应的文件夹中。

学生操作,师巡视,及时点拨。2.请一位同学上台演示,怎样移动文件。

3.师总结:选中你要移动的文件,按住鼠标左键不放,拖动到目标文件夹上松开鼠标即可。

四、新授:删除文件(文件夹)

房间整理好后,不用的垃圾要扔掉,在电脑中不用的文件或文件夹也要及时删除。

师演示:

(1)打开“我的文档”窗口,右击“大熊猫”文件,单击快捷菜单中的“删除”命令。

(2)弹出“确认文件删除”对话框,单击“是”按钮,文件就被删除了。生操作三:请同学们把“我的文档”中的“大熊猫”文件删除。

探究园:打开“我的文档”窗口,把“e代学堂”文件和文件夹拖动到桌面的“回收站”图标上,看看会出现什么情况。(文件被删除了)

五、新授:回收站的操作

文件被删除了,计算机把它们都放在哪里了?(回收站)

删除文件后,计算机不是立即将它们删除,而是先放在了“回收站“中。打开“回收站“,我们可以对“回收站”窗口中的文件(文件夹)进行还原或彻底删除等操作。

1.还原文件:

右击回收站中的“大熊猫”文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还原”命令,这样“大熊猫”文件就被恢复到原来的文件夹中。

2.清空回收站

打开回收站窗口,单击“文件”菜单中的“清空回收站”命令。在弹出“确定文件删除”对话框中单击“是”按钮,“回收站”中的所有文件就被删除了。

生操作四:请同学们打开“回收站”,恢复刚才我们删除的“大熊猫”文件。并对“回收站”进行清空。(生操作,师巡视。)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文件的移动、删除以及回收站的使用方法。每一位同学就像是一位管家一样,管理着自己计算机上的文件。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内容:第29课 文件大管家。

大家要注意:回收站清空后,文件就不能恢复了,大家在进行文件或文件夹操作时不能随意删除文件或文件夹,还则有可能会危害计算机正常工作。对于别人的文件也不要删除,养成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

设计思路:

1.“文件大管家”是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下册第29课内容,是要求学生对下载的图片、文字、网页,进行分类管理。其中要完成:创建新文件夹、移动文件、删除文件(文件夹)、回收站的操作,内容多而杂,而且每一个内容都有几种操作方法,所以要求学生要有熟练的鼠标操作和对不同文件类型的识别能力。旨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使用信息素养,并养成有条理的使用、管理计算机文件的习惯。

2.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的能力。针对学生的这种情况,教学中只在一开始采取了情景式导入,并没有使用太多的其它教学方法。让他们在一一展开的学习内容面前逐步的完对各种操作。并在教学中适当的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计算机,并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对系统文件和他人的文件不能随便删除)。

3.本课采用“问题——探究”法,创设计算机中房间乱了怎么办的情境(创设情境),以每一个展开的任务和各种问题驱动学生去思考、去实践,从而掌握文件及文件夹的移动、删除和回收站的操作。

设计思路2014 篇5

(1)图纸进度节点:

根据各项目两书三控内容,规划合理可行的设计计划,并充分考虑集团设计管理中心及集团总工室审核图纸时间,另加后台进行预算的时间。要求设计经理在制定设计台账后,增加项目领导的审核。在台账中与项目提前铺排图纸计划,明确图纸的需求,让项目、工程、营销、成本等各部门清楚图纸进展情况。

(2)把控图纸质量:

设计计划铺排时,要与设计公司沟通确认,并要求设计人员与集团总工及时沟通技术难题,以及各专业之间互相会审,防止专业冲突,避免增加变更;设计公司所需设计条件要尽早跟踪提前确认,以确保设计公司的合理设计周期。另外,将设计图纸质量与设计人员绩效考核挂钩,有奖有罚,奖罚分明。

(3)优化设计图纸:

在保证设计质量的同时,寻求最优的设计方案。要求设计师创造性地解读和理解规范,在允许的范围内,能使所设计的产品结构最合理、性能最好、质量最高、成本最低(即技术经济指标最佳),有市场竞争能力,同时设计的时间又不要太长。更能满足本公司成本控制及限额设计的要求。

(4)加强设计服务:

将项目施工现场服务常态化、制度化。随时随地发现问题,即刻沟通设计公司、相关中心及集团,及时解决,绝不拖延,最有力的保障施工进度及施工节点。加强图纸会审、项目验收等的设计配合,要求图纸会审、项目验收报告(设计提升部分)等需经过设计研究院的审批。根据图纸问题追究相关责任人。

(5)提高执行力:

提高执行力,首先必须充分激发设计人员的劳动积极性,调动设计经理的工作热情。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迅速解决。其次,在具体执行力方面:一是制度执行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真正吃透政策精神,熟悉公司流程,领会上级意图,了解项目要求,把各项政策决定创造性贯彻落实,真正做到时间短、速度快、效果好;二是应急执行力,要求我们想尽千方百计,克服一切困难,急项目所急,想项目所想。确保完成各种急、难、险、阻任务。

(6)加强员工培训:

一是公司制度培训,熟悉各种公司制度及相关流程,按公司规章制度办事,加快工作进度,提高工作效率;二是专业知识培训,掌握扎实专业知识,学习最新相关规范,了解市场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更好为公司服务;三是外出参观学习,借鉴别家公司优秀经验,提高设计审美水平,摈弃糟粕,提炼精华,为我公司以后设计工作积累先进经验,提高公司产品品味。

(7)标准图落实:

针对公司进行的标准图工程,设计人员要首当其冲,积极参与。配合集团设计管理中心、沟通设计公司,完善标准图制作汇总归档等工作。在后续执行过程中,积极应用标准图,将标准图落实到各个项目,落实到实处。另外,在实践中,随时发现标准图中的小问题,及时更新,避免失误、杜绝浪费

教学设计思路 篇6

本节课以朋友和父母为中心,谈论他们擅长的体育运动和自己会做的事情。导入时利用动词和动词短语配上图片,让学生回忆有关体育运动和其他相关的词汇,再将所给词组按照体育运动和乐器分类,让学生观察其中的区别。第一次听对话时,让学生边听边用听到的词汇填空,多数为刚复习过的单词,然后利用对话中的有关Betty的信息学习句型“I can …and I can…;I can…but I can’t….”,学生通过回答问题练习句型,反复之后掌握,之后用这个句型来完成True or false 的练习,可以进一步练习句型。在讲解对话时,由学生找出对话中的知识点和重点句型,老师再做补充,之后对重点句型还要进行造句练习,可以让学生抓住教材重点,提高预习质量,提高学习能力。课堂的最后是整节课的“输出”阶段,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已经学会了用一些词汇和句型来表达自己和朋友会和不会的事情,进一步练习“I can…and I can…, I can…but I can’t… He/She can…,and he/she can…, he/she can…but he/she can’t….。最后学生要把本节课所有学习的知识和第一模块所学的有关介绍自己和朋友的信息结合在一起,完成一篇描写自己和朋友的文段,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北京八十中学 张福英

毕业设计设计思路范文 篇7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设计,发展,思路,研究

城市给排水的设计会直接影响到居民的居住环境。因此, 对于市政给排水的设计, 一定要站在节能角度上进行处理, 尤其是在新时期下, 要能够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市政在进行给排水设计时, 必须要在宏观、中观以及微观三个角度进行设计与思考, 从而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 宏观角度进行给排水规划

1. 1 防洪排涝的设计

城市防洪排涝的重要规划主要是能够进行外洪以及內洪规划。其中, 外洪主要是以预防为主。对于城市的来说, 其防洪规划主要是对雨水的排除以及积蓄规设计, 并且要不断的提升人们对于防洪知识的重视度, 从而来做好防洪规划工作, 保证人们的生命健康[1]。城市排水主要是对回流面积上的暴雨进行排水处理。通过利用暴雨强度公式来计算暴雨量, 暴雨时间控制在5 - 10min。同时, 对于一些暴雨样本的选用, 主要是年超大值法[2]。然而, 在排洪考虑的回水面积时, 是利用相应的水文公式, 以及某重现期的暴雨量为基本的数据, 其中选用的样本依然是年最大值。排洪规划的重现期的必须要根据城市排洪流域面积的大小等因素进行分析, 从而来进行科学规划。

1. 2 区域水资源平衡及供水

针对水资源时间以及空间分布不均的现象, 对水资源的平衡以及对水资源进行相应的配置, 从而来为居民提供用水[3]。另外在进行城市给水规划设计时, 要能够对区域水资源提供一些平衡分析, 以此来促进城市给排水的建设发展。做好水资源平衡工作主要是做好水量的预测工作, 其中主要是考虑城市以及村镇生活用水、市政用水、工业用水以及农业灌溉用水等, 其中还要对一些流域江河中的生态流量进行考虑。对于区域供水未来主要的防战方式是: 改善城乡用水、提升居民用水质量、做好地下水开发的控制, 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提升管理能力。

1. 3 对于污水的处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对于污水的处理主要是进行集中处理, 这样对污水的处理效率很高, 并且其成本也比较低。但是, 其中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 主要是在处理中耗能很大, 并且无法进行中水就近处理等, 因此开始利用BOT模式进行污水的处理, 这使污水适度分散处理有着很大的方便, 同时这也是区域污水处理发展的方向[4]。

2 中观层面分析给排水规划设计

2. 1 给排水规划设计

对于中观层面的给排水规划设计主要是体现在相应的城镇以及片区。随着我国变频供水设计的使用, 其供水设备主要是城市给水管网智能供水装置[5]。目前来看, 在中观层面出现的主要问题是城市供水日变化系数逐渐增大, 尤其是对于高峰供水量来说在不断增大。针对这些情况, 必须要适当的增加水厂的供水规模, 并且在该背景下, 必须要降低城市供水系数的日变化的系数, 另外也要充分的考虑到供水的安全性。

2. 2 雨水系统规划设计

对于雨水系统的规划设计来说, 必须要与城市防洪排涝规划相互结合, 尤其是对于一些平原以及盆地的城区, 以此来做好全面的考虑。另外, 在市区中一定要做好内河的排水设计。一般来说, 其道路排水重现期若是在P = 1 年时, 那么会经常出现两者洪峰相遇的情况, 相应的雨水管道的出口也会经常由于压力而出现出流的现象[6]。因此, 其雨水系统必须要进行压力流的校对, 同时也要保证相应竖向标高的协调性, 以此来避免出现雨水溢水的现象。

2. 3 污水的处理规划

现代城市市政对污水的处理计划有分流制和合流制, 城市的新城区主要采用分流制, 而旧城区主要采用合流制。但是, 分流制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更好实现。倘若市政利用分流制的污水处理计划, 必须从化粪池的出口开始分流, 选用专业的施工团队进行施工, 以确保施工的质量。然而, 对于中小城市而言, 实施合流制的较好。城市雨水污染相对较为严重, 实施分流制会加大污染, 故而在中小城市中最好选用合流制。对于污水厂尾水的处理办法, 相关部门提出了加强水循环的方案, 以促进水资源的良性循环。但是, 在现实生活中, 城市排水多数将污水向江中心排放, 导致水资源的再次污染, 使得生态环境矛盾突出。

3 微观层面分析给排水规划设计

对于城市市政的给排水规划, 必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方面, 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 需要相关人员运用新的方法和思想观念给予积极解决; 另一方面, 在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引导下, 以新观念、新理念开展具体的规划设计。首先, 市政在建设给排水系统时, 采取低消耗的施工工艺, 以符合我国发展国情。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有关部门针对现代城市的市政排水实际而进行新的科学尝试, 以提出新的节能产品, 使排水规划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其次, 深入开展新管材, 以加强新材料的有效应用。钢质管材在城市的市政排水规划中应用较为广泛, 但是随着科学发展观的逐渐深入开展, 节能环保观念深入人心, 所以推广一些较为节能的塑料管材, 且这些新型材料具备较多的优点, 如: 排水量更为顺畅, 管材的重量相对较轻, 施工十分方便。再次, 用新的思路进行管道设计。对于城市中较为缺水的地方和地下水深的区域, 将雨水自然渗透, 不仅可以减缓市政排水的负荷度, 而且可以增加地下水的补给, 有利于生态平衡的修复。第四, 在生态性、经济性、可行性等条件的允许下, 为市政排水规划提出新亮点, 使排水规划设计更加人性化。例如建设海绵城市, 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 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雨水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 最后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 从而可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 缓减城市内涝的压力。

4 对于给排水设计的思路

在道路雨水排水方面, 首先是要收集相关资料, 其中包含周边原有排水规划以及排水管道资料等; 然后, 根据场地标高确定整体排水方向、划分汇水面积; 最后, 根据汇水方案布置雨水收集设备, 如雨水口、排水沟, 布置雨水检查井及排水管道, 以此计算出各设备型号、标高等。在市政给水设计方面, 首先是收集相关资料, 包括设计区域人口数量、建筑种类等; 然后确定给水供水方案、给水主管走向, 确定各用水点位置; 最后根据用水量定额等参数计算出管道管径、埋深等。

5 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人们越加的重视城市给排水的设计安装, 其设计的合理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居民的正常生活。在人们越加的重视环境保护的趋势下, 其绿色环保节能技术已经成为了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因此, 在城市的给排水设计中一定要运用环保节能新技术, 提升对污水的处理效率, 不断的完善市政给排水系统以及消防水等市政公共设施, 以此来不断的做好城市给排水的设计, 促进其发展。

参考文献

[1]庞德刚.浅议柳州市排水规划[J].广西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1 (S1) :10-11.

[2]陈礼明.关于小城镇给水排水规划的几点认识[J].中国给水排水, 2012, 2 (02) :20-22.

[3]肖海斌, 宋绍红.武汉市排水规划初论[J].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0, 3 (01) :30-31.

[4]黄康.城市新区排水规划若干问题探讨[J].淮阴工学院学报, 2011, 4 (01) :40-41.

[5]谢炜.谈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给排水规划[J].中国建设信息, 2012, 5 (11) :50-51.

[6]罗国强, 李新海.小城市排水规划问题探析──汉寿县城排水专业规划为例[J].中外建筑, 2012, 6 (03) :60-61.

毕业设计设计思路范文 篇8

摘要:探讨人与宠物的“共生关系”,对“共用设计”理论内容进行拓展,并结合“共用设计”理念,总结宠物用品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人与宠物;共生关系;共用设计;设计思路

我国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使得人口老龄化、个性化、封闭化等城市所特有的生活特性加重显现。[1]在科技日益革新和社会城市化发展的双重背景下,现代人相互间进行有效交流来满足心理需求(如排解心理压力等)的机会和时间逐渐变得稀缺。

饲养宠物,让宠物与人形成情感纽带,是现代人满足自身心理需求,维持心理健康的一种选择。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近几年来,宠物用品的市场需求日渐增长,但基于过去传统设计理念下的宠物用品已逐渐不能适配用户的需求。本文将以人与宠物共生关系为出发点探讨,扩展共用设计理论内容,总结宠物用品设计的新思路。

1 人与宠物的共生关系

共生关系指的是不同生物的双方分别为对方提供和获取有利于生存的帮助。共生关系产生于两种不一样的生物之间,从生物学的角度,几乎不存在与其他生物产生共生关系的独立生物。[1]各种生命的形式之间基本存有共生关系。通过这样一种紧密的、相互提供利益的关系,来最有效最大化地利用生态环境的资源。因此,共生关系具有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根据安斯沃斯的陌生情境实验表明,人与宠物的关系和母婴间的关系近似。[2]宠物与婴儿同有可爱、弱小、需要被养育照料等的特点。人通过照料宠物能够获得与养育婴儿过程中近似的心理反馈,一定程度上能产生相同的满足感。宠物由于其自身智力、能力等因素的局限,使得人和宠物的关系变得非常稳固,宠物从成长到衰亡期间主人和宠物两者的角色状态少有变更。现代社会人们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变得更加趋利,人与人间稳固纯粹的情感关系日渐稀缺。人们只好通过依赖与宠物间产生的稳固情感纽带来获得心理慰藉。有研究曾将人与宠物的关系从历史的角度上划分成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将宠物奉为神灵,第二个阶段是将宠物当作财产,第三个阶段把宠物视为珍贵之物,最后阶段则变为了生活上的同伴。[3]人与宠物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一个从“崇拜”到“实用”,再到“亲密”的转变过程。人与宠物的关系现已成为一种共生关系。

基于人与宠物的共生关系,人类发展所独有的道德体系也推动人们在人与宠物之间寻求利益上的平衡点,得以站在多方角度的立场上去解决有关人与宠物的问题。[4]人与宠物都是一种生命存在的形式,在相关产品的设计中两者都不应该被孤立看待。

2 共用设计理论的拓展

共用设计理论是由1950年提出的“无障碍设计”演变而来,无障碍设计是针对某一部分的弱势群体所面临的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办法,其弊端在于可能会给除去针对用户以外的使用者带来无法预估的障碍,以致设计的结果适得其反。共用设计的理论则避免了这种问题的发生,共用设计又被称作“通用设计”,共用设计是指设计的产品不需要对特殊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就能够使得产品能够为所用人使用,达到共同使用的目的。[5]在共用设计理论的七项原则中,平等适用性是最为核心的一项原则,即设计的产品能够平等地适合所有人去使用。

综上所述,共用设计理论的关注点只是产品在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使用。在人与宠物的共生关系下,宠物用品需要既满足一方的需求,还能满足或不影响另一方的生活模式与环境,这种兼顾人与宠物的共同需求的设计思路,与共用设计理论的主旨相符。因此,可将共用设计理论原本所涵盖的范围从人与人拓展至人与宠物,作为宠物用品的设计过程中的理论指导依据。

3 共用设计理论下的宠物用品的设计思路

3.1 空间共享

大量养宠人士居住在城市公寓或商品房中,宠物的存在使得人们对已不宽敞的居住空间更要精打细算,既要人住得舒适,又要给宠物一定的活动自由。以猫为例,居住在城市公寓或商品房的宠物猫并没有随时随地进出户外的自由,在室内积累的能量就要通过大量活动释放。一般情况是购置一个独立式攀爬架于室内,但是这样的产品只在有限的垂直方向上使猫攀爬,并且占有一定室内空间。共用设计理论下看待人与宠物的共用空间问题时,就需要充分考虑和尊重宠物原本的习性,并结合居家环境的特点解决问题。“空间共享”的设计思路就是这样解决人宠共用空间问题的,以德国宠物用品品牌——Goldtatze出品的“墙式悬索桥”为例,就是专门为宠物猫设计固定在墙面上的木质宠物家具,宽度为185㎜,比一般书柜要窄很多,产品头尾可固定在墙面上,侧面看成L型,中间类似没有栏杆的吊桥。这款产品可以放置在墙壁的上端,既不影响人的室内活动,又合理利用室内空间,扩大宠物的活动范围。

3.2 功能兼用

把对于不同使用者有截然不同使用意义的多个功能集成在同一产品中,称为功能兼用。人和宠物的差异性使得宠物专用产品的出现变得必要。但有时主人充满爱意地购买了包含游乐功能的猫咪用净水装置,而宠物猫却只愿意舔主人杯子里的水。宠物并不能区分某个物品能或不能做什么,一个敞开的鞋盒也可以成为小憩一下的窝,所以某些所谓“专用”只是人们的一厢情愿。以“Duet(合唱)”系列产品为例,其中一款看上去是落地矮灯,铁线作为骨架围绕着灯泡,支起了上方的软垫,点亮的同时,产生的热量会吸引怕冷的宠物猫卧在软垫上,一款产品同时满足人和宠物的不同需求,对宠物使用产品的引导十分自然。

3.3 功能共用

排除特定的不同需求需要满足之外,有一些需求是人和宠物共有,可以不借助额外的产品就能实现,从这个方面考虑的设计思路叫做“功能共用”。随着智能家居的发展,能够实现功能共用的产品也越来越多,如具有WiFi模块控制功能的空调,原本只是为了实现人们对室内气温的远程调控,却同时也满足了宠物在室内的生理需要。宠物主人在不在家的情况下可通过远程操控来使室内的气温以符合宠物的生活环境。

4 结语

人们对宠物的关爱与日俱增,对宠物用品的看法也不同以往。在宠物用品设计的思路上要以共用设计理论为指导依据,通过相关的设计思路来兼顾人和宠物双方所需,让产品更加符合时代需求,满足用户的期望,真正设计出适应市场,能够获得消费者认可的宠物用品。

参考文献:

[1]吴江,莫逸凭.共生式产品整合设计研究[J] .包装工程,2011(24):65-68.

[2]张茂杨,彭小凡,胡朝兵,张兴瑜.宠物与人类的关系:心理学视角的探讨[J].心理科学进展,2015(01):142-149.

[3]李昕.人与宠物关系的社会学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

[4]戚序,代玉.有关宠物产品设计的思考[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09):162+185.

[5]刘洋,朱钟炎.通用设计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6]赵晓静,韩若婵.城市宠物饲养的现状与对策[J].保定职业技术学院,2010(01):45-47.

保单设计思路 篇9

1、一个人购买保险的目的为:保障、教育、医疗、养老及规避资产。

2、教师拥有的社保可以解决基本的医疗和养老,目前欠缺的是保障、教育及期望值以上的医疗与养老,至于规避资产一般是针对特别富有的人,所以一般人不会考虑这一点。

3、孩子的教育金其实是夫妻双方共同承担,教育金可以分为2种,一种的教育金储蓄,一种的教育金保障,目前储蓄作为一名教师讲来没有任何问题,那怎样保证这笔教育金一定能达成?这就需要拥有一定的保障,确保在任何情况下孩子能够完成自己的学业。

4、保障是针对自己所爱的人,当一份保险生效后在身故受益人栏里写的人一定是被保人最亲爱的人。

5、本次所设计的险种包含有保障、医疗及养老,这些都是社保不能涉及到的,也算是对社保做一个最好的补充。

保险责任

1、自保单生效90天后起至70周岁保单结束期间,不幸罹患约定的6种重大疾病可获得12万,用于治疗,不幸罹患其余的26种普通重大疾病可获得10万元用于治疗;(经统计,26种普通重大疾病发生的概率占所有重大疾病3%)

2、自保单生效起至70周岁拥有10万的身价保障;

3、平安健康的来到60周岁时可领取1万元作为养老的补充;

4、自60~69岁,每年可获得2000元体检津贴;

5、70岁时可一次性获得10万元用于养老或其他,也可选择10年或20年领取;(假如选择分期领的话可以享受公司的利息,目前是3.8%)

6、可以领取分红。(建议分红累计生息)

总结:

作为一个成年人,这款险种很好的对于社保作了一个补充,在身价保障、社保医疗和养老方面都有涉及,真正实现有病我保你,没病我还你。

商业保险的存在也是对社保作补充,假如把社保比作是房子的毛坯的话,那商业保险就是给房子装修。

招商方案设计思路 篇10

设计思路

一、公司及项目背景介绍

解决是什么公司?运作什么项目问题

二、总体招商规划及年底招商目标

解决公司总体市场布局及未来市场运作和管理模式(是平行还是垂直管理)问题以及2017年目标任务问题

三、招商目标客户群体确定

解决问题:

1、什么样的人愿意做本项目?

2、什么样的人适合做本项目?

四、招商模式(重点)

解决问题:

1、如何与目标客户群体产生对接?

2、如何说服目标客户群体加盟本项目:(1)解答目标客户群体为什么做本项目问题(为什么能赚钱);(2)解答目标客户群体怎么做本项目问题(怎么赚钱);(3)解答目标客户群体做好了本项目有一个什么好的结果问题(赚多少钱)。

五、招商人才的标准、招商团队的组建、奖惩激励机制

解决招商人才的选定标准、招商团队如何搭建、及招商人员薪酬体系问题

六、加盟标准及收费 解决公司对意向客户的加盟要求及加盟费收费标准问题

七、加盟流程

解决加盟的标准流程问题

八、样板市场打造

解决样版市场标准及如何打造样本市场问题

九、成本与利润核算分析

绿色建筑设计思路探讨 篇11

【关键词】绿色建筑;概念;特点;建筑设计

1.绿色建筑的概念与特点

1.1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是建筑和地产行业的崭新概念,它并不是指绿色的建筑,而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1.2绿色建筑的特点

1.2.1生态性

绿色建筑的生态性是指在设计、施工、使用中尊重生态规律,保护生态环境;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气候特征和其他地域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等减少能耗和污染,选材上优先选用环保材料,高效循环利用自然资源,在废物排放上尽量无害,并合理再生利用。

1.2.2安全舒适性

绿色建筑在选址上应该考虑到建筑周边无洪灾、泥石流及含氮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选择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应不对人体产生危害,同时绿色建筑在设计与施工的过程中应该重视人文环境、视觉环境及景观环境的建设,增进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和力,使人与建筑自然和谐共处,永续发展。

1.2.3先进性

绿色建筑的先进性是指将绿色和智能合二为一,以智能化推进绿色建筑,以绿色理念促进智能化。绿色智能化是技术的综合,其基本体系包括安全防范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及信息网络系统。目前我国有些城市的公共建筑已经实现了通过计算机网络控制技术对建筑能耗和室内热湿环境及空气质量进行远程检测控制,并优化系统运行,最大限度减少建筑对能源的需求及对环境的污染。

2.我国绿色建筑的现状及评价标准

目前全社会的环保意识都在不断增强,绿色建筑也成为越来越多的开发商、设计师的追求。虽然从长远来看,绿色建筑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效益显而易见,但由于前期投入较大,成本回收期较长,使得很多投资者积极性不高。同时由于缺乏绿色建筑识别技术,很多人误以为只要是先进的、智能的、高成本的就是绿色建筑,导致蒙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针对这种情况,制定一套科学适用的绿色建筑評价标准体系就显得十分必要了,但是绿色建筑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在这方面研究起步较晚,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沿用国外的评价标准。2006年6月1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正式颁布实施。2007年11月,由建设部组织的唯一经过官方认可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正式启动,该评价标识工作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为依据,填补了中国绿色建筑评价工作的空白。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一套评价标准,告别了以往以国外标准来评价国内建筑的历史。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现行和在编的绿色建筑评价相关标准有十余本,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些地方也存在对于标准的执行流于形式等问题,而且由于缺乏一些有效的激励政策和措施,使得开发商在节能选择上顾虑重重,利益双方在节能效益的评价上存在很大的分歧,使得这些评价标准在实际工作中难以起到调控的作用。

3.绿色建筑的设计

3.1绿色建筑的节地设计

建筑作为一个开放的体系要与周围的环境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所以绿色建筑在选址上应该体现人文绿色与生态绿色,应该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气候特征和其他地域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通风等减少能耗和污染;其次应该搜集、分析当地民居资料,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及居住区的服务对象等出发,总结出适宜当地居民生活的居住模式,研究该项目与周围环境的空间布局,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

3.2绿色建筑的节能节材设计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基础,是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自能源危机以来,节约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就成为全球范围内十分紧迫的课题。我国作为正在崛起的经济大国,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能源的消耗与浪费现象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在建筑上的能源消耗不断攀升。据统计,建筑能耗总量占到了社会总能耗量的46.7%,因此引导设计师树立生态节能的理念,合理节省和利用能源显得尤为重要。绿色建筑的节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3.2.1体型设计

绿色建筑的体型设计应该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太阳辐射强度、建筑物的朝向、围护结构的保温状况及局部风环境等,并权衡建筑的热量得失情况,最后优化组合。一般来说,体型系数越大的,外表面面积较大,室内热量容易散出,建筑平面形式对控制建筑体形系数、降低建筑能耗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在满足总体规划和建筑使用功能及建筑面积一定的前提下,应选择合理的建筑平面,使其平面更加规整,减少不必要的凹凸变化。

3.2.2围护结构的设计

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可以通过提高和改善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来实现,例如通过真空玻璃技术或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复合保温和外墙自保温等形式提高外墙面的热工性能;采用新型的屋面保温材料和利用种植屋面来提高屋面的保温隔热性能;外遮阳对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室内居住舒适性有显著的效果,遮阳方案的设计应该考虑太阳辐射强度随地点、日期、时间变化的特点选择最佳方案,调整遮阳的效果。另外,地面的热工性能对室内气温也有较大的影响。良好的建筑楼地面构造设计,不但可以提高舒适度,还有利于建筑的节能。窗墙面积比也是影响建筑能耗的重要因素,其设定要兼顾保温隔热及采光等方面。

3.2.3绿色能源的利用

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作为无污染、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不仅分布广泛,而且对环境危害极小,是绿色建筑能源的最佳选择,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能避免对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度开发。例如,目前国内外经常采用的被动式采暖、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PV系统等都是充分利用这种绿色能源的结果。通过实现建筑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土壤蓄热蓄冷等来减少建筑制冷、采暖和照明的能耗量。

3.2.4绿色建材的选用

传统建材工业是资源能源高消费、生态环境高污染的行业,其现状很难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所以对建筑材料的选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的“绿色”程度。提倡绿色建筑,落实到建材行业就是要大力推进建材生产和建材产品的绿色化进程。

3.3绿色建筑的节水及水资源循环再利用设计

绿色建筑的节水首先表现在应该大力倡导使用节水型器具;其次应该在适宜的范围内通过技术经济的比较,合理将雨水和污水进行收集处理,循环利用。设置中水和下水处理系统,将处理过后的中水和下水用来作为景观绿化用水和冲洗道路汽车等。我国现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要求办公楼、商场类建筑的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低于20%,旅馆类建筑不低于15%。(下转第102页)

(上接第84页)4.结语

绿色建筑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社会民生的需求,它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观符合我国的国情。目前由于具备这方面能力的设计师较少,开发商缺乏良好的融资环境、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科学的评估体系,它的普及和推广还存在一定难度。但是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完善建筑节能方面的政府职能,加大建筑节能的宣传力度,同时通过实践的积累,绿色建筑一定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GB/T50378-2006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

上一篇:产品路演演讲稿下一篇:中级汉语口语第八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