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新小学数学教学

2024-12-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如何创新小学数学教学(精选9篇)

如何创新小学数学教学 篇1

摘要:小学阶段的教学学习非常重要,是学生接受教育的起步阶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在小学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提高教学成绩,教育工作者探索出了新的教学方法。根据现今的数学教学情况,小学数学教学要想提升整体发展水平,不仅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在教学思想上也要进行全面改革,还要立足课堂教学现状,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全面改革,确保小学数学教学能够形成全面的改革气氛,在整个教学效果上要有所提高。因此,我们应认识到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积极想办法去创新数学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创新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21世纪对中国来说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世纪。英国曾经依靠工业革命使经济迅速发展,用坚船利炮打开了许多国家的国门,占领了许多市场,最后成就日不落帝国,他们靠的就是在工业机械上的伟大创新。到了20世纪,美国利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在金融方面上的优势,创造了世界性的金融帝国。美国人通过先进的军事、科技、网络、信息等完成了在全世界的军事投送和政治主导地位。无疑,美国人靠的是在科技方面的创新。21世纪注定是一个知识性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人才的培养对发展知识经济尤其重要,而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是祖国未来的主力军,如何培养我们的下一代成为了当下的主要研究课题。我国正在努力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加快步伐发展原创经济,发展知识经济,保护知识产权。国家应该从基础开始培养创新型人才,从小学阶段就应该培养创新的习惯。首先教师必须具备创新性,在编排教材方面需要创新,教学方法需要创新。

要想改变陈习,首先,我们要从思想上改变。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未来的逻辑思维发展尤其重要。教材的制定需要创新,过去教材上大多为数字,现在可以配上一些图画。生动形象的图画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学习数字知识。教师应该把教育心理学学好。教师应该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在课堂上,教师讲的不是完全正确的,学生有权否定教师,因为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也可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要经常反省自己、发现自身不足。教材的制定要从实际出发,世界在不断的发展,我们教材的制定应该与时俱进,不能总是用十年前的课本。教材的更新速度一定要快,最好是每年都推出新书。

小学数学教材应该符合小学生的接受范围,教材应该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去除死板的内容,加入生动形象的画面。教材在很大程度上要人性化、科学化。漫画效果可以加入到教材的制定中。如果我们把漫画制作成教材,虽然教材看起来像漫画书,其实它可以教会小学生数学知识,这样是很有趣味性的。我国也要加大对心理学的研究力度,当教师知道学生喜欢做什么想做什么时,教师才能知道用什么方式去讲课。行为表现学也很重要,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学生就会有不同的回应。我们要积极研究学生课堂上的行为,知道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是他们在听到喜欢的知识时候的回应、还是不喜欢时候的回应,是听不明白时候的回应、还是听懂时候的回应。通过研究这些,我们就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展开相应的教学。

创新应该有很强的侧重点,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小学生思维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方法。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往往只是处于理论中,没有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记得在2011年太平洋发生海啸,海啸到达日本,把日本东部海岸淹没了,也导致福岛核电站损坏了。日本政府为了普及核知识,发放核辐射测试仪给小学生。小学生可以用核辐射测试仪测量周边任何可以测量的物体,有些学生用测试仪去监测身边的水,有些学生去监测身边的蔬菜食品。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科学理论知识,也学会了如何运用监测仪。大家都知道苹果公司的前CEO乔布斯吧,乔布斯从小喜欢电子产品,曾经利用买来的芯片自己组装了第一台个人用电脑。为什么乔布斯可以成功,而我们没有成功呢?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乔布斯生长的环境允许他这样做。乔布斯从小生长在硅谷,那里有大量的高科技公司,其中有惠普。乔布斯是在一次惠普举行的party上看到电脑的,由此他就喜欢上了电子产品。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把学校开办在高科技公司附近呢?我想通过改变学生周边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创新。其中原因有三点:一是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这可以帮助学生发现新奇的事物;二是学生有很强大的精力,这可以帮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东西上连续工作十几小时;三是学生有很大的创造力,这可以帮助学生把许多事物联系起来。出生牛犊不怕虎吗,大人想都不敢想的小学生感,因为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害怕、什么是不可能。学生通过好奇心、精力旺盛、创造力可以完成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

通过对本文分析可知,我们可以通过制定教材、创新教学方法等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爱因斯坦是通过自学微积分来为未来物理学服务的。我们也应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21世纪是我们中国人的世纪,更是我们下一代人的世纪,让我们的小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主力军吧,我们的创新型教学会改变国家落后面貌的。

参考文献:

如何创新小学数学教学 篇2

一、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新课程提倡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里摘几条《数学课程标准》对目标的阐述: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的第三条要求是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 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数学思考的第三条要求是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 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能力, 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解决问题的要求是“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 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学会与人合作, 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意识。” ……我们在听课时发现不少班级的学生善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 敢于质问权威。 (有的学生与教师的意见不一致时, 跟老师争得面红耳赤的情景是常有的。 ) 学生作为平等的一员主动参与学习, 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 学生兴致勃勃、情趣盎然。

二、自主探究, 让学生体验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 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 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 而不是把现在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实践证明, 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 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 更谈不上灵活运用。如:学完了“圆的面积”, 出示一个圆, 从圆心沿半径切割后, 拼成了近似长方形, 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大6厘米, 求圆的面积。乍一看似乎无从下手, 但学生经过自主探究便能想到:长方形的周长不就比圆的周长多出两条宽, 也就是两条半径, 一条半径的长度是3厘米, 问题迎刃而解。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加工者, 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角度, 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 对于难度不大的例题, 大胆舍弃过多、过细的铺垫, 尽量对学生少作暗示、干预, 正如“教学不需要精雕细刻, 学习不需要精心打造”, 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研究、发现, 在自主探究中体验, 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

三、创新备课内容

课前备课是一个分析教材、设计教案、准备教学材料 (包括查找教学中需要的实际例子, 准备教具, 以及制作课件, 等等) 的过程, 认真、充分的课前准备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顺畅, 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 随着网络的发展, 电脑正逐渐步入课堂, 在教学活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学年我在课前备课方面充分运用网络。在网上有重点有目标地寻找资料, 学习其他优秀的精品教学课件,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对教学都有很大的帮助:一方面使我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 使学生学得有兴致。另一方面因为其信息量丰富, 使教师可以更容易地获得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信息, 同时, 教学思路变得更加清晰有条理, 学生的接收能力也因此提高了不少。但是网络信息繁多, 要在如此之多的教学资料中选择适合课堂教学的内容, 就需要花费一番工夫。

四、创新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生汲取知识的主要场所, 是我们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为了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提高学生的接收能力, 我们必须最大限度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 促进学生思维主动发展。但是以往的课堂教学有一定的局限性, 是以老师为中心的, 老师按着自己的教案一题一题地给学生讲解, 教学效果不理想。一方面是老师依样画葫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觉得乏味, 导致学生上课精神无法高度集中, 容易开小差。另一方面是课堂教学以老师为中心讲解教学内容, 学生只是单纯地接收信息, 却很少进行思考, 无法调动学习积极性, 学习效果不理想。

五、联系生活, 让学生体验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 ,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造条件, 重视从学生出发, 学习和理解数学; 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程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如我在讲“圆的周长”时, 让学生帮助农民伯伯设计圆形的牛栏, 激发学生的兴趣, 用不同的方法求得篱笆的总长度。又如:公园的门票每张10元, 50张可以购买团体票, 每张8元, 我们班一共有45人, 该如何购票? 学生通过计算、思考得出多种解法, 在比较中选择最佳方案。

小学数学如何实现教学创新 篇3

一、兼收并蓄,以生为本,基于教材内容选择教学策略

创新教学策略的核心是围绕学生展开,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想,教学中关注学生对教学策略的反馈,以此成为创新教学的依据。如游戏教学、多媒体教学、情景教学、生活化教学等方法是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策略,能够充分发挥多种教学的合力则是对教师教学智慧的考量。例如:在《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中,基于低年级学生思维认识规律和成长的特点,教师选择了多媒体和生活化教学两种策略的有机整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自主性。首先,教师通过多媒体视频的方式展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对人民币的价值产生认识,并掌握不同面值人民币之间的异同点。同时,教师给学生展示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其次,由此过渡到组织学生模拟购物的场景,让学生通过购买行为实现对人民币价值的认同,运用生活化的教学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缩短了学生理解与知识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创新学生学习模式,改善学生学习习惯

学习模式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成效,影响着学生逻辑思维和探究能力的形成,因此,创新学生学习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为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如,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等模式,都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改变学习环节的顺序也是对学习模式的一种创新。例如,小学生在做作业的环节中经常出现作业拖拉,正确率不高等现象,其原因是学生通常是回家就先做作业,遇到不会的就翻书,以至于时间利用率不高。故此,教师改变学生学习的顺序,让学生回家先进行复习,然后再做作业,这样就避免学生遇到不会的题目翻书的情况,从而有效提高学生作业的正确率,逐渐改善学生作业拖拉的不良习惯。

三、教学方式方法的突破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导人新课—组织教学—巩固练习—布置作业”,长期固定的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改变这一的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少讲,让学生多讲多思考,教师不直接给出结论,先让学生尝试、探索、讨论,从而得出结论。这样创造一个生动、和谐的小学数学课堂。这样的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即解放学生的双眼,让学生拥有观察的机会;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拥有探索与实践的机会;解放学生的大脑,让学生拥有独立思考的机会;解放学生的嘴巴,让学生拥有表达和交流的机会;解放学生的身心,让他们拥有自我实现的机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能动性,允许部分学生多一点时间思考,允许个别学生的学习要求低一点。因此,教学方法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注重个体差异,适当地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认识人民币》这一节教学中,让学生用学具卡摆一摆,看一看1角钱能换几个1分?几个2分?几个5分?然后让同座位做换钱的游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角和分之间关系的认识,从而使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的认知水平出发,面向全体,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使用多媒体课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小学教学装备也不断更新,多媒体已经进入到中小学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可以创新课堂教学。多媒体技术能够集图片、声音、图像、动画于一体,具有生动、有趣、多彩的特点,能够将教材中的枯燥的理论知识转换为生动形象的直观画面,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创新。例如:原来教师在备课时候只是遵循教材内容,对于新知识的引入不够,而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可以丰富教材内容。网络上有大量的公开课视频和教案,对于教师的教学经验的积累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引入多媒体,创新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变革教学理念,丰富教学经验,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实际中创新的方法也是异彩纷呈,只要是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创新策略,都应成为教学中鲜活的元素,为学生良好数学习惯的形成保驾护航。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 篇4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就开始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论性知识理解能力,而小学生在这方面的实际能力是比较薄弱的,所以小学数学的教学与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学生的客观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学生拥有良好的思维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会出现巨大的难题,只有尽可能地加强小学数学教学,才能让学生在思维创新发展方面有更好的发展。

二、数学基础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式

1.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培养创新教育理念

学生在学习中所起到的作用才是最主要的,这个理念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有明显的改变,教师不再是学生的领导者,而是为帮助引导促进学生的学习去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过程不再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所能比拟的,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中,要想完成教学模式的改革,就必须先进行师生关系方面的改革,让学生重新认识教师的职责与教学理念,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小学数学教学,这样才能为培养创新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2.打造良好的教学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

教师要想促进学生在创新思维方面的能力,就必须尊重学生自身的发展与能力,不能做出片面的理解和认知,在教学课堂中尽可能地给学生留下发展的空间。小学数学教学课程中,教学内容所涉及的问题相对比较广泛,答案与解题思路大多都不局限在唯一的情况中,所以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必须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出创新思维的习惯。

3.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小学阶段,学生对学习内容与学习知识掌握的最佳途径就是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更好的融入学习中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增加数学教学活动的次数,让学生可以通过实际与教学内容的结合,更好的理解数学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也就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让学生在学习思维的同时找到自身的发展方向,有更广阔的发展之路。

4.教学内容的新时期有效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有了比较明显的变动,修改了传统的教学路线和培养模式,不再是传统的知识灌输型,而是重在学生的理解和认知,教师在新时期的教学中需要多加注重学生的发展和能力,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有良好的把握,对教学内容的逻辑性有准确的掌握,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会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而限制学生的发展。在改进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要注意课堂安排的改善,尽可能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效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好地吸收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让小学数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更好的帮助。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这个时代的要求,也是学生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必须有的能力,以新课程教学改革为教学核心,不断加大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程度,让小学数学教学的价值和意义不断凸显,让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小学数学中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不断总结研究的方式让这项研究内容有更广阔的前景。

作者:杨文振 工作单位:福建省安溪县祥华中心小学

如何创新小学数学教学 篇5

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国家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源于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工作。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源泉,而数学又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重要学科。由此可见,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就应该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在潜移默化中让创新在学生的心灵中萌芽。创新是教育之本,科技之源,民族之魂,那么教师应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呢?

1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就包含了民主、平等、和谐,和谐、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能更快地参与并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引诱剂,它能在学习过程中给学生添加无限的动力。那么,教师怎样做才能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呢?首先,要先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时间,然后再积极地引导学生尝试着去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并启发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更好的方法,这样就能逐渐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创新思维。比如,在推导等腰梯形面积公式时,有学生提出能否将梯形剪成两个三角形和一个矩形来计算面积。在推导扇形的面积公式时,除了用圆心角来计算,有学生提出能否用弧长和半径来计算。对于学生提出的这些疑问,教师应加以鼓励,因为能提出相关问题,说明学生进行了一定的思考。所以无论是否正确,教师都该从正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提问。久而久之,将学生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创造性思维结合在一起,便能逐步形成创新意识。然而,在启发学生创新学思维时,也要注意一些小细节。有专家指出,良好的情绪有利于思考与学习。所以,教师要以平和的态度面对学生,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不仅在学习方面对学生的缺点加以宽容和理解并及时指出,也要再生活方面多关心学生,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才会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并使自己的思维逐渐活跃起来。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良好的教学氛围是不可或缺的。

2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讲授的时间远远多于学生思考的时间。如果教师一味地要求学生死背公式定理,而不是引导学生理解记忆,很可能就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所以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要敢于向传统的教学方法挑战,改变死板、机械的教学方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根据所学章节的内容,不断更新出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充满新鲜感,才不会感觉枯燥乏味。比如,我们可采用激发式、讨论式教学,通过启发、猜想、提问、解惑等环节,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带着兴趣置身于学习的乐园,还可以在与学生互动环节里做到经验共享。实践证明,这样开放、自主的课堂教学方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激发学生想象力,培养发散思维

每个人都有无穷的想象力,特别是小学生,极富有想象力。想象力是创新的源泉,知识的进化更离不开想象力,它是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多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能够帮助他们突破思想的枷锁,发挥出真正的创造力。曾经有学者做过调查,老师在课堂上画下一棵树,然后再让学生画出心目中的树,结果大部分学生都只是依样画瓢,所画的树与黑板上的差别不大。而老师如果把黑板上画的树擦掉,让学生画大树时,结果就迥然不同了。所有学生画的树都是千姿百态,各有特色。这是为什么呢?其实问题的关键是固有思维阻断了学生的想象力的发挥。而当我们把这个障碍拿开时,学生的思维才会被完全打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既要因材施教,更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帮助他们突破传统的`束缚,发挥想象力,进一步培养出创新意识。

4增加课堂实践活动,提高创新能力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很重要的。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已有教具让学生加强动手能力,并且积极参与到实践中,多动脑、动手。在教学中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不断探索研究并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讲解习题的时候,要让学生动脑筋思考,动手操作,最后由教师指出易错点。激励学生主动学习,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并认识到问题的实质。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找到数学的奥妙以及做题的喜悦感。

如何创新小学数学教学 篇6

wuyi

内容提要

21世纪的人才,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教育与创新是当今教育的本真。因此教育在今天已经不能只停留在完成传递文化知识与技能上,停留在让学生只知模仿与继承,不思考不创新的层面上,教育应该点燃学生的探索欲望,开掘出学生的创新潜能。关键词

创新思维、课程改革、情境、创造、全面发展、想象 论文正文: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而创新素质的体现是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强,那么如何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淡几点体会。

一、深刻领会新课程的精神实质,树立创新教育的思想《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文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为此,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教学观,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转变师生角色,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组织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重视学生思维的激励,尽可能展现思维的过程,允许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质疑,敢于向教师挑战、向课本挑战,对现成结沦表示怀疑,特别要肯定他们敢碰、敢闯、敢冒尖的勇气。在“做数学”的过程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实现“再创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达到主动建构知识的目的。

二、实施创新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本策略

1.创设教学情境,是激发创新思维的首要条件。

(1)创设民主、和谐的探究新知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活动,从本质上看,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教师和学生间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而我们已经进入的这个时代,是一个张扬个性注重人格的回归的人文教育时代,崭新时代的崭新教育,呼唤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真正建立民主平等的现代师生关系,使课堂教学成为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流,认识的升华,能力的提升,充满笑声,充满睿智,充满情趣的乐园。

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表现的欲望,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中,教师应和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关爱的互相信赖的“伙伴式”新型关系,要以平等的态度去热爱、信任、尊重每位学生,满足学生的发表欲、表现欲,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因为只有在民主、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教师才可能成为学生畅所欲言的好朋友,从而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营造有利于学生亲自参与、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课堂心理环境,从根本上触发学生的创新火花。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学时应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事实上,学生们都希望自己时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教师的作用就在于激发学生这种探索和求知的欲望。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问题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可见,好奇心和求知欲既是学生进行创造的诱发剂,又是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原动力。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关键,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期待感,形成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和方法。

(1)通过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训练思维的新颖性和独特性。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再创造”,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习的内驱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钥匙。实际上,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应给学生搭建一个探索的舞台,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将思维聚集再探索的方法上。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将学习的主动权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地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质疑问难,从有疑到无疑,再产生新疑,是不断激发学习动机,发展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2)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性和求异性。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要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他们能说;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之中去扩大眼界,各学所需,各教所知,各尽所能。

开放教育的核心是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教会学生从小敢问、能问、善问。鉴于此,课堂组织教学应以激发学生“问”的兴趣,教给学生“问”的方法,培养学生“问”的意识,开掘学生“问”的潜能。使“问”的主线不再在传统教师讲和教师问的轨迹上滑行。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设计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对于数学开放题大体有以下几种类型:条件开放、问题开放、思路开放、结论开放等等。像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一题多用等都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具体体现,要让学生在“猜想”中学习新、奇的解题思路;在“变通”中学习巧、活的解题思路。从而发散学生的解题思维。并注意保护学生丰富的想象,不断鼓励他们求异的思维,以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

(3)让学生的直觉思维活起来。

直觉思维是一种从感性材料中直接捕捉,迅速领悟到问题的意义和解决途径的思维,具有快速、跳跃、直接等特点。它是创造力的起点,是创新思维的源泉。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设计一些感性而又带有启发性的题目,鼓励学生进行猜测——验证,从而激活学生的直觉思维。

(4)让想象张开腾飞的翅膀。

想象作为一种非逻辑的思维形式,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在创新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可以说创新思维是思维和想象有机整合的结晶。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从心理成分来说,创造的主体是思维,而使它腾飞的翅膀却是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创新思维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力的支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及时启发学生的想象。为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5)通过改变学习方式,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为课堂教学是一种生命的动态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富有个性的、体现多样化的学习需要的过程。因此,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提倡在实践操作中学数学、在探究中学数学、在合作交流中学数学的多样化学习方式。

总之,面对着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教师应解放思想,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认真领会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将先进的课程理念和真情实感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而努力。用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从而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真正实现新课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黄爱华与活的数学课堂》,黄爱华编著,国际文化出版社出版。

2、《小学数学教育》杂志2006年1-2期,辽宁教育杂志社出版。

3、《小学数学课程理念与实施》,周日南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4、《小学数学心育艺术》,薛剑刚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实现教学创新 篇7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很多人认为学好数学的关键在于天赋, 但经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 天赋必然在数学学习中起到一定比例的作用, 但其最终决定性因素还是在于数学学习初期的思想启蒙。

1. 学生智力水平存在差异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是没有学习基础的孩子们, 薄弱的基础、学习能力不足以及抽象思维不够完善都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难点。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因为处于不同的环境, 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各有不同, 因此, 以单一、固定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全体同学可能因接受能力限制而使部分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另外, 小学阶段的孩子还不能够真正认识到数学这门课程的真正含义, 其独立思考意识还很薄弱, 再加上部分家长对于该门课程的忽视, 内因和外因的双重阻挡, 更加增加了小学数学教学的难度。

2. 教学内容老化

将小学数学教育引入到开放式教学模式中是新课标改革对小学教育提出的建议。目前, 许多老师的教案都是按照传统的思维模式编写的, 单纯围绕教材, 内容和模式都较为单一, 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失去兴趣的同学也很难投入到课程中来。单方面的授课方式, 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让本来就没有任何基础的学生失去了积极思考的动力。更有的老师的教学计划长久不变, 适应不了变化着的外部环境, 难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种传统的传授方式成为小学数学创新教育路程上的主要障碍。

3. 教学方式单一

数学作为一门科学本身具有抽象性、复杂性等特点, 多数学生由于其枯燥无味开始厌倦这门学科, 究其原因, 主要是教学方式存在不足。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想要被人们所领悟所接受, 需要的不单单是灌输、记忆, 单纯的讲授方式已经难以吸引学生的眼球, 尤其面对的是一群刚刚开始学习旅程的孩子们更是难以被这样的课程所吸引。想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提高学习兴趣, 就必须改变原有的单一教学模式, 释放被教学捆绑了的学生和老师的大脑, 因为框架式的教学必定无法实现开放式的思考。

二、实现小学数学创新教育的方法

简单的机械的教学方式已经被新课标标准所丢弃, 伴随而来的是体验式、交流式、思考式的教学模式。小学数学教育已经向着生活化、创新化迈进, 将“数学源于生活, 存在于生活, 应用于生活”的理念投入到教学设计中成为当今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趋势。

1. 了解学生需求

中国有一句俗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数学生不爱学习、不积极思考究其原因主要是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 老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需求, 多鼓励多开导学生, 给其创造、动手、思考的机会,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潜能, 才能逐渐养成他们善于思考的习惯。例如在拼图形教学中, 利用七巧板拼图来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图案并适当的给予其鼓励, 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大大提高, 这样也能很好的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对学生的美育很好的联系起来达到综合教学的目的。再者, 刚刚接触数学知识的孩子们大多很难理解书本里的定义方法, 本着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问题的理念, 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注重实际应用性教学, 一种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知识往往更能被学生所接受。

2. 优化传统教育方式

我国的教育主要以组织教学、导入新课、巩固练习、安排作业为流程, 课堂的主要气氛都由老师来控制, 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时间。为此, 课堂教学中应该改为以学生为主, 让学生先进行探索、提问、讨论, 使课堂气氛活跃和谐, 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能给学生解放大脑、独立思考的机会, 在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上也将起到重要作用。小学生大多活泼好动, 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更利于他们对于新知识的吸收。例如老师可以在课堂上选定题目, 让学生各自运用其拿手方式来解答问题, 这样讨论与演示结合的教学方式, 有利于学生开动思维, 并能加深其记忆力。另外, 在课堂教学中插入游戏环节, 例如在介绍可能性一词时组织学生进行猜硬币、石头剪刀布等游戏, 让课堂充满趣味, 让书本与实际更好的结合, 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

3.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当代小学生身处信息技术高速发达的社会, 有着丰厚的计算机基础, 其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远超出人们之想象。将直观、风趣、多彩、个性的多媒体技术教学运用与课堂之中对调动学生积极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授课内容的拓展, 是培育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这里所指的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不单纯是指对于教学工具的改变, 更需要老师利用网络数据库、媒体库进行学习。网络的出现极大丰富了老师的备课内容, 开拓了教师的视野, 为老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便利。老师可以通过资源共享, 了解其他学校、其他老师的授课思路, 不断更新完善自己的教程, 寻找新东西来吸引学生眼球, 丰富学生知识面。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实现教学创新 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4-169-01

新世纪的中国是一个蓬勃发张的中国,信息技术和科技技术的发展使得中国成为了信息知识化的新时代,社会衡量一个人是否是优秀的人才并不是以每个人的毕业文凭来考量,而是要看这个人在实际工作中的创新能力与自身学习能力。因而小学教育作为一个人一生学习的开端,从小学教育就开始推行教学改革与创新就成了现代教学的必要措施,也是每一个教师必须奉行和不容推辞的责任。然而传统教学思想的根深蒂固,使得教学只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学生“耳听为主”的教育模式[3],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也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一、小学数学教学推行教学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开始,在教学中加入创新知识,结合小学教材中的知识特点以及主体结构框架,在实际的教学中营造出欢乐轻松的愉快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学习中培养创新能力,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1、传统小学数学教学的劣势

目前我国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一般采用“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授课方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1]。这种教学模式知识传统教学中的一种,也是最常用最普遍的一种,教师往往以在教学中只是讲授知识,学生有没有学会,教师拿捏不定,学生也习惯了这样的教学方法,习惯被动接受老师讲解的知识,老师讲的是什么就是什么,根本没有独立思考的时候。长久以来,不仅教师会依赖这样的教学,不会再深入研究教学创新的方法,对于学生而言,大脑思维的开发就会受到很大的阻碍。从而导致了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中不会做学习的主人,也就失去了独立思考创新的能力,也就无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虽说这样的教学模式也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也可以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但是就现在社会来说,日新月异的变迁,学生没有创新能力是根本无法适应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

2、分析小学数学推行教学创新的原因

现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也是一个创新的新社会,在学生走出校门参加实际的工作,往往发现没有创新能力就会被淘汰,这样的现实例子,告诉我们学生的创新能力要从小学阶段实行,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是培养学生逻辑能力的开端,在教学中实行教学改革和创新可以很好的开发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思考,学会自己学习[3]。这样对于以后初中乃至高中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研究发现,往往从小勤于思考,思维活跃,拥有创新能力的孩子,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都要比只会“考分数”的孩子有更好的发展[1]。

也就是说,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成绩,还可以养成一生好的学习习惯,最重要的是充分开发大脑自主学习的能力,积极学习,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这是我国现行教育大力推行的。也是我们每一个教育一线岗位上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方法和学习环境的改革创新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创新不仅仅是对于教材的研究分析提出新的授课方式,还包括学习环境的创新以及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创新。教师要将传统的批评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化为鼓励支持的教学模式。教师还要充分分析学生的心理,观察并掌握学生的行为特点,在实际的校园生活中与学生成为很好的朋友,可以倾听学生的困惑,帮助学生分析遇到挫折的原因,真正的融入学生当中,时刻关心学生的学习成长。

1、教学学习环境的创新研究

在传统的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一般情况下,每个教师都会依照教材上的中知识点顺序讲解,让学生先自己理解当堂的知识,浏览一遍课本,然后教师开始讲解课本中的重点知识,之后会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进行知识点的巩固。让学生在这些例题中学会运用课本知识进行解题。这样的讲授方式,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学生上课不积极发言、听课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又或者是因为害怕某位老师不敢回答问题等等,导致了在听课之后还是稀里糊涂不知道老师讲了什么。

小学数学教学环境的创新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什么是九九乘法计算的时候,之前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是让学生直接背诵九九乘法表,至于为什么会是一乘一等于一,或者二乘二等于四,学生不明白。但是新的教学环境的创新之后,教师就可以让两个学生,各自手里拿两张纸,让其他同学数数一共是多少张纸,这样的讲授方式简单易懂,有更加活泼生动[2],学生注意力集中,自然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2、小学数学教学手段的创新研究

所谓的数学教学手段的创新就是我们的教师不能再像传统教学只是用简单的语言讲解,而是要在课堂上让学生们通过互动游戏或者是临时竞赛,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抓住小学生年龄小,还比较好玩的心理特点,用小游戏将数学知识传授给他们,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要多多表扬他们,小学生一般都喜欢教师的表扬,这会让他们更喜欢学习,也不会因为惧怕老师而消极厌学。具体来说,教师可以用小红花来奖励一些学习努力,勇于发言的学生[2],这对整个班级都会起到积极的影响,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 王丽华.关于小学数学教学反思性教学法的研究[J].成功:教育,2011(09):0713-01.

[2] 宁雪婷.运用生活实例活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探究[J].教师,2011(22):110-124.

如何创新小学数学教学 篇9

摘 要: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核心与重点,我们知道小学阶段是人的教育启蒙阶段,这一阶段对学生创新的思维模式等的形成影响极为深远,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从小学教育阶段开始。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行教育创新的今天,小学语文作为一门最基础的学科,其教学应不断探索,勇于创新,与时俱进。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能力;以人为本;想象力

著名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这样说:”儿童发展的时期是一生最重要的时期„„所以,儿童教育是人类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必须注意为儿童期设置一个适当的世界和一个适当的环境这是一个绝对迫切的需要。”①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此可见, 小学语文课程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要想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则需要改革小学语文教学,贯彻”以人为本” 的方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问题意识的培养入手,培养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提问的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一、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以学生为本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本,即把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基本素质的完善和提升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视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其实质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人的发展,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个性,维护人的尊严。就是要在对学生已有发展水平和可能发展潜力作出准确判断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所有学生都在其已有水平上有所发展,都在其可能发展的范围内充分发展。

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说:”儿童是哲学家,他们是真理的热爱者,疑问丛生一个接一个就像连珠炮。其中有异常宝贵的东西在闪耀,有无数神秘的萌芽。然而,这些却被麻痹的、平庸的、愚蠢的大人即教师所践踏、压抑。”②儿童有他自己的言语情境和独特视角,关注儿童的发展首先就应尊重儿童、走近儿童、倾听儿童自己的声音。只有基于人格上的平等,才能展开有效的对话。

二、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才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只有在强烈好奇心驱使下,学生才能主动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努力创新。

(一)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兴趣。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不断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新课前教师应先把问题提供给学生思考,用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

(二)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每一位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以竞赛之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生的争强好胜心理,开展 “比一比,赛一赛”,限时抢答等活动,以激发学习兴趣,同时也利于培养学生的上进心,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三、勇于探索,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意识”在思维方式层面上的解释是,”问题意识是对问题的一种敏感, 产生这种敏感的动因是人对周边世界的好奇心。”③而也正是因为有了问题意识,才产生了创新。在教育层面,”问题意识”是”表现为孩子在学习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感到疑惑的实际问题,并产生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④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应实事求是,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好奇心很强,因此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一方面用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等特点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大胆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多用激励的手法,多创设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能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或自主求知, 在成就感和对知识的满足感中促进知识与能力的全方面发展。另一方面,我们应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只有在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中,才能够使得学生们敢于提问, 敢于尝试解决问题。允许学生犯错误,促进师生的平等良好互动,鼓励,让学生们大胆质疑,勇于提出问题。

四、延伸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想象是学生创造力的萌芽,心理学研究证明,学龄初期,儿童的心理发展正处于想象力培养的黄金时期,这时候如果采用恰当的手段施以经常性的训练,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因势利导,努力挖掘教材中各种有利因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具体有来说,有以下几种途径训练学生的想象力:一是利用课文插图,启发想象。低中年级的课文中,插图常常和文字一起组成看图学拼音、看图识字、看图学词学句、看图学文、看图说话等教学内容。教师可凭借课文插图,指导学生仔细看图,多看多想,启发他们进行大胆想象,尽可能的让插图动起来。例如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引导学生凭借文字,借助画面,展开想象,想一想小动物快乐玩耍的情景,说一说还有哪些”小画家”?它们会画些什么?这样不仅延伸了课文的内容,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二是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激发想象。低年级课文教学要多读少讲,指导朗读,不仅要从朗读技巧上指导,更要引导学生人情入境,要用朗读表达出思想感情来。三是抓住文中空白,丰富想象。作者常有意不把意思挑明说透,刻意留下”空白”,让读者揣摩,或因表达的需要,省略了一些内容,留下”空白”。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用好这些”疏可走马”处,巧妙地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用创造的才智为这些”空白”添补亮丽的色彩。

五、充分利用语言学科特点,挖掘学生创新潜力

语文学科具有四大特点:工具性、形象性、丰富性。⑤语文既是人们交际的工具,也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工具,人们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各科知识点的表述都离不开语文,而这一切都与创新能力密切相关,因为创新能力不是空中楼阁,它必须建立在丰厚扎实的基础之上;语文学科的形象性,对开发人的左右大脑,使左右脑协调运转,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极为有利;语文学科的丰富性,表现在对同一对象的表述,根据其表达需要可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这种多维的思维方式,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可以肯定地说,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小学语文情文并茂,形象生动,在教学中,教师应找准每篇文章美的地方和打动人的内容来激起孩子们创新的愿望。结束语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主动求新,把新知识与旧知识结合起来,就去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同时小学语文教育又是教育的基础性环节,在诸多的学科里面起到中枢神经作用,也决定了孩子们将来的兴趣所向与人格走向。因此创新小学语文教育不能敷衍了之,须我辈殚精竭虑研究以提高。参考文献:

①任代文.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d].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1993(p346).

②小原国芳.小原国芳教育论著选[d].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p179).

③周祯祥.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m].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5.④石艳英.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m].华章,2009年

⑤殷高岗.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做法[m].科技资讯,2006年第7期

上一篇:即将离开的心情说说下一篇:建筑安全员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