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篆刻史(精选5篇)
说起来可能很多读者都会感到惊讶,到今天,篮球运动传入中国已经整整110年了。从晚清时期到21世纪,几代中国篮球人为这项运动不断做出贡献。一个世纪后的今天,中国的篮球再也不是当年连菲律宾都打不过的弱队,而是稳坐亚洲霸主宝座,让欧美也不敢小视的强手了。
1895年,美国人来会理博士受北美青年会的派遣来中国天津筹建城市青年会。同年12月8日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在医学堂成立。成立大会上进行篮球表演,这也是史料记载中,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场篮球表演。这是中国篮球的起源。
近代篮球传入中国,并被我们的民族所接受也是一种历史必然。旧中国废科举向西方学习的大社会背景是一个关键,更重要的是,篮球作为西方体育项目,具有较为明确和具体的竞赛规则,以及趣味性和可接受性。
“期待下个100年”
李元伟寄语:篮球运动进入中国110年来,有无数篮球人为这项运动在我国的发展做过或正在做出着努力,我们同所有喜爱这项运动的球迷一同见证了中国篮球110年的成长。在未来更多的100年里,中国篮球还将继续创造更多的辉煌。
竞报:您是怎样看待中国篮球100多年来的发展的?
李元伟:这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1895年篮球从国外传入中国,在这里落地生根。随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篮球也在日渐强大。作为一个体育大国,中国篮球的发展对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中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人民群众对体育的需要决定了篮球在中国受到大众的普遍喜爱并成为一项重要的群众体育项目,开展篮球运动的同时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所以综合来讲,篮球传入中国不但对世界是件幸事,对中国老百姓也是件幸事。
竞报:中国篮球史上有几次影响重大的转折事件,您是怎么看待的?
李元伟:1936年中国的篮球运动员、裁判员就出现在奥运会赛场上,这是值得中国人骄傲的。但中国篮球的蓬勃发展却是在建国以后,有了正确的领导和明确的发展方向,才使得中国篮球迅速强大起来。1995年开始举办CBA联赛,进行了赛事改革、建立主客场制、引入外援,一系列的举动为中国篮球的发展再次注入新的活力。我们目前就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做着努力。今年联赛开始向全面职业化过渡,这也是中国篮球联赛发展的必然,虽然会有很多困难,但这也是联赛第二个10年的开始。
竞报:在中国篮球110年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里,通过本报,您想对广大球迷朋友们说些什么?
李元伟:抚今追昔,继往开来,我们将努力开创一个中国篮球的新局面。
中国篮球事记
■1895年12月8日在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成立仪式上进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篮球表演,篮球运动正式传入中国。
■1910年10月在南京举行的“全国学校区分队第一届体育同盟会”(辛亥革命后追认为旧中国第一届运动会)上进行了篮球表演,国人开始渐渐了解篮球运动。
■1913年2月1日至8日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第一届远东运动会上,中国第一次派队参加篮球比赛,是中国篮球史上参加国际性比赛的开端。
■1914年5月在中国第二届全运会上正式将篮球列为比赛项目,篮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进入新阶段。
■1916年上海青年会把美国篮球规则译成中文出售。
■1921年5月30日至6月4日在上海举行了第5届远东运动会,中国战胜日本队和菲律宾队取得冠军,这也是中国近代篮球运动中第一次在国际比赛中取得冠军。
■1924年在上海组织了篮球联合会,同时举办了旧中国第一届篮球联赛。
■1925年中华体育协进会组织了上海“万国篮球赛”,同年天津也举办了“万国篮球赛”。
■1930年4月旧中国第四届全运会上,女子篮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1930年5月,上海勤奋书局出版、彭文全文翻译《篮球裁判法》。
■1932年11月,上海勤奋书局出版宋君复编著《女子篮球训练法》。
■1936年,中国派队参加了第11届奥运会男子篮球项目。
■1948年二战结束,奥运会得以恢复举办,中国派队参加了第14届奥运会篮球项目。
■1949年8月14日—28日,第十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没有成立时于解放区)派出了第一支大学生男子篮球队参加了篮球比赛。决赛时得第六名。
■1953年8月7———13日,第一届国际青年友谊运动会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中国派出男子篮球队参加比赛,最后获得第五名。
■1954年,国内开始每年举办一次全国篮球联赛,直到1957年运动竞赛制度暂行规定颁布后,全国篮球联赛改为甲、乙、丙三级升级的联赛制度,取消全国锦标赛。
■1957年1月7日国家体委公布我国第一批国家级裁判员,包括董守义、舒鸿、牟作云等18人。
■1958年8月19日中国奥委会与国际奥委会断绝关系,中国也因此退出国际篮联。
■1959年全国篮球工作会议上专门对体能训练、中远距离投篮命中率、中锋训练、战术质量提出了具体要求。
■上世纪60年代初期召开了多次篮球工作会议,对中国篮球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具体要求但1966年开始受到国家政治形势的影响,这些意见只得被束之高阁。
■1974年国际篮联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同年,中国第一次派队参加亚运会篮球项目比赛,男女篮分别获得第三名。次年亚洲篮联宣布恢复中国合法席位。
■1979年的夏天,当时的华盛顿子弹(现奇才)在北京和上海两地与中国国家队和上海队进行了两场表演赛,子弹轻松拿下了那两场比赛。
■1983年中国男篮参加第12届亚洲男篮锦标赛夺冠,这已是中国男篮自1975年第8届亚锦赛开始连续5届获得该项比赛冠军。
■1984年中国代表团率队参加洛杉矶奥运会,在本届奥运会上中国女篮夺得季军,中国男篮取得第十名的成绩。
■1989年,NBA与中国中央电视台签订首份正式电视转播协议。
■1992年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主教练李亚光率领中国女篮勇夺亚军,刷新中国女篮在奥运会上的最好成绩。
■1994年的第12届女篮世锦赛上,中国女篮获得亚军,这是中国女篮在世锦赛上取得的最好成绩。同年举行的第12届男篮世锦赛上,主教练蒋兴权带领中国男篮获得第8名,这一成绩也成为中国男篮在世锦赛上获得的最好成绩。
■1995年,中国男篮继1986年亚锦赛上负于韩国名列第3之后,再次连续5届亚锦赛称霸亚洲,第二次在亚锦赛上实现5连冠。
■1995年中国男篮职业联赛(CBA)正式诞生。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中国男篮位列第8,这也是中国男篮在奥运会历史上的最好成绩。
■1997年2月,郑海霞在WNBA的选秀大会中以第二轮第16顺位入选洛杉矶火花队,成为中国篮球运动员当中第一个走出国门登陆世界顶级联赛的人。
■2001年3月,八一男篮的王治郅与NBA达拉斯小牛队签约,成为NBA亚洲第一人。
■2002年,姚明成为NBA状元秀,进入休斯敦火箭队,开始了他NBA的职业生涯。
■2003年“非典”之后,中国篮协临危受命,在哈尔滨成功举办了第22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中国男篮获得冠军。
■2004年2月,中国男篮迎来第一位洋帅哈里斯,后者帮助中国男篮在雅典奥运会上取得第8名。
■2005年,中国男、女篮分别获得亚锦赛冠军,取得2006年世锦赛入场券。
中国篮坛名人堂
新中国篮球运动的领路人
牟作云
牟作云是新中国第一代篮球教练员,1936年,曾首次代表中国参加第11届柏林奥运会。曾任国家队教练,原国家体委球类司副司长,并担任中国篮协、亚洲篮协主席等多个职位。
1996年,当他担任国际篮联技术委员会委员长达44年时,国际篮联授予他“终身荣誉委员”称号。能享有这一殊荣的,全世界只有8人,而在亚洲仅有他一个。
“篮球元帅”
余邦基
1951年5月,余邦基受命组建八一男篮。1959年余邦基担任了八一男篮教练,多次率队取得辉煌战绩。
一次,贺龙元帅在观看完比赛后,高兴地对余邦基说:“中国有十大元帅,封你为‘篮球元帅’”。
让中国男篮走向世界
钱澄海
钱澄海是著名运动员,高级教练员。在他1972年起任国家男篮主教练的15年里,带队创造了优秀的成绩。
钱澄海在通过摸索、实践之后,总结出中国队自己的一套打法,将中国队个子小、灵活的特点发挥出来,运用了紧逼、快攻、跳投3大发宝,在国际大赛中屡试不爽。上世纪80至90年代被评为全国十佳教练之一。
女篮技术男子化
杨伯镛
杨伯镛是著名篮球运动员、教练员。任教练时曾率领中国女篮获得1983年第9届世界锦标赛季军和1984年第23届奥运会铜牌。
在担任国家女篮主教练期间,强调女子篮球男子化,紧抓身体素质的训练,随后带领女篮走向了世界。后来的女篮主教练李亚光就是他亲点的人选。
执教篮坛三十载
蒋兴权
在中国篮坛,执教生涯已近30年的蒋兴权绝对是个元老级人物。他先后在辽宁队、中国青年队、中国国家队、天津队和新疆广汇5支男篮球队执教,而这5支球队在他的带领下都创造了球队历史上的最好成绩。
2005年他获得中国篮协授予的“中国篮球特殊贡献奖”,这是对这位老帅的最高评价。
让女篮成为世界第一
李亚光
球员时期的李亚光曾是中国历史上最出色的后卫之一,有着“神投手”和“拼命三郎”的美誉。
1991年1月3日,李亚光接手执教正值低谷的中国女篮,并在亚锦赛上取得了冠军。随后的巴塞罗那奥运会,李亚光率领女篮突破历史地获得了亚军,但这并不是女篮最好的成绩。1994年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中国女篮荣登世界第一的宝座。
女篮霸王花
郑海霞
身高为2米05的郑海霞是中国女篮历史上最高的球员之一,也是亚洲第一名登陆WNBA的著名球星。1983年被选入国家队以来,郑海霞一直是国家女篮的主要得分手。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曾代表国家队获得奥运会铜牌。
中国最资深的篮球裁判
田国庭
他从1958年开始从事篮球裁判工作,参加了第一届至第五届全运会篮球比赛裁判工作,并在第三、四、五届全运会担任篮球副裁判长,1978年被批准为国际裁判员。现任中国篮球协会委员、竞赛裁判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文/本报实习记者 孙砚
寻访中国篮球史“第一”
第一场篮球赛和南开五虎
1896年1月11日,《天津公报》刊登出这样一则消息,“一场篮球比赛将在今天下午举行,所有对篮球运动有兴趣的青年4点被邀请参赛”。比赛是否如期进行?现在还未得到考证。同年4月4日,《天津公报》再次出现这样的文字,“上周六下午举行了一场热烈的篮球比赛,另一场将于今日下午4时举行,来学学这项运动吧”。这则消息显示,一场篮球比赛确实举行过。通过万年历计算,1896年4月4日前的周六为3月28日。由此可以确定,以目前的史料考证,这一天,中国的第一场篮球比赛在天津举行。
当时的情形,1895年来到中国的美国传教士来会理在《中国青年会早期史实之回忆》一文中这样描述,“玩篮球之前,他们的姿态很是可观,他们必须盘好自己的发辫,修理长长的指甲,把不便利的长袍脱去—————这样,他们就把书生的尊严放弃,换上一副高兴活泼的姿态,但这种运动只能在草场围墙的背后举行”。
1903年,青年会在天津开办了普通中学堂,该学堂成为中国第一所全面、系统普及篮球运动的学校。
1908年12月5日的《天津公报》记载,“在租界附近一块适合篮球赛的场地,如有对场地感兴趣者,该场地即可用于比赛”。此时,篮球运动在天津逐步发展。
1913年,蔡乐尔担任青年会专职体育干事时,组建了青年会篮球队,这是中国第一支跨行业的篮球队。
“南开五虎”
离今天的南开大学不远处,有一条不太起眼的水泥路,名为“五虎路”,用来纪念当年南开篮球队的5位主力队员。
1925年,南开中学初
一、初二学生王锡良、魏蓬云、李国琛等人发起组织篮球队。后来,刘健常也加入球队。1926年,他们4人与学校少年队的唐宝坤被选入南开篮球队,并成为主力队员,在体育教师齐守愚的指导下,当年参加天津市篮球赛获得冠军。1928年,南开篮球队参加华北区男子篮球比赛,在“中国篮球之父”、教练董守义指导下,连克劲敌燕京大学、北京师大、新学同门三队,一举夺取华北篮球锦标赛冠军,由此名声大噪。
凯旋后不久,南开篮球队应邀赴上海,连战青年会西国队、沪江大学队、美国海军队,3战3胜,声震沪上。当时,号称“远东霸主”的菲律宾篮球队在日本比赛得胜回国,转道上海。上海各队大都不敢与其争锋,但“南开五虎”摩拳擦掌,欲与其一比高低。比赛当日,“南开五虎”终以6分优势险胜,从此“南开五虎”名扬神州。
1930年,南开篮球队又先后获得万国篮球赛冠军、杭州第四届全国运动会篮球冠军。尽管最终5人先后离校毕业,但他们的美名却永远留在中国篮坛史册。
文/本报记者 吕威
20世纪初期
编个竹篓做篮筐
中国篮球特点:随着篮球比赛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篮球从天津逐渐走向全中国。中国篮球甚至开始接触一些世界性比赛。但众所周知,由于羸弱的国力影响,以及国民体质的影响,篮球的普及性进展非常缓慢。
历史影像记录:1908年,保定同仁学堂就在空地两端的树上各挂一个竹篓做筐子玩这种游戏。华北开展篮球活动较早的学校,还有北京的清华学校、汇文中学、高等师范学校和通县协和书院等。
我国的近代篮球运动始于天津,继而在华北、华东、华南等地区相继开展。但在旧中国,由于社会制度和诸多的原因,篮球运动的发展却是非常缓慢的。
1910年10月在南京举行了“全国学校区分队第一届体育同盟会”(辛亥革命后被追认为旧中国第一届运动会),当时篮球仅作为表演项目与观众见面,但这已经让国人认识了篮球这项运动。1914年5月,旧中国的第二届全运会上,篮球运动开始被列为正式的比赛项目,从此篮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篮球联合组织开始成立,有了篮球规则,各种比赛活动逐渐兴起。直到1930年旧中国第四届全运会上,女篮也被列为正式的比赛项目。
除了在国内的全运会上设有篮球比赛,中国篮球早在1913年就开始参加世界性的比赛了。在1913年的第一届远东运动会上,只有中国和菲律宾两个国家参加篮球比赛,因为实力原因,中国队两战皆负。但这却是中国篮球史上参加国际性比赛的开端。1921年的第5届远东运动会上,中国队先是以32比29战胜日本队,又以30比27战胜菲律宾队最终夺冠,这也是中国队第一次在国际篮球比赛上取得冠军。
在近代篮球的发展中,篮球也逐渐向社会团体蔓延,那时的年轻人虽然不像现在的学生玩什么街头篮球,搞各种名目的联赛,但也成立了很多队伍,为篮球运动的发展培养了人才。
尽管近代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为中国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作了积累,但是落后的战术和运动员极差的身体素质,使得中国篮球远远落后于世界水平。
20世纪中期
走出屏蔽
中国篮球特点:中国篮球在逐步拉近与世界竞技场距离的同时,开始主动渴求吸取国外先进理念,一开始还出现了冒进思维,好在后来有所转变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东西。
历史影像记录:抗日战争时期,延安篮球故事让我们至今都在津津乐道。当时,由贺龙师长领导的120师的“战斗队”和陕甘宁边区的“东干队”最负盛名。相信这样的镜头已多次出现在抗战影片里了。
新中国解放之前,中国篮球出现了可怕的停滞。由于战乱原因老百姓是根本没机会接触到篮球的。而这个情况一直延续到上世纪50年代。
1951年到1955年之间,中国篮球基本上是在向苏联学习。在学习苏联的同时,狠抓训练,明确了“积极、主动、快速”的战术指导思想,继承老一辈运动员手上功夫好、控球能力强、反应快的特点,着力提高身体素质。在这一方面做的最突出的就是八一男篮。1953年的全国篮、排球比赛中,八一队就凭借充沛的体力横扫全部对手,以快速攻防的绝对优势称霸。
1957年之后,我国篮球运动的特点日趋鲜明,对自身的优缺点也更加了解,扬长避短地制定出最适合中国篮球特点的技战术方针。1965年的全国教练员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指出我国篮球运动处在严重落后状态,盲目跟着欧洲跑。1972年,根据篮球运动的对抗性强等特点,又在原有的“快速、灵巧、全面、准确”的技术风格上加上了“积极主动、勇猛顽强”。
虽然1954年开始我国就有了全国篮球锦标赛,但国内球队与世界的接触却很少。“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国篮球与世界的差距又一次被拉大。为了弥补差距,掌握现代篮球的信息,1972年开始,中国篮球开始“请进来、走出去”。
1974年,中国男女篮参加了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的第7届亚运会,男、女队均获得第三名。1975年11月,中国男篮在第8届亚洲男篮锦标赛上以不败的成绩获得冠军,并获得第21届奥运会的入场券。时隔一年,即男篮成功之后,中国女篮又同样以全胜的战绩获得第6届亚洲女篮锦标赛的冠军。至此,中国篮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道路被彻底打通。
20世纪80年代———
第一运动
中国篮球特点:这个年代不得不提的一个词叫改革开放,中国篮球也在改革开放。当乔丹的名字在中国广泛叫响之后,我们学会了看篮球;当熟知科比、艾弗森后,我们学会了“玩”篮球。
历史影像记录:几乎每天的东单体育馆,你都能看到一帮玩篮球的孩子,这只不过是偌大中国篮球市场的一个缩影。
2005年初,当李元伟提出篮球已超越足球成为中国第一大运动的时候,中国篮球恰好走到了110岁。80后的年轻人已经不太知道篮球其实是舶来品了。
上世纪80年代末期NBA进入中国,喜欢篮球的人们可以通过电视转播观看全世界最精彩的篮球赛事。乔丹、皮蓬、马龙等NBA巨星更是成为一代中国青少年的心中偶像。上世纪90年代末嘻哈音乐、肥大衣服、街头篮球等黑人篮球文化传入中国,并被广大青少年所追求。各种各样的青少年商业篮球赛如雨后春笋般遍地而生,篮球运动在中国的群众基础越来越雄厚。
作为近些年来国内联赛顶级赛事之一的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从诞生到今天也已经10岁了,10年来不但为中国篮球输送了无数人才,更培养出了姚明这样的国际巨星。通过不断的实践、改良以及中国篮协领导精明妥善的经营,不但赛事本身越来越精彩,还在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篮球文化。
今年初,中国篮协掌门人李元伟喊出篮球已经超越中国足球成为第一运动的论调。一时间争议四起,但且不论篮球是否真的超越足球,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篮球确实已经完全属于我们。
寻访中国篮球史“第一”
第一个篮球解说员
6块大洋解说一场球
“没有电脑,没有技术统计员,我一个人要眼观六路。既要做技术统计,又要向听众作解说。看到有运动员犯规我真想喊出来,但是怕观众听见,只好作罢。”这就是中国篮球史上第一位解说员马有于老先生对他解说的第一场比赛的回忆。
解说一场球比别人贵一倍
那是1946年的9月,在上海卢湾体育馆进行了一场国际友谊赛,对阵双方是上海华联队和由华侨组成的菲律宾群声队。在当时这恐怕就是一场普通的友谊赛,但却因为上海广播电台要音频直播而被载入史册。因为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场由电台直播的篮球比赛。
在解说员的挑选上,上海电台邀请到了任职大公报的体育记者马有于先生,因为他本人对篮球规则非常熟悉,同时又会讲上海话和普通话。对于当解说的报酬,老先生还记得清清楚楚,“别人去电台做节目一般就只给3块大洋的报酬,但我不是,我解说一场球电台就要给我6块大洋。”
球员资料要全部自己整理
当时的上海卢湾体育馆是一个很小的体育馆,球场上只有一面看台,看台和球场之间就隔了一道铁丝网,连专门的解说席都没有。马有于老先生就自己搬来一张桌子、一把椅子,搭建了个临时解说席。“那次解说我就只有一个麦克风,而直播却是整个远东地区都能听到。”
解说条件的艰苦还并不是全部问题,最让马老先生费神的就是整理全部参赛队员的资料。“那种比赛谁会给你专门提供球员情况啊,但解说员必须得了解啊,我就只能自己提前下队去搜集情报,了解每个运动员的名字和情况。”
由于当时专门篮球人才非常稀少,大家对篮球运动的规则知道的就更少,马老先生在解说时连个帮手都没有。“篮球比赛都要有技术统计的,可是直播时没有人帮我做这些,我就只能自己来。一边解说比赛,一边记录球员的得分、犯规、失误的数据。整场比赛都忙得要死。”
看到犯规憋着不能说
不过最让老先生头疼的还是运动员在场上犯规。上世纪40年代的中国篮球还不成熟,运动员对规则的遵守也不规范。由于篮球是对抗性很强的运动,所以对阵双方都有很多小动作。马老先生笑着说:“那个时候的球衣和现在不一样,裤子上面有个屁兜,有的那个运动员手上就‘不干不净’了,防守的时候老把那手往人家对手的屁兜里揣,给人家使坏。这裁判看见了也好啊,看不见的就过去了,可我在场边却看得清清楚楚,心里真急啊,可还不能说。我这一说,那整个远东的听众不就都听见了。”
虽然中国篮球史上的第一场电台直播的比赛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诞生了,但马老先生精彩的解说却给不少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听过他解说的老同行甚至对他说“你的解说把我们的胃口都吊起来了”。
寻访中国篮球史“第一”
第一个世界级裁判
奥运会决赛由他吹哨
如果说现任国际篮联主席程万琦是我们中国人已经够让我们骄傲了,那说到奥运史上第一场篮球决赛的总裁判是个中国人,大家又会是什么心情呢?这位给中国争得无上荣耀的裁判名叫舒鸿。
舒老先生因患肺癌于1964年去世,但他当年已懂事的儿子舒昌荣老先生却深深记住了父亲执法奥运会第一场篮球决赛那一幕的前前后后。
中国人有资格做裁判
1919年舒鸿先生在美国春田学院就读时师从于篮球运动的创始人奈史密斯,上学期间,舒鸿先生就对篮球运动中的各项规则谙熟于心。1928年在上海举行了一场国际友谊赛,当时身为中华运动会会长的舒鸿先生极力要求在中国比赛就要用中国人做裁判,但这一要求却遭到组织者的拒绝,原因是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不具备执法国际比赛的资格。
具有民族气节的舒鸿先生无法接受这一理由,便上诉到美国裁判委员会要求通过考试决定中国人是否具有作国际裁判的资格。分数下来后,4名中国裁判最低的得了88分,而5名美国裁判却只有一人及格。于是包括舒鸿先生在内的4名中国裁判第一批拿到了国际裁判的资格证书。
双方教练都支持舒鸿执法
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篮球第一次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吸引了来自21个国家的队伍参赛,最后的冠亚军争夺战在美国队和加拿大队之间进行。但决赛前,国际篮联对有谁来执法这场决赛而犹豫不决。尽管有很多国家的裁判报名,但欧洲裁判的执法水平不受信任,而美国裁判也因为要避嫌而不能当选,最后国际篮联官员将目光落在中国男篮的助理教练舒鸿的身上。有一个中国人来执法奥运会决赛的消息一传开,立即在美、加两队队员间炸开了国,甚至有人讥讽,“怎么能让‘东亚病夫’来作裁判呢?”但两队教练却因为舒鸿执法水平高且公正而拥护国际篮联这一决定。就这样,奥运会第一场篮球决赛的赛场上就出现了一位身着白色毛衣、白色长裤,精神抖擞的中国男人。
在雨中吹了第一场决赛
一、黑龙江流域的界定
黑龙江这一名词, 最早出现于辽代, 黑龙江流域指黑龙江主流和流入主流的诸水系所流经的区城。
黑龙江地处我国边陲, 历史时期又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 文化开发较为晚近, 包括书法在内的汉文化艺术在此地发展较中原地区有较大的差异性, 研究此地书法文化的传承过程、方式、特点及影响因素等, 对于我国同类边疆地区书法文化的历史形态及当代传承研究均有典型意义。黑龙江流域地处我国最东北部, 对此一区域书法史的研究既是我国边疆书法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中国文化史研究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 对它的研究不仅与中国书法史研究的整体进步直接相关, 更对区域艺术史、书法史学科体系的建构与完善有着紧密的关联。
二、黑龙江流域书法传承研究现状
目前对于黑龙江书法传承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 国外至今还未有此方面的研究成果出现。在国内书法史、美术史、教育史学科建立的基础上已有许多学者对黑龙江历史时期书法传承研究给予关注, 但至今真正学科意义上的黑龙江书法传承史尚未确立, 此方面的研究还包含在黑龙江文化史和黑龙江美术史、黑龙江教育史等相关研究当中。目前仅有王竞、滕瑞云, 《黑龙江碑刻考录》及张天民《黑龙江书法三百年钩沉》等极少著述涉及此一研究领域, 此外尚有少量公开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 所以急待在此基础上进行成体系的深入研究。几千年来中国书法传承的最大成功之处就是将汉字的书写推动、发展成为世界上独有的具有本民族艺术特征的艺术门类——书法艺术, 并将之不断延续发展至今;然而黑龙江书法的传承在当代艺术生态环境发生急剧变化之时, 尤其须要认真思考边疆地区传统书法艺术传承的现代化问题。
黑龙江书法传承的基本特点是:由于书法艺术本身的属性和特点决定了黑龙江书法传承具有显性和隐性两个基本特点, 诸如学校教育等师徒授受的课授教育即为具有显性特征的书法传承;由书法教育著述及碑帖拓本、名家墨迹等的流传、教习而产生的法帖教育即为具有隐性特征的书法传承。
三、黑龙江流域书法传承研究的角度
(一) 流人贡献
流人即被流放的人, 流放是古代刑罚的一种类型。清代的陈维崧《送张若水出关》诗:“汉庭早晚流人赦, 望尔归鞭度陇头。”据不完全统计, 仅清王朝期间流放到齐齐哈尔之犯人多达万计, 他们对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流人的身份可以说是形形色色。既有大学士、翰林, 也有目不识丁的百姓。清代满族学者西清在《黑龙江外记》中指出:“自设将军镇守, 凡旗民杂犯重罪载在刑律者, 或以免死, 或以加等, 发遣兹土”, 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清代的齐齐哈尔, 当时的人们对于流人就有所分别, 根据其罪状标以名目。如, 因文字得祸被发遣而来的称为“书案”, 西清曾感慨“书案”流人“殃及子孙, 禁锢塞垣, 有至四、五代者”。流人中有一部分有文化的读书人。他们被免于死刑, 破纳风雪, 从渔米江南故里流放到荒碛塞北, 在冰天雪窟的逆境中, 孤灯伏案, 著书立说, 对于塞外北国的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有的流人谪戍东北办学从教, 辛浩便是一例, 他本湖广江夏人, 曾“谪居辽阳”, 期间教授学生多人, 更有多位从学生在其教育下通过科举榜上有名。《盛京通志》记载“辛浩造教将卒子弟, 多所成就”当可视为有力证据。此外他还为崔源撰写过墓志, 墓志镌刻也是流人辛浩对“石书”这一特殊书法媒介文化发展的贡献。此外, 明清时期还有一些流人经常聚在一起, 志同道合, 洁身高蹈, 以文会友, 诗酒唱合, 以诗消闷, 放歌纵酒, 以酒相酬, 寄寓情怀。流人谪戍东北, 有的从事著书立说, 也有的从事授业教书或挥笔诗作, 都是对东北文化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二) 渤海国书法实物的传承作用
黑龙江流域书法史的发端, 据何鑫先生在《论渤海国与黑龙江书法史的肇端》一文中论述与考证, 认为“实际意义上的黑龙江书法史, 始于7世纪的渤海靺鞨”。1公元7——10世纪, 黑龙江流域的靺鞨人, 建立了唐代时期的“海东盛国”——渤海国。渤海国于公元689年立国, 926年被契丹所灭。渤海国在其存在的237年时间里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很多方面均皆取得了辉煌灿烂的成果。在治国方略上渤海国黑龙江流域内全面推行秦汉以来的建制制度, 其疆域北至黑龙江下游, 南至朝鲜半岛的泥河流域, 东到日本海, 西至松嫩大平原, 在其辖区共有五京、十五府、一百余县。渤海国所存留下来的文化遗产, 涉及建筑、诗歌、舞蹈、音乐、雕刻、书法等多个领域, 是研究黑龙江流域文化的宝贵遗产, 其中的碑碣、印章、文字瓦等艺术遗存更是研究黑龙江流域书法传承的重要实物。
1. 碑碣
渤海国贞惠公主墓志铭碑。贞惠公主的墓志铭碑呈圭形, 高度、宽度、厚度分别为95.5厘米、48.5厘米、29厘米。在其碑身上用楷书刻写着碑文, 文字共七百二十五字。此外, 碑文周边用阴线刻的方法镌刻着植物纹及卷云纹等装饰图案, 简洁而不简单。
塔子城“大安七年”残刻石。塔子城是泰来县境内开发最早的一座古城, 也是黑龙江省现存的三大古城之一。该城始建于辽代, 金灭辽后, 天辅五年 (1121年) 移民万户于泰州, 金名将婆卢火长期屯兵此。北方蒙古族兴起, 金的政治中心南移, 大定25年 (1185年) 泰州南迁至长春州, 旧泰州降为金安县。清代, 依绰尔河取名为绰尔城。光绪三十二年 (1906年) 大赉厅在绰尔城设分防
浅析五四时期书籍封面设计的审美特征
东桂迎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江苏南京210012)
摘要:本文主要对五四时期书籍封面的设计的审美特征进行了相关研究, 通过五四时期书籍封面设计中体现的美学思想, 书籍封面形式美的元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五四时期;书籍封面;设计
一、五四时期书籍封面设计中体现出来的美学思想
(一) 中西审美观念的交汇
中国现代书籍的发展从五四时期开始, 新旧思想的更迭中, 包含更多中外文化上的冲突与融合。有一点非常明显的, 就是外国的艺术潮流对于中国设计业的影响。这时期的杂志就是非常热心于艺术作品的推广, 介绍中国本土或者外国的艺术动向。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是个资讯非常发达的地方, 一些外国的文艺潮流, 很快就会在上海得到广泛的报道。无论是通俗的流行杂志, 如《良友》《上海漫画》《时代漫画》;亦或是一些严肃的政治刊物, 如《东方杂志》, 往往都有关于艺术的消息。当中最热衷于介绍艺术作品, 而成为世界艺术咨询的重要阵地的是文学杂志 (如《小说月报》) 。对于西方各种艺术风格, 中国的艺术界是趋之若鹜。事实上, 在那个年代, 将一种艺术风格运用到设计上, 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在欧洲出现的“新艺术”运动, 以及后来的超现实派、立体派、构成派、未来派、象征派等等都被中国的艺术家学习借鉴过。
当时的环境下, 一批批的封面设计者, 用尽各种方法将西方的设计风格带入中国, 经过了模仿阶段后, 开始重新思考如何展现中国的设计风格, 其中所经历的艰难是不言而喻的。对陶元庆这样的探索者, 设计师们欣赏有加, 而对叶灵凤等简单模仿西方艺术技术的艺术家却加以贬抑。书籍及平面设计也在不断地被试验、探索。《工人绥惠略夫》一书 (如图一) , 初版的设计就是
经历衙门, 又依塔取名塔子城。1956年, 塔子城小学教师刘泽民在黑龙江省泰来县塔子城西南隅的耕地中发现了一件辽大安七年 (1091) 残碑, 石长23.4厘米, 宽16.9厘米, 厚3.6厘米, 上有文十六行。在泰来县塔子城域外发现了辽”大安七年”残刻石后, 学术界普遍认定塔子城应是辽代西北重镇——泰州。
2. 文字瓦
渤海国存留下来大量的建筑装饰用瓦, 在有的瓦上面还发现了不少汉字。这就是通俗意义上的“文字瓦”, 文字瓦的发现对我们研究渤海文化意义重大, 同时也为我们研究黑龙江流域的书法传承提供了丰富的史料。由此文字瓦的发现可以了解到, 渤海人当时的生产生活状态, 同时也可以发现当时的渤海国境内汉字已经被推行为通用的文字, 甚至是普通的烧制砖瓦的手工艺匠人对于汉字的掌握也已经相当普遍。
3. 印章
渤海大王印:印章对于书法传承的作用有目共睹, 是书法艺术的特殊媒介的书写。据文献记载民国十一年, 吉林有一陆军团团长名曰“徐清泉“驻防东京城时购得一印, 因镌刻“渤海大王”四字, 而得名“渤海大王印”。但现代研究甚少, 有待进一步从书法传承之角度进行深入研究。
天门军之印:此印为材质为铜质, 正方形, 长宽均为5.3厘米, 因其印文正文用篆字书写汉字“天门军之印”, 故而得其名。同时在其背面还有小字“天门军之印”, 小字为汉子楷书书欧洲文艺复兴的风格, 天使、葡萄藤、圣经等典型的欧式装饰, 而由陶元庆设计的再版封面, 则换做了汉画像风格的画作, 剪影式的工人形象, 则具有中国艺术的特征。
(二) 书籍封面设计中的意境之美
现代书籍装帧艺术是在现代印刷术和新文化运动的基础上崛起的, 书籍装帧风格受到来自东方的日本、西方的美国与法国等的影响, 处在新文学革命的开放时代, 什么好东西都不妨“拿来”一用, 风格多样, 流派纷呈。设计者运用各种主义、各种流派的创作方法进行可贵的实验与尝试, 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就。在二三十年代, 书籍装帧经历了从追求西洋味到追求民族风格的过程, 写实、抽象、漫画与版画的借用等形式手段都被大量使用, 且大都有鲜明的时代感。从整体风格趋向于民族色彩, 现实手法。中国的艺术创作向来讲求意境之美, 写意的手法寥寥数笔表现出意境, 善于应用中国绘画中的留白技法。这点不似西洋艺术中利用繁复的图案风格。在陶元庆为鲁迅先生设计的书封面中都可看到这种中国风味的设计, 如在《回家》 (图二) 《朝花
写方式。此外在渤海国境内它地也发现过类似印章, 对这些印章深入研究, 有助于全面发掘黑龙江流域书法传承关系。
此外, 在渤海国的艺术遗存中, 属于实用美术的范畴中还发现过镌刻有人像纹样的的圈足灰陶砚。这些艺术遗存都是研究黑龙江书法传承的重要资料, 对其加以深入研究, 可弥补文献研究之不足。
摘要:文化全球化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于是在当代书法传承研究领域中深入的挖掘传统书法文化精髓其意义尤为重要。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书法这一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正被世界所认同并日益增长其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力, 于当代研究书法在历史时期的传承形态和影响因素尤显重要而富历史意义。通过历史时期书法传承的史实复原研究, 对中国书法传承发展的规律与特点进行归纳分析, 可为书法艺术当代传承与发展提供历史借鉴。本文以研究黑龙江流域的界定为切入点、以黑龙江流域书法传承研究现状为基础, 着重论述了黑龙江流域书法传承史的研究角度中的流人贡献、实物传承问题。
关键词:黑龙江流域,书法,书法传承
参考文献
[1].何鑫, 论渤海国与黑龙江流域书法史的肇端[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 (2) 105.
[1]何鑫, 论渤海国与黑龙江流域书法史的肇端[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 (2) .
[2]王禹浪、树林娜, 黑龙江流域渤海国历史遗迹遗物初步研究[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 (9) .
---------------张璇
2012270
行会是中国古代极具中国特色的一种制度,尽管本人对行会不是太了解,但对它还是十分感兴趣。于是这次我便选了梁老师推荐给我们的《中国行会制度史》。静下心去读一读,同时我也认真的查了一些相关资料,因此也颇有了一些收获和感想。
我首先了解了此书的作者,作者全汉升(1912~2001)历史学家,教育家,著名的中国经济史研究专家。曾师从陶希圣,受傅斯年的提拔,赴美留学,后回国任教,桃李满园,成为我国经济史研究的一代大师。历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及该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台湾大学经济系教授兼系主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新亚书院校长、新亚研究所所长、中央研究院院士,曾应美国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及日本东洋文库之邀,担任访问学者和研究员。其著作主要有《中国经济史论丛》(包括论文三十三篇)、《中国经济史研究》(包括论文二十一篇)、《汉冶萍公司史略》。其他有专著《元代的纸币》、《明末清初反对西洋文化的言论》、《韩国战争与远东经济》、《中国行会制度史》等。如此一位伟大的作家,我心中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而其中《中国行会制度史》是研究中国工商业同业组织的开创性之作,也是一部探讨从行会的起源、萌芽直到近代手工业行会、商业行会、苦力帮的通史性著作,为后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初读此书,我不禁思索,何为行会,究竟是什么力量推动了行会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在课堂上,梁老师本已经详细的解释了什么叫行会,但那时仅仅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当我读完这本书,才真正对行会有了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行会是旧时城市商品经济中的工商业组织。有手工业行会、商业行会。在商品经济有了一定发展时,为了调整同业关系,解决同业矛盾,保护同行利益,协调与政府的关系,同业或相关行业联合起采组成行会,这种行会带有地域和行业两重性。行会产生于隋唐。唐代工商业组织大都称“行”,源于街巷上的贩卖摊商,往往一条街上开设的都是同类的店铺,故称“行”,如“织锦行”、“金银行”等。到了宋代,行会组织更加发展。
《中国行会制度史》全书十章。头两章讨论行会的起源及萌芽时代的手工业与商业行会,接着的三章顺时代先后对隋唐、两宋、元明的行会加以论述;第六章则专章对会馆展开探讨;
七、八两章阐释近代的手工业及商业行会;第九章专对近代苦力帮之史进行考察;结论部分析论行会制度的利弊与衰微原因。
关于行会的起源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宗教起源说,即认为行会是工商业者想象的行会创造者的人的结合,如木匠把鲁班作为祖师。同乡团体说,即旅居异地的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而团结组织起来的组织,这种行会后来被手工业行会借鉴。政府之不法说,即认为行会是工商业者为了反对政府的不法课税而组织起来反抗政府的自卫组织,这个只能算是诱导行会兴起的因素。还有一种是家族制度说,即认为行会是由手工业的家族独占制度发展而来的,明
清时期的行会也具有这种排外的性质。故行会的起源众说纷纭,但书中作者比较倾向于家族制度说;在书中,作者列举了多样证据加以证明。包括从庄子,老子,韩非子等人的著作中找寻证据。
在史籍文献中,隋代已经形成市肆诸行,可是还没有“行”作为行会组织的证明。至唐初有了明确的记载,唐代不仅有了同业行业,也产生许多同业内部使用的行话隐语。至宋代,城市商品经济发达,行会组织也空前活跃,行会组织的名目也有多种如行、团、社、会等,还出现市井娱乐行帮和江湖行会如丐帮。明清时期的行会在两宋的基础上更加繁荣。我国的同业行会组织是在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政府为了便于管理市肆诸行而设立,它始终受到政府的管控。清政府对行会首领的选任采取干预政策,期望选任其代理人为行首。对于民间自行推举而未经官府认可者,即视为私举,以违法论处。
随着行会的发展,行会制度也日趋完善。而后,作者又重点研究了明清时期的行会。明清各地建造行会、会所、会馆需要官府审批方为合法设置。明清时期的行会主要是协调内外竞争关系和维护成员的利益。明代开始出现会馆,是行会的一种组织形式,是旅居异地的同乡人,为了保护生命财产,便以同乡之谊组织起来相互救济的团体。并以此作为集会居住的馆所。自清代,作为行业组织及其会所的会馆、公所往往互用,或直接叫做“会馆公所”,实质是一样的。明清时期的会馆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同乡会馆﹙同乡不同业业户的松散联合﹚,一种是工商业行会组织的会所﹙同乡同业业户组合﹚。
作者重点强调了工商业行会。它可以分为手工业和商业两大类,其实工、商两大业类本身在传统经济中很难截然区分,“前店铺,后作坊”,即如今的“前店后厂”是手工业和商业兼而有之,两合为一的经营形式。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经济逐渐被动地卷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一部分传统的手工业和商业,由于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入侵的冲击,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而逐渐走向衰落,这些行业的行会也难以为继。不过,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出口贸易获得了迅速发展,又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商业和手工出口加工行业,并在这些行业中相应产生了新的行会。同时,中国原有的一部分与进出口贸易相联系的工商行业,在鸦片战争后受对外贸易发展的刺激,也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这些行业的行会组织也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并未明显出现衰落的现象,有些行业甚至还成立了新的行会。
本书的最后,作者对中国行会的发展做了一个客观公正的总结。作者认为行会对中国的发展有利有弊,首先,在经济方面所产生的多重作用与影响更是令人注目。除经济外,许多行会都十分重视联络乡谊,救济同业,办理善举,尤其是外地工商业者和商人建立的会馆、公所,更是将其作为重要职责。因为外乡人在他乡异地无论是经商还是经营手工业,往往会遭遇更多的困难,需要相顾相恤。传统的中国又是一个非常重视乡土人情的国度,外出经商者常常按地域籍贯形成商帮,遇事即互帮互助,行会作为工商业者的组织也自然而然地承担了这方面的职责。但中国专制制度下的行会组织,无论是业缘型的行会,还是地缘性的同业公馆,它的功能大都是对内规范、限制竞争、保护同业,对外实行行业垄断,严重束缚了中国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此外,行会制度阻碍技术改良和生产力进步,手工业者认为技术是神授的,于是便以极大的热情维护它。各行各业都有保密制度,用技术保密的手段来防止同业者的增加,只有家族里的成员或者入行的徒弟才有特权习得这项技术,它排斥家族以外或行会的人,而且为旧习惯是重,不求思变,这不利于技术的传播和更新。
尽管作者对行会的评价比较中立,但我个人觉得,从书中的一些文字中可以看出,作者是比较倾向于弊大于利的。一方面,行会制度限制生产规模,行会限制铺坊开设的地点和数目,行会制度还严格限制原料分配;同时,行会制度制约商品贸易和资本积累。更重要的是,行会制度对工人的经济剥削和人身束缚,在一般手工业行会中都有学徒制度,徒弟在学习期间除正月及行会祖师祭日的可以休息以外,一年三百六十五日都要早起晚睡,非常辛苦。学徒
翻开书本,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幅黑白的罂粟花图,一枝矗立于绿叶丛中,另一株则绽放在岩石峭壁之上„说真的,它们好美,要不是页面右上角的“中国毒品史”五个黑底白字,我是断不会将它们与万恶的毒品联想到一起的。紧接着,则是与鸦片有关的一些老旧图片,看着它们,我仿佛可以捡拾一些零碎的属于中国历史的那段记忆„
可以说,作为一名高中时期学政史出身的学生,对鸦片战争,我还是有所了解的。此战争之所以以鸦片为名,我的理解是,只因一句话“国人因它而堕落,国门因它被打开,国土因它被侵占”,中国人拿它得来的是“东亚病夫”之称,侵略者拿它换回去的则是真金白银、稀世珍宝,自此之后,还引发了殖民者的大举入侵。但让我大吃一惊的是,鸦片,这个万恶之果,却是以其卓越的药效进入人们眼帘的,不仅如此,书中所列之毒品,起初,几乎都是以其独到的药用价值才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鸦片源于罂粟,有关其配制的记载有很多,其中,名医李挺的《医学入门》写到:“鸦片一名阿芙蓉,即罂粟花未开时,用针刺十数孔,其津自出,次日以竹刀刮在瓷器内,待积取多了,以纸封固,晒二七日,即成鸦片矣,性急可多用。”对于其药效,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所列较为齐全,根据李时珍的调查和实践,鸦片可以用来治疗泄痢、风瘫、百节病、正头风、痰喘、久咳、劳咳、吐泄、禁口痢、热痛、脐下痛、小肠气、膀胱气、血气痛、胁痛、噎食、女人血崩、血不止、小儿慢脾风等二十余种病痛。知道这些之后,我顿时有些混乱了,原本深信它是万恶之果,可是又不禁发问,它果真就是万恶的吗?说它不是,可当初确是它侵蚀了众多国人的灵魂;说它是,其价值又是真实可见的。就在我疑惑不解的时候,我决定去书中寻找答案。
从中我发现了一个自己所知甚少的史实。国人吸食鸦片自古代就有,而非鸦片战争时期才开始的,入侵者的鸦片倾销政策无非是殖民者为殖民中国所出的一步“绝妙的”好棋而已。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唐以后又一个八方来朝、国力强盛的封建帝国,四野的朝贡、奇珍的献纳、再加上太平盛世的观念,宫廷中弥漫着奢侈纵欲的风气,鸦片在这种追求享乐的氛围里成了贵族们热衷的 “神品”,连皇帝也莫能例外。知道这些,我突然联想到了当下社会中的“名牌”效应,心想那时候的“神品”何尝不是一种“名牌”呢?21世纪的商家们为
商品销售绞尽脑汁,最为普遍的不过就是各式各样的名牌代言,而代言人则是那些名人明星、专家权威,利用的就是消费者的从众心理、攀比心理。相比之下,明朝的达官贵人对鸦片极其热衷,将其作为一种高雅耗钱的娱乐,无形之中,有钱者自然步趋; 更加荒诞的是,就连当朝天子(绝佳“代言人”)对此也是欲罢不能,这就更加助长了民众的从众和攀比心理。尽管这是统治阶级始料不及的,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其“示范效应”是不言而喻的。明朝享乐之风愈浓,“神品”之推崇渐甚,而这种“享乐”的特殊性是以其成瘾性为前提的,可明政府非但没有采取相应措施,抑制鸦片进口(明代时,尽管中国人已懂得从罂粟割浆取鸦片,但主要来源仍采自国外),相反的,于明神宗万历十七年(1589年),鸦片首次被列入关税货物的范围,成了政府的财政来源。理所当然的,鸦片贸易自然也就成了国家允许的正当贸易,其“发展”必然是大势所趋。据记载,成化年间(1465-1488年),已有街市上贩卖鸦片,到了正德年间(1506-1522年),在广东、福建沿海,当地富绅地主食用鸦片已屡见不鲜。从此,吃鸦片由贵族而民间、由宫廷而四野,社会上形成了一个吃鸦片的阶层。而社会上逐渐形成的“鸦片文化”也给后来帝国主义的鸦片倾销政策打下了基础。
一、填空题
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研究和著述可以分为正史类、()、()、会典类、专门著作类和其他类。
2、中国古代国体经历了两大发展阶段,()和封建制阶段。
3、中国古代政体可以统称为君主制,经历了()和()两个发展阶段。
4、中国专制君主阶段分成三个发展时期,即秦汉时期开始的()、隋唐时期开始的()和明清时期的绝对君主制。
5、中国古代三公九卿中的三公主要是丞相、太尉、()三职构成。
6、秦汉时期的国家组织的特征是()制,隋唐时期的特征是三省六部制。
7、宋初相权一分为三,以中书门下政事堂主政,()主军事,号称二府。另设()掌财政。三权总执于皇帝。
8、宋朝的三司使是指盐铁使、()和户部使。
9、明朝是中国宦官政治最严重的时期,在明代政治中权势最大的是()的秉笔太监。
10、明朝皇帝以下最高的司法行政机关有(),它和()、都察院合称“三法司”。
11、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国家结构是()。
12、春秋时期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一个重大进步是()的出现。
13、秦在郡设()作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14、元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的创举是设立了()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15、秦汉时期国家和地方政府长官自行选拔与任用属吏的制度是()。
16、()是汉朝先拔人才的主要制度。
17、()是魏晋南北朝人才选体制的主要方式。()是隋唐以后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
18、明朝废除御史台,建立(),行政中央监察机构职责。
19、宋代地方监察机构日趋完善,将巡察与常驻监察结合起来,开始了监司制与()。
20、明代执行监察职能的有不在行政系统之内,但超越行政系统并具有监察国家机关甚至是人民的监察系统,称为()。
21、总理衙门和()成为并存于晚清封建专制制度下两个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22、隋唐时期,确立了以()为核心的中央行政管理体制。
23、1912年1月1日成立的中华民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
24、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采用(),在政权组织形式上采用(),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25、清末设立的“民意机关”,在中央是(),地方是()。26、1861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以培养与外国往来交涉的买办人才。
27、工农民主政权的中央政权机关,包括()、中央执行委员会、()。
28、南京国民政府的主体和核心机构包括行政院、()、司法院、()、监察院五院。
29、抗日民主政权在人员组成上,遵循“()”的原则。
30、共产党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政策,1946年5月内蒙古自治政府正式成立。
二、单项选择题
1、中国封建政治结构的主要特点()。
A.君主专制B.世袭制
C.共和制D.皇权制
2、西周政治制度的基本支柱是()
A.宗法制B.分封制
C.礼乐制度D.宗庙制度
3、中国古代地方行政体制上的郡县制出现在()时期。
A.春秋B.战国
C.秦始皇D.汉武帝
4、秦汉时期国家和地方政府长官自行选拔和任用属吏的制度是(A.征召制B.察举制
C.辟除制D.科举制
5、隋代是以()为核心的行政管理体制。
A.三省B.一省
C.三省六部D.六官制度
6、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分三级,其中最高级别是()
A.乡试B.会试
C.殿试D.院试
7、明成祖时,用一些官员入直宫中(),参预机密,始有内阁。
A.东阁B.武英殿
C.文渊阁D.南书房
8、抗日民主政权的组织形式()。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参议会制度
C.总统制D.五院制
9、南京临时政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A.无产阶级专政B.人民民主专政)
C.资产阶级专政D.封建地主阶级专政
10、()自治区是全国建立的第一个民族自治区。
A.新疆B.广西
C.西藏D.内蒙古
11、中国古代社会直接实行()的统治。
A.共和制度B.君主制度
C.城邦制度D.联邦制度
12、清末的所谓地方民意机关(),要受各省总督、巡抚的监督。
A.资政院B.参议会
C.谘议局D.参事会
13、清初国家议事和决策中心是()
A.库里勒台大会B.斡鲁朵制
C.议政王大臣会议D.勃极烈会议
14、两晋南北朝时期为笼络南迁士族,在江南设立()
A、节度使B.刺使
C.侨州郡D.转运使
15、标志晚清国家组织机构走向半殖民地化的重要标志是()的设立
A、五口通商大臣B.总理衙门
C.总税务司D.内阁
三、名词解释
国体:是国家的本质,是国家的根本体制。它是由国家的阶级属性决定的。
政体:即国家形式,它是统治阶级用以组织国家政权的方式。
三公九卿:秦汉时期的国家组织制度。三公是最高的行政长官,主要是丞相、太尉、御
史大夫三职构成。九卿主要是国家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奉常、太常等官员。
皇帝制度:秦统一六国后,建立君主专制政体,为规范君主在国家结构中的至高无上地
位,创立了皇帝制度。君主尊称为皇帝,以及与皇帝名号相配合的,一整套维护
尊严的礼仪制度、以皇帝为中心的决策制度、执行皇帝意志的行政程序等。
军机处:清朝雍正为筹备西北用兵,在宫内设立军需房,后更名为办理军机处,简称军
机处,成为皇帝重要办事机构。军机处设军机大臣若干人,多从内阁大学士、六
部尚书中挑选。军机处不仅处理军情,还统揽国家一切重要事务,取代内阁制而
成为清代权力中枢。
侨州郡县制:东晋政权为笼络南迁的世族,安抚流离失所的人民,在江南其所迁移的地
方,冠以旧地名称,称为侨置。侨州郡制造成了地方行政的混乱。
郡县制:源于春秋时期,秦朝正式确立为地方行政区划,最初在全国设36郡,郡以下
设县,郡首和县令都由朝廷任命。郡县制体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征召制度:是秦汉时期由皇帝直接下诏征求士人并拜任其为官的制度。征召的对象一般是
宿儒、名士。皇帝通过征召制度的形式,主要在于其礼敬人才的示范作用。
科举制度:隋唐时期确立的人才先拔制度,为士人提供了一个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打破
了世族垄断政治与官员选拔制度的现象,维持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总理衙门:全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是晚清政府为适应各国公使驻京需要,设立的专办洋
务、处理涉外事务的机构,标志晚清国家组织走向半殖民地化的重要标志。
五院制:是国民政府的主体和核心机构,包括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
五院。
四、问答题
1、贵族君主制有哪些特点?
答: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君主是世袭的,这是中国君主制度的基本特征。中国自夏朝以来形成王位在王室家族内部世代传袭的制度,并不断的强化和神化君权、君主的过程中,使这种世袭君主制披上合法和越来越神秘的外衣。二是君权受贵族,主要是宗法贵族的限制。一方面受贵族长老的制约,另一方面是的。对君权的分割
2、隋唐时期国家组织的特点有哪些?
答:隋唐时期对魏晋以来的国家组织进行了调整和规范,形成了三省、六部、九寺、五监的国家组织形式。三省即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形成了中书出令、门下封驳、尚书执行的三省分权制度。尚书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掌国家行政。九寺由秦汉的九卿经魏晋南北朝演化而来,属中央政府的行政职能部门。五监由魏晋南北朝的诸监演化而来,包括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都水监、军器监。九寺五监在行政关系上受尚书六部的指挥。
3、简述明朝内阁制的发展?
答:明初。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和中书省,将权力集中于皇帝手中。为解决皇帝专权又不专政的矛盾,仿宋制建立华盖、武英、文华三殿与文渊、东阁二阁,后明仁宗又设谨身殿,形成四殿二阁的明代内阁组织。殿阁设学士、大学士,因殿阁设在皇宫之内,又称为内阁。
朱元璋时内阁为皇帝处理政务而设的秘书班子,品秩为五品。明成祖时,阁臣参与政务,成为皇帝决策的重要参谋,但不置属官,品秩仍为五品。明仁宗、宣宗、英宗时,阁臣多加六部尚书衔,地位大为提高,由票拟大权直接掌握了处理政务的大权。英宗及以后时期,内阁形成了首辅制度,内阁成为国家中枢组织,首辅成为无冕之相。
4、宋朝统治者是怎样强化中央集权的?
答:(1)宋朝统治者鉴于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弊端,将强化中央集权作为基本国策。
(2)根据宰相赵普的建议,赵匡胤将地方军权、政权、财权、司法权全部收归中央,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而中央之权又全部集中于皇帝手中。
(3)宋将各级文臣武将的事权加以分割,设立枢密院掌管军事,三司使掌管财政,考课院和审官院等负责对官员的考核与监督,而宰相权力则被分割限制。
5、试论隋唐创建的科举制的意义。
答:要点:
首先,科举制意味着职官选任已置于中央政府的统一控制下,中央集权体制各系统间的协调进一步加强。
其次,统治者为重整儒学意识形态的权威,除对其本身进行修正与创新外,还需要建立起更加稳定有力的社会激励机制。明经等科的设置已有利于儒学的传播,更重要的是,科举制的实施为这一机制的建立准备了制度条件。
再次,科举制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任官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家世背景对职官选拔的影响,使得许多出身下层的弟子有可能跻身官僚阶层。
最后,它不仅改变了中国古代职官队伍的成分结构,还进而影响和改变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
填空题与选择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政书类、会要类目
2、奴隶制阶段
3、贵族君主制、专制君主制
4、君主丞相制、君主宰辅制
5、御史大夫
6、三公九卿
7、枢密院、三司使
8、度支使
9、司礼监
10、大理寺、刑部
11、分封制
12、郡县制
13、郡首
14、行省
15、辟除制
16、察举制
17、九品官人法、科举制
18、都察院
19、通判制
20、厂卫系统
21、军机处
22、三省六部制
23、南京临时政府
24、民主共和制、总统制
25、资政院、谘议局
26、同文馆
27、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人民委员会
28、立法院、考试院
29、三三制
30、民族区域自治
二、选择题
【中国书法篆刻史】推荐阅读:
中国书法与中国画01-01
中国书法经典导读12-15
中国历代书法理论汇编06-16
书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11-10
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11-07
电大中国政治制度史01-16
《中国新闻事业史》重要事件10-05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重点10-11
浅谈中国古代数学史10-22
中国文学批评史教案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