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策略反思

2025-04-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策略反思(推荐13篇)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策略反思 篇1

语法是一套机械的、可分析的规则;是一种表述意义的方式(way of saying something);是一种功能与意念的表达方式(way of expressing notions and ideas);传统的三维语法观:形式、意义与使用(from, meaning, use)。

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1)。”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法功能,而不是语法形式,强调在语言实践中理解和运用语法知识,而不是仅仅记忆语法知识。在过去的英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是教师注重知识的传授,轻视技能训练;重详细讲解,轻反复练习;重书面练习,轻口头练习;重语法分析,轻语法使用;重掌握规则,轻掌握实例。语法教学要以实践为纲,以技能为核心。新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传统语法教学的某些教学方法和倾向,更新教学理。

初中英语语法是很多初中生的一大学习瓶颈,英语语法固有的单调性,无趣性,复杂性,此外,传统的语法教学以讲解语法规则和语法术语为主,很少联系到实际的语言运用上,不能直接促进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是语法很难被学生接受,因为英语语法没有固定的书本教我们到底该如何怎样样去学习,我们只能在不断的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学过程中摸索适合学生的方法。通过培训,我觉得以下方法可以对学生英语语法学习有所帮助。1)讲故事

故事法可以用于时态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图片或是提供单词让学生接力编故事。例如在学习过去时,老师给予话题Li lei’Yesterday,并准备下列单词卡: open,ring,put on,brush,wash,listen,read,have,go,take,begin,study,do,eat,play等,接着教师说出故事开头,要求学生运用所给的动词的过去式续编故事。激发学生想象力,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故事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2)语法教学情景化

语法教学情景化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设置一些真实性和准真实性情景来感知和运用语法知识。情景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理解信息,触景生情,激活思维。根据新《课标》的指导思想和语法教学,我们可以设置多样化、多功能的语法情景化教学方式。

在讲授新的语言现象时,教师可以尽量利用实物图片、真实的语境、体态语言以及多媒体等手段设置情景,再依次将新的语言材料展现出来,引导学生从中领会新的语法规则,然后教师给学生大量的口、笔实践机会,如两两对话、表演等。在多次语言实践后,归纳和小结有关的语法规则。

在教授现在进行时态时,教师一边作动作一边说含有现在进行时态的句子。例如,教师一边关门一边说:“I am closing the door.”打开窗子时一边说“I am opening the window.”在教室里走来走去说:”I am walking.”在黑板上写字说:“I am writing.”再叫一个学生读书,教师说:”He is reading.”叫几个学生唱歌,教师说:“They are singing.”利用动画课件,教师用 “What are they doing ?”学生回答出动画中正在作的动作。这样一直练下去,学生就会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句型、会话,在实践中运用语法知识。然后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进行时态的构成及用法,使学生能从成功中获得喜悦。3)语法教学活动化

语法教学活动化是指教师把语法规则化为活动, 把教学过程化为交际活动, 在活动中操练和运用语法。活动能调动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和主体意识,使学生对所学语法的理解更加深刻, 对语法的记忆更加牢固。在语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语法规则的内容设计不同类型的活动,比如,猜测游戏 猜测游戏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法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和精力都集中猜测活动上。在游戏中学生增强了对语法规则的感悟能力,总结归纳及活用能力。

4)把英语与规则变成顺口溜或者儿歌,调动学生积极性,如可数名词的复数变化规律[1]: 名词复数有规律,一般词尾加s;辅音字母+y型,变y为i,es;ch,sh真有趣,s,x,es;f,fe真小气,字母v来把它替,es在后别忘记; 字母o来真神奇,有生命来es,没有生命+s.可数名词复数特殊变化规律[2]: 中日好友来聚会,绵羊、鹿、鱼把家回。男士、女士a变e; 牙(齿)、脚双o变双e;孩子们想去天安门,原形后面r、e、n;老鼠本来爱大米,mice, ice和rice.注:中Chinese,日Japanese,好友people.绵羊sheep,鹿deer,鱼fish(这些单词单复数一样)man--men woman--women tooth--teeth foot—feet mouse—mice。5)1.显性与隐性语法教学相结合

显性语法教学往往采用演绎的方法,教师首先解释语法规则,然后引导学生做练习。隐性语法教学采用归纳的方式,学生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和大量的语言材料中归纳出语言的规则。

显性语法教学强调语言形式,却又忽视语言的意义及其使用的倾向。隐性语法教学强调语言的意义及其使用的环境,但却忽视语言使用的准确性。二者各有优缺点,明智之举是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6)在语境、语篇中教学语法

在传统语言学习中,语法基本上是被当作没有上下文的独立的现象来处理的。语法教学只培养了学生在词和句子的水平上的一种抽象的语言能力,而语言的使用都是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的,学生不仅要了解语言方面的知识,还要了解文化背景知识,语用知识和认知策略等知识。语篇教学就是从语篇的形式和内容入手,结合语言运用的环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语篇。不仅注重语篇的形式,更注重语言的功能,让学生建立形式与意义的相连。为此利用具体的教学材料,提供含有某目标语法点的阅读材料,和在练习中进行语法教学,能使其更有真实性。7)通过结构——任务学习语法

目前的语法教学强调在语法规则的教授过程中加入交际活动中,或是在交际练习时加入语法规则教学,以力求在能力的培养上取得平衡:既兼顾规则学习,也兼顾使用语言能力的培养。结构——任务教学模式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语言形态的意识程度。同时,这些任务又是交际性的,因为学生必须参与以意义为主的交流。语法形式就是任务的内容。这样的任务首先向学生提供目的语语法结构的例子,然后要求学生把握这些结构,并从中推断出一定的规则。比如我有一本书和他有一本书,里面的有我要用have ,他有要用has。一本书,书是单数,两本书,或者两本以上就是复数。

8)在听、说、读、写训练中教学语法。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策略反思 篇2

一、明确语法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初中是学生的基础教育阶段。我们都知道,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总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对英语语法的学习同样也必须围绕这一中心点来开展。作为初中教师的我们都清楚, 英语语法的传统教学方式是非常枯燥乏味的。在这种教学方式下, 英语课堂变得沉闷无聊, 学生对语法的学习变得相当被动。逐渐地, 教师的教学热情也很快被磨灭, 这使学生对语法的掌握学习非常不利, 由于英语毕竟不像汉语的学习, 中国学生学英语基本上是没有语言学习氛围的。

二、在情景之中讲授语法

我们都知道, 对英语语法的教学绝对不是孤立的。既然语法的出现归根结底是源于对语句的理解, 那么, 教师完全可以在生活中寻找到类似的情景, 这样更便于对语法的讲解。教师的备课过程中, 一定要勤于思考并且善于巧设情节, 将所要讲授的语法知识巧妙地融入生活中熟悉的场景里去, 尽量能够做到化抽象为具体, 打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课堂。相信在这样的课堂上, 学生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汲取语法知识, 同时也有助于其对语法的记忆。

对情景最简单的初设可以是这样的, 例如在对名词单复数的讲解中, 在对单数讲解后, 可以马上向学生发问, 大家不是都有两个眼睛的吗, 这该怎么说呢?这样, 教师就可以顺其自然地讲下去了。学生也会觉得这样的学习并不是毫无道理的, 是实际生活中所需要的, 这样学习效率自然会被极大地提高。比如在讲现在进行时态、过去进行时态的时候, 就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个自己喜欢或者身边的人, 让学生说说自己昨天这个时候在做什么, 自己想象的人昨天这个时候在做什么?学生可以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下进行语法的学习, 如此一来, 学习效果自然会有很大的改观。

二、在教学中不断总结和讲授语法

作为教师, 我们一方面要有属于自己的教学方式, 另一方面还要逐渐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与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一段时间的讲解, 要让学生自己发现一些规律并且总结出来。例如, 在讲授动词的用法时, 要可以归纳出后面+to形式或者是+ing形式的动词的特征。经过平时的练习, 可以进一步发现此规律或者找到特例, 并且可以对其随时进行补充说明。

三、背诵相关的语句学习语法

对英语语法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 其中通过背诵相关句子来学习也是相当重要的。在句子中学习语法, 不仅能够让晦涩的语法知识点变得更加直观明晰, 而且还可以培养我们对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学生经过长时间对大量例句的分析与背诵, 会逐渐发现句子之间的异同之处, 然后慢慢学会总结出它们的语法规律。教学中可以想出很多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记忆语法, 也可以鼓励学生找适合自己的学语法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分析出句子中语法的规律来, 而且非常有助于我们对语法的了解, 以达到记忆的目的。例如在记忆enough的位置时, 可以跟学生说我们每天都需要“enoughfood”, 我们做事时要 做得或者 表现得“wellenoughorgoode- nough”。这样一来, 学生很容易就记住enough的位置了。

四、用“公式法”讲解被动语态

在英语语法的教学中, “公式法”是最常见也是最方便的一种教学模式, 因此, 我们必须要掌握这种方法。例如, 在对英语语法中被动语态的讲解时, 就可以采取这种方式。由于被动语态是初中英语学习的重点之一,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归纳如下的公式学习方法:第一, 要记住被动语态的基本结构形式, 即be+动词的过去分词 (简写为be+PP.) ;第二, 还要能够学会被动时态的变化。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策略 篇3

针对这两大阻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一来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进行分层教学,促进学生共同进步,二来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让语法教学不再枯燥乏味,使学生在运用语法的时候得心应手。

一、分层语法教学

语法是学习英语的基础,可是因为英语语言方式的不同使得一些学生无法适应,导致语法学习有一定的困难。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语言能力要强一些,能够很快适应。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教师还运用一样的教学方法,很可能导致前面那部分学生跟不上学习的进度,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采取分层式教学法则可以改变这一状况。

分层语法教学即根据学生的资质和能力的差异将其分成三层,能力较强的为第一层,能力中等的为第二层,能力较弱的为第三层,这样,教师在进行语法教学的时候可以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提高教学效率。

比如,在教学一般现在时的时态用法时,对于第一层的学生,教师可以安排他们自学,将不懂的问题标记下来,之后询问老师;而对第二层的学生,教师可以着重讲解一下一般现在时的用法,如在表示经常性或习惯性的动作时可以这样用:I leave home for school at 7:00 every morning。(我每天七点离开家去学校。)在表示客观真理、客观存在的事实时可以这样用:The earth moves around the sun。(地球围绕太阳转。)对于第三层的学生,教师可以先反复讲解一般现在时的适用情况,包括表示经常性或习惯性的动作、客观存在的真理事实、格言警句、现在时刻的能力状态等,让学生先对一般现在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再对其应用进行讲解。

在进行分层语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学习的形式使分组教学更加方便和高效,将每个层次的学生分成小组,教师就可以针对每个小组的情况进行讲解,避免了整体上课出现的层次混淆。

二、应用式语法教学

语法是学习英语的基础,但语法的应用又依托于对英语的应用,因此,引导学生应用英语就成为了熟练掌握语法的一个途径。应用式语法教学主要分为互动式语法教学和实践式语法教学,这两种教学方法都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让学生对语法学习产生主观能动性。应用式语法教学不仅丰富了语法教学的形式,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 互动式语法教学

比如,在教学一般将来时的用法时,教师可以请一组较为优秀的学生模拟一个学习环境,通过互相讨论的形式传递知识。如每个学生说一种一般将来时态的适用情况,那么一个学生就会说,一般将来时最常见的是用shall和will,其中shall用于第一人称,will用于各种人称,如,Which paragraph shall I read first?我应该先读哪一个段落呢?和Will you be at home at seven this evening?你今天晚上会七点到家吗?另一个学生就会举出一般将来时态的另一种情况,如表示主语的意图,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omorrow?你明天做什么?或者计划要发生的事情,The play is going to be produced next month.這个演出将会在下月上演。一般将来时的用法还包括表示有迹象要发生的事,be加不定式以及be about to加不定式。在小组模拟学习的过程中,小组成员能通过讨论交流巩固知识;也可以举手提问,请教自己不懂的问题,在互相沟通、应用句式的过程中应用语法。

又比如,在讲解不同时态的区别时,教师可以以一个喜欢打篮球的学生为例,让他介绍自己,I play basketball every day,我每天都打篮球,这是一般现在时态。那么有学生就会说He just played basketball,他刚刚打过篮球。这是一般过去时。有的学生还会说,He is going to play basketball,他马上要去打篮球。这就是一般将来时。这种一个动作的不同时态的应用可以充分展现不同时态之间的区别,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时态的用法,在应用的时候就不会混淆。

2. 实践式语法教学

实践语法教学主要表现在对整体英语的应用上,要从听、说、读、写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应用能力。在进行听力练习时,教师可以选取纯正的英语发音录音带,在课前让学生通过听力练习预习课文。对读和说的口语练习,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口头作文,让学生通过对话、表演、娱乐等各种形式进行沟通交流,完善口语学习。在写作练习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实践后写作,根据现实生活来写作,传达真实想法;也可以鼓励学生参加英语写作竞赛,让学生在写作中运用英语,从而掌握语法知识。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策略反思 篇4

江西省新干县城北学校

聂健如

【摘要】:本文针对现行英语课堂教学中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并探讨了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法教学,问题,方法

一、新课程背景下英语语法教学理念上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在我市进行了三年,大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转变,但许多教师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弱化语法教学的倾向。尤其是在公开课或优质课中,教师设计的活动,一项接一项,好课的标准大多为能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浓等。讲语言知识可能会被认为新课标没学好,缺乏与时俱进的理念。

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1)。”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法功能,而不是语法形式,强调在语言实践中理解和运用语法知识,而不是仅仅记忆语法知识。在过去的英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是教师注重知识的传授,轻视技能训练;重详细讲解,轻反复练习;重书面练习,轻口头练习;重语法分析,轻语法使用;重掌握规则,轻掌握实例。语法教学要以实践为纲,以技能为核心。新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传统语法教学的某些教学方法和倾向,更新教学理念,并不是要完全放弃语法教学。

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

教师要明确语法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掌握语法学,而是为了取得学习目的语的工具,为了更好地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为了交际而教语法。事实上,语法学习是语言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学生综合语言

S1 and S2: It’s ours.如果教师指着教室直接问,学生的注意力不会如此集中,积极性也不会如此高。

又如在教一般过去时,教师要先向学生呈现一两个短小精悍有趣的故事,每段语篇中包含一些一般过去时的句子,然后就语篇进行回答,在此基础上讲解语法规则,这样让学生在感悟中不知不觉地学习语法,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率。

(二)在游戏中教学语法

初中生由于年龄特点,都喜欢做游戏。在游戏中运用所学语法知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现在进行时的时候,我把主语、动作写在纸条上,如Tom, fly a kite.把这张纸条给一个学生,并要这个学生到讲台上向全班学生What is Tom doing? Guess!其他学生举手向讲台上的学生。Is he playing basketball /Watching TV/…?如果学生答错了,说:No, he isn’t.猜对了说:Yes, he is.然后教师给猜对的学生另一张纸条继续做游戏。如学生实在猜不出时,可要学生向台上的学生,What is he / she doing?学生回答He / She is …,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一些图片,而图片里的动作被遮住了来做这个游戏。通过这个游戏,学生很好地操练了现在进行时的一般疑问句,而且课堂气氛相当热烈。对其他时态的一般疑问句,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

(三)在完成任务中教学语法

新课程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目标,积极主动地学习。采用任务型进行语法教学,一定要在学生了解相关的语法项目的结构及其常用功能后进行。教师设计任务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将抽象的知识融入真实的生活情景中,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可以改变目前语法教学中过于重视语言形式而忽视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弊端。例如《新目标》英语初一第10单元,学习情景动词Can的用法,我设计一个任务,对学生说,学校打算派我们班5名学生去南昌参加才艺表演,B:Yes, dear.A:Did you buy a hamburger for me? B:Of course.A:Who is the dress for? B:For your mother.A:What the did you buy for Mum? B:Some books.A:What did you buy for yourself ? B:Some tea.Don’t ask too many questions.It’s time to play the piano.A:All right.Dad.(钢琴声起)

因为是教师和女儿自录内容,学生很感兴趣,而且对女儿能说这么好的英语感到佩服。所以学生听的专心致志,在师生、生生就对话内容用英语进行问答时,学生们热情高,有话可说,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更深刻地体悟到一般过去时的用法。

课程标准的新理念,要求老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一定要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特点。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突破口,把语法教学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将语法教学与学生听、说、读、写等技能训练结合起来,将语法内容自然而然渗透其中,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参考文献】

1.郑丽,2006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J),中小学外语教学(12)2.文亚光,2007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理念与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4)3.教育部2001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反思 篇5

黄秀珍

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是困扰广大师生的一个难题。语法是一门语言的使用规则,在语言学习中,学习语法是基础,而且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教师在教授语法知识时,更要充分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把英语语法的学习变成学生学习的英语的中最有吸引力的部分。

那么,高中教师怎样教授语法知识呢?我们不防就两种教学方法进行一下对比,传统的语法教学采用演绎法。即教师把语法规律按照一定摸式呈现给学生。例如教师在讲授虚拟语气这一语法现象时,首先把语法规则板书:

一、什么是虚拟语气。

二、由if引导的虚拟条件句中,从句谓语用过去时,be动词用were,主句谓语用would(could,should,might)do。随后,教师分别举了几个含有虚拟语气的句子。最后教师让学生进行练习。这种演绎的教学方法受到批判的因素是:

1、教师 “不累”。即教师从备课到教学,几乎少动脑筋。教学方式比较守旧和僵化。

2、学生 “机械”。即学生被动而机械地接受语法知识死记条条框框。这和高中生活跃的思维和年龄特征是格格不入的。

3、课堂 “死水一潭”。因为演绎法以教师的说为主,缺乏师生互动关系,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这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与演绎法相对的是归纳法。归纳法与演绎法全然不同,即经过老师的启发,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总结规律。同是在讲授虚拟语气,首先教师口头造了一个句子:If I were a bird, I would fly in the sky.(假如我是一只鸟,我就在天空中飞翔。)“此时学生好生奇怪:主语是I,be 动词却用were,通常情况下是用am或was。于是大家疑惑一阵就纷纷发言了:老师,怎么用were,是不是弄错了。这样,教师就把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随后老师进行解释:这就是虚拟语气的句式结构要注意谓语动词的变化。教师再举几个例子让学生探究和合作学习。最后,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意义的练习。于是学生对虚拟语气这一语法现象有了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这就是归纳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符合新教材教学特点,归纳法使教师不得不大大增加自己的知识,而且进行充分的备课。“备课”甚至可以认为是“想课”。思考怎样教好 1 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英语语法时,如何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思考的过程,是一个花时间和精力过程。一个聪明睿智的教师,会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备课上。

在注意语法导入的同时,让学生全方位学习英语语法也是更加重要的。结合新课程教育理念,突出一个“新”字,要成功进行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应做到以下七点:

1、提醒学生预习。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是一种有效的接受知识的手段。是一种让学生把瞬时记忆转变为长时记忆的一种方法。在导入一个新语法之前,把预习当作让学生必做的家庭作业。

2、注意传授语法知识的量度。例如在传授“定语从句”这一语法知识时,它涉及的内容多而杂,教师不可能在一节课全部让学生融会贯通,“填满”为止。在第一课时,教师只需讲定语从句的概念、结构、以及关系代词which, that, who, whom;关系副词where , when, why 至于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具体用法和特殊用法,可在下几节课中去讲解。

3、注意反复。讲完一个语法知识点后,教师要在课堂上让学生反复练习,从而唤起学生的记忆。

4、在语法练习中让学生体验成功感。这体现在作业和测验的设计上。学生掌握什么,教师就让他们做这方面的作业。学生会什么,教师就测验什么。让学生体验了成功感,当然他们就对这种语法现象充满自信,从而为以后更深层次的知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5、注意学生的异体性。“异体性”即个体差异。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传授方法和指导方法。练习难易要适当,要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学有所得。

6、注意提问时的辅助与提示。无论是在提问,练习或是表演当中,教师都应给予学生适当的提示,让他们连续正确地把内容表达出来。而不是去中止或是打断或是过早评判学生是否具有回答这个问题的能力。

7、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我们应明白英语是一门语言,只有在应用中才能提高语言能力。教师在课后把刚学过的语法应用到交谈中去。在练习当中巧设问题情境,避免学生机械练习,进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练习。

英语语法专项被动语态的教学反思 篇6

1、正确理解教材本节就是要让学生回顾被动语态,由汉语学过把字句、被字句引入,加深对被动语态的理解。

2、实证地分析学生情况我们的学生来自偏僻的.农村,英语基础较差,但有学习的`热情,有上进的决心。

3、清晰地确定与表述课时目标。

4、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练习得出结论。

5、对教学重点难点或需要注意的地方教学强化。

但是还有些地方值得改进:

1、没有注意对个别差异较大的同学个别指导。

2、有点注重完成课时内容,没有注重尽量关注每一个学生,没有注意对沉默和边缘的学生予以特别关注,而是更多地关注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的完成。

3、学生课堂反映不够好。

浅析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策略 篇7

一、善设情景, 使语法学习更生动

情景法是借助体态语、演出等, 使用图片、多媒体和实物等具有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 创设一个真实生动的情景。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语法教学的枯燥性和单一性, 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引发其学习兴趣, 还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一般现在时的教学中, 以每天的作息活动为情景, 给出提示动词:get up—have breakfast—go to school—have lessons—have lunch—chat with classmates—have lessons—do afterschool activities—go home—do homework—go to bed, 同时利用道具钟, 进行问答。在学生和学生之间问答前, 可以先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问答, 并且板书主要句型:What do you do...?What does she/he do...?Do you...?

问答的时候要求学生辅以适当的动作。以第一个情景“get up”为例, 可以这样设计:学生A问What do you do at 6 a.m.every day?学生B一边做动作一边回答:I get up at 6 a.m.every day.学生A再问其他学生:What does he/she do at 6 a.m.every day?其他同学再做出回答:He/She gets up at 6 a.m.every day.学生A再提问学生C问题:Do you get up at 6 a.m.every day?学生C按实际情形作答。“get up”以下的情景, 还可以适当变换练习方式, 比如分成4人小组先练习, 然后请小组到台上表演情景等。这样, 在整个问答中, 辅以时间、动作, 并且联系实际地创设了合理的情景, 同时, 把一般现在时的第三人称单数以及非第三人称单数, 陈述句、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都练到了位,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这一语法点。可见, 情景教学, 使语法学习变得真实生动, 学生学得快, 记得牢, 用得活。

二、勤编口诀, 使语法学习易记忆

编一些便于记忆的语法口诀可以让枯燥、难懂的语法知识变得活灵活现, 生动有意义。比如:感官使役动词在主动和被动语态中的用法是一大难点, 有人编了这样的口诀:一感 (feel) , 二听 (hear, listen to) , 三使 (make, let have) , 四看 (look at, see, watch, notice) 这些动词真奇怪, to在句中像妖怪;主动句里它走开, 被动句里它回来;动词let要除外, to词可来可不来。这个口诀, 方便了学生记忆。再如动词不定式 (to do) 的用法, 很多同学在否定等形式中屡屡犯错, 如果编个口诀, 记忆起来也方便了很多:不定式, 有标记, to与动词连一起;not加上不定式, 否定结构要牢记;疑问词与不定式 (what, where, when, how等加to do) , 构成短语有意义。

三、善用归纳, 使语法学习趋完整

现行教材采用循环式编排语法项目, 把同一个语法项目分层次、分阶段地呈现在教材中, 这对学生理解和巩固语法知识是有利的, 但却割断了语法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语法知识, 甚至会造成旧知识对新知识的干扰。归纳法即教师先向学生逐步渗透具体的语言现象, 然后让学生观察分析并找出规律, 归纳和总结出语法规则, 使语法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理解和掌握。这是我们在语法教学时比较常用的方法。例如在时态教学中, 先列举大量的例句, 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并进行归纳, 这样学生很容易就能归纳出时态结构公式, 如:现在进行时am/is/are doing、过去进行时was/were doing、一般将来时will do或者am/is/are going to do、现在完成时have has done等等。总之, 用归纳法进行教学, 学生通过接触具体生动的语言实例, 积极参与寻找某些规律, 容易理解并记住某些结构以及他们的用法。四、巧设话题, 为语法学习添活力

在语法教学中巧妙地设计话题, 可以使学生“为用而学, 在用中学, 学了就用”, 可以使语法课充满活力。以一般现在时的教学为例, 借助刚才的情景教学, 学生对一般现在时在口头表达这个层面上已经掌握得相当不错了, 但是在书面表达这一层面涉及甚少。可以这样设计话题:What do you do every day?What does your friend do every day?Can you write a short passage to tell me about your daily life?借助于教师给出的提示词以及刚才的问答, 学生以两人一组的方式, 可以把自己和朋友一天的生活都写出来了。这样的写作, 学生会觉得非常轻松自如, 而且也会注意到不同人称中动词的变化。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改进策略构建 篇8

一、英语语法教学现状

前段时间我在听英语课,发现教师针对语法教学,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执教者在讲授《our world》的教学过程很简单,起初范读了课文,然后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之后把生词找出来给学生逐个讲解,最后是翻译课文。一节课下来,学生能接收到的知识,就是单词和课文的翻译。

有些教师在初中语法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机械化的模式教学。有一些教师会把一些句型句式变成数学公式那样,让学生死记硬背,然后在组句子的时候,机械套用,致使句子漏洞百出。如在教“forget to do”这个句子时,有些教师为了让学生学会运用这个句式,让学生这样造句:I forget to have supper。其实此句的用法是错误的,忘记已经做过某事的说法应是:forget doing sth 所以正确的说法应该是:I forget having supper.可见教师的教学应该具有灵活性。

二、渗透初中英语语法的教学意识

在当前英语语法教学现状中,教师存在着一些观念上的差异。很多教师认为,语法学习并不重要,语法教学就是为了应付考试,但事实上,语法教学是很重要的,那么在课堂中进行英语语法教学有什么重要性呢?

1.脱离了英语语法的英语知识是没有实用性的,无法架构英语的大厦,学生学到的英语无法灵活组合,不能够学以致用。

2.语法往往存在于课文当中,能够让学生深刻理解文本,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英文写作能力。

作为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语法教学观,改变应试教育的看法。

三、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教学方法,并通过不同的方式改进英语语法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教学方法单一,不能让学生有新鲜感,所以根據多年经验,还有基于对初中英语课程标准的理解,现提出几点行之有效的英语语法教学方法。

1.游戏法

在教学中,不少学生对死记硬背的语法知识头疼不已,如果采取游戏教学的方法,则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由于做游戏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所以面对枯燥无味的初中英语语法知识时,教师可以用做游戏的方法进行教学。

如在讲授“there be”句型的时候,我让学生制作一个盒子,并在里面装上几个物品,例如一支钢笔,然后采取让同学们传盒子的方式,哪位同学拿到盒子就可以打开,然后用“there be”句型进行猜想,但必须要用“there be”句型说一句话,说清楚盒子里究竟装的是什么。

2.师生换位法

初中生已经有了独立学习的能力,而传统的“先教后学”的教学方法很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自学能力,初中英语语法的教学可以尝试角色互换,让学生当教师来进行教学。

在课前自学环节,学生搜集和本节课有关的资料,可以是老师上课的讲课资料,也可以是相关的文献资料,然后在进行适当的归纳和总结,教师进行监督和评论,切忌对学生的成果置之不理,若发现学生搜集错误的信息要进行修正和点评。等学生搜集资料之后,就进入讲解环节。也就是最核心的环节,这个环节意味着学生应该扮演教师的角色,为其他的学生讲解初中语法的知识了。学生在为其他的学生讲解语法知识时,教师又扮演者什么样的角色呢?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评价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要打断学生的授课,以便影响学生的讲课效果。

在教学评价环节,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发现讲解学生在授课的过程中的差错与问题,进行课堂探究和交流,并及时进行更正,通过教学评价,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以及学到的知识,进行分享和互动。与此同时,我针对学生的一些教学知识上的错误,或者是误区,进行点评而后补充授课。

比如形容词和介词的英语使用中,汉语可以作谓语,像这样的句子“太阳红时,他在教室里。”学生受母语影响.常把以上句子译成:The sun red. He in the classroom.在讲课中,授课学生就无法将这种语法讲解清楚。我作为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重新查阅资料,并进行补充讲解,让学生将英、汉两种语法现象作比较,并且强调一般情况下的英语语法特点:动词作谓语,在没有动词的情况下,形容词、介词、数词等前面要加上动词be共同构成谓语。这样通过我的补充讲解,学生就会通过对比,既摆脱母语的干扰,又利用母语的影响,使记忆和理解更加深刻,强化学生的认识。

总之,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使语法教学不再“枯燥”,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语法知识,只有这样,新课改下的英语语法教学才能在英语教学的全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思考 篇9

在实际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真正地促使母语发挥正迁移的作用,帮助学生的英语语法学习,教师所做的第一步工作便是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和归纳,找出汉语和英语的语法相似处,这是为了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能够有效地运用母语的理论基础。比如说,在讲解完初中阶段的所有英语词类之后,教师便可以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所学过的语文知识,将汉语和英语中的词类分类分别地进行总结。然后,在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教师便可以要求学生找出英语系统和汉语系统中词类的共同之处。通过比较,学生便可以马上发现,在汉语系统和英语系统中,词类的划分基本一致,如都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等。另外,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该进一步指导学生探究不同之中的相同,即汉语系统和英语系统中不同的词类是否有相同的用法等等。这样,学生便可以发现叹词在英语句子和汉语句子中都可以做独立成分等等。总之,在第一环节,教师和学生要共同做教学和学习中的有心人,只有将两种语法系统多比较、多归类,才能发现他们之间的相似之处,从而能够为接下来的运用做好准备。另外,在指导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的一点是这些语法知识较为抽象,对于初中的学生很难理解。因此,教师不能一味地对他们进行灌输,而应该先给与学生一些恰当的例子,并这样指导学生 第二,利用母语正迁移作用帮助学生学习英语中的特殊句型。

对于很多初中学生而言,掌握英语中的特殊句型有一定的难度,也无法有效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便可以在帮助学生找出汉语和英语语法相似处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利用母语正迁移的作用强化学习英语中的特殊句型。比如,倒装句的用法是初中英语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的语法点。在讲解这一语法点时,教师便可以首先为学生展示一组运用倒装结构的汉语句子,如“刚刚又跑出来一个小孩儿。”“昨天剩的饭,今天不用吃了。”等等。紧接着,教师便可以指导学生将其改为正确的语序,即“刚刚一个小孩儿又跑出来了。”和“今天不用吃昨天剩的饭了。”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便可以理解倒装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为学生展示一组运用倒装结构的英语句子,如“Therearealotofstudentsinthisschool.”和“Herecomesthebus!”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将汉语中倒装的知识进行迁移,从而得出这两个句子的正常语序,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英语中的倒装现象。

第三,利用母语正迁移作用强化学生对英语中相关语法点的理解。

在传统的初中英语语法课堂上,很多学生只是对教师讲过的语法点进行死记硬背,而没有真正理解每一个语法点相关的含义。然而,如果在实际的语法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充分利用母语的正迁移作用,将会极大地促进学生对英语中相关语法点的理解。也就是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汉语中所学的知识进行迁移,用来理解英语语法中的知识,这样可以使得理解更为容易,掌握起来也更加方便。比如,当教师在讲解英语中的五种基本句型时,为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每一种基本句型的基本构成和所表达的含义等,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让他们共同讨论语文中所学过的基本句型的种类,再将语文的基本句型和英语的基本句型进行对比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在汉语的帮助下,学生便可以较为容易地理解每个基本句型的句子成分,以及句子成分功能等等。

结语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论文 篇10

【摘要】本文笔者根据多年的时间探索,总结出几点关于英语语法学习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语法教学 创设情境 讲练结合

自以来,英语学科更换了新教材,每个单元内容都贴近生活,而且图文并茂,学生们比以往更容易进入学习情境。但几个单元的讲解下来,本人发现英语语法教学仍旧相对枯燥无味,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也是一知半解、稀里糊涂,甚至很多学生对英语产生了厌学的畏难情绪。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我也总结了不少有关英语语法学习的教学方法。

一、逐步渗透,自然习惯

对有些语法项目,教师不必大讲特讲,而只要把规则教给学生就行了。教师需要做的事就是设计各种情景,为学生提供使用这种规则的机会。例如,在英语学习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致性原则。让学生明白记住类似于“I am、Youare、He/She is、We are、They are”这样的搭配,不要在使用过程中写出或者说出“I are、I is”这样的错误结构。

又比如,动词在一般现在时的第三人称单数后时词尾加“s”,名词复数时词尾加“s”。学生在这两方面常常出错,并不是教师讲得不充分,也不是学生不理解,而是学生使用这两条规则的机会太少了。教师讲上几十遍,不如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练上几遍。经常练,反复练,单项强化练,综合反复练,这样学生才会逐步形成习惯,掌握该语法。

二、创设情境,形象直观

有的语法项目用汉语叙述很难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用画片、实物、表演等使其形象化。例如,教师在讲到英语的形容词和副词有自身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时候。可以采用一些学生们身边最直观的东西和现象。

拿一个简单的英语单词“long”来说,教师可以准备三把长度不一样的尺子,取出其中的两把,问学生:“Which islonger?”学生肯定会说:“The first one is longer thanthe other one.”然后教师把三把尺子全部拿出来,问学生:“Now,which is the longest?”在这样的一问一答和直观的感性认识中,学生们自然明白了形容词本身有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形式。同样,在说明副词使用中也有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区别时,教师也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比如,可以拿来一张画有三辆不同速度的汽车的`图片,问学生两辆之间谁比较快,再问三辆之间哪辆跑得最快,学生也就明白了副词“fast”也有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形式。以上的讲解演示完,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自己仿照教师的形式来造出同样形式的句子。在举一反三的过程中,学生们就能学好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和最高级,同时也能感觉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三、提炼句型,列出公式

对有的语法项,教师采用句型或公式套用的方式比单纯讲练效果好,而且节约时间。比如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等,教师可在列公式以前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例句,列公式时同时讲清各部分的语法功能和意义。

例如:Give+sb(某人)+sth(某物)Give me a book.

Give+sth(某物)+to+sb(某人

Give a book to me.

理解以后,学生就可进行套用。并进一步在教师设计的情景中运用。学生使用熟练以后,模式便牢牢地在学生头脑中定型了。最后安排学生仿照两个例句做造句书面练习和口头练习,在大量的练习中,学生们对句子结构产生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这样,就能够在实际运用中发挥自己的语言能力,达到较好的表达效果。

四、英汉对比,讲练结合

“英、汉对比”在中学英语教学中也应给予一定的关注,因为英语语法和汉语语法实际上在互相影响着,学生也因而自觉不自觉地在对二者进行着比较。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就有必要进行适当的英汉对比,使学生理解二者之间的差异,有意识地避开干扰。比如,汉语的形容词和介词都可以作谓语,如我很高兴。他在家里。我国学生受母语影响。常常把以上两句译成:I very happy.He at home.

如果教师把英、汉中的这两种语法现象作一下比较,并且强调英语中一般情况下动词作谓语:在没有动词的情况下,形容词、介词、数词等前面要加上动词be共同构成谓语,学生就会触类旁通,造出正确的句子。

通过对比,教师可帮助学生既摆脱母语的干扰,又利用母语的影响。而无论是摆脱还是利用,都可以使学生的记忆和理解有所依附,深化学生的认识。

五、意识提升,及时点拨

意识提升的本质就是让学生自己研究语言素材,发现语法规则和语言的用法。为此语法教学还要精讲多练,教师要对学生及时点拨,帮助他们在练习中领悟。下面我就如何在语法教学中使用此活动举例加以说明:1、观察比起打篮球来,我更愿意踢足球I would rather play football than(play)basketball.

I prefer football to basketball.

I prefer playing football to playing basketball.

通过观察,学生发现这些对话都表示含有与…比较,更愿意…的意思,并且注意到它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2、讨论

再次呈现一些句子,通过讨论,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规则,形成对于该语法结构的进一步认识,通过这一步,学生总结出“would rather…than…”and“prefer…to…”后面接着是什么词,并懂得如何使用它们。

3、练习

在这一步骤,学生进一步练习它们所观察到的和所理解的语法结构。可采取如下设计:用would rather…than…或prefer…to的适当形式填空:(1)My father go swimming goboating.

(2)I_____staying at home______going out.

(3)Miss Zhang______tea______coffee.

(4)Joan______sleep______listen to music.

(5)The boy______walking______cycling.

这个练习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如何正确使用该语法来表达意思,以促进知识从吸收到内化。

当然了,语法教学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需要我们去实践,去创新,想方设法用实践来检查效果。没有十全十美的教法,只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不断加强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才能让自己的教学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7.

[2]钟启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有效策略刍议 篇11

一、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学生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有着重要意义。语法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只有这个基础打牢固了,学生才能有效提升英语素养。具体而言,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功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如果积累了一定量的语法知识,就能掌握语言运用的规则,就可以用英语准确地进行表达,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就能得到显著的提升。2.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许多学生在英语写作的过程中不知道如何动笔,其实,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的英语语法知识欠缺。语法知识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只要有了足够的语法知识,就能够选择合适的句式进行写作,写作能力就能得到显著的提升。

二、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有效策略

语法教学对于学生学习英语、应用英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英语语法教学,同时,也要认识到语法教学对学生而言是有相当大难度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有效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法的积极性,还要研究语法教学的有效方法,以提高语法教学的效率。下面,我们来探讨英语语法教学的两种有效策略:

1.情境教学法

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的学习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学内容的趣味性,因此,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在进行语法教学时,要尽可能地通过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来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语法教学的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优越性已经被大多数教师认可,它能够通过生动的画面、声音,展示动感性强的教学内容,从而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使学生有效地掌握英语语法的重难点。比如,在教学介词in, on, under, behind, near, at, of的用法时,教师就可以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它们的区别,学生通过直观的画面,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能有效地掌握这些介词的用法,学习效果比传统教学法要好得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有效地掌握教学内容。

其实,创设情境的方式还有很多,比如,让学生边模仿边学习有趣的例句;或者通过角色扮演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之后对知识加以应用等,这些方法都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法的积极性,促进学习效果的生成。

2.任务驱动教学法

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布置相应的教学任务,使学生通过各种任务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思考、探究、协作,学生的思维和认识能力都能够得到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能够得到发展,自然学生的知识也能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这对学生的语法学习,对学生的整个英语学习,对学生所有的学习活动,甚至对学生的未来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应用。

教师在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语法教学时,要建立一个连贯的系统,通过这个系统使学生找到学习的诀窍,从而使学生有效地学习语法知识,获得全面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能够有效地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的过程中有众多的的选择,其中应用较多的是调查性任务设计、表扬性任务设计、探究性任务设计,以及综合性任务设计。这几个教学方案有一个共同的内容,就是都需要进行活动任务、活动目的、语法任务、语法技能方面的设计,这几种方案操作的具体过程是不同的,教师要针对不同题目进行不同的方案设计,使学生在能够有效地完成任务的同时提高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

以探究性设计为例,教师设置任务是掌握a / an / the的用法。教师可以通过填写表格的方式引导学生完成任务:This is____cat. It’s____English book. His father is____worker. Who’s ____boy in the hat?在這个过程中,学生就需要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方式,掌握这几个词汇的区别。这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探究能力才能够得到发展。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策略反思 篇12

一、引导学生在有效表达中“发现”语法

对于学生来说, 其创新能力的培养最大体现就是能够在学习句型中善于发现或“有意”发现。这种发现乃至运用, 某种意义上讲, 也是学习的一种方式。对于学生来说, 能够迅速通过“肢解”该语法, 并从中发现其语用中的规律性, 并且能够及时进行自我归纳和总结, 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迅速熟悉并掌握英语语言表达, 而且还能通过英语句型结构洞察其英语语言“根本”, 从而真正学会“发现”, 最终能够驾驭英语。

针对学习牛津英语8B Unit6 这一单元语法, It is +adjective + for/of somebody to do这一句型, 教师没有进行分析, 而是给学生出示两个典型病句:It is difficult of us to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well. / It is so kind for you to help me with my English studying.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相对而言, 这两个句型病因比较常见, 教师稍一点拨, 学生就能理解其具体用法。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 自己去总结这种句型的特征以及其意义。教师接着引导学生进行实际训练。笔者就曾以同桌为单位, 或者小组合作进行训练, 用句型来具体描述教室里的事和人。比如It’s very warm-hearted of him to help the students who have difficulties./ It’s very important for us to listen carefully in class.这种探究性学习, 不仅可以启迪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而且还能引导学生深入语言结构内部进行分析, 有利于提升他们的语言素养。

二、引导学生在对话互动中“感知”语法

不容否认, 有趣的课堂活动必然会让学生学习激情更高。而对于英语来说, 最好的方法就是对话, 可以是生本对话, 或者是师生对话, 生生对话, 等等。在具体对话过程中, 教师要及时跟进, 注意学生对话内容的完整性以及规范性。具体指导可以是对话前, 通过提醒句型的方式进行, 让学生对基本句型乃至其中语法有所了解;还可以在学生即时对话中强化指导。

比如针对牛津英语9B Unit1 中Grammar这一板块关于Using“can/could/may/might”to talk about permission, 笔者据此引导学生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想象, 然后通过游戏模拟对话情境, 其中有一组这样的对话:

Son: Mum, could I play with my friends outside now?

Mother:I am sorry you can’t. You can’t play with your friends until your homework is finished.

Son:Could I do my homework later?

Mother:Sorry, you can’t. You should finish your homework right now.

对于英语来说, 单词与句子是构成其表达的重要因素。由于学生缺乏英语语言环境, 对于一些比较难懂的、深奥的语法知识, 往往只是通过日常对话有所接触, 但那是破碎的, 缺乏系统的。这就要求教师重视英语教学中的语法知识, 尽可能通过对话互动, 引导学生能够从简单到困难, 从典型到一般去接触语法, 并在对话中进行互动, 在互动中习得语法知识, 打好语法基础, 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奠基。

三、引导学生在情境活动中“领悟”语法

对于情境创设来说, 主要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而对于语法来说, 更需要无数次运用才能深入理解掌握。如果单一讲解, 或者教师直接分析其结构, 就会使学生对英语失去兴趣, 无法做到融汇于胸。因而, 在情境活动中, 必须结合需要及时使用可输入材料, 创设学生生活情境, 同时还要让材料及时呈现明显语法特征, 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具体语法探究以及运用中理解表达。

比如针对Grammar这一板块中there be的语法知识, 教师先给学生出示动物园布景图, 并用英语进行介绍, 接着让学生回忆教师所述并画出简易图, 然后再根据简易图来回答教师问题。这样通过描述位置以及具体对话, 学生能够熟悉there be这一语法特点。这里, 教师可以这样表达:There is a monkey on the top of the hill.There is a colorful fish in the river. Next to the big tree, there is a giraffe. What’s on the tree? There are two birds. Is there a monkey on the next tree?Yes, there is. There aren’t any elephants besides the hill. There is a bear on it . 当学生回答完问题后,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上述程序描述自己的房间, 然后以同桌为单位进行描述, 这样反复训练, 在语境对话中强化对there be的认识, 从而彻底理解并掌握这一语法知识。这里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语法情境, 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语法表达习惯。

四、引导学生在游戏竞赛中“驾驭”语法

对于英语语法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游戏竞赛的形式, 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及学好语法的兴趣, 从而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对语法有更完整的理解。相对而言, 通过游戏竞赛渗透语法活动, 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游戏的时候, 学生地位是平等的, 当然最关键的是能够引导学生通过口头表达或者书面表达, 渗透相关语法知识。笔者就曾针对“过去进行时”设计过一个英语竞赛游戏:

目标:掌握“过去进行时”构成, 并能够在表达中进行运用。

时间: 5 分钟左右。

材料:一个学生手中要有一张白纸, 另外准备优胜者奖品5 个左右。

游戏过程:

1. 出示题目:What was your father doing from 7 to 8last night? 请学生先在白纸上写下自己的答案;

2. 明确竞赛要求, 即Have a guess: What was his/her father doing from 7 to 8 last night? You can only use Yes/No to answer questions;

3.以小组为单位, 请学生依次拿着白纸走到讲台上, 然后小组其他成员按照要求进行提问, 即Was he...?而这个学生必须按照要求进行回答, 即Yes, he was.或者No, he wasn’t;

4.能够猜出其内容的, 可以获取奖品, 如果全班学生都没有猜出, 则教师引导学生公布答案, 其奖品由站在讲台上的学生获得。

一般来说, 语法教学相对枯燥, 但是通过游戏却可以将其变得生动, 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法, 并且最终能够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会运用语法, 从而最终驾驭语法, 真正提升自己的英语语言素养。因而, 采用游戏方法, 将语法教学融入游戏之中不仅可以有效巩固所学语法知识, 而且还能最大限度激发他们的兴趣。

虽然情境创设对于英语语法教学有很多帮助, 但是在教学中, 很多教师理解不够, 或者说准备不够, 从而导致语法课上情境创设如同虚设。对此笔者认为, 在语法课堂进行情境创设还须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关注环节流畅性。对于情境创设来说, 需要有个清晰的线索, 流畅的教学环节, 只有做到能够有序引导, 逐层展开, 这种设计上的流畅性, 可以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其语法内容, 掌握具体规则, 从而在有效运用中不断提高对语法知识的运用能力。

2.关注内容完整性。课堂上情境导入可以为学生进入并深入学习环节做好铺垫, 以利于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因而, 教师需要注意一节课的情境设计的完整性、有效性、系统性, 从整个课堂的高度来谋划, 而不是呈给人们一个片段性、零碎性的课堂。

3.关注目标递进性。针对语法教学, 需要依托语言情境, 引导学生熟练掌握语法规则。同时, 还须注意情境对话中, 内容要与语法结构相吻合, 能够把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细化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中, 这样从简单到困难, 从一般到复杂的教学过程, 最终能够保证学生顺利完成整个教学目标。

试谈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突破 篇13

摘 要:学生在学校里学习英语,其目的不是为了得到满意的分数。新的教育理念已经讲明,英语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实践能力。除了掌握大量的英语词汇,学会基本的英语语法,也是学生提升英语应用水平的必要途径。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法;突破

英语语法对学生来说,实在是个无趣的学习内容,无论教师怎么强调学习语法的重要性,学生依然对语法感到单调、乏味和困惑。虽然,英语的语法教学不再如过去那么突出的强调,但,淡化英语的语法教学,显然是没有尊重语言的学习认知规律。

在语法教学时,学生学习吃力,教师教着费劲,课堂氛围不容易活跃、教学效率难以保证,老师也感觉上课没劲。既然不能放弃语法的教学,那么教师就应该在教学上寻求突破,将英语语法的教学质量、教学效率提升上去。下面,是我的一些想法。

一、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语法的重要性

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学生的配合,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意愿,教师再怎么努力也是枉然。

教师可以给学生有意设置一些难题,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斗志”。如,我请他校的英语教师装作一位中文很差的华裔来教室,我则故意晚到一会儿。这位教师一进门就对学生说:“I wanna find teacher YANG,Who knows where?”然后就是?c学生边比划边说,学生还是真想帮助她,就是无从开口。这时,我才出现在教室,用英语和那个教师进行了流畅地交流。

之后,我就引导学生,通过这件事应该明白,英语是现在全球化趋势下必要掌握的生活技能,不好好学英语,就像现在一个人不懂电脑、不会用智能手机和计算机一样,只能当社会的边缘人。我还将英语的语法比作一株植物的根,如果植物没有根,什么花呀、果呀、叶子,什么的,就不可能存在。

通过这一系列的引导,从意识上实现了英语语法教学的第一个突破。

二、构建英语语境,突破潜意识

其实,我们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困难是缺少必要的英语学习环境。我们都知道,学生从小生活在汉语环境下,没有人刻意去教他记什么中文的“主谓宾、定状补”,但都能熟练而准确地使用汉语,这就是语境的力量。

教师想办法将枯燥的语法知识放到丰富多彩的英语语境中,潜移默化地将这些知识印记到学生的潜意识当中,虽然他们可能说不是理论依据,但可以正确地使用,这不正是契合了英语注重实践应用的教学目标了吗?在学生掌握了应用技能后,再回头进行语法的理论总结归纳,就如学生学习语文的顺序一样,先用后教,学习效果一定会得到突破。

构建英语语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总的理念就是让学生的生活中时时处处有英语的存在。如,我与家长沟通,给他们提供英语听力材料,如七年级下册 Can you play the guitar?How do you

get to school?...一课一个MP3,让他们一有时间就给孩子播放。学校里,晨读时间也是让我给占领了。在课堂上,我有意更多地使用英语来组织教学。周末,我给学生推荐英语电影,如《生化危机》《变形金刚》这些他们喜欢的电影,我让家长监督他们看英文版。

三、分解教学目标,让学生有信心

英语语法的教学内容体系是繁杂的,有词法,有句法,词法上又分为“名、代、数、冠、介、连、形、副、动”,动词又分为“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谓语动词又往下分„„句法也是如此。这么庞大的体系,学生怎么可以一口吃成个胖子?所以,教学语法时,教师应注意将语法的教学内容分解,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接受能

力,一步一个台阶地带领学生学习英语语法,避免“填鸭式”教学给学生带来挫败感。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语法内容分解到各课的教学中去,化整为零,今天教名词、明天学动词,每次一个小目标,让学生经常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感,产生学习英语语法的自信,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更多的语法知识,从而最终实现语法教学的突破。

四、巩固语法知识的方法

巩固语法知识时,除了前面提到的语境教学法,我认为应从单项巩固训练和实践应用两个方面重点突破。

单项巩固训练,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练习选择、填空、连词成句、造句等,在练习时,我强调不要太过于追求变化,而应强调精练,在一个知识点上,让学生反复地练,直到内化。

如,人称代词这一语法知识,我就让学生反复练习填写语法表,如单数第一人称主格I、宾格ME,第二人称YOU,第三人称主格he/she,宾格him/her...一张表格不仅反复填,而且让学生默画表格,先把这个基础打结实,然后再进行下面的练习时,学生就不会云山雾罩了。

语法的实践应用训练,可以采用完形填空、英语阅读和英语作文等方法来进行,让学生在应用中动脑子将理论知识正确地用到实践中。

总之,初中英语的语法教学,确实是个难点,但只要教师在教学上多花点心思,不将语法的教学停留在语言规则理论的灌输上,而将教学的目标指向学生的实践应用上,指向学生的素质教育上,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英语语法的重要性,给学生构建厚实的英语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信心并加以及时巩固,就一定能实现英语语法教学的新突破。

参考文献:

上一篇:水利局各科室职责下一篇:学生会外联部第二学期学期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