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北戴河教案(通用3篇)
2过程与方法:自主朗读、合作交流、教师指导。
3情感价值观: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品读词,体会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
预习展示目标 1积累生字词,理解写作背景,整体把握词的内容。
2展示重点难点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导学提纲 导学提纲内容 教法学法
1作者及背景。
2积累生字词,朗读背诵。
3理解词意。
4整体感知:
词的上下阕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问题探究:
(1)体会词中“落”“白”的妙处?
(2)读下阕你会联想的曹操的哪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3)赏析文章写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6拓展:比较两首词的异同
预习
反馈 碣石 萧瑟 幽燕
展示内容 见预习提纲
第一展示任务:
1、2第二展示任务:
3第三展示任务:
5第四展示任务:
4、6
展示总结 展示中学生善于思考,敢于向文章的难点进行挑战。
反馈检测 背诵课文。
1,认识1个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3,能借助注释,结合图画,展开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黄河磅礴的气势和作者丰富的想象,体会其表达的思想感情.4,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意思,想象诗中意境,感受黄河气势磅礴,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有感情地诵读.【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丰富奇特的想象和用词的生动传神.【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一首古诗——《浪淘沙》,作者唐代诗人刘禹锡.他创作的《浪淘沙》共九首.今天我们学习其中的一首.二,读通读顺.请大家看着书,自由地朗读古诗,注意把字音读准.多练读几遍,还可以同位互读.(板书:簸bǒ)谁来读 请你读!其他同学注意听,他是否把字音读准了.预设:
师:同学们,他把字音读准了吗
评:你第一个站起来朗读,就能把生字和多音字的字音都读正确,真了不起!不过,我想问一下,曲是多音字还读qǔ你为什么读qū
师:对,你真会学习,根据字义来选择字音.谁还想读
师:同学们,他把字音读准了吗 哪个字音不正确
师:你想再读读吗
评:这一遍,进步真大,把字音都读准了,请坐!谁还想读
评:你把平翘舌“直上”和鼻音“牛女”都读得正确.评:你读得很认真.字正腔圆,真好!还有谁想读 来,我们一起读.三,读懂诗意.1,同学们把字音都读准了,古诗的意思能读懂吗
行,那就借助注释和插图试着自己说说诗意.有不懂的字词,可以和同位交流.2,同学们,有哪些字词还不懂吗
预设一:万里沙
为什么理解沙多 你想想“万里”还形容什么 对,“万里沙”不仅告诉我们水里夹带着大量泥沙,其实还告诉我们黄河河流漫长.预设二:浪淘风簸
谁知道 形容浪怎样 为什么浪大 风大掀起巨浪,浪头很高,波涛汹涌.预设三:自天涯
“自”什么意思,谁知道 “自”字典里有许多意思,其中有“自己” 也有“ 来自”.你选择哪一个 “自天涯”的意思呢 好像来自遥远的天边.3,这些字义理解了,谁能说出诗意呢 可以说一句也可以说整首诗.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好像来自天涯.我想沿着黄河巨浪,直上银河寻访牛郎织女的家.四,品读想象.(过渡)诗人站在黄河边,望着滚滚的波涛,他浮想联翩写下这千古佳作.(课件师范读)听了老师的朗读,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别急同学们,自己再细细地读诗,想想你眼前会浮现哪些画面 你是从哪些字词中想象到的 在这些字词下做上记号,等会儿和周围同学交流一下.同学们,诗人用短短四行描绘出生动的画面,你最欣赏其中哪一行诗所描绘的画面呢 你想象到什么 你是从哪些字词中想象到的预设:
九曲黄河万里沙
九曲 弯—— 蜿蜒曲折 弯曲悠长 像巨龙盘旋
万里沙沙多 长 ——河流漫长 自西向东绵延万里 黄河入海流
师:你想象得真丰富呀!我们似乎身临其境了.我们仿佛来到了黄河边了!
师:再读读这一行,你还想象到什么 这个画面,有谁想补充吗
九曲
师:想读得更好吗 想象一下,“九曲”黄河蜿蜒曲折,怎么读
评:好一个“九曲”读出了黄河曲折悠长的画面.万里沙
师:想象一下,你站在黄河边,向西望得到头吗 向东呢 再远一点呢 是呀,自西向东绵延万里,怎么读
评:真好一个“万里”你读出了黄河蜿蜒漫长的画面了
九曲 万里沙
师:你想象得真好,把这种想象读进去,读到词的字里行间去.评:真好!你读出了黄河曲折悠长的画面了 还有谁想读
评:你想象一下,黄河入海流,一眼望不到头,带着这种感觉再读.师:来,我们一起读,读出你自己的想象.师:想看一看黄河远景吗(课件)解说 这就是九曲黄河,从高空俯瞰,如巨龙蜿蜒盘旋.它是中国第二长河,是世界第五大河流,流经九个省和自治区.黄河多么源远流长啊!(范读)九曲黄河万里沙,来,齐读.过渡:同学们,欣赏了黄河的远景图,你还欣赏黄河的哪一幅画面
浪淘风簸自天涯
要求:簸浪大浪高——波涛汹涌 惊涛骇浪 巨浪滔天 一泻千里
(听)奔腾咆哮 震耳欲聋 排山倒海(感受)气势磅礴,气吞山河
自天涯长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预设 想象简单
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浪大.师:能读出这种画面吗
师:你能把浪读得再大一点吗
评:这一次,你读出了黄河的波涛汹涌.师:有谁对这个画面还有补充
再读读“浪淘风簸”你仿佛还听到了什么
师:你想象得很生动很形象,能把想象的画面(情景)读出来吗
预设一
评:你的朗读把巨浪滔天的画面展现出来了,真棒!
师:谁再来读一读,让我们感到黄河的涛声震耳欲聋.预设二
师:你能把浪读得再大一点吗
评:这一遍老师从你读的“浪淘风簸”中似乎看到黄河一浪高过一浪.师:想象大风掀起万丈巨浪,如万马齐奔浩浩荡荡.谁能把这种气势读出来
师:好,读出了巨浪排山倒海的气势 还有谁能读出黄河奔腾咆哮的气势
师:再读读这一行“浪淘风簸自天涯”你还想象到什么
师:就像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天上来又流向天际.预设一
评:你读出了黄河巨浪一泻千里 气吞山河的雄伟气魄.预设二
师:你“浪淘风簸”一词读出了黄河波涛汹涌的画面,你再想象巨浪滚滚一泻千里好像来自遥远的天边,你再读
师:读得真不错!让我们感到黄河的磅礴气势.请女生读男生读全班齐读.同学们,让我们随着诗人的脚步一同到黄河边去亲临其境吧!(课件)解说:这是黄河源头,发源于青藏高原,经过一段平缓的河流,穿越峡谷 劈开万刃山 波涛滚滚向东流 惊涛骇浪巨浪滔天如千万匹骏马奔腾 多么惊心动魄的气势!多么雄伟壮丽的奇观!来,我们一起读,九曲——(过渡):我们欣赏了黄河远景和咆哮图,你再读读三四行诗句,你还想象到什么画面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要求:直上——浪大,浪高 牵牛织女家——静谧美好
师:想象得真丰富,如同黄河远上白云间jiàn的感觉.能读出来吗
评:朗读得真有感情.你读出了黄河直上云霄的非凡气魄.师:想象一下巨浪滚滚直上银河,能读出这种气势吗
评:你读出了黄河直上云霄的非凡气魄.师:诗人想乘着巨浪扶摇直上去寻访牵牛织女家,谁知道牛郎织女的故事
请你简单地讲述一下(生述)
师:谢谢你为我们讲述.同学们,我们不妨也随诗人的脚步到牵牛织女家去,想象一下你会看到怎样的画面(生述)
师:男耕女织,互敬互爱多么温馨甜蜜呀!轻声地读,别让我们打扰他们,谁想读
师:刚才我们想象到牛郎织女的家是那么宁静温馨,想想怎么读 谁来试试 你能像她这样读吗 评:你柔柔的声音把我们带进牛郎织女温馨甜蜜的家.还有谁想读
评:“同到牵牛织女家”读得好,你为什么读得这么轻柔
评:你的朗读让我们仿佛看到牛郎织女美满幸福的生活画面!
师:听你读“牵牛织女家” 读得很温和,很轻柔,我好像也感觉到牵牛织女家是那么安宁美好!师:来,我们一起读.五,赏读背诵
(过渡)师:诗人刘禹锡用精练的语言,将现实中汹涌的黄河与想象中静谧的银河相融,这是多么奇伟的想象.师:还想读吗 请同学们自由练习吟诵全诗,体会古诗的韵味.(练读)
师:同学们,谁想吟诵(指名读)
师:好,试着像古人那样吟诵古诗,老师给你配上音乐.评:同学们,他吟诵得怎样
预设
师:谁能评一评 你觉得哪里可以读得更好呢
师:说得好.谁还想评或者有好的建议
师:你评得很好,你能给他不足的地方做个示范吗
评:你读得抑扬顿挫,颇有古人吟诗的风范,还有谁想读
评:你读得荡气回肠,令人回味.师:谁来像古人那样吟诵古诗,还可以加上动作.师:古人云:好诗不厌百回读.谁还想吟诵
师:我们男女生合作读怎样 请男生读一二行,女生读三四行.师:我们一起来读.六,课外拓展
黄河——伟大的母亲河,民族的摇篮,灿烂文化的发源地,古往今来多少诗人为它吟诵.同学们,用刚才的感觉自己试着读一读这些描写黄河的诗句.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2,黄河远上白云间jiàn,一片孤城万仞rèn山.(唐)王之涣《凉州词》
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留到海不复回.(唐)李白《 将进酒》
谁来为大家朗读 我们一起来读.七 总结全课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浪淘沙》.古人用他们的双脚踏遍了祖国山川河流,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写下无数千古不朽的名篇.课余请大家收集有关的古诗读一读,去领略中华民族特有的古诗古韵!
板书设计:
浪 淘 沙
qū(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bǒ
1、认识 1 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 能借助注释,结合图画、展开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黄河磅礴的气势和丰富的想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在多形式的诵读中,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挖掘积累:小朋友们谁会背诵古诗?由朗朗背书声,营造学诗氛围,自然过渡,板书课题。
2、观察描绘:出示放大的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图中都画了些什么?你能把观察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在此基础上引入学诗。看看古代诗人是如何描绘的?
二、初读
(借助拼音,自读诗句,达到正确流利,培养识读能力。)
1、出示诗句,让会读 的学生领读,教师相机指导。
2、抓住生字和难点音,强调读准。
3、自由练读, 把句子读通,读熟。
三、细读
1、引导学生自读质疑,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没读懂?
2、根据学生的质疑师生互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
【浪淘沙北戴河教案】推荐阅读:
浪淘沙令教案10-24
《浪淘沙》优秀教案11-05
北戴河优秀游记作文07-21
北戴河之旅作文750字03-18
北戴河旅游作文500字游记10-04
北戴河之旅初中优秀作文12-30
最吸引我的北戴河风光作文600字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