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报告与处理

2024-08-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事故报告与处理(精选11篇)

事故报告与处理 篇1

1.报告程序:一般差错当事人当天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在三个工作日内向护理部报告;严重差错及事故立即口头向护士长或科主任、护理部报告,并积极采取补救或抢救措施,以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护理部及时主管护理院长报告。

2.发生严重差错或事故时,患者用过的药品、血液、器械、标本、检验报告、病例资料等应妥善保存,不得擅自销毁、涂改、弃掉,以备鉴定。

3.发生严重差错或事故的科室(病区)及时组织讨论,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并确定其性质,提出处理意见,填写差错登记表交护理部;护理部每月组织科护士长进行讨论一次,并把定性和处理意见反馈给科室,科室一周内再将登记表返回护理部。

4.各科室(病区)设差错、事故登记本,及时记录发生差错、事故的原因、经过、后果、处理意见及改进措施。

5.患者有投诉并要求经济赔偿时应及时向医务部报告,纳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程序处理。

事故报告与处理 篇2

1.1 异常及事故处理的内容

当变电设备出现异常或者是在运行时出现事故时, 应及时的进行处理抢修, 使其正常运行。但在抢修过程应注意安全问题, 保证人身的安全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只有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 才能开展下一步的工作。还应注意的是, 在处理变电设备异常或变电设备事故时, 应该按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进行实施, 严格按照《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内容去执行。运行人员对变电设备进行操作时, 应严格执行“两票三制”, 确保操作内容和顺序的正确。与此同时, 当遇到天气情况不好, 影响到变电设备的异常事故处理时, 应采取必要有效的防护措施, 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1]

1.2 异常及事故处理顺序

当运行设备出现异常或者是运行设备出现故障时, 运行人员应及时汇报调度及相关领导, 然后先对异常或故障进行分析, 然后根据先后顺序要对异常或故障做出判断, 判断问题的主次要性, 再根据所判断的结果对设备进行隔离或修复。在对问题进行判断时, 主要根据后台机监控系统和继电保护装置的情况进行判断。在对设备进行检查时, 主要重点检查的是事故范围内的变电设备, 在检查的过程中, 还应注意的一点是:当变电设备出现重大问题时, 应该停止变电设备及相关设备的运行, 以免对运行人员及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以及对变电设备造成更大的损失。

1.3 异常及事故处理的注意事项

变电站设备发生异常或事故时, 必须确保站用变的安全运行, 为事故处理提供必要的保障。一旦变电站的站用变设备出现问题后, 就会出现失压的情况, 也就不能保证其他设备的用电。在严重的情况下, 变电站失去蓄电池供电, 当变电站站用电断电时, 在对变电设备进行检修时就会变得比较麻烦, 这就使得变电设备在设备出现问题后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恢复用电变电尤为重要。能在最短时间内恢复用电不仅能使运行人员对设备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 还能够避免更大的事故, 从而也就能减少一定的损失。[2]运行人员在进行异常事故处理时, 应该熟练的掌握其设备的运行状况和运行方式, 因为当事故过程中出现操作不当的情况时, 有可能会进一步导致设备和电网的破坏, 从而给整个电力系统造成更大的损失。

2 输电线路异常及故障处理

输电线路对于整个电力系统来说, 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 也就决定了输电线路的异常及故障是整个电力系统故障的重要原因。由于输电线路相对比较复杂, 出现的问题也会比较多, 因此输电线路异常及故障处理十分重要在输电线路跳闸之后, 运行人员应及时汇报调度, 运行人员应该检查后台机的动作报文, 保护装置动作的情况, 故障测距, 故障录波的情况, 将以上基本信息汇总后再次上报, 有利于输电班组开展相关的巡线工作, 同时必须到现场认真检查故障线路的可能的范围即从开关的CT到线路的出线侧。[3]如果在该范围内没有问题再检查跳闸的开关SF6气体压力是否正常、开关机构情况。如果跳闸的开关为电磁机构, 还应检查开关操作电源是否保持良好;如果是弹簧机构应检查弹簧储能是否正常;如果是液压机构应检查压力是否正常。如果检查上述无异常后, 根据调度命令是否可以强送, 或者将故障线路停电隔离处理。

3 主变低压侧异常及故障处理

主变低压侧异常及故障对于电网安全运行有着重要的威胁, 低压开关跳闸一般有母线故障、越级跳闸和开关误动这三种情况。而要具体情况则需要通过检查设备来进行分析判断。当主变低压侧过流保护动作, 可以通过检查保护动作情况和对设备的检查进行一个初步的判断。在检查保护时, 主变的保护和线路的保护都需要检查, 这样才能得出相对正确的结论。一般情况下, 只有主变低压侧过流保护动作。我们应排除主变低压侧开关误动和线路故障开关拒动这两种故障。当排除这两种故障后, 我们就应考虑到底是母线故障还是线路故障, 要想知道是哪种故障我们应对设备进行检查, 再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判断。在检查二次设备时, 运行人员要重点检查的是所有设备的保护压板是否有漏投的, 除此之外, 还要检查线路开关操作直流保险有没有熔断的。在运行人员检查一次设备时, 要重点检查的是站内的主变低压侧保护范围内的设备, 发现异常或故障后应及时汇报调度, 经调度令将故障点隔离, 做好相关安全措施后, 通知检修人员过来处理。

4 断路器异常及故障处理

断路器在整个电力系统中有着相对重要的作用, 它的作用在于能够实现对设备的控制及保护等功能, 主要体现在其能控制回路与保护、自动装置等之间相互联系。

4.1 断路器辅助触点转换异常现象

在操作断路器合闸时, 如果绿灯闪光红灯不亮或者红绿灯都熄灭则说明断路器辅助触点转换出现异常, 又或者是在操作分闸时, 出现红灯闪光、绿灯不亮或者是红绿灯都熄灭时也说明出现异常现象。

4.2 断路器辅助触点转换异常处理

当断路器辅助触点转换出现异常时, 首先要做的就是及时汇报调度, 查看后台监控系统的信号, 重点关注断路器变位的情况, 电流、有功是否正常, 必要时可以与调度监控中心核实, 然后到现场检查断路器的二次回路和机构, 在排查故障确实属于断路器辅助节点问题, 为避免开关的不正常的分合, 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并及时上报检修班组, 待停电后进行处理[4]。

4.3 断路器异常处理注意事项

关于断路器运行时, 发出控制回路断线信号,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 必须要根据后台机相关的信息和现场检查设备情况进行分析, 电源回路是否正常, 保护装置的二次回路是否正常, 开关机构储能是否正常, 开关SF6气体压力有无异常等。运行对发现的问题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后, 通知相关的检修继保人员进一步排查和处理, 想方设法将设备故障对电网其他设备的影响降至最低。

5 结束语

变电设备异常处理十分关键, 其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电力的整体运行效率。还能对整体的电力体系进行优化。在进行事故处理的过程中, 需要结合实际情况, 对其变电设备中的故障进行分析。并进行全面性的排除, 让变电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范贺明.变电设备检修试验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农村电气化, 2016 (06) .

[2]武凯, 金灿灿, 张姝丽.变电设备试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传播, 2014 (14) .

[3]赵武忠.试析变电设备运行与维护[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3 (18) .

事故报告与处理 篇3

一、为什么说生产经营单位是贯彻落实《条例》的重要主体?

在《条例》所明确的相关主体中,生产经营单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体。《条例》对生产经营单位及有关人员的义务和责任作为较为具体和明确的规定。《条例》共六章四十六条,其中与生产经营单位直接相关的内容就有第三条、第四条、第七条、第九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六条、第十九条、第二十六条、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第四十条等17条的规定。因此,抓好《条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是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定职责。

二、生产安全事故的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根据《条例》第三条规定。生产安全事故以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及直接经济损失划分为四个等级: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 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事故等级划分的补充性规定。《条例》还规定上述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三、《条例》对生产经营单位在事故报告方面规定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条例》对生产经营单位在事故报告方面的规定主要集中在第四条、第七条、第九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等的内容,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1、事故报告及补报的时限与程序。第九条规定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第十三条规定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2、事故报告的内容。第十二条规定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三)事故的简要经过;(四)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五)已经采取的措施;(六)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3、事故报告的要求。第四条规定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第七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对事故的报告……。四、《条例》对生产经营单位在事故应急处置方面有哪些规定?

《条例》对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方面的规定主要集中在第十四条、第十六条两条的内容。如第十四条规定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事故的处置中要注意保护现场。如第十六条规定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五、《条例》对生产经营单位在事故调查与处理方面是如何规定的?

《条例》对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安全事故调查与处理方面的规定主要集中在第七条、第十九条、第二十六条、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四条等条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配合、协助做好事故调查。如第七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对事故的……依法调查处理。第二十六条事故调查组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与事故有关的情况,并要求其提供相关文件、资料,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得擅离职守,并应当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2)组织事故调查。如第十九条规定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3)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并接受监督。生产经营单位按照事故调查报告提出的整改建议采取措施抓好落实,如第三十三条规定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应当接受工会和职工的监督。

(4)公布事故处理情况。第三十四条规定事故处理的情况由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有关部门、机构向社会公布,依法应当保密的除外。

六、《条例》对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有关人员不履行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有关规定要承担哪些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有关人员不履行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的有关规定,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主要体现在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第四十条等规定中。具体可以从两个层面看:

(一)以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及有关人员为主体承担的责任

有以下十五种情况之一的,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可能被处于以下处罚:

第三十五条规定的三种情况之一。即(一)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的;(二)迟报或者漏报事故的;(三)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的,处上一年年收入40%

至80%的罚款。

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六种情况之一的,即(一)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二)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三)转移、隐匿資金、财产,或者销毁有关证据、资料的;(四)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五)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六)事故发生后逃匿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上一年年收入60%至1 00%的罚款。

第三十八条规定的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事故发生的(即《安全生产法》第17条规定的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法定职责。主要有六条:①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②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③保证安全生产投入;④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⑤组织制定并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⑥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30%的罚款;(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40%的罚款;(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60%的罚款;(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80%的罚款。

第四十条规定的对事故发生单位负有事故责任的有关人员,依法暂停或者撤销其与安全生产有关的执业资格、岗位证书;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受到刑事处罚或者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5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此外,有上述情况,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以事故发生单位为主体承担的责任

与事故报告、调查处理有关的六种情况之一的。即第三十六条六种情况之一的(一)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二)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三)转移、隐匿资金、财产。或者销毁有关证据、资料的;(四)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五)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六)事故发生后逃匿的。对事故发生单位处1 OO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与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工作不落实导致事故发生的,第三十七条规定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1 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歉:(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2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条规定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由有关部门依法暂扣或者吊销其有关证照。

七、《条例》中有关规定所说的“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中的“负有责任”主要是指哪些情况?

“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中的“责任”,主要是指生产经营单位没有按照《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操作规程的规定。落实安全生产保障措施。从而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情况,主要包括以下情况:

1、未取得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及相关证照、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

2、没有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的。

3、没有建立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不落实的。

4、未按照有关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导致产生重大安全隐患的。

5、不按规定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安全管理人员的。

6、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危险物品从业单位及矿山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没有经过有关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相应安全的资格。

7、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不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或者未按规定审批、验收,擅自组织施工和生产的。

8、被依法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吊销证照、关闭的生产经营单位,继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

9、对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未采取有效措施的。

10、违章指挥,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的。

1 1、未按规定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允许从业人员上岗,致使违章作业的;特种作业人员没有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证书而上岗的。

12、制造、销售、使用国家明令淘汰或者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设施、设备、器材或者产品的。

13、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经营,拒不执行有关部门整改指令的。

1 4、拒绝执法人员进行现场检查或者在被检查时隐瞒事故隐患。不如实反映情况的。

1 5、生产经营单位没有按规定危险性较大的场所和设备上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的。

1 6、生产经营单位没按规定对生产安全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定期检测并确保正常运行的。

1 7、不按有关规定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制定应急措施及监控的。

18、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与员工宿舍的安全距离情况以及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出口通道情况。

1 9、生产经营单位对爆破、吊装与交叉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的落实情况。

20、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及监督使用不到位的。

2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日常管理不到位的。

22、对承包租赁的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的安全管理不到位的(没有专门签订安全管理协议,对安全进行统一协调管理的)。

23、生产经营单位应急救援预案制定、管理、演练及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及维护、保养情况。

24、不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或规程规定的其他情况。

事故报告与处理 篇4

黎故 管 理 制 度甜 甜 一

期 工 程 巴

工伤事故报告与处理制度

1、发生因工伤亡事故要遵照国务院《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和《安徽省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认真做好事故的报告、处理和统计。

2、伤亡事故发生后,要立即组织抢救伤员,保护好现场;立即按组织程序报告给公司。对重伤以上的事故,由公司立即报长丰县、工会及所在地的公安部门。

3、对发生的因工伤亡事故,任何部门或个人不能谎报、不报或拖报。

4、轻伤事故由分公司(项目部)成立事故调查组,提出事故调查处理报告,由公司批复结案。

5、重伤事故由公司成立事故调查组,提出事故调查处理报告,由长丰县安全站

6、一次重伤三人以上或者死亡事故,由长丰县安全站成立事故调查组,提出事故调查处理报告并结案。

事故报告与处理 篇5

网络教育《专题讲座》

------学习报告

所选专题 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的预防

与处理

学生姓名 _ 胡建峰 专 业 行政管理 年 级 2010年 学习中心 河南商丘奥鹏 报名编号 C***9000012 专题教师姓名 杨颖秀

(以上信息必须详细填写)

2012年 6 月 25日

学生伤害事故的预防主要应采取哪些措施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希望,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一代接班人。但是近年来,在我国部分地区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接连不断的发生,且整体呈上升均势,给众多的家庭带来了无比的痛苦,给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严重地危害了社会的稳定。而面对较为残酷和现实,我们如何保护未成年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避免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对各方造成的影响,也应引起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一、导致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的因素

1、管理制度不完善。在目前发生的多起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中,多因管理制度不完善,制度落实不到位等引起。虽然在我国现行的《民法通则》、《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管理办法》以及《教育法》等相关法律中,均有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及学生伤害事故应急的措施,但真正落实到位的却不多,以致发生事故后悔莫及。如:相关安全应急预案没有操作演练,导致事故发生时措手不及;又如有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工作责任心不强,不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特别是安全管理方面,对外来人员随意放行,则进校人员鱼目混珠,将对师生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还有个别学生逃学,任课老师或班主任没有及时的与家长联系,致使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与家长对孩子的监护脱节,造成学生受到伤害等。

2、学校教学设施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学校的教学设施设备的完好,是未成年学生在学习中安全的保障。而有的学校围墙倾斜存在倒塌的隐患、有的楼道过于窄小存在学生拥护践踏的隐患、有的楼房护栏过于低矮、室内外地砖过于光滑、门窗玻璃没有采取钢化处理、有水系而没有采取安全防护等等诸多教学设施、设备均存在安全隐患问题,这都将威胁着未成年学生的人身安全。

3、家庭管理与学校教育未能完美结合。在众多的未成年学生事故中除学校教育管理外,也存在家庭管理不周,对学生放纵自如等因素。因此,学校教育必须依靠家庭教育的支持与配合,家庭教育必须与学校教育协调一致。如:学校视实际情况可定期召开家长会,把安全教育当作一项重要的会议内容,学校应建立与家庭的互动制度,提醒家长时刻注意学生安全问题,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为未成年学生提供安全的学习环境。

二、预防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应采取的措施

1、完善未成年教育阶段各项管理制度。只有在政府层面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学校各部门、各责任人之间的安全工作职责,切实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做好安全知识的贯彻与宣传,使学生自身培养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基本的自我保护与救助,同时使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责任心更强,安全防范意识更高,有效的杜绝事故的发生。

2、学校定期排查设施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良好的教学设施设备是提供安全学习环境的前提条件。学校要定期检查学校校舍、教室门窗、课桌椅、消防器材、电路电器、体育器

材等设施设备,且保证学生的饮水、饮食卫生,防止食物中毒和预防各种疾病在校内传播流行等。发现学校设施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及时维修整改,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充分发挥家庭预防的特殊作用。家庭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源头,所以通过家长平时对未成年学生的沟通教育,灌输必要的安全知识和自救自护意识,履行监护职责,有效的避免减少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比率。同时,通过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安全防范知识宣传,建立与学校互相配合、共同监督的管控模式,强化对未成年学生的防护作用。

4、全社会都应加强预防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责任与使命感。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有些不单单是家庭问题或是学校问题,有些学生伤害事故不可能靠一个部门、按照一种方法来解决,而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在各级人民政府的组织领导下,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城市居委会、农村村委会等各方面共同参与,齐抓共管、各负其责,通过政治、经济、行政、法律、文化、教育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避免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

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篇6

事故报告及处置制度

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向跟班副队长、值班干部和调度室报告。报(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及事故现场情况等。(2)、事故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3)、事故发生的初步原因。

(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控制情况。事故分析处理制度:

1、事故分析处理要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落实防范措施不放过。

2、因忽视安全经营、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玩忽守职或者发现事故隐患、危险情况不采取有效措施、不积极处理以致造成事故的,对有关责任人和事故责任者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在事故发生后隐瞒不报、谎报、故意拖延不报、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或者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调查已及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将按照有关规定,对有关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对下列人员必须严肃处理:

(1)、对工作不负责人,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违反劳动纪律,造成事故的主要责任者。

(2)、对已列入整改项目部按期实施,又不采取应急措施而造成事故的主要责任者。

(3)、因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或经劝阻不听而造成事故的主要责任者。

(4)、因忽视劳动条件,消减保护措施而造成事故的主要责任者。(5)、因设备长期失修、带病运转,又不采取紧急措施而造成事故的主要责任者。

玉果区块垮塌复杂与事故预防处理 篇7

玉果油田位于新疆吐鲁番市煤窑沟——七泉湖一带, 海拔700-900m, 由南向北增高, 属于山前构造带。设计井深均在3400左右, 目的层位J2S。西域组地层成岩性、胶结性差, 地层易漏、垮塌;葡萄沟组地层以杂色细砾岩为主, 易塌易漏, 阻卡严重;齐古组灰褐色硬质泥岩水敏强、易剥落掉块。

2 玉果区块垮塌复杂与事故预防处理措施

井壁垮塌问题是钻井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普遍性问题, 尤其山前构造垮塌更为严重。为保证井下安全和完井作业的顺利进行, 建议采取预防为主的技术思路, 即在将进入易塌地层前100m提高钻井液密度并加入防塌剂抑制垮塌。

(1) 提高钻井液的密度使其足以有效平衡地层的坍塌应力。

(2) 强化封堵, 做到“快、强、低”, 即一钻开易塌地层快速封堵, 封堵能力强不易脱落, 大幅度降低渗透率, 渗透率为零最好。

现场钻井液技术防塌措施:

(1) 进入易塌地层100m前调整泥浆性能, 提高泥浆密度有效平衡地层坍塌应力。

(2) 泥浆中加入2~3%多元醇, 2~3%沥青类防塌剂快速封堵地层微裂缝, 阻止泥浆滤液进入地层。

(3) 对于易水化膨胀产生应力集中的地层, 可采用加入0.5%的防膨剂抑制泥岩水化膨胀, 避免发生应力集中。

(4) 用聚磺泥浆体系, 加入2~3%SMP-1、2~3%P S C提高泥浆的高温稳定性, 降低HTHP失水。HTHP失水≤12ml。

(5) 适当提高膨润土 (MBT) 含量, 加入水化好的优质膨润土浆, 使泥浆有足够的形成优质泥饼的能力。

(6) 易塌地层适当提高泥浆粘切, 确保有效携岩能力。泥浆粘切控制以F V65~80s、YP10~12Pa、Gel2~3/10~12Pa为宜, 适当高的粘切有利于降低泥浆对井壁的冲刷能力。

(7) 控制泥浆的p H值、p H值以8.5~9为宜, 过高的p H值加剧粘土矿物的水化膨胀。

(8) 工程措施:在易塌地层钻进过程中适当降低钻压, 控制钻速, 避免形成椭园型井眼。在易塌井段应尽量避免定点循环。

3 玉果区块垮塌复杂与事故预防现场措施

3.1 一开井段 (0-712米)

一开采用高含坂土浆体系。配方:淡水+0.3%Na2CO3+15%膨润土+HV-CMC0.2%;预水化24小时。本段性能控制:比重1.10g/cm3, 粘度150以上秒, 失水8ml。

一开井眼大, 环空返速低, 多为砾石、细砂、粉砂层, 保持粘度150S以上, 较高粘切, 60l/S的排量, 及时将钻屑带出井底, 粘切低时加入般土浆、Na OH、HV-CMC提高钻井液的粘度和切力, 钻井液中聚合物含量0.2%以上, 增强泥浆抑制性, 并提高钻井液粘度, 使泥浆有很好的悬浮性和携砂能力。用好四级固控, 振动筛使用80目筛布, 除砂器100%全效率工作, 清除泥浆中的有害固相, 控制泥浆中的含砂量。

3.2 二开井段 (700-3420m)

本段包括西域组-葡萄沟组、土谷鲁组、齐古组, 裸眼长, 有多套不同压力系数, 下部钻井液密度提高, 对上部井段的渗透加剧, 封堵造壁极具重要意义, 采用好的封堵材料, 优化泥饼质量是本开次的重点, 屏蔽贯穿全井段。

上部地层 (7 0 0-2 4 0 0 m) 采用聚合物钻井液体系, 基本配方:0.2%N a O H+0.4%K-P A M+1%+1%防塌剂+0.5%Na HPAN+0.3%CMC+0.2%SD-17W;钻至盐膏层段之前加入纯碱, 防止钻井液发生钙侵;井深较深时, 用0.3-0.4%K-P A M、0.3%Na HPAN配制胶液维护, 用0.2-0.3%CMC调整流变性, 逐步使钻井液中的大分子含量达到0.3%以上, 增强抑制、造壁能力。

钻进到泥岩段时重点以抑制、包被为主, 此井段地层易缩径, 保持钻井液中0.3%-0.4%大分子含量, 加入K-P A M, 增强泥浆的包被能力和抑制能力, 防止泥岩吸水膨胀、分散造浆;砂岩发育, 渗透性好, 易在砂岩段形成虚厚泥饼造成阻卡, 泥浆主要采用低粘、低切, 借助大排量加强对井壁的冲刷, 避免虚厚泥饼的形成, 同时加入LY-1、加强封堵改善泥饼质量;加入LF-1、NAHPAN、SPM-1中小分子降低失水, 调节泥浆流性。

下部 (2400-3420米) 采用聚磺钻井液体系。井深2400m转聚磺钻井液, 加入1%SMP、3%GLA、2%润滑剂, 2%PSC, 随着井温的升高, 加入1%PSC将失水降到5ml以内, 增强泥浆的抗温性, 改善泥饼质量。井深2950米定向钻进, 泥浆钻换乳化原油聚磺钻井液, 适当加入8%原油, 0.05%乳化剂, 1%润滑剂, 确保泥浆性能稳定, 润滑, 减少钻具在井壁的摩阻。

4 现场处理情况

井例:果9-12井复杂及处理情况:

2011年7月15日下钻至井深2595.00米, 单凡尔开泵顶通循环排量7L/S、立压7MPa, 开3凡尔循环, 排量32L/S, 泵压15M p a, 开泵正常后, 循环划眼过程中, 筛面返出大量砾石和泥质岩屑。

密度:1.35g/c m3, 粘度:135s失水:4.2 m l, 初/终:10/20, 泥饼:0.4m m, 含砂:0.3%, P H:9。复杂地层井段k1t g-J3q (2300-2900m) 。岩性为棕红色硬脆泥岩, 胶结性差, 地层应力释放最为严重, 带有周期性。在J3q层, 地层层段多, 含多种岩性, 灰色硬泥岩水敏强易剥落掉块, 长时间的侵泡, 井壁失稳垮塌, 造成井下复杂。

处理概况1、加药品:HV-CMC 0.2t、膨润土2t、SMP0.2t, 将粘度由67s提至135s。循环一周后, 筛面返出大量褐色泥岩掉块。处理泥浆后性能, 密度:1.35g/cm3、粘度:135s、失水:4.2ml、泥饼:0.4mm、含沙:0.2%。划眼过程中出现多次划过去提不起来的遇卡现象, 说明有大的砾石掉块在环空徘徊, 现有排量及钻井液粘切不足以将其携带出来, 采用井浆加HV-CMC、坂土、烧碱配置15M3高粘切稠浆 (粘度400S) 推举携带出大掉块后, 划眼得以正常。

今年吐哈项目在玉果区块共完成三口井:果7-5井;果9-12井;果9-43井。三口井的井径情况分别是 (表1) :

果7-5井没有引入聚合多元醇防塌剂, 只采用了沥青封堵类防塌, 其井径扩大率最大。后两口井增加了聚合醇防塌剂, 且加大了沥青类防塌剂的量, 其井径扩大率明显减小。

5 认识与建议

(1) 本区块属山前破碎带, 岩性胶结差, 多含砾石层, 地层周期性应力释放, 极易垮塌, 埋卡钻具。

(2) 进入易垮塌井段前, 提前加足各类防塌剂非常必要, 防塌, 防塌, 注重一个“防”字, 防塌剂不治塌。

(3) 钻井液应有较好的流型。保持钻井液粘度80-90s, 使钻井液处于平板型层流, 避免尖峰型层流与紊流, 减小对井壁的冲蚀, 有助于井壁稳定。

(4) 因地层水敏性强, 控制更小的虑失量, 能够减轻与延缓地层垮塌。

(5) 现有的沥青类防塌剂、超细钙等封堵的方法, 加聚合多元醇的浊点防塌机理, 有一定的效果, 但还不足以解决本区块的地层垮塌与井径扩大问题。

(6) 成本允许的情况下, 建议采用KCL高矿化度强抑制防塌体系以及高价金属离子聚合铝防塌剂, 但在本区块是否能有很好的效果还需要通过实践来验证。

参考文献

[1]聚合物有机硅防塌钻井液在花7-6X井的应用研究龚纯武长江大学学报:理工卷-2010年3期

[2]井壁稳定技术在胜利大王北油区深井钻井中的应用钟安福余广兴西部探矿工程-2010年11期

冲孔灌注桩基础事故的处理与分析 篇8

近年来我国城市快速发展使得可用城市土地越来越少,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使得原本不多的人均土地变得更少。为了缓解城市人口增加带来的人均土地减少,以及加快城市商业化进程的步伐,一方面扩大城市面积,将原有近郊开发,提高城市土地面积。另一方面积极进行老城区改造,通过高层建筑的建设将土地使用率提高。在进行高层建筑时冲孔灌注桩是高层建筑桩基工程中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桩型。高层建筑物,因其对地基和基础的承载能力和变形(竖向下沉及水平位移)的要求较高,大直径、深长或嵌岩灌注桩往往成为高层建筑地基处理的主选方案。

二、工程概况

该工程主楼20层,地下室一层,框架结构,基础为冲孔灌注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6000KN,桩径为1000~1200mm,本工程桩基采用冲孔灌注桩,基础持力层为中风化石灰岩,嵌岩按设计要求。

三、82#桩地质概况

82#地质地层情况:

0-1.5m:杂填土

1.5-17.6m:卵石

17.6-22.5m:含角砾粉质粘土

22.5-22.8m:中风化灰岩

22.8-23.1m:溶洞

23.1-29.0m:中风化灰岩

桩径1000mm,施工成孔深度24.4m,设计桩长18.35m,成孔时间从4月26日18:00-4月29日9:10,施工过程中没有遇到漏浆现象,冲孔过程正常,4月29日下放钢筋笼,并经过监理、业主等单位沉渣验收合格后,开始浇灌,浇灌砼过程中也无异常情况出现,充盈系数达到1.06。

四、桩基检测情况

根据检测单位数据显示, 82#承载力特征值为6000KN,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Q-S曲线呈陡降型,极限承载力为7200KN,只达到设计要求的60%,试验值不能满足设计承载力要求。因此对此桩进行钻芯,对82#桩钻芯检测结果如下:

0~1.15m为桩砼芯样,砼芯样连续、完整,表面光滑。

1.15~8.75m为桩砼芯样,砼芯样连续、完整,侧面局部见蜂窝、沟槽。

8.75~18.75m为为桩砼芯样,砼芯样连续、完整,表面光滑。

18.75~18.95 在此处突然漏水,掉钻0.2m。

18.95~19.85破碎灰岩,取出岩芯0.6m。

五、原因分析

该桩施工过程正常,没有漏浆现象,验孔完后即下钢筋笼,经监理验孔沉渣合格后,开始浇灌,这些工序也都在同一天内完成,无异常情况。从取芯情况来看,砼芯样比成孔检验时,深29cm,桩身除局部有蜂窝、沟槽外,非常完整,而持力层以下0.2m掉钻并伴有漏水现象,取出破碎灰岩芯样0.6m,综合以上情况,造成桩底缺陷原因初步分析有三种可能:1、桩身局部存在小缺陷。2、清孔时,桩底沉渣清理不干净。3、持力层为破碎灰岩或存在小溶洞。最后判定为持力层为破碎灰岩或存在小溶洞,导致承载力部未能满足设计要求。

六、桩底补强措施

桩底注浆是通过泵送水泥浆体经桩底向周围介质渗透、劈裂、充填、挤压、胶结,以提升桩底持力层及桩周地层介质的力学强度,以保证桩端及桩周承载力的高效发挥。因此,其技术关键在于如何将一定量的水泥浆体送达桩底,并使之留驻桩底周围不远的范围内。基于此制定本注浆方案。

注浆施工主要施工工艺为:取芯孔冲洗→下注浆管→下碎石及封口→压水试验→注浆

1、钻注浆孔(取芯孔)

钻注浆孔时,设备应保证水平且孔位置于桩心,钻进过程不断对钻机进行校证,以保证孔位居中及孔的垂直度。这样桩底注浆时浆液就会较均匀地扩散到桩底四周,以便达到预期注浆效果。因为孔位垂直与否直接影响到了注浆效果,若取芯孔垂直度偏移量太大,以致孔底偏出桩外,这样不仅无法判断成桩桩端持力层情况,且注浆时也无法保证注入需要注的部位。

2、了解成桩的基本情况及对桩取芯后的芯样分析情况

洗孔前应详细了解并熟悉成桩的施工原始记录(桩径、孔深、地层情况)及芯样分析情况,然后有选择地安装注浆管及采取相应的洗孔方案。埋设2~3根注浆管。

3、下注浆管

注浆管采用ND15焊接管,壁厚要求能绑牙即可。注浆管下端做成注浆花管,花管长度根据软弱厚度而定。但不少于50cm,且大于软弱层厚度0.2cm。花管成梅花型布置,孔间距为20cm,孔径为6~10mm,孔口毛刺要挫平。花管端部装堵头封闭,花管全长先用胶带缠紧密封,再用橡胶铅丝包裹扎牢。以免一次注浆时浆液串到另外注浆管内,使二次注浆时无法进行而影响到了注浆加固效果。注浆管下放后要用卷尺与钻孔深度重新校核,壁免因操作失误而放错。注浆管接头采用螺牙对接,注浆管下放后要向管内注满水。注浆管上端处露桩面0.3—0.5m,注浆管上端接头,并用堵头封堵,以备压水,注浆时接装闸阀。

4、下碎石及封口

碎石材料需挑选料径Ф10~20mm较均一的无粉末的碎石,抗压强度大于M30。使用前用水进行冲洗,直至泥皮等杂质清洗干净。然后回填至孔口。然后孔口位置用砼或破布进行封堵,确定牢固后即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5、压水试验

注浆前压水试验是桩底注浆一道重要工序,起到一般注浆工程的三个作用,即检查设备及系统的密封性与完好率、确定注浆初压、确定浆液起始浓度及浆材配方,调整注浆工艺参数,使注浆均匀有效。压水量一般控制在0.1~0.2m3以内。压水时间2~5分钟。均匀减少进水压力,以防止高压回流夹带杂质堵塞注浆孔。当注浆管内仍存在压力水时,不能打开球阀,以防水谢出伤人。

6、注浆

原则:以可注入为准,尽可能采用浓浆、低压慢注及间歇注浆,以利于定量水泥浆体留驻桩底有效范围内。为了提高桩端软弱层缝隙充填密实度,注浆根据埋设注浆管根数分多次进行,每根桩分2~3个循环注浆,每个循环注浆时间的间隔不得超过12小时。根据地质条件,一般情况下注浆工艺参数可按实情在如下范围内调控:

(1)压水压力:以压通为准,难以压通的注浆管,压水压力可提高到6MPa。

(2)注浆过程压力:以可注入为准,控制在5MPa以下。

(3) 浆液浓度(水灰比):1 ~0.6:1,先稀后濃。

(4) 每料水泥浆搅拌时间:1~3分钟。

(6) 注入量:1~2吨水泥。

(7) 水泥:使用42.5水泥,

(8) 注浆时间:间歇注浆,每次注浆时间2个小时左右,其中间歇时间大于等于实注时间。可灌性较差桩须小泵量连续灌注。

(9)注浆工艺参数的选择与使用,还应根据现场注浆过程中压力的变化,以及其他现象及时调整与控制,并非一成不变。

(10)注浆施工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措施

①出现桩周冒气、冒水泡或冒浆现象,应改用浓浆底压慢注,延长间歇时间。

②出现注浆压力上不了现象,应改注最浓浆液(水灰比0.5:1),并延长间歇时间。

③注浆过程压力较高时,应采用稀浆、高压,小泵量连续灌注。

7、注浆质量保证体系

1、严格按部颁标准——“注浆技术规程”设计、以及本方案要求实施注浆。

2、班组设兼职质检员,做好作业记录。从注浆管制作安装、压水疏通注浆通道、到实施注浆都要及时、如实记录。

3、严格执行注浆结束标准:

(1) 注浆流量逐步减少而注浆压力不断上升至6MPa以上;

(2) 注浆压力不断上升大于初压1~2MPa;

(3) 超过设计最大注入量的。

达到以上三者任一情况即可结束注浆。

七、注浆效果检测

1、在高压注浆完成28天后,对该桩再次进行抽芯检测,采用二次取芯验证,以判断该桩处理质量,检测钻孔避开注浆孔位,另行抽检一孔,取芯进入桩底5m灰岩。取注浆段芯样进行抗压试验,试件强度需大于17Mpa以上。

2、配制水泥浆时留下二组试件取样,28天强度需达到17Mpa以上。

八、桩端桩底注浆后检测结果

对该桩端注浆加固28天后重新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试验在12000KN荷载作用下,沉降量达到57.95mm,在各级荷载作用下Q-S曲线呈缓变型。按JGJ106-2003条款4.4.2,对应荷载即11539KN作为该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经过桩底后注浆,承载力提高了37.6%,说明在岩溶地区,注浆对桩基的承载力提高效果比较明显。

九、结束语

1、该工程地质报告与工程实际施工取样的岩土层分析的地质情况有所偏差,特别是没有探明桩底存在溶洞或小裂隙,致82#承载力没有符合设计院要求。因此,在岩溶地区,地质资料的准确性,对桩基的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工程质量的根本。

2、在工程地质复杂的情况下采用冲、钻孔灌注桩工艺,应当根据当地施工经验,做好常见问题的预防措施,就该工程来说,对于漏浆、塌孔、偏孔、卡锤等问题造成的成桩进度缓慢要在人力、物力等方面做好应急措施。

工伤事故报告处理制度 篇9

一、工伤事故报告制度:

1、伤亡事故是指职工在劳动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伤亡事故严重程度分:轻伤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一次事故死亡1-2人为重大伤亡事故,一次事故死3人以上为特大伤亡事故)。

2、轻伤事故要当天报施工班长、安全员和工地负责人,填写“伤亡事故月报表”,并附上医务部门诊断证明,月底上报公司。

3、重伤和死亡事故要24小时内速报公司及当地劳动安全监察部门、总工会和公安局。一般以安全专业部门对事故勘查为主,填写“重伤、死亡事故调查报告书”上报,月底还要填写“伤亡事故月报表”上报。

4、在伤亡事故发生后一个月内,如原负伤人员死亡或事故严重程度变动,工地应及时上报公司,企业应及时向主管部门、当地劳动部门、工会补报。

二、伤亡事故调查、分析制度:

企业应在发生事故之日起十五日内,对事故调查完毕,做出结论,特大事故,最迟不超过一个月。凡没有报告书者,不能结案。

1、事故调查分析主要包括:受伤部位、受伤性质、起因物、致害物、伤害方式、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直接原因、间接原因。

2、发生事故,除积极抢救伤员外,必须立即保护好事故现场,不得擅自变动现场的人证、物证、旁证材料。

3、工地要积极配合调查者进行事故勘查工作,并如实提供所有的调查资料。

4、事故原因的查证方法有(1)直观查证法:即比较简单的事故:(2)因果图示法;根据事故的因果关系,作出因果图,找出事故的各种原因(包括主要原因)。(3)技术分析法:主要进行事故现场的技术状态分杵。总之,事故原因的查证必须细致,并有确凿的证据。

5、事故的调查、分析、取证工作必须在安全专业部门直接参与下进行,死亡事故还须有当地公安部门参与。

三、伤亡事故处理制度

1、事故的性质分:责任一事故、自然事故或有意破坏。责任事故分:全部、主要、次要、1 一定责任四种。

2、事故责任一般按如下区分:

(1)

因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造成事故的,由本人负全部或主要责任。

(2)

对未参加施工三级安全教育,未经特殊工种培训考核取证而造成一事故的,应分别追究有关当事人责任。

(3)

对无安全施工措施和未进行明确安全技术交底而造成事故的,应分别追究施工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全部或主要责任。

(4)

对不执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不遵守安全生产规程、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指挥者未经培训取证上岗;在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有缺陷、隐患未解决的条件下,指挥工人冒险作业或发现违章作业不制止等违章指挥造成事故的,由施工负责人、有关领导或强迫命令者负全部或主要责任。

3、重大伤亡事故必须有关安全部门(或组成调查组,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才能逐一作出事故责任的判断,并明确直接责任者,领导责任者及主要责任人。

4、已投保建设工程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施工企业,在发生伤亡事故时,施工企业应及时通知保险公司并配合保险公司进行工矿企业勘察、理培等工作(须从发生保险事故之日起3日内通知保险公司)。

质量事故处理报告 篇10

一、事故经过

2013年6月,发货到山东青岛的一批600000万片的酒标产品,客户公司的SQE 反应,经过抽样检查,此批商品印刷上有严重问题,将标示中主要展示的一行英文字母打错,客户要求全部退货,并支付10000元的违约金。

二、事故原因

公司客服部接到通知后,迅速组织生产部、设计部、质量部、销售部临时召开会议,讨论事故原因及处理意见。2012年10月客户要求对原包装进行改版,设计部在12年11月底已经完成了改版制作,并交给了版房制版,生产部在13年2月完成了此批订单号为10020的产品生产,事后经过公司质量部检验已经入库。由于设计部设计员的粗心,误将产品宣传中的一行英文字母打错一个,而制版人员也没有发现,最后车间把这批订单已经生产完毕,质量部在现场抽检后最后入库检的时候也没有发现此问题,最后导致产品直接流向客户,造成公司重点损失。

三、事故责任处理

此次质量事故的发生,作为设计部门,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其主要原因是在工作中细节注意不够,设计员粗心大意,设计主管没有履行检查督导的作用,严重失职。质量部在抽检时也没有杜绝事情的发生,造成产品直接流向客户,造成公司经济损失和形象损坏,现就此次事故作出如下处理:

设计部设计员张三因个人粗心所致设计错误,负主要责任,要求写书面检查,在公司生产例会上报告,给予记大过处分,并罚款3000元。

设计主管李四工作管理失职,没有对产品设计做好督查,团队管理不善,给予记大过处分,并罚款3000元

质量部人员由于疏忽,抽检时没有发现错误,让事情发展进一步恶化,工作严重失职,给予现场质检员王五记小过处分,并罚款2000元,质量部经理管理不利,工作没有落实,给予记小过处分,并罚款2000元.生产部的制版员及车间员工在生产过程中,也没有及时发现产品问题,而造成产品向下一工站流出,给予制版员和车间主任各1000元处罚,本批次生产的产品不列入计件工资中。

三、整改措施

1、设计部、质量部、生产部认真对每个计划标准进行核对,并将其落实到实处。

2、设计部主管重新制定一份设计产品自检方案,并提交总经理审核。

3、质量部对部门员工进行再次岗位培训,加强抽检力度,生产部严格按工艺、样板的标准执行,并对每个环节与客户样板的标准进行核对。

4、将本批次不合格成品,放入不良品库,生产部安排做废品处理。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引以为戒,注意细节,按规定程序组织生产,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

行政人事部

事故报告与处理 篇11

【关键词】煤田地质;钻探工程;孔内事故

严格来说,钻探孔内事故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所以把影响正常钻进的因素都称作钻探孔内意外。其中最常出现的有卡钻、埋钻、烧钻、断钻、钻内有异物等。在进行钻探工作时会导致事故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由于地层复杂,钻探设备,人员操作水平,工作责任心等原因。因此我们必须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积极研究理论知识,群策群力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做好预防措施,将事故发生的机率降到最低,才能使钻探的效率升高,减少生产成本,处理好钻探工作。

1、孔内事故的起因

1.1地层条件复杂,设备和管材质量不符合要求

在产生岩石裂缝的过程中都会出现流沙、涌水、残食等情况,但在泥岩、土等塑性层却常发生缩径情况;若漏水层产生裂缝,则极易出现孔壁坍塌现象;而钢材质量不合格将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易产生孔内事故。

1.2钻进时没有选择合理的钻进参数

在进行钻进时,对某些参数没有计算合理,包括钻压、转速、泥浆泵量等参数的失误都会对钻进造成影响。以软石层的钻进施工为例。软石层是典型的松散、无胶结、颗粒大小不一的不稳定地层。在此类地层进行钻探时需要注意合理科学的选择钻进方法,采用先进钻进技术,要注意预防冲洗液漏失和孔壁坍塌带来的进尺速度和岩芯采取率降低。

1.3现场操作人员经验不足、技术不过硬、违章操作及不负责任

大多数孔内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人离不开关系,只要相关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负起责任、认真工作,许多事故完全是可以避免的。如钻具老化、钻进时的问题,可能是因为钻具较长时间不活动或是钻具接触了孔低,这时就会发生埋钻、卡钻、粘附钻的意外。若钻进不够稳定或是选用的泥浆质量不达标或者提钻时没有用泥浆灌孔,就会引起孔壁坍塌和掉块的现象,有时还会带来卡钻和埋钻事故。

2、孔内事故的预防

要严格防止孔内事故的出现就必须分析清事故产生的根源。通常情况下产生原因有两方面,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自然原因主要是钻孔过程中遇到的恶劣条件,人力不能改变,必须借助技术办法或者改变泥浆配比来提前做好预防措施。而人为因素形成的原因丰富,可以通过消灭各种会引发事故的因素来避免。因此孔内事故的预防措施大多是针对人为事故的。想要做好人为事故的预防措施,要从多方面入手,管理好钻探工作的工作流程,规范人员使用正确的方式严谨的进行操作。通过近年来的工作实践,已经有许多方法被归纳出来,效果突出,以下总结了几点:

(1)在钻进前确保钻具的可以正常使用,建立定期的、科学的钻具检查规定,尽可能做到“四检查”、“三不下”、“两准备”:“四检查”——并使检查工作在这四个阶段完成。四个阶段即开钻前、升降钻具时、准备钻具加尺时、孔内事故处理完成后;“三不下”——符合三个条件时不能进行钻进工作。三个条件即钻具外径的磨损过大、钻杆的丝扣区域不合格、钻具的弯曲度过大;“两准备”——做好备用钻具和上下班交接的准备。(2)在第四系的地层进行钻进时要特别注意泥浆的性质,要选用粘度和比重性都达到要求的泥浆;(3)一旦在钻进时发现泥浆过分粘稠,岩粉太多,或孔壁的泥皮过厚时,要及时加以处理。施工中要注意勤调,每次调配量要少,不能等到泥浆变质后才大肆调配处理;(4)施工时要注意观察孔内的泥浆和钻具的工作情况,出现钻具出水或泥浆上返量太小的情况,要在第一时间找出原因并处理;(5)如果孔内漏水较多,就要马上起钻并抢上钻具,并开始实施灌溉。

3、孔内事故的判断

3.1孔内意外发生前都会有一些特殊反应。例如正在钻进时无法进尺,转具的回转力突降,提拉力或称重质量过小等,都有可能发生断脱钻具。

3.2钻进工作中要密切注视钻机的工作状态,若回转的阻力增加、泥浆泵压力加强、泵量减少时要及时做出调整,否则容易引发埋钻、烧钻事故。

3.3在进行预先检查时没有检查好提引系统、各工种配合不当等情况的产生,都会在下钻过程中发生跑钻现象,最终使小口径中的钻具弯曲、大口径钻具出现多处断头等。

4、孔内事故的处理

一旦发生孔内事故,无论是否严重,事后都要对造成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事故处理的成败直接决定了钻孔是否成功,也会对施工的最终经济效益造成影响。同时,事故处理时要避免新事故发生,导致情况更加复杂难以处理。为了尽最大努力避免此类情况,以下几点要着重考虑。

4.1一旦孔内发生意外,则应在第一时间分析解决。还要将事故发生前的情况进行准确的还原,以更准确的确定事故原因。还要对孔钻的规格、数量、意外发生部位进行深度的记录,针对事故的具体情况,科学的进行处理研究,制定相关处理措施,将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严禁隐瞒事故真相。

4.2在解决孔内事故时,要在原始报班中记录有解决办法、步骤、措施、结果、处理中的问题、以及入孔打捞所使用的工具等,在交接班时交给下一班作为处理根据。

4.3解决孔内事故的过程中,一定要由机长、班长、熟练工人来完成,还要指派专人在操作现场开展指挥调度工作。

4.4升降机提拉孔内事故钻具开始前,必须对升降系统、钻塔天轮和各个螺丝的位置准确度进行严格的检查,以保证每个细节的质量。开始工作后工作人员要全部离开,尽快撤离至安全区域,操作期间切忌在升降机的操作把手上额外加把,以及强拉、硬顶、强行开动钻机以免造成二次事故加重损失。

4.5当孔内出现断、脱钻具的多头事故的时候,一般先进行活头的处理。如果情况尚不明确,就不能随便做出处理,必须等待情况清楚后再进行处理。

4.6在解决事故时要善于利用泥浆,还要用冲孔的方式防止孔壁被破坏。

5、结束语

以上对孔内事故的预防和事故后的处理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而作为一切施工的前提,安全第一是所有孔内事故的处理第一原则。相关施工单位要及时对钻塔和各塔上部件定期、及时的做好检查和维护工作,对孔内事故的成因进行科学分析后采用最佳方案进行处理。在批示的工作中要对事故打捞工具做好维护和保管,在用时才能顺利操作。

参考文献

[1]张永勤等.复杂地层钻进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探矿工程,2001(增刊).

[2]何杨等.浅谈钻探施工技术在复杂地层的应用[J].吉林地质,2008,4.

作者简介

上一篇:学长求职道路下一篇:3的倍数的特征听课评课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