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存在问题(精选9篇)
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占到全国人口数的70%,他们的教育问题是影响整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国家确实采取了很多切实措施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但是由于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综合原因,再加上一些农村地区自然条件也比较恶劣,农村教育落后的面貌整体上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农村学校生源逐年减少。就拿我现在任教的乡镇初中来说,生源一年比一年差。生活条件好起来后,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为了使仅有的一个孩子能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选择把孩子送进城镇读书。这是现在农村生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
农村学校硬件设施落后。与城市相比,农村学校教学设施陈旧,教学设备缺乏,严重地限制了教师教学,从而影响教学质量,阻碍学生拓展知识面。像我们学校里的图书馆只是一种摆设。有些学校,虽然配备了少量多媒体教学仪器,但由于缺少必要的维护和仪器的落后,不少课程都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现在我们要求搞网络教研,可看看我们老师使用的计算机有多么的落后。
一、关于问题儿童矫正教育存在的问题
1. 市场混乱, 家长难辨良莠
目前, 矫正教育机构在相关管理上尚属空白。工商、医疗、教育部门还没有充分、系统地对该行业进行有效的监管, 原因是该行业涉及多个部门, 导致管理上的不当甚至空白。一位教育界人士说, 事实上, 对于“问题儿童”的教育, 目前在全国都还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办法, 很多人在研究对于问题儿童的教育方法的同时, 也是在把这些孩子当作一种教育实验品。事实上, 教育是一个滞后的过程, 不可能马上看到一个孩子通过某种教育方式产生的结果, 因此越来越多的所谓教育专家对一些行为、心理特殊的孩子进行自己的教育理想实验, 多年后, 这类经过实验的孩子会成为哪一种人, 都是一个未知数。问题孩子需要一种正确的引导, 但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对这些孩子进行引导的。
有部分矫正教育机构夸大事实, 借助媒体吹捧、炒作, 引经据典论证自己训练模式的科学性, 对这一市场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在问题儿童矫正教育市场良莠难辨的状况下, 家长迷乱不已。
2. 教师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问题矫正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教育工作, 相关工作涉及到了严密的科学理论逻辑思维以及精华经验的升华, 所以, 只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士才具备从教资质, 但从现实的发展状况看, 很多矫正教育学校所聘用的教师并没有取得专业的从教资格, 如有相当一部分心理教师未取得专业的心理咨询资格。有些教师是某些公办学校的退休教师, 从未做过心理辅导工作, 仍旧沿用旧的教学方法, 在训练班里施教, 有些训练班聘用的是曾从事医疗工作的大夫, 令人啼笑皆非。据相关专家分析, 问题儿童出现的根源在于心理, 无论是行走学校或是心理训练学校, 都重视心理的矫正教育。所以, 在针对问题儿童开办的教育矫正学校里, 心理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现实情况证明, 心理教师的从业资质状况存在着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3.“体罚”与适当“惩罚”的混淆
由于从教人员的资质或是矫正教育机构本身的教育理念问题, 部分机构中存在着严重的“体罚”现象。诚然, 戒律教育是问题儿童矫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但以简单、粗暴的方式管教孩子, 动辄棍棒相加的方式对儿童的身心健康都是极为不利的, 但此类现象却是层出不穷。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教育要适应自然的法则, 顺应儿童的天性, 但是并不排除使用“惩罚”, 适度“惩罚”, 即“戒律教育”, 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 都应当成为问题儿童矫正教育的内容, 但不能曲解适度“惩罚”为“体罚”, “体罚”是一种愚昧落后的管教方式, 为道德、法律所不容。
4. 收费偏高
据调查, 当前的教育矫正机构收费居高不下, 使教育矫正难以践行教育公平原则, 而只能是少数富裕家庭子女享受的特权。南方城市某行走学校一次性收费近两万元, 半年后每月的训练费为2000元;某地方城市心理训练学校, 月收费一万元, 水涨船高的数字让普通家庭望而却步, 只能是“望校兴叹”。
相关的负责人介绍, 培训费用昂贵是由于教育矫正机构的特殊训练方式决定的。比如, 行走学校要配备专门的行走装备, 如寝室车, 各类便于行走的生活保障品, 心理训练学校需要花费一大笔资金来完善行为及训练场地, 高薪聘请心理教育专家授课, 这都需要一大笔资金的支持。这或许是教育矫正训练费用居高不下的一个原因, 但也不能排除市场运作人员的惟利是图思想。
二、对于以上问题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1. 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 尽快将教育矫正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针对问题儿童矫正教育市场的混乱状态, 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力度, 成立专门的分支管理机构来对之进行系统化的管理。由于这一矫正教育的诸多特殊性, 应当从法律的角度加强立法, 规范此类教育建立的审批资格, 以便使之发展早日步入法制化的轨道。
2. 规范问题儿童矫正教育教师的任教资格
当前的许多问题儿童矫正教育教师不具备专业的理论背景知识, 甚至有部分教师道德水准还有待提高, 而教师素质是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这就需要有一种制度来规范其任教资格, 定期的职业培训和业绩考核势在必行。
3. 规范问题儿童矫正教育行为, 加大透明度
对于矫正教育的一线教学行为, 要加强规范, 使之透明化, 严格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行为, 保障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相关教育部门及各类矫正教育机构要定期展开问题儿童矫正教育研讨会, 探讨更为科学有效规范的矫正教育手段, 使矫正教育方式更尽科学、合理。
4. 相关部门科学定价, 加强监管力度
针对当前矫正教育机构收费偏高的状况, 相关物价部门应当加强监管, 科学定价, 对部分炒作市场, 哄抬费用的不法人员进行严惩。由于教育矫正机构的发展还处于建设时期, 在资金方面遇到的问题也迫切需要相关部门的扶持, 一手抓扶持, 另一手抓严管, 二者皆不可偏颇。
5. 开办家长学校, 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
一、视障音乐教育现有问题分析
关心残疾人,重视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绝不是一句空话,而应该有其具体体现。与普通教育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特殊教育学校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却停滞不前。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政策理论研究不足
从现在的特殊教育学校来看,其硬件建设日新月异,师生素质也在不断地提高,但教育主管部门对其关注度并不高,相关的政策连贯性差,执行力欠佳,相关理论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1989年5月,当时的国家教委颁布了《关于发展特殊教育的若干意见》,以此来对特殊教育学校的管理与教学工作加以指导,其内容涉及了方针与政策、目标与任务、领导与管理等各项内容。这一文件一用就是十年,直到1998年12月2,国家教育部才颁布实施了正式的特殊教育文件《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时到今日未再有新的政策性文件出台。尽管这一“暂行规程”比“若干意见”更加完善和细致,但并没有与之配套的教学大纲,制作性不强。具体到视障教育,原国家教委于1993年出台了《全日制盲校课程计划(试行)》,日至今日,各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依然将其作为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但并没有出台相应的省级政策规定,各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经费、教学设备和教学管理欠缺统一的标准。因此,想要促进特殊教育学校视障音乐教育的良好发展,必须对特殊教育实施科学管理和科学规划,制定统一的指导政策。
2.政府在特殊音乐教育方面的经济投入不足
2008年,国家对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做出了规划,核定了不同地区需要新建和改扩建的学校,并已经按规划下拨了专项资金,相关的实施周期一直到十二五时期。由此看来,国家是重视特殊教育的发展的,不少残疾学生可以借此圆了他们的上学梦。但是,只有硬件设施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政府更应该加大在特殊教育师资、相关科学研究和专项教育方面的投入。对于视障学生来说,音乐课是促进其听觉、触觉等其他感官来代偿视觉的重要途径。但是,音乐课并没有受到特殊教育学校领导的重视,各地特殊学校的音乐教学设备和相关资料相分匮乏,乐器就更是少得可怜。据笔者了解,多数特教学校音乐专项经费少之又少,音乐类图书、期刊不仅数量少,还不能及时更新,根本无法激起师生们的阅读兴趣。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和教师对音乐课的认识不足,认为音乐是可有可无的副科。实际上,对于特教学校的学生,特别是视障儿童来说,音乐是使他们感受生活的阳光,学会面对生活、面对自己的先天不足,学会用爱回报社会的最佳渠道。不重视音乐教育,对视障儿童的教育就丢失了一块重要阵地,学生就不可能受到完整的教育。
3.相关师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教育的根本在于师资,师资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教育水平的高低。对于特殊教育来说,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要求更高。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所学校培养特教师资,相关毕业生可以说是稀缺资源。据调查,我国培养特殊教育本科师资的高校只有10多所,其毕业生多选择一线城市任教,而其他地区的音乐教师则多来源于普通的音乐类专业,对特教理论并不了解,无法与视障学生实现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尽管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他们会形成一些心得,但实际教学却难以做到因材施教。甚至有些学校根本没有专职音乐教师,担任音乐教学的教师根本就没有足够的音乐素养,他们认为这种课根本不用备课,只要唱唱歌就完成任务了。这些老师没有学过音乐教学论,本来就不懂得怎么上音乐课,再加上不深入研究教材、学生和教法,教什么、怎么教完全是兴趣使然。这样的教学如何能使音乐的整体教学水平得以提高?而出现这类问题的原因,就在于针对特教学校音乐教师的培训活动太少,教师间的交流不够。
4.教师没有掌握音乐治疗的核心思想
从笔者了解的情况来看,特教学校音乐教师都知道音乐治疗,但并未把握音乐治疗的核心思想,不知道如何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当中。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教师在上学时没有深入学习过相关理论之外,还与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相关实用性讲座有关。
二、对视障音乐教育的建议
1.建立统一规范的指导思想
借鉴其他国家的相关经验,尽快制定相关的纲领性文件,特别是要及时出台特教音乐教学大纲,彻底告别视障音乐教育没有统一要求的历史。
2.加大宏观调控和经费投入
视障儿童与他人的交流更多地依赖于听觉,而音乐教育则可有效地训练他们的听力。因此,加大音乐教育上的投入,就是从细节上关怀视障儿童。建议政府在有针对性地加大硬件投入的同时,做好师资和经费的宏观调控,以使各地特教学校均衡发展。
3.强化特教音乐师资培训
由于到特教学校从事音乐教育的不少人是普通音乐院系的,建议普通高师院校与特教学校联手,向相关学生介绍特殊教育,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的专业化课程,引导他们到特教学校实行,开拓特教音乐师资的来源。另外,建议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特教音乐师资的培训机制,让已有的师资能够及时充电,为其提供更新教学理论、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促进其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是重视程度不够。少数部门和乡镇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发展经济等硬件建设上,认为普法宣传工作是依法治县办公室和司法局的事,忽视了自身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建议:职能部门主动牵头组织,加强上下联动,强化部门协调配合,形成良好的普法工作运行机制。
二是普法力量薄弱。尤其是在农村,普法的具体工作主要由乡镇综治办和司法所牵头,有关单位配合来开展。由于综治办和司法所承担了普法教育、矛盾纠纷调处、信访稳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区矫正等众多事务,加之人手少,所以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普法工作队伍的力量显得十分薄弱。
建议:合理配足工作人员。
三是职责落实困难。司法局法制宣传科和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其实就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虽然都是从事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但在开展层面上下有别,目前“以小管大”的这种格局降低了依法治县办的工作主动权和各单位支持配合的主动性。
由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致使人才竞争激烈。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非常重视对孩子进行教育。而当前中国独生子女已经进入生育高峰,现在有很多幼儿园孩子的父母就是独生子女,一个家庭守着一个孩子,可想而知对孩子的教育在家庭中越来越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另外家庭人口的数目减少,家庭结构发生变化,妇女就业率的提高,结婚人口的下降,离婚率攀升,非婚生子女数增加,人口老化,独居老人增加等都在影响家庭功能的运作,这些却对家庭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产生了家庭教育问题。
(一)“放任型”的家庭教育让幼儿失去家庭温暖
传统的家庭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正悄然变化着。一部分人的婚姻家庭关系已不再像过去那样 “固若金汤”,一个人们不愿接受的现实正摆在我们的面前棗中国人的离婚率正逐年升高。在离婚率较高的北京、上海以及沿海等地,离婚比例甚至已超过20‰,于是接踵而来的是一个人们不得不正视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生活在单亲家庭之中。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单亲家庭子女人数已达数百万之多。
因为离婚律的增长,家庭教育出现了“放任型”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无力管教或放任不管,使他们失去家庭温暖,造成孩子的性格孤僻冷漠,对同伴产生攻击性行为,出现未成年人伤害事故的隐患。
(二)第一代独生子女把孩子的教育重任交给了父母
我国第一代的独生子女正在成为孩子的父母,可是这些第一代的独生子女都还依然成天生活在父母的“怀抱“里,他们又怎么去教育和抚养他们自己的孩子?所以家把孩子交给自己的孩子交给了自己的父母,让父母们继续承担教育孩子的重任,这样就出现6个家长一个孩子的家庭教育教育形式。独生女刘小姐的母亲抱着刚出生五个月的小外孙这样对记者说。“从小到大什么都是家里给做的,她哪里会照顾孩子?”和刘小姐的母亲一样,不少独生子女的父母也对此表示了不同程度的忧虑。很多家长认为,子女从小到大娇生惯养,根本没有能力抚养幼儿,另外,由于家里只有一个子女,也使他们有相当充裕的时间来帮忙照看和教育孙辈。
(三)工作的繁忙让家长采用简单粗暴教育方法
一、当前我国幼儿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家长们往往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奔忙,疏于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和家庭教育技巧的掌握,更多的家长则是抱着“黄荆棍下出好人”的旧教育思想不放,对孩子理解少,唠叨多;沟通少,打骂多;引导少,限制多。
二、家庭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幼儿成了离婚的牺牲品
一位著名的婚姻家庭问题专家说,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婚姻家庭基本是比较稳定的。随着婚姻法的深入实施,随着人们婚姻观念的不断更新,同时就业、收入、生活上的保障使人们由关心自我价值的实现。新一轮汹涌而来的离婚浪潮已是不争的事实。它告诉我们:传统社会家庭关系稳定和现代社会的家庭关系动荡不安是一个跨文化普遍的规律。它与居住环境、家庭亲属关系、人们交往方式和观念变化等因素有关。由于人口素质所限,中国大多数人婚姻质量不高,同时大多数人的离婚观念还有着较大的盲目性和非理性色彩,但从其主流而言,是健康、进步、合理的,是转型期人们日益追求高质量生活的现实反映。越来越多的人以离婚来解除过去难以解除的失败婚姻;越来越多的当事人或旁观者把离婚当作好事看待。虽然离婚过程中有许多痛苦和伤害,尤其是无辜的孩子。我们能够做的只是设法减轻这些伤害,却不能扭转这一总趋势。
离婚家庭对孩子教育产生了各种影响,主要表现在:父母双方相互推卸,结果谁也不管子女;一些家长对孩子漠不关心,放任自流,连孩子上不上学都不加理睬,结果造成了孩子成绩直线下降,甚至误入歧途;有一方想承担家长的责任,但力不从心,无能为力;一些离异方为下岗职工者,多属这一类;还有一部分家长忙于生计,无法管教子女。一些家长忙于工作,早出晚归,对孩子的学习动态、思想变化一无所知,待问题严重时才恍然大悟;有的家长管教不得法,对孩子造成严重的负面效应。离异家长中有一部分,特别是男方性情粗暴,对孩子要么不管,要么毒打。结果,孩子不服教育,形成逆反心理。有的家长为了弥补孩子失去的父爱或母爱,在经济上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结果造成孩子好逸恶劳、挥金如土的习气。
(二)“隔代教养”让祖辈对孙辈过度的溺爱
父母对子女的亲子教育与祖辈对孙辈的代教育是我国儿童家庭教育的两种主要的形态。在社会快速发展的现代,一方面,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工作压力加大,生活节奏加快,事业、进修跟照顾子女在争夺时间;另一方面,学校素质教育进入怪圈,在一片“减负”的口号声下学生负担却日趋加重,学校对家长布置的要求也愈来愈多。亲子教育面临挑战,祖辈的介入成为必然。
祖辈家长在自己长期的生活、学习与工作历程中形成的价值观、教育观,相对说比较保守和传统,思维的模式容易固执而缺少变通;与年轻的父母相比,祖辈家长的活动、交往的范围比较有限,信息的来源受到一定的限制,他们的视野、理念容易与时代脱节;祖辈对孙辈重情感轻理智的心理特点,加上慈幼之性和“再苦不能苦了孩子”的补偿心理,容易造成对孩子过分的溺爱、迁就,过度的保护和不应有的替代。
(三)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当
1、溺爱放纵
这种教育方式表现为在一些物质生活比较优越 的家庭中,有的父母将自己的孩子视如掌上明珠,一味满足子女在物质、精神、生活上的任何需求,造成“亲情过剩”,却忽视给他们以良好的精神食粮。久而久之,养成子女骄横、任性、贪图享乐、唯我至上等不良习性,这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尤为突出。溺爱放纵所形成的不良习性,一旦恶性膨胀,遇到外界不良的诱因,便会导致违法犯罪。
2、粗暴生硬
这种教育方式表现为家庭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但又缺乏科学的、正确的教育方法。当子女达不到自己的期望或者发现孩子犯了错误或有劣迹时,不是说服教育,而是墨守“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信条,不分青红皂白对孩子打骂、不让吃饭、罚跪、捆吊、拷打、关禁闭,甚至赶出家门,使孩子和父母感情破裂,形成情绪对立、互不信任的局面,增大了与父母的隔阂。造成孩子性格孤僻、冷漠、脾气暴躁、情绪自卑、行为自私,流落到社会上去找小兄弟取得“同情”、“温暖”,性格逐渐显示出粗暴和攻击性,有的在教唆犯的引诱、威胁下,堕落成罪犯。
3、自由放任
在农村或者城市中部分经商或父母文化程度较低的家庭中,父母法制观念淡薄,受“拜金主义”影响,只注意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而忽视思想道德教育,或只注意孩子的学业成绩而对思想道德教育不管不问,或干脆让孩子弃学经商,不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对子女听之任之,放任自由。这种家庭教育方式容易使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冷漠、疏远、互不关心,使孩子形成扭曲的心态,性格内向、怪癖、冷酷、自私。一旦受到外界刺激,易产生偏激行为而导致违法犯罪。
三、解决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单亲家庭的家长,既要当妈妈,又要当爸爸,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尤其要讲究方式和方法,要将爱和管教适当结合,使孩子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1.不要无原则地迁就、溺爱孩子
在丧偶或离异之后,为人父母者往往更加怜悯孩子,啥事都依孩子,一切都任由孩子摆布,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其结果常常导致孩子处处以我为中心,变成自私、专横和任性的“小霸王”,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不懂得尊重他人,往往瞧不起含辛如苦养育他们的父母。失去配偶之后,许多家长便把孩子作为自己唯一的精神支柱,往往把自己全部的希望]、梦想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要求孩子处处出人头地,特别是在学业上。但如果期望值过高,势必导致孩子的心理负担过重。
2.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有许多单亲家长与孩子相依为命,把孩子当作生活中唯一希望,唯恐孩子不安全、出事故。对孩子的生活包办代替,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还采取种种办法来限制孩子的活动,这也不行,那也不准,生怕孩子出问题,孩子事事不能独立,没有机会亲自去体验一些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风险”,这样的孩子缺乏独立意识,一旦离开了家长,便不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了。
3.简单粗暴不可取
与特殊照顾和过度保护相反,有的家长对孩子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动不动就又打又骂,使孩子整日生活在惊恐不安之中,个性发展受到严重的压抑,形成胆小、孤僻、倔强、缺乏自信心等不良品质。因害怕惩罚而回避家长,不愿回家,便到外面寻找“温暖”,容易被坏人拉下水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家长教育孩子切忌简单粗暴,要注意正确引导。
4.让孩子参与社会活动
单亲子女往往需要受到自社会的歧视、偏见,因而在性格上容易变得仙向、忧郁、自卑,甚至孤僻。家长要注意多和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重视孩子情感方面的需要,多给孩子提供精神上的支持,教育孩子自尊、自强、自爱、自励,鼓励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尽可能地参与社会活动,不要逃避社会,要主动与人交往,培养健康、开朗乐观的性格。
5.做好家园联系工作
班主任定期对单亲家庭进行家访,与单亲子女家长会面。和家长们促膝谈心,讲清情理,往往是因为家庭的具体原因忽视了如何教育子女的问题,对子女放任自流,认为有学校教育,家里就可以不管了,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这就需要向家长讲清,教师与家长共同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成长的密切关系。
教师在新形势下必须肩负起保护、教育单亲孩子的重任,而能否做好这一工作的关键又在于教师对这些孩子要更有爱心、耐心和诚心,要动之以情,晓
之以理,这样才能够帮助并逐步引导他们克服不正常的心态,与其他孩子一样地健康成长。一句话,单亲子女的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唯有不懈的努力,方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二)“隔代教育”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要统一
两代人往往对教育孩子存在认识上的差异,如年轻一代比较注重孩子的智力培养和个性发展,而祖辈家长们则看重做人的道德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虽然祖辈家长对孙辈有溺爱娇惯的毛病),这就需要两代人相互沟通,统一认识,择善施教。还应注意不要在孩子面前暴露教育方面的分歧,维护孩子父母的威信。祖辈家长要注意接受新思想,学习新知识,尽量用现代科学知识抚养教育孩子。两代人协商建立必要可行的家规,同时也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度和独立性。祖辈家长要以理智控制感情,分清爱和溺爱的界限,要爱得适度,正确的爱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还应积极创造机会让孩子和其父母多接触,疏通感情,两代人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家庭教育的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年轻的父母首先要端正态度,不管多么忙,都要抽时间与孩子在一起,不要把对孩子的教育权、抚养权完全交给祖辈家长——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做法。作为孩子的父母,同时作为祖辈家长的子女,我们要经常与祖辈家长沟通,只有两代人统一认识、明确目标、步调一致,孩子的教育才会通向成功,孩子也会从幸福的家庭中走向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
(三)提高家长自身的教育素养 1.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育儿水平
不少家长认为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低,有的甚至大字不识几个,就放弃了家庭教育的责任,把自己家长的职责等同于保姆,只是负责幼儿的衣、食、住、行等生活需要就足够了。其实,家长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幼儿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应加强自身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学习幼儿教育的专门知识,加强与幼儿园教师的沟通与交流,形成家庭与幼儿园强大的教育结合,使幼儿受到全方位、多渠道的熏陶与培养。相关研究证明,幼儿家庭教育质量的高低,与父母素质及文化水平的高低相关。家长就必须运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譬如:当幼儿提出难以回答的问题时,家长不能不懂装懂,乱说一气,更不可用“去去去、就你事多、烦死了”之类的话压制幼儿提问的积极性。对那些爱发问、好活动、喜探索的幼儿,若能进行正确的引导,恰恰是创造性人才的雏苗。家长应实事求是地告诉幼儿,等看了书或请教了别人后再告诉他,也可与幼儿一起寻找答案或是鼓励幼儿自己去寻找答案。当幼儿确实犯了错误时,父母的态度、做法应一致,要给幼儿讲清道理,分析错误所在,并以正确的行为和思想加以引导。
2.给孩子多一点时间,加强与孩子的交流沟通
理解和尊重,是沟通家长与子女情感的桥梁,也是实施家庭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许多家长常常以为孩子是自己的,当然十分了解自己的孩子。其实不然,比如:鲁迅先生在教子时,曾经说到:“孩子的世界,与成人的截然不同,倘不能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展。”因此,家长应以平等的态度去理解孩子,把孩子看成是一个有着独立思想的和自己平等的人。在家庭生活中,遇事要多商量,要和孩子一起讨论,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尽可能吸收他们的意见。这样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值得注意的是,尊重孩子不是放任孩子,孩子毕竟是孩子,需要引导,需要教育。玩是儿童的天性。而有的家长却不懂或不尊重儿童的天性,他们既不让孩子玩,也不教孩子玩,把孩子玩的权利毫无道理地予以剥夺。而成功的家长,能够正确地对待孩子的玩,并善于把孩子对玩的兴趣引导到学习上来。比如:秋天来了为了让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树叶,我们就让家长组织孩子一起去公园里观察树叶的变化,然后让他们每人捡几片形状不同的树叶带回家,引导孩子在玩树叶的时候,先按树叶的大小、形状颜色不同进行分类,再让孩子玩树叶印画,树叶贴画,他们用树叶贴出了内容丰富的图画,有房子、动物、植物等。家长们高兴极了,都说孩子们在活动中兴趣很高,几片树叶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如果每一个孩子对学习都感到有趣的话,那样他就不会感到有负担,就会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了。
3.重视身教,以身作则
幼儿喜欢模仿别人的动作行为,幼儿很多行为习惯的养成,性格的发展其实几乎都来源于模仿学习。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不仅是孩子的偶像,也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榜样。从一定意义上讲,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所以希望孩子好,首先自己要起到模范作用。父母的日常言行,对孩子的人格有很强的说服力。如果家长思想修养高,作风民主,孩子就容易养成独立、直爽、开朗、协作、善于交际等良好的性格特征。如果家长专制严厉,思想陈旧,趣味低级,孩子就容易养成顺从、消极、依赖、固执、冷酷、残忍等不良性格特征。
一、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我市子女上学的脱贫户家庭中,可能存在未安排教育资助项目。深入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一是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不掌握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数据,只能依靠校内筛查获取。学生如果不主动申报,学校无法给予相应资助。二是学生受助信息未能及时录入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地方政府、扶贫部门以及受助学生家庭不了解学生在校受助情况。
(二)资助政策宣传力度不够。部分学生及家长不了解资助政策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资助政策,导致部分学生没有获得相应资助。
二、整改目标任务
全面落实各项学生资助政策,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因贫失学,确保非义务教育阶段贫困户学生都能得到教育资助。
三、主要整改措施
(一)统一教育资助政策。贯彻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做好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通知》,严格落实现有的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措施,资助项目主要包括:学前教育资助、义务教育资助(“两免一补”政策)、普通高中资助(国家助学金、免除学杂费)、中等职业教育资助(中职国家助学金、免学费资助)、普通高等教育资助(优先获得新生入学资助、优先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二)统一明确教育资助对象。资助对象为本省户籍、在市内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就读、具有全日制学历(学制)教育正式注册学籍的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或在园儿童。每年1月底前,市扶贫办将当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子女就学数据传递给市教育局,并依据比对结果于4月底前联合发文明确本教育资助对象,作为本第三方评估基础数据。已明确为教育资助对象的建档立卡家庭学生无需提供其他证明,由教育部门直接给予相应教育资助。
(三)统一受助学生信息反馈渠道。每年8月第二周内,市教育局将上8月1日至本7月31日期间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反馈市扶贫办,市扶贫部门据以更新扶贫开发系统建档立卡贫困户受助信息,并将受助信息分解至县(区)扶贫部门。
(四)统一计入《扶贫手册》。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各类资助申请、审核、认定、公示和资金发放等工作程序,按照现行各类资助政策规定执行。市、县扶贫部门负责在9月20日前将收到的本辖区内学生受助信息书面告知各相关乡镇政府,乡镇政府负责9月底前将学生在校受助信息完整记入《扶贫手册》,实行教育资助项目清单管理。
(五)加大教育资助宣传力度。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教育资助政策宣传,进一步扩大知晓度、透明度;要在招生录取、新生入学等关键节点,引导媒体就学生资助政策加强正面宣传。要积极利用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加强教育资助政策宣传。各级学校、招生简章中刊登教育资助政策,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期间,进一步做好政策宣传和解读。高中阶段学校在寄发录取通知书时,须同步寄送《学生资助政策简介》。
关键词:恩,师恩,感谢师恩
一、恩的内涵
《说文》里面对恩的解释为:“恩, 惠也。”即所收到的恩惠。师恩, 即是教师对学生的恩惠。感谢师恩即是学生感谢老师对自己的恩惠。宁波大学教育学博士陶志琼认为, “所谓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中国传统文化对恩惠的共同理解是受人恩惠, 理当回报, 所以古语常有“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的说法, 在教育孩子时, 家长和老师往往引用“衔环结草”、“慈乌反哺”、“羊羔跪乳”等动物故事来教育小孩懂得报恩。一首《感恩的心》传唱大江南北, 为大众所认同。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将感恩转化为行动, 回馈他人和社会更彰显了中华民族崇高的道德情操, 是值得发扬光大的。80年代, 感谢师恩更多的以精神形式呈现, 学生、家长通过感激的话语来表达对教师的感谢之情, 教师的地位得到世人的认可和推崇。家长纷纷指引自己的孩子将来以教师作为终身职业。进入21世纪, 感谢师恩更多的以物质的方式来表达, 给老师送礼、请老师吃饭频频见诸于报刊媒体。一时间, 到底该不该给教师送礼、摆谢师宴成为热门话题。
二、感谢师恩教育存在的问题
1.谢师宴反映出的是成功者的论功行赏。每每高考结束, 社会频频曝出谢师宴, 谢师宴的出现似乎说明了家长、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感激, 表达出一种知恩图报的思想。但是数月、数年之后, 记得当年师恩的还有几人, 还能够和当年的教师经常联系的又有几人?谈起谢师宴, 家长和学生内心深处更多的感受是自己取得了成功, 要感谢老师, 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则悄无声息。受到谢师宴邀请的老师始终是少数人, 大多数老师没能感受到这样的“待遇”。按照这样的逻辑推理下去, 如果考试不成功, 就不需要感谢老师, 感谢师恩变得更像是一种赤裸裸的利益交易。当这种思想不断的膨胀以后, 社会对于教师的评价变得日益功利化, 当取得成就时会给予教师肯定的评价, 当成绩失败不理想时则将责任推卸给教师群体。没有正确的看待得失, 也就没有正确理解教师的付出, 无法理解教师这一特殊职业被赋予的真正意义。
2.教师地位的下降意味着知识被贬低。如果对教师的尊重源于考试、学业的成功, 那么对知识的态度则变得更加功利。对未成年的来说, 知识不仅仅是走向学业成功的工具, 更应该是认识世界、适应社会的阶梯, 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力量。通过学校学习, 老师的讲授, 获得的不仅仅是某些具体学科知识, 更是一种文化氛围的熏陶, 三观逐步形成的过程, 最后能够科学的认识自我、人类社会和整个世界, 学会与自己、他人、集体相处。如果仅仅把学校、老师看做个人不断向上攀爬的工具, 是对知识功能的贬低。知识的功能和力量没有得到正确的评价和认识。当知识被人为的贬低, 作为传道授业的教师地位便得不到尊重和重视。当全社会形成知识贬值、知识功利化的氛围时,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正之风会严重腐蚀青少年的思想, 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三、感谢师恩应考虑的因素
1.感恩不能以给予为前提。感恩是人们发自于内心的善举, 是值得提倡的一种高尚行为和情怀。感恩不能以给予为前提, 如果感恩建立在给予的基础上, 意味着感恩只针对给予自己恩惠的特定的人、特定的事。假如将来父母老了, 儿女照顾父母, 是否也要接受父母的感恩, 这一推理明显不合常理, 感谢师恩绝不能因为老师给予学生了恩惠, 这样对师恩的理解是非常狭隘的。
我们所提倡的感恩教育是一种更广义的理解, 感谢生命的魅力, 感谢社会的温暖, 感谢教师全心全意的付出。
2.感恩不是利益回报。教师传道授业的过程是无私的, 对教师的工作尊重和理解是基本的道德规范。每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获得最理想的学习效果, 这也是衡量教师工作成效的标准之一, 为学生解疑答惑也是每位教师的职责所在。
某些人认为, 个人取得了成绩才想到了老师辛勤的付出, 倘若成绩方面没能够得偿所愿, 则将师恩抛之脑后, 这种想法没有真正理解教师的工作和行为。生活中, 很多学生遇到给自己上课的老师会很有礼貌的打招呼, 表达尊敬和感恩之情, 遇到其他老师则视而不见, 即认为没有给自己上课的老师对自己没有任何帮助, 不需要尊重、感恩, 这实际上是把老师的工作当做了利益获取的工具。感谢师恩不是一种利益回报, 更不能将个人取得的成绩高低作为感谢师恩的的标准。无论是否如愿取得成绩, 都应该感谢老师的辛勤付出和帮助, 才是对中华美德的理解和传承, 才真正理解了感恩的意义和价值。
3.感谢师恩应基于对道 (知识) 尊重。《礼记·学记》里面指出“凡学之道, 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 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明确了尊重教师实质上是对知识的尊重,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 对知识尊重才会真正对传道授业的教师产生尊重的心理。佛洛里安·兹纳涅茨基在《知识人的社会角色》里指出教师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人, 教师的角色认可度来自于传播对象即学生, 学生对教师角色的认可是尊重教师的前提和基础。
感谢师恩的基础是人们对知识的尊重, 只有真正尊重知识, 才可能认真接受教育, 才可能做到尊重老师, 不仅仅尊重某个老师, 而是尊重所有老师, 尊重老师的授课行为。感谢师恩的教育需要家长、社会的配合, 需要大力弘扬对知识尊重, 只有这样才能把感谢师恩落到实处, 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家校关系。
参考文献
[1]佛洛里安·兹纳涅茨基.知识人的社会角色[M].译林出版社, 2000 (5) :10-13.
[2]何雪莲.多元的一元: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反思[J].教育科学研究, 2009 (5) .
一、当前礼仪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礼仪教育实效欠佳原因固然很多,但从学校开展礼仪教育的现状看,笔者认为,其中存在的严重的价值目标功利化、教育内容单一化和教育方法简单化,则是其主要症结所在。
1.价值目标功利化
这既表现在认识上,又体现在实践中。从认识上讲,“对道德教育价值认识上的狭隘功利,把道德片面地视为对人的意志与行为的限制与防范;对道德教育目标设定的虚空或低俗缺乏应有的感召力。”在实践中则搞短期行为,只求迎合,不顾真实的和长远的效果。这种浓重的功利化行为,忽视了或者说是无情剥去了礼仪教育对青年学生人生价值的赋予、人格的提升和心灵的升擢功能。礼仪教育在其本质上属于真正的人类灵魂工程,正是基于此,“道德”一词才释为“内得于己,外施于人”。如果说礼仪一词表征的是一个人外在行为方面的谈吐优雅、举止得体等合乎“礼”、循于“仪”的话,那么,这个外施的优雅和得体正是“植根于明敏的心灵、无畏的勇气、坚强的毅力和热忱的信念”。反思目前我们在礼仪教育价值目标上存在的偏颇,很大程度上正是漠视了学生在对文明礼仪规范认同过程中内在精神的需求和向更高善的归依的心灵感受。低俗的教育目标导致重在塑造学生心灵的礼仪教育缺乏应有的感召力,充斥于耳的“规范”、“要求”训戒,扼杀了学生内心的激情和诉诸心灵的自我精神体验,结果大大阻碍了学生向完美人格高峰的攀登。
2.教育内容单一化
表现为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狭隘机械论观点。普遍的认识和作法是:既然是礼仪教育,就是给学生介绍、宣讲和阐释有关礼仪方面的规范和要求,帮助学生进行一些礼仪行为训练,因而,忽视了一个对提升学生礼仪至关重要的基础问题——知能结构。如果说礼仪内在的或者说主要的属于一个心灵问题,那么这个内在的心灵问题是不可离开外在的知能支持的。教育学已科学揭示了存在一个人自身的“知——能”结构关系,在这里依照我们的任务,还应该进一步把“知——能”结构关系完善为“德——知——能”结构关系。“德”虽然是我们教育追求的最高的价值目标,但缺乏“知”便不能启迪“德”,缺乏“能”便不能履行“德”。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能结构恰是一个人心灵品性赖于存在的“物质”基础。目前在礼仪教育内容问题上存在的偏颇,恰恰忽视或者说认识不到这个基础的重要性,学生普遍缺乏礼仪赖以提高的宏基厚土,因而,礼仪提升缺乏后劲或自我成长性。
3.教育方法简单化
表现为无视学生主体性的存在,漠视学生对提升礼仪的内在精神需求和心灵感受,把学生单纯地视为礼仪规范的接纳器,普遍采用灌输的方法;教法简单还表现为严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发展实际,闭门造车,坐而论道,不能为学生提供机会与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大量的实践和礼仪价值判断、选择和行动中去体认礼仪要求,很少的所谓实践也往往为琐屑的行为训练所取代。长此以往,对学生的消积后果只能是:①由于缺乏礼仪教育中有价值的启迪而影响其人格的提升;②由于缺乏实践中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性训练而限制了其能力的发展。
二、提高礼仪教育效能的对策
存在于当前礼仪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上的偏颇,是造成礼仪教育实效欠佳的主要症结所在。对此,笔者认为在纠偏治颇、切实增强礼仪教育实效的问题上,应积极地采取如下对策。
1.提高对学生礼仪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学生礼仪教育,绝非只是为了完成德育目标所规定的形式任务和学校求太平、避忿争的权宜之举,而是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道德风貌和我国社会安定有序、文明进步和健康和谐的战略举措。礼仪提高对于个人、社会和民族都具有终极的价值意义。这种意义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交往程度的提高和社会更加开放时代的到来,愈加显得重要。因此,作为学校德育工作者,应站在战略的高度,带着一种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去对待礼仪教育,不仅对学生负责,还要对社会和民族负责;不仅对学生在校负责,还要对他们的终身负责。
2.确立科学的礼仪教育价值目标
礼仪教育价值目标应该以丰富学生的人生价值内涵和提高学生的人格品位为着眼点。因此,应该坚决摒弃礼仪教育价值目标功利化,搞短期行为的错误认识和作法,对学生真正地实施礼仪教育,使我们的每一种礼仪教育形式都被赋予精神的内涵,成为启迪学生人生、完美学生人格的有效途径。
3.在礼仪教育内容上实施厚土宏基工程
通过进行与提高学生礼仪相关的教育,使学生具备礼仪赖以生成的知能基础。为此,应树立大礼仪教育观,除继续加强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文明礼仪知识的普及外,还应重视对学生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和培养。
(1)健康人格教育:通过这一教育,增强学生人格建构意识。优化学生人格结构,引导学生不断自我完善,使他们逐步具备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独立、自尊、理性、自由、自为和“有所执着、敢于担待、‘立于天地之间的道德人格。”
(2)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稳定的心理素质、坚强的意志、健康的情趣,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竞争意识和协作创新精神;培养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环境、处变不惊、清醒从容、胸怀坦荡、视野开阔、热爱生活以及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同时,重视对人格缺陷者的心理辅导和心理训练。
(3)角色转换教育:使学生懂得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的社会角色不仅是多重的,而且是流变的。适应交往的需要,因时因地、文明得体地转换自己的角色,是一个现代人文明素养的体现。因此,每个人都应具有敏锐的角色转换意识和能力,能够根据交往的需要,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身份、地位、主次关系,等等,做到平等而真诚,豁达而乐观,从而创造融洽而和谐的人际交往氛围。
(4)健康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增强他们对各种美,特别是社会生活中不断翻新出现的“假美实丑”现象的鉴别能力,不为世俗的“美”所累,不为乔扮的“美”所惑,使自己在社会交往中内在和外在都符合礼仪之美。
(5)语言交际能力:美好的心灵、稳定的心理素质还需要一定的语言交际能力传情达意。生活中因讷于言或一句不得体的话令人尴尬的失礼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在礼仪教育中培养学生具有一定口语交际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对此,既要从广义上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增加他们对社会心理学、风土人情知识的积累,又要通过一定形式,训练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4.摒弃陈旧的教育方法
传统的德育方法是求诸心,而目前在我们礼仪教育中的方法则多求诸书本。这两种方法都从根本上脱离学生发展实际和社会发展实际,其弊端和违反科学性如前所指。因此,在礼仪教育中摒弃陈旧教育方法,就应该使教育建立在符合学生发展和社会生活两个实际上。首先,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存在,特别是要重视学生在对礼仪规范认同过程中的心灵感受,注重帮助学生通过对礼仪规范的体认而合“礼”循“仪”,以此提升学生的人格,满足他们内在的精神需求。教师要切实树立学生的人格发展观。其次,打破过去那种单向传授和坐而论道的做法,给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主动进入教育活动过程之中,通过对符合礼仪的价值判断、行为选择去体认礼仪要求丰富的价值内涵。再次,积极组织学生进行不同形式、不同层次和不同范围的交往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社会生活,拓宽他们的心理空间,提高他们的礼仪交往能力,丰富他们的礼仪素养,还可以通过这一活动,使他们从中品味自己或他人的礼仪素养品位,以激励和鞭策自己更加奋发向上。
参考文献
[1]肖川.道德教育与主体性道德人格的生成.中国教育报,1999-12-4.
一、隔代教育的含义及存在的原因
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一些年青家长或者因为自己的工作繁忙,或者因为离婚而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责任全部推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祖父母们自觉地成为全面照顾第三代的“现代父母”这种由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称之为隔代教育。一项关于“隔代教育”的全国范围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近一半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的。在上海,目前0-6岁的孩子中有50%-60%属于“隔代教育”,广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占到总数的一半,而在北京,接受“隔代教育”,孩子多达70%隔代教育已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体制转型,各行各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年青人肩负成家立业的双重压力,一方面要加倍投入工作不断充电,争取事业成功,另一方面又要顾及家庭提高生活水平,于是出现了诸于“丁克家庭”“隔代教育”等现象,而当他们初为人之父母时,时间和精力严重不足就成为抚养孩子的最大难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尽管他们对独生子女期望值很高,也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得不把孩子交给自己父母来带,这是隔代教育现象日渐增多的主要原因,为了工作为了生活,隔代教育的出现在中国是不可避免的,一方面由于中国传统的家庭模式,几代同堂的大家庭很多,另一方面,社会现实也使得隔代教育必不可少,尤其是当城市和农村的中青年人忙于赚更多的钱,疲于奔命时,照顾子女的重担自然落在了祖辈身上,隔代教育自然形成。而在中国特定的社会背景下,一大批老年人退休在家,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计划生育又使得城市家庭普遍进入独生子女时代,对子女的教育不客忽视而隔代教育随即成为让父母放心的一种家庭教育方式。
二、隔代教育的类型
有专家在数万人中间做的一项调查表时,95%以上的家长没有学习过如何教育子女这门学问,其中,隔代家长的这个比例接近100%,中国的家长对教育子女自认无师自通,一切全凭经验尤其是爷爷奶奶辈的人经常称,自己带过几个孩子自己是“过来人”“吃的盐比年轻人吃的米都多”一方面他们认为自己有带孩子的经验,另一方面问题是,他们的教育方法多半有问题,隔代教育可归结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过分关注型。如孩子由于自己走路不小心而摔倒在地,本可以自己爬起来,而隔代家长们却呵护备至马上扶起小宝贝问疼不疼而另一方面却用脚跺起起地面来,说是地不平才让小宝贝摔跤,责任归于地面。孩子头磕到墙,责任归究于墙,而非孩子的不小心或大意鲁莽,孩子本来在正常环境下能锻炼自己的能力,结果让隔代家长们放弃了教育的好时机。第二,过分监督型,有这样一个例子,某孩子什么事都要在爷爷的提醒下才能做好,有一天外面下雨爷爷提醒他带伞,把伞放在门口没有亲眼看到他拿伞,放学后,他浑身淋湿,爷爷发现伞却仍在门口,这时爷爷却说:“都是爷爷不好没有监督你把伞拿走……如此造成孩子依赖性和惰性,什么事都要督促孩子去做,使孩子产生对成人的不信任感。
第三,严厉惩罚型。冬冬的爷爷是教师,从小对他要求严格,一天按时吃饱三餐,一顿水果,不再吃零食,还让冬冬学擦桌子、扫地,一有错误就对冬冬进行批评和责罚,冬冬很少说话产生了严重的自卑、自闭心理,这种教育方法遵循了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对孩子批评多于鼓励,责罚多于奖励,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第四,民主、温暖和理解型。这种类型最合理,隔代家长中也有人采用这种方式只是数量很少。
三、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对孩子一生来讲,个性品质,性格形成的关健期在0-
6、7岁,如果这个阶段的儿童几乎都与老人生活在一起失去与父母沟通交流、培养感情的机会,任凭“隔代亲“泛滥,就会对其身心造成很不利的负面影响。一 问题
(一)隔代教育对幼儿个性发展的负面影响。
(1)过分的溺爱和迁就易使孩子产生“自我中心“意识,形成自我,任性的不良个性 自我中心就是指儿童往往只注意主观的观点,不能向客观事物离中,只能考虑自己的观点,无法接受别人的观点,也不能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观点协调。老年人特别疼爱孩子,对隔辈的孙子孙女容易迁就,溺爱,特别当孙子孙女是独生子女时就更加顾忌,怕出差错对不起儿女,怕儿女责怪,于是老人来来依着孩子,保护孩子把孩子在核心位置成为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孩子犯错也不及时纠正,还常常满足孩子不合理的欲望,形成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全家人服务于他,一但遇到困难或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生气,大发脾气,老人的过分保护,不仅扼杀了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自信心,还使孩子变的极为自私、胆小娇气等不良个性,使得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评价都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2)过分保护扼制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信心的发展增强孩子的依赖性,易使孩子变的更加娇气。
在家庭中隔代家长对孩子的吃喝拉撒全部包办代替,隔代家长种种做法,使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差,依赖性强。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曾说过“凡是孩子自已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主能力和责任感,增强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祖辈们的包办代替只是短暂的这种怕孩子吃亏怕孩子摔倒的心理不仅不现实也不可能因为包办代替不可能代孩子做一切事,包办孩子的一生,孩子未来的路很长需要自己去体验和尝试,相反这种包办一切,只会为孩子今后的生活在心理上造成不良影响。(3)祖辈深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接受新事物较慢,影响孩子个性的形成。
由于隔代家长的教育思想存在的年代与孙辈们所处年代在时间上跨度大,在教育观念上存在很大差异,由于处于不同的时代,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各时代的经济差误不同,地位不同,时代给予各人的压力不同,他们在对子女如教育观念上存在偏差,目前很多新兴时尚事物,隔代家长们很难接受,也很难学习例如电脑已普及化,但隔代家长对此看法不一由于自已不了解,又得很难对孩子进行教育,使得孩子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变少了。他们希望孩子乖巧,听话,稳当不出格,而不善于运用科学的方式引导孩子这样易泯灭孩子的好奇心,冒险性和创新精神。
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个性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应充分认识其存在的问题使得现有的家庭状况得以改进,使我们的孩子快乐健康。
(二)隔代教育对幼儿社会化发展的负面影响。
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中有一项人际关系智能――理解他人的能力即善于理解和认识他人的动机,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由于孩子与隔代家长长期生活在一起,长期沉浸于老人的生活空间和氛围,耳濡目染模仿的都是老年人的言行,易失去天真、幼稚的本性,经常把孩子关在家里,见识少,可能会导致孩子视野狭小缺少活力不敢面对生人,不会自己处理事物,由于祖辈照料的周全性,容易产生保护过度,放手不足,造成孩子交往上的依赖性,影响独立性的发展。年幼的儿童认知上常有自我中心的特点,在加上隔代父母的迁就和溺爱在与同伴交往中不会了解别人不会改变自己不合理的行为与想法,很难与同伴和睦相处,由于隔代家长对孩子的包办代替形成他们对长辈的依赖而缺少与人交往的方法和策略,如果大多数隔代家长教育的孩子在一起交往问题就更严重,不会主动迁让和尊重,交往问题尤其是幼儿的同伴交往对幼儿一生发展极为重要,心理学研究认为,早期与父母建立安全依恋良好亲子关系的儿童,一般较自信也信任别人,能发展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其社会化发展学会交往是社会化的开端,同伴交往需要的更多的是成人的关心和引导,促进幼儿认识自己发现自己认识别人发现别人从而完善自己。
(三)隔代教育引起家庭内部教育现象的不一致。祖辈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知识结构,教育方式与现代社会或多或少会有差别,祖辈在生理心理上必然带有老年人的特点,而年青父母们对现代教育观念吸收较快,两代人在对待教育孩子问题上经常出现不一致,如父母在幼儿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总引导孩子如何与小朋友友好游戏,与同伴发生纠纷时,比较冷静,注意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而祖辈容易从自己孩子“利益”出发,保证孩子“不吃亏”的教育,很容易使孩子滋长骄横、霸道的不良习性,长期与祖辈生活在一起易造成孩子与其父母的感情隔阂。祖辈们对孩子的爱满足不了孩子的情感需要,从心理发展过程来看,0-5岁儿童最需要的是对父母的情感依恋这种需要,是祖辈们不能满足的祖辈的爱更多在于满足幼儿的生存和安全需要,而对于更高层次的需要――情感归属的需要只有父母才能满足。二 对策
方法一,两代人互相沟通。对扮演子女与父母双重角色的年轻父母而言一定要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与孩子交流,与老人沟通,千万不要放弃自已职责,只要你重视,时间总能挤出来。如周末带孩子外出,睡前讲故事,同时要做到尊重老人,经常和老人聊聊天,讲讲科学养育的新经验,虚心接受老人的指点,买一些科学读物与老人交流体会,帮助老人接受新事物,注意沟通时的语言应尽可能地简化语言,适时改变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和习惯,以对方能理解的方式表达,尽可能减少沟通障碍。
方法二:优化和提升家庭成员的文化知识水平提高自身修养以理性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现代社会压力增多,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为了更好的教育下一代,家长们应多学习教育子女方面的科学知识,多与幼儿园教师沟通避免由隔代家长与教师间的二次语言失真。多开展三代人共同组织的活动,增进了解,在处理孩子问题上,理性分析正确对待,当矛盾发生时,讲出自己的科学道理让对方信服。两代人协商必要可行的家规同时给孩子一定的自由感和独立性,老人们应接受新思想学习新知识区分爱与溺爱的界限。
方式三,用成功的教子经验说服隔代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正确教育孩子,家庭中可以形成统一战线如夫妻之间形成战线以“二对一”逐步说服长辈正确教育孩子,事例法尤其是周围邻居或熟识人的成功教子经验,更有说服力,家长的教育观念是家长以子女为教育对象所具有的教育理念,体现家长对子女的主观看法和认识,它的形成和改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用事实说话是最有利的推动器。
方法四,两代人共同营造一个健康、轻松的家庭环境。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才有利于隔代教育取得双赢,隔代教育并非一无是处,隔代家长们有爱心喜欢孩子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和孩子在一起,他们具有实践教育经验有更多的人生感悟和社会阅历,青年家长在教育观念上都符合社会需要,两代人共同努力,营造孩子美好的明天。
【教育存在问题】推荐阅读:
我国基础教育存在问题06-11
集中教育整顿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07-14
双语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6-23
幼儿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07-12
学前班教育教学论文: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10-27
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07-18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10-18
博白镇一中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工作存在问题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