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推荐8篇)
飞虹》教案
《七彩飞虹》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彩虹的色彩排序,认识常用色。
2、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画一幅有彩虹的图画。
3、增加学生的自然常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并能准确排序彩虹的七种颜色。
难点:大胆想象并表达自己对彩虹的情感或者关于彩虹的故事。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教师提问:小朋友你知道美丽彩虹是有哪七种颜色组成的吗?教师出示七种颜色的色标卡。
2、学生回答:红、橙、黄、绿、青、蓝、紫。学生辨认七种不同的色彩。(具体认识表现彩虹的七种色彩的名称。)
二、分析理解。
1、师:小朋友,你知道这七种颜色的正确顺序吗?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
2、学生根据教材说出七种颜色的正确顺序。
三、混色游戏。
1、教师示范将红色水杯和黄色水杯的水相互混合后,引导学生观察变化。
2、再请小朋友把黄、蓝两色和红、黄两色分别混合,观察颜色的变化。
3、从自己的彩色笔盒子中按照顺序找出七种颜色。
四、欣赏感知。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范图并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看了这些画以后的想法。
2、学生欣赏教材范图,巩固彩虹的七种颜色以及其顺序印象。
五、自主表现。
1、教师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你想把彩虹画成什么?
2、请学生说一说,画一画,教师巡回辅导。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大胆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彩虹的想象。
六、总结评价。
1、教师总结。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帮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和的特点,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同时进一步扩大学生美术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通过动手操作的一些课程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具体为:
1、通过精美剪纸艺术和美术作品的欣赏,增加学生对美术和特产的了解,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同时获得美术知识。
2、将二年级时学习的对线条的认识提高到线条的装饰运用当中,进一步巩固二年级学习的内容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想象,继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将绘画与手工相结合的设计课教学,打破美术教学中以绘画为中心的单一教学,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爱好和创造能力。
4、绘画方面侧重于彩笔画
二、教学重点:
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一些水调的颜料不太适合他们的实际,因此绘画的重点是彩笔画。不过比起一年级来在绘画的构思、造型、着色和复杂程度都要大得多,它关系到学生绘画基本功的进一步加强。因此在本学期教学当中要把彩笔画放到重要的地位。
三、教学难点:
将绘画与手工项结合的设计课教学,既要顾及学生手工的质量,两者都是重要的部分,同时制作过程的指导和时间的把握是教学的难点。
四、教材的特殊处理:
1、由于教材画面较小,教师教学中应该准备一些大幅的范画挂图或用粉笔在黑板上作演示,使学生都能看得清楚看得明白。
2、一些手工课需要涉及一些现成的实物,而课本中的平面实物图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为克服这一方面的不足,教师教学当中应该准备一些必要的实物,使教学更直观,提高教学质量。
3、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有些课题进行删减或增加其它的内容,从而更利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突出本校美术课的特色教学。
五、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课堂秩序,防止意外发生。
因为美术课在操作过程中比较活跃是正常的,但不能因此影响教学秩序,影响其他班级上课。由于美术课经常要用刀和其它工具,白小心容易误伤自己和他人,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尤其要防止学生持刀玩耍,甚至斗殴。另外还要注意杂物的清扫,保持教师的卫生和整洁。
2、要求学生做好材料的准备工作。
要做到课前布置,课时检查,课后整理。材料的准备宁可充足有余,不可临时不足,影响教学进程。
六、课时安排
学习
目标
1、通过对生活环境的观察、记忆和想象,考虑怎样在画面中表现。
1、能用简练概括的线条描绘家园生活的景物,合理组织画面。
2、加强观察、引导记忆,提高学生绘画的取景和构图能力。
4、理解对颜色的运用与控制。
5、课堂实践中添加创作意图,增强学生丰富想象力和创作思维。
重点
难点
1、课堂实践,提高学生绘画的取景和构图能力。
2、简笔线到色彩的整体把握。
教学
方法
创情激趣法
实践演练法
教学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纸本范画
授课
类型
新授
教学环节内容设计(第1
课时)
学
生
活
动
一次备课
导
学
过
程
(一)、导入图例欣赏,同学们了解到什么?
不同点: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风情、异样特色。
相同点:美丽家园。
(二)、今天让我们来回忆一下你自己美丽家园。(文学家通过深情的文字、音乐家用动听的旋律、美术家用深厚的笔触)。激发学生创作兴趣。
(三)、作品分析,不同题材的美丽家园创作,学生在图片中发现了什么信息。(题材相同,技法不同)
(四)、美丽家园设计黑白范稿,(熟悉的生活一角)我们如何用绘画语言表现,分析构图、特点。
表现方法题材与技法(水彩铅笔、油画棒、水彩笔)(五)、教师纸本分析,范画构图。
如何简化与表达。1.根据画面加入自己有意思的想法,让画面更有意思。
2.色彩怎么排列。
(六)、学生作业课堂实践、随堂点评:
1.看图构思。
2.小组讨论,(景物形象的大小、色彩和表现手法)。
3.教师现场辅导教学。
4.作画过程中,及时反映学生遇到的问题,强调总结。
作品点评:
创作小组作品多媒体点评,构图及手法表现,(例如有画房子,有的添树木,有的画人物......),本课要求完成看图作画。
(七)、课堂总结:
1.能对照片整体把握,把握性较好。
2.能用不同表现形式进行绘画。
3.注意线条疏密对比和黑白灰调子的处理。
4.与同龄优秀作品的差距。
5.①颜色要鲜明。②注意对比色和谐。
6.做一个善于观察生活的学生,把身边最美丽的家园记录下来
(八)、板书设计:
美丽家园
构图
1/2
不取
色彩
排列
不重复
色彩
(冷暖)
明暗(深浅)
空间(前后)
线条(轻重)
探究方法
赏析作品
深入感知
教案
第14
蝴蝶落我家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了解生活中有许多美丽并且会飞的“花”,激发学生对生活美的事物的热爱。
2、通过研究、制作,了解蝴蝶的特点、色彩,学会制作方法。
3、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会用各种方法来制作蝴蝶,掌握蝴蝶的特点。教学过程:
第一时
一、谈话导入:、你喜欢花么?为什么?(由此引出花是美丽的)
2、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美丽并且会飞的花,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回答,教师参与引导学生。(有的是动物,有的是植物,还有的是能飞的事物。)
小组派代表可用动作或语言描述,其他组员可予以补充,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及时予以鼓励、表扬。由此引出蝴蝶是会飞并且美丽的花,导出题。
二、欣赏、观察:、出示蝴蝶图片欣赏,使学生感受蝴蝶的美。初步对蝴蝶有一个感受。
2、这么多美丽的蝴蝶,它们有哪几部分组成?——头、身子、翅膀、须。你最喜欢哪只?为什么?(由此引出蝴蝶的不同形状、花纹和色彩)着重引导学生注意蝴蝶的不同形状,了解它们的外形特点。
教师小结:每只蝴蝶都有不同的形状,它的花纹就是由点、线、三角形、椭圆形等基本形组成。它色彩鲜艳,在花丛中不易被察觉,所以你见到的蝴蝶都是七彩斑斓、五颜六色的。(板书题)
3、谁发现蝴蝶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对称。
三、探究、绘制:、老师这有小朋友做的蝴蝶作品,请学生们研究一下是怎么做的,用了哪些颜色和基本形?(每组分发一幅不同的作品,有对印的方法作的)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学习,探索如何用对引的方法作的更好。教师巡回参与启发。以小组为单位说自己手中的作品是采用什么方法,怎样做的(可结合演示进行,教师可协助完成。)
教师予以小结。
2、绘制:学生制作,教师巡视辅导。注意卫生。
四、点评:
请学生说自己喜欢的作品,成功的经验是什么,失败的原因在哪?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
五、感受、飞舞:
放《儿童组曲》曲子,感受乐曲中的儿童扑蝶的情景,做一做扑蝶的动作。
下节,蓝老师会教给大家更多的舞蹈动作,象七彩蝴蝶一样成为会飞的“花”。
六、收拾整理:整理卫生。
第二时
一、朗诵导入:由学生朗诵童谣《蝴蝶飞》,(“蝴蝶飞,我不追,蝴蝶落,我不要。”)
将童谣所表现的情景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演出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合演示。组织讨论,并将自己对童谣内容的理解和不同的想法以想象画的创作形式表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欣赏图片:、欣赏各种蝴蝶图片,先是单张,后多幅同一画面,让学生对蝴蝶的不同形状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2、欣赏学生带的图片。感受蝴蝶的特点及美丽。
三、剪制蝴蝶:、请学生到黑板上画出蝴蝶的外形,师生共评。使学生注意到蝴蝶的不同形态,为下面的剪制作好准备。
2、复习:蝴蝶的外形特点——对称。
3、你怎样剪制对称的蝴蝶?(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发现对折的剪制方法)
4、学生尝试剪蝴蝶的外形,教师辅助,注意不同的形状。、每只蝴蝶都有美丽的花纹,怎么剪?(生答)
教师演示。花纹不必有太多拘谨,随意剪制形状。空的地方不要太大,注意美观。
四、学生作业:
学生用对剪的方法剪出蝴蝶,可采用各种自己喜欢的颜色,看谁做的蝴蝶最先飞到花丛中来。注意安全及卫生。
五、小结:、说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及原因。
2、请大家认为制作好的学生说自己的制作经验。
3、除了这两种方法,你还能用别的方法,其他材料来制作花蝴蝶么?(启发学生,如:橡皮泥、树叶粘贴等。)
《神鸟变树》教学设计
———想象画练习
【教材分析】:
临摹是美术学习中的一种方法,但运用的方法要适当,否则会严重束缚儿童的思维。本课试用小孩爱游戏的心理,借鉴课件及师创作效果充分利用临摹的借鉴功能,在“看着画”中保留“想象画”为学生开拓一个创造的境地。神鸟如何变树是本课的趣味中心,应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利用感受学习所获得的知识进行自由创造。通过看一看、想一想、画一画、做一做来探秘、表现自己对自然世界的认识和感受。
【学生分析】:
二年级学生在通过一年级的美术课学习,已经对色彩和简单的基本景物造型有所认识,并且能以简单的几何形形象概括的表达自己想描绘的景物,本班学生大部分都很喜欢美术,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这个班级的学生大多数偏内向、胆小。所以本节课除了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更要最大限度的调动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情绪情感的“波动”,鼓励学生大胆表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复习巩固色彩知识,提高色彩自主运用的能力。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增强审美能力,提倡在主动学习中激发个性表现。
【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欣赏图片,构思、构图、表现的基本方法。
难点:怎样引导学生把激发起来的感受转化为可视画面而生动的图形。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彩色油画棒、范画、剪纸蝴蝶
【教学环节】:
一、引导阶段:
1组织教学
上课,师生问好!
2集体唱跳歌曲《小苹果》(缓解学生压力,激发学生热情)(播放课件)
3展示师创作《太阳神鸟》.二、发展阶段1:
1、观察后谈感受。(画面有什么特点?美在哪里?)
①构图:饱满,立体突出。
②造型:奇特,平面几何图形,具有装饰风格。
③色彩:鲜艳,神鸟身上的花纹以黄色为主,与其他的对比色在一起对比强烈,色调明亮鲜艳,给人以温暖的心理感受。
2、启思《太阳神鸟》创作方法
①构思
②描形
③涂色
三、发展阶段2:
1、观察神鸟变树的过程谈感受。(神鸟怎么变成大树的?美在哪里?)
鸟头变树根、鸟颈变树干、羽毛变树叶
2、追溯神鸟变树的绘画创作来源。
介绍画家布巴卡尔,欣赏画家布巴卡尔的故乡风景,欣赏画家布巴卡尔的创作《神鸟》。观看神鸟倒置后变成的树。(播放课件)
3、思考画家作品《神鸟》的创作来源
听神鸟变树的故事(说说对故事的感受,说说神鸟精神)
4、说说神鸟倒置后变成了一颗什么样的树?与其他的树有什么不同?(播放课件)
5、说说自己心中神鸟变成的树是什么样的?
四、创作阶段:
1、欣赏同龄学生,画的自己心中神鸟变成的树。
2、画出自己心中神鸟变成的树(播放背景音乐)
五、展示评价:
把画好的作品贴在黑板上欣赏
1学生举手评价所喜欢的作品。
2请作者说说自己作品画的是什么树,想表达什么。
3教师挑几张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请出作者与之交流进行评价,表扬每张画的优点,指出画面颜色感染力的体现。
4对画的好的学生作品奖励剪纸蝴蝶,点出作品的构图、造型、色彩及作品主题思想的优点。
六、回顾拓展
1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课下搜集资料,中国的神鸟是什么?它的起源有什么故事?(播放课件)
七、结束部分:
1下课!师生再见!
整理教具。
八、教学反思:
通过听取听课老师的建议,我在课堂中应该对学生的回答再多些评价语,在师的范画方面应在简单些,抽象些,会更符合二年级学龄特点。整体这节课上的还是很成功。
九、板书
神鸟变树
教师作品
学生作品展示区
构图:饱满
头变根
神鸟
造型:奇特
颈变干
树
色彩:鲜艳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出自湘教版美术教材六年级上册第7课。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我将本节课划分为造型·表现领域。本节课意在让学生发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肌理,学习拓印肌理,创作肌理画,这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主体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他们智力水平迅速提高,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创作能力,逐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直观教学法更为有效。
三、教学目标
情意目标:学会体会,发现问题,渗透学生对生活美、环境美的审美意识。
认知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认识肌理的基本特征。能力目标:发现或制作周围生活环境中的肌理,学会用拓印的方法采集图案。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使学生认识肌理在造型表现中的作用,并能使学生掌握拓印法的创作技法。
难点,运用肌理丰富绘画效果,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质地的物体表面,所呈现出的不同肌理及规则和变化,丰富视觉和触觉的感受,并产生有趣的想象,从而创作肌理画。
五、教学准备
PPT课件、微课程视频、作业纸、树叶、油画棒、彩铅等
六、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课程开始前先和学生做一个小游戏,请一位同学上来摸一摸,猜一猜老师带来的两个物体树叶和石头,激发学生兴趣,引出学习内容认识肌理,创作肌理,运用肌理。
(二)、讲授新课
1、展示肌理的定义,肌理原指皮肤的纹理,我们的脚印、手印、指纹都是肌理。肌理又被引申为物体表面的组织构造。并展示有关肌理的相关图片,给学生以直观认识。
2、小组讨论,并请学生回答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教室内,有什么可以成为肌理创作的实物,教师加以引导总结。
3、讲授获得肌理常用的方法——拓印法。通过学生观察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总结出拓印法的合适的创作工具是油画棒和铅笔。并总结出拓印法的第一个优点,形体准确。
4、播放微课程,讲授拓印法的具体拓印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在微课程中引导学生运用肌理进行联想创作,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微课程播放结束后老师提问。通过微课程的学习总结出拓印法的第二个优点,快速。
5、图片欣赏运用拓印法创作的肌理画,给学生以创作启发。
(三)学生创作练习
根据自己现有的绘画工具,创作一副肌理画,小组内绘画工具实现共享。本环节让学生自己创造性的练习,学生进行创作练习时,老师巡回指导,使每个学生真正掌握拓印法的技法,并及时表扬有创意的学生,使更多学生得到启发。
(四)学生作品展示
创作结束后,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主要用三种评价方式,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教师的点评做到如下三点,以鼓励表扬为主,同时指出不足,帮助完善提高。
(五)课堂拓展
本环节讲授除了拓印法之外,常见的几种获得肌理的方法,压印法、吹彩法、手绘法和泼洒法,这几种方法作为了解欣赏,拓展学生思路。
(六)课堂总结
以老舍的《猫》中的“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一句话,联系生活实际,得出美丽的肌理随时在我们身边,需要大家有双发现美丽的眼睛。
总结本课所学重点,要求学生课下练习巩固所学。板书设计
巧用肌理
拓印法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
播放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师:这个片段里面哪个是你们最喜爱的动漫形象。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画片?为什么会喜爱这些动漫形象呢?(让学生畅谈)
师述:动画片之所以深受大家的喜爱,是因为它在生活或想象故事中设计了很多生动、有趣的动漫形象。出示课题《动漫亮相》
(二)动漫欣赏 掌握特点
(1)请看大屏幕,我给大家带来一些动漫形象:樱桃小丸子图片、海绵宝宝图片、葫芦娃图片、猫和老鼠图片。请欣赏后。分组想想并说说:动漫形象与生活中真实物象不同在什么地方?(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2)教师课件出示狗的写真图与动漫形象图,引导学生比较,得出最后结论,即:动漫形象在狗的外形上进行了夸张、拟人等设计,使造型更为有趣,更加人性化,更能贴近人的生活。
(3)出示课件中人物与动物的动漫设计各一,学生观摩感受夸张与拟人方法的运用。小组共同讨论动漫形象的特点,师及时总结。
动漫的特点:手法多变,造型多变,可爱幽默,富有情趣。
(三)发挥想象 展望生命。
师:当一个事物如生活中的茶具等没有拟人化,想让他也成为动漫家族的一员,我们该怎么办?请欣赏课件。
我这里有五张图片,每张上都有一个事物图,发挥你的创作能力,给他动漫的艺术形象。一小组派一个代表,随意收一张。小组合作一下,一人用油画棒画,其他五人一起出主意,利用我们学习的动漫特点,去创作自己喜爱的动漫形象。大家愿意参与我们的创作活动吗?开始!然后小组长向全班展示自己小组的作品,全班评价。
(四)装扮形象 闪亮登场。
师:我设计的动漫形象,是那么形象生动,有趣,但是他们还总是说,自己不美,我们该怎么办才让他们呢高兴啊?聪明的你们能给他们装扮一下吗?那好!你们就一起来动手装扮吧!装扮后,师再把每组的动漫形象,有序的排列在黑板上,欣赏评价。
(五)动漫亮相 童话飞扬。
第1课 神奇的小画册 教学目标:
1、巧妙构思折剪画册
2、大胆地添画绘制画册
3、在制作、欣赏、游戏的过程中体验美术学习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对比激趣,了解特点
1、教师出示两本小画册,一本为普通的画册,另一本为今天要学习的类型。
2、让学生对比欣赏,发现他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鼓励学生质疑。
二、读短文,提高兴趣
自由读短文,理解“荒唐”的意思。小兔变个大灰狼,你说荒唐不荒唐。你也做个小画册,画一画,翻一翻。
三、自学并操作
1、自学教材中的步骤,尝试折剪制作画册。
2、教师讲述重点:可以剪一刀或根据自己的设计剪几刀,但不能剪断。
3、学生尝试添画。教师制作一些卡片,上面绘有半截动物或植物或人物 的形象,鼓励学生添画出上半截或下半截的形象,为学生作画提供参考。
4、添画完毕后用胶水粘贴或用订书机装订。
四、学生相互欣赏翻阅作品
1、学生把自己的作品翻给同学看,并讲讲其中的故事。
2、自评、互评。
3、学生交流制作小画册的感受,体会学习的乐趣。第2课 三个小伙伴 教学目标:
通过游戏使学生了解三原色的组成红、黄、蓝以及由红黄蓝相互调节变成不同的橙绿紫。
学生通过吹画三原色使其互相混合自然变成三间色。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过程与习惯。教学重点:三原色的认识以及吹画的方法步骤
教学难点:画面表现完整,三原色与三间色相互协调变化自然 教具准备:彩色墨水、白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三个小伙伴,你们看它们是不是很可爱?这三个小伙伴分别叫红红、黄黄和蓝蓝,他们想和我们做朋友,大家欢迎吗?红红黄黄和蓝蓝可要好了他们经常抱在一起创造出了许多美丽的图画同学们看:这就是他们的杰作。
2、吹画作品欣赏
3、大家猜一猜他们是怎么在一起游戏的呢?有谁愿意试一试?
4、学生尝试,老师不于评价
二、上新课
1、请同学们请出三个小伙伴红红黄黄和蓝蓝,把他们摆在桌子上
2、提问:红红是什么颜色?大红黄黄是什么颜色?柠檬黄蓝蓝是什么颜色呢?湖蓝。
3、刚才大家尝试游戏的时候有没有发现红黄蓝三种颜色相互重叠会出现什么颜色?对了,橙绿紫。
4、简单的概念:红黄蓝这三种颜色在色彩知识中叫做三原色,他们可以调出许多许多的橙绿紫,三原色是调不出来的。
5、如果红黄蓝同时在一起,那么会出现什么颜色呢?——黑色
三、根据不同的纸张进行作业
1、在普通白纸上进行吹画练习,注意不同的两种颜色或三种颜色的互相混合所产生的色彩效果
2、在生宣纸滴上红黄蓝三种颜色看他们互相混合浸染出现的效果是不是色彩绚丽
四、作业展示
1、互相观赏互相评价
2、三原色带给我们的视觉感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复习三原色的组成,能用三原色画一幅想象画。感受三原色带给自己的冲击力。教学重点:三原色的巩固和使用
教学难点:三原色的交替使用和色块比例 教具准备:学生范画、自制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1、提问:小朋友上节课用哪三种颜色吹画和浸染?效果好吗?三原色互相调和能变成什么颜色呢?你们玩得有趣吗?
2、小结:三原色分别是柠檬黄、大红、湖蓝,它们互相调和以后就变成了橙绿紫,画面效果很鲜艳,很好看。
二、欣赏范画
1、出示范画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从形到颜色的使用或者构图与感受这方面来谈谈)
2、这些颜色和生活中的颜色一致吗?为什么还是这么漂亮呢?因为我们使用了三原 色,三原色会让画面亮丽起来
三、学生作业
1、大胆的运用红黄蓝三色,自由的画一幅想象画
2、请小朋友将三原色拿出来,放在桌子上
3、可以使用黑色勾线,也可以不勾线
四、老师巡回指导
五、给自己的画取一个美丽有趣的名字
六、总结欣赏下课 第3课 五彩树 教学目标
1、以描画小手的形式来表现树的基本特征——树干。
2、大胆涂色,培养学生作画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作品范例 教师示范材料 白纸 水彩笔 蜡笔
三、教学过程
(一)以手指游戏引出课题。
1、教师带领学生做手指游戏。(手指谣)“让我们能干的小手来变个魔术吧!„„小手小手变变,变棵树来种种。
2、出示范例欣赏。
(二)教师引导创作。
1、欣赏五彩树,教师引导说出小手与树的关系。手掌是树干,手指是树枝。
2、教师与学生共同演示。步骤:(描画小手)将小手放在纸上(强调不能移动)——描下手形——添画小树枝——画上五彩的叶子——给树干涂上棕色
(三)学生创作。
1、提醒学生仔细小心地描画小手,注意画笔不要太靠近小手。
2、鼓励大胆作画,将树枝、叶子画得多,涂色鲜艳,将树打扮得更茂盛、更漂亮。
3、要求将画面保持干净。
(四)欣赏作品。让大家的五彩树都种到一起,变成一片五彩的树林。第4课 顶天立地 教学目标:
1.尝试用简单线条和夸张构图表现快乐小人。2.探究造型变化与画纸中折线的关系。3.感受“快乐小人”造型变化带来的乐趣。
教学准备:快乐小人范画、记号笔、粉红、黄色、绿色纸各16张。教学过程:
一、观察快乐小人,尝试画出“小人”。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师:今天,老师请你们画人,而且是顶天立地的人。你们知道“顶天立地”是什么意思吗? 2.出示范例“快乐小人”并观察。
师:就像他一样头顶天,画到纸的最上边,脚踩到地上,画到纸的最下边,这样就叫顶天立地。
师:你觉得他心情怎么样?从哪里能看出来?引导观察小人的表情和动作。3.第一次作画。
4.交流,对照、比较自己所画的小人是否是顶天立地,提醒后面画时可要注意。
三、探索“快乐小人”的快乐造型与纸的折线的关系。
1.师:这次我们用黄颜色的纸来画,有两个要求:第一小人要画得顶天立地,第二画时不要打开这张纸。2.第二次作画,教师观察。
3、展开画纸,通过比较不同作品断的点,发现折线与断点的关系。
4、观察探索得出结论:画在折线上的部位不一样断开的地方也就不一样,折过的地方与断开的地方是有关系的。
5.尝试用线条连接小人身体断开的部位,感知小人夸张的造型变化。6.展示作品,分享交流。
四、再次探索,变换出更多的快乐小人造型。
1.学生构思,尝试新的让小人的造型进行变化,提醒幼儿大胆创意。2.交流讲评,肯定学生的大胆构想,把作品送上创意板。
五、创意拓展,引发学生继续探索的兴趣 第5课 瓜果飘香 教学目的
1、认识瓜果的基本形状和了解色彩运用发的规律。
2、初步了解观察性绘画的基本方法。
3、增强亲近生活的热烈情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水果的基本形和了解熟悉色彩运用的基本知识与方法。难点:丰富学生的创造想象。
教学准备:教具:几样不同的水果、一块小布。学具:水果、水彩笔、油画棒、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揭示课题
1、老师拿出一块布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并蒙上其眼睛,拿一个水果让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水果。
2、揭示课题:瓜果飘香。
3、参加游戏的小朋友可以用手去摸、用鼻子去闻,去猜一猜这是什么水果。
二、观察分析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水果的形状和颜色。
2、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水果和吃到过的水果。
3、观察水果的形状和颜色。
4、学生自主的形容其他吃到过的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和表达直观感受的能力。)
三、品位体验
1、教师拿出部分水果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体验和感受。1)用眼睛看一看水果外形和色彩的特点; 2)用鼻子闻一闻水果的不同的香味; 3)用嘴巴尝一尝水果的不同口味。
2、引导学生说一说各种不同水果的不同的感受:外形、色彩、香味、口味等。
3、学生用眼、鼻、口去感受和体验不同的水果,并尝试用语言描述自己的直接感受和水果内在的美。
4、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水果是什么?为什么?
5、说一说哪一种水果最美丽,为什么?(四、自主表现
1、作业要求:将观察分析与想象迁移相联系,经组合画一幅自己喜欢的瓜果。
2、教师巡回协助辅导。
3、学生自主表现自己最喜爱的水果,也可以描绘与想象结合的新水果。
五、交流评析
1、教师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
2、教师总结。
3、学生互评:比一比谁画的水果漂亮。
4、学生自由的发表意见。第6课 高个子和大胖子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观察,初步感受物体形的比例,培养观察能力。
2、让学生初步掌握绘画中夸张、对比的表现方法,进行“高个子”和“大胖子”的创作。
教学重点:学会比较,初步掌握绘画中夸张、对比的表现方法。教学难点:适度夸张,巧妙对比,进行“高个子”和“大胖子”的创作。教学过程:
一、感受特点,引入课题
1、故事设疑:森林里的两个好朋友,请你根据它们的身材比例猜猜是谁?
2、小结并板书课题:高个子和大胖子。
二、对比观察、感受比例
1、创设情境,引导判断: 长颈鹿想开高个子聚会,大象想开大胖子聚会。来了很多伙伴,它们分别是去参加哪个聚会呢?课件出示一组宽度相同高度不同的罐子,和一组高度相同但宽度不同的人物,再出示几条基准线。
2、请学生小结观察方法,并得出“仔细比较”的结论。
三、感受尝试、掌握方法
1、创设新的情境,演示将高个子变得更高,从而引出第一个魔法“夸张”。
2、小训练:尝试将酒杯变成更高的“高个子”,或将茶杯变成更胖的“大胖子”。
3、反馈,师生共同得出结论:夸张要大胆,要抓住对象的特征。
4、课件直观演示将不同的形象进行适度夸张,引导学生感受。
5、课件依次出示已经被夸张的高个子和大胖子,提问:除了用夸张的魔法,还有什么方法能让他看起来显得更高/更胖?课件直观演示对比的效果。引出第二个魔法“对比”。
6、课件出示大胖子,提供两个高个子供学生选择:你认为选择谁更有趣?
7、根据课件出示的不完整画面猜一猜:在这个大胖子的身边添画谁,既能把它对比得更胖,又非常有趣呢? 引出“巧妙对比”的结论。
8、阶段小结:运用“夸张”和“对比”这两种魔法可以把高个子和大胖子画得更有趣。
四、欣赏作品、自主表现
1、谈话启发,激活思维: 大象和长颈鹿觉得参加聚会的伙伴太少了,想请小朋友还帮忙邀请一些,你能邀请谁呢?生活当中还有什么东西像“高个子”或“大胖子”?
2、课件播放优秀的儿童绘画作品,引导欣赏。
3、出示作业要求:运用夸张和对比的方法,大胆地把你心目中的“高个子”和“大胖子”画下来吧!
4、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五、展示作业、自主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
2、引导开展评价,自评、互评与师评结合。
六、方法延伸、思维拓展 第7课 条纹乖乖 活动目标:
1.欣赏生活中用彩条纹装饰的物品,感受多种色彩搭配组合的美。2.喜欢生活种多彩的物品,愿意大胆创新。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1感知彩条纹服装,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不同色彩,线条搭配组合的美。2欣赏学生身上穿的彩条纹毛衣,引起学生对彩条纹的关注。
二、欣赏生活中更多用彩条纹装饰的物品,引导幼儿探索横、竖组合方式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
1.欣赏范例图片组1,引导关注彩条的不同排列组合方式。①不同排列方式:横、竖。②粗细宽窄不同的彩条间隔排列。2.欣赏范例图片组2
1、引发感受不同色彩组合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①冷暖色②对比色③无彩色④彩色。3.欣赏范例图片组
3,引发感知彩条局部装饰的变化美。
4.欣赏范例图片组4,感受生活中跟多有创意的彩条物品。
三、引导探索如何在白色物品上进行条纹装饰。出示一白色物品,鼓励大胆构想,如何用彩条纹装饰。
师:这是我们家的一角,都是一些单色的物品,如果请你来做设计师,你打算用彩条怎么装饰?
四、自由结伴或独立选择材料进行创作。
1.明确作画内容和方式,引起学生用彩条纹装饰的愿望。你想怎么设计,用哪些颜色来画?什么方向彩条纹,是整体的还是局部。2.介绍丙烯颜料、作画区域以及简单的操作要求。3.选择作画材料及位置,开始作画。
五、相互欣赏作品,感受成功的体验。第8课 猜猜我是谁 教学目标:
1、对游戏和制作活动有兴趣,并能体验装扮自己和参与“猜猜我是谁”活动的愉悦。
2、认知各种纸质撕贴材料和制作面具,培养方法。
3、运用撕、贴、拼的方法制作面具,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撕、贴、拼的方法制作面具,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难点:面具的眼睛、嘴巴的抠洞。
教学准备: 教具:范品若干,各种纸质撕贴材料等 学具:各种纸质撕贴材料,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准备制作用具,规范美术制作习惯。
二、导入新课 学习撕纸
1、听:教师背对学生撕纸,让学生听听这是什么声音?
2、尝试撕纸: 师生围坐在一起尽情的撕纸。1)边撕纸边探讨:撕纸时为什么会发出声音? 2)撕纸时声音的轻重会有什么样的不同? 3)撕纸与用剪刀有什么不同? 4)这样尽情的撕纸,你心情怎么样?
5)如果要撕两个相同的形状,你有什么方便的好办法?
3、分析撕纸: 这一大堆撕好的纸,我们该怎么办?能有什么用?
4、揭示课题
三、欣赏感知
1、出示教师制作的纸面具,引导学生欣赏分析。
1)看一看:①你观察了面具,你发现了什么? ②面具的内容是什么? 第10课 小蝌蚪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动物的外型特征,以绘画形式想象表现。
2、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想象表现有趣的结果。
3、养成关心他人,保护生态的意识。教学过程:
一、出示动物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1、教师出示小蝌蚪图片,让学生猜猜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
2、学生自由想象说话。
二、看书上的1—3张图片,了解故事大意
1、看图1—3
2、在学习小组中讨论故事的起因、经过。
3、了解小蝌蚪的特征。
4、看过1—3图后讨论:想想小蝌蚪被打乱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让学生大胆想象出有趣的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讲出理想的、令人满意的结果。
三、想象并创作
1、欣赏书中的学生作品,进一步激发学生想象。
2、学生创作表现有趣的结果的画面。
3、学生作画后交流评价。
4、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并把 《小蝌蚪旅行》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四、布置作业 把《小蝌蚪旅行记》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第11课 点点聚会 教学目标:
1、欣赏修拉的作品,感受彩点画面的趣味,2、尝试用彩点合理的组合颜色画一幅的画,3、体验彩点组合画面的乐趣,同学合作愉快。教学重难点:色点密度的控制、颜色的组合搭配。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三个分别点满红色、黄色、蓝色的酒杯,2、演示在画了红色点点的酒杯中点上黄色。你觉得这个时候的酒杯里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再请你眯着眼睛看看,感觉怎么样?
二、探究发现
1、请学生上台来在另外两个酒杯中跟别添上蓝色和红色的小点点。眯着眼睛看看同学的作品,现在酒杯里的颜色分别变成了什么颜色呀?
2、欣赏画家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你发现这幅画在用颜色上有什么特点?这样画给我们什么感觉?
3、拿出几幅范画欣赏、讨论这些画。
提问:“你们看漂亮吗?能给它取个合适的名字吗?”知道这几幅画是怎样画出来的吗?请你们选用桌面上的工具两人合作也来试试画一画。(1)学生讨论作品的不足之处。
(2)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呢?大家讨论一下。(3)学生共同解决不足。
三、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二、学习新知
1、教师演示:
(1)先把纸用毛笔涂湿,如天气较热,纸面上水分蒸发很快,可以涂两次,让画纸充分吸水,但纸面不能有积水,若有积水可以用毛笔将积水吸掉,使纸面湿润,保持平整。如作画在雨天,天气比较潮湿,纸面只要湿润即可,接着便是点色。在点色时注意:水和色的量比。
(2)色少水多,色水太淡。色多水少,色水就滴不下来。水色量比要适当,并要使笔肚吸色到饱和程度,即将笔竖起,用手指挤一下笔肚,使色水滴下来,毛笔沾色水,要使色水欲滴而未滴的样子,才能捏挤。
(3)彩点点可以大一些,也可以小一些,还可以把两个点并联起来,让它们相互交融、渗化,出现另一种颜色。而这一切的关键在于水与色的比例。
2、齐读儿歌:一点、两点、七八点,牵牵手儿拉长线,九点、十点、无数点,肩并肩儿连成片。
3、学生再次尝试绘画:既然问题都解决了,那现在请大家都拿起画笔,画出你胸中最美的彩点画吧。
三、学生作业,教师指导巡视。(1)能基本掌握水与色的比例。(2)能表现水彩色的特点。
四、评价总结
1、展示作业。大家的作品完成了吗?把你们的作品贴在黑板上,互相欣赏一下,再和范画比较一下,看看你们的作品画的完美吗?哪些地方不一样?
2、互评作业。第12课 排排队 教学目标:
1、了解图案、单独纹样、二方连续纹样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二方连续图案的一些知识。
2、掌握二方连续纹样的描绘技能,能描绘出有装饰效果、色彩美丽的二方连续图案。
3、在二方连续图案的构思、组合、创意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认真细心的态度和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二方连续图案的描绘技能,描绘出美观大方的图案,提高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难点 :掌握二方连续图案创作的特点和规律,尝试用多种材料和方法完成二方连 续图案。
教学准备:一些图片、绘画材料、树叶。学生准备:彩色纸、胶水、绘画材料。教学过程:
1、课堂导入: 欣赏通过欣赏一些图片导入新课,出示一些二方连续的纹样,让学生看看他们有什么特点?漂亮吗?这上面是什么?你还发现什么?出示单个物体我们来比较:一排重复的物体和一个物体感觉有什么不一样呢?
2、每一种物体就像是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型一样,一个一个地重复地连续地排列着。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相同图样排排队。这里的图样是指什么呢?
3、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这些纹样都是一些连续的重复纹样,从而引出二方连续的概念。像这样的纹样向上下或左右有规律地连续重复排列起来图案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二方连续。
4、同学们,想想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这样的纹样,先请学生讨论讨论,交流在生活中见到的二方连续。然后师生共同欣赏课件中的二方纹样的例子,体会二方连续的美
5、学习二方连续的制作方法: 小游戏:
1、我们来换一个新图样—小树叶,教师用水粉调好,“同学们,谁来给它们排排队?”提醒他们排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什么?(颜色、形状要一样。)
6、看黑板上的排列方法排的怎样,说说有没有其它排列的方法。
7、无论用什么方法排,每一片小树叶都是一样的。
8、这里的纹样能不能变的复杂一些呢?出示和刚才不一样的第二片树叶,两片不一样的树叶组合起来,成为一个新的更加漂亮的纹样,现在该怎样排呢?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改变图样(颜色、摆放位置)。
9、作业要求:想一想你怎样可以做出一些一模一样的重复图案呢? 第13课 花格子小牛 教学目标
1、练习画横线和竖线,锻炼手腕的灵活性;
2、学习用不同颜色的笔画画;
3、养成大胆作画的习惯。
教学准备
1、油画棒、白纸
2、娃娃衣服、裤子、裙子、背心、帽子、围巾等若干。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今天,老师穿了一件什么衣服?” “格子在哪里?请你用手来指一指。” “我们互相看一看,找一找,还有谁也穿了格子衣服?”
2、引导用手比划横线和竖线。
(二)探索横线和竖线的画法
1、师:“这些格子衣服,都是用格子布做成的。我们就来画一画格子布,好吗?”
2、在白纸上练习画横线和竖线。
3、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交流画格子的经验
1、请学生互相欣赏,互相介绍,说说自己画的是什么颜色的格子布。
2、将学生画的格子布展示在黑板上。
3教师小结:小朋友画了各种颜色的格子布,有红色的、绿色的、蓝色的、橘黄色的等等。我们先从左到右画横线,再从上到下画竖线。如果画得稀,格子就大,如果画得密,格子就小。
(四)装饰格子服装
1、设置情境:今天,喜羊羊过生日,我们送给她一些格子服装,好吗?
2、示范并交代要求:等一会儿,我们选择一样服装。先在上面画横线,再在上面画竖线,画好一支笔,可以再换另外一支笔,这样就可以画成美丽的格子服装。
3、自由选择服装,进行画格子装饰。
4、提醒幼儿将格子画得疏密有致。第14课 自画像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制作能力。
2、让学生养成大胆作画、大胆制作的作风。
3、了解中国传统的文化,充分感受民间艺术的美。
4、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推介自己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观察自己
1、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外貌特征。
2、和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外貌特征。
二、欣赏作品 欣赏课本中提供的自画像绘画作品,并说说他们画出了那些特点。
三、学生作自画像
1、提示:可以默画也可以边看边画,可以从整体入手也可以从最具有特点的局部画起。
2、学生作画,教师适当指导。
3、互相欣赏作品
四、听十二生肖的故事说说自己的属相用剪纸的方法进行艺术创作。
五、扩展活动欣赏个人信息卡和名片,了解其内容和具有的独特功能、优势。第15课 神鸟变树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色彩知识。
2、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教师讲述《天国之鸟》的故事。
二、欣赏感受、获得新知
1、欣赏画家的作品《神鸟》,让学生感受作品在构图、造型以及色彩配置等方面的精妙之处。
2、将画倒过来,观察:神鸟变成了什么? 3、读短文
4、理解“神奇”,交流讨论:神鸟是怎样变成树的? 启发学生想象,利用感受学习所得的知识进行自由地创造性的表现。
5、欣赏学生作业、重点感受绘画者的联想、创意。
三、实践活动 尝试画一 棵七彩树,也可以用彩色纸剪贴。第16课 小小手 教学目标:
1、自然形手有一个新的认识(劳动的手、美丽的手)并产生对手进行描绘的欲望。
2、对手形的描绘想象变化与添画过程中,让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增强。
3、自主、开放、快乐的学习中画一幅较有创意的手形想象画。
4、握描画手形的方法,并用想象、添画的方法把手形变为自己的好朋友。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想象、添画的基本过程和方法。难点:变换角度进行想象和添画。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示范工具 学具:水彩笔或油画棒、白纸 教学过程:
一、认识手形。小朋友们,请举起你的小小手,你能描述一下手的样子吗
1、从人文角度认识手。手是我们的好朋友,没有他可不行,你用手来做些什么?
2、灵活手指,为下一步的描画手形做准备。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活动活动我们的手,和老师一起来做手指操,好吗? 老师觉得你比我做得更好,有没有信心自己来编手指操。并且和胡老师一起来玩木偶人的游戏,音乐在哪儿停,你的动作也在哪儿停,并且停住不能动。
二、观察手形,体会乐趣。
音乐停下来,老师请一个学生上台在幻灯下展示他的手形 还有小朋友想来展示自己的手形吗?
三、掌握描画手形的方法。
刚刚我们都只看到手的影子,觉得还不过瘾,让我们把有趣的手形画下来,好不好?你有没有最简单的方法来画手形呢?请一个小朋友上台画,其余小朋友在下面完成。
四、掌握想象添画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五、变换角度让学生观察、想象,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现在老师要考考小朋友们,看看谁的眼睛最亮。出示相同的五个手形,请小朋友上台想象添画。很不错,老师现在要变换它的角度,现在你能想到哪些好朋友呢?
六、欣赏别人的画,从中获取灵感。
七、学生创作。小朋友们再看看自己的画,变换角度再看一看,赶快把你的好朋友请来吧。
八、评价, 第17课 看大夫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绘画表现力和设计制作的能力。
2、提高学生对儿童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3、增强学生的保健意识,消除学生对医院,医生的恐惧感。
教学重难点:绘画表现力和设计制作的能力以及对儿童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谈话导入:老师从昨天开始有点不舒服,头痛,嗓子也有点疼,怎么办啊,请来给老师出个主意。
2、提问并回忆当时的情景:你们看过大夫吗?当时是什么样的?谁来表演一下?
3、小结:
4、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二、发展阶段。
1、指导学生欣赏P24---25小朋友的画。提问:小朋友是怎么了?大夫在给他怎么治?周围环境是什么样的?
2、比一比。比一比P25的画和原画有什么不同?
3、想一想:你准备画看大夫过程中的哪一个片断,怎么表现呢?
三、学生作画,老师巡视辅导 第18课 请你告诉我 教学目标:
1、欣赏了解儿童画的特点、形式和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2、能用简短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能表现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
3、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审美意识。
教学准备: 让学生从儿童读物、报刊上寻找一些自己认为好的儿童画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1、让学生出示自己从儿童读物、报刊等上找来的儿童画,小组中互相欣赏。
2、学生说说喜欢这些画的理由,并向同伴介绍自己带来的画。
二、欣赏感受
1、学生欣赏课本上的一些作品,能用自己的话表达感受和体会。
2、教师重点介绍《斑马》《斑马》形态各异,以黑白两色为主,表现了三口之家生活的场景,用红色作底更突出了画面的形象,画得虽然稚拙,但可以感受到小作者的内心世界。
三、讲述评价 对以上作品,学生能作出正确有见地的评价。
四、自主表现创作一幅自己满意的画。第19课 折纸动物 教学目的:
1、掌握折纸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此方法制作出自己喜爱的动物形象。
2、学会把握动物的特点和比例结构进行制作。
3、能基本运用剪、撕、贴,画等方法进行完善,利用多种材料进行添加。
4、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精神。
5、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和热情。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让学生基本了解动物的外形特点和比例关系。
2、学会利用多种材料和方法进行制作和添加。
难点:培养学生基本了解动物的外形特点和比例关系的能力。
教学用具:动物娃娃、范画、课件、折纸作品、各色蜡光纸、音乐带、水彩笔、黄色塑板、双面胶,若干树叶和花布头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老师手拿一只纸折的千纸鹤入场。
2、课件展示:
3、老师提问:“动物王国中发生了什么事?”
4、展示范画
5、老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认为哪个小动物最美?为什么?”
6、深入:“小朋友,你们还认为什么小动物的体形和颜色很美?为什么?”
7、学生站出来,学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叫声和动态。
8、老师提问:“图片中的是什么动物?它们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身体各个部分互相有什么比例特点?”
二、新授:
1、故事接下去:“动物王国里这么热闹,我们的纸动物也想来凑凑热闹。”
2、展示:出示不同颜色、形状、动态和种类的纸折小动物。
3、每出示一个后提问:“这个小动物有什么样的特点,它的身体比例关系怎么样?”
4、开始引导比赛。
5、按学生意愿,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三组学生分别将自己的小组围成一个圆圈。
6、老师讲解折剪小动物的三大要领:(1)要按照折纸的规律来折。(2可以在折纸的基础上,用撕、剪、贴等方法进行完善作品。(3)用画笔添加小动物的各个部分。
三、练习:
1、开始引导学生采用各种方法进行折纸练习。
2、老师坐在地上和学生一起动手折纸,并轮流带学生做折纸小动物)
3、在折剪过程中老师提醒学生可用多种方法进行制作。
四、评议:
1、老师随堂进行评画,请折得快的学生讲解自己的作品。
2、学生将自己好的作品按种类贴在黄色塑板上进行展示。
3、老师在三组中抽出最好的作品,描述作品的形状和特点,让学生猜是什么动物。
4、老师请作者上来讲评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也评议。
5、老师奖励学生,学生去拿自己喜欢的动物小娃娃,大家鼓掌表扬。
五、活动:比赛结束,第20课 纸杯变变变 教学目标:
1、尝试用纸杯进行设计、制作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感受纸杯的多变性、易操作性,进而提高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2、体验制作活动带来的乐趣,激发环保意识。教学重点: 用纸杯进行小制作 教学难点: 自己在纸杯上设计造型
教学准备:
1、一次性纸杯。
2、剪刀、双面胶、即时贴、彩纸、水彩笔等
3、教师用纸杯制作的成品,如白鹅、金鱼、小青蛙、小乌龟等组成的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请幼儿欣赏作品。小朋友们,看看老师把谁请来啦?
2、以小客人的口吻说:小朋友们好!很高兴认识你们,请你们看看我们是用什么做的呢?
二、教师示范设计制作。
1、这些小动物真可爱,你最喜欢哪个呀?
2、以小青蛙为例,教师进行示范制作。
师:看老师手里有一个完整的纸杯,现在我要将它变成一只可爱的小青蛙,仔细看老师是怎么做的。
3、师:我喜欢的小青蛙就这样做出来了,你喜欢什么小动物?现在你们就是小小设计师,好好设计一下你喜欢的小动物。
三、我的纸杯变变变。
1、操作前,教师讲清制作要求: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不要伤到自己和他人;正确使用双面胶,不要到处贴;每人完成一件作品,剪裁后的下脚料要放进桌子上的小筐里。
2、四人一组,每人一份制作材料,分组进行制作活动。
3、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1)采用直接介入指导、建议性指导、(同伴借鉴)及练习法的指导方式 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设想大胆、自主的完成作品。(2)密切关注动手能力弱的幼儿,如果他们有需要提供必要的帮助。(3)对于能力强的幼儿如果完成的快,有再制作的欲望可以满足他。(提醒幼儿在制作结束后,把多余的东西整理好)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
五、活动延伸。
1、将制作好的玩具投放到语言区,供幼儿进行创编故事、角色表演。
2、在美工区多投放一些纸杯,供幼儿进行设计制作更多种类的玩具作 第21课 翻新的纸盒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思考、分析与交流,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初步接触和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
2、在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变家具的活动中,感受材料的特性,提高动手能力,发展创新意识。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表现力,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资源共享,使学生的合作精神得以发展。
教学重点 打开学生的思路和创作欲望,能从纸盒的造型中展开联想,动手设计和制作家具作品。
教学难点 家具作品的新颖、美观,造型多样。
学具准备 学生收集各种家具图片、家具的文化,各种大小商品的包装盒、彩色纸、剪子、胶水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前参与 小组研究:展示家具图片(1)请学生认一认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木头、铁、玻璃„„(2)你们收集了什么样子的家具?它们最有特点的地方是什么?由哪几部分组成的?(3)继续欣赏不同造型的同类家具。例如多种造型的椅子,说说椅背有哪些造型?椅面有哪些形状?椅腿有什么不同?你能想出和它们不一样的造型吗?(4)古代家具与现代家具对比欣赏,了解家具文化。A现在的家具和古代的家具有哪些地方不同? B文化介绍:家具的产生,家具材料的多样性,不同年代、国家家具的风格。
二、课中研讨
1、探究纸盒家具
(1)请大家猜猜这里有什么?(2)现在请小组同学来研究一下,你们面前的家具是用哪些形状的纸盒制作的?使用了什么方法? 分小组研究,可拆开分析。(3)分组介绍,总结制作方法。教师课件展示制作方法:挖、刻、折、剪、装饰粘贴、插、组合。
2、分小组研究创作(1)请各小组选择一套家具,全组分工合作完成。(2)小组研究讨论:分别说说家具各部分的形状?选择适合的纸盒,想想用什么方法制作家具?展示图片提出思考问题:你还能想出和作者不一样的制作方法吗?(3)学生讨论交流。(4)你认为制作纸盒家具都应该注意什么?(5)课件播放,欣赏多种纸盒家具的作品,例如椅子的 多种制作方法。
3、学生绘画 作业要求: 各小组合作制作出一套造型新颖、漂亮的家具,并将它们布置在你们的“新家”中。
4、展评:
5、小结:环保教育。
三、课后延伸
1、欣赏:这些家具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2、拓展:用我们灵巧的双手还可以将废旧纸盒制作出什么艺术作品?
3、请大家到生活中找一找利用废旧材料变出的艺术品或生活用品。第22课 会飞的娃娃 教学目标:
1、巧妙利用身边材料采用剪贴等方法制作“娃娃”。
2、利用自然小常识进行美术游戏活动,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3、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各种材料制作“会飞的娃娃”。难点:材料运用恰当,能使娃娃“飞”起来。
教学准备: 教具:制作各种用具,各色塑料袋,各色彩纸等 学具:剪刀,双面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挑选一个有风的日子,在网球场教师事先放置各种不同的颜色、形状的废旧用品。如:报纸、有色纸、皱纸、塑料绳等各种环保用具。
二、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今天天气很好,我们到外面欣赏一下我们美丽的校园。
2、组织学生欣赏我们美丽的校园,特别注意引导校园的美丽的环境。当还没走到网球场,学生就对满地的“垃圾”大叫起来。“谁这么不爱干净?”
3、教师适时提出:我们是接着欣赏校园美景,还是来保护校园美景?
三、欣赏感知
1、学生们开始“捡垃圾”: 1)教师要求:学生分组整理同种类型的“垃圾”,如:一组整理绳子类:一组整理塑料袋等等。比比哪组最快!2)学生们各自分类,整理“垃圾”。3)大家小结:在整理中,为什么整理塑料袋的组最慢? 4)大家一起帮助整理,为什么还是不行?
2、探讨塑料袋“会飞”的原因。1)为什么塑料袋“会飞”? 2)塑料袋一个一个飞在天空中你觉得怎么样? 3)你有办法既环保,又将这美丽留在空中吗?
3、学生利用这些“垃圾”尝试制作。
4、师生小结交流:利用“垃圾”的制作。比比谁的“飞”的最高!
5、教师故意分不清学生放高的“娃娃”,你有什么办法能使我一认就认出来呢?
四、学生作业 学生尝试“打扮”自己的“娃娃”。
五、教师巡回指导。
1、及时反馈、纠正。
2、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参与其中。
【湘美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推荐阅读:
湘美版美术二年级11-25
湘美版六年级美术课件05-31
湘美版六年级美术上10-10
六年级美术下册 光影变幻1教案 湘美版11-01
浙美版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09-15
六年级美术上册 光与影 教案 浙美版12-20
浙美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12-09
【新浙美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12-09
赣美版一年级美术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