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闭岛》观后感

2024-09-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禁闭岛》观后感(推荐8篇)

《禁闭岛》观后感 篇1

《禁闭岛》的主题是精神分析,主人公是一个精神失控的人,竭力要在记忆与现实共同构成的迷局中挖掘真相,这也是我们观看大多数电影时的心态。导演马丁•斯科塞斯深谙观众的这份旨趣,匠心独具的反客为主,索性将这固有属性推向极致,构成影片最大的看点。《禁闭岛》俨然由两个南辕北辙又难分显隐的故事组成,站在不同的视角,采取不同的思路,观众对情节的理解可分为“治疗论”和“阴谋论”两派,前者认为这是个精神受损、治疗不成的凄惨故事。

从第一个镜头——赴岛的渡轮从迷雾中驶出,影片便悄然开启了双重脑力激荡,治疗论者看到一个“没有过去的男人”到来,迷雾一如他混沌的大脑,虚构出令自己坚信不疑的身份;阴谋论者眼中的大雾是隔绝文明世界的屏障,象征着主角进入一个孤立无援的恐怖地带。随后主角与拍档坐车驶向监狱,背景奏起高亢而慑人的交响乐,盖过了对白和其他声效,嘹亮的异乎寻常,可以理解为一台“角色扮演”好戏开场的前奏曲,也可以视之为恐怖片的经典手法,暗示执法者被迫害的噩梦拉开了序幕。

第一遍看可能完全不会注意这些,因为前95%的篇幅,影片那层侦破惊险片的幌子实在太逼真。岛上的人群充满敌意和古怪的心照不宣,似乎策划着隐秘而可怖的阴谋,德裔医生那若有若无的纳粹背景仿佛暗示,这一切都与集中营的人体试验有关,从密室中神秘出逃的病患、审讯时惊恐万状写下“逃跑”字样的女子、禁区C中变遍体鳞伤疯言疯语的囚犯、那笼罩着邪恶光环的灯塔,无不在大声疾呼:这是一个罪恶丛生之地,而执法官主角则是维护正义的孤胆斗士,冲破重重阻力以揭发这群拥有生杀予夺大权的恶势力。

结尾希区柯克式的大反转,非但没能解开谜团,反而令观众更加疑窦丛生。表面上看,这个“治疗论”的故事收束的十分妥帖,主角的那一句“该像怪物一样活着,还是像个人一样死去”极具点睛效果——虽然了然了真相,痛失亲人的惨烈记忆却不堪回想,倒不如切除脑叶,取得内心的平静。但巧的是,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作,为了获得人道的对待,只能承认自己是个疯子,却原来医生和警察们进行的并非什么角色扮演治疗,而是实实在在要把这个知晓阴谋的执法官逼疯——阴谋论就这样浮出了水面。此刻再回过头琢磨细节,原本有因可循的梦境和主角经历集中营屠杀、妻小丧命的种种惨剧,倒像是药物影响和伪造证据的“记忆植入”,原本仅为幻觉的“run”字警告和山洞偶遇,理解为确有其事竟也说得过去。热爱思考的观众就这样不知不觉被分作了两派。

影片改编自同名小说,原著并没有这般虚虚实实,大致走的是“治疗论”路线,一路忐忑不安的心灵颠簸,配上一个令人心碎的结局,尘埃落定,直截了当。电影的再创作使之超越了通俗悬疑片,值得带着脑子反复欣赏咀嚼。尤其当双方论者听取对方观点后重新审视,每一处场景设计,每一件道具放置,都逐渐显得别有用心,角色的每一个眼神、每一记举止、每一句对白,都自然而然衍生出双关含义,甚至随着多次观察而变得引人注目的穿帮镜头,也沾染了一抹意味深长,譬如主角审问那一场,女人喝水时的杯子、字迹在笔记本上的位置,都存在细看就会啼笑皆非的穿帮,这究竟跟大多数电影一样,是剧组的疏忽所致,还是导演为了暗示幻觉、骗局而故意设置,无从知晓。

影片将观众拖入激烈的心理拉锯中,不断向真相天平的两边各添加砝码,狡黠的保持着微妙的平衡,答案永远游离在似是而非间。互联网上至今可见对立者各执一词,辩论不休,双方论据早已超越了单纯的镜头分析和情节解读,延伸到古典音乐、心理学、药物学等领域,以细枝末节向对方发起新的攻势,佐证着各自观点。我毫不怀疑,几十年后依然会有影迷争

得不可开交。《禁闭岛》的艺术魅力来自于它恒久的话题性,单纯的智力挑战非老马丁追求,否则他大可将线索埋藏的深不见底,让所有观众在结尾猛拍大腿,肯定比这般不置可否更令人印象深刻。他独创了一种革命性的叙事架构,编织出一座充满岔道和机关的时空迷宫,这是对人类精神世界最生动的展示,归根到底,我们对世界和自身的感知永远处在这种游移不定中,因此百思不解比柳暗花明更叫人着迷,因为它更像现实,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结果,只有无尽的追思。

《禁闭岛》观后感 篇2

当然, 影视作品的叙事并不直接等同于话语本身, 叙事为何能成为话语, 以及如何成为话语的本身, 就值得我们思考与研究。

一、叙事能够成为话语的原因

“话语”是本文的核心概念, 所以在我们讨论叙事成为话语的原因之前, 有必要认识话语这一概念及其本质。

(一) “话语”的概念及本质

中外的研究者对“话语”概念的定义不少。米歇尔·福柯就认为话语既是它已说出的东西, 还“是它没有说出的东西的逼迫出场, 而这个没有说出的东西又是从内部销蚀所有已说出的东西的空洞”。 (1) 国内学者曾庆香“话语”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学概念, 它更主要的是一个多元综合的关于意识形态再生产方式的实践概念。她说, 从生产机制与形式看来, 可以认为话语是说话者或作者在某个语境中运用语言系统表达个人思想情感或实现个人意图的口语或文本, 因此, 它可以使独白、对话, 也可以是众人的交谈, 还可以是诗歌、小说。 (2) (对此, 曾庆香补充注释道) 话语这一概念的外延现在变得越来越宽泛、音乐、舞蹈、摄影、绘画、雕塑、电影电视, 甚至工艺品、建筑物都被看作是话语的形式。 (3)

话语概念的核心应是其或隐或显的倾向与立场, 即通过符号化的语言, 来开口说话。事实和事物本身是客观存在的, 其自身没有倾向于立场。但一旦成为符号再现的对象和内容, 成为话语行为的支撑物, 其就会一改客观无语的静默状态, 开始开口“说话”, 显现倾向与立场。例如:窗外之树。客观存在的树本身无论如何跟倾向与立场沾不上一丁点边。树是静默无语的。这没有错。但是, 当它们成为符号再现的对象时, 树开口“说话”。

一、这是一排排修剪规整的树, 自然的个性已被人为地剪削, 成为面目一致的“树们”, 一如这学校培养的学生。

二、在成片的农田消逝的土地上, 在林立的高楼建筑之间, 有限的几排树木孤零零地立在那里, 瑟瑟发抖。

三、一排排精神抖擞、绿意可人的树木将建筑物人性而和谐

地连接在了一起, 让人在尽享城市建筑的便捷高效的同时, 还能时时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一”中树成为批评教育失败的载体;“二”中的树成为了寄托对坏境改变、破坏的担心与忧愤;“三”中的树则在为此间的城市化喝彩。再现下的“树”果然开口说话了, 而且倾向与立场相去甚远。

可见, 借助各种话语形式, 通过符号化的表达, 说话者意图传递的观点及其倾向与立场或隐或显地呈现出来, “话语”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学的概念, 更成为了意识形态的载体与实践。问题是, 叙事为何能成为“话语”的呢?

(二) 叙事成为话语的原因

首先我们来看看可能性。叙事是借助于符号等工具将原初事实进行“意义化”、“符号化”的过程。“意义化”、与“符号化”本身可以说就是“话语”生产的过程, 因而叙事成为话语不仅具有充分的可能性, 而且许多时候叙事过程就等同于“话语”的生产过程。

其次, 叙事成为“话语”又有很强的现实性。叙事者 (注:本文特指操控叙事的作者) 不仅仅是讲故事, 更是为什么在讲这个故事, 并且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要考虑如何讲好这个故事。在这里, 叙事者的“话语”指向的存在是绝对的, 即便一些声称或主观意图不带意识形态色彩的叙事作品, 叙事作者本人潜意识或无意识的倾向性与潜在立场也会通过叙事作品本身得以表达与传递。例如近年来一些看似仅仅是为了追求票房的无厘头戏剧影视作品, 其无厘头的讽刺素材选择及其对相关联的现实的反讽姿态本身也就在开口“说话”, 成为话语。

当然, 叙事者拥有操控叙事的权力, 并借此掌握“话语权”, 但这并不意味着叙事者能成为为所欲为的“太上皇”, 其间必然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在各种制约的因素中, 综合考量, 有两类因素的制约力量最大, 制约情形也最为普遍。一是叙事者身处的时代、社会中政治、伦理、道德等的社会因素, 它们对叙事者的影响与制约最为普遍;另一类制约因素是受众的接受意愿, 这构成了叙事作品又一时时在场的制衡因素。再好的叙事作品, 如果不能考虑并调动受众的接受意愿, 其传播效果必将大打折扣。文学史上后人对于巴尔扎克小说全知视角的不满和批评, 就是受众接受意愿的一种理性的表达, 受众质疑叙事者自动将自己放在全知全能的上帝的位置上, 因而质疑作品的真实性与可信性。又如, 影视作品若未能考虑受众的感受和意愿, 完全沦为政治或社会教化的宣传品, 观众即可调动起接受过程中的选择机制加以制衡, 叙事者本身的宣传目的可能就会很难达到。所以一般影视作品甚至包括成功的宣传作品, 都会在艺术性和思想性上做一权衡。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说, 叙事本身不能简单等同于话语, 它在成为话语的过程中, 需要一定的叙事策略与技巧、手段。

二、叙事成为话语的途径——叙事策略、技巧与手段

叙事者为了达到自己的叙事目的, 必然要考虑到对什么进行叙事, 以及如何叙事, 即讲什么故事, 怎么讲故事。

(一) 叙事视角的选择

叙事视角通常会成为影视作品叙事策略及技巧的关键处之一。叙事视角 (narrative perspective) 就是指叙述者观察和叙述故事的角度, “事件无论何时被描述, 总是要从一定的‘视觉’范围内描述出来, 要挑选一个观察点, 即看事情的一定方式、一定角度, 无论所涉及的是‘真实’的历史真实, 还是虚构的事件。” (4) 曾庆香也在《新闻叙事学》中对叙事视角有过充分的论述, “叙事视角不仅是艺术、技巧的问题, 还是一个建构意义, 即意识形态的问题。” (5) “叙事视角是作者和读者的心灵结合点, 是作者把他体验到的世界转化为语言叙事世界的基本角度;同时, 它又是读者进入这个语言叙事世界, 打开作者心灵窗扉的钥匙。换言之, 叙事视角不但为我们提供了观察问题的角度, 而且这种角度本身就包含着叙事判断、明显或者隐蔽的情绪倾向。因此, 同一事件在不同的叙事视角关照下, 就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与性质, 这就造成了许多时候‘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的状况。” (6) 鉴于电影《禁闭岛》中大量存在的主观镜头, 以及其叙事追寻主人公泰德 (莱昂纳多饰) 的行踪及其观照范围, 可以认为影片编导采用了第一人称的限知视角, 观众通过影片所获取的信息, 基本受制于泰德的观照范围。观众的情感、倾向与立场, 在影片中的大多数时间里基本与泰德的保持一致。作为叙事者的编导, 通过叙事视角的选择, 不但操控了整个叙事的进程, 而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控制了读者, 进而达到自己意图传递的意义。所以有论者敏锐地注意到叙事视角的“艺术效果之一就是叙述者不仅控制事件、人物及其命运, 而且还控制了读者”。 (7)

让我们来看看影片本身。在影片故事叙事展开之初, 作为故事的设计着和真正讲述者, 影片编导无疑对一切心知肚明, 他们是影片真正的叙述者。此外, 影片中包括医生、泰德助手等在内的许多其他人, 也知道事件真相。而不知道真相的除了片中角色泰德外, 还有与影片正在发生关系的观众。影片故事的叙述者选择在讲故事中隐退, 并一直控制片中其他知道真相的人物不让其开口说出真相。观众的观照范围又基本局限在主人公泰德的观照范围, 问题是这一人物本身又是一精神病患者。藉此, 叙事者完全实现了对观众“可怕”的控制。当一轮叙事循环基本结束后, 叙事者才借医生之口说出真相, 观众所获的震惊效果可想而知。而在选择叙事视角达到期望的控制之中, 编导才能实现自己希图的“话语”表达。

(二) 情节叙事模式的遵从与颠覆

曾庆香认为“情节是指涉及人和物及其特性和关系, 涉及事件、行动及其变化和经过的世界片断。而情节模型则是这种情节的认知对应物, 它是人们在观察、参加、听闻或阅读某一情景时’脑海里所呈现的’东西, 它往往是一种定型化的模型, 如侦探小说、言情小说的大致模型。” (8) 一直以来, 好莱坞影片情节大多遵循其传统的欲望模式, 即主人公不惜一切代价去实现某种目标, 而反对者也是竭尽可能去阻止其实现目标。不管故事如何繁复曲折, 其基本模式一般难离此窠臼。

纵观本片, 主人公泰德旨在达到调查真相、揭露黑幕的目的, 并且一直坚持不懈。片中许多其他角色, 都担当了阻止其实现目标的功能。应该说从这一角度看, 《禁闭岛》也是不折不扣地遵从了好莱坞传统的欲望模式。但是, 编导的突破之处在于, 在全片的结尾, 整个故事的正反两方因真相大白于天下而得以翻转, 泰德的英雄角色反转为曾有过杀人历史并致多人受伤的精神病患者, 其苦苦追寻实现的目标, 只是其精神世界中的一种幻想罢了。

在对好莱坞电影欲望模式的遵从与颠覆中, 我们似乎不难看出编导对个体生存状态的自我式质疑, 更合理的结论或许是叙事者对主人公泰德心中存留的冷战思维和过重的意识形态斗争意识的质疑和反讽。对于编导等人来说, 动辄就怀疑是冷战斗争的阴谋论者, 如泰德等人的思维不啻于是精神病人的幻想症状。其话语的声音在叙事模式中得以表达。

(三) 微观上的叙事技巧

如果说上述叙事视角、情节叙事模式的选择属于叙事策略上的中观层面, 那么在微观层面上大量影像叙事的技巧选择在影片中可以说俯拾皆是。这些具体而微的叙事技巧包括:画面、景别、镜头、蒙太奇、声音等等。

我们首先来看看画面。画面的景物构成、色彩明暗等都传递出叙事者意图传达的声音, 这些声音很多时候就是一种话语或者为话语做铺垫。例如, 在泰德与同伴“初进”禁闭岛之时, 影片在交代岛内环境的画面构成呆板、色调阴暗, “景语即情语”画外之音无疑是为了加重泰德 (同时也是观众) 内心的疑云, 为影片的叙事张目。而在影片结尾, 真相揭露后, 透过坐在台阶上的泰德再次审视眼前这个小岛的景物时, 画面构成温馨而不乏活力, 色调明朗, 暗喻泰德的病情出现转机, 一个可能回归正常、回归社会的人的世界时美好的, 一个人性地给予病人以关怀的社会也是美好的。画面之内外的“话语”之音彰显无疑。

为了配合叙事的展开, 并未下文揭露真相预留解释空间, 《禁闭岛》还大量运用景别选择的技巧, 特写的多处使用最为突出。影片中像泰德助手拔枪的特写、精神病人戴脚镣的特写等无不起到了类似的作用。正如有论者指出的那样, 一个象征细节, 人物的某个特定动作等, 都有一种潜在的讲述功能, 不是讲述消失了——除非你对他视而不见——而是讲述以隐蔽的方式出现, 变换了新的形势而已。 (9)

本片给人印象突出之处还在于大量主观镜头的使用。由于本片使用了第一人称的限制视角, 绝大多数画面都是主人公泰德的目光及心理所及, 因而主观镜头之多就并不令人奇怪。如前所举前后禁闭岛环境的画面, 都是典型的主观镜头。也正是这些无处不在的主观镜头, 才保证了真相之谜一直延续到结尾, 而编导接叙事传达的话语才能得以实现。

此外, 组接与分解之下的蒙太奇, 或阴郁或明亮的影片声音 (尤其是背景音乐的使用) , 无不传递出叙事者的叙事目标及其或显或隐的话语意图。

三、话语意义的解读:讲什么

既然我们认为影视作品都是话语的形式, 那么结合具体的作品, 做具体的话语分析就显得必要而重要, 它不仅进一步证明影视作品作为话语形式的可信性, 更能结合具体作品认识其后话语意图。

(一) 叙事语境的考察

福柯说过:“重要的不是话语讲述的年代, 而是讲述话语的年代。”

《禁闭岛》的故事反映的是二战后的1954年, 但其拍摄时间却为2008年, 并于2010春公映。1954年正是冷战方兴未艾之时, 片中人物泰德每每能做冷战思维的阴谋论坚信者, 应不无道理。可编导却以其是精神病的幻想来彻底否定这一思维, 并借以表达对冷战时代的阴谋论的不屑和讽刺。因为, 讲述话语的年代2008年更为重要。在冷战结束、国际局势总体趋缓的大时代背景下, 编导借电影叙事表达动辄做冷战思维的阴谋论者们不啻于是精神病患者的讽刺当然能得到更多这一时代的观众的认同。而影片的另一方向, 揭露精神病院的丑闻在影片中也遭到了彻底的否定, 影片中精神病院在所谓真相揭露之后所呈现出来的非但不是什么丑闻之所, 相反是人性的、温馨而美好的所在地。对比美国社会新闻时有揭露的精神病所丑闻, 并反观曾产生过巨大影响的1975年的《飞跃疯人院》, 本片编导对美国社会的认同及赞许姿态显露无疑。

(二) 叙事模式及文本间性的佐证

如前文所述, 《禁闭岛》的叙事模式有很强烈的对冷战思维及阴谋论者的讽刺。其实, 影片整个故事情节的梗概大可概括为精神病人如何在医生和他人的人性治疗与关怀下, 实现病情转机, 并有望回归社会。编导对美国精神病院、对美国社会的认同及赞许之意非常清晰。若再考量导演斯科塞斯的另两部代表作《美国黑帮》和《出租车司机》, 文本间性的佐证更加能表明导演的思想倾向。《美国黑帮》的叙事梗概可以概括为:黑帮老大如何在正义警察的帮助下成为污点证人, 最终实现自救, 成功回归社会;而《出租车司机》则是, 喜爱飞车滋事不守规矩的出租车司机帮助警察捕获劫匪后受奖, 成为赛车手, 实现社会认同。综上可见, 几部影片共同表现的都是美国社会如何实现对“不幸”个人的救助, 使其 (可能) 成功回归社会, 表达了对美国社会的肯定、认同与赞许, 代表了美国社会主流的价值观与意识形态。可以说也是美国社会的“主旋律”影片。

这种好莱坞式的美国“主旋律”影片中“话语”的隐而不彰的表达方式, 通过悬念和曲折的故事达到对观众的吸引效果, 实在值得我国电影编导们学习借鉴。当然, 认识到影片本身的“话语”意图, 明白叙事可以成为话语生产的方式, 亦能提高我们自身的认识分析事物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法]米歇尔·福柯著.谢强.马月译.《知识考古学》.三联书店1998年版, 第29页.

[2][3]《新闻叙事学》.曾庆香著.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5年5月第1版.第4-5页.

[4][荷]米克·巴尔著.谭君强译:《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第113、114页。转引自曾庆香《新闻叙事学》第126页.

[5][6]《新闻叙事学》曾庆香著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第127、129页.

[7]胡全生.《小说叙述和意识形态》.《四川外语学院报》2002年第3期

[8]《新闻叙事学》曾庆香著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第65页。

“禁闭岛”留尼汪 篇3

“鲨患”笼罩

2015年2月14日, 22岁的塔珑·比绍和朋友们来到留尼汪的沙滩(印度洋沿岸)庆祝情人节。正当塔珑和男友在海浪中嬉笑打闹时,一只鲨鱼突然出现,紧紧地咬住了塔珑的一条腿,并把她向深海拖去。塔珑拼命地挣扎着,鲨鱼终于松开了牙齿。朋友们将塔珑拖到岸边,立刻叫了救护车,但由于出血过多,塔珑最终还是没能逃过这一劫。

两个月后,留尼汪岛冲浪队后起之秀、13岁的埃利奥·卡聂斯特利也遭到了鲨鱼攻击,在同一片沙滩遇难。

从2011年起至2015年,已有17人(主要是冲浪运动员)在留尼汪岛遭到鲨鱼袭击,其中3人轻伤、7人重伤,其余7人毙命。

在留尼汪圣吉尔海边第一个遭受鲨鱼袭击的是一名32岁的冲浪运动员。“事情发生在2011年2月19日,”这位遇难者回忆着令他终身难忘的那天,“我在海边冲浪,突然感到小腿剧痛,低头看去,是一只鲨鱼!我的腿已经在它的嘴里了!”慌乱中,他开始猛烈地击打鲨鱼的头部,鲨鱼终于松开了牙齿。这位遇难者死里逃生,艰难地划到了岸边,但也从此永远失去了左腿。

同年6月,一位趴板冲浪爱好者在留尼汪岛的另一个沙滩死于鲨鱼攻击。一个月后,又有两位冲浪运动员也遭遇了鲨鱼攻击,他们的冲浪板被鲨鱼紧紧咬住,但幸运的是,他们都只身负轻伤。

又过了两个月,2011年9月19日,留尼汪岛的知名冲浪教练、欧洲趴板冲浪冠军马修·席勒在朋友们的目睹下被长达3米的巨鲨撕碎。

“这些悲剧发生后,‘鲨患’便开始笼罩整个留尼汪岛。”在留尼汪大学教书并同样热衷于冲浪的地理学家艾尔迈·拉伯利说道。

越来越多的游客取消了飞往留尼汪的行程,留尼汪当地的17家冲浪俱乐部中有16家都因生意过于冷清、濒临破产,而不得不关门。仅在2014年一年里,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留尼汪岛的财政收入就减少了3.3千万欧元。

为什么留尼汪岛的鲨鱼开始不断袭击人类?之前只有留尼汪岛的东海岸因密布陡峭山崖而被认为是危险地带,但现在为什么留尼汪岛西部最受欢迎的沙滩也变成了危险区?

僵局持续

“留尼汪岛鲨鱼对人类的攻击,已经开始令水生生物学家和动物保护者们感到担忧,”拉伯利说,“但当地政府部门还没有作出任何表态。”

13岁的埃利奥遇难后,留尼汪岛的居民们纷纷开始抗议,冲浪运动员们在留尼汪政府中心的圣丹尼办公大楼前组织了大规模的抗议游行。

但生态学家们并不赞同留尼汪民众的这种做法,他们反对盲目捕杀动物。更令人惊奇的是,死于鲨鱼袭击的花季少女塔珑的母亲也站在保护自然、禁止随意猎杀动物的一边,她说:“虽然我的女儿遇难了,但我也不会怨恨鲨鱼。学会和自然融洽相处,要比试图控制自然更重要。”

马修·席勒遇难后,2011年10月,留尼汪岛政府下令捕杀“凶手”。命令下达后的第6天鲨鱼尸体被渔民们带上了岸。从那天起,留尼汪岛上的居民便划分为两个阵营:冲浪运动员们赞同猎鲨,但地理学家和生物学家们则认为这是“不合理的复仇”,并要求政府给出猎鲨的合理原因。当地政府部门只好向当地发展问题研究所的专家们求助。

31岁的安东尼·布莱松是留尼汪发展问题研究所的一员,他作为一名在留尼汪岛被“鲨患”笼罩之前就定居此地的鲨鱼研究者,早就习惯了以南非白鲨作为研究对象,他没有想到有一天会有新的研究课题。安东尼和研究所负责人马克·索里亚一同对安置在留尼汪沿海地带的46个测听站监测到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并成功将芯片植入了42只虎鲨和公牛鲨体内。他对这些鲨鱼习性的观察研究已经连续进行了28个月。“我们想弄清楚,它们何时会出现在岸边,什么样的地带更吸引它们,以及包括水质和渔船排放物在内的因素会不会对鲨鱼的习性造成影响等。”

这是人类史上对虎鲨和公牛鲨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研究。政府拨款70万欧元作为研究经费,但布莱松等研究人员的脸上还是愁云满布。“从我们接到这份研究任务之初,社会各个群体对我们的工作就给予了很高的关注。”布莱松无奈地笑着说道,“所有人对我们的期望都非常高,他们希望我们两周就可以使沙滩恢复从前的平静,但我们的任务是研究生态环境和鲨鱼的习性。人们对研究所工作的不理解和来自各方的压力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干扰。”

“此外,从技术层面看,这项研究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难题。为了在鲨鱼翅和腹部安装传感器,需要先将鲨鱼引诱过来,然后把它弄上船,固定它的身体,给它翻身。这是件非常繁重并且危险的工作。”

最初的两个月里,在渔夫和生物学家配合下,5只虎鲨上钩,但却没有一只公牛鲨。后来学者们在自由潜水员的帮助下发现了两处公牛鲨喜欢出没的地方,并成功将传感器植入两只公牛鲨体内。

nlc202309090350

但比起海洋,学者们更关心陆地。当研究人员没日没夜地在海上工作的时候,他们突然意识到似乎过多地将注意力放到了海洋,而忽视了陆地上的因素。

生物学家们开始怀疑是圣保罗海湾的海洋养殖场将鲨鱼吸引到了沿岸,并将研究目标锁定到了人为因素上。为了弄清这种猜想是否属实,研究所负责人之一、地理学家帕斯卡·沙巴尼等人进行了为期32天的海下拍摄。前三周,他们一无所获,但就在拍摄的第22天,摄影机终于捕捉到了公牛鲨,但它们立刻怯生生地游走了,丝毫没有“侵略者”的来势汹汹。

“养殖场十分安全,”沙巴尼说,“但也不得不被关闭,因为人们认为是他们引来了鲨鱼,所以都不再买他们的鱼了。”

而与此同时,以冲浪运动员为首的“猎鲨派”的矛头指向了留尼汪西海岸海洋禁渔区。2007年,为了减轻沿海地带珊瑚礁的压力,留尼汪政府禁止在这里捕鱼和进行水上运动。“这使得鲨鱼开始猖獗!”曾在2010年被鲨鱼咬坏冲浪板的奥利维尔·费勒说,“这些‘野兽’破坏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我们的养殖业。”

但渔夫们则认为留尼汪岛“鲨患”笼罩是因为:1999年当地政府宣称虎鲨和公牛鲨鱼肉中可能含有有毒物质,并下令禁止售卖这些鲨鱼肉。

在邻近留尼汪岛的马达加斯加岛,定期会有人因食用鲨鱼肉中毒而亡。但来自圣吉尔德的渔夫克里斯朵夫·佩里则认为这只是政府为了禁止售卖鲨鱼肉编出的借口。“我们从没吃鲨鱼肉中过毒!如果政府允许我们猎鲨,冲浪运动员的危险就会大大降低。”克里斯朵夫说道。

“这是一个很基本的逻辑。安全只是表面现象,”牙科医师、潜水爱好者、国际海洋保护组织代表莱昂-博科·加尔韦反对道,“当我们消灭了那些处于食物链顶层的鲨鱼时,水生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例如,海蜇泛滥。”

“鲨鱼之所以活跃于海岸边是因为人类大肆捕捞鱼类,致使深海区鱼类越来越少,公海海域的鲨鱼已经食不果腹,因此就被吸引到了近港水域。”加尔韦说。

渔民、冲浪运动员和生态学家各方争论不休,他们的主要依据都来自于自身的职业经验。那么水生生物学家帕斯卡·沙巴尼根据职业经验又会提出什么见解?

“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一点,目前还没有人知道之前这里有多少鲨鱼,现在又有多少。” 沙巴尼说,“但留尼汪岛的产鱼量的确比邻近的塞舌尔岛和马约特岛低出几乎6倍,而且那些地方没出现‘鲨患’。”

沙巴尼个人认为不应该在海洋里寻找问题的根源,而应该在陆地上。“西海岸大量捕捞鱼类,陆地废水也越来越多地流入了海洋,这恰好为公牛鲨创造了‘舒适’的环境。这两点可能是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引发鲨鱼行为异常的主要原因,但具体是如何导致的,还有待研究。”

主要的问题就在于科学研究需要时间,我们要给予水生生物学家一些耐心,但是留尼汪岛民似乎都没有这个耐心,他们希望尽早得到答案。

2012年留尼汪岛上又发生了两起鲨鱼攻击人类的事件,使得这里的“鲨患”火上浇油。当地政府也对研究所的学者们失去了耐心。2012年8月,为了研究虎鲨和公牛鲨肉到底是否含有有毒物质,当地政府行政长官委派渔业生产委员会捕捞了12只公牛鲨和12只虎鲨,用以实验观察。

政府的这个举措,使得“论战”双方的矛盾更加激化。为了表示抗议,动物保护基金会成员们在鲨鱼攻击人类的沙滩上,当着电视直播的面,完成了几场海湾游泳比赛。与此同时,冲浪运动者们则号召结束生态学家的“阴谋”,因为他们认为生态学家们收取了政府的经费,双方是在联手对抗水上运动爱好者们。

破解“禁闭岛”之法

尽管如此,2012年秋,通过对虎鲨鱼和公牛鲨的观察,研究人员发现这两种鲨鱼通常在下午两点后开始向海岸靠近,黄昏时分开始寻找攻击目标,并且混杂着雨水、碎浪和污水的地方最容易吸引它们。

鲨鱼“捕食”时也十分小心谨慎。它们总是避开人群聚集处,喜欢袭击独自冲浪者和那些当人潮已经散去却仍在沙滩上游泳的人。

围护网一类的防鲨工具在留尼汪岛已经失去了效用。因为留尼汪岛沿岸弧度太大,而且这里的海浪十分猛烈。因此当地人自创了一种防鲨方法——让自由潜水员作冲浪运动员的水下保镖。“当海面掀起巨大海浪时,我们就会6人组成一队。如果负责潜水的人看到了鲨鱼,就会立刻拉响鸣笛、放出烟雾弹,这样大家就可以更快地逃往岸边。”尼古拉·瓦罗说道。

32岁的尼古拉从小练习潜水。“我了解鲨鱼。它们看到潜水者总会绕道而行。”他说。尼古拉用了3年的时间对这种烟雾弹报警装置进行检测,证明了它的确可以延缓鲨鱼的进攻。

冲浪运动员和研究人员们亲自参与了装置测验,该装置的研究也得到了政府的拨款支持。但仍存在一个问题:潜水者只能监视组队冲浪的人,但大多数冲浪爱好者都没有团队,而且装备防护器具需要费用,对于一些人来说他们并不愿意多这样一笔支出。

2013年,留尼汪岛依旧有人遭到鲨鱼攻击,政府再次明令禁止在保护区外进行水上运动,但仍有人不遵守禁令,“鲨患”也仍然存在。

2015年2月,留尼汪发展研究中心的学者们终于得出一些结论:虎鲨很少会特意地、有指向性地向岸边游,被植入芯片的虎鲨中有两只甚至还曾向南非的方向游了1500多公里。公牛鲨也没有固定的活动区域。38只实验鲨鱼在留尼汪岛周边活动的轨迹十分广泛,其中四分之一喜欢在4个较为固定的地点之间来回游走,这4个点中就包括圣保罗海湾和圣吉尔海域。

此外,30%的公牛鲨会成双结对地“旅行”。这也令学者们感到十分意外,因为曾有研究证明鲨鱼是一种“孤独”的物种。学者们在观测中还发现:雌性鲨鱼的交配对象显然不仅是一只雄性鲨鱼。或许正是由于这种“繁殖竞争”,致使鲨鱼在4月到8月的繁殖期变得更加具有侵略性。如果是这样,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这几个月发生了多次鲨鱼攻击人类的事件。

研究人员收集到的数据也证明,当深海的食物不够时,公牛鲨会向海岸靠近。因此它们总是在午后两点出现在海边的浑水地带。

2015年3月尼古拉·瓦罗开始准备潜水员资格考试,他们将暗中保护一支年轻冲浪队的训练安全。但就是在2015年4月12日,埃利奥·卡聂斯特利却落入鲨鱼之口,他是这支冲浪队中年纪最轻的,且天赋异禀,年仅13岁。尽管埃利奥的教练和父母都曾严厉禁止他在没有报警装备的情况下冲浪,但埃利奥还是没有听他们的劝告。

现今留尼汪岛的海上禁渔区仍然不可以捕鱼,但今后这里可以捕鲨鱼。研究人员对鲨鱼的观察和研究仍在继续,但同时捕杀鲨鱼的工作也更加紧锣密鼓。这两种相矛盾的措施是为了让两个阵营的人都得到安慰。

2015年3月,我和地理学家加布里·埃尔通了电话,他认为留尼汪岛目前的风险就是要为那些每天都会有的违反禁令冲浪的人猎杀大量鲨鱼。如今,安东尼·布莱松又受留尼汪政府之托研究保护鲨鱼的方法。由此看来,留尼汪岛民又将开展一场新的论战。但要破解“禁闭岛”之谜,我们可以做到的是遵守禁令,然后耐心地等待,毕竟违反禁令冲浪的风险可要比飞机失事的概率高10万倍。

[译自俄罗斯《GEO》]

影片禁闭岛精彩观后感 篇4

但是,如果看电影的人能想清楚几个问题,结局其实就很明朗了。

第一:《禁闭岛》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第二:泰德口中的“实验”到底是什么?脑蛋白切除术,到底是什么东西?

先来解释第二个问题。“脑蛋白切除术”,是一位葡萄牙医生的医学成果,以前获得1949年的诺贝尔奖。这个手术是透过开颅,用酒精杀死一块脑神经,来让精神病人精神麻木,从而变得听话。请注意,这个手术是在1949年就获得了诺贝尔奖,而这部电影里故事的时间为何发生在1954年?因为在那段时间,脑蛋白切除术是医学界公认的,科学的,先进的治疗精神病人的方法。

明白了这点,其实结局就很好解释了。很遗憾,泰德的确是个精神病人。泰德口中的“实验”,就是先把人变疯,然后再用“脑蛋白切除术”来实验能否把疯子治好。但是他所想像的“岛上的人依靠对精神病人进行不断的实验来获取经验,对人类大脑进行控制”是不存在的。脑蛋白切除术在当时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已经得到了医学界的认可,但是就是一个手术,根本不需要再进行什么实验。这个岛上的医院,正是在用这个手术来对精神病人进行治疗。

电影里我们看到的就是岛上所有的人,在为泰德尽所有的努力。除了“海外委员会”的人之外,医生们反对用脑蛋白切除术来治疗病人,他们期望能用正常手段来使病人康复。我相信所有觉得结局有疑虑的人,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翻译的问题。这部悬疑片里,每一句台词都有含义,如果不对照着英文看第二遍,的确有点迷糊,下面我把一些能够证实泰德是个精神病人的场景复原:

场景一:影片开头,船上,泰德晕船

这艘船上布满了手铐,很显然这艘船就是岛上用来运载精神病人的船,根本不是泰德从波士顿自己搭乘来的船。这艘船是专门为主角扮演准备的,乘客只有泰德和查克。

场景二:影片中间,C病房,乔治诺伊斯

“你要做的一切,你的一切计划,只是个游戏。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你准备的,你不是在调查,你只但是是迷宫里的一只小老鼠。”

“你想揭开真相,那么你务必让她(你妻子)走。”

“如果你没法忘记她(你妻子),那么你永远无法离开这座岛。”

“他(莱蒂斯)不在这个病房了,他被移送,出去了。如果他不在A病房,那只能在那里(灯塔)了。”

在C病房,乔治诺伊斯在黑暗中一向在呼唤“莱蒂斯”,实际上就是在叫泰德。对话期间,他一向在提示泰德,这一切只是主角扮演,大家都在陪你玩,如果你想离开这个岛,证明你好起来了,就得忘记你此刻的身份。你忘不了你此刻的记忆,你就离不开岛。

最后,诺伊斯只好说,莱蒂斯不在这个病房了。其实是在暗指泰德自己,他已经被转移走了,但是以他此刻的状态,看来最终也只能被送到灯塔去进行脑蛋白切除术。

场景三:从C病房出来,悬崖

查克:“在他(莱蒂斯)的档案中,没有会议记录,没有照片,很奇怪。”

查克是在提醒泰德,莱蒂斯的身份是空的,没有这个人,实际上是想让他发现,他自己就是莱蒂斯。

“你觉得波特兰的空气怎样样?”

“我来自西雅图。”

关于波特兰和西雅图的问题,泰德不止问了查克一遍。因为泰德之前的记忆就是空白的,他记不住别人说过的话,也记不住自己的身份。

场景四:影片最后,医生与泰德的对话

医生:“我试着做一些人们甚至是你也不理解的事情,不努力一下我是不会放下的。”此时,旁边的精神病人都指着泰德在笑,是因为大伙都明白他在主角扮演,觉得好笑。而医生的这句话,不到最后谁也无法理解是什么意思。医生是想透过自己的努力让泰德好起来,而不让他理解手术。

医生:“院长和海外委员要做他们决定了的事情,除非我们能让你变回正常。否则他们将采取永久性道德措施来保证你不会再伤害任何人。他们要弄死你明白么,安德鲁?”

“我在全体海外委员面前发誓我会建造精神病史上最根本的主角扮演,那将会让你好起来。我想,如果让你亲眼看到一切,你就会明白这是多么的不真实和不可思议。我们已经在这个地方准备两天了,告诉我,那个纳粹的实验在哪里?那个穷凶极恶的实验?”

此时,泰德环顾四周,哦,四周空荡荡,真的什么都没有,他想象中那个实验基地不存在。

写字板上,那四个名字,一一对应,泰德=安德鲁,瑞秋=安德鲁的妻子。至于第四条规定,我没想出来是什么,我想也可能是翻译有误。

争议最大的结局,有一个细节:整部影片都是灰暗的色调,但最后,阳光明媚,一切都变得真实起来。这暗示着泰德已经清醒过来,但他不愿意想起以往的一切,所以选取到灯塔去理解手术。最后查克的一句:“泰德。”代表医院的无奈,只能尊重病人自己的选取。

当我再看第二遍的时候,才感觉一切都很明朗,根本没有什么异议,这就是结局。至于有些人说,这个电影想告诉我们,人都有两面性,又是本我又是自我,我觉得没那么深奥。此刻我来回答第一个问题:这个电影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

1、二战对许多美国军人都面临着精神极度紧张,甚至出现幻觉的问题,影片其中一个含义还是反战。

2、脑蛋白切除术在近期遭到人们的质疑,这是一个可笑的诺贝尔奖,这个手术无视人性,对病人是一种摧残。其残忍程度甚至和纳粹拿活人做实验没什么区别,所以才能让泰德产生这样的假象和幻觉,二者之间不能说没有联系。

电影禁闭岛的个人观后感 篇5

这个原理体现在消费实践和商品营销中,就是:需求是可以引导的,消费环境和动机是可以创造的。

营销不是“猎取”而是“培育”。聪明的营销者总是尽可能深入地了解顾客的需要,欲望和需求,不止看到他们所销售的商品和服务的属性。而是通过精心安排,营造,诱导,使消费者置身于一个有消费价值的全方位的,完整的,甚至新的世界的体验。对消费者在心理层面上诱惑其感官,触动其心灵,启发其思维,从而产生出联想,诱发出欲望。欲望由人的心理活动决定,由满足需要的东西表现出来,当考虑到支付能力的时候,欲望就转换为需求,创造出心理上合理的消费动机。

在片中纳林博士还反复提到一个词“防御机制”。“防御机制”使莱蒂斯直接排斥或无视对于能让他走出幻境的提示。这和消费者行为中的“选择性曲解”类似。消费者注意到的刺激,不一定会产生预期的作用。人们总是将信息加以扭曲,使之合乎自己意愿的倾向。也往往会忘记接触过的大多数信息,只记住那些符合自己态度和信念的信息。这意味着营销人员需要了解消费者的想法,让营销手段合乎消费者的意愿。

逃出克隆岛观后感 篇6

也许就在不久的将来,为了满足人类长生不老的欲望,克隆人公司应运而生。“人类的器官,因为复杂性而独一无二,30亿年的进化,使之完美无缺,除了一点,像所有的机器一样,它会磨损用坏”,克隆技术“通过基因工程直接改变有机框架为成人构造,以便和顾客的年龄相配”,这样便能替顾客怀孕,或提供磨损用坏的器官,或更换皮肤,如果你想多活六七十年,那么一笔最明智的投资便是克隆自己,为健康、永生买一份实惠的保险。这就是克隆人公司的广告宣传语。影片《逃出克隆岛》中就有这样的一个公司,公司负责人麦利克欺骗公众说自己能够将克隆人培育成为一种没有感情,不懂爱,不懂恨,没有一点儿意识的植物人,它们只是一种产品,不是人类。可是,“经过几年的摸索,我们发现如果没有意识,没有人类成长的经历,没有感情,没有生活,那么器官就会死去。”麦利克私下如是说。

克隆技术自其产生之初,就在伦理界与法律界产生了激烈的争论,克隆人的问题更是针尖对麦芒。克隆人应该处于什么样的法律地位呢?是如影片中麦利克所言,他是产品,还是如我们这些经由有性繁殖而生的人一样,也应该是法律上的主体呢?如果我们将克隆人也视为法律上的主体,那么克隆人便对法律提出了严重的挑战。首当其冲的便是婚姻家庭制度。假如出现一个克隆人,那么谁是他的父母呢?辈份关系更是将会混乱不堪,遗产继承制度更是面临不少难题。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因此科学于人类而言,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又能造祸于人类。因此,人类一定好运用好克隆技术,让其造福于人类而不会贻害人间。于是世界各国就开始对克隆技术予以法律限制,特别是克隆人问题。

1998年1月12日,19个国家和组织共同签署了禁止人体克隆的《欧洲理事会协议》。欧洲理事会14个成员国,加上澳、加、美、日本和罗马教廷一起签署了该协议,该协议于1998年5月1日起生效。在德国,1990年的《胚胎保护法》已经禁止对人体的克隆。日本参议院2000年12月1日在全体会议上通过了禁止克隆人和制作人和动物杂种的法律。

根据这项法律,违反者将被处以10年以下徒刑。这项名为《关于限制与人有关的克隆技术等的法律》规定:禁止把人克隆胚、人动物杂交胚等移植到人或者动物子宫内;有关克隆胚的研究、出售、进口等必须符合文部科学省的规定,并向该省申报;文部科学省有权对申报者的研究设施进行检查;对于把人克隆胚等移植到人或动物子宫内的人处以10年以下徒刑或1000万日元罚款。英国下议院2000年12月19日仍以超过三分之二的多数票通过了一项法案,该法案允许科学家进行“治疗性克隆”研究,即允许克隆人类早期胚胎,并利用它进行医疗研究。当然,克隆完整的人类个体仍然是法律所不允许的。英国卫生部负责公共卫生事务的部长伊维特·库柏说,胚胎干细胞研究将为患脑病、癌症和心脏病等许多疾病的患者带来希望,但通过这一法案并不意味着政策在向允许克隆人的方向倾斜。美国国会2001年7月31日以265票对16票通过了一项全面禁止克隆人的法案。这一法案不仅禁止克隆人,还禁止进口胚胎干细胞等源于克隆胚胎的产品。

但是,假如将克隆人视为法律主体,那么社会上的人又能有多少认同度呢?在克隆“产品”的推销会上,麦利克将克隆人描述为一种没有意识,没有感情的植物人,目的在于让社会上的人对其及其公司的所作所为不产生抵触情绪。事实上,麦利克高估了美国人的人权观念,在故事的发展中,主人公林肯6E和乔丹2D逃出克隆岛后,希望找到他们各自的主人,期望主人能够高举人权大旗,仗义执言,挽救其生命,但是,谁不热爱自己的生命呢?谁不想长生不老呢?林肯6E的主人就背叛了他们。甚至连美国总统都为自己的未来长生买了一份保险,国防部甚至投资参股于麦利克的公司。

逃出克隆岛观后感 篇7

年的《逃出克隆岛》对于迈克尔·贝来说,是一个具有‘特殊好处’的电影。这部电影的票房大败(北美3000万出头,贝职业生涯以来的最低点。全球勉强1。6亿,成本都没回来。),间接的导致了其刚刚投靠的梦工厂影业不得不因为资金问题委身于派拉蒙;同时也使得‘坏贝’同学近的不败金身被彻底摧毁!但是这次失利也彻底让贝对自我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开始改编一些自我的电影制作思路和题材选取,但是之后证明这个固执又专制的‘希特勒’(语出某‘狐狸小姐’)没有改变自我的风格,倒是间接改编了另一个系列大作的风格。(当然,你明白我说的是什么作品。)

我至今依然固执的认为《逃出克隆岛》是贝式电影中拍摄的最美,且上部分最完美的一部电影!(请看清!是上半部分……)故事的资料无须再次重复,该死的中文译名已经直白和可恨的告诉了你故事的主旨,如果没有这个译名和电影先前某些该死的剧透,电影的资料还是相当具有迷惑力的!就好比经典版《人猿星球》的末尾,人们惊奇的发现原先人猿世界是人类的末世未来,这种强烈的震撼感能够让观众久久不能忘记电影的精彩和用心!但是,该死的宣传攻势以及制作方对于贝式电影一贯重场面的宣传,直接导致了这部完全能够包装的更加‘内涵’和‘震撼’的电影过早的亮出了自我的底牌!观众们对于科幻电影的好奇心以及电影本身的悬疑感被过早的消耗,因此票房成绩自然大打折扣!

本片的开篇能够说是贝式电影中最美丽的一次开场,美丽的海湾,群山,蔚蓝的海水加上空灵的音乐(你Y真是mv导演出身!),电影故事本身中那个被塑造的如同乌托邦的岛屿,以及如同世外桃园般的感觉瞬间将观者征服。而片中象征期望和生命的飞蛾也在电影中把贝式电影中较少有的情感流露,做了很好的继承和传达。而电影中种种谜题的设置也使得观众们从一开始就建立了想看下去的念头,然而,可惜!《逃出克隆岛》仅仅把上半部分做的美轮美奂,而下部分的‘凄惨’彻底撕毁了电影所有构建起的幻境!

之所以说迈克尔·贝是个不思悔改的家伙,正是因为他对于电影的理解始终是固执和暴力式的!原本《逃出克隆岛》的下半部分能够做成一个关于人类自我认知和重新反思自身灵魂存在价值的水平级上,但是这些事情真那么发生了,这就不是‘坏贝’的电影,而是属于雷德利·斯科特或者詹姆斯·卡梅伦……贝把电影上半部分精心构建出的所有谜题、悬疑,甚至是引申出的关于生命价值的推论,都用一波强似一波的爆炸和追车场面来代替。于是乎,我们看到了另一部‘勇闯夺命岛’,而不是就应具有自我特点的‘克隆岛’!平心而论,在贝拍摄的所有电影中,追车场面控制最好的绝对是这部《逃出克隆岛》,但是‘特效狂人坏贝’恰恰忽视了‘主菜’和‘配菜’的区别,这直接导致了电影中用来增加效果的动作戏成为了电影后半部份资料的全部。而更加不幸的是此片上映的时候,又恰逢科幻电影神话级作品星战系列中《星战前传3》上演,观众们的热情和对于科幻电影类型片奉献钞票的准备,早就被这部大作提前预约。本能够个性十足,但是最终迷失了要点的《逃出克隆岛》遭遇票房上的滑铁卢也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其卑微龙套的命运!

时至今日,重新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发现,贝本想把这部作品拍的更有深度和影响力。只是其一贯重视表面文章的制造特点,造就了这部电影无法走远走深的原因。而更加令人沮丧的是,这次沉重的失败似乎并没有使得‘坏贝’有所收敛,而他的好运气就在本片‘歇菜’的前提下立刻到来!《变形金刚》系列的成功(三部曲全球累计票房26。5亿美金)使得他再一次站在了好莱坞挣钱机器的顶端!但是令人怀疑的是,离开了原本就强大异常的变形金刚系列品牌基础后,贝的原创题材电影是否还能回到《逃出克隆岛》失利前的状态,我们实在无法预期……只期望他能在变形金刚系列成功的大好形势下认清自我!毕竟这个系列的成功只能说50%的功劳(可能更少)在其自身。而未来的路似乎绝对不会平坦……

电影《逃出克隆岛》观后感 篇8

再加上“胚胎”培养室的血淋淋的让人难以同时吃饭的景象,那些还没发育完全的满布血管的躯体,那些已经成型的克隆人手臂的抽搐,以及刚刚来到克隆岛的“新人”的笨拙和可爱,更表达出了一种对生命的敬畏。

商业大片的激情,加上对伦理话题的思考,构思虽然巧妙但还是不免被人预料到。和同样是讲述克隆人话题的电影《别让我走》比起来,两者各有千秋。一个用心突破,画面精美华丽,一个记录口吻,消极凄美,也能够看出理解命运和反抗命运所带来的不一样后果,但是二者的共通点在于,如果以后还有人想要做出这等败坏人性的事情,那么那里两部影片将会是很好的教材。

《逃出克隆岛》英文原名是TheIsland,翻译过来的时候直接把克隆二字放了进去,让人一下就猜透了剧情,如果就叫“神秘岛”还好一些,不会破坏第一次观看的悬念感。最后场景中上千克隆人跑出封闭空间的镜头让人心震撼。只是,中间男女主角的亲密镜头插入的不算很适合,就应是属于商业片必有英雄美女在一齐的固定思维吧,其实如果不要这个部分也完全无所谓了。

上一篇:个人借款所需资料清单下一篇: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指引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