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振兴资源经济促进湖北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田承忠
2011年第5期 ——领导专稿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资源经济是经济起飞的关键。资源经济的产业关联广泛,波及效应强烈,即使是在工业化后的发达国家,矿产资源仍对经济增长起着基础作用。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加快振兴资源经济,是实现我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加快建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的关键选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振兴资源经济,对实现我省跨越式发展意义重大
(一)我省具有振兴资源经济的比较优势。我省虽然缺煤少油乏气,但其他固体矿产相当丰富,磷、盐、石膏、芒硝、铁、铜、水泥用灰岩、冶金辅助原料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钒、锰、钛、钾、锂,以及稀土、稀有、稀散元素矿产资源开发潜力巨大。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我省具有资源丰富、环境容量大的后发优势;与西部资源大省相比,我省则占有得中独厚的区位优势。
(二)资源经济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我省一次性能源消费90%以上是矿产资源,工业原料的80%以上来源于矿产资源。依托矿产资源开发,省内发展成长起来了武汉钢铁、大冶有色、江汉油田、湖北三鑫、古城锰业、双环碱业、沙隆达盐化、湖北宜化、兴发集团、湖北洋丰、黄麦岭磷化、华新水泥、当玻集团等一大批具较强实力的资源型企业,形成了武汉—鄂州—黄石冶金与建材、云应—天潜—荆州—荆门石油盐化工与石膏建材、襄阳—荆门—宜昌磷化工与建材等多个资源产业集群,磷盐石油化工、铜铁冶金、水泥石膏建材等资源型产业已成为我省重要的经济支柱。近几年,资源经济对全省工业、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分别为43%、20%左右。如果资源丰富的高磷铁矿、稀土矿、天然卤水和共伴生矿、金红石矿、钒矿等矿产得到有效开发,还会培植出更多的大企业,更多的产业基地,资源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将会更大。
(三)振兴资源经济对于实施“两圈一带”和“一主两副”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省正处于实施“两圈一带”和“一主两副”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努力实现“弯道超越”和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发挥资源环境优势,做足做活资源文章,扩张资源经济总量,调整优化资源开发布局结构,可有力推动我省发展战略的实施。武汉城市圈矿产资源开发程度较高,资源经济占全省资源经济总量的90%左右,虽然地表资源接近枯竭,但深部资源潜力巨大,振兴资源经济,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可直接推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但总体开发程度低,圈内集中分布有全省92%的磷矿资源、75%以上的铁矿资源、92%以上的钒矿资源、96%以上的稀土资源、99%以上查明钛资源、84%以上石墨资源,以及绿松石、菊花石、百鹤玉等我省特色矿产,此外银矿、铅锌矿、锰矿、硅石、水泥用灰岩、煤矿、硫铁矿、耐火粘土等资源也在省内占有比较优势,但这些资源中除磷矿、煤矿、锰矿、石墨、建筑石料等少数矿产开发程度较高外,其它矿产基本处于未开发状态。发展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经济,除了打文化牌、旅游牌,资源开发更是一张金字招牌,圈内各市县特别是宜昌、襄阳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政府都打出了资源招商牌,期望通过发展资源经济,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帮助边远山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位于长江经济带中段的荆州地区,近年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缺乏资源是其重要原因之一。最近勘探工作揭示,荆州地区地下深处可能蕴藏有丰富的天然卤水并共伴生钾、锂、铷、铯、溴、碘、硼等重要矿产,一旦勘探查实,合理开发这一宝贵资源,发展资源经济,将有力带动荆州地区经济发展,促进长江经济带均衡快速发展。
(四)资源经济是我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原动力。我省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过程实质上是将自然资源转化为社会财富的过程。资源经济为我省一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如黄石、鄂州及大冶、钟祥、应城等市、县的经济起飞得益于资源开发和资源经济;远安县成功避免三江集团外迁可能出现的经济“塌陷”,并成功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原因在于做好了磷矿资源文章;夷陵区樟村坪镇正在推进的工业项目、基础设施和新农村建设,靠的是磷矿开发形成的财富积累;嘉鱼县官桥八组发展的原始积累,来源于矿产开发;保康尧治河村的集体致富和新农村建设,也依赖于磷矿资源经济,等等。全省矿产资源开发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当前我省资源经济仍处于总量不大、结构不优、贡献偏小、市场化程度偏低的格局。同时,存在着供需矛盾突出、资源保障程度下降、利用方式粗放、矿地关系不和谐、矿山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全省经济社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借力资源经济,依托我省优势资源,发展优势资源产业,拉动相关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二、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加快振兴我省资源经济
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实现找矿突破,提高资源保障能力,是振兴资源经济的前提,也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省委、省政府对尽快找出大矿、好矿,寄予了很大的期望。这些年,我省地质找矿取得了一批成果,使部分资源枯竭型矿山和部分紧缺资源供需矛盾得到了缓解,但仍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铁、铜、煤、石油、天然气等大宗矿产资源对外依存程度逐年增大,需要继续加大找矿力度。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虽然我省地质工作程度总体较高,但矿产勘查深度较浅,勘探程度较低,探明储量的矿产少,勘查开发深度多在500米以浅,且有部分地段仍为矿产勘查工作空白区,全省探明资源储量不到资源潜力的1/3,存在着巨大的第二找矿空间和地质找矿潜力。在鄂西地区,保守估计还有110亿吨磷矿、20亿吨高磷铁矿、66亿吨超贫磁铁矿找矿潜力;在鄂东南地区,还可在深部寻找新的富铁矿、铜矿、金矿;在江汉平原,不仅岩盐、石膏、芒硝有增储潜力,而且天然卤水及共伴生矿产资源有待勘探;在大别山地区,不仅可以找到大量金红石矿,而且安徽、河南两省邻近地区最新找矿成果揭示,我省也有找到规模钼矿、金矿的可能;在幕阜山地区,江西、湖南两省最近找到了新的钨矿,证明我省也大有潜力可挖。因此,只要工作做好了,就一定能找到大矿好矿。在地质找矿上,要有“再找一个大冶铁矿,再找一个铜绿山铜铁矿,再找一个江汉油田”的目标和勇气,下大决心,谋划大项目,充分发挥地勘基金的带动作用,加快基础地质调查,鼓励引导商业性矿产勘查,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为湖北经济腾飞加力。
(一)实现地质找矿突破,要遵循规律、突出重点,抓好部省合作协议的落实。2010年12月14日,国土资源部与省政府签订了《合作开展湖北省地质找矿工作协议书》。国土资源部高度重视湖北的地质找矿工作,认为空间很大,潜力很大。该协议的签订,有利于我省探索构建地质找矿新机制,统筹协调中央、地方政府和社会资金,加大地质找矿投入力度,加快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这也是我省地质找矿“三五八计划”的重要一环,要抓住机遇,搞好部省合作,推进地质找矿。要遵循经济规律和地质工作规律,立足省情,统筹规划,超前5至10年部署地质矿产勘查,协调推进地质找矿和基础地质工作。要以国家急缺、我省又有潜力的铁、锰、铜、铅、锌、金、银、磷、盐等作为重点矿种,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秦巴—武陵地区、桐柏—大别山地区以及江汉盆地为主攻找矿区带。要先行开展公益性基础性地质调查工作,争取发现新的远景区;加大远景区的调查力度,争取发现新的找矿靶区;在找矿靶区中圈定整装勘查区,尽快形成新的矿产地。要继续加强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在老矿区外围和深部开展资源潜力调查和勘查工作,通过攻深找盲、探边摸底,力争发现新的矿床,努力解决危机矿山的资源接替问题。
(二)实现地质找矿突破,要加大投入、整装勘查,建立地质找矿新机制。按照“公益先行、基金衔接、商业跟进、整装勘查、快速突破”的思路,充分发挥省级地质勘查基金对地质找矿、引导投资、掌控资源、保障供给等方面的调控作用,建立政府、地勘单位和企业间联合勘查重要矿产的投融资机制,发挥政府、企业和地勘单位各自的优势,调动各方积极参与地质找矿工作的积极性,变过去的单一由国家找矿为大家找矿。下一步,地质找矿要唱好“三步曲”:一是加大地质找矿投入。积极筹措财政性资金,加大省级地质勘查基金规模,积极争取国家对我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合理吸收市(州)、县(市)政府专项资金和其他社会资金参与地质找矿。二是实施整装勘查找矿。加强整装勘查的部署研究,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谋划大项目,组织大会战。要在长江中下游湖北段等重点成矿区带,实行一个矿集区部署一个整合勘查大项目,通过矿权、资金、人才和技术等资源要素的整合,发挥地勘单位技术优势和矿山企业资金与管理优势,形成联合出资、统一勘查、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整合勘查区和管理先进、技术高超、装备精良的找矿施工团队,协同攻关,整装勘查,集团施工,快速突破,找到大矿好矿,实现省级政府矿产资源储备。三是建立公开透明的矿产资源产权交易平台。尽快建立省、市两级矿业权交易有形市场,优化重要矿产资源配置,滚动推进地质找矿工作。
三、以科技创新引领资源开发利用,做大做强资源产业
资源有限,利用无限。省委书记李鸿忠强调:“资源有限,创新无限,在有限的前提下,做无限文章”。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把磷矿资源开发利用作为培植全省支柱产业的重要工作来抓,全面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但低水平开发、低效率利用的问题依然没有大的改变。我省大量的钢铁、粗铜和磷、盐、石膏等矿产品,除少数附加值较高之外,绝大多数是传统初级产品。由于只能生产大路货,矿产资源消耗量就特别大,排放的废弃物也特别多,这一方面加剧了资源保障的压力,同时也不符合节约资源、珍惜资源的要求。我们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以有限的资源做无限的文章,最大限度地挖掘资源潜力,最大限度地提高集约利用程度,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产品科技含量,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品附加值,稳定发展钢铁、有色金属产业,做大做强磷、盐化工产业,改造提升建材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富有竞争力的现代资源产业体系。
(一)以有限的资源做无限的文章,要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近几年,通过整顿整合,我省矿山总数由2006年近6000家减少至目前的3862家,同时矿产开发布局结构也得到了初步优化。但全省矿产开发“多、小、低、散”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要按照就近加工转化、集群式开发、链条式发展,大布局、大开发、大融合的思路,强力推进资源整合和整装开发,优化开采加工布局,培植龙头企业,推进采选加工一体化,拉长产业链,壮大产业群,加快矿业基地建设。重点支持武钢集团整合省内铁矿开发,支持大冶有色公司主导省内铜等有色金属矿产开发整合,稳定开发黄石、鄂州地区的铁、铜矿产,适时开发鄂西高磷铁矿、钒矿、银钒矿、金红石矿,支持武钢、大冶有色公司做大做强,巩固武汉、黄石在全国钢铁、有色金属原材料基地地位;支持宜化集团、兴发集团、祥云集团、黄麦岭磷化、湖北洋丰、大峪口公司等骨干磷化工企业分片整合省内磷矿开发,稳定发展磷肥产业,大力发展磷精细化工,加速推进产业链延伸,将我省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高浓度磷复肥基地和一流的磷精细化工基地;支持中石化、宜化集团、湖北盐业公司、沙隆达盐化公司、兴发集团等企业分片整合江汉盆地资源开发,稳定开发江汉油田,优化开发江汉盆地岩盐、石膏、芒硝矿产,加快开发天然卤水及钾、锂、铷、铯、溴、碘、硼等共伴生矿产,发展石油化工、盐卤化工产业,打造国家级盐碱化工基地、石膏建材基地和钾肥生产基地。
(二)以有限的资源做无限的文章,要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当前,我省资源利用存在着“双重”矛盾:一方面,铁、铜、煤等矿产储量严重不足;另一方面,资源损失浪费现象又十分严重。据调查,我省主要矿产平均采选综合回收率和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仅为30%左右,比国际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左右,这既反映出我们存在明显差距,也说明我们的资源利用还有很大的空间。要按照建设“两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大力推广应用采选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设备,着力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勘查、综合评价、综合利用,倡导优矿优用、分级使用、循环利用,鼓励废石、废渣、废水、废气的资源化利用,努力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力争近二十年内资源利用率每五年提高3—5%,逐步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做到资源应用尽用。
(三)以有限的资源做无限的文章,要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益。目前,我省矿产深度开发能力和水平较低,存在磷、硅、盐等原矿或初级产品大量低价出口,同时又大量高价进口同类矿产深加工产品现象,不仅加快了资源消耗,而且流失大量外汇。要有战略眼光、全球视野,站在世界产业链的顶端,审视我省矿产资源的利用,引导我省资源产业的发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扩大资源开发广度,加大资源利用深度,做到物尽其用,依托矿产资源,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提高产业竞争力、产品附加值。重点是大力发展磷精细化工,开发更多电子级、医药级、食品级、军工级产品,做强精细磷化工产业;大力推进硅石开发利用,利用神农架、蕲春、通山等地优质硅石资源,开发有机硅、单晶硅、多晶硅系列产品,发展壮大光伏产业、电子通信产业;拓宽锂、钛、钒、锶等金属矿产和石膏、岩盐、硒等非金属矿产的用途,并且利用不同元素、矿物和矿石功能的耦合效应,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环保产业。要利用部分矿产资源多用途和可替代特点,大力推进资源横向替代,重点利用非金属矿产超纯超细改性加工技术,开发纳米材料、新型陶,替代部分金属材料,弥补我省部分大宗矿产储量不足的禀赋弱点。
(四)以有限的资源做无限的文章,要实行矿山共建共享。当前矿产开发过程中矿地矛盾十分突出,存在“矿主受益、政府买单”和“老板发财、民众受穷”的双重“怪圈”,不利于资源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按照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沿着“矿山共建,秩序共管,环境共保,利益共享”的思路,积极探索矿山共建共享的多种实现形式,构建资源开发利益共享和惠民利民长效机制,努力建设和谐矿区,真正做到“开发一个矿区,做强一个产业,兴起一个城镇,带活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
四、严格规范科学管理,为振兴资源经济提供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各级政府要把矿产资源开发与管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决策协调地质找矿、资源配置、产业发展、开发秩序整治等重大事项,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进一步明确各有关部门职责,落实共同责任机制,协调联动,形成合力;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工作列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年度考核目标,实行目标问责制,保证责任落实,工作到位。要重点抓住规划、准入、监管和退出四个环节,加强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引导和管控。要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加强矿产勘查开发空间管制,实行总量控制,搞好供需双调,新设立重要矿种矿业权要经省政府批准;设置明确的、科学的市场准入门槛,强化资源配置导向,投矿权、选实体,着重看有没有能力去找矿,有没有能力用好矿,有没有意愿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做贡献;加强矿产资源监督管理,及时掌握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动态;研究建立采矿权、探矿权的退出机制,对圈而不探、低效利用的问题要高度重视,研究办法,采取措施,彻底解决。
(二)深化市场化改革,营造有利于找矿突破和资源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快国有地勘单位市场化改革,推进国有矿业企业股份制改造,培植具有技术经济实力的矿业市场主体;加快建立矿产资源要素市场,在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支持具备条件的矿业企业上市融资,分散勘查投资风险;深化价格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安全环境成本的矿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推进矿产开发全成本核算,实现矿业开发成本内部化,建立开采补偿勘查、开发补偿保护、矿山补偿周边社区的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综合补偿机制。要继续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打击各种违法行为,保护合法生产经营;政府部门要准确定位,不与市场争权、不与企业争利;坚持“谁投资,谁担风险,谁受益”、“就近加工转化、矿地共建共享、惠民利民、资源收益分配向资源产地倾斜”的原则和要求,完善相关制度,保护好各方面的权益,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找矿新突破的激励机制,重奖找矿单位、找矿功臣,形成竞争机制。
一、秣陵实现领先跨越, 必须强化转型发展的“支撑点”, 加快推动科技创新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科技创新是核心引擎。无论是从江宁所处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双轮驱动”发展时期, 还是从秣陵亟待增强经济发展动力的现实需求来看, 加快创新驱动都是必然的战略选择。必须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区域跨越发展的根本动力, 以一批创业中心、孵化中心、研发中心为载体, 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提高产学研结合能力, 打造创新型、活力型的秣陵新城。一是创立街道科技创新中心。在电子信息科技创新园创立街道科技创业中心, 作为创新基地。加快建设一批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 对科技创新成果进行转化。先行启动建设5000平方米科创楼, 作为街道创新启动区, 5月份正式挂牌运作。二是强化“三创”载体建设。按照集中、集约、集聚的标准加快推进“三创”载体建设, 借助新一轮产业调整和实施“腾笼换凤”计划, 腾出足够发展空间, 集中力量建设“三创”载体, 每年建设创新创业载体5万平方米。充分发挥企业楼宇、闲置厂房作用, 实现存量资产与“三创”载体建设之间的巧妙对接, 规划启动产业园内一层标房的拆迁改造, 同时对社区工业园进行定位挂牌, 推进园区的“二次开发”。三是大力引进科技型企业。加快推进科创中心建设, 进一步扩大知名度, 形成品牌效应, 吸引更多高科技、成长型企业入驻, 当年引进科创企业10家, 五年内累计突破30家, 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地。四是加大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积极鼓励企业创办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 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当年建设企业研发中心3家, 五年内累计突破20家。加快推动产学研合作, 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优势, 开展校企之间多层次、全方位的科技合作, 建立产学研互动机制, 以合作、共建等多种形式兴办研发机构, 共享科研设备、设施与技术, 加强联合技术攻关, 加快成果转化, 共享创新成果。当年举办产学研对接活动2场, 完成产学研合作项目10项, 五年内累计突破50项, 形成科学高效的产学研合作体系。
二、秣陵实现领先跨越, 必须紧盯产业发展的“聚焦点”, 实施产业倍增计划
没有一定的产业规模, 转型升级就会失去依托、失去支撑。“十二五”时期, 秣陵街道将瞄准江宁的智能电网、汽车制造、无线通信等主导产业, 发挥资源禀赋优势, 主动承接、优先接受这些重点产业的新辐射、新带动, 加快培育街道自己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 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 扩大产业优势, 以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区域综合实力。一是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推进现代产业发展, 在秣陵片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 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百家湖产业园、社区产业园产业转型升级, 优先布局科技创新型企业, 重点发展电子、软件、工业设计等产业, 建立和完善以园区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和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中心的创新服务体系。二是调整产业规划。承接江宁全区重点产业辐射带动, 集中力量主攻电子信息、汽车及配套、智能电网、无线通信四大主导产业, 壮大产业规模, 扩大产业优势。依托江宁重点主导的汽车产业, 大力发展汽车及配套产业, 推动产品升级换代, 提高产业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当年引进汽车及配套企业10家、产业规模达25亿元, 五年内形成汽车及配套企业30家, 产值达40亿元;强力推进电子信息产业链式扩张, 以英华达企业为龙头, 促进电子产业集聚, 更加凸显“电子名街”的产业特色。当年引进电子信息企业15家、产业规模达30亿元, 五年内形成电子信息企业90家, 产值达80亿元;依托江宁“无线谷”建设, 大力发展无线通信产业, 承接无线谷研发、创新、产业化转移。当年引进无线通信企业5家、产业规模达5亿元, 五年内形成无线通信企业20家, 产值达20亿元;承接江宁产业的直接辐射, 大力发展智能电网制造业, 重点依托四方亿能, 带动智能电网产业规模发展。当年引进智能电网企业3家、产业规模达8亿元, 五年内形成智能电网企业20家, 产值达30亿元。三是实行大项目带动。把大项目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始终坚持大项目带动, 立足现有基础, 盘活在手资源, 承接、承载好大项目, 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 通过大项目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延伸产业链, 促进产业效益提升和转型升级。
三、秣陵实现领先跨越, 必须找准招商选资的“切入点”, 优化增量投资结构
招商选资工作, 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 实现加速发展、加快转型的重要工作, 是推动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努力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有效途径。秣陵街道地处南京南部新城至空港新城的南北向发展“金轴”之上, 与开发区、科学园融为一体, 得以充分接受江宁重点产业辐射带动, 具有得天独厚的招商选资先天优势, 必须紧紧围绕转型升级, 加快调整招商思路,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大力强化项目跟踪, 切实做好招商选资工作, 为实现新一轮跨越增动力、添后劲。一是强化招商选资意识。按照“招大、培强、选优”的要求, 树立强烈的招商选资理念, 积极转变招商工作思路, 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有效开展招商选资工作;继续加大“零用地”招商力度, 重点发展地铁沿线、百家湖小龙湾地区等重点地段的楼宇经济、总部经济, 提高土地集约化程度。二是实行产业定位招商。加大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围绕园区定位、主导产业特色进行定向招商, 推进以商招商, 增强经济发展的支撑力。三是提高项目准入门槛。严把项目准入关, 所有项目必须履行报批手续, 对不符合产业发展规划、不符合园区发展定位、不符合环保标准的项目实行“一票否决制”。加大项目考察力度, 对一些大项目的母公司进行“反向考察”, 通过实地考察、专家评审、联席会议等一系列程序, 确认其投资意向和投资能力, 决定项目是否进入。
四、秣陵实现领先跨越, 必须抢占智力优势的“制高点”, 加速推进人才战略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是永不枯竭的战略资源。经济发展、社会发展, 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硬实力、软实力, 归根结底要靠人才的实力。秣陵的科技创新、转型升级, 迫切需要人才支撑, 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支撑。一是优化环境引人才。把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作为科技创新的基础性工程,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加快人才培养。结合国家“千人计划”、省“双创”引才计划及市“紫金人才计划”, 围绕四大主导产业及其重大项目的落户, 重点引进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发明成果的拔尖人才, 引进一批善于组织科技研发、能够统领科技资源的领军人才和行业拔尖团队。重点做好与人才相关的医疗卫生、子女入学、劳动保障、家属就业等一系列配套服务工作, 确保各类人才舒适生活、安心工作。当年引进培养副高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历高级人才20名, 五年累计突破100名, 为科技创新储备力量。二是创新载体聚人才。以关键技术产品研发和重大产业化项目为载体, 积极鼓励国内外高层次人才通过科技项目合作促进学术、人才的双向交流, 吸引高级人才来秣陵创新创业。当年引进重点产业紧缺人才2名。三是强化培养育人才。充分用好各类资源, 加大对各类人才的培养力度, 有针对性地分类搞好各类人才的培养, 建立广覆盖、多层次、开放式的人才培养体系。全年开展知识产权培训1场, 科技创新人才培训2场,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训4场次。
五、秣陵实现领先跨越, 必须坚固产业集聚的“凝合点”, 实现园区提档升级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打造湖北经济升级版的必由之路。从生态文明的视角来看,湖北要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之路。为此,建议我省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推进“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打造湖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一、湖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本质就是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1、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内涵和作用必须深刻把握。“三大发展”提倡新的价值观念和消费观念,即循环和谐发展、绿色低碳消费;以绿色科技和生态经济伦理为支撑点,即注重科技生态化,科技以及经济发展要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伦理基础上;追求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即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实现人与自然的生态融合。因此,“三大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结构绿色转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湖北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重大机遇必须抢抓善用。(1)千载难逢的时势。湖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面临千载难逢的政策机遇,如,新工业革命、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战略所带来的机遇。(2)蓄势待发的优势。湖北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农业、工业、科教、生态文化、交通区位)、核心优势(扩大内需的前沿、国内市场的枢纽)和潜在优势(创新发展、生态建设)。(3)抢占先机的气势。目前,湖北正在努力把国家政策、产业转移的“及时雨”,变成湖北发展的“好收成”。如,制定了湖北低碳发展和产业、交通、绿色建筑与森林碳汇发展的“一总四专”低碳发展规划体系。
3、湖北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难题迫切需要破解。(1)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任务艰巨。经济增长对工业的依赖程度高,产业配套协调能力不强,传统优势产业大而不强,受资源、能源、节能减排的约束增加,发展空间受限;(2)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加大。湖泊数量锐减,地下水质量堪忧,空气质量不断恶化。(3)自主创新进展缓慢。一是创新投入规模不够大。2012年湖北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在全国排列10名之外。二是企业主体创新能力不强。IMD《世界竞争力年鉴》中湖北排名靠后。三是高层次创新人才不足。湖北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少于上海、深圳。(4)改善生存环境与加速城镇化建设的矛盾日益尖锐。“十二五”期间湖北将有300万以上的农村人口转移进入城镇生活,这必然消耗更多资源,经济建设规模扩大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不相适应。
二、加强顶层设计,科学绘制湖北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路线图
做好湖北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顶层设计,要严格执行主体功能区规划,科学定位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产业带分布框架,突出区域特色、产业特色、试点示范特色。
1、制定好战略目标和实施步骤
应确立以低碳技术为重点,抢占中部乃至全国科技创新的战略制高点;以战略新兴产业为重点,抢占新工业革命的先机;以绿色经济为重点,抢占中部经济战略高地,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1)分层次实施。一是微观层次。以企业为主体,以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废物排放为主要目的,努力构建全新的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体系。二是中观层次。以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的循环链建设为主要途径,以实现资源在不同企业之间和不同产业之间的最充分利用为主要目的,建立起以二次资源的再利用和再循环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循环经济机制。三是宏观层次。以城镇为重点,以绿色消费为最高目标,以生态设计为主要手段,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要途径,建立起绿色经济社会发展机制。
(2)分阶段的实施。一是推动促进阶段。主要是以宣传、培训、试点、示范及开展相关技术研究为主,逐步完善相关的法规,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规划。二是推广发展阶段。主要是以生态设计原理规划城市建设、以绿色产品生产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大力推广清洁能源、节水节能技术,大力实施各类低碳、循环、绿色经济项目。三是全面发展阶段。重点项目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经济发展方式得到了根本性转变,经济质量明显提高,生态环境逐步改善,资源使用效益极大提高。
2、规划好产业布局和区域功能
(1)产业布局“差异化”。先导与提升并重,促进武汉城市圈向“两型”社会的全面转型;崛起与治理并重,推动江汉平原的绿色崛起;开发与保护并重,实施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绿色开发;改造与升级并重,实现湖北汽车、石化、钢铁等传统产业工业基地的绿色振兴。一是围绕传统工业低碳化改造的主题差异布局。打造以“两型社会”为主题的武汉城市圈、“武汉—襄阳—十堰”汽车低碳发展产业带、“武汉—鄂州—黄石”低碳钢铁产业带、长江沿线低碳化工产业带、“武汉-鄂州-黄石-荆门”低碳建材产业带。二是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差异布局。以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基础,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按现实基础及实现规模化产业的建设时序,分重点区域突破。如武汉重点布局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襄阳、十堰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2)功能定位“明确化”。以荆州、仙桃、潜江、天门等为中心的江汉平原地区,功能定位为湖北的“粮仓”和中国的“厨房”,重点发展低碳循环绿色型农业、农产品加工业;以武汉城市圈为中心的长江经济带,功能定位为湖北的“脊梁”和中国的“钢肩”,重点布局低碳循环绿色型工业;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为中心的老少边穷地区,功能定位为湖北的“绿肺”和中国的“桃花源”,应重点布局与当地生态环境相结合的低碳循环绿色型服务业。
3、找准突破口和重点领域
(1)做好“碳”文章。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为平台,把湖北打造成全国的碳交易市场。首先要加快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和环境科学技术的研究。其次应尽快完善碳交易的市场主体,建立环境中介组织或咨询公司。再次要研究形成一套简单高效的项目操作程序,提高项目公示、审批及注册的速度。最后要调动金融机构参与碳交易的主动性。
(2)打好创新“牌”。依托湖北优势科教资源以及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创新平台,加快湖北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等关键领域率先突破。积极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形成通用性、标准化、知识产权的应用平台;加强政策引导扶持,着力发展优质高效的清洁能源,推动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和产品的广泛应用,加快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3)走好转型“路”。围绕武汉“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试点以及青阳鄂大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实现湖北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和循环经济发展走在中部乃至全国前列。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推动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接循环化、废物处理资源化,重点打造一批低碳转型试点企业,并将相关成功经验进行推广。
(4)用好生态“名片”。围绕汉江生态经济带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加快推进湖北生态文明建设,把湖北打造成全国的生态经济示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区。由政府牵头组织,选择若干城市作为试点,发展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产业发展模式,发展具有生态特色的城乡建设模式,开展国家级低碳经济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新型城镇化试点市等建设。
三、湖北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关键在于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
推进湖北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不仅要靠思想教育和舆论引导,更要靠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来推动。
1、加快构建绿色循环低碳技术创新体系
(1)确立关键技术研发方向。绿色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包括能源技术、材料技术、催化剂技术、分离技术、生物技术、资源回收及利用技术。循环经济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涉及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制造、资源化、产业共生与链接四个方面。低碳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减碳技术、无碳技术和去碳技术。
(2)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包括:设立专项技术攻关基金,用于支持循环经济技术研究或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设立清洁生产专项基金,对应用示范项目和推广示范项目给予资金奖励。
(3)加强技术创新载体建设。推进高新区跨越式发展。重点支持东湖高新技术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支持襄阳、宜昌、孝感等国家级高新区建设创新型特色园区、支持湖北武汉、仙桃国家农业科技园、华中农高区、“中国农谷”、省级农业科技园建设。加快建设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立“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服务链条。
(4)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对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成熟技术应积极安排示范工程,逐步实现产业化,加强技术市场和创新驿站建设,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开展技术咨询和信息服务,促进科技成果的转让和推广应用。建立科技成果管理服务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库、健全科技成果推介和技术交易拍卖长效机制、建设创新资源交易交流平台。
(5)加快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实施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计划工程、“千人计划”和省重大人才工程,加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培训,引导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到企业和基层服务,改革科技人才评价机制,鼓励高校建立与企业、产业、区域经济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2、构建生态文明政绩考核、责任追究与生态补偿机制
(1)加快改革政府政绩考核机制。改革现行的政绩考核机制,建立能够使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考核标准。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层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职责要求,设置考核指标,把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社会和谐进步、生态文明建设等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2)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机制。一是做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预警机制。确定各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红线,当开发接近红线时,提出警告警示,对超载的实行限制性措施。二是做好市、县领导离任责任审计。一部分是生态审计。就是考察生态环境在市、县领导任职期间是否遭受污染和破坏,各项经济决策和本人政绩是否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另一部分是经济审计。主要是对地方政府的债务进行审计,防止为了出政绩搞一屁股债,最后拍拍屁股走人。三是制定违背科学发展行为责任追究办法。对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蛮干,给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损害群众利益造成恶劣影响的,造成资源严重浪费的,造成生态严重破坏的,盲目举债留下一摊子烂账的,要记录在案、予以追究。
(3)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一是明确补偿主体。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明确这个“谁”。二是落实受益主体。首要任务就是划定湖北的生态补偿范围,以及各个补偿区域的生态等级。三是补偿标准体系化。补偿标准不能简单的“估堆”和按“人头”分配,应按社会、经济、生态分类,细化为一个指标体系,将主要标准“指数化”,控制上限下限,控制变量因素。四是补偿模式要多样化。应坚持多样化模式,同时避免模式选择的随意性、补偿额的随意性。
3、完善促进生态发展的财税政策
一是完善财政补助措施,加大支持节能科技创新。扩大财政创业风险投资,对风险高、具有重大意义的节能新技术,采取风险投资的方式予以支持。二是完善税收优惠政策,提升税制环保功能。一方面是清理产能过剩产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另一方面是对节能环保新产品、新技术的试制和研制等给予税收优惠。三是适时开征新税,健全绿色税收体系。可以先从排污费入手,将排污费中的污水、废气以及工业固体废物收费改为征收水污染税、空气污染税
以及垃圾税,之后再逐步扩大征收范围,提高征收标准。四是研究设立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可持续发展基金。要明确资源型企业从销售收入中提取一定资金用于环境恢复和生态补偿,将环境保护成本纳入企业成本。
4、建立和完善绿色金融体系
一是要大力支持和倡导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环保项目融资,支持节能服务产业发展。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贷款和企业直接融资。二是积极争取建立气候交易平台,为企业利用国外资金实施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创造条件。在湖北碳交易试点和武汉碳交易所的基础上,逐步完善碳交易市场体系、建立碳市场管理和研究机构、建立碳市场中介机构以及开展低碳金融创新,逐步形成一个有影响力的气候交易市场。三是要促进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创新。鼓励银行加大对科技项目的信贷支持,发挥科技保险创新试点城市的政策优势,逐步建立高技术企业新产品研发、科技成果转让的保险保障机制。
5、抓紧做好绿色发展促经济转型五项工作
建议省委、省政府因势利导,重点抓好“五个一”:
(1)成立一个工作机构。建议成立省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具体负责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工作,(2)编制一套发展规划。建议由省发改委牵头,联合省经信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环保厅、省林业厅、省国资委、省旅游局等部门,高起点、高标准地编制“湖北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制定和完善湖北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专项规划、实施方案,策划和实施一批项目。
(3)争取一批政策“红帽”。争取中央和有关部委支持,在湖北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试验区”、“示范区”。省直有关部门要从财政、金融、交通、旅游、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民族地区发展等方面积极做工作,争取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
(4)建立一套制度体系。要结合湖北实际,构建起科学完备、运转有序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从源头治理来看,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自然资源监管体制、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健全用途管制、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等;从过程严管来说,要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污染物排放许可证、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等;从考核评价来看,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生态环境放在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的突出位置,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从后果严惩来看,要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实行损害赔偿制度等。
(5)鼓励公众一起参与。一是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对于公众,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活动,促使社会公众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对于官员,应树立正确政绩观,增强绿色财富观,强化“绿色新政”理念,提高生态文明意识。二是大力推行生态文明生活方式。倡导低碳消费,引导绿色消费,防止过度消费,养成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的消费模式。如,设立绿色发展体验馆,试点实行“二氧化碳储蓄卡”制度。三是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推进低碳生态县(市)、环境优美乡(镇)、村创建工作,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和“美丽乡村”。■
我有幸参加了第二期城镇化建设专题培训班,在北京市长研修学院9天的学习让我拓宽了视野、更新了观念,提升了理论水平,对城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现将学习心得报告如下:
一、感受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一个地区发展之源。
(二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促进梁平经济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梁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释放内需动力,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依托;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先行示范县的有力举措;是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兴梁”,全面推进“137”总体部署的战略选择。
(三保护好了环境,亦是对子孙的贡献。
(四高层次、高规格规划,是搞好一个地区城镇建设的前提。(五借助外力,招商引资,是搞好一个地区城镇化建设的捷径。
二、建议:抓住机遇,解放思想,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全力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一坚持科学规划,统筹空间布局,推进城乡规划共融。
规划科学是最大财富。要牢固树立“七分规划、三分建设”的理念。一是要科学定位城镇性质、功能和发展目标,不能搞千篇一律,必须因地制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居则居,走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二是规划修编要有战略眼光,必须根据远期发展的需要,按“高标准、高起点、高效能、高质量、现代化”的要求设计,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协调性、兼容性。三是要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加快构建以小城镇为骨干,中心村和新型社区为基础的现代化城镇体系,努力实现“城市向农村延伸、农村向城市聚集”。
(二狠抓产业发展,强化项目支撑,实现城乡居民共富。
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城镇化互促互动,一、二、三产业相融。一是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微型企业,创造条件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技术、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增强城镇吸纳人口的能力。二是要加快园区建设,增强城镇经济发展后劲。三是要全力发展现代农业。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高产高效和特色农业,提高集约化水平,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推进农业产业化。四是要大力展现代服务业。要积极扩大开放,大力招商引资, 加快发展交通、通讯、科技、文化、金融、保险和旅游等现代服务业,通过繁荣城镇,达到辐射农村、活跃农村、带动农村的目的。
(三完善基础设施,统筹公共服务,实现发展成果共享。
一是广开投入渠道,加大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城镇承载力。二是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应当引入市场机制,利用市场手段按照投资主体利益化的要求,形成筹资渠道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设施使用商品化和政府管理规范化的新机制。三是按照择优扶强原则,加快中心镇建设,逐步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中心镇为支撑、其他镇为基础的等级次序相对合理的城乡发展序列,打造一批有实力、有特色的小城镇,形成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四是要统筹城乡教育、卫生、医疗、就业、文体等公共服务,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四深化配套改革,完善政策机制,优化城镇建设环境。
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用改革的办法加以解决,要大胆探索与城镇化配套的改革措施。一是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重点是消灭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差别,统一城乡居民身份,让农村人口与城
镇居民拥有同等发展机会,鼓励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二是改革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真正让农民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三是改革现行行政服务模式。注重加强对农民进城投资兴业的培训和指导,并为农民进城投资兴业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行政许可服务。四要广开就业门路,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切实为群众提供免费的职业介绍、政策咨询、信息引导和就业服务,帮助他们实现转移就业。五是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依靠市场机制推进城镇化进程。
(五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城镇宜居水平。
21世纪的人们更为关注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生态宜居已经成为许多地区和城市发展的首要目标。一是加大环境友好型县城、乡镇建设,充分体现绿色城镇化的特质,推动城镇发展中的生态理念与绿色环境、生态经济和绿色行动的协调统一。二是创新理念,利用现代科技创新成果,大力提升城市功能,重点发展反映县域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的新型商贸、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人力培育等生产型服务业,促使人口向城市集中,要素资源向城市集聚,达到最佳配置。三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态意识、公德意识和管理意识,积极发挥市民在城镇化建设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凝聚力。
(2010年8月5日中国共产党泉州市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
为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策部署、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认真贯彻省委八届九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经济强市(以下简称“两个加快”),推动泉州跨越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全面把握实施“两个加快”、推动跨越发展的总体要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八届九次全会精神,围绕“先行先试、加快转变、民生优先、党建科学”和建设现代化泉州的总要求,深入实施项目带动,着力加快产业、港口、城市发展,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和对台交流合作,着力统筹城乡发展和民生保障,着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经济强市,推动跨越发展,努力把泉州建设成为经济总量大、产业结构优、综合效益好、发展后劲足和人民生活质量好、受教育程度高,城市宜居宜业,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高的海西中心城市,力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东部先进地区平均水平,“十二五”期末财政总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2%以上,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万亿元以上,综合实力继续保持全省前列。
实施“两个加快”、推动跨越发展,必须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坚持先行先试。大力弘扬爱拼敢赢、敢为人先的精神,进一步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大力破除不利于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障碍和思维定势,锐意进取,敢闯敢试,努力探索符合泉州实际的发展路子。
实施“两个加快”、推动跨越发展,必须以转变提升为主线,坚持“好”字优先、能快则快。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激发比学赶超的热情,牢牢把握“两大重大历史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发展,切实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取得突破性进展,努力开创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实施“两个加快”、推动跨越发展,必须以利民惠民为根本,坚持民生优先。真正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优先解决、重大民生项目优先安排,切实让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实施“两个加快”、推动跨越发展,必须以党的建设为保证,坚持党建科学。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始终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持续增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能力,努力为推动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实施“两个加快”、推动跨越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泉州最为重要、最为紧迫的任务,必须精心组织、全力实施支撑跨越发展的“百千万亿倍增计划”,经过不懈努力,5年内实现超百亿企业15家以上,形成5个超千亿产业集群,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万亿元以上;必须争分夺秒,大干快上,持续打好重点项目建设、新增长区域发展、城市建设、小城镇改革发展、民生工程“五大战役”,超常规发展,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继续在加快推进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先行先试中发挥支撑带动作用。
二、着力先行先试,增创跨越发展的新优势
1.突出项目带动先行。以推动产业、港口、城市、交通、能源、市场的大发展带动大投资,立足高起点,抢占制高点,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带动力和集聚力的重大项目,以项目壮大经济总量、提升产业层次、增强发展后劲。着力打好重点项目建设战役,做好项目的策
划、生成、落地、投产,做到投产达产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储备报批一批,争取一批重大项目列入国家、省“十二五”规划。充分发挥投资拉动作用,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力争投资增速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达44%,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5%以上。抓紧规划建设上市公司创业园,引导本地上市企业返程投资。坚持内外资并举,大招商、招大商,大力引进一批大央企、大国企、大民企,支持国内外优势企业来泉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拓展与跨国公司的战略合作,力争五年内新引进一批台湾百大企业、10家以上世界500强企业。
2.大力创新体制机制。率先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攻坚,建立有利于跨越发展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逐项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民间投资新36条政策,争取在支持民营企业进入金融服务、参与大规模城市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国有资产、交通基础设施等投融资平台有序运作,推动上市融资,做大做强国有投融资平台。积极稳妥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执法,推行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办事效率。积极推进简政强区、简政强镇,按照“宏观决策权上移、微观管理权下移”的要求,进一步理顺事权、明确责任、创新机制,将部分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下放到区,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下放到重点小城镇。进一步优化投资创业环境,继续清理和规范收费,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营造亲商、安商、富商氛围。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和发展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3.全面提升开放水平。加快纺织服装、石材及制品、陶瓷树脂工艺品、箱包(伞)四个省级重点商品出口基地建设,进一步扩大特色优势商品出口。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稳步提升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积极开拓东盟等自由贸易区市场与中东、非洲、南美等新兴市场,巩固欧美等传统市场。扩大重要资源、关键设备和技术的进口。推动泉州出口加工区向综合保税区转型,加快晋江内坑、安溪“陆地港”建设。加快“走出去”步伐,支持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资源、供应链和价值链整合,参与国际并购,拓展海外营销网络。提升泉港澳合作层次和水平,重点引进港澳高端服务业项目。深入实施“回归创业工程”,鼓励泉籍企业家回乡投资兴业。发挥海内外泉商优势,大力推进“泉州经济”与“泉州人经济”融合发展。
4.深化泉台交流合作。抓紧落实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第一批早期收获产品清单,扩大对台贸易,争取特定领域在后续补充协议中先行先试。按照“最开放、最优惠、最高效”的要求,加快泉州台商投资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抓紧启动保税物流中心(B型)申报工作,争取尽早设立泉州保税港区,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功能叠加和政策效应,全力打造以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为支撑的滨水生态新城。实施台资企业转型升级试点工程,做好以企引企、以台引台工作,推动园区、行业协会对接,加快建设光电、装备、石化等两岸产业对接集中区,打造大陆台资企业所需的零部件、原辅材料配送中心,促进泉台产业紧密对接。构建更加便捷的直接往来综合枢纽,促进更多大陆居民和台湾民众从我市口岸往返两岸。充分发挥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郑成功文化史迹的作用,加快建设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深入开展泉台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人才等方面交流合作,推动民间交流交往和对口联系交流活动常态化。支持泉商泉企“上岛”拓展发展空间。
三、强化集聚辐射功能,全力建设海西中心城市
1.建设现代化海湾型城市。按照《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的要求,聚焦98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统筹2980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发展,力争三年上新台阶,五年见大成效,至2015年,环泉州湾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200平方公里左右,人口200万人左右;至2020年,建成区面积达250平方公里左右,人口250万人左右。坚持交通先行、撑大骨架、连片开发,加快环城高速、城市快速干道、城市轨道交通、跨江跨海通道等环湾主
干路网建设,促进城市核心区与各组团的紧密连接。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要求,依托城市山水资源,加快推进总部经济区、商务集中区、城市综合体等城市新区建设,统筹实施古城保护利用改造复兴工程,推动城市更新和“三旧”改造,扎实推进“数字城市”试点工程,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充分发挥区级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除市级统一组织实施的项目和现有城建指挥部继续履行建设职能外,城市建设项目由区级组织实施。适时启动行政区划调整,探索建立有利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财政体制。加快构建大泉州城市公交体系,加快环泉州湾城市同城化管理步伐。大力培育城市教育、文化、卫生等优质资源,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进一步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顺应人口空间集聚、结构变化趋势,进一步放宽城市落户条件,加速人口向中心城市、重点镇聚集。加强社区管理,着力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水平,努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按照中小城市标准,全方位提升县城品位,规划建设一批新市镇,稳妥推进3个省级、12个市级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力争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
2.拓展新的经济增长区。抢抓高铁时代、信息时代带来的新机遇,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港口、机场等重要交通节点为依托,大力发展“临港经济圈”、“高速经济走廊”和“道口经济”,进一步调整优化生产力布局。着力打好新增长区域发展战役,重点推动环泉州湾中心增长区、北翼增长区、南翼增长区、安永德增长区“一湾三区”建设。发挥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台商投资区等“国”字号优势,发挥各县(市、区)的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带动作用,吸引大企业、大项目、大产业入驻,推动产业、人口、技术、资本集聚,带动周边地区快速发展。支持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飞地园区”,支持洛江经济开发区、晋江经济开发区、泉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升格扩区。实施重点区域发展规划,加快泉港和泉惠石化园区、晋江和南安装备制造业基地、泉州软件园、南安光电产业基地、惠安绿谷高新技术园区、海西茶业基地、永春生物医药基地、国际陶瓷艺术城等的开发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3.推动区域发展一体化。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整合全市港口、旅游景点、产业园区、展会展馆等各类资源,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着力推进以港口为取向的集疏运体系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岸线资源,加大港口投资建设力度,统筹推进公用码头、业主码头建设,构建西进东出的现代化枢纽港;加快泉州晋江机场改扩建步伐,做好新机场规划选址工作;大力推进“一环两纵三横六联”高速公路网、“一横三纵八支”铁路网建设,规划建设若干个综合交通枢纽项目,着力打造“15’、30’、60’”三大交通圈。加快输变电工程建设,尽早形成“一特双廊、环湾互联”坚强智能电网。鼓励和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沿海地区产业向山区有序转移,强化山海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借力珠三角和长三角,主动融入海西城市群,构建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
四、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设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
1.推动主导产业转型提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落实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意见,大规模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抢占研发、设计、销售等价值链高端环节,做强纺织服装、鞋业、石化3个千亿产业集群;以延伸产业链、推进企业集聚为重点,着力建设大项目、培育大企业、打造大基地,新增建筑建材、装备制造2个千亿产业集群。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和中小企业联合成长计划,支持中小企业做精做专、发展壮大,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专业化配套的规模经济优势。鼓励企业强强联合、兼并重组,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大力推进企业改制上市“121工程”,做大做强资本市场“泉州板块”。加强品牌创立、品牌提升、品牌扩张、品牌输出,做大做强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推动小品牌发展成大品牌,单一品牌发展成系列品牌,国内品牌发展成国际品牌,打造中国世界名牌。积极推广整体连锁经营等新型商业模式,把握消费升级向中低收入群体和二、三线区域梯度转移趋势,开展“泉州名品进名店”和泉货网上销售活动,进一步开拓
国内市场。
2.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抓好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的规划编制,集中力量扶持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力争“十二五”期末新兴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认真实施国家创新基金微波通信产业集群试点,建设好国家火炬计划泉州电子信息特色产业基地,加快形成海西电子信息产业带。发挥太阳能级多晶硅物理提纯技术和非晶硅薄膜技术的核心竞争优势,大力推进企业集聚发展,构筑较为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大力推进永春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药用植物开发等产业技术实现跨越,形成海西生物医药产业重要基地。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按照高新化、低碳化发展方向,加快发展新型纺织面料、新型建筑材料、新型化工材料等产业。积极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发展海水淡化等海洋新兴产业。
3.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以金融保险、现代物流、商务会展、旅游服务、信息服务、文化创意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构建若干个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力争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GDP增速2个百分点以上。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支持泉州银行等地方性银行发展壮大,引导城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积极推进村镇银行试点,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尤其是台湾银行来泉投资发展,打造海峡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大力建设大宗货物海铁联运物流枢纽港,加快培育以第三方物流为主体、以第四方物流为平台的现代物流体系,打造海西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借鉴广交会、世博会等办会理念,加快推进东海会展中心建设,扩大专业会展辐射范围。加快服务外包平台建设,支持国内外知名服务业外包企业来泉建立分包中心和承接基地。打响“海丝文化”、“闽南文化”和“海峡旅游”品牌,做足泉州南音“非遗”文章,加快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步伐,新建一批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和高星级酒店,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和精品路线,扩大泉台双向旅游规模,着力建设知名旅游目的地。围绕推动十大文化产业发展,制定出台动漫产业扶持措施,加快时尚创意园、动漫城等文化创意产业综合功能区建设。
4.大力推动自主创新。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动跨越发展的中心环节,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力争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实施技术创新工程,推进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争取中科院重大创新平台落户泉州,推动形成富有创新活力的科技企业孵化集群。加强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6•18”平台,大幅提高项目的履约率,促进项目、技术、资本、人才的有效对接;鼓励企业创建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行业技术开发中心等研发机构,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创新联盟,力争五年内培育300家以上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深入开展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设立知识产权专项资金,建立知识产权人才库和专家库,壮大专利和版权代理队伍,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发挥泉州市科技创业投资基金作用,鼓励境内外股权投资机构来泉设立分支机构;探索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机制,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抓紧编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量身定造各类专门人才特殊政策,落实好引进人才的相关政策,培养、吸引、留住一批高端人才,着力构建海西人才高地。
5.积极推行绿色增长。编制生态市建设新的五年规划,保护青山绿水、碧海蓝天。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严把新上项目的产业政策关、资源消耗关、环境保护关,落实环境保护“一岗双责”制度,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加大制革、电镀、石材、建陶、漂染等重点污染行业及工业污染集控区清查整治,依法取缔污染严重的企业。扩大差别电价政策实施范围,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加大近海水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力度,努力把惠安崇武至秀涂海岸带、晋江衙口至石狮黄金海岸旅游带打造成闽南滨海生态旅游休闲带。积极盘活存量闲
置土地,探索推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考核制度。科学合理推进湾外围海造地。完善“两江”流域生态补偿政策措施,下大力气抓好饮用水源保护。统筹做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新、改、扩建工作,加快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建设,切实提高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加强城市绿道网、城乡绿地系统、生态廊道和森林生态保护体系建设,增加森林碳汇。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建设一批循环型产业、循环型行业(企业)、示范性工程,着力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单位。抓好太阳能、风电等新能源示范项目,探索清洁能源综合利用模式,争创全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建设一批建筑、交通、公共机构以及商贸、酒店节能示范工程,打造低碳型城市最佳实践区。
五、统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建设独具侨乡特色的新农村
1.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坚持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坚持“抓龙头、建基地、打品牌、拓市场、深加工、扶协会”,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信息化,打响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茶叶、水产品、果蔬、花卉和食用菌等优势特色产业综合发展能力,不断扩大农业特色产业经营规模。积极推广农业“五新”工程,鼓励工商企业参与发展现代农业,继续扶优扶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国家中心渔港建设。提升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辐射带动功能。加强“三大基地”、“四大平台”建设,抓好台湾农业技术交流推广中心和泉台农业合作重点项目建设,提升海峡两岸(泉州)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水平。
2.持续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乡村规划建设管理,以农村社区和中心村建设为重点,每年培育一批新农村建设典型示范村。加大农村危旧房、石结构房改造力度,有序推进农村低保家庭安居房建设。加快农村公路提级改造,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沼气工程,统筹抓好农村电信、邮政、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资源规划管理,适时建设碧坑水库等重要水利工程,打通沿海水库输水通道,科学调配水资源。关注农村困难群体,帮扶市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继续实施“造福工程”,做好地质灾害危险点群众搬迁。深入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加强以“三清六改”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3.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建立健全土地流转配套措施,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森林采伐管理新机制。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扶持一批 “五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探索建立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大力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农村劳动力培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积极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转变职能,构建新型“三农”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进一步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加强农村(社区)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监管。
六、突出民生优先,建设文明和谐幸福家园
1.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优先安排惠民利民项目,提高民生投入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确保财政支出向民生工程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教育事业发展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倾斜、向困难群体和困难地区倾斜。全面落实积极就业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着力帮助城乡各类劳动者提高创业就业能力,实现较充分的社会就业。推进和谐企业建设,协调健全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切实保障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建立有利于提高劳动报酬的职工工资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加快保障性住房特别是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发展,扩大经济适用住房供应范围。以非公有制企业和外来工、农民工为重点,加大职工五险扩面征收力度。完善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制度,加快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探索建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十二五”期间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全覆盖。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大力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探索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与新农保、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农合合并实施;加快实施职工医保、工伤、生育保险市级统筹。探索各种医疗保障制度衔接和异地结算制度,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实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动态
管理、应保尽保。推动慈善事业快速发展,构筑完善的灾害救助、教育救助、医疗救助等综合救助体系和针对特殊人群的福利体系。着力提高为老年人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扎实做好人口和计生工作,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2.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扎实推进医改、校舍安全、文化、养老“四大民生工程”。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把更多的新增财力投向农村,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接轨。促进教育资源公平配置,鼓励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各类民办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重点提高农村学校、薄弱校办学水平,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公立医疗机构改革试点,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文化体育惠民工程,加快泉州市图书馆新馆等大型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改造提升乡镇综合文化体育站、村文化体育活动室等公共设施,率先建成普惠型、全覆盖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
3.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紧抓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夯实综合治理维护稳定的基础,扎实推进新一轮平安泉州和法治泉州建设。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加快建立重大项目建设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及时化解苗头性问题,依法依规处置群体性事件。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试行居住证制度。加强对特殊人群的教育管控,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工作体系。健全和落实各项安全防范和管理制度,加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整治,确保校园及周边地区的安全稳定。健全和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提升风险防范和危机管理能力,有效防范和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有效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
七、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实施“两个加快”、推动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1.提升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学习研究,继续做好大规模干部培训工作,不断提高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进发展的本领。进一步健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建设坚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领导集体。精心编制“十二五”规划。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全面推进基层组织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服务党员长效机制,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内在动力和创造活力。
2.增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各级领导班子要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全面提高执行力、落实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完成重点任务、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科学发展上比学赶超,创先进、争优秀、当模范。坚持科学的选人用人导向,注重在项目建设、基层工作一线培养、锻炼和选拔年轻干部。建立和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探索建立各级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奖励制度,探索建立市对县(市、区)、泉州开发区、台商投资区财政收入增长考核奖励制度。大力弘扬“惠女精神”,着力改进文风会风,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强化督查督办,深入破解“熟人经济”现象,加大治庸、治懒的力度,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和领导干部问责制,营造雷厉风行、立说立行的工作氛围。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第一,加快工业产业集群建设,每个市和有实力的县建成一个或几个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工业产业集群。沈阳装备制造、大连软件、鞍山电力电子、抚顺能源装备、本溪生物医药、阜新液压、丹东仪器仪表等以及县区的产业集群建设都要取得重大突破。
第二,狠抓县域经济、城区经济“两个轮子”建设,推动服务业大发展、快发展。县域经济学开原,今年要全面完成第一个三年倍增计划,实施好第二个三年倍增计划。城区经济学鲅鱼圈,建设好一批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突出温泉休闲旅游、文化产业集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第三,毫不动摇地继续抓好项目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在基础设施、技术改造、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优化能源结构、改善民生、社会事业、现代农业等方面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
第四,加快自有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在培育省级、国家级创新型企业上下功夫,引导和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快科研机构改革,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和种子基金。
第五,以更宽的视野培养和集聚人才,着力打造北方人才高地。要把中国海外学子创业周办成国际知名品牌,认真实施好“双百工程”,大力培养和引进两院院士,加速大学校长队伍、教师队伍建设和调整。
【加快振兴资源经济促进湖北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推荐阅读:
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07-08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10-03
加快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06-09
加快发展 实现跨越09-18
09申论热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05-25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心得体会07-21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09-20
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及对策建议09-08
赵克志在加快贵州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上的讲话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