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含动物的成语

2024-10-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含动物的成语(共9篇)

关于含动物的成语 篇1

关于含动物的成语

群雄逐鹿、百鸟朝凤、指鹿为马、饮鸩止渴

词语解释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示例

福建形成了~的混乱局面。★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58章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斗争

典故

秦二世暴虐天下,引发大泽乡陈胜吴广起义,其后随之而起的项羽、刘邦等各路义军并起。在进攻暴秦的同时,也互相攻伐,天下英雄展开夺权的战斗,最著名的是楚汉相争。有史载: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比喻秦失天下,各地涌现的英雄人物互相争天下。

关于含动物的成语 篇2

成语, 作为一种衡量对语言的自然敏感和熟悉度的重要标准, 是汉语中最有活力和广泛使用的一种表达方式, 是反映中国文化意识的言语结晶。汉语何以有如此功能呢?这与成语的特殊文化认知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成语通常被定义为一种格式化表达, 她有两个特点:构造定型性和语义非分析性。所谓构造定型性就是指成语的构造形式不能如词组或句子那样随意改动, 成分相对固定, 结构相对紧密。这种固定是由于音韵的制约、句法关系的制约和文化价值观制约所致。成语其实是人们日常言语交际中为了特别的目的和效果而广泛使用的词汇层面的语用现象。成语字面义与其修辞义之间的关系也不是任意性的, 而是存在着认知理据关系的。

二、成语的认知机制

因文化变迁时代久远而形成的历史尘埃和认识疏离, 使这类成语字面义与修辞义之间的理据丧失, 其字面义和修辞义之间也就出现了差距与冲突。成语构造的格式化的语用认知功能就是提示其内在的认知符号性和显示其字面义与修辞义之间的差距和冲突, 而语义差距与冲突又会诱导人去重新发现其中的理据, 从而激活和更新那被尘封了的认知语境而感悟出成语的惯用性语用含义。

三、隐喻机制

隐喻不但是一种修辞的艺术, 而且还是十分重要的策略, 这个观点在认知语言学领域中已经达成了共识。认知活动是通过语言与思维来进行的, 而语言与思维归根结底具有隐喻本质, 隐喻在人类的认识世界里具有内在的、深层的意义, 因此我们的概念结构受到它潜移默化的影响。

正如保罗·利科所说, “活生生的存在意味着活生生的表达”;隐喻作为人类固有的自身表达方式, 是与生命同源同位的有机体。单凭界定、分析的公式演绎远远不足以把握这一自身不断转换生成的隐喻机体, 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必须借助功能性描述才能更好地认识隐喻的本质。

四、成语的隐喻机制解读

隐喻是人经验性感悟世界的重要方式, 一种人与世界互动而生的认知模式, 这种认知模式同时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时所必须依赖的参照模式和认知信念。 (张维鼎, 2004) 汉语成语的表达往往潜藏着相类似隐喻认知模式, 这种潜存于汉语成语字面义与惯用义之间的隐喻认知信念理据如果折射了一种普遍的认知信仰, 就会因具有强大的生命活力而广为流传, 进而促使了该汉语成语的词汇化。

借助于隐喻机制能从一个不同的角度对汉语成语进行深入的研究。按照著名语言学家Lakoff和Johnson的研究, 隐喻可被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结构隐喻 (structural metaphor) 、方位隐喻 (Orientatioanl metaphor) 和本体隐喻 (Ontological metaphor) 。以下我们就以一些汉语成语为例, 深入剖析成语在汉语中的隐喻认知机制。

(一) 解析汉语成语的结构隐喻

雨后春笋:指春雨过后, 在短时间内生长出了很多竹笋。比喻新生事物迅速地涌现出来。

雪上加霜:指在雪上还加上了一层霜。比喻人接连遭受灾难, 而且损害愈加严重。

在“时间好比海绵”这个隐喻中, “时间”是通过“海绵”这个具体事物来构建的。下边这两个成语同样也运用了结构隐喻:

人山人海:人群聚在一起比山还高, 比海还深。比喻某个地方人非常之多。

船到桥头自然直:比喻事情到了最后关头, 自会有解决的方法。经常用于安慰陷入困境中的人。

(二) 解析汉语成语的方位隐喻

方位隐喻, 既是使用一个概念构建另外一个新的概念, 也是在相同一个概念中的内部, 利用实体化的、空间化的方位词诸如“上下”一类表现方式映射出新概念的内涵。

学术界已经形成共识:虽然概念隐喻有诸多类型, 但是对其起到最大影响的是方位隐喻, 因为方位隐喻帮助理解和表达了很多抽象概念。著名的语言学家Lakoff&Johnson研究表明, 方位隐喻是图像隐喻的一种, 它是根据方位图像和内在逻辑把原域中的方位概念映射到目的域中的抽象概念。方位隐喻主要是通过具体方位来体现抽象概念, 这种隐喻并不是没有事实依据的, 而是建立在物质经验基础之上的。接下来引出一些关于方位隐喻的汉语成语。

例如:开心是上, 悲伤是下

(1) “上”

怡然自乐:形容人高兴而满足。

笑逐颜开:形容满脸笑容, 十分欢喜。

欣喜若狂: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无法控制。

(2) “下”

悲痛万分:形容人痛不欲生, 痛苦至极。

黯然失色:形容人心情不好, 脸色难看。

垂头丧气:形容人失望, 表现出精神不振的样子。

解读:在上述的这些汉语成语中, “乐”“笑”“喜”等词, 是表示情绪高涨, 肢体语言也一并呈上, 即表示向上的情绪;“悲”“失”“垂”这一类词表示情绪低下, 身体部位呈下沉趋势。

(三) 解析汉语成语的本体隐喻

著名的语言学家Lakoff&Johnson提出的最后一种隐喻是“本体隐喻 (ontological metaphor) ”。人们对现实生活里的物质和实体的认识是一种最基本的认识, 人们可依据以理解那些相对抽象的认识, 如事件、行为、理念等, 它们被认为是独立的、可见的实体, 用来进行深入推理。

本体隐喻由拟人和容器隐喻构成,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汉语成语中的这两种隐喻认知机制是如何起到作用的。

1. 拟人

拟人 (Personification) 就是指把物体 (例如物品、动物、植物或抽象概念) 比作人, 使以上事物具备人类的外貌、个性或情感的修辞方式。基本的本体隐喻就是把物体当做人一样来描述, 因此人们就便于认识人的动机、品行和行为来了解非人物体的多样化方式。

不少汉语中的成语都是本体隐喻的扩展, 而且都基于人们自身的动机、目的、行为和品行, 因此用通俗易懂的语汇来解释自然现象以及社会现象。基于这种方法, 人们便于更加生动、更加自如地表达自身的感情和思维。

2. 容器隐喻

本体隐喻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是容器隐喻。这种隐喻的物质基础显而易见: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容器, 有内部和外部之分, 因此皮肤自然就作为分界面将内部与外部分开。容器普遍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所有角落, 因此决定了人们每时每刻和它打交道:从包裹里拿出礼物, 把水倒入杯子, 穿上衣服裤子, 等等。任何有边界或能构想出边界的物理空间我都可以视为容器。如将这种容器概念投射到到更加抽象的领域, 各式各样容器隐喻变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容器隐喻便可以帮助我们来理解抽象的行为以及各种事物的特性。

五、结语

总之, 假如人类摒弃了经验基础, 想要深入地认识一个隐喻就是无稽之谈。因此, 隐喻既是一种修辞的艺术, 又是我们认知活动的目的和方式, 还是我们思维的归宿, 即隐喻是兼顾三者的“家族”。同时, 通过分析汉语中成语的隐喻方式, 隐喻在认知领域的两项意义显而易见, 一是增添新内涵, 表明新观念;二是为我们研究周围的世界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摘要:成语是语言的精华, 经过千锤百炼后的汉语成语表现力异常丰富。长期以来, 学者们对成语的理解观点各有所不同。本文选用了30个成语作为研究对象, 都是以知语言学中的理论为蓝本, 从而系统地分析了汉语成语。

关键词:成语,认知,隐喻机制,方位隐喻,本体隐喻

参考文献

[1]《中国成语大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6.

[2]Lakoff.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3]Cooper, David E.Metaphor[M].Oxford:Basil Blackwel, 1986.

[4]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5]束定芳.论隐喻的运作机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

[6]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7]李四清.英汉成语中的隐喻模式及其隐喻机制研究[J].美中外语, 2005, (4) .

含隐藏的动物 篇3

这只天蚕蛾看起来就像一片枯树叶,如果不注意,你还真发现不了它。

不过,只要你打扰了它,它就会马上张开翅膀,瞪着圆鼓鼓的“黑眼睛”,吓你一跳。

有的动物可不用这—招儿。它们有着跟周围环境一样的颜色I沙漠里的廓狐,它身上有着像沙漠—样的颜色。小海豹和冰山—样,都是白色的。春夏秋冬,季节变了,有些动物身体的颜色也会跟着变。更神奇的是。有些动物会跟着它们生活的环境一起变颜色,环境的颜色变了,它们也跟着变。比如:蟹蛛、变色龙。

有的动物已经和它们住的地方融为—体了,别的动物很难发现它们。这个办法可真好!

看,这是两根小树枝吗?哈,是一只蛾和一只幼虫。

海龙是一种鱼,它喜欢把尾巴卷在海藻上休息,还跟着水波摇啊摇啊。你发现它们了吗?

还有什么比这只长得像水藻的海马更奇怪的?

游戏时间

这堆树叶里藏着几只动物啊?它们藏在哪里了?

下面的其实是一种蜘蛛,为了伪装自己,它就模仿蚂蚁的样子。可是,蚂蚁有六只脚,蜘蛛却有八只脚啊!呵呵,它可聪明着呢,多出来的两只脚,就当做蚂蚁头上的两只触角吧!

这是只美洲鹤。美洲鹤的数量现在越来越少了。人类有的时候也会模仿鸟儿的样子,比如为了保护美洲鹤的种群。美洲鹤每次只产两个蛋,但是一般只有一只雏鸟能成活。人们从巢里拿出一只蛋进行人工孵化。为了让这些人工喂养的美洲鹤跟野生的一样自然成长,人们就打扮成鹤妈妈的样子来喂它们。

上期答案

连线:

图A——10亿年以前

图B——40亿年以前

图C——-今天判断:图E中的山脉存在的时间更久。

关于鸟的成语_动物成语 篇4

卵覆鸟飞 鸟飞走了,卵也打破了。比喻两头空,一无所得。

笼中之鸟 比喻受困而不自由的人,也比喻易于擒拿的敌人。

笼鸟池鱼 关在笼里的鸟,养在池中的鱼。比喻受困失去自由的人。

倦鸟知还 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

惊弓之鸟 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惊弦之鸟 见“惊弓之鸟”。

花香鸟语 鸟语:鸟鸣如同讲话一般。形容春天动人的景象。

寒蝉僵鸟 寒天的蝉和冻僵的鸟。比喻默不作声的人。

鹄形鸟面 指饥疲瘦削的样子。

龟文鸟迹 指古代的象形文字。

高鸟尽,良弓藏 比喻功成事定之后,出力的人反而见弃,没有好下场。

飞鸟惊蛇 像飞鸟入林,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形容草书自然流畅。

飞鸟依人 依:依恋。飞来的小鸟依偎在人的身边。比喻依附权贵。亦比喻小孩、少女娇小柔顺,可亲可受的情态。

鸟枪换h 比喻情况或条件有很大好转。h,同“炮”。

鸟入樊笼 樊笼:鸟笼,比喻不自由的境地。飞鸟进了笼子。比喻自投罗网,陷入困境。

长颈鸟喙 喙:鸟的嘴。长颈项,尖嘴巴。指阴险狠毒者的状貌。

池鱼笼鸟 池里的鱼,笼里的鸟。比喻受束缚而失去自由的人。

蚕丛鸟道 指险绝的山路。

百鸟朝凤 朝:朝见;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鸟王。旧时喻指君主圣明而天下依附,后也比喻德高望重者众望所归。

关于动物的成语接龙 篇5

关于动物的成语接龙

一猪一狗 狗逮老鼠 鼠穴寻羊 羊年大吉 吉猴偷鸡 鸡犬升天 天外飞龙 龙争虎斗 斗鸡斗马 马如流水 水清无鱼 鱼鲁帝虎 虎狼之势 势若脱兔 兔走乌飞 飞鸟依人 人面猪心 心狠如狼 狼狈为奸 奸如鼠狐 狐假虎威 威凤祥麟 鸟:

鸟枪换炮_炮凤烹龙_龙言凤语_语重心长_长途跋涉 涉海登山_山遥水远_远溯博索_索隐行怪_怪声怪气 气涌如山_山中宰相_相鼠有皮_皮里阳秋_秋收冬藏 藏锋敛锐_锐挫望绝_绝世独立_立竿见影_影只形单 单文孤证_证据确凿_凿凿可据_据鞍读书_书香世家 家道中落_落落穆穆_穆如清风_风尘碌碌_碌碌无能 能屈能伸_伸头探脑_脑满肠肥_肥遁鸣高_高下其手 手下留情_情长纸短_短垣自逾_逾年历岁_岁聿其莫 莫敢谁何_何患无辞_辞不达意_意气洋洋_洋为中用 用武之地_地广人希_希奇古怪_怪事咄咄_咄嗟之间 间不容瞬_瞬息万变_变俗易教_教导有方_方便之门 门单户薄_薄情无义_义愤填膺_膺箓受图_图作不轨 轨物范世_世异时移_移山填海_海水群飞_飞鸾翔凤 凤毛济美_美人香草_草头天子_子孝父慈_慈眉善目 目挑眉语_语重情深_深山穷谷_谷马砺兵_兵车之会 会家不忙_忙忙碌碌_碌碌无为_为人师表_表里相依 依丱附木_木心石腹_腹载五车_车尘马足_足智多谋 谋事在人_人不自安_安良除暴_暴敛横征_征敛无度 度长絜大_大有可观_观化听风_风雨无阻_阻山带河 河同水密_密不通风_风刀霜剑_剑胆琴心_心猿意马 马面牛头_头梢自领_领异标新_新愁旧恨_恨如头醋 醋海翻波_波澜老成_成年累月_月章星句_句比字栉 栉比鳞差_差强人意_意在言外_外宽内明_明婚正配 配套成龙_龙蹲虎踞_踞虎盘龙_龙蟠虎伏_伏龙凤雏 雏凤清声_声气相求_求过于供_供不应求_求浆得酒 酒醉饭饱_饱学之士_士农工商_商彝夏鼎_鼎折餗覆 覆车之鉴_鉴貌辨色_色仁行违_违心之论_论甘忌辛 辛壬癸甲_甲第连云_云树遥隔_隔岸观火_火山汤海 海中捞月_月盈则食_食必方丈_丈二和尚_尚虚中馈 馈贫之粮_粮尽援绝_绝世佳人_人非土木_木朽蛀生 生张熟魏_魏鹊无枝_枝布叶分_分形共气_气宇轩昂 昂头天外_外强中瘠_瘠牛羸豚_豚蹄穰田_田夫野老 老谋深算_算无遗策_策名就列_列鼎而食_食亲财黑 黑白分明_明教不变_变幻无常_常年累月_月落星沉 沉鱼落雁_雁断鱼沉_沉疴难起_起偃为竖_竖子成名 名垂万古_古井无波_波属云委_委靡不振_振穷恤寡 寡情薄意_意兴盎然_然荻读书_书空咄咄_咄咄逼人 人生如梦_梦熊之喜_喜逐颜开_开来继往_往返徒劳 劳师袭远_远至迩安_安身为乐_乐昌之镜_镜圆璧合 合从连衡_衡短论长_长安道上_上援下推_推己及人

2、鱼:

鱼帛狐声_声闻过情_情投意和_和蔼近人_人言啧啧 啧啧称赞_赞口不绝_绝国殊俗_俗不可医_医时救弊 弊衣箪食_食子徇君_君命无二_二缶钟惑_惑世盗名 名士风流_流落江湖_湖光山色_色若死灰_灰心丧气 气息奄奄_奄奄一息_息交绝游_游山玩水_水枯石烂 烂熳天真_真心诚意_意广才疏_疏财重义_义愤填胸 胸中鳞甲_甲第连天_天机云锦_锦瑟年华_华冠丽服 服低做小_小隙沉舟_舟中敌国_国仇家恨_恨相见晚 晚节黄花_花红柳绿_绿暗红稀_稀世之宝_宝刀不老 老大无成_成家立业_业峻鸿绩_绩学之士_士农工商 商彝周鼎_鼎成龙升_升山采珠_珠圆玉润_润屋润身 身经百战_战天斗地_地网天罗_罗之一目_目不暇接 接踵比肩_肩背难望_望其项背_背碑覆局_局天扣地 地动山摧_摧枯拉朽_朽木难雕_雕虫篆刻_刻画入微 微乎其微_微察秋毫_毫无疑义_义不取容_容光焕发 发纵指示_示贬于褒_褒衣博带_带罪立功_功成不居 居大不易_易如翻掌_掌上观文_文章宗工_工力悉敌 敌力角气_气味相投_投梭折齿_齿少气锐_锐挫气索 索隐行怪_怪声怪气_气断声吞_吞言咽理_理正词直 直眉瞪眼_眼馋肚饱_饱食暖衣_衣食住行_行远自迩 迩安远至_至再至三_三灾八难_难以置信_信而有证 证据确凿_凿空投隙_隙穴之窥_窥见一斑_斑驳陆离 离鸾别凤_凤协鸾和_和睦相处_处之泰然_然糠自照 照本宣科_科班出身_身怀六甲_甲第连云_云合雾集 集思广议_议论风发_发号施令_令行如流_流落失所 所向克捷_捷足先得_得胜回朝_朝章国故_故土难离 离奇古怪_怪事咄咄_咄嗟之间_间不容发_发策决科 科头箕踞_踞炉炭上_上天入地_地北天南_南去北来 来者不善_善男信女_女织男耕_耕耘树艺_艺不压身 身当矢石_石城汤池_池鱼之祸_祸福相生_生不逢时 时日曷丧_丧胆销魂_魂飞胆落_落叶归根_根生土长 长林丰草_草头天子_子为父隐_隐隐约约_约法三章 章台杨柳_柳门竹巷_巷尾街头_头破血出_出将入相 相亲相爱_爱钱如命_命蹇时乖_乖僻邪谬_谬种流传 传诵一时_时殊风异_异涂同归_归奇顾怪_怪雨盲风 风木之思_思所逐之_之死靡二_二心两意_意气洋洋 洋洋洒洒_洒心更始_始终如一_一字不苟_苟且偷生 生气勃勃_勃然大怒_怒形于色_色衰爱弛_弛魂宕魄 魄散魂飞_飞声腾实_实心实意_意在笔先_先礼后兵 兵多将广_广庭大众_众目共视_视而不见_见弃于人

3、猫:

猫鼠同眠_眠花醉柳_柳宠花迷_迷恋骸骨_骨肉相残 残冬腊月_月章星句_句栉字比_比肩并起_起死回生 生动活泼_泼天大祸_祸起萧墙_墙高基下_下陵上替 替天行道_道无拾遗_遗簪堕履_履薄临深_深得人心 心不应口_口坠天花_花言巧语_语笑喧呼_呼吸相通 通宵彻旦_旦夕之危_危于累卵_卵覆鸟飞_飞鸿印雪 雪窗萤火_火烛银花_花花公子_子为父隐_隐忍不发 发踪指示_示贬于褒_褒善贬恶_恶有恶报_报冰公事 事捷功倍_倍道兼行_行不从径_径一周三_三从四德 德厚流光_光辉灿烂_烂若舒锦_锦绣山河_河门海口 口讲指画_画沙印泥_泥多佛大_大败亏输_输肝写胆 胆壮心雄_雄鸡夜鸣_鸣冤叫屈_屈艳班香_香轮宝骑 骑鹤维扬_扬清激浊_浊质凡姿_姿意妄为_为人说项 项背相望_望风披靡_靡知所措_措心积虑_虑周藻密 密不通风_风木含悲_悲歌慷慨_慨然允诺_诺诺连声 声东击西_西邻责言_言出祸从_从井救人_人才难得 得马失马_马如流水_水剩山残_残茶剩饭_饭囊酒瓮 瓮天蠡海_海晏河清_清水衙门_门户之见_见几而作 作威作福_福禄双全_全功尽弃_弃智遗身_身微言轻 轻歌曼舞_舞文饰智_智小言大_大肆铺张_张王赵李 李郭仙舟_舟水之喻_喻之以理_理不胜辞_辞微旨远 远垂不朽_朽戈钝甲_甲第连天_天下一家_家贫如洗 洗颈就戮_戮力同心_心去难留_留连不舍_舍生取义 义不取容_容光焕发_发踊冲冠_冠山戴粒_粒米束薪 薪尽火传_传道受业_业业矜矜_矜平躁释_释知遗形 形孤影只_只轮无反_反身自问_问心无愧_愧天怍人 人死留名_名列前茅_茅庐三顾_顾盼生辉_辉煌金碧 碧空万里_里出外进_进善惩奸_奸淫掳掠_掠人之美 美芹之献_献替可否_否极泰回_回天之力_力尽筋疲 疲于奔命_命词遣意_意义深长_长才短驭_驭凤骖鹤 鹤困鸡群_群情鼎沸_沸反盈天_天理不容_容膝之地 地主之仪_仪静体闲_闲曹冷局_局地扣天_天地不容 容头过身_身家性命_命蹇时乖_乖僻邪谬_谬采虚声 声气相通_通商惠工_工力悉敌_敌惠敌怨_怨天尤人 人亡家破_破家为国_国步艰难_难解难分_分进合击 击钵催诗_诗书发冢_冢中枯骨_骨肉相连_连里竟街 街谈巷议_议论风发_发奸擿伏_伏地圣人_人言啧啧 啧啧称赞_赞不绝口_口不应心_心荡神摇_摇唇鼓舌 舌锋如火_火光烛天_天寒地冻_冻解冰释_释回增美 美女簪花_花阶柳市_市井之臣_臣门如市_市井小人

4、狗:

关于动物的成语故事典故大全 篇6

《亡羊补牢》典故一

从前,有个人养了一圈羊。一天早晨,他发现少了一只羊,仔细一查,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钻进来把羊叼走了一只。邻居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修,把窟窿堵上吧!那个人不肯接受劝告,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第二天早上,他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原来,狼又从窟窿钻了进来,又叼走了一只羊。他很后悔自己没听从邻居的劝告,便赶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从此,狼再也不能钻进羊圈叼羊了。

《守株待兔》典故二

战国时代的思想家韩非子,阐述君王治理人民要合时宜,来建立适当的政策与设施。不可一味地遵循古法,认为古代圣人的政策就是好的,而不管适不适合当前社会。他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宋国有个农夫,有天在耕作时,看见一只兔子跑过来。那只兔子可能太惊慌了,没注意前方,就撞上一棵树,把脖子撞断死了,农夫便不劳而获地得到那只兔子。

他想以后如果都可以这样得到兔子,就不需要再辛苦耕作了。于是扔掉手中的耕具,天天守在树旁等兔子送上门来。结果从此以后再也没得到任何一只兔子,反而让自己成为全宋国的笑柄。

所以,用旧法来治理国家,就像这个守兔之人,根本会徒劳无功。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守株待兔」,用来比喻拘泥守成,也用来比喻妄想不劳而获,或等着目标自己送上门来。

《为虎作伥》典故三

从前,在某一个地方的一个山洞里,住着一只凶猛无比的老虎。有一天,它因为没有食物充饥,觉得非常难过。于是,它走出山洞,到附近的山野里去猎取食物。

正在这时候,老虎看到山腰的不远处有一个人正蹒珊地走来,便猛扑过去,把那个人咬死,把他的肉吃光。但是老虎还不满足,它抓住那个人的鬼魂不放,非让它再找一个人供它享用不可,不然,它就不让那人的鬼魂获得自由。那个被老虎捉住的鬼魂居然同意了。

于是,他就给老虎当向导,找呀找的,终于遇到第二个人了。这时,那个鬼魂为了自己早日得到解脱,竟然帮助老虎行凶。他先过去迷惑新遇到的人,然后把那人的带子解开,衣服脱掉,好让老虎吃起来更方便。这个帮助老虎吃人的鬼魂,便叫做伥鬼。后人根据这一传说,把帮助坏人做伤天害理的事情,称为虎作伥。出处《正字通听雨记谈》

《叶公好龙》典故四

春秋时期,有个楚国人沈诸梁,字子高,是叶地县尹,因此自称叶公,大家都叫他叶公子高。叶公喜欢龙的癖好名扬四方。他不但在身上的佩剑、凿刀上雕着龙,家里的门窗梁柱上也刻着龙,就连墙上都绘着龙的图案。天界的天龙知道人间有这样一个好龙成癖的人,十分感动,决定要下凡来走一趟,向叶公表示谢意。

于是叶公好龙的故事就这样发生了。一天,叶公正在家中午睡,一时间忽然风雨大作,电闪雷鸣。梦中的叶公被惊醒了。他急忙起来关窗户,没想到天龙从窗户外探进头来,吓得叶公魂飞魄散。当他转身逃进堂屋,又看见一条硕大无比的龙尾横在面前。

叶公无处可逃,吓得面如土色,顿时瘫软,不省人事。天龙瞧着晕倒在地的叶公,感到莫名其妙,只好扫兴地飞回天界去了。其实,叶公并不是真的爱龙,只不过是喜欢那种似龙非龙的东西。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表面上喜欢某事物,而实际上对它怕得要死的人。

后来,人们用叶公好龙这四个字比喻那些表面上喜欢某种事物,其实并不是真的喜欢的人或事。

《鸡犬升天》典故五

西汉时期,有位着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名叫刘安。继承了父亲的封位为淮南王。

淮南王刘安看了许多书,偏偏对道教的书籍入了迷。产生了炼丹成仙的念头。于是他四处去寻访有仙方神术的道人。

有一天,他听说有位仙翁名叫八公,有炼制仙丹的秘方,但是从不传给别人,于是就去寻找八公。没想到八公四处云游,刘安吃尽苦头也没能找到八公。可是刘安仍然一心一意的寻访,刘安的诚心感动了八公。一日,八公来到刘安家,把炼制仙丹的方法传授给他,并告诉他,仙丹炼成,吃下后就可升天成仙了。

刘安每天都虔诚的静心修炼,后来他真的炼出了仙丹。这时他觉得身体轻盈,飘飘欲仙。那些仙丹,晶莹剔透。他知道升天成仙的时刻到了,他沐浴更衣,焚香祷告,然后把仙丹吃了下去刘安觉的身体轻飘飘的,低头一看,原来自己早已站在云端了。

刘安成仙后,洒落在院子里的仙丹被鸡和狗吃了,它们也都飘然升空,成了神仙。刘安在鸡和狗簇拥之中,慢慢的就消失了。

《与虎谋皮》典故六

鲁国的国君想让孔子担任司寇,但群臣均反对,一时拿不定主意,打算跟大臣们商量一下再做决定,正好遇上了左丘明,定公问他:我想孔子担任司寇,你看要不要和大臣商量一下?

丘明回答:孔丘是当今公认的圣人,圣人担任官职,其他人就得离开官位,您与那些因此事而可能离开官位的人去商议,能有什么结果呢?我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周朝时有一个人非常喜欢穿皮衣服,还爱吃精美的饭食。他打算缝制一件价值昂贵的狐狸皮袍子,于是就与狐狸商量说:‘把你们的毛皮送给我几张吧。’狐狸一听,全逃到山林里去了。

他又想用肥美的羊肉祭祀,于是去找羊说:‘请帮帮我的忙,把你们的肉割下二斤,我准备祭祀。’没等他说完,羊就吓得狂呼乱叫,互相报信,一齐钻进树林里藏了起来。

这样,那人十年也没缝成一件狐狸皮袍子,五年也没办成一次祭祀。这是什么道理呢?原因就在于他找错了商议的对象!你现在打算让孔丘当司寇,却与那些因此而辞官的人商议,这不是与狐谋皮,与羊要肉吗?二者有何不同?

《画龙点睛》典故七

南北朝时期的梁朝,有位很出名的大画家名叫张僧繇,他的绘画技术很高超。当时的皇帝梁武帝信奉佛教,修建的很多寺庙,都让他去作画。

传说,有一年,梁武帝要张僧繇为金陵的安乐寺作画,在寺庙的墙壁上画四条金龙。他答应下来,仅用三天时间就画好了。这些龙画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简直就像真龙一样活灵活现。

张僧繇画好后,吸引很多人前去观看,都称赞画得好,太逼真了。可是,当人们走近一点看,就会发现美中不足得是四条龙全都没有眼睛。大家纷纷请求他,把龙得眼睛点上。张僧繇解释说:给龙点上眼珠并不难,但是点上了眼珠这些龙会破壁飞走的。

大家听后谁都不相信,认为他这样解释很荒唐,墙上的龙怎么会飞走呢?日子长了,很多人都以为他是在说谎。

张僧繇被逼得没有办法,只好答应给龙点睛,但是他为了要让庙中留下两条白龙,只肯为另外两条白龙点睛。这一天,在寺庙墙壁前有很多人围观,张僧繇当着众人的面,提起画笔,轻轻地给两条龙点上眼睛。奇怪的事情果然发生了,他点过第二条龙眼睛,过了一会儿,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四起,雷鸣电闪,在雷电之中,人们看见被点睛的两条龙震破墙壁凌空而起,张牙舞爪地腾云驾雾飞向天空。

过了一会,云散天晴,人们被吓得目瞪口呆,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再看看墙上,只剩下了没有被点上眼睛的两条龙,而另外两条被点睛的龙不知去向了。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传说引申出画龙点睛这句成语,比喻说话或文章,在主要处用上关键性的、精辟的一两句话,点明要旨,使内容就更加生动有力了。但是在知识改革开放的信息时代,我们可以认为这就是一种创新,因为张僧繇给龙点了眼睛就发生了一个质的飞跃。

《狐假虎威》典故八

从前在某个山洞中有一只老虎,因为肚子饿了,便跑到外面寻觅食物。当他走到一片茂密的森林时,忽然看到前面有只狐狸正在散步。它觉得这正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便一跃身扑过去,毫不费力的将他擒过来。

可是当它张开嘴巴,正准备把那只狐狸吃进肚子里的时候,狡猾的狐狸突然说话了:哼!你不要以为自己是百兽之王,便敢将我吞食掉;你要知道,天帝已经命令我为王中之王,无论谁吃了我,都将遭到天帝极严厉的制裁与惩罚。

老虎听了狐狸的话,半信半疑,可是,当它斜过头去,看到狐狸那副傲慢镇定的样子,心里不觉一惊。原先那股嚣张的气焰和盛气凌人的态势,竟不知何时已经消失了大半。虽然如此,它心中仍然在想:我因为是百兽之王,所以天底下任何野兽见了我都会害怕。而它,竟然是奉天帝之命来统治我们的!

这时,狐狸见老虎迟疑着不敢吃它,知道它对自己的那一番说词已经有几分相信了,于是便更加神气十足的挺起胸膛,然后指着老虎的鼻子说:怎么,难道你不相信我说的话吗?那么你现在就跟我来,走在我后面,看看所有野兽见了我,是不是都吓的魂不附体,抱头鼠窜。老虎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便照着去做了。

于是,狐狸就大模大样的在前面开路,而老虎则小心翼翼的在后面跟着。它们没走多久,就隐约看见森林的深处,有许多小动物正在那儿争相觅食,但是当它们发现走在狐狸后面的老虎时,不禁大惊失色,四散狂奔。这时,狐狸很得意的掉过头去看看老虎。老虎目睹这种情形,不禁也有一些心惊胆战,但它并不知道野兽怕的是自己,而以为他们真是怕狐狸呢!

狡狐之计是得逞了,可是他的威势完全是因为假借老虎,才能凭着一时有利的形势去威胁群兽而那可怜的老虎被人愚弄了,自己还不自知呢!因此,北方人民之所以畏惧昭奚恤,完全是因为大王的兵权掌握在他的手里,那也就是说,他们畏惧的其实是大王的权势呀!

《画蛇添足》典故九

有个楚国贵族,在祭祀过祖宗后,把一壶祭酒赏给门客们喝。门客们拿着这壶酒,不知如何处理。他们觉得,这么多人喝一壶酒,肯定不够,还不如干脆给一个人喝,喝得痛痛快快还好些。可是到底给谁好呢?于是,门客们商量了一个好主意,就是每个人各自在地上画一条蛇,谁先画好了这壶酒就归谁喝。大家都同意这个办法。

门客们一人拿一根小棍,开始在地上画蛇。有一个人画得很快,不一会儿,他就把蛇画好了,于是他把酒壶拿了过来。正待他要喝酒时,他一眼瞅见其他人还没把蛇画完,他便十分得意地又拿起小棍,边自言自语地说:看我再来给蛇添上几只脚,他们也未必画完。边说边给画好的蛇画脚。

不料,这个人给蛇画脚还没完,手上的酒壶便被旁边一个人一把抢了过去,原来,那个人的蛇画完了。这个给蛇画脚的人不依,说:我最先画完蛇,酒应归我喝!那个人笑着说:你到现在还在画,而我已完工,酒当然是我的!画蛇脚的人争辩说:我早就画完了,现在是趁时间还早,不过是给蛇添几只脚而已。那人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要给它添几只脚那你就添吧,酒反正你是喝不成了!

那人毫不客气地喝起酒来,那个给蛇画脚的人却眼巴巴看着本属自己而已被别人拿走的酒,后悔不已。

《井底之蛙》典故十

有一只青蛙长年住在一口枯井里。它对自己生活的小天地满意极了,一有机会就要当众吹嘘一番。有一天,它吃饱了饭,蹲在井栏上正闲得无聊,忽然看见不远处有一只大海鳖在散步。青蛙赶紧扯开嗓门喊了起来:喂,海鳖兄,请过来,快请过来!海鳖爬到枯井旁边。

青蛙立刻打开了话匣子:今天算你运气了,我让你开开眼界,参观一下我的居室。那简直是一座天堂。你大概从来也没有见过这样宽敞的住所吧?海鳖探头往井里瞅瞅,只见浅浅的井底积了一摊长满绿苔的泥水,还闻到一股扑鼻的臭味。海鳖皱了皱眉头,赶紧缩回了脑袋。

青蛙根本没有注意海鳖的表情,挺着大肚子继续吹嘘:住在这儿,我舒服极了!傍晚可以跳到井栏上乘凉;深夜可以钻到井壁的窟窿里睡觉;泡在水里,让水浸着两腋,托住面颊,可以游泳;跳到泥里,让泥盖没脚背,埋住四足,可以打滚。那些小虫子、螃蟹、蝌蚪什么的,哪一个能比得上我呢!青蛙唾沫星儿四溅,越说越得意:瞧,这一坑水,这一口井,都属我一个人所有,我爱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样的乐趣可以算到顶了吧。海鳖兄,你不想进去观光观光吗?海鳖感到盛情难却,便爬向井口,可是左腿还没能全部伸进去,右腿的膝盖就被井栏卡住了。

海鳖慢慢地退了回来,问青蛙:你听说过大海没有?青蛙摇摆头。海鳖说:大海水天茫茫,无边无际。用千里不能形容它的辽阔,用万丈不能表明它的深度。传说四千多年以前,大禹做国君的时候,十年九涝,海水没有加深;三千多年以前,商汤统治的年代,八年七旱,海水也不见减少。海是这样大,以至时间的长短、旱涝的变化都不能使它的水量发生明显的变化。青蛙弟,我就生活在大海中。你看,比起你这一眼枯井、一坑浅水来,哪个天地更开阔,哪个乐趣更大呢?青蛙听傻了,鼓着眼睛,半天合不拢嘴。

《杯弓蛇影》典故十一

从前有个做官的人叫乐(yuè)广。他有位好朋友,一有空就要到他家里来聊天儿。有一段时间,他的朋友一直没有露面。乐广十分惦念,就登门拜望。只见朋友半坐半躺地倚在床上,脸色蜡黄。乐广这才知道朋友生了重病,就问他的病是怎么得的。朋友支支吾吾不肯说。

经过再三追问,朋友才说:那天在您家喝酒,看见酒杯里有一条青皮红花的小蛇在游动。当时恶心极了,想不喝吧,您又再三劝饮,出于礼貌,不好拒绝乐广的好意,只好十分不情愿的饮下了酒。

从此以后,心里就总是觉得肚子里有条小蛇在乱窜,想要呕吐,什么东西也吃不下去。到现在病了快半个月了。乐广心生疑惑,酒杯里怎么会有小蛇呢?但他的朋友又分明看见了,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回到家中,他在殿内里踱(duó)步,分析原因。他看见墙上桂着一张青漆红纹的雕弓,灵机一动:是不是这张雕弓在捣鬼?于是,他斟了一杯酒,放在桌子上,移动了几个位置,终于看见那张雕弓的影子清晰地投映在酒杯中,随着酒液的晃动,真象一条青皮红花的小蛇在游动。

为了解除朋友的疑惑,乐广马上用轿子把朋友接到家中。请他仍旧坐在上次的位置上,仍旧用上次的酒杯为他斟了满满一杯酒,问道:您再看看酒杯中有什么东西?那个朋友低头一看,立刻惊叫起来:蛇!蛇!又是一条青皮红花的小蛇!

乐广哈哈大笑,指着壁上的雕弓说:您抬头看看,那是什么?朋友看看雕弓,再看看杯中的蛇影,恍然大悟,顿时觉得浑身轻松,心病也全消了!

《邯郸学步》典故十二

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寿陵少年吧!这位寿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

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以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

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那叫美。他一听,对上了心病,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不料想,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

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对牛弹琴》典故十三

春秋时期,鲁国有个着名的音乐家,名字叫公明仪。他对音乐有极深的造诣,善于弹琴。他的琴声优美动听,人们听到如此美妙的琴声之后往往如醉如痴。

有一年的春天,他带着琴来到城郊的田野散步,和煦的春风将青草的芳香吹到他的面前,让他心情非常舒畅。他环顾四周,发现不远处有一头大公牛正在吃草。他兴致勃发,突发奇想要为这头公牛演奏一曲,于是他拨动琴弦,对着这头公牛弹奏了一首高雅的《清角之操曲》。

虽然公明仪弹奏的曲子非常悦耳动听,但是那头吃草的牛儿却根本不理会那高雅的曲调,仍然低着头继续吃草。因为公牛虽然能听到琴弦发出的声音,但是并不能理解曲子中的美妙意境。

公明仪见美妙的琴声并不能打动这头不懂音乐的牛,非常无奈。过了一会儿,他又想出了一个办法。公明仪抚动琴弦,弹出一段段奇怪杂乱的声音,有的像嗡嗡的蚊蝇声,有的像迷路的小牛犊发出的叫声。这时候这头大公牛才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摇摇尾巴,竖起耳朵,听了起来。

后来,人们就用对牛弹琴来比喻对愚蠢的人讲深刻的道理,或对外行人说内行话,白白浪费时间;也用来讥笑人说话不看对象。

《九牛一毛》典故十四

汉武帝(刘彻)听说李陵带着部队深入到匈奴的国境,士气旺盛,心里很高兴。这时,许多大臣都凑趣地祝贺皇帝英明,善于用人。

后来李陵战败投降,武帝非常生气,原来祝贺的大臣也就反过来责骂李陵无用和不忠。这时司马迁站在旁边一声不响,武帝便问他对此事的意见,司马迁爽直地说李陵只有五千步兵,却被匈奴八万骑兵围住,但还是连打了十几天仗,杀伤了一万多敌人,实算是一位了不起的将军了。

最后因粮尽箭完,归路又被截断,才停止战斗,李陵不是真投降,而是在伺机报国。他的功劳还是可以补他的失败之罪的。武帝听他为李陵辩护,又讽刺皇上近亲李广利从正面进攻匈奴的庸儒无功,怒将司马迁下在狱里。次年,又误传李陵为匈奴练兵,武帝不把事情弄清楚,就把李陵的母亲和妻子杀了。

廷尉杜周为了迎合皇帝,诬陷司马迁有诬陷皇帝之罪,竟把司马迁施予最残酷、最耻辱的腐刑。司马迁受到了这种摧残,痛苦之余,就想自杀;但转念一想,像他这样地位低微的人死去,在许多大富大贵的人的眼中,不过像九牛亡一毛,不但得不到同情,且更会惹人耻笑。于是决心忍受耻辱,用自己的生命和时间来艰苦地、顽强地完成伟大的《史记》的写作。

古人所谓有大勇的人才有大智,司马迁便是这样的人。他知道在他所处的年代里,死一个像他那样没地位、没名望的人,比死条狗还不如,因此他勇敢地活下去,终于完成了那部空前伟大的历史的着作——《史记》。

含近义词的成语 篇7

见多识广 察言观色 高瞻远瞩 左顾右盼 调兵遣将 粉身碎骨 狂风暴雨 旁敲侧击 千辛万苦 眼疾手快生龙活虎 惊天动地 七拼八凑 胡言乱语 改朝换代 道听途说

含反义词的成语

含不和知的成语 篇8

[不知自爱] 不知道爱惜自己。

[不知者不罪] 罪:责备,怪罪。因事先不知道而有所冒犯,就不加怪罪。

[不知有汉,何论魏晋] 不知道有汉朝,三国魏及晋朝就更不知道了。形容因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也形容知识贫乏,学问浅薄。

[不知头脑] 弄不清楚是怎么回事。犹不知所措。

[不知痛痒] 是痛是痒都不知道。比喻不体贴,不关心。

[不知天高地厚] 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深。形容骄狂无知。

[不知疼痒] 是疼是痒都不知道。比喻不体贴,不关心。

[不知所终] 终:最后,结局。不知道结局或下落。

[不知所云] 云:说。不知道说得是些么。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

[不知所以] 以:原因。不明白为什么是这样。指不知道原因。

[不知所言] 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同“不知所云”。

[不知所可] 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不知所错] 错:错开;处置。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不知所措] 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不知所厝] 厝:放置;安排。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不知所出] ①不知道从哪里来的。②不知道该怎么办。

[不知死活] 形容不知利害,冒昧从事。

[不知世务] 不知道当代的情势。

[不知深浅] 形容不懂得事情的利害。

[不知肉味] 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不知人间有羞耻事] 形容无耻到极点。

[不知去向] 向:方向。不知道哪里去了。

[不知轻重] 不懂得事情要紧不要紧。

[不知寝食] 犹言废寝忘食。形容异常专心、努力。

[不知起倒] 不知利害,不知高低。

[不知其详] 不知道他的详细情况。

[不知利害] 不知什么为利,什么为害。

[不知老之将至] 不知道老年即将来临。形容人专心工作,心怀愉快,忘掉自己的衰老。

[不知就里] 就里:其中,内情。不知道内幕。

[不知进退] 不知道应当前进还是应当后退。比喻无决断。也形容言语行动没有分寸。

[不知纪极] 纪极:终极,限度。原形容贪得无厌。亦表示极多。

[不知好歹] 不知道好坏。多指不能领会别人的好意。

[不知高下] 指说话做事不知轻重。

[不知高低] 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

[不知甘苦] 甘苦:甜和苦,多偏指苦。分不清是甜还是苦。形容做某事不容易或对前人的艰辛没有体会。

[不知凡几] 凡:总共。不知道一共有多少。指同类的事物很多。

[不知端倪] 端倪:头绪。不知头绪。

[不知薡蕫] 薡蕫:草名,质地柔软可制绳子。比喻不懂事,缺乏知识。

[不知丁董] 比喻不懂事,缺乏知识。

[不知颠倒] 犹言不明事理。

[不知不觉] 知:知道;觉:觉察。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现多指未加注意。

[恬不知羞] 安然处之,不以为耻。同“恬不知耻”。

[恬不知愧] 安然处之,不以为耻。同“恬不知耻”。

[恬不知怪] 指安然处之,不以为怪。

[恬不知耻] 做了坏事满不再乎,一点儿也不感到羞耻。

[食不知味] 形容心里有事,吃东西也不香。同“食不甘味”。

[神不知鬼不晓] 指形迹隐秘,不为人知。同“神不知鬼不觉”。

[神不知鬼不觉] 指形迹隐秘,不为人知。

[神不知,鬼不觉] 形容事情做得很秘密,没有被人发觉。

[人不知,鬼不觉] 形容事情做得很秘密,没有被人发觉。

[强不知以为知] 不懂装懂,本来不知道,强说知道。

[目不知书] 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同“目不识书”。

[蝉不知雪] 知了夏天生,秋天死,看不到雪。比喻人见闻不广。

[不识不知] 没有多少知识。旧喻民风淳朴。

[一物不知] 对某一事物有所不知。比喻知识尚有欠缺。

[一事不知] 比喻知识尚有欠缺。同“一物不知”。

[言者不知] 指多言多语的人缺乏智能。

[无一不知] 没有什么不知道的`。形容知识丰富。

[无所不知] 什么事情都知道,没有不懂得的。

[三月不知肉味] 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人事不知] 指昏迷不醒,失去知觉。同“人事不省”。

[饱人不知饿人饥] 比喻处境顺利、优越或个人愿望得到满足的人,不理解处境困难、恶劣或个人愿望不得实现的人的苦衷。

[饱汉不知饿汉饥] 饱:吃足;饥:饥饿。比喻处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别人的苦衷。

[一问三不知] 不管怎样问,总说不知道。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干了坏事终究要暴露。

[知其一不知其二] 只了解事物的一方面,而不了解其他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知其一,不知其二] 知道事物的一方面,不知道还有另一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识二五而不知十] 只知道一个方面,而不懂得全面地观察问题。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知人知面不知心] 旧时俗语。指认识一个人容易,但要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却很困难。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只知道事物的一方面,而不知道它的另一方面。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不得而知] 没有办法知道。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

[知足不辱] 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羞辱。表示不要有贪心。

[知止不殆] 殆:危险。知道适可而止的人就不会遇到危险。旧时劝人行事不要过分。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知道的就说,要说就毫无保留。

[知无不言] 凡是知道的没有不说的。

[知情不举] 举:检举。了解情况而不揭发。

[知其不可而为之] 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

[知命不忧] 识天命者无忧虑。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形容心胸宽广的成语含解释 篇9

【不能容物】:物:事物;容物:容纳事物,引申指容人。形容为人气量小,心胸窄。

【骋怀游目】:骋怀:放开胸怀,往远处想;游目:远眺。纵目四望,开阔心胸。

【达人之节】:节:节操。心胸宽广的人的节操。

【达人知命】:达人:通达事理的人。指心胸豁达的人,安于命运。

【达士通人】:通人:学识渊博贯通古今的人。指心胸豁达,学识渊博的`人。

【东门之达】:东门:指东门吴。指东门吴丧失爱子而胸怀旷达。后泛指丧失亲人而能心胸宽广,想得开。

【度量宏大】:度量:器量,涵养。指人有涵养,器量大,心胸宽广。

【恢宏大度】:恢宏:宽大,开阔。心胸开阔,气量宏大,不计较个人的利害得失。

【恢廓大度】:恢廓:宽大,开阔。心胸开阔,气量宏大,不计较个人的利害得失。

【豁达先生】:指人心胸坦荡,头脑清醒。

【宽仁大度】:大度:气量大,能容人。为人宽厚,心胸豁达。

【旷达不羁】:旷达:心胸开阔,想得开;不羁:不受束缚。心胸开阔达观,不受拘束。

【旷心怡神】:舒畅心胸,愉悦精神。

【磊落不凡】:心胸坦荡,不同凡响。

【磊落轶荡】:轶荡:旷达。心胸坦白,行为无所拘忌。

【明月入抱】:抱:怀抱。比喻美好的情景进入心怀,心胸开阔明朗。

【明月入怀】:比喻人心胸开阔。

【幕天席地】:把天作幕,把地当席。原形容心胸开阔。现形容在野外作业的艰苦生活。

【平衍旷荡】:平衍:平坦广阔。形容心胸宽广,开朗豁达。

【屈一伸万】:伸:展开。能屈服于一人,才能凌驾于万人之上。比喻心胸宽广,能屈能伸。

【日月入怀】:旧称生贵子的吉兆。形容心胸开阔。也比喻光彩夺目。

【三仕三已】:仕:作官;已:指被罢免。三次作官,又三次被罢免。形容心胸开阔,对作官和罢官都不在乎。

【神怡心旷】:精神愉悦,心胸开阔。同“心旷神怡”。

【帷天席地】:把天作帷幕,把地当席。原形容心胸开阔。现形容在野外作业的艰苦生活。

【睚眦必报】:睚眦:发怒时瞪眼睛,借指极小的仇恨。象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比喻心胸极狭窄。

【英雄闲日月】:闲:大。英雄人物心胸如日月般宽广。形容杰出人物胸怀广大。

【游目骋怀】:游目:远眺;骋怀:放开胸怀,往远处想。纵目四望,开阔心胸。

【直性狭中】:性:性格;狭:狭隘。性格直爽,但心胸狭隘,不能容人容事。

【志大量小】:志:志向;量:度量。志向虽大,但心胸狭窄。

【中通外直】:通:通气。内有小孔通气,外表形状挺直。比喻人心胸开阔,行为端正。

【钓鳌客】:钓:钓钩;鳌:传说海中的大龟。比喻有豪放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

【风光月霁】:指雨过天晴时明净清新的景象。亦比喻胸襟开阔、心地坦白。

【光风霁月】:光风:雨后初晴时的风;霁:雨雪停止。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也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

【何思何虑】:虑:忧。指没有什么可思虑的。形容胸襟开阔或无所用心。

【豁目开襟】:豁目:开阔眼界;襟:襟怀,胸怀。极目远视,开阔胸襟。

【霁月光风】:指雨过天晴时的明净景象。用以比喻人的品格高尚,胸襟开阔。

【乐而忘死】:形容胸襟旷达,忘怀一切。

【晴云秋月】:晴空飘浮的白云,秋高气爽时的明月。比喻人胸襟高洁明朗。

【山包海容】:比喻器量宏大,胸襟开阔。

【无思无虑】:没有什么可放在心上的。形容胸襟开阔,也形容无所用心。

【小里小气】:行事吝啬,胸襟不宽广。

上一篇:人身伤害赔偿方案下一篇:红星美凯龙调查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