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政治练习题

2024-12-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教版高一政治练习题(精选8篇)

人教版高一政治练习题 篇1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1.现代法律有冷酷和温暖两面。法律的温暖是指给人民以公道的保障,使人人依法可以各开其口、各做其事、各展其才、各行其志;法律的温暖使社会产生吸引力和凝聚力,使国民团结、国家强盛。我国法律更温暖,因为它的重要使命是()A.保障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B.坚持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C.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和素养 D.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解析:B侧重于义务,而不是保障权利,错误;C不符合题意,错误;材料讲的是国法,不是党纪,D不选;我国法律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使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A正确。

答案:A 2.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维护互联网的良好秩序是广大民众的共同心声。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草案)》,而后该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这表明()A.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是统一的 B.政府决策能够反映民意、集中民智 C.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D.公民通过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监督

解析:本题的题眼是“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材料没有体现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的关系,A错误;政府决策的意义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与题意不符;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体现了我国尊重公民的民主权利,反映出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的特点,C正确;社会公示制度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而不是参与民主监督的方式,D错误。

答案:C 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意见》,提出扩大法律援助范围、明确重点援助对象、建立多项机制、拓展法律援助咨询手段等要求。实施法律援助()①体现了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为公民投诉提供了法律依据 ③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 ④拓展了公民的政治权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实施法律援助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表现,体现了民主的真实性,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①③适合题意;②材料没有体现,错误;公民的政治权利是法定的,不能扩大或缩小,④错误。

答案:A 4.2015年,我国开展“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这得益于各地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社会的关心,尤其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踊跃举报和全程监督。这从一个方面告诉我们()①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②国家充分保障公民真正享有和行使政治自由

③权利和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④公民依法履行义务增强了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材料中“‘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这得益于各地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社会的关心,尤其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踊跃举报和全程监督”,这说明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和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故①③符合题意;②不符合题意;④错在“增强了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答案:B 5.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以来,民主法制建设取得辉煌成就。在社会保障方面,制定了劳动安全卫生条例、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残疾人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就业促进法实施办法等法规,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我国积极推进西藏的民主法治建设()①因为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②表明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随着社会的进步日益得到实现 ③表明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④体现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有制度和法律保障

A.①④

C.②③

B.①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制定了劳动安全卫生条例、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残疾人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就业促进法实施办法等法规,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这表明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有制度和法律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随着社会的进步日益得到实现,②④符合题意;人民民主的广泛性材料没有体现,①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③错误。

答案:D 6.为了更好地规范快递行业,2015年11月16日国务院法制办就《快递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该条例规定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及其作业人员以抛扔、踩踏或者其他危害快件安全的方法处理快件的,将被处最高5万元的罚款。这说明()①民意是正确决策的基础,要拓宽民意反映的渠道和权利 ②国务院通过广泛征求民众意见努力提高立法质量 ③我国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④尊重公民的知情权,有利于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

A.①②

C.②④

B.③④

D.①③

解析:公民的权利是法定的,①中“拓宽民意反映的渠道和权利”的说法错误;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是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是我国的行政机关,②错误;国务院法制办就《快递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这说明我国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尊重公民的知情权,有利于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③④适合题意。

答案:B 7.2016年7月5日公布了民法总则草案、网络安全法草案(二次审议稿)、红十字会法修订草案等3部法律草案。《草案》全文在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社会意见,截止日期为2016年8月4日。如果您想对《草案》提出意见,下列方式切实可行的有()①直接登录中国人大网提出意见 ②将意见寄送至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③给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打电话,反映网络安全问题 ④行使国家权力,积极进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解析: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法很多,直接登录中国人大网提出意见和将意见寄送至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是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的表现,①②正确;③错误,该做法是民主监督的表现,不是民主决策;④错误,参政议政、政治协商是人民政协的职权。

答案:A 8.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为此需要()A.完善决策制度,提高公民的决策水平B.改革基层政权,提高公民的管理水平C.保障社区居民最基本的民主权利 D.发展基层民主,提升居民的自治能力

解析: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要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需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想提高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需要发展基层民主,提升居民的自治能力,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的热情和能力,D正确;A错误,公民可以参与决策,但是公民不是直接决策;B错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不是政权;C错误,因为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与材料无关。

答案:D 9.近年来,某县不断创新村级财务监管模式,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及乡(镇、街道)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对所有村委会账目及资金实行代管服务,落实村级财务定期分析、公开制度,确保干部用得清白、群众看得明白。村务监督()A.有利于促进村民自治规范化 C.有利于村委会依法行政

B.是实现村民自治的基础 D.扩大了村民的民主权利

解析:直接选举村委会干部是实现村民自治的基础,B错误;依法行政的主体是政府,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它不是政权组织,也不是基层政权的派出机构,C错误;村民的民主权利是法定的不能扩大,D错误;通过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汇报工作等形式监督村干部的行为和村委会的工作促进村民自治规范化,A适合题意。

答案:A 10.某省高级人民法院选任政协委员为人民陪审员、邀请政协委员旁听庭审、参加法院开放日和各种司法公开活动、参与法制宣传和监督执行、通过各种渠道向政协委员通报工作情况和其他重要信息。下列对这一做法的认识正确的是()A.以民主监督推进依法执政 C.以权力监督促进司法公正

B.以权力监督推进依法治国 D.以民主监督促进司法公开

解析:某省高级人民法院选任政协委员为人民陪审员、邀请政协委员参加司法活动,体现了人民政协对司法活动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是一种民主监督,由此可见,D说法正确。A依法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与题意无关。人民政协不是权力监督,B、C错误。

答案:D 11.某市人民检察院多名检察官走上街头,进行法制宣传,并设立举报点接受举报。该院受理的案件中,大部分是市民通过专线举报电话、信件、网络等方式举报的。这表明()①公民的民主权利逐渐扩大 ②公民通过舆论监督制度行使权利 ③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行使监督权 ④公民通过信访制度行使监督权

A.①④ C.①③

B.②③ D.②④

解析:“市民通过专线举报电话、信件、网络等方式举报”说明从民主监督的方式看,公民通过网络发表意见和建议,属于舆论监督制度,同时这也是公民通过信访制度行使监督

权,②④符合题意;①错误,公民的民主权利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不能随便扩大或缩小;③错误,材料并没有涉及到民主决策的相关内容。

答案:D 12.省政府参事一般由专家、知名企业家和退休但经验丰富的学者型领导等担任,他们可以以个人身份向政府建言献策,所提建议可以通过“直通车”的方式,快速传至省委、省政府,乃至国务院。这从一个侧面表明()①公民可以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②每一个公民的政治权利都是不同的 ③每一个公民对政府决策的作用和影响是相同的 ④公民拥有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利

A.①③ C.②③

B.②④ D.①④

解析:本题的题眼是“省政府参事以个人身份向政府建言献策”。向政府建言献策,体现了公民有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利,④符合题意;省政府参事一般由专家、知名企业家和退休但经验丰富的学者型领导等担任,他们所提建议可以快速传至省委、省政府,乃至国务院,这体现了①;②③说法错误,排除。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题2小题,共52分)13.(26分)某市一所高中的学生利用暑假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A组:研究的课题是社区老年人文化娱乐活动情况。他们通过采访部分老年人、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发现社区老年人的子女多数不在身边,需要有一个固定的交流、娱乐的室内场所。于是该组同学拟定了一份关于建立老年人活动站的建议书并递交给居民委员会主任。居民委员会对此特别重视。经过努力,社区的老年人终于有了自己的老年之家。

B组:研究的课题是农村的环境问题。该组同学发现,有一个村的垃圾场里污水横流。乡镇企业的大烟囱冒着滚滚浓烟,学生上课时只能紧闭门窗。该组同学给市长写了一封信,反映这些情况。并强烈呼吁,不要再破坏环境了。这封信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问题得到了解决。

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结合材料,分别指出A组和B组的同学进行政治参与的具体意义。(16分)(2)试对A组和B组同学的行为作出评价。(10分)解析:第一问,首先要根据材料判断A组和B组同学进行政治参与的方式:A组同学参与民主管理,B组同学通过信访制度参与民主监督;然后,结合教材知识分析这些政治参与方式的具体意义即可。第二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A组和B组同学都具有较强的公民意识和民主意识,同时也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回答时可以结合教材知识分析A组和B组同学的行为,以及他们这样做的作用。

答案:(1)①A组同学通过调查和收集有关资料,形成了一项改进本社区管理的建议。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学习到了民主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到了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在民主实践中增强了自己参与政治生活的责任意识,提高了自己参与政治生活的实际本领。②B组同学通过信访制度,针对环境污染问题行使监督权,有利于政府改进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也有助于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2)A组和B组同学的行为,体现了他们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体现了他们较强的公民意识和民主意识。他们正确行使了法律赋予的权利,采取了正确的方式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在推动基层民主、改进国家机关的工作方面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也说明他们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较强的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14.(26分)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是目前国内城市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也是最具价值的城市品牌。2009年起,评选从“三年一评定结果”改为“每年测评,三年总评”,每年的公共文明指数测评结果计入评选总分。

桂林市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行了十几年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市民的整体文明素质、城市环境的美化净化、城市的综合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都有了较大改善,但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广大市民对创建工作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仍然不够,城市的部分地段和居民小区,脏、乱、差现象依然严重;市民整体文明素质不太高,脏话连篇、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交通违章等顽症亟待治理。

通过创建文明城市,让山更青、水更绿、城更美、人民更满意。让桂林城市更美、环境更优、市民生活更幸福。

(1)请你为2016年桂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写一条宣传语。(4分)(2)为了更好地推进2016年桂林市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开展,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参与民主决策,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何意义?(16分)(3)针对材料反映的问题,你作为桂林市民,如何为桂林市创全国文明城出一份力?(6分)答案:(1)围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言之成理即可。

(2)①参与民主决策的渠道: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决策。②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重大意义: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人教版高一政治练习题 篇2

一、练习题的特点

1. 鲜明的教育功能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 练习题不仅有独特的编排体系, 更有鲜明的教育功能。例如, 有些练习题与例题的知识点相对应, 使学生既巩固 (或拓展) 新旧知识, 又综合运用新旧知识。又如, 有些练习题考查新知识、训练新方法, 教师在使用这类练习题前应深入分析其包含的知识点和编写的意图等, 以发挥练习题应有的教育功能。例如, “观察物体”这一内容的例2和“做一做”。例2主要通过观察两个简单立体图形的组合, 使学生学会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而“做一做”主要通过从正面观察两个物体得到的一组图形, 让学生判断是观察哪两个物体的组合得到的。可见, 它们各自包含的知识点既相关, 又不同。在教学例2和“做一做”时, 教师可将练习八中的第2题作为基础, 以引导学生先想想这两个立体图形是什么, 并根据这两个平面图形的位置进行猜测, 然后验证。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认真研读教材, 深入分析例2和“做一做”中所包含的不同知识点, 最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2. 包含多个知识点

出现在每小节或每单元结束前的练习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往往包含多个知识点, 因此, 教师更要对其进行到位的分析。例如, 在“统计”这一单元中的“练习二十二”里出现了这样一道题:小汽车一共有12辆, 面包车有8辆, 大客车比小汽车少8辆。哪种车最多?哪种车最少?面包车和大客车一共有多少辆?这是一道综合题, 包含的知识点有三个:一是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问题, 二是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三是收集和整理数据。在分析题目时, 教师要关注题目包含的多个知识点, 以引导大多数学生完成练习, 并对个别有需要的学生给予辅导和帮助。

二、练习题的不足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 练习题的不足有五个:一是有时缺乏与例题相对应的练习题, 二是有些例题比较简单, 而练习题却较有难度, 三是有些练习题中出现与例题并列的新知识点, 四是练习题的题量不足, 五是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对习题的分析比较简单, 未能给教师的教学提供足够的帮助。因此, 教师要分析练习题的不足, 预见学生解题时出现的困难或干扰, 并对练习题进行弥补和改编。例如, 在“解决问题”这一内容中的“练习一”和“练习二”中分别出现的两道有关2002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十强赛B组的题目。这两道题旨在使学生根据实际情况, 选择相关信息, 以有效解决相关问题。但是, 这两道题对小学二年级学生而言, 不认识的字、不知道的国家较多, 而且不明确总分的意义, 从而给解题带来困难。另外, 2002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十强赛的时代背景对今天的学生而言有些遥远。因此, 只有把握两道题的意图, 找到不足, 并进行相应修改, 才能获得崭新的练习题, 最终实现练习的目的。

三、练习题的编排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练习题一般以“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编排, 以利于学生逐步提高。但也存在这种情况:排在后面的题目的难度低于排在前面的题目的难度。如果生硬地按照教材中练习题出现的顺序做一题讲一题, 那么就是对练习题使用的不恰当。

例如, 在“8的乘法口诀”这一内容之后, 教材没有安排“做一做”, 而是安排了“练习十八” (共有15道练习题) 。不少教师在引导学生“编”“记”8的乘法口诀后, 会选用“练习十八”中的前4题作为新授课的练习, 而且基本上按照练习题出现的顺序进行练习。结果, 学生在做第1题时, 往往容易出错。通过分析, 我们发现:“练习十八”中的第1题是8乘几的口算, 要求迅速说出得数;第3题是8乘几或几乘8的口算, 未要求迅速说出得数。据此, 从基础练习的角度看, 学生更适合先做第3题。

四、练习题的开发

当教师感到练习题题量较少时, 可以练习题为原型, 通过变式、拓展和延伸等方式, 充分挖掘练习题的潜在价值, 以使其增值。例如, “几分之一”这一内容后的“做一做”。由于题目没有文字方面的要求, 所以教师可给题目补充文字要求:“先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 再说说用分数表示的理由。”这样, 学生就能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的含义。总之, 练习题的开发在于教师对练习题的分析和研究。

五、练习题的使用

练习题的用途广泛, 既可用于日常的课堂教学, 又可用于专门的练习课或复习课中, 还可作为课下练习 (例如, 成为学生的作业) 。为了充分发挥练习题的作用, 就要在使用练习题时进行通盘的考虑。例如:与例题具有相似性的练习题适合在新授课中使用, 而综合性较强、灵活性较大的练习题适合在专门的练习课或复习课中使用。此外, 为了更好地使用练习题, 还应合理设计练习题的形式。例如:在“8的乘法口诀”这一内容之后的“练习十八”。它一共有15道题, 其中属于计算的练习题有6道, 教师可为这6道练习题设计灵活的形式, 具体包括三点:一是例题后对应的练习题可让学生进行独立的尝试练习 (选用第3题) ;二是开火车、摘苹果和找朋友等内容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宜在练习课或复习课中使用 (选用第1、7和8题) ;三是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师可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 (选用第6、11题) 。

人教版高一政治练习题 篇3

【关键词】有效教学;实践;反思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问题情景——建立模型——探究——解释——应用——拓展”的模式展开,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尽力做到教材的内容尽量与现实生活中问题相挂钩,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显示数学的实用性。这方面,人教A版已经做出了很好的示范。教材编写了很多实例,如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一开始就以实例入手,引出元素和集合的含义,而有效教学的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体现自己的个性,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以下是本人教学实践的个案

一、抽象的教学内容与直观化、通俗化、具体化教学之间的关系的反思

案例一:“函数单调性”,由f(x)=x2的图象观察y随x变化情况。

函数的单调性,教材编写的很好,从图形语言——文字语言——数学语言,一步一个台阶,可在实施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自己探究后,犯错、徘徊后才提醒,教学过程中发现,文字语言:“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学生在初中里用过,一下就能说出来,而最后一个台阶,学生却很难跨上,即数学语言:“当0f(2-x)的解集。我把f(x)和x比喻成戴帽的人与没戴帽的人,两个人比高,要相同条件,要么都不戴帽,要么同时戴帽,增函数可理解为一般的普通的帽子,高个子戴着仍然是高个,矮个子戴着仍然是矮个子,减函数可理解为魔术帽,矮个子戴了变高,高个子戴了变矮。

因此,数学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和选择,应尽可能地来源于学生们的实际生活经历,应找出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们接触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捕捉学生的生活的疑点、兴奋点,社会生活和热点,同时使抽象的教学内容更直观、更通俗、更具体。

二、堂上合作探究学习的时间与自主技能训练的时间之间的关系的反思

也就是说,要合理分配两者的时间。一节课中,如果教师为了让学生多点的时间进行笔头练习,自己过早地抛出题设结论和过程,就会使学生失去探究学习和求知的兴趣,这与新课标的精神不相符。但数学科有它自己的特点,它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论证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形成需要有牢固的知识技能作基础。

案例二:在研究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时,我讲完课本的例1后,就让学生自己去探究y=2x,y=2x,y=x2,y=log2x在(0,+∞)的增长情况进行比较,让学生找出关键点,找出交点,在课内的探究,时间有限,数字运算不可能太复杂。新课程提出要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宗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动口、动手与动脑,在亲自体验过程中获得发展,而一节课的时间很有限,处理好探究学习的时间与自主技能训练的时间之间的关系,是提高上课效率的关键。

三、学生实际水平与新的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的反思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我充分利用教材,同时也大胆地整合教材,使我的课堂教学更适合我的学生。

案例三:“函数”,初中到高中,初中的函数,教材采用“变量说”,高中提出了“对应说”,人教A版采用了从实际例子中抽象概括出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定义函数的方式介绍函数概念,把“映射”作为“函数”的一种推广,这种安排我在实践中觉得更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理解函数的概念。而具体教学过程,我为学生设计他们熟悉的“行程问题”、“比例问题”、“价格问题”,利用图表、图形(如课本第26页的练习2),让学生探究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从学生熟悉实际背景和定义两个方面,帮助学生理解函数的本质。要求学生认识、描绘以及概括模式。

到了第三章,函数的应用,尽量挖掘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以及实际生活的联系,如电话费、水电费、出租车费与用时的关系,银行利息与存款时间的关系,保险、物价、抽奖、股票、债券等等。引导和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调查和研究,让学生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实践活动,在情境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发挥思维的潜能,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提炼数学,应用数学。

总之,在教学反思的行动中,我坚持:一是保持敏感而好奇的心灵,“好奇心‘唤起关心’,唤起对现在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东西的关心。正是好奇心使人们摈弃熟悉的思维方式,用一种不同的方式來看待同一事物。二是要经常、反复地进行反思,通过反思来理解对象、理解自己,让自己与对象对话、与自己对话

参考文献:

[1]章水云.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究.中学数学研究,2006

人教版高一政治练习题 篇4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反观当下,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这种“舌尖上的浪费”引起人们的关注。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作出批示,要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回望历史,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者从自身做起,勤俭节约,将“一穷二白”的中国带入新的历史时期。铺张浪费绝非小事,只有杜绝“中国式剩宴”,提倡“光盘行动”,才能进一步凝聚党心民心,实干兴邦,共圆一个“中国梦”。

在我们身边,上演着许多与“光盘行动”有关的故事,相信你对“光盘行动”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 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解析:有个曾经很火的段子这样写道:“等我有钱了,豆浆买两碗,喝一碗倒一碗。”对于这句话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凤有一针见血地评价,“近年来,人们富裕起来,社会转型加快,消费主义观念泛滥,浪费的背后其实是代表了成功和地位。”可见,浪费发生在舌尖上,问题出在制度上。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到“倡导节约,不剩饭菜”,“文明用餐,节俭惜福”, “合理点餐,抵制浪费”,践行“光盘行动”,形成餐桌文明显得尤其重要。

本题可以立意为:开展文明餐桌行动不能只囿于形式,只有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加入“光盘行动”,改变那些就餐陋习,文明餐桌才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人教版高一政治练习题 篇5

1.根据下面这段文字,为“普遍正义”下个定义。

亓培玉,同济大学在读研究生,在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泉河大坝与妻子杨雪一同散步时,遭当地颇有权势的4人殴打追杀,直至溺死河中,原因只是他批评其中一个当众小便的人“没修养”。

这激怒了浙江学界人士,他们强烈要求严惩凶手。公安部、安徽省领导、安徽省公安厅领导对此案高度重视。

毋庸讳言,令人发指的罪恶,因为受害者受过高等教育而变得更加让人“高度重视”了。可是,没受过高等教育的又该怎么办?他们若遭遇了暴行,又到哪里去找严惩凶手的“过硬”理由?

当学界人士只能把知识作为要求严惩罪恶的本钱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深思:社会什么时候才能堂堂正正地以公民的权利和法律来追究罪恶?

那几个残害亓培玉的匪徒已注定在劫难逃,但这就意味着普遍的正义得到了伸张? 这几个匪徒也许正在后悔。但后悔的可能并非杀人,而是杀了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社会的各阶层不再是只会或只能顺“势”而为要求伸张正义,属于全社会的正义才有指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普遍正义是以公民的权利和法律来追究罪恶的,属于全社会的正义。

2.某中学电视台开办了一个新栏目——“青春大舞台”,目的是为展示学生的个性才艺搭建平台。请按要求完成各题。(1)请为这一栏目写一则推介词。要求两句话字数相等、结构大体一致,并且每句话不少于7个字。

推介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让你担任该栏目的主持人,请你为该栏目设计一段热情洋溢的开头语。要求:语言简洁而有文采,60~90字之间。

开头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我参与,我体验,这里有我的青春;你展示,你快乐,这里是你的舞台。(2)灯光闪烁,“青春大舞台”迎接同学们的到来!走上大舞台,留下青春的足迹;走上大舞台,展示青春的风采!这是一个洋溢青春的园地,这是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这是一个放飞梦想的舞台!

3.在下面这段话的①②③横线处填上适当的比喻句,组成排比;在④⑤⑥横线处也填上适当的语句构成排比,以衬托“中年妇女”的哀痛心情。

二月的春城,蓝天碧水,风和日丽。西山华亭寺的山茶①,黑龙潭公园的玉兰花②,圆通山的樱花③。初到昆明的游客简直不敢相信世间竟有这样美丽的城市!可是对这位刚失去了女儿又失去了丈夫的中年妇女来说,这迷人的景色只是④,⑤,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绯红似火 ②洁白如玉 ③宛若彤云 ④灰暗的图画 ⑤满眼的凄凉 ⑥无边的哀愁

4.在网上发现一篇内容上、逻辑上讲不过去,但形式比较新颖的小网文,请模仿这则网文的形式写一篇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网文。

示例:已知:人=吃饭十睡觉+上班+玩,猪=吃饭+睡觉

代入:人=猪+上班+玩,即:人-上班=猪+玩

结论:不上班的人=会玩的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已知:成功=理想+志向+拼搏+偶然,失败=志向+理想+偶然

代入:成功=拼搏+失败,即:成功-拼搏=失败

结论:要取得成功,不付出拼搏,就会失败。

5.冰心的名句“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拿抽象的良心来比具象的青山。清新鲜活,巧妙精致。请造两个句子,要求一个以具体的事物,比喻抽象的事物;另一个以抽象的事物,比喻具体的事物。

(1)以具体的事物,比喻抽象的事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抽象的事物,比喻具体的事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或: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2)悠悠无尽的江水,好像父母的关爱。或:绵绵的细雨,如无尽的愁思。

6.中国古典小说大多是章回体小说,每一章(回)之前都有一个用对联的形式写成的回目,以此来概括本章(回)的内容。请你模仿这种形式,为《孔雀东南飞》《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诗经·氓》这四篇课文拟写课文回目。要求:内容不突破课文篇目的范围,任选一篇,字数不少于10个字。

示例:《水浒传》第三回的回目: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回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孔雀东南飞》 刘兰芝为深情甘愿赴黄泉 焦仲卿守誓言决然弃尘世 示例二:《鸿门宴》 项羽鸿门盛设宴 刘邦虎口智脱身

示例三:《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完璧归赵建功业 廉将军负荆请罪传美名

示例四:《诗经·氓》 负心氓违背誓言行暴虐 痴情女哭诉身世勇决裂

7.从普通的生活用品上,人类似乎也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请依照下面示例的构思方式,分别以电视机、空调为主题写一句讽喻自身弱点的文字。(不超过30个字)

示例:台灯——总以为自己比别的灯更亮,其实只不过是有人给它戴了一顶帽子。电脑——似乎是无所不能,却只有在别人的敲击下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电视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电视机——自以为拥有一切,但无论想炫耀什么,都得完全听从人的摆布。空调——总以为自己能改变大气候,却只能改变一个狭小空间的温度。

8.下面是某校高三(2)班几位同学在毕业时和班主任畅谈友谊时,对“友谊”的不同表达,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两句运用比喻、结构相似、基本符合人物身份的句子。

班主任老师说:友谊是一束心灵碰撞出的火花,能照亮生命的每一站航程;

语文课代表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课代表说:友谊是一种超强的催化剂,能让不可调和的物质融为一体;

数学课代表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语文课代表说:)友谊是一首激情洋溢的诗歌,能让灰暗的心情变得亮丽;(数学课代表说:)友谊是一道万能的公式,能化解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要有比喻,结构相似,符合人物身份。)

9.在下面横线处填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崛起的中国,需要通过外交向世界表达我们追求“和谐”的信心,展示我们勇于承担责任的大国形象。2009年新年伊始,温家宝总理的“环法”之旅,给欧洲的冬天________________;胡锦涛主席的亚非之行,给沙特等五国__________________;习近平副主席飞越太平洋,给拉美五国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带来融冰化雪的温暖和希望 带来冬去春回的消息和信心 带来中国人民的热情和友谊

10.参照示例,从“谢冰心”“高行健”两位作家中任选一个,以其姓名为对象写一段语意明确、完整的话。

示例:张恨水的“恨水”二字,出自五代词人李煜《相见欢》中的词句“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寄托了作家对世事蹉跎、人生恨事无限的感受和慨叹。

答案:(1)谢冰心的“冰心”二字,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诗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蕴涵着作家对正直清白、冰清玉洁高尚情操的向往和追求。

(2)高行健的“行健”二字出自古代儒家经典《周易》中的名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表达了作家对自强不息、发奋有为精神的赞扬和推崇。

1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题目。

人类需要温馨的家园,开发商在开发住宅小区时,不仅会给小区取一个独特的名字,还会拟一句匠心独具的广告语,如“黄鹤世家——东边古楼西边水,黄鹤飞处是我家”“城南新居——听城南故事,看城南新居”“花前树下——春来花香鸟语,福入树下人家”。

请你紧扣下面楼盘的名称,选择其中的一处,就某一方面,拟一条广告语。要求:使用一种修辞手法,语言简练。

(1)华盛新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南明珠家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华盛新都——尽享都市繁华的宁静,重温尊贵生活的从容。(对偶)

(2)江南明珠家园——放眼江南明珠满眼春色,尽收江城四面十里繁华。(夸张)

12.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分别填写恰当的句子,作为学校“庆元旦、迎新春”联欢晚会主持人的开场白(不要求押韵)

甲:开场的音乐响起来,乙:开场的锣鼓敲起来。

甲:今夜,灯如海;

乙:(1)________。

甲:今夜,有真情演绎;

乙:今夜,有梦想放飞。

甲:新的钟声,新的一年;

乙:新的期待,新的祝福。

甲:送你一千个祝福,祝福里有我的殷殷期盼;

乙:(2)________。

甲:让欢笑伴着你,欢笑的名字叫灿烂;

乙:(3)________。

甲:我的祝福飞舞在长风里,如歌如梦;

乙:(4)________。

合:为了点燃一个斑斓的梦想,让我们共同拨亮新年的烛光!

答案:(1)今夜,歌如潮

(2)送你一万个祈祷,祈祷里有我的深情厚谊

(3)让温馨伴着你,温馨的名字叫永远

(4)我的祈祷飘洒在雪花中,如诗如画

13.调整语段中画线的句子,使之句式一致,本体、喻体搭配合理。(可调整语序,增删个别词语)

我常常趴在檐下听雨,雨声轻灵,是微风里孩子们温温的耳语;雨声像山沟里柳荫下激石的溪水般清脆;雨声舒缓得像黄昏里泉台上栖着的蜻蜓的翅膀,那种特别的感觉一声一声圈占了我的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雨声轻灵,是黄昏里泉台上栖着的蜻蜓的翅膀;雨声清脆,是山沟里柳荫下激石的溪水;雨声舒缓,是微风里孩子们温温的耳语。

14.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四个有一定逻辑顺序的短句,可以增减个别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

跨国公司董事会5月18日举行的全体会议经表决一致同意公司总经理对欧洲分公司经理提出的裁减员工500名的方案的否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跨国公司的欧洲分公司经理提出裁减员工500名的方案,跨国公司总经理否决了这一方案,跨国公司董事会5月18日举行全体会议,经表决一致同意公司总经理的否决。

15.在下面的各条横线处,仿照前面画波浪线的句子,分别补写一个句子。

月亮并不单纯是头顶那皎洁的一轮,她卧在《诗经》里,走在《楚辞》中,奔在唐诗宋词的大道上,给予文人墨客更多形而上的意蕴。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赅,借月光起兴,寄托了浓浓的乡愁;杜牧“月白烟青水暗流,孤猿衔恨叫中秋”,(1)________;袁枚“明月有情还约我,夜来相见杏花梢”了蟾光已满,悱恻缠绵;杨维桢“深情长是暗相随,月白风清苦相思”,(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一政治练习题 篇6

1.下列对鸦片战争前夕中英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清朝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②英国已完成工业革命 ③中国军事装备落后,英国武器先进 ④中国闭关自守,英国已在东方建立起殖民体系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

2. 18世纪后期,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的根本原因是( )

A.英国工业品很难在中国找到市场 B.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C.中国手工业品的质量优于英国 D.清政府实行闭关自守政策

3.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4.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5.太平军攻占绍兴后,地主“向佃户收租,如乞丐状,善者给数斗,黩者不理”。这种现象反映了( )

A.“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 B.太平天国否定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C.农民拥护太平天国“有饭同食”的原则 D.农民依靠太平天国政权进行抗租斗争

6.经过义和团运动,瓦西德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表明列强( )

①瓜分中国的计划破产 ②已放弃的企图 ③仍需扶植清政府以华治华 ④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斗志

A. ①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7.下列城市,按其在近代史上开放为商埠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厦门 ②天津 ③杭州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②①③ D. ③②①

8.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中“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实质是( )

A.反清复明 B.反满崇汉

C.反对民族压迫 D.反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9.孙中山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纵观孙中山的一生,他顺应世界潮流的做法有( )

①提出三民主义 ②领导五四运动 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④领导北伐战争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10.“试观这次学生运动,不过因被激而发。而于此甚短之期间,收绝伦之巨果,可知结合即强也。”这次运动是指( )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11.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根本原因是( )

A.西安事变的推动 B.英美的支持

C.民族矛盾的突出 D.中共的努力争取

12.日本侵略者在我国的哪一地区成立了专门研究细菌战的部队?(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华南地区 D.华中地区

13.中国远征军在缅甸仁安羌附近与日军激战,营救出的另一支抗日军队是( )

A.美军 B.英军 C.英美盟军 D.缅军

14.抗日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相比,中国方面最大的变化是( )

A.领导抗战的不再是腐败的统治集团

B.军队素质提高,广大将士具有爱国精神

C.国家综合实力增强,决定了战争的最后结局

D.中华民族已经觉醒,形成全民族抗战

15.下列有关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中国革命进程中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B.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程中的两个阶段

C.革命的性质相同

D.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领导阶级的不同

二、材料解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党纲领如下:(一)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二)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无产阶级的目的──消灭阶级;(三)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未成品等归社会所有。

──引自《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它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民的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的奋斗目标是:(一)消除内战,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引自《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对奋斗目标和革命动力的看法前后有什么变化?

(2)材料二是否放弃了材料一中的主张?说明你的理由。

(3)据材料和史实,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2.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中国还存在一种“另类”的乡村政权,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红色苏维埃政权。中国的苏维埃政权虽然始终在农村,来源却很洋气,是直接从苏俄引进的。苏维埃是俄文Совет(英文Soviet)的音译,意思是代表会议,是十月革命后苏俄的政权组织形式。

然而,对于当时的中国农村而言,苏维埃的原义实在是过于生僻了。农民根本弄不清楚苏维埃是怎么回事儿。广东的农民知道著名共产党人苏兆征,因此就把苏维埃当成苏兆征的弟弟。而湘赣边区的农民则管苏维埃叫“埃政府”,因为当地方言“埃”就是“我”的意思。实际上,农民的这些误解是有几分道理的。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他们理解的苏维埃,就是共产党的政府和“埃(我)政府”。这也是在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和包围中,这种政府依然能够立得住的原因之一。

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

请回答:

(1)“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中国革命会出现“列宁主义趋向”?

(3)“这种趋向的中国化”是如何实现的?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4月3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包括右翼势力“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炮制的歪曲历史的初中历史教科书审定合格,引起亚洲各国及世界人民的极大愤慨。日本右翼势力粉饰侵略战争,把“战败”改为“终战”,把“侵略”改为“进入”,把太平洋战争说成“自卫”,把侵略亚洲国家说成是“解放”英法殖民地等。

材料二 日本从近代起就觊觎中国的钓鱼岛,但在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日本从未对中国拥有钓鱼岛的主权提出过异议。20世纪60年代末,某国际组织宣布钓鱼岛附近可能蕴藏有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这使钓鱼岛除了具有战略价值外,又增加了重要的经济价值。从那时起,日本开始逐步实施其侵吞钓鱼岛的计划。如7月4日,日本人在北小岛设置灯塔,随后又在钓鱼岛上竖起画有太阳旗的木牌。近年来,日本人的登岛活动更是频频发生。

请回答:

(1)列举两个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事件,以证实日本侵华战争的罪恶事实不容篡改。

(2)日本妄图侵占我国钓鱼岛的政治、经济、军事目的各是什么?上述材料给我们哪些启示?

三、问答题

人教版高一政治练习题 篇7

一、研读对比, 明晰学段目标

崔峦先生说过:“……当前阅读教学的一大问题, 是阶段性目标不清, 各年段教学目标越位和不到位的问题同时存在。低年级向中年级靠, 中年级向高年级靠……”不同学段能力的培养侧重不同, 要求也不一。定学段目标时, 教师除了参考《课标》外, 亦可参考教材课后习题。课后习题是编者根据不同年段编写的, 体现了各学段特色, 若能认真研读, 学段目标也可挖掘。

例如, 纵向对比人教版12 本语文教材的课后习题, 可发现每课都有朗读要求, 凸显了“读”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但一比较就可发现每个学段朗读的要求却有很强的层次性, 并呈螺旋形上升趋势 (如表1) 。

依据此表, 可以清楚地发现第一学段朗读教学目标就定位在让学生熟读课文层面。指导过程中, 教师可相应地采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把课文读准、读顺、读通。

第二学段朗读教学目标就必须定位在提高学生朗读能力上, 以期把“有感情地朗读”真正落实到每堂课中, 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读出趣味, 读出情感, 读出意境!

第三学段朗读教学目标就要提升到落实学生理解、运用语句的能力上, 更关注的是学生的能力。

其实, 不仅仅是朗读, 课后习题中的书写要求也是如此, 都是依照学生的年龄、级段特点从“字、词、段、篇”有层次地提高。教师都可以依托习题确定学段目标, 让教学方向更具明确性。

借助习题, 可厘清各个学段的不同要求, 有的放矢地设计每个学段的教学目标, 有层次地对学生进行各项语文技能训练。同时, 对比后可发现依据习题所提炼的训练目标相对于《课标》学段目标更具有操作性, 更利于学生语文技能的提升。

二、整体把握, 整合单元目标

教参中的单元目标较为宽泛、模糊, 容易造成教师备课目标不明朗, 无法把学生在本组单元中应达到的目标落实到位。教师可整体比较整组的课后习题, 进行筛选、提炼, 抓住单元共同训练点, 整合单元目标, 扎实落实单元知识点。

例如, 经研读发现六 (上) 第一组训练重点是要求学生认识“想象和联想”的表达方式。第八组训练重点是要求学生会运用“想象和联想”的表达方式,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训练点已有层次性的提高, 所以两组的单元目标定位也就不同 (如表2) 。

从表2可以看出, 借助习题站在统筹单元的高度设计的单元目标, 更清晰, 更系统, 更具有层次性, 方向性更明确, 更能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揣摩研究, 精准课时目标

课时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指南”, 直接决定教学程度和水平, 若教学目标不明确, 将导致教学活动的偏差或失误。因此, 精准课时目标, 是高效课堂的基础。课后习题“是发现教学价值重要的依据”。潜心揣摩习题所蕴藏的目标指向, 精准课时目标, 切实从“教教材”到“用教材”, 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 仔细分析五 (上) 《梅花魂》的课后习题就会发现, 这些习题都是以训练学生学习技能为出发点而设计的。第1 题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 概括课文内容, 明白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掌握这种借叙事抒发情感的方法。第2 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 解读“梅花魂”的含义。第3题引导学生通过品词析句来感悟外祖父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之情。第4 题是积累语言。

对照课后习题,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进行探究, 以语文课“学什么”和“怎样学”为出发点, 可以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认识12 个生字, 会写14 个生字, 理解“颇负盛名、训斥、眷恋”等词语的意思。

2. 能正确、有感情地读课文, 通过品词析句感悟含义深刻的语句, 体会老华侨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

3.在阅读感悟的基础上以及课外资料的辅助下, 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质, 层层深入理解“梅花魂”的含义, 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

4.初步感知“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掌握并运用叙事抒情的写作方法。

如此设计, 紧紧围绕习题, 以学生生成新的语文技能为“学习核心”, 不仅关注语文本体性教学任务———“语文知识能力目标”, 还关注非本体性教学任务———“课文内容情感目标”, 凸显了文本的核心价值, 保证了教学的实际效果。

总之, 课后习题所占的篇幅虽不多, 但同样是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对这些小小的题目大做文章, 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将每道题有效落实, 便可为教师的备课提供思路, 准确定位学段、单元、课时目标, 突出了“语文技能”这一核心学习的结果, 彰显了语文课的主要特性, 更强化了教学的实效价值。语文课堂教学将变得更加扎实、高效。

参考文献

[1]张琴.由三道阅读检测题引发的思考[J].小学语文教学, 2009 (3上) :36-37.

[2]赵正清.化繁为简高效阅读[J].教学月刊·小学版, 2009 (11上) :8-9.

关于人教版教材中两个习题的探讨 篇8

习题一 “参赛作品共有125幅,一等奖6幅,二等奖占参赛作品的16%,三等奖的数量比二等奖的数量多4%。提出用百分数解决的问题,并进行解答。”(六年级上册第93页练习19的第10题)

根据题中所给条件,容易算得二等奖的数量为20幅,又根据“三等奖的数量比二等奖的数量多4%”,可以得到算式20×(1+4%)=20.8(幅),就是说三等奖的数量是20.8幅。显然,获奖作品数量应当是整数幅,不可能是20.8幅,可见这个习题出了问题。究其原因,主要问题是出在“4%”这个数据上。一般来说,举办一次书法作品或美术作品比赛,在获奖数量分配上,三等奖的数量不可能只比二等奖数量多4%。如果我们将“4%”改成“80%”(或更大一点的百分数),则可得到三等奖的数量是36幅(或更多一点),不会出现“三等奖作品是20.8幅”的尴尬。与教科书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在该题的“编写意图”中指出,要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解决百分数实际问题的能力”。那就首先要使提出的问题与实际生活情况基本相符,然而该题所给出的条件与实际情况完全不相符合,因此难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果说习题中的问题是教材编写者的粗心所致,那么与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第175页上所写的“编写意图”更是令人费解。“编写意图”中指出:“第10题,让学生根据相关信息,提出用百分数解决的问题。既可以培养学生选择合适的条件提出问题的能力,又可以回顾之前所学的相关的百分数知识,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提高解决百分数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一等奖占参赛作品的百分之几?二等奖和三等奖分别有多少幅?二等奖比三等奖多百分之几?一等奖比二等奖、三等奖分别多百分之几?获奖的作品占参赛作品的百分之几?”

根据已知条件已经知道一等奖6幅,由计算得出二等奖20幅,三等奖20.8幅,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求出“二等奖比三等奖多百分之几”呢?又怎么能求出“一等奖比二等奖、三等奖分别多百分之几”呢?在教材中出现这样的问题真的令人难以相信。

习题二  “甲、乙两个足球队之间近期的5场比赛成绩如右表。如果两个队现在进行一场比赛,请预测一下哪个队获胜的可能性大。为什么?”(六年级下册第99页练习21第7题)

该题早在2006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13页上就出现了。当时与该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在第165页上给出了这样的答案:“从两队的历史战绩来看,各是两胜一平两负,不相上下;从这一点来判断,两队获胜的可能性都是二分之一。但是,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在离比赛最近的两场比赛中均是乙队获胜,说明最近乙队的状态好于甲队,由此可以预测:乙队获胜的可能性稍大一些。这种判断也有一定道理。”

笔者曾撰文(发表在《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4年第12期上)指出,《教师教学用书》所说的“两队获胜的可能性都是二分之一”是错误的,说“乙队获胜的可能性稍大一些”也是不完整的。像这样的习题是不宜作为小学生的练习的。然而,在2014年人教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99页上又出现了这个习题。题目并没有变,而答案进行了修改。在与新课本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第205页的“编写意图”中给出了如下的答案:“第7题,答案不唯一,只要理由相对合理即可。从两队的历史战绩来看,各是两胜一平两负,不相上下,两队获胜的可能性差不多;从进球数看,在所有比赛中,甲队比乙队多进一球,甲队进球能力有可能会比乙队强些,甲队获胜的可能性大一些;但是,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最近的两场比赛中均是乙队获胜,而且进球数也增加了,说明最近乙队的状态好于甲队,因此预测乙队获胜的可能性稍大一些。”

“编写意图”指出该题的“答案不唯一”,这里似乎给出了3个答案。为了叙述方便,把答案进行编号。答案1:两队获胜的可能性差不多。答案2:甲队获胜的可能性大一些。答案3:乙队获胜的可能性稍大一些。由于在每个答案前都给出了“相对合理”的理由,因此“编写意图”中认为这三个答案都是对的。

此题果真有这样三个答案吗?值得探讨。

首先我们来分析答案2和答案3。

如果甲同学如“编写意图”中所说的那样对比赛情况作了分析,然后回答:“甲队获胜的可能性大。”部分教师就会按“编写意图”所说,认为他分析得有理,给予“答案正确”的评价。

而乙同学如果也如“编写意图”中所说的那样对比赛情况作了分析,然后回答:“乙队获胜的可能性稍大一些。”同样会获得“答案正确”的评价。这样一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答案,这两个答案都正确吗?

事实上,甲同学在分析中看到甲队的有利条件,而没有看到乙队的有利条件,分析问题并不全面,因而得到的结论并不可靠。同理,乙同学只看到乙队的有利条件,没有看到甲队的有利条件,得到的结论也不可靠,而且两位同学都没有考虑到甲、乙两队获胜的可能性可能相等的情况。因此,这两个答案都不能说是正确的答案。

我们再来考察答案1:“两队获胜的可能性差不多。”这里并没有回答哪一队获胜的可能性大,而是使用了“差不多”这一模糊的概念来给出答案。“差不多”与“差得多”并无明确的界线,这里“获胜的可能性差不多”是什么意思呢?似乎囊括了“甲队获胜的可能性比乙队大”“乙队获胜的可能性比甲队大”“甲、乙两队获胜的可能性相同”这些情况,如果这样,答案1也包含了答案2和答案3。因此,“编写意图”中说“答案不唯一”,并给出了这样三个答案是不妥的。值得注意的是,在答案2中说“甲队获胜的可能性大一些”,而在答案3中说“乙队获胜的可能性稍大一些”,这里分别用“大一些”和“稍大一些”表示比较结果。这样的差别是怎么得到的呢?

事实上,“编写意图”中对5场比赛情况的分析还是有可取之处的。但不能把分析的结果割裂开来当作该题的三个答案。如果我们把分析的结果“综合”起来就会发现:仅仅根据甲、乙两队前面5场这样的比赛结果,我们无法正确预测“下一场比赛哪个队获胜的可能性大”。

足球比赛的情况比较复杂,各队上场队员随时可以调整,连比赛场地(主场、客场)都会影响比赛结果。足球场上的情况也可以说是瞬息万变的。特别是对于两个实力相当的球队来说,如果仅仅根据前5场比赛结果,要预测下一场比赛哪一个队获胜的可能性大,并要说出“为什么”,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教师教学用书》对该题答案的修改可以看出,有些教师也难以给出该题的正确答案,为什么要小学生来解这样的题呢?如果我们对学生各种不同的预测都给予肯定的评价,那将不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为此,笔者再次建议,像这样的习题应该从小学数学课本中删去。

上一篇:校内实训基地实施方案下一篇:六年级口语交际专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