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力》读后感

2024-08-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习力》读后感(共10篇)

《学习力》读后感 篇1

学习不是偶尔短暂的爆发,也不是稍纵即逝的流星,而是一种滴水穿石般的持久运动。学习没有捷径可走,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才是通向成功的钥匙。

哈佛定律:W=X+Y+Z(成功=勤奋学习+正确的方法+少说废话),勤奋学习的态度排在了首位。这也就说明了“态度决定一切”是学习力的核心所在。人生充满了荆棘,不可能一帆风顺,学习中亦是如此。当面对学习的逆境,我们就应该找内因和可控因素,这是在我们的掌控范围内的。并以我们积极、乐观、勤奋的态度去面对。这样,事情很快就能迎刃而解,“柳暗花明又一村”。爱德华·班菲德的研究也表明了在客观条件相同下,成功学习80%与态度有关。态度决定结果,态度决定人生。

对于学习,兴趣固然重要,但坚持更重要。没有兴趣还可以培养,而坚持则是学习中最执着,最顽强的品质。所有巨大的成果都由点滴小成果累积而来。绳锯木断,精卫填海的故事都告诉我们坚持的强大力量。当然,我们也坚持了12年的寒窗苦读,不论中间的过程如何,当我们步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刻,我们已坚持下来了。然而,大学相对自主的学习方式,你我是否有想过要坚持学下去,不对自己松懈呢?我们坚持了这么久是为了什么呢?或许当我们在坚持做一件事时,我们看不到前进的步伐,但请不要轻言放弃,这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有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的。坚持自己的学习态度试着去否定“不可能”的想法,也想想自己达到目标的喜悦,可能就能持续下去了。

《学习力》读后感 篇2

古人常说, “练拳不练功, 到老一场空”。说的就是拳术等武术锻炼中要重视基本功的训练。武术的基本功就是通过“外修筋骨皮, 内炼精气神”的方式来锻炼的。武术上的“童子功”就是从小通过训练打下一种基本功。童子功后来就从武术领域延伸到任何具有技术要求的行业之中, 泛指从小练习打下的一种基本功。实际上,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也存在着一种学习力童子功的现象。

一、小学生学习力“童子功”的脑科学原理

所谓学习力就是人在学习过程中基于脑、源于全身的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能量和功能。不同的年龄阶段, 人的学习力的特点和水平是不同的。小学阶段是人的学习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心理学研究中发现, 儿童6岁以后, 也就是小学阶段是儿童大脑持续的发育过程。儿童的脑体积在持续增长, 12岁已经长到成年人的98%~95%。加速儿童脑神经传导速度的脑神经髓鞘化进程也在不断发展。负责许多执行功能, 包括认知功能的大脑前额叶皮层在10岁之前不断发展。儿童晚期, 儿童的脑会发生第二次神经增殖和修剪高潮, 这次高潮最重要的部分发生在少年晚期, 它对儿童的许多重要的心理功能发生影响。如神经的密集或稀疏会影响神经元之间突触的数量。因此, 小学阶段是儿童大脑发育的重要时期, 是小学生大脑神经系统机能的快速发育期。教育的训练也是促进儿童大脑、特别是其认知功能发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就是锻造其学习力“童子功”的最佳时期。

那么, 小学生学习力“童子功“的内涵是什么呢?

二、小学生学习力“童子功”的基本内涵

首先, 小学生在小学阶段要拥有广泛的学习兴趣和广泛的知识储备;小学生处于其记忆能力较强的时期。通过学生广泛的经典阅读, 小学生对多领域知识产生兴趣、并形成对多领域具有初步知识准备的大脑

第二, 小学生通过在听、说、读、写、算、动手等方面的训练, 表现出较高的能力和水平;如在听的方面, 小学生应具有听得敏感、听得清楚、听得完整、听得懂、听后记得住等听的能力;在说的方面, 小学生应具有说得准确、说得流畅、说得完整、说得丰富、说得有逻辑性、说得动听等说的能力;在读的方面具有口齿清晰、语言流畅、抑扬顿挫、有语感等大声朗读能力和无声、快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写作方面, 小学生应具有主题集中、想象丰富、语言丰富、用词准确、结构完整等写作能力;在计算方面, 小学生应具有敏捷、快速、正确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第三, 小学生在学习和思维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习惯, 如守时守纪的习惯、学会准备的习惯、大胆交流的习惯、预习复习的习惯、珍爱学具的习惯等。

第四, 小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从六岁开始成长。小学阶段通过锻炼, 逐步培养小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 初步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这有助于他们良好的学习品质的形成。

总之, 通过长期的听说读写算训练和习惯养成形成小学生内在平衡而发达的神经系统及认知机能。如:思维敏捷性、思维准确性、思维流畅性、灵活性、平衡性、丰富性、广泛性等。

三、锻造小学生学习力“童子功”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 在小学阶段, 我们对儿童采取符合脑科学原理的学习力“童子功”训练, 可以有效地促进小学生认知神经系统的发育, 广泛、丰富知识的积累等都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 从而实现小学生“减负增效”的目的。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也是其一生收益的基本素质。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所以学习力童子功对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力非常有效。

第二, 锻造小学生学习力童子功, 提升小学生基础学习力有助于转变教师观念, 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本领。关注小学生基础学习力的锻造, 使教师重视学生主动学习的行为转变为关注小学生学习的内在心理规律, 同时使得教师的教育行为更加具有针对性, 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教学效率。学习力的教师培训研究, 首先通过培训一批小学骨干教师, 通过关于“学习力”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经验交流, 提升教师提升小学“学习力”的方法和技巧, 进而以培养学生学习力为途径, 更加有效地提升小学教育的质量。

四、锻造小学生学习力“童子功”的途径

首先, 实施符合脑科学原理的听、说、读、写、算、动手等训练活动, 多感官、多学科、多途径地促进小学生的学习力“童子功”的形成, 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大脑认知神经系统在学习过程中的机能水平。

第二, 广泛而经典阅读等从小激发小学生多领域的学习兴趣, 播种大脑积累、生成不同知识生长的“种子”;不同学科的阅读和知识学习将有助于孩子大脑中形成越来越多的信息模块, 促进小学生智慧生成。

第三, 通过养成教育方式及早形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思维习惯, 努力通过一些有效训练来促进小学生不良学习行为的转化。

第四, 通过从小锻炼小学生独立生活能力, 鼓励小学生在独立生活的锻炼中培养自主意识。让小学生逐步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形成自主性、独立性选择性和自我监控能力。

五、锻造学习力童子功、提升小学生基础学习力的研究路径

首先, 我们对南京市小学生的“听说读写算”能力进行全面调查, 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调查各地小学提升小学生听说读写算能力的各种教学策略和办法, 并进行效果调查评价。

第二, 认真组织有兴趣、有能力的专家、学者、教师组成一个具有多种专业背景的科研团队, 共同研究学习力和学习力的培训问题

第三, 根据脑科学的原理从中筛选出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手段。结合理论研究的成果, 形成小学生学习力童子功的具体策略和方法。

第四, 在全市举办长期提升小学生基础学习力的培训实验班。在实验班中运用相关提升小学生基础学习力、锻造学习力童子功的训练策略, 并及时进行训练效果评价。

第五, 根据实验结果, 总结概括出提升小学生基础学习的有效办法, 并总结概括出小学生学习力童子功的内涵和具体指标。

构建“学习场”,提升“学习力” 篇3

让学习真正发生,需要构建“学习场”,提升“学习力”。“学习场”就是充满学习氛围的情境。在这样的“场”效应中,学生的“学习力”能得到有效提升。怎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构建“学习场”,提升“学习力”呢?

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起点。了解学习起点,可以避开学生自己预习能会的和教了也不会的内容。以苏教版六下《天游峰的扫路人》为例,抓住人物特点进行外貌描写学生是会的,但把外貌置入情境,随着情节的发展进行多次外貌描写是需要他们学习的。对话描写是学生在习作中经常用的,但根据要表现的人物特点有选择地呈现对话是学生容易忽略的。关注学生学习的起点,既要关注他们知识掌握的起点,也要关注他们阅读策略、写作能力、情感体悟的起点。关注了起点就把握了学情,就能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升,学习就会真正发生。

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点。营造“场”效应,关键要关注年段特点,把握好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有时候,教师对教材解读得很深入,希望把自己解读到的都给学生,却没考虑自己想给的是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即使是学生需要的也需要将“深入”的内容“浅出”,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软着陆”。例如:学习《天游峰的扫路人》,学生对扫路人豁达开朗的性格理解起来是有难度的,如果以辩论的方式来评价扫路人的生活,就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能有效地突破难点。

要关注学生能力的增长点。语文课堂不仅要学习语文知识,还要培养语文能力。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能力,应贯穿于语文学习的全过程。例如: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天游峰的扫路人》中作者与扫路人的三次对话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关注提示语,把握本篇文章特有的语言节奏,体会扫路人的性格特点,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要关注文体的特点。语文教学首先要判断文本的文体,小说有小说的教法,散文有散文的教法。即使是同一种文体,也要根据其文本特点判断是作为“定篇”“样本”还是“例文”来教。对文体的合理定位有助于我们发现学习价值点。例如:《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篇写人散文,散文的很多内容是充满意蕴的,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结尾,学生对“宿鸟”和“笑声”就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样学习容易让学生形成“类”的概念。

学习提高学习力心得 篇4

现代数学教学,愈来愈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我认为要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力,应该加强思维能力。因此,如何积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心得:

一、加强“双基”教学,奠定数学思维结构的基础

加强“双基”教学是培养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无知无技便无能。只有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才能培养、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只有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概念,他们才有可能自觉地掌握数学规律,正确地进行判断和推理、正确地进行各种计算,解决各种数学问题。为了切实加强“双基”,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认为在教学中应努力做到:

数学概念是比较抽象的,而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学习时比较吃力,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学习抽象的概念总是在多次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飞跃而形成的。因此,感性认识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直观是数学抽象思维的途径和信息来源。我觉得在教学时注意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数学知识有一个十分严密的逻辑系统。就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某些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则是旧知识的引申和发展。学生的认识活动也总是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前提。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每教一点儿新知识都尽可能复习有关的旧知识,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参与新认识活动,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规律,主动地获取新知识。

二、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维

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应该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认识规律向前推进。小学生的独立性很差,他们不善于组织自己的思维活动。因此,我认为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思维的波澜,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问题

如何提出,对教学影响极大,什么时候提出什么问题,需要精心设计,特别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地位。经过动脑、动口、动手实践与思维获得的知识才是深刻的、牢固的。如对20以内的进位加法以及退位减法,应该让学生经历加和减的过程,并且能够用语言表述出来。所以需要老师的指导,需要老师在适当的时候提出问题,加深学生的认识,形成概念。

三、巧设练习,发展学生思维

学生理解了知识,就整个教学过程来说,并没有完结,还需要引导他们灵活地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他们在运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运用中发展他们的思维。

数学中的计算往往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精心设计练习,使学生对计算产生兴趣,同时在计算中培养学生观察,概括的能力和思维的创造性。思维和语言密切相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因此,在数学教学中的说理练习也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说理要求学生不仅会算题,而且会讲题,弄清算理,掌握规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提高学习力 篇5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 明白学习力的重要性; ●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 明确学习目的,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 了解管理者需要具备的知识结构。

如何提高管理者的学习力

一、学习力的重要性

学习力相当于竞争力,没有学习力,就没有竞争力。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比竞争对手学习更快的能力。

广义的学习力不仅局限于读书、名牌大学,而是超越自我、突破自我的能力。实际上,一些在学校成绩优异的学生,进入社会后的成就,往往会落后于成绩一般,甚至较差的学生。究其原因,中国的教育与社会的实际需求严重脱节,书本上的很多知识在实际社会工作中是用不到的,成绩优异的学生缺少相应的学习力。反之,成绩差的学生却有较多的社会阅历。

在实际社会工作中,不仅要具备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社会知识,人际交往和应酬的能力,缺乏足够的学习力,就很难适应其中。对于管理者而言,所提及的学习力是指广义的学习力,而不是“死读书”。因此,想要成为职场的跳跃者,学习力是关键。

二、如何正确学习

作为管理者,想要正确学习,需要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

1.明确学习目的

对普通管理者来讲,要结合实际情况重新定位自己的学习。要明确自己学习的目的。一般而言,学习的目的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拿来“用”的武器

学习不需要空喊口号,不用把自己定位太高,让自己成为所在组织当中的20%重要就够了,即建立在“重要的少数与琐碎的多数”原理基础上,按事情的重要程度编排行事优先次序的准则,称为“80/20原则”。

学习时一定要看到问题的本质。书本上很多东西是经过美化的,虽有道理,但带有一定的欺骗性。李嘉诚和比尔﹒盖茨的成功被描绘成艰辛刻苦的奋斗史,当然不可否认两人自身的努力和天赋,但书中却无一例外地淡化他们遇到的的贵人。

学会面对现实。单独依靠自身的艰苦奋斗是很难成功的,除此之外,还要学习有用但不是很有道理的创新。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起来的一批人多数是勇于冒险、敢于创新的人。因此,往往没有道理的知识,却很能发挥其用途,学习的关键就是“拿来用”。

很多家长让孩子从小参加各种培训,却忽视了培养孩子生存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然而人们无法拿有限的生命学无限的知识,关键是学习有用,能拿来“用”的知识。

“转变观念”的途径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对生活、未来的态度和观点。掌握一种技术或一项技能容易,而改变自身原先落后、不适宜的态度则非易事。所以,学习是转变观念的有效途径。

预防和治疗“心灵感冒”

在纷杂浮躁的社会中,人们很容易迷失自我,丢失心灵的寄托,变得空虚、彷徨。学习可以提供一种精神寄托、陶冶情操,帮助迷失方向的人们重新燃起对生活的信心与激情。

改变气质、心境的手段

学习是修炼内功,潜移默化中提升人气质的手段。气质是藏于内而形于外的,漂亮的容颜只是昙花一现,但是拥有渊博睿智的知识,即使随着岁月的沉寂,内在的气质也会越发迷人。

2.端正学习态度

作为管理者,要端正学习的态度,不能仅把学习流于一种形式。学习的态度主要包括:“开放”的思想、“放下”的心态、“重生”的勇气三个方面。

“开放”的思想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学之,则其不善而避之。”可见,从古时传来的学习的思想就是具备开放性,即学会接纳别人的东西。而如今,普遍的社会现象显示,人们总是忽视别人的优点和能力,制造、放大他人背后或根本不存在的阴暗面,完全忘记了自古以来学习的思想。

黑格尔曾说“一切存在都是合理的”。对于一些暴富或者升官的人,有些人认为他们是拐骗挣来的钱,或是送礼得来的官。即使是真的,也是所有人都会的能力。送礼需要过“三关”,一是“认同关”,二是“情感关”,三是“信任关”。这些都是需要学习的,比数理化更复杂、更难的社会知识学科。只要事物存在,都是合理的,人们必须用开放的心态接纳,而不是封闭、排斥。

“放下”的心态

学习要有归零的心态。毛泽东曾说“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很多高学历的“天之骄子”进入社会,总会抱怨没有用武之地、毫无成就。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因为其自视清高,无法融入团队与社会之中。虽然在学校掌握很多科学和理论知识,但是社会科学和实践能力非常欠缺。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知识严重细分化,在某个领域的内行、专家,在其他领域很有可能是外行。只有学会放下的心态,才能更好地接纳、学习别人的优点。

“重生”的勇气

毛泽东曾强调“学以致用”。学习可以改变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的关键在于改变,没有改变的学习是毫无价值的。因此,学习最终要实现突破自我、改变自我的目的。3.掌握学习方法

随着学科的逐渐细分,会出现很多无法学完、理解的知识,而有些知识,则根本不需要花费过多时间学习和研究,应该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有明确的目的性,学会需要的知识。

实际生活中的知识可以分成两个圈,一是关注圈,一是影响圈。有些知识可以改变、影响人的工作和生活,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知识;有些知识,只需要简单关注就可以。用来扩展视野或者娱乐消遣的东西只要泛读,没必要花太多的时间。现实中,为了避免出现将两个知识圈本末倒置的情况,因此需要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三个问题:

怎么学

学习一定要聚焦有用的东西。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必须升级自己的人脉,学会寻找生命中的“贵人”,但是所谓的“贵人”必须要切合实际。

跟谁学

学习不需要定过高的目标。在自己的组织或团队的Top20%人中,选择一个优秀的人作为标杆,这是最直接的学习榜样方法。当学习到其身上的优点和长处之后,本身的能力会更上一层楼,因此跻身于另外的圈子,再成为圈内top20%,向最优秀的人学习。如此类推,一个圈一个圈地提升自我,选择身边真实成功的人去学习,不断进行自我超越。

学什么

学习主要分为现阶段学习和终身学习,不同阶段的学习内容都有不同的侧重点。现阶段。主要是指目前,并不是长期的学习内容。一般来讲,现阶段主要包括立业阶段、中期阶段、晚期阶段。

立业阶段学专业技能、知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作为管理者,首先要了解和掌握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行业知识,但最为重要的是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管理者只有比他人更成熟的思想,更具有自控力的行动,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

中期阶段学习更新技能态度、指导他人、寻找职业锚。当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环节做好之后,管理者必须有所更新,要不断超越、改变固有思维方式。“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的思维和观念只有不断改变,才能适应时代潮流,抱着固有的思维不想改变,结果只能被社会抛弃。

晚期阶段学习新信息、新观念。学习课本上没有的、新的信息和观念,由历练到顿悟,最后蛹化蝶,思想达到高境界之后,再去反观之前所学的内容,就会从中领悟新的信息和观念。所以,要成为成功的管理者,就要学习更新观念。

终身阶段。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内在的宝藏》中阐述了进入社会,必须学习的四项内容:学会与人相处、学会追求知识、学会做事、学会发展。

学习与人打交道,相较书本知识而言,更为重要。人可以不懂电脑知识,但一定会跟懂电脑的人打交道;管理者可能很多东西都不会,但只要会用人,就足够了。在当今社会,最大的能力是把自己销售出去,因此就应用到了与人相处和打交道的能力。这是一门与情商和灵商相关的学科,可以衍生出很多知识,比如沟通、人际关系、管理沟通等,是每一位管理者所必修的课程。

要点提示

终身需要学习的内容: ① 与人相处; ② 追求知识; ③ 做事; ④ 发展。任何付出都是需要回报的,与别人打交道,帮助他人得到想要的东西,他人也会帮你得到想要的东西,因此就形成了关系。这张人际关系网顺畅有效的前提,是能帮助处于这张网内的人,达到其想要的。所以就要不断地学习,追求新知识,补充自己的能力。当能力足够强大,能为别人提供帮助时,也会相应地得到别人的回报。

三、管理者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如果把管理者比作一架飞机,构成机头部分的就是社会学、心理学、行为科学和人文科学。作为管理者,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意义,要远大于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凡是跟人交往、打交道的知识都类于文化。只会傻学习、死读书的人,通常只是仅有学历,而缺少文化。如图1所示。

图1 管理者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飞机机尾、机翼的作用是保持机身的平衡,所以管理者也要熟知相关政策、法律、历史、计算机和外语等知识,使企业或集团顺利平稳地起飞、降落。

构成飞机心脏的部分,是管理者所要掌握的最核心知识,是与其相关的行业、专业、管理科学、营销科学等知识。

1.管理者的补充知识

管理者平时要多读一些哲学专著,先成为一名哲学家,才能更好地管理公司和企业。哲学研究的方面分为意识论研究、方法论研究、矛盾论研究,只有把这三个问题研究透彻,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古人曰“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除了哲学之外,管理者也要学习历史。历史不会重复昨天的故事,但是会重复昨天的规律。从历史典故中借鉴、感悟,探寻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管理者的能力要求

管理者的能力分为三种:概念能力,人际能力,技术能力。越是高层的管理者,越需要概念能力;中层管理者更多需要的是人际能力;基层员工或者是基层管理者,需要的是技术能力。

在现实工作中,特别是很多中层管理者,提拔基层业绩优异的员工为管理者,结果却少了优秀的销售员,多了糟糕的管理者,只懂得技术,不懂管理是做不成管理者的,只有完成由管事到管人、由技术到管理的转变,才是管理者的知识。

四、学习五要素

学习包含五个要素:弄清,理解,还原,检验,反思。

“失败乃成功之母”,只经历失败而不从中吸取教训、反思检讨并做出改变,是不能获得成功的。学习就是培养好习惯的过程,通常要经过三个阶段:专注,专业和专家。专家的特质是与众不同,是领域中的专业境界,管理者要有一技之长,养成良好的习惯,由量变达成质变,完成蛹化蝶的历程。

【案例】

店小二的成功秘诀

明朝万历年间,中国北方的女真为患。万历皇帝为了抵御强敌,决心修缮万里长城。当时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早已年久失修,其天下第一关的题字‚一‛字,已经脱落多时。万历皇帝募集各地书法名家,希望恢复山海关的本来面貌。各地名士闻讯纷纷前来挥毫,但依旧没有一个人的字能够表达‚天下第一关‛的原味。万历皇帝于是再下诏书,‚只要能够雀屏中选的,就可以重奖‛。经过严格地筛选,最后中选的竟是山海关旁一家客栈的店小二!

在题字当天,会场被挤的水泄不通,官家也早就准备妥了笔墨纸砚,等那店小二前来挥毫。只见他抬头看看山海关上的牌楼,舍弃了狼毫大笔不用,拿起一块抹布往砚台里一蘸,大喝一声‚一‛,十分干净利落,立刻出现了绝妙的‚一‛字。旁观者莫不给予惊叹的掌声,有人好奇地问他如此成功的秘诀。店小二后来勉强地答道:‚其实我想不出什么秘诀,只是在这里当了三十多年的店小二,每当擦桌子时,就望着牌楼上的‘一’字,一挥一擦就这样而已。‛

企业员工学习力研究 篇6

朱振光

2012-10-15 15:17:56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年第2期上摘 要: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关键是学习力的竞争,而员工学习力决定了企业未来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优势。本文分析员工学习力的构成要素和模型,以及员工学习力与企业绩效关系,提出关于员工学习力提升的途径和策略。

关键词:企业绩效,学习力,模型

当今,企业竞争主要表现为产品或服务的竞争,而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实质是技术和创新能力的竞争,技术和创新能力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这就决定了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由于企业的价值主要是依靠员工去创造,因此重视员工的管理,不断开发员工潜能,充分利用员工的智慧,就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而要达到如此目标,需要学习型的员工,员工的学习能力决定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纵观世界500强企业,无一家企业不把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放在第一位,同时也非常注重员工学习力的提升,以确保企业持续发展。相比之下,我国大部分企业由于不重视员工学习力的培育,造成效率低下、发展缓慢、人员流动频繁等问题,致使企业寿命缩短,竞争能力不强,创新能力不足。

在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环境下,一个具有学习力的企业才会真正具有竞争力和创造力。企业若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必将会被市场淘汰,因此,企业要获得长足发展,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就需依靠员工不断学习和创新,依靠员工不断学习、超越自我,进而员工的学习力决定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和未来发展。

一、员工学习力要素及其模型分析

员工学习力是指员工学习的动力、毅力、能力的综合体现,是成为学习型组织的根基。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构成学习力的三大要素。

学习动力,是指自觉的内在驱动力,主要包括学习需要、学习情感和学习兴趣,是学习力的激励因素。

学习毅力,即学习意志,是指自觉地确定学习目标并支配其行为克服困难实现预定学习目标的状态。它是学习行为的保持因素,在学习力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

学习能力,是指由学习动力,学习毅力直接驱动而产生的接受新知识、新信息并用所接受的知识和信息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智力,主要包括感知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相对于学习而言,它是基础性智力,是产生学习力的基础因素。

员工的学习力取决于其是否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坚强的意志和丰富的理论知识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因此,动力、毅力和能力共同构成学习力框架,其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图1)该模型显示了学习力与其三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由

此可知,学习力是其三个要素的交集,只有同时具备了动力、毅力和能力,才能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力。当员工有了努力的目标,就视为具备“应学”的动力;当员工具备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就可认为其具备“能学”的力量;而当员工的学习意志很坚定,可认为其有“能学”的意愿;因此,只有将三者融合,集于一体,员工才真正地拥有学习力。

通过此模型,我们知道员工的学习力主要集中体现在学习动力、毅力和能力的共同驱动和发展上,这对企业提升员工的学习力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员工的学习力与企业绩效关系

员工的学习力对企业绩效具有一定的影响,如Robert Kaplan和David Norton提出的平衡计分卡指出,在影响企业绩效的关键要素中提到员工的学习与成长这一维度,认为学习与成长目标是为其他关键要素的远景规划提供基础设施,是企业持续改进和创造未来价值能力的驱动因素。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指出,要使企业茁壮成长,必须建立学习型组织,即将企业变成一种学习型的组织,并使得组织内的人员全心投入学习,提升能力在本职岗位上获取成功。组织学习是为了建立竞争优势和提高绩效水平,利用信息、知识连续改变和调整自身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的一种全员学习和创新机制。

企业学习能力是社会创新力的关键,学习能力不足将阻碍技术能力的发展,只有具备较高学习能力的企业才能有效地获取并利用新知识,拓展现有的知识储备,提升吸收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并最终增强企业创新绩效,企业这种高学习能力能提升如采购、生产、技术研发等一些领域的合作创新绩效。

显然,企业抑或组织绩效的提高有赖于其学习能力的提升,这就需要员工的共同努力和团队学习,员工的学习力自然成为其必不可少的关键要素之一。

三、提升员工学习力的途径与策略

员工的学习力已成为企业的软生产力,是企业创造财富的源动力。现代企业必须建立起一支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的现代员工队伍,而这样一支队伍的形成必须通过提高员工的学习力来获取,通过学习力来激活生产力、增强凝聚力、提升执行力、激活创造力,进而达到培育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学习力的提升和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学习力构成模型来看,提升员工学习力的途径和机制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变革学习理念,树立自主导向的学习态度。员工应改变传统的学习理念,把学习作为一种工作,学习的任务是对所处环境和面对问题的认知和把握,是促使学习者身心高度愉悦的一种习惯。因而,要提升个人学习力,就必须首先彻底转变对学习本身的认识,在工作过程中把学习视为一种认知环境、认知变化、认知问题、解决问题的新观念;懂得在不同环境和问题下,其认知能力和解决方式也要改变的学习原则;树立起要更好的认知问题、解决问题就必须把这种学习活动导向为一种更加自觉、主动和高效状态的认知方式,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二)建立目标激励体系,培养员工学习活动的激活力。要提升员工学习力,前提是使员工具有学习的欲望和动机,即要培养员工学习活动的激活力。对学习活动激活力的培养,关键是要建立相应的目标激励体系,一方面通过企业激励机

制和目标管理诱导员工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工作岗位和任务的变动管理逐步培养员工的学习动机。

在激活员工学习欲望和动机的基础上,引导员工从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入手来实现个人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必须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和选择解决方案的能力,而要达到此目的,员工就必须丰富自己所需知识,掌握与要解决问题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改进学习策略和方法,实现学习力的全面提升。

(三)倡导积极进取的企业文化,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理论、群体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其核心内容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理念的培育,是企业员工思想素质的提高。由于企业文化具有导向、凝聚和激励等作用,因此通过倡导积极进取的文化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激发员工的学习动机,塑造员工的学习意志,增强员工的学习毅力,使员工学习力不断得到提升。

(四)构建完善的培训机制,提高员工的学习能力和思考力。要提升员工的学习力,企业应构建完善的培训机制。针对不同层次的员工,设计不同的培训或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培训方法,制定不同的培训目标和考核体系,力求员工主动参与企业组织的培训,通过岗位轮训、课题研究、技术攻关、脱产学习等多种形式,满足员工的培训需要,达到企业开发员工潜能的目的,提高员工的学习能力和思考力,使员工成为企业的资产,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的财富。

(五)创建学习型组织,积极推进团队学习。学习型组织是员工全身心投入

并有能力学习的组织,员工通过学习与工作的组合,把形成的学习力转化为创造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永续不竭的动力。

高速发展的技术和经济环境,更需要企业具备不断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以不断获取市场竞争优势,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高素质、高知识的企业员工,在学习型组织环境的推动下,通过建立共同愿景、目标和使命,形成学习团队,激发群体智慧,为员工学习力的提升不断地提供学习的动力。

主要参考文献:

《学习力》读后感 篇7

在教师的学习历程中, 什么是教师的生命所在?怎样才能让所学之物进入教师生命的内核?需要什么样的载体来安放教师的求知热情?这就是“教育现场”。教师的学习能力中最重要的是现场学习力。

中小学教师不可能再像大学生、研究生或高校教师那样坐拥书城, 在书斋和图书馆中学习, 他们大量的时间是在教育教学的现场。对教师来说, 至少有四种类型的现场。

1.教师自己每天的教学现场。我们能否把自己的教学现场作为学习反思的对象, 让这样的教学日日滋养自我?

2.同行教师的教学现场。如其他教师的公开课、研讨课、观摩课现场, 我们又能够从中学到什么?

3.学校教研组、备课组日常教研活动现场。这是教师参加的最日常性的活动, 包括集体课、读书沙龙、专题研讨等多种活动形式。这样的学习活动到底对我们的教学有多大的提升?

4.各种培训、讲座现场。如何避免“听的时候很激动, 听完很平静, 回去很麻木, 一动也不动”?

同样置身于上述现场之中, 不同教师的收获会大不相同。区别在于每个人的现场学习能力表现为专注力、捕捉力和转化力, 有这些能力的人会带着两种东西进入现场。

一是钉子。我曾经陪同叶澜老师去听课。听课过程中, 我的手机短信、电话不断, 她马上提醒我:既然在听课现场, 就要全神贯注。她听课时, 手机处于关机状态, 听课笔记从头到尾, 她的注意力牢牢钉住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 不放过每一个细节。这就是“专注力”。

二是钩子。努力把现场中涌现的有用资源“钩”出来, 有的钩出的是珍宝, 有的钩出的则是不值一提的草芥, 此谓“捕捉力”。把有价值的东西“钩”到笔记本上和自己的脑海中, 依然不够, 还要“钩”到日后的教学过程中, 变成具体的教学行为, 这叫“转化力”。即把听到的上出来, 把上出来的说出来, 把说出来的写出来。这种“转化力”是教师现场学习力中最关键的能力, 它集中体现了教师学习的宗旨:为转化而学习。

这种具有现场意识和现场自觉的学习, 是最符合教师职业特性的学习方式:为现场的学习, 在现场中学习, 回到现场的学习。?

学习力就是战斗力 篇8

创新学习形式搭建多种平台

坚持把加强理论武装摆在首位,着力提高广大干部职工思想政治素质。把学习新知识与增强新本领结合起来,着力提高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创新学习形式,使广大职工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密云统计局队上下散发着浓厚的学习气氛。

理论修养提高是关键,多种形式齐努力。密云县统计局队党组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的形式,通过理论中心组学习、报告会、座谈会、研讨会等方式,结合统计工作实际及要解决的问题,分层次组织人员进行学习,不断提高班子成员政治理论水平和领导工作能力。每周定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党的理论、市县有关会议文件精神,不断提升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修养。

“一岗双责”责任大,“火车头”自律意识强。密云局队党组高度重视廉洁自律工作,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按时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增强班子成员的廉洁自律意识。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讲团结、讲民主、讲奉献,抓思路、抓发展、抓大事,坚持依法行政,重大事项、重大开支、人事问题等党组集体讨论决定,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得到加强。干部职工在对局队领导班子的领导述职、党风廉政建设、民主生活会等各项测评中,满意率均达到97%以上。

万千宠爱聚一身,年轻干部冲一线。密云局队一方面积极鼓励和支持干部职工参加统计从业资格考试、职称考试、学历晋升学习等,不断提高统计队伍的综合素质水平。另一方面高度重视青年干部的培养。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等给年轻人提供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要求年轻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选派青年骨干到国外进行学习、深造。为年轻干部快速成长创造条件,在日常工作中给予年轻干部更多的关注与支持,将他们放到普查一线、工作前沿,深入企业基层接受锻炼。2010年,通过民主推荐、组织推荐等方式,密云局队的3名年轻同志走上一线科级领导岗位。

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学什么。局队党组始终坚持“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学什么”的培训理念,不断加大培训工作力度,全方位、多视角拓宽培训渠道,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领导班子成员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积极参加在线学习、周末大课堂、各级(类)局队长培训班等,加快知识更新步伐。公务员定期参加电子政务、《国家秘密法》解读等知识的培训,扩充了知识面,专业素质水平得到提高。针对机关工作人员写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的问题,邀请了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于秀琴针对统计分析写作进行了具体的指导和讲授。通过听专家的政务信息、统计分析专题培训、到其他区县交流学习等,广大干部职工开阔了眼界和思路、增强了分析问题的能力。

主题实践活动,通往心灵深处的教育。紧密围绕创先争优暨党员作风年活动工作计划,积极开展各项主题实践活动,搭建思想教育的平台,全面加强了机关作风建设,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带领机关干部到白乙化烈士陵园、古北口长城、平津抗日战争纪念馆、西柏坡革命圣地参观学习,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活动,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工作激情和热情;认真组织参加《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测试、观看反腐倡廉电视教育片等,筑牢拒腐防变防线;组建了乒乓球、篮球、羽毛球队,积极开展青年论坛、新春联谊会、演讲比赛等各类统计文化活动,逐步形成了以“忠诚统计、求真务实、追求卓越、乐见其成”为内容的统计文化核心价值观。

树立服务理念深挖统计价值

学以致用,学习力就是战斗力!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抓手,密云局队大力推进统计服务,深挖统计价值。增强服务意识、拓宽服务领域、改进服务手段,这支队伍正通过各种形式努力为党政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全面、准确、高效的服务,促进统计事业的全面发展。

“请进来”、“走出去”,把脉区域经济。“请进来”、“走出去”,创新服务形式。邀请县发改委、农委、建委、政研室、旅游局等经济主管部门领导参加经济形势分析会并进行点评;在县农委、建委、旅游局和商务局等部门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与各部门的领导和有关人员共同对密云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分析、把脉。采用这些形式不仅提高了分析会的质量和档次,而且提高了全县经济主管部门对统计工作的认知程度。同时,基层统计所也在各乡镇采取“专题汇报”的方式召开经济分析会,为乡镇领导和相关部门提供了真实、准确的当地经济发展走势分析,全面提高了统计对基层的服务水平。

小本有大用,统计数据服务各层人士。统计产品是统计工作的最终体现。密云局队根据领导、部门、公众等不同层次的需求,创新发行《统计公报》、《经济发展月报》、《统计内参》、《统计快报》、《统计跟踪调查》等统计产品,以满足社会各界的不同需求。研发《经济决策参考汇编》,内容包括经济新政、政策解读、经济视点、专家论坛、股市行情、热点词汇等方面,及时为县领导决策工作提供各类参考信息。及时跟踪县域重点项目的监测,创刊《密云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专刊》和《密云经济开发区统计专刊》,成为服务县域专项领域经济发展的信息参考,使统计服务更加全面、到位。

潜心做研究,统计分析别有洞天。密云局队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及时开展专题分析、形势分析、课题分析等不同形式的统计研究:积极参与全县“三个走在前列”课题研究;为全县“十二五”规划纲要主要指标的设置和目标值的测算提供了大量数据和分析,充分发挥了统计部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解决力》读后感 篇9

维护中心麻宁宁

也许你已经在职场上打拼了一些年头了,你对自己的工作早已失去了激情。每天早出晚归,没完没了的任务等着你去完成,工作的压力虽然大,但你也早已习以为常。到了现在,年轻时那些“做个出人头地的人”、“学习那些成功的人”的理想和誓言都成立虚无缥缈的幻想,现在,你只求不出差错地把工作做完,能保住饭碗就行了。可是,你的老板恐怕这么想——总是你手上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完,他就向你下达了新命令。你感觉老板不值的任务没法完成,各部门没有给你提供方便,公司的管理制度也有问题,所以你认为老板分配给你的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其实,你的老板对你要求如此苛刻,原因很简单,就是他认为只有拥有优秀解决力的员工才是好员工,而仅仅勤勤恳恳地工作是不够的。事实也是如此,无论人生还是工作,都是一个不断碰到各种问题、不断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在一个企业中,上至老板,下至最基层的职员,不论他的工作多么简单或复杂,问题是避免不了的。而设法去解决这些问题,就是工作的核心内容。

松下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说过:“工作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晋升之门将永远为那些随时准备解决问题的人敞开着。”这番话道出了工作的真谛。工作不仅仅是“完成老板布置的任务”,不是“卖苦力”般地埋头苦干,不是领导吩咐什么我们就照章执行,不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工作的实质,就是凭借我们自身的能力、经验、智慧,凭借我们对工作的激情,用韧性和耐性去克服困难,解决那些妨碍我们实现目标的问题。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不断地解决工作中的困难来不断地提高我们的解决能力。

那么,为什么说优秀的解决力造就优秀的员工呢?

首先,拥有良好解决力的员工往往也会对工作拥有高度的责任心。对于企业来说,员工的好坏标准首先就是他对待工作的责任心如何。试想,假如我们每天踩着时间的尾巴去上班、下班,到了固定的日子就领回自己的薪水,高兴一番或者抱怨一番后,仍然在迷茫中又去上班、线板,等待上司安排新的任务。这样

工作的人,即便是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者向上发展的潜力,也会由于工作的不尽心,而没有去解决困难的动力。

然而,遗憾的是,在职场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一些像机器按钮一样没有主动性和责任心的员工。他们只做上司明确要求他们做的事,像电脑键盘一样去执行,虽然具有很强的“服从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却很差。这样的“按钮员工”往往看起来很勤奋,甚至很辛苦,同时也很守纪律,但这种员工不能给公司带来任何利益。不仅如此,他们还可能会延误了工作,因为每当面对“领导没有布置的未知环节”时,他们的反应总是要等待上司发出新的指示,唯恐自己解决会失败。一旦出现问题,他们要么停步不前,要么绕路而行,总之就是不会主动去解决问题。

明智的老板从来不会去雇佣“按钮员工”,因为他们知道作为一名优秀的员工,责任心是很重要的。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中,如果公司的员工像个没有生命的按钮一样,只做老板吩咐的事情,只为了让老板挑不出毛病,这样的公司是无法生存下去的。老板们真正需要的,是能够进入工作状态、独立自主地把事情做好的员工。这样的员工,无论他们的背景、学历或技能如何,他们都会在不断地解决问题中迅速成长,成为公司的顶梁柱。

其次,拥有良好解决力的人一般都是有着超强的工作能力、学习能力和工作经验的人,而这样的人是很容易被老板赏识,获得晋升机会的。这些人在遇到困难后,第一个反应不会是回避问题、惧怕困难,而是积极思考,努力解决。他们在不断地思考、解决的过程中,慢慢学会了透过现象看本质,并在有效地解决问题后积累了成功经验,为自己今后工作效率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他们就能够客服别人客服不了的困难,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

当然,成长的代价就是要忍受失败的痛苦。一个公司要想在市场上立住脚,可能会面临各式各样的问题和考验。公司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要精诚团结,互相帮助,一方面努力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另一方面要齐心协力解决团队的共同问题,因为员工的前途与公司的前途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因为,虽然咋结局问题的过程中可能会犯错误,造成损失,但是解决问题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1、避免小错误酿成大错误;

2、即使犯错误,也能使我们在错误中成长;

3、培养了我们直面困难的勇气;

4、行动建立信心,停滞助长怀疑;

5、在思考的过程中产生灵感,创造出新的解决方法;

6、使我们更善于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提升我们的解决力

自控力读后感 篇10

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我觉得这没什么特殊之处,最初感觉它和以前我读过的一些励志书和自我调整心态的书籍没什么两样,大致上都是通过一些实验研究作为例证,来得出一些关于人群心理发展规律的抽样结论。

我一直对这类实验或者结论都不怎么信服,毕竟现实是复杂的,不可能有那么理想的实验条件,在现实条件下的人群是否会有实验中所统计的行为取向分布,始终是个未知数。而且事实上我看过另一些书,也是有关于人性研究的专业书籍,其中明确提到,用特定实验的方式研究人性或者心理问题,通常都是不可靠的,因为现实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是随机因素,各种突发事件都可能严重影响一个人的选择或者决定,而且往往这种随机因素的决定作用是显著的,这种条件是实验室不能制造的。但是,当看到本书内容1/3的时候,我似乎了解了它为什么被称为最受欢迎的心理学教程。它的实验论据与其说是提高本书说服力,不如说是一种心理学上的巧妙手法,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读者对于本书的兴趣,书中例举的很多实验其实都是理想实验,在心理学研究上的可靠性并不高,但是这些实验的设计都很有创意,趣味性强,容易抓住读者的心,使读者感兴趣,而非为了让他们信服(本书很好地保留了读者质疑的权利,这也是优秀教材必有的特点,只有允许质疑,才能让学生学习时通过质疑来产生交互,从而更加清楚地知道教材所书的内容为什么有道理)。

我想,很多人把这本书看作是一本鼓舞人心并帮助人们实现自我约束的读物,显然是“跑偏”了。本书实质上并不是那些宣扬“自我救赎”的“心灵鸡汤”类的读物,它实质上是一本教材。它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到关于意志力科学的重重科学论断,而非仅仅是一本教你如何减肥的书,它的内容是系统性和理论性的,尽管它的文字形式非常通俗和生动,但说到底它是一本学术专著。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认识人类的自控能力,以及如何去训练和运用它,更重要的是,它在渗透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给学生,即使你不是专业研究心理学的人士,你多少会建立起初步的科研思考模式,在思考和分析每一个问题时,初步地形成设计实验、分析实验,总结结论,思考结论的应用方式,如何有理论指导自己和别人的行为,如何用理论建立看待世界的新视角等等。

本书与同类心理学书籍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它不是古板的科学书籍,没有充斥第三人称的纯科学性的论述(像法医报告那样),但它的理论架构确实地表明它又不是表面想看起来那样的一本通俗流行读物,它是一本理论专著。用通俗读物的模式来撰写理论专著,虽然不是前无古人,但能够将理论构架保持得如此完好,在同类作品中确实不多见。

下面总结一些我个人的收获:

首先,这本书让我耳目一新的是它提出了意志力损耗极限的理论,这个理论首先包含了损耗意志力的种种条件的论述(其中包括外界诱因、自身心理因素、肌体营养条件,生物钟的影响),然后论述了这些条件如何量化地影响意志力(例如从早到晚意志力是如何衰减的),进而提出了如何减少意志力损耗的理论(例如应该在意志力旺盛期处理繁杂事务,避免在意志力薄弱时处理这类事务大量浪费性损耗意志力,这也是关于如何高效利用我们有限的意志力的理论)。而同类专著通常只包含如何训练意志力的理论,却没有考虑到意志力本身的损耗问题。这使得本书在构建自控力训练模式理论时,覆盖面更加全面。许多人按照传统的自控力训练读物去试图训练自己时,都没有得到过避免意志力损耗这方面的指导,因此大部分人的结果都是以失败告终,原因就是他们的意志力在训练过程中,强化的量远远比不上损耗,尤其是本书所提到的“自我强制心理”对意志力是最大的损耗因素,这一点在同类书籍中都没有得到明确论述和强调。

其次,本书推荐采用的不是强制疗法,恰恰相反,本书反对强制疗法,不提倡自我克制,而是提倡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欲望,将其引导转化成使自己专注于某些事情或者无视诱惑的动力,这与“借债征兵打债主”的思想不谋而合,是一种以战养战的活用,让我们在面对诱惑时,行之有效地利用其他欲望来抵制当前诱惑。这种方法可以算是同类书籍中介绍的最为高明的方法,它考虑到了意志力薄弱者本来就没有意志力去直接对抗诱惑,正如一个本来就欠债的企业没有本钱来扩充规模。这种方法借用了我们对其他诱惑的兴趣,来转化为对抗当前不良诱惑的意志力,相当于为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进行变废为宝的融资,使之自发地利用其在别处浪费的资源来解燃眉之急。

最后,本书不同于同类书籍的第三个亮点是,它指出善待自己的重要性,即很多时候不要强求。这极像博彩爱好者常说的“不要越输越赌”。本书指出,善待自己是给自己减压,而很多时候,人们屈从于欲望往往是为了逃避压力。只有行之有效地缓解压力,才能使人们不再为了逃避压力而被诱惑。这可以说是非常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人们意志力崩溃的最重要原因。而大多数同类书籍则要求我们反复提醒自己要自我约束,而几乎不会教我们如何去缓解压力。作者在本书的最后,介绍给我们一种健康的人生心态:那就是要敢于面对挑战,这样才能获得主动的自由自在,而不是为了逃避挑战去选择慵懒,那只是暂时的惬意。这才是真正的自我放松。

作为人气读物,本书的座谈式写作风格,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通过近似与读者谈心的方式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与读者产生很好的互动,更加容易让读者融入到书中。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常用来形容对客观世界的自我感受。而同时也经常成为面对失望的自我表现结果自我评判的一句牢骚话。

从内心到外部世界,那究竟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行为的最终效果。首先,客观的外部环境是我们我发左右的,这就需要我们心存感恩心,不持偏执念。接受客观世界的无常。使我们的心具备安静下来的外在条件。除却我们不能预测、评判、又不能毫无偏见认知但处处施加绝对影响的的客观世界。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我们的内心了。

现在人们比过去更关注意志力。所谓意志力就是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绪和欲望的能力。我们知道,意志力会影响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经济安全,人际关系和事业成败。也知道,应该掌控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吃什么,做什么说什么,买什么。

但这些真的像说起来那么容易吗,如果果真,那就不会有那么多人觉得自己意志力薄弱了-自控力只是一时的行为,而力不从心和失控却是常态。凯利的《自控力》被评为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的心理学课程。整本书的写作方法属于实验案例探讨形式,这和国内的书有些却别,看起来感觉枝杈繁茂,声情并茂,但找到主干需要你认真的领会:

作者先从一个讨论议题开始:为了成功自控,你必须知道自己为何失败开始。意识到自己多容易失控,并非意味着你是个失败者。恰恰相反,这将帮助你避开意志力失效的陷阱。他的研究表明,自诩意志坚定的人反而容易在诱惑面前失控。认识到自己的意志力缺陷是人之常情这个现实,是提高自制力的重要开始。整本书大都在论述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归结起来提升自制力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1、设定长远切合实际的目标,最好将目标分解。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激励结合。

2、自我形象认知。将一个将来理想中的自己作为这个认知的范畴。提升面对诱惑时的自制力。书中没有对于自我想象进行进一步论述。但这显然是一个更浩大的工程,提升个人修养与境界从来都不是想象画个框框就可以轻松实现的。

3、在面对诱惑的时候适当的做出回避短期行为的措施,适当的回避有助于将眼光放到长期目标上。

但意志力也有很容易失控的时候:当我们面对压力时不能认真倾听自己内心的诉求时造成的自我约束的放松。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呢,作者没有回避这样的问题解决方法:

面对诱惑我们不能简单的认为自己是可以回避解决的。显然实际中我们越想回避什么自己越是往上面放心思。这时候作者提出的作法是:“用心感受自我忠于你的感受,但别相信你所有的想法。”用对内接受自我,对外控制行动的方法驾驭自我的冲动。作者进一步详细说:你无法控制会出现什么想法,但你不必接受他的内容。换言之你可以对自己说“好吧,那种想法又来了,有得心烦。不过,这就是思维的运作方式,他并不一定意味着什么”但不要对自己说:“好吧,我想这是真的。我真是个糟糕的人,糟糕的事会发生在我身上,我想要接受这一点”。这真是个想得开的好办法,有什么比放低身段,坦然面对自己的想法更能解决问题的呢。

书中还论述了:自控力的极限,为什么善行之后会有恶行,压力会使人屈服于诱惑 为什么我们把渴望当幸福 及时享乐为什么我们的决策趋向于短期利益的决策等。但无非都是围绕提升自制力的方法的几个措施进行的不同角度分析。比如为什么我们趋向于短期利益的决策而不是看的更长,就是对长期目标设置模糊造成的结果。而为什么我们把渴望(多巴胺分泌的生理原理)当幸福就是对目标的模糊导致了没有认清结果的假象,但当我们感受到现实状况的时候就又会调整期望值。比如沉溺于游戏、不停地刷新微博、论坛。。为什么善行之后会有恶行,说的是没有身份的自我认同导致的反复。这些虽然是从各个角度论述的解决问题的一致方法,但无一例外的不是呈现了生活中常见到的种种自我消极表象的深层原因。

怎么样消化这本书呢?认识自我,关心(接受)自我和提醒自己(自我认同下的认知)真正重要的事物(目标)这三种聆听自己内心声音的方法正是自我控制的基石。而自我目标的设置,自我高尚身份的认同感,短期的回避行为将注意力放置于长远目标可以看成是基石上的三棵支撑的柱子,支撑着自求上进者的圣洁灵魂。填充期间的墙体是什么呢,这也是书中没有叙述到的,显然知识、文化、个人修养是联系于身份认

同感这些柱子间的墙体。而个人的目标管理、设置、跟踪、阶段性总结激励的方法又是长远目标设置的关键纽带。而短期的回避措施支撑下面的又是自我感知,观察自我心境的种种方法。

当然这少不了一颗追求宁静、恬淡的心。总结

在读这本书当中,我发现在很多的章节当中,作者总是不断地从不同的视角向我们提出一些问题,一问、两问、七八问不等。其中有提示性的自问自答;有分析性的中肯问答;有启发性的设问不答;有针对性的直接发问等等。难道是作者故意在给我们出难题吗?不是这样的。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经过他这么一番不断的发问,我们常见的诸多问题得以归并,让人感到纷乱的头绪得以理顺。我们的思维由此而活跃起来,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式逐渐明晰起来。以下本人从三个方面谈一谈读这本书第七章的感想:

一.保持自我控制力,就要去自觉坚持“自律”这一良好的行为

作者把自我控制比作控制内心的“战斗”,其中确实是有道理的。

这里所以说成“战斗”,实际就是表明控制内心的行为存在着相当的难度。难就难在内心的自我控制必须是完全彻底的自觉行为,不是靠外在他力的行为,否则,就不是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说“对一个人自身的冲动、感情和欲望施加的控制。跟自我控制力有关的素质有:成熟度、职业道德、跟一般人的关系。而决定或者说左右一个人上述三个素质的是自尊和自我认知度。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自尊和自我认知度直接影响到他的自我控制力。自我控制的本质是自我负责。当一个人自我负责的时候,他就会控制自己所有的情绪,其他任何人都不能控制他的情绪。自我负责的人不会把自己幸福的负担加在别人身上,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而自律,是指控制自己或是个人的欲望、行动、习惯等等。自律,是自我控制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你成功阶梯上考验你的第一个关隘

作者在书中问道:有人对你说过“唉,在那个条件下······”吗?作者认为这其实是一个借口!你可曾对别人说过这句话吗?你说这句话难道不是在抱怨环境······把它当成一个借口吗?

对照这种寻求借口的人,我感到,当工作上出现危机的时候,一个能够保持职业道德、控制情绪并且去找解决危机的办法的人、一个能为这个情况担负起责任、解决危机于当前的人,肯定是一个能够处理好公司危机的好手。理由很简单,因为“自律”已经成为了他的自觉行为。

在书中,作者还这样问道:“你有多大的自信?你对自己的感觉如何?如果你不能跟自己很好地相处,那你怎么可能很好地跟别人相处?你的自尊完整吗?”实际上,这4个需要作自问的问题,又从另外一个方面强调了“自省”两个字对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所以,我以为一个时常反思自己和具有自我负责意识的人,一定会是一个具备良好自我控制力的人。

因此,只要我们学会规避借口,就能向自律靠近;只要我们保持自省和能够自我负责,我们就会走向成熟;只要我们学会克服遇事总是情绪当前的通病,戒激动、戒生气、戒发怒,代之以理性对待的方法面对出现的危机情况,我们的自我控制力就能增强。这是我们需要去记取的要点。

二.保持自我控制力,就要去自觉养成“原谅”这一良好的心态

普遍说法是有些人和事能令一个人生气、失去控制或者控制他的情绪。一旦愤怒起来,会使一个人丧失自控力。其实,人和事不能使我们生气,他们只是触发了我们本来就有的气。作者分析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气愤是由于不接受责任而去找借口抱怨而引起的。究其根源,却在于不能原谅。如果一个人很容易生气,那可能是因为他有一些没有解决的问题。人一旦生气了,就会影响到跟别人交流。而消除生气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原谅。

原谅能使一个人很容易控制住自己。如果一个人内心没有生气,就没有人能使他大动肝火。他将会保持冷静和自我控制。

当然,原谅是建立在宽容基础上的。没有宽容的思想,原谅无从谈起。因为,宽容是就是爱,是一种大爱,是一种最基本的智慧,是精力的喷泉。有了宽容的思想,原谅的心态就会在一个人 的行为当中自然得以体现出来。这也是我们需要去记取的要点。

三.保持自我控制力,就要去自觉培育“耐心”这一良好的品行

耐心是最伟大的优点之一。耐心,是自我控制的另一个方面,它是一个优点。

作者讲到,一个领导者应该做事按部就班、有条不紊,这样他才能保持自我控制。一些能力很强的人往往没有耐心,他们希望自己和别人的努力很快就能带来回报。而当他们想要某个东西却不能及时得到的时候,就急躁不安了。一个高效的领导是有耐心的:他给予人们成长的时间。多数情况下,他宁可漫慢慢把一根湿面条拉长,而不急于去把一根绳索拉断。

其实,作者所言的情形不单单表现在领导者身上,也在我们社会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着。作者之所以指出这种情况,就是要我们记住“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一个人要想成功,就得一个阶梯一个阶梯地往上爬,这条道上没有电梯,急躁要不得,浮躁更是要不得。一句话,急于求成要不得。真正的成功是需要时间的,而时间又是一个充满变数的过程。因此,对于想取得成功的人们来说,自觉培育“耐心”这一良好的品行,进而保持自我控制力,就是至关重要的了。应当明白,耐心、智力和自我控制是同样的重要。这同样是我们需要去记取的又一要点。

以上三点使我得到了这样的启示:

1.具有自我负责意识和具有良好自律行为的人,必然是自我控制力的主宰人;

2.宽容的思想和原谅的心态一旦为谁持有,他必定能够调理好内心的气,凭借冷静的头脑保持住自我控制力。

3.耐心能化解千千结,自觉培养并且践行这一良好的品行,必定会使人保持自我控制力。

当自律、原谅和耐心一经为我们拥有,那么,凭借由此带来的自我控制力,有志者必定有望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

需要我们了解的还有作者介绍的一些方法和建议。

1.保持自控力的三条途径:第一.思考之前先倾听。第二.在评估之前先思考。第三.在行动之前先评估。

2.做一个有梦想并且把它付诸行动的实干者。

3.明白成功是一种内心的工作,是内功;明白一些最基本最重要的资源就人的内心里;明白一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他怎么想这样一个思想领先的道理,善于去寻找自己内心的钻石,经营自己的事业。

4.把自控力带回家。因为自我控制是父母所应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之一。那将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认为,家庭既是生活的“港湾”,又是社会的“细胞”,我们带着一份自我控制下的平静去经营好这个细胞,从一定意义上说,并不比作为一个领导者经营好一个单位逊色。这是因为人文关怀的彰显往往是从小处开始的。

上一篇:家乡经济发展感想下一篇:溜溜球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