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活动

2024-10-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研学活动(共11篇)

研学活动 篇1

中小学的研学旅行课程将设计富有山东特色的旅行课程体系,比如研学选择泰山路线的话,可以将齐鲁文化、人文地理等知识融合到研学旅行中,临沂路线则属于红色研学旅行路线等。

1.红色革命传统。利用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并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科特点和教育培养重点,结合开展各种主题研学教育活动,如爱国主义教育、励志远足、爱心公益、安全演练、环境保护、志愿服务、缅怀革命先烈等专题研学旅行,达到实践体验教育、提升综合素质的目的。

2.祖国美好河山。以特殊地区地理、地形、地貌考察,特殊地区动物、植物、生态专题探究为主线,让学生用双手去触摸,用眼睛去观察,用智慧去思考,了解独具特色的地理文化,体验家乡的风土人情等,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3.传统历史文化。湖南历史文化名人资源极其丰富,学校可结合本土丰富的人文资源,体验非遗文化、民俗文化、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建筑文化等,让学生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丰富知识,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同时,还可开展与市内外、省内外、国内外友好学校交流互访等,领略不同地方的文化,开阔视野,提升文化修养。

4.现代科技发展。在研学活动中,通过考察科技馆、体验馆、博物馆、天文馆、航空航天馆等,探究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实践和科学实践领域的应用;通过考察环境保护、生态建设、风力和水力发电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纳米技术、灾害预报等,利用身边的科学激发学生对科技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科技实践创新能力。

5.时代社会变迁。通过研学旅行活动,深入企业、农村、军营等部门了解当前存在的现实问题,如交通、卫生、网络、饮食、自然保护以及人口老龄化、就业压力、就医入学等现实状况,让学生体会到经济社会发展给城市带来的变化,感受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的变迁,从而增强社会角色体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目标明确。研学旅行课程设计要充分考虑课程目标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原则,注重课程设计的多样性,设计目标明确的课程套餐,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2.主题突出。研学旅行课程设计要充分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设计有利于学生体验、探究和实践的课程。课程设计要有明确的主题,并根据主题提炼活动口号、活动理念,制定活动方案。

3.组织有力。建立研学旅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精心挑选责任心强、有组织协调能力的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作为活动小组成员。根据要求明确分工,分别负责课程建设、课程实施、安全组织、现场协调、后勤保障等,加强活动前培训和活动后考核评价。

4.积极参与。要发动学生积极参与研学旅行活动,做好舆论宣传和思想动员工作。在学校组织研学旅行前,召开学生会议和家长会议等,征得家长和学生支持,公布活动详细计划及收费标准,费用收取和支出公开、透明。

5.管理统一。在活动中要做到食、住、行统一,研学旅行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接触社会和自然,在体验中学习和锻炼,培养学生刻苦学习、自理自立、互勉互助、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研学旅行期间安排集体住宿、集体就餐、集体学习等活动,杜绝铺张浪费。

6.安全第一。各学校在组织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前,要针对活动内容对学生进行安全专题教育,完善安全保障措施,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安全应急预案中要有详细的安全保障措施和安全责任报告制度,把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告知学生和家长。

7.注重过程。学校要明确分工,细化要求,强化过程管理。学校研学旅行领导小组要对吃、住、行等细节进行评估,并及时反馈做出适当调整。学校要加强对参与服务的旅行社或承办企业(机构)承诺落实情况的监督,带队教师、医护人员、旅行社研学导师要全程随团活动。每车至少安排2名教师和1名旅行社导游。

第四条课程评价

1.目标检测。对照课程目标,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结合学生在研学过程中的表现,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性、参与情况等,可分等级记录在案,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依据。

2.过程管理。按照活动小组的分工要求,对活动组织的各个实施环节对照实施标准进行检测,并根据活动完成情况,对教师工作的有效性进行过程评估,为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3.成果评价。重视活动成果的评比,以活动作品、摄影评比等方式呈现,评比优秀者记入学生成长记录袋中,其结果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研学活动 篇2

一、我国高校本科生与研究生课外研学活动现状

课程计划中的研究性学习计划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它标志着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将得到全面的落实。在我国大学中,研学活动开展较好的有浙江大学和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从1998年推出第一期SRTP,到2003年共立项目2598项,有23个学院的2722人次参加了SRTP项目的全过程训练。据不完全统计,浙江大学通过SRTP立项,已正式发表论文167篇,其中SCI收录发表9篇,专利9项,获各种奖项20项,研制与开发产品、软件9项。东南大学于2004年正式开展SRTP活动,已历经三届,今年,东南大学又将SRTP项目进一步拓展为学生课外研学计划,课外研学学分成为本科生的必修学分。

然而在我国现在的大学中,高校课外研学活动尚处于自发和探索阶段,虽已取得良好效果,但其主要形式是面向本科生基础知识或专业知识的基于课程教学的应用与探索,而基于科学研究的研学模式的特征及应用则较少提及。因此我们提倡将课外研学活动融入导师制的模式,通过教师所了解的知识与经验使学生更具体、更系统的了解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

二、导师制模式中课外研学活动类型

1.基于BOPPPS模型的Seminar研学活动。最近几年,Seminar在国外成功运行后,这种以较自由交流方式为主的课外学习活动得到了国内很多大学的效仿。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大多数是由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形式,这种教育模式的弊端是教师授课方式较为单一枯燥,容易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而在将BOPPPS模型融入Seminar后,这种模式主要采用: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查阅相关内容后,将所获得的知识在同学和教师之间进行分享,同学之间以讨论为主说出自己的观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教师解答同学间讨论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并对讨论进行整理评价。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去主动收集资料,还能使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发现更多的问题,有助于学生之间甚至教师的共同提高。在Seminar研学过程中,教师会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深刻的思考与研究,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并且付诸于实践,通过学生与教师不断的交流评价与反思,通过实践的反馈,不断完善和改进研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完整的Seminar研学活动制度,实现对学生创新与合作能力的系统培养过程。

2.各级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在大学生本科教育过程中,国家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国家开展了许多创新创业的竞赛。比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太阳鸟科研项目、“挑战杯”等国家级以及省级市级的各类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学生在参与这些项目的过程中,主要由团队共同确定、设计参赛内容,指导教师给予意见并解答专业知识层面上存在的问题,并且指导教师可根据学生团队实际情况来指导学生参赛的进展状况。学生在参加比赛前,可联系相关专业指导教师,并与之沟通,可依托导师在研课题、基金项目或者学生根据自身的研究兴趣确定方向,随后进行资料收集、大量查阅文献以及了解相关专业领域已有的成就。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能够将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真正应用起来,并能够建立良好的团队精神。在各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中,导师制的模式无疑使学生在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发掘自身创新能力的同时,更专业更系统的了解专业知识。

3.各类科技竞赛活动。在我国的高等教育院校中,学校也越来越重视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学校自行组织各类科技竞赛活动,如暑期社会实践调查、专业知识竞赛、英语科技译丛以及论文的发表等。学生在参加这类科技竞赛的活动时,可以自主选择指导教师,因此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选择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也可以根据自身所擅长的专业领域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如选材的方向、参赛的注意事项以及论文写作的要求等,并且指导教师可依托自身的科研项目或学校已有的优势资源等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专业前沿知识。在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能存在诸多疑惑,指导教师会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思考以及查找搜索相关文献资料,这个过程不仅能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还可以减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感,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更多的交流机会,使教师能够充分的了解学生的思维模式、擅长领域与未来规划,以便更好的解决学生学业甚至生活上的困惑,更好为学生提供更细致、更具体的支持。

三、导师制模式中课外研学活动意义

高等教育普及以来,学生思想、师资水平和学校硬件设施都有待提高,尤其是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方法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目前,普通高校的理论教学仍然采用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充当主角,视学生为被动的听众。而现在的大众教学主要采用灌输式,忽略了学生的个体性差异,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设备都较为单一无趣,这些都使学生被动的接受来自教师教授的知识,以致课程结束后很难真正掌握和运用于实践中,进而对进一步培养独立的创新能力形成屏障,这不仅使学生不能够全面发展,而且与最初的根本教育理念相反。为了使学生更早的接触专业知识、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以及根据自身的智慧发掘出更多的创新思维,因此采用导师制可以提高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等科技竞赛的专业能力。将课外研学活动中融入导师制旨在为大学生提供科研训练机会,可使大学生尽早进入专业科研领域,接触学科前沿,明晰本学科发展动态,在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性、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能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各类课外研学活动过程中,指导教师需要提供相关专业领域内容,并且需要查找文献、进行实验以及数据处理的相关工作,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意识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增加教师的责任感,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

将课外研学活动融入导师制有着重大的意义。这种模式可以引导当代大学生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基础上自主的查阅相关知识进行深入了解,提高对专业知识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更加清晰。

四、结语

本科生导师制是将研究生阶段的教育模式嫁接于本科阶段的教育,是目前我国高校探索育人的新途径和新模式。近年来,国家投入大量的教育资金用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各类课外研学活动以及竞赛成功的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积极性。而将课外研学活动成功的融入导师制后,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对学生系统、详细的指导,使学生按照自己的优势或兴趣等个人意愿快速发展,从而真正的实现“因材施教”,使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使被动接受知识的学生真正的提高兴趣来主动学习,这种模式超越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使学生更加自由的、主动的去获取知识。因此,将课外研学活动融入导师制无疑是一项正确的改革尝试。将课外研学活动融入导师制的模式,激活了学生内在的认知结构,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创造者,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好的交流,而学生的思维与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很好锻炼,并且在研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学习方式的好处,并锻炼了自己的交流合作能力。我们希望通过这种研学活动与导师制的有效结合,使学生提高对冗繁专业知识的兴趣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叶民,魏志渊,楼程富,等.SRTP:浙江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成功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4):55-58.

[2]王爱民.SRTP和课外研学活动融入导师制的模式研究[A].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10):66-67.

[3]赵嘉平,冉隆贤.研究探讨型Seminar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J].中国农业教育,2009,(4):13-15.

研学活动 篇3

研学旅行具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自主性、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等基本特征,不仅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而且能有效地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与价值,对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和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

研学旅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程开发

研学旅行是以青少年学生为主体,在旅行过程中以增进技艺、增长知识为目的的教育活动。2013年2月,国务院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明确要求“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研学旅行是一门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它是撬动素质教育的杠杆和实施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

一、研学旅行体现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的基本特征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引导学生从实际 生活中发现问题,注重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的课程,具有自主性、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特征。正是在这些方面,研学旅行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谋而合”。

(一)研学旅行的主体具有自主性

学生是研学旅行的主体,在研学旅行活动中表现出较强的自主性。首先,学生是研学旅行活动的策划者。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学生会自发地生成兴趣,把需要解决的问题置于核心地位,会基于学校的实际和地区的资源进行自主选择与整合,进而确定活动主题,预设研学内容。其次,学生是研学旅行组织过程中的管理者与承担者。学生会通过充分磋商来确定研学旅行路线的制定、经费的预算、规则与纪律、分工与合作以及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再次,学生是研学旅行过程的亲历者和体验者。当学生踏上研学旅行的征途,穿梭于理想与现实之间,他们会主动地去感觉、去思考,或激扬或沮丧、或觉悟或迷茫、或喜或悲,这种别样的生活与生命的体验能够让学生重新审视自我、塑造自我。

(二)研学旅行的内容具有开放性

研学旅行超越了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向自然、学生的生活和社会领域延伸与扩大,密切了学生与自然、社会的联系。因而,研学旅行的内容必然具有开放性的特征。由于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里呈现,即使同一研学内容也会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随着活动的展开,学生会不时迸发出新的思想火花,生成新的主题和目标,从而使研学旅行的广度拓宽、深度延伸。在相同的研学旅行中,由于学生个体经验的差异而趋向各自感兴趣的认知场域,从而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开放的空间。概而言之,研学旅行使学生身处自然与社会之中,不断与自然和社会“沟通”,使他们宽广了胸怀,丰富了见识。

(三)研学旅行的方法具有探究性

自主性较强的研学旅行,为学生提供了许多探究、解决问题的机会。在确定研学旅行主题时,学生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如何选题,这就要求学生善于思考,积极捕捉来自身边的问题并进行界定、甄别、筛选和整合。学生需要对研学旅行可利用的课程资源进行分析、综合、比较与评估,以设定较为合理的研学旅行方案。研学旅行过程中随机生成的许多问题,可能会是学生不曾预料到的,故需要学生通过探索甚至试误加以解决。同时,无论是通过“温故”而获得的还是通过探索或试误发现的新知,都需要在研学旅行中再次验证。最后,经验证了的新知,再用于解决类似问题,会形成举一反三的体验等等。

(四)研学旅行的取向具有实践性

研学旅行本质上是实践的。在研学旅行中,学生想要探寻问题的答案,就需要提取先前储备的理性材料,用于理解当下面临的感性材料,解决现实的问题,同时改造并重构自身的知识结构,由此使理性知识与感性知识紧密联系起来。可见,研学旅行使得学生有机会在纷繁复杂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在课堂上学到的理性知识与客观存在的关系,并通过观察、访谈、操作、验证和体悟等方法,检验其真伪,对知识进行再次解读,直至“真知”,从而达到思维与存在的统一。相对于课堂教学,研学旅行则更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匡正当前学校课程过于偏重书本知识、偏重课堂讲授、偏重让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弊端,弥补学生经验狭隘、理论脱离实际的缺陷。

二、研学旅行可实现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的教学目标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对旅游能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的肯定。开展富有成效的研学旅行活动,能实现引导学生“获得积极的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的目标。

以笔者所在区县部分学校为例。在清明节前后,一些学校以班级为单位,由学生组织以“大运河的变迁”为主题的两日研学旅行,实现了如下教学目标。

其一,知识目标。徐州一段的大运河,既是一部自然史,也是一部社会史,记录了不同历史时期该航段的气候与水文等情况。解读它,不仅能了解其昔日的自然环境、政治与经济等情况,而且能了解当下大运河对徐州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作用,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深化对生态平衡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进而促使学生提出改善大运河生态环境的合理建议。

其二,能力目标。围绕大运河的过去与现在,学生自主收集和处理信息、提出问题、制定活动方案,不仅发展了学生组织活动的能力,也提升了他们沟通与合作的能力。同时,在进行“大运河环保宣传”活动中,学生提高了主动参与社会生活和积极服务社会的实践能力。

其三,情感目标。研学旅行增进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理解和感情,也使学生在掌握了有关健康、安全、集体生活规则的同时,获得了公共道德等方面的体验。学生在对运河岸边的农民和渔民的访谈中,尤其在体验农事的过程中品味了劳动的艰辛与快乐,增进了与劳动人民的感情,激发了热爱大运河、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事实证明,“大运河的变迁”两日考察活动,使学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丰富和拓展了人生阅历,帮助学生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较好地实现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当然,结合课程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研学旅行,对于实现课程目标更加有利。比如,根据《济南的冬天》《大明湖》《趵突泉》等课程内容设计“游湖登山赏泉,访齐鲁文化”的研学旅行,不仅巩固了学生的课堂知识,还因形式生动活泼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研学旅行突显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的教育价值

研学旅行的教育价值在于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内在联系的较深刻的认识与体验,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塑造。

(一)丰富学习方式

研学旅行让学生从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强调学生的合作交流和实践探究等,使以往局限于课堂的教学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这种方式的加入,不仅丰富了学生外在的学习方式,而且丰富了其内在的学习方式,特别是思维方式。因为学生在面临研学旅行的实际问题时,不仅需要收集感性材料,而且要迅速将之加工,转化成理性认识,否则就难以理性地解决问题。其中,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思维活动必不可少,直至对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并得出结论。

(二)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研学旅行活动让学生自己当家做主,因而使得他们的主体作用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挥。如前所述,研学旅行的路线、主要活动内容、经费筹措与使用、小组的建立、各个参与者的权利与义务等等,都由学生自己决定。其中包含着的自愿、自决、自省与自律等,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他主性”与“自主性”的辩证关系,明白了自主不是“为所欲为”,不是“自我中心”,而是在合理范围内的既有利于自身发展又有利于他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自主。

(三)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人只有从内心体验某种价值,并产生认同、敬畏、信任或拒绝、厌恶、羞愧的情感时,才谈得上进行了道德教育,而研学旅行正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道德情感激荡的机会。研学旅行让学生走出校门,游览自然风光,瞻仰革命圣地,考察社会民情,走进博物馆、博览会,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体会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了解祖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眷恋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此外,研学旅行更是一种升华精神的文化活动。通过观光游览或访古问今,更能激发学生的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引导学生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形成完美的人格。

总之,研学旅行是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开发与利用研学旅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学活动作文 篇4

额头渐渐布满汗水,发丝渐渐集在一起,双腿渐渐迈不开了,却依旧坚持走在前面。

“停下休息。”教官的一句话让我松了一口气。停下脚步,我从包里拿出一瓶水,喝了一口,丝毫不敢多喝,用衣袖擦了擦汗,开始四处张望。

周围是绿色的一片:高高的树,低低的草,远远的山,连远处的雾都染上了一抹亮绿。空气格外清新,爬山的疲劳顿时缓解不少。窄窄的小道,仅容一人通行,路上的怪石,滑溜溜的,又长着青苦,更是不好走。

再向前走,一人宽的小道上全是一块块又大又滑的石头。一踩上去,感觉完全站不住,左边又是一个深不见底的山谷,只能看见一根根枝杈交织在一起,让人看了心悸不已。

一路上,不断有人滑倒,同学们一个个裤子都弄脏了。

上山很辛苦,但下山更艰难,因为去时的路太滑又或许是别的原因,回去时走了一条更宽也更长的路,据教官说要走四个小时。

走在这条路上,我真是哭笑不得,前半段路全是碎石子,走在上面,就像脚底下扎着针,连鞋子也不能阻挡它的锋利。这路走着可比去时的路没容易多少,不过毕竟路面够宽,我们走得快多了。我们仍然挥汗如雨。

一路小跑,向前方奔去,却还是被甩在后面,双腿灌了铅一样,抬不起来了。

后半段倒是平路,路也还好,十分平整,也不再有什么碎石头,可我在之前已耗尽体力,实在是没什么力气了。

拖着沉重的步伐,一步又一步向前挪去,身上的包似有千斤重,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双腿也好像不受控制,感觉完全动不了了。

终于,车来了,我们赶紧坐上车。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去与回的路上,我不止一次想过,停下吧,实在动不了了。可是我明白,我不能后悔,于是,我走了下来。下棋如此,落下棋子便不得反悔,人生亦如此,开始走了,就只能无悔地走下去。

研学活动作文 篇5

咦?这可不是煤气灶,还得自己拾柴生火!赵晨博兴致勃勃地说:“我来生火!”他手忙脚乱地拾柴、引火、添柴。过了许久,终于火燃起了。此时王茂竹与杨淼也备好了菜。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该是我这个掌勺者出场了!我提起油壶倒进锅里,只见油一遇水珠便噼里啪啦飞溅出来。大家纷纷吓得倒退三步,我却还稳如泰山般地站在灶前。可是我发现油倒多了,快成西红柿油汤了!于是,我迅速用锅铲将油铲了出来。“同志们,我需要你们。”听我这么一说,队员们都觉得有道理,立马行动起来,扇火的、拿菜的、备水的、拿调味料的。

我娴熟地倒入蛋液,蛋液冒出了一个个小泡泡,金黄渐渐变成米黄。我赶紧将蛋收回碗中。接着水珠宝宝迫不及待地跃入锅中,锅中呈现了一副热闹的景象。我倒入切成块的西红柿,用力翻炒着。

研学活动作文 篇6

上午,我们按时到达了航空城,参加了一系列的活动。

首先,进行军训,先进行站军姿,后进行队列训练。军训,不仅让我们锻炼了体能,还锻炼了意志和自信,形成了团结互助、克服困难,战无不胜团队精神,受到教练的称赞。

其次,我们走进齐飞航空安全大讲堂,深入了解航空安全背后的故事。提高了我们乘坐飞机安全意识和自救意识。在听取航空知识讲解中,使我明白了从用途看,飞机共有三种,分别是军用飞机、民用飞机和通用飞机。军用飞机是旅行军事任务的;民用飞机是用来载客和载货的,而且可以随时转为军用飞机;通用飞机是除民航载客和军事用途以外剩下的其它用途的,如喷洒农药、遥感等。

第三,我们认识了飞机上面的救生器材,学习了救生衣、氧气面罩和安全带等三种救生器材的使用方法,做一名航空安全宣传员。

第四,我们进行了模拟飞行体验。其中,开飞机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在飞机模拟驾驶舱上,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开真实飞机的感觉。心想,以后能当一名飞行员该有多棒啊!

下午,我们来到了中国陶瓷琉璃馆进行参观。展览馆主要展现了中国陶瓷的发展史、琉璃的发展史、一些陶瓷琉璃的用途和一些精美的工艺品。漫步园区,古色古香,有穿越历史之感。

首先,我们进入的是齐鲁文化厅。这里展示的是山东出土的一些陶瓷,让我们看到了以前的人们是如何制陶的。

其次,我们来到了琉璃展厅。琉璃展厅,琳琅满目,展示了好多精美的琉璃工艺制品,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杰出的聪明才智。展品千姿百态、五颜六色,一个个十分美观,形象逼真,让我叹为观止。

研学活动 篇7

一、微课题研学模式的主要内涵

微课题, 即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或出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 着眼于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它最大的特点是“切口小、可操作”, 解决的是小而有研究价值、简单可行的问题。

“微课题研学”的内涵是将课程中蕴含的教学资源升格为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研究的“微课题”。它是通过教师构建位于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的、蕴含当前学习内容本质的“微课题”作为平台, 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活动经验, 以定向研究的方式对“微课题”开展研学, 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在研究中学习, 在学习中研究, 学生通过有益的探索, 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对微课题的研学, 学生经历活动或探究过程, 在活动和探究中体验和感知数学, 进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微课题研学”课堂模式旨在充分利用新课程教学资源, 设计“微课题”, 通过学生在“微课题研学”中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 有效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 激发思维灵性和创造力, 培养一定的科研能力;同时让教师树立“以人为本、张扬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 培育新型师生关系, 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构建真正有价值的高效课堂。

二、微课题研学模式的教学实施方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特别重要的一点是要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思考者, 而不是消极的知识“掌握者”。微课题研学课堂模式即在教师创设的“微研究”环境下, 让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的“研究者”。学生亲历“微课题”研究, 积累解决问题的外显操作经验和内隐数学思维活动经验, 在师生合作互动中亲身体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而实现知识方法的有效内化和思维能力的有效发展。落实到操作层面, 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微课题研学?在微课题研学中如何适时把握助推学生思维发展的契机, 以助推学生思维的发展?笔者以例行文, 谈一谈自己的做法与体会。

1. 研学概念助推学生思维从离散达致融通

数学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了教学内容的基本框架。“借助由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通常称之为命题或原理) 构成的知识层级结构, 来证明人类头脑中的知识结构, 借此查明结构中的错误概念, 由此促进知识结构的进一步分化、合理化”。从概念理解的理论看, 概念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同化”或“顺应”的过程, “同化”或“顺应”是通过概念间的联系来实现的。从教与学的角度来看, 概念间的逻辑联系应该成为最有效的联系, 这种联系的确定不仅能促进学生思考的深度思维参与, 亦能帮助学生建立牢固的概念知识网络。因此, 对于那些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概念有着逻辑关联的概念, 我们可以通过逻辑演绎或类比推理过程, 帮助学生主动建构概念。

【研学案例1】圆锥曲线统一定义研学

在分别对圆锥曲线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 的概念、方程、性质研究行将结束的时候, 教材不失时机地推出了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仔细研读教材可以发现, 教材 (苏教版选修2-1p49) 中先利用几何画板的动态图像研究“平面上到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 (F∈l) 的距离之比为常数e的点的轨迹”问题, 并就0

此问题很有意思, 结论也是肯定的, 自然会引起学生探索其中的奥秘。引导学生先考察椭圆。让学生回看教材椭圆定义和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学生研究发现在利用椭圆定义推导椭圆方程过程中有

移项后平方, 有。学生研究发现等号右边的可以看成椭圆上点P (x, y) 到点F (c, 0) 的距离, 进而想到将方程两边同时除以a, 得, 提取 (向圆锥曲线统一定义中的常数e靠拢) , 得, 由 (*) 式易知a2-cx>0, 即, 故该式又可以写成, 即为圆锥曲线统一定义形式。在此基础上, 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研究双曲线的定义。

数学概念不是孤立的。设置概念性微课题应充分利用概念间的逻辑联系设置有思维价值的问题, 将学生带入“愤悱”的境地。对概念性课题的研学必须让学生自主参与概念的产生、发展和融合的过程, 获得亲身体验, 逐步形成一种爱置疑、乐探究的心理倾向, 进而激发学生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教师要理解和信任学生, 要大胆放手让学生用数学手段表征问题;在形成概念时, 要留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做必要的时间等待。在研学过程中要适时、多角度、全方位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指导学生自主地建构新概念;在辨识概念时, 要鼓励学生质疑中寻求问题的答案, 在质疑和寻求答案的过程中构建融合的概念认知结构。在研学的过程中, 学生获得的不仅是融会贯通、网络清晰的概念知识体系, 思考问题的方式也在悄然变化, 有助于学生思维从离散达致融通。

2. 本质探源研学助推学生思维走向深刻

强调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是本轮高中课改的重要理念。数学课堂教学中, 在坚持适度形式化的前提下, 努力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 引导学生注重对数学本质的理解, 能够让学生深刻认识数学知识的内涵, 使他们自觉地将个体思维融入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 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让学生思维从肤浅走向深刻, 洞察研究对象和事实的实质, 深刻领悟蕴涵在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度, 就是要引导学生刨根问底, 追本溯源, 而不是单纯的模仿和机械地训练。

【研学案例2】圆的对称性的解析表述研究——三角函数诱导公式

在日常听评课中, 笔者发现许多教师对《三角函数诱导公式》一节的教学处理是从“对于范围内非锐角的三角函数, 能否转化成锐角三角函数呢?如果能, 转化公式是什么?”这一角度展开教学。教学中, 由于诱导公式太多, 学生记不住, 教师又将其进一步概括为“奇变偶不变, 符号看象限”, 试图通过记忆强化和模仿、反复训练让学生掌握诱导公式。这种做法学生学得很累, 教学效果还大打折扣。

让我们先看一下教材 (苏教版必修4p18) 是怎么处理的:先从定义的角度给出第一组诱导公式: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随即给出问题:“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角, 它们的终边具有某种特殊关系, 如关于坐标轴对称, 关于原点对称等。那么它们的三角函数值有何关系呢?”这样的做法其实是从诱导公式的本质 (圆的旋转对称性和轴对称性的解析表述) 出发, 引导学生发现并推导出诱导公式, 但如果直接抛出教材上的问题, 可能会让学生感到有点“悬”:你是怎么想到提出这样的问题的?笔者在教学时设置微课题供学生研究:三角函数刻画了单位圆上点的变化规律。可以想象, 它的基本性质与圆的几何性质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大家知道, 圆的最重要的性质就是它的对称性, 如: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以任意直径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等。这种对称性如何用三角函数进行刻画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教材上的问题, 让学生通过研究单位圆上点的对称并从解析的角度进行刻画。如此处理, 诱导公式水到渠成, 学生有着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机会, 经历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其对公式的理解必然是精透的, 又何愁其不能熟练把握?

3. 问题拓展中研学助推学生思维走向灵活

传统习题教学中, 教师比较注重以“知识概要→范例分析→学生模仿→巩固强化”为特征的流程式教学, 学生处于被动同化认知状态, 知识难以得到有效内化。长此以往, 学生思维容易僵化、刻板而丧失灵活性。笔者在教学实践中, 启发诱导学生立足教材问题的再拓展研学, 于引申中品味, 于切磋中发现, 于比较中鉴别, 于反馈中深入, 于拓展中激发, 于联想中感悟, 于创新中陶冶, 让学生伴随着对问题解答经历多次螺旋式循环探究, 不断地进行有意义的知识与方法构建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 有助于学生思维从刻板走向灵活。

【研学案例3】酒杯中的解析几何问题研学

苏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第63页“探究·拓展”题8:一只酒杯的轴截面是抛物线的一部分, 它的方程是x2=2y (0≤y≤20) 。在杯内放入一只玻璃球, 要使球触及酒杯底部 (如图1所示) , 那么玻璃球的半径r应满足什么条件?

在学生完成的基础上, 笔者引导学生将该题进行延伸研究。

(1) 轴截面为直角形酒杯 (或椭圆形酒杯) (如图2所示) 。如果将一个玻璃球放入杯中, 玻璃球的半径满足什么条件时, 玻璃球一定会触及酒杯的杯底?

(2) 设想在轴截面为抛物线形酒杯x2=2y (0≤y≤20) 中, 放入一根粗细均匀, 长度为3的光滑钢针 (如图3所示, 端点与酒杯壁之间的摩擦忽略不计) , 那么当钢针最后达到平衡状态时, 其在酒杯中的位置如何?

(3) 在上述问题的基础上, 再拓展为更一般的问题:如果钢针的长度为l, 那么对于不同的l值, 钢针的平衡状态又将如何?你能说明理由吗?

(4) 如果将抛物线形酒杯换成直角酒杯或椭圆形酒杯 (如图4所示) , 结论又将如何?

(5) 假设钢针粗细不均匀 (不妨设其重心在三等分点处) , 若将一根这样的钢针放入直角形酒杯 (或椭圆形酒杯) 中, 那么当最后达到平衡时, 钢针在酒杯中的位置如何?

让学生参与教材习题改编拓展研究, 把问题的本来面目暴露给学生, 不仅能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清本质, 避免了就题论题的宿命, 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开阔性。把问题从个案向一般化方向拓展, 符合学生的一般认知习惯, 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研究的积极性;在问题拓展和解决的同时, 也给了学生思考和研究问题的方式, 这也正是我们常规教育所难以企及的高度。

4. 知识延伸研学助推学生思维通达广阔

仔细研读新课标教材 (以苏教版为例) , 我们不难发现, 教材通过设置思考·运用、探究·拓展、实习作业等内容, 对知识发展、背景问题、思想方法方面进行整合, 呈现出以教材核心内容为课题进行拓展延伸的基本框架, 意在让学生体验数学、感知数学、建立数学、运用数学和理解数学。教材中蕴含的丰富教学资源, 为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研学案例4】从函数的奇偶性到对称性研学

函数奇偶性是函数的重要性质。教材从函数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关于轴对称出发, 提炼抽象出函数奇偶性的概念:设函数的定义域为A, 对坌x∈A, f (-x) =f (x) (或f (-x) =-f (x) ) , f (x) 则称为偶函数 (或奇函数) 。根据定义, 我们很自然地想到:f (x) 图像关于y轴对称圳对坌x∈A, f (-x) =f (x) ;f (x) 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圳对坌x∈A, f (-x) =-f (x) 。给出微课题:对于一般意义下的函数图像对称, 如函数f (x) 图像关于直线x=a轴对称或关于点 (a, 0) 中心对称 (其中a为常数) , 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经过上述系列过程研究, 学生对一般意义下的轴对称问题有了更清晰、更深刻的认识, 这是结论式教学所无法匹及的。有了这样的基础, 学生研究函数f (x) 图像关于点 (a, 0) 中心对称 (其中a为常数) 问题将易如反掌。课后还可以布置学生思考:函数f (x) 图像关于点 (a, b) 中心对称 (其中a, b为常数) , 结论又将如何?让学生在课堂研学的基础上, 学科知识和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有助于学生的思维从囿隅通达广阔。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知识的延伸, 认知结构的不断完善, 更是思想方法的升华。

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切实有效的发展。微课题研学课堂上, 在教师不断深入的引导和激励下, 学生的思维活动由表层数学知识转向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过程。当研究成为自觉行动时, 实现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发展也就成为必然。表面上, 微课题研学课堂上学习 (研究) 的内容并不多, 但思维容量大, 思维价值高, 更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有效发展。相信这样的思维训练才真正符合高效课堂理念。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修订版) .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

[2]章建跃.中学数学课改的十个论题.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10 (3~5) .

[3]罗强.让学生更多地学习现实生活中的数学.中学数学月刊, 2002 (9) .

[4]王晓东.高三复习课中的“课题研究式”教学.中国数学教育, 2011 (12) .

[5]王升.现代教学论.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6.

[6]陈唐明.微课题研学催生灵动高效的数学课堂.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 (6) .

研学课堂教学模式 篇8

全面落实“学生主体”思想,结合学校实际,在方略教育培训专家郭志明(江苏南通市名师培养导师团导师)的指导下,我们确立“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研学融合,巧拨精释”的教学方略,构建学校研学课堂教学模式。

二、“研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

“研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预学知惑—研学解惑—练学去惑。

(一)预学知惑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基础编制“研学案”,并明确告知学习目标,布置学习任务。学生课前或课内先自学新知或预学新知,并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先记录下来,然后在小组内部交流,解决遇到的一般性问题。教师根据多种途径了解学生已学情况,达到会学的不教,对学生不会的共性问题进行归类。

(二)研学解惑

“研学”是“研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要素。首先,教师根据学生在预学过程中形成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全班的讨论、交流、点评、质疑、争辩形成研究结果。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学科核心问题,基于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研讨,老师适时作提示点拨,通过全班讨论、交流、点评、质疑、争辩形成新的研究结果,并完成知识和能力的系统构建。

学生在“研学”过程中,教师要巧拨精释,采用精练恰当的语言进行有针对性的、简明精要的点拨,对疑难知识讲通讲透,以便在学生的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语言的表达产生障碍时,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寻找解决疑难的新途径或使之语言表达更流畅。实施该环节,始终以学生的学为主线,自主合作、尝试探究、点拨评价贯穿学习过程的始终。教师发挥课堂主导作用,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促使学生思维顺畅、认识不断深化。

(三)练学去惑

教师针对学生小组反馈出来的问题和自己的预设,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任务或练习题,对学生进行检测,对新学的知识进行巩固,真正彻底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惑。学生先自主尝试解决,解决不了的小组内部互帮,小导师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教师深入各小组了解学生合作的情况,并对薄弱小组进行及时的跟进辅导。另外,小组之间也可以针对某一任务开展适当的竞争、比赛,教师或学生代表作评委,给予获胜小组以适当的奖励。该环节可根据实际情况,在课内课外实施。

三、研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点

(一)“研学”的内涵

所谓“研学”,顾名思义就是以学生的学为本质要义,学生在预学的基础上,通过自学、小组讨论合作、实践探究、踊跃展示等方式,解决疑惑,感悟知识,掌握规律,养就素养,积极主动地学、生动活泼地学、有效长能地学。教师则在掌握学情的基础上,为学而教,相机引导,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引领。“研学课堂”主旋律是“学”,外显形式是“研”,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流程形态是“板块式推进”。

(二)“研学”课堂模式的理论基础

以心理学、教育学、脑科学研究成果为学理依据,从学生心理的角度,研究“与人脑契合的教与学”,尤其是了解脑结构、神经元与人的学习的重要关联,将人脑运作机制研究所获得的大量新知运用到学生的学习中,努力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行为,为社会培养具有实践精神和创新素养的人才。

以“學生主体”思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金字塔理论”、孔子为代表的中华教育思想等为指导,促使课堂教学科学及高效。

(三)“研学”课堂的主要特征

1.先学后教,为“学”铺就助跑跑道

“预学”跟传统意义上的“预习”相比,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有的预学都配有“研学案”,预学内容科学确定,预学的量恰当安排,预学形式个性化地设计,预学活动有效地组织,预学成果有意运用。学生不是“零起点”进入课堂,而是带着收获,携着问题,怀着兴趣,凭着热情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2.以学定教,为“学”设计最佳方案

在学生依据研学案完成预学后,教师通过多种方式了解预学情况,根据学生预学中的问题,设计教学方案,从而使老师在学生学的基础上教,针对学生学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的放矢的教,根据学生学的需要的“雪中送炭”的教,即高效的教。

3.“研学”融合,凸显学习过程的研究性

所谓“研”,就是以问题为中心。“研学融合”就是以学生的学为主线,学生必须在自学的基础上对所学新知质疑,提出自己的问题与假设,然后经由小组合作,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最后通过全班的讨论、交流、点评、质疑、争辩形成研究结果,可以说自主合作、尝试探究、点拨评价贯穿学习过程的始终,学习充满了研究性。

4.巧拨精释,为“研学”开启智慧之门

巧拨精释是指学生的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语言的表达产生障碍时,教师采用精练恰当的语言进行有针对性的、简明精要的点拨,对疑难知识讲通讲透,以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找到解决疑难的新途径并更流畅地表达。巧拨精释是教师发挥课堂主导作用的重要环节,是使学生思维顺畅、认识深化的“催化剂”。智慧的点拨能让课堂教学灵动而高效,为“研学”课堂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参考文献:

霍锐泉.实施“研学后教”,提高课堂实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2).

研学活动作文 篇9

当我和妈妈坐车到博物馆门口时,我发现那里已经有好多小朋友和他们的家长,后面还有一位小朋友也刚刚到。大家都在忙碌的准备着拍集体照,我们和老师拍完集体照片以后,开始分组,每一个组有8个人。首先进入了碑林博物馆内,看到了一个宽阔的小广场,旁边有一个龙头型状的喷泉,有五个小龙口喷出壮观的水雾,喷泉下的水池里有很多黄色、红色、浅黑色的鱼儿,非常的漂亮。

在博物馆讲解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有秩序的排着队进入了第一个观览室。里面的人很多,都在聚精会神的听着讲解员对文物的介绍,我仿佛穿越到了古代先辈们的生活时期,我们深深的被祖先的伟大奉献精神所折服,古人的楷书字写的那么的好,妈妈一再提醒我不能用手去触摸文物,因为是几千年保护遗留下来的珍贵的文物,我也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博物馆的观览制度。我暗暗下定决心,以后要把自己的作业写得认认真真,把作业本面保护的干干净净的,像我们的祖前辈学习,严谨对待学业和做人的态度。

研学旅行活动方案 篇10

依据县教育局关于 “研学旅行”工作方案,结合我校实际,经校委会研究决定。利用国庆节假期,组织我校学生到北拐渠黄梨小镇进行旅行研学活动。

一、活动目的:

通过集体旅行的方式,让学生走出校园去认知社会,体验乡村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同时感受美丽乡村及家乡的魅力,从而激发爱自然、爱家乡的思想情感。

二、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贾玉江

副组长:孟祥斌 吴艳勇 李献奇

组员:霍增良 王文广 班主任老师

三、活动过程:

本次旅行研学活动分为三个步骤:

1、组织我校舞美社成员及部分八九年级学生参加黄梨小镇文艺汇演。北拐渠黄梨小镇是目前房寨镇唯一一个美丽乡村。我校应房寨镇组织部的邀请,将于10月6日参加黄梨小镇文艺汇演。在汇演过程中,务必展现我校学生的良好形象,为学校增光添彩。

2、演出完成后,由学校孟祥斌校长及政教处人员带领,到黄梨小镇进行参观学习。要求参加旅行研学的学生要认真观察,仔细记忆,深入思考。让本次旅行真正起到增进知识、锻炼能力的学习效果。

3、旅行研学活动结束后,要求每位参加的学生写好观后感,做好总结,明确自己今后的学习目标及今后在生活学习中该怎样做。上交学校政教处,进行评比。

四、活动注意事项:

本次研学旅行活动一定要把学生的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要周密组织,明确活动目的,与参与的学生家长做好沟通,教育学生旅行研学活动中一定要听从学校安排,遵守纪律、注意自身形象,彰显房寨中学学生的良好精神面貌。

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 篇11

摘 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游客的旅游需求从传统的观光旅游向知识型、文化型转变,我国学生市场出现了高校游、科技游、文化游等旅游项目。研学旅行产品作为专题旅游产品,具有旅游吸引力。本文通过对研学旅行产品及其发展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研学旅行产品现状,针对产品开发中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对如何实现研学旅行健康高效的发展进行探究。

关键词: 研学旅行 产品开发 开发策略

从20世纪后期开始,旅游市场进一步分化,旅游形式趋于多元化发展。旅游产业与工农业、医疗教育等相关产业不断融合,衍生出一系列新兴旅游业态,不断受到游客追捧。在国家、社会、家庭对教育日益重视的情况下,研学旅行作为专题旅游产品,以其旅游吸引力,日益受到旅游者的重视。

一、研学旅行产品概述

旅行本身就具备教育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旅行过程中的直面自然,接触社会都会对人的身心产生或深或浅的影响。广义的研学旅行由来已久,中国古代文人的“游学”,春秋时期,孔子带着众弟子周游列国,考察各地政风民情,宣传儒家思想,也曾专程问道于老子,这就是研学旅行最初的形态。培根的《论旅行》通篇都在谈旅行与学习的关系,并且开篇第一句话就是“旅行是年轻人教育的一部分”[1]。现代研学旅行开端于日本,战后就有研学旅行活动,后来发展得很普遍,写入国民教育大纲,纳入学校教育法。现在我国多个城市的试点已经小有成就,积累了实践经验,研学旅行产品向着成熟的方向发展。

二、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的可行性

(一)研学观念渗透

从宏观层面来讲,教育旅行国际化理念深入发展,倡导人们通过教育旅行实践活动,接纳、理解、关心与尊重文化差异,提高国际理解能力。具体表现为利用丰富的教育旅游资源,开发具有地方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展示、科普科学体验等研学旅行产品。对于研学旅行的重视,还在于培养自我学习与自我思考能力,增强自我创新精神的重要功能。教育旅行具备开放性、灵活性特点,更能激发人们的创新意识,适应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内在需求[2]。中小学和各大高校推出的量身打造的研学方案,通过与教育主管部门、学生、家长及旅行社等充分沟通,努力实现课程学习、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三者的有机统一,全面展示开放型、主体性、互动性和时代性的特征,改变学生的学习形态,扩大学生的视野。

(二)旅游需求增长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变迁,旅行逐渐成为人们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在旅行中,人们可以受到各种教育,它是一种非正式的、生活的、全面的教育,使人的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好奇心重,求知欲强,创造力和想象力比较丰富,综合素质较高,而且学生时代正是接触新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最佳时机,单单课本上枯燥的文字已经不能满足其好奇心和求知欲。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的交通和信息传播手段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全球合作共同繁荣的进程越来越快,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们之间的联系和交往越来越简单、越来越密切。从小培养自主精神、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强国意识,并在不断实践中培养组织能力、策划能力、管理能力、交往能力、表达能力,成为新时代对学生的更高要求。再加上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的便利、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等各种客观条件为研学旅行的发展创造了可能[3]。

(三)经济基础支持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直是备受国人推崇的人生修为,与不同环境的朋友、同学切磋学问获得成长和提高。随着国家倡导“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科教和人才的重视,广大家长对孩子学习成长越来越重视。再加上近些年GDP的增长,国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为孩子做智力投资,积极参加研学旅行项目。有家长不惜让孩子走出国门,感受异国文化,体验国外活泼先进的教育模式,同时培养国际交往能力,有为今后出国留学热身的打算。因此,研学旅行发展在家长观念和经济基础达到的前提下,自然而然蓬勃发展起来。

三、研学旅行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资源有待开发

研学旅行产品与一般旅行产品旅游资源略有不同,比如高校游,参观的学校并非旅游景点,必然在开发管理上存在一定的矛盾和问题。旅游者在校内走马观花仅仅是“看”两个小时,并不能达到研学旅行产品的内涵高度。作为校方,由于游客增多,校园正常学习生活秩序遭到干扰,环境遭到破坏。我国地大物博,具有广阔的文化市场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和文化,国外更是有先进的教学资源和高科技的文明成果,吸引学生学习和探索。文明和历史都需要传承,需要学生认真学习体会其博大精深。即使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开发应有限制,保护为主,开发学习为辅。

(二)旅游产品形式单一

目前研学旅行市场在对研学旅行产品的设计方面,总的来说比较单一,缺乏针对性。大多数研学旅行产品都只是在常规旅行产品的基础上,添加少量研学元素,有的甚至是直接将常规旅行产品“克隆”并套用在研学旅行产品上,如单一的留学国家研学游等,仅仅是匆匆走马观花的国外几日游,一路旅途奔波,却没有收获。更有甚者,打着研学的幌子,制作低价的所谓研学产品,实则推荐自费项目,抓住旅游者心理,欺骗消费者,赚取不正当的利益,严重违背了研学旅行的初衷,浪费了时间和金钱,却达不到应有的提升。这都是因为目前研学旅行产品开发方面不够完善、不够规范,导致一些乱象的发生。

(三)研学产品名不副实

家长送孩子参与研学的目的大致有两种:一是为“留学预考察”或“拥有不同的学习经历”;二是为了“增长见识”。通过参观游览各地名校,感受不同的文化氛围,让孩子开阔眼界。正因如此,现在海外研学的参与者低龄化日渐明显,之所以出现此类现象,主要是因为除了上述家长为了让孩子增长见识之外,还有就是孩子的攀比心理在作祟,家长也是抱着攀比甚至是应付的心态让孩子游学,才致使低龄化的趋势的日渐明显。“游”与“学”的比例差别巨大,根本不能达到研学的目的[4]。研学的效果与其实质不能达到统一,名不副实,研学失去了其本质的意义。

(四)旅游安全仍存困扰

没有安全就没有旅游。旅游安全是旅游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凡是能够影响到旅游目的地、旅游交通和旅游者人身安全等的安全问题,都有可能成为旅游安全的影响因素。或是旅行过程中自然因素的影响,或是人为干预的结果,或是学生自己不合理行为,或是监护人的不负责行为,等等。研学旅行产品的消费者主要是学生,其自我保护意识、自我生存意识较为薄弱,危险系数更大,这就更加需要旅游组织者努力规避旅游风险,监护人更加小心谨慎,做好安全保护提醒监管工作。

四、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策略

(一)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旅游资源是旅游产品开发与利用的基础,是构成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地大物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大自然山川秀美,还有五千年灿烂文明,丰富的研学旅行资源等待开发和利用。但是研学旅行不仅仅是游,更注重的是在旅行过程中学生知识和自我的提升。

学校教育是多方面的,人才培养是多维度的,自然和社会是多姿多彩的,知识探究、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人格塑造等目标都可以尝试在旅行活动中实现。诸如爱心扶贫、职业体验、民俗采风等各种主题都可纳入研学的范畴。积极利用当地旅游资源,与学校教学目标靠拢,设计开发具有教育意义的研学旅行产品是目前主要的问题。研学旅行不是简简单单所理解的春秋游、科普游、红色游甚至是第二课堂,需要深入当地考察,让青少年开阔眼界,了解乡土乡情,当地的居民包括农民、工人、学者等了解本土文化,聘请他们作为研学导师对实现研学旅行功能较有裨益。

(二)丰富旅游产品类型

目前的研学旅行主要还是由学校组织、教师设计、学生参与的集体活动,倘若要全面铺开这项活动,提高产品质量和丰富产品内涵,在具体操作中应该更灵活一些。正确认识研学旅行的概念及其特点,根据不同的目的、不同的需求、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和企事业单位的状况进行设计组织,形成丰富的产品体系,设计出差异化的旅游产品。立足于树立整体形象与产品主题,深入挖掘研学产品内涵,增强吸引力,加强推广,提高知名度,激发市场需求。目前国务院、教育部的相关文件都已提及推广研学旅行的问题,很多地方在积极开展试点工作[5]。

顺应目前研学旅游推广的大好形势,各部门相互协调配合,积极推出精品旅游线、特色旅游地,打造品牌、拓展深度。如山东发布的十大“国学之道”研学旅行品牌等就是整合优化现有旅游资源、丰富研学旅游产品的实例。

(三)注重品质学游兼顾

研学旅行产品在开发时应以丰富学生文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然而,目前旅游行业内部乱象依旧存在,研学旅行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价格没有严格确定的标准。建议由教育管理部门和旅游管理部门联合完善研学旅行相关规范,以行业标准规范研学旅行的实施要点、操作流程、质量控制等事项,推动研学旅行的健康化、标准化发展。研学旅行产品本身就是针对学生主体量身设计的,青少年所处的这一人生阶段,由于生理年龄和生活阅历限制,对诸多事物都充满好奇心,针对这一生理心理的特点,产品设计可以充分利用其好奇心,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强化主动观察和探索的能力。融入一定的教学环节是很有必要的。如旅行前的准备性学习,旅行中的参与性学习,旅行后的总结性学习等。

学校或旅行社在组织旅游产品时一定要把握好“学”的严肃性和“游”的休闲性,达到学游兼得的效果。青少年研学旅行既不是纯粹的观光休闲,又不是纯粹的科学考察,而是根据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寓教于乐,围绕素质体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文化学习,安排的有教育特色的内容,让青少年在获得自我的提升,青少年研学旅行绝对不等同于常规旅游或一味的吃苦教育。

(四)全面保障旅游安全

首先,应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加大对学生旅游安全教育的力度,规范行为,克服侥幸心理,把旅行安全放在首位;其次,学校应加强旅游安全管理措施,提高监管服务人员的素质,加强治安保卫工作,积极为学生购买意外险,配备保健医生,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最后,利用景区旅游安全应急救援机制,加强旅游安全信息沟通,对于已经发生不能避免的事故应采取积极处理的措施,尽量将损失降到最低。

近些年来,旅游安全问题所引发的一系列后果已经引起国内外研究者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因此,全面正确认识旅游安全存在的各种旅游安全问题、发生机制及其影响,进而提出对策,减少和预防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是旅游管理部门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五、结语

中国的研学旅行刚刚起步,需要探究和解决的问题很多。本文提出的研学旅行产品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积极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和策略,有利于研学旅行产品开发过程中规避一些常见的问题,充分整合利用资源,再加上相关部门、国家政策的保障,引导研学旅行朝着健康高效的方向发展。从少数的试点城市逐步扩大到更大的范围,使更多的学生亲身体验研学旅行的经历,开阔视野,获得身心的共同成长,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有远见的新时代的学生群体。

参考文献:

[1]王昆欣.国外研学旅游特点及启示[N].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中国旅游报,2015-06-24(010).

[2]我国青少年旅游市场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旅游纵览.

[3]胡朝阳.论旅行的教育价值[J].新课程研究,2009.12(下旬)(172).

[4]田九霞,吴强.试论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旅行[D].湖北社会科学,2014(8).

上一篇:国有企业产权登记制度下一篇:谈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