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幸福是什么观后感(精选10篇)
今天,老师带着我们到五楼梯形教室去观看开学第一课——幸福是什么的视频后,使我真正懂得了幸福是要用自己的劳动换取的,这才是真正的幸福。
记得有一次,爸爸妈妈都不在,只有我一个人在家里。我在家里做完作业后觉得无聊。于是,我就去找邻居的朋友,他跟我是同年龄的。我们正愁着无聊,突然我发现他的爸爸妈妈也没在家,我就灵机一动:“对了!我们都是一个人在家,那么我们就来比赛做饭吧!”可是他听了傻了眼,皱着眉头说到:“我从小到大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呀,我哪会做饭啊?不行,不行。”“没事,慢慢来。我教你!”可他听了却说:“那还是算了吧!我等我爸爸妈妈回来我再吃吧。”他说完就冲下楼去玩了。其实我知道,他不愿意去努力学,我只好自己一个人去煮了。然后我就按照妈妈教我的步骤井然有序地煮。大约过了15分钟,我的饭就上桌了。吃完饭后,我就飞快地跑下楼去找他玩。到了楼下,我看见他玩的不是很自在,于是我就跑过去奇怪地问到:“你怎么了?”“我……我肚子饿。”他看着我吞吞吐吐地回答。“呵呵,我早想到你会饿的,所以我有多煮了你的一份。你到我家来吃吧!”我笑着说。“好吧!”他毫不犹豫地回答。“走吧!”话音刚落,他就牵起我的手三步并作两步地“飞”到了我家。我打了一碗饭给他吃,他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嘴里还不停地夸赞到:“好吃,好吃,真好吃啊!”我看着他的吃相及听了他的赞美心里美滋滋的……
通过观看了开学第一课——幸福是什么的视频后,以及经过我们现实的生活体验中让我真正体会到:幸福是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中央电视台昨开讲
2011《开学第一课》
昨天上午9点整,中央电视台第10套节目开讲2011《开学第一课》,本期主题是“幸福在哪里”,全国小朋友一起收看了这档大型公益节目。
《开学第一课》已连续举办4年,在每年的9月1日播出。2010年的主题是“我的梦,中国梦”,2009年的主题是“爱的教育,爱的成长”,2008年的主题是“让知识守护生命”。
过去,我们更多地接受成功的教育,对幸福教育很陌生,但现在,我们意识到,幸福真的应该是孩子们应该拥有的一种能力。今年“六一”节,胡锦涛总书记在一次讲话中说,让每一个中国孩子都拥有幸福的童年。
幸福的童年,多么珍贵,又多么难得。
而快乐的童年,是幸福一生的源泉。一个幸福的孩子在幸福中国既是主角也是重要的建设者。孩子的幸福是国家幸福的底线,更是国家幸福的追求。
嘉宾说幸福
在《开学第一课》上,成龙、杨利伟、邓亚萍、郎朗、于丹、张译、撒贝宁、王小丫、董卿等社会知名人士隆重向全社会首次发布《中国少年儿童幸福成长宣言》。
成龙通过自身的经历讲述了一条幸福宣言:“我要努力,付出的汗水越多,得到的幸福越多。”
邓亚萍的经历讲述幸福的另一条:“我要自信,相信并发现自己独特的价值。”
于丹深情讲述了孩子们的快乐健康成长比成绩更重要。“好的成长是快乐的,是健康的,从孩子的心灵到身体,都蓬蓬勃勃,而且充满自信的成长,比一个阶段性结果、标准答案式的成绩更重要!”
杨利伟总结出幸福需要奉献:“如果我们能够提供一点点帮助,我们一定会收获幸福和快乐。如果我们能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我们的祖国,为我们的人民贡献一分奉献,贡献一分爱心,提供一点点帮助,我们一定会生活在幸福中。”
李娜感悟到幸福来自于超越:“我要超越,只跟自己比,超越自己就是赢。”
儿童幸福成长12条
成长我要成长,快乐健康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乐观我要乐观,每天发现一件新的美好事情,学会对压力说没关系。
自信我要自信,相信并发现自己独特的价值。
超越我要超越,只跟自己比,超越自己就是赢。
感恩我要感恩,珍惜身边人、身边事,每天想三个值得感激的理由。
分享我要分享,就像生日蛋糕,和你一起分享的人越多,快乐越多。
宽容我要宽容,原谅别人的无心之过。
沟通我要沟通,把自己的心事说出来,也做别人的开心果。
关爱我要关爱,和长辈交朋友,和同伴交朋友,和动物交朋友,和自然交朋友。
赞美我要赞美,帮助别人发现优点,也通过别人发现自己的优点。
努力我要努力,付出的汗水越多,得到的幸福越多。
奉献我要奉献,帮助别人能让自己更快乐。(书香)
金华孩子说幸福
金华日报记者王 健邵佩玲实习生陈川乐
暑假我刚去过长江三峡,那里的游船很好玩,我觉得幸福就是在那样的船上住一年。———胡桐(宾虹小学二年级)
幸福就是妈妈对我很好很好,还有可以跟亲戚家的妹妹一起玩。———马欣怡(宾虹小学二年级)
幸福就是能够感受到爱与友谊。比如,妈妈给我一个吻,爸爸送我一张贺卡,跟同学一起玩等。
———陈丹玥(宾虹小学三年级)
老妈让我好好读书,我觉得读书好就是幸福。
———徐淳越(宾虹小学二年级)
幸福就是跟爸妈及同学一起出去玩。
———叶果(宾虹小学三年级)
幸福是每次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时的一种甜蜜滋味。中考体能测试中一项是游泳,练习时每趟都会有停顿,今天是第一次模拟考,我居然一口气游完了,我觉得这就是幸福!———徐慧莹(金华五中初三)
幸福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
———王菲菲(江南中学高三)
幸福就是有个不用做作业的长长假期。一开学,学校的、补习班的作业超多,睡觉和玩的时间都没了。
———刘子诚(三年级)
幸福是帮家长干活后得到他们的夸奖。
———高源(南苑小学四年级)
一家人快快乐乐地生活,这就是我眼中的幸福。
———薛向晴(婺城区民工子弟学校六年级)
幸福就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吃饭,他们会问我在学校发生的趣事,给我讲他们小时候的故事,有爸爸妈妈的孩子每天都是幸福的!———王伟(江滨小学三年级)
我眼中的幸福就是每天能吃到妈妈亲手做的饭菜。妈妈说注意安全之类的话,能感受到妈妈的苦心,这就是我的幸福。———于梦思(婺城区民工子弟学校六年级)
过生日是我最快乐的一天,也是我感觉最幸福的事。可是,爸爸妈妈每天忙于打工,很少给我过生日。能过一个快乐的生日是我梦寐以求的事。
———赵一曼(婺城区民工子弟学校六年级)
幸福其实很简单,只需要爸爸妈妈多抽一些时间陪陪我,我就心满意足了。
———韦永慧(婺城区民工子弟学校五年级)
幸福就是完成作业后的轻松;幸福就是被表扬时的快感;幸福就是过生日时的兴奋;幸福就是和同学玩时的开心。但是,最最幸福的,是父母、老师每天对我的关心!
———朱学谦(金师附小五年级)
幸福就是世界上没有硝烟,没有仇恨,全人类团结友爱。———陈星亦(金师附小五年级)
幸福就是当你出现危险,被救时的感受。
———杨德智(金师附小五年级)
幸福就是寒冷的时候,有一件温暖的大衣;幸福就是饥饿的时候,有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和一个鸡蛋;幸福就是母亲的怀抱;幸福就是受惊吓后几句温馨的问候。
———李斯琪(金师附小五年级)
幸福就是有一个温暖的家,每当遇到失败,家人的安慰很有用。———陈芷仪(金师附小五年级)
幸福就是与人和睦相处,把快乐给予他人。
———柯骅倍(金师附小五年级)
幸福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关心,能得到家人的温暖,还能自由活动,家长不管我们。
———周子钰(金师附小五年级)
幸福就是看书,因为看书能增长许多知识。
———胡铠麒(金师附小五年级)
幸福就是有一个完整的家,有一个爱自己的人;幸福就是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就是为国家作出贡献。
———王吕妍彤(金师附小五年级)
幸福就是有妈妈和老师的信任。
———郑子琦(金师附小五年级)
幸福就是劳动。———应栩靓(金师附小五年级)
幸福就是实现自己的梦想,还有就是国家强大,人民富裕。———倪梓林(金师附小五年级)
我最开心的时候就是过生日,有蛋糕吃,还有那么多人给我庆祝,收到好多礼物。—蒋奇哲(南苑小学四年级)
幸福就是自信,只有自己相信自己,才能得到属于我的幸福。———傅江南(傅村中学初二)
幸福就是每次做了错事被老师批评,妈妈不是先骂我,而是问我原因;幸福就是每次考试成绩出来,不但及格了,而且分数比想象中的高;幸福就是每次在我伤心难过的时候总有朋友在身边逗我开心。———陈宁(金华五中初三)
幸福就是帮助别人走出困境,走向幸福!
什么是美术作品
教学目标
1.了解审美观念、形式法则的产生和一般规律,以及美术作品的社会约定性。2.培养学生以审美的眼光去看待美术作品和日常生活的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
1.美的观念和形式法则是如何产生的? 2.美术作品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3.如何从生活中去发现美?
导 入
教学1.初步认识形式法则 观察思考
教材中的书法作品,但是教师对这个作品要做一定处理,使这个“永”字看起来是倾斜的,或者让学生在黑板上写这个字。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这些字美不美?为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分析一下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为什么我们看起来会觉得不舒服。
观看教材中“彩陶鲵鱼纹瓶”、“永”字、“羊”字的图片。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从重心、对称、平衡等形式美的角度寻找“彩陶鲵鱼纹瓶”、“永”字、“羊”字之间的联系。它们的美体现在哪里?
可以独立思考或者分小组讨论,并且将思考的内容在作业纸上写下来。
请一些同学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思考(内容无需重复,可以请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到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发现),教师对学生观察到的内容进行归纳。思考研究
教师提问:什么是美术作品?
总结:包含着形式美法则的物品都可以称为美术作品。
学生回答 讨论。
2.形式美的来源 展示 作品
彩陶和青铜器中的纹饰。
教师提问:这些纹饰为什么看起来比较美?它们是怎么来的?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且将内容写到纸上。
教师按照教材的内容分析上述问题,指出上述作品的纹饰之所以看起来比较美是因为它们是按照一定的形式规律创造出来的,而它们的灵感就是我们的祖先从自然万物的形象中获得的。观察与研究
3.从实用物品向美术作品的转换
展示 作品
教师展示一些作品,包括一幅绘画作品,一幅雕塑作品,一幅木版年画,教材中的“漆盒”,教材中的“民居院落一角”。
教师提问:这些物品哪一些可以被称之为“美术作品”?为什么?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对上述作品进行归类分析。比如绘画和雕塑是美术家为了审美的目的而创作的,这毫无疑问是美术作品。而木版年画、漆盒、民居院落也是按照形式美的法则制造出来的,在当时虽然普通,但是经过历史的积淀会逐步获得较高的价值。也可以结合“思考与交流”或“活动建议”来进行教学。思考4.美术鉴赏的意义
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所呈现的意义进行深入思考。
教师提问:看了上述作品,你认为美术鉴赏的意义有哪些?
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向全班发布讨论结果。
教师请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允许有反面意见,但教师要加以积极引导)
一张浪漫着天确实脸,泛着朴实的微笑,可是柔弱而疲倦的躯体,如同抵挡不住疾风的小苗,随时随地都是倒地。一个单是十几岁的女生,由于继母的偏瘫,用娇嫩的双肩包,挑动了家那么一个厚重的重担。一天为继母做200次脚底按摩、200个牵引带、240个平板支撑这几十个令人深感痛心的数据,乃至连家人都没法做到的事,她行吗?年仅十九岁的她,开朗、毫无怨言的她,用她柔弱的肩部,不妥协运势的坚持不懈出来了!整整的四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可能是一百多万次的循环了,但她依然如花朵般璀璨地笑着说:我每日都能看到妈妈,可好了!
我心中深处的那一块被打动了。在哪一瞬间,我懂得了,幸福就是积极的心态,追逐梦想的翅膀!
电视上有预报综艺节目的,有预报气温的,有预报的灾祸的为什么没有有预报幸福快乐的呢?幸福快乐,它躲在某一角落里、你背后,乃至你眼前。幸福是一个不定式,它或许不和每一个人的口感,但它始终是最合适每一个人的!
幸福快乐在关键点的一瞬间。是清晨妈妈充满爱的早饭,是天凉爸爸给你披的一件衣服,是同学们间一声简易的问好,是教师一句暖心的激励,是路人无意的协助
幸福是追求梦想的汗水。爱迪生的发明,坚信大伙儿对他不生疏,可是又有谁搞清楚他的努力呢?由于试验,他差点儿将好友对于自死,以便实验,他烧了一列火车,被乘务长抽了一巴掌,右耳耳朵失聪。以便发明电灯,他花了前前后后足足1000来天,十万数次的不成功,但他挺过来了!它用自身的毕生精力为大家产生了光辉!
幸福就是无私奉献并获得收益。花儿开的更鲜丽了,由于土壤给了它营养成分;麦子成熟了,应是农夫为他们留有了不辞辛劳的汗水;学生成绩更强了,由于教师给与了她们专业知识
幸福是太阳一样的溫暖,令人心身舒适;幸福是晨露一样的滋养,荡涤一切高低不平;幸福是轻风一样的无音,偷偷从你的发尾中逝过
幸福快乐到底为什么东西?
相信,幸福快乐=开朗+信心+痛楚
我总是体味着别人的幸福,而忘记了自己的幸福。 原来幸福可以很简单。 当我坐在明亮的教室,用心倾听老师讲课,享受着这美好的一切,我感受到了这就是幸福。 当妈妈带我去商场,给我买漂亮衣服,可爱的布娃娃,美味的零食等等时,我感受到了这就是幸福。
当我遇到了困难,爸爸妈妈耐心地为我讲解,帮我解决,我感受到了这就是幸福。 我身边有和我同龄的人,他们和我一样享受着父母疼爱的幸福,但我们身边也有一些留守儿童,却没有父母的关心和疼爱。
其中有一个就是我的表妹,她的爸妈常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总是把她和爷爷奶奶丢在家里。当她伤心时没有人安慰,当她遇到困难时没有人为她讲解,她总是孤零零的一个人,没有爸爸妈妈陪在身边。虽然她的物质生活是充实的,但是她的心灵是空虚的。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学校通知我们观看《开学第一课》。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幸福在哪里”。
课堂上成龙叔叔讲了两个娇生惯养的女孩,从什么都不会干到什么都干得很好的故事;邓亚萍阿姨讲了她成功的历程的故事;王老师是如何教同学们跳舞的故事……这些故事激励着我,有时候,还被感动的流泪。最让我感动的是有一位大姐姐照顾养母的故事。她四岁时爸爸妈妈都去世了,她寄养在养母家里,不幸的是在她8岁时养母生病瘫痪在床上,养父离家出走,从此她便承担起照顾养母的重担。她每天中午放学回家,她总是买市场上最便宜的菜,一路小跑回去给妈妈做饭,有时候,做饭晚了她都来不及吃,拿着冰馍一边吃着一边跑去学校。晚上放学回家,她扶着养母做仰卧起坐,给养母伸腿,并推着养母到外面透气,干完这些事情已经晚上九点,她才开始做作业。就连上大学她仍然带着妈妈租住在一个十平方的房子里。大姐姐说只要妈妈高兴就是她的幸福。
我觉得快乐就是幸福,阳光就是幸福。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相信自己。
在《红岩》片段中,江姐含热泪绣国旗的画面深深震撼了我。这个故事,来自原著作小说作者罗广斌和一些革命志士们,在得知了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他们怀着美好的心情和畅想,拆下红色被面,缝上黄纸星星,在狱中秘密制作一面“五星红旗”的故事。因为从未见过五星红旗的模样,他们只好按照想象,令一颗大星星居中,四颗小星星对称分布四方。他们制作的“不够标准”的国旗,却是革命先辈们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抛头颅、洒热血的最佳见证之一。
还有一个故事,在今年六一前夕,在给澳门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小朋友们的回信中写道:“希望同学们不辜负杜岚老校长的期望,传承好爱国爱澳优良传统,珍惜时光,刻苦学习,健康成长。”
信中提到的杜岚老校长,是一位“巾帼英雄”。她身在澳门,心系祖国,把一堂关于五星红旗的“爱国课”,从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一直上到她以101岁高龄辞世的爱国故事。节目现场,他们朗读了在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夕给写的信,表达了他们从杜岚校长的身上、从学习《品德与公民》、从驻澳部队抗击台风“天鸽”的行动中,逐渐理解了什么叫“祖**亲”,“祖**亲就像妈妈一样,在我们遇到困难时,她会张开温暖的怀抱关爱呵护我们,祖**亲就是我们的坚强依靠”…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妈妈颤抖的声音在我耳边细细地响起,我不大明白……
妈妈说《七子之歌》是闻一多先生写的,在澳门回归的时候作为主题曲,那个时候她跟我差不多大。那时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所以她和同学们的庆祝方式就是拿着五星红旗,在大街上大声地唱着七子之歌……听着,听着,我的眼角也湿润了。
最后,跟着《歌唱祖国》的歌曲,我看完了今天的开学第一课,董卿阿姨最后的话依然在我耳边响起:五星红旗是一抹最亮的红色,它是一种力量,守护着祖国的壮美山河;它是一种情怀,激励着奋斗的中华儿女,它早已融入我们的血脉,成为中华民族的生命的色彩,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
新学期的来临看了2011开学第一课读后感幸福后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些意志坚强残疾人了,2011开学第一课读后感:幸福。2011开学第一课读后感觉幸福坚持自己的梦想,开始学习用脚弹钢琴,经过艰苦的练习,终于弹出了优美的乐曲。这是正常人都不容易做到的事他却做到了,谁知道他背后付出了多少艰辛的汗水!刘伟叔叔就这样靠着坚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最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读后感《2011开学第一课读后感:幸福》。
有一个人在十多岁时不幸被雷电击中,失去了双手,可他去一直追求自己的梦想。他很爱游泳,虽然没有双手,但在他自己的努力之下,他还是能游得很快,他还参加了残疾人运动会。还有一个人,他也是被雷电击中后失去了双手,他非常喜欢弹钢琴,没有了双手,他用脚也一样弹出了优美的琴声。
我觉得他们真了不起,虽然他们身体残疾了,但他们的这种不放弃的精神却值得我们学习。
这是一群多么坚强的人啊,他们在一路上清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年近十岁的刘浩双目失明,但凭着自己的实力夺得了德国舒曼国际青少年钢琴大赛总决赛的第二名,取得这样的成绩,对于一个残疾人,付出的努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孟佩杰八岁时养母半身不遂,养父离家出走,孟佩杰就一边上学,一边照顾养母,十几年如一日。如果是我,这样的日子我感觉一天也过不了,但是,他们却说自己很幸福。撒贝宁老师告诉我们:幸福与金钱无关,只要一个人的内心充满快乐,充满阳光,他就是幸福的。盲孩子刘浩认为有机会学钢琴就是幸福,不幸的孟佩杰认为养母健健康康就是幸福,我问自己,我的幸福是什么呢?
我想快乐就是幸福。小狗有骨头啃,小猫有鱼吃,就是幸福,我的幸福就是每天和家人一起聊天、吃饭,就是妈妈的唠叨,爸爸的教诲,奶奶的疼爱,爷爷的秦腔小调。当我考一百分时,当老师夸奖我时,当吃到妈妈的可口小菜时,我是多么幸福啊!
我想奉献就是幸福。当我扶起摔倒的小朋友时,当我在车上给老人让座时,当我给迷路的人指路时,当我帮小弟弟解题时,那种让人满足的感觉就是幸福啊!
还有,自信、感恩、超越、分享……,幸福还有很多很多种。
今天下午的班队活动课,老师给我们看了一段视频,名字叫《开学第一课》――幸福是什么?有人说是爸爸妈妈买的一个玩具,有人说是爸爸妈妈买的一件新衣服,其实都不是。是爸爸妈妈为你做的一点一滴。比如发烧时给你端来一杯热水,疲劳时给你捶捶背。
在我们看的这个短片中,有一个男孩,他会弹钢琴,但有一点他跟别人不同,他是个盲人,但是他很喜欢弹钢琴。因为眼睛看不见,他妈妈带着他四处奔波,找了许多琴行都没有人要,最后,一所残疾人琴行收留了他。他看不见,所以他妈妈用针刺穿牛皮的方法做了一套盲谱。顿时我知道幸福是什么,就是爸爸妈妈给的爱,这就叫幸福。平时,我爸爸妈妈为我做的什么都觉得是理所应当的,可是今天我知道了,爸爸妈妈爱我才这样做。于是放学回家后,我给操劳家务的妈妈捶捶背,给下班的爸爸端杯水,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感恩和回报。
幸福可以传递给每一个人,就让每一个人都感觉幸福吧!
【第一课幸福是什么观后感】推荐阅读:
人的幸福是什么07-15
10《幸福是什么》 教案09-10
幸福到底是什么美文09-17
幸福是什么经典句子09-23
幸福是什么课堂反思11-13
你的幸福是什么12-05
幸福是什么教案设计12-10
幸福是什么的经典语录09-07
四年级作文幸福是什么09-20
幸福是什么--国旗下讲话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