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不能淫文言文与翻译

2024-07-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富贵不能淫文言文与翻译(共8篇)

富贵不能淫文言文与翻译 篇1

在平日的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你知道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富贵不能淫文言文与翻译,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原文翻译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作为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说:“这哪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你夫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把顺从当作准则,是妇女之道。(公孙衍、张仪在诸侯面前竟也像妇人一样!)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

原文注释

景春:与孟子同时代的人,纵横家。

公孙衍: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曾在秦国为相,又曾佩五国相印。

张仪: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秦惠王时为相,游说六国连横以服从秦国。

惧:害怕。

安居:安静。

熄:同“息”,平息,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

是:这,这个。

焉:怎么。

子:你。

未学:没有学。

之:“丈夫之冠也”及下文“女子之嫁也”中的“之”都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丈夫之冠: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冠: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古人二十岁既为加冠。

父命之:父亲给予训导;父亲开导他。命:教导、训诲。

母命之:母亲给予训导。

嫁:出嫁。

往:去,到。

戒:告诫。

女(rǔ):通“汝”,你。

必敬必戒;必:一定。敬:恭敬。戒:留神,当心,谨慎。

违:违背。

夫子:旧时称自己的丈夫。

以:把。

顺:顺从。

为:作为。

正:正理,及基本原则。

道:方法。

居天下之广居:第一个“居”:居住。第二个“居”居所,住宅。

广居、正位、大道:朱熹注释为: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

立:站,站立。

正:正大。

大道:光明的大道。

得:实现。

志:志向。

由:遵循。

独行其道:独:独自。行:这里是固守;坚持的意思。道:原则,行为准则。

淫:惑乱,迷惑。使动用法。

移:改变,动摇。使动用法。

富贵不能淫文言文与翻译 篇2

“贤大夫”是什么意思?高一语文4《教师教学用书》P117第三行这样翻译:赵王认为他是个贤能的大夫。我们认为不妥。

蔺相如出使秦国时是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即门客。在秦昭王送信提出以诚易璧的情况下,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而无果, “求人可使报秦者, 未得”之时, 经缪贤推举, 赵王召见了他。经过一番对答 (考察) , 赵王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出使秦国期间, 蔺相如凭着他的大智大勇, 最终完璧归赵, 出色地完成了使命。赵王在他归来之后, 拜他为上大夫, 为什么呢?因为他做到了大夫做不来的事, 表现出了大夫没有的才德, 亦即他的贤能超过了大夫, 所以要拜他为上大夫。这也表现了赵王唯才是举、任人为贤的可贵之处。

如果这种说法成立, 视“赵王以为贤大夫”为省略介词“于”的句子, 译为“赵王认为他的才德胜过了大夫”不是更符合语意吗?

二.“其可怪也欤”是惊叹奇怪吗?

韩愈《师说》第二段以对比方法反复论证“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之后, 点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君子不齿,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

《高一语文3》P55课下注释 (4) [欤]语气助词, 这里表示感叹, 相当于“啊”。《教师教学用书3》P10第115行:“其可怪也欤”是用惊诧语气作判断。又引季镇淮《〈师说〉鉴赏》P104第三段7行:“又有一种现象, ……这又证明了他们的智慧反而在他们所瞧不起的巫医等等之下, 这不是很奇怪吗?”《三维设计》则对译为“真是奇怪的事啊!”所有这些, 都是把这一现象当作怪现象处理的。我们认为对于这一现象的理解很有商榷的必要。

首先, 出现这种现象, 在作者看来是不足为奇的。因为三层对比论证的结论告诉我们:“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士大夫之族耻于相师, 其智不及不耻相师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这是必然的, 是毫不奇怪的。

其次, 从行文的逻辑来看, 段首亮明观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接着以对比的方式逐层加于论述, 抨击这种现象存在的不合理。 (1) 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兮之众人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 愚益愚。 (2) 于其子与于其身对比:爱其子, 择师而教, 于其身, 则耻师焉, 惑矣。 (3)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对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则群聚而笑之。尽管士大夫之族不齿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然而“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难道可怪吗?段末用反诘语气加以肯定, 更加强调观点的正确, 结论的确无疑。

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韩愈在此并非惊叹这种现象的可怪, 而是强调这种现象的不可避免。因此, “其可怪也欤!”直译为“难道可怪吗?”, “其”, 句中语气词, 表反问。“欤”, 疑问语气助词, 相当于“吗”。这样语意、语气诸方面就贯通了。

三.“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应怎样翻译?

这是贾谊《过秦论》的名言。语文3《教师教学用书》参考译文: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攻守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啊。 (P95) 《三维设计》P99对译为:“这是由于不施行仁义, 攻和守的形势就变了。”

这样的翻译不能令人满意。 (1) “仁义不施”与“攻守之势异也”的关系处理不合适。 (2) 未能揭示秦王朝速亡的真正原因。

纵观秦之历史, 不是自然地分为攻取敌国、统一天下和保守帝业、安定天下两种情势吗?怎么能是“因为不施行仁义而攻守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呢?即“仁义不施”与“攻守之势异也”并不是因果关系, 而是转折关系。处于“攻势”, 则积蓄力量, 深谋远虑, 取之以力;处于“守势”, 则应顺势应变, 施行仁义, 安民养民。贾谊指出秦统治者之所以速亡的原因, 正是不明时势异变, 一味以武力对付人民, “仁义不施”, 而绝不是“仁义不施”才使秦“攻守之势”发生了变化。

这一问题, 在语文3《教师教学用书》91页有相关论说, 引录于此, 供参考:

作者所谓“攻守之势异”, 指的是秦要统一全国, 自然要对山东诸侯采取攻势, 逐步消灭它们;而在统一全国之后要防止政权被颠覆, 就转入守势了。处于攻势“高诈力”, 处于守势“贵顺权”。“顺权”, 就是施行仁义以收拢民心。秦灭六国后依旧残酷地压迫人民, 不施仁义, 故而迅速灭亡。这是贾谊的基本观点。

据此, 如果将此句译为如下:

文言文翻译的技巧与对策 篇3

一、尽量领会试卷的考核意图

作为翻译的句子,都是命题人刻意挑选出来的,其中包含有若干个考查的点:关键的词语,活用的现象,特殊的句式等,通过对这些句子的翻译,进而考查考生对文意的把握。这些“点”就体现了考查的价值,如果在下笔之前,能够领会命题人的意图,对我们的翻译是很有帮助的。

[例题](2002年高考全国卷)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史记·李广列传》)

[解析]画线的句子比较短,从字面看,没有一个生僻的词语,可仍有一批考生就是不会翻译,许多考生是这样翻译的:“这是李将军说的吗?”其实,这道翻译题考查的就是一个特殊的句式——宾语前置,一个表推测的语气词“其”。正确的翻译是: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例题](2007年高考全国卷Ⅱ)重荣虽以契丹为言。反阴遣人与幽州节度使刘晞相结。契丹亦利晋多事,幸重荣之乱,期两敝之,欲因以窥中国,故不加怒于重荣。(《新五代史·安重荣传》)

[解析]画线的句子中,“利”“幸”“期”“敝”是关键词。其中,“利”是意动用法,“敝”是使动用法。命题意图非常明确。我们把这几个关键的词语翻译准确了,整个句子的意思也就翻译出来了。

二、熟练掌握翻译的一些原则方法

文言翻译一般遵循“信”“达”“雅”三字的原则。“信”就是忠实于原意,做到翻译准确;“达”就是通顺完整,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和规范;“雅”就是译文优美,是在“信”“达”基础上的更高要求。当然,就高考阅卷的实际情况而言,能做到“信”和“达”就够了,并不强调“雅”。翻译的方法有很多,无论哪种方法,都必须在过程与结果两个方面去下工夫。过程要注重词语的“对译”,结果要体现意思的完整、语句的通顺。

1“过程”注重词语的“对译”

任何一个句子,我们最初感受的是它的大意,但作为高考考查的翻译,只是把大意写出来还不够,因为阅卷时是遵循踩点给分的原则,大意的分数只占整个分数的小部分,如翻译一个句子总共是5分,大意一般是1~2分,关键的字词没有翻译出来,句式特点没有体现出来,都是要扣分的。所以,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把原文中的字词一一对应地翻译出来。我们要通过平时的训练,让对应翻译的做法逐渐形成作题时一种规范的意识,即使是再简单的句子也应该如此操作。

[例题](2004年高考湖北卷)凤阁舍人南和宋王景谓(张)说日:“名义至重,鬼神难欺。不可党邪陷正以求苟免。若获罪流窜,其荣多矣。若事有不测,王景当叩阁力争,与子同死……”(《资治通鉴·唐纪》)

[解析]对于画线的句子,有一考生是这样翻译的:不要巴结坏人诬陷好人达到苟且偷生的目的。把“邪”翻译成“坏人”。“正”翻译成“好人”,这是一种意译,大意不为错。但这样翻译不够准确,也有遗漏,“免”字就没有翻译出来。如果用对译法,这些问题就可以避免了:不(不)可(能够,可以)党(阿附)邪(邪恶)陷(诬陷)正(正直)以(来)求(求得)苟(苟且)免(免罪)。

2“结果”体现意思的完整、语句的通顺

一个句子用对译法翻译后还不算最后的完成,第二步还要对译文进行调整和补充,使之语句通顺,意思完整。如果有省略的内容,必要的要加以补充;颠倒的语序,要作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一些虚词所体现的语气或句子之间的关系,要在译文中体现出来。以上句为例,对译后的结果是:不可以阿附邪恶诬陷正直来求得苟且免罪。这里,“邪”“正”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是指“邪恶的人”“正直的人”,所以翻译时要补充完整——不可以阿附邪恶(的人)诬陷正直(的人)来求得苟且免罪。本句的“以”是表目的的连词,对译时,没有漏掉,但为了使句子特点(表目的关系)更明显,可以加上“用……手段”等词语。

[译文]不可以(用)阿附邪恶(的人)诬陷正直(的人)(的手段)来求得(自己)苟且免罪。

遵循这样的步骤,可以降低翻译的“难度”,避免翻译不准、意思不全等问题。

三、借助上下文进行合理的猜估

遇到不熟悉的词语我们不必惊慌,可以根据上下文来进行合理的猜估。一是语境推断法。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推断本句的意思。再根据本句的意思推断出该词的意思。二是语法推断法。就是利用文言文句式整齐的特点,如同义并列、前后对照等,进行合理的推断。

[例题]初,淮阳王舅张博从(京)房受学,以女妻房,房与相亲。博欲令王上书求入朝,得佐助房。因令房为淮阳王作求朝奏章。石显微司具知之,以房新近,未敢言。及房出守郡,显告房与张博通谋,诽谤政治,归恶天子,诖误诸侯王。(《资治通鉴》)

[解析]“诖误”一词是我们在课本中没有接触过的生词,如果要翻译加横线的句子,“诖误”绝对是一个得分点。凭借三个分句结构相同的特点和“诽谤”“归恶”两词意义相近的提示,断定“诖误”一词的意思同“诽谤”“归恶”两词的意思基本相同。画线句子的正确意思是“非议时政,诋毁皇上,还损坏诸侯(的名声)”。

四、有效利用课本熟悉的知识背景

乌鸦与蜀鸡文言文翻译 篇4

蜀鸡与乌鸦原文

豚泽之人养蜀鸡,有文而赤翁。有群雓周周鸣。忽晨风(鹞鹰一类的猛禽)过其上,鸡遽翼诸雓,晨风不得捕,去。已而有乌来,与雓同啄。鸡视之兄弟也。与之上下,甚驯。乌忽衔其雓飞去。鸡仰视怅然,似悔为其所卖也。

选自宋濂《燕书》

【注释】】⑴豚泽:地名。⑵雓:读音yú,小鸡。⑶晨风:鸟名,属鹞类。

【译文】

豚泽这个地方有一个人养了一只蜀地的鸡,身上有花纹而且头颈上的羽毛是红的,它鸣叫着,带领看护着一群雏鸟。忽然上方有一只鹰飞过,大鸡赶快用翅膀护着小鸟,鹰没办法抓到小鸡,就飞走了。过了一会,一只乌鸦过来,和那些小鸟一起啄食。小鸡们把它当成了兄弟,和它一起玩闹,它也表现得十分驯服。一会儿乌鸦衔着小鸟飞走。蜀鸡望着它十分惆怅,好像在后悔因为太轻信乌鸦,自己觉得像而被它出卖了。

【阅读提示】

祸患往往发生在疏忽之中。对待问题只要按事物发展的规律去办,不心存侥幸,认真对待就不会像“蜀鸡”一样后悔了。

【阅读训练】

1、试比较下列词语古今词义的异同。

①文 古义()今义()②翁 古义()今义()

③去 古义()今义()④翼古义()今义()

2、找出并翻译文中蜀鸡对待“晨风”和“乌鸦”不同态度的句子。

3、读了本则寓言后,你受到什么启发和教育?

参考答案:

1、①文:古义:花纹,文字 今义:文化,文科,文章②翁:古义:鸟类头颈上的羽毛今义:老者③去:古义:离开 今义:到…去④翼:古义:翅膀,用翼遮护,辅佐 今义:翅膀

2、对待晨风:蜀鸡急忙用自己的翅膀把小鸡都遮护起来。对待乌鸦:蜀鸡把把乌鸦当作兄弟一样对待,同它一起飞上跳下。

3、(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受到的启发

做事情时心存危机感,谨慎处理,往往能化险为夷;相反,如果掉以轻心,常常会引起祸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这个道理。

要警惕身边的坏人,注意识别,因为他们往往善于伪装要审视对视。

译文二

豚泽的人养蜀鸡,(这种鸡)身上有花纹并且脖颈上的毛呈赤色。有一群小鸡在四周叽叽叫着。忽然有一只鹞鹰从它们上空飞过,大鸡马上用翅膀护住小鸡,鹞鹰抓不到小鸡,离开了。后来有乌鸦过来,和小鸡一起啄食(草籽小虫)。大鸡看见它,把它当成兄弟。和它戏耍,很是温顺。乌鸦忽然衔了小鸡飞走了。大鸡懊恼地仰望着,好像后悔被它欺骗了。

注释

文:同“纹”花纹

翁:鸟类头颈上的羽毛

遽:立即

去:离开

翼:鸟类的翅膀,这里用作动词,用翅膀遮住的意思。

驯:驯良

怅然:失意的样子

卖:出卖,引申为欺骗。

豚泽:地名

雏:小鸡

晨风:鸟名,属鹞类

蜀鸡:大鸡,古代鸡的一种,原产于蜀地。

周周:同“啁啁”,小鸟叫的声音。

善:友好。

例解高考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与方法 篇5

由于今年分省命题的省份比较多,所以,考试内容上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尤其是文言文阅读能力测试。文言文考查已不再局限于从二十四史中取材。三分之一以上的试卷开始以古代书序、单篇散文、先秦典籍等作为考查文本,文言文阅读考查的取材较为多样化。今年17套试卷文言文试题的题型和赋分,可分为五种:一、4道单选题(12分)+1道翻译题(8~9分);二、3道单选题(9分)+1道翻译题(10分);三、4道单选题(12分)+1道断句题(2~4分)+l道翻译题(6~8分)(辽宁省、广东省、福建省);四、5道单选题(15分)+1道断句题(5分)(北京市);五、2道单选题(5分)+8道主观题(填空、简答、翻译,共24分)(上海市)。

xx年,广东、山东、宁夏、海南将实施高中课改后的首轮高考,文言文阅读能力测试或许会有一定的变化,但是多数省市在未来几年内,可能还将维持目前的格局。这种格局是新世纪以来文言文阅读测试研究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此,我们可以简单回顾一下:(1)1999年是一个分水岭,文言文阅读能力测试由8道题20分减为6道题18分,这种格局延续了3年;(2)xx年文言文阅读能力测试出现了5道选择题(15分)+1道翻译题(5分)的格局,延续了2年;(3)xx年文言文阅读能力测试(全国卷)又变为4道单选题(12分)+l道翻译题(8分);(4)xx年文言文阅读能力测试(全国卷)又变为3道单选题(9分)+l道翻译题(10分),xx年全国卷亦如此。

高考文言文阅读能力测试走过的路程使我想到十几年前教育部考试中心《大学入学考试与中学教学关系研究》课题组在报告中的一段话:这里还想着重说明的是,从1990年开始的最近十多年的全国高考试卷,文言文阅读均被安排在分卷编排的第1卷即“四选一”的选择题型中,这种状况是高考工作各个环节中诸多因素共同制约的结果。不过我们认为,随着今后情况不断的变化,这种编排方式未见得是长此以往而一成不变的,完全有可能在适宜的条件下改变选择题的题型而增大主观题的比重。因此,加强考生完成试题时直接表述的动手能力,应当是中学文言文阅读教学与训练中的一个不可懈怠的长期任务。这种命题思想已经应验在多套高考语文试卷中。

文言文测试中的主观题包括翻译,断句和简答,本文重点谈翻译。将文言文翻译为现代汉语,是检测考生是否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有效手段,它虽然侧重古汉语语言形式的考查,但由于同时也涉及内容,因而是高考文言文阅读中一种综合性的考查手段。

从考查的特点和目的出发,高考中的文言文翻译总是要求以直译为主,意译只能是一种次要的方式。这里说的直译,是指将原文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之中,包括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和所采用的表达方式。而意译,则是根据原文表达的基本意思进行翻译,不拘泥于字字句句的落实,甚至可以采用和原文差别较大的表达方式。高考固然要求考生能从宏观上整体把握文言材料的内容,但更要求考生能从微观上理解文言文字词句式等语言知识以及这些知识与现代汉语的差别。因此,各省市的文言文翻译试题都要求采用直译的方式,但遇到难以直译或直译后表达不出原文意蕴时,也可酌情采用意译。

高考文言文翻译也讲究的是信、达、雅。所谓信,指的是准确无误,忠于原文,不随意增删内容和改变风格;所谓达,指的是译文语句通顺,语意明确,行文规范;所谓雅,指的是文句流畅,鲜明生动,具有文采。对考生来说,信和达是主要的、基本的要求,雅是较高的要求。

目前高考中的文言文翻译多是从前面阅读材料中选几个句子进行翻译,因此翻译的第一个步骤就是通读文言阅读材料,并借助选择题的选项整体把握文意,为翻译局部的语句打好基础,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第二步,按照词序,逐词落实,进行一句句对译。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第三步,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要想在翻译时做到信、达、雅,还要掌握一些具体方法,这些方法可以概括为“留、补、换、删、调、贯”六个字。

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古代国名、朝代名、年号、人名、地名、官名、政区名,以及器物、度量,典章制度等专名之称。这些词均不必翻译,原样保留。

例如: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的北门的钥匙。

句中“人”“我”“北门”就可以保留不译。

补1.文言文中是单音节词,现代汉语已变成复音的要补成复音词。

如:奚足以语文事?——哪里够得上谈论文章的事情?(xx年湖南卷)

这里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不要误合单音词。例如上例中的“语文”,就不能当作现代汉语中“语文课”的“语文”,在例句中它是两个词,“语”是谈论,“文”是文章。

2.文言文中与今已有差距的简练说法,要参照文中语句的含义作适当的补充。

如:焚百家之言。

不宜把“言”译为“话”,而应译为“记载言论的著作”。

又如: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这里的“言”不是“说”,而应译为“用文字表述、记载”。

3.一些铺叙繁笔,可凝缩简述。

如:席卷天下、囊括四海、包举宇内、并吞八荒。

可缩译为;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page]

4.遇到文言中的省略之处,要按现代汉语的习惯补出省略的内容。

如:“圣王在上而民不冻不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力开其资财之道也。”(xx年安徽卷)

其中“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省略了主语“君王”,翻译时需补出来:“不是(君王)能亲自耕种使他们有饭吃,亲自织布使他们有衣穿”。

又如:“累有相示,别领收贮,然未一披。”(xx年上海卷)

这里有多处省略,翻译时宜补出来:(有人)屡次(把他的文章)给我看,(我)另外让(人)收藏起来,但(我)没有读过(这些文章)。

换文言中有不少用语,现代虽然还用,但已不是古代的意思,翻译时都应换用与之相应的现代说法。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译为地位低,见识浅),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译为旧事,前例)。

xx年全国卷中要求翻译这样的句子:“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在几个郡待过,遇见会引发贪欲的事,始终不改变自己的心性,妻子儿女挨饥受冻,如同极贫穷的人。)其中“妻子”译为“妻子和儿女”是一个重要的给分点。

对通假字,要按本意去翻译。

例如:因思余于书,诚不异伶于酒,正恐旋誓旋畔。(xx年江西卷)

这个句子的意思是:于是想到我对书(的痴迷),确实与刘伶对酒(的痴迷)没有什么区别,正担心刚刚发誓却又随即违背。句中“畔”就是一个通假字,通“叛”,这里译为“违背”。

删文言中有些虚词,现代汉语中已没有和它相当的词,或者没有必要译出,勉强翻译反而不顺,对这样的虚词就可以删去不译。例如句首的发语词、句中的语助词、在句中表顺接的一些连词,起补足音节或停顿的助词等虚词,均可略去不译。

调近年来高考文言文翻译十分重视古汉语特有句式及词类活用等知识的考查,翻译这些语言考查点时,都要按照现代汉语语法要求调整过来。

1.词类活用知识考查

(1)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xx年全国卷)

“欲”,要注意其处于“见”的宾语的位置上,活用为名词,译为“贪欲之事”。

(2)而其弊常丰缛而寡实。(xx年湖南卷)

但它的弊病常常(在)词藻华丽缺少实际内容。

寡实(寡,形容词用作动词,缺少;实,形容词用作名词,实际内容)

(3)夫食为民天,民非食而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xx年湖北卷)

吃饭是老百姓最大的事,老百姓没有吃的就无法生存了。三天不吃粮食,父亲和儿子就不能保全。

“粒”应该作动词解,为吃饭、吃粮食之意。

(4)光武难其守。(xx年天津卷)

光武认为防守河内很难。

难,意动用法,认为……很难。

(5)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xx年天津卷)

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

降,使动用法,让……投降。

2.古汉语特有句式的考查

(1)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xx年全国卷)

季布更加闻名的原因,是因为曹丘传播了它呀。

用“者……也”为标志的因果关系的判断句,这个句式特点要译出来。

(2)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xx年浙江卷)

我被小虫咬得难受,(你)赶快起来拿蜡烛来照照!

用“为……所”作标志的被动句,其他语言标志的以及无标志的被动句,在翻译时都要给予注意。

(3)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xx年全国卷)

从县令升任京城附近的大郡长官,近代从未有过这样的事。

“未之有”,宾语前置,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用法,依“未有之”的顺序来译。这是文言文高考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倒装句,还有一些其他的类型,复习时都要给予注意。

贯文言文翻译时,还会遇到一些修辞现象、委婉说法、用典用事,翻译时要灵活处理,以使译文明白、贯通。

(1)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阵之急。(xx年湖北卷)

在朝廷当官,不知道有战场上的危急。

“庙堂”在这里代指朝廷。《岳阳楼记》中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xx年四川卷)

我这个人不合礼义的俸禄,即使非常优厚我也不接受。

“万钟”,指高官厚禄,《鱼我所欲也》中有“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中学课本,《过秦论》)

如果硬译为“一个男子犯上作乱,七座庙都被毁坏了”,就与文意大相径庭。“一夫作难”是用典,译为陈涉起义即可;“七庙”是借代,代指整个秦王朝。

文言文翻译详解 篇6

做文言文题, 我们要遵循的原则是:字字落实, 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直译, 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 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 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 就必须字字落实, 对号入座。意译, 指在直译有困难的地方, 从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出发, 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 灵活处理原文的词语和句子结构。

直译的方法主要有扩充法、替换法、保留法、删略法、调整法、增补法等。翻译的步骤是:先解释词语, 再串联大意, 最后调整通畅。

一、领会文意

通过对文章的阅读, 了解文章写了哪些人、哪些事。叙事类要弄清中心人物、相关人物、大致事件、作者态度;说理类要弄清观点、材料;说明类要弄清说明的对象、角度、顺序等。

一般来说, 读文言文要将原文读三遍:略读, 了解大意, 把文章中出现的重难点句子做出标记;细读, 审题确定中心, 着手翻译句子, 定出基本句式;回读, 根据原文表达的内容, 联系上下文意, 确定翻译句子的最后答案。

二、掌握方法

(一) 扩充法

扩充法, 针对词语, 是文言文翻译的主要方法。文言文词语以单音节词居多数, 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居多数, 这就意味着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 主要工作就是运用“扩充法”, 一变成二, 将单音节词译为同义的双音节词。

具体分为以下三类:

1.在原来的单音节词后面或前面加一个辅助成分 (也叫前缀、后缀) 。如:“可以为师矣” (师:老师, 加前缀) , “止有剩骨” (骨:骨头, 加后缀) 。

2.在原来的单音节词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同义词或近义词, 合成一个双音节词 (原来的词作为语素之一) 。如:“解衣欲睡” (解开衣裳想要睡觉) , “峰回路转” (山势回环道路弯转) 。

3.换为另外一个词。如:“夏水襄陵” (夏天大水漫上山陵) , “素湍绿潭” (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 。

有两种情况需要同学们注意:

1.不要把文言文的两个单音节词误认为现代文的一个双音节词。如“其实味不同”中的“其实”是两个词, 如果误当现代文副词“其实” (实际上) 来理解, 就误读了。初中阶段常见的古今异义的双音节词大约几十个, 应该熟记, 如“妻子” (妻子和儿女) 、“地方” (土地方圆) 、“感激” (感动奋发) 、“交通” (交错相通) 、“可以” (可以凭借) 、“中间” (中间间杂) 、“作文” (写文章) 等。

2.不要把文言文的双音节词拆成单音节词来理解。文言文中也有小部分双音节词, 如联绵词、叠音词、音译词等。如《木兰诗》中“可汗大点兵”, “可汗”是个音译词, 指少数民族的首领, 解释为“可以流汗”, 那就贻笑大方了。

(二) 替换法

替换法, 也是针对词语, 是扩充法的补充办法。文言文的词语和现代汉语并不总是一一对应的, 有些词语, 文言文里常用, 但在现代汉语里已不用或不常用, 还有些词所表达的意思古今说法不一样。这就需要用替换法——用现代汉语中同义或近义的词替换文言文里的原词。

以人称为例。古文中, 第一人称代词, 有“吾、余、予”, 第二人称有“女 (汝) 、尔、若”, 第三人称有“之、其、彼”, 这些词语在现代汉语里大都“退休”了, 翻译的时候就应该相应地替换为“我、你、他”。

再如“死”。古代是阶级社会, 人是分等级的, 不同等级的人“死法”也不同。《礼记》说:“天子死曰崩, 诸侯死曰薨, 大夫死曰卒, 士曰不禄, 庶人曰死。”所以, 《出师表》里刘备的死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赵普》里赵普的死是“既薨”, 《人琴俱亡》里王子猷的死是“月余亦卒”, 《活板》里毕昇的死是“昇死”。我们今天不讲这些繁文缛节了, “崩、薨、卒、不禄”都不在日常语汇里出现了, 因此, 上面四个例句中的“死”都可以统一替换为“死”或者“去世”。

此外还有一些词, 如指百姓的“布衣” (臣本布衣, 躬耕于南阳) , 指景象的“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指眼睛的“目”, 指脚的“足”, 这些词语在现代汉语里都处于“半退休”状态, 只有在需要古雅表述的时候才用, 翻译的时候也应该作相应替换。

(三) 保留法

保留法, 针对词语, 是一种“无为而治”的翻译方法。文言里有两类词语在翻译的时候要原封不动照搬过来, 若强译硬译, 非但不好译, 反而是画蛇添足。这两类词语是:1.古今通用的词语, 如“天、地、山、水、人、马、牛、羊、红、黄、绿、蓝、大、小、多、少”等;2.古代的专有名词, 包括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年号、日期、官职名、典章制度的名称等。

前一种情况比较简单, 不再啰唆;后一种情况, 举两个例子简单说明一下。

《岳阳楼记》开头“庆历四年春,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其中的“庆历”是宋仁宗赵祯的年号, “滕子京”是人名, “巴陵郡”是地名, 这些都不必翻译, 照抄到译文中去就可以了。

再如《出师表》中“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一句, “侍中、侍郎”是官职名, “郭攸之、费祎、董允”是人名, 整句全盘不动, 直译即可。

此外, 还有两种特殊情况, 也请同学们注意一下。

一是拟声词。拟声词重在模拟声音, 古今变化不大。如《木兰诗》中“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溅溅”“啾啾”这两个词语现在还在用, 翻译时原封保留即可。当然, 如果古文里的拟声词比较冷僻, 跟我们今天的表达有较大出入, 保留的话令人费解, 那最好还是改一下。如《口技》中“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力拉”是拟声词, 但又不是一般的双音节拟声词常见的“AA”结构, 而且“力”“拉”二字都有实在意思, 容易让人误解为“用力拉”, 那就调换为我们习惯的表达“噼里啪啦”。

二是引用。古人为了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常常引用诗句、民谣、格言、谚语。如《三峡》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此处引用的民谣就原样保留, 如果硬译出来“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 猿猴鸣叫几声凄凉得令人泪满衣裳”, 反而失去了引诗所特有的韵味。

(四) 删略法

删略法, 针对词语, 主要是虚词。文言文的句首、句中、句尾有大量的虚词, 它们有时只起语法、语气作用, 没有实在意义。这些词语在原文中必不可少, 但现代文中已经不再使用, 也没有相应的词语来表示它。对于这类现代文中已不存在的虚词, 翻译时可删去不译。

举一个例子。《曹刿论战》中有一句“夫战, 勇气也”, 这里的“夫”是发语词, 没有实际含义, “也”是句尾语气词, 也没有实际含义, 翻译时都可以删去不译。整句译为:“打仗, 靠的是勇气。”

再以虚词“之”为例。“之”作为结构助词, 用在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的时候, 可删去不译, 《爱莲说》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之”就属于这种类型;“之”作为结构助词, “促成”宾语前置的时候, 删去不译, 《陋室铭》中“何陋之有”中的“之”就属于这种类型;“之”作为结构助词, 起补足音节作用的时候, 也删去不译, 《曹刿论战》中“公将鼓之”中的“之”就属于这种类型。

删去不译的虚词, 常见的还有“而”“哉”“焉”等。以“而”为例, 作为连词, 在具体的上下文中, 它可以分别表并列、承接、修饰、转折关系。除了作转折连词时, 需要明确地译为“却、但是”, 其余三种情况, 都可以略去不译。例句分别如“黑质而白章”“水落而石出者”“佣者笑而应曰”, 整句分别译为“黑色的底子白色的花纹”“水位下落石头显露”“被雇佣的同伴笑着回答说”, 只要译文把原句的意思表达清楚、完整了, 这些“而”都可以略去不译。

要提醒同学们的是, 删略法适合于不表示实在意思的虚词, 如果把表示实在意思的词语也删略了, 那就是漏译了。比如《捕蛇者说》最后一句“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这里的“夫”和“焉”可不是“空气泡”, 都有具体的意思, “夫”是代词, 译为“那些”, “焉”是代词, 译为“它, 指这篇文章”, 将这些不该删去的词语也忽略不译, 那就影响原文意思的表达了。

(五) 增补法

增补法, 针对句式, 主要是文言文里存在的大量省略句。文言文组词造句讲究凝练, 省略句子成分就成了家常便饭。从省略的方式说, 有承前省、蒙后省和对话省;从省略的内容说, 既可以省主语、谓语、宾语, 又可以省介词、中心词。从翻译的角度, 要让译句完整、通顺, 就应将文言文原句中没有而现代汉语中又不能省略的成分增补出来。

下面两种情形在初中课本里比较多见:

1.数词后面增加量词。古人不重视量词, 他们计数, 常常有数词无量词, 以至量词成为“弱势群体”, 很不发达, 而我们今天的现代文中, 量词成了“强势群体”, 特别丰富。因此, 我们翻译的时候, 要找出相应的量词补充进去。如《口技》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应译为“一 (张) 桌子、一 (把) 椅子、一 (把) 扇子、一 (块) 醒木罢了”。

2.补充省略的成分。文言文中常有主语、谓语、宾语的省略, 介词或介词宾语的省略等。翻译时, 只有把这些省略成分补充完整, 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

如《黔之驴》开头:“黔无驴, 有好事者船载 () 以入。 () 至则无可用, () 放之 () 山下。”这个句子共有四处省略, 依次为宾语、主语、主语、介词, 翻译时都需要补充出来。译为:“黔地没有驴子, 有位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装着 (驴子) 运了进来。 (那驴子) 运到以后却没有用处, (那人) 就把它放 (在) 山下。”

再如《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 再而衰, 三而竭”, 可译成:“ (第) 一 (次) 击鼓, 能振作 (士兵们) 的勇气; (第) 二 (次) 击鼓, (士兵们的勇气) 就衰减了; (第) 三 (次) 击鼓, (士兵们的勇气) 就竭尽了。”括号里的词语, 都是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增补的。

提醒同学们一个细节, 增补的成分或语句, 翻译时要加括号。

(六) 调整法

调整法, 针对句式, 主要是调整文言文里大量存在的倒装句。从现代文的语法角度看文言文, 它句子内部的顺序有一些“颠倒”, 如宾语放在动词前面, 谓语跑到主语前面。翻译这些“特殊”的句子, 如果仍按照原文的语序, 就容易使人费解, 读来别扭。所以, 我们就“自私”一点, “霸道”一下, 按照我们现代人表达的习惯, 对原文语序进行调整。

这些“特殊”的句子, 包括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1.主谓倒装。文言文中, 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文中一样, 一般放在主语之后, 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 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 就把谓语提到主语前面。如《愚公移山》中“甚矣, 汝之不惠”, 实际上是“汝之不惠甚矣”, 翻译的时候应该调整过来, 译为:“你的不聪明, 太厉害啦!” (考虑到表达的简明流畅, 一般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2.宾语前置。文言文中, 动词或介词的宾语, 一般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后, 但在一定条件下, 宾语也会前置。如《曹刿论战》中“何以战”, 翻译的时候应该先调整为“以何战”, 再译为:“凭借什么作战?”

3.定语后置。现代文一般为定语在前, 中心词在后, 而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中心词在前, 定语在后的情况。如《马说》中“马之千里者”, 翻译的时候应该调整为“千里之马者”, 译为“日行千里的马”。

4.介宾短语后置。在现代文中, 在动词前边的介词短语作状语, 在动词后边的作补语;而文言文中, 介词短语明明在动词的后边, 翻译的时候却必须作状语。如《醉翁亭记》中“负者歌于途”, 这里的介宾短语“于途”后置, 翻译时应调整到谓语“歌”之前。这句话可译为“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着歌”。

5.使动用法。如《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句中用了使动用法, “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应调整为“使其心志苦, 使其筋骨劳, 使其体肤饿”。

6.意动用法。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吾妻之美我者”, “美”是“以……为美”“认为……美”, 翻译的时候应调整为“吾妻以我为美”, 译为“我的妻子认为我美”。

(七) 意译法

意译, 是一种变通的、灵活的翻译方法, 是直译的补充。文言文里有些词语不好直接翻译, 或者直接翻译了非常别扭。这时就应在符合原文意思的前提下, 辅之以意译。意译属于“候补队员”, 在主力队员无法上阵的时候才能登场。具体而言, 下面两种情形意译才有用武之地。

1.直译不够准确。如《陈涉世家》中“今亡亦死, 举大计亦死”, “举大计”直译为“发动大事”, 结合上下文看, 这样无法准确地表达原意, 跟原文要表达的意思隔了一层, 那就稍微引申一点, 把意思挑明, 活译为“起义”。

2.直译令人费解。文言文常用一些修辞手段, 如比喻、借代、互文、并提等, 来表达更丰富、幽深、婉曲的内容和意蕴。如果直译, 不仅让人费解, 而且意蕴全失。比喻如《与朱元思书》中“鸢飞戾天者”, 直译为“老鹰飞到天上”;借代如《曹刿论战》中“肉食者”, 直译为“吃肉的人”;互文如《捕蛇者说》中“叫嚣乎东西, 隳突乎南北”, 直译为“在东西叫喊, 在南北骚扰”;并提如《三峡》中“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直译为“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 回旋清波倒映影子”。分析一下, 就发现直译的句子不合事理不近人情:飞到天上的老鹰怎么会“望峰息心”?曹刿为什么偏偏对吃肉的人有成见, 指斥他们目光短浅?那些差役为什么只在南北骚扰, 而不去东西骚扰?急流奔腾汹涌, 可以“回旋清波”, 但怎么能“倒映影子”?

富贵不能淫文言文与翻译 篇7

1.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地落实,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和原文一致。这一点,在高考阅卷中要求十分严格。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二者的关系是,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在训练的时候,要严格遵循“字字落实”的直译原则,翻译能力才能有所提高。

2.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可以总结为五个字:留,删,调,补,换。

(1)保留法。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人名、地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等。

例:(2007年全国卷Ⅱ)契丹亦利晋多事,幸重荣之乱,期两敝之。

译文:契丹也认为晋朝多事对自己有利,庆幸重荣作乱,希望晋朝廷与重荣同时受损。

解析:“契丹”、“晋”是国名,“重荣”是人名,翻译时保留不动。

(2)删削法。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译文时可删去,如发语词、谐调音节的助词、倒装句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取消句子独立性的词、有些表顺承的连词等。

例:(2006年安徽卷)圣王在上而民不冻不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力开其资财之道也。

译文:圣明的君王在位而百姓不受冻不挨饿的原因,不是君王能亲自耕种使他们有饭吃,亲自织布使他们有衣穿,而是能为他们开辟增加财富的途径。

解析:“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中的“而”表示承接关系,翻译时删去不译。

(3)调整法。由于语法的演变,有的句型表达方式古今有所不同,译文时,应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适当调整,如宾语前置、介宾短语后置、定语后置等。

例:(2007年江西卷)与其得罪于能陟我、能黜我之君王,不如忍怨于无若我何之百姓。

译文:与其从能够提升我、能够罢免我的君王(那里)获罪,不如在不能把我怎么样的百姓(那里)忍受怨恨。

解析:“与其得罪于能陟我、能黜我之君王”应调整为“与其于能陟我、能黜我之君王得罪”,“不如忍怨于无若我何之百姓”应调整为“不如于无若我何之百姓忍怨”。

(4)增补法。原句中有省略的地方,可根据句意补充,使译文显豁通顺。

例:(2007年湖北卷)门前植槐一株,枝叶扶疏,时作糜哺饿者于其下。

译文:家门前种有一棵槐树,枝叶繁茂,(善人公)时常在树下煮粥给饥民吃。

解析:“时作糜哺饿者于其下”承前省略了主语“善人公”,翻译时要补出。

⑤替换法。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居多,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居多,做完了上述四步准备工作后,就按照“字字落实”的原则,一一用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去替换古代汉语的单音节词。

例:(2007年海南、宁夏卷)逃未复者,官为为之;贫不能者,畀以财。

译文:逃亡没有回来的,官府替他们盖房;贫穷不能盖房的,给予他们钱财。

解析:只需要用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对应替换古代单音节词就可以了。

3.断句的方法。

(1)借助语气助词。

文言文往往通过语气助词来显示语气,一般可分为两类:一是句首语助词,如“夫”、“盖”、“今夫”、“若夫”等,这些词在朗读时稍加停顿即可,后边不加标点;二是句末语助词,如“者”、“也”、“矣”、“哉”、“乎”、“耳”、“耶”、“欤”等,其中“哉”常表感叹,后用感叹号,“耶”、“乎”、“焉”、“欤”经常表疑问,后用问号,“矣”、“耳”多表陈述句气,后边一般用句号,“也”、“者”多用作表停顿,后边可酌情使用逗号或句号。

例:(2006年北京卷)(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投赵。赵人乏食,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答案: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解析:画线句中“夫”、“也”、“矣”、“者”等都是些语气词,把握好了,断句也就有个十之八九了。

(2)找出对话标志。

文言文中一般都有“曰”、“云”字作为对话标志,其后可加冒号。对话的内容加引号,引号中句子的标点,则视文章和语气酌情而定。如:

例:(2007年北京卷)太宗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取材于《资治通鉴·唐纪八》)

答案:太宗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

解析:文段多次出现“曰”字样,“曰”字为对话标志,实际上把这段话给我们分了几个层次,为断句提供了依据。

二、综合练习

1.将下列短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孟子谓高子曰:“山径之蹊,间①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②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注]①间:经常。②为间:短时间,为时不久。

译文:

(2)唐震字景实,会稽人。少居乡,介然不苟交,有言其过者辄喜。既登第为小官,有权贵以牒荐之者,震内牒箧中,已而干政,震取牒还之,封题未启,其人大愧。

译文: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赵王封孟尝君以武城。孟尝君择舍人以为武城吏,而遣之曰:“鄙语岂不曰‘借车者驰之,借衣者被之’哉?”皆对曰:“有之。”孟尝君曰:“文①甚不取也夫所借衣车者非亲友则兄弟也夫驰亲友之车被兄弟之衣文以为不可。今赵王不知文不肖,而封之以武城,愿大夫之往也,毋伐树木,毋发屋室,訾然使赵王悟而知文也。谨使可全而归之。”

[注]①孟尝君,名田文。

(1)用斜线(/)给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文 甚 不 取 也 夫 所 借 衣 车 者 非 亲 友 则 兄 弟 也 夫 驰 亲 友 之 车 被 兄 弟 之 衣 文 以 为 不 可

(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今赵王不知文不肖,而封之以武城,愿大夫之往也,毋伐树木,毋发屋室,訾然使赵王悟而知文也。谨使可全而归之。

译文: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选自曹丕《典论·论文》)

(1)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

译文:

(2)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

译文: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请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所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孔子曰:“括①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受教。”(选自《孔子家语》)

[注] ①括:箭的末端。

(1)用斜线(/)给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吾 非 此 之 问 也 徒 请 以 子 之 所 能 而 加 之 以 所 学 问 岂 可 及 乎 ?

(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

译文:

②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

译文:

[参考答案]

1.(1)孟子对高子说:“山间的小道,人们经常从这里走,也就成了界限分明的路。如果有一段时间没人走,茅草就把它塞住了。现在茅草堵塞了你的心了。”(2)唐震字景实,会稽人。年轻时生活在乡里,为人耿直,不随便同人结交,有人指出他的过错就高兴。唐震考进士以后做了小官,有个权贵用文书推荐他,他把文书放入小箱子中,不久他参与政事,就取出文书还给那个权贵,文书的封条尚未打开,那人十分惭愧。

2.(1)文甚不取也/夫所借衣车者/非亲友//则兄弟也/夫驰亲友之车/被兄弟之衣/文以为不可。(“/”必须断,“//”可断可不断)(2)现在赵王不了解我无能,而把武城封给我。希望你们去后,不要砍伐树木,不要破坏房屋,谨慎从事,让赵王了解我善于治理。这样,我们才可以完全能管理好武城。

参考译文:赵王把武城封给孟尝君。孟尝君在他的门客中挑选了一些人去担任武城守吏,并对他们说:“俗语不是说‘借来的车子若使劲地跑,就容易损坏,借来的衣服披在外面,就容易沾灰尘’吗?”他们都说:“有这样的说法。”孟尝君说:“我可很不以为然。那借来的衣服和车子,若不是亲友的就是兄弟的,赶着亲友的车子使劲地跑,把兄弟的衣服披在外面,我认为不能这样做。现在赵王不了解我无能,而把武城封给我。希望你们去后,不要砍伐树木,不要破坏房屋,谨慎从事,让赵王了解我善于治理。这样,我们才可以完全能管理好武城。”

3.(1)古人把直径一尺的美玉看得轻,却把很短的时间看得很重,惧怕时间匆匆而过。(2)于是就(只顾)经营眼前的事务,而抛弃了名传千古的大事。

参考译文:文章是关系到治理国家的伟大功业,是可以流传后世而不朽的盛大事业。一个人的生命有到头的时候,荣誉和欢乐也只能在他在世时候享用,二者都终止于一定的期限,不像文章可以经久而不朽。所以古代的作者,把生命寄托在笔墨上,把心意留在文章作品中,就不必借史家的言辞,也不必托高官的权势,而声名自然能流传后世。所以西伯周文王被拘而写《易》,周公旦做朝中大官而制作《礼》,他们并不因处于困境而不努力,也不因处于顺境而更努力。这就是古人不看重一尺的玉璧而看重一寸的光阴,他们怕的是时间的白白过去。而多数人都不愿努力,贫穷的人则害怕饥寒之迫,富贵的人则沉湎于安逸之乐,于是只知经营眼前的事务,而放弃能流传千载的功业。太阳和月亮在天上流转移动,而人的身体状貌在地下日日衰老,忽然间就与万物一样变迁老死,这是有志之士痛心疾首的事啊!

4.(1)吾非此之问也/徒请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所学问/岂可及乎?(2)①南山上的竹子,用不着火烤(或“加工”)就是直的,砍下来用它(做箭),可以射穿犀牛皮(做的盔甲)②(假如把竹子)削出箭尾,插上羽毛,再装上箭头,还把它磨(得尖尖的),难道(或“那样”或“它”)射入得不是更深吗?

参考译文:子路去见孔子,孔子说:“你爱好什么?”子路回答说:“我爱好长箭。”孔子说:“我不是问这个。我只是说,凭你(现在)所具有的才能,假如加上勤学好问,难道(谁)能赶得上你吗?”子路说:“南山上的竹子,用不着火烤(或“加工”)就是直的,砍下来用它(做箭),可以射穿犀牛皮(做的盔甲)。(由此看来,要什么学问?)”孔子说:“(假如把竹子)削出箭尾,插上羽毛,再装上箭头,还把它磨(得尖尖的),难道(或“那样”或“它”)射入得不是更深吗?”子路(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拜了又拜,说:“(我)诚恳地接受(您的)教育。”

文言散文的标点与翻译 篇8

第一节 文言散文的标点

古代的文献典籍是不加标点的,读书的人自己先断句,然后在该停顿的地方打个记号。不加标点的文献典籍,一般叫白文。在一句话结束的地方,做个圆圈,叫“句”;在一句话没有结束但要停顿的地方打个亅(钩),或点个丶(读zhù),叫钩识,或“读”(dòu)。“读”就是暂时停顿一下的意思,从意义上来讲就是逗。句和读合起来便叫句读。元代黄公绍编篡、熊忠举要的《古今韵会举要》说:“凡经书成文语绝处,谓之句;语未绝而点分之,以便诵咏,谓之读。”

古代人很早就重视断句的训练,认为正确断句是读书的基本要求。《礼记·学记》云:“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郑玄注:“离经,断句绝也;辨志,谓别其心意所趋向也。”唐孔引达疏曰:“离经,谓离析经理,使章句断绝也。”韩愈在《师说》中也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这是说,训练学生正确断句,是老师传授知识的一项基本内容。1982年9月在陕西礼泉县药王洞乡南晏村出土的一件两诏秦椭量,容器外底刻的秦二世诏第一行“疾”字右下,第二行“焉”字右下,第三行“帝”字右下,第五行“德”字右下,都刻有L形符号,当是古代的标点,即钩识。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最早使用标点符号的实物见证。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就已有关于句读的解说。例如:

丶:有所绝而识之也。(卷五下)亅:钩逆者谓之亅。象形。(卷十二下)レ:钩识也,从反亅。(卷十二下)根据《说文》的解释,这几个符号,其实就是当时的人读书时所做的记号,并不是真正的文字。许慎把它们作为文字来解释,这是欠妥的。此外,古人在给古书作注解时,也常常会涉及到断句,也即标点的问题,例如:

*且列国有凶,称孤礼也。言惧而名礼,其庶乎? 《左传?庄公十一年》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云:“言惧而名礼,绝句。或以名绝句者,非。”这是说,这句话应该在“名礼”之后断句,而不应该在“名”之后断句。“绝句”,就是此处该断句的意思。*(重耳)及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裸。《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云:“闻其骈胁,绝句。欲观,如字,绝句一读至„裸‟字绝句。”有时,古人在给古书作注解时,并不用相关术语表明断句。例如:

*如是百姓劫则致畏,嬴则敖上,执拘则最,得间则散,敌中则夺。《荀子?彊国》

清王先谦《荀子集解》指出:卢文弨曰:俗本“上”字在下句首,今从宋本移正。《外传》亦同。又如: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曲礼上》

东汉郑玄注:“四者漫游之道,桀纣所以自祸。”四者之祸,即指长、从(读如纵)、满、极,故应在这四个字后面断句。

此外,古人给古书作注解时,一般总是在该断句的地方。例如: *子曰:“诗三百,(孔曰:篇之大数。)一言以蔽之,(包曰:蔽,犹当也。)曰:思无邪。(包曰:归于正。)子曰:道之以政,(孔曰:政,谓法教。)齐之以刑,(马曰:齐整之以刑罚。)民免而无耻。(孔曰:免,苟免。)道之以德,(包曰:德,谓道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格,正也。)《论语?为政》 *诸侯之于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陈澔注:比年,每岁也。小聘使大夫,大聘使卿,朝则君亲行。比音畀。)天子五年一巡守。(《舜典》曰:“五载一巡守”;《周官?大行人》曰:“十有二岁,王巡守殷国”;《孟子》曰:“巡守者,巡所守也。”守,去声。)陈澔注:《礼记集说?王制》(括号里的)注文总是在该断句的地方的,这在古书注解中已经是一种固定的做法。因此,我们阅读古书,看到有注解的地方,就知道那里该断句。但是古人不是每句话都加注解的,有些在古人看来比较浅显的词语或句子就不一定加注解了,这就要靠我们自己来断句。

宋代人刻书,开始加句读了。岳珂《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云:“监蜀诸本皆无句读,惟建监本始仿馆阁校书式从旁加圈点。开卷了然,于学者为便,然亦但句读经文而已。惟蜀中字本与兴国本并点注文,益为周尽。”其加句读的方法,毛晃《增韵》说:“今秘省校书式,凡句绝则点于字之旁,读分则微点于字之中间。”如《礼记?大学》:“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逗号代表读分之微点于字中者。民国期间,在新式标点产生以前,出书一般是在该停顿的地方点一个点,或圈个圆圈。例如教材中所举的例子。(见下文)

断句不正确,说明对文章中某些句子或某些语词还没有理解。正确的断句,需要读者掌握一定的词语、语法、音韵以及要有比较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大抵说来,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字句必须能讲通

在对文言散文标点之前,应反复多读几遍,做到真正理解古人的意思和具体语词的意义之后,再进行标点。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遍数读多了,其意义自然就理解了。这样,再进行标点就可靠得多了。当然也有标错的。例如:

*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相与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曹植《与杨修书》在第一句的意思是“现在把我年少时写的辞赋一篇送给你”,其中的“往”是送去的意思;下一句里的“相与”,是相给的意思;而“夫”在文言文里一般是发语词,表示要发表议论,或提起下文。原来的标点法,表明没有读懂原文,字句讲不通。正确标点应该是:

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相与。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又如:

*周有泉府之官,收不售与欲得,即《易》所谓‚理财正辞,禁民为非‛者也。《资治通鉴》卷三十七在这一句里,“不售”指老百姓卖不掉的东西,可由官府负责收购暂为保管起来;“欲得”指老百姓想要得到的东西,这是不能收购的,应由官府给予之。所以,“与”是给予的意思。原文没有读懂“与”的动词义,把它当成连词来理解了,结果标点有误。正确的标点应该是:收不售,与欲得。

*其春,公孙卿言见神人东莱山,若云:‚欲见天子‛。天子于是幸绛氏城,拜卿为中大夫。遂至东莱,宿,留之数日,毋所见,见大人迹云。《汉书?郊祀志》 句中的“宿”,标点者误以为止宿之义,其实“宿留”是一个词,为汉人常语。《汉书?五行志》:“其(飞雉)宿留告晓人,具备深切。”又《李寻传》:“唯弃须臾之间,宿留瞽言。”唐颜师古均注云:“宿,音先就反;留,音力救反。”《后汉书?韦彪传》:“子其宿留乎?”李贤注:“宿留,待也。宿,音秀,留,音力救反。”可见“宿留”是叠韵连语,不应分开读。

二、内容必须符合情理

标点后的句子,意思如果不合情理,或与上下文的意思相违背,那就有错误了。例如: *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资治通鉴》卷

一百四十六按照这种标点法,则战败的士兵争着投水是为了死,这不近情理。争投水是为了逃命,而不是为了死。所以,在“争投水”之后应加逗号:“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 *綦毋张丧车,从韩厥曰:‚请寓乘,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左传?成公二年》

綦毋张丧车以后,想搭乘韩厥的战车,故曰“请寓乘”。但是,把“从左右”也括在里边,成为綦毋张对韩厥讲的话,意思就不好理解了。要么站在左边,要么站在右边,怎么能从左右呢?所以应把“从左右”移到括号外边,这样,下文的“皆肘之”也才有着落。

*太祖在江州,遣诸将陈德华、高费聚等分三路兵往援,皆不利。《明通鉴》

按照上面的标点,陈德华、高费聚只有两个人,与下文的分三路兵不相应。查《明史》卷一三O、一三一,应当是陈德、华高、费聚三个人,都是早年随朱元璋起兵的名将。这样的标点与原意和史实都不合,应改为“陈德、华高、费聚等分三路兵往援,皆不利。”

三、必须符合古代语法和音韵

标点的文言散文,必须符合古代的语法及虚词的用法;如果是韵文,在押韵的地方还必须符合古代的音韵。例如:

*建一宫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夫。唯善,故能举其类。《左传?襄公三年》

在古代汉语里,的确有“也夫”连用的例子,如《论语?宪问》:“莫我知也夫!”这种用法是表示感叹的,但本句的情况不是这样,本句是陈述一个道理。且“夫唯”在古代汉语里也经常连用,在句首,表示要发表议论,本句正是用在陈述句句首的。所以应改为: 建一宫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夫唯善,故能举其类。

*侨闻为国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难,无礼以定其位之患。《左传?昭公十六年》

这是唐孔颖达给《左传》作疏时引东汉服虔的断句。“字小之难”不成句,故此句断句误。孔颖达疏曰:“侨闻为国家者,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难,事大国养小国不为难也,无礼以定其位,是国之大患。”且本句前之“不能事大字小之难”,与后句“无礼以定其位之患”结构完全相同,都是宾语前置,只是在宾语与动词之间用一个“之”来复指。全句意思是:治理国家并非难在不能事大字小,而是担心无礼以定其位。所以应把“大”字后边的逗号去掉。

*古今英才贵位,其所生往往出自卑贱非第,无损于其子之贤,而愈形其母之贵。金埴《不下带编》卷三原标点者把“非第”看成“不是高贵的门第”,与“卑贱”并列起来。其实“非第”是两个副词连用,相当于“不仅”,与下句表示递进意的“而愈”相呼应。所以此句应断为:

古今英才贵位,其所生往往出自卑贱,非第无损于其子之贤,而愈形其母之贵。又如:

*间者,月数以春夏与日同道,过轩辕上后受气,入太微帝廷扬光辉,犯上将近臣,列星皆失色,厌厌如灭,此为母后与政乱朝,阴阳俱伤,两不相便。外臣不知朝事,窃信天文即如此,近臣已不足杖矣。《汉书? 两夏侯京翼李传》

这是李寻以星占为根据劝哀帝退近臣、求贤良的一段话。句中的“外臣”是李寻自称,“窃”是自谦之辞,后边不应有表示决断语气的副词“即”,致使“窃信天文即如此”句意不清。其实,本句中的“即”是表假设语气的连词,意为若如此的话,就……。就是说,“即”应连下读,而不应连上读。此句当为:外臣不知朝事,窃信天文,即如此,近臣已不足杖矣。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史记?项羽本纪》

此句言项羽率士卒破釜沉舟,以示拼死一战的决心。所示者是决心,而不是必死,故知当在“心”字下断句。为: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刲(kuì,割)羊无血。《易?归妹》

古代如此断句,误。清人武亿说:“此„筐‟、„羊‟一韵,„实‟、„血‟一韵,亦隔句用韵法。”筐、羊同属阳部,实、血同属质部,隔句押韵,即交韵。上六,是卦名。此句应断为: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又如:

*卫侯贞卜。其繇曰。如鱼竀尾。衡流而方羊裔焉。大国灭之。将亡。阖门塞窦。乃自后踰。《左传?哀公十七年》晋杜预在“衡流而方羊裔焉”句下注曰:“衡流方羊不能自安裔水边,言卫侯将若此鱼。”刘炫以为“卜繇之辞文句相韵,以„裔焉‟二字宜向下读之。”孔颖达疏曰:“诗之为体,文皆韵句,其语助之词皆在韵句之下”;“此之„方羊‟与下句„将亡‟自相为韵,„裔焉‟二字为助句之辞”;“且繇辞之例,未必皆韵。此云„阖门塞窦,乃自后逾‟,不与„将亡‟为韵。是或韵或不韵,理无定准。”顾炎武《杜解补正》指出:“当以„裔焉大国‟为句。言其边于大国,将见灭而亡。”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二也指出:“杜注既失其句,而又失其韵。”惠栋云:“未有繇辞而无韵者,从杜读,则失韵矣。„窦‟字读„度‟,又读„徒‟。„逾‟亦有平、去两音。”此句“羊、亡”押韵,“窦、逾”押韵,是换韵。方羊,叠韵联绵词,亦作仿佯,《广雅》:“仿佯,徙倚也。” 竀,读chēng,《说文》:“正视也,从穴中正见也。”又为赤色,言鱼劳则尾赤。裔,水边;焉,于;阖门,犹言关门;塞窦,塞洞;逾,越也。言自己把门洞都堵起来,然后从后逾墙而出。此句应断为:

卫侯贞卜,其繇曰:“如鱼竀尾,衡流而方羊,裔焉大国,灭之将亡。阖门塞窦,乃自后踰。”

第二节 文言散文的翻译

把文言散文翻译成现代汉语白话文,是学习古代汉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学习古代汉语的一个基本要求。能否准确地把文言散文译成相对应的现代白话文,是考核古代汉语基本功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古代汉语水平的标志之一。

把文言散文对译成现代白话文,这里有一个转换的过程。要求既有一定的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和阅读理解能力,又要有一定的现代汉语的表达和写作能力。这样,才能做好这象项工作。近代著名翻译家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了“信、达、雅”三点要求。他说:“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此不仅期以行远已耳,实则精理微言。”

这里所谓“信”,是指译文要忠实于原文;所谓“达”,是指译文要通畅明白;所谓“雅”,是指译文要典雅优美。严复虽是对外文译成汉文提出的要求,但拿过来要求文言散文对译成现代白话文,也是同样实用的。“信”、“达”是翻译的基本要求,“雅”则是翻译追求的目标。

文言散文的翻译,以往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下面我们对这两种方法作一些简要的介绍。

一、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忠实于原文,在正确理解原文和具体词语的基础上,尽可能按照原文句子的结构、语序、意义以及言语风格进行翻译。一般来说,对原文的词语采取不增不减的做法。下面举一些较好的直译的例子:

*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译文]遗憾的是个人的心愿还没有实现,默默无闻一辈子,因而文章著述不能流传于后世。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墨子?非攻》

[译文]公输盘替楚国制造云梯一类的器械,造成了,准备用来攻打宋国。先生墨子听说了这件事,从齐国出发,走了十日十夜到了郢都,见到公输盘。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

[译文]风的强度如果不大,那么承负巨大翅膀就没有力量。所以鹏飞九万里,风就在它的下面了,然后才乘着风力,背负青天而没有阻碍,然后飞往南海。

*若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猜,可以兴矣。《新唐书?魏徵传》

[译文]如果喜爱一个人而能了解他的缺点,厌恶一个人而能了解他的优点,撤免邪恶的人而不犹豫,任用贤能的人而不猜疑,(国家)就可以兴旺了。*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柳宗元《封建论》 [译文]周朝所以败亡的原因,大概就在这里了。

*韩厥执絷马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曰:‚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曰:‘无令舆师陷入君地。’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隐,且惧奔避而忝两君。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摄官承乏。‛

[译文]韩厥拿着马缰绳站到齐顷公的马车前,拜了两拜又磕头至地,然后捧起酒杯加上一块玉璧献上,说:“我国的国君让我们替鲁国和卫国请求,(请齐国不要攻打他们),并且叮嘱说:„不要让军队深入到齐国的国土上。‟下臣不凑巧,恰好碰上这次该出征,没有可以逃避的地方,且害怕逃避会使两国的国君蒙受耻辱。臣勉勉强强恐有辱武士,其实我很愚笨无能,既然担任司马这个官职,且又无人手,只好叫你受委屈了!”(意思按规定还是要把齐侯抓俘虏。)

二、意译。所谓意译,就是在不违背原文意思的前提下,按照原文的意思用比较准确的现代汉语将其翻译出来,这就叫意译。因为古代汉语有些句子中的某些词语,在现代汉语里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词,或者句子的结构、表达方式比较特殊,如果用直译的方法,译出来以后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所以,只好采取意译的办法。因此,意译有时要适当增加一些词语,或改变原句的语序,乃至句子的结构。下面举一些例子。

*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司马迁《报任安书》

[译文]我虽然才能低下,但也曾旁听说过长者遗留下来的好的风范。

此句中的“仆”、“罢驽”和“侧闻”都是谦称,翻译时没有直接的词语与之相对应,只能根据原文的意思意译。*高帝不怿而有愆色,迺谓陆生曰:‚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 《史记?酈生陆贾列传》

[译文]高帝不高兴,显现出惭愧的表情,就对陆生说:“请您试着为我写一些秦失天下,而我得天下是何道理的文章,以及古代一些成败兴亡的国家。”

这句话如果按照原文的句子结构翻译,就不通顺,只能用意译。*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论语?先进》 [译文]我以为您是问别的人,竟是问仲由和冉求呀!

“以……为……”是古代汉语的一种特殊句式,且此句为宾语“异”前置句,在宾语“异”和动词“问”之间用代词“之”复指,这是一个结构很特殊的句子。下一句“曾”是个情态副词,“由与求”也是做“问”的宾语的,同时也用“之”复指。所以,在翻译时只能根据原句的意思,用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句子来译。*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诸葛亮《出师表》

[译文]确实应当广泛听取群臣的意见,用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

此句中的“开张”是扩大的意思,“圣听”是对皇帝听闻的一种尊敬的说法,现代汉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词语,只能根据原文的意思来翻译。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译文]再说水积聚得也不厚,那么,它就无力负载大舟。

上一篇:班级文艺活动主持稿下一篇:公务员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