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点亮盏盏心灯(推荐10篇)
——“学生在我心师德在我行”演讲稿
庆化子校李会铃
每天早晨,当我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走向校园的时候,我知道,我开始了一天普通的工作;每天傍晚,当我带着学生踩着落日的余辉走在归途的时候,我知道,我脸上的皱纹正在日益显现。教育工作是普通的,教师的职业是平凡的。但是面对无数求知的面孔和可爱的笑脸,面对自己精心教育的学生日益茁壮成长,我便体会到了教师职业的崇高,体会到了三尺讲台的宽广。
转瞬间,二十多年过去了。在二十多年前,我怀着一个洁白如斯的梦想,从一个踌躇满志又懵懂未开的学生一下子跨入了家乡的三尺讲台。简陋的教室、繁重的教学甚至调皮的学生都把我初为人师的兴奋冲荡得渺无踪迹。如今已成为教师的我,对教师的含义也有更深刻地认识。不错,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每次站在讲台上,面对几十双渴求知识,纯洁的眼睛,我就会感到“老师”这两个字的份量。在这由知识、情感、理想、信念汇成的三尺讲台,是多么神圣。教师的一举一动将会影响这些纯洁孩子的一生。因此,我深深懂得,什么是为人师表,在教学工作中如何努力进取,不断学习,不断地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让自身的知识与时俱进,不断地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正如一位名人说:“教学对教师本人来说,也是一种最高意义的自我教育。三尺讲台使教师照亮了别人,也升华人自己。”甘愿吃苦,乐于奉献。便就形成了教师的精神,教师的职业无尚荣光!我没有理由不骄傲!环顾人类历史的广袤原野,我更是无比的自豪
在我记忆中,有这样一句话:“生命中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和命运抗衡,这力量就是——爱。”
爱是千里冰川上的一团火种,爱是茫茫暗夜里指航的灯塔,爱是历练风雨亘古不变的话题,爱是冥冥中心灵殷殷的守望……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在生活中,多为学生寻找优点,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让我们把学生当朋友,教学中始终让学生感到没有高低之分,没有聪明愚蠢之别,在老师的眼中,每个学生都是一颗会发光的金子。在学习上让他们有自信心、有成就感。
不知各位同仁是否有同感,关于我们在教学中遇到一些有问题的学生,我们常常有一些想说爱你却不容易的感觉。其实那些学生是本艺术真经——历练我们爱的功力。
他们常常叫我们头痛、忧虑、愤怒、大发雷霆,甚至是魂牵梦绕……这顽石、这堡垒,搅得我们日日不得安宁,时时都提心吊胆;我们曾发狠过,发恨过,任其自然吧……然而,一旦发现问题,你就忍不住去管去问,因为他们已走进你的心里,爱和责任会让你责无旁贷,你不会轻言放弃。的确,爱一个好学生容易,那爱一个有问题的学生是不是真的好难?而我却要说:不。因为一位合格的教师,就是一盏灯,他的光不一定耀眼,但是一定能够长久地照耀着人生的道路。“捧着一颗心来,不拿半根草去。”教师们常常宽容的纠正学生的错误,却不肯原谅自己的过失。教师们能以满腔的热情去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却永远年轻。因为教师们以高尚的人格熏陶学生,塑造青少年美好的心灵,立志把学生培养成“大写的人”。从教师的身上,学生不仅学到了渊博的学识,更获得了终身受益的做人道理,熔铸了道德的丰碑。他无欲而刚,不怒而威,举止有道。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道。
课堂上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常说要“还给学生时间权”, 但我发现, 很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 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40分钟的课堂对他们而言似乎太短, 真是这样吗?他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仔细分析就会发现, 成串的问答, 大量的讲解, 充斥着课堂。一些看似符合了“以生为本”理念的教学设计背后, 实际上仍无法摒弃教师本位。课堂上, 无效工作做得太多, 但老师和学生似乎已经习以为常。
最近听了一节五年级的课, 上的是《再见了, 亲人》。开课伊始, 教师提出:“课文中都写了谁?”
甲生说:“课文写了大娘。”老师面露嘉许, 学生安然落座。老师环顾全体, 再问:“还写了谁?”
乙生被叫起, 回答:“小金花。”老师耐心引导说:“我们说答案的时候注意要说完整句。”乙生马上反应过来, 说:“课文还写了小金花。”
“很好!”老师欣喜于学生的“进步”。“还有吗?”最后, 丙生被叫起说了“大嫂”。到此, 三位同学“前赴后继”终于完成了老师“千呼万唤”的完整答案。
面对如此情景, 我心里很不平静。一个连二年级学生都可以一次性圈画出来, 用一个完整句回答的问题, 竟然耗时将近六七分钟, 是老师预设的“民主”, 还是学生在互相“谦让”, 为的是给同伴留白?让人不解的是, 在这篇文章中, 老是想要让学生说出的这三位主人公分明是在同一段中出现的, 要同时说出三个人并不难!执着地纠结于这样一个简单的事情, 教师意图何在?看到学生们循规蹈矩地站起坐下, 教师满面春风地盲目认同, 我有一种“出离的愤怒”。
在这样的课堂上, 时间在流逝, 生命被浪费, 教师却全然不知。究其原因, 教师对于学情的不关注, 对于问题深度把握的欠缺及教学意图的不明晰, 使得我们自己常常不知道“时间去哪儿了”?
所以, 要真正把时间还给学生, 我们呼唤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但更要追求在有效问题引导下的智慧碰撞和思想生成。
敢于与“错误”美丽相遇
那么, 一堂语文课中, 到底什么样的问题才算是有效问题呢?通过调研, 我发现很多老师在提问都缺乏目的性, 有的是毫无意义的“半句话式”的提问, 比如, 教师问, “你们看, 这就是事情的……” (学生齐声回答“起因”) ;还有的提问, 教师的意图十分明显, 比如“你们喜欢吗?”诸如此类的无效问题太多。
有些课堂上, 老师可能不停地在追问, 看似环环相扣, 非常紧凑, 实则很难和学生在思维上碰撞出火花, 根本不是在交流。比如, 在讲《大自然的启示》一课时, 教师一上来就发问:“大自然的启示是什么?”一个接一个地让学生回答。因为没有引导学生阅读文本, 学生有点茫然无措, 老师在费力地“挤牙膏”, 学生则在努力地猜测老师到底要什么!时间过去了大半, 学生说出的“启示”还是与教参有所出入, 教师只得无奈地给出了“正确答案”, 让学生抄在了笔记本上。这样的提问虽然有明确的意图, 但似乎只是关注所谓正确答案, 而忽视了质疑的初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说到底, 我们不是为了提问而提问, 也不是为了得到标准答案而提问。提问中要不怕学生出错, 也要善于利用学生的“错误”, 把它变成教育资源。
记得前不久做职评评委, 其中有一道案例题, 要求对《小猫种鱼》教学片段进行分析:
《小猫种鱼》的公开课已接近尾声, 教师让学生用“种”扩词, 并练习说一句话。学生说了很多句子:“农民伯伯在田野里种花生。”“妈妈在山坡上种玉米。”“我和姐姐在花园里种花。”……
这时, 一个学生说:“老师, 可不可以说种太阳?”其他学生哄堂大笑。
老师却耐心地询问:“你为什么这样问呢?”
这名学生认真地说:“不是有一首歌就叫《种太阳》吗?”
“好孩子, 你说得一点儿没错。”老师带头为这个学生鼓掌, 鼓励道:“你能把这首歌唱给大家听吗?”
这名学生边唱边跳, 快乐不言而喻, 课堂气氛被带动起来。
歌舞结束后, 一个小女孩神气十足地站起来说:“孙中山种了中华民国。”课堂上立刻沸腾起来, 有了前面的认识, 课堂上没有了嘲笑声, 却出现了一道道探求的目光。老师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 把这个一鸣惊人的句子写在了黑板上, 然后介绍了孙中山的事迹。小女孩激动不已, 两腮绯红。孩子们似懂非懂, 但在老师激昂情绪的感染下, 都陶醉地笑了。那笑容, 犹如一朵朵灿烂的鲜花, 开在每个人的脸上, 开在每个人的心里。
面对这个案例, 很多参评教师竟然否定了“种太阳”和“种中华民国”的说法, 理由是:语法要规范, 不能这样遣词造句, 老师也不能一味地表扬, 应该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
我觉得很遗憾, 忍不住对参评老师的说法提出了质疑:“语文课堂除了要体现工具性, 你认为还承载着怎样的责任?”
因为在我看来, 这个案例最能体现我们一直强调的, 要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话语权、学习权、探究权和发展权, 我也由衷地为老师的做法而赞叹!本来平淡的课堂, 因为学生一个看似错误的答案而打破, 面对“错误”, 教师没有听而不闻, 也没有拘泥于所谓的语法而妄加否定, 而是给学生表达自我的机会。尊重学生的思维创新是教育的底线。只有能够引发学生思考, 鼓励学生表达, 让学生知其然, 还要知其所以然的课堂, 才是我们需要的课堂。当老师善于与错误美丽相遇, 课堂精彩了, 学生的思维活跃了, 语言的表达也会更加丰富。
从上面的案例也反映出, 面对课堂上突如其来的问题, 教师要沉着冷静, 要有独立的判断, 还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有价值的问题, 适时点拨引导, 提升教学价值, 而不是一味肯定或简单否定, 也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真正成为一位“人师”。
课堂教学是一门“功夫在诗外”的艺术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历史教师上了一节精彩的观摩课, 旁人问:“您用多长时间准备这节课?”历史教师郑重地说:“这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 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
历史教师的话, 值得每一位做教师的认真品味。他启示我们, 要上好一节课, 需要我们投入全部的知识素养。而知识素养的获取与提高, 需要我们不断地读书学习, 充实自己。
可我发现, 现在很多语文教师都没时间阅读, 他们每天被繁重的工作和庞杂的生活琐事羁绊着, 身心始终无法在“书香”中得到滋养。一名不再阅读的语文教师是可怕的, 他传递给学生的只能是在自己干涸的容器中抽离出来的“尘垢”。因为缺少了文学素养, 语文教师也就缺少了应有的活力。
曾经听过一节有关“古琴”的校本课程, 年轻的音乐教师博古通今, 将大量的音乐、文学、影视艺术融为了一体, 我感慨于这样的魅力课堂。课下交流时, 小老师不好意思地说:“为了这节课, 我假期特意读了《三国演义》和《红楼梦》, 要不然真怕给学生讲歪了。”这最简单的话语, 却让我很感动。这样的课外功夫, 如今有多少老师会“特意”为之呢?
这让我不禁想起听过的另一节课, 讲的是节选自《儒林外史》的一篇课文《临死前的严监生》。课堂上, 有学生将主人公的“吝啬”说成是“俭朴”。老师只是简单地纠正了学生的答案, 一带而过。课后, 当被问及:为什么不能用“俭朴”时?教师支支吾吾, 说不出所以然。显然, 不了解原著的内容及相关背景, 又缺乏对社会生活精神文化应有的价值判断, 教师就无法对人物的行为进行正确的考量。其实, 抓住学生的这一回答, 从两个词语含义的辨析中, 恰恰可以领会人物形象的特点, 进而援径探幽, 领会作者写作的精髓。
孔子云:“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教育的成功就在于把握住“愤”“悱”的时机。但因为缺少知识积淀, 课前没有做足功课, 教师丢失了一个有力的“补白”机会, 也是去了一次有价值的教育契机。
所以, 教师必须首先成为学习者, 从书本中学习, 从社会生活中学习, 善于将教学与学习相联系, 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做到游刃有余, 将各种课外资源或即时生成的资源信手拈来, 拓宽课堂的深度与宽度, 让课堂教学充满创新的活力。
比如, 最近一段时间, 马航MH370失联事件牵动着世人的心, 也因此使大家对于航空知识、军事知识, 特别是雷达问题有了关注的兴趣。一位语文教师在讲授四年级《蝙蝠与雷达》一课时, 就巧妙地引入了这一信息, 将教学内容延伸到了课外, 既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的好奇, 丰富了他们的知识, 又使一篇客观平实的说明文多了一些人文性, 提升了课堂教学的价值。
应该说, 这位教师的设计值得肯定, 反映出的是一种关注时事、善于捕捉并运用信息的专业品质。但我认为这位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仍落窠臼。要知道, 生活在当今网络时代的十几岁的城市孩子, 对于电子雷达、超声波的了解未必比对蝙蝠的生物现象了解的少 (据我了解, 从小生活在北京的孩子几乎都没有见到过除标本以外的蝙蝠) 。因此, 我们在设计教学时, 能否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出发, 先围绕马航MH370失联事件引发的各路传闻, 引出雷达的话题, 然后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 开展一次有关雷达的学习活动?从了解雷达开始, 进而追溯人类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是怎样从自然界现象和生物学原理中获得启示的。这样的教学设计, 是否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也更符合当前生本教学的理念,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呢?
有人说, 教学是一门永远存在缺憾的艺术, 随着阅历和认识深度的增加, 教师会不断有新的发现, 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这也就是苏霍姆林斯基笔下的历史教师为什么用一生备一节课的原因。
也因此, 身为教师, 不可不读书学习, 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一种习惯。
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
我发现, 在一些语文课堂里, 教师只是在教“书本”, 学生被当成了知识的容器。教学的过程就是为了告诉学生一个不变的标准答案。
《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文章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 向孩子们讲述了一只青蛙眼界窄小、目光短浅的故事。在职评答辩时, 我们提供了这个案例。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同学们, 小青蛙听说井外的世界很精彩, 它真想跳出井口来看一看。你们说说青蛙跳出井口后, 将会看到怎样的景色呢?”
学生依次回答:“它看到绿绿的小草, 还有五颜六色的花儿。”“它看到校园里开满了桂花, 闻到了阵阵花香。”……
在美妙的畅想中, 突然有一个学生说:“老师, 我觉得青蛙也可能看不到这么美的景色。”
教师先是一愣, 然后充满疑惑地问:“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它看到路边垃圾成堆, 蝇蚊成群, 闻到一阵阵很刺鼻的臭味。”
是的, 学生说出了一个现实, 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已经危及自然界。其他同学受到启发, 也纷纷说:“它看到人们往小河里倒垃圾, 河面上还漂浮着鱼的尸体, 心里很害怕。”“它看到到处灰蒙蒙的, 到处弥散着呛鼻的味道。”“它感觉外面的世界并不像我们说得那么美, 它想回到安全的井中去。”
……
面对孩子们五花八门的答案, 如果你是这位教师, 会怎样做呢?是循循善诱, 是置之不理, 还是一概否定?
一些教师认为, 教学应该尊重文本, 学生的回答有点离题万里, 于是赶紧刹住车, 引导学生回到文本的寓意中来。
也有一些教师觉得学生的回答与正确答案不符, 这里明明是要畅想外面的世界辽阔而美好的, 学生却说了一堆负面的东西, 背离了德育渗透的初衷, 于是否定了学生的说法。
再看看课例中的教师是怎么做的呢?他没有急于否定学生, 而是引导他们:“那么, 我们有什么好办法来挽留小青蛙, 让它安心快乐地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呢?”
教室顿时安静下来, 学生们思考片刻, 都有了答案。他们都积极发言, 有的说:“我们做个广告牌, 上面写上‘保护动物, 人人有责’, 告诉人们应该与动物成为好朋友。”有的说:“我们到街上去清扫垃圾。”有的说:“我们让爸爸妈妈少开车, 减少污染。”……
听了同学们的发言, 这位教师笑道:“同学们说得棒极了!只要大家共同来保护环境, 爱护家园, 小青蛙就会留下来, 动物们才会快快乐乐地生活在我们身边!”
请静心反思一下, 课堂上自己是哪一种老师?不管你是谁, 都请思考: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再深入些, 对学情再了解多一些, 对课堂预设再充分一些, 机械、教条的内容是否会有所改变?我们的课堂是否就会多一些灵动?多一些精彩?当我们的课堂出现“意外”的情形时, 我们是像鸵鸟一样只是“埋头”于书本?还是用标准答案框住学生的思维?还是像课例中的教师那样, 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判断、学会改变?
当然, 那些持怀疑和否定意见的教师也许会有他们的理由, 教学如果偏离了教材, 教学任务完不成怎么办?如果不遵照教科书中上的标准答案, 学生考试会吃亏的。
可是, 究竟是教材重要, 还是学生的发展重要呢?是要死记硬背一个标准答案, 还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表达的能力呢?
很多教师可能真的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在这次的职评答辩中, 有一个《狐假虎威》教学片段的案例分析:
师:故事读完了, 你想对老虎说些什么?
生:虎大王, 狐狸是借了你的威风才吓跑百兽的。
生:你上当了, 百兽怕的是你。
生:我想对狐狸说一句话。
师:哦, 想说什么?
生:狐狸, 还是你了不起, 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强大的老虎!
(其他学生对此说法颇感新奇)
师: (一愣, 片刻后露出笑容) 真会动脑筋, 认识与众不同!
生: (马上举手) 狐狸真聪明, 会随机应变。
生:以后我们遇到紧急情况, 也应该像狐狸那样机智、勇敢。
看了这个片段, 很多参评教师否定了第三个学生的说法, 提出狐狸怎么能说是聪明呢, 聪明是褒义词, 这里应该说狡猾。问他们为什么这样认为, 教师们大多都回答说, 教参上的答案是“狡猾”。
这些教师对教参、对专家的话记得很清楚, 也深信不疑, 所缺的是自己的独立的思想。于是, 课堂教学中, 教师缺少自我判断, 唯书、唯上的现象也就屡见不鲜, 学生的思维被禁锢, 学习的兴趣被扼杀, 思辨的火花在一次次的被否定中熄灭。
为什么不能夸狐狸聪明呢?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 同样的文本,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如果从人本的角度看文本, 老虎恃强凌弱, 欲吃掉狐狸。狐狸为了求得生存, 而利用了老虎的愚蠢, 并巧妙地借助老虎的威势为自己赢得了更大的生存空间。对于狐狸这种不畏强权, 与强敌斗智斗勇以维护自己的生存权利的正当行为, 我们有什么理由要一味的予以贬斥和挞伐呢?
其实这个案例中的教师, 恰恰很善于引导, 体现出民主、人文性的教育情怀, 从而拓展了教学的空间与价值。
上次做高职评委时, 还有一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有这样一道题:
请认真读一读一位特级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的读写训练环节, 谈谈从中获得了哪些借鉴。
教学内容: 《新型玻璃》
师: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都弄明白了吗?
生:都明白了。
师:不过, 我不打算让你们说, 我想让你们写。写什么呢?
师板书“自述”两字。
师:“自述”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自己介绍自己。现在我把全班分为五组, 第一组写“夹丝网防盗玻璃自述”, 第二组写“夹丝网玻璃自述”, 第三组……请把你们各自的特点、作用写出来, 为自己做个广告。看谁会夸自己。
……
师:谁来读读自己写的?
生:我叫吃音玻璃, 我虽不像“夹丝网防盗玻璃”那样防盗, 不像“夹丝玻璃”那样坚强, 不像……
师:“坚强”可以改为“坚硬”。
参评的教师们积极思考, 无一例外, 找到的都是可借鉴的优点, 但我却不以为然, 每次教师回答后都会补问一个问题:你怎么看老师让学生把“坚强”换成“坚硬”?老师们说:“这位教师注意学生的用词, 并及时给予纠正。”
有个别教师则从我的问话中“发现”端倪: “我觉得不应该直接告诉学生答案, 我会先组织同学讨论……”是从教学方法的角度查找不足。
可我不知道, 这位老师所说的答案究竟是什么?组织学生要讨论什么呢?以其昏昏, 又何能使人昭昭?
正如参评的教师分析的那样, 这位特级教师能够选择“自述”的方式让学生将学语言的过程转化为用语言, 很好地反馈出了学生学习内化的效果, 其设计值得肯定。但是在“坚强”与“坚硬”的问题上, 这位特级教师只关注了语言的“规范”, 而忽视了学生主体的创造。既然是玻璃“自述”, 即可理解为将玻璃拟人化, 那“坚强”一词的运用显然比“坚硬”生动贴切得多。而遗憾的是, 老师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而更为遗憾的是, 老师也没有去关注了解一下那位“学习主体”的意见, 只用一个瞬间就武断地“秒杀”了这位学生从学文本到创造性地用文本的思维火花。
说到底, 教师眼里必须要有学生, 不能只盯教材、教参、标准答案、考试、分数, 要知道, 我们所做的一切, 所采用的一切方法和手段, 都是为学生的成长服务的, 都是为了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热爱, 让他们敢于创新、大胆思考, 在掌握已知的基础上去积极的探索未知。
关键词: 爱 心灵教育 职业学校
一天当《第56号教室的奇迹》走进教师的视野时,数千万的教师被这个朴实的故事深深感动。一位普通的教师在洛杉矶市中心一间会漏水的小教室里,创造出了一间充满奇迹的第56号教室,感动了学生,感动了美国,更感动了整个世界。这位心灵导师,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道德、信念,把贫民窟的教室变成快乐学习的天堂。“教师爱学生,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相信每个孩子”。雷夫相信每个孩子天生都具有巨大的潜能,只有做好“伯乐”,才能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潜力,而这点点滴滴都建立在爱和信任的基础上。
陆永康——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羊福小学的一名残疾教师,用他的生命谱写了人生的华章。作家管桦说:“只跪大地,只跪母亲。”因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残疾的陆永康跪的是讲台,跪的是他热爱的教育事业。自20岁那年成为小学民办教师以来,36年慢慢教育路,陆永康日复一日地跪在讲台上传道授业;年复一年跪着前行在山间道上。是什么让他以惊人的毅力“跪行”、“跪教”,而且一跪就是36年?
有这样一位职业学校的寄宿学生,该生行为习惯随意,迟到、旷课是家常便饭,抽烟、喝酒也习以为常,班主任几乎每天都会因为他接到来自学校各方的“通知”。两年的时间里,班主任始终坚持“用心教育,用爱感染”。起初的一次次的批评、教育却收效甚微,有一次,该生愤然拂袖离去。后来,班主任不断反思、总结,发现其实是爱心有余而方法不足,缺乏对学生想法的了解与沟通。后期,班主任在充分尊重的前提下,在足够了解和沟通的基础上,再一次地走向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逐步解开该生的心结,学生也在与老师的交流中一点点地改变。当新年到来的时候,这个孩子带着全班的祝福来到班主任面前,班主任的眼眶红了。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一个地球。”只要找到孩子们的这个支点,孩子们就一定能够带给大家绚烂的人生。
无论是第56号教室、陆永康还是这个行为习惯不佳的职校学生,不难发现,奇迹的创造只因为一个字:爱。就是这个“爱”字,创造了一次次的感动,泪水不禁浸湿了眼眶;也正是因为这个“爱”字,让许多教师毅然决然地走上了三尺讲台,奉献成为无悔的追求。教育是塑造灵魂的工程,爱是触及心灵的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古今中外著名的教育家们几乎都有这样的共识。爱,让在特殊学校的残障学生心悦情服,看到希望;爱,让在工读学校的“问题少年”静心明志,自立自强;爱,让在职业学校的莘莘学子点燃心灯,勇往直前。唯有爱,才能做到有教无类;只有爱,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更是爱,才能做到春风化作雨,润物细无声,才能为学生撑起一片亮丽的天空,搭建成才的阶梯,成就美好的人生。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爱是成功教育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言,充分表达教育无私奉献的高尚境界。爱是一种信任,是一种尊重,是一种鞭策,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教师心里装着学生,是“学高人师,身正为范”,是公平、公正、客观、讲道理,是爱心、耐心和恒心,是用信任取代疑惑。教师可以做孩子可靠的肩膀,遇事愿倾诉,即便是处罚,也是合乎逻辑的,从而成为孩子信任的朋友。“爱”在教育的国度里真正诠释了教育的真谛,如何“爱”已经成为教师值得研究的课题。
教师对学生的爱要以尊重和信赖为前提,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充分尊重学生的诉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待人。面对受家庭条件、遗传因素、自身条件、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影响而个性迥然不同的学生个体,教师需要在理解学生和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创造机会与学生沟通,及时掌握学生的行为表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的思想困惑,帮助学生纠正不良行为。
那是发生在我三年级的晚上,我早早吃完晚饭,就准备到房间里做作业,当我打开作业登记本时,看见语文作业上写了一条“明天语文中测”复习好语文有关的资料”我一看,惊讶不已,心里仿佛被灼伤似的。“这可以怎么办呢?”我次次语文测验都是很不理想,不是80几分,就是70几分。所以我就用最短的时间把语文书的1至6单元的生字复习好,把四字词全都背得顺口如流,好迎接明天的语文中测。
到了中测的这一天,我又早早地回到学校,又把语文书复习一遍,不知不觉老师拿着试卷进来了,对我们说:“现在要进行语文中测,请大家把有关的语文资料全部收拾到书包里。”听了这句话,我的心“扑通扑通”地响。生怕考差了被老师批评,生怕考差了被家长挨骂。可想着想着,试卷已经发到我的手上了,可我一看,真想撞入墙,因为这份试卷对我来说是非常的难,我真是难过得不得了,就马马虎虎地应对。
到了发试卷那天,我竟然得了73分,都说了这份试卷肯定考个70多分,肯定被家长非骂我不可。放学回到家后,我把这份成绩单告诉了妈妈,可妈妈却不骂我,还这样说:“你没听说过“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它就教育我们世界上是没有难事,只怕自己心里没有信心,其实你不要那么垂头善气的,要对自己有信心,要振奋起来,考差了不用怕,下次努力就行了。”听了妈妈的话。心想:“就是嘛!“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世界上真么没有难事,只要自己勇于去面对,这件事就会做得越来越好。”此时此刻,我对自己充满了自信心。
——读《酥油》有感
这的确是一本令人感动的著作,讲述了一位汉地女子在藏区草原义工支教了五年的经历。充满感情地写出了一个既绝望又美丽的故事。阅读着书本中真切的文字,仿佛我也跟随了梅朵这位好心又勇敢的汉地女子进入了草原,感受到了藏区草原人民的淳朴善良,孩子们的天真可爱,当然还有藏区生活的不便利以及科学技术的落后,还有梅朵与月光之间美好却又无奈的爱情。
书中的梅朵作为寺庙**请去的义工支教者,刚到“麦麦草原”就受到了草原人民的热情招待,然而刚从汉地来的女子怎能一下子就习惯高原上的生活,衣食住行都多多的不便利啊。幸好有月光在,在这个善良,朴实,能干的草原小伙的帮助下,梅朵渐渐地学会在草原上的生活了,吃糌粑酥油,住牛毛帐篷,还学会了骑马,寺庙孤儿院的工作也慢慢走上了正轨。然而,生活难免会出些差错,孤儿学校成立三年后,因为经费问题不得不解散,而梅朵也因严重的健康问题不得不去平原接受治疗。阴差阳错地,梅朵错过了与月光约定的见面时间,而月光也因误以为梅朵去世了而皈依佛门。
就是这么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却让我的心跟随着情节的发展而跌宕起伏,时而感动落泪,时而会心一笑,让我为梅朵的善良,草原人民的淳朴,喇嘛的好心,孩子们的单纯,月光的热情所感动的同时,又从这个故事本身中得到了许多正面的力量,让我感受良多。
关于信仰。我一直认为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正如书中所描写的住在藏区草原上的人们那样。他们认为世间一切都是虚浮的,只有信仰伴着人生老病死。可能作为我们住在平原地区的大多数人来讲,对信仰的这般坚持是难以想象,更是难以置信的。然而,草原上的人们却与我们不同,他们对喇嘛的敬爱,转神墙的虔诚,念经时的专注,都体现了他们对信仰的坚持,他们对神灵怀着一颗感谢,又敬畏的心。我曾在一次在青海的旅行中亲眼见到过一位虔诚的信徒,那是在西宁市的塔尔寺寺院内,听着悦耳的经声,闻着酥油花淡淡的酥油香,感觉整个心灵都安静下来,就在那时我注意到一位老妇人在过道上进行虔诚的五体投地拜,口中连续不断的诵念经声,周围游客人来人往都丝毫影响不了她。虽然因为长期的跪拜,她的手和膝盖都脏了,但我想,像这位老妇人一样的信徒们,他们的心灵一定是干净的。或许只有亲眼见到才能真正地被这些场景所震撼,如此坚决地表达对佛的恭敬,纵使我们不能人人都做到像他们这般坚持自己的信仰,对佛这般尊敬,但我们可以做的就是从内心真正地理解这些虔诚的信徒,并且尊重他们。
关于草原上的人们。书中的梅朵,作为寺庙**请去的义工支教者,刚到草原就受到草原人们的热情招待,他们是这般淳朴善良,似乎拼了命地想对梅朵,这位汉地来的好心女子多多的好。无论是最初接待梅朵的帐篷人家,还是后来遇见的几个唱歌青年,又或是可怜的翁姆女人等等。他们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热心,想着法子想帮助梅朵,对梅朵的善举是既尊敬又感谢。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要数叫班哲的汉子,他有一副好歌喉,在拉萨唱歌的他,虽不善言辞,却一直在为草原孤儿学校做贡献。班哲将自己在拉萨唱戏的钱都寄了回来,捐助给学校,前后共寄了六次,后来还买了许多食物在寒冷的日子里骑着马送到学校,并且花钱购买了许多漂亮的新氆氇送给老师和孩子们。这一系列的善举让我非常感动。生活在深山草原上的人们,至今生活在没有电的环境中,生活几乎是与世隔绝。可如此偏僻的地理环境并没有封闭草原上人们的心灵,他们是那么的热情好客,那么的乐于助人,这些宝贵的品质是许多生活在交通便利,科技发达的平原地区的人正缺乏的东西。“小悦悦”事件不就从侧面反映出了这一社会现象吗?两岁女童在路边相继被两车碾压,七分钟内,十八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上前施以援手。我想若是换做草原上的人们遇到这样的情景,必然不会视而不见的,他们一定会抱起孩子,跨上马背,将孩子送到医院,并在那儿为孩子念经祈祷。关于学校。学校的成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梅朵与月光从最初的找孤儿到处碰壁,到后来遇到孩子们想逃走的难题,再到后来经费紧张,梅朵身体状况不好等问题,最后解散学校。好在后来,在班哲和阿嘎的帮助下,加上梅朵筹到的资金,峡谷里即将盖一所国家批准的公办孤儿学校。孩子们的教育问题得到解决便指日可待了。但是至于最后的路要怎么走下去,还是要尊重孩子们自己的决定,是到县城去继续接受教育,还是到寺庙的佛学院学习,这个还是交给孩子自己决定。毕竟,草原上的人们有很坚定的信仰。在建设学校这方面,我看到了梅朵的坚持与努力。身体的疲惫加上心灵的疲惫,梅朵都咬着牙坚持下来了,但是梅朵还是彻底病倒了,回到汉地治病。我自己也经历过一段身体的疲惫时期,因为生病感觉很累,治疗了很久效果也不是很明显,我甚至有些绝望,想放弃了,想任凭身体自己去自生自灭。好在我坚持下去了,身体也慢慢好起来了。其实在那种疲惫的时候,别人的劝告都不是太有效果,唯有自己内心的力量可以支持自己,去冲破重围,迎接光明。从梅朵身上我看到了这种力量,虽然离开了高原,但她的善举为草原孤儿带来了希望。
关于爱。书中到处都充满着爱,草原上的人们对梅朵的热爱,草原孤儿对梅朵的敬爱,信徒对神灵的爱,还有汉地女子梅朵与康巴汉子月光之间的爱情。梅朵与月光彼此相爱,梅朵为了月光努力地想把自己变成一个真正的酥油女子,她已经渐渐地在改变了,虽然他们俩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信仰,然而爱可以打败这一切,梅朵已经决定就在这草原上,嫁给月光。可是,一场灾难,让梅朵未能按照约定的时间回“麦麦草原”,而另一场灾难,让月光下定决心皈依佛门。这一段凄美的爱情,就这样无奈的结束了。这样的结果,让我十分揪心,感到惋惜。不过转念一想,上天自有安排,或许这样对他们俩都好,毕竟梅朵的身体状况并不适宜在高原上居住,而月光家族早就应该要有一位去寺庙的了。
阅读完这本《酥油》,感到感动的同时,还得到了一种力量。这份力量就像是给我自己点亮了一盏心灯,让我不再畏惧黑暗,让我有勇气去面对困难,让我可以乐观地去迎接未来。而这盏心灯是由酥油点亮的。书的最后提到作者希望通过这本书,找到下一个点亮酥油灯的人。我想作者应该找到了一些点亮酥油灯的人吧,或许有一天我也能成为他们中的一份子,为酥油灯增添一丝光亮。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位教社会学的大学教授,曾叫学生去巴尔的摩的贫民窟,调查200名男孩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并对他们的未来发展做一评估。这些大学生对每个男孩所做的结论都是“毫无出头的机会”。
25年后,另一位教授发现了这份研究资料。好奇之余,他开始了后续调查,想了解昔日这些男孩今天到底是何状况。令人惊叹的是,除了20名男孩搬离或过世,剩下的180名中居然有176名成就非凡,其中担任律师、医生或商人的比比皆是。
惊讶之余,教授决定深入调查此事。他逐一拜访当年曾受评估的这些人,并向他们请教同一个问题:“你今日成功的最大原因是什么?”结果,这些曾被认为“毫无出头机会”的昔日男孩的回答惊人地一致:“因为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师。”面对教授探询的目光,男孩们儿时的老师——一位满目慈祥的老太太,嘴角绽开淡淡的微笑:“哦,其实也没什么,我爱这些孩子。”
“爱这些孩子”,就是如此简单、如此朴素、如此真纯!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揭示的正是崇高的师爱对孩子一生的影响!
师爱,是一种时代的精神,体现了教师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师爱,又是一种平凡的精神,体现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和回报,具体落实到自己的事业上,在普通教学岗位上,恪尽职守、淡泊名利、执着追求。
人的一生也许都是这样过,人与人的差别在物质上也许只是穿得好一些,吃得好一些,用得好一些,但是,学习了三平精神,我们更加清醒的认识到:为人肯定、被人需要、不断追求才是最为重要的。让我们改变心境,心态。化苦为乐,苦中作乐,恰当地给自己目标定位,用这无数个全身心,去呵护每一个孩子!工作中,我们应该拥有“三心”:
一、拥有伟大的“平凡心”。
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作为教师,就应该对孩子有持续而又满腔的爱,就应该是“神”,是社会人心中的神,是家长心目中的神,更是孩子心中的神。
有这样一位教师,她是一位平凡的特教教师,她坚守自己的理想,坚守自己的追求,坚守自己的师德,坚守自己的生活。28年无怨无悔,从青年到暮年,一年又一年的为着一群特殊的孩子付出。付出的何止是青春,俨然是整个身心啊。她就是受胡锦涛总书记亲切接见的孙晨老师,她30年如一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高尚师德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孙老师语录:“外人说,我们天天跟这样一群孩子打交道,是跳进火坑里了。可我不这么认为。比起孩子们,我们是幸运的,因为至少我们还可以看见这五彩斑斓的世界、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虽然我们的学生不会说话,但他们与普通孩子一样,对事物是有自己的看法的。而作为教师,我们就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让他们原本灰暗的世界变得色彩缤纷,让他们能像正常人一样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是啊,看着我们的学生有耳听不到美妙的声音,有口不能叫一声„妈妈‟,有眼看不到美丽的世界,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因了解他们而洒下同情的泪水,但作为他们的老师,就应该是平凡的“神”,把爱化作涓涓细流,用爱心树立学生健全的人格,细节养成习惯,努力让每一位学生拥有一个快乐,自立,又能够发挥出自己独特潜能的学生时代。
二、拥有满腔的“平静心”。
这些年来,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教育行业也造成了很大的污染。面对诱惑,投身商海的教师大有人在,贪占学生便宜的教师也不乏其人。所以教师拥有一颗能抵御社会不良侵袭的“平静心”何其重要。
爱与责任是师德的灵魂,责任也是一种爱。教师以这种爱与责任为出发点,我们才能不停地教育自己、完善自己,才能靠近学生。
也有这样一位教师,扎根在山区讲台,30个春夏秋冬,30载呕心沥血,她就是卸甲坪村女教师王生英,她如一枝傲雪凌霜的红梅,默默地绽放在大山深处,散发出全部幽香。在30年的教学生涯中,为了她钟爱的教育事业,王生英不断地用残疾之躯搏击多舛的命运,谱写出一曲曲感人肺腑的教坛乐章,后被授予全国模范教师。两袖清风,衣带渐宽终不悔;三尺讲台,为伊消得人憔悴。如果放弃教育,她可能拥有美丽的人生,如果放弃教育,她可能安享快乐和幸福,但她坚守一片净土,摸爬滚打,一路走来,有欢笑,也有泪水,有风雨,也有彩虹。任凭学生换了一批又一批,校舍换了一回有一回,不变的,是她对学生的那份关爱;坚持的,是对育人的那种责任;执着的,是爱与责任同行。
其实,这种满腔的“平静心”还是源于爱,师爱的力量如此巨大。我们不妨设想,当孩子的童年尽享师爱的雨露,当童年的每一个日子都能沐浴师爱的阳光,那么——真爱的种子便会欣然破土而出,吐出青翠的叶芽,绽放美丽的花朵,结出甜美的果实,尽展生命的活力。知识的大树便会愈加枝繁叶茂,引来小鸟啁啾、蜜蜂翩飞、蝴蝶起舞,充溢生命灵动之态。
三、拥有强烈的“平常心”。
曾经有人说过:“每个教师都是一位雕塑家,他的一举一动都在雕塑着自己,也在雕塑着学生。”有人用“春蚕到死丝难尽,蜡炬成灰泪不干”来形容春蚕,那我们教师就要和春蚕一样有用不尽的丝。有人说教师是蜡烛,那我们就应该燃烧我们短暂的生命来发出更耀眼的光芒;有人说教师是人梯,那我们就该成为驾成学生走向成功的通道;有人说教师是园丁,那我们就要用汗水去浇灌每一颗花朵。教师既是一个光荣的称号,又是一个崇高的使命。虽然我不能做象汶川大地震中为了保护学生生命而献出自己生命的英雄老师一样,但我们至少能像平常的爸爸妈妈一样,去无私奉献,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
在孩子不小心犯错时,给予宽容的一笑;在孩子胆怯不敢向前时,给予真心的抚慰与鼓励;在孩子调皮捣蛋时,给予真诚的批评,又送上和风细雨的叮咛;是呀,请谨记:把微笑绽开给孩子,鼓励传达给孩子,关爱赠送给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尽享教育的真爱。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发出这样的教育感言:“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的确,没有热爱,就没有教育。孩子尚小,年幼的他们心智还不成熟,不小心犯错也好,故意捣蛋也罢,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他们需要的不是大声呵斥,不是严厉苛责,而是来
自老师的,来自亲人的,甚至来自全社会的关爱。真爱无痕,真水无香。只有博大、宽广、不求回报的师爱,只有浸润在生命里的崇高的师爱,才能成就孩子童年的美丽和人生的梦想!
当我们的孩子享受着师爱雨露的滋润,沐浴在师爱的阳光下,犹如春苗节节拔高,茁壮成长的时候,我们才可以自豪地说: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我们的孩子享受着真正的教育、良好的教育。
奥数一直都是我的弱项。这天,我在上一节奥数课。十分钟,二十分钟,四十分钟……两个小时过去,我两手捧着下巴,盯着黑板出神。书上笔记已写满,我便用最快的速度奔回家。
回到家、放书包、开台灯、拿作业,所有动作一气呵成。唯一不同的只是并没有像往常一样迅速刷完所有作业,而是慢慢玩弄起台灯:开了关,关了开。“怎么了?为什么一直不动笔?不会吗?不会就看笔记呀!你不是记了笔记吗?”妈妈一系列的问题扑面而来。“我,我……知道了。”我支吾着,希望快些了结话题。“你快点做吧。我做完饭来看时必须做完。不然……你就别再上课了!”心不甘情不愿地别过头,看着被那刺眼灯光照耀的作业,“唉――”!
我用力眨眨眼:真不是我不想做,而是我真的不懂啊!偷偷瞄一眼台灯,眼中充满嫌弃,仿佛它就是罪魁祸首。
这个台灯已经很旧,是我小时候妈妈买来奖励我的,经过了好几年,它也改变了样貌。
“咚――咚――”一阵沉重的脚步声传入我的耳中,越来越近。我赶紧耸起肩胡乱写完一两道题。说得好听点是做题,其实就是凭借记忆记下一些简单算式。“你――你你你!十道题这么久才写了两三道题!我白花供你上辅导班的钱了!好吧。从今天开始,你再也别上辅导班了!”妈妈面如锅底,眼中的怒意迸发出来,“原来我花这么多钱养了一个不听话、没用的人!”随之而来的是砸在作业本上的一拳,让我的台灯摇摇欲坠。
我攒紧拳头,见妈妈还没有停嘴的意思,咬牙切齿地反驳:“骂完没?骂完就别骂了!你冲我又嚷什么?不知道我不喜欢奥数吗?再说了,你自己就没本事,没文化,还没资格议论我呢!”说罢,目无旁人地夺门而出。出了门,回头看了一眼台灯旁的妈妈,豆大的泪水一滴一滴地滴落。
傍晚的月色十分清幽,窗外的蝉伴着炎热高歌。可家中却是另外一番景色:妈妈与我一言不发,各怀心事。我一直在忐忑:写作业时我是不是太过了?我应不应该去道歉?
夜色,愈来愈深,也愈来愈静。
整间屋子还有些许光亮。啊!是妈妈的房间!我开始惶惶不安:我伤害了妈妈!我的话太不中听了!我应不应该去道歉啊?我翻身看向窗外的一列列路灯,细细思考起来……突然,“喵――”路边的野猫叫了一声。它是在指责我没有去与妈妈道歉吧!
“去吧,去道个歉而已嘛!”我鼓励自己。于是乎,我蹑手蹑脚地跑到妈妈房门外,把目光投向虚掩着的.门:妈妈打开我的台灯,在灯光下学习我的奥数课本!一想起妈妈用心对我,而我却那样对她……我的心刺痛了起来。
台灯温和的光芒照耀着妈妈的脸颊,我突然意识到妈妈正在慢慢变老。“阿嚏!”我揉了揉发红的鼻头,悄悄瞄了妈妈一眼,正对上她那惊讶的目光。我手足无措地掰弄手指,悻悻然准备离去,妈妈却慌忙说:“崽,妈妈没用,没做好的榜样,只会让你做。这些题目妈妈的确不会,但妈妈希望你自己掌握好,再来教我呀!”我抬头望了妈妈一眼,她全身散发着一种金色的光芒,妈妈只是希望我成才呀!我鼻子一酸,扭头看向旁边的台灯。这个台灯,见证了多少我与妈妈的回忆!见证了多少妈妈对我的爱呀!我的双眼再一次湿润了,踮起脚拥抱了在这金光闪烁下的妈妈,小声道歉:“妈,对不起……”
有人说,母亲是一位有着丰满羽翼的天使,而当她选择做母亲的那一刻,便折下了翅膀,锁入木箱,一心守护着地面上的那盏灯,再也不会开启。
在我的记忆里,母亲一直都是和蔼温柔的。但听奶奶说起往事,我才发现,母亲也曾是一名脾气暴躁的奇女子,但不知从什么来时候开始,她一改从前,大方稳重。似乎从我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她的生活,便天翻地覆。
从小,我便喜欢在母亲空闲的时候,拉着母亲,坐在台阶上,听她讲起那些于她而言,珍贵的回忆:“那时候啊,我们常常在一起疯耍,后来,慢慢地投入到了各自的生活中去,也就很少联系了……”每每这时,我都能看到母亲眼中的怀念。夕阳正好,风过林梢,连小花儿也低垂着脑袋,像是在替母亲惋惜。
后来长大了,生活越来越好,却再也没有往日的那份清闲。不爱社交的我,面对越来越大的.世界,变得胆怯,忐忑且暴躁。时常对着母亲发脾气,而母亲也从一开始的训斤,慢慢不再理会。我以为我和母亲会就这样越来越远。
直到那天,阴云笼罩了天空,雨点像断线的珍珠不停往下落,带着点淡淡的忧郁,也带着点淡淡的宁静。去往学校的通道,有一个土坡,雨一下,便寸步难行,不得已之下,母亲让我下车,让我往边上走,别弄脏了小白鞋。因为赌气,我淡淡看了母亲一眼,什么也没说,转身就走,好不容易上了坡,却只听到什么东西倒下的声音。因为在土坡上滑倒的人数不胜数,我怔了怔,心中祈祷着什么,回头,却只见母亲艰难地扶起车子,下意识,我想冲下去,母亲抬头,冲我喊道:“别下来,快去上课吧,别迟到了。”我犹豫了,母亲笑着朝我招手,就在这一瞬间,视线变得模糊了,世界像笼上了一层白纱。却好像有什么温暖的东西,流入心中,把原本冰凉漆黑的旷野,重新点亮。
自那之后,我不再对着母亲发脾气,转而任何心事都和她倾诉。直到现在,仍旧未变,我无法形容这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却在母亲那儿找到了答案。她说,她点亮了我心中的那盏灯。是的,她点亮了的。可不仅仅因为当年,而是源于她十五年如一日的陪伴,鼓励,与守护。
这本书并不是什么经典的小说,也不是什么优美的散文,更不是什么有着完美的结局的情节书,这只不过是一本不起眼的“道理故事书”,但是在本书里却隐藏着106个人生的大道理。
小故事,大道理。这话说来不假。什么天真的小徒弟、孤僻的老太太、偷药方的华佗、勤俭致富的富翁、身经百战的老兵等,其中还有语文课上常提到的第三人称,什么老王、老温、老曹・・・・・・这些都将充当你生活中的角色和每一位读者,而其中的情节则是生活当中的任何一个挫折点。当然还有什么外星人、战争等也并不是什么坏东西,其中的感悟会更深,更能理解其中的道理,因为我们接受了太多的愉悦,也该感受一下悲痛的惨状。作者说过:“从试炼提升,在痛苦中领悟”
有一则故事我自己比较喜欢:
有一个小尼姑,在她小时候,她去见她的师父,对师父说:“师父!我看破红尘,遁入空门已经多年,每天在这青山白云之间,茹素礼佛,暮鼓晨钟,经读得愈多,心中的杂念不但不减,反而增多,怎么办。师父就对她说过:”点一盏灯,使它非但能照亮你,而且不许留下你的身影,就可以领悟!“数十年过了,这所万灯庵的主持就是当年的小尼姑,而是到如今,她已有上百个弟子,但她还是不快乐。因为不论她把等放在脚上,还有头上,围住他还是挂在顶上,她的影子还是有的,据说直到她圆寂的时,她才领悟了,唯有一个方法,能使自己皎然澄澈,心无挂碍。她点了一盏心灯。
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故事就能体验出一种全新的道德和人生道理。――点一盏心灯,将会使你更加热爱生活和人生,点一盏心灯就会使你皎然澄澈,心无挂碍。
作者的自序中写道:人人能得到属于自己的趣味和结论,他是一扇门,向读者开着。进门之后的亭台楼阁、花鸟虫鱼,则请各位细细寻找、自己游历了。
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似乎奖赏应该是别人给予的,也只有别人的奖赏我们才能够名正言顺地接受。几乎没有人想过给自己一个奖赏。因此一旦有人脸不红心不跳的在大众场合自我褒扬时,得到的大抵是别人的嗤之以鼻或不屑一顾。于是乎在这种无形潜规则的支配下,我们变得聪明了世故了谦虚了。即使获得的奖赏与别人毫不相干,也要说:“感谢某某-----”之类的套话。儒家推崇的“谦逊”在这一点上倒是得到了充分地发扬。然而我在这里是要冒大不韪唱一下反调了,我倡议大家给自己一个奖赏。
给自己一个奖赏,并非所谓的“孤芳自赏”或“骄傲自大”。过度的.孤傲固然是一种病态,可谁能否认过分的谦卑不是一种病态?也许有人会说自己获得的成绩还远远够不上奖赏的资格。这话诚然说出了大多数人的隐忧。但我要反问一句了:一个人短暂的一生到底有多少的机会获得别人的奖赏呢?难道作为平头百姓的我们就不该享受奖赏的喜悦?
给自己一个奖赏,并非一定要获得什么了不得的成绩。譬如你的一篇“豆腐块”在报刊杂志发表了,你的工作学习进步了,你的老师上司口头表扬你了-----你都有理由给自己一个奖赏。给自己一个奖赏,也并非一定要破费许多铜板。约一二个好友或者一家人好好吃一顿,暂时放下手头的东西到外面散散心,买一件渴望已久的衣服-----不也能吃出气氛品出心情来吗?
懂得奖赏自己的人,也必定更懂得奖赏别人。一声发自肺腑的赞美,一句真诚地祝福,一个温馨的小礼物,不也能让别人高兴一回吗?这种排除功利目的式的友好,最能促进友谊。
学会奖赏自己的人不至于太孤独,学会奖赏自己的人活得更从容。时时不忘给自己一个恰当奖赏,你的生活将会光明灿烂,你地心情就会比天蓝比水清。
【爱心点亮盏盏心灯】推荐阅读:
点亮心灯500字周记11-24
点亮心灯初三750字作文05-26
激情点亮事业10-21
点亮智慧人生11-28
读书点亮人生征文07-10
浸润书香,点亮人生07-21
用爱点亮学生09-30
游戏活动 点亮童年11-07
让爱点亮心灵12-04
《点亮生命》读后感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