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体育参与考察

2024-09-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民体育参与考察

农民体育参与考察 篇1

农村体育发展是农村经济与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农村体育不发展,农民没有机会参加体育活动,中国的社会体育永远不能实现现代化,也永远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健身”的目的[1]。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体育成为体育研究领域备受关注的课题。本文研究的是农民体育参与问题,主要针对农民体育态度、体育行为、体育消费、生活方式进行描述与分析,旨在对农民体育参与现状进行客观描述,同时总结出现阶段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分析形成该特点的理由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为尽可能客观地了解镇江市农民体育参与情况,本文认为农村中小城镇镇区居民和小城镇所辖村村民的体育参与情况有较大差别。故本文的样本即研究对象为小城镇所辖村村民。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查阅了自 1990 年以来的有关农村体育的研究论文。

1.2.2 问卷调查法对镇江丹阳市、句容市、扬中市、丹徒区所辖小城镇所辖村村民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84份,有效问卷 550 份。

有效回收率 94.1%。其中,男性占 46.6%,为 256 人,女性占 53.4%,为 294 人。

1.2.3 访谈法对部分镇、村负责人及村民进行个别深度访谈。

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态度

本文对样本体育态度的描述主要从心理学视角,即了解被调查者体育认知、体育情感(对体育的喜欢与爱好)、体育行为倾向三个方面。以此来把握被调查者的体育态度。

2.1.1 体育锻炼对个体价值的认知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有 98.5%的村民认为参加体育锻炼对个人是有益处的,表明体育锻炼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得到广泛认可。进一步了解体育锻炼对个体作用,结果表明,排在前 3 位的分别是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延年益寿,尤其是强身健体 90.5%的被调查者将其排在第一位。再次表明村民普遍肯定体育锻炼的强身健体作用,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体育作为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没有得到认可,或者说在村民体育认知意义上,认为体育锻炼对人的生理层面意义更大,而对精神层面作用没有形成共识。

2.1.2 对观看体育比赛的喜好

通过村民喜欢观看体育项目来了解村民对体育的情感。我们仍采取多选排序的问题方式来获取资料。结果显示,篮球、乒乓球、跑步(田径)分列前 3 位,足球被排在第 7 位。而在城市居民体育现实调研中,足球通常均排在前 3 位,这或许是年龄、文化程度及职业的差异造成的。篮球是村民的首选,远超出其它选项。

镇江市农民体育参与现状的调查研究刘玉红 2.1.3 性别与体育行为倾向本文村民体育行为倾向是指有免费开放的体育场地及器材等是否参加体育锻炼,在探讨村民体育行为倾向时,本文认为性别是影响村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故本文从性别的角度描述村民的体育行为倾向。调查结果表明,愿意参加体育锻炼的村民达 72.5%,其

中男性达 42.5%,女性为 30.0%。存在性别差异。

2.2 体育锻炼行为

2.2.1 参与体育锻炼及参加体育项目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村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占 61.1%,其中每周 3 次以上者为 16.7%,按照每周参加 3 次每周 30 分钟以上,运动量为中等强度的以上体育锻炼者为体育人口的标准可推断镇江市村民体育人口为 16.7%。村民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首选是散步达 53.3%。其次是跑步为 42.2%,再其次是篮球为 32.7%,但羽毛球项目为 21.8%,乒乓球为 18.8%。

2.2.2 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

村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首选是健身长寿,其次为治疗疾病,消遣散心等。这一结果与村民的体育认知结果是一致的,说明体育认知对村民参加体育锻炼有积极促进作用。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按重要程度排序依次为没时间、劳动太累、没兴趣和没技术。

2.2.3 性别与体育锻炼的时间

性别与体育锻炼的时间有相关性,尤其是早晨锻炼,男性被调查者占 28.5%,而女性被调查者占 13%。

这可能与早晨女性多半从事家务劳动有关,这一结论通过对个别访谈中得到证实。调查显示选择早晚锻炼的村民达 70.6%,这一结果与有关农村体育居民体育参与研究成果一致。

2.3 性别与体育消费

体育消费是指物质和精神产品用于满足消费者体育需求的行为和过程[2]。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村民对体育器材、运动服装及购买体育彩票的比例相近,分别占调查者的 37.3%、42.3%和 38.4%。但有健身娱乐消费行为的只占 19.2%。这与到体育场所锻炼 17.1%的比例接近。性别在购买体育彩票行为上有差别,购买过体彩的男性占被调查25.7%,而女性占 12.7%,其余类型的消费行为性别差异较小。

2.4 健康状况与促进健康的途径

被调查的 550 位村民中,有 242 人患有慢性疾病占 44%,其中男女各占一半。有关节炎的所占比例最高,达 55.9%,这一结果可能与被调查者年龄段主要是 50 岁以上有关,其次是神经系统毛病为 18.6%。村民对促进健康途径的认识,改善饮食排在首位。其次是保证睡眠,参加体育活动第三位,再次表明村民对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身体健康的认可。

结论与建议

农民体育参与考察 篇2

河北是一个农业大省, 全省农村人口和农村区域占比均超过了65%。改革开放以来, 河北省农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跨越了温饱、小康两个生活阶段, 逐步迈向富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民生问题的日益关注, 河北省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农民工是我国转型时期的特殊群体, 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对农民工的研究是近年来各界关注的热点之一, 在农民工权利保护、社会保障、子女教育、政治参与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农民工由于特殊的生存环境和工作经历, 他们承担着艰苦繁重的工作, 他们的身心健康已引起众多部门的高度重视。因而他们的体育文化生活成为了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体育参与特征的视角, 对农民工体育参与现状进行调查, 了解影响农民工体育锻炼的因素, 提出改进与发展对策, 对提高农民工的身体素质、体育参与意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河北省不同地域农民工, 中部地区有石家庄、保定;沿海地区有秦皇岛、唐山;西北部山区有张家口、承德;南部地区有邢台、邯郸。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为本研究的问卷调查提供理论基础。

2.2.2问卷调查法

对河北省不同地域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

2.2.3数据统计法

采用SPSS10.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

3.研究结果

3.1不同地域农民工的体育参与状况。

农民工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 以1—2次为主, 占总数64.1%;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21.2%;3次及以上的仅占14.7%。55.2%的农民工每次体育锻炼的时间在10~30min之间。67.1%的农民工体育锻炼负荷以中等强度以下为主。农民工经常参加的体育项目为散步、乒乓球、羽毛球、武术。 (见表1)

3.2农民工体育消费状况。

3.2.1农民工体育消费的总体水平。

体育消费是指一切与体育活动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个人及家庭的消费行为。体育消费水平是指人口平均的体育实物消费资料和体育劳务或服务消费资料的数量, 它反映人们在各种体育消费行为中所能承担的物质与精神的支出能力。在被调查的农民工中, 直接或间接参与体育消费的占总数的41.2%。有体育消费的农民工中, 年平均消费1—100元的占72.1%, 消费100—150元的占18.5%, 消费150元以上仅占8.9%。可见, 不同地域农民工总体消费水平无显著差异。

3.2.2农民工体育消费结构

体育消费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实物性消费, 主要指购买体育活动的体育实物, 如运动服;第二类是观赏性体育消费, 是指购买门票、入场券等观赏体育比赛与表演的行为;第三类是参与性消费, 是指购买体育服务资料的消费行为, 如购买体育彩票、参加体育培训等。在有体育消费的农民工中, 实物性体育消费比例最高, 达73.5%;参与性体育消费比例为19.6%;观赏性体育消费仅占7.3%。可见, 不同地域农民工消费结构无显著差异。

3.3影响农民工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

调查表明, 影响农民工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为余暇时间占73.6%, 其他依次为收入水平、生活压力、场地设施、锻炼方法、锻炼意识、健康状况。 (见表2)

4.对策与建议

4.1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法律法规是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根本所在。

我们要把农民工对就业服务、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和住房、子女上学等需求纳入城市公共服务的范畴, 积极探索适用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 为农民工建立相应的社会救助制度。

4.2强化农民工的体育健身意识。

我们要加强宣传工作, 让农民工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健康的重要作用, 提高他们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体育消费的意识, 积极引导他们投入到全民健身活动中去。

4.3发挥政府的管理职能、兴建体育场地设施。

农民工体育参与的主要场所是在公园街道广场, 社区场所等一些不收费的活动场所, 所以, 政府应以《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为指导, 发展面向大众的体育运动基础设施, 积极为农民工参与体育运动提供多方面的便利条件。

摘要:本文通过调查了解河北省不同地域农民工的体育参与状况, 积极探求解决农民工体育贫困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河北省不同地域农民工,体育参与特征,改进与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李相如等.北京是农民工参与休闲体育的现状调查与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 2009, (1) :133-138.

[2]付丽敏等.河北省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现状的致因及对策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09, (5) :18-20.

农民体育参与考察 篇3

关键词: 城市 农民工 体育 体育活动

2006年春节前夕,温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称“农民工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为城市繁荣、农村发展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意见》提出了坚持“公平对待、一视同仁;强化服务、完善服务”等五项原则和将要落实的“切实为农民工提供相关服务”等七项重点工作。农民工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为城市繁荣、农村发展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与城市人相比,大量农民工长期不被城市吸纳整合乃至受到歧视。

近年来,“城市农民工”问题成了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国内许多学者从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法学、城市学等角度对农民工问题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和研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其研究内容涉及生活状况、社会适应性、社会交往、社会分层和社会地位、社会心理、越轨等诸多方面,但对于农民工闲暇时间参与体育活动问题的研究却相当少,作为一位长期从事体育教学的高校教师,本人仅仅从体育工作的层面,对现阶段农民工闲暇时间参与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较为系统的思考。

一、农民工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和问题

农民工作为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城市中逐渐形成的特殊劳动者,为城市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早在2003年12月,国务院已做出重要论断:“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他们的生活(尤其是他们的身体状况)也应该受到政府等有关业内部门的重视,他们也应该在工作之余能有时间、有机会和城市人一样参加体育活动。但如今,进城就业的农民工作为城市的“边缘人”,在城市从事非农工作还未改变农民的身份,未被城市认同和接纳。和城市人比起来,他们在闲暇时间参与体育活动的状况,令人堪忧。

1.农民工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

据报道,有记者曾对上海、四川等地进行了“农民工精神生活”专题调研时,发现农民工精神生活普遍空虚,缺乏必要的文娱体育活动,致使业余时间无法打发,只能赌赌钱、喝喝酒。另根据资料显示,某地农民工参与体育活动的形式、内容与场所进行了统计如表1所示:

表1 农民工参与体育活动的形式、内容与场所

可以看出,农民工参与体育活动形式单一,多属于自发组织,缺乏有效组织;活动内容比较简单,缺乏集体性强的项目;用工单位没提供足够的运动场所和设施,活动场地多为非正规场地。

2.农民工参与体育活动中暴露出的问题

第一 农民工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不强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农民工的年龄在18-40岁的占90.56%,这个群体属于相对年轻的群体。但问及为何不喜欢参与体育活动时,他们要么认为自己很健康不需要运动,要么找出理由来为自己解释(如表2:)

表2某地农民工不喜欢参与体育活动的原因一览表

可见,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对体育运动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事实上,体力劳动与体育运动是两个意义不同的概念,体力劳动只能消耗身体的局部,如果劳动强度过大,对身体造成不利的影响;而体育活动则可以锻炼全身,真正起到强身健体的效果;此外,从上表可以看出,农民工的劳动强度非常大,尤其是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每天从事的工作都异常辛苦,很少有闲暇时间。

第二 用工单位的组织力度不够。 按常理而言,农民工作为用工单位的员工,他们的日常生活、健康状况应该受到单位的重视,农民工的体育活动也该由用工单位主动组织。然而,限于目前政府的管理能力,大多数用工单位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对于农民工的切身利益则置之不理。很少有单位像社区委员会对待社区市民那样把体育工作真正做到有场地、有设施、有制度、有管理。

二、新时期农民工在闲暇时间参与体育活动的举措

进行舆论宣传和引导,消除对农民工的社会性歧视。由于进城民工的特殊身份,城市的一些单位、职工和市民对他们普遍存在歧视心理和歧视行为,这种歧视往往给农民工的精神和心理造成伤害。因此,政府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切实消除对城市农民工的社会歧视。应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加强舆论宣传,开展对城市广大市民和职工的思想宣传和教育,使他们逐步树立起尊重进城农民、平等地对待进城农民的思想和风尚。同时,要借助各类大众传媒及其他工具,经常开展反歧视宣传,给农民工创造一种宽松、平等的社会生活环境,才能确保有关农民工在闲暇时间参与体育活动的各项举措取得成效。据资料统计,3.6亿就业人口中有农民工占2.6亿人。以上海为例,最多时曾拥有144万传统意义上的国企产业工人,目前已锐减到不足20万人。这足见农民工在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运行中的不可替代性。一旦失去他们,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城市运行都将难以为继。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也应该纳入社区的管理,享有相应的“市民待遇”。可是目前大多数农民工在紧张而劳累的工作之余由于种种原因没能从事适当的体育活动。有关部门和单位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放弃急功近利的思想,切实为农民工闲暇时间参与体育活动提供相关公共服务。

政府加快城市体育场地建设,为农民工开展体育活动提供重要的物质载体。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城市人均体育场地、设施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落后。农民工是在上世纪90年代在大城市中逐渐形成的劳动群体,城市社区更无力为这些农民工提供足够的场地设施。因此,城市有关部门应认真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法律法规,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逐步健全覆盖农民工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对农民工的身体健康给予更多的关注,为他们在业余时间从事体育活动提供尽可能多的便利。加快群众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力度,发挥体育设施的辐射力。

要倡导人文关怀,为农民工提供精神支持。一方面,要重视农民工的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要为农民工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并且丰富他们的娱乐文化体育生活。另一方面,要尊重农民工,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关心他们的疾苦,要让农民工直接参与各项体育活动和城市组织的各项体育比赛,采取多种形式的运动方式向农民工提供无偿援助,为他们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心理环境,以减少农民工离家在外的孤独感和失落感。

用工单位要重视农民工参与体育活动的权益。首先,用工企业建立体育俱乐部性质的组织。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起,开始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标志着一场由政府领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有目标、有组织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用工企业也要认真纠正对于农民工参与体育活动认识的误区、关注农民工的身体健康、借鉴政府的成功经验,建立体育俱乐部性质的组织,有计划地利用闲暇时间组织体育活动;其次,针对农民工对城市开展的体育活动陌生而又新奇的现象,单位要邀请体育指导员或自己培养专业体育指导员有计划地对农民工给予指导、消除他们的羞怯心理。另外,企业要合理安排工时、工期,改善农民工的生产生活条件,适度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保证他们有时间和精力参与体育活动。

社区支持,组织市民与农民工进行广泛的体育交流。社区作为一种社会组织,一方面它具有正式组织的特征,另一方面又具有邻里互动的地缘特征。上既可以与政府联系,协助政府,横又可以与社团、单位合作,动员社会。因此,农民工体育活动要获得社会的支持也同样要依靠社区力量,发挥基层社区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利用社区组织市民与农民工进行广泛的体育交流。城市有城市的体育活动,农村也有自己特色的体育项目。如果条件允许,社区可以与农民工之间展开体育友谊比赛,使农民工的体育活动更加活跃和精彩。通过相互交流,农民工在紧张的劳累之余体会到了体育运动带来的放松和快乐,甚至逐渐改掉了以往酗酒、赌博等不良习惯;所在社区也形成了安全、文明、和谐的良好局面。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加快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农民工问题决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性课题,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关键切入点。我们必须遵循《意见》提出的“公平对待、一视同仁;强化服务、完善服务”等五项原则,认真抓好农民工在闲暇时间参与体育活动这一重要环节,为解决农民工问题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黄淮学院体育系

参考文献:

[1] 裴立新.未来10年我国群众体育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2.9:23-26.

[2]曹池龙.体育本质与作用的辨证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5.11:45-47.

[3]卢红梅,田玉,童建国.河南省城市社区群众体育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2.12:10-13.

[4]裴立新.全面小康社会农村体育发展问题的思考[J].体育科研,2004.11:56-58.

[5]张秀华,袁建国. 温州民营企业大众体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2.9:62-64.

[6]杜润生.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切入点[N].人民日报,2006.2.19.88-89.

农民工文化需求考察汇报 篇4

农民工文化需求考察汇报

文化需求是社会人的一般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当新生代农民工物质需求逐步得到满足时,其他方面的需求就会被激发出来,文化需求显得相当突出。

一、新生代农民工文化需求现状分析

1.新生代农民工对文化娱乐生活的需求。文化作为一种符号传递着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状态。新生代农民工已经由生存理性转变到社会理性,物质已经不再是他们唯一的需求,他们的文化精神需求同样迫切。但是由于经济原因,农民文化消费能力不强;另外,包括政府部门在内的社会各界,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需求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把农民工的需求排斥在外,其文化娱乐生活极其单调。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休闲娱乐方式主要停留在睡觉、听广播等较为原始、低级的娱乐方式上。即使有的农民工开始接触网络等较现代化的娱乐方式,他们也大多把网络作为打发时间的工具,而没有有意识地利用网络在信息传递、文化提升、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重要功能。新生代农民工相对单调的文化生活致使他们在价值观上也呈现出保守、落后的特征,大大不利于其市民化进程。

2.新生代农民工对专业技能的需求。学好一门过硬的技术是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最强烈的愿望。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水平比传统农民工虽然有了显著提高,但因为没有一技之长,他们即使有心摆脱出卖苦力的低级打工状态,也普遍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新生代农民

工融入城市生活的第一个“坎”,就是求职过程中的技术门槛,他们普遍陷入一种“技术困境”。另一方面随着产业的升级,城市现在紧缺技术工人,但求职农民工80%没有任何技能,远远满足不了市场要求。虽然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有了初步的学习意识,但由于学习成本较高以及收益的不稳定性,对于学什么、怎么学,却还存在着很多迷惘和认识上的误区。

3.新生代农民工对科学文化知识的需求。虽然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水平较传统农民工文化水平有显著提高,但是其平均受教育年限却远远低于城市从业人员,这种差距与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不相适应。新生代农民工要想真正融入城市,就要不断学习,接受新知识、新技能,从根本上适应农民到市民角色的转变。随着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意识的逐渐增强和自我意识的觉醒,他们要想顺利地争取自己的权利,必须有相应的法律知识和文化知识与之相匹配,他们的实

践需要决定了他们对文化知识的渴求。另外,许多农民工在城市遭受到了缺乏科学文化知识带来的困惑和失望,有些把希望寄托在了下一代身上,希望子女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二、新生代农民工文化需求原因分析

1.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学习欲望强烈。新生代农民工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文化水平都比较高,基本上是初中以上,还有一部分是高中生,甚至有些接受过中专或高技类课程培训,知识面、信息来源比较广。同时在工作过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的学习热情较高,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这种观点在新生代农民工中得到最广泛的认同。他们不仅仅自己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而且对下一代也寄予很大的期望。对知识的渴望使新生代农民工对文化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文化状况远远不能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需求。

2.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的认同度较高,土地意识淡化。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特性变化和技能素质提升,加上农地制度变迁使得他们新生代农民工的乡土社会认同在减弱,他们大多数人往往直接从学校进入外出务工行列,有的还是在城里跟着打工父母成长起来的,对于现代产业规律的熟悉程度远高于传统农业。同时,他们极力谋求对城市社会的认同,在经历了城市生活及文化氛围的熏陶之后,更感觉到城乡社会的差距,从而表现出对城市社会更强烈的向往。他们不管各种制度性的障碍仍然存在,转变就业观念、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积极主动地融入城市生活。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和对文明生活的追求对传统的思想观念、双重制度和限制政策提出了挑战。

3.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期望值较高,立足长远发展。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目的,更多的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谋求发展。他们有较强的拼搏意识和进

取精神,有自己的思想,甚至有明确的职业规划。他们不仅仅满足于挣钱来改善家庭生活,而是要求有所发展。他们更看重个人的能力和机会,相信只要通过个人努力拼搏就能获得成功。在争取待遇、谋求更大发展空间上,这一代农民工要求更加直接。一些新生代农民工刻苦学习专业技术,以提高就业的竞争能力。他们把务工当做学习、提高、适应的过程,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从农民到工人到更高社会层次的生存方式与人生道路的转变。这要求政府和社会必须重视新生代农民工对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渴求,满足他们的发展需要。http://

满足新生代农民工文化需求的对策建议1.多方推进,丰富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生活。尽管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方式已经和城市居民差异不大,但在精神上,他们仍独自结成了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和城市文化似乎有些格格不入。要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需求,使他们

尽快融入城市文化,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和农民工自身共同努力。

一是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是丰富农民工文化生活的主导者,要把丰富农民工文化生活纳入公共服务范畴,不断增强公共服务的职能。

二是企业要充分发挥农民工的主体作用。要根据农民工的需要层次,增加文化活动设施,丰富农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要组织农民工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活动,激发农民工的参与热情。

三是积极发挥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社区、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要经常为农民工组织一些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满足他们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加强教育培训,全面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素质。对新生代农民工而言,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获取资源能力的高低,进而影响着他们的社会认同状况和社会融入能力。

一是要对他们进行科学文化知识

培训。根据新生代农民工比较年轻、受教育水平较高、接受能力较强等特点,通过建立和完善多层次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体系,使他们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并通过多层次教育体系来引导和组织新生代农民工接受就业和创业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同时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既熟练掌握职业技能,又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新型劳动者。

二是扩大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交面,加强与其他群体尤其是城市居民的互动交流。要利用社区、街道办及其他社会团体等资源优势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在交流和互动中增进了解,促进融合,从而使新生代农民工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文明素养等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也使城市居民纠正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偏见,消除歧视,以平等的心态看待并接纳他们。

三是加大对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投入。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团体辅助等方

农民体育参与考察 篇5

小教121王盼盼

读完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我的感受颇深。在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一直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我们都知道农业是中国几千年以来最主要的生产方式,所以,农民在生产力的发展和变革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与此紧紧相随的是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鸦片战争后,中国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坚船利炮的烘击下改变了社会发展的轨道,在这个社会里,封建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依旧保持着,另外农民还要遭受帝国主义的欺压和奴役。在这个时代,中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也没有发展成一个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经济的剥削、政治的压迫使农民的生活越来越贫困,精神越来越萎靡,处于水深火热的他们除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投身于革命之外再也没有别的出路,于是从北伐战争以后,由广东开始的农民运动迅速发展到全国。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话:一切革命的党派、革命的同志,都将在他们面前收到他们的检验而决定弃权。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呢?当时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者就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他们为了迁就国民党,使共产党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另一种机会主义观点是以张国熹为代表的左倾主义观点。毛泽东为了解决这一关键的革命问题,驳斥党内外反对农民运动的责难,始终坚持站在农民的前头领导他们的正确路线,于是就写成了这篇光辉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有很多人说农民运动是“痞子运动”,糟糕透了。但是,就像俗话所说的那样:狗急了还会跳墙,农民的这些举动完全是被劣绅、地主们逼出来的,是社会的残酷、无情逼迫了农民,他们有太多难以言语的无奈。那些地主、军阀、劣绅早些年历来凭借势力、权力压榨、践踏着农民,农民才会有这么大的反抗,所以我认为这算不得打压,只是一种权力的逆转,当权力、财富在地主手上时,农民们没有资本来进行正当防卫,而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农民开始有了人身的自由,开始有了基本权利。虽然并非每个地主都是无恶不赦的,但是中国当时的社会现状和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发展道路的特殊性,它不同于俄国的十月革命,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而在这条革命道路上的主体始终是农民,所以注定了农民会推翻地主。毛泽东也这样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画绣花,温良恭俭让决不能推翻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地主权力,革命就是暴动。所以这种暴动是情有可原的。在农民运动中,一项苦战奋斗的主要力量也是那些被地主们压榨的最久的贫农,他们最听共产党的领导,但其实想想也在情理之中,长期的经济压迫使他们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即使农民运动失败了,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他们穷的只剩下跟着共产党为自己争夺权力的勇气。

农民体育参与考察 篇6

1926年到1927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农民运动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展开。农民协会作为一个新的组织、新的政治力量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他们在各地的农村、县城积极地开展革命斗争,支持全国的民主大革命。

但国民党中的反动派和共产党内以陈独秀为主的右倾主义者们却一再质疑、阻碍农民革命斗争的进行。为了纠正这个错误,1927年,毛泽东到湖南做了三十二天的考察工作,总结了这一篇报告,并提出了解决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的方案——农民问题的理论和政策,让广大人民和革命者看到一个真正的农民革命斗争。

文章中,毛泽东充分估计了农民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所起作用和地位。在中国,农民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压迫,具有反抗压迫和剥削、要求自由和平等的革命性,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湖南的农民运动中,农民们组织起来,共同打击土豪劣绅,不法地主,旁及各种宗法的思想和制度,城里的贪官污吏,乡村的恶劣习惯,推倒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地主特权,农民当了自己的主人。从这时开始,农民阶级慢慢地凸显出自己的力量,为中国的革命带来了新的生机。在运动中,占农村人口70%的贫农是农民协会的中坚力量,是打倒封建势力的主力军,是带动着中农、富农进行革命的先锋。人数上的优势使大革命在广大农村中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他们从根本上改变着中国的国家性质。从文章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农民们的革命热情,看到他们为革命做出的努力、贡献。在农协的带领下,农民们不但在政治经济上打击了地主阶级,推翻了他们的统治,而且还打破封建迷信,进行了政治文化宣传,让广大农民们有了更大的革命斗争热情和争取民主自由思想。藉此,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深入到群众中,中共党人在运动中与农民阶级形成了最坚固的同盟。此外,广大农民们在组织的带领下,废苛捐,缴山匪,禁烟赌,学文化,修道路,修塘坝。最重要的是,农民们建立起的自己的武装,在运动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让共产党中有思想觉悟的领导人意识到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和农民武装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为中共之后的战略思想奠定了基础。反之,正是由于当时党内以陈独秀为首的右倾机会主义者不接受毛泽东的意见,坚持自己的错误见解,抛弃农民这个最主要的同盟军,使共产党和工人阶级失去了广大农民群众支持,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

农民体育参与考察 篇7

关键词:农民工,体育活动,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动机与人格》论文中所提出。书中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2]而如今社会中农民工是社会群体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状况又是如何呢?

1农民工参与体育现状

需要层次论中的第一层次为生理需求,比如:呼吸、水、食物、睡眠、生理平衡、分泌、如果这些需要,有一项不能满足那么我们人类正常的生理机能将无法正常运转。换句话来说,生命就会受到威胁。在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最首要的动力。农民工是现代社会劳动群体里重要的一部分。他们在社会底层中长期重复着单一、乏味的机械化生活。[3]大多数农民工都是文化水平较低的群众,他们按工作的完成量来获取收入,且就工作量来说强度较大,这些因素使他们很难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在得不到较合理的休息与调整,使其身体各方面得不到及时的恢复,长久以此会导致身体健康状况的下滑,以至于出现各种疾病的发生。在闲暇的时间,如果没有适当的活动来缓解压力、释放自己,会容易导致心理上的问题,更可能会做出对社会不利的举动。由于知识面的限制,大部分农民工对体育的价值与功能不理解,他们所认为的体育多数为竞技性体育,觉得体育比赛与自己存在着巨大的距离,且体育项目也不会,更没有机会参赛,他们对体育的认识比较狭窄。再加上一天的工作量较大,在结束工作后,已经非常疲惫很难有多余的精力参加到体育锻炼当中去,据调查大多数农民工在休闲的时间里多数选择打牌、聊天等休闲方式。

2农民工参与体育锻炼的困境

2.1社会认同

城市化的过程就是让农民工从农村生活逐步向城市的生活方式转变的一个过程。农民工在来到城市后仍然保留着乡下的一些习惯和观念,与城市相差甚远。这样让城市居然无形之中对农民工或乡下务工人员产生了一种略带排斥的心理,他们认为农村人与这个城市格格不入、素质低等。但这种心理尚且不够明显,等到大批乡下务工人员进入城市打工后,这种歧视的心理开始滋生,使得这些务工人员虽然同住屋檐下,但是还是无法得到尊重和认同。二元体制产物的他们一直是徘徊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边缘群体。[4]这种认同感的缺失、也在一定的程度上打击了农民工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而层次理论的第四层需要,尊重需要说到: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社会地位,希望自己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这一点恰恰也影响到了如今农民工对体育锻炼参与的积极性。

2.2场地与器材

要进行体育活动,体育场地与器材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条件,是农民工参与体育锻炼最基本的物质保证。但是现在大多数的工作单位与居住地的体育设施与场地大大不能满足农民工的需求。甚至一些地区很难找到一些基础的体育设施,这也成为了限制农民工参与体育锻炼的一个因素之一。

2.3消费水平与指导缺乏

他们的工作性质与其它公众不太相同,工资基本偏低,与农村相比有所改善,但是相对于城市生活,仍旧属于偏低水平。在一年辛苦工作后有可能还不能拿到相应的工资报酬。这使得他们迫于生计的条件下,即使有想参与到体育锻炼中的迫切心情,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到:“当一个人非常需要吃的食物时,会不择手段地抢夺食物。人民在战乱时,是不会排队领面包的”。当他们得到的的工资和报酬仅仅够解决他们温饱问题的时候,他们就很难再有多余的钱去购买体育用品,所以保障和提高农民工工资和利益,也是解决此问题的一个方法。[5]假设人为报酬而工作,以生理需求来激励下属。再加上自身对体育认识的匮乏,没有专业人员配备以及讲解与指导,在这种情况下怎可能再拿出额外的资金去投入都体育锻炼中。

3对农民工体育锻炼的现状相应对策

3.1保障农民工基本权益

针对以上农民工参与体育生活的现状。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规范和完善农民工薪资制度。要对农民工招收的管理体系进行监管。再者要加强农民工对法律观念的了解,懂得自身的权益所有,让他们知道自身应该享有的福利所在。只有在自己的权益被保障,最基本的生理生活需求得到保障的情况下,才能有多余的精力进行一些体育锻炼。

3.2文化氛围的渲染

由于进城务工人员的思想和价值观与城市居民的差异,让一些城市居民对农民工产生了偏见歧视和一些不同的看法。那么首先要改变个人的一些比较落后的观念,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进行一些相对专业的体育指导和讲座,最好能够进行一些简单易学的基本的体育技能的培训。另外要改变城市居民在思想上对农民工认知的变更,让他们明白农民工是我们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增加他们的社会认同感,政府可以出台一些针对农民工的奖励措施,运用激励的手段使农民工去提升自己,更快的适应和融入城市生活。[6]

3.3场地建设和人员配备

随着对体育锻炼认知度的提升,相关部门应多建设与开放免费活动场所,或增加低消费场所的数量,让他们在参与体育锻炼时更有动力,不会因为消费的问题终止锻炼。应多培养社会专业指导人员,让农民工更多、更深入的了解与认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这样就能够使他们更快的喜欢和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来。

3.4举办体育比赛

农民运动会已经进行很多年,可是通过对一些农民比赛的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并不是真正由农民朋友参与的,为了取得名次一些地区不惜造假和重金请一些专业运动队的队员来,这让这个比赛失去了本身的意义。政府应该加大农民运会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农民认识到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所以农民工自身应该更加重视这些。定期的由单位和管理层组织体育比赛,与其它企业、单位的同事互相沟通与认识,让更多的农民工参与到其中来。让他们互相认识和体会到体育带给他们的不只是健康,更多的是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7]

4小结

让农民工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不仅能让自身受益,得到良好的健康状态,还能顺利地帮助农民工融入到城市生活中,从而也更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最终推动社会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鄢先友.河南省城市农民工群体体育参考与状况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107(5).

[2]亚伯拉罕·马斯洛.许金声等译.动机与人格[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8-29.

[3]杨培培,韩飞.对农民工体育锻炼问题的思考[J].赤峰学院院报(自然科学版),2009,25(1):142-143.

[4]彭成根,黄喆,杨俊超.农民工参与城市体育活动困境的社会学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5(22):150-151.

[5]孙娟,蒋伟浩.对我国农民工体育问题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6,(8):7-9.

[6]颜海波.城市农民工体育锻炼现状思考[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24(4):105-107.

农民体育参与考察 篇8

关键词:城乡统筹;失地农民;就业培训

中图分类号:C91;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39(2008)02-0022-04

Survey on employment training for the land-lost peasants in the process of overall urban-rural development of Chongqing

XIA Tao

(School of Management,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67,China)

Abstract:The unavoidable problem in the process of overall urban-rural development of Chongqing is that the peasants lose their land,and the reform of overall urban-rural development aims to change peasants to urban residents,in which,the most important issue is to solve the employment problem of the land-lost peasants. If the land-lost peasants are not employed and have instable income,it is useless to say that the peasants are changed into urban residents. The employment training for the land-lost peasants should be market-oriented and aim to solve employment problem by the scientific,reasonable and flexible training methods of diversifying training contents and guaranteed quality.

Key words:overall urban-rural development;land-lost peasants;employment training

一、统筹城乡发展不可避免的问题——农民失去土地

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要使农村居民、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家属与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各个方面平等的权利、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和同质化的生活条件。也就是“农民变市民”。

当前重庆的人口现状为:2005年重庆市的户籍人口为3 169万人,常住人口为2 798万人,城镇人口为1 265万人,城镇化率为45%,农村人口1 900多万。而这些农村人口的人均收入与重庆城市人口的人均收入相比差距很大,他们的收入比为1∶3.6。重庆市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也低,在重庆市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 7.5% ,小学文化的占42.88%,初中文化的占 37.40%,高中和高中以上文化的占 4.98%,农村劳动力适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 6.9年,略高于小学水平。而且这些农民生活的广大农村大都属于“老少边穷”的贫困地区。在重庆成为直辖市之初,重庆有20个国家级贫困县,近400万贫困人口,经过10年奋斗,至今仍有50 多万贫困人口。2007年9月2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到2020年,重庆市的城镇化率将达到70%,也就是说重庆市未来的城镇化率将提高25个百分点,有800万左右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这就意味着将产生800万失地农民。

二、重庆市九龙坡区试点改革的实践与引发的问题

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设立的时间还很短,城乡统筹改革又是一项重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重庆市采取了在九龙坡区先行试点,然后再在全市推广的办法。重庆市九龙坡区已先后出台了关于城乡统筹、城乡就业、城乡交通建设、农民变市民的改革、市政设施的管理以及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的管理办法等方面改革的文件和措施。其主要精神是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具体办法是用宅基地交换城市住房,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交换社会保障福利。在九龙坡区范围内,有稳定非农收入来源的农户和重庆市三峡库区云阳县境内的移民农户,如果自愿退出宅基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经申请审核,可登记变更农村户口为九龙坡区城市居民户口,同时获得宅基地和承包地方面的一次性补偿,并在城市安置方面获得一定优惠。住房安置采用下列三种方式:(1)划地安置:具备土地连片流转条件变为市民的人员,由政府集中划地,自主投资,镇村组织建设,新建集中居住地,免交各类建设规费。(2)货币补贴安置:农民变市民自主解决住房的,由政府一次性给予补贴。(3)廉租房安置:农民变市民人员无固定住所,又未选择定向划地安置和货币补贴安置的,可租住政府提供的廉租房。农民转为市民后的宅基地指标纳入区集体建设用地储备库,退出的承包地由各镇土地流转中心统一登记造册,由各村土地流转服务站统一管理和经营。农民变市民人员在子女入学、就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方面,享有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权利;同时,退出农村集体组织后仍享有退出时集体资产分配权利。

但这些做法也使失地农民面临更大的困境:如何更好地就业,从而获取稳定的收入。根据重庆市九龙坡区试点改革的实践,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以宅基地换城市住房,以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换城市社会保障”。这些农民失去土地后,他们获得了土地补偿,有的甚至还获得了住房;失地农民还能享受集体土地及资产带来的收益,有的还享受着养老保险等保障措施。但是问题仍然存在:

第一,失地农民获得的土地补偿数目是极其有限的,而且有的失地农民还要靠这部分资金来买房或者租房。

第二,集体土地及集体资产带来的收益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收益的不确定性使得这些失地农民没有稳定的收益。

第三,当前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和养老保险的人数极其有限,按照规定:男60岁以后,女55岁以后才能享受养老保险,根据这一规定当前能享受养老保险的都是老年人,而这些老年人理所当然的是失地农民中的少数派。另外,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都是些特困户,而且最低生活保障只能解决他们基本的生活问题,还有很多问题都无法解决。除以上这两类情况外,还有占人数绝大部分的正处于青壮年期的失地农民,他们的各种问题又怎么解决。

第四,进一步分析,就算上述提及的收益或保障都存在,那广大的失地农民还有很多除满足基本生活以外的其他问题要解决,而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巨大的资金。比如失地农民的子女要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或培训,失地农民及其子女的婚恋嫁娶,他们发生重大疾病或意外事件,还有他们为了过更高层的生活所需要的各种耗费,等等。

列举出的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表明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失地农民还有很多很多需要花钱的地方,而且这些支出的数额是及其巨大的,失地农民被动的“等、靠、要”不是解决问题的出路。他们的出路是就业,靠自己的劳动获取稳定的收入。而为了解决这些失地农民就业的问题,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要对这些失地农民进行就业培训。有800万失地农民要变为市民,如果扣除儿童和老人等没有城市就业能力的农村居民,按50%的就业劳动力计算,那么,未来重庆的城市体系将在14年中需要为近400万失地农民解决就业问题,而解决他们就业问题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对他们进行就业培训。

三、重庆城乡统筹中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现状特征分析

由于重庆市城乡统筹工作才刚刚起步,只是首先在重庆市九龙坡区进行试点改革,全市范围内的改革还没有全面展开。但是针对当前失地农民的实际情况,我们能够以小见大地或多或少地分析得出如下特点。

1.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失地农民的文化程度多为初中及初中以下,这部分人占总数的绝大多数,文化程度为高中的是少数人,受过高等教育的更是寥寥无几。

2.综合素质不能满足当地工商业的用工需求。失地农民大多缺乏其他专业技能,一旦脱离传统农业,便感觉谋生求职困难,除了靠出卖体力做“力哥”外,便难以找到其他工作。

3.自主创业困难重重。首先由于征地后的收入来源减少,日常生活支出增加和征地补偿金过低等原因,使得失地农民的创业资金短缺。其次即使有失地农民开始创业,由于他们缺乏发展非农产业与新兴农业的技能,这样使得他们创业的形式主要是搞运输、经营农家乐(商店)等个体经济的形式,从而无法形成规模经济。

4.农村惰性影响严重。所谓农村惰性,是指农民持有悖于“创新”理念的落后思想,使农民像惰性气体一样稳定,顽固不化,因循守旧,或者懒惰,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没有丝毫危机、忧患和竞争意识。毫无疑问的,这些失地农民也不能免俗,在农村惰性的长期熏陶下,他们中的很多人思想观念保守落后,安于现状,主观上不求进取,存在不劳而获和“等、靠、要”的想法的情况普遍存在。

四、重庆城乡统筹中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思路

失地农民失去了土地之后面临的最窘迫的问题是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支付各种各样的支出和耗费,在这样的情形下指望失地农民自己拿钱出来进行再就业培训只能是空谈。其次,企业具有逐利的天性,他们更多的是看到即时效应,他们不会主动去培训这些迫切需要工作的失地农民。这些企业更多的是倾向于招聘有工作经验的,可以直接上岗马上给企业带来效益的员工。而在这数以百万计的失地农民中,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少之又少,可以说绝大部分失地农民都缺乏相关求职技能,于是他们就陷入了求职困境。因此,面对如此艰难的困境,这样一个十分迫切而又非常艰巨的公益使命必须要靠政府来承担了,政府是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在就业培训问题的解决上需要政府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无论是从资金的投入上,各种设施的建设上,还是政策制度的建立上以及社会其他力量的调动上,都要依靠政府这个强大的力量来实行。

1.培训要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解决就业为宗旨。注意结合重庆市经济发展的前景和产业结构的特点及演进趋势。重庆市将成为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交通网络和枢纽的形成,重庆将会成为资金流、物资流、劳动流、信息流的重要集聚中心和辐射中心。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将提供百万数量的就业机会。从产业结构的构成看,重庆市2006年国民生产总值为3 486.2亿元,农业产出的比重为12.3%,第二产业产出的比重为43%,第三产业的产出比重约为45%左右。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重庆市第三产业的比重约低20 个百分点左右,也就是说,重庆市产业结构的演进中,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巨大的潜力。而重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的形成将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2006年,重庆市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为520.66 万人,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为308.2 万人。如果按照2006 年的劳动生产率,重庆市未来的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只要能在14年内翻一番,就能提供800万个就业岗位。当然,由于劳动生产率的进步,未来14年所提供的劳动力就业机会会少于800万个。但即便如此,也能为城乡统筹中的几百万失地农民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而这些失地农民进入城市的第二、第三产业,不仅在于城市产业的发展能否为他们提供机会,而且更在于这些失地农民是否具有进入城市第二、第三产业所具备的专门技能和知识。因此,基于以上的对于重庆市经济发展情形和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的分析,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的导向应定位于第二、第三产业的培训,其中要特别关注的是对他们进行第三产业中现代服务业的技能培训。

2.注重培训内容的区分。比如从失地农民能否获取稳定的非农收入来区分,对有稳定非农收入的失地农民和没有稳定非农收入的失地农民的培训就有区别。对有稳定非农收入的失地农民更要根据他们的切实需求提供相对应的个性化培训。除开这一小部分有稳定非农收入的失地农民,占人数绝大多数的没有稳定非农收入的失地农民,对他们的培训有四个层次:(1)基础文化知识培训。在这些失地农民当中,没有完整的接受义务教育的人数肯定不是极少数,从前面的人口现状的分析中可知,受教育程度在初中及初中以下的失地农民占总数的87.78%。这些人数众多的没有完整接受义务教育的失地农民最迫切的需求就是接受基础文化知识培训。(2)职业教育培训。当前大部分失地农民的专业技能普遍偏低,而且重庆未来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其中特别是第三产业中的现代服务业将提供巨大的就业机会。综合以上情况,对失地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重点是培训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所需具备的技能和知识,还要重点对他们从事现代服务业所需具备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进行培训。(3)城市生活常识、城市文化文明及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普及。失地农民在非农产业和城市实现就业及创业的过程,也是他们融入一个新环境、开始一种新生活的过程。其间很可能产生一些有形和无形的矛盾冲突,甚至发生传统和现代两种生活方式或文化形态的碰撞,这在失地农民进入城市特别是在进入大城市的社会生活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对失地农民进行城市生活常识、城市文化文明及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普及,引导他们自觉培养起对城市文化文明的认同感和对城市生活的责任感是非常必要的。(4)加强法制观念教育,并着力培养他们的市场竞争观念,帮助他们树立现代公民意识、权利意识、平等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他们在多元化利益分配格局中的发言对话能力、组织能力、竞争能力和依法维权等能力。

3.采用科学合理、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有这样一些做法可供参考:一是与政府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合作,举办具有行业特点、针对性较强的专业技能培训;二是与相关的劳动力市场合作,把技能培训和向用人单位推荐工作结合起来;三是与大量招用失地农民的企业合作,企业参与培训是提高失地农民素质的一条重要渠道,送教师、教材到企业,将培训课堂搬到企业;使他们在进入劳动力市场前接受基本的技能和安全生产知识学习。还可以尝试形成这样一些培训模式:如由培训机构与用人单位签订用工协议的“订单式”培训;根据不同对象提供不同菜单的“超市化”培训,学校下单、企业接单、政府买单的 “三单制”培训,“企业+培训机构+失地农民”的“联动型”产教结合等培训。同时,还要善于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手段,灵活有效地开展培训工作。培训要尊重失地农民的选择,按照他们的要求安排培训时间、确定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总之就是要创建灵活高效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培训方式。

4.注重培训质量。只有好的培训质量,才能确保失地农民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才不会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与流失,才能让培训真正有效,达到对失地农民培训的真正目的。有如下做法可供参考:首先要严格考核与认证各类培训机构,最好实行培训质量资格认证评审制度,及时取消不合格的培训机构。其次,注重对授课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教育队伍是搞好培训工作的保证。对教学人员实行培训和考核,可以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及时掌握新知识;也可以做到优胜劣汰,及时补充新人,保持教师队伍的活力。再次,要做好教学效果跟踪反馈工作。及时向失地农民和用人单位收集反馈意见,重点关注失地农民对已接受的培训的反馈意见,与此同时还要和用人单位沟通以便了解他们对员工的评价,其中要特别关注已实施的培训和企业对员工实际要求的差异度和协同度。然后把这些情况综合汇总并仔细分析,对于好的方面在后续的培训过程中要继续保持发扬,对于不足有缺陷的方面要吸取教训加以改正。最后,可以尝试建立失地农民培训奖励基金,用于激励调动培训单位开展农民工就业培训的积极性,特别是对那些培训数量大、质量高的单位和有突出表现的个人,政府应重奖。

除此之外,要解决重庆市城乡统筹中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的问题可能还存在如下重点和难点:一是政府怎样解决人力投入、资金投入的问题;二是政府要制定有利于培训展开的政策规章等;三是政府如何更好更有效地整合其他社会力量来参与培训工作,促成培训主体多元化发展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陈亚东.重庆郊区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7(10).

[2] 廖元和.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背景与战略思路[N].开放导报,2007-08-04(39、40、41).

[3] 城乡总体规划13年后7成重庆人都是城里人[EB/OL]. http://cq.qq.com.2007-10-10.

[4] 白硕,吴江,王邦祥.城乡统筹视野下的重庆市人力资源现状及对策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5] 汪洋.在重庆市建设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要点)[J].新重庆,2007(7):4-7.

[6] 重庆市统计局.重庆统计年鉴2005[DB].北京:统计出版社,2005.

[7] 张华瑛.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证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1).

上一篇:名师数学工作总结下一篇:医院新员工入职培训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