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

2024-10-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共8篇)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 篇1

题: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课

时: 一课时

型: 欣赏课

授课对象: 高中二年级学生

教材分析: 本课是古代建筑欣赏。按照教材本课是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及特色。中国建筑被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之一,其原因在于中国建筑独树一帜的木结构体系,庭院式的组群布局以及建筑外观上的色彩运用。在介绍过程中,由于篇幅问题,相对比较简单,主要以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北京故宫、圆明园、苏州园林的图片和简略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突出教学重点,并对中国古代建筑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引导学生,提起学生的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欣赏中国各个时期的建筑艺术作品,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能够在教师引导下了解中国建筑风格特征与发展,从而培养欣赏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 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中国古代建筑图片,并向学生提问,让学生积极回答问题,使教师和学生互动起来,增强学习气氛。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艺术作品产生向往,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从而热爱生活、热爱艺术。通过对不同时期的建筑艺术的了解,使学生懂得美术的社会功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中国建筑艺术被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之一的原因,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

教学难点:如何调动学生对建筑艺术欣赏的动力。

教学方法:

1.教法:讲解与幻灯片展示相结合。2.学法:欣赏,观察以及教师讲解。

教具准备: 幻灯机,古今中外著名建筑幻灯片若干张 学具准备:《艺术欣赏 美术》第二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分钟)安定课堂,检查学具。

二:引入新课:(4分钟)这节课我们的学习任务是了解中国古代建筑,上节课我们讲了什么是建筑,同学们记得吗?(学生回答:„„)对,建筑是利用物质材料创造的一种供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人为的空间。我们还知道除了房子,还有纪念碑、陵墓、桥梁、广场等等都属于建筑,但是这些大都是我们现代才有的,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中国古时候有哪些建筑呢?(学生讨论回答:„„)很好,大家都很认真地思考了,我们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很多,主要有宫殿、寺庙、佛塔、民居和园林建筑等。下面我们就开始学习今天的内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三:讲授新课:(35分钟)

(一):世界三大建筑体系

世界上曾经存在过很多种建筑体系,但很多早已中断或者流传不广,比如古埃及、古代西亚的建筑,只有中国建筑、欧洲建筑和伊斯兰建筑一直延续至今,它们被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播放几张欧洲建筑和伊斯兰建筑的图片)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

1、木结构体系:这种体系是由立柱和纵横的梁枋组合成的各种形式的梁架,使建筑物上部荷载均经由梁架、立柱传递到基础;墙壁不承受荷载。所以,门窗等的配置,不受墙壁承重能力的限制,具有“墙倒屋不塌”的妙处。(出示建筑的木构架)这种木结构体系的基本原则有许多是同现代钢筋混凝土的框架结构的基本原则相一致的。可见在很多年以前,聪明的人们就已经懂得了建筑的一些窍门呀!

2、庭院式的组群部局:古代的建筑都是以“群”的形式组成一个院落。一般都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横两条轴线进行布局,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这里主要就讲讲宫殿建筑和园林艺术。

(出示北京故宫全景图和局部图片)同学们认识这是哪里吗?这是我们的故宫!它曾经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呢!你们看看是不是很宏伟很漂亮?那好,现在你们5个人一组进行3分钟的讨论,讨论的内容是“故宫好不好?好在哪里?”讨论完后请同学来讲讲你们讨论的结果。同学们都根据自己的喜好说出了故宫的优点,但对于它的情况可能不怎么清楚,现在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故宫的基本情况吧:整个故宫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纵深961米、宽753米,拥有9900多间房屋,分成中、东、西三路和几十个院落,旨在表现封建的等级观念和皇权至上的威严气势。故宫的主要建筑,比如皇帝举行大典、发号施令的主要场所被称为“前朝三大殿”以及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和供帝后、妃子、皇太子等生活游乐的被称为“后朝三大殿”,这些建筑体量雄伟,外形壮丽,主次分明,建筑形象统一而又有变化。比如屋顶的形式,太和殿是重檐庑殿顶,中和殿为四面坡单攒尖顶,保和殿是重檐歇山顶。故宫主要建筑的丰富多姿的屋顶形式是中国古代建筑外观上极显著的特征之一。

3、色彩的运用:色彩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装饰手段,这是由木结构体系的特点所决定的。从木材表面施加油漆作为防腐措施发展到建筑彩画,形成了俗话所说的“雕梁画栋”。我们再看一下故宫的图片,大家都看到了些什么颜色?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故宫主要建筑的黄色琉璃瓦顶、朱红色的柱子、门窗,檐下处于阴影部位的建筑彩画用青绿色略加点金,在白色石台基的衬托下,更加显得富丽堂皇。在建筑上使用这样强烈的色彩而又能达到如此完美的艺术效果,不得不为之鼓掌呀!

(三):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特色

1:把自然的和人造的山水、花木以及建筑等融为一体的游赏环境的中国古代园林(依次展示相应图片):

(1):面积较大、气派宏伟的皇家园林。如清代的圆明园、现存的颐和园等;(2):规模较小的私家园林,园林风格因园主的情趣而异。如苏州的拙政园、网师园等;

(3):城郊风景区和山林名胜,多把自然的和人造的景物融为一体。如杭州西湖、昆明西山滇池等。

2:园林布局特点——划分景区和空间,以及善于“借景”。巧妙地利用山水、树木、花卉、建筑等,把全园划分为若干个各具特色的景区。“借景”是中国古代园林安全感空间局限、丰富园景的一种传统手法。它把园林以外或近或远的风景巧妙地引借到园林中来,成为园景的一部分。四:课堂总结:(3分钟)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知识点(„„)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对我国古代的建筑有了一定的了解,相信也对建筑这门艺术有了兴趣,建筑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所以我们在生活当中可以留心观察一些自己喜欢的建筑,动脑筋想想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好在哪里,你会发现其实艺术一点都不高深,它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五:作业布置(2分钟):

1.中国古代建筑有哪些特色?

2.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特点是什么?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板书设计)

一、世界三大建筑体系

三、中国古代园林的特色

1.中国建筑

1.融自然和人造山水为一体:圆明园、2.欧洲建筑

杭州西湖、苏州的拙政园等

3.伊斯兰建筑

2.划分景区和空间,且善于“借景”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

1.木结构体系

2.庭院式的组群部局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 篇2

一、古代建筑画中人的参与的亲历美

最早的描绘建筑的图像,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春秋末期,其后历朝历代都有。对建筑物和建筑活动的欣赏、赞美,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和对人类自身改造自然的能力与成就自豪。人物与建筑地结合在画面中的出现,反映了中国人知山乐水的圆觉之境。如图一明代王谔《江阁远眺图》,这幅画描绘的隔江远望的平远景象。松林石壁前临大江,江边有水榭楼阁,远处隔江对面,云雾弥漫之中,峰峦起伏,山城环抱,楼船停泊江岸。中间一片江波浩渺,水天空阔,横无涯际。近岸的水中建水阁一座,阁前平台上一文士静立远眺,欣赏山水美景。近景的楼榭和远景的山城遥遥相对,画面气势开阔,意境幽美。湖中水波细密,前重后淡形成高远空阔,水天相接之势。对岸远山,晕染清淡,和近景中的浓墨重染形成对比,整幅作品用笔细劲,是学宋朝马远一派。画中有山有水有屋,正是古代人所向往的可游可居的山水环境。山、水、人、建筑、树、船等这种参与式的图画,是中国古人自古向往游乐于自然之中,物我两忘的美好境界。

二、古代建筑画中的的建筑造型美

造型是建筑最显著的特征,也是给人最直观的感觉。古代建筑画中的建筑不是作为单独的作品出现的,只是依附于山水画之中,作为山水画画面构成的一部分,但建筑在画面的重要性是不可缺少的,体现了古人安家乐业的愿望。纵观古

代建筑画,建筑式样有宫廷建筑、住宅建筑、园林建筑、楼阁建筑、寺庙建筑。

1、宫廷建筑

此图描绘一大型皇家园林景致。图中山峦起伏,林木葱郁,河道萦回,其中气宇轩昂的楼、阁、亭、台、廊、桥星罗棋布,有的建造于山中或河岸平地。气派宏大雄伟,富丽堂皇。画中游人悠闲风雅又热闹欢快,虽然熙熙攘攘,却如人间仙境。体现了唐代宫廷及贵族阶层悠闲而奢华的生活。同时也体现了唐代的繁荣富庶以及园林建筑的极高水平。画中笔法谨细,尤其建筑物及人马的描绘更是精细周到。敷色艳丽多彩,在整体的冷色中,朱砂、粉色等更为鲜艳夺目,加上勒金的光彩,使画中之景更显出金碧辉煌的富贵气象。

2、住宅建筑

(图四)五代卫贤《高士图》描绘汉代隐士梁鸿与妻孟光“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故事。画家把梁鸿的居所安排在山环水绕的大自然中,全幅上半部为巨峰壁立,远山苍茫,下半部为竹树蓊郁,溪水潺潺。人物活动在画面中部,恰是观者的视觉中心:梁鸿端坐于榻,竹案上书卷横展,孟光双膝跪地,饮食盘盏高举齐眉。主人公神态坦然平和,虽房舍简陋、粗食布衣,但高人隐士志在山野的高洁志趣令人油然而生敬意。此图虽为主题人物画,实则集山水、人物、建筑画为一体。山石多用干笔。整幅画的构图严密,勾线劲挺,屋舍以界画法刻画准确、精细,山石及树木的皴笔密集,近树精心勾画,远树则勾、点结合,重在以墨色由淡至深层层烘染,显得质感凝重。尤其是石凹处的浓墨干点,则为前所未有的独创。水流的勾线柔和顺畅,绵密有序,恰如微波皱起。图中人物与山水似乎平分秋色,这与此前唐代的以人物为主、此后北宋的以山水为主相比较,清楚地体现出典型的五代时期绘画的承上启下特征。这幅《高士图》几乎是将人物、山水与楼阁并重来画的,而且结合自然巧妙,没有斧凿痕迹。此画的画法浑厚严密,所绘建筑清晰、切近,可以明显地看到建筑的式样与特色。这无疑比一般山水画中所表现的建筑更清晰、突出,对于后世研究当时建筑形象也更有意义。

3、园林建筑

(图五)是文徵明《东园图》两部分,这幅画描绘的是江苏南京的东园实景,这是一处环境非常优美的私家园林。图中画古松苍桧,梧桐修竹,绘湖石绿水、厅堂榭阁,更有木兰石经,景色优美。在优美的建筑与景观之中,有赏画、对弈的文士,以及来往侍候的仆从,各有其形,各观气态,自然而生动。尤其是人物,都按其不同的身份,对其行为动作进行巧妙安排。

4、寺庙建筑

(图八)五代李成《晴峦萧寺图》画面可分为上、中、下三段,分别对应远景、中景和近景。中国山水画本就有“卧游”的功能,让画家和观者足不出户而能游历于山川之中,澄怀味象。此画亦然。本幅以直幅形式画冬日山谷景色,画中群峰兀立,瀑布飞泻而下,中景山丘上建有寺塔楼阁,山麓水滨筑以水榭、茅屋、板桥,间有行旅人物活动。山石雄伟而秀美,皴染用笔多有变化,兼具关仝之雄浑与李成之清润。《晴峦萧寺图》上半部两座高峰重叠,左右山峰低小淡远,当中一座楼阁突出,萧寺下及寺右边三四座小山冈,皆有树生其上,画的最下处是从山中流出的泉水而形成的溪水,一木桥架其上,山脚下有亭馆数间,人群来往。用笔坚实有力,画山亭馆及楼塔之类,皆仰画飞檐,勾勒而形极层迭,皴擦甚少而骨干自坚,都有李成画的特点。此图高峰耸立于画面中心,下藏深沟巨壑,山间瀑布飞流直下,萧寺亭台隐现于山间倔曲如爪的寒林之中。构图气势雄伟,用笔苍劲娴熟,皴法居多,渲染较少。亭台楼阁利用界尺画成,工整严谨,细致稳健。

通过对古代建筑画中建筑式样的分析,我们可看出古代建筑画中的建筑造型体现在构造技术与艺术形象统一。中国古代建筑的木结构体系适应性很强。这个体系以四柱二梁二枋构成一个称为间的基本框架,间可以左右相连,也可以前后相接,又可以上下相叠,还可以错落组合,或加以变通而成八角、六角、圆形、扇形或其他形状。屋顶构架有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无论哪一种,都可以不改变构架体系而将屋面作出曲线,并在屋角作出翘角飞檐,还可以作出重檐、勾连、穿插、披搭等式样。单体建筑的艺术造型,主要依靠间的灵活搭配和式样众多的曲线屋顶表现出来。此外,木结构的构件便于雕刻彩绘,以增强建筑的艺术表现力。因此,中国古代建筑的造型美,很大程度上也表现为结构美。

三、古代建筑画中的意境美

所谓意境美,就是说艺术作品通过形象的描绘所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这种境界和情调往往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是要靠欣赏者用心去感受的。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故山的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美。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此山水之不置也”有了如此精心、得意的布置,美妙的意境也就自然而现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向往与追求,在古代建筑山水画中有着显著的体现。

1、意境清远的五代、宋元绘画

五代宋元时期,禅宗盛行,禅宗关于通过直觉、顿悟以求得精神解脱、达到绝对自由的人生境界的理论,对当时绘画影响很大。王维(701~761)晚年的诗歌和绘画被认为是禅宗美学思想的最早体现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佛教法师兼诗人皎然的《诗式》,把佛学思想应用于诗歌理论,提出明显体现禅宗思想倾向的“闲”、“达”、“静”、“远”诸体。

(图六)宋范宽《雪景寒林图》,该图整体气势磅礴,境界深远,动人心魄,生动地描绘出秦地雪后山川、林塑如诗景象,为其代表作之一。笔墨浓重润泽,层次分明,皴擦、渲染并用。他以粗壮的线条勾勒山石、林树,结实、严紧,用细密的“雨点皴”表现山石的质感。皴擦烘染时,注意留出坡石、山顶的空白,以强调雪意。此外还应注意画出林木浓密、枝桠锐利的感觉。此图画群峰屏立,山势高耸,深谷寒柯间,萧寺掩映;古木结林,板桥寒泉,流水从远方迂回而下。真实而生动地表现出秦陇山川雪后的磅礴气势。笔墨浓重润泽,皱擦多与渲染,层次分明而浑然一体,细密的雨点皱于苍劲挺拔的粗笔勾勒,表现出山石和枯木锐枝的质感。

2、清扬雅致的明代绘画

明代画家在绘画风格与意境表现上,虽然不如元代的飘逸、潇洒,但也较为清扬雅致。

(图七)明唐寅《落霞孤鹜图》此画描绘的是高岭峻柳,水阁临江,有一人正坐在阁中,观眺落霞孤鹜,一书童相伴其后,整幅画的境界沉静,蕴含文人画气质。画家自题云“画栋珠帘烟水中,落霞孤鹜渺无踪。千年想见王南海,曾借龙王一阵风。”表示他羡慕《滕王阁序》作者王勃的少年得志,为自己坎柯的遭遇鸣不平。在表现技法上,近景的山石多用湿笔皴擦,勾斫相间,用墨较重。全画墨色和悦润泽,景物处理洗练洒脱。

唐伯虎曾经为王勃的才华所折服,于是画下这幅画,《落霞孤鹜图》是唐寅山水画苍秀一路的代表作。画高岭耸峙,几株茂密的柳树掩映着水阁台榭,下临大江。阁中一人独坐眺望,童子侍立,远处落霞孤鹜,烟水微茫,景物十分辽阔。画法工整,山石轮廓用较干笔皴擦点染,线条变幻流畅,风格潇洒苍秀,构图不落俗套。画上自题诗曰:“画栋珠帘烟水中,落霞孤鹜渺无踪。千年想见王南海,曾借龙王一阵风。”

3、细腻工整间意境的清代绘画

清代绘画意境来说,没有明代的清样卓越,也没有宋元的悠远虚淡,在设色上较为浓重富丽。

(图九)清刘度《白云红树图》此画是一幅没骨青绿山水画。画法工细,色调明丽,具有较强的装饰美感。群山以石绿为主,最远的山峰石青、石绿相间,山头丹色点以绿苔。飘浮的白云不是用传统的勾皴方法表现,而是用花青与白粉晕染而成,且浓淡变化丰富,有的留有边白,增强了画面静中有动的韵味。山下,河畔边的五株老树有的点以红叶,有的点以绿叶,有的绿、黄叶杂混,树干均用淡墨兼赭色填涂。另用淡墨、淡赭画小树丛,兼设赭白叶和花青叶。临近的水榭楼台,错落参差,在山水的环抱中显得幽雅别致,勾描工细而不僵滞;里面的人物造型准确,神态,哈然;一边溪水里的水草亦各色相杂。整幅画作虽色彩浓重艳丽,但无半点甜俗之气。

4、古代建筑画中的和谐美

通过对古代建筑画的亲历美、造型美、意境美的分析,不难看出,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一直在实践着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一树、一草、一人、一山、一亭、一舟凭借中国画家卓越的构图、色彩的设计在尺绢之内就能构成一幅完美的理想家园。

中国古代瓷器艺术 篇3

此次展览由国博与徐其明先生联合举办,这是国家博物馆首次与私人藏家合作办展。展览分为青瓷、颜色釉瓷、青花瓷和彩绘瓷四个部分。青瓷是颜色釉瓷中最早出现、持续时间最长和最具东方艺术特色的瓷器;彩绘瓷中的青花瓷,直到今天仍是产量最大、最为有名的瓷器品种,所以展览将青瓷和青花瓷设计为独立单元。在8D0平方米的展厅中,136件展品让观众较全面地欣赏我国古代瓷器的艺术魅力,不仅可以了解到各个瓷器品种的演变过程,而且深入理解其历史内涵,得到美的享受。

中国是世界上制造陶器最早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发明瓷器最早的国家,其中尤以青瓷最具特色。青瓷即青釉瓷器,因其釉中所合适量的铁在还原气氛中的呈色作用,使得瓷器呈现青色。由于含铁量的些微差异和窑内气氛的不易控制,以及装窑位置的不同,青色就不尽相同,呈现如青绿、青黄色等色调。

据考古发现,早在夏代,我国就出现了原始青釉陶器。历经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到东汉有了重大突破,经过对出土的典型瓷片做的科学测定,结果表明,含铁量比原始青釉陶少,胎体呈灰白色,胎质烧结,吸水率低,烧成温度为1310℃,显微镜结构与近代瓷器基本相同,透明度也达到较高水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北各地烧制青瓷更为普遍,瓷窑增加,种类繁多,质量进一步提高。南方和北方所烧青瓷各具特色,南方青瓷,一般胎质坚硬细腻,呈淡灰色,釉色晶莹纯净,常用“类冰似玉”来形容;北方青瓷胎体厚重,玻璃质感强,流动性大,釉面有细密的开片,釉色青中泛黄。晚唐五代,一些窑口在釉色的烧造上取得重大突破,如浙江越窑的秘色瓷,釉层均匀光润,釉色湖绿,有如一泓清漪春水,有“千峰翠色”之誉。宋代是青瓷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时期,汝、官、哥、龙泉等窑的青瓷器以含蓄、沉静、温和、清逸、高雅的美感,成为东方艺术的杰出代表。尤其是浙江龙泉窑在南宋中期创烧了粉青和梅子青,达到历史上青釉烧造的最高水平。明清时期,传统的各种青瓷仍然继续制造。

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艺术 篇4

【摘要】本文浅观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以及对建筑艺术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底蕴以及建筑形式表现的美的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古代建筑艺术;发展历程;园林;结构布局

一、引言

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建筑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了自身的独特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大至可分出三个大的阶段:商周到秦汉,是萌芽与成长阶段,秦和西汉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历魏晋经隋唐而宋,是成熟与高峰阶段,唐代的成就更为辉煌,是第二个高潮;元至明清是充实与总结阶段,明至清前期是第三个高潮。这三个阶段可分别以秦汉、隋唐、明清为代表。

二、独特的结构和布局美

中国古代建筑结构的发展方向是以木结构为主的结构方式,这与应用物质材料和技术结构相关,不但具有工程技术的意义,还因为其巧妙的组合而表现出独特的结构美和装饰美,它本身的复杂与精巧是砖石结构建筑所无法替代的。

中国的古建筑有两种不同的人工环境。一种是宅院式建筑群,一种是与山水等自然景观相结合的园林式建筑。它的构图是自由的。布局中程序的安排是中国古建筑设计艺术的灵魂。不管哪种构图方式,都十分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学性格的追求。中国建筑特别重视群体组合的美。宅院式建筑群在设计上多采取正方形和长方形两种平面形式,宫殿和民居建筑是在南北向的纵轴线上安排主要的建筑。在东西横向轴线上安排次要的建筑。这种组合方式创造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古朴、典雅、庄重、协调的美。园林建筑多以迂回曲折的轴线展开布局,建筑与自然高度融合。错落有致、趣味盎然。

三、大胆强烈的色彩美

中国建筑用色大胆、强烈。绚丽的色彩和彩画,首先是建筑等级和内容的表现手段。屋顶的色彩最重要,黄色(尤其是明黄)琉璃瓦屋顶最尊贵,是帝王和帝王特准的建筑(如孔庙)所专用,宫殿内的建筑,除极个别特殊要求的以外,不论大小,一律用黄琉璃瓦。宫殿以下,坛庙、王府、寺观按等级用黄绿混合(剪边)、绿色、绿灰混合;民居等级最低,只能用灰色陶瓦。主要建筑的殿身、墙身都用红色,次要建筑的木结构可用绿色,民居、园林杂用红、绿、棕、黑等色。梁枋、斗拱、椽头多绘彩画,色调以青、绿为主,间以金、红、黑等色,以用金、用龙的多少有无来区分等级。园林建筑彩画最自由,可画人物、山水、花鸟题材。台基一般为砖石本色,重要建筑用白色大理石。色彩和彩画还反映了民族的审美观,首先是多样寓于统一。一组建筑的色彩,不论多么复杂华丽,总有一个基调,如宫殿以红、黄暖色为主,天坛以蓝、白冷色为主,园林以灰、绿、棕色为主。其次是对比寓于和谐。因为基调是统一的,所以总的效果是和谐的。虽然许多互补色、对比色同处一座建筑中,对比相当强烈,但它们只使和谐的基调更加丰富悦目,而不会干扰或取代基调。使用这样明亮的色彩,而搭配又是如此的完美,在世界建筑史上也是首屈一指的。

最后是艺术表现寓于内容要求。例如宫殿地位最重要,色彩也最强烈;依次为坛庙、陵墓、庙宇,色彩的强烈程度也递减而下;民居最普通,色彩也最简单。

四、天人合一的意境美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独到的审美观念,中国古典园林特别是私家园林建筑,山水和花木高度融合,创造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被称为凝固的诗.立体的画。苏州园林建筑是在自然空间形态上用中华民族的审美观、价值观加以展开。在苏州园林中,亭、台、楼、阁、榭等是“实”的,而廊是虚的。两者结合便构成了中国园林的虚和实的和谐美。苏州园林是浓缩的自然景观。闹中取静、移步换景。风格清新秀雅,手法更为精妙;它特色鲜明地折射出中国人的自然观和人生观,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苏州园林吸收了江南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占地面积不大,但以意境见长、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化无穷。特别是始建于明正德初年的拙政园,是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以其布局的山岛、竹坞、松岗、曲水之趣,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母”。拙政园的特点是园林的分割和布局非常巧妙,把有限的空间进行分割,充分采用了借景和对景等造园艺术,亭台楼阁依水而建,专取自由不对称之美,由此可见拙政园的独具匠心。就着低洼地掘成池,土堆砌成山岛,河岸是人工垒石制作,却无一处笔直的线条,仿佛自然冲刷而成,充满野趣。树木花草错落有致宛若天成。各式建筑分布于山水、林木之间,刻意避开中轴,不要求严格对称。这些大小不等的院落空间的对比衬托,使得整个拙政园显得更加疏朗、开阔。名师巧匠们的用心,造就了拙政园咫尺之内宛若天成的再造乾坤。拙政园的布局疏密自然,其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它以池水为中心,楼阁轩榭建在池的周围,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拙政园形成的湖、池、涧等不同的景区,把风景诗、山水画的意境和自然环境的实境再现于园中,富有诗情画意。淼淼池水以闲适、旷远、雅逸和平静氛围见长,曲岸湾头,来去无尽的流水,蜿蜒曲折、深容藏幽而引人入胜;通过平桥小径为其脉络,长廊逶迤填虚空,岛屿山石映其左右,整个园林建筑仿佛浮于水面,貌若松散的园林建筑各具神韵。自然与人文最好的结合莫过于苏州园林,匠心独运的精巧园林,让人畅游其中惊叹于园主人的独特构思。无摩肩接踵之喧,有清幽雅致之趣。晨间和傍晚,斑驳的光影最有利于纵深感和意境的表达。

五、结束语

中国园林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声誉,被欧洲人誉为“世界园林之母”。这种建筑风格对于人文情感的关切,在建筑架构以及材质中都能得到体现。体现着建筑的价值。雨果是这样描述建筑与人文的关系的,建筑以千姿百态的造型,精巧优美的装饰。风格各异的环境设计等独特的语言形式向人们倾诉着各地区各民族人民对美的追求。

参考文献:

[1]

佘念,储坤.中国古代建筑的群体意识[J].四川建筑,2002(02)

[2]刘九红.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表现[J].山西建筑,2008(35)

作者简介:

《古代传说中的艺术形象》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形象,了解他们的造型特点和服饰特征;

(2)能用简单的线条描绘喜欢的神话人物形象。2.过程与方法:

了解古代传说、神话认为的产生过程与创作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辨别古代传说中的善、恶、忠、奸等角色,追求真、善、美的健康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认识著名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形象,了解他们的造型特点和服饰特征。

(2)分析和描述神话艺术形象的造型特点。兴趣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播放《哪吒闹海》动画片声音或教师独白,让学生猜猜故事中是谁在说话。

2、播放《哪吒闹海》动画片段,让学生判断自己的猜测。

3、结合范例导赏,体验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形象。

(1)他在干什么呢?你能模仿一下他的动作吗?

(2)他的本领可大了,把你知道的告诉周围的同学好吗?

(3)你最喜欢他的哪些方面?为什么?

4、出示课题,古代传说中的艺术形象。(设计意图:a.以声音猜测人物,设置悬念。b.安排动作模仿的小游戏,在课堂开始时就让学生情绪兴奋起来。c.通过学生相互交流将他们的记忆激发出来。)

二、课堂发展。

1、探讨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1)现在进入第一轮挑战。同学们对这个课题有疑问吗?有没有不明白、想弄清楚的地方?(什么是神话?什么是艺术形象?)

(2)请同学们利用收集的神话资料,小组探讨一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看哪个小组在第一轮挑战中捷足先登。

(3)教师给每个小组发“小锦囊”,有需要时才可以打开。小锦囊:神话是古时候流传下来的,是古代人民在自然和社会的现实基础上幻想出来的;

它是许多人的创作成果,先有口头创作,后来才出现汇集而成的文学作品。神话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传!课题所指的艺术形象是人们想象出来的独特的造型,就像电影、电视剧中的各种角色一样。古代传说中的日恩、鬼、神、动物等等,这些都属于神话艺术形象。(设计意图:a.让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习。b.准备小锦囊的目的在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同时,又可以照顾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差异,辅助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教师在总结时可打开小锦囊,揭开谜底。)

2、角色扮演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1)小组代表扮演教师预先指定的艺术形象,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等,其他组员猜演的是谁,比较一下哪个小组猜对最多。

(2)为什么我们能凭动作表情就能猜出这个艺术形象呢?

小结:每个神话艺术形象都有其独特的造型特色。

(3)有时候凭动作也不能猜到是谁,为什么?

小结:古代传说人物除了表情、语言、动作之外,还有服饰、道具,综合起来,他们的形象就变得更加可爱了。

(设计意图:以角色扮演的游戏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有利于学生了解个各个神话艺形象的特点。

3、细节欣赏,品位艺术形象。

(1)我们该如何欣赏这些神话艺术形象呢?从哪些方面来欣赏好呢?请同学列举一下。

(2)我们选一个神话人物明星来分析一下。

(3)古代传说中的人物有什么样的事迹?表现出他怎么样的性格呢?

(4)出示哪吒的图片,这是《哪吒闹海》中哪吒的形象,这个形象是如何表现出哪吒的各种特征?(板书:动作、表情、衣服、兵器)

(5)你想象中的哪吒跟这个“哪吒”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他与我们身边的小朋友有什么区别?

(板书:造型简洁、装饰性强、有时代特点)

(6)通过分析哪吒这个神话艺术形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小结:

古代传说中的艺术形象都有鲜明的性格和时代特色,艺术家们就是以此为想象的依据,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形象。(设计意图:a.引导学生探讨欣赏艺术形象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欣赏、评述。b.通过关键词与美术语汇的板书内容,使学生认识艺术形象的主要造型要素。)

4、比较分类,扩展欣赏范围。

(1)同一个古代传说里的艺术形象是唯一的吗?你可以从哪里找到证据呢?

(2)课本的人物造型有古代的、有现代的,谁能说说这些造型之间有何不同?

(3)你势能说说神话艺术形象都有些什么类型吗?(善与恶、正与邪、人、动物、神)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课文图片的比较。认识到同一种神话形象、在不同时期的艺术表现有所不同。)

5、欣赏评述。

(1)再次观看一个学生喜欢的古代传说电影。

中国建筑艺术——古典园林 篇6

杭师院附高 罗雪峰

一、古典园林概况

(一)、发展史

(商)→(西周)囿→(汉代)帝王的离宫、苑囿→(魏晋南北朝)追求自然情趣的私家园林→(唐)发展迅猛,长安附近建别墅,官署建园,唐中叶东都洛阳造园→(五代、宋)首都汴梁、陪都洛阳造园,江南筑山叠石之风很盛→(元明)江南园林发达,遏制→(明中叶)新的生机

园林设计主导思想:诗情画意

魏晋南北朝私家园林崇自然野致的风格,唐宋官僚和文人画家将他们的生活思想及传统文学和绘画描绘的意境贯于园林的布局与造景中,形成了这种主导思想。

(二)、分类

北方 皇家 园林——承德避暑山庄

江南 园林——苏州园林、汾阳别墅

岭南 园林——广州越秀公园

(三)古典园林欣赏(录象)请学生讲园林构造:

由木构架结构的厅堂、轩馆、楼阁、亭台、桥廊与山石、湖池、花木组合成景,再配以匾额楹联等书法、诗句,形成了一个供游人直接玩赏且意蕴无穷的景观。

二、古典园林特点

(一)、顺应自然的布局

布局采用曲折多变的手法,和谐地顺着山径、水标或林间安设景点,不人为强求,形成中国园林的特点。“曲”造成景物的深层感,能在有限的面积上,创造出无限的空间效果。

(二)、雅朴恬淡的品格

园林建筑:宁静、简洁、清新

古典殿堂建筑:富丽、作“雕梁画栋”的粉饰

清代戏曲家李渔强调

“宜简不宜繁,宜自然不宜雕斫”

“但其取其简者、坚者、自然者变之”

(三)、空透灵巧的面貌

1、园林以景观为目的,建筑除了点缀自然环境,还以其空灵起到“借景”与“融合”的作用。

2、有诗云“常倚曲栏贪看水,不安四壁怕遮山”。园林建筑以大窗户代替墙壁,或连门窗也不要,全部敞开,显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密切关系。

(四)古典园林是一综合性艺术

古典园林不仅自然山水与建筑的结合,还融文学、绘画、书法、雕塑、音乐于一体,组成交响乐般的艺术世界。

浅析中国古塔建筑艺术 篇7

关键词:古塔,历史,特征,发展,结构,建筑材料

一、中国古塔的历史

塔原本产生于印度, 是佛教的一种建筑物。公元前五、六世纪时, 古印度的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 塔就是保存或埋葬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舍利”用的建筑物。在佛教中, 舍利是一种至高无尚的神圣物品, 佛教信徒们为供奉、保存舍利, 便创建了这种具有坟冢之意的塔。塔在长期发展过程中, 其类型、结构、用途都有极大的变化。尤其后来印度的塔传到了中国, 塔的功能比印度塔更复杂了。它除了保存高僧尸骨、舍利外, 还有在寺庙、城郊制高点或河流转弯处、海滨港埠之巅建造的具有军事、导航、城市标志和观赏风景等功能的塔。在塔的译名上, 也出现了诸如“窣堵波”“私偷簸”“偷婆”“佛图”“浮屠”“浮图”等多种称呼。此外, 塔的造型也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 如在中国早期出现的楼阁式塔, 其作为表相的塔刹部分具有印度“窣堵波”的形象;作为供奉佛像的主体建筑——塔身, 除了原有的复钵式喇嘛塔造型外, 还出现了反映中国传统建筑特点的楼阁式塔身形状;其后,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和佛教本身内容的变化, 又发展出密檐式塔、花塔、金刚宝座式塔、过街塔等等类型。

二、中国古塔的特征

在古印度, 佛舍利是埋葬、供奉在萃堵波中的。而在我国, 塔下一般都建有地宫, 以埋葬或供奉舍利。这是印度萃堵波与我国固有的陵墓制度相结合的产物。在近代和当代维修古塔的过程中, 人们在塔顶上也曾经发现过舍利, 可见塔下地宫并不是中国古塔埋葬舍利的唯一地方。但是地宫的出现, 却是印度萃堵波中国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另外, 佛塔的时代特征尤为明显, 唐和唐以前的塔平面为方形, 一般用木材宇砖建造, 内部构造做成空筒式。这样构造的塔没有横向拉力材料, 到地震时极易毁掉。唐代建塔数量多, 但现今存留无几, 大部分都毁于地震了。到宋代总结塔的问题时, 发现空心塔极不安全, 便将砖塔的结构进行改革, 使外壁、塔梯、楼层三项结合在一起, 采取“壁内折上”的方式, 其变化式样有七八种之多。这样一来, 塔本身层层增加横向拉力, 塔因此而坚固耐久。宋代的改革也影响到明代, 宋明时期建造的高大的砖塔, 很少遭到破坏, 所以保存至今的塔也较多。

在中国古塔的周围或旁边, 有规模宏大的建筑群, 这与古印度萃堵波周围的少数建筑物是有很大区别的, 佛塔是寺院的一项建筑, 也有单独修建的, 但为数不多。我们可以把寺院与佛塔的关系理解为:有塔必有寺。有寺未必都会建塔。佛塔传入中国后, 僧人认为佛即是塔, 塔就是佛, 可见佛塔在佛寺中地位的重要性, 因此, 僧人就在各寺院建塔, 以示敬佛。塔在佛寺中占主要位置, 唐代和唐以前建寺, 把塔建在大雄宝殿的前端;也有的佛寺把塔建在寺院外部, 或建在寺院东南角;如果建造双塔时, 则分别列于大雄宝殿前端之左右。

三、中国古塔的发展阶段

从历史文献的记载和我国现存古塔、古塔遗址的调查分析得知, 古塔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 东汉到唐朝初年, 印度的萃堵波开始和我国传统建筑形式互相结合, 是不断磨合的阶段, 为古塔发展的第一阶段。

佛教初入中国时, 佛教的教义与中国固有的王权思想、儒家学说、宗教信仰等存在着分歧、冲突, 为了生存, 佛教不得不采取了调和的立场, 力争以人们习惯或熟悉的思维及行为方式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 来自印度的半圆形的萃堵波自然也不可能保持其原有形态, 它势必要在迎合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前提下改变其本来面目。由于时间久远, 当时的建筑已经没有实物, 但是我们借助文献记载得知, 中国最早期的佛塔, 主要是楼阁式的建筑。

第二, 从唐朝经两宋至辽、金时期, 是我国古塔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也是我国古塔发展的高峰时期。

唐、两宋时期古塔的建筑达到了空前繁荣的程度。塔的总体数量较前代大增, 建塔的材料也更为丰富了, 除了木材和砖、石以外, 还使用了铜、铁、琉璃等材质。阁楼式、密檐式、以及亭阁式塔正值盛年, 花塔和宝箧印经塔又现异彩。这一时期, 是从以木塔为主转向以砖石塔为主的最后阶段。由于材料的改变, 使建筑造型与技术也相应有所变化。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塔的平面从四方形逐渐演变为六角形和八角形。

由于社会风习的变化, 唐与宋、辽、金时期的古塔, 在审美特征上也有了明显的差异。大致来说, 唐时修建的塔一般不尚装饰, 唐人追求的主要是简练而明快、端庄的线条, 亲切而和谐的节奏, 唐塔表现出来的是唐人豪放的个性和气度。而宋人却是追求细腻纤秀, 精工细凿, 柔和清丽, 所以宋塔的艺术便在外在造型、装饰表现的方面开拓新的境界, 极力渲染其令人目眩的轮廓变化和颇有俗艳之嫌的形式美。至于与宋对峙的辽和金, 则是在唐风宋韵的混合当中, 谱写了中国古塔的黄金时代里又一辉煌篇章, 宗教内在的感染力, 是造塔者极力要表现的唯一主题。

第三, 从元代经明代到清代, 是我国古塔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元代以后, 塔的材料和结构技术, 再无更高的突破, 只是在形式上有了一些新的发展。最为明显的是, 随着喇嘛教的传播, 瓶形的喇嘛塔进入了中国佛塔的行列。从元至清六百年间, 这种塔形的主要变化, 是其塔刹 (即“十三天”) 比例的变更, 从元代的尖锥形, 发展成为直筒形。明代以后, 仿照印度佛陀伽耶金刚宝塔形式而来的金刚宝座式塔又和喇嘛塔一起, 推动中国古塔的建造出现一次回光返照般的高潮。然而, 从整体来看, 从元代以后, 塔的数量已经大大减少, 佛塔的建造却处在不断衰落之中, 而各种与佛教关系不大的文峰塔、风水塔却有大量用处, 但除了个别的精品之外, 它们大多是粗制滥造的, 几乎没有审美价值可言。

四、古塔的结构

我国的古塔虽然种类繁多, 它们的建筑材料和构成方法也不尽相同, 但是, 这些古塔的基本结构却是大体一样的。古塔由四部分组成:地宫、塔基、塔身、塔刹。

1. 地宫

地宫:其中国特色很浓的名字是“龙宫”。地宫要在建塔基之前修建, 多为方形, 也有六角形、八角形及圆形等。里面安放盛有舍利的大石函或小型石塔, 以及佛经、佛像、供品等陪葬品。为什么要有这一部分构造呢?这是因为塔是埋葬舍利的。在印度, 舍利并不是深埋地下, 只是藏于塔内。而传到中国来之后, 与中国传统的深葬制度结合起来, 便产生了地宫这种形式。凡是建塔, 首先要在地下修建一个地宫, 以埋葬舍利和陪葬器物。这与中国帝王陵寝的地宫相似。当然, 塔的地宫远远不如帝王陵寝的规模那么大, 陪葬的东西也少的多。塔的地宫内安放的东西主要是一个石函。石函内有层层的函匣相套, 也有用石制或金银、玉翠制作的小型棺椁。内中一层即为安放舍利之处。此外, 在地宫内还陪葬有各种器物、经书、佛像等。地宫大都深埋地下, 只有个别半入地下。

2. 塔基

塔基是整个塔的下部基础, 覆盖在地宫上。很多塔从塔内第一层正中即可探到地宫。早期的塔基一般都比较低矮, 只有几十厘米。例如现存的两座唐以前的塔——北魏嵩岳寺塔和隋朝的历城四门塔的塔基。在唐代, 有的塔为了使它更加高耸突出, 在塔下又建了高大的基台, 例如西安唐代的小雁塔、大雁塔等。亭阁式塔的塔基。

唐代以后, 塔的基础部分有了急剧的发展, 明显地分成基台与基座两部分。基台就是早期塔下比较低矮的塔基。在基台上, 增加了一部分专门承托塔身的座子, 称为基座。在建筑艺术效果上, 它使塔身更为雄伟突出。基台, 一般比较低矮, 而且没有什么装饰。基座部分则大为发展, 日趋富丽, 成了整个塔中雕饰最为华丽的一部分。

3. 塔身

塔身:塔身位于基座之上, 是塔的主体。楼阁式塔和亭阁式塔把佛像供奉在塔身各层之内, 密檐式塔无论是空心还是实心都不能进入, 佛像都雕刻在塔身之外。在各式塔中, 楼阁式塔和密檐式塔塔身上的装饰最为丰富。

4. 塔刹

塔刹俗称塔顶, 就是安设在塔身上的顶子, 是古塔重要的、位置最高的组成部分。

就塔刹的结构而言, 它本身就是一座完整的古塔。塔刹由刹座、刹身、刹顶、刹杆等部分组成。

刹座是刹的基础, 覆压在塔顶上, 压着椽子、望板、角梁后尾和瓦陇, 并包砌刹杆。刹座大多砌作须弥座或仰蓬莲座、忍冬花叶形座, 也有砌作素平台座的, 以承托刹身。

刹身主要的形象特征是套贯在刹杆上的圆环, 称为相轮。刹身是作为塔的一种仰望的标志, 以起敬佛礼佛的作用。一般大塔的相轮比较多而大, 小塔的相轮比较少而小。早期的塔制, 相轮没有定式, 有的塔相轮至多数十个, 有的少至三五个。以后相轮的数目逐渐形成了一、三、五、七、九、十一和十三的规律。喇嘛塔大多采用了十三个相轮。因此人们就把这一部分称为“十三天”了。在相轮上置华盖, 也称宝盖, 作为相轮刹身的冠饰。

刹顶, 是全塔是尖顶, 在宝盖之上, 一般为仰月、宝珠所成, 也有作火焰、宝珠的, 有的在火焰之上置宝珠, 也有宝珠置于火焰之中的。因避“火”字, 有的称为“水烟”。

刹杆, 是通贯塔刹的中轴。金属塔刹的各部分构件, 全都穿套在刹杆之上, 全靠刹杆来串联和支固塔刹的各个部分。就是比较低矮的砖制塔刹, 当中也有木制或金属刹杆。刹杆的构造, 有用木杆或铁杆插入塔顶之内的;如果塔刹很高, 即用大木枝插入一二层或三层塔顶。长大的刹杆称为刹柱。有的刹柱与塔心互相连贯, 直达塔底地宫之上。

五、中国古塔的建筑材料

正如其他建筑物一样, 古塔的建筑材料和技术的改进促使古塔结构和形式也不断发生变化。据历史文献记载, 中国最早的塔是木塔, 例如东汉第一座佛寺白马寺的塔就是木塔, 木塔抗震力强, 便于登高远眺, 但它有着致命的弱点——容易起火。这个弱点日益阻碍着古塔的保存与发展, 人们开始用防火性能较好的砖石来建塔。现在所知的砖石塔, 最早的例子是《洛阳伽蓝记》中所说的太康寺三层浮图。现存最早的砖塔, 是北魏正光元年 (公元520年) 的嵩岳寺塔, 此塔高40米, 造型优美, 虽历一千余年仍巍然屹立。现存最早的石塔是山东历城四门塔, 是隋大业七年 (公元611年) 建造的。它的体重和高度均较小, 大概是由于石块较重, 不好搬运的缘故。

唐朝时, 砖塔建造技术已相当可观, 成功创造了仿木构楼阁式和密檐式两种类型的塔。亭阁式砖石塔在唐代达到巅峰, 例如山东历城龙虎塔, 塔身雕刻非常富丽, 属建筑史上的佳作。高层砖石塔的建筑结构, 到了宋、辽、金达到顶峰, 小雁塔, 千寻塔等达到一流水平。这时的塔有一处重大发展, 是普遍由唐代的四方形转变为六角和八角形。这一发展解决了两个重大问题:一是增强了抗震的性能, 二是多面形塔扩大了登塔眺览的视野。

此后, 人们又利用金属的坚实和贵重, 建筑金属塔。广州光孝寺的东西铁塔, 铸制于五代南汉时期, 是现在保存最早的铁塔。四川峨眉山的铜塔, 尽铜制雕铸之能事, 天下闻名。此外, 金塔、银塔、珍珠塔、象牙塔、珐琅塔等, 质料昂贵, 更显示出塔的佛光流溢, 多彩多姿。

此外, 使我国建筑分外增彩的还有明清琉璃宝塔。琉璃是中国古典建筑中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 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有了。但普遍使用, 还是明、清时代。

古塔建筑材料的发展史, 也是中国建筑材料的发展史, 它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从简单向复杂发展。宋、辽、金时期的古塔, 发展砖石结构的坚固, 防火, 兼用木材富于弹性和便于加工的特点, 创造了砖木混合材料。

五、结语

伴随着佛教在我国的广为流传, 古塔也开始大肆兴建并逐渐与我国传统文化相融合, 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的建筑类型。在今天日祖国神州大地上的形形色色的古塔建筑, 它们历经时代沧桑, 饱受风雨袭击及各种自然、人为的损害依然高耸峻秀, 神秘瑰丽, 点缀着祖国的大好河山, 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萧默.建筑意 (第2辑)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94-95

[2]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 (第2版)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4.87

[3]罗哲文.中国名塔.百花文艺出版社

[4]中国建筑艺术:古塔http://www.zh5000.com/ZHJD/zggt/zggt-0084.htm

[5]张驭寰.中国佛教寺院建筑讲座.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8.1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对话艺术 篇8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 教学 对话艺术

课堂是语言的艺术,大学课堂的教学主要依赖语言这一传播媒介得以实现。但由于授课内容庞大繁杂与教学课时有限的巨大矛盾,传统的古代文学授课往往以讲授为主,不可能进行专门的或大量的讨论,(即使是这样,要完成学期计划有时也要赶进度或者让学生自学一些非重点的内容以给重要内容挤出更多的时间)这就使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交流受限,师生之间基于课程的思维交流处于不对等的地位。传统的“满堂灌”方式使学生缺乏主动性而师生之间也缺少应有的和谐,对此,学生很无助,老师很无奈。为改变这种状态,笔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十分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对话艺术,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这里把一些心得略作总结,以期交流,并祈批评。

本文所强调的“课中的教学对话”,主要是指在自由开放、活泼灵动的课堂气氛中师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中基于对教学文本的开放性进行的互动交流,重在授课过程中文学情景的营造和对作品的感知与阐发(感发联想),策略地利用交叉学科艺术如绘画、吟唱、方言、表演等艺术形式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开拓思维、培养创造理解能力,达到师生思想的互启,教学情感的一致。

首先,如绘画艺术在作品理解中的使用。古代文学教学中,“上古神话”这一节内容由于其蕴含“诗性智慧”的独特文化特性,学习理解起来具有很大的难度,为营造一种更亲近深入的理解情境,笔者在讲授《山海经·刑天与帝争神》时,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描绘自己心中的刑天形象。这里并不着重强调专业的绘画技能,而重在“形”与“意”的把握。从“形”上必须紧扣神话文本中的要点:断首、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有的学生在描绘的过程中虽然把握了上述的诸要素,却没有体现出“操干戚以舞”所体现出来的“猛志固常在”的坚毅品格和不屈的斗争精神。通过比较、启发以及相互点评,大家不仅对作品有了深入的理解,而且对这种新的教学形态报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度也相应高。几分钟的时间,就凝聚了学生的注意力和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效果超过预期。又如在学习《登幽州台歌》后,要求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画的方法表现此歌的内容。与画刑天相比,画子昂困难了许多,因为诗歌本身没有任何涉及到具体环境和外在情态的句子,学生必须根据自己的理解想象完成,这样就会有很大的差异性。结果,学生基本上能呈现那种登台望远的情景,但在具体的表现上,有的同学画出了城墙,配有大河,甚至有人画出了宋人的官帽,就有些背离了。笔者又结合陈子昂的《燕昭王》诗以启发,更深刻理解其中的历史感、渺小感、压抑感、孤独感,于是有同学设计构图人处中远景,以示人之微茫渺小,用远处丘陵乔木以示天地空阔,用乌云压境示压抑,用雁阵夕阳以示孤独。大家又竞相补充,不断完善,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学达到一个小高潮。在教学中,笔者一直鼓励学生用思想作画,只求意到,不强求技术,这样大大激发了学习的兴致,陆续出现了诸多关于神话、诗、词等作品意境的理解作品。

其次,古代文学里的很多文学形式都和音乐相关,可以统称为音乐文学,比如诗词曲,包括小说里的韵文部分等。而不同的地域又有独特的音乐风格,这样就使古代文学教学中的音乐手段介入成为可能。和绘画一样,音乐的吟唱,一样可以实现课堂对话的有效增值。音乐的吟唱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有据可循的唱,就是本来就有曲谱并流传下来,或者已经被改编为流行风并流传广远的。前者如姜夔《暗香》、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后者如《阳关三叠》、李煜《虞美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关雎》、据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改编的《月满西楼》、《越人歌》等。另一种是无据可循的,根据自己的理解率性而发的唱。在具体学习到这些内容时,适时的引入音乐,不论是示范、播放还是学生自己演唱,都会给学生在感官和情感上意想不到的惊喜,趣味性有了,学习的专注力、热情和主动性自然得到了提升,对作品的理解也就强化了,小环节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两种吟唱形式都能有效调动学生融入课堂的教学情境之中,相对而言,后一种更具有挑战性。和绘画一样,不必强求技术相关的基础,重点在于理解性的尝试。比如讲授“原始歌谣”部分,讲到南音之始的《候人歌》,笔者就拿出几分钟的时间和大家探讨,这简约而不简单的一句“候人兮猗”该如何唱好,或者怎样改编演唱更好,并给学生示范《渭城曲》的演唱和元代散曲对《渭城曲》的改编,对学生以启发。文学中的《关雎》《陌上桑》等诗,都可以让学生大胆尝试,勇于探索着去吟唱,学生对此类教学环节感到新奇,在大家的积极参与下,课堂的气氛很热烈。

再则,课堂对话艺术的另外一种表现就是适时引入方言。古代文学具有很强的地域特性,而不同的地域总有独特的语言声调和语言表达习惯,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适度引入方言,更有利于课堂对话,提高授课效果。虽然经过了千百年的发展,语言的发音及语言的表达都会出现很大的变化,但语言的延续性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保留。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方言的使用,并不是苛求还原古人的语言和语调,而是让学生更直接地感受不同语言表达的差异和特点,体会其风味,从而进一步理解语言表达习惯和情感表现的内在关联。比如讲授《楚辞》后,笔者就要求来自荆州江陵的学生用楚语颂《离骚》;学习《诗经》,让河南的学生用河南梆子读《诗经·郑风》里的诗,让山西的学生用山西梆子读《诗经·魏风》里的诗,让陕西的学生吼《秦风》等等。笔者也尝试过让不同方言区的学生用他们本地区的语言唱诵《登幽州台歌》,大家可以通过现代方言的表现,直观感受不同的语言表达呈现出的文化气场,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增进学生了对作品本身的理解。

最后,改编表演也是一种课堂对话的有效途径。具体做法是立足于学习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改编成可操作的微剧本演出,这种改编可以是即时的也可以是预先布置有备而来的。如在上完《楚辞》后,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微话剧《屈原》,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知识,进一步加深了对屈原及其作品的理解,又深入地了解了楚国的文化和政治,学习以点带面,由浅入深,学生的各种潜力得以广泛的发掘和淋漓尽致的表现。而在讲授《诗经·伐檀》后,为加强学生对民歌中的劳动歌曲了解,采取全班分组分角色齐声朗读,如:一群人唱“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另一群人唱“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然后是合诵“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这样处理让学生更能进入到作品情境中,玄想其事,遥体其情,对作品的情感把握就会更透彻。诸如此类的安排可以有很多,顺时而为又不走偏锋,学生都对这类教学环节表示欢迎。

课堂教学的对话交流,其形式可以有很多种,但任何形式只是提高课堂效率和效果的手段,使用必须合理,且须严格把控好节奏,切不能“喧宾夺主”,如果把文学课上成了娱乐课,则又过犹不及了!

上文论及的课堂对话的几个方面,基本上都是从微观着眼,重在对作家作品的拓展式理解和深刻把握。对文学史的发展规律、文体研究等宏观性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可以采用问课式的对话交流,条件允许的还可以进行师生角色互换,有选择的让学生讲授、大家质疑的更高层次的交流对话。只要每一个古代文学的教育者对待课堂都认真负责,用心思虑,或对职业充满敬畏,不管外在环境如何变迁,我们的课堂都会富有无尽魅力!

(本文为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当今时代背景下古代文学教师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2261。)

上一篇:话说音乐课教学论文下一篇:有关感恩父母的五年级作文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