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呼兰河传优秀读后感(通用12篇)
上面也提到了,萧红的作品中,到处裹挟着哀伤的味道。并不是特别强烈,仅仅是淡淡的,不过完全能让人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当然了,这跟时代的背景是有联系的,能看出来,萧红是支持革命的,但是对生命的,尤其是广大平民的生命的逝去感到悲伤。这个,不细谈。
说说情节吧,小时候,总是老师让我们分析什么文章之类的。记得初中的时候,读的让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周树人老先生了吧。犀利的笔锋,却把某些东西描述的太过于,过于黑暗了。而在萧红的小说里,是能看到人性的光辉的。尤其是,憨憨的冯歪嘴子,可能是除了祖父之外最让我感到亲切的角色了。因为,毕竟祖父是个读书人,而冯歪嘴子只是一介磨倌。从小说的细节处,可以发现,萧红的笔下,将冯歪嘴子营造成了一个,带点嗦,待人温柔,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形象。最是令人惊讶的估计是他身上的那份抛弃世俗的态度了,在所谓的封建礼教的束缚下,他不顾众人的眼光,和妻子美满地生活在一起。碎嘴其实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就像一把锐利的矛,即使是勇士的巨盾般坚强的内心也会被轻易击穿,正如很久前看过的一篇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流言蜚语,真是可怕的怪物,所以我是有点崇拜冯歪嘴子的。我本人是一个挺软弱的人,看似装作不在乎别人的评价,可是,我知道的,别人的刻薄、蔑视、讥讽等等,都会让我不舒服。欧美新秀洛儿,在粉丝对她男友长得太丑而表示不满的事件中是这么回应的:我不在乎这些世俗的眼光,我们两个人在一起很快乐,这就够了,管别人怎么说呢?对此,我也是羡慕的。俗话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能做到的能有几个?或许够格者中不乏是傲视他人,唯我独尊者。可我终究还是羡慕的,能够在别人的话语中毫无动摇的坚持己见本来就非易事。
回到之前的话题,讲完了那一丝光亮,剩下的自然也只有阴暗。首先从团圆媳妇儿讲起吧,一个健康的不能再健康的丫头,被所谓的迷信活活折腾去了阴间,最可笑的是,就因为她长得比同龄人壮实?那也只是作为我,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罢了。老胡一家也是倍感委屈的,花了那么多银子买来的小媳妇儿,打几下怎么了?大家都打,凭啥我家不打?生了病又不是没治,能买多少鸡、猪、豆腐的吊钱都花了个遍,又不是不心疼,人最后还是没保住,也只能是天意了。那么,到底错的是谁呢?我不知道,但是我能确定的是,那个云游道人心里绝对是乐呵的,“知识”的确是能致富的。就算是现在,我老家的算命先生,听我爸讲,小洋房都飘到三层了。不多说了,免得风水学的信徒又要骂道:你这乳臭未干的小子懂什么?至于,祖父这个形象,不用多说,待人谦和,又有学问,的确是挺好的一个人。我想,在萧红心中,还是觉得接受教育的确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的吧,至少不会变的愚昧。我十分地赞同萧先生的想法,书的确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书,你可以去倾听别的思考者的心声,去感受别人灵魂的旋律。我的母亲,从小对我的教育方针就是自由放牧型的。但是,我很感激,她买了许多的书给我看,让我从小就喜欢看书。
恍然间,我才发现,身边的人,喜欢读书的越来越少了。大学,我加入了所谓的文学社,刚加入的时候,是带着一些天真的幻想的。即使我当上了部长,我才发现,所谓的文学社也只不过是某些有心计的家伙为了让自己更快地踏上仕途之旅而缝制的外衣罢了。除了名字带有文学二字之外,丝毫感受不到一点点文学的温度。想到这儿,我发觉之前说的错了,萧先生所希望的,是多读书,读书和接受教育应该是不等的吧。我认识一个朋友,他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家伙,虽然他初中就不上了,但是和他交流,我是快乐的。我身边也有许多的人,上过大学又怎么样呢?对此,我并不想多费口舌,说多了,就会把我肮脏的一面露出来了,没有人喜欢把自己的阴暗面展现给别人看。
《呼兰河传》
【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玲玲,生于黑龙江呼兰河畔。在不到32年的生命里,她留下了近70万字的创作。
【内容简介】
《呼兰河传》是一部充满童心、诗趣和灵感的“回忆式”长篇小说。
全书共七章:一、二章写小城风情;三、四章谈家中亲疏人物;五、六、七章摹绘独立旁枝人物。
呼兰河小城的生活或许有一点沉闷,但无论是扎彩铺、放河灯、跳大神、娘娘庙会、野台子戏,还是北方大自然的风霜雨雪、火烧云都别具特色,作者用文字给我们勾勒出一幕幕充满童趣的影像。
【推荐理由】
茅盾评价《呼兰河传》:“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亚洲周刊》评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呼兰河传》名列第9位。
【精彩热读】
祖母死了,我就跟祖父学诗。因为祖父的屋子空着,我就闹着一定要睡在祖父那屋。早晨念诗,晚上念诗,半夜醒了也是念诗。念了一阵,念困了再睡去。
祖父教我的有《千家诗》,并没有课本,全凭口头传诵,祖父念一句,我就念一句。
祖父说:
“少小离家老大回……”
我也说:
“少小离家老大回……”
都是些什么字,什么意思,我不知道,只觉得念起来那声音很好听,所以很高兴地跟着喊。我喊的声音,比祖父的声音更大。
我一念起诗来,我家的五间房都可以听见,祖父怕我喊坏了喉咙,常常警告着我说:
“房盖被你抬走了。”
听了这笑话,我略微笑了一会儿工夫,过不了多久,就又喊起来了。
夜里也是照样喊,母亲吓唬我,说再喊她要打我。
祖父也说:
“没有你这样念诗的,你这不叫念诗,你这叫乱叫。”
但我觉得这乱叫的习惯不能改,若不让我叫,我念它干什么。每当祖父教我一个新诗,一开头我若听了不好听,我就说:
“不学这个。”
祖父于是就换一个,换一个不好,我还是不要。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一首诗,我很喜欢,一念到第二句,“处处闻啼鸟”那“处处”两字,我就高兴起来了。觉得这首诗,实在是好,真好听,“处处”该多好听。
还有一首我更喜欢的:
“重重叠叠上楼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又为明月送将来。”
就这“几度呼童扫不开”,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就念成“西沥忽通扫不开”。
越念越觉得好听,越念越有趣味。
每当客人来了,祖父总是呼我念诗的,我就总喜念这一首。
那客人不知听懂了与否,只是点头说好。
【共享感悟】
文章记叙了作者小时候和祖父一起念诗的故事。作者真是一个念诗迷,一天到晚念个不停。说是念,其实跟喊差不多。可是,诗要是不好听,她还不念。知道作者最喜欢什么样的诗吗?她最喜欢带有叠词的诗——越念越觉得好听,越念越有趣味。
文章中的一字一句都洋溢着作者的天真无邪,让我们仿佛听到作者的朗朗笑声。
《呼兰河传》自诞生后,多年来不断再版、重印,成为最受欢迎的中国现代文学名著之一。
萧红(1911—1942),原名张廼莹,笔名悄吟等,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1927年,进入哈尔滨东省特别区第一女子中学读书。1931年,为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开始了一生的流浪和漂泊。1934年,与萧军一起到上海,得到鲁迅先生的帮助。1935年底,出版中篇小说《生死场》,轰动文坛。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辗转于武汉、临汾、西安、重庆等地。1940年1月到香港,在病中完成了《呼兰河传》的写作,并写出长篇小说《马伯乐》第一部及回忆性散文《回忆鲁迅先生》等。1942年1月22日,病逝于香港,年仅三十一岁。
萧红是现代文学史上极具才情的女作家,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她拥有两套笔墨,两种才情。一方面关心民族、国家的生死存亡,穷人和弱势者的生存境遇;一方面又专注于自己孤寂的情绪,心灵的微妙感受,对于爱和温暖的追求与向往。
萧红对于国家民族的关心,更多时候聚集于批判国民性的痼疾这一焦点上。她曾经说:“现在或是过去,作家写作的出发点是对着人类的愚昧。”便指这一点。萧红的这一追求直接受到鲁迅“改造人的灵魂”的写作导向的影响,是五四启蒙精神的延续。
也许是被她浅显流畅的文字所吸引,也许是被后花园里的景象所打动,手里拿着稿子竟然放不下来,一口气看完了。
那个后花园,萧红不遗余力不厌其烦地重复着的荒凉的后花园,不知是否是陪伴她童年的真实的天地;那些蜂儿蝶儿蛐蛐儿,是否仍在不知疲倦地舞着唱着。这七分的真实三分的飘渺,在萧红的心中,该是用什么样的彩丝带编织成的裂帛。那些蘸着她的脏手印的大个馒头,那只被罩着眼睛拉磨的.毛驴,无不象陈年的米酒,发酵着她久远而凄凉的回忆。她的回忆是寂寞而凄凉的。我能想象她在大门前写作时,一定时时停下笔来,望着眼前的一棵。大榆树发呆,思绪早已飞过树间的叶子,飞往辛酸的童年。童年里,有跳大绳时人们的热闹的欢呼,有观河灯时壮观的场面,有人们对掉进泥坑子的猪的嬉笑怒骂,还有人们对“李永药店”的你称我道。惟独没有一个贴心的伙伴,没有。眼泪不觉就掉下来了,稿纸上顿时湿了一大片。伙伴,稍稍称职一点儿的是祖父,这后花园里唯一开放芬芳花朵的玫瑰,唯一结出甜美果实的樱桃树,给了童年的她以全世界的温情与爱,也给了她幼稚的心灵以美丽善良的憧憬,虽然她长大以后经常不懂得别人的快乐。那个在我脑海中回旋多次的老祖父,我一直未能幻想出他的模样,他应有着长长的胡须,可以让我任意编织花样的胡须。温情,这带着远古回忆色彩的词眼儿,仅在祖父出场的时刻到来。其他的一切,仿佛都发生在这个世界,却都在我的世界之外。
呼兰河城里的人大抵是这些:在“黑夜”中担心地活着又自尊心极强的有二伯;尖刻无聊心眼儿小的老厨子;还有勤恳忠厚爱妻小的冯歪嘴子,唯一出场的女主人公是率真开朗却被活活烫死的团圆媳妇。呼兰河的女人们害怕男人,不平等的地位昭示了不平等的命运。小城仿佛一个封闭广阔的世界,生活并不单调,可怕的是重复。那几个粉墨登场的主角定是萧红精心挑选的。他们身上重叠着无数呼兰河人的影象。他们并没有太坏的心思,纵使是讥笑嘲讽,也只为打发这简单而冗长的时光。春夏秋冬寒暑往,生老病死平常事。他们的生活就象在山中自然开落的花儿,生命并不是象烟丝一样节节燃烧着那样漫长,而难测的命运则象无情地吹落了烟蒂上的烟灰。活着是小城里的人的唯一的生活目标,而没有其他的想望,就连想看看城那边是什么的想法有没有。因而人们活在了自己的目光里,但很满足。没有人的瞳孔里有哪怕一丝的好奇的火焰,没有人的脑海中有怀疑询问的念头,为此我感到深深的悲凉。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民国女作家萧红可算是智商极高而情商极低的“第一苦命女子”。她不是美女,也不是文艺战士;她只想做自己,却又永远做不好自己。她的一生都在疲于奔命和动荡不安中挣扎,文学创作虽然部分成全了她,却没有彻底改变她的悲惨命运。无论是她所挚爱的祖父,她所依赖的爱人--陆振舜、汪恩甲、萧军、端木蕻(音同“红”)良,还是她所敬重的鲁迅,都没有也不可能成为她永远的救星。
“我是《红楼梦》里的痴丫头”
1980年,聂绀弩在《回忆我和萧红的一次谈话》中介绍说,他与萧红之间曾有过一次谈话:“萧红,你是才女,如果去应武则天的考试,究竟能考多高,很难说,总之,当在唐闺臣(清代小说《镜花缘》中人物,武则天开科考试天下才女,她本为榜首,武则天不喜她的名字,将其移后10名)前后,决不会和毕全贞(也是《镜花缘》中人物,考试的末名)靠近的。”萧红听了笑着说:“你完全错了。我是《红楼梦》里的人,不是《镜花缘》里的人。我是《红楼梦》里的痴丫头香菱。”
香菱本名甄英莲(谐音“真应怜”),是甄士隐的独生女。3岁那年的元宵节,她在看社火花灯时因家奴看护不当而被人贩子拐走,后来落到薛宝钗的哥哥“呆霸王”薛蟠手中。与香菱一样,萧红的人生也是惹人怜惜的。不过,与香菱的祸起于偶然不同,萧红的不幸主要源于她自己“痴心女子偏遇负心汉”的盲目追求与错误选择。
萧红本姓张,乳名荣华,学名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乃莹,196月2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城(今哈尔滨市呼兰区)的一户富裕家庭,被传统命相认定为命贱不祥。她从小得到祖父张维祯的宠爱,父亲张廷举却对她较为冷漠。198月,母亲姜玉兰病故,留下萧红与3个弟弟。同年12月,张廷举续弦。
1925年,14岁的萧红由父亲做主,许配给省防军第一路帮统汪廷兰的次子汪恩甲。1926年,萧红将要读初中时,因父亲阻挠辍学在家。她以出家当尼姑为筹码逼迫父亲让步,于1927年进入哈尔滨东省特别区第一女子中学(现萧红中学)读书。从师范学校毕业的汪恩甲,当时任小学教员。他到学校拜访过萧红,萧红也为他织过毛衣。他的父亲去世时,萧红还去吊过孝。
1928年冬天,17岁的萧红结识了哈尔滨法政大学学生、与自己有远亲关系的表哥陆振舜。在已经成婚的陆振舜与包办婚姻的汪恩甲之间,萧红的情感偏向了前者。1929年,祖父张维祯去世,萧红对于养育自己的家庭已经无所留恋。1930年,陆振舜为了坚定萧红反抗包办婚姻的决心,从法政大学退学,前往北平,就读于中国大学。19岁的萧红逃出家门与陆振舜婚外同居。
第二年春节前夕,不具备独立生活能力和经济实力的陆振舜,迫于家庭压力,与萧红各自回家。人身依附于男权对象的痴心女子萧红,与人身依附于男权家庭的陆振舜之间,一段没有根基的浪漫情爱,就此终结。
在根深蒂固的男权专制社会里,人们可以对“浪子回头金不换”的男子给予宽恕,却不会对背叛男权专制社会的弱势女子表示谅解。一个为私情离家的女人是没有任何退路的,只要她走出家门一步,门就在她身后永远关闭了。已经20岁的成年女子萧红,似乎并不十分明白更不十分在意这种最为浅显的社会常识。在与陆振舜分手之后,她依然一再做出盲目愚蠢的选择。
春节之后,萧红再一次逃往北平,旧情不断的未婚夫汪恩甲追到北平。3月中旬,萧红与汪恩甲返回哈尔滨。汪恩甲的哥哥汪大澄不能容忍萧红一再离家出走,代替弟弟解除了婚约。萧红到法院状告汪大澄代弟休妻,汪恩甲顾忌哥哥的声誉,违心承认解除婚约是他自己的主张。萧红输掉了官司,第二次与汪恩甲绝情分手。
萧红半年前与陆振舜离家出走,如今又与未婚夫打官司,因而被视为“怪物”,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闲话对象。她的弟弟妹妹不堪舆论压力,转往外地求学。担任巴彦县教育督学(即教育局长)的张廷举,担心再娶的妻子管不住萧红,便把全家搬到阿城县福昌号屯(现哈尔滨市道外区民主乡)的乡下老家。在福昌号屯的这段生活,为萧红后来的文学创作积累了大量素材。
这年秋天,萧红出于同情,替佃户长工劝说伯父不要提高地租。伯父把她痛打一顿后锁在一间空房子里,派人拍电报催促张廷举回家将萧红勒死埋掉,以免危害家族。小姑和小婶趁着夜深人静,撬开窗户偷偷放走萧红。20岁的萧红逃到哈尔滨后,找到当时在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读书的汪恩甲,两人住进东兴顺旅馆开始同居生活。
1932年春节,回家过年的汪恩甲把萧红一个人留在旅馆。萧红变卖物品前往北平,陆振舜给中学同学李洁吾打电报请他就近照顾。汪恩甲过完春节回来,发现萧红不辞而别,追到北平把萧红带回。汪恩甲母亲知道儿子与萧红在一起,就断绝了经济资助,汪不得已向家庭妥协。已经怀孕的萧红遭遇了第二轮情爱悲剧。
萧红在短篇小说《弃儿》中写道:“7个月了,共欠了(旅馆)400块钱。王先生是不能回来的。男人不在,(旅馆的老板)当然要向女人算账……”那正是她自己的真实写照。
做了多年受气包
1932年6月,在东兴顺旅馆充当人质的萧红,向哈尔滨《国际协报》的副刊编辑裴馨园求救。裴与孟希、舒群等文学青年先后到旅馆看望萧红,他们中间有一个叫三郎的已婚男子,真实姓名叫刘鸿霖,后来的名字叫萧军。21岁的萧红打动26岁萧军的,是随意涂抹的一首小诗:“那边清溪唱着,这边树叶绿了,姑娘呵,春天来了!去年在北平,正是吃着青杏的时候,今年我的命运比青杏还酸?”
同年8月,松花江决堤,萧红因祸得福,逃出旅馆到裴馨园家避难。后送医院待产,因无钱交住院费,萧军用刀子逼着医生救人。孩子生下之后很快就被送人。
萧红出院后,与萧军开始新一轮的婚外同居。这段被萧红称为“没有青春只有贫困”的生活,竟然是她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后来被她不厌其烦地记录到小说《商市街》中。从萧军保存下来的合影中,可以感受到这对年轻人的幸福。在哈尔滨人流穿梭的中央大街上,在幽雅静谧的俄式花园里,在江畔绿荫浓郁的树下,在碧波荡漾的松花江中,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
1934年6月11日,萧红和萧军应当时已是共产国际驻东北联络员、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员的舒群的邀请,移居青岛观象一路1号的一座两层小楼。11月初,两个人因舒群被捕而离开青岛前往上海。12月19日,鲁迅在梁园豫菜馆请客,特意将萧红、萧军介绍给茅盾、聂绀弩、叶紫、胡风等左翼作家。
1935年12月,原名《麦场》的中篇小说《生死场》以“奴隶丛书”的名义在上海出版,这是第一部以萧红这个名字署名的作品。鲁迅在序言中称赞说:“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力透纸背;女性作品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
所谓“越轨的笔致”,主要是指萧红对于男女情爱充满野性的描写。小说中写金枝受着青春蛊惑与成业约会时写道:“男人着疯了!他的大手敌意一般地捉紧另一块肉体,想要吞食那块肉体,想要破坏那块热的肉。尽量的`充涨了血管,仿佛他是在一条白的死尸上面跳动……”
随着文学创作的初步成功和经济生活的初步改善,萧红与萧军反而走到决裂边缘。萧军此时和一个名叫陈涓的女子明铺暗盖,他与萧红之间的冲突日益激烈,直至拳脚相向。关于此事,萧红在《苦怀》诗中写道:“我不是少女,我没有红唇了,我穿的是从厨房带来的油污的衣裳。为生活而流浪,我更没有少女美的心肠。”
胡风的夫人梅志在《“爱”的悲剧--忆萧红》中回忆说,朋友们在一间咖啡店相聚时,萧红为自己青紫的左眼解释说:“没什么,自己不好,碰到硬东西上。”一旁的萧军却斥责说:“干吗要替我隐瞒,是我打的!”
当年一直追踪研究萧红的美国著名汉学家葛浩文,在《萧红评传》一书中谈到,在“二萧”的关系中,萧红是个“被保护的孩子、管家以及什么都做的杂工”,她做了多年萧军的“佣人、姘妇、密友以及受气包”。
只想过正常的家庭生活
1936年7月,萧红在鲁迅等人的建议下远赴日本。她在从日本写给萧军的情书中表白说:“你是这世界上真正认识我和真正爱我的人!也正为了这样,也是我自己痛苦的源泉,也是你的痛苦源泉。可是我们不能够允许痛苦永久地啮咬我们,所以要寻求各种解决的法子。”
这年的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病逝。次年1月,萧红回国,与萧军短暂和好。而当萧军结识有夫之妇许粤华时,他们再也无法生活下去了。抗日战争为萧军抛弃萧红,提供了最为神圣、最为强硬也最为宏大的理由。萧军在《从临汾到延安》中记录了两人分手前的争吵:
萧红:“你去打游击吗?那不会比一个真正的游击队员更价值大一些,万一牺牲了,以你的年龄,你的生活经验,文学上的才能……这损失,并不仅是你自己的呢。我也不仅是为了‘爱人’的关系才这样劝阻你……这是想到了我们的文学事业。”
萧军:“人总是一样的……谁是应该等待着发展他们的‘天才’,谁又该去死呢?”
经过反复争吵,原本想去五台山打游击的萧军转往延安。萧红、端木蕻良随丁玲率领的西北战地服务团到了西安。据丁玲回忆,她曾劝说萧红前往延安,萧红为了避开萧军而拒绝。丁玲到延安后,拖着萧军回西安,想对两人的关系做最后弥补,却遇见萧红和端木蕻良在一起。萧红微笑着对萧军说:“三郎,我们永远分手吧!”
1938年4月,萧红与萧军正式分手,她的肚子里偏偏怀着萧军的孩子。同年5月,萧红与端木蕻良举行婚礼。主持婚礼的胡风提议新人谈恋爱经过,萧红讲了一段话:“掏肝剖肺地说,我和端木蕻良没有什么罗曼蒂克的恋爱史。是我在决定同三郎永远分开的时候,我才发现了端木蕻良。我对端木蕻良没有什么过高的要求,我只想过正常的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没有争吵、没有打闹、没有不忠、没有讥笑,有的只是互相谅解、爱护、体贴。我深深感到,像我眼前这种状况的人,还要什么名分。可是端木却做了牺牲,就这一点我就感到十分满足了。”
以后的事实证明,在男女情事上一再犯错的萧红,又一次做出了错误选择。两人婚后不久,日军轰炸武汉,端木蕻良留下大腹便便的萧红,一人前往重庆。萧红历经磨难到达重庆,端木蕻良连落脚的住所都没有预备。她几次搬家,最后无奈地住到友人白朗家中。1938年年底,萧红在白朗家生下一子,孩子不久即夭亡。
1940年1月,萧红随端木蕻良离开重庆飞抵香港。她在贫病交迫中坚持创作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2年12月,病情加重的她被送进医院,因庸医误诊而错动喉管手术,不能说话。据骆宾基的《萧红小传》记载,萧红临终前在一张纸片上写下:“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萧红去世前的44天里,守护在身边的是小她6岁的骆宾基,端木蕻良基本上没有履行作为丈夫的责任。文艺批评家李健吾得到消息,在《咀华记余无题》中写道,他最折服的4位女性作家是丁玲、凌叔华、林徽因、萧红。“最可怜”的萧红“好像一个嫩芽,有希望长成一棵大树,但是虫咬了根,一直就在挣扎之中过活……”
从1927年至1942年,萧红有过15次以上的“离开”,她居住过的地方包括哈尔滨、北京、青岛、上海、日本东京、武汉、临汾、西安、重庆、香港等,从没有在一个地方真正住过两年以上。“一直就在挣扎之中过活”,竟然成为萧红的生活常态。
关键词:萧红;冷暖;人性;艺术
初读萧红的《呼兰河传》,便能够从稀松平淡的文字之间感受温度。我想,文字作为抒写人类情感的工具,能够执笔抒写使读者感受冷暖的,萧红便是如此,她的《呼兰河传》亦是如此。
一、概述
萧红的人生经历是坎坷而近乎悲惨的,在没有父爱关怀的地主家庭里,她唯一的幸福体现便是她的祖父,而父亲暴利的性格以及父辈们的为人处事作风,使得萧红过早的明白了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以及世态炎凉,尽管童年的悲楚遭遇带给她的是性格上的缺陷,她敏感多情却也多疑纯真,但是却丝毫不能影响她在文坛上的绝得影响力。
我想在萧红一生的著作里,除了《生死场》便是这部《呼兰河传》更能体现她的一生了。因为,它就像是一部掺杂了自传,诗歌、小说、散文艺术文体的综合表现形式,矛盾先生为她作序,满行文字间,见得最多的便是“寂寞”二字,就如萧红在文中描述的寂寞的童年遭遇,犹如寂寞的人物特征,寂寞而苍凉的故事环境,寂寞而孤独的心境历程,如此强烈的寂寞席卷而来,冲击着我们的神经,当然我们也能够理解矛盾先生对这部作品里“寂寞”的深刻解读,因为这便是萧红近乎寂寞了一生的真实写照。
二、回忆童年
一个富有情感财富的女子,她的精神世界是饱满的,她的人物特征是鲜活而又具有影响力的,在面对生活所迫而导致的窘困境况,因为战争带来的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生活环境,她选择用文笔抒写,物质世界匮乏的她,精神世界给她的是源源不断的能量与支持,我想,她的灵魂唯有“丰满”能够描述她,“寂寞”就好像是她的外衣,一个用“寂寞”作为面具来观察人性世界的女子。
在小说中最为柔软和动人的部分便是在她讲述自己和祖父的童年生活一幕幕感人场景,我们都有过和自己的长辈一起生活的经历,在这段以儿童作为描述体的文字里,其实是一种反向效果的艺术表现手法,正是这样的一种艺术语言文字,我们才能够联想出一幅幅生动而温暖的生活场景,这些绘声绘色,充满欢声笑语触动人心的词汇,就如我们进入到了童年萧红的记忆之中,那些咿呀学语的对话以及祖父充满智慧的言语,都不难看出祖父和作者之间的深厚亲情。例如她这样描述到:“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我也跟着祖父在后园里边。”两个人的情感羁绊就这样深深的烙下印子,以至于对小说在写“我”和祖父的第二章里,起首她便写道:“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极短的尾声与之呼应,“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时过情迁,那个当初带她在园子里一起玩耍,学习种菜的祖父,那个个子高高瘦瘦,身体硬朗,带有月牙状笑容盈盈的可爱模样的祖父,在伴随着作者的悲痛之中,连同祖父与自己的回忆与情深,连同对着世间一切的真情与冷暖,一同埋如到了黄土之中。而她也近乎绝望般的描写了对于祖父之死的悲痛感受,“我若死掉祖父,就死掉我一生最重要的一个人,好像他死了就把人间一切“爱”和“温暖”带的空空虚虚的。”我想,只有人本身对于情感的绝对深入入和付出,才会有面对情感所表现的绝对极端的思想和做法,而她,就是这样一个在情感与爱之间,倾入付出自己的人,而往往这样的人,则更容易感受到情感背后的绝望所带来的巨大悲痛。
三、小人物角色描写
我们也不难理解作者笔下的小人物角色,她们起初都是快乐和单纯生活的农民,但是私心与利益之间,竟也可做出丧心病狂的举动,正如那一盏盏高挂的灯笼,昭示着人物主角的生死,他们大多数承受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压迫与人民思想之间击撞的迫害,在这松散的章节之间,每一个章节都有着一个人物的生动描写,似乎看起来这些人物之间像是一个单个的章节描述,但是每一个章节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在平淡朴实的文字笔触下,精巧的布局与巧妙的构思以及情感的真实把控无疑是该小说题材的一个亮点,萧红所做的,不外乎是在清理之间,诸多情感把控之下的自然之举,渐渐整理出一条条清晰的主线,而这也是一种成为影响世人的作家所具备的品质。
四、结语
总之,在萧红的文字之间,我们能够感受到的是一幕幕人性光环下的集聚效应,即集聚了世间冷暖,人情世故,人生百态的文字化体现方式,在真情与世俗之间,萧红选择了用真情作为打破世俗评说的武器,在一次次重大选择之间,萧红所做的是遵从自己的本心,那个愿意为爱的自由,爱的奔放,爱的潇洒磊落去追求和相信爱情的女子,那个愿意倾身于战斗与恶势力和世间一切阻碍宁可战死也绝不服输的女子,那个只是愿意沉浸在对于所爱之人满满深情里不能自拔的女子,真实美丽,自由崇真,我想,不是由于美丽所以真实,而正是真实,才更能方显出美丽!
在文字之间,她有着绝世的才华,在生活之间,她拥有着孤绝的品质,她就是这样一位女子,悲者已矣,如斯绝华。
参考文献:
这学期,我有幸读到了民国才女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一共有七章,每一章都讲了不同的故事。第一章讲了东北小镇呼兰河美丽的自然风光;第二章讲了呼兰和小镇无不蒙昧的习俗;第三章讲了“我”的童年核慈祥的祖父;第四章写了“我”家的荒凉;第五章写了小团圆媳妇由生到死的过程;第六章写了有二伯的生活与性情古怪;第七章写了疯歪嘴子的生活与人们的传统意识。其中,我最喜欢作者萧红笔下的小团圆媳妇,作者将小团圆媳妇之死描写的淋漓尽致,仿佛将我带回来了70年前。小团圆媳妇这个长得十五六岁大的十二岁乡村姑娘是非常健康。快乐。开朗的。就是这个开朗。机灵。纯朴的乡村女孩,却被身边的恶风旧习核周遭的愚昧之人慢慢折磨而死。这个由生到死的过程可以说是残忍且荒诞的。由拧大腿。刺手指到吊在大梁上用皮鞭子抽打,由用烧红的烙铁烙脚心到跳大神,在相亲们给出的偏方中,由扎一个谷草人到南大坑去烧了,到扎彩人。烧替身,由画花脸到吃全毛的鸡,由吃用瓦片焙成的黄连猪肉到吃李永草药铺子里半疯的厨子给随口说的药方,从被大神建议出马到让道人抽帖儿。就在这一连串的折磨下,小团圆媳妇终于死在了半夜。当一个人的生命不由她做主的时候,并让人随意践踏残害的时候,那么人世间还有良知吗?在那个年代理,小团圆媳妇的遭遇在人们看来是司空见惯的,他们的无知,残害了小团圆媳妇,与其说她是被烫死的,还不如说是被封建迷信思想害死的。
《呼兰河传》就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夺目明珠。
开学的第一个星期,我读了著名女作家萧红的大作《呼兰河传》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以前学过的一篇课文《我和祖父的园子》。
在这本书里,萧红很多次提到了她的.祖父与她嬉戏玩耍的场面,书中有一处情节最令我难忘,萧红趁祖父不注意,往他的帽子上插满了玫瑰花,祖父却没有察觉,还说:“这季节的玫瑰真香啊!”萧红在旁边哈哈大笑。读到这里,我感觉萧红的童年是过得非常无悠无律同时也感到自己身在童年感到高兴,是呀,童年是上帝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自己的童年。
而最令人惋惜的便是那团圆媳妇了,她不过才12岁,长了15岁的个子,整天被人说三道四,而她的婆婆竟然相信了别人的话,认为那团圆媳妇是“妖精”必须好好调教。于是他每天都要打、骂团圆媳妇。团圆媳妇最终被打出了病,她的婆婆倒也愿意出钱为她看病,请人跳大神、驱鬼。最后,还把云游道士请来了,但团圆媳妇最终还是死了。这不禁令我感慨:那时候的社会是多么愚昧啊!在我们看来,什么跳大神、驱鬼、云游道士都是骗人的,可见那时的社会是多么糜烂啊!再看看我们的新社会,人们的知识越来越丰富,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的生活,没有不平等,没有战争……
书中的小村庄一年似乎都笼罩在萧条又黯淡的气氛中。一年四季,春秋往复。时间像一台没有感情的机器,毫无目的的向前运行着,在灰色的循环中不断带走人和事。小村庄里的人封建,迂腐,这算不算时代遗留的悲哀?面对书中终年碌碌无为的他们,我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
旧社会的悲剧太多,远不是我们能想象的。团圆媳妇就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是一个童养媳,但却只有十二岁。十二岁的年纪,本该在家人的呵护下,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而她却以一个童养媳的身份,过早地操持起了家务。就算她任劳任怨的干活,也要遭到婆婆无情的打骂。终于,她不堪重负,在生命之花还未来得及绽放时,匆匆的离开了人世间。但在她的婆婆和丈夫看来,这是一个买卖,赔本的买卖而已――只有而已。悲剧看多了,心也就麻木了。――这也许是那个时代人们的内心最真实的写照。
日子依然平平淡淡,灰色的小城,灰色的天空。在我面前,我看到的只是一个灰色的年代。动荡时期人们再善良,也总抛不开老封建的思想。因为这些百害而无一利的思想,人们让一起又一起的悲剧发生。可笑的是,他们宁可信天信地,信神信鬼,也不愿相信事实。
呼可以当时中国的旧照,缩影。人们以为人死后,会到阴间里去。亲人们就得做这么一套:阴间里怕是会饿着,会冻着,会累着。就得为他们烧纸钱,烧纸衣,烧纸车。人们请龙王,人们供香,人们烧纸,人们为了活着而活着,为了死去而死去・・・・・・呼兰河更像一幅写真照,人们也是是典型的小市民,刻薄冷漠,迂腐封建,萧红用她的笔,划出了一个喧闹而寂寞的世界。
不得不说,萧红是一个好作家,她用诉说的方式,讲述了一件又一件尘封已久的老事。但在她的笔下,她的童年是快乐的,和快乐如影随形的,却是寂寞。童年的天堂是那个大花园,花园里有她和她的祖父以及一些花花草草。每个人的童年,其实都是一个隔绝了世俗,战争,烦恼的纯净花园。每个人的花园都有属于自己的回忆。它是午夜花园――那个易碎的梦。在夜晚十二点,准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青春的忧伤,成人后的迷惘。
《呼兰河传》讲述了太多太多,我无法一一写出。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个回忆录。作者在回忆往事。而在她往事中,我看到的是我的往事。
昨天是世界读书日,吃过晚饭,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安静地读起书来。我读的是大作家萧红的《散文集》。
读这本书的原因是我们在课文中学过《祖父的园子》文章的语句生动活泼,很接近孩子的生活,后来在老师的推荐下,选择读过她的《呼兰河传》。
一篇文章《记忆中的鲁迅先生》这次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一口气把这篇散文读了两遍。文章中把鲁迅先生和他的夫人许先生的平时生活详尽的描述,在我们的面前展现的是一个刚正不阿的老人,一个善良的老人,和我们读过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很多的记叙是一样的,鲁迅先生的关爱穷人,先生的认真,每次写完文章,都要把笔纸摆放整齐,不可以随意堆放,读书经常要读到很晚,很是勤奋。
记得鲁迅先生的格言:“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图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今天的读书,让我再次感受到时光流逝的无情,生活中,要我们珍惜去努力的事情太多,平时在学校的学习中,自己总是凭着头脑聪明,学习偷工减料,所以导致每次的学习成绩都不是很理想。
今后,自己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对待,还要学会珍惜当下的时光,才能成为一个有用之人。
满抗日活动。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萤声文坛。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l940年与端木效蕻良同抵香港,不久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了香港和九龙。重病的萧红,陷落在九龙。终于在最后这所临时医院里逝世。这时,她只有三十一岁。
小说《生死场》是萧红的成名作。它描写的是“九?一八”事变前后东北乡村的生活。鲁迅和胡风分别为《生死场》的第一版写了序言和后记。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鲁迅我们才能够真切地看见了被抢去的土地上的被讨伐的人民,用了心的激动更紧地和他们拥合。--胡风
《生死场》是一部浸透着“悲凉”的小说,这种悲凉来自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社会现实的灾难性和艰巨性,更来自于人们对现实的沉重的心里反应。在黄土地里,贫苦无靠的农民身受地主阶级的残酷压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是背向蓝天,脸朝黄土,辛勤操劳,累弯了腰,累跛了腿,还是得不到温饱,受着饥饿和疾病的煎熬,在这种牛马不如的生活中,连生下来的孩子也是畸形的。“九一八”事变后,宣称“王道”的日本军队的铁蹄,踏进了这个小小的村庄。受着地主阶级残酷压榨的广大农民身上,又直接地压上了一座帝国主义的大山。亲人被枪杀了,他们的邻人被掳走了,连鸡都抢得不剩一只了,村中的寡妇多起来了。就是这些受苦受难的农民,他们白天看着宣称“王道”的破旗,夜里秘密地组织起来。多灾多难的王婆倔强地站起来了,她在窗外给秘密团体站岗放哨。赵三成了义勇军的秘密宣传员,白天黑夜地走门串户。东村的一个寡妇把孩子送回娘家投奔义勇军去了。就连那个胆小怕事、一辈子守着一只心爱的山羊过日子的跛足二里半,也告别了老山羊,跟着头领参加了义勇军。人民宣誓的日子,用悲怆的气氛,烘托出人民要求抗战到底的决心。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萧红在心灵的一隅,用生命贴近现实,以先觉者的悲凉笔触抒写人生苦难命运,展示人生的荒凉感。
作为一名女性作家,萧红将悲剧的触角滞重地深入到女性世界。《生死场》的女主人公王婆,是一个饱受磨难的老妇人,她的第一个丈夫虐待她,后来干脆抛弃了她和孩子,独自跑进关内去了。她为了生存,不得不嫁给第二个丈夫,这个丈夫却病死了。她又不得不嫁给第三个丈夫老赵三。在她老年的时候,儿子因为反抗官府,被反动政权枪毙了,她觉得生活无望,愤而自杀,可是在将要埋葬的时候,又活转过来了。另一个贫农家的少女金枝,她只有十七岁,像所有的年轻人一样,梦想着青春和幸福。但生活给她带来的是什么呢?情人很是粗暴,她还没有过门就怀了孕,受到母亲和同村妇女们冷言冷语的嘲讽。嫁过去之后,丈夫嫌她和刚出生的女儿拖累自己,竟把不满一个月的小金枝活活摔死了。还有一个贫农家的少妇月英,本来是村里最美丽、性情最温和的妇女,因为患了瘫病,成了丈夫的累赘,不给她饭吃,不给她水喝,后来死了。作者通过对她笔下三个人物的命运的描写,展现了北方贫苦妇女的悲惨的遭遇。萧红思考关注着女性的生命形式及生存状态。她将自己作为女性的痛苦的灵魂,融进她笔下苦难女性的身上,将她特有的“人生荒凉感”与女性的孤寂与悲剧融为一体,从而使她笔下的“萧红式”女性充满着悲剧美,这些是社会最底层的劳动妇女生存的悲剧,也是现实的社会的悲剧,更是历史的文化的悲剧。萧红对男权社会的强烈抨击和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同情,包含着她鲜明的女性意识,即女性应该获得人格的平等与人性的尊严。在继承五四传统的道路上,萧红以自己创作呼唤着妇女解放与女性自觉。
电影除了娱乐大众之外,还能让我们了解到很多人文历史方面的知识,没看这部《萧红》之前,我只知道张爱玲,殊不知民国时期还有位与她齐名,有着“文学洛神”美誉的文坛奇女子萧红。才华横溢的她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中,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世俗,历经反叛、觉醒与抗争,一次次与命运搏击,短暂的一生从未向命运低头!
《一代宗师》已经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民国武林的群像谱,如今的《萧红》会不会也将民国文坛的生肖百态展现在银幕上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霍建起将它拍成了一部琼瑶式的爱情片,在这其中我们看不到《生死场》,也看不到《呼兰河传》,只看到一个女人和四个男人,一个男人又和三个女人的情感纠葛。“让你这样的女人流泪,是全天下男人的罪”,如此肉麻的台词,居然被男主人公肖军先后拿来哄骗两个不同的女人,真是颇有《情深深雨蒙蒙》的风骨!
其实《萧红》影片的前半部分,我们还是能看得到萧红对命运的不屈抗争的,她反对父母包办的利益婚姻,到北平去当进步女学生,却又因为付不起学费而沦为汪公子豢养的金丝雀,丧失了行动自由。接下来汪公子对身怀六甲的她的离弃却促发了她灵魂中的缪斯女神,在那个脏兮兮又狭小的旅店顶棚中,她开始了自己艰难而倔强的文学创作之旅。同萧军的恋爱也是浪漫而有激情,从那个小顶棚内的心灵交汇到洪水中的“久别”重逢,再到小旅馆里吃着面包蘸着盐的“有情饮水饱”式相互依偎,物质上的贫穷丝毫没能熄灭这对左翼作家情侣迸发出的爱情火花,反倒让二人的心更加紧密相连,终于在冰天雪地中奏出了爱情交响乐的最强音!
【萧红呼兰河传优秀读后感】推荐阅读:
萧红小说研究06-01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200字07-08
呼兰河传读后感400字五年级06-28
5-6年级必读书目《呼兰河传》读后感10-09
读呼兰河传有感07-27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600字09-11
《呼兰河传》中的好词好句06-30
呼兰河传第三章读书笔记10-04
有关《呼兰河传》心得体会1000字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