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个人学习总结(通用8篇)
大学生学期个人总结
大学生学期个人总结:
今年是我进入大学的第三年。两年来,在各级领导和同学们的关心、帮忙下,透过自身不断努力,各方面均取得必须的进步。现总结如下:
思想政治学习方面。始终持续与党中央高度一致,认真学习jzm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七一”讲话精神,用心参加学院及班上组织的思想政治学习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坚决拥护独立自主原则及“一国两制”的方针,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分裂主
义。政治上要求进步,用心向党组织靠拢。不满足于党校内入党用心分子培训所获得的党的基本知识,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增强自身的党性原则,按照新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来要求自我,虚心向身边的党员学习,并结合国内国际政治生活的大事,定期作好思想汇报。
工作作风方面。在学生会的工作中,我始终以广大同学的共同利益为最基本的出发点,这一点正是贴合了“三个代表”中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条: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处处从同学们的需要出发,为同学们服好务。两年来,自我也严格遵守学校制定的各项工作制度,用心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虚心向有经验的同学请教工作上的问题,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和知识。敢于吃苦、善于钻研,能按规定的时光与程序办事,较好地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同时用心主动配合其他部门工作的开展,不断提高工作效能。知识学习方面。学习刻苦,态度认真,只是在
学习方法和潜力上有些欠缺,在今后的学习中需要改善。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新世纪在悄悄降临之际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要求,经济日新月异,科技翻天覆地,所以更多、更快、更广的吸收新知识即成了放在我们面前务必解决的一个问题,我透过这两年的大学学习,对于专业方向、节奏、程度、难易度等等,也有所了解,投入了不少时光再学习上,每次考试也发挥的能够。在大学的后两年中,对学习任务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我会加倍努力学习,把更好的成绩带进大四。所以,如果说这是对我的压力,到不如说是对我的考验,我必须会全力以赴。
总之,过去的两年,是不断学习、不断充实的两年,是用心探索、逐步成熟的两年。由于参加党校的时光不长,政治思想觉悟还有待提高;对大学学习的规律仍需进一步适应,方法也尚需改善;在学生会的工作中,也要弥补不足,尽最大的努力为同学们服务。新的一年
里,我必须认真要向党员同学学习,戒骄戒躁、勤勉敬业,在平凡的工作和学习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大学生学期个人总结:
大学生自我总结范文
大一的逝去迎来的是大二的到来,在新的这个学期里,我用心端正思想态度,改变学习方法,调整生活规律,较快较好的适应了新的学习生活氛围和环境,使自我的大二生活充实而有好处。
作为祖国的未来和期望,我应当从我做起,从此刻做起。在思想上用心追求上进,明辨是非;在学习上刻苦努力,精益求精;在生活上勤俭节约,节约水电,不攀比;在工作岗位上热心为同学服务,大胆创新;在行动上坚决反对有损民族形象的丑恶行为,讲礼貌,讲礼貌,守纪律,遵守社会公德和校规校纪。让我们用心行动起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把“八荣八耻”作为心灵的准则和行动的指南,弘扬社会主义荣辱
观,共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新风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这学年在xx班担任班长的工作,在工作期间,我用心履行自我的职责,尽自我所能当好班长,为班上的同学服务,有必须的奉献精神。所做的工作包括,成功组织同学们春游秋游,成功申请优秀班群众,尽潜力搞好每一次的团日活动。我还用心与辅导员沟通,起到了连接辅导员和同学的作用。另外,尽力的帮忙其他干部的工作,让整个班群众的工作仅仅有条。
学习方面:功课学习,比去年有了必须的进步,学到了必须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增强!另外,还坚持练习吉他和篮球,两项均有明显的进步。
其他方面:社团活动,加入了音乐协会,并担任协会的外联部长,主持协会的外联工作。社会实践方面,暑期和高中同学一齐回家乡搞补习班,自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丰富的社会知识,更清楚的了解自我的潜力,也提升了自我的潜
关键词:知识共享,个人学习环境,交互
当代学习理论的研究表明,人类学习历经了“学习即个体获得”的获得隐喻和“学习即情境参与”的参与隐喻, 正在走向“学习即知识创造”的新型隐喻。[1]知识创造隐喻不仅关注个体对已有知识的获得与继承,关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或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而且强调共同体成员通过共享互动开发出 “人造物”(Artifacts)。Web2.0技术的蓬勃兴起,正在促使人们对技术在学习活动中发挥的作用进行相应革新,让技术更为有效地推进人类学习由“获得”“参与”逐渐向“知识共享”“知识创造”迈进。“个人学习环境”(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PLE)正是在新兴技术发展和学习研究创新的相互砥砺中而孕生出的一种新的学习环境形态。目前,个人学习环境因其支持交流共享、知识创造、自主管理等个性化学习,逐渐在高校教育教学领域中受到关注与应用。那么,在个人学习环境中, 大学生如何在知识共享过程中发生交互?这些交互具有什么特征?对这些问题的探察,有助于明晰基于个人学习环境的学习方式与规律,对优化大学生学习环境、革新大学生学习方式、提升大学生数字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基于Web2.0知识共享的交互
知识共享是个体经由知识分享、 知识交换、知识讨论等活动所建立的双向交互沟通过程,从而实现个体的知识增长、建构与创新。要实现知识共享,交互是一个非常必要的前提条件。 Web2.0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其高度的参与性和社会化特征,为实现学习者的参与和双向互动、灵活使用和共享知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1.基于Web2.0的知识共享过程
野中郁次郎(Nonaka,I.)与竹内弘高(Takeuchi,H.)提出的组织化的知识创造(Organizational Knowledge-creation)模式很好地解释了知识共享的机制,该模式被称为知识创造的“SECI模型”。具体过程包括了“社会化”(Socialization)、 “外在化”(Externalization)、“联结化”(Combination)和“内在化” (Internalization)四个阶段(如下页图1)。[2]在此基础上,不少研究者根据Web2.0的特性,提出了基于Web2.0的知识共享过程模型(如下页图2)。从该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出,Web2.0技术在不同方面影响着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
(1)社会化
社会化,即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是分享体验并由此创造诸如共有心智模式和技能之类隐性知识的过程。 在传统的学习中,这一过程需要借助观察、模仿、体验、实践等方式来实现。其中,以师徒制最具代表性。在Web2.0技术的支持下,这一过程可基于学习社区或即时通信工具的讨论加以实现,使得个体间的隐性知识转化更加便捷,无须受到时空的限制。
(2)外在化
外在化,即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采用比喻、类比或模型等形式,经由文字、数字、图表、公式或语言等方式将隐性知识表述为明确的概念知识。例如,应用最为广泛的博客,为每一位学习者提供了一个个性化的学习空间来自由表达他 们的观点、思想和反思,其他人可以在他的博客上发表评论或者留言, 由此在群体的分享和交流中会产生较为清晰的认识。
(3)联结化
联结化,即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是将各种概念经过整理、分类、 结合或重新组合, 综合为一个更为复杂和系统的知识体系的过程。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标签作为一种更为灵活、有趣的分类方式备受关注,它是学习者在互联网上用来定义相关信息的一种标记。通过标签,学习者可以方便地管理自己的各种学习内容,汇聚和传播学习者的个性化信息,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
(4)内在化
内在化,即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是使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的过程。实质上,这一过程即为个体对前三个阶段所获得的知识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在Web2.0技术的支持下,学习者将自我建构的知识通过与其他学习者进行分享、交流,激发下一轮知识共享的过程。如此循环,不断升华。
2.基于Web2.0知识共享的交互类型
在基于Web2.0的知识共享过程中,知识及各种Web2.0技术(工具)成为了学习者个体之间交互的主要中介。 为了更好地分析在Web2.0知识共享过程中的交互类型,我们从Web2.0技术对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互转化的影响作用出发,按照“社会化”“外在化”“联结化”和“内在化”四个阶段将交互划分为6种类型(如上页表)。
个人学习环境中大学生学习交互特征分析
从技术维度看,个人学习环境是以“小零件、松连接”的思想体现为个性化学习支持的服务系统(或工具集合)。在个人学习环境中,除了突出学习者学习的自我导向与自我管理,更强调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交流,强调学习者以知识为中介的交互活动。在2012-2013年,我们分别以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二、三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 以博客创建的个人学习环境为依托, 在“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课程教学中选取“教学目标确定”“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资源设计”和“教学模式与策略设计”等专题内容,开展了持续一个学年的探索性研究(注:“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在二年级第二学期开设,在三年级第一学期开设,故研究时间跨度为两个学期),以探明在个人学习环境中大学生知识共享的交互特征。
参照上页表所示的“基于Web2.0知识共享的交互类型”,我们分别在二、三年级中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各选取了15个个人学习环境(共30个)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分析。结果发现:
1.在“社会化”方面,“群组内的互访”和“利用工具检索/订阅”的“知识获取”交互最为凸显,实现了“社会隐性知识”转化为“个人隐性知识”
(1)群组内的互访
从“访友”栏目可以看出,每一位学习者都在其他学习者的个人学习环境中出现过访问的痕迹,说明学习者会主动访问好友的主页,阅读群组成员发布的信息。
(2)利用工具订阅信息
有85%的学习者在个人学习环境中设置了Google搜索引擎,100%的学习者在个人学习环境中都设置了RSS、鲜果、抓虾等订阅信息工具,从不同渠道获取与课程相关的内容知识。
2.在“外在化”方面,“发表/转载博文”的“知识表征”交互最为明显。但是,主动分享个人信息的“知识传递” 行为相对欠缺
在基于博客的个人学习环境中, 发表博文是将隐性知识外化为显性知识的一种最直接的方式。在本研究中,经过统计发现,学习者共发表博文269篇。其中,由学习者自主撰写发表的有223篇(2009级有148篇,2010级有75篇),说明绝大多数学习者乐于接受以博文发表的方式来进行知识表征。其中,有123篇博文被转载,这表明很大一部分学习者的显性知识已被其他学习者所认可并进行转载、记录、学习, 使知识从他人外化转变成自身外化, 这是学习者获得显性知识最便捷的交互途径。然而,本研究也发现,在“外在化”过程中,学习者虽然能够与群组成员互相关注,但是却很少有人会主动将自己搜集的课程学习材料或者学习经验发送给其他成员分享。另外, 从留言内容看,仅有28条为有效留言, 75%的留言板是空白或者是没有意义的留言。
3.在“组合化”方面,通过“自主分类”的“知识整理”交互比较活跃 。但是, “交流协商”的“知识汇聚”交互缺乏深度互动
(1)自主分类
大约有70%左右的学习者都能采用分类、标签、权限设定等不同方式对各种信息进行分门别类,形成具有一定逻辑结构的知识系统,并清晰地呈现在个人学习环境中。统计表明,在30个个人学习环境中,对知识的分类有24种,形成的知识模块有52个,创建的标签有115个,说明学习者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知识整理”。
(2)交流协商
在基于博客的个人学习环境中, 学习者的协商交流方式主要有:一对一即时通信、邮箱通信、多人协作共建知识、回帖等。其中,基于博客内置的回帖功能进行的交流方式最受欢迎。统计表明,在30个个人学习环境中,共发布586条帖子,包括412条评论帖和174条博主回复帖。根据帖子的内容,可以将其进一步分为“阐述观点”“征求意见”“提出建议”“问题回复”“赞扬/鼓励”等几种。其中,“赞扬/鼓励”的帖子居多,占30.3%(177条);“征求意见” 与“问题回复”的次之,均占24%(均为141条);“阐述观点”的较少,占15.4% (90条);“提出建议”的最为欠缺,仅占6.3%(37条)。可见,在个人学习环境中,学习者之间多以浅层互动居多,而深层互动相对薄弱。在一定程度上,这与“外在化”过程中学习者分享个人经验信息的“知识传递”行为欠缺有联系。如此看来,通过“交流协商”并未形成高度汇聚的知识体系。
4.在“内在化”方面,“反思学习”的 “知识内化”交互较为突出,而“作品创作”的“知识内化”交互较为缺乏
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每一位学习者都会对自己的学习收获和经验进行反思,并撰写反思日志。据统计,在30个个人学习环境中,共有98篇心得体会,人均3.27篇。但是,学习者发表与学习作品相关的内容却只有37篇,人均仅1.23篇。这说明,学习者通过创作作品进行“知识内化”的行为表现不够突出。一方面,也许是由于学习者的知识创造意识较为缺乏;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受限于博客的文件上传功能。
结论与讨论
杭州安贤陵园文星苑中伫立着一座素净的墓碑,立碑时间是2008年11月17日,安息者便是50年前在华盛顿去世的那位传教士。碑文以中英双语书写,仅寥寥数字:司徒雷登,1876-1962,燕京大学首任校长。
因家在杭州而魂归故里
“现在司徒雷登出任美驻华大使,司徒雷登是中国人民的朋友,是教育家,他生长在中国,受的美国教育。他住在中国的时间比住在美国的时间长,……”这是闻一多《最后一篇演讲》中的一段话,入选中学语文课本时却悄然蒸发,原因在于毛泽东1949年8月18日发表的一篇题为《别了,司徒雷登》的文章为主人公打上了“美国侵略政策彻底失败的象征”烙印①。在毛泽东发表这篇檄文前两周,1949年8月2日,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因美国对华政策的失败而怅然回国。尽管他在1949年3月10日向美国国务卿递交的报告中写道:“我希望我不仅作为美国官方代表与共产党接触,而且也作为一个久居中国,致力于中国的独立和民主进步,致力于造福于中国人民而联络两国关系的中国人民的朋友与共产党接触。”但在返美途中,他惊悉美国国务院《白皮书》把失败归咎于他个人,并责令他不许发表任何演讲、不许谈论美中关系、不许接受记者采访。而在此之前,蒋介石也责骂他“支持不力且背后拆台”,并在1950年6月24日拒绝为其75岁寿辰贺喜。回到美国后,郁郁寡欢的司徒雷登便一病不起,尤其是脑血栓导致了半身不遂和失语症。由他一手创办的燕京大学于1952年10月4日的彻底消亡更是雪上加霜。在病榻上,他把日记整理成自传,取名为《在华五十年》。开篇首句就是:“我一生中大部分的时间以中国为家。”具体而言,即以杭州为家。而在私下里他更是常以杭州人自居。
司徒雷登是“杭州的儿子”。在安葬仪式上,时任美国驻华大使雷德如此定义司徒雷登的身份。他进而说道:“中国是司徒先生热爱的国家,司徒先生完成了他的旅程。因为他出生在杭州,今天他回到了这里。”2007年1月8日,杭州中山北路耶稣堂弄口,一座司徒雷登铜像拔地而起,背后便是其诞生之所,百米开外还坐落着他父亲司徒尔(John Linton Stuart)筹建的基督教会天水堂。西子湖畔留下司徒雷登梦幻般的童年。他于11岁时赴美接受教育,重新返杭已是28岁的成家立业之人,两年后,司徒雷登的独子在此出生。独子7岁时,司徒雷登的父亲在杭州病故并葬于杭州。作为美国南长老会传教士的老司徒在杭州生活了整整44年。因此,司徒雷登全家三代皆是杭州人。
1946年10月19日,在杭州基督教青年会举行的抗战后复会典礼上,刚出任美国驻华大使不久的司徒雷登应邀致词,开口竟然说的是杭州话。会上,时任市长周象贤授予司徒雷登一把刻有“杭州市荣誉公民”字样的金钥匙。而在此之前,9月9日,杭州市路名委员会决定把司徒雷登诞生的耶稣堂弄命名为司徒街。然而,这条街上的司徒雷登故居却命运多舛。2000年,故居毁于拆迁;次年,时任杭州市市长仇保兴在转任京官之前40天作出批示:“哪怕是茅草房”,司徒雷登故居也是“一个历史事件的标签”,并拨款240万元买断故居产权;2005年6月6日,修复后的司徒雷登故居正式对外免费开放,曾出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长的黄华以司徒雷登弟子的身份为故居敬题匾名。
“我对中国人的忧国忧民情怀及雄心壮志有着真切体会,以致我不知不觉在思想感情方面已完全与其融为一体,变成其中一员。他们已成为我生命中的主导因素,不仅影响我的人生观,且支配我的行动。”(《在华五十年》)燕大校友、史学家林孟熹对老校长作如是评价:“整个20世纪大概没有一个美国人像司徒雷登博士那样,曾长期而全面地卷入到中国的政治、文化、教育各个领域,并且产生过难以估量的影响。”(《司徒雷登与中国政局》)
从1876年6月24日在杭州出生到1949年8月2日离开中国,除去在美国求学的17年,司徒雷登在华总共生活达56 年之久。
“精神上的纽带把我与那个伟大的国家及其伟大的人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司徒雷登在回忆录中所言的精神纽带是杭州的高山流水、鸟语花香、世道人情,但更是那个唯一伴随他的姓名烙上墓碑的名字——燕京大学。
临危受命而北上办学
燕京大学是民国时期“一所新的综合性大学”,由当时在京若干所教会学校组建而成,以四所学校为主:北京汇文大学(前身是1871年创立的美以美会寄宿制男塾)、华北协和大学(前身为初创于1867年的潞河男塾)、华北协和女子大学(前身为创建于1864年的贝满女塾)和华北协和神学院(前身为1893年成立的戈登纪念神学院)。1900年庚子事变期间,各学校校舍遭受重创,由此迫使这些各司其主、理念相左的教会学校联合办学,以求生存,但须由一名局外人来牵头。在南京金陵神学院教授希腊文《新约》,并曾在1907 年与美国北长老会协办育英书院和之江学堂的约翰·司徒雷登被视作不二人选。1918年12月10日,司徒雷登获聘校长之职并被授权组建新的大学,于翌年1月31日抵京,时年42岁。一所由司徒雷登创办的燕京大学由此诞生。
当时,这些教会学校可谓家徒四壁:师生流失,财政亏空,校舍简陋。在冰心的老师包贵思女士眼中,学校“一无可取。我们很局促地住在城内,有教员也没有设备……学生不到百人,教员中只有两位中国人(陈在新博士与李荣芳博士)。许多西方教员,不合于大学教授的条件”(《司徒雷登博士传略》)。这些学校的学生只有94名,几乎都是地方教会委托培养的传教士,说是大学,其实只是徒有虚名。此时的学校简直是一个“无法收拾的烂摊子”:五间教室,三排宿舍,一间厨房,一间浴室,一间图书室,一间教员办公室,一间可容百人的饭厅,饭厅兼作会议室,另有网球场和篮球场,还有刚到手的一座两层厂房,可改作课堂和实验室。面对如此窘境,司徒雷登自己“实在不愿意去”,因为他“对金陵神学院的工作十分满意,在教学与科研方面已得心应手,且正在展开几项写作计划”(《在华五十年》)。临危受命,虽受的是美国教会之命,但司徒雷登之心实为信仰所驱使——与其说其内心积淀的是宗教信仰,不如说是教育信仰。他力图把燕京大学打造成为一所“融合中西方两种文明中永恒价值”的殿堂(司徒雷登1930年9月5~6日在教师会议上的讲话),其办学宗旨应该是“教授高深学术,发展德、才、体、力,养成国民领袖,应中华民国国家及社会需要”。最终,他力排众议,毅然北上筹办学校。
筹备之初,新校校名久议不决。于是,蔡元培、吴雷川、胡适、傅增湘和王厚斋组成议定校名委员会,最后采用中华基督教协进会会长诚静怡博士的提议,定“燕京大学”为新校名。“诚静怡博士——几乎是20世纪最优秀的华人基督徒领袖——提出‘燕京’,这个诗意盎然的词汇不但象征古代燕国首都,而且在中文语境中指代的就是北京。不管是英文还是中文形式,这个词获得众口称赞。”(《在华五十年》)。不过,当时北京汇文大学1890年便正式在美国纽约州注册为Peking University,而由京师大学堂(Imperial University of Peking)演变而来的国立北京大学的英文名为National Peking University,两校英文名称显然存有雷同。司徒雷登认为,“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学院却非要给自己安上北京大学这个名字,真是无比荒谬”(《在华五十年》)。出于对北京大学尤其是时任校长蔡元培的敬重,司徒雷登定燕京大学的英文名称为Yanching University。1920年3月15日,新组建的大学正式更名为燕京大学,建校仪式由蔡元培主持。
燕园家长,以校为家
在燕京大学,司徒雷登的心血之作首推燕园。这片土地之前为前清皇家园林睿王园和畅春园的一部分,对面为清华园,时为陕西督军陈树藩所有。司徒雷登说服陈树藩低价出让②380亩的勺园,并聘请建筑师亨利·墨菲(Henry Killam Murphy,1877-1954)设计,“从一开始就决定按照中国的建筑形式来建造校舍。室外设计优美的飞檐和华丽的彩色图案,主体结构则完全为钢筋混凝土,并配以现代化照明、取暖和管道设施。由此,校舍本身便象征我们办学宗旨,即保存中国最优秀的文化遗产”(《在华五十年》)。以勺园为中心,司徒雷登又陆续购置周边的集贤、镜春、鸣鹤、朗润、蔚秀等园。1926年夏,新校舍基本落成,随后正式迁校。应司徒雷登之邀,蔡元培欣然题写校名,校匾悬于燕园大门之上。2012年5月31日去世的集红学之大成者周汝昌便是于1939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燕京大学西语系。
就在燕园落成之际,1926年6月5日,司徒雷登爱妻病逝,他让妻子永远安息于这片园地之中。自此,他便以校为家。司徒雷登“能极周到的想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的每一件事,每一句话,同时他还捧出他的一切所有,房子、汽车、马、衣服、金钱、时间——为方便这每一个家庭、 每一个人的每一件事、每一句话”。校友冰心在《燕大周刊》中说道,“燕京已成为我本人迅速扩张的家庭。学生们常说,他们是我的孩子,而我对他们也确实怀有父辈之情,我能够把我的全部时间和精力倾注于工作。”(《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不仅能够对每位学生的名字脱口而出,每次开学典礼,他总会挨个与新生握手,并躬身寒暄。燕大校友、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张澍智与母校的“感情是从跟司徒雷登握手的那一刻就产生”,油然而生的是他“和燕京大学这四个字就捆绑在一起了,想挣脱都挣脱不开的那种感觉”。果然,燕园成为桃李满园的高等学府,更是有钱穆、顾颉刚、容庚、张季鸾、吴文藻、钱玄同、周作人、郑振铎、陈垣、冯友兰、赵紫宸、沈尹默、顾随、郭绍虞、俞平伯、埃德加·斯诺、雷洁琼等大儒名宿执教。燕京大学办学仅33年,注册学生不过9988名,却高徒辈出,如韩素音、费孝通、黄华、冰心、孙道临、黄昆、周汝昌、周一良、林耀华、许地山、严景耀、齐思和、侯仁之等。建国后,燕京大学毕业生和教授共有56人当选为院士或学部委员,如陈寅恪、剪伯赞、袁家骝、谈家桢、谭其骧、吴阶平等(《燕京大学人物志(第一辑)》)。这些燕园人均得益于司徒雷登推行的通识教育③。司徒雷登希望燕京大学“不要变成世界有名的学校,也不要成为有史以来最有名的学校,而是要成为‘现在中国’最有用的学校”(《燕京新闻》,1934年12月18日)。曾经在民国的一段时期里,中央通讯社在世界主要国家首都的常驻代表几乎一律出自燕京大学新闻系。1945年在美国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的日本受降仪式上,中国派出的3位记者均出自燕大,他们是朱启平、黎秀石、曾恩波。随邓小平于1979年访美的21人代表团,燕京校友独占1/3,其中便有时任外长黄华,他曾是燕京大学学生会主席。1949年南京解放后美国驻华大使馆最终滞留南京,便得益于毛泽东对这份师生情的巧用,这无疑是对司徒雷登期望的最佳注释。
为了燕园这个家园,司徒雷登筚路蓝缕,四海行乞,甚至说出“我每次见到乞丐,就感到我属于他们一类”之言。他甚至一连几天“跟一个半聋的老太太玩天牛,只希望老太太在临终遗嘱上别忘了燕大”(《燕大双周刊》,1946 年第15期)。从1920年到1936年,司徒雷登至少募集了2000万元经费。其中,政府拨款与各界捐款约占学校年度预算的1/10。1929年的《燕京大学校舍建筑用费报告》认为,“校长司徒雷登先生,慨然以舍旧谋新为己任焉,八年之中,五至美国,晓音茶口,光事宣传,诚感既孚,赠遗不吝,而理想之新校舍乃实现焉”(《燕京大学校刊》,1929年9月27日)。
办学,中国化,更中国化
雄哉壮哉,燕京大学,轮奂美且崇;人文荟萃,中外交孚,声誉满寰中;良师益友,如琢如磨,情志每相同;踊跃奋进,探求真理,自由生活丰;燕京、燕京,事业浩瀚,规模更恢宏;人才辈出,服务同群,为国效尽忠。
燕京大学校歌描述的不是缥缈的办学愿景,而是真切的教育现实。
尽管司徒雷登办学不问政治、宗教、种族、性别和学派,但正义是他不可抛却的。1925年9月,司徒雷登在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发表演讲声援中国的“五卅运动”。“九一八”事变后,司徒雷登亲自带领燕京大学师生上街抗议日本侵华。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因拒绝与日军合作,司徒雷登甚至被关入日军集中营,直至日本《停战诏书》发布后第3天才被释放。1934年,因南京政府对日军侵华采取不抵抗政策,燕京大学学生忿而南下请愿。当时,校内师生针锋相对。正在美国筹款的司徒雷登返校之后即面对全体师生说道:“我在上海下船,一登岸首先问来接我的人,燕京的学生可来南京请愿了么?他们回答我说,燕京学生大部分都来了!我听了之后才放下心!如果燕京学生没有来请愿,那说明我办教育几十年完全失败了。”(《燕大文史资料(第十辑)》)北平沦陷后,司徒雷登拒绝停课或内迁,坚守阵地,以“燕大一日不亡,华北一日不亡”之壮志激励学子。1938年7月,有1594名学子报考燕京大学,其中605位被录取。秋季开学时,注册学生更是多达945人,同比几乎翻番(《燕京大学人物志·燕京大学概述》)。
因真理,得自由,而服务(Freedom through Truth for Service),司徒雷登将来源于《圣经》的两句格言熔铸成为燕京大学校训。
学术自由与教学自由乃大学立身之本。学术需要自由,信仰亦然。“不应要求学生去教堂作礼拜,或强求他们参加宗教仪式,不应在学业上优待那些立誓信教的学生,也不要给那些拒绝信教的人制造障碍。它必须是一所真正久经考验的大学,允许自由教授真理,至于信仰或表达信仰的方式则纯属私事”(《在华五十年》)。1922年,燕京大学宣布废除强制参加宗教仪式与宗教课程的规定,进而又将宗教课程从大学课程中剥离出来,将神学院改为宗教学院,不再纳入学校整体架构之中,最终在办学宗旨中亦隐去传教与培养神职人材的使命。燕京大学也因自由而国际化,教职员工由中、美、英、法、德、丹、意、日等国学者组成。但教育国际化绝非等同于教育无国界。这既折射出司徒雷登对政治的敏感,更蕴含着他对中国的情感。他在大刀阔斧地推行世俗化的同时,也天翻地覆地实施本土化。燕京大学成为第一所在中国政府立案的外国教会大学,从而率先完成从教会大学到私立大学的转型,也实现“永久并更彻底地中国化”(《在华五十年》)。
1929年校刊《燕京大学》载有“呈准教育部认可之经过”一文,有如下报导:
“本校成立伊始,即与教育部屡有接洽,准备立案。第其时政府对于教会学校,尚未有考核之标准;而各教会对于读经、礼拜等事,又有不愿废弃成规。故进行不免障碍。然本校鉴于立案之不容缓,叠向各教会反复陈说,卒将强迫礼拜制度与必修圣经功课,于民国十三年(1924)一律废止。及十四年冬间教育部颁布外人捐资设立学校请求认可办法第六条,本校即遵照部定办法,筹备一切,是年十一月,具呈于教育部,十二月部派员来校视察,至十六年二月,遂奉到部令准予认可。”
“这所新的大学应该立足于中国人的生活基础,而不与任何西方国家的条约或其他任何外来的因素发生关系……在学校事务的每一方面,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应共享平等。”(《在华五十年》)建校之初,中国籍教师所占比例只有1/3,到1927年已达2/3。1934年,燕京大学正、副教授多达111名,其中44人为外籍教授,中国教授67人(《燕京大学人物志(第一辑)》)。1929年,燕京大学“院、系领导基本由中国人担任,全校中国籍教师的比例从最初的1/3达到2/3”(《燕大文史资料(第二辑)》)。当年燕京大学的校董会,外籍校董仅13位,而中国本土校董多达21位,其中包括孔祥熙、颜惠庆、胡适、陶行知等社会名流。并且,自1925年起,燕京大学学生必须在规定的60个学分中选修12个学分的中国文学和10个学分的中国历史。《燕京学报》当时与《北京大学国学季刊》《清华学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并列为四大国学期刊。1928年,燕京大学还设立了国学研究所。司徒雷登终于“把学校办成了一所中国大学”(《在华五十年》)。
燕京大学校训中的“服务”意指大学三项基本功能之一的社会服务。然而,司徒雷登所理解的社会服务并非产学结合,而是人才培养。一所大学能够向社会与国家输送栋梁之材,这才是大学提供的最佳社会服务。正如司徒雷登在一篇《迎新致词》中所言:燕京大学“本宗教服务之精神,从事教育中国人才,为中国复兴与前途之助力”(《燕京新闻》,1941年8月30日)。“燕京教育目的,并非专备课室、图书室为学生读书,亦非专为增进学生能力以谋生活;同时也不是为培养什么人才以从事某种政治经济活动”,而是旨在“养成一种合作、建设、服务人群的精神以服务社会、国家”(《燕京新闻》,1934年12月18日)。“凡学之道,严师为难”(《礼记》),在实施学分制、绩点制和选课制同时,司徒雷登制定严格的淘汰制。仅1937年,燕京大学便有43名学生因学业落伍而退学(《燕京新闻》,1938年12月23日)。
遥望并守望家园
“燕大乃中国教会大学中之最中国化者,心窃慕之。”钱穆遂投奔燕京大学(《八十忆双亲·师友杂记》)。1928年5月,国民政府教育部曾对14所私立大学学生展开特别考试,燕京大学学生获得前两名,同时,学校一二年级学业最佳。据美国加州大学当年对亚洲高等学校学术水平的调查,燕京大学跻身两所甲级基督教大学,其毕业生可径直就读美国高校的研究生院(《燕京大学人物志(第一辑)》)。此番伟绩,其功臣首推燕园家长司徒雷登。国民政府嘉奖令概述了其功绩:“司徒雷登博士致力我国教育垂五十年,其所创办之燕京大学,为我国著名学府之一,历年以来,成材甚众,卢沟桥事变后,北平文化教育机关尽陷敌手,司徒博士独任艰危,力维弦咏,不使中辍,直至太平洋军兴,身系囹圄而后已,临危不惧,守白不缁,其行谊殊难多觏等情,据此,查司徒博士热心教育,忠贞不贰,亮节高风,足资楷式,应予明令褒奖,用彰有德。”
作为燕园家长,司徒雷登为燕园学子的一生成长守望。1929年6月15日,在燕园临湖轩,司徒雷登主持冰心与吴文藻的婚礼,6年后又为他们的弟子费孝通开启婚典,堪为学界佳话。临湖轩是由冰心提议命名,在燕京大学建校10周年座谈会上,请时任国立北平大学文学院院长胡适题写匾名。而其时在家中与弟子庆贺自己60寿辰的司徒雷登欣然收到精美贺卡一张:“这团体上上下下、前前后后总共上千上万的人, 这上千上万的人的生、婚、病、死四件大事里,都短不了他,为婴儿施洗的是他;证婚的是他;丧礼主仪的也是他。你添了一个孩子,害了一场病,过一次生日,死一个亲人,第一封短简是他寄的;第一盆鲜花是他送的;第一个欢迎微笑,第一句真挚的慰语,都是从他而来的。”贺卡署名:冰心(《燕大周刊》,1936年第6期)。
冰心在《燕京大学男女校联欢会志盛》(《燕大季刊》,1920年第1期)篇末便高呼“恭祝我们燕京大学万岁万岁!”然而,该校却如此短寿,仅存33年。1951年2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正式接管燕京大学,改私立为国立。那块由蔡元培题写的老校匾也被毛泽东手书的新校匾所取代。之后随着全国院系调整的展开,1952年10月4日,北京大学入驻燕园,燕京大学于是寿终正寝。尽管1949年在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向徐徐走过的由燕京大学师生组成的游行队伍挥手致意,并高呼“燕京大学同志们万岁!”然而,《人民日报》1951年1月28日刊发的《美帝在燕大进行的文化侵略》一文,已把矛头直指司徒雷登。同年4月13日,该报发表的《帝国主义怎样利用宗教侵略中国》一文再次指向司徒雷登:“前燕京大学的司徒雷登在中国伪装宗教家、教育家多少年,表面上作出非常同情中国的样子,实际上他是美国侵略中国一个最重要的特务,是集过去的伯驾、丁韪良、李提摩太等之大成。后来索性揭开假面具露出他的本来面目,做美国驻华大使,执行侵略中国的任务。”
一潭未名湖,微波涟涟、群鱼悠悠、垂柳依依、环山郁郁。燕园妩媚依旧。这就是司徒雷登的燕京大学,被誉为“东方哈佛”的燕京大学。如今的北京大学,其校园实为燕京大学的旧址,是“教士来华办学史上永垂不朽的代表人物”(胡适语)司徒雷登执意要回归的家园。
司徒雷登一生中与三个因素结下不结之缘,即“宗教、教育和中国这个国家”(《在华五十年》),而燕京大学集三个因素于一身。司徒雷登生前几番立下遗嘱。1955年8月1日,在他离开中国六年之际,在最后的遗嘱中写道:“如有可能,我的骨灰应安葬于中国北平燕京大学之墓地,与吾妻遗体为邻;我并指令,如果此种安葬证实不可能,则上述骨灰可安葬于其他任何地方,此种决定及变更之选择由我的朋友和同事菲力傅④及妻子作出。”
改革开放之后,中共中央书记处为遂司徒雷登之遗愿而作出批示。现任教育部副部长的郝平在撰写《无奈的结局——司徒雷登与中国》一书时,正作为北京大学副校长负责外事工作,为落实司徒雷登骨灰安葬一事,他多方打探、四处求证司徒雷登夫人骨灰的下落。但出于种种原因,结局仍然无奈。偌大燕园却容不下一方司徒雷登长眠之地。
据司徒雷登秘书傅泾波之女傅海澜回忆,司徒雷登晚年常常举目凝视东方,身在美国却心盼中国。在他的居所,一切物件,只要带上中国印记,便悉心收藏,卧室四壁甚而挂满燕京大学的旧影。当初在为是否赴任华大使之职而犹豫不决之时,他提出两大要求,其一便是卸任后可回燕京大学重执教鞭。
自2008年11月17日魂归出生地杭州以来,这位燕园家长仍旧坚贞不渝地遥望并守望着这片魂牵梦萦的家园。
有灵魂的大学
“一所好的大学,在于有自己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不可能出世界一流大学。”这是总理温家宝2010年1月26日上午就《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与来自科教文卫体各界的10位代表会谈时所说。
如果说,今日中国公众呼唤有灵魂的大学,而大学时下正在追寻自己独特的灵魂,这灵魂更多指的是制度化的文化,那么,一百年前,这个独特的灵魂便是大学校长。大学校长在中国当时特殊的历史境遇下生成,后世尊之为教育家,而且教育家俨然成为学校的名片。在近现代中国教育史中这样的例子亦不胜枚举,比如马相伯与震旦学院、蔡元培与北京大学、梅贻琦与清华大学、李登辉与复旦大学、黄炎培与中华职业学校、颜福庆与上海医学院、郭秉文与东南大学、朱经农与中国公学、马君武与广西大学、陶行知与晓庄师范学校、潘序伦与立信会计学校。然而,在这幅中国大学校长的谱系中,唯独司徒雷登与燕京大学所呈现出的个人与学校浑然一体,以至达到难舍难分的程度是无可比拟的。司徒雷登即燕京大学,燕京大学即司徒雷登,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燕园之父也好,燕园家长也罢,均无以表述这种共生现象。他的碑文甚至只需如此书写:司徒雷登,1876-1962;燕京大学,1919-1952。
燕京大学,司徒雷登的燕京大学,一个人的大学。
注释:
① 1991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已删除原先那条对司徒雷登的注释“他一向是美国对华文化侵略的忠实执行者”。
②仅6万大洋,司徒雷登预算为20万,陈树藩还拿出付款1/3捐给燕京大学用作奖学金。
③全校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三大类。
④即傅泾波,燕京大学校友,之后成为司徒雷登秘书,直到为其送终。
参考文献:
[1]Stuart, John Leighton. Fifty Years In China - The Memoirs Of John Leighton Stuart, Missionary And Ambassador(《在华五十年》)[M]. Sanford Press, 2008.
[2]包贵思. 司徒雷登博士传略[J]. 冰心译. 燕大友声,1936年6月24日.
[3]龚理嘉,卢念高. 美帝在燕大进行的文化侵略[N]. 人民日报,1951年1月28日.
[4]郝平. 无奈的结局——司徒雷登与中国[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林孟熹. 司徒雷登与中国政局[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6]陆志韦. 司徒先生七轶大寿致辞[J] . 燕大双周刊,1946 (15).
[7]罗义贤. 司徒雷登与燕京大学[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
[8]钱穆. 八十忆双亲·师友杂记[M]. 北京:三联书店,2005.
[9]谢冰心. 司徒校务长的爱与同情[J]. 燕大周刊,1936(6).
[10]谢婉莹. 《燕京大学男女校联欢会志盛》[J]. 燕大季刊,1920(1).
[11]谢兴尧. 帝国主义怎样利用宗教侵略中国[N]. 人民日报,1951年4月13日.
[12]燕大文史资料编委会. 燕大文史资料(第十辑)[G].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3]燕京研究院. 燕京大学人物志(第一辑) [G].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4]燕京研究院. 燕京大学人物志(第二辑) [G].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5]张玮瑛等. 燕京大学史稿:1919-1952[M].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1999.
一个学期很快就过去了,但这次的与以前上大学的心情有很大不同,来学校两个星期就习惯了这个大学的生活紧张又轻松的气氛,课程虽然还是安排的很紧凑,但课余时间明显增多了,令我真正的再次感受到大学生活是如此的丰富多彩。所以有的时候,我很庆幸我能来这个学校来学习汉语的机会。大学不仅是一个交流知识的场所,亦是我们学习做人处世,接触社会的好场所。我感觉我现在所接受的教育也是各个层面的,所以我一定会好好利用这份难得的机会,珍惜这段宝贵的时间,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一下是我对一个学期期间的学习生活进行的总结。在思想政治方面,我积极向上,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遵守各项制度和学校的规章制度,重视思想道德修养,关心集体,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课程,培养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
在学习上,我刻苦努力,积极进取。到这个学校以后我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始终努力着不断进步。能够做到上课认真听讲,注意勾画概念,最和当堂熟读,背诵。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对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能够当堂完成;
对不懂的问题,主动和同学商量,或者向老师请教。按照这里的实际情况订了一个学期的学习计划,合理地安排了课余时间,自学相关知识,脚踏实地,不懂就问,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这个学期学到了很多的知识。
在生活中,我朴素节俭,性格开朗,平时很善于和同学沟通,也乐于帮助同学。积极参加组织的一些活动。建立了很好的人际关系,获得了大家的尊重和支持,和室友关系融洽,搞好宿舍卫生。
在勤奋学习的同时也没忘德、智、体全面发展。积极参加各项课外活动,丰富自己并提升自己。
这个学期期间,我在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巨大的进步,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要特别感谢学院领导的大力培养,老师在学习汉语方面深入指导以及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给我的支持和帮助。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要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把握今天,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正视和克服自己的缺点,以百倍的信心和万分的努力去迎接更大的挑战,争取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不断取得进步和成功。
为了全面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的目标,我们进行了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课程体系的一系列改革,制定了适合我校学生实际和发展要求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实行了分级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特色如下:
一、确立新的教学大纲
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我们及时修订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基础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进行了新的安排。
1、基础阶段教学安排
基础阶段的教学时数为280学时,共16学分,安排在第一至第四学期。每学期70学时,每周为4学时。课内外学习时数的比例应不低于1:2。学生入学时经过分级测试,按实际水平编入相应a、b级别教学班中学习。不同水平的学生使用不同难度的教材,教师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基础阶段四个学期的英语课均为必修课。
每学期结束时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实际语言能力进行适当调整,成绩优秀、学有余力的学生经高一级考试达到一定标准后可跳级。
2、课程教学:
第一学期:70学时,4个学分。每8学时完成一个单元的内容,注重夯实学生语言基础,尤其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句子组织能力的培养。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的提高体现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
第二学期:70学时,4个学分。每8学时完成一个单元的内容,其中1学时为听说技能的培养。进一步打牢学生语言基础,锻炼学生句子组织及表达能力,向素质的全面提高过渡。
第三学期:70学时,4个学分。每8学时完成一个单元的内容,其中1学时为听说技能的培养。进一步扩大语言输入量,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输出量,锻炼学生从句子组织到 篇章组织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第四学期:70学时,4个学分。每8学时完成一个单元的内容,另外1学时为听说技能的培养。扩大语言输入量,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输出量,锻炼学生从句子组织到 篇章组织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3、考核方式和要求
《大学英语》课程的考核包括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
1)形成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30%,成绩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课堂上的综合表现以及期中考试的成绩综合而定。每学期至少布置八次书面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为形成性考核成绩的主要依据。
2)终结性考试
本课程的终结性考试占课程总成绩的70%,考试内容紧密结合所学教材,重点考核学生听、读、写、译等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考试形式可以是学校自行命题考试、试题库测试和全国统一考试等。
二、全面进行教材改革
首先在01级部分院系进行教材改革试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于是从XX级开始在全院范围内进行教材改革,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按照学生不同的水平层次,在本专科生中分别选用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全新版大学英语》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系列教材。XX年又根据实际需要,对艺术实践生使用了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大学体验英语》。XX年又在提高班学生中尝试起点相对较高的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大学英语》系列教材。
我已经顺利的完成了大学四年的学业,感觉非常有必要总结一下大学这四年的得失,从中发现自己优秀方面,改进不足的地方,使自己回顾走过的路,也更是为了看清将来要走的路。
在这四年的学习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首先是我端正了学习态度。在我考进大学时,脑子里想的是好好放松从重压下解放出来的自己,然而很快我就明白了,大学仍需努力认真的学习。看到周围的同学们拼命的学习,我也打消了初衷,开始大学的学习旅程。虽然明白这一道理有点晚,但是我想只要知道并且自己去努力了就是好的。其次是极大程度的提高了自己的自学能力。由于大学的授课已不再像高中时填鸭式那样,而是一节课讲述很多知识,只靠课堂上听讲是完全不够的。这就要求在课下练习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须自己钻研并时常去图书馆查一些相关资料。日积月累,自学能力得到了提高。再有就是懂得了运用学习方法同时注重独立思考。要想学好只埋头苦学是不行的,要学会“方法”,做事情的方法。古话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学习时,以“努力奋进,独立思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不忘警戒。随着学习的进步,我不止是学到了公共基础学科知识和很多专业知识,我的心智也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能较快速的掌握一种新的技术知识,我认为这对于将来很重要。在学习知识的时间里,我更与老师建立了浓厚的师生情谊。老师们的谆谆教导,使我体会了学习的乐趣。我与身边许多同学,也建立了良好的学习关系,互帮互助,克服难关。
在学习的同时,我也一直在追求人格的升华,注重自己的品行。在大学生活中,我坚持着自我反省且努力的完善自己的人格。在学习生涯里,我读了一些名著和多本完善人格的书,对自己有所帮助,越来越认识到品行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关系到是否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而且我认为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完美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缺点,但关键是能否正视并利用它们。一直以来,我不断的自我反省,归纳了一些自己的优缺点。
我的优点是诚实热情、性格坚毅。我认为诚信是立身之本,所以我一直是以言出必行来要求自己的,答应别人的事一定按时完成,由于我待人热情诚恳,所以从小学到大学一直与同学和老师相处得很好,而且也很受周围同学的欢迎,与许多同学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我更懂得了,考虑问题应周到。我这个人有个特点,就是不喜欢虎头蛇尾,做事从来都是有始有终,就算再难的事也全力以赴,力求最好的结果,正因为如此,我把自己的意志视为主要因素,相信只要有恒心铁棒就能磨成针。不断地在学习生活中磨练自己的意志,我确实比以前坚毅了许多,但我不会松懈下来的。以上这些优点,是我今后立身处世的根本,我会继续保持,并不断以此鞭策自己奋发向上。
我个人认为自己最大的缺点就是喜欢一心两用甚至多用,又是粗心大意。急功近利,喜欢一口气学许多东西,但是贪多嚼不烂,即使最后都能学会,也已经搞得自己疲惫不堪。现在想想,这样其实真的不好,不能专心致志的去做一件事,学习一门功课,就无法深刻的理解并掌握这门知识,粗心的毛病也大多都是从一心多用这个坏习惯衍生出来的,事情做多了就无法做到细致细心。自从我发现自己有这个缺点和问题后,我常常警戒自己,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还有将来步入社会后也不能一心两用,逐渐改掉自己粗心大意的坏毛病。
云计算有着强大的数据计算和资源存储能力,自诞生以来许多研究者就致力于发挥云计算的优势使其更好地为教育服务。学习者可以搭乘云计算的便车在互联网上传送学习信息、获取和存储学习资源、共享互联网上提供的学习服务。随着网络和移动终端的普及,几乎人人都拥有一部手机,网络已覆盖我国大部分的地区,学习者只需借助移动设备接入网络就可以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这有利于突破学习时间和学习场所的限制,从而获取和共享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创建云端模式下支持微学习的个人学习环境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数字化时代个人学习环境的变革
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学习者不仅仅是学生,学习场所也不再只代表着教室,学习呈现出全民化、终身化和泛在化的趋势。数字化学习提供集娱乐与学习于一体的学习工具,学习者可以利用生活中零碎的学习时间进行微学习,构建支持微学习的个人学习环境就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基于“云计算+终端”互联网应用模式和数字化时代个人学习环境的背景,学习者易在海量的学习资源中迷失方向,寻找不到自己需要的资源,甚至不知如何有效整理学习资料。在微学习的环境下学习者缺乏整合碎片化时间的能力,不能合理利用手中的微媒体去构建一个适合自己的个人学习环境。在当下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提出云端模型模式下支持微学习的个人环境理论模型,为学习者在云端模式下开展微学习提供个性化、有意义的学习指导。
二、微学习与个人学习环境相关分析
IBM认为:“云计算是一种资源和服务共享的模式,用户不需要关注服务的基础设施,提供了一种新的服务模式”[1]。云端模式也就是“云计算+终端”的互联网应用模式。云计算是指提供数据计算和资源存储的服务模式,云终端是指能够借助互联网获取云服务的所有媒体和客户端软件。
微学习是一种以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的、利用零散的时间和随机的场所进行学习、以微小的学习资源为学习内容、以微媒体为学习工具的学习活动。
个人学习环境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者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确立个性化的学习目标,获取丰富学习资源,制定科学学习计划,构建适合自己的学习共同体,进行动态、个性化评价的学习环境。
云端模式下支持微学习的个人学习环境研究属于个人学习环境(PLE)研究的分支。构建云端模式下支持微学习的个人学习环境概念模型顺应了国外的发展趋势,属于国内个人学习环境研究的新突破口,有必要对在云端模式下构建支持微学习的个人学习环境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在信息爆炸和碎片化的时代,学习者必须学会把云计算下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微学习的特点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去构建适合自己的个人学习环境。
(二)微学习对个人学习环境的影响
基于微学习的个人学习环境、个人学习环境与学习环境之间存在着概念逻辑上的包含关系(如图1)。
微学习对个人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1)学习目标变为微学习目标:微学习者为了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可以把长期、复杂的学习目标分解为简单、近期的学习目标。
(2)学习资源变为微学习内容:微学习的学习内容不再局限于教科书上的知识,也不仅仅以文字的形式存在。一张图片、一段音频、一个视频、一次与别人的谈话内容等,这些零散的学习资源都将成为学习内容,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分类整理。
(3)学习工具变为微媒体:微学习的学习工具可以从书本拓展到手中的微媒体,微学习工具不再局限于书本和文字,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和终端设备的普及,智能手机、学习机、MP3、收音机、社会性软件都可以成为学习者进行微学习的工具。学习者可以借助这些微媒体开展微学习。
(4)学习共同体变为微共体:传统的学习共同体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指导,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助。而微学习的学习共同体可以是学生、教师、家长、朋友、QQ群、微信群和论坛等,学习者可以借助现有的终端设备和社会性软件与其进行交流和协作。
(5)学习评价变为微评价:微学习的学习评价主要是对微小的学习活动的评价,学习者可以在学习某个微小的知识点后开展学习评价,进而反思自己的学习策略,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为后续的微学习积累经验。
三、云端模式下支持微学习的PLE概念模型的构建
(一)个人学习环境设计的原则
云端模式下支持微学习的个人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可以充分发挥云端模式的优点、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构建一个云端模式下支持微学习的个人学习环境。根据对个人学习环境的分析,笔者认为构建云端模式下支持微学习的个人学习环境需要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1.心向自主化原则
奥苏贝尔指出:“单纯呈现有意义的学习材料,没有学生的积极主动,是不可能获得一个积极的学习过程”[2]。在微学习的个人学习环境中,学习环境具有高度的个性化,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进行微学习。
2.学习情境化原则
学习情境化就是为学习者创造真实的学习情境的过程[3]。微学习者要学会分类整理微学习资源,开展有意义的知识构建。微学习者可以根据真实的学习任务,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开展微学习。
3.多项交互原则
个人学习环境中的学习活动不是孤立、静止和片面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与其他学习共同体进行交流互动。学习共同体之间的交流和协作可以对比学习进度、为学习者提供指导等。
4.兴趣和动机的原则
学习者开展任何一项学习活动都需要一定的兴趣和动机,兴趣可以使其对某项活动产生兴趣,动机可以让学习者对某项活动付出具体的行动并保持持续的吸引力。学习动机可以由外部刺激产生,外在刺激也可以引发内在动机。
5.适时管理的原则
学习者需要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相应的管理,这样才能确保有意义学习的发生[4]。
(二)支持微学习的个人学习环境概念模型
在云端模式下,支持微学习的个人学习环境概念、相对应的理论支撑、构成要素和设计原则的基础上,结合云端模式的优点、微学习的特点及其对个人学习环境的影响,提出云端模式下支持微学习的个人学习环境概念模型(如图2)。
如图2所示,云端模式下支持微学习的个人学习环境的概念模型是一个多项交互的学习模型[5]。它以微学习者为中心,微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确立微学习目标、借助手中的微媒体获取微学习资源、组建微学习共同体、管理微学习活动,最后进行微评价。
(三)云端模式下开展微学习的参考学习路径
云端模式下支持微学习的个人学习环境以微学习者为中心,主要由微学习者、微学习目标、微学习工具、微学习内容、微学习共同体和微学习评价组成。微学习者可以参考如图3所示的学习流程开展云端模式下支持微学习的个人学习活动。
第一步是微学习者的自我认知不同就决定其开展微学习的策略不同,只有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特点才能为构建个性化微学习的学习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步是确立微学习目标。微学习者根据对自我的认知、对目标知识技能的分析、对现有水平与目标水平之间的差距分析确立微学习的学习目标。这里的微学习目标可以是知识、技能和情感目标[6]。
第三步是制定微学习策略。微学习者可制定微学习计划,管理微学习时间,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碎片化时间开展微学习活动。
第四步是选择微学习工具和获取微学习资源。微学习者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和策略后,便可以借助于一定的微学习工具去获取云端模式下丰富的学习资源。
第五步是与微共同体进行交流和协作。云端模式下支持微学习的学习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微共同体的交流和协作,与微共同体的交互可以起到监督学习进度、提供帮助和指导的作用。
第六步是微学习的反馈和评价。开展微学习的个人学习活动最后需要进行微学习评估,以反思自己的不足,积累学习的成功经验,为后续的微学习提供指导。
四、微学习与个人学习环境相关分析
本研究从宏观层面上提出了云端模式下开展微学习的PLE构建策略和方法,在“云计算+终端”互联网应用模式的背景下,构建了云端模式下支持微学习的个人学习环境概念模型,有利于微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目标、制定策略、获取资源、选择工具、组建共同体和进行微学习评价。微学习突破学习时间和学习场所的限制,学习者也不仅代表学生,通过充分发挥微媒体的优势,使微媒体既可以用来娱乐、通讯,也可以用来学习,大大丰富了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学习者既可以从书本上获取资源,也可以从云平台上获取。云端模式下支持微学习的个人学习环境为微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有利于学习者在数字化变革时代构建终身学习的学习环境。
摘要:在云计算技术和移动终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以“云计算+云终端”的新型互联网模式为个人学习环境提供了崭新的设计理念。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利用碎块时间来进行微学习已经成为现代人提升自我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本文在分析云端模式下微学习对个人学习环境的影响后,构建了一个云端模式下支持微学习的个人学习环境理论模型。在PLE构建过程中主要阐述了学习者如何在云端模式的背景下开展微学习,为学习者进行微学习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促进微学习者的个人发展。
关键词:个人学习环境,微学习,云端模式,PLE构建,个人学习环境的理论框架
参考文献
[1]张健.元计算概念和影响力解析[J].电信技术,2009,(01):15-18.
[2]陈丽娟.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条件的实现[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05):17-18.
[3]张坤,张家年,徐影等.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模式的初建[J].远程教育杂志,2012,(01):96-98.
[4]苏刊宁.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04):76-78.
[5]赵金龙.基于Chrome开放平台的个人学习环境构建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4,(03):91-95.
[关键词] 课程; 个人学习环境; 构建;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近年,Web2.0技术因其读写并存的表达方式和个性化的传播方式而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其“开放性、去中心化、个性化、社会性”的特征,颠覆了以往的教学观与学习观,为信息时代的教与学革新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引发人们对满足教学需要的新型学习环境的探索。在这一背景下,个人学习环境(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简称PLE)应运而生。本文立足于高校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需求,开展基于课程学习的个人学习环境研究,以期深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
一、个人学习环境(PLE)与高校课程学习
(一)PLE的内涵
PLE研究萌芽于芬兰的赫尔辛基(Helsinki)媒体实验室学习环境研究小组提出的“未来学习环境”模型[1](Future Learning Environment,简称FLE)。目前存在着关于PLE概念的多种不同界定。从构成要素的视角,道尼斯(S.Downes)把“个人学习环境看成是一个由人、服务和资源组成的分布式环境,其使用核心是工具”。[2]从功能作用的角度,卢本斯基(R.Lubensky)认为,“个人学习环境是一种数字化工具集合(Facility),它能帮助个体不断获取、整合并形成个性化的学习经验”。[3]还有一些学者将个人学习环境看成是一种系统平台,如哈姆伦(M.Harmelen)认为“个人学习环境是一种能帮助学习者个体控制和管理自己学习的系统”。[4]
本文认为个人学习环境是利用数字化工具促进人与知识不断交互的分布式环境,它能帮助学习者个体不断获取、整合并形成个性化的新知识。其中的交互主要是指人与人、人与工具、人与知识之间的各种互动关系。学习者可以根据学习需求对个人学习环境进行自主控制,从而通过订阅、交流、共享等来实现知识的管理与创造。只有不断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为其提供更舒适、个性化的学习机会,才能促进学生知识的进一步获得,使其发展形成具有自我个性的知识,真正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PLE的作用
综观PLE的内涵,我们发现其有着以下三方面的作用:
1. 为学习者实现知识管理
PLE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工具,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学习者通过检索工具(如百度、Google)、订阅工具(如抓虾)、收藏夹工具(如Del.icio.us)、交流工具(如博客、论坛)等实现课程知识的获取与整理、存储更新、交流分享以及应用创新,从而实现对其高效灵活的管理。
2. 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服务
PLE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Learner-Centric),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针对自己课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利用PLE搜集和分析学习信息,与他人进行学习交流,从而解决问题。同时总结反思个人的学习经验,展示个人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与成果等,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
3. 为学习者提供开放性空间
邦克(C.J.Bonk)认为“这个世纪是学习的世纪,无论我们身处何处,网络为我们每个人都提供了学习的机会”。[5]PLE不仅为学习者提供了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学习空间,还提供了一个与其他学习者互相联系交流的途径,使得不同背景的学习者可以跨越时空的界限聚集在一起分享交流,从而获得不同角色者对知识的理解,让学习变得更加开放。
(三)高校课程学习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的极度丰富加快了高校课程改革的步伐,同时也对大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在高校课程的学习中还存在以下问题有待解决:
1. 知识碎片化,不易梳理
高校课程中涉及的知识繁琐,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较多,面对这些知识碎片,学生不能很好地进行梳理和整合,迫切需要为学生创设更高效的环境,为其知识管理提供可能。
2. 学习缺乏个性化
高校课程教学中任课教师一般默认每个学习者的需求是相同的,没有考虑到学生自身的特点,不能使学生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获得应有的知识。PLE以满足学习者个体的不同需求为出发点,使学习者能够为自己的学习习惯制定相应的计划,开展个性化学习。
3. 学生专业能力有待增强
在高校课程学习中,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获得的专业能力仍有待提升。而PLE为学生提供了开放的空间和多重交流渠道,学生可以通过更广阔的空间来获得对不同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增强其综合专业能力。
二、基于课程学习的PLE要素分析与构建
(一)基于课程学习的PLE构成要素分析
Stephen Downes认为 PLE的构成要素包含了人、工具、服务和资源。波士顿大学在“Reference PLE”参考模型[6]中注意到了关联的重要性,认为其主要包括服务、个人学习工具包(PLT)和关联三部分。李卢一指出,网络学习涉及三个构成要素,即人、知识和技术,他以社会文化理论、知识创造理论、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将网络学习的境脉界定为网络学习的社会技术环境,包括社会境脉、技术境脉、知识境脉,并据此总结出了具体网络学习境脉模型。[7]钟启泉则认为学校课程的最基本元素是一定的知识和技能,[8]课程教学的基本课题就是让学生“习得知识”。[9]因此,知识的获得与创造是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的最终目的。本文认为PLE的构成要素为学习者、学习工具、学习伙伴、知识,其关系如图1所示。
1. 学习者
【大学个人学习总结】推荐阅读:
大学生学期的个人学习总结07-26
大学生党校学习个人总结800字06-08
大学生村官个人工作学习思想总结07-13
大学生学习小组组长个人总结范文09-10
大学生学期个人总结--思想政治学习方面09-07
大学个人的学习计划06-23
两学一做个人学习计划大学生10-04
大学生学习委员个人工作述职报告10-21
大学一年生活个人总结-个人总结07-24
个人总结 - 重庆工商大学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