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绿色学校(精选9篇)
构建和谐校园 ——创建绿色学校经验分享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我校始终把绿化、美化、净化作为学校环境建设的奋斗目标,健全领导机构,营造绿色氛围,增强绿色意识,落实绿色行动,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目前已做好了申报“铜梁县绿色学校”的准备工作。经过长年的不懈努力,现在校园内佳木繁阴,花草弥香,环境优雅,真正成为了一个钟灵毓秀的理想学习场所。在绿色学校的创建活动中,我们的理念和做法是:
一、理清思路,健全机构
我校始终认为,环境保护和环保教育非常重要。从宏观角度来说,环保问题是当代中国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关系着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积极开展绿色环境教育活动,这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关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学校和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从微观角度来看,一所学校的发展离不开特色,尤其对象我们我校这样的基础较薄弱的学校来说更是如此。我们必须通过特色亮点来打开教育成功之门,而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为我校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通过反复的学习、探索和研究,全校教师对绿色学校的内涵和本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逐步达成了共识:“绿色”意味着生机与活力,代表着健康与恒久。“绿色”不等同绿化,创建绿色学校也不应只是创造表象的绿,而应是形成心灵的绿,行为的绿。要通过绿色学校的创建,逐渐摸索开辟我校的“特色”之路。要把创建绿色学校与育人相结合,与教育教学相统一,在打造优美的校园环境的同时,努力挖掘和凝练以“绿色教育”为核心的办学理念,逐步打造绿色校园文化,创造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环境。要将绿色教育理念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将外在的环境美化内化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不断增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力。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校对绿色学校创建工作非常重视,成立了“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设立了创建办公室,校长挂帅,副校长主抓;德育处、教务处、总务处、班主任分工负责,具体实施。同时在班级成立环保兴趣小组、设立护绿监督员、护绿宣传员,形成纵横交错,行之有效的创建绿色学校网络机构。同时订规划、做方案、公布实施细则,制定绿色优秀班集体、绿色办公室、优秀环保小卫士、环境教育园丁评比办法,划分护绿责任区,实行目标管理。抓学习、促提高;抓制度、促工作;抓管理、促教学;抓教师、育学生。形成层层抓落实、人人有责任、事事有标尺、奖惩有依据、齐抓共管的创建氛围。
二、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开展环境教育,教师是主力军。只有一支深刻领悟绿色教育精髓的教师队伍,才能将绿色教育推向良性发展轨道。我校对教师环保教育素质的提高尤为重视,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培训教师。校领导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先进的环境建设经验,创我校环境建设特色;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全国环境教育培训;邀请环保专家到校进行环保知识专题讲座,请学校有经验的教师对中青年教师进行培训;还通过优质课评比,优秀班会评选,组织教师座谈、讨论、点评、交流等多种形式,使教师在听中学习,讲中锻炼,评中提高,培养了一支素质比较高的绿色教育队伍,在学校的环境教育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学校结合在校学生学情,组织教师编写绿色教育校本教材,加强爱护家乡环境的教育。
为使我校的绿色教育工作进一步抓出实效,并形成长效机制,学校把对师生的环保教育与科研课题相结合,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与各项活动相结合常抓不懈。宗和艳老师辅导的学生李志昂同学撰写的《保护环境,我们刻不容缓——铜梁县华兴镇环境污染调查报告》获重庆市“巴蜀杯”科技环保论文三等奖。董福春老师辅导的汪红同学撰写的环保征文《让家乡更美丽》获重庆市创模征文二等奖。
三、加强渗透,开展活动
现代教育中,环境教育不可能孤立存在,它贯穿于整个教育的始终,辐射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去。因此,我们要求各科任老师必须把环境教育纳入到教学计划当中。为了保证在课堂教学中的环境渗透不走过场,不为环境教育而环境教育,我们要求大家结合自己学科特点,深入挖掘环境教育教材,对现有课程进行再度开发,找准所教课程的结合点和渗透点。如语文课中祖国风光、优美的自然景物的描写;思想品德课中的人文、环保内容;地理、生物课中得天独厚的环境教育资源;音、美、体、劳课程中关于自然美、环境美等内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多媒体现代科技手段来强化渗透效果,使环境教育落到实处。
我校在坚持开展“我爱校外一条街,师生共建我校路”的环保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还根据季节的不同,积极开展不同的环境教育活动。春季,组织学生进行植树活动。几年来,共植树一万多株,使青石沟的座座秃山变的郁郁葱葱。同时组织师生积极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用自己的辛勤汗水清除楼道小广告,清理小区内的垃圾,为溪湖的环保工作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夏季,组织学生开展“一弯腰活动”,划分班级“护绿区”、班级绿化角,给花草浇水,拔除杂草,制作爱护花草树木标语牌,并组织给树挂牌活动,强化环保意识;秋季,组织各个兴趣小组开展环境观测,对后湖水质进行监测,使学生关心了解家乡面临的环境问题。结合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活动,进行环保宣传,培养学生的“绿色素质”;冬季,加强对学生进行节水、节电、防污染等环境教育。动员学生共同行动起来爱护学校公物,爱护暖气管道,及时关闭水龙头,防止水管的跑冒滴漏。每班自办环保手抄报;评选环保小卫士,给予奖励。
四、精心描绘
绽放异彩
学校十分注重校园建设,在上级领导机关的帮助下,整体规划、分布实施,积极营造绿化、美化、净化、艺术化的校园环境,精心描绘校园育人环境。
校园新建了塑胶运动场,操场四周的绿化带,造型别具一格。形成色彩斑斓的美丽的画卷,给人以美的享受,为师生提供了一个优雅、恬静、安逸、舒适的休憩场所,为溪湖教育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五、知行合一,升华观念
通过探索和实践,我们逐步认识到,绿色学校的创建活动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环保教育、环境教育,而是以尊重人、关注人为核心的人本教育,绿色教育。它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育,是民主与公平的教育,是倡导“科学”、“和谐”、“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素质教育,我们必须在办学目标、方针等深层次上加以理解和贯彻。为此,我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把创建绿色学校的内涵和外延加以丰富,最终从“绿色管理、绿色德育、绿色教学、绿色校园”四个方面来构建“绿色学校”体系,形成以“绿色教育”为鲜明特色的学校文化,真正营造绿色教育生态,提供真正的优质教育,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不再把目光仅仅投向学生的学习,更投向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本身。不以分数论英雄,注重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心态逐渐体现在每一位教师身上,更加注重学生素质的提高,放大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乐观地看待他们的每一次变化,对他们每一个文明之举,给予赞赏和鼓励。与此同时,我们也很关心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关怀教师的身体情况,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使之不断进步。这些都实实在在的使教师赢得了“绿色”的心态,也为学校这个有机体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校在创建绿色学校的过程中,注重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把“绿色”的观念迁移到学校日常生活之中,渗透到德育教育中,引导学生纠正自己行为上的偏差。我校先后开展了以右侧通行稳步轻声为切入点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组织了“绿色校园”班报展和演讲比赛,现在师生已能看到学校创绿工作中成果,在优美校园环境中工作和学习,他们都是受益者,学校也已成为他们美丽的花园、快乐的学园和精神的家园。
1948年, 育英学校创建于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当时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所在地。1949年, 学校随党中央迁址北京。1952年六一儿童节, 毛泽东同志为学校题词:“好好学习”, 这是解放初期, 国家领导人对学生们的殷切嘱托。60年的历程使我校已经发展成为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全日制学校。如果说“红色”是育英学校的传统和精神, 那么“绿色”就是新时期学校不断追求的办学目标之一了。“绿色代表和谐, 代表生态环保, 新的世纪, 我们更想重描绿色, 因为绿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我们要让学生在‘绿色’环境中得到熏陶, 在他们走出校园后, 能成为有社会责任感、有环境意识的人才。”这是我校党总支书记兼校长严华对我校新时期学校发展的定位。
一、组织与管理
按照节约型社会和节约型学校建设的要求, 我校将建立节约型学校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中, 于2000年成立了以校长为主要负责人的节能领导小组, 各部校长、后勤主任、中小学教学教育主任、学生代表为主要成员的节约型学校工作组。
工作组制定并健全了各项工作的管理制度并落实到人, 如节水、节电、节气、垃圾分类及应用、新能源与可再生资源利用的规定与措施;建立办公耗材、节粮、采购与仓库管理、物资设备配制、设备运行与维修管理、节地和投资管理等规定与措施;建立资源与能源统计和公示、资源与能源考核等规定与措施;建立节约奖惩规定与措施。强化管理, 有完整的管理网络。定期召开校长办公会, 对中小学后勤各部的相关工作进行汇总和交流。其中工作组日常工作由相关教师负责, 主要包括全校中小学各部工作的协调及后勤节能减排工作总体规划的实施;各部校长主抓, 把节能减排、优化环境、低碳生活、绿色学校等教育纳入我校课程教育当中, 培育学生的节约思想品行和能力, 培养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素质。政教主任直接负责, 要求师生采取务实有效的措施, 从一点一滴抓起, 从每一个人做起, 养成节约习惯, 培养节约意识, 逐步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 努力构建节约型学校。
为了营造良好的节能减排氛围, 让节约观念深入人心, 后勤和各部政教处一方面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激发师生的节约意识, 另一方面, 学校建立了有效的监督机制与合理的奖励制度, 对浪费现象用图片、板报等形式进行曝光, 进行宣传。学期末各部开会总结在节能减排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年级、科室和个人, 进行通报表扬, 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对存在浪费行为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合理的经济惩罚。
2004年, 在教职工代表大会上形成建设节约型学校的决议, 建立机构, 统一规划, 各种图表档案整合分期实施;集中利用为主, 分散利用为辅;注重实效, 就近利用的原则。可以说, 在育英学校的教育中“节能”“环保”“绿色”“和谐”等理念已深入人心。
我校先后被北京市命名为“绿色学校”, 也是北京市闻名的“花园式学校”, 市级健康促进校, 区示范高中校和素质教育优质校。目前我校是北京市100个生活垃圾“零废弃”管理试点单位中唯一的一所学校, 也是北方第一所国际生态学校绿旗荣誉获得者。
二、教育与宣传
对中小学生进行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 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是提高全民族环境意识的基础工作, 也是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措施。我校已将环境教育纳入到课程教学中, 做到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环境教育, 使师生的环保意识大大增强。同时广泛加强宣传的力度, 如一年一度的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及世界环境日、地球日、节水宣传日活动等。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理念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并在全校展开“节约”的大讨论。全校师生积极响应参加, 共提出有关节约的整改建议136条, 直接与学生对话, 学校到处呈现出人人讲节约, 处处见节约的新气象, 节约每一度电, 人走灯灭;节约每一滴水, 随手关紧水龙头;将矿泉水瓶中的剩水, 倒入节约桶积少成多 (用于浇花或拖地用) 等。
我校的环境教育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常态化的环保课堂和以环保课题为依托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中环保课堂由专职教师负责, 制定相应的教学工作计划并加以实施, 主要针对八年级值周班学生进行常规性的垃圾分类知识教育和有育英学校特色的环保校园游构成, 每周安排两课时。目前已有近700名学生完成了该课程, 全校约5 200名师生通过校园大屏幕、广播、电视、班队会、板报、社团活动完成了该课程的普及教育工作;而以环保课题为依托的社会实践活动将以系列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活动构成:小学主要以开展对环境友善的行为习惯养成、环保兴趣小组活动为主—如在全国推广的“假日小队”活动、亲子活动、环保运动会和即将开展的“环保再生本的使用”等活动。初中主要以校园实践活动为主—“育英学校节能减排之校园游”让学生了解和实地考察我校的节能减排设施, 感受我校在环保方面所做的不懈努力, 了解区域和全球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后果, 思考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相互联系, 理解人类社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自觉采取对环境友善的行动。高中主要以学生环保社团—环保部为依托, 参与学校的环境教育管理工作, 校园环境的日常维护, 管理和对学生的环保行为的指导及监督工作;同时开展走进社区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如“垃圾分类—社区宣讲团”“垃圾换有机废品换绿色”的废旧物品置换活动等。让高中生认识环境问题的复杂性, 理解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各界在经济技术、政策法律、伦理道德等多方面的努力, 养成关心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在开展好环保教育,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自然的社会责任的同时把学校建成一个环保的教育基地, 如:组织参观中水处理系统、厨余垃圾处理过程等;请有关专家到校举办讲座;把家长引进绿色学校的建设中, 引导在家庭教育中进行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的教育和实践 (如:用好环保袋等) , 把绿色学校的影响扩大到社会, 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我校不仅支持本校教师走出去, 还定期请进环境教育方面的专家为师生讲座, 如:“创建生态学校”讲座, “垃圾分类进校园”讲座, “倡导低碳生活建设绿色校园”等讲座, 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积极参与环保教育工作, 极大地提升了我校师生的环保意识, 促进了我校环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2 0 0 0年以来, 学校参与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EPD课题研究, 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开展保护母亲河、维护公共绿地, 在长江源头立碑;2008年在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和市政管委的大力支持下, 学校开展了系列垃圾分类、爱家减排的教育及实践活动。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环境教育工作, 如创建国际生态学校、垃圾分类宣传、环境教育进课堂、小学环保嘉年华“小手拉大手运动低碳伴我健康成长”亲子运动会、中学艺术节中的环保创意服饰大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等教育及实践活动。
2009年在学校召开的专题研讨会上, 学校又提出了“国际生态学校”的理念, 学校从生态意识、环境建设、教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规划、实施, 并成立了学校环境教育办公室、学生环保部。师生还共同制定了北京市育英学校师生保护生态公约和北京市育英学校环境教育歌谣。
2010年3月22日下午, 由环保部宣教中心项目主管杨珂、金玉婷和汇丰集团葛霖主席的夫人Mrs Janian Green及随行人员到北京市育英学校进行参观访问, 并与学校的校长、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此次访问, 专家们特别参观了学校的雨水收集系统、中水回收系统、有机垃圾处理机、塑料包装回收机、太阳能橱窗等设备, 并和学校的学生一起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劳技课。汇丰集团葛霖主席的夫人Mrs Janian Green给予我校“国际生态学校”工作很高的评价。
2010年3月25日下午, 由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中华环保基金会主办, 海淀区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协办的“低碳生活进校园, 垃圾分类我先行”宣传活动在我校举办。学生代表张靓向全社会发出倡导低碳生活的倡议。
2010年6月10日拜耳 (中国) 有限公司的“地球怎么了—春天为什么来得这么早?”儿童画册北京首发式在我校召开。这本儿童画册的诞生, 给6~12岁的孩子带来了关于全球变暖、气候变化、低碳生活的各种知识。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图片使孩子们把抽象的理念和身边的环境现象联系起来, 让他们觉得自己也是其中的一部分。从小养成低碳的生活习惯, 长大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
2010年9月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宣教司宣传教育处林玉处长和杨俊老师等人来我校进行调研, 我校总务副校长郭春家、负责学校环境教育的潘军老师等人参加了座谈。座谈中, 林处长对我校目前开展的环境教育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同时就其关心的全民宣教, 如何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环境教育工作, 如何将社会化的环境问题融入到学校的环境教育工作中、如何使学校的环境教育工作具有更广泛的空间, 如何使这种教育的穿透力和辐射力从学生身上体现出来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2010年9月, 我校又开展了节约用水宣传月活动, 学生自制节约用水宣传画, 精心挑选优秀作品张贴在学校厕所内, 以提醒师生共同关注学校的环保工作, 提高师生的节水意识。
2010年9月, 为响应国家倡导垃圾分类, 节能减排, 低碳出行的号召, 构建“国际生态学校”和绿色低碳班集体, 营造一个“安全、文明、环保”的校园环境, 鼓励中小学生从小做起, 从身边做起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活动,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与北京小宽心都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在我校开展为期3个月的“小农庄试验基地”项目—暨环保科普校园行废旧物品置换活动。通过校园环保科普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增进环保知识, 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与综合素质, 清洁美化校园环境, 垃圾分类绿色低碳从我做起, 让学生亲近都市农业, 了解大自然动植物生长发育的奥妙, 积极参与社会垃圾分类与低碳节能活动, 努力争做环保低碳的校园卫士与绿色校园农夫小使者。
2010年10月, 针对我校低年级 (1~3) 学生的实际特点, 为使学校的环保工作进一步落实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我校特与中华环保基金会联合倡议:倡导我们学生使用再生本、再生笔等再生学习用品的活动, 鼓励学生用废旧物品置换再生本。低碳生活看似遥远, 实际却近在咫尺。在轻微的举手投足之间我们就可以为地球做出巨大的贡献, 这也是我们身为一名社会人必须担负的责任。我们希望从自身做起树立环保意识, 低碳生活, 绿色消费。本学期开展的“使用环保再生本”的活动, 意在让学生实际体验到低碳生活其实就在你身边, 你每使用一本再生本就为低碳减排做出了贡献。
2009年至2010年, 我校多名学生参加了北京市中小学阳光校园创意大赛, 利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了汽车尾气装置, 意在解决汽车尾气排放的二氧化碳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雨水的回收和利用——雨水收集器, 意在解决校园雨水回收再利用问题, 为北京市的节水工作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共有2人获奖。在第十一届北京“美境行动”优秀设计方案中我校又有8人分获一、二、三等奖。
通过这些实践交流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复杂性, 理解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各界在经济技术、政策法律、伦理道德等多方面的努力, 养成关心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校园建设
几十年来, 学校在全面育人的过程中, 始终坚持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 坚持建设绿色校园。积极拓展各种环保的手段, 加大相关投入。学校全部采用节水龙头, 分别安装三级水表、电表。2000年, 我们请来百位名人与学生在校园中共植100棵树, 建成“世纪之林”, 树立了绿色理念, 也开始了绿色行动。我校现有的绿化覆盖率在50%以上。2005年“建设污水再生处理系统” (中水处理池) , 2006年建“雨水回收池”。2005年全年节水3万吨, 10月份污水处理试运行。学校各楼全部使用中水冲厕, 现每天用水量在50吨左右, 正式运行后加上绿化喷灌, 计划中水使用率基本满足, 每天可以节水100余吨。
由于我校有在校师生5 000多人, 每天食堂要供应3 000多人就餐。以前, 学校食堂产生的生活垃圾要经常找人来清运, 处理不及时就会产生异味、污水外流, 特别是夏天还会孳生细菌, 破坏校园环境。2008年我校引进两台厨余垃圾处理机, 保证了学校食堂每天产生的厨余垃圾“零排放”, 90%以上的有机垃圾转化为无害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及热量并以气体的形式排出, 体积大大减小, 约10%的残余物完全转化为标准绿色有机肥, 送至学校的果园作为肥料再利用, 大家都感受到了高科技环保的魅力。食堂员工还总结出几条好处:操作简单易学、节省人力、净化了环境、改善了卫生条件、降低了劳动强度、增加了员工的环保意识等。这些都使学校的环保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到目前为止, 我校已有的大型节能减排设施共8项:游泳馆的空气源热水系统, 食堂的有机垃圾处理系统, 住宿部和锅炉房楼顶太阳能热水器 (2处) , 校园雨水收集系统, 实验楼前的塑料包装回收机, 图书馆前的太阳能阅读窗, 锅炉房后面的中水处理系统。其他还有节能灯的使用、节能电热水器、分类垃圾桶的投放和使用等。这些设施的使用使学生真正从思想上、意识上, 看到和感受到了什么是“节约”, 什么是“环保”。
60年的耕耘, 从树木葱郁的“世纪之林”, 到新颖独特的太阳能阅读橱窗;从楼道、办公区随处可见的垃圾分类回收箱, 到小型的中水处理系统;从学生宿舍楼上的太阳能板, 到妙趣横生的动物园;从喷泉鱼趣池, 到学校花房、果园;从在食堂就餐的师生自备餐具, 避免餐盒和筷子的浪费, 到厨余垃圾自行处理为有机肥使学校成为北京市100个生活垃圾“零废弃”管理试点单位中唯一一所学校, 无不向人们诠释着育英人对绿色的向往。学校里的许多基础设施也都尽可能地融入了节约的理念。和谐的生态校园不仅成为最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也成为德育教育的资源, 李岚清、李铁映、雷洁琼等领导人种下的世纪之林;毕业生捐建的知乐园;我们自己亲手栽种的柿子树、红果树, 秋天丰硕的果实挂满树梢, 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10年在建项目:学校住宿部楼顶1 000平方米的“空中生态文化苑”工程, 意在打造环境教育实践区、生态文化展示区和交流活动休闲区。充分利用空间, 节约土地资源, 绿化美化我们的校园。
四、节约效果
我校除了在校园设备上尽可能采用节能环保和可再生资源设施设备外, 也注重在教育教学中渗透节能减排的理念, 如为体育组自制运动器材, 用废旧物品和边角料制作教学用具, 配合计算机的机器人课题自制机器人场地, 为物理实验室自制电路模型, 为通用技术课自制承重载体, 为思维创新小组自制桥梁模型等, 这些无不体现出学校的节约建校理念, 全校师生参与资源节约教育活动覆盖率在95%以上。
在食堂就餐, 按需取用不浪费粮食已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分类投放厨余垃圾已深入人心。食堂在使用厨余垃圾处理机之后, 我校的厨余垃圾已经就地转化为有机肥料并送到花房作为校园绿化的肥料, 每天产生的约200公斤厨余垃圾实现了“零废弃”, 为北京市的垃圾减量化做出了贡献。
2009年, 我校自来水用水量:119 683吨, 中水4 771吨;2010年截至9月自来水用量:101 624吨, 中水1 290吨 (9, 10两月) 。平均每个月自来水减少用水量约1 318吨, 比2009年下降13.21%。中水数据2009年同比2008年下降约39%。
2010年的几场大雪, 使我校的雨水回收池得以充分利用。在下雪的那几天, 每天的早晚都由我校的郭春家副校长带领后勤教职员工参与积雪的清扫与回收工作, 就是周六日也没落下, 加班加点地将积雪回收到学校的雨水回收池中, 供日后世纪之林灌溉之用。
由于我们开设了垃圾分类进课堂的环保教育课及各种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使得校园内垃圾分类的正确投放率达到50%以上。
这些实实在在的数据和事例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我校节水、节电、节能已蔚然成风, 创建节能减排学校是我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心愿。
有一位专家这么说过:“当我们的孩子作为决策者时, 能有先进的环境理念;当我们的孩子作为生产者时, 能有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当我们的孩子作为公民时, 能有善待自然的绿色生活方式。当科学发展是一种思维、一种习惯、一种素质, 深深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方方面面, 地球, 才可能成为我们永久的家园!”
蓝带学校(Blue Ribbon School)是指在行政领导、课程、教学、学生成就和家长参与具有杰出表现而接受表扬的卓越学校。蓝带学校起源于1982年美国联邦教育部所提出的蓝带学校计划,其目的是:(1)选拔在一定时间内达到较高学业标准或取得显著学业进步、社会公认的优秀学校;(2)引导所有学校开展教育科研,提高办学水平,确立自我评价、自我发展的目标,明确前进的方向和步骤;(3)促进优秀学校之间和学校内部更多的学习和交流。其认可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学校在培养和促进所有学生的智力和道德发展方面是成功的。学校必须承诺为所有学生提供优质教育并尽量使其在教育上获得好的成绩,同时要不断努力以保持最佳面貌,所有符合标准的学生都能得到奖励和认可。美国被选为蓝带学校的学校,须是该学校在追求所有学生卓越成就上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而前美国总统布什推动的“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计划(No Child Left Behind),强调了蓝带学校计划的重要性。蓝带学校遴选标准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学校里至少有40%的学生来自于低收入家庭;二是学校里学生的成绩位于本州组织的考试的前10名位置,重学生的成绩是蓝带学校的最大特点。
——摘自:罗建河,徐锋《英、美特色学校建设的经验与启示》,《教育导刊》2011年第2期
学校”工作总结
乌帕尔乡中心小学小学位于疏附县乌帕尔乡314国道旁,是一所,乡镇双语学校。学校占地14.4亩,建筑面积1689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1826平方米。现有教职员工46人,学生494人。学校秉承“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之教育理念,行素质教育之路。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校园林绿化以优化育人环境、提高校园环境质量为目标,围绕地县、教育系统“绿色学校”创建要求、“花园式学校” 创建要求为依据,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的指导思想,推动和促进我校校园绿化、美化工作开展。
一、领导重视、注重宣传
1、今年学校继续加强此项工作的领导,提高对绿色学校、“花园式学校”建设意义的认识,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争创地区级花园式学校。建立健全工作目标责任制,做到任务明确、标准明确、完成时限明确。
2、学校充分利用学校广播、宣传板、板报、主题中队会、班会等形式进行有效宣传,努力开展争创绿色学校、“花园式学校”为主题的宣传活动。营造掀起绿化新高潮的氛围。同时,进一步掀起大规模的校园绿化美化工程。
二、组织实施、经费保障
1、认真组织实施。学校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落实美化种植、绿化、净化的各项工作。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进行,分阶段做好换土、种植栽培、养护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做到适时、适地、适栽、适养,确保绿化成活率。
2、积极筹措资金。资金来源主要靠学校自筹解决,上级将再拿出一部分资金。同时,要大力提倡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动员广大师生全员参与,通过师生劳动改变学校的面貌。同时通过师生自己动手、学生准备农家肥等措施,极大的解决了经费问题。
3、一年四季每个班级坚持“一天两小扫,每周大扫除,节假日有值日生”的环境卫生制度,使学生养成了爱卫生、讲卫生、保持卫生、珍惜环境的良好卫生习惯;学校定期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弯腰拾垃圾”等,使师生们养成了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较高的环境意识和良好的环境道德行为
三、组织开展的具体活动 三月份:
1、对已病树、死树进行清除,准备补栽新树。
2、对运动场挡土墙粉刷、对校内设施检查维修、营造和谐校园。
3、对主干道、运动场周围树木施肥修剪。四月份:
1、修剪校内外灌木树。
2、种植、补栽树木。
3、补栽教学楼前海娜花等植物。五月份:
1、花草实施除草松土,对主干道旁樟树施肥。
2、购买花苗、移栽花草、扦插繁殖
3、在教室、办公室内摆放绿色植物,美化环境 六月份至七月份:
1、分配各班级的绿化责任区
2、做好原有和新栽花木的浇水、施肥、灭虫、修剪等工作,保证植物的成活率 八月份至十二月份:
做好植保工作,重点做好假期养护工作,实行专人负责,进行灭虫、除草、修剪、浇灌,确保花草树木不受任何损失。假期值班领导做到每天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花园学校建设是改造校园环境,营造舒适的学习工作环境、树立学校良好社会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校校领导非常强调“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在创建绿色学校工作方面,下大力气,花大投入支持绿化养护工作,提供创建绿色学校所必需的费用;并不断增强教师对环保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建设一支有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综合工作能力的教师队伍,保证环境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以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做到爱护环境,保护好花草树木,人人出力,确保我校的花园学校建设取得优良的效果。
现今的校园,春有绿草如茵、迎春盛开,夏有粉红的花儿绽放枝头、秋有金菊傲霜,冬有松柏常青,乌小成了美丽的花园。现在,校园内绿化面积不断扩大。
乌帕尔乡中心小学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新世纪建设的需要。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发挥学校全员育人的作用,开阔学生视野,从小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认识人类生存、社会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开展环保绿色教育,明确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二、主要工作:
1、让学生了解环保常识,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2、利用电视台、宣传窗,开展绿色环保宣传教育活动。
3、开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认识。
4、以少先队为载体,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三、具体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
1、召开全体教职工明确环保教育,绿色教育的意识,统一思想,发挥全员育人的作用。校长室
2、举行环保图片展览,发布倡议书,号召全体学生投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大队部
3、召开全体班主任会议,学习讨论环保教育、绿色教育的组织实施形式。政教处
(二)、组织实施阶段
1、提高认识。
①、加强常识学科教学,扩大学生知识面,认识自然环境,掌握基本常识。教务处
②、认真组织课余考察小组,对周围环境进行考察,并举办考查结果汇报展览。常识组
2、加强宣传。
①充分利用校内闭路电视系统,在霞雾电视台中开设“我与自然”栏目,播放有关环保常识的影片、实地考查录像、学生观后感等。大队部
②在上小周报、班级小报上开辟关于环保教育的专栏,组织学生收集资料,资源共享,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政教处、班主任
③举办“浪费资源,就是破坏生存之道”专题展览。常识组
3、组织竞赛。
①组织环保知识竞赛。教务处
②组织“我爱大自然”演讲比赛。教务处
③组织“绿色地球,我的母亲”百人现场绘画比赛。美术组
4、社会实践。
①与##“争创文明卫生集镇”活动相结合,组织学生定期清洁##主要街道卫生。政教处
②设立“绿色守护员”,分区包干管理校内各绿化地带。总务处
③举行“不乱扔垃圾,做文明公民”宣传教育活动,向社会宣传环保知识,集中力量处理集镇卫生死角,举行签名活动。政教处
④护理好大队部二亩“少年林”,植树护绿。大队部
⑤组织垃圾分类处理,废纸回收、废电池回收活动,利用废品进行小制作比赛。大队部
⑥开展“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米”、“一张纸”、“一分钱”,拒绝使用一次塑料用具的习惯。政教处
⑦开展“保护母亲何”活动。政教处
(三)、总结巩固阶段。
认真总结在创建绿色学生活动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评比表彰在创建活动中表现突出的集体与个人。学校评出“绿色中队”若干名,班级评出“绿色小天使”若干名。校长室
四、组织领导
(略)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切实保障师生的人身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秩序,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特制订下列《门卫值班制度》。
一、值班人员全天候24小时轮值,确保校门口随时有人值日。
二、积极维护校门口秩序,禁止校门口设摊叫买。放学时,做好接送家长的工作,防止接送车辆堵塞门口,确保师生及车辆进出。
三、做好教职员工出勤统计工作,以及上班时间内进出校园的登记工作。
四、学生在校时间内不得走出校园,有特殊情况的学生须凭班主任书面通知,方可放行(原则应有家长来接)
五、禁止学生擅自使用手机电话,确有必要与家长联系的,由班主任联系,特殊或紧急情况,由班主任或教师拔打联系。
六、严格按照《外来人员出入校园登记制度》接待来宾,严禁擅自让外来人员(包括家长)进入校园。
七、放学后检查全校教室、办公室内门窗、电灯、水笼头(含厕所)的情况,实施安全处理,并做好相关记录。
八、放学后,值班领导做好静校工作。
九、做好报刊、杂志、信件的收发工作以及校门口周边的卫生工作。
十、门卫保卫人员,必须经常进行校园巡逻,明确护卫目标,保障学校财产安全,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发现意外事故,要立即向学校领导报告,或打110报警,并保护好现场。及时抢险救护。
十一、严格按《教职工请假制度》履行请假手续。
十二、上课时间必须关闭校门。
十三、门卫每天汇总并报告情况。
一、打造环境文化, 重“熏染”
一所充满魅力、充满人文气息的文化校园, 一定有着高品位的育人环境。物质环境文化是直观性的、显性的文化, 它无时不在陶冶师生的道德情操, 影响师生的价值观念, 熏染师生的人文素质。作为一种育人的基础途径, 打造物质环境文化是打造文化校园的基础。学校校园建筑与景点设置, 要从美化、教育化、艺术化入手, 从大环境到小细节都要精心设计和安排, 传递学校教育价值观和教育理想, 彰显校园文化的熏陶功能。学校教学区、生活区、活动区的规划要科学合理, 要在建设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要以爱国主义教育、文明行为规范教育、道德教育为总目标精心设置, 一处精美的雕饰、一块特色性的标志牌、一句人本化的警示语都要融校园、家园、乐园、公园于一体, 努力创设“一草一木都能说话、一砖一石皆可育人、让每一面墙壁充满文化、让每一个角落陶情励志”的具有艺术氛围和人文精神的校园环境。
近年来, 昭阳实验小学本着以人为本、弘扬地方文化的理念, 因地制宜, 精心打造了校园环境。学校亭台小榭、竹石小品、空中花园、花木盆景、茂林修竹清新典雅、相映成趣。板桥园的设置独具匠心:景园内竹、石、梅错落有致, 古朴典雅的文化长廊雕刻了十多幅板桥先生的作品, 漫步其间自然情趣赏心悦目, 文化气息春风拂面。教学楼门厅前的竹石小品也十分引人注目, 太湖石上面镌刻着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手书的“厚德博学”四个大字的校训, 它无时不在激励全校师生成人成才。教学楼大厅墙壁上展示着校歌《我们是明天的太阳》, 校歌由著名儿童作曲家苏永进作曲, 由全体教师参与作词。那优美的旋律, 希望的话语, 令人鼓舞, 催人奋进。学校板报、橱窗、楼道作文栏、英汉对比礼貌用语布置、厕所文明童话用语设计、宿舍装饰布置无不体现出精致、人文的文化气息。学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 既获取了知识, 又受到情感的陶冶。
二、培育精神文化, 重“引领”
环境文化仅是表面层次的学校文化, 而深层次的则是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 学校的魅力在于丰富的文化背景和科学的人文精神。一所充满理想、洋溢人文气息的学校一定有浓厚的精神文化氛围, 它是陶冶全体师生情操无形而强大的推动力。在精神文化建设中, 要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 明确办学方向, 办学理念, 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 确立独具特色的校训、校徽、校歌, 使之成为凝聚学校的力量, 激励广大师生齐心协力, 开拓进取。
昭阳实验小学创办初期就把目标定位在学生高素质、学校高品位、质量高标准上, 倡导“求真、从善、尚美”的校风, “博爱、厚积、笃行”的教风, “踏实、厚实、扎实”的学风。我们切切实实地制订阶段目标, 踏踏实实地教学相长, 扎扎实实地实施训练, 厚厚实实地丰富底蕴, 学校文化品位逐年提升。学校还面向全国征集了校歌、校徽。校徽外观整体是两个同心圆, 象征同心同德教育、和谐团结发展。内圆是由字母ZY变化而成, 下面Z既像两片展开的幼芽又像艺术变形的双手, 上面S是变形的太阳, 它有两层含义:一是象征着学生像幼苗一样在阳光照耀下茁壮成长;二是寓示着昭小教师以炽热情怀双手托起孩子们阳光般灿烂的未来。校歌歌词既赞美了魅力校园, 又展示了学校特色, 同时更描绘了美好的未来。学校用这样的文化激励了广大师生坚守精神家园, 彰显生命的本色, 实现人生的价值。
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是全体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 在学校提倡什么, 坚持什么和鼓励什么, 学校的每一个人都要形成共同的信念。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艺活动, 举办讲座、报告会, 利用校园网、校报、板报等媒介强化对师生的教育, 使之深入人心, 逐渐成为全体师生共同的精神追求。平时还要加强实践体验, 让师生把自己的思想认识转化并同化为学校精神。
三、优化管理文化, 重“规范”
管理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门艺术, 只有创新管理机制, 才能追求卓越的办学品质和效益。在教育改革深入进行的今天, 制度管理、人本管理有机结合尤为重要, 它是构建文化校园的保证。
制度文化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师生的发展能起到认识导向、情感陶冶、行为规范的作用, 学校制度文化作为学校内在机制是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
少的保障机制, 人们常说有一套好制度就有一所好学校, 好制度能激发每个人潜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如果制度得不到教师的认可就成了一纸空文, 反而会阻碍学校的发展。因此, 任何一项制度的出台都必须经历自下而上的过程, 要征求教师的意见并进行修改, 直到大家认同为止。这样制定的制度本质上是大家共同的价值追求和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就会成为一种无形的、无处不在的力量, 引领着每个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近年来, 我校大胆创新, 实行了制度化、人性化、精细化管理, 全面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校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的前提下, 制定了教师量化考核细则, 每学期从德、能、勤、绩、奖励加分等方面对教师进行量化考核, 积分排序, 使学校管理科学化, 一切工作规范有序。
人本管理是管理的核心, 是“以人为本, 激发潜能”的管理。学校发展教师是关键, 要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仅靠制度约束还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必须注重感情上的投资, 常言道“感情对了头工作有劲头、感情不对头越干越顶牛”。因此, 人本管理要讲感情投资。一所学校要办得好, 很重要的一条是领导肯在群众身上投入感情。每一个教职工都期待着领导的尊重、信任、帮助, 领导平时要走近教师、了解教师、关心教师, 工作善于走群众路线, 尽量给每一个教师以热情和温暖, 为教师办实事。这样群众和领导才能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理想, 从而产生共鸣, 为学校工作尽心尽责。在感情管理过程中, 要注重升华教师对事业的感情, 对成功者给予表扬奖励, 对失败者不求全责备, 帮助他们总结教训, 使之更好地为学校发展服务。
人本管理还要注重知人善任。学校领导是否能够知人善任, 直接影响到人的“感情”。感情管理切忌任人唯亲, 对不胜任某项工作的人委以重任, 对于工作中的能人应充分让其释放能量, 各尽其能, 各得其所。在用人问题上, 要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胆识与魄力, 让其大胆工作, 发现取得成绩, 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领导要有宽大的胸怀, 对老师在工作中走了弯路, 出了问题不要动辄训斥, 要帮助其寻找原因及时解决问题, 要勇于承担责任推功揽过, 这样群众才能信服, 领导和群众之间的感情才能越来越深, 教职工也就能全心全意为学校出力流汗。
四、深化活动文化, 重“升华”
学校活动是学校办学理念外化为广大师生员工行为的最有效的途径。学校要根据自身情况, 精心组织开展符合学生特点、引领学生全面成才、学生乐于参与、深受广大师生喜爱和支持的校园文化活动。活动设计要体现普遍性、高雅性、自主性, 突出学生为主体, 形式要丰富多彩, 内容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 要有利于培育校园文化精神, 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近年来, 学校注重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确定不同的教育工作重点, 善于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中寻找教育活动的内容, 把学校精神文化从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中转变到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中去。学校开展了“我是昭阳小天使”“从小学创业, 做了不起的中国人”“告别陋习, 播种文明”“留守儿童也幸福”等活动, 还利用传统节日、历史事件纪念日、名人诞生逝世纪念日等开展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主题实践活动, 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 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 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通过开展读优秀图书、看优秀影视片、唱优秀歌曲、演优秀课本剧等活动, 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使学生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和祖国繁荣昌盛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还积极开展创建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小队活动。利用课间、午间、国旗下讲话时间开展每周一曲欣赏、每天一句英语、每周一次校园之声广播, 每月突出一个主题活动, 如感恩节、读书节、艺术节、民族精神月等, 校园内形成了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学校还开辟了艺术中心, 设立了古筝室、扬琴室、鼓号室、小提琴室、二胡室、中国象棋室、国际象棋室、书画室、乒乓球室以及绿色网吧和周末影院等, 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为学生开放。学校还建立了百人鼓号队、合唱队、舞蹈队、武术队, 学校成为学生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快乐成长的理想家园。
构建文化校园、培养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是关键, 如何塑造好教师的群体形象, 加强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专业引领, 提高教师的政治觉悟和工作责任感至关重要。学校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师德教育活动培养教职工对学校的认同感, 树立爱校思想, 增强“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使命感, 与学校休戚与共, 风雨同舟, 为学校发展尽心尽力。今年我校围绕“践行科学发展观,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主题, 深入开展了“三争三创三满意”“学规范、做师表、树形象”以及“保增长、惠民生、促和谐、我为兴化教育发展作贡献”的大讨论等一系列的师德教育活动, 在学习中坚持教育大反思, 反思行为, 反思师魂, 反思形象, 反思律己, 反思爱心, 反思学习, 不断更新观念、开拓思路, 从而规范教师从教行为, 指导教学实践;开展十佳师德楷模评比活动, 通过教师同行测评、学生及家长评价, 树立先进典型人物, 大力弘扬正气, 让全校教师学有榜样, 赶有目标, 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
规划——学校发展的引力
学校在新规划中树立了“建设国际化、信息化、高质量、有特色的省级实验小学”的总体目标,并细化定位。一是具有国际化的办学视野,建立一所国际友好学校,建设双语文化校园,组织师生赴国外交流学习。二是全面提升学校信息化水平,建设数字化校园。三是提升师生素养,丰富办学内涵。四是发展特色项目,保持区位优势,打造学校品牌。学校力争发展头脑奥林匹克运动,力求在全市乃至全省有一定的优势;发展模型类、少年电子技师等学校传统项目;传承苏绣文化等。
理念——学校发展的精神
理念在学校教育和管理中能起到精神导向的作用。在创建实验小学初期,学校提出“让师生在自主与成功中拥有自信”的办学理念,创造条件帮助师生获得成功与自信。创建实验小学以后,学校提出“建设学校共同体”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师生目标共同体、教师思想共同体、教师学习共同体、管理共同体、生命共同体。创建现代化学校以后,学校提出“文化育人,质量强校”的发展理念,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完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策略——学校发展的路径
目标的实现依赖于科学理念指导下的有效行动,学校的发展过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建设现代师资队伍 一是注重师德建设,每年学校评比师德先进教师并进行奖励。二是注重校本培训,如开展两年一次校级评优课活动、每年一次的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三是加速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四是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
构建优质教育 一是全面优化学校德育工作,健全德育网络。二是切实优化教学“六认真”流程管理,提高教学管理的实效性。三是构建精品课堂。四是加强学科教学研究,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五是切实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六是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七是全方位推进素质教育,组织开展课外活动,积极开展学校社团建设。八是整合社区各类教学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实施现代学校管理 一是加强班子队伍建设,提升现代学校管理水平。二是坚持依法治校,坚持科学管理与民主管理相结合。三是积极推进校内分配制度的改革。四是不断完善教职工岗位考核机制,建立社会、学校、师生参与的立体考核网络体系。五是逐步推进用人机制的改革,逐步引入竞岗聘任机制,尝试推行岗位轮训机制。六是进一步完善后勤管理机制,提高“服务育人”的质量。七是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卫生工作,加强安全教育。八是切实加强学校档案资料建设工作,健全档案管理制度。九是重视学校品牌建设。十是积极加强与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国际友好学校及兄弟学校的交流合作,拓展学校的发展空间。
品质——学校发展的追求
品质是学校发展水平的真实体现,也是学校发展的追求。目前,学校已经打造出一支师资优秀、专业素养高、爱岗敬业的优秀教师队伍,学科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区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成绩连续两年进入区内前三名。学科竞赛成绩在数学、英语、信息技术学科竞赛中持续保持区内领先水平。学校的科技定向项目连续两年保持城区学校第一的较大优势,已成为市队的主力,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学校在传统刺绣的传承及“苏绣娃”品牌建设上同样特色鲜明。《姑苏晚报》《苏州高新报》先后对学校进行报道。学校还接待了十多批省内外学校参观团,承办了江苏省第二届民间艺术进课堂研讨活动、市综合实践研讨活动及多次区级研讨活动。
办好学校任重道远,相信在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下,这所百年老校必能展现活力的新姿,成为江苏省的品牌学校。
学校适应是一个开放性的、多维的概念。在其研究的历程中曾被研究者定义为学生的学业进展和活动。而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渐出现了一些不同的解释。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学校适应的定义和构成指标尚未达成统一观点。如今最受人们认可的定义是Ladd的定义,学校适应是指在学校背景下学生愉快地参与学校活动并获得学业成功的状况,即儿童入学后在学业以及情感和社会性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当前的学校适应理论模型,主要有Cowen的学校适应的AML模型、Ladd等人提出的学校适应的人际模型、Perry和Weinstein提出的学校适应理论的模型。这些理论模型普遍认为学校适应包括三个领域:学业适应、行为适应、社会性―情感适应。因此本文将这三个领域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指标:学业适应(学业成就、学习态度)、行为适应(攻击性、害羞退缩)和社会性―情感适应(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社会态度。
对于儿童来说,学校与家庭是其成长的两个主要场所。而在研究学生学校适应的过程中我们忽视了一个独特而重要的群体―――孤儿学生。对于他们来说,学校不仅仅代表着普通学生眼中的学校,同时也包含了家的意义,因此学校就兼具了两重功能,成为其全部社会支持的来源。因此,了解孤儿学校学生的学校适应状况,通过与普通学校学生的学校适应进行对比研究,找到差异以及差异源,可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为促进特殊群体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启发我们从一个新颖的视角观察普通学校学生学校适应的一些现象,促进普通学校适应的进一步发展。
二、对象与方法1.被试。孤儿学校6年级学生(45名学生),其中男生31名,女生14名;普通学校5年级学生(36名学生),其中男生20名,女生16名。
2.测量工具。①学校态度问卷。修定Ladd的学校喜好和回避量表。问卷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在判断量表上作答。回避学校维度上高分代表消极评价,在喜好学校维度上高分代表积极评价,并进一步将学校态度分为学习态度与社会态度两个方面。②角色扮演问卷。用角色扮演法评价社会行为,将其概括为五个因子:社会技能、攻击性、害羞退缩、师生关系(亲密型、矛盾型、依赖型)及同伴地位(消极、积极)。通过让学生选出不同角色的合适人选,得出对其他同学的不同评价及其他同学对其的评价。③识字量问卷。以固定的比例在字典中抽取200个字,以拼音(100题)和词语(100题)两种形式呈现,并采取四选一的迫选方式由被试作答,通过对结果的统计分析得出学生的识字量水平。本文选取识字量水平作为学业成就的指标。④同伴关系测量。使用波加杜斯的社会距离测量法,采用五点等级评分法,让每个成员给团体中的每个人评分:最不喜欢1分,最喜欢5分。得分越多,说明他与其他成员的社会距离越近,关系越亲密,进而得出每一个人在群体中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也就可以知道个体的情况了。
三、结果与分析
1. 学业适应的差异比较。①学习态度。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显示,孤儿学校学生在学习态度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普通学校学生的得分(t=8.624,p<0.001)。②学业成就。用识字量问卷测得学生识字量的成绩,并以此作为学业成就的指标。结果显示普通学校学生学业成绩比孤儿学校学生优秀。
2. 行为适应差异比较。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显示,孤儿学校学生在攻击性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普通学校学生的得分(t=2.611,p<0.05);孤儿学校学生在害羞退缩维度上的得分与普通学校学生得分没有显著性差异(t=1.209,p>0.05)。
3.社会性―情感适应差异比较。①同伴关系。使用波加杜斯的社会距离测量法,得分越多,说明个体与其他成员的社会距离越小,关系越亲密,这样分析可以得出每个成员在群体中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选择得分(个人对其他成员的主动社会距离)代表个人对群体成员的接纳程度;被选择总分(其他成员对个体的被动社会距离)代表着群体对某个成员的接纳程度。孤儿学校班级中,除23、30、24、37、35五名同学外,其余成员的选择总分都在100分以上,主动社会距离平均分全部在2.59以上。从被选择方面看,最高162分,被动社会距离平均分为4.15,最低72分,被动社会距离平均分为1.56,被选择分数的分布跨度较大,这表明不同成员被团体的接纳程度有较大的差别。普通学校学生的选择总分全部都大于120分,主动社会距离平均分最低为6.12,显示他们比孤儿学校的学生更愿意与别人交往。而被选择总分除了35、42两名同学外,均在140分以上,被动社会距离平均分均在3.15以上,明显高于孤儿学校学生的平均分(平均1.56)。②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分为亲密、矛盾、依赖三个项目,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显示,孤儿学校学生在亲密和依赖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普通学校学生的得分(t=2.564,p<.01;t=1.658,p<.001)。③社会态度。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显示,孤儿学校学生在社会态度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普通学校学生的`得分(t=10.427,p<0.001);④社会技能。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显示,孤儿学校学生在社会技能维度上的得分与普通学校学生的得分没有显著性差异(t=1.452,p>.05)。
四、讨论
1.学业适应差异。在学业适应方面,普通学校学生学业成绩比孤儿学校学生优秀,但孤儿学校学生在学习态度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普通学校学生的得分。可见,孤儿学校学生学业成绩不良不是由于其学习态度造成的,通过实地的访谈及调查推测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学前教育落后影响其后的学业发展;学校学习条件相对较差;没有升学、择校等社会压力。2.行为适应差异。在社会适应方面,孤儿学校学生攻击性显著高于普通学校学生,攻击性是小学生社会性发展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尤其是中小学过渡的五六年级经常发生,这时的学生正处于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攻击性行为经常发生对其有很大的伤害。经常被攻击的学生会产生情绪抑郁、注意力分散、孤独感、害羞退缩等心理问题,严重的会使学生日后形成畸形人格;而对攻击者而言,经常攻击他人会造成以后的暴力犯罪或行为失调,成为青少年暴力犯罪的高危者。在孤儿学校,攻击性行为潜在的问题更加严重,缺失家庭支持是其攻击性行为高发的原因,另外对于攻击者而言,虽有教师的尽力指导,但很难与父母的教育及管制力量等同。因此,对攻击性行为的进一步研究及矫治对孤儿学校学生的学校适应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3.社会性―情感适应差异。孤儿学校学生在社会态度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普通学校学生的得分。值得注意的是,孤儿学校学生在学习态度和社会态度两个维度上的得分都显著高于普通学校学生的得分。依据Ladd的理论,学校态度是学校适应的重要预测指标,而学习态度和社会态度是学校态度的两个维度,即孤儿学校学生的学校态度优于普通学校的学生,孤儿学校的学生对学校具有更积极的态度。这一方面说明了孤儿学生认可了学校在其成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学校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他们感情的寄托,在这里产生了归属感;另一方面对提高普通学校学生的学校适应有重要的启示,较大的学习压力是影响学校适应的一个重要方面。孤儿学校学生同伴关系的相对疏离,使得没有家庭支持的他们亲密感的缺失更为严重,我们估计这使得孤儿学校的学生孤独感水平较高,从而成为一种影响学校适应的情感变量。这提示我们应该增加孤儿学校学生班级活动的开展,通过一系列的管理及相应的游戏,使同学之间增进了解,加深感情,获得进一步的亲密感。另外,尤其对于不被接纳的孤儿学校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支持,一方面缺失了家庭支持,另一方面在同伴中也不能得到接纳,很容易使其产生学校适应不良,甚至影响其日后的社会适应。
孤儿学校学生在师生关系的亲密和依赖维度上的得分高于普通学校的学生。师生关系是学生在学校环境中与教师之间所建立的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联系。许多研究表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形成对学校的积极情感态度,积极参与班级、学校活动,与同学形成积极的情感关系,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较高的社会适应能力;不良的师生关系可能使学生产生孤独的情感,对学校的消极情感,在学校环境中表现出退缩、与教师同学关系疏远以及攻击性行为等,从而影响其学业行为和成就,进而出现辍学、心理障碍等现象。教师对于孤儿学校的学生来讲,扮演了更多的角色,不仅要做学习上的指导,还要在生活上给予帮助,因此,孤儿学校的学生对教师的亲密和依赖性更强。
参考文献:
[1]张婵,盖笑松。中小学生学校适应的理论模型与反思[J].东北师大学报,,251(3):172-176.
[2]邹泓。同伴接纳、友谊与学校适应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3(3):55.
[3]Xinyin Chen,Classroom Environment and Student AffectivePerformance:An Effective Profile,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1994,22(3):221.
【学校绿色学校】推荐阅读:
绿色学校主题队会10-01
实施绿色教育打造绿色学校工作计划06-18
绿色学校创建汇报小结06-06
创建绿色学校事迹材料10-08
我心中的绿色学校11-15
创建绿色学校的决定11-17
创建绿色学校研究报告09-20
创建绿色学校,打造和谐校园12-16
创建绿色学校特色工作汇报01-08
创建绿色学校规划及实施方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