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9第一课时导学案

2024-12-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unit9第一课时导学案(共12篇)

unit9第一课时导学案 篇1

学科:语文 班级:七年级1—4班 主备人:杨建军 辅备人:张 涌 课题:《社戏》 课 型:导学课 签 阅: 学习目标:

1、理解、积累“惮、踱、棹、归省、行辈、撺掇、踊跃”等词语;揣摩、品味文中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词语运用的准确生动。

2、学习作者根据文章中心取舍材料,安排详略的方法;理解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提高分析人物的能力。

3、体会作者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眷念之情。认识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叙事的详略和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分析双喜,六一公公的人物形象。

──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句话的理解。学法指导:

1、怎样理清文章的结构:(l)找出文章的线索。记叙文的线索形式有:以时空转移为线索,以一人、一事、一物为线索。阅读文章要设法找出文章的线索,就能沿着它弄清段落层次结构。(2)明确文章的顺序。掌握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顺序方法。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

2、理解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衬托人物性格、为文章中心服务、暗连文中的故事情节走向、突出文章的主题、抒发作者的感情、刻画出景物的特点。方式有: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以乐景衬哀情,托物言志等等。

3、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方式有如下几种: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他是一个 ________的人,通过第_________段的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事表现出来的。

学习过程

一、新课导入

童年对许多人来说,都是美好快乐的。在成人后回忆往事,对当时的人和事,更是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是一段永生难忘的体验。

《童年》:童年是七彩的梦/伴我在床头玩耍/童年是弯弯的小船,载我在现在呵,童年却是—枚小小的铃铛/不管春与夏、秋与冬/永在我记亿深处/放声歌唱„„

同学们,我们的童年都是美好快乐的。哪位同学愿把自己最难忘的经历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鲁迅的小说《社戏》,写的又是怎样的一件事,一种感受呢?

二、诵读积累,整体感知。教学难点:景物描写的作用;对“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童年是快乐的小鸟张开翅膀/携我在自由的蓝天上飞翔/ 间顺序来写。如《皇帝的新装》。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一)范读课文(或听录音): 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插叙:如《羚羊木雕》(3)理清结构层次 :按时间先后,按地点的转换,按描述内容的角度,按思想感情的变化,按总-分-总的结构特点来划分。概括段意:摘句法:摘出文段的中心句。概括法:概括文段的主要意思。联合法:有些文段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重要意思,就要把这些意思连接在一起,概括出联合段意。

l.画记自己难以读准、难以理解的字词。

例:惮 踱 颇 归省 行辈 撺掇 凫水 潺潺 宛转 2.用圈点勾画法标出自己最欣赏的词、句、段。3.感受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学生自由诵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教师引导:本文的线索是到赵庄看戏,你能准确的填出以下各部分的起止段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看戏前(段)(3)看戏后(-段)

三、合作探究,平桥“乐”事。

1、“我”是在什么时令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平桥村是怎样一个村庄?“我”在平桥村得到了什么样的优待?表明了村民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在平桥村有哪些乐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篇题为“社戏”,重在叙写去看戏,写这些在平桥村的一般乐事又有什么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总结存储,体验拓展。

1、填空:通过预习,我知道这篇课文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用第几人称写的?文中的“迅哥儿”是不是鲁迅?主人公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体验拓展:

(1)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在体味中说说自己的童年趣事。

(2)预习第二部分,初步体会夏夜航船去看戏途中的景物描写和表现作用。

5、那夜的戏并不好看,豆也并不好吃,为什么说“一直到现在,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6、这篇课文,通过“我”和少年伙伴们夏夜行船、船上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的描写,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经历。文章景物描写优美,心理描写细腻,语言流畅自然,划出来并进行朗读,要认真体会。

五、语言积累

1、仿照“生活就是一块五彩斑斓的调色板”一句的形式,写两句话。希望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童年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句,选择了高山,你也就选择了坎坷。选择了宁静,你也就选择了孤单。

我知道鲁迅的作品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仿句:选择了____________________,你也就选择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说是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这样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却是“我”的“乐土”。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了____________________,你也就选择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古诗中表现朋友之间深厚友情的句子。

unit9第一课时导学案 篇2

●中学地理导学案应用模式分析

新课改要求在信息技术工具支持下变革学与教的方式, 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和探究, 并强调以问题为中心进行学习。目前, 中学地理教学中很多教师开始尝试利用“导学案”来实现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所谓导学案是指教师设计的, 以引导学生自学、探究为主要方式进行知识学习, 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的设计方案。导学案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既体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纠正、总结的作用, 又实现了学生自主、参与的学习主体地位。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教学环节要围绕导学案进行设计和实施。目前在中学地理教学中, 导学案的典型实施方式有以下两种。

1.课前预习型

此种学案一般提前一天下发给学生, 让学生依据学案的任务完成预习工作, 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 掌握学生知识准备情况, 针对具体学情调整教学设计方案。课堂教学侧重纠正学生错误认识、讲解重、难点问题和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此种应用模式适用于区域地理教学, 帮助学生梳理地理事物和现象、分析地理空间位置关系, 增加学生对陈述性知识的记忆效果。

2.课堂探究型

此种学案通常是当堂发给学生, 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学生根据学案内容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学案中会采用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 如演示观察、绘图说明、小组交流、归纳总结等。通过让学生在课堂进行特定任务的探究和解决, 实现对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和地理成因等陈述性知识的掌握, 培养学生地理感知能力、地理信息能力、地图运用能力、地理阅读能力、地理实践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等。该应用模式对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注意力、学习兴趣保持和小组协作学习能力有较高要求。

●信息技术支持的中学地理导学案应用优势

1.提供多感官刺激, 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的导学案一般以印刷材料为主, 虽然能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上有所帮助, 但是表现形式单一, 如果教师引导不当, 容易变为枯燥的习题, 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信息技术支持的电子导学案, 则可以为学生提供超越文本形式、调动多感官刺激的学习材料。尤其是很多地理教学内容需要通过图形、图像来呈现, 如果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 导学案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的动画、色彩鲜艳的图片、动听形象的声音, 还可以实现学生的动手操作。学生在轻松有趣的环境中, 学习兴趣得到提高, 学习动机被激发, 从而实现学习效果的优化。

2.提供多种交互方法, 实现因材施教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 教师很难实现“面向全体、兼顾两头”的个性化教学。信息技术支持的电子导学案可以帮助教师建构多层次、多途径的自主学习和练习的学习环境。针对同一个教学目标, 可以设计不同难度层次的学习任务, 由学生根据自身需要进行选择, 教师则针对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困难进行辅导。这样就有效地克服了“教师统一讲, 差生跟不上, 优生吃不饱”的弊病。

3.更好地支持协作与交流

协作与交流是实现课堂探究的基本保证。传统的导学案缺乏支持学生之间相互协作与交流的有效条件。而在信息技术支持下, 通过网络环境, 学生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 教师可根据学习任务和学生完成情况, 利用网上论坛、协同编辑软件等信息技术工具开设解决问题与研讨的专题。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讨论, 充分表达与交流, 加深对知识的全面理解, 提升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支持丰富的学习评价形式

导学案具有反馈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功能, 基于信息技术的导学案, 在评价手段上可以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成绩、情感、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实现记录、统计和评价。将多种信息技术教学软件工具、网络教学平台、学生电子档案等有机整合的电子导学案, 可以提供丰富的评价形式、有效的评价效率、全面的评价角度, 这是传统纸质导学案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信息技术环境下导学案的应用策略

导学案应用最重要的目的是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和问题解决提供一种框架, 一种知识学习的脚手架。根据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导学案能够促进学习者对相关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 能够将复杂的问题分解, 以便学习者能够顺利地解决该复杂问题。所谓“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如何用好导学案进行教学呢?具体教学过程可以千变万化, 但教师需要用一个整体的思维框架 (如下图) 来进行教学设计。教师要以地理教学目标为导向, 以学生特征与知识准备为依据, 从地理教学内容出发, 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工具的作用来确定导学案内容及特定的教学过程。

崔登才老师的《中东》这节课是一堂典型的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导学案应用教学, 信息技术工具在每个教学环节都发挥了不同作用。结合崔老师的教学案例, 下面具体说明导学案应用方式和策略。

1.围绕课标要求确定教学目标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 很多教师容易忽略课标要求,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就容易导致目标模糊、难易定位不准确等问题。任何优质教学的前端分析都离不开教学目标分析, 而课标要求则是教学目标分析的第一步。在崔老师的设计中, 首先明确课标要求, 在此基础上推演出本课的教学目标, 这样就保证了各层级教学目标的准确性。

2.围绕学生知识准备确定导学案应用模式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属于区域地理教学, 但通过学情分析, 崔老师发现该班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地理, 对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具有基本的读图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导学案应用模式上, 崔老师灵活采用了“课堂探究为主, 兼顾知识掌握”的混合模式。

3.导学案任务难度层层递进

根据教学内容与目标, 导学案的学习任务要体现层次性和差异性。崔老师的设计中既有“填写中东具体地理名称与地理分布”的陈述性知识学习任务, 又设计了“勾画中东地区的范围”这样的培养程序性知识的任务, 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的中东国家地理位置的知识来动手操作完成。同时又安排了小组任务和交流展示, 充分激发了学生学知识、用知识的积极性。整个课堂中的任务难度层层递进, 形式丰富, 既关注了个体学习, 又体现了小组协作;既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全面掌握, 又培养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4.发挥信息技术作用, 支持个性化教学评价

本节课导学案最突出的应用特色体现在作业任务保证了个性化评价。通过笔记本电脑的摄像功能和ScreenFlow屏幕录制软件, 学生每人都要录制一段对本节课内容的个人总结评述录像, 这样就有效避免了学生简单的复制粘贴, 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教师根据学生提交录像中的评述流畅程度, 能准确地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做出个性化的评估。

纸船和风筝导学案(第一课时) 篇3

www.5y

kj.co

m 深圳市龙华新区万安学校导学案

上课班级

二(1)、二(3)

20.纸船和风筝(第二课时)

主备教师

江红丽

副备教师

庄刘花

上课时间

XX

年11月27日

星期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2.通过读文,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过程与方法

在朗读中,明确该如何交朋友和维护友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读文,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具准备

教法运用

讲授法

设疑法

学法指导

朗读法

自主学习法

基本环节

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

新课

(检查预习)

一、复习导入

.复习词语。

2.出示课文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松鼠和小熊分别在干什么。

3.自读课文第1—6自然段,一边读课文,一边自学生字读音,看看课文是怎样写这两幅图的。

学生认真观察,自由发言

复习导入新课内容

(初步探究)

二、自读讨论,理解内容

.轻声读课文,思考:纸船和风筝是怎样使他俩成为好朋友的?

2.同桌之间讨论,教师点拨。

三、再读表演,加深理解

.找一找:哪些词句写出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后的快乐心情?

2.演一演,你能表演“乐坏了”的情形吗?

3.说一说:在生活中,哪些事情让你乐坏了?

学生轻声自由朗读课文

同桌之间进行讨论

指名进行表演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抓住重点词句和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课文

(合作学习)

四、指导朗读,体会感情

.学生自读练读,读出喜悦的心情。

2.指导朗读。听课文朗读的录音,学生模仿练读。

3.挑战读。

五.设疑激趣,扩散思维

.教师设疑:可是有一天,松鼠和小熊为了一件小事吵了架,他俩的友谊是否受到影响了?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呢?

2.学生自由发表看法,各抒己见。

六、自读课文,尝试学习

.自读课文,自学第7—11自然段中的生字,思考:松鼠和小熊是怎样处理这件事的?他们的方法跟你的一样吗?

2.再读课文,说说读了第7—11自然段后你读懂了什么,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3.提出疑问,师生共议。

学生自由练读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学生自主学习课文

读中体会角色感情

让学生将学习课文和自己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理解。

体会课文蕴含的意义

基本环节

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学习

(深入探究)

七、拓展思维

.你觉得他们的处理方法好吗?

2.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你跟朋友闹别扭的时候,是怎样做的?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学习诊断)

用一两句话写一写送给松鼠或小熊的话。

学生自由写话,师指导。

训练学生写话的能力

(梳理归纳)

友谊是一个人一生中很珍贵的东西,我们要像松鼠和小熊维护朋友之间的友谊,懂得当朋友之间的感情和友谊出现裂痕的时候,宽容和谅解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敢于率先伸出友谊之手的人,是令人敬佩的。

学生认真倾听

对全文进行总结

作业布置(检查反馈)

板书设计(突出重点)

完成本课新概念上的练习。

20.纸船和风筝

快乐、幸福

难过

高兴的哭了

教学反思

www.5y

kj.co

九第四课第一课时导学案 篇4

1、我们的社会处处充满关爱,我们在关爱中成长,我们要学会感恩他人与社会。采用分第四课第一课时导学案

2、享感受、诗歌创意、写感谢信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关爱,树立感恩之心。

3、培养同学们的爱心;常怀感激之情。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我们在关爱中成长,对于种种关爱,我们应心存感激,学会感恩他人与社会。难点:我们在关爱中成长,对于种种关爱,我们应心存感激,学会感恩他人与社会

三、导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文,掌握下列问题:

1、回首自己成长的过程,想一想受到过哪些关爱?

2、列举一些给我们带来关爱的规定和活动。

3、阅读课本中关于“关爱”的感悟语,感悟关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并对我们生命的成长、人格的成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记住两句,也可以仿照句子写两句)

4、对于关爱我们的人,我们目前无以回报,但我们应心存感激之情,学会感恩。请你给

关爱过你的人写一封感谢信。

(二)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交流,质疑并解惑

1、阅读材料《关爱铸就灿烂》。小组讨论:妈妈、老师和社会的关爱对姜馨田的成长产生

了什么影响?

2、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雅安地震后,解放军对灾区人民的援助,国际社会的援助,各

地的爱心捐款活动。在灾后救援过程中我们看到很多感动的画面,看到了很多真诚的关爱。以此总结一下:关爱的积极意义是什么?

3、我们每个人都个人都应该怀有感恩之心,在生活中我们应怎样感恩呢?

4、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感恩的人很多,但我们更应该感恩和回报父母,请大家讨论,思考

并回答:我们为什么要感恩和孝敬父母?

5、讨论并思考:怎样感恩父母?

(三)实战演练

单项选择

1关心爱护留守儿童(1)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2)体现我们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3)可以保证每个留守儿童都成为最优秀的人才(4)说明我国不仅人与人之间充满关爱,我们的社会也处处有关爱()

A(1)(2)(3)B(1)(2)(4)C(1)(3)(4)D(2)(3)(4)

2面对政府和社会的特殊关爱,这些留守儿童应该(1)心存感激(2)无所谓,获得关爱天经地义(3)学会感恩,懂得回报(4)化关爱为动力,努力学习,立志成才

鸿教案第一课时导学案教师用 篇5

【课时目标】

1、了解司马迁与《史记》,了解鸿门宴会的时代背景。

2、整体感知课文,讲述鸿门宴的经过,理清文章层次

3、积累课文1-2段中重点文言字词,能够翻译重点语句 【学习重点】

掌握1-2段中重点文言字词,能够翻译重点语句 【学习难点】

掌握1-2段中词类活用现象。【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大风歌》是项羽一统天下,荣归故里时所作,我们在读的时候能够感受到作者的豪情壮志以及意气风发。而《垓下歌》是西楚霸王项羽被困垓下,粮尽援绝时所作。诗歌虽然非常大气豪迈,但是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英雄穷途末路的悲哀与无奈。伟大的英雄最终没有成功的确是一种历史的遗憾,那么大家不禁要问,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项羽真的一点机会也没有吗?我们今天就一同走进《鸿门宴》中,一探究竟吧。

二、在学习本篇课文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鸿门宴》背景

秦末,统治残暴,民心思变。公元前209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也起兵江东。项梁拥立老楚怀王之孙为“楚怀王”作为反秦势力的傀儡首领。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主力军刘邦、项羽兵分南北两路,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刘邦率先攻破咸阳,退驻霸上。而后项羽也率军西来,屯军新丰鸿门,要与之开战。前206年12月,在新丰鸿门举行了一个藏有杀机的宴会。

三、检查预习(同学们是否预习?现在花1—2分钟时间把检查预习部分先做完)

(一)作者及作品简介:

1、司马迁

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出生于史学世家,继父职任汉武帝时太史令。因替李陵辩护,入狱遭宫刑,历尽艰辛,著成《史记》。

2、《史记》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含本纪12 篇、年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字音过关。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飨(xiǎng)(犒劳)鲰(zōu)(无知、浅陋)卮(zhi)(酒器)郤(xì)(同隙)玦(juã)(半环形有缺口的玉器)彘(zhì)(猪)胜(shēng)(尽)哙(kuài)戟(jǐ)(长柄兵器)瞋(chēn)(瞪,怒生气)俎(zǔ)(砧板)眦(zì)(上下眼睑的接合处)跽(jì)(双膝着地上身挺直)芷(zhǐ)(多年生草本植物)师:同学们看到题目《鸿门宴》,既然是鸿门宴我们就粗略的把鸿门宴氛围三个部分,宴会前、宴会后的程序把全文共分三个部分。同学们说一说那一段是写的是宴会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们第一部分宴会前部分。(首先同学们花十分钟时间自己完成自主学习部分)

四、自主学习。

(一)研读第一、二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重点字词

旦日飨士卒(犒赏、犒劳)沛公居山东时(崤山以东)

2、通假字。

(1)私见张良,具告以事(俱,全都(2)距关,毋内诸侯(纳 接纳)

(3)张良出,要项伯(邀,邀请)(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背,背叛)

(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早,早些)

3、词类活用

(1)沛公军霸上(驻扎、驻军名作动)(2)沛公欲王关中(称王名作动)

(3)此其志不在小(小的方面,形作名)(4)素善留侯张良(交好,形作动(5)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连夜,名作状)

(6)秦地可尽王也(称王,名作动)(7)项伯杀人,臣活之(使之活)

(8)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弟一样,名作状(9)籍吏民,封府库(登记名作动)

4、古今异义词

(1)、约为婚姻

(古义: 结为儿女亲家;今义: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2)、备他盗之出入非常也

(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很,非常)

5、文言句式(1—2段)

(1)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状语后置)(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非常也(判断句)(3)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判断句)

6、翻译

(1)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项羽大怒,说:“明天早晨犒劳士兵,给我打败刘邦的军队!”

(2)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

我叫人观望他那里的云气,是龙虎的形状,呈五彩颜色,这是出天子的征兆啊

(3)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守住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就可以占领秦的全境称王。’

(4)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我进入关中,财物丝毫都不敢据为己有,登记了官吏、百姓,封闭了仓库,等待将军到来。

(5)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文章分析

本篇文章第一段主要写了三件事情

1、曹无伤告命(导火索)

2、项羽欲击(双方兵力悬殊)

3、范增鼓励(矛盾激化)战争一触即发

第二段主要写了

1、项伯夜访

2、张良献计

3、刘项约婚

4、项伯劝游说

五、合作探究 师:文章分析

本篇文章第一段主要写了三件事情

1、曹无伤告命(导火索)

2、项羽欲击(双方兵力悬殊)

3、范增鼓励(矛盾激化)战争一触即发

1、文中写到“项羽大怒”,这个“怒”字内涵相当丰富。请说说其中包含了什么?

(1)就矛盾的焦点而言,天下虽大,“王”只有一个,(2)就力量对比而言,项羽占有绝对优势,何况秦军主力是项羽消灭的,又是楚王后裔,一个“市井小人”居然“欲王关中”,项羽岂能容忍?

(3)个性特征,性子火爆。

师:本来在曹无伤与范增的合力之下,沛公必死无疑,可是为什么他最终还能统一天下,建立大汉王朝呢?关键的转机又在哪里?让我们一起研读第二段,带着下面的问题把第二段齐读一遍

2、第二段中沛公是如何对待项伯的?这体现沛公怎样的性格特征?

(1)沛公奉卮酒为寿(2)约为婚姻

沛公性格特征:圆滑奸诈,巧舌如簧,能屈能伸

六、过关检测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两个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A.沛公(pâi)卮酒(zhī)许诺(nuō)杯杓(sháo)....B.戮力(lù)啖之(dàn)遂入(suí)瞋目(zhēn)....C.目眦(cǐ)刀俎(zǔ)樊哙(huì)犒劳(gāo)....D.数目(shuî)诛杀(zhū)少长(zhǎnɡ)玉玦(juã)....解析: 选B.A项“诺”应该读作nuî;B项“遂”应该读作suì,“瞋”读“chēn”;C项“眦”读“z씓哙”应该读作kuài,“犒”读“kào)”;D项全对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沛公军霸上 军:驻扎 B.沛公欲王关中 王:称王

C.素善留侯张良 善:友善,交好 D.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存活,生存

解析:选D。活:使动用法,使„„活

3、.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A.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非常也 B.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C.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D.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解析:选B,其他项都是判断句,而B项是状语后置

七、【作业布置 】

1、识记、掌握课文一、二段知识点。

unit9第一课时导学案 篇6

一、“四步导学”教学模式概述

“四步导学”教学模式是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和帮助下, 通过“目标解读”“自学质疑”“探究点拨”和“检测反馈”四个主要步骤, 在自主学习、同伴交流和师生评析的过程中, 获得对知识的理解、方法的体验和经验的积累, 最终达到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思考和学会评价目的的教学模式。

二、“四步导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两年来, “四步导学”在我校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给学生学习语文提供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 基本达到了“学生动起来, 课堂活起来, 效果好起来”的教学目标, 受到了师生的普遍欢迎, 取得了突出的教学成绩。“四步导学”的基本理念体现在以下教学设计和评价导向中。

(一) 《孔雀东南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 目标解读。说明:使用多媒体展示并解读学习目标, 让学生从总体上知道《孔雀东南飞》第一课时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1) 了解《孔雀东南飞》和“乐府”的有关常识和文学价值; (2) 学习五言诗诵读节奏,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弄清诗歌内容; (3) 理清故事的脉络结构。

2.自学质疑。说明:由“指导自学”“学生自学”和“学生质疑”三个环节组成。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么自学, 达到什么要求, 如何检测;力争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脑, 认真自学;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一:了解文学常识。 (1) 学生介绍《孔雀东南飞》相关知识, 相互补充, 教师点评。 (2) 学生介绍“乐府”相关知识, 相互补充, 教师点评。

活动二:诵读诗歌。 (1) 结合注释为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2) 诵读指导。五言诗一般是三个节拍, 二二一或二一二, 其节奏按意群划分。教师示范:孔雀/东南/飞, 五里/一/徘徊。

(3) 自由诵读, 小组推荐诵读, 师生点评。

活动三:初步了解全诗大意。 (1) 对照课文注释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课文。 (2) 将不懂的句子作上记号为探究作准备。

3. 探究点拨。说明:通过展示导学案、同桌互查等方式落实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讨论、归纳知识要点并掌握答题技巧。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去, 学会探究, 学会学习。

活动一:梳理诗歌主要内容。 (1) 讨论不能理解的字词, 组内不能解决的班上解决; (2) 根据诗前小序, 用最简短的话介绍故事情节。交代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以及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3) 小组讨论: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来梳理故事情节, 概括各部分内容。

4.检测反馈。说明:检测学生是否当堂达到了学习目标的要求, 让知识网络化、方法程序化。通过迁移知识和方法, 巩固当堂所学, 适当拓展, 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1) 基础训练:1解释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的词 (略)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 (略) 。 (2) 能力训练。根据诗前小序和故事情节, 用自己的话介绍刘兰芝形象 (50字左右) 。

(二) “四步导学”语文课堂评价的导向

1.注重三个导向。 (1) 以学生“学”的效果来评价教师“教”的效果; (2) 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程度、合作效度和探究深度来评价学生; (3) 以是否使用了导学案, 是否调动了学习小组, 是否组织了当堂达标测评, 是否控制了单向讲授时间, 是否注重了学法指导来评价教师。

2. 形成评价体系。 (1) 在“目标解读”步骤, 侧重点是:目标明确, 符合语文课标要求, 符合本班学生实际 (5分) 。 (2) 在“自学质疑”步骤, 侧重点是:1指导自学, 教给学法, 根据语文学科特点进行自学指导, 关注指导方式的有效性 (10分) ;2学生自学, 教师巡视, 注意发现问题, 面向全体, 关注自学方式的有效性 (10分) ;3学生质疑, 合作学习, 解决自学中的疑难问题。有讨论、辩论、研究, 关注合作学习方式及教师参与程度 (20分) 。 (3) 在“探究点拨”步骤, 侧重点是:1展示学生学案, 对照寻找错误, 关注教师对常见错误、典型错误的展示、更正和疑难问题的处理 (15分) ;2教师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关注教师对知识提炼的掌控和应用 (15分) 。 (4) 在“检测总结”步骤, 侧重点是:当堂训练, 总结反思, 关注课堂效率的结果反馈 (10分) 。

此外, 我校还注重从三个方面对教师综合素质进行评价: (1) 关注教师语言、板书和教态 (5分) ; (2) 关注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的结合 (5分) ; (3) 关注教师课堂教学指导的针对性、实效性及课堂灵活应变能力 (5分) 。

通过上述教学设计和评价导向不难看出, “四步导学”各环节都以学生为中心展开,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引导和帮助学生自学质疑、合作探究, 不断创造机会给学生提供展示见解的机会和平台。教师在对问题进行及时点拨和评价的过程中, 帮助学生获得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归纳概括和探究求新的能力, 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解题能力, 使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

笔者深信, “四步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必将不断优化我校语文课堂教学结构, 显著提高我校语文教学效率。

摘要:本文以《孔雀东南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为例, 通过“目标解读”“自学质疑”“探究点拨”和“检测反馈”四个主要步骤的教学设计, 来探讨“四步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四步导学,教学模式,应用

参考文献

[1]岳文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益尝试——四步导学法[J].课程教育研究, 2012 (20) .

unit9第一课时导学案 篇7

主备人:--审核人:--

时间:2012-11-22

【学习目标】

1. 通过阅读文本,了解主人公的战争遭遇,从而理解当时的战争环境。2. 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基本思路。

3.体会文章设置悬念来推动情节发展的写作手法。

【学习重点】

认识环境描写对于作者表现主题的作用。

【学习难点】

体会文章设置悬念来推动情节发展的写作手法。晨读积累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解】 夜光杯:一种白玉制成的杯子。可让学生当堂 背诵,积累名言名句 【评析】

诗是咏边寒情景之名曲。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首句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一句用“欲饮”两字,进一层极写热烈场面,酒宴外加音乐,着意渲染气氛。

三、四句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这两句,蘅塘退士评曰:“作旷达语,倍觉悲痛。”历来评注家也都以为悲凉感伤,厌恶征战。清代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说:“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从内容看,无厌恶戎马生涯之语,无哀叹生命不保之意,无非难征战痛苦之情,谓是悲凉感伤,似乎勉强。施补华的话有其深度。千古名绝,众论殊多,见仁见智,学人自悟。[学习过程]

一、作家作品

海因里希·伯尔(1917—1985年),出生于德国科隆市,诞生在一战期间,二战爆发,伯尔被征入法西斯军队服役,先后在法国前苏联、罗马尼亚作战,1945年被浮,同年12月获释,返回科隆。1947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1年开始成为专业作家,他希望通过小说使人们从恐怖的战争中认识过去,清算历史,在痛苦的回忆中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伯尔的成名作是出版于1949年的中篇小说《火车正点》伯尔认为“战争是无聊的”,不管什么样的战争,它只能给人们带来死亡,因此他把战争归结为一种可怕的自然现象,人类失去理智的产物。他的作品另有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1950),长篇小说《亚当,你到哪里去了?》等。它们揭露和批判法西斯侵略战争,以被迫充当炮灰的普遍德国士兵的遭遇,反映了德国人民的苦难。这些作品的基调灰暗、抑郁,把战争渲染成一场抽象的人与命运的搏斗,结果是人的毁灭。20世纪70年代,伯尔的创作出现了新的高峰。中篇小说《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罗姆》(1974)为其赢得了世界声誉。

二、文题解读: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是一个典故“公元前480年,波斯入侵希腊,300多名希腊士兵在温泉关英勇抗敌,并刻下了那段铭文:‘流浪人,你若是到斯巴达,请告诉那里的公民们,说我们死守诺言,长眠在这里’。如今,它出现在美术课堂上,让那些充满战斗激情的热血青年走上战场,是对德国军国主义思想的一种讽刺和否定。

三、字词积累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搪()瓷

甲胄()

窗帷()

啐()掉烟头

吞噬()

倒坍()

惬()意

烟熏火燎()2.解释下列词语。

(1)惬意:(2)惟妙惟肖:(3)蹒跚:(4)襁褓:(5)赫然:

3.近义词辨析

⑴闪烁:

闪耀:

⑵深沉:

低沉:

⑶震颤:

颤抖: 4.成语辨析

活灵活现:

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四、合作探究

1、诵读课文,弄清故事的基本要素以及小说的情节结构。

(1)基本要素: 时间:

地点:

场景:

情节:(2)情节结构 开端:

发展:

高潮、结局:

2、认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文中的“我”一般处于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文中“我”的叙述给人造成怎样的悬念?悬念的设置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2)小说有三要素,那么在这篇小说中哪一个要素作者花的笔墨最多?

(3)找出有关学校环境布置的描写,说明作者为什么反复描写学校的环境布置?

课堂练习

(一)1、下列词语中加点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威风凛凛(lǐn)戳进(chuō)疲惫(bâi)斑斓(lán)B、颠簸(bǒ)诅咒(zǔ)憎恶(wù)印痕(hãn)C、襁褓(qiǎng)油腻(nì)愕然(â)赫然(hâ)

D、震颤(chàn)惟妙惟肖(xiāo)瘦削(xuē)甲胄(zhòu)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搪瓷 凝眸 逼真 脸谱 B、颤悠 肃穆 发霉 波涛 C、困倦 窗帏 宽蔚 动弹 D、清晰 笔迹 耀眼 震撼

3、下列括号内所填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1)这一切从眼前匆匆(),因为我并不重,所以抬担架的人走得很快。(2)也许这一切都是();我在发高烧,浑身上下到处都疼。(3)担架()着拐弯时,迎面而来的竟是赫耳墨斯圆柱。

(4)透过右边的窗户,我看见了火光,满天通红,浓黑的烟云()地飘浮而去„„ A、掠过 幻觉 颤悠 肃穆 B、经过 错觉 颤悠 肃穆 C、掠过 幻觉 颤动 严肃 D、掠过 错觉 颤动 肃穆

4、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两扇门上都挂着搪瓷小牌。

②先经过一条长长的灯光昏暗的过道。③这里的墙壁刷成绿色。

④墙上钉着老式的黑色弯形衣钩。

⑤写着“一年级甲班”和“一年级乙班”。

A、②③④①⑤ B、⑤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① D、③②①⑤④

第一课时导学案答案

三、字词积累 明确:

搪(táng)瓷

甲胄(zhòu)

窗帷(wãi)

啐(cuì)掉烟头

吞噬(shì)

倒坍(tān)

惬(qiâ)意

烟熏火燎(liáo)

2.解释下列词语。

(1)惬意:心里满足或感到畅快。(2)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3)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4)襁褓:襁指婴儿的带子,褓指小儿的被子。后来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5)赫然: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样子。3.近义词辨析

闪烁:光亮晃动不定、忽明忽暗;说话隐晦躲闪,不肯明确说出

闪耀:闪烁;耀眼。

深沉:指深刻,沉着;指幽深。

低沉:阴暗,天阴云低的样子;声音粗重不响亮;情绪等低落。⑶

震颤:颤动;使颤动。

颤抖:颤动;发抖;抖动;颤动。3. 成语辨析

活灵活现:形容神情逼真,好象就在眼前。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栩栩如生:栩栩:生动活泼的样子。好像活生生的一样。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B(“悲愤”之说不当,应该是“无奈”)

四、合作探究

1、读课文,弄清故事的基本要素以及小说的情节结构。

(1)基本要素: 明确:

时间:盟军已经攻入德国,一个夜晚

地点:战地医院

场景:火光冲天,炮声不绝

情节:一个原中学八年级学生,现在的德国伤兵,他始终想知道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

(2)情节结构 明确:

开端:(从开头到“我吸了一口,说了声‘谢谢!’”)写“我”负伤到了伤兵医院后,被抬进美术教室。

发展:(“这一切不是证据”到“烟草的气味„„”)“我”怀疑伤兵医院是三个月前自己就读的学校改建的。

高潮、结局:(“抬担架的终于又进来了”到结尾)。“我”终于认出手术室就是自

己读书的教室

2、(1)明确:“我”负重伤后被注射了麻醉药。一直处在半昏迷状态。给人造成的悬念是――到底受了什么样的伤?是不是就在自己的母校?悬念抓住了读者的心:传播人类文明的美术学校怎么成了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17岁的学生怎么会作为伤兵进了“简易外科手术室”?而这间“手术室”是不是以前的教室?“我”到底受的什么伤?为什么有点神志不清?作者想要表现的主题在“我”的叙述中得到体现,而小说的结尾,悬念落实,真相大白,命运的捉弄,人的悲惨,战争的残酷,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作品的主题也在这里得到最全面的昭示。(2)环境

(3)明确:学校环境描写见教材。反复出现的对学校走廊的艺术布置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战争对文明的摧残。学校和伤兵医院本是两不相干的地方,可是“我”受伤后恰恰被送回自己的母校,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却上了战场,文科学校成了伤兵医院,学绘画的永远失去了双手,这些突出表现了法西斯穷兵黩武的本质。课堂练习

1、D

2、C

3、A

unit9第一课时导学案 篇8

1、能说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2、正确地看待宽容,学会用宽容对待别人。

3、学习文章以讲道理为主的论证方法,并能围绕论点举出有关的事例。

学习重点:

1、把握本文思路严谨、结构紧凑的写法。

2、精读第二段,提倡互谅、互让、互敬、互爱的宽容精神。

一、自主学习

1.注音或写汉字

胸襟()摒弃()和mù

Jiǒng异jídù隔膜()

2.理解词义

豁达:

淡泊:

摒弃:

斤斤计较:

3.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文论述的中心是什么?

②你所知道的关于宽容的名言、警句有哪些?摘抄下来积累:

二、合作探究

1.课文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展开的?各段分别论述了什么?

2.作者为什么要提倡人与人相处,要多一些宽容呢?

3.“互谅,互让、互敬、互爱”之间是一个怎样的关系?你认为其中哪一点最为难能可贵?四个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

四、课堂练习。

(一)同步反馈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胸襟()摒弃()迥异()芥蒂()()

隔膜()豁达()憎恨()和睦()

淡泊()湖泊()嫉妒()()

2.选择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A、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B.宽容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

C.面对违反原则的言行,不姑息放纵。

D.多一些宽容。

3.本文的论证方法唯独缺少举例论证,如果让你给本文补充一个事实论据的话你能从古今中外的故事中举一个“宽容”的例子吗?

雷真民

unit9第一课时导学案 篇9

1.long的名词性是翻译成,high的名词形式

翻译成,表达东西的长度可以有两种方法例如:这条河100米长。

(1)Theof the river is 100meters.2)课题: Unit7 Section A 1a-2c课型 : 新授课年级 :八年级教者:zlp2.One of the most endangered animals in the worldthe giant panda.教学目标: Chinaone of the oldest civilizations in the world

知识与能力:1.能够掌握本节课出现的重点短语和句子。one of +名词复数,谓语动词要用数。

2.谈论地理和自然现象,学会对事实和数字的比较,eg:其中一本书是新的。3.能表达较大的数字,熟练运用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3.The population of the world is 6400000000.过程与方法:课前检查—自主学习—听力检测 —语言运用与展示—合作探究 对人口这个数字划线提问要用特殊疑问词。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我国和世界的一些自然地理之最中的知识。the population of the world?

教学重、难点:学习较大数字的表述,识记形容词和副词比较级变法的多条规则;正4.as big as 和…一样大as…as 之间的形容词用级。

确使用比较级和最高级的不同句式。The Yellow river is not as long as the Yangtze river.自我预习否定形式not as…as 意为。

1、自学Page49-50页的单词。(根据音标拼读、拼写单词并牢记,学科组长检查过关)。5.Can you tell me a bit more about China?

2、自学完成Section A 1a,学科组长检查。我们学过的可以修饰比较级的副词和短语还有

3、小组合作操练1c、2c句型,准备课堂展示。6.注意比较级和最高级Which is the second longest river in China?

4、用双色笔标出重要的短语和句型,标出疑难点,准备课堂中讨论解决。Which river is longer ,the Nile or the Yellow River?

教学过程: 最高级一般用于者以上相比,最高级前一般要加定冠,比较级一般

一、课前展示(前奏版-5分钟)用于者之间的比较,被比较者用引出。

(科代表主持,各小组答题,必答题有板答和口答,计分)

四、实践创新,知识反馈(升华板—拓展延伸训练)

(一)根据句意和首字母补全单词。

二、创境激趣(启动板—教师创设情境)

1.The l ______ river in Asia is the Yangtze River.三、自主探究,展示汇报(核心板:教师明确目标——学生自学——小组交流讨论—

2.China is one of the oldest c ________ in the world.—分组展示和汇报——强化训练)

3.One of the o________ countries in the world is China.预习检测:

4.M __________ of city lies three meters below sea level.写出下列单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

5.Our playground is about 2000 s _______ meters in size.Highdeepbig

(二)单项选择。longoldyoung

1.It’s ______ in the world.翻译:1.最高的山2.最长的河

A.the biggest desert B.biggest desert C.the biggest deserts D.bigger desert3.八百万平方公里4.1025米深

2.There are no man-made structures as _______ the Great Wall5.……的人口6……的高度

A.biggerB.bigC.biggerD.the biggest7.和…一样大8.少于……的长度

3.The Nile is 6,470 _________9.最古老的国家之一

A.kilometersB.kilometerC.kilometers longD.kilometer long自主、合作、探究:

4.Mount Tai is _______ lower than Qomolangma.Task1.A.lot’s of B many C very D much1、通过自主学习1a-1c,并完成1a.5.Shanghai is one of _______ in the world.2、听听力,完成1b练习,老师核对答案;听2a、2b录音,完成听力练习。

A more big city B the biggest city C the biggest cities D the most big cityTask 2.五、板书设计:

unit9第一课时导学案 篇10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了解地壳中一些重要元素的丰度(含量)O、Si、Al、Fe、Ca、Na。2 复习金属活动顺序表及其应用。掌握Na、Al与O2反应的产物及其用途。【学习重点】

金属钠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原理,铝与氧气的反应。

【学习难点】

金属钠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原理,钠与其他非金属的反应,铝与氧气的反应。【学法指导】

1、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思考、交流、实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学习。

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做好探究实验。【预备知识】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思考与交流】

一、金属的通性

1、物理性质

不透明,有_________性,易____________,易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等.2化学性质

⑴、画出Na Mg 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其结构特点,判断它们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时做氧化剂还是还原剂?为什么?

⑵金属原子最外层一般少于4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____电子,因而常作_________________,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主要表现为:易于氧气、氯气等非金属反应;大多数能与水反应;大多数能与酸反应,部分能与盐溶液反应。

【阅读分析】课本P46图3-2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一些实验:分别写出四幅图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2.3.4.铝丝与硫酸铜反应形成铜树、镁条燃烧、铜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形成银树、镁条与盐酸反应。

【思考与讨论】指出反应中的1、2、氧化剂和还原剂。将3、4的化学方程式改成离子方程式。归纳: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有

金属共同的化学性质是:通常能与

2、为什么不宜用钢刷、沙等来擦洗铝制品?

(三)钠与其它非金属反应

2Na+Cl2==2NaCl 2Na + S == Na2S

课堂检测

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钠在常温下就容易被氧化

B、钠受热后能够着火燃烧 C、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能自燃

D、钠在氧气中燃烧更为激烈

2、下列性质中,不属于大多数金属通性的是:()A、有银白色光泽 B、有延展性

C、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D、有很高的熔点和硬度

3、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在坩埚里加热,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①钠在燃烧前先熔化 ②在空气燃烧有黄色火花四射 ③燃烧后得到白色固体

④燃烧时火焰呈黄色 ⑤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

A、只有⑤ B、只有①

C、①④⑤ D、②③

4、铝制品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主要是因为:()

A、铝的化学性质稳定 B、铝在常温时与氧气不反应

C、铝具有金属性,也具有非金属性 D、铝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5、关于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钠是银白色的金属,硬度很大。

B、将金属钠放在石棉网用酒精灯加热,金属钠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过氧化钠。C、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D、金属钠的熔点很高。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镁铝表面能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内层的金属不被继续氧化

B、未打磨的铝箔因表面有氧化膜,因此在空气中加热后不能燃烧,若将氧化膜去除后再加热,则可在空气中燃烧

C、在化学反应中,由于铝原子能失去三个电子,而钠原子只能失去一个电子,所以铝的还原性比钠强

D、因铜是不活泼金属,故即使在潮湿的空气中也不会被腐蚀。[收获与反思] 课后作业

1、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在其表面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 A.Na2O B.NaOH

C.Na2CO3

D.NaCl 2、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各种金属在常温下都不能与氧气反应 B.各种金属在高温下都能与氧气反应

C.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可以初步比较金属的活动性 D.各种金属都能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

3、金属钠引起的火灾,可用下列哪种物质或方法灭火

A.泡沫灭火器 B.干粉灭火器 C.水

D.细沙

4、下列关于金属铝的叙述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Al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Al 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表现还原性 C、Al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且发生剧烈燃烧

D、Al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由于氧化膜的存在,熔化的Al 并不滴落

5.为适应火车提速,我国一些铁路线上原有的短轨已全部连接为超长轨。工程技术人员常用如下反应来焊接钢轨间的缝隙:2Al + Fe2O3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该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6.我国是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早在西汉时期,刘安在《淮南万毕术》中写到“曾青得铁则化铜”,这里的“曾青”就是铜的化合物(如硫酸铜)。在宋朝利用这个反应冶铜的生产具有一定的规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7.(1)实验室的废酸液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是因为。

(2)工人师傅在切割钢板时常用硫酸铜划线是因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

Al2O3 + 2Fe。有关此反应的下列说法中

示)

8、镁、铁在日常生活中有较为广泛的用途。如:

(1)镁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来制造镁闪光灯,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unit9第一课时导学案 篇11

11、我能了解事理说明文得一般常识,如:定义、特点、说明方法。

22、我能梳理课文生字词拼音、意思。

33、我能通过学习认识了解到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了解其形成的原因。

学习重难点: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多种说明方法的综合使用及作用。

二 自主学习

说明文的相关知识回顾:

1、什么是说明文?

2、说明文有哪些分类?

3、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4、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一)自学内容一:课前预习:

1、给加粗的字注音,给出拼音的请写出汉字

竺(   )可桢(   )  玄奘(    )  戈壁(   )    戳穿(   )

汪洋万顷(    )      海市蜃(    )楼

开小chāi(    )   海市shèn(   )楼   遵xún(  )    chéng(   )现

1、解释意思。

(1)单枪匹马:

(2)光怪陆离:

2、作者简介:

(1)《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的作者是________,著名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和________家,我国近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之一。

(2)法显是________(朝代)僧人、旅行家、翻译家。玄奘是________(朝代)佛教学者、旅行家、翻译家,在小说《________》中俗称唐僧

3、下列文字括号中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据一些专家的意见,(    )沙漠西部的沙子是细沙(    )干燥,含有大量石英,被太阳晒得火热后,经风的吹拂____________人马的走动,沙粒移动摩擦起来,____________会发出声音,这便是鸣沙。

A.如果……而……或……便  BB.只要……且……和……便

CC.只要……而……和……就  DD.只要……而……或……便

(二)自学内容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1、自读课文一遍。

22、给文章划分段落。

三、合作探究

深入理解课文,明确本文中心

11、古代到过沙漠的人对沙漠有什么感受?简要说说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ABC层)

22、文中向我们描述了沙漠里哪些奇怪的现象?这些现象形成的原因又是什么?

四、当堂检测

1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A.《向沙漠进军》和《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的作者都是竺可桢。

BB.《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是以时间为顺序从古而今写来的。

CC.《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文主要是驳斥东晋僧人《佛国记》的错误说法。

DD.《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较多地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22.你还知道那些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及其原因呢?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二 自主学习

11、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说明事物的特征,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22、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 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以其介绍的客观规律及其知识体系的不同:自然科学说明文、社会科学说明文

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的不同: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33、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44、下定义、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列图表、摹状貌、引用等。

(一) :

1、zhú  zhēn   zàng   gē   chuō   qǐng   shèn  、差  蜃  循 呈

2、单枪匹马:①形容孤身奋战。②比喻孤身一人或单独行动。

光怪陆离: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现象奇特,中性词(不能用来形容人)。

3、竺可桢 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 东晋 唐代 西游记

4、D

(二)1、略 2、第一部分第1段,描述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第二部分第2-5段,解释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三 1、荒凉 可怕 恐惧;科学知识匮乏 条件艰难。

2、“魔鬼的海”、“海市蜃楼”和“鸣沙”; “沙漠中地面被太阳晒得酷热了……光线折光和反射的影响……又叫做海市蜃楼。”“ 据一些专家的意见……沙粒摩擦起来,便会发出声音,这便是鸣沙。”

四 1. A

2. 怪现象之一:“碎石圈”。沙漠中的“碎石圈”看上去非常像人为排列的作品,其实不然,他是一块大石头经过数百年热胀冷缩一次次碎裂后,在地上形成了一片圆形的碎石圈,实际上是自然形成的。

怪现象之二:“早穿皮袄午穿纱”。因为石头的比热容大,造成昼夜温差的剧烈变化。早上很冷,中午很热。但沿海地区近水,水的比热容较大,同样受一样多的太阳辐射,水要吸收更多的热量,到晚上才把热量放出来。

雷真民

unit9第一课时导学案 篇12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品体会文中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学习形象生动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思想感情。

[预习指导](第一阶段)

1、温故知新(方法指导:小组长组织同学早读、晚修、课间等任意时间放声齐读或自由读。)

(1)语文课代表组织听写课本的字词积累。

(2)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体会作者亲切、自然的语言特点,并摘抄在下面。

2、仔细揣摩下面句子,品味拟人的写法好在哪里?

①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②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③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④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⑤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 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3.判断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将字母序号写在后面的括号内。A.明喻

B.暗喻

C.借喻

①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②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课后巩固练习[基础巩固] 1.选出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

A.发髻(jì)

肌肤(fǔ)

澄清(chéng)B.伦敦(dūn)

着落(zhú)

镶边(xiāmg)C.狭窄(zhǎi)宽敞(chǎng)

贮蓄(chǔ)D.水藻(zǎo)

害羞(xiū)

济南(jǐ)

2.仿句练习:仿照“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写两个句子。设若单单是有___________,那也算不了_____________。设若单单是有___________,那也算不了_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 3.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1.文中描写景物的顺序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划横线一句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它的本体、喻体分别是()A.本体是白花,喻体是日本看护妇。

B.本体是树尖上顶的白雪,喻体是日本看护妇。C.本体是树尖上顶的白雪,喻体是白花。

D.本体是顶着白雪的树的样子,喻体是日本看护妇。

3.用“

”线在文中画出两处运用了拟人修辞方法的地方。

4.对加粗的两个句子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描写黄白相间的山坡,春风化雪,不久人们就会见到山坡原有的颜色。B.表现济南冬天的温和,雪化了,有水在山坡流动;“山的肌肤”指山坡的草地。

C.描写济南冬天的温和,有水蒸气蒸发升腾的美景,不久雪就会全化了,山坡上原有的颜色比雪色更美。

D.描绘了雪色与草色相同的美景,像穿着好看的衣服;“山的肌肤”指春天来临后满山的花草。

5.作者在描写济南冬天的景色时,处处流露出赞美之情。这种写法我们称作()A.寓情于景 B.情景交融 C.虚实相生 D.情溢于言

[自我评价] 书写 分 准确率:优 良 中 差 心得体会:

三、教学过程:(第二阶段)(一)预习检测

1.回顾所学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2.分享预习成果:组内分享自己喜欢的语句,并有感情地去朗读分享。

(二)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1.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写济南的冬天为什么要讲到北平、伦敦的冬天和热带地方呢?

2、划出文中所有运用修辞的句子,并且旁批用了哪些修辞,小组分任务讨论修辞效果。

(三)拓展延伸:在小组或班上向大家说说你家乡的冬天是什么样子,再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将你家乡冬天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字数不限。

[当堂检测](第三阶段)

选出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

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B.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C.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上一篇:计生窗口服务自查报告下一篇:《绝望锻炼了我》阅读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