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应对法知识

2024-10-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突发事件应对法知识(通用7篇)

突发事件应对法知识 篇1

理知识学习手册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从什么时候开始实施?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2、为什么要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

答: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制定本法。

3、《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适用本法。

4、什么是突发公共事件,分为几类?共有几个级别? 答: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IV(一般)、III(较大)、II(重大)、I(特别重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一般(IV级)突发公共事件,表示其影响局限在社区和基层范围之内,可被县政府所控制和处置;较大(III级)突发公共事件,表示其后果严重,影响范围较大,发生在一个县市区以内或波及两个县市区以上,超出县级政府应对能力,需要动用地(州、市)级政府力量方可控制和处置;重大(II级)突发公共事件,表示其规模大、后果特别严重,发生在一个地(州、市)以内或波及两个地(州、市)以上,需要动用省级政府力量方可控制和处置;特别重大(I级)突发公共事件,表示其规模极大,后果极其严重,其影响超出本省范围,需要动用全省的力量甚至请求中央政府增援和协助方可控制,其应急处置工作由发生地省级政府统一领导和协调,必要时(超出地方处置能力范围或者影响全国的)由国务院统一领导和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5、什么是应急管理?具体有哪些内容?

答: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公共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应急管理是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全过程管理,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发生、缓解和善后四个发展阶段,应急管理可分为预测预警、识别控制、紧急处置和善后管理四个过程。应急管理又是一个动态管理,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均体现在管理突发公共事件的各个阶段。应急管理还是完整的系统工程,可以概括为“一案三制”,即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应急机制、体制和法制。

6、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答: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是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提高行政能力的重要方面。通过加强应急管理,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可以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7、什么是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分为哪几类?

答:应急预案是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的原则性方案,它提供了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的基本原则,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的操作指南。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是由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地方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重大活动应急预案等六大类构成:

(1)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总体应急预案是各级人民政府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地区应对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由各级人民政府制定并公布实施。

(2)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主要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类型突发公共事件而制定的涉及数个部门职责的应急预案,由有关部门牵头制定,报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3)突发公共事件部门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是有关部门、直属机构根据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职责为应急突发公共事件制定的预案,由有关部门制定印发,报当地人民政府备案。

(4)地方应急预案。各县(市)人民政府及其基层政权组织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分别制定。

(5)企事业单位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的应急预案。(6)举办大型会展和文化体育等重大活动,主办单位应当制定应急预案并报当地人民政府备案。

各类应急预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变化,由制定单位及时修订;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构成种类将不断补充、完善。

8、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哪些?

答: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9、事故灾害主要有哪些类型?

答:事故灾害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10、公共卫生事件一般分为哪几类?

答: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11、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哪些类型?

答: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

12、为应对突发事件,政府部门及其部门是否可以征用单位和个人财产?对征用财产使用完毕或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如何处理?财产被征用或者征用后毁损、灭失的,如何处理?

答: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可以征用单位和个人的财产。被征用的财产在使用完毕或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应当及时返还。财产被征用后毁损、灭失的,应当给予补偿。

13、单位在预防突发事件发生方面有哪些职责?

答:所有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本单位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掌握并及时处理本单位存在的可能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的问题,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对本单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和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的情况,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1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以建立哪些类型的应急救援队伍?

答: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整合应急资源,建立或者确定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以建立由成年志愿者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单位应当建立由本单位职工组成的专职或者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与非专业救援队伍的合作,联合培训、联合演练,提高合成应急、协同应急的能力。

15、哪些部门负有组织应急演练和宣传普及应急知识的义务?

答: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开展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所在地人民政府的要求,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有关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新闻媒体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和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

16、教育部门和学校在突发事件应急知识宣传方面应做哪些工作?

答: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应急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与互救能力。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对学校开展应急知识教育进行指导和监督。

17、自然灾害、事故灾害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依法可以采取哪些应急处置措施?

答:根据《突发事件应急法》第49条规定,自然灾害、事故灾害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可以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应急处置措施:

(一)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并妥善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以及采取其他救助措施;

(二)迅速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划定警戒区,实行交通管制以及其他控制措施;

(三)立即抢修被损坏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向受到危害的人员提供避难场所和生活必需品,实施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以及其他保障措施;

(四)禁止或者限制使用有关设备、投放,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人员密集的活动或者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采取其他保护措施;

(五)启用本级人民政府设置的财政预备费和储备的应急救援物资,必要时调用其他急需物资、设备、设施、工具;

(六)组织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要求具有特定专长的人员提供服务;

(七)保障食品、饮用水、燃料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八)依法从严惩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制假售假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稳定市场价格,维护市场秩序;

(九)依法从严惩处哄抢财物、干扰破坏应急处置工作等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维护社会治安;

(十)采取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的必要措施。

18、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组织处置工作的人员应当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答: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50条规定,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组织处置工作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并由公安机关针对事件的性质和特点,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采取下列或者多项应急处置措施:

(一)强制隔离使用器械相互对抗或者以暴力行为参与冲突的当事人,妥善解决现场纠纷和争端,控制事态发展;

(二)对特定区域内的建筑物、交通工具、设备、设施以及燃料、燃气、电力、水的供应进行控制;

(三)封锁有关场所、道路,查验现场人员的身份证件,限制有关公共场所内的活动;

(四)加强对易受冲击的核心机关和单位的警卫,在国家机关、军事机关、国家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外国驻华使领馆等单位附近设置临时警戒线;

(五)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必要措施。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事件发生时,公安机关应当立即依法出动警力,根据现场情况依法采取相应的强制性措施,尽快使社会秩序恢复正常。

19、有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情况和事态发展的信息由谁发布?信息发布有什么要求?

答: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第53条规定,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统一、准确、及时发布有关突发事件发展和应急处置工作的信息。

20、突发事件发生地人民政府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应做好哪些工作?

答: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的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组织和协调公安、交通、铁路、民航、邮电、建设等有关部门,恢复社会治安秩序,尽快修复被损坏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

21、政府有关部门对受突发事件影响的地区应当做好哪些善后工作?

答:受突发事件影响的地区的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遭受损失的情况,制定救助、补偿、抚慰、安置等善后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妥善解决因处置突发事件引发的矛盾和纠纷。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在应急救援工作中伤亡的人员依法给予抚恤。

2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迟报、谎报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或者报送、公布虚假信息,应当如何处理?

突发事件应对法知识 篇2

高校突发事件主要涉及传染病与食品卫生和自然灾害, 具有一定破坏力和威胁性, 一旦发生, 除人、财、物受到损害之外, 还会破坏学校教学、科研和其他方面的正常秩序, 甚至可能影响到高校的安全稳定[1]。因此, 加强对高校突发事件的防范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2,3], 对保护大学生身心健康, 维持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 维护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班级为单位, 抽取4个年级不同专业共计2 659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其中长春理工大学为理工科及生命科学专业学生 (分别为925, 807名) , 吉林工商学院为文科专业学生 (927名) 。回收有效问卷2 642份, 回收率为99.36%, 其中男生1 612名, 女生1 030名;城市学生1 201名, 农村学生1 441名;大一学生660名, 大二学生661名, 大三学生660名, 大四学生661名。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使用的问卷是在参阅大量相关资料[4,5,6,7,8,9]及调研的基础上自行设计的, 内容包括灾害事件、传染病暴发事件、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的应对。为确保信度和效度, 问卷经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有关专家讨论后确定。

每个知识点知晓率=正确回答该知识点每道题目的人次数/回答该知识点的总人次数×100%。

1.3 统计方法

采用EpiData 3.0录入数据, 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百分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知识比较

见表1。交通意外知晓率男生高于女生 (P<0.01) ;肺结核、流感、交通事故知晓率城市学生高于乡村学生 (P值均<0.01) , 但水灾知晓率乡村学生明显高于城市学生 (P<0.01) ;麻疹和食物中毒知晓率文科生高于理工科学生 (P值均<0.05) 。在突发事件法律法规知晓率方面, 学生普遍存在不足。

2.2 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态度、技能

对突发事件所持态度随着年级的增高关注的程度逐渐提高, 从高到低依次为大四>大三>大二>大一。2 642人中, 非常关心为1 716人, 占64.96%;一般关心为803人, 占30.39%;不关心的为123人, 占4.65%。技能实施能力不足较为突出, 以低年级为著, 由高到低依次为大一 (70.00%) <大二 (55.00%) <大三 (35.00%) <大四 (17.50%) 。

3 讨论

调查资料显示, 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态度较积极, 非常关心者及一般关心者占95.35%。传染病知晓率女生优于男生;交通意外知晓率男生高于女生;传染病知晓率城市学生高于乡村学生, 特别是肺结核、流感、麻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麻疹和食物中毒知晓率文科高于理工科。分析原因如下: (1) 高校领导管理意识薄弱, 机制不健全, 目前在高校设置中并没有专门的处理突发卫生事件的综合性部门, 卫生工作普遍存在重医疗、轻预防的倾向;专业人员配备不足, 对可能出现的突发卫生事件反应迟钝, 缺乏防范意识和管理理念滞后, 应急管理机构职责不够明确, 这些均不利于高效统一的指挥。 (2) 缺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教育机制。对大学生应该如何应对突发事件没有进行充分的探讨, 在应对突发事件教育方面, 对大学生这个群体的特殊性研究不够。 (3) 各高校普遍存在重视应对方案和措施, 忽视前期预防和预警及信息沟通机制的建设, 使突发卫生事件不能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 进而导致危机升级, 难以控制。

针对调查结果, 笔者建议如下: (1) 建立完善的、有效的突发卫生事件预防和应急机制。高校管理者应具有应急法律意识, 明确高校在应急工作中的基本法律职责, 把应急工作纳入高校日常的管理工作范围, 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组建突发事件管理领导小组, 把突发事件的监控、处置与高校日常管理结合起来, 使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10]。高校的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是学校能够科学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保障。 (2) 建立健全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机构。高校医疗保健机构应做好现有卫生技术人员的在职培训, 提高公共卫生管理方面的业务素质。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新情况, 对科室和岗位进行调整和重组, 使学校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干部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上得到确认和体现, 进而真正调动高校医务人员承担学校公共卫生工作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3) 加强突发事件健康教育。加强危机教育和日常训练机制是提高突发事件应对的重点[10,11], 把突发事件应对教育融入到平时的军训、第二课堂、大学生健康教育教学中[12], 把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及相关知识汇集整理, 形成专门的教材或宣传资料, 通过讲座、网络宣传或海报等形式将其预防和应对知识教给师生, 强化大学生的危机防范意识, 掌握突发事件中预防和自救的基本知识, 加大日常实际训练力度, 明确在不同应急状态下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使高校应急工作和应急管理走向法制化和规范化, 使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叶冬青, 查震球.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新特点及应对新策略[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09, 13 (1) :1.

[2]韩永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构成要素和主要特征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6, 26 (6) :20-21.

[3]崔箭, 唐丽.构建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机制的思考[J].疾病控制杂志, 2006, 10 (6) :607-609.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S].2004-08-28.

[5]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S].1991-12-06.

[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S].2007-08-30.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S].2003-05-09.

[8]卫生部, 教育部.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S].2006-03-01.

[9]于志凯, 刘强, 修维辰, 主编.大学生健康教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8:151-289.

[10]沈履平.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的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 2007 (2) :318-319.

[11]王宗强, 尹洁.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的应对[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9 (6) :7-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 篇3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目 录

第一章总 则

第二章预防与应急准备

第三章监测与预警

第四章应急处置与救援

第五章事后恢复与重建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七章附 则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制定本法。

第二条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适用本法。

第三条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确定的部门制定。

第四条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第五条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国家建立重大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综合性评估,减少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轻重大突发事件的影响。

第六条国家建立有效的社会动员机制,增强全民的公共安全和防范风险的意识,提高全社会的避险救助能力。

第七条县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由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或者由各有关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共同负责。

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并立即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

突发事件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不能消除或者不能有效控制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的,应当及时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采取措施,统一领导应急处置工作。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的,从其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积极配合并提供必要的支持。

第八条国务院在总理领导下研究、决定和部署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国家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必要时,国务院可以派出工作组指导有关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由本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驻当地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有关负责人组成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统一领导、协调本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开展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相关类别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组织、协调、指挥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上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指导、协助下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应部门做好有关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第九条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其办事机构及具体职责由国务院规定。

第十条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作出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决定、命令,应当及时公布。

第十一条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采取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应当与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的性质、程度和范围相适应;有多种措施可供选择的,应当选择有利于最大程度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益的措施。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义务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第十二条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可以征用单位和个人的财产。被征用的财产在使用完毕或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应当及时返还。财产被征用或者征用后毁损、灭失的,应当给予补偿。

第十三条因采取突发事件应对措施,诉讼、行政复议、仲裁活动不能正常进行的,适用有关时效中止和程序中止的规定,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四条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织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军事法规的规定以及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命令,参加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

第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突发事件的预防、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方面,同外国政府和有关国际组织开展合作与交流。

第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作出应对突发事件的决定、命令,应当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出专项工作报告。

第二章预防与应急准备

第十七条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

国务院制定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组织制定国家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和国务院相关应急预案,制定国家突发事件部门应急预案。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以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制定机关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和情势变化,适时修订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程序由国务院规定。

第十八条应急预案应当根据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针对突发事件的性质、特点和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具体规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和突发事件的预防与预警机制、处置程序、应急保障措施以及事后恢复与重建措施等内容。

第十九条城乡规划应当符合预防、处置突发事件的需要,统筹安排应对突发事件所必需的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确定应急避难场所。

第二十条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引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定期进行检查、监控,并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省级和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引发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组织进行检查、监控,并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本法规定登记的危险源、危险区域,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及时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一条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乡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及时调解处理可能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的矛盾纠纷。

第二十二条所有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本单位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掌握并及时处理本单位存在的可能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的问题,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对本单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和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的情况,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第二十三条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运、使用单位,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并对生产经营场所、有危险物品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周边环境开展隐患排查,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防止发生突发事件。

第二十四条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和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单位或者管理单位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为交通工具和有关场所配备报警装置和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设施,注明其使用方法,并显著标明安全撤离的通道、路线,保证安全通道、出口的畅通。

(六)转移、疏散或者撤离易受突发事件危害的人员并予以妥善安置,转移重要财产;

(七)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易受突发事件危害的场所,控制或者限制容易导致危害扩大的公共场所的活动;

(八)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必要的防范性、保护性措施。

第四十六条对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社会安全事件,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

第四十七条发布突发事件警报的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事态的发展,按照有关规定适时调整预警级别并重新发布。

有事实证明不可能发生突发事件或者危险已经解除的,发布警报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宣布解除警报,终止预警期,并解除已经采取的有关措施。

第四章应急处置与救援

第四十八条突发事件发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针对其性质、特点和危害程度,立即组织有关部门,调动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力量,依照本章的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第四十九条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可以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应急处置措施:

(一)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并妥善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以及采取其他救助措施;

(二)迅速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划定警戒区,实行交通管制以及其他控制措施;

(三)立即抢修被损坏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向受到危害的人员提供避难场所和生活必需品,实施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以及其他保障措施;

(四)禁止或者限制使用有关设备、设施,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人员密集的活动或者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采取其他保护措施;

(五)启用本级人民政府设置的财政预备费和储备的应急救援物资,必要时调用其他急需物资、设备、设施、工具;

(六)组织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要求具有特定专长的人员提供服务;

(七)保障食品、饮用水、燃料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八)依法从严惩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制假售假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稳定市场价格,维护市场秩序;

(九)依法从严惩处哄抢财物、干扰破坏应急处置工作等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维护社会治安;

(十)采取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的必要措施。

第五十条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组织处置工作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并由公安机关针对事件的性质和特点,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应急处置措施:

(一)强制隔离使用器械相互对抗或者以暴力行为参与冲突的当事人,妥善解决现场纠纷和争端,控制事态发展;

(二)对特定区域内的建筑物、交通工具、设备、设施以及燃料、燃气、电力、水的供应进行控制;

(三)封锁有关场所、道路,查验现场人员的身份证件,限制有关公共场所内的活动;

(四)加强对易受冲击的核心机关和单位的警卫,在国家机关、军事机关、国家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外国驻华使领馆等单位附近设置临时警戒线;

(五)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必要措施。

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事件发生时,公安机关应当立即依法出动警力,根据现场情况依法采取相应的强制性措施,尽快使社会秩序恢复正常。

第五十一条发生突发事件,严重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时,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有关主管部门可以采取保障、控制等必要的应急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最大限度地减轻突发事件的影响。

第五十二条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必要时可以向单位和个人征用应急救援所需设备、设施、场地、交通工具和其他物资,请求其他地方人民政府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或者技术支援,要求生产、供应生活必需品和应急救援物资的企业组织生产、保证供给,要求提供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的组织提供相应的服务。

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协调运输经营单位,优先运送处置突发事件所需物资、设备、工具、应急救援人员和受到突发事件危害的人员。

第五十三条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统一、准确、及时发布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和应急处置工作的信息。

第五十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

第五十五条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其他组织应当按照当地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进行宣传动员,组织群众开展自救和互救,协助维护社会秩序。

第五十六条受到自然灾害危害或者发生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单位,应当立即组织本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和工作人员营救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并采取其他防止危害扩大的必要措施,同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报告;对因本单位的问题引发的或者主体是本单位人员的社会安全事件,有关单位应当按照规定上报情况,并迅速派出负责人赶赴现场开展劝解、疏导工作。

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其他单位应当服从人民政府发布的决定、命令,配合人民政府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做好本单位的应急救援工作,并积极组织人员参加所在地的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

第五十七条 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公民应当服从人民政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所属单位的指挥和安排,配合人民政府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积极参加应急救援工作,协助维护社会秩序。

第五章事后恢复与重建

第五十八条突发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停止执行依照本法规定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同时采取或者继续实施必要措施,防止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次生、衍生事件或者重新引发社会安全事件。

第五十九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对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组织受影响地区尽快恢复生产、生活、工作和社会秩序,制定恢复重建计划,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

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的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组织和协调公安、交通、铁路、民航、邮电、建设等有关部门恢复社会治安秩序,尽快修复被损坏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

第六十条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的人民政府开展恢复重建工作需要上一级人民政府支持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提出请求。上一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受影响地区遭受的损失和实际情况,提供资金、物资支持和技术指导,组织其他地区提供资金、物资和人力支援。

第六十一条国务院根据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遭受损失的情况,制定扶持该地区有关行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的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遭受损失的情况,制定救助、补偿、抚慰、抚恤、安置等善后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妥善解决因处置突发事件引发的矛盾和纠纷。

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工作或者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期间,其在本单位的工资待遇和福利不变;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在应急救援工作中伤亡的人员依法给予抚恤。

第六十二条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应当及时查明突发事件的发生经过和原因,总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经验教训,制定改进措施,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提出报告。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六十三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违反本法规定,不履行法定职责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根据情节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按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突发事件,或者未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导致发生次生、衍生事件的;

(二)迟报、谎报、瞒报、漏报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或者通报、报送、公布虚假信息,造成后果的;

(三)未按规定及时发布突发事件警报、采取预警期的措施,导致损害发生的;

(四)未按规定及时采取措施处置突发事件或者处置不当,造成后果的;

(五)不服从上级人民政府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的;

(六)未及时组织开展生产自救、恢复重建等善后工作的;

(七)截留、挪用、私分或者变相私分应急救援资金、物资的;

(八)不及时归还征用的单位和个人的财产,或者对被征用财产的单位和个人不按规定给予补偿的。

第六十四条有关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地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一)未按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的;

(二)未及时消除已发现的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隐患,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的;

(三)未做好应急设备、设施日常维护、检测工作,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或者突发事件危害扩大的;

(四)突发事件发生后,不及时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造成严重后果的。

前款规定的行为,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决定处罚的,从其规定。

第六十五条违反本法规定,编造并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而进行传播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暂停其业务活动或者吊销其执业许可证;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对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第六十六条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法规定,不服从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发布的决定、命令或者不配合其依法采取的措施,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第六十七条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危害扩大,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六十八条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附 则

第六十九条发生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或者社会秩序构成重大威胁,采取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应急处置措施不能消除或者有效控制、减轻其严重社会危害,需要进入紧急状态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国务院依照宪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决定。

紧急状态期间采取的非常措施,依照有关法律规定执行或者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另行规定。

突发事件应对法宣传稿 篇4

今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颁布实施五周年。为切实搞好宣传活动,增强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提高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我矿组织开展了以“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应急能力”为主题的宣传日活动。

据悉,此次活动通过现场设立宣传展板、悬挂标语、接受咨询、解答问题等方式,将《突发事件应对法》及相关法律宣传资料、宣传单等现场发送给职工家属。通过活动的开展,强化了责任意识,全面加强了应急管理工作,健全了应急工作体系,增强了全民公共安全和防范风险意识,在全矿掀起一股学习应急自救互救知识的热潮。

学《突发事件应对法》一席谈1 篇5

《突发事件应对法》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突发事件应对法》共7章70条,是一部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的基本原则和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内容的重要法律,对于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学习《突发事件应对法》感触颇深。

《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总体思路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预防和应急准备放在优先位置;坚持有效控制危机和最小代价原则;对公民权利要保护和限制相统一;建立同意领导、分级负责和综合协调的应对机制。

做为一名关乎社会经济命脉和社会安全的电力职工的我更有必要学习《突发事件应对法》。因为电力职工的责任不仅在于自己和家庭,更有责任对社会做出贡献。增强安全意识、保护自己,也是一种社会责任。还要更好地带动身边的其他人员学习,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把损失降到最低。

当前我国处于高风险时期,灾害的种类多,发生频率高,损害严重。如2008年初的冰雪灾害和2008年5月的汶川大地震,给我国人民在生产、生活上带来严重影响。目前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期和矛盾凸显期,社会贫富差距扩大,面临道德危机,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较容易出现社会失序、经济失调、心理失衡、行为失范等因素。食品安全问题和生产安全事故频频出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各种潜在的危机随时可能爆发。

从自然灾害来看,由于人类居住的自然环境日益恶化,台风、地震、洪水、干旱等灾害将会越来越多。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因此,要求全民具有较强的灾害意识是公众安全的基本要求。

电力企业同样存在着高危和高风险,一旦电力设施、系统发生突发事件,其波及面之广、影响和危害之大是难以想象的。

《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颁布,是从立法的高度来提高社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我们必须具备强烈的忧患意识。应让全体公民意识到,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都将面临突发公共事件带来的严峻考验。当前,甲型H1N1形式严峻,不论是在校学生还是社会都在全力应对,以减少各种损失。而《突发事件应对法》在某种程度上为甲流的防范提供指导。所以要认真抓好了宣传、学习和培训,确保了《突发事件应对法》真正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成为做好应急管理工作、保障人民权益的依据和准绳。

在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同时,进一步把握了以下几个方面,按照《突发性事件应对法》的规定:

一是努力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继续推进了应急管理制度建设,完善了预案、健全了体制、建立了机制、加强了法制,确保《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有关规定得以执行。做为我们个体则应该服从组织指挥,全力应对各类危机。

二是深入开展了必要的应急演练。通过必要的应急演练,能够及时发现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确保一

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做到临危不乱、有效组织、快速反应、高效运转。我们必须掌握一些应对危机的技能和技术,沉着冷静应对各类危机。

三是完善了信息报告与通报机制。《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的规定,不管是各级政府、各部门,还是其他组织或公民个人,都有报告突发事件信息的义务,并应当做到及时、客观、真实地报告突发事件信息,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这就要求:首先,我园高度重视信息报告工作。

四是切实加强了应急管理责任制建设。遵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工作原则,对于承担专项应急任务的园所其他成员,按照职能分工,认真履行职责,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承担的应急管理工作任务。把应急管理工作责任明确到班组、人员,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临危不乱、有效处置。

突发事件应对法知识 篇6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于2007年8月30日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3、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

4、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有关市人民政府、省有关部门要立即如实向省政府报告,报告时间最迟不超过2小时。

5、泥石流、滑坡的主要诱因是强降水。

6、泥石流发生前的迹象有:河流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加大;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并有轻微震动感。

7、滑坡发生时,正确的避灾方法是迅速往滑坡两侧跑。

8、地震灾害的伤亡主要由建筑物倒塌造成。

9、龙卷风发生时,正确的避灾方法是躲到坚固的大楼底层。

10、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11、鼠疫、肺炭疽都是通过呼吸道传染的。

12、人禽流感的主要传染源是病死禽。

13、红眼病人使用的毛巾,要蒸煮15分钟进行消毒。

14、危险化学品特性有:易燃、易爆、毒性、腐蚀性。

15、发现刑事、治安案件时,应拨打110。

16、家庭应备火灾逃生“四件宝”:家用灭火器、应急逃生绳、简易防烟面具和手电筒。

17、在逃离火灾现场时,应采取低姿、迅速通过的方法。

18、当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与交警的指挥不一致时,应当服从交警的指挥。

19、高速公路上汽车发生故障时,警告标志应当设置在故障车来车方向150米以外。20、观看球类等大型比赛时,如发生骚乱,应迅速、有序地向自己所在看台的安全出口移动。

2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将突发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22、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23、有关单位和人员报送、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应当做到及时、客观、真实,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

24、雪灾防御措施有:汽车减速慢行,路人当心滑倒;老、幼、病、弱人群尽量不要外出,注意防寒保暖;关好门窗,紧固室外搭建物;高空、水上等户外人员停止作业。

25、发生地震时,正确的避震方法是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避开高大建筑物;避开过街桥、立交桥。

26、在防洪工程设施保护范围内,禁止进行爆破、打井、采石、取土等危害防洪工程设施安全的活动。

27、洪水发生时,正确的避灾方法是爬上房顶或跑向山岗高地。

28、雷雨天,人在室外要远离大树、广告牌、高塔。

2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30、预防手足口病,要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

31、中暑急救处理,正确的做法是立即撤离高温环境到通风阴凉处休息;饮糖盐水及清凉饮料,也可内服人丹;迅速为其进行物理降温;严重者,立即送医院抢救。

32、煤气中毒的预防与急救, 正确的做法是平时要经常开窗换气;严重煤气中毒者应立即送医院救治;呼吸心跳停止时做人工呼吸和胸外按摩。

33、手提式干粉灭火器适宜扑灭油类、可燃气体、电器设备等初起火灾。

34、游乐设施出现非正常停机时,正确的做法是保持镇静,听从工作人员指挥,等待救援。

35、交通事故发生后,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迅速报警;进行自检、自救与互救;将伤员转送医院救治。

36、遇交通事故肇事车辆逃逸时,要记下车牌号码、车身颜色、车型。

37、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38、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者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

39、突发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一、二、三、四级,依次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40、处理公共危机时必须依法行政。

41、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作出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决定、命令,必须公布。

42、举办大型会展和文化体育等重大活动,主办单位应制定应急预案并报当地人民政府备案。

43、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

44、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其他组织应当按照当地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进行宣传动员,组织群众开展自救和互救,协助维护社会秩序。

45、学校应当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46、大型活动和会议场所要有足够的安全通道,并保证畅通,便于识别。

47、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

48、如果雷雨天气你呆在室内,并不表示万事大吉,你必须关好门窗,防止球形雷窜入室内造成危害。

49、在山区遭遇泥石流时,不能往泥石流的下游走。50、在山洪暴发、洪水猛涨期间,不能就近过河、过桥。

51、在野外遇到龙卷风,应寻找低洼地带趴下,用手臂保护好头部。

52、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53、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

54、刀子、木棒等物刺入腹部,要迅速送往医院救治,不能立即拔除。

突发事件应对法知识 篇7

(2015年5月21日天津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突发事件的等级和分级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

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第五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对本辖区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总责。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急办事机构,承担本级人民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

第六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设立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统一领导、协调本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开展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气象灾害、抗震救灾、环境污染等突发事件专项应急指挥机构,组织、协调、指挥相关类别的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明确机构和人员,做好相应的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第七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明确机构和人员,做好本辖区的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将应急工作作为居民自治、村民自治的重要内容,协助各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做好群众的组织、动员工作。

其他有关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需要,明确工作机构或者指定应急管理工作人员,在所在地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开展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第八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在综合分析本辖区突发事件风险、统筹各类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基础上,组织编制本级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区县人民政府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应当依据市人民政府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编制。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编制的防洪规划、气象灾害防御规划、防震减灾规划等规划中涉及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应当与本级人民政府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相衔接。

第九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保障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所需经费,将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专款专用。

第十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与驻地部队、有关驻津单位建立联动机制,加强与相邻地区之间的协作,有效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

根据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需要,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可以要求有关驻津单位予以配合和支持。

第十一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制度,完善信息发布制度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健全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和舆情收集、分析机制,依法及时公开信息。

第十二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建立有效的社会动员机制,充分发挥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突发事件应对中的作用,增强全民的公共安全和社会责任意识,提高全社会避险、自救、互救能力。

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等团体和组织,应当结合各自职责和工作特点,协助人民政府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义务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并服从指挥和安排,积极配合实施应急处置措施。

第十三条

本市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为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提供物资、资金、技术支持和捐赠;鼓励志愿者组织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组织志愿者根据其自身能力,参加科普宣传、应急演练、秩序维护、心理疏导、医疗救助等活动。

第十四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考核机制,并将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纳入本级政府目标管理考评体系。

第二章

预防与应急准备

第十五条

本市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预案体系由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基层应急预案和单位应急预案等组成。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急办事机构,负责推动本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指导、监督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和备案工作。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加强对相关行业、相关领域应急预案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工作。

第十六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制定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组织制定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第十七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和本级人民政府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制定突发事件部门应急预案。

第十八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根据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突发事件基层应急预案。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根据乡镇、街道的基层应急预案制定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措施。

第十九条

下列单位应当结合工作实际制定突发事件单位应急预案:

(一)冶炼、化工、制药企业;

(二)建筑施工单位;

(三)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病原微生物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运、使用单位;

(四)供水、排水、发电、供电、供油、供气、供热、公共交通、河海堤防、水库大坝、粮库等经营单位或者管理单位;

(五)通信、广播、电视、互联网运营等单位;

(六)医院、学校、商场、火车站、地铁、机场、码头、旅游景点、影剧院、大型娱乐场所、运动场馆、幼儿园、养老机构等公共场所和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单位或者管理单位;

(七)大型群众性活动的主办单位或者承办单位;

(八)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单位。

第二十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等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管理信息化系统。

第二十一条

制定、修订应急预案应当进行风险分析和应急资源调查。

第二十二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引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监控、风险评估,每年进行检查,并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将依法登记的危险源、危险区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布。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经常性地组织排查危险源、危险区域内容易引发突发事件的风险隐患,对发现的异常情况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街道办事处,按照本办法对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检查、排查时,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

第二十三条

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对本单位的危险源和危险区域进行自查,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置,并及时报告所在地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第二十四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制定城乡规划,应当符合预防、处置突发事件的需要,充分考虑公共安全,统筹安排应对突发事件所必需的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确定应急避难场所。已有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基础设施不符合预防、处置突发事件需要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采取防范措施,制定改造方案并组织实施,相关所有权人和管理、使用单位应当予以配合。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建设突发事件应急避难场所,安排其所需的交通、供水、供电、排污等基础设施,设置明显标志和导引图,并向社会公布。

应急避难场所的管理单位应当加强对应急避难场所的维护和管理,保证其正常使用。

第二十五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依托公安消防等专业队伍,建立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

建设、交通运输、卫生计生、市容园林、环保、水务、农业、林业、安全监管、地震、气象等有关部门,应当根据需要采取多种形式组建相关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

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病原微生物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运、使用单位和冶炼、化工、制药、建筑施工等单位,应当建立由本单位职工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各类应急救援队伍联合培训、联合演练,提高其合成应急、协同应急的能力。

第二十六条

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建立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专家队伍,为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提供分析评估、决策咨询和处置建议。

区县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可以聘请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专家。

第二十七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培训制度,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应急指挥、组织协调和依法处置能力。

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的部门和有关单位,应当加强对应急救援队伍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其抢险救援能力。

第二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通过多种形式普及突发事件应对知识,提高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新闻媒体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政府投资的防灾减灾教育基地、科学普及基地,应当向公众免费开放。

第二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街道办事处、有关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定期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演练。有关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配合应急演练。

第三十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物资、生活必需品和应急处置装备等应急物资的储备保障和调剂供应制度,完善重要应急物资的监管、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体系。

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突发事件的风险和特点储备应急物资。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以与有关企业签订协议,保障应急物资的生产、供给。

第三十一条

本市建立以市级应急平台为中心,区县级应急平台与专业应急平台为支撑的应急平台体系,实现应急平台之间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应急平台应当具备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信息报告、综合研判、辅助决策、指挥调度、异地会商、总结评估等功能,为本市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应急平台建设应当充分利用现有专业系统资源,避免重复建设。

第三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应当建立健全二十四小时值守应急制度,及时处置、上报突发事件。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对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下一级人民政府的值守应急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章

监测与预警

第三十三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依托应急平台建立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和信息报告制度,通过多种途径收集突发事件信息,形成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快速反应机制和分析机制。

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及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者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接到报告的单位应当及时核实处理。

第三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街道办事处、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及时、客观、真实地报送、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并根据事态发展及时续报,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

报送、报告的突发事件信息,应当包括报告人名称、时间、地点、事件类别、伤亡或者经济损失的初步评估、影响范围、事件发展态势及处置情况等。

第三十五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建立专业监测和社会监测相结合的突发事件监测体系,建立健全基础信息数据库,根据需要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实行跨地区、跨部门的联合监测。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及时汇总、分析监测信息,必要时组织相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会商,对发生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

第三十六条

本市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制度。

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发布相应级别的警报,决定并宣布有关地区进入预警期。

第三十七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通过广播、电视、政务网等方式,向社会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新闻单位、电信运营企业、互联网运营商和公共场所电子显示屏管理单位,应当通过报刊、手机短信、微信、电子显示屏等方式及时向公众转发政府发布的预警信息。

第三十八条

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有关规定和本市应急预案的要求,采取必要措施,避免或者减轻突发事件的损害。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根据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采取防灾避险措施。

第三十九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事态的发展,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适时调整预警级别并重新发布。有事实证明不可能发生突发事件或者危险已经解除的,应当立即宣布解除警报,终止预警期,并解除已经采取的有关措施。

第四章

应急处置与救援

第四十条

突发事件发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针对突发事件的性质、特点和危害程度,组织有关部门,调集应急救援队伍,动员社会力量依法进行处置。

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区县人民政府认为难以控制和应对突发事件事态发展的,应当在采取先期处置措施的同时,立即报告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应当及时采取措施,统一领导应急处置工作。

第四十一条

突发事件发生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启动应急预案,立即组织救援人员赶赴现场,开展救护伤员、疏散群众、控制现场、抢险救援等先期处置工作,并立即向区县人民政府报告。

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其他组织,应当按照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进行宣传动员,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协助维护社会秩序。

第四十二条

受到自然灾害危害或者发生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单位,应当立即启动本单位的应急预案,组织人员开展自救互救,撤离危险区域,控制危险源,封锁现场或者危险场所,采取措施防止危害扩大,并按照规定立即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对因本单位的问题引发的或者主体是本单位人员的社会安全事件,有关单位应当按照规定上报情况,并迅速派出负责人赶赴现场开展劝解、疏导工作。

第四十三条

突发事件发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根据应急预案设立现场指挥部,确定现场总指挥。现场总指挥有权决定现场处置方案,统一调度现场应急救援力量和应急物资,协调有关单位开展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第四十四条

突发事件发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同时根据需要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指定有关的场地、场所作为临时应急避难场所;

(二)要求有关企业生产、供应突发事件应对需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和生活必需品;

(三)组织专业人员对受到突发事件危害的有关人员提供心理干预服务。

第四十五条

处置突发事件期间,市和区县人民政府组织、协调铁路、公路、航空、水路等相关运输单位,优先运送处置突发事件所需物资、设备、工具、应急救援人员和受到突发事件危害的人员。

承担突发事件处置任务的机动车,凭应急通行证不受交通限行措施的限制,在本市免交高速公路通行费。应急通行证由市人民政府应急办事机构负责制作、发放和管理。

第四十六条

处置突发事件期间,市和区县人民政府组织、协调电信运营企业做好应急通信保障工作,保障应急指挥通信畅通。无线电管理部门应当保障应急使用的频率,采取必要的监测和干扰排查等技术保障措施,根据市人民政府决定依法实施无线电管制。

第四十七条

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统一、准确、及时发布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和应急处置工作的信息,并对虚假信息及时予以澄清。

新闻媒体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地报道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

第四十八条

根据处置突发事件需要必须征用单位和个人财产时,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以作出应急征用决定。应急征用决定应当载明应急征用的依据、事由、被征用财产的名称及数量、被征用人及其联系方式等。

被征用的财产在使用完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实施征用的单位应当及时将其返还。财产被征用或者征用后毁损、灭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第五章

事后恢复与重建

第四十九条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对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进行统计、核实和评估,按照短期恢复与长远发展并重的原则,因地制宜、科学制定恢复重建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五十条

突发事件受灾人员需要过渡性安置的,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采取就地安置与异地安置、政府安置与自行安置相结合的方式,对受灾人员进行安置。对自行安置的人员,有关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必要的帮助。

设置过渡性安置点的,有关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相应的防灾、防疫措施,建设必要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保障受灾人员的安全和基本生活需要。

第五十一条

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对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和影响进行调查分析,对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预警、信息报送、应急决策、处置与救援等应对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改进措施,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提出报告。

第五十二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损失评估情况和有关规定,对受突发事件影响较大的地区和行业依法给予费用减免、贷款贴息、财政资助、项目安排等政策扶持,并组织提供物资、人力等支持。

第五十三条

本市鼓励、支持保险机构开展有关突发事件灾害风险的商业保险业务,倡导单位和个人积极参加相关保险。

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区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有关单位应当及时为投保人出具办理保险理赔的相关证明,协助做好保险理赔工作。

第五十四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对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给予表彰或者奖励,对在应急救援工作中伤亡的人员依法给予抚恤或者评定为烈士。

第五十五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对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原始记录等有关资料依法进行收集、整理、立卷,并定期移交归档。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按照规定制定、修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备案的;

(二)未按照规定对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监控、风险评估、检查和排查的;

(三)未建立健全二十四小时值守应急制度的;

(四)未按照规定组织开展应急演练的;

(五)未按照规定适时调整预警级别,发布、更新预警信息,或者解除警报的;

(六)不服从现场总指挥的指挥、调度,造成后果的;

(七)征用财产不符合有关规定的;

(八)未对受灾人员进行过渡性安置的。

第五十七条

有关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地区县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按照规定制定、修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备案的;

(二)未对应急避难场所进行维护和管理,保证其正常使用的;

(三)未按照规定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的;

(四)未按照规定开展应急演练的;

(五)不按照市和区县人民政府的要求,生产、供应突发事件应对需要的生活必需品和应急救援物资的。

第七章 附

第五十八条

上一篇:网上国培个人研修计划下一篇:中专毕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