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认识报告书
年级:112030702学号:11203070240姓名:左小凤
作为一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从一开学对专业的茫然到现在的可以熟练的使用C语言,使我对计算机专业有了一份更深的了解,我知道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发展日新月异的专业,它渗透到各行各业,与各学科密切交叉、相互渗透,与国计民生紧密相连。而如今到了大学二年级选择专业方向的时候,经过了一年的学习,是我对应用软件开发有了浓厚的兴趣,毫无疑问,我坚定的选择了这个方向。
对于每一个处于现代化的人们来说,计算机是大家必须要掌握的一个技术,而我们现在是作为一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学好各种专业知识迫不及待,而且在我们学校计算机学院是一个大院,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作为其中的王牌专业,更使我们满怀激动的心情来学习,来认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如今我要选择的方向是这个系所下属的应用软件开发方向,我会更加深刻的来认识这个方向,为我以后可以学好应用软件打好坚实的基础。
当然尽管我国目前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计算机专业在任何高效的发展中都有不可代替的基础作用,我相信所以即使是不就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好计算机也是必须的,所以作为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我们必须对计算机有更专业而全面地认识,这里便有一个关于计算机的知识结构的小知识:计算机的知识结构包括:计算机历史、网络、操作系统、语言、算法、数据、数据库、软件工程、安全等。所以全面了解计算机领域的专业知识、最新发展及应用,对今后要学习的主要知识、专业方向有一个基本了解,为后续课程构建一个基本知识框架,为以后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同样的对于学习这方面的同学,也有一定的能力要求,首先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分析的基本方法,具有计算机应用项目开发的能力,然后能纂写项目文档,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最后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对于在校学生我们主要学习的课程有:离散数学、数据结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等。学习的主要专业实验有:程序设计和上机调试、电子线路基础、微机接口技术、计算机组成、数据库、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路线基本上有两条路线:
技术的专业方向分为嵌入式系统应用和应用软件开发。我选择的应用软件开发是指使用程序语言C#、java、c++、vb等高级语言编写各种程序,主要是用于商业、生活应用的软件的开发。而且应用软件它可以拓宽计算机系统的应用领域,放大硬件的功能。其开发应用软件是为满足用户不同领域、不同问题的应用需求而提供的那部分软件。而嵌入式系统应用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硬件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嵌入式系统是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半导体技术和电子技术与各个行业的具体应用相结合后的产物。
对于计算机方向就业前景良好,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国内外大型电信服务商、大型通信设备制造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工作,也可以到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工程领域的设计、维护、教育培训等工作。如果是软件工程方向,就业前景也十分广阔,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国内外众多软件企业、国家机关以及各个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部门、教育部门等单位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技术开发、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研究生和软件工程硕士。
我们应该如何学习这个专业的知识呢,首先我们要充分认知要专业学习的艰苦性,要注重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特别是对于数学,硬件和软件理论课程的学习),然后要注重形成个人的专业能力特长,我们是必须懂得学习是必然要经历艰苦的努力的,读书、听课不是学习而是了解,只有动手做,进行实践才是学习,只有把知识提升到实践才有价值。所以平时没事的时候也可以在电脑上写写小程序,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计算机专业是一个逻辑性很强的专业,很适合男生学习,可也并不代表我一个女生无法学好,我也许在逻辑思考方面可能落后于男生,但完全可以在别的方面进行补足,我会更加的努力,认真。计算机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是发散性,多重性,甚至是跳跃性的,编程也不是只有数学的计算方法就能轻松胜任的。很多老师在课堂上也会非常注意培养我们诸如此类能力。通过课堂的实际情况加以引导,创造自由、宽松的课堂氛围,这会让思维更具创新能力。
一个专业的好坏无关紧要,主要是在于个人的努力。毕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相信计算机专业信息量大,自由性强,发展方向多,对于一个热爱学习,勇于实践的人来说,这样的专业足以使我奉献一生。我希望在这大学的四年时光里,好好学习有关于应用软件开发的知识,学习这个专业,我现在知道了这主要需要学习计算机基础,接受从事软件应用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应用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我一定会为这个梦想而努力的!
1 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的现状
1.1 专业知识的个体差异
目前, 在我国高校选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在计算机的专业知识基础上存在着很明显的差异。由于高校是个大平台, 学生有的来自城市, 有的来自乡村, 很多乡村的学生因为教学条件的限制, 对于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量十分有限, 在学习过程中, 难免会比较, 产生自卑和畏惧的心理。这种心理一旦产生, 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即使课下再努力地去学习, 还是会产生差距。计算机专业知识基础在同一课堂中, 却有着不同知识水平的人群, 这就提高了计算机软件与技术专业教学的难度和教学要求。
1.2 教学内容不适应人才需求
目前, 我国的很多高校虽然为了适应社会需要, 开展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门专业并且招收了很多学子。但是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过程中, 却把重点几乎全部放在了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之上, 这就与社会上的企事业用人单位的用人要求相背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虽然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但是专业技能以及实践能力几乎没有得到培养, 一些应用性很强的计算机软件教学课程也就很难进入到计算机软件与技术专业的教学任务之中。长此以往, 必然会使因学生因得不到实践培训, 而产生对计算机软件与技术专业课程的反感, 打击学生学习计算机专业的积极性, 从而会进一步影响学生以后的工作生涯。
1.3 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 高校内很多计算机学院教学的教师多数属教学型教师。所谓“教学形”即教师中普遍存在着理论知识远远强于实践知识的教师。他们的实践能力一般来说都比较差, 而且他们的科研水平也不是很高。我国高校缺乏高水平计算机软件与技术专业的教师的现状, 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计算机软件与技术专业的教学质量;然而对于从事计算机软基于技术专业教学的教师来说, 也不会有过多的精力投入科研及自身的进修。高校计算机软件与技术专业的大部分教师缺乏实践经历,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就成了天方夜谭。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策略
面对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良好发展前景和高薪岗位, 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专业学习中来。然而, 随着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增多, 却出现了社会计算机人才短缺的现状, 很多毕业的高校学子找不多工作, 很多大型计算机企业抱怨社会缺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究其原因, 主要还是在于高校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面。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培养不够去全面, 所用方式方法也不够恰当, 主要表现在:学生的理论知识很好, 但是生实践创新能力却不高, 学生不能将所学额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工作中去, 工作的质量也不高。这样的“人才”, 根本不适合企业对与职位人才的要求。目前, 计算机软件与技术专业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在目前全国各大高校都有体现, 接下来, 我就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 对目前高校计算机软件与技术专业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和总结, 并提出几项有建设性的提议。
2.1 转变观念
毛主席曾经说过, 要想得到真理, 必须要付诸于实践, 我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也像我们证明了实践的重要性。在计算机软件与技术专业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精神也离不开实践。高校在计算机软件与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添加实践教学是一种对改变计算机专业学生失业现象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也是目前高校计算机软件与技术专业学科改革的必然趋势。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观念, 并将这一理念切实应用到计算机教学过程中, 对于提高高校计算既然专业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会起到推动作用。
2.2 改革考核方式
为了使推动计算机软件与技术专业的改革, 改革考试制度必须贯彻到底。搞笑的考试方式必须由传统考试中的以知识点考核为重点转向以综合能力和素质考核为中心的考试方向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就是考试制度得改革, 治标治本。计算机软件与技术专业作为一门独立的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不应该还沿用之前传统的理论课的考试方式。应该做到针对计算机软件与技术专业这门学科本身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再结合教学课程内容和性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改革计算机软件与技术专业的考核方式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在实践动手能力的方面的培养, 还可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做出考核, 因而能进一步改善教学方式方法和内容以适应学生的整体水平, 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校在计算机软件与技术专业上的教学质量, 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高校为社会输送的计算机人才的质量。这一点进一步论证和体现了改革计算机软件与技术专业的教学对于学生本身、学校以及社会的重要性。高校计算机软件与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应该是理论与实践并重, 培养和完善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志清.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软件, 2013, 34 (12) :270.
关键词:课程体系:核心课程;核心知识体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虽然很年轻,但它已经成为一个基础技术学科,在科学研究、生产、生活等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近50年来,我国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在国家建设需求的推动下,从无到有,逐渐壮大,尤其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更是高速发展,已经成为理工科第一大专业。
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量大,社会需求面宽的现实,“十五”期间,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年9月第一版,以下简称为《规范》)。其中,“战略研究报告”建议改变当前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的趋同性,鼓励办学单位对毕业生的分类培养,取4个可能的方向,即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以及信息技术。《规范》参照Computing Curricula 2005,分别详细给出了四个方向的核心知识体系,以及覆盖它们的必修课程组示例。
《规范》体现出的“分类培养”精神得到了广泛认同,人们普遍认为中国800个左右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点,按同一种模式或者培养方案进行教学是难以满足广泛的社会需求的,许多学校也希望得到分类培养的具体指导。但是,如何理解和实现“信息技术”等新的专业方向的教育,如何利用已有的基础,更好地实践《规范》,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
为了能更好地利用现已建成的国家、省部级精品课程、精品教材等优质资源,希望能够按照4个专业方向公共要求来构建一些基本课程,每一个方向都可以通过在这一组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扩展来形成符合《规范》的完整的专业方向教学计划。这一组课程是“耳熟能详”的,无论是从师资还是教材的角度,在开始走向规格分类实践时,也是一种现实做法。
一、核心课程选取的原则
本项研究的基本目的是要推荐一组课程,当办学单位希望按照《规范》描述的知识结构制定自己的教学计划时,无论四个方向中的哪一个,都能够比较方便地在这组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扩充而实现。显然,符合这个要求的一组课程不是惟一的,我们着重考虑了如下几点原则。
1.体现公共要求
《规范》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划分成4个专业方向,虽然他们有着不同的问题空间、能力要求、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但还是有共性的部分,这也是作为同一个专业的不同方向所决定的。公共核心课程应该能够将这些公共的要求涵盖进去,实现在课程层面上对公共知识体系、专业培养公共要求和基本特征的体现。
2.有利于构成优化的课程体系
公共核心课程需要与其他相关课程一起才能构成完整的教学计划,所以,这些课程需要易于与相关课程结合,构成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
同时我们注意到,近些年来,许多学校在制定新的教学计划中,采用了设置分级平台的基本框架。例如,要求教学计划由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基础等组成。考虑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对应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这些课程可以适当照顾到学科的要求,构成一个既照顾到学科,又照顾到专业的基础平台,给人们制定有特色的教学计划提供一定的基础,使得人们能够方便地构建完整的、全局优化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
3.充分考虑学时的限制
由于公共核心课程相当于学科、专业平台的基本内容,所以,只能做一个较小集合,而且课程的学时数要尽可能小,目标在于体现专业教育的最基础要求,同时给具有特色的完整的教学计划的制定留有足够的空间。特别是近些年来,不少学校已经将教学的总学时数降到2500学时以下。所以按照20%计算,将公共核心课程的总学时控制在500学时以内。
4.尽可能成熟的课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办50余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一些课程的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已经具备良好的基础,这些课程将在专业教育中起到核心、骨干作用,将这些课程进行适当改造后构成公共核心课程,有利于充分利用已有的优质资源,迅速提高整体办学水平。所以选取的课程应该是“耳熟能详”的成熟课程。
5.体现本专业教育基本特征
课程要体现学科教育的一些基本特点。例如,虽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涉及到计算机理、工程实现和开发利用,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是一个以技术为主的学科,特别是在本科教育层面上更是如此。所以课程要对技术和学生的技能训练有较好的体现。除了学科抽象、理论两大形态使得初学者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践去深入体会外,还要考虑社会要求本专业的学生能够更好地去实现一些系统的研究、构建和维护。因此,选择的课程应该在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上有引领作用。此外,在本学科发展异常快速的时候,这些课程相关的内容应该是成熟的、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
二、核心知识体系
这里给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力求从不同专业方向的公共需求出发,给出该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些基本知识,我们并不试图包括各个专业方向教育要求的全部知识,每个专业方向都需要在此基础上按照专业方向的教育需要增加所需要的知识,以构成完整的专业方向知识体系,其具体内容可以参考《规范》。由于是基本知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所以,没有包含推荐的选修知识。该知识体系共包括8个知识领域,39个知识单元,共342个核心学时。其中,
(1)离散结构(DS)60核心学时,包括函数、关系与集合、基本逻辑、证明技巧、图与树。
(2)程序设计基础(PF)67核心学时,包括程序基本结构、算法与问题求解、基本数据结构、递归、事件驱动程序设计。
(3)算法(AL)28核心学时,包括基本算法和分布式。算法。
(4)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织(AR)60核心学时,包括数据的机器级表示、汇编级机器组织、存储系统组织和结构、接口和通信、功能组织。
(5)操作系统(OS)32核心学时,包括操作系统概述、操作系统原理、并发性、调度与分派、内存管理、设备管理、安全与保护、文件系统。
(6)网络及其计算(NC)48核心学时,包括网络及其计算介绍、通信与网络、网络安全、客户,服务器计算举例、构建Web应用、网络管理。
(7)程序设计语言(PL)13核心学时,包括程序设计
语言概论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8)信息管理(IM)34核心学时,包括信息模型与信息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建模、关系数据库、数据库查询语言、关系数据库设计、事务处理、分布式数据库。
按照各个方向核心知识结构的要求,公共核心知识体系覆盖计算机科学341核心学时的内容,覆盖率为60.9%,覆盖计算机工程246核心学时的内容,覆盖率为44.7%:覆盖软件工程199核心学时的内容,覆盖率为40.3%覆盖信息技术136个核心学时,覆盖率为48.4%。
三、核心课程
公共核心课程共包括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等7门,这些课程的名称都采用了尽量一般化的处理,即后面没有诸如“基础”,“原理”或者“技术”之类的字样,为学校开设具体课程留有空间,学校可以根据自己课程的特点添上适当的限定,进一步体现自己的办学特色。
表1给出了各门课程所含的必修知识单元和所需要的学时数,和各个学校相应课程的实际教学时数相比,其中有的课程必修学时数多一点,有的少一点。所需要的总课时为448。希望各个学校在满足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可以通过强调某些内容来体现自己的特色。
四、专业方向必修课程示例
按照各个专业方向必修知识体系的要求,以7门公共核心课程为基础,构建相应方向的必修课程。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给出的仍然只是“示例”,各个办学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设计出更具特色的必修课程,并制定出恰当的教学计划。
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的必修课程示例:计算机导论、程序设计基础、离散结构、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基础、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原理、编译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数字逻辑、社会与职业道德。15门课程共计776学时。
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的必修课程示例:计算机导论、离散数学、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电路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社会与职业道德。16门课程共计理论学时920学时。
软件工程方向必修课程示例:软件工程专业导论、程序设计、面向对象方法学、数据结构和算法、离散数学、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工程经济学、软件工程、软件代码开发技术、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软件需求分析、软件项目管理。16门课程共计920学时。
信息技术方向必修课程示例:信息技术导论、离散数学、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应用集成原理与工具、Web系统与技术、人机交互、面向对象方法、信息保障和安全、信息系统工程与实践、系统管理与维护、社会与职业道德。17门课程总计920学时。
五、结语
《规范》将“核心知识结构”作为开办相应专业方向必须的要求,可以用不同的课程组合来覆盖,《规范》中给出的“核心课程”只是这种覆盖的一个“示例”,这里给出的是另一个“示例”。事实上,这也是《规范》所鼓励的。这里的“公共核心课程”并不是《规范》中四个“核心课程”集合的简单交集,而是根据对四个方向的理解,对它们公共核心知识单元的一个课程覆盖。是每个专业方向公共的必修课程,而不是任何一个方向完整的必修课程集合。
无论开办哪个专业方向,都可以在这里提出的“公共核心课程”基础上,根据不同方向的要求添加若干课程,形成“必修课程”集合(完整覆盖《规范》中的核心知识结构),然后再根据本学校的情况开设一些选修课程。这样,当一个学校希望开设多于一个专业方向时,教学资源有可能得到较大程度的共享。如果一个学校要将原来的教学计划改造为“信息技术”方向,许多已有的课程都可能被利用上。
我们希望本文的研究结果能对多数学校产生直接的帮助,也盼望各个学校在实践中基于《规范》不断创造出新的教学计划和模式,形成一个百花齐放的局面。
学 院: 应用技术学院 专 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姓 名: 指导教师: 题 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认识实习实习时间:2017年6月26日-2017年6月30日
应用技术学院
一、前沿技术总结 当代,发展最快而且对人类生活影响最大的学科无疑是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了,计算机已经成为了21世纪的一种象征,当代的社会,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已经成为推动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已被成为“计算机文化”和“计机思维”。计算机科学围绕信息、知识、智能等主题发展迅速。《计算机科学前沿技术》详细地介绍了计算机科学前沿热点的若干问题,并提出未来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趋势。智能化的超级计算机超高速计算机采用平行处理技术改进计算机结构,可以使计算机系统同时执行多条指令,或同时对多个数据进行处理,进一步提高计算机运行速度。超级计算机通常是由成百数千甚至更多的处理器构成,能完成普通计算机和服务器所不能计算的大型的复杂任务。从超级计算机获得的数据分析和模拟成果,能推动各个领域高精尖项目的研究与开发,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新型高性能计算机问世随着硅芯片技术的高速发展,硅技术越来越接近了其自身的物理发展极限。因此,迫切要求计算机从结构变革,到器件与技术的革命这一系列的技术都要产生一次质的飞跃才行。新型的量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分子计算机和纳米计算机由此应运而生。
随着这些新型计算机的诞生我们不难发现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再从多方面发展: 第一个是向“快”的方向。速度越来越快,性能越来越高,计算机的主频越来越快。专用计算机的并行程度比通用机更高,并行计算机的关键技术是如何高效率地把大量计算机互相连接起来,即各处理机之间的高速通信,以及如何有效地管理成千上万台计算机使之协调工作,这就是并行计算机的系统软件——操作系统的功能。第二个方向就是向“广”度方向发展,计算机发展的趋势无处不在,应用范围更加广泛。近年来更明显的趋势是网络化与向各个领域的渗透,即在广度上的发展开拓。国外称这种趋势为普适计算或者叫无处不在的计算。未来计算机将存在于家中的各种电器中,到那时笔记本,书籍都将电子化、数字化。所以有人预言未来计算机也将成为最常用的日用品。第三个方向是向“深”度方向发展,即向信息的智能化发展。网络上有大量的信息,为了使这些信息转变成所需要的知识,同时又具有更加友好的人机界面,计算机将具备更多的智能成分。未来计算机将具有多种感知能力及一定的思考能力。人们可以用自然语言、手写的文字,甚至可以用表情、手势来与计算机沟通,使人机交流更加快捷。让人能产生身临其境感觉的虚拟现实技术是这一领域发展的集中体现。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迅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计算机日益成为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工具之一,而且我也清楚地认识和感受到了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我相信,再过不了几年,不会使用计算机,就会象不识字一样使人举步维艰。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和实践,我深深体会到: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高科技飞速发展、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任何人不能只停在原有传统知识的认识上,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当今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实习心得
(一)努力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在计算机应用技术岗位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思想上积极进取,积极的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也才能检验知识的有用性。在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大大的脱节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无法学以致用。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也是弥补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所以你一天不学习,你就会落伍。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并结合计算机应用技术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岗位工作各项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使工作中的困难有了最有力地解决武器。通过这些工作条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
(二)围绕工作,突出重点,尽心尽力履行职责。
在计算机应用技术岗位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计算机应用技术岗位工作中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锻炼的目的,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同事交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使自己对计算机应用技术岗位工作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知和了解。根据计算机应用技术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优势,把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尽心尽力完成计算机应用技术岗位工作的任务。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我经常得到了同事的好评和领导的赞许。
(三)转变角色,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从大学校门跨入到计算机应用技术岗位工作岗位,一开始我难以适应角色的转
变,不能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认为没有多少事情可以做,我就有一点失望,开始的热情有点消退,完全找不到方向。但我还是尽量保持当初的那份热情,想干有用的事的态度,不断的做好一些杂事,同时也勇于协助同事做好各项工作,慢慢的就找到了自己的角色,明白自己该干什么,这就是一个热情的问题,只要我保持极大的热情,相信自己一定会得到认可,没有不会做,没有做不好,只有你愿不愿意做。转变自己的角色,从一位学生到一位工作人员的转变,不仅仅是角色的变化,更是思想观念的转变。
(四)发扬团队精神,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协同其他同事。
在工作间能得到领导的充分信任,并在按时完成上级分配给我的各项工作的同时,还能积极主动地协助其他同事处理一些内务工作。个人的能力只有融入团队,才能实现最大的价值。实习期的工作,让我充分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团队的精髓是共同进步。没有共同进步,相互合作,团队如同一盘散沙。相互合作,团队就会齐心协力,成为一个强有力的集体。很多人经常把团队和工作团体混为一谈,其实两者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优秀的工作团体与团队一样,具有能够一起分享信息、观点和创意,共同决策以帮助每个成员能够更好地工作,同时强化个人工作标准的特点。但工作团体主要是把工作目标分解到个人,其本质上是注重个人目标和责任,工作团体目标只是个人目标的简单总和,工作团体的成员不会为超出自己义务范围的结果负责,也不会尝试那种因为多名成员共同工作而带来的增值效应。
三、技术展望 在互联网时代,未来十年里,哪些行业会发生变化?这个期限太长,十年时间足以翻天覆地。科技的进步必然带来一些行业的兴起,造成另一些行业的沉寂。在我认为,以人力为主要生产力的传统行业将会消失,即使不消失,也必然价值降低。典型的有传统零售业,信息管理系统的运用沟通了销售,采购,供货等各个环节,减少了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在利润增长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商品的价格。各个环节的定价变得透明,消费者知道商品的真正价格区间。另外,电子商务的发展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同时建立了用户评论机制,真正意义上形成了互联网的信任机制。这些,都造成了传统零售业日渐颓败的形式。其实,在当下,随着淘宝网,亚马逊,京东等的兴起,发展我们就可以看出传统零售业受到了不小冲击。计算机正用它的影响改变我们生活上的方方面面,一波又一波的信息技术革命袭击而来,我认为,可从两方面谈计算机的未来发展方向。一是从未来计算机的发展特点来说,另外是从新型计算机的发展技术来说。具体论述如下。
(一)未来计算机发展特点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是其它科学行业不可比拟,产品不断升级换代。当前计算机正朝着微型化、智能化、无线网络的急速发展、虚拟化等方向发展,计算机本身的性能越来越优越,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从而使计算机成为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1.微型化
“更小更强大”是计算机制造领域人们追求的目标。随着技术的发展,当今的计算机已经具有很强的计算能力和便携性。在以后的发展中,计算机要想更小而有计算能力更强就需要有更精细更先进的生产技术,这才能使同样的面积具有更高的计算能力和更快的速度,现在CPU的生产技术已经达到纳米级。CPU的更加微小将同时带动电脑其他部件诸如内存、硬盘、显卡、主板的微型化。但与此同时,密集化将会产生更大的发热问题,这就需要研究人员采用更先进的散热技术和优化能力。只有电脑上的主要部件都微型化,才能实现整台电脑的微型化。
2.智能化
随着网络上信息传输量的日益增大以及各种信息间传输的复杂性,计算机网络技术要想的进一步发展,必须突破目前网络传输的限制。一种能够自动完成网络连接的新型网络概念——自动交换传送网应运而生---智能光网络。智能光网络可提供各类标准接口,能完成波长的交换和波长字速率的交换,粗交叉颗粒为单个波长,细交叉颗粒为STM-1信道。这样的配置使网络的容量发生几何倍数的增长,随着技术的升级,交换容量会更大,能够满足将来信息流量爆炸型增长的需求改变未来越来越拥挤的网络现象,所以光网络是未来网络发展的趋势。
3.虚拟化
虚拟世界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相应的人类网络行动的呈现而产生出来的一种人类交流信息、知识、思想和情感的新型行动空间,它包含了信息技术系统、信息交往平台、新型经济模式和社会文化生活空间等方面的广泛内容及其特征,虚拟世界是一种动态的网络社会生活空间。由此,我们可以认为虚拟世界是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由人工高科技技术如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虚拟实在技术等所创造的一个人工世界。
4.无线网络
在可以预期的未来,无线网络将更加普及。因为我们对事物处理速度的加快,必须突破有线的限制,无线网络将无处不在的为我们提供便捷的网络。所以无线网络的的急速发展和广泛使用是现代的趋势。
(二)新型计算机发展技术
一方面,一部分人在对现有计算机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而另一方面;一些人在计算机与其他领域的渗透中不断探索和研究新型的计算机。自1945年世界上出现第一台巨型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以来,计算机技术一直高速地发展。现代计算机技术以先进的电子技术替代过去落后的机械和继电路技术,随着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的发展,计算机的体积变得越来越小,运行速度也变得越来越快,价格变得越来越低。但想要大幅度的提高计算机的性能,是现在遇到的无法逾越的难题。所以,要想创造性地提高计算机技术,必将把目标投向基本的物理原理上。光子、量子、生物、纳米等计算机新技术将推动计算机的技术革命。硅片的高速发展也意味着硅技术也越来越接近物理极限。为此,科学家必将探索新型的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的体系改革到器件和技术变革都要产生一次量的乃至质的飞跃。所以,下面我为大家介绍在21世纪将会向我们走来的新型量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java技术、生物计算机和纳米计算机。量子计算机是基于量子效应开发的。它利用一种连状的聚合物来显示开与关的状态,利用激光脉冲来改变分子的状态,使信息沿着聚合物移动,进行运算。量子计算机是以量子位来储存。由于量子的叠加效应,一个量子储存0或1,它可以既储存0有储存1,因此量子位可以储存两个数据。同样的储存位,量子计算机的储存量比通常的计算机储存量大得多。而且它可以进行量子并行计算。其运行速度比现在个人计算机Pentium晶片快10亿倍。因此,这也是它的一个很大的优势。众所周知,光速是世界上物体运动最快的速度。全光数字计算机,以光子代替电子,光互连代替导线互连,光硬件代替计算机中的电子硬件,光运算代替电运算。与电子计算机相比,光计算机的“无导线计算机”信息传递平行通道密度极大。一枚直径5分硬币大小的棱镜,它的通过能力超过全世界现有电话电缆的许多倍。光的并行、高速,天然地决定了光计算机的并行处理能力很强,具有超高速运算速度。超高速电子计算机只能在低温下工作,而光计算机在室温下即可开展工作。光计算机还具有 与人脑相似的容错性。系统中某一元件损坏或出错时,并不影响最终的计算结果。因此,光子计算机维护、修理、重装方面也容易操作。使用起来极其方便。首先,Java芯片的开发,如芯片的设计和生产、嵌入式家用电器、基于Java技术的新型计算机系统、Web TV或Internet TV顶置盒(TSB)等等。其次,企业综合信息处理系统,如企业Java Computing、Java在金融业中的应用、电子贸易、电子
商务等等。再者,Java在Internet和Intranet方面的应用,如Website信息咨询服务、WWW资源集成、电子广告、远程教学、远程医疗等。因此,使用Java是现代的大势所趋。生物计算机(分子计算机)的运算过程就是蛋白质分子与周围物理化学介质的相互作用过程。计算机的转换开关由酶来充当,而程序则在酶合成系统本身和蛋白质的结构中极其明显地表示出来。DNA分子中的遗传密码相当于存储的数据,DNA分子间通过生化反应,从一种基因代玛转变为另一种基因代码。反应前的基因代码相当于输入数据,反应后的基因代码相当于输出数据。如果能控制这一反应过程,那么就可以制作成功DNA计算机。蛋白质分子比硅晶片上电子元件要小得多,彼此相距甚近,生物计算机完成一项运算,所需的时间仅为10微微秒,比人的思维速度快100万倍。DNA分子计算机具有惊人的存贮容量,1立方米的DNA溶液,可存储1万亿的二进制数据。DNA计算机消耗的能量非常小,只有电子计算机的十亿分之一。由于生物芯片的原材料是蛋白质分子,所以生物计算机既有自我修复的功能,又可直接与生物活体相联。预计10~20年后,DNA计算机将进入实用阶段。纳米计算机 “纳米”是一个计量单位,一个纳米等于10[-9]米,大约是氢原子直径的10倍。纳米技术是从80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的新的前沿科研领域,最终目标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意志直接操纵单个原子,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现在纳米技术正从MEMS(微电子机械系统)起步,把传感器、电动机和各种处理器都放在一个硅芯片上而构成一个系统。应用纳米技术研制的计算机内存芯片,其体积不过数百个原子大小,相当于人的头发丝直径的千分之一。纳米计算机不仅几乎不需要耗费任何能源,而且其性能要比今天的计算机强大许多倍。以上所诉计算机的展望并不是全面的 也只是从一些侧面简单谈一谈计算机可能发展的方向。关于计算机未来的发展趋势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不同的人也会从不同的方面去探讨 但无论如何 出发点都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人学习、工作、计算、娱乐等等。为了更能方便人的生活。我认为,从第一台计算机诞生起,它就具有无穷的魔力去改变的人类的发展历史。计算机注定与我们生活密切相连。现代社会,计算机已经渗透到没一个角落,带动着工业,教育,医学等等方面的发展。计算机的快速发展也必将使其它领域的快速发展,为共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做贡献。
四、参考文献
系别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本课题研究意义:
病例是病人就诊治病,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科学的,实际的统一的进行记录。对自己的病情进行科学的总结,对自己病情的发展程度进行阶段性的记录。近些年,随着医疗机构多年来医治的病人不断的增加,手动记载病人的病例越来越不方便,病例资料积攒越来越多,对空间的占用越来越严重,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弊端和缺陷显现的越来明显起来。
医疗机构病例的记录和管理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而传统的选题方式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医疗机构进行挂号,就诊等一系列医疗流程的同时,要对病人相应流程的资料进行详细的记录.传统的记录流程繁琐复杂,该过程时间长,速度缓慢,因此影响了医疗人员的治疗效率。
2.病例的存放,是医疗机构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病例记录的材质是纸张,由于多年的积累,病例资料会越来越多,需要长期的干燥环境,避免纸张发霉变质。而且由于纸张的积累,会占用越来越多的空间。而且由于纸笔记录,记录笔迹很容易由于时间过长,缓慢变质,继而字迹愈来愈不清晰,导致记录被损毁,造成记录无法使用,从而要采取安全措施。
3病例记录的查找,由于病例记录是用纸张进行记录,索引模式不清晰,查找使用起来会耽过长的时间,而且查找极为不便,由于病例的使用,会造成材质的损坏甚至损毁无法使用,
针对上述产生的诸多问题,设计并开发一个病例管理系统是非常必要的。该论文设计并实现了中医诊所的病例管理系统,改系统不仅实现了病例的快速记录和管理,增加了病人和医疗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了解,更重要的是实现了病例的快速索引和查找使用,提高了医疗机构的工作效率。
2.研究内容:
1.了解该系统现在的发展现状,对国内外的现状进行分析对比
2.对系统的市场需求进行分析
3.系统结构
(1) 对就诊者记录进行统一管理功能;
(2) 对挂号记录进行统一管理功能;
(3) 对就诊者每次所开的处方记录进行统一管理功能;
(4) 对就诊者每次就诊时的确诊记录进行统一管理功能;
(5) 对就诊者住院、出院、转院记录进行统一管理功能;
(6) 对就诊者动手术的手术记录进行统一管理功能;
(7) 对就诊者的检查结果记录进行统一管理功能;
(8) 对就诊者病历进行查询的功能。
4.将系统进行实现与运作
5.结果实际需求进行实践和分析
6.对所做的工作进行总结,进一步的完善和分析出现的问题
3.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度:
本系统采用的软件开发工具及环境如下:
操作系统: WINDOWS
编程工具: PowerBuilder9.0
数据库:SQL Server数据库
开发用机器的硬件配置:
Pentium Ⅳ 1.50GHz、256MB内存、20GB硬盘等。
本应用程序的主要功能都是在主窗口w_zhujiemian及在其下打开的众多窗口中完成的。将主窗口的WindowType属性设立为mdi型,以便在其下以特定方式打开其他窗口。
主界面设计中主要是主菜单m_zhujiemian的设计,该菜单结构及代码如下:
1.医务人员:Clicked事件程序代码
opensheet(w_ywry,w_zhujiemian,8,original!)
2.就诊者记录:Clicked事件程序代码
opensheet (w_jzz_cx,w_zhujiemian,8,original!)
3.挂号记录:Clicked事件程序代码
opensheet(w_gh,w_zhujiemian,8,original!)
4.处方记录:Clicked事件程序代码
opensheet(w_cf_xcg_cx,w_zhujiemian,8,original!)
5.确诊记录:Clicked事件程序代码
opensheet(w_hyjc_qz_cx,w_zhujiemian,8,original!)
6.住院记录:Clicked事件程序代码
opensheet(w_hyjc_zy_cx,w_zhujiemian,8,original!)
7.手术记录:Clicked事件程序代码
opensheet(w_ss_cx,w_zhujiemian,8,original!)
8.检查结果记录:Clicked事件程序代码
opensheet(w_hyjc_jcjg_cx,w_zhujiemian,8,original!)
9.病历查询:Clicked事件程序代码
opensheet(w_hyjc_blcx_cx,w_zhujiemian,8,original!)
设计方法
1.查询相关资料,了解本系统的研究意义。可以上网搜索或者是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
2.通过查询资料了解该系统要如何做,及要做哪些东西。
3.设计出大体上的功能模块,画出模块图。
4.通过进一步的了解,对每个功能模块进行细化,将每一步都想清楚。制定出每一步的做法和注意的地方。
5.对设计好的程序进行调试,通过调试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解决,从而达到完善系统的目的。
6.最后,整理各阶段的设计记录文档,写成论文稿。
研究的整体方案:
1)应用程序背景和需求分析
2)组建开发组
3)数据库设计
4)编写应用程序
5)测试和优化应用程序
6)发布数据库和应用程序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确定创建数据库的目的
确定数据库中需要的表
确定表中需要的字段
确定主键
确定表之间的关系
输入数据和创建其他数据库的对象
工作进度的安排:
1)应用程序背景和需求分析:熟悉论文课题,查找资料,研究资料,熟悉编程语言,完成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及外文文献翻译。
完成时间:11月
2)数据库设计:继续熟悉编程语言,查找资料,研究资料,确定数据库结构和数据结构,建立数据库,做好编程准备。
完成时间:2月中旬--2月底。
3)编写应用程序:着手编程,初调程序,建立程序的大致结构、整体框架。
完成时间:2011年3月初--4月初。
4)测试和优化应用程序:设计与撰写论文,完善设计,进行测试。
完成时间:2011年4月初--4月中旬。
5)发布数据库和应用程序:根据指导老师的建议,继续完善程序,将完成的程序上交,并将毕业论文完成初稿上交。
完成时间:2011年4月中旬--4月底。
一、实习目的通过参观实习对食品工厂有一定的了解,了解本专业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实习时间
2012年12月24日——2013年1月4日
三、实习地点
洛阳巨尔乳业有限公司、洛阳全福食品有限公司、洛阳正大食品有限公司
四、实习内容
对洛阳巨尔乳业有限公司、洛阳全福食品有限公司、洛阳正大食品有限公司历史沿革、企业文化、管理制度等有一定的了解,并了解牛奶、面制品、肉制品生产工艺流程及加工设备,以及该生产工厂的附属设施、环境卫生要求等,对这些企业有初步的认识。
1.洛阳巨尔乳业有限公司
1.1 公司概况
生产加工、产品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乳品加工企业,跻身全国乳品行业前30强,是中国乳制品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全国首批34家乳品信用AA级企业、国家学生饮用奶定点生产企业和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近年来引进芬兰、丹麦、瑞典生产线,采用欧洲先进工艺,开发出无菌砖、无菌袋、屋顶盒、塑杯等系列50多个品种,形成年产16万吨的加工规模,成为中部地区大型乳品加工基地。巨尔牌系列产品先后荣获
品工业50家高成长企业”等多项殊荣,并通过了ISO9001、HACCP等多项国际认证,产品畅销河南、湖南、湖北、安徽、山西、陕西、江苏等省内外50多个大中城市,销售网络遍布各地,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十一五”期间,在国家、省、市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公司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累计完成产值6.5亿元,收购原料奶10.2万吨,支付农户奶款3.2亿元,实现利税6500万元,引进并建成两大澳牛标准化牧场,纯种澳牛存栏达2000头,发展奶牛小区50多个,带动养殖奶牛存栏两万头,生产销售环节安置就业2000多人,带动3000多养牛户和4000多亩牧草种植户脱贫致富,年耗用秸秆20万吨,促进了就业安置和农民增收,带动了周边地区饲草饲料产业的快速发展,减少了秸秆污染,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奶业发展模式,有效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巨尔乳业非常注重创新发展。1986年,“白马寺”牌瓶装奶生产线正式投产,结束了我市群众长期饮用散装奶的历史;1999年,公司不惜重金,将欧洲先进的无菌奶生产线、搅拌型酸牛奶生产线等引进洛阳……此后,无菌砖自动灌装生产线、澳洲生态牧场、机械化挤奶设备相继被引入,巨尔乳业的生产工艺和加工能力得到迅速提升,并跻身我国乳制品生产加工行业的前列。
“得奶源者得天下”,这是乳制品加工行业的至理名言。巨尔乳业董事长、总经理陈彦斌说,奶源生产是乳制品加工行业的“第一生产车间”,也是保证乳品质量的关键一环。因此,巨尔乳业舍得在奶源基地建设上加大投入,不断提高奶牛养殖水平。
早在2006年,巨尔乳业便在全省率先取消了散户奶,自建标准化奶牛养殖基地40余个,实现了100%全封闭机械化挤奶,被国家相关部门誉为“洛阳奶业模式”。为从源头上保证奶源质量,他们在奶牛饲草、饲料及药品供给等方面,实行统一管理、统一采购,保证饲养过程的全程监控。此外,巨尔乳业的所有养殖小区均实行统一管理、统一饲养、统一防疫、统一配种、统一挤奶的“五个统一”管理模式,这也大大提高了原料奶质量。奶品安全至关重要。为打造安全放心奶,巨尔乳业制定了严格的原料奶收购要求。经过多重检验合格的原奶,从奶罐车直接进入生产设备直至包装成各种成品,都不与外界接触,实现全封闭生产,有效避免了外界环境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而原料奶需要途经的高科技设备,都是从芬兰、丹麦、瑞典等引进的国际一流乳品加工设备。
此外,在生产过程中巨尔乳业积极推行标准化管理。乳品加工的全程均由专人跟踪,实行动态管理,坚决杜绝不合格品进入下一道工序。为提高检测水平和检验能力,巨尔乳业不惜斥资数百万元建立了4个国内先进的标准化实验室,实现了从饲料、兽药、原料奶、半成品到成品的全方位检测。正是靠先进的工艺和优良的品质,巨尔乳业的系列产品赢得了市场,并成为我省首批国家认定的唯一一家学生奶定点生产企业。
1.2工艺流程:
首先从无公害奶牛养殖基地运来原料奶,经过采样检验合格后进行抽奶,检验报告显示了原料奶的产地以及脂肪、蛋白质、酸度等各项指标。检验由公司质量处完成,看不到该检验报告,他们是不会进行抽奶的。随后,这批牛奶过冷后储存在储奶罐中。该罐原料奶经过杀菌后进入待装罐。此时,检验部门又进行半成品的检验,检验合格后才能进入灭菌、灌装程序。随后,工作人员对该罐原料奶进行高温灭菌杀毒,同时开始向灌装机传输原料奶,中间不再进行储存。随后一一进行灌装,带编号的袋装纯牛奶相继“面世”。当然,这并不代表这批纯牛奶能立即上市销售,随后还要经历两天左右的装成品再检验。公司质量处、乳品厂将分别对装成品进行开机样、中间样、结束样的抽检,同时检验合格才能进入销售渠道。巨尔的36个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都配备了现代化的挤奶厅,引进荷兰、瑞典等世界上先进的全封闭、全自动挤奶设备及全封闭冷藏奶罐车和CIP自
动清洗系统,实现了从挤奶到运输环节的全封闭。
基地现代化全封闭挤奶中心,20头奶牛依次进入,分列两排靠近鱼股式挤奶机。随后,5名工作人员各司其职,一人执笔记录奶牛编号,一人对奶牛乳头进行消毒,一人随后用一次性毛巾擦干,另外两人接着进行前三把的人工挤奶,以保证原料奶的质量。接下来,20个挤奶机开始自动挤奶。这20头奶牛完成作业走出挤奶中心后,工作人员立即对挤奶中心进行消毒,迎接另一拨儿奶牛进入。此时,挤出来的原料奶通过奶杯、压力泵直接传输至在另一房间“守候”的制冷器内。加上铅封后,这批原料奶就运往生产车间加工,整个过程全部封闭。“下一步,巨尔将把质量安全管理进一步延伸至饲草、饲料和兽药环节,从而将源头安全控制再向前推进,真正推行绿色养殖。
1.3企业管理系统
营、和谐共赢”的经营理念,坚持“改革、创新、发展”主题,以先进科技为先导,加强科学管理,严把产品质量,把食品安全放在首位,全力打造巨尔放心奶,立足中部、面向全国,加强奶源基地建设,扩大生产规模,丰富产品种类,提高整体竞争力,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到“十二五”末实现产值30亿元,利税3.5亿元,新建5000头以上标准化牧场3个,自有奶牛达到3万头,兴建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40个,奶牛存栏达到6万头,安置就业带动农户12000人,发放奶款5亿元,建成中部地区乳业骨干龙头企业,把巨尔品牌培育成中部地区乳业第一品牌,力争进入全国乳制品行业前十强。
2.洛阳全福食品有限公司
2.1公司概况洛阳市全福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是一家专业从事烘培食品生产和承办政府放心早餐,兼营宾馆、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集团公司。
十几年来,经过励精图治,诚信经营,公司已发展成为占地50亩、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员工近千人、拥有现代化生产厂房和先进生产设备、日产量3万多斤的知名品牌企业。
我公司主要生产面包、西点、牡丹饼、牡丹燕菜、月饼、馅料、政府放心早餐等七大系列300余种食品,拥有1000多个销售网点和连锁店,是河南省大型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公司产品销往省内外30多个地市,先后被省、市评为“质量信得过产品”、“公示安全食品”等荣誉称号。“全福”牌月饼及馅料连续多年被中国工商业联合会、全国工商联烘焙业公会授予“达标优秀月饼馅料”、“优质放心月饼、馅料奖”。2006年,全福公司“盛唐牡丹饼”被省餐饮业协会和省八大委局评为“金牌名点”;2007年,“盛唐牡丹饼”被全国工商联烘焙业公会授予“中华特色名点”称号。2007~2009在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博览会上,“全福”牌牡丹饼系列产品连续三年获得博览会“优质奖”。2007年8月,公司糕点通过河南省卫生主管部门验收,确定为量化分级管理A级企业单位。2009年,公司通过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同年年底,公司被国家标准委确定为国家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
“全福”牌牡丹饼系列产品是由中国烹饪大师、优秀食品专家任全福以盛唐历史文化牡丹饼记载,结合现代食品工艺,以豆类为主料,加入精心泡制的牡丹花辨,特制而成,食之酥松绵软,回味悠香。盛唐牡丹饼已成为能够代表洛阳牡丹历史文化的特色食品,成为洛阳旅游食品的首选。
洛阳市“政府放心早餐工程”的承办企业,公司制定了严格的生产工艺标准和管理制度,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形象,确保为广大市民提供安全、卫生、方便、快捷、营养、健康的放心早餐。目前,公司早餐网点已达二百多个,分布于我市四区三县,网点仍在不断增加中。
“品质为本,追求卓越” 的发展理念,“合作共赢,利益共享”的分配机制,“打造百年全福,让全福感动每一个人”的企业宗旨,激励着全体全福人斗志昂扬、热情满怀,为把全福公司发展成为中国食品行业的旗舰企业而奋发努力!
2.2全福管理四化:企业学校化、企业军事化、企业家庭化、企业老师化
2.3工艺流程
(1)早餐包子:
原料分拣---清洗----打碎----拌馅----打面----和面----包制----醒发----蒸制-----冻制----包装----检验---入库
(2)早餐粥:
原料分拣---清洗----煮制---灌装----分装-----检验----入库
(3)豆浆:
原料分拣---清洗----磨浆----煮浆----灌装-----分装----检验
(4)牡丹燕菜:
原料:白玉萝卜、淀粉
白玉萝卜炸丝----与淀粉揉和----蒸煮-----晾干-----打散----放托-----成型----烘干-----检验-----入库
(5)牡丹饼:
原料:豆类、面粉、牡丹浆
皮:豆和面粉磨碎制成饼皮
馅:豆泡制,熬煮后压成泥管状,与牡丹花提取液,牡丹浆拌匀,然后无菌灌装入袋中。
流程:制馅、制皮----放入成型机-----成型-----制蛋液---烘烤----放置-----检验----小包装----大包装----入库
3洛阳正大食品有限公司
3.1公司概况
正大集团投资建设的洛阳正大食品有限公司于2012年12月开业。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毛万春,省政府副秘书长介新,正大集团总部董事长顾问朱恭和、正大集团中国区资深副董事长于建平、正大集团中国区资深总裁李瑞寒共同触动开业启动器。省商务厅副厅长戴松军、省畜牧局副局长杨文明,省农业厅党组成员、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主任马国明,市领导尚朝阳、宋殿宇、李柳生、任海航等参加开业典礼。
正大集团是泰籍华人创办的跨国企业,先后在洛阳投资建设了北方易初、东方正大、正大广场等项目。此次,正大集团通过收购洛阳春都投资有限公司的肉类精深加工一体化项目,建设国内第一个猪类肉食品生产基地。正大集团中国区资深副董事长于建平介绍说:洛阳正大食品有限公司是正大集团首次在中国投资猪肉深加工项目,总投资10亿人民币,占地285亩,是集生猪屠宰分割、深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冷链物流、连锁专卖及科研开发为一体,大型食品项目,每年可以屠宰生猪150 万头,深加工能力3万吨,熟肉制品10万吨,年销售收入达15亿人民币。
洛阳正大食品有限公司围绕猪肉深加工项目,还将带动18万亩玉米种植基地、2座生物肥料厂、一个40万吨配套饲料厂、103个生猪养殖基地,整个产业链投资将超过30亿元人民币。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创造约16万就业岗位,每年形成186亿元的收入,将为洛阳现代农牧食品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市委常委、经济工作部部长、副市长宋殿宇说:我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一如继往地支持企业,密切配合、贴身服务,为企业发展创造一流的外部环境,助推企业做大做强;希望洛阳正大食品有限公司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和市场商机,开拓市场,深化加工,拉长产业链条,提高综合竞争力。
洛阳正大公司屠宰生猪全都来自集团自有养殖场,采用先进的检验检测仪器在线快速逐头检验,并建立全过程可追溯的食品安全管理系统。公司屠宰、分割、冷藏加工工艺技术和设备从丹麦公司引进,工艺技术及检测手段均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
3.2企业的工艺流程
1、淋浴
2、CO2室晕:经充分的静养、淋浴的生猪每次6--8头,分批次进入CO2室晕机,通过采用先进的CO2室晕技术,生猪无紧张感,减少了体内糖原的消耗,同时提高了呼吸速率,促进血液循环,使其放血充分,柱色生猪在屠宰过程的挣扎及应激反应,提高肉品质量。
3、中空采血:室晕后的猪体传送至中空采血系统,通过中空采血刀将血液输送到存储罐。猪体自动刺青,存储罐自动编号,单独存放,保证后续检测的每一头猪可追溯。中空采血既杜绝了传统放血操作过程中粪便等对血液的污染,又避免了血液间的相互污染,保证了血液的食用质量,是当今世界上安全食用血液制品的唯一途径。
4、猪体清洗:采血后的猪体经过预清洗机除去猪体表面污染物后,烫毛猪进入蒸汽烫毛隧道工序,毛剥猪则由此转入剥皮工序。
5、按摩清洗:猪体经火焰灭菌后进行抛光清洗。通过水喷淋及塑料毛刷的运动,将猪体充分洗刷干净,同时通过对猪体进行按摩,使肌肉处于放松状态,纹理肉质得到改善。
6、火焰灭菌:鞭干后的猪体进入全自动点火喷射燎毛系统进行残毛清扫和体表灭菌,系统配备了检漏程序和火焰探测工具,起到全面清除残毛的目的,并可达到瞬间高温灭菌的效果。
7、体表干燥:通过预干燥机内的特制鞭条去除猪体上的残余猪毛与水分。保持胴体表面清洁干燥,减少火焰灭菌的能量消耗,提高后道工序火焰灭菌的效果。
8、吊挂提升:将剥皮后的猪体套上扁担钩,提升至输送轨道。
9、自动脱毛:猪体从烫毛的隧道出来后,通过自动卸载系统进入打毛机,在打毛机内滚动式前进,清水自动冲淋,减少猪毛、异物对肉质的污染。在有效去除猪毛的同时,脱下的猪毛通过分离系统进入猪毛存储间,减少猪毛对车间地面的污染。
10、蒸汽烫毛:清洗后的猪体进入立式蒸汽烫毛隧道后,通过温度、湿度自动控制系统使饱和的水蒸气充分溶入猪体毛根部位,令烫毛更加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热水池烫工艺对肉质所造成的交叉污染,同时高温蒸汽对猪体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消毒灭菌。
11、修整:刀锋贴近皮面,修去体表伤斑、淤血、残毛等。
12、吊挂提升:
13、机械脱皮:将预剥开的猪皮扯平绷紧,放入剥皮机卡口夹紧,撕下整张猪皮。
14、预剥皮:将猪体下到预剥线上,沿正中线划开猪皮,并预剥四肢猪皮。
15、去尾、去蹄:先贴尾根部关节将猪尾割下,再分别从腕关节和纣关节处下刀去掉前后蹄。
16、去头:
17、雕圈、去尾:用手动开肛器将直肠与猪体分离,防止直肠破裂污染胴体,然后贴尾根部关节将猪尾割下。
18、自动开骨、开膛:通过红外线光幕测定系统对猪体自动定位,机器自动对猪体开膛,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减少手工操作带来的污染。同时所有与猪体接触的工具和设备的其他部分在接收处理下一个猪体之前都用热水清洗和消毒,保证肉品卫生质量。
19、取内脏:经过开膛剖腹后取出白脏和红脏,通过内脏与猪体同步输送系统对内脏与胴体质量进行综合检验分析,做出对肉品的正确判断处理,克服了传统的分散检验与局部检验对肉质不能实现全面的监控的弊端,同时输送机装配的自动托盘,清洗和消毒系统避免了交叉污染,确保了肉品及内脏的卫生质量。
20、全自动劈半:通过全自动劈半设备对固定的猪胴体进行劈半,操作统一规范,提高了精确度,保证了工艺执行的稳定性,每次操作之后,所有的工具回到清洁位置,用冷水、热水、冷水漂洗,消除了细菌的传播,保证了肉品的卫生质量。
21、去头:从两耳根后部连线处下刀,将皮肉割开,刀尖深入枕骨大孔将头骨与颈骨分离,将头部割下。
22、修割:刀锋贴近皮面,修去体表伤斑,淤血、残毛等。
23、自动撕板油:通过模仿人工动作,全自动撕板油机将板油从猪体表面自下而上准确撕下,避免了人工操作带来的污染,同时每撕一次,配套的自动清洗系统对设备进行清洗消毒一次,保证了肉品的卫生质量。
24、计量:用轨道称对白条胴体进行准确称量并记录。
25、品质认证
26、冷冻储藏:速冻合格的产品转入--18℃的冷冻间冻藏。
27、白条分段:根据市场销售的不同要求,在12℃以下的低温环境下将白条分割加工成符合标准的各种产品。分割后的产品一直保持在0---4℃的低温环境下,不仅大大降低了初始菌数,而且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热分割肉微生物不易控制的缺点。
28、分类修整:根据市场需求和工艺要求对分割后的各种产品进行分类修整。
29、包装:预冷好的产品进入包装环节,根据不同产品工艺要求分别装箱。
30、金属检测:包装后的产品经过金属探测仪进行检测,合格者方可进入下道工序,确保产品中无金属异物。
31、速冻:金属探测合格的产品及时入速冻库进行急冻,至中心温度达到工艺要求--15℃时转入冷冻库。
3.3企业经营理念:“无则思有”、“小则思大”、“大则思优”、“优则思强”、“生产道德,销售人品”
3.4团队文化:企业成功靠团队、团队成功靠管理、管理成功靠体系、体系成功靠执行。
3.5冷链生产、冷链配送、连锁经营:
公司采用先进的冷却排酸、冷分割加工工艺和专用的运输车,从加工、包装、运输、贮藏、销售的全过程始终保持冷链状态,有力的保证了冷鲜肉的卫生与品质,全力打造出“从源头到终端”的全程食品安全监控体系,真正做到“源头有程有冷链”。
冷鲜肉的运输采用全自动控制冷藏车辆,并安装了温度跟踪仪,有效监督车辆送货途中冷链运行状况,并通过车辆GPS定位系统对产品在途温度做到全程监控。
3.6生猪养殖:
正大集团规划在洛阳市以及周边地区新建生猪养殖基地103座(100万头)。集团从60余年猪养殖事业的实践中,总结建立了一套“场地选址---猪场设计---养殖----遗传育种”的高效一条龙模式,通过领先国际水平的标准化养殖场,为我公司提供品种最优、最清洁、最健康的生猪。
实习后对专业的认识
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虽然是年轻的技术学科,但她在现代社会早已成为经济发展、文明程度提高的主要标志。未来的发展
趋势是借鉴基因技术的发展成果,研制出营养更加丰富、味道更加鲜美、保质期更科学的食品。比如,科学家正在试图把鱼的基因和西红柿的基因结合,培养一种更富营养的新品种。这的确是一个特别新兴的领域,虽然关于基因食品的利弊人们一直争论不休,也有待科学的定量分析,但我们相信这个发展方向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社会效益。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使食品工程生产出花样繁多的新新食品,丰富我们的餐桌,美化我们的生活。
独立学院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地方。根据现代的人才观念, 真正的人才不仅仅具有知识, 更要具有能力。能力的培养需要课堂教育和实验实践相结合, 这种趋势在IT领域的教育和就业中尤其明显。IT技术人才市场, 越来越关注技术人员的实际经验和动手操作能力, 学生也有迫切接触社会、提高工作技能的需求。但目前高等院校中普遍存在着“理论强、实践弱”的现象, 以IT专业为例, 究其原因并不是学校没有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而是目前的实验教学的观念和体系陈旧, 学校缺乏有效的手段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虽然近来的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改革、实验设备改善的努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提升, 但现有的教学和实验观念和体系制约了其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计算机科学、技术、工程等领域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 是信息技术领域的核心学科, 专业面较宽。为培养多元化的专业人才, 本文对培养模式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1 积极开设多元化的专业培养方向
为满足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本专业可分设4个专业方向:软件设计与开发、数字媒体技术、网络工程、嵌入式系统。学生入学后可自由选择。
(1) 软件设计与开发方向。
培养系统掌握计算机与软件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 熟练掌握软件设计与开发的主流工具, 知识面较宽, 程序设计和工程实践能力强,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能从事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和应用, 富有创新和团队协作意识的高级软件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离散数学、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NET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ASP.NET企业级应用开发、JSP程序设计、软件环境与工具、软件测试等。
学生毕业后, 可到信息产业、教育、科研、金融、证券等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软件项目系统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软件项目管理等工作, 也可攻读计算机及相关学科的硕士研究生, 具有创办软件企业的能力。
(2) 数字媒体技术方向。
主要研究数字媒体技术理论、技术及应用。本专业培养能系统地、较好地掌握数字媒体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核心技术, 具有艺术创意能力, 富有开拓创新和团队协作意识, 工程实践能力强, 面向数字网络时代兼具信息传播理论、数字媒体技术和设计管理能力, 能从事数字媒体产品 (如动画、游戏软件、影视广告等) 设计与开发, 以及其它计算机、媒体、网络交叉领域工作的高级数字媒体技术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离散数学、数据结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艺术设计基础、计算机动画、游戏软件设计等。
学生毕业后, 可以到影视、数字娱乐、出版、图书、新闻等文化媒体行业从事影视、广告、动画、游戏软件设计, 以及国家机关、高等院校、电视台及其它数字媒体技术开发和产品设计制作等工作。也可攻读计算机及相关学科的硕士研究生, 具有创办多媒体与软件企业的能力。
(3) 网络工程方向。
面向网络工程与应用, 培养系统深入地掌握计算机科学和网络技术工程等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和工具从事网络规划、设计、开发和维护等工作, 具备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能力的高级网络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离散数学、数据结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原理、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网络工程、网络测试与安全。
学生毕业后, 可到企事业单位、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运行、管理、维护和软件开发应用工作, 也可攻读计算机及相关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就业前景看好。
(4) 嵌入式系统方向。
该方向是指面向特定应用、隐藏于应用系统或产品内部的微型计算机系统, 广泛应用于消费类电子、通信、医疗、安全等行业。本专业方向培养系统、深入地掌握计算机科学和嵌入式软硬件基础理论、开发技术和工具, 知识面较宽, 工程实践能力强, 能在本专业领域从事嵌入式系统开发、产品设计工作的高级嵌入式系统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离散数学、数据结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Linux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原理、嵌入式软件开发等。
学生毕业后, 可到企事业单位、公司、政府机关等部门从事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等工作, 也可攻读计算机及相关学科的硕士研究生。
2 积极解决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矛盾
2.1 高校教学与社会需求的矛盾
目前独立学院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马上很好地适应岗位的需求, 受学生自身定位和社会观念的影响, 但就技能和素质的缺失而言还是IT教育的缺位, 其原因主要是现有的培养模式还过于单一, 培养目标不能跟上社会的需求, 常常是每个学校都有IT类专业, 毕业的学生找不到好的工作, 而企业也招不到好的学生。
2.2 师资力量与专业技能要求的矛盾
由于计算机发展迅速, 目前教师专业技术技能与社会的需求相比较而言, 相对滞后, 教师缺少长期的专业技能培训、学习的机会。另外就专业的发展方向而言, 缺少各方向过硬的专业教师。
2.3 课程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的矛盾
专业教师专注于教学环节, 还需要兼顾教研、教改工作, 同时又要花精力和时间结合实验室条件去不断完善和更新实验项目、参与实验室建设, 任务过重;而实验管理人员专于实验设备的管理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协助教师完善和更新实验项目, 甚至跟不上新建实验室和实验项目的技术要求而不能帮助指导学生, 进而退化为设备保管员。不是教师不想改革, 不是管理人员不想提升, 而是观念和体制限制了。如何在实验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解决教师和管理人员矛盾的一条蹊径。
2.4 实验设备和学生使用的矛盾
计算机大多数设备更新换代较快, 实验设备相对落后与不足, 影响了正常的教学效果, 同时也让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得不到充分锻炼, 目前现有的实验建设思路和教学计划体系对学生实验和动手能力的锻炼缺乏吸引力和导向性。
2.5 普及教育和专业技能的矛盾
计算机类课程和实验的开设目前已下移到高职类学校, 开课专业也扩展到工科类和部分理科专业, 已进入普及教育阶段。但是, 普及的过程中IT专业与其它专业的专业技能如何区分、三本院校与一本、二本、乃至高职类的教学和实验如何区分、如何定位, 课程群为不同专业开设相关课程时的界限如何划分, 这已经不是教学计划可以直接阐述的了, 而首先是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不断更新的创新教学观念。
3 积极与IT培训机构联合
3.1 引进外来师资充实和提高师资队伍
可以从合作企业中聘请和引进既有工作实践经验和项目开发经验, 又有较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人员来充实教师队伍, 同时IT培训机构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 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使之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 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
3.2 多渠道、多途径地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笔者所在学院已与武汉软件培训机构签订了校外实训基地, 学生普遍反映实践教学效果显著。结合我校即将实行的3.2+0.8的培养模式, 学院也先后与武汉红帽、智翔集团等培训机构或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商谈过合作事宜。
通过与IT培训机构合作, 进一步使学生获得一定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 对本专业日后教学计划的安排和修订也会起到一定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同时也促进教师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学习IT培训教学的方法手段和经验。
3.3 解决实验设备陈旧与教学需要之间的矛盾
网络设备几乎是每年换代更新, 学校网络实验设备相对落后与不足, 影响了正常的教学效果, 同时也让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得不到充分锻炼, 目前现有的实验建设思路和教学计划体系对学生实验和动手能力的锻炼缺乏吸引力和导向性, 通过与IT培训机构合作, 使用他们实验设备可以让学生在实验中有所收获, 用效益来激励学生, 用实用来吸引学生。
综上所述, 改进培养方向和提升实验和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 推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 面向社会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需要在观念上进行提升和变革、在本质上推动和促进、在实践上大胆开拓。如果能构建一个面向应用、顾及高校教育体系、惠及社会培训的创新培养模式, 将有效地推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IT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谢安国.就业竞争力视角下新建本科院校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价值工程, 2011 (27) .
[2]任义, 宋晓宇, 栾方军.面向就业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与探讨[C].2009国际信息技术与应用论坛论文集:下, 2009.
[3]戴林, 谭茭.特色办学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N].重庆日报, 2010-5-13.
关键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核心课程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2006 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简称《规范》),面向几十万的在校生,提出了以“规格分类”为核心思想的专业发展战略,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简称计算机专业)人才的教育分成科学型、工程型、应用型,并建议分别按照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信息技术 4 个方向培养。作为《规范》实施的一个建议,2007 年又发布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将 7 门课程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公共核心课程。
1核心课程基本内容
根据《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并考虑到“软件工程”的重要性,项目包括“离散数学、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8 门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的研制,探求基于基本的课程教学大纲,如何面向科学型、工程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根据不同类型人才关注不同的学科形态、不同的问題空
间、不同的根本问题的实际,以知识为载体,瞄准专业能力的提高和专业素质的形成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要求明确指出相应课程的性质、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的重点难点、包含的关键思想和方法、讲授方法、实践活动设计等,形成较系统的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同时对相应的教材建设提供一个指导性意见,解决目前课程教学和教材建设中可能存在的趋同性、盲目性、孤立性以及不完
整、不合理交叉等问题,改变过分追求知识的全面性,忽略人才培养的适应性的倾向,探索如何提高课程教学的科学性,更加有效地瞄准基本目标开展教学。另外,8 门课程虽然都是基础性很强的课程,但他们也有所不同。有的是专业基础理论的、有的是技术基础的、有的是系统基础的。他们的教学实施方案可以作为本专业的教师制定不同类型课程的教学实施方案的参考范例,以此来促进整个专业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
2核心课程选取的原则
2.1体现公共要求
《规范》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划分成 4 个专业方向,虽然他们有着不同的问题空间、能力要求、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但还是有共性的部分,这也是作为同一个专业的不同方向所决定的。公共核心课程应该能够将这些公共的要求涵盖进去,实现在课程层面上对公共知识体系、专业培养公共要求和基本特征的体现。
2.2有利于构成优化的课程体系
公共核心课程需要与其他相关课程一起才能构成完整的教学计划,所以,这些课程需要易于与相关课程结合,构成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同时我们注意到,近些年来,许多学校在制定新的教学计划中,采用了设置分级平台的基本框架。例如,要求教学计划由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基础等组成。考虑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对应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这些课程可以适当照顾到学科的要求,构成一个既照顾到学科,又照顾到专业的基础平台,给人们制定有特色的教学计划提供一定的基础,使得人们能够方便地构建完整的、全局优化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
2.3充分考虑学时的限制
由于公共核心课程相当于学科、专业平台的基本内容,所以,只能做一个较小集合,而且课程的学时数要尽可能小,目标在于体现专业教育的最基础要求,同时给具有特色的完整的教学计划的制定留有足够的空间。特别是近些年来,不少学校已经将教学的总学时数降到2500 学时以下。所以按照 20%计算,将公共核心课程的总学时控制在 500 学时以内。
3核心知识体系
这里给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力求从不同专业方向的公共需求出发,给出该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些基本知识,我们并不试图包括各个专业方向教育要求的全部知识,每个专业方向都需要在此基础上按照专业方向的教育需要增加所需要的知识,以构成完整的专业方向知识体系,其具体内容可以参考《规范》。由于是基本知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所以,没有包含推荐的选修知识。该知识体系共包括8个知识领域,39 个知识单元,共 342 个核心学时。
4结语
《规范》将“核心知识结构”作为开办相应专业方向必须的要求,可以用不同的课程组合来覆盖,《规范》中给出的“核心课程”只是这种覆盖的一个“示例”,这里给出的是另一个“示例”。事实上,这也是《规范》所鼓励的。这里的“公共核心课程”并不是《规范》中四个“核心课程”集合的简单交集,而是根据对四个方向的理解,对它们公共核心知识单元的一个课程覆盖。是每个专业方向公共的必修课程,而不是任何一个方向完整的必修课程集合。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认识报告书】推荐阅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论文格式要求07-02
09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个人简历05-25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考研方向07-26
计算机科学技术系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07-25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测评师个人简历07-27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大学生简历表格07-27
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认识11-16
计算机技术及应用专业简历11-14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简历10-16
计算机应用技术类专业英文简历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