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语文静夜思教学设计(精选7篇)
一、交给学生识字的主动权
在板出课题后,让学生读读《静夜思》三个字,然后请他们说说:你想提醒大家读好哪个字?学生就说出了“静”读后鼻音,不能念成前鼻音,“夜”是整体认读,不能拼读。于是随机教学静与夜,给它们找找朋友,说说能用什么办法很快记住这两个字。但我还不满足于此,我又问:哪个字告诉我们诗人是在什么时候?哪个字告诉我们周围有没有声音?“思”是什么意思?他在思念着什么呢?意外的是,学生很快都明白“静”和“夜”的意思。那诗人思念的是什么呢?以此,学生的意识到了新的学习梯度,马上进入了阅读。
二、从生活情感启发诗的情感
在引导学生体会李白只身在外,望月思乡的情感之前,我便用了很多的语言去铺垫。如月亮常被人用来寄托思乡之情;八月十五团圆夜,全家一起团圆赏月。在这些基础上,我再让孩子去体会如果一个人身在异地,不能和家人团聚,吃不到父母亲手做的菜,听不到父母的声音讲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境。只有让学生体会到诗人的情感,才不会在读书的时候毫无表情地读。当学生能读出诗人是想念家乡的时候,我就不失时机地问:他会思念家乡的谁呢?学生的答案可多了,有的说是爸爸妈妈,有的说是亲朋好友,有的说是兄弟姐妹,有的说是玩过的小溪……真是不可以小看孩子,课前我还担心他们读不懂诗呢。于是我又问他们:你们也有过想念爸爸妈妈的时候吗?什么时候最想?学生的话题打开了,这样他们也明白了诗人的心情,知道了什么叫做思念。此时,我让他们再去读一读诗。最后,我问他们,你觉得你读懂了哪一句或哪一个词,于是所有的诗意都在孩子们的嘴中被解释,此时我的教学目的也达到了,也让学生明白了读书不仅仅只是会读,还要读会些什么。
没想到这节课有了这么多意外的收获,感谢我的学生,让我再一次看到了他们的潜力,让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新的体验也尝试。
三、写字教学
《静夜思》语言凝练, 感情真挚, 意境深远, 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 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举头仰望, 低头沉思, 俯仰之间, 神驰万里, 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无尽思念。
二、设计理念
结合古诗内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朗诵情境, 教学始终把握住以读为主,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读中感悟。同时, 给学生留有充分的独立思考和感受的空间,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力求给学生展示自我。
三、学习目标
1. 认识10个生字, 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攵”。
2. 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 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3. 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四、课前准备
课件、录音
五、教学过程
1.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1) 出示谜语:有时像个圆盘, 有时像把镰刀。 (打一星体)
(2) 学生回答。
(3) 出示课件, 月深人静, 看到明月高照, 你会想到什么?
(4) 学生发言。
(5) 诗人李白, 看到天上的月亮, 产生了无限的思念, 他思念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6) 导入新课:静夜思 (板书) 。
2. 初读古诗, 整体感知, 认读生字
(1) 初读古诗。
(1) 学生自由读古诗, 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 听录音朗读古诗; (3) 教师范读指导。
(2)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1) 出示课件, 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 纠正读音; (2) 指导读准后鼻音, 如“静、床、霜、望、乡”; (3) 指名读, 评议; (4) 小组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夜”——“亠”, 认识“亠”。
“故”——“古”“攵”, 认识“古”“攵”。
(3) 游戏:“摘苹果”。
(1) 出示课件——把“苹果”摘回家; (2) 学生认读苹果上的字。
3. 诵读古诗, 体会情感
(1) 学生自主读古诗, 小组讨论, 交流自己的感受。
(2) 全班交流。
(3) 朗读、背诵古诗, 体会诗人的情感。
(1) 指名学生朗读、评议。标出朗读节奏及重点词。如: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2) 配乐朗读; (3) 师生共同背诵。指名学生上台背诵, 小组背诵, 全班背诵 (配乐) 。
4. 指导写字
(1) 观察田字格中的字。
(1) 观察“目”、“耳”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注意这两个字的宽度; (2) 指名学生书空; (3) 学生书写后展示, 评议。
(2) 学生观察“头”、“米”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头”的最后两笔是“丿丶”, 写时要注意“丶”的上尖下圆, 及最后两笔的呼应。
(3) 学生书空、书写、展示, 学生评议。
5. 拓展活动
学生交流背诵其他的古诗。
纸里包不住火,一阵阵凉
驱赶一枚枚汉字
把出阁的纸泡透
把散淡的忧伤,撩瘦
把日子的芳菲,抽空
一晃时光转弯
大半个青春,在纸上走完
宝剑饮恨推手击石
墨香的奶酪,成了隔夜茶盏
如今我和我的弟兄
仍然挑灯论剑,只是梅花早殇
不知是否被剑下毒
那发黄的纸在庙堂
在江湖在漂泊,提前收场
多像弱不禁风的人间
总有些梦无枝可栖
总有些梦无枝可栖
就像街灯总是半睁半闭
就像湖水总是半推半就
就像云朵总是半风半雨
花开一枝,与花开满园
就像时间的藤,缠你绕你
直到零落成泥
深吻你的涟漪,抚摩你的韵味
而心之外的野百合,死去活来
一千句一万句的温柔
也抵不住一滴泪的说辞
总有些秋风不合时宜
就像土豆鼓胀在暗处
就像秋千无声地叹息
就像我慌乱的梦境
想回却回不去的故里
被石油喊醒
喊地下地下冒火喊荒原荒原破茧
喊铁树铁树开花喊吧我的石油兄弟
粗门大嗓,喊出小黑龙的野性
喊醒一座城垣,喊得祖国工业血脉喷张
在盐碱滩涂在萨尔图
把雪花喊狂,把北风喊疼
把一百个泡子喊清澈,把鸿雁喊苍茫
石油一声喊重金属的高声部
串起日和月一幕幕反刍
高蹈的狂泥
装修的事
明知那些外表光鲜的
地板、扣板、大白、乳胶藏毒
可还是掏光善良买回家中
供后半生反刍
走进色彩迷乱的客厅,突然失忆
不知自己的主人身份
是否合法
人生由黑到白,就为了拥有一所房子
白天浇花、饮茶、练字
晚上和妻子说一些暧昧的话
在自己的房子里
可以哭可以笑可以呼朋唤友
丢掉外面的冷言冷语
卸去所有包装
只想这毒漫溢
留给我玫瑰盛开
留我一生清白
幻想
摸流云云不理会
摸蓝天天不见底
摸星星星眨眼睛
摸大风风声寂寥
夜无语昙花悄悄开
梦境深不想醒来
那就摸摸路吧用心
一段一段走完
在说不出的惆怅里一切
都成了虚幻
像节日飘向天空的气球
逃命一样散开
可我还是幻想一切的可能
幻想灵魂不被身体摆脱
幻想小日子生动有趣
幻想四周都是温良面孔
幻想水到渠成的爱情
树别提前绿
花别提前开
而眼下我幻想的是
风拔节,云抽穗,水扬花
命里不缺金、木、水、火、土
在突然造访的中年
饮酒喝茶打牌……工作
灵感来了
掬起带露珠的诗行
萨尔图
月亮的圆饼油汪汪地
悬在荒原之上,吊着石油的胃口
一截光打在脸上
照见一只只叩首的铁鸟
散落风的马蹄,苍生感恩
远处隐隐传来果成寺
木鱼的梵音连绵的颂词
夹杂金属的尖叫
叫来了沙,叫来了云
叫开了花,叫得一朵朵词根
高过天堂
从时间深处抽出手
安置愁眉不展的风
在世纪大道上一路狂奔
连串的惊叹
转眼占据了时代广场中心
还有森林般耸立的誓言
月亮升起地火向远
风又一次领诵
旧情节伸手可触
那时此时
那时孩子们玩纸糊的风筝
追着这只大鸟
在村头低低地飞
飞的是童贞
此时老人们在广场枯坐
手牵风筝线漫不经心
高高地飞,飞的是寂寞
那時屯里的人很多
总有乐子事,把小土屋湮没
此时城里人很多
孩子都想往城里挤
和扎入云彩中的高楼
抢蓝天
此时村里的人很少
留守的屋,很结实
村东村西没有一声狗吠
进城的孩子变老了
老了的孩子怀念那时
梦里回了村子
风一样地刮
从那时到此时从村里到城里
时光被一截无腔的柳笛
撕得粉碎
再也再也
吹不成一支完整的曲子
夜未央
新闻操作间一片灯火,却照不见黑
在空旷里,鸟已安歇,梦刚登场
一股一股的相思炸响,把我惊起
远在他乡,星辰失语
nlc202309081608
在草尖上逗留,在露珠里禅坐
在纸醉金迷中坚守,在欲望的边城遁走
阴晴不定的天
下沉,把我埋葬
上弦月投下诡谲一眺
不知做了什么亏心事
欲语还休无处可逃
纸上种植的还是去年货色
凶杀血淋淋的车祸现场以及
停水早殇的路东莞扫黄
二奶军团疯狂反扑
一版又一版的楼盘罂粟花在媚笑
累得读者的肾生疼
我心乱如麻
城池失守向黑而去
马上月过中天冷冷的光
把黑咬碎恍如隔世的伤
我还是没跑出,欲望的手心
静夜思
天蓝不起来夜黑下去
我在異乡翻来覆去
漫无边际,游荡
想被冰雹打残的玉米苗
想大姐家刚刚落生的羊羔
想炊烟袅袅升起
想木匠大哥耳丫上
那根燃了半截的日子
列车穿城而过铁轨铿锵
向梦的边缘挺进
把我拽回深处
黑草垛安度着时光
北风尖利,烧旺了的大雪
白得虚无,母亲的火盆明明灭灭
像一小片天空
我在高楼里低下来
再低低到尘埃
低到骨头,低到梦里
聆听墒情讲述年景
看民间燕子绕堂
阿木塔
勒勒车在草原迂回
百尺高的大帐里布下重重杀机
长调苍茫唱哭了散落的陶片
一群快乐的男女
就着肉香把篝火撩旺
木头西纳泡北泡阿木塔泡
三面相拥水涨船高
围住美,围住虚幻,在杜尔伯特兴风作浪
野兔被苍鹰追撵
风月被爱情收编
一顶辽阔的蔚蓝下
两个铁匠
在村头冒着烟像一列
奔跑在玉米地里的火车
叮叮当当时而轻缓
时而急促铁匠的小屋
被谷雨淋湿
瘦子姓毛我的远房亲戚
胖子姓孙生产队长的连襟
两个烟熏火燎的男人
一小锤一大锤轮番
锻打一炉的火
镰刀望月锋芒毕露
收割麦浪滚滚
锄头开刃星辰浩繁
刈除小满里的草
火红火热了
那段光阴
白露为霜年复一年
白烟消散铁打的江山
突然失重田里农药味浓烈
毛师傅和孙师傅
一前一后走向西边
只留下飘忽背影
莲花开了
六月的莲花开在湖里湖不静
黎明湖、鹤鸣湖、滨州湖,万宝湖
一百个湖里,开了一百种莲
天上雁叫地下流水湖中喊夏
一只青蛙,蹲在叶茎上,静候佳音
白色的、粉色的,红色的浪
把丰润摇颠,把一炷香烧旺
把欲举高
莲花开了我和妻子
从城里挤出
赶了五十里的路潜下身
莲花拂面捧住牵挂
一缕清波来袭
度我半生的白发
我回来了迫不及待
就像回到村前
那池童年
1、认识“静、夜、思、床、前、明、举、低、故、乡”10个生字;会写“乡、头、是”三个字。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体会古诗的意思。
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亲人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朗诵古诗。
课前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
3、释题:思、思念、想念。思考:诗人在什么时候思念什么?激发学生求知欲。
三、初步感知
1、引导学生看图,让学生欣赏,初步感悟古诗。
2、师范读古诗,体会古诗意境。
四、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并画出生字,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3、识记生字,学生互相交流怎样识记生字。
4、指导认识生字。
5、检查识记字形情况,互相交流,书空“乡、是、头”。
五、理解古诗,朗诵古诗。
1、引导学生说说读懂了哪些词句。
(1)说说自己见过的“霜”。
(2)用动作表示“举头”、“低头”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感情。
3、学习朗读古诗,主动汇报学习情况表演朗读。
4、多种形式朗读古诗。(1)男、女生读。(2)分小组读。(3)开火车读。
5、指导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6、练习背诵。大胆评议,说说自己的学习方法,读书方法。
7、集体背诵古诗。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静夜思》,懂得了家乡和亲人的可爱,还会认了10个生字,学会写了3个生字。只要我们开动脑筋,主动积极地学习,就能不断地增长知识。
七、作业
1、书写生字。
2、请同学们看看夜晚的天空,把看到的,想到的说给同学们听。
板书设计:
13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正确地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
课件,星星字卡,音乐。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我展示,激发学习兴趣。
小朋友们会背古诗吗?咱们学过李白的哪些古诗呢?
二、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咱班小朋友的肚子里装着很多诗哦,称你们小诗人一点儿也不过分。小诗人们,请复习有关的李白古诗。
2、小朋友,你们喜欢月亮吗?从古至今,许多诗人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会背这首诗的请举手!背给老师听听。(生背)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今天咱们这些小诗人要好好地学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1)齐读课题。
(2)这三个字你们认识吗?重点认读生字“夜”,能给它们找找伙伴吗? 组词:安静夜晚思念
(3)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安静的夜晚,大诗人李白在思念什么?让我们走进这首诗。
三、初读感知,认识生字
播放《静夜思》配乐朗诵录音,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提要求:我知道很多小朋友已经会读这首诗了,甚至有的小朋友还能背诵,但是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要认识诗歌中的生字,还要把诗歌读得正确,有感情。
1、自己读诗,随文识字。
当你在读诗遇到困难,如有的字不会读,怎么办?(可以借助拼音,可以问老师,可以问同学。)
2、带拼音读生字,巩固汉语拼音。
(1)小老师领读(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生字宝宝们跑出课文要和小朋友们交朋友,谁做小老师为大家介绍一下它们叫什么?
(2)同桌互相检查。
3、生字卡片
(1)游戏巩固:生字卡片考词语。
4、去掉拼音及词认读生字。
生字宝宝离开了它的拼音朋友和词语伙伴,你还认识它吗?齐读
(2)游戏巩固:做“摘星星”的游戏。
看到小朋友学得这么认真,月亮姐姐带着许多星星也赶来凑热闹了,月亮姐姐说:“星星后面藏着你们刚刚认识的字宝宝,我来考考你们,谁能认识,这颗星星就送给谁。”
5、句子当中找生字。
同学们,谁可以在句子当中认识咱们今天要学的生字?(1)屋子里很安静。(2)夜晚的天空很美。
(3)屋子里有一张小床。
(4)今晚的月光很美。
6、猜字谜强化巩固
同学们刚想了很多办法,那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看谁脑筋动的快!听老师叙述,猜猜是什么字。
谜语一:厂里有一点木。
谜语二:剪字去掉刀。谜语三:十张口齐读一篇文章。(给最先说出答案的学生奖励“智慧星”)
四、朗读诗句,感悟诗韵
1、体会诗意
(1)指名读古诗
(2)“这首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小组讨论交流,不懂的地方互相问一问.(3)指名说说
(4)提出不懂的地方
2、入境朗诵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在柔和的古筝声中师插入:在这个安静的夜晚,月亮是圆圆的,在我们中国,圆月象征着团圆,而诗人却独自一个人漂泊在外,此时此刻,他的心情会怎么样呢?(难过,伤心……)
(2)教师范读,再现意境。
(3)模仿练读,想象意境。
(4)指名诵读,以评促读。
大家评议,教师针对指导:想一想李白的心情是怎样的?如果你离开了爸爸妈妈,十分想念他们,却无法相见,你的心情怎样?
(5)角色表演:小朋友,现在请你们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圆月,带着你的心情,你的表情,和动作来吟诵这首静夜思吧。(生双手合拢放在背后,深情吟诵)
(6)游戏:谁是“小李白”。指名上台表演,配以乐曲。
(7)全体起立,望月诵读“静夜思”。
(8)跟着音乐吟唱。
五、指导书写
看来大家都是认字小能手了,我们已经会认8个生字了,现在,我们要学会写生字。比比看,谁把今天学的生字写得最漂亮。
1、课件出示“思”,齐读。
2、要写好字,要按一定的笔顺规则来书写,你知道有哪些笔顺规则吗?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再来读读。(课件出示笔顺规则)
3、生观察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师范写。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新偏旁点横头、反文旁。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3、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书籍。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难点:
1、在诵读古诗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2、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落实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读物的实践活动。教学时间:1课时
课前准备:
1、每位学生留心看夜空,看看有些什么。
2、收集并阅读了解有关李白的事迹、其它诗作等。教学过程:
一、观图导入。
说说自己看到的。
二、揭题、释题。
1、“思”:思念,想念。
2、谁在什么地方,思念什么?
3、课前准备情况(有关李白的)交流。
三、初读古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要求把每个字音都读准。
2、把诗中的生字单独拿出读两遍,认一认。
3、检查读的情况。(主要是字音)
4、读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
三、细读古诗。
1、朗读古诗。你喜欢怎样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读,多肯定,多鼓励)
2、配乐朗诵。
3、当堂背诵。
四、认记生字。
1、说说你认记生字的方法。
2、生字卡片认读。
3、“摘苹果”游戏:把认到的生字摘下,组成词大声说出来。
五、练习写字。
六、课外作业
1、再看夜晚的天空,把新的发现说给同学听。
在唐代中期以前,中国古人的坐主要是一种类似今天“跪”的坐姿,这种坐姿在现代的韩国和日本仍可以看到。古人之所以采用这一坐姿,与最初的穿着分不开。汉代之前,古人所穿的是上衣下裳。裳像一条围裙,在裳里面穿的是只有两条裤管的胫衣,即所谓的“开裆裤”,目的是为了保暖腿部。古人采用跪坐的方式,主要是为了端坐,避免露出下体。在汉朝前后,人们开始穿合裆之裤,但由于习俗,依然采用那种不舒服的坐姿。踞坐(蹲坐,两足及臀部着地或物,两膝上耸)与跏趺之坐(盘腿而坐)均被认为是一种不合礼节的姿态。例如,《后汉书·鲁恭传》明确指出:“蹲夷踞肆,与鸟兽无别。”
每一种家具形式都是当时社会生活文化的具体反映。在唐代中期椅子出现之前,伴随席地而坐而使用的传统坐具是筵、席、床、榻。东汉郑玄注《周礼》时解释说:“筵亦席也,铺陈曰筵,籍之曰席,筵铺于下,席铺于上,所以为位也。”床,与今天的床不同,是略微高出地面的一种坐具。西汉后期,出现了“榻”,最初与床没有分别,后来在大小上则有了变化。床逐渐向高处发展,而榻则高度基本不变。
汉朝以前,中国人的起居方式是席地而坐,生活中心亦围绕睡卧之地,待客均在主人睡卧周围。久而久之,社会上也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古人待客方式:床、榻的主要功用不是睡卧,而是待客。当时的床主要有罗汉床、架子床。罗汉床是指左右和后面装有围栏但不带床架的一种床,大的罗汉床可供坐卧。古人一般都把它陈设于厅堂待客,中间放置一几,两边铺设坐垫。架子床是古人使用最多的床,床的四角安立柱,顶部有盖,床的三面装有围栏。
唐朝建立后,人们的起居活动中心与习俗延续前代,依然围绕床榻为核心。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床、榻为坐具的时代,榻(榻大多无围栏,又称“四面床”)和床均可以称为床。古时的床只是一个类概念,是指供人坐、卧的一切用具的统称。其中的坐具主要指榻(四面床)和罗汉床。那时的“坐”即是“跪坐”,决不是胡床之上的“垂足而坐”。
李白是唐朝前期诗人,在尚礼的古代社会中,李白不太可能违背社会习俗。马先生称,在床榻上喝酒不舒服,这显然是不了解古人的生活习性。唐代之前,古人待客、饮酒经常在床、榻上进行,只不过这种床并非马先生理解的睡觉之床。笔者认为,李白诗中所描绘的床依然是当时流行的一种坐具,主要是一种榻或罗汉床,可以随意放置于住所前厅或窗户旁边,而非睡觉之床。以此而解《静夜思》,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作品的内容。马先生在文章中还引用李白《长干行》中“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诗句证明自己的分析,称如果围绕顶着墙放的床,根本不能转圈。此是以今度古,当时的榻与罗汉床根本不靠墙。我们可以在唐代许多名画中清楚地看到宫女、侍从围绕着坐在床榻上的皇帝或主人在殷勤地服务着。马先生还称杜甫诗《树间》中的“几回沾叶露,乘月坐胡床”诗句,是对李白《静夜思》做了一个很好的诠释。杜甫的诗与李白诗境界不同,两人所处时代不同,不能简单类比,这样诠释《静夜思》,显然不妥。
随着宋代家具样式的变化,据记载,时至南宋之后,不少读书人已经看不懂李白的《静夜思》了。由于当时床已经成为人们真正的卧具,放置于内室,不再靠近窗户,难以看见月光,所以,有的人甚至将李白诗中的“床前”之语改写成“窗前”。
对文本的解读一定要从当时的时代出发,否则极易出现曲解与误读。这一现象在文学作品理解中经常出现。汉乐府民歌《陌上桑》中有“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之句,我们的语文课本和许多作品欣赏丛书在解读该句时,均解释为路人看见罗敷那么漂亮,不由自主地手捋胡须,赞叹罗敷之美。实际上,中国古代习俗以男子“蓄须”为美(至宋代才改变),该句实际是指路人在罗敷面前展现自己漂亮的胡须,暗含吸引罗敷注意、“我就是你的意中人”之意。
总之,李白《静夜思》诗中所谓“床”主要指床、榻之类的坐具,当时人们观念中的坐具并不包括胡床。
【一上语文静夜思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静夜思》第1课时教学设计01-07
《静夜思》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1-18
一上语文画教学设计09-16
一上语文教学反思11-19
部编一上语文教学计划12-09
一上数学加法教学设计06-04
一上美术教学计划11-30
一上《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07-25
语文教学反思,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