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恨歌主题的论文

2024-12-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长恨歌主题的论文(通用9篇)

关于长恨歌主题的论文 篇1

关于《长恨歌》的主题分析

要想了解长恨歌的主题,首先,我们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思想。白居易一生跨中晚唐,他的思想以贬官江州司马为界,经历了由积极入世到消极出世两个阶段,充分体现了他所信奉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思想。这种思想也贯穿在他的行文写作之中。长恨歌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这一部分运用大量的写实并结合了一些浪漫的想象,描绘了一幅奢靡淫逸的后宫生活,从侧面写出了唐玄宗的荒废朝政。在作者通过反复的渲染唐玄宗得贵妃以后在宫中如何纵欲,如何行乐,如何终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向读者暗示了悲剧的结果。第二部分诗人具体的描述了安史之乱发生后,皇帝兵马仓皇逃入西南的情景,也预示了杨贵妃和唐玄宗爱情的终结。他们在马嵬坡生离死别,这也是唐玄宗迷恋女色,祸国殃民的结局。之后作者用酸恻动人的语调,婉转地形容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寂寞悲伤,睹物思人,触景生情。从这里开始作者的笔调开始由批判转向同情。第三部分,写道士帮助唐玄宗寻找杨贵妃。诗人采用的是浪漫主义的手法,让她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在仙境中再现,照应唐玄宗对她的思念,最后以“开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笔,点明题旨,回应开头,突出了恨的主题。

长恨歌的主题和白居易的思想也有一定的联系,由这个可以看出,长恨歌的主题并不是简单的爱情说和讽喻说,而是两者的结合。在他的心目中,应该把唐玄宗一分为二,作为一个皇帝来说,他不能不爱江山只爱美人,他身上肩负的是整个国家社稷,唐玄宗这样做无疑不是一个好皇帝的所为。但对于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来说,他需要爱情,他需要有自己的精神生活。所以白居易在写这篇长恨歌时,在情感上发生了一些转换,前一部分批判了唐玄宗奢靡颓废的生活,只顾和杨贵妃玩乐,而不顾天下苍生,“汉皇重色思倾国。”“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采生门户。” “不重生男重生女”字里行间中的讽刺意味十分明显。但从后文杨贵妃死后,作者的思想则由批判渐渐转换到了同情,这时候唐玄宗的形象不再是荒淫无度的皇上,而是个一往情深的普通人。作者淡化了唐玄宗的身份,而重点突出了他作为一个人类的情感。作者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描绘了唐玄宗失去杨贵妃后的孤寂和悲痛以及对往日美好的爱情生活的追忆。尤其是最后两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更是充满了作者对这段爱情的叹息,对这段爱情受命运捉弄的同情。这里也可以看出白居易本身思想的矛盾性,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种思想在他写的长恨歌里也得到了体现,在天下太平中唐玄宗不顾国事,作者对此是批判讽喻的,而战乱时候,又对这对苦命鸳鸯十分同情。也正是这种复杂而又真实的情感,才会使得长恨歌受到这么多读者的喜欢,才奠定了长恨歌在历史舞台上的地位。

关于长恨歌主题的论文 篇2

1. 讽喻说

只把唐玄宗当做皇帝写, 讽刺他荒淫误国, 而终于苦果自尝。说明作为一个皇帝, 爱美人, 首先要爱江山。失去江山, 美人也会失去。

2. 爱情说

把唐玄宗当做凡人写, 全诗用大量篇幅描写了二人的爱情遭遇, 歌颂了他们对爱情的坚贞和专一, 反映出人们对美满爱情的追求和向往。留给读者的是二人那刻骨铭心的爱情。

3. 双重主题说

皇帝也是普通人, 诗人对李杨二人荒淫无度而招致祸乱作了明显的讽刺。对二人的爱情悲剧及彼此间的相思赋予了深切的同情。整首诗自始至终贯穿着两重性。说明李杨二人既是爱情悲剧的制造者, 又是爱情悲剧的承担者。

4. 还有人认为此诗是作者借李杨悲剧来抒发自己爱情失意的情怀

二、我比较赞同爱情说, 原因如下

1. 从诗歌创作的背景看

《长恨歌》作于元和元年 (公元807年) , 当时诗人在盩厔 (今陕西周至) 任县尉, 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 有感于民间流传的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 创作了千古传诵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

2. 从创作题材看

文学史上, 以离奇、曲折, 又极富传奇色彩的李杨爱情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很多。著名的有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李商隐的《马嵬》、苏轼的《荔枝叹》、白朴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洪昇的《长生殿》, 而白居易的《长恨歌》则是其中的翘楚。

3. 从标题看

长恨歌:歌是文体。恨:遗憾。代表感情的深度和失去感情后痛苦的沉重。长:表现在空间和时间上。空间上无论何地, 去蜀路上、蜀地行宫里、还京路上、长安宫中, 明皇都在思念贵妃。时间上, 无论何时, 从白天到黑夜、从黑夜到白天、从春风起到秋雨落、从现实到梦境。明皇不间断地思念贵妃。

4. 从诗歌本身看

整首诗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尽日君王看不足”主要写玄宗重色、求色、得色后的表现。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 哪个国王没有三妻四妾, 更何况“天生丽质, 回眸一笑百媚生”的羞花美女———杨玉环, 如何不令玄宗为之倾情?作者用极度夸张的语言来表现玄宗在得到玉环后对爱情的忠贞和专一, “春从春游夜专夜”“三千宠爱在一身”, 便是佐证。这不能不说作者是在极力赞美二人的爱情。

第二部分从“渔阳鼙鼓动地来”到“回看血泪相和流”, 作者只用一句“渔阳鼙鼓动地来”就把历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乱轻轻带过, 重点写了玄宗无奈痛失贵妃的极度撕心裂肺之感。

第三部分诗人用大量笔墨, 运用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的艺术手法, 浓墨重彩来渲染李对杨的忠贞思念之情。去蜀地, 黄土飞扬, 秋风萧瑟, 栈道曲折, 高入云霄, 山高行人少, 旌旗无光, 天色暗淡。这是作者用悲凉的秋景来烘托李隆基的哀情。在蜀地, 水碧、山青、月明。走便巴山蜀水, 无心赏景。朝朝暮暮不胜哀痛。这是诗人透过美景来写哀情, 使哀更哀。回到长安, 作者更是写了李对杨的思念之情。从春天思念到秋天、从白天思念到夜晚、从夜晚思念到天亮。尤其是“夕殿萤飞思悄然”以下八句, 作者不厌其详, 由傍晚到入夜, 到夜深, 到黎明, 到清晨。十分细腻地刻画了李隆基整整一夜的心理活动, 忧伤无度。写出了李对杨的相思刻骨铭心。

第四部分从“临邛道士洪都客”到完, 作者以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 写了李杨二人虽天上人间, 却彼此思念痴心不改。特别是仙境中的杨贵妃, 见到汉使, 含情脉脉, 托物寄词, 重申前誓, 照应了唐玄宗对她的思念, 说明二人心心相印。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进一步深化了爱情说的主题。

关于长恨歌主题的论文 篇3

关键词:长恨歌 角色冲突 作者意图 主题倾向

以往对《长恨歌》的研究多注重界定其主题到底是什么,评家言之凿凿,至今仍无定论。讨论《长恨歌》的主题为什么会出现争议,将有助于我们走出争议,澄清或逼近《长恨歌》的主题。

一、角色冲突:《长恨歌》主题出现争议的原因

社会学理论认为,社会角色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基础,它由人的社会地位所决定,既指人们对具有特定地位和身份的人的一种期望,又指具有特定地位和身份的人的相应行为。任何一种社会角色都是对应于另一种社会角色而存在的,没有一种社会角色能单独存在,因此,以错综复杂的方式与他人相互联系的社会成员就不可能仅仅担当某一种社会角色,而总是承担多种社会角色,同一主体担当不同角色往往会产生角色间冲突。

《长恨歌》中的杨贵妃与普通女性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她扮演的角色非常单纯:爱人。唐玄宗就不同了,在作品的前半部分,唐玄宗不仅是在私人领域内相对于贵妃而存在的爱人,还是在公共领域内相对于国家人民而存在的皇帝。作为爱人,玄宗沉缅爱情合情;作为皇帝,玄宗励精图治合理。但沉缅爱情与励精图治作用于同一主体玄宗身上,必然会产生冲突,但这种冲突双方并非善与恶、是与非的绝对冲突,在公、私两个范围内,同属善的范畴,悲剧由此产生:“这里基本的悲剧性就在于这种冲突对立的双方各有它那一方面的辩护理由,而同时每一方拿来作为自己所坚持的那种目的和性格的真正内容却只能是把同样有辩护理由的对方否定掉或破坏掉。因此,双方都在维护伦理理想之由而且就通过实现这种伦理理想而陷入罪过中”。「1」P286在天下之责任与一已之情爱的公私冲突中,玄宗选择了后者:“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其结果是怠政,是安史之乱的发生。

因此,《长恨歌》前半部分描写的李杨关系本身存在两面性:在唐玄宗和杨贵妃二人夫与妇的私人关系中说,这种关系是伟大的、崇高的爱情;在玄宗与国家人民的关系中说,这种关系是荒淫,是怠政,是误国。也就是说,同一种行为放在公与私两个领域内,就有了截然不同的评判,这就是《长恨歌》主题产生争议的原因。

历史上,平定安史之乱回到长安的李隆基正式逊位,做起了太上皇 。在《长恨歌》的后半部分,作者把李隆基太上皇的角色也剥离了,只让他担任一个千古有情人角色,原来在玄宗身上存在的角色冲突、李杨关系中的两面性也不复存在。从表层上看,作品后半部分是对李杨爱情的歌颂。

对《长恨歌》主题的争议是否意味着无法界定其主题或者折衷为双重主题呢?

二、《长恨歌》文本内容与历史史实的差异

《长恨歌》在唐玄宗与杨贵妃真实关系的历史基础上,经过了合理的艺术加工。撇清历史史实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差异,不仅是读者接受、理解作品客观意蕴的基础,也为读者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提供了依据,据此,可以澄清或逼近《长恨歌》的主题

“玄宗贵妃杨氏,隋梁郡通守汪四世孙。徙籍蒲州,遂为承乐人。幼孤,养叔父家。始为寿王妃。开元二十四年,武惠妃薨,后廷无当帝意者,或言妃姿质天挺,宜充掖廷。遂召内禁中,异之,即为自出妃意者,丐籍女官,号‘太真’。更为寿王聘韦召训女,而太真得幸。”「2」P3493历史上,杨贵妃本是唐玄宗之子寿王的妃子,化寿王妃为女“道士”,给唐玄宗娶儿媳为妃子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其中,玄宗、贵妃是否有真情,或者赤裸裸地说,玄宗是用权夺色还是用权弄情,贵妃是依附权贵还是身不由已,都只能凭后人猜测。

玄宗娶贵妃以后,据史书记载,李杨关系有三个方面:一、贵妃“姿色冠代”,“玄宗大悦”;二、贵妃亲族“富贵雄盛”;三、两次被谴,“五载七月,贵妃以微谴杨铦宅”,“天宝九载,贵妃复忤旨,送归外第。”「3」P2179

历史上李杨故事的高潮是安史之乱中贵妃缢死马嵬。传统史家一般都认为,玄宗晚年沉溺声色,不理政事,直接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而也正是由于玄宗宠爱贵妃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才导致了马嵬事变中贵妃之死。《旧唐书》记载玄宗自蜀还京后,令中使祭奠杨贵妃,并下诏改葬,但因李揆谏阻而作罢;玄宗密令中使将杨贵妃改葬于他所;宦官改葬杨贵妃后,将其身边香囊带回交给玄宗,玄宗“视之凄婉,乃令图其形于别殿,朝夕视之。” 「3」P2181

比较历史记载和《长恨歌》文本可以看出 ,在《长恨歌》的前半部分,作者白居易在题材的选择与剪裁上,至少隐去了两个基本史实:一、杨贵妃曾是唐玄宗的儿媳妇。二、李、杨在婚姻中的位置是不对等的。《长恨歌》的前半部分,玄宗没有了谴妃回家一类的霸道,只有利用权力为贵妃谋爱的深爱,为贵妃家人谋势的因爱而昏。

《长恨歌》描写的唐玄宗由蜀回长安以后的生活也是经过了作者的精心裁剪。从史实角度看,安史之乱初步平定后回到长安的李隆基不会没有初步平判的喜悦,再说,虽然他不再贵为一国之君,但也尊为太上皇,晚景未必如《长恨歌》所描写的凄苦,作者显然剥离了他的政治地位,集中写他对贵妃的苦苦思念,突出他的悲苦。至于贵妃,虽身在仙境却全然没有过上神仙生活。

三、《长恨歌》的作者意图及主题倾向

《长恨歌》文本内容与历史史实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人物、故事在历史中以何种方式存在与在作品中以何种方式被提及的差异,是由作者的写作意图决定的

《长恨歌传》记载:“元和元年冬十二月,太原白乐天自校书郎尉于盩厔,鸿与瑯琊王质夫家于是邑,暇日相携游仙游寺,话及此事,相与感叹。质夫举酒于乐天前曰:‘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润色之,则与时消没,不闻于世。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乐天因为《长恨歌》,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也。……歌既成,使鸿传焉。”「4」P183

原来,《长恨歌》作者白居易多情并承认李、杨有情,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作者为什么在前半部分隐去了那两个基本史实:如果据史而写玄宗娶儿媳为妃子、贵妃两度被谴,谁还会相信李杨真情?李杨之间如果没有了爱情,李杨关系与国家大事、安史之乱的关系成为淫乱与误国之间的关系,不仅贵妃之死理所应当,而且在结构上,文章本身写到马嵬事变就不可能续写下去了,玄宗只是失去了一位美人而不是情人,哪还会上天入地求之遍呢?所以,作者在前半部分隐去了那两个基本史实,并不是刻意美化统治阶级的感情生活,反映了其思想的局限性,而是作者高明的叙事策略:李、杨爱情越美好,越真挚,爱情与政治的冲突就越不可化解。

其实不仅仅是帝王将相,古今中外的各个阶层都会面临角色冲突。我国自古流传的“忠孝不能两全”这句话,说的就是同一主体作为儿子与作为臣子的角色冲突。《长恨歌》客观呈现出这一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都要面临的永恒冲突。自居易以诗人的深情、哲人的睿智对人类生存状态作了动情而优美的描述。

在作品的后半部分,作者并没有沿袭中国古典文学爱情故事中大团圆或者虚拟大团圆的结局,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作了最后的結局,历来是仙境象征的蓬莱也成了人寰仙境对立相隔的象征,这就使《长恨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罕见的,也是真正的现实悲剧。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李杨故事的结局?这是否读者从表层上看到的对李杨爱情的歌颂?这种故事结局怎样实现作者“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也” 的创作意图?“感其事”之同情和“惩尤物”之讽谕是否是作者互相矛盾的创作意图?

要解答上述问题,最好设想一下:如果作者安排了李杨的仙界团圆结局,从正面肯定李杨关系是可歌可泣的爱情的话,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看,整个作品就截然分成了不同主题的两部分:前半部分表现的是双方都具合理性的角色冲突,后半部分表现的是值得歌颂的爱情,这样,读者就会在虚拟喜剧中看到私战胜了公, 这显然违背了黑格尔所说的“永恒的正义”,即“为整体的利益而牺牲局部”,「5」P326而且,对读者来说,“纯粹的审美经验其实只是一个抽象概念,在作为一个有机体的生活当中,如果道德感没有以某种方式得到满足或至少不受干扰,审美的一刻就永远不会到来。”「5」P320这样,我们就会明白作者为什么在后半部分隐去玄宗初步平判后的喜悦,隐去尊为太上皇必有的繁华,刻意把身在仙境的贵妃写得凄凄楚楚,作者是要以这样悲惨的结局警醒读者:如果当初能节制一下情欲,结局不至于如此凄惨。不知不觉当中,读者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了,道德感得到了满足。

作者用优美的笔触,黯然的结局,完成并引导读者在不胜嘘唏中认识了他要表达的主题:在角色冲突中,应该公在私先,理在情先,若不然,公私、情理两害。这是白居易一贯的情理观念,他在苏州刺史任上所写的《郡斋旬假命宴呈座客示郡寮》一诗,用朴素的语言阐明了他对公私、情理关系及角色冲突的看法:“公门日两衙,公假月三旬;用衙决薄领,旬以会亲宾。公多及私少,劳逸常不均。况为剧郡长,安得闲宴频?下车已三月,开筵始今晨。……无轻一日醉,用犒九日勤。微彼九日勤,何以治吾民?微此一日醉,何以乐吾身!” 「4」368

从社会学角度分析,角色之间存在冲突是必然的,在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情况下,只能选择更合理、更恰当 、更具有选择的優先性一方。从本质上说,人是社会的存在,人的个体存在、独特的利益需要都决定于社会 ,被社会所规定 ,依赖于社会的发展,在社会生活中 ,人就应该把国家的、社会的利益放在首位,把公利放在私情的前面,这对进入公共领域执掌公共权力的皇帝一类人来说尤其重要,“一个人当他作为私人领域中的个人存在时,他是完整的个人,一旦进入公共领域执掌公共权力,他就不再是个人,而是公共权力主体的一个因子。”「6」P380

参考文献:

[1][德]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欧阳修 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刘昫.旧唐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75.

[4]白居易.白居易全集 [M].广东“珠海出版社,1996.

[5]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二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

[6]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 篇4

《长恨歌》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优秀长篇叙事诗。千百年来,它一直在我国文学史上放射着灿烂的光芒,为人民所传诵。但是,关于它的主题思想却一直被人们争论不休。《长恨歌》到底表现了什么?是讽刺了统治者荒淫误国?还是歌颂了玄宗和杨妃坚贞的爱情?还是二者兼有?这个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对这个问题试作一探讨。

一、《长恨歌》的主题是双重的,而且是矛盾的双重主题

《长恨歌》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对“汉皇”也就是唐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纸醉金迷,轻歌曼舞的宫廷生活作了形象描绘,又写了“渔阳鼙鼓”动地而起后,玄宗西逃,杨妃半路惨死马嵬坡的戏剧性转折,写出了一个乐到极处而瞬间破灭的爱情悲剧,写玄宗失去杨妃后的悲悲切切,写他派遣方士四处寻找杨妃的亡魂,终于找到已化作太真仙人的杨妃,然后全力渲染两人之间难以忘怀,无法排遣的深切思念,表现了他们之间坚贞的生死不渝的爱情。

通过以上的描写,一方面对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奢逸纵色,荒淫误国进行了十分尖锐的讽喻揭露,另一方面对于既是这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这场悲剧牺牲者的玄宗和杨妃二人给予了深深的同情,以丰富的想象,优美的语言和抒情的笔调,把这段宫闱艳史美化为真挚爱情的颂歌。

为什么说《长恨歌》是双重主题,而且是互相矛盾的双重主题呢?我们可以通过对这首诗内容的具体分析得到答案。

首先,在这首长诗中,确有明显的讽喻内容,主要表现在诗的前部。

全诗起首第一句就是:“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两句。“汉皇”是“重色”的,整天思念“倾国”之貌的美女,可是“求”了多年仍不可得。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年年满天下搜寻民女,白居易在《上阳白发人》中说“同时采择百余人”,这首诗后面也说了“后宫佳丽三千人”,每次选那么多,后宫美女数千,肯定都是花容月貌,可是却不能满足“汉皇”重色的欲望,仍然“思倾国”,无休止的“求”。这两句活画了一个好色的君王,也暗喻了这种搜求会给人民特别是妇女带来多少灾难。

第三句开始作者略去了玄宗看中了自己第十八个儿子寿王的妃子杨玉环,想方设法掠为己有的史实,只说是“杨家有女初长成”,“一朝选在君王侧”,这显然是“为尊者讳”。但史实毕竟是史实,当时的人,凡了解这段历史的谁看了这段诗不会哑然失笑呢?接下去,在描写杨妃种种“承欢”“承恩”的“侍宴”“侍夜”的娇艳媚态之时,将昏君沉于美色的形象不断地加以刻画。虽然笔墨淡淡,却入骨三分:“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仙乐风飘处处闻”,“尽日君王看不足”。春宵嫌短,便不早朝,而且是“从此”就不早朝了,杨妃需要承欢侍宴,“无闲暇”而且“夜专夜”,在俪宫之上听不尽的仙乐,这个皇帝早晨不上朝,整天是歌舞酒宴,夜夜专宠贵妃,还有什么时间理朝政?杨妃的姊妹兄弟都封了大官,连几千年的重男轻女之风都一时为改,象这样的描写不是讽喻是什么呢?

那么,是不是可以说,这就是一首讽喻诗呢?不能,因为虽然这首诗讽喻的味道很浓,份量很重,但毕竟只是在诗的前半部分,只占全诗的四分之一。

占全诗四分之三的篇幅,则是“爱情”主题的表现。从“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商羽衣曲”开始,作者笔锋一转,故事情节发生了急剧变化:安史之乱爆发,“汉皇”西逃,出都门后,六军不发,厄运来到杨妃头上。在这里作者描写了“宛转娥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和“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的惨状。“宛转”突出了杨妃死前挣扎的情景,“花钿委地”是个细节描写,“掩面”和“回看”这两个连续动作是突出描写“汉皇”当时复杂的心情。作者从这里开始把对产生这个悲剧的原因的批判转为了对这个悲剧结局的.同情,而且不仅是同情,接下去是长篇大段的对汉皇思念杨妃,派方士寻觅杨妃魂魄和杨妃之魂对方士所谈到的对汉皇的思念,真是字字血,声声泪,感人肺腑,动人心弦。作者采用了环境渲染、借景抒情、对比、反衬等各种手法来全力写两人相思之切,之真,之苦,真有催人泪下的功力。在杨妃将钗、钿各分一半给方士带给汉皇时,借她之口重新说起当年两人的誓词“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将这一爱情主题升华到几乎不能再高的地步时,作者终于按捺不住,亲自登场,万分感叹地说:“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至此“爱情”主题得到了最充沛的表达。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诗中确有明显的讽喻之处,又更有大段的同情和歌颂爱情之处,尽管这两个主题表面似乎是不相容的,但单执讽喻或爱情一端都是不符合作品的实际内容的。

二、《长恨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双重矛盾主题?

这是由于作者世界观的矛盾性和作品所描写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矛盾性、复杂性所造成的。

《长恨歌》这首诗作者在主观上是借古事以抒发自己的感情,然而在客观上,它的内容本身又有讽喻、揭露统治者的作用。

所谓“主观上”就是指诗人的创作意图来说的。根据白居易自己进行的诗歌分类,《长恨歌》是列入“感伤诗”类,并未列入“讽喻诗”。他对感伤诗的标准是“又有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根据白居易的好友陈鸿《长恨歌传》的记载,正是民间关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传说感染了诗人,引起诗人强烈的感慨,从而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而写出《长恨歌》的。

然而,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情呢?仅仅是对李杨坚贞不渝爱情的歌颂吗?要搞清这个问题还需要从几个方面分析一下白居易当时的思想。

此诗作于812月,是白居易35岁任周至县令时,这是他经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刚刚踏上政治道路后不久。白居易的前期思想是比较积极的,有“兼济天下”之志。但他所生活的中唐时期,表面上全国统一,社会暂时安定,实际上藩镇割据,宦官专权,赋税繁重,又有外强不断入侵,阶级和民族矛盾都日益尖锐。人民渴望改革现实,怀念盛唐帝国开元、天宝的繁荣盛世。白居易代表了人民的愿望和统治阶级中一部分进步、开明的人的愿望。在这期间,他写下了《观刈麦》这样的反映农民生活的诗,写了《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领导了新乐府运动。

白居易首先对唐玄宗、杨贵妃、杨国忠等统治者荒淫误国是非常痛心的。

唐玄宗晚年荒淫无度,贪恋酒色,不理朝政,导致“安史之乱”,使大唐帝国盛极而衰。白居易在内心里肯定是痛心和愤恨的,对于玄宗的这些误国之举,他在诗中给予了尖锐的讽喻和批判。

白居易对于杨妃不一定怎么痛恨,但不会有太多好感。因为杨妃不是个简单的人物。虽然作为一个早年并非出身显贵,境遇也不佳的年轻女子,她也是封建制度的牺牲品,,但是当她一跃而成为贵妃娘娘后,就已经完全变成为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统治者。杨妃的腐化生活是惊人的,“吃荔枝”就是典型的一例。白居易在诗作《上阳白发人》里就点到杨妃的名字,把上阳人的悲惨命运与杨妃的“遥侧目”直接联系在一起。“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虽然他知道上阳人的悲剧根源是宫女制度(他还不能认识到这是封建制度的罪恶),但这里肯定是有抨击杨妃的成分。

从史实来看,杨妃的罪过也不小,虽然封建帝王荒淫误国不能让她担当主要责任,但她也绝不仅仅是靠“美貌”来误国的。她和安禄山表面是“干娘”和“干儿子”的关系,实际有暧昧的纠葛。杨国忠也仅仅因为是她哥哥,就靠她的裙带关系爬上宰相的高位,

对于杨国忠白居易是痛恨的,在诗作《新丰折臂翁》中他就点了杨国忠的名。

难怪安禄山反叛,玄宗西逃时杨妃自己也说“妾有罪当诛”。而西出都门之后,六军不发,非要杀掉杨氏兄妹。说明人民对他们早已经恨之入骨了!

就白居易对人民的深切同情这种思想来看,对于这种鱼肉人民,荒淫误国,被人民痛恨的人,他决不会歌颂的。通过分析白居易写作这首诗的思想背景,我们不难看出这首诗讽喻部分的思想根源。

但是,《长恨歌》中为什么又有大段的对玄宗和杨妃之间爱情和生离死别后互相思念的描写,极力地渲染悲凉气氛,看上去寄予了无限深切的同情呢?

从作家的思想来看,他对玄宗和杨妃荒淫误国固然非常痛心,但对于他们悲剧的结局又是寄予了深深的同情的。

对于唐玄宗这个早年亲手创开元、天宝盛世,晚年又被儿子肃宗监禁,只落得名义“太上皇”的人,白居易肯定在心中是有评价的。人民固然痛恨这个误国之君,但对于开元盛世是怀念的,对于玄宗早年的功劳是清楚的,对他晚年的悲楚境遇是同情的,因此民间才能长久流传他的故事。而白居易的《长恨歌》,无论从选材还是成诗,都可表现出白居易对玄宗既批判又同情,既爱又恨的矛盾复杂的感情。

白居易对杨妃也是有同情的,但这是把她作为抽象的美貌女性遭惨死的同情,是对妇女命运的同情。

从根本上讲,白居易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员,对于统治者自己办出的荒堂事情痛心疾首,对于这种行为进行讽喻是符合他当时思想的。然而,也正因他毕竟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替统治阶级说话,对于统治者所造成的悲剧不幸给予更多的同情也是非常自然的,这也就是所说的阶级局限性吧。

至于诗中关于“爱情”的歌颂问题,应该是白居易借此抒发自己理想的爱情,这时他已经不是在写历史上的真实的玄宗和杨妃,而是把他们的形象纯洁、净化为理想的化身,在这个基础上歌颂生死不渝的爱情,手法上也采用了浪漫主义,读者之所以能受感染也是被这种爱与死的永恒主题的艺术表现所打动,并不是被真实历史中玄宗和杨妃的爱情所打动。杨妃死时37岁,玄宗已经60多岁。玄宗不过贪恋杨妃的年轻貌美,杨妃也不过是要获得玄宗的专宠以提高和保持自己的身价,姊妹兄弟都跟着沾点光,究竟这两个生活原型之间能产生多么纯洁坚贞的“爱情”很难想象,不过马嵬坡下玄宗为保命而任由杨妃去死却是真的,尽管他是迫于形势所逼,但他毕竟在自家性命和与杨妃的“爱情”之间选择了前者!

在诗的后半部,白居易实际是把玄宗和杨妃的形象抽出来,把这种感情加以净化而抒发感慨的,这里既有世界观的局限性,使他对玄宗和杨妃既批判又同情,又有作者思想上某些因素的强烈影响,由于由于白居易本人亦重女色、好女色,自称在美色面前无能为力,他这种感情很丰富,对于“尤物惑人”之情的体验感受很深,所以对于这种相思之苦格外同情,感同身受。使得他对于玄宗失掉杨妃的痛苦更觉怜悯,能从玄宗的心理出发进行那样传神逼真的渲染,也可算是同病相怜,心有灵犀吧。在他的诗作《李夫人》中,他从汉武帝、穆王到唐玄宗,详细地写到了这种感受。“生亦惑,死亦惑,尤物惑人忘不得。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写着写着就把自己的感情溶进去了,就不由自主地把自己的感情赋予了笔下的人物。写时已不是写他们,读者读时候也不是读他们。这也是白居易的一贯创作风格,在他的《杜陵叟》《上阳白发人》《琵琶行》等诗作中,都可以看到这种情况。

<<长恨歌>>是白居易借古事抒发自己复杂矛盾的世界观所产生的强烈感情,既有感于玄宗的荒淫误国,又感于李杨自己造成的爱情悲剧如此凄凉,进而将自己对于这种爱情悲剧的认识和感慨都抒发出来。这些表现在诗中就造成这样的客观效果:一方面有明显尖刻对原因的讽喻、揭露,一方面对已造成的这种悲剧的结局又极为同情,进而借这个故事生发开来,歌颂了理想化的爱情并感慨“此恨绵绵无绝期”。

所以,单说这首诗是讽喻诗是不妥的,单说是歌颂爱情的也必定不妥。

浅析《长恨歌》主题 篇5

内容提要:白居易的《长恨歌》的主题主要有“同情和歌颂”说 、“讽刺批判”说 、“双重主题”说、“爱情理想”说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作者以李杨爱情故事为基础并结合历史材料,在加工、改造、提高中表现了作者态度的丰富复杂性。后人对这一事件,则可能会因他们社会地位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有所差异。作品主题的这种丰富性的特点又与作者自身经历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有关。

关键词:“同情和歌颂”说 、“讽刺批判”说 、“双重主题”说、“爱情理想”说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的伟大诗人,《长恨歌》是他叙事诗的代表作,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许多人对这部作品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在这里,本人将针对作品的主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唐明皇和杨贵妃的传奇性爱情悲剧故事,是历代诗歌、小说、戏剧中经常描写的一个传统题材。白居易根据这个题材写出了著名的叙事诗——《长恨歌》,在当时特别是以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引起了人们对《长恨歌》的广泛探讨,特别是在作品的主题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一)“同情和歌颂”说 这种观点认为作者对李杨爱情持一种歌颂更主要的是同情的态度。作者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李杨爱情故事的基础上,对历史材料进行取舍(即进行了加工、改造和提高)写成了这一首爱情悲剧叙事诗。这种“同情和歌颂”的态度表现在作品净化了李杨的关系,特别是在作品的前半部突出地描写李杨欢爱的热烈,在后半部更倾注全部感情地描写他们的生离死别,歌咏双方刻骨铭心的思念。正因为如此,作者明确地将《长恨歌》归于歌咏“风情”的“感伤诗”,而不是归于“美刺比兴”的“正声”——讽喻诗之列。还有人认为,作者同情和歌颂的主要是在被玩弄、被牺牲的女性——杨贵妃方面,她忠实于自己的诺言,忠实于爱情。作者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的虚构的故事情节,烘托出值得同情的杨贵妃形象。(《白居易诗选》前言,王士菁,作家出版社)

(二)“讽刺批判”说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作者对李杨爱情所持的是讽刺和批判的态度,目的在于通过这一事件批判统治集团因荒淫腐朽而招致祸乱,垂作历史教训。陈鸿的《长恨歌传》结尾的一段话“……乐天因为《长恨歌》,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也。”也说明了作品的主题。

(三)“双重主题”说 此种观点认为作者的目的既有批判和讽刺,又有同情与歌颂。这是由历史事件本身内涵的丰富性和作者生活的时代及其世界观的局限决定的。“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也。”“感其事”就是对唐明皇和杨贵妃生离死别的同情;而“惩尤物,窒乱阶”则是对李杨的讽刺和批判。

(四)“爱情理想”说 认为作品中描写李杨之间那种生死不渝、坚贞专一的爱情,表现了当时社会上一种爱情理想。作品不但净化了李杨关系和他们的特殊身份带来的某些杂质,而且进一步升华了他们的爱情,描写了他们天上人间的铭心刻骨的相思相恋。这种浪漫主义化的帝妃爱情悲剧,反映了市民阶层的审美理想和趣味。

以上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从而使作品的主题具有了丰富性的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从作品本身来看,作者在写这部作品的时候,李杨爱情故事在社会上流传已久,基本定型。作者以这个传说故事为基础并结合历史材料,在加工、改造、提高中表现了作者态度的丰富复杂性。从作品的具体内容来看:前半部露骨地讽刺了唐明皇的荒淫误国.开头第一句就用“汉皇重色思倾国”喝起,接着“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姊妹兄弟皆列土……不重生男重生女。”讽意十分明显。同时,作者通过对历史题材的取舍,体现了作者的同情歌颂态度。如净化了李杨的关系和他们的特殊身份带来的杂质(杨贵妃原是唐明皇之子寿王的妃子,作品中改为“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此外,作品中还舍弃了历史材料中杨贵妃与安禄山的暧昧关系。)。安史之乱前,作品突出地描写了李杨欢爱的热烈;安史之乱后,更是倾注全部感情描绘了他们的生离死别,歌咏双方铭心刻骨的思恋。作者对李杨贪恋欢爱终于酿成悲剧没有回避,在描写之中以局外人的身份作了委婉的讽刺,同时,也包含了一种同情。作品的后半部,描写唐明皇的入骨相思,相思之极,派人上天入地“求之遍”;描绘了在虚无缥缈的仙界中的杨贵妃的思念及见到“汉家天子使”时的神情和行动。“九华帐里梦魂惊”、“含情凝睇谢君王”、“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而且“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二人心心相印、缠绵悱恻的爱情,表现了一种两心相印、彼此知心知己的爱情理想。同时,从整部作品来看,安史之乱尽管与李杨贪恋欢爱有关,但主要责任并不能完全推到杨贵妃的身上,她只是一个得恩受宠的妃子,却“宛转娥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在致词中,杨贵妃又是一个情谊深重、忠于诺言、忠于爱情的痴心女子形象。体现了作者对她的同情和歌颂。整部作品,既有作者对李杨的批判和讽刺,也有作者对李杨的同情和歌颂。还体现了当时的爱情理想。

其次,李杨爱情这一事件本身,同时代的人和后人对其又有不同的看法。同时代的人由于深受安史之乱之苦,他们大多数会把这一社会**归结到统治者身上。杜甫在他一系列揭示统治阶级罪恶的诗篇中就隐含这一思想。如《丽人行》一首,就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侈荒淫的面目。因而对这一事件持的是一种批判的态度。后人对这一事件,则可能会因他们社会地位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有所差异:处于社会下层的人民对李杨的爱情的看法和态度大致可能与同时代的人基本一致,归为“乱由上作”,而采取一种批判的态度;处于社会中上层的`人物,特别是士大夫阶层和文人,他们对这一事件,从政治的角度来看, 他们认识到唐明皇荒淫误国,导致了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因而会采取批判和讽刺的态度。如果单从这一事件本身来看,李杨这种坚贞专一、生死不渝的爱情。可以说是“人间至情”,又会对其进行歌颂。这种爱情,正是封建社会士大夫阶层所向往的。体现了当时一种爱情理想。而这种“人间至情”遭到无情的毁灭和破坏,他们对此又会感到遗憾,从而对李杨特别是杨贵妃寄以同情。作者生活在中唐时期,属于封建社会士大夫阶层中的一员,他对李杨爱情这一事件,也同样包含这几个方面的思想。因而在作品中,他对这一事件的态度和看法自然会体现出来。

第三、作品主题的这种丰富性的特点又与作者自身经历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有关。白居易出生于一个小官僚家庭,属于社会中层。他青年时代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由于战乱,经历了一段贫困生活,接近了人民。因而对李杨爱情的看法同人民有相同之处。而且,作者在35岁时写这首叙事诗,此时,他还处于他一生中的“志在兼济”时期,“兼济天下”的思想占主导地位,这些多少会影响他对李杨爱情的看法和态度,从而在作品中采取批判和讽刺的态度。白居易的社会地位和身份又属于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士大夫阶层,与平民布衣又有不同,这又决定了他对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误国的过失不会采取尖锐的批判,“为王者讳。”而采取含蓄曲折的委婉讽刺。即使在开头讽意明显之处,也是说“汉皇”,借以说唐来表现这种讽意。另外作者有一首《戏题新栽蔷薇》诗云:“少府(作者自称)无妻春寂寞,花开将尔当夫人。”次诗作于元和三年,可知本年作者尚未婚。又据元和三年戊子八月二十九日《祭杨夫人(白妻之姊)文》“近接嘉姻。”可知白氏成婚当在元和三年春季之后,即作者37岁之时。(《白居易诗选》顾肇仓、周汝昌选注,作家出版社中的《白居易年谱》) 而他写作此诗正处于未婚之时,那么李杨之间这种坚贞专一、生死不渝的爱情又很可能是他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的爱情。从而在作品中极力地倾注全部感情描绘李杨爱情来表现他一个未婚的文人的爱情理想。另外,他的士大夫文人身份又决定了他仅从李杨爱情本身来看时,又会对其悲剧结局予以同情。

总之,作者的思想和世界观及地位、身份、写作的时代背景、人们对李杨爱情不同的看法、事件本身丰富性内涵等等。这多方面的因素对作品产生了复杂的影响,从而使作品的主题具有丰富性特点。

[参考文献]

[1]《白居易诗选》前言,王士菁,作家出版社。

关于长恨歌主题的论文 篇6

《长恨歌》是黄自创作的我国第一部清唱剧,共十个乐章,选用白居易的诗句作为每个乐章的标题。其中,第四、第七、第九乐章黄自未完成便逝世了,后由其学生林声翕补遗,使之完整。

作品创作于1932年,当时“九一八事变”后,国x党对日采取不抵抗政策,而全国人民要求抗日的爱国情绪日益高涨。时任国立音专教务主任的黄自和同事韦瀚章感受到了当时当地整个大环境里所鼓起的强烈民族意识,又考虑到音专的教材需要,便着手创作。选取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作为题材,并不是要歌颂凄婉的爱情故事或针对具体的人,而是想指出政治不清明,就会引起民族灾难。剧中第三、五章的两段男声合唱最能表现当时人民的焦躁情绪与抗日救亡的爱国诉求。

对于黄自未能完满的作完整部《长恨歌》,韦先生在原序中提到“也许是《长恨歌》这个命名定得不好,给这一部黄自的唯一清唱剧这样不祥的预兆,使它永远成为长恨。”这十章歌词,把唐与杨的宫闱之事,根据定情、兵变、赐死、长恨这一线索,故事情节设置非常完整。从剧本说,《长恨歌》是词作者根据白居易的《长恨歌》和旧剧《长生殿》而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前有文学、戏剧作品的牵制。当时的历史背景复杂,全国抗日救亡思潮高涨,似乎并不需要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人们更多是对国之危亡的担忧、对当时政府所采取的政策的不满,这样看来整个剧的创作不宜过多的倾向于对君王爱情故事的描写。鉴于要借古讽今,故事内容、框架也有所调整和侧重。刘雪庵先生曾指出“清唱剧的前几段突出的透露了指日攻下长安,杀尽奸妃贼臣以平民怨的思想。但后面的歌词似乎受了白居易《长恨歌》古诗及洪思眆《长生殿传奇》的影响,逐渐成为皇帝多情佳人薄命的写照,与原来词作者的创作意图有所矛盾。所以后面第四、第七、第九三段歌词黄自先生未曾谱曲,可能与此也不无关系。”

我们可以从宏观上看一看黄自所做的七章作品的布局。

第一章:仙乐风飘处处闻(混声合唱);第二章:七月七日长生殿(女声三重唱+男女二重唱);第三章:渔阳鼙鼓动地来(男声合唱);第五章:六军不发无奈何(男声合唱);第六章:宛转蛾眉马前死(女声独唱);第八章:山在虚无缥缈间(女声三重唱);第十章:此恨绵绵无绝期(混声合唱+男声独唱)。

第一章是对剧情基调的.塑造,交代唐、杨故事的起始。“骊宫高处,歌一曲,月府法音,霓裳仙韵;舞一番,羽衣迴雪,红袖翻云”描写唐宫内奢靡的皇族生活,黄自用非常丰满的和声以及密集的三连音拉开了这部剧的大幕,“歌一曲·舞一番”,采用了男高音声部明亮的色彩,暗示主角的出场。采用和声性的乐句与男女声部对答的方式,使开篇非常有气势,符合剧中人物的皇族身份。第二段,转入复调写作手法,“宛似菡萏迎风,杨枝招展”写出了皇宫内乐声萦绕、舞姿翩跹的景象。

第二章是剧情的发展与交代,是男女主角的海誓山盟,爱情二重唱。先由女声三重唱渲染氛围,整个情节陷入甜美的回忆。“风入梧桐叶有声,银汉秋光净。年年天上留嘉会,羡煞双星”在女声静谧的声线下,杨妃的旋律徐徐飘入,与明皇共唱出“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爱情盟誓。至此,剧情的基调与男女主角已完整交代。

第三章除了作为剧情的发展,还有了一些暗示时事的味道。从剧情看,情节开始出现了转折,暗示局势动荡(边关传来安禄山造反的消息)、剧情冲突开始累积。“六宫粉黛舞袖正翩翩,怎料到边臣反,那管他社稷残”在整个合唱中,多次重复,表现出对君王荒淫无度与对时事之中政府无所作为的愤恨。“只爱美人醇酒,不爱江山”更是对君王昏庸无能的谴责。“兵威驚震哥舒翰,举手破潼关。遥望满城烽火,指日下长安”表达了人民群众对专制者的愤怒与推翻无道者的决心。这一章黄自通过声部与力度的变换、主调与复调的结合,使普通的分节歌具有了强烈的戏剧性。

第五章是剧情发展的一个高潮前奏,但从音乐看是整个剧作的高潮部分。描写唐与杨逃难至四川马嵬坡,军士不肯前进,要求处死杨贵妃与杨丞相的情境。乐章的力度从很轻到很响,变化幅度比第三乐章更大,怨愤的情绪累积达到了顶点。这种情绪,与当时30年代人民群众的抗日热情是一致的。全曲使用主调和声,体现了剧中全体军士的不满,同时也是暗喻30年代国难深重,人民万众一心要求抗日的决心。

第六章是杨贵妃的绝命词。唐明皇在局势逼迫下,无奈只能赐死杨贵妃以安抚军心。是整个故事最高潮的部分,主人公的死亡,带来了非常强的戏剧性。对比前一章的气势汹汹,此段显得格外凄冷、阴郁,是男女主人公故事的结局。此处,黄自并没有将笔力过多的放在二人感情的纠缠上。并在最后道出“劝君王,凄凉莫为红颜叹,珍重江山”的忠告,似乎有一些劝告当局当政者的意味。

第八章是女声三重唱。技术上,将中西技法和谐地融为一体。描写蓬莱岛虚无缥缈的仙境,“枉作相思梦,参不透镜花水月,毕竟总成空”是对剧中这一对痴男怨女的劝解。

第十章是结束段。以混声合唱与男声独唱,作为剧情的落幕。色彩非常暗淡,整个故事在唐明皇对杨贵妃的追思中结束。从剧情来说,已经非常完整的给整个故事画上了句号。

总的来看,这七章已经把《长恨歌》的故事情节塑造完整,没有出现不连贯和脱节现象。而没有创作的《夜雨闻铃肠断声》为混声合唱,是赐死杨妃之后,明皇对时局的感慨和痛失爱妃的忧愁,在情节上并没有实质的发展。此外,另外两篇均为男声朗诵。内容也都是衔接和渲染性的。鉴于当时的写作动机与历史背景,不过多的渲染爱情、突出描写男女主角的做法是合时宜的。在保证情节完整的前提下,做了这样的编排。在七章中,男女主角只出现了三次,说明对爱情主线的弱化。这是30年代初,产生于民族危难时期的清唱剧《长恨歌》。若抛开这个背景,单从剧本来说,加上未完成的三段,也不是不无道理。补遗这一举动,能让这个故事在完整的基础上,衔接更流畅、细节更具体。每一部作品都是历史的,当年的《长恨歌》留下的未完成是当时境遇的产物。今天,我们所做的补遗也是顺应历史的潮流。在尊重前人的前提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参考文献:

[1] 钱仁康.黄自的未完成清唱剧——《长恨歌》[J].音乐爱好者,1980(6).

[2] 刘雪庵.黄自先生的清唱剧《长恨歌》[J].人民音乐,1956(10).

[3] 高虹.清唱剧《长恨歌》的旋律艺术[J].乐府新声,(4).

[4] 周柱铨.清唱剧《长恨歌》主题思想新探[J].人民音乐,1982(9).

[5] 冯芸.中国第一部清唱剧及其作者——为《长恨歌》问世70周年而作[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2(12).

[6] 徐玲.清唱剧《长恨歌》研究[J].青年文学家,(2).

关于长恨歌主题的论文 篇7

人们常说:所谓经典,是可以忽略时间的永恒。王琦瑶,则像是老上海的“永恒”,是一坛女儿红,不会因为时间久远而变得无味,而是愈加浓烈醇厚。这也正是多少人为她前仆后继的根源。王琦瑶就是有这样一种魔力,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变革,五十年代的颠覆,六十年代的磨难,七十年代的救赎,八十年代的创新,都没能磨灭她身上的光芒。她还是那个当初熠熠生辉的上海“三小姐”。只可惜熬过了这么久,她终究没能在九十年代等来重生。

我以为的结尾,王琦瑶会孤独一生,然后在多年后的某一天,女儿微微带着自己的女儿回来探亲,那小女孩媚眼像极了她,举手投足间全是有如当年“三小姐”的神韵。王琦瑶仿佛看到了另一个自己,话匣子一打开,便再也停不下来。那个可人的小人儿,拿起姥姥的香烟,轻轻点着,伏在姥姥脚边,静静听着姥姥的故事。听那弄堂、听那“爱丽丝”公寓、听那邬桥水乡、听那平安里,听那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流逝过的大上海。青烟在空中弥散,鸽子从窗外天空飞过,毫无声息。那些流言那些情,不动声色,一幕幕从迟暮的王琦瑶心上流过,流到那可人的小人儿心里……

读王琦瑶,会让人想起张爱玲,同样一生被错爱和不爱折磨。一个于无所谓的人手里莫名其妙丢了性命,一个因着病痛独自客死他乡……

祈愿你喜欢的人也同样喜欢你。

祈愿你爱的,都是对的人。

教学《长恨歌》的体会 篇8

《长恨歌》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长篇叙事诗,作者以精练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最近我在海外初中班教学中国文学经典名篇《长恨歌》,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喜悦。

一、先讲故事

根据海外学生较少接触中国经典长篇诗歌的实际,我先按文学作品《长恨歌》叙事诗的内容完整地讲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讲故事前我提及有关的电影、电视剧中唐玄宗、杨贵妃的角色,再引进课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使他们尽快进入故事的特定情境,让精彩的故事引起学生们学习《长恨歌》的兴趣,从而克服因词语生疏而产生的畏难情绪。

二、强调诵读

在学生了解诗歌的大致内容后,我突出读。“读”,包括教师朗读、带读、集体读、个别读,大声地读,声情并茂地读。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强调“读”,一是为了让学生对作品有初步的感知;二是大凡诗歌,都具有声韵和谐的音乐美,要体会到诗歌的美,必须反复诵读。

古人读书是“俯而读,仰而思”。“读”是为了“思”,为了“悟”。“思”是一个理解、消化的过程,我在朗读中强调品味和感悟,让学生们在朗读中联想和感受,思考诗句的含义。由于我在课堂上强调了要背诵精彩诗句,课后大多数学生都能背诵并理解“回眸一笑百媚生”、“三千宠爱在一身”、“梨花一枝春带雨”、“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等诗句,同时还悟出“天生丽质”、“朝朝暮暮”、“孤灯挑尽”、“春风桃李”、“秋雨梧桐”等词语在诗歌中的丰富内涵。

三、贯穿点拨教学

为加快学生思考和学习的进程,我采用点拨教学法中的几个要领:(1)比较。把学生以前积累的相似的材料摆在一起,求同比异,以便较快地把握词语的.特点。例如:旌旗——战旗;鼙鼓——战鼓;绰约——轻盈;寂寞——孤单;踌躇——犹豫;渺茫——茫茫;殷勤——热情。(2)反思。将材料的思路理出来,再作反向思考,看看能得出什么结果。例如,让学生思考旧时中国有封建思想的人大都“重男轻女”,为什么诗歌中却令天下父母“不重生男重生女”?经过反思,学生就不难理解“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的意思了。(3)联想。由此及彼,举一反三,推动学生联想。例如,从原因联想到结果:不早朝——寻欢——宠爱——金屋——金步摇——仙乐风飘……导致悲剧:鼙鼓动地——无奈何——马前死——救不得——肠断声——思悄然——未成眠——两渺茫……

四、课堂练习和讨论

课堂练习是给学生一个独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练习中强化知识,化知识为能力。我设计的《长恨歌》课堂练习只有3部分:填空(经典诗句默写)、造句(重点词语的运用)和分析对偶句特点(加深对于对偶修辞手法的理解)。

练习固然重要,但学生们能否运用课堂上积累到的材料进行粘合、贯通,进入更深入更广阔的思考呢?我最后运用讨论式教学法。在学生们完成课堂练习的基础上,提出了3种不同的观点:1、作者写作目的是为讽喻唐玄宗迷色误国;2、为歌颂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3、双重,二者兼有。观点一提出,学生们就已经形成了3种不同的见解,而且探究的情绪相当高涨、思维很活跃,我觉得这是学生们“悟”的表现。按照3种观点,我把学生分成3个小组进行讨论。

如果不是下课铃声响了,争论还会继续。

酒的长恨歌情感散文 篇9

骑车在路上闲逛,远远地看见前方的路边,有几摊牛粪似的黄物,心中纳罕:这路面干净的,落个树叶,环卫工也会及时清了,竟然——看清了,是几堆酒糟。不知囤放了多久,翘起鼻子闻仔细了,才有丝缕的酸气钻进鼻孔。

原来,这里是一家酒厂,这腌臜物牡丹花似的在为酒厂代言——正宗的纯粮食酒,有一种系出名门的高贵。门口那对咧着嘴的石狮子往后出溜着,倒是这几摊糟糠来镇着酒厂的风水了。不言而喻,瞧瞧——这里不掺假,假酒还有酒糟可供吗?至于么?酒香不怕巷子深,越是挖空心思地广而告之,装蒜,工业酒精勾兑的酒里,绝然飘不出粮食酒的那个地道味。

看到酒糟,立马想起我家的猪,这可是它一辈子的主食。那个年代,我跟着大人用地排车到老酒厂拉稀糟,酒厂的酒在哪儿我不知道,反正光看见酒糟了。一个挨一个的大酒糟池里,全是挖酒糟的人,那熏人的酒气,觉得这稀糟尝上几口,也会醉人的。

稀糟掺上些煮熟的菜叶子,倒进石槽,我家的猪就吃的磕头晃脑的。看到猪吃的欢天喜地,喂猪的人也很欣慰,年尾那割回家的`二斤肉全寄托在它身上了。我家喂了一年才长大的猪,每天做着相同的功课,晒晒太阳,打打腻,撒个欢什么的,酒糟里似乎也有酒的功用,那种味道让它糊涂的难得明白,整天无忧无虑地做着一个个春秋大梦。

刚来我家的猪秧子很是活泼,嗅嗅这,拱拱那,陌生的地方很新鲜,玩不够似的。后来,挂了鼻圈,那个叫二秃子的鰂了它就老实多了,而且变懒了,甚至失去了对许多事物的好奇。我的毽子飞到它身边,竟茫然无所动,来在它身边,我和它说着话靠近,它眼皮都不带翻的,仿佛除了吃,它对一切都感不出兴趣来。

一个低矮的圈,酒糟里的乾坤无限大,它活在当下的平静里,谁动了它的平静,顶多挪挪窝,换个法子平静下去就是了。

吃酒糟的日子是猪的一个美好时代,纯粮食的渣滓多养猪的性情和胃,使它得以在人类的酿酒文化里,分得一杯随遇而安的羹汤。现在的猪肯定从颗粒饲料里吃不出酒糟的味道,它习惯的是瘦肉精的味道。可惜,猪总是不长寿的,祖先留在槽子里的食物在老中青的历史断层里无法交流,所以它不会悲剧性地,来那么设身处地的一“觉”,所以在好“觉”的人世里,它活的永远合着时宜。但吃猪肉的嘴没有断层,我就总为咂摸不出过去的肉香味,时常恨得牙痒痒。

上一篇:有您们真幸福下一篇:实习感想与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