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和报销的规定(通用7篇)
为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依据公司的规范化管理要求,特制定本标准及程序。公司各部门一切费用开支和财务开支,由公司总经理负责,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
一、借款审批及标准
(一)、出差人员借款,必须先填写“借款凭证”,经部门负责人或分管领导同意后,经财务核准,报总经理批示,方可借款。前次借款出差返回时间超过三天无故未报销者,不得再借款。
(二)、外单位、个人因私借款,填写“借款凭证”后,经总经理批准后,方可借款。凡公司职工借用公款,在原借款未还清前,不得再借。公司员工借款,原则上不得超过借款人当月工资数,如有特殊情况,须先经总经理批准后,方可借款。
(三)、借款出差人员回公司后,七天内应按规定到财务部报账,报账后结清所欠部分金额。七天内不办理报销手续的,财务部门负责监督借款人还清全部借款。否则,财务部门有权在当月工资中扣除,不足部分由借款人补齐,并扣罚当月30%效益工资。
(四)、其他临时借款,如业务费、备用金等,按相关规定办理。(五)、允许借款范围:
1、阶段性预付款(按进度付款)。如土建工程,购机械设备、大宗材料等。
2、采购零星材料,累计达100元以上的。
3、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
4、公司规定部门或人员所需的备用金。每年初各部门、分公司以书面报告形式核定备用金标准交行政办公室,经分管领导签字后,报总经理批示后执行。
5、确实需要现金支付的其他支出。(六)、不允许借款范围:
1、没有特殊情况,代替其他单位和个人垫付的各种款项;
2、未经审批的任何借款。
二、固定资产及低值易耗品采购标准及审批
1、各部门需新购入固定资产和单价在200元以上的低值易耗品,由各部门先作好采购计划,并以书面形式报告,经分管领导、综合管理部、财务部签字核准,报公司总经理批准后,方可购买。如需向公司借款,按第一条标准执行。
2、各部门添置其他低值易耗品,应本着节约的原则,确实需要添置的情况下才添置。各部门应事先填好购物申请单,报行政办公室、财务部审核,由行政办公室统一购买。
三、各项费用报销要求
1、报销单据必须是带税务章的发票,否则不予报销。
2、报销单据不管多少均须贴报销封面,报销封面须用钢笔填写,同时,不同经济内容的发票要分门别类予以报销。
3、报销手续要齐全完备
报销的正常程序是:经办人签字,注明事由,部门负责人签字,经分管领导签字,财务部门审核,总经理审批后报销。
1. 借款费用的确认
1.1 借款费用应予以资本化的资产范围
根据借款费用准则的规定, 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资产范围是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
1.1.1 符合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的固定资产
符合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的固定资产, 包括施工企业购买或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以及委托其他单位建造的固定资产。
1.1.2 符合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的投资性房地产
符合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的投资性房地产, 包括施工企业外购的投资性房地产以及自行建造的投资性房地产。
1.1.3 符合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的存货
符合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的存货, 主要指制造企业制造的、用于对外出售的大型机械设备等。这类存货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建造过程, 才能达到可销售状态。
1.2 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范围
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范围, 不仅包括专门借款, 也包括一般借款。借款费用准则规定, 只有在购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占用了一般借款时, 才应将与一般借款相关的借款费用资本化。
1.3 各项借款费用具体确认原则
1.3.1 借款利息
在资本化期间内, 每一会计期间的利息资本化金额, 不应当超过当期相关借款实际发生的利息金额。
1.3.2 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
借款存在折价或者溢价的, 应当按照实际利率法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应摊销的折价或者溢价金额, 调整每期利息金额。
1.3.3 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
在资本化期间内, 外币专门借款本金及利息的汇兑差额, 应当予以资本化, 计入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成本。
1.3.4 辅助费用
专门借款发生的辅助费用, 在所购建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之前发生的, 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予以资本化, 计入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成本;在所购建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之后发生的, 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 计入当期损益。
1.4 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
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 是指从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时点到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时点的期间, 但不包括借款费用暂停资本化的期间。资本化期间是的确定是借款费用正确确认和计量的基础。因为, 只有发生在资本化期间的借款费用, 才允许资本化。
1.4.1 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时点的确定
借款费用资本化提前或滞后, 不仅影响施工企业的财务成果, 也影响了施工企业资产价值, 对借款费用的报告以及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对此, 借款费用准则规定借款费用只有在同时满足资产支出已经发生、借款费用已经发生、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的活动已经开始三个条件时, 才应当开始资本化。
资产支出已经发生。资产支出包括支付现金、转移非现金资产和承担带息债务形式所发生的支出。借款费用已经发生。借款费用已经发生, 是指施工企业已经发生了因购建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专门借人款项的借款费用或者占用了一般借款的借款费用。
1.4.2. 借款费用暂停资本化期间的确定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购建的过程中发生非正常中断, 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的, 应当暂停借款费用的资本化。中断的原因必须是非正常中断, 属于正常中断的, 相关借款费用仍可资本化。
2. 借款费用的计量
2.1 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确定原则
在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 每一会计期间的利息 (包括折价或溢价的摊销, 下同) 资本化金额, 应当按照下列原则确定:
2.1.1 为购建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借人专门借款
的, 应当以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 减去将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确定。
2.1.2 为购建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占用了一般借款
的, 施工企业应当根据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 计算确定一般借款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
2.2 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折价或者溢价
借款存在折价或者溢价的, 应当按照实际利率法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应摊销的折价或者溢价金额, 调整每期利息金额。在实际利率法下, 施工企业应当按照期初借款余额乘以实际利率计算确定每期借款利息费用。实际利率是施工企业在借款期限内未来应支付的利息和本金折现为借款当前账面价值的利率。
在资本化期间, 每一会计期间的利息资本化金额, 不应当超过当期相关借款实际发生的利息金额。如果根据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资本化率计算得出的利息资本化金额超过当期相关借款发生的利息金额, 以当期相关借款实际发生的利息金额作为当期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
3. 结束语
借款费用准则的颁布与实施, 对于进一步规范施工企业借款费用的确认、计量和报告, 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作用。
摘要:施工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 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购建的, 应当予以资本化, 计入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成本;其他借款费用, 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财务费用, 计入当期损益。
关键词:施工,企业,借款费用,确认,计量
参考文献
[l]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
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应根据需要而不能完全按照购买能力来供应。一些药品价格昂贵,提供的数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很多发达国家的政府制定了药品报销政策,以使更多的人能得到药品的救治。澳大利亚是第一个将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应用于药品定价管制中的国家。1993年1月,澳大利亚开始实施对新药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的指南,制药公司在申请药品进入药品报销目录时,必须提供该药的经济学评价结果。本文就澳大利亚药品定价和报销政策作一阐述,以期为我国提供借鉴。
1 澳大利亚的医疗服务
澳大利亚的医疗服务系统覆盖了所有的社区诊所和医院。社区诊所由政府提供资金,按照服务来收取费用。医院的医疗服务主要由联邦政府通过国家成本共担机制出资。澳大利亚实行全民健康保险,30%~40%的人除享受全民健康保险外,还购买了私人健康保险。这些保险公司也是由联邦政府资助,负责向患者推荐私立医院和公立医院中可自行选择医生的服务。
药品在上市前必须满足有效性、安全性和质量可控性。一旦上市,药品企业可以申请加入药品报销目录(pharmaceutical benefits scheme,PBS),PBS通过部分地承担居民的药品费用,以确保居民药品服务的可及性。截至2001年8月,PBS中共覆盖了594种处方药(通用名),如按商品名计,则有2 448种。药品报销目录不包括非处方药和饮食补充剂,但也有例外。不包括在目录中的药品不享有政府的报销政策。目录中的药品由患者支付一定金额,另一部分由政府承担,即所谓的共付机制。一些符合社会救济条件的患者(老年人、残疾人、失业者、学生等)每种药品支付固定的金额(1.9美元)。其它人每种药品支付11.8美元,药品价格低于11.8美元的除外。对于所有人,每年都规定了最高的药品支付额度(安全网)。药品报销目录中药品的价格不低于特殊患者的支付数额,这样特殊患者就可以购买上面所有的药品。但是,PBS上面有些药品价格低于一般患者所需支付的数额,一般患者购买这些药品则被视为私人购买(即不享受报销),费用被计入每年最高支付额度中。
2 新药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1953年,澳大利亚根据《全民健康法案》成立了药品报销咨询委员会(Pharmaceutical Benefits Advistory Committee,PBAC)。委员会中有职业医师、药剂师和患者代表。委员会有两个子机构:经济部门(Economics Sub-Committee,ESC)和药品使用部门(Drug Utilization Sub-Committee,DUSC)。PBAC向卫生部推荐应纳入PBS的药品。卫生部没有经过PBAC的推荐,不能在目录中增加新的药品,但是可以拒绝接受PBAC的推荐或者可以修改药品报销目录。1987年修改的《全民健康法案》要求PBAC在推荐报销药品时考虑其成本效果因素。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澳大利亚政府于1993年要求进入药物报销目录的新药申请必须提交药物经济学评估结果。 2.1 参照药品的选择
比较新药与现存同类药品治疗效果非常重要。应优先选择那些针对同一种适应证、最常使用的药物;如果药品在新的药理学组别里,则使用PBS中最常用的同类处方作为对照药品;如果目录中没有现成的药品作比较,那么通常用标准医学治疗方法(非药品)来进行比较。医药界曾经对这种做法提出异议,认为这样的标准对新药不利,因为它们被拿来和一些便宜的、可能已经过了专利保护期的药品作比较。他们指出,应该选择市面上具有临床最佳治疗效果的同类药品,而不是最常用的药理学对比物进行比较。
2.2 临床证据收集
PBAC要求生产商提供新药与其他药品对比的临床依据,经常选择(并非强制性要求)与主要竞争药品对照的随机实验。在没有主要竞争药品的时候,分析两组相似药品的随机对照实验也是可以的。当需要的时候,还要进行荟萃分析。临床证据表明,无论药品的效果与对照药物相比的结果如何都要进行相应的经济学分析。通常情况下,与其他药品对照效果较差的药物将不能进入目录。
2.3 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及增量成本-效果分析
药物经济学研究结果必须以治疗反应的中间健康指标变化表示,即提倡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果分析是一种较为完备的综合性经济学分析方法,以特定的临床治疗目的(生理参数、治愈率、增寿年等)为衡量指标,计算不同疗法的每单位治疗效果的费用。其特点是成本用货币单位,而效果用临床医学或生物学单位。效果可以同时或分别使用中间产出结果(症状、病愈率、血压的下降等)和最终产出结果(病残天数、生命年的延长、失去的健康时间等)。成本-效果是应用成本与效果的比值来表示每获得一份效果所需要的净成本,显然这个比值越小越好。成本-效果的计算公式为C/E,C代表净成本,E代表效果。其比值通常采用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成本与效果比值法,代表每产生一份效果所需的成本;另外一种是边际成本与边际效果比值,代表每增加一个服务单位(如多住院1天或每天增加一个单位的药物剂量等)而增加的成本和效果。
政府建议应用增量成本-效果分析来比较边际效果和边际成本的变化。增量成本-效果分析是计算一个方案比另一个方案多花费的成本,与该方案比另一个方案多得到的效果之比,即增量比例,能充分说明由于成本增加时,其相应增加的效果是多少及是否值得。此方法适用从多种方案中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其计算公式为(C2-C1)/(E2-E1)。
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同类的不同药物间的经济效果进行评价,同时对同一药物不同来源(进口、国产)、不同剂型(片剂、注射液等)、不同给药途径和不同生产开发级别(新药、普药)进行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学研究,最终选择医疗必需、安全、高效、价格合理的药物,进入药品报销目录。
2.4 新药的定价机制
在澳大利亚,对进入PBS的药品,一律由政府和制药公司一起协商来定价,其量约占所有市场流通处方药的96%左右。对报销目录以外的药品,主要是非处方药药品由生产企业自主定价。一种药品要进入国家报销目录,决策部门首先将这种药品在疗效上与已有的药品进行比较、评价,然后确定药品的偿付类型,包括是否给予费用补偿和确定补偿标准。偿付类型确定后,决策部门将和制药公司一起协商决定药品的价格。
如果申请的新药与现有药物相比,其疗效并无明显优越之处,那么其定价只能与现有药物相同。如果临床试验表明该药的疗效优于现有药物,那么需对其增加的成本与效果进行经济学分析,以断定是否与拟定的价格相符。目录中药品的初始价格是根据所有送交的证据制定的,然后按照市场上每天实际使用的剂量对价格进行调整。
在PBS中的大多数药品都采用基本价格定价方式,基本产品是指某一治疗亚类中最低价格的产品,并且厂家愿意接受该最低价格,而其他产品都以基本价格为基准来进行定价。当一个产品能证明其比基本产品在临床和成本效果方面的优越性时,该产品制定的价格可以比基本价格高。当一个新产品列入PBS中时,PBAC将对药品间特定的相对性做出评述,并据此进行定价。如在一个药品要求的价格远比报销目录中药品价格低时,PBAC会要求证明在报销目录中的药品的成本效果,否则必须降价。
另一种是月均治疗费用定价。这实际上是一种参考定价(Reference Pricing)的变异方式,常使用于治疗慢性病的一个治疗亚类中,这一方面考虑了实际的临床使用和详细的利用数据。其通过计算同一治疗亚类中每个药品的加权月均治疗费用,并进行相互比较来选择药品。
政府仅在最低价格时提供报销,如果药品价格高于这个基准,患者个人支付差价。实际情况是,大多数药品以这个基准来定价或者定的价格稍高于这个基准值。
3 申请的结果及影响
临床依据和经济评价提供了有关药品成本-效果清晰、准确的信息,帮助PBAC更好地评估新药能否列入报销目录。同时,委员会还要评估增加的成本代表的价值政府或患者能否接受。委员会要从全社会角度包括政府的健康预算或者药品费用预算等考虑问题。在评估药品支出的价值时,PBAC力求让每个为健康花费的美元收到最大的健康产出。
在对药品支出的价值进行评估后,PBAC将推荐一些应纳入报销目录的药品,通常是些具有较好成本-效果的药品;提出比指南中更加严格的要求;或者拒绝目录中的一些报销药品。
医药企业称这种成本-效果分析和定价机制阻碍了澳大利亚药品的上市。实际上,很多新药并没有被列入报销目录。例如,治疗吗啡类似物成瘾性的纳曲酮、治疗性功能障碍的昔多芬、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非那司提和治疗邻位交叉式疾病的藻糖酶,主要争议在于边际成本或经济性。PBAC审阅推荐进目录的药品,常常因为定价的争议而终止。
4 取得的成绩
成本-效果分析要求获得经济有效性,但并不是一个限制成本的机制。一般来说,药品被判断为具有可接受的成本-效果,就能以一定的价格被推荐列入目录。与其他国家相似,在实行成本-效果评价的阶段,政府药品的预算以每年10%~12%的幅度增长。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的数据表明澳大利亚2000年的药品费用人均支出(202美元)低于OECD的人均平均支出标准(239.7美元),总的药品支出所占GDP百分比(1.0%)也低于OECD的平均比例(1.2%)。2000年,澳大利亚药品的公共支出约为总支出的49%,与OECD的平均值很接近,作为比较,加拿大是36%,新西兰是70%,英国是63%,美国是14%。
5 存在的问题
5.1 成本的增长
1990年到1999年间,政府药品费用增长的影响因素包括人口的增长、每年人均处方量的增加等。但是,对政府来说,与处方数量的增长相比,成本的增长速度仍然显得过快,这就导致了每张处方价格上约有59%的增长,从1991平均每个处方的9.20美元增加到1999年的14.60美元,主要原因是引入了价格更高的新药作为便宜药品的替代品或者获得以前没达到的治疗效果。最近,PBS中成本增长较快的药物主要有他汀类药物、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新的抗抑郁药、抗哮喘药、抗肿瘤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和氢离子泵抑制剂。
5.2 与医药企业的矛盾
以往,医药企业接受报销目录药品的成本-效果分析,认为PBAC和政府不仅应该考虑药品的成本,还要考虑其治疗效果。PBAC和药品利益机构与医药企业合作,共同修改提交的指南以提高申请药品的质量和评价的有效性,为决策提供依据。
但是,在过去两年间,这种合作减少了。澳大利亚药品生产协会批评PBS目录使用的方法,要求建立一个更加全面的目录和合理的定价机制。最近,医药企业削减了其对医疗保健部门的赞助资金,一些跨国公司采用了全球定价方法。医药企业甚至向联邦法院起诉两起有关PBAC的决策问题,即拒绝将治疗酒精、类吗啡物质成瘾性的纳曲酮和治疗性无能的昔多芬列入目录。之后,纳曲酮作为治疗酒精成瘾性的药品被列入目录中,但是却没被列为治疗类吗啡物质成瘾性的药物,昔多芬的案子仍在审理中。
总的来说,药物经济学的方法用于PBS药品报销目录已经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根据获得的健康效果所增加的净成本来推荐列入目录的药品基本上实现了保证药品有效性的目标。这种以事实为依据的标准增加了决策的透明度,但是却没有考虑到药品成本的增长速率。同时,PBAC与医药企业的争议仍然存在,因为政府和企业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前者希望尽可能降低药品价格,后者则希望通过赚取更多的利润来提高本行业的技术含量。由此可见,这种争议是不可避免的。
6 对我国的启示
澳大利亚的药品定价和报销政策为我国提供了很多可以借鉴的措施和经验。第一,我国的价格控制是对政府定价的药品实行最高零售价格控制,在此过程中,建议引入强制提交药物经济学证据,以便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药品价格提供依据。同时,可吸取澳大利亚的经验,注重发挥药物经济学的实际作用。第二,目前我国的药品价格差距很大,很不规范,体现在同一治疗类别、效果相似药品的价格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甚至是不同厂家生产的同一品种的价格差距也很大。建议从全社会的观点来考虑,根据治疗体系和治疗效果对药品的价格进行规范,以削减虚高的药品价格。第三,目前我国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主要是根据临床医疗需要来考虑的,即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对经济因素、价格因素考虑较少,也不考虑药物的成本-效果比或成本-效益比,因而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建议我国除了要求厂商提供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外,还应要求提供该药与国内治疗同样疾病的最常用药物或以适当的非药物治疗措施作为对照的药物经济学结果,参考药物经济学的结果做出是否给予报销的决定。第四,我国的药品定价仅仅是建立在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目录之上,定价部门和医疗保险部门只对药品降价比较关注,而对药品的补偿机制却没有进一步的研究。建议将药品定价与医疗保险制度紧密结合、共同发展。总之,我国在完善药品定价和报销政策的过程中应该吸取多方经验,结合我国国情,稳步进行。
参考文献
1陶立波,杨莉.药物经济学评价在药品定价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药房,2006,17(1):31.
2 胡善联,杨莉,陈慧云.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35-36.
这份制度是参考了几家上市公司的报销制度制定的,综合了许多有关报销的规定,比较有操作性,可以根据自己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借款和费用报销及审批程序制度
总 则
1、为严格控制费用支出,加强费用管理,提高公司效益,本着合理、节约的原则,根据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中所称费用是指差旅费、市内交通费、业务招待费、通讯费、办公费及其他费用等。
3、本制度适用对象为公司总监及以下人员,副总裁及以上高层管理人员费用按实报销,无出差补贴。
备用金借支程序
4、各部门人员为保证公务的合理需要,按审批权限报批后,可向财务部预支一定数额的备用金。
5、备用金借支程序:借支人填制借支单,按第13条规定权限审
批后交费用会计编制记账凭证,由稽核岗位会计复核,出纳根据复核后的记账凭证,向借支人支付备用金,同时借支人须在记账凭证上签字。
借支2000元以上的大额备用金须提前一天通知财务部。
6、管理部门公务较多的人员可申请实行定额备用金制度,即可预支保证公务合理需要的一定限额备用金,报销时可不抵借支,直接支取现金。
实行定额备用金制度的人员须经财务部和总裁认可。
7、备用金借支人须在公务完毕后5个工作日内到财务部结清备用金,实行定额备用金的借支人须每2个月结清一次。借支人必须按规定时限及时结清备用金,前款不清后款不借。
每年12月31日前,除12月下旬借支的外其余所有个人借支的备用金都必须结清归还,逾期不还的,一次或分次从工资中扣回。
8、借支单是财务账务处理的依据之一,除当日借支当日归还的以外,报销费用时借支单不予退还;归还多借备用金时,由出纳开具收据给报销者本人,借支单也不予归还,收据须妥善保管备查。
9、备用金是为保证公务需要而设,因私不得借支备用金。
费用报销程序
10、费用报销程序:报销人按下款要求自行粘贴票据并填制费用
报销单或差旅费报销单,按第13条规定权限审批后交费用会计编制记账凭证,由稽核岗位会计复核,出纳根据复核后的记账凭证向报销人支付报销款或收取归还的备用金余款;出纳收取归还的备用金余款须向报销人开具收据,借支单不予退回;报销人领取报销款项须在记账凭证上签字。
11、对原始票据的要求:
⑴、所有票据必须是合法的正式发票,除定额票据外,其余票据都必须是经复写纸一次性套写清楚的票据,收据(财政票据除外)及白条不予报销;公务中因个人原因违章的罚款单据不予报销; ⑵、原始票据的粘贴:交通票据等小票据的粘贴范围以粘贴单大小为界,须紧靠粘贴单顶界和右界从右往左横向粘贴,覆盖粘贴的相邻票据间须留出一定间隔距离,票据较多时,可分行粘贴,不得竖向粘贴。
原始票据必须按交通票据、住宿票、招待票、通信票等不同类别和不同金额,分门别类进行粘贴,不能混合粘贴。
⑶、除交通票据外的其他票据,报销人须在每张票据正面空白处注明票据金额开支的用途并签名。装卸费、运杂费、仓租费、保险费等票据须注明业务流水号或出口发票号并签名。
⑷、不符合上述规定要求的报销单据,财务部有权退回,要求报销人重新整理。
12、费用报销后,由财务部记入个人费用登记簿,按月上报总裁审核。业务员的费用列入个人销售费用进行成本考核。
审批权限
13、备用金借支和费用报销的审批权限:
⑴、备用金借支和费用的报销金额在2000元(不含本数)以下的,由部门经理确认,总监或主管副总裁审核,财务部经理复核后,报总裁审批;
⑵、备用金借支和费用的报销金额在2000元(含本数)以上的,由部门经理确认,总监或主管副总裁审核,财务总监核准后,报总裁审批;
⑶、部门经理的备用金借支和费用报销由总监或主管副总裁审核确认,按第⑴、⑵款规定权限分别报财务部经理或财务总监审核后,报总裁审批;
⑷、总监或副总裁的费用报销由财务总监审核后,报总裁审批; ⑸、财务总监和总裁、董事长的费用报销交叉审批。
出差补贴标准
14、定义:出差是指公司员工受公司主管负责人派遣在公司办公所在地城市以外的地区履行公务,并根据本制度的规定享受相应标准的出差补贴、伙食补贴和交通补贴;在公司办公所在地城市市内履行公务不享受出差补贴、伙食补贴和交通补贴。
15、公司员工出差应严格履行报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自行出差,自行出差或因私出差所发生的旅差费均由其本人自行承担,公司不予报销。
16、公司各部门应严格控制出差人数,并考虑其完成任务的期限,确定合理出差日期,逾期出差应向上一级主管负责人报告,对因公出差人员,按相应标准报销出差费用。
17、长途出差交通工具乘坐标准 级 别 飞 机 火 车 轮 船
总 监 普通舱 硬卧及以上 二等舱及以上 部门经理------硬卧 二等舱 主管及以下------硬卧 三等舱
18、出差补贴实行全额包干制,具体包干标准见下表(元/日): 级别/出差地点 京、津、沪、穗、深圳、珠海、厦门 其他省会城市 一般地级城市 县级城市及以下 总 监 住宿标准 300 240 200 160 伙食补贴 100 80 60 50 交通补贴 80 60 50 40 合 计 480 380 310 250 部门经理 住宿标准 240 200 160 120 伙食补贴 80 60 50 40 交通补贴 60 50 40 30
合 计 380 310 250 190 主 管 住宿标准 200 160 120 100 伙食补贴 60 50 40 30 交通补贴 50 40 30 20 合 计 310 250 190 150 一般员工 住宿标准 160 120 100 80 伙食补贴 50 40 30 20 交通补贴 40 30 20 10 合 计 250 190 150 110
19、宾馆或酒店标准:
级 别
宾馆或酒店标准 客房标准 总 监 四星级 标准客房
经 理 三星级 标准客房 主管及以下人员 无星级 标准客房
除本制度另有规定外,公司其他任何员工不得住标准客房以外的各类特色房、普通套房和豪华套房等高标准客房。
考虑到全国各地住宿实际情况的不同,为避免因住宿标准制订过低,给住宿带来困难,不利于工作开展,给公司形象带来负面影响及增加个人负担,个人单独出差实际住宿费高于第18条规定包干住宿标准的,如住本条上表规定的标准及以下客房的将被视为合理住宿,允许按实报销;公司员工应尽量选择低星级的宾馆
或酒店住宿,以减少开支。
20、出差人员的住宿费在住宿标准内据实报销,超支部分自理,规定标准内节约部分按60%返还。公司员工出差无住宿发票的,按实际住宿天数,每人每天按照包干总额的40%给予补助。但参加包括住宿、市内交通与生活费用在内的会议和由邀请方承担费用的会议,不享受任何补助。
21、出差人员当日有招待费发票的,当日不计算伙食补贴;当日有出租车票的,当日不计算交通补贴。招待费发票日期栏必须填写清楚并说明招待事由,招待费发票未注明日期的,一张招待费发票视同一天发生招待费并不予计算伙食补贴;出租车票必须注明往返地点及用车事由,出租车票无日期的,且出租车票数量超过出差天数2倍及以上的,出差期间不予计算交通补贴。
22、出差人员的交通补贴、伙食补贴天数按出差自然天数减去一天计算,即算头不算尾;住宿补贴按实际住宿天数计算。
23、出差人员超标准乘坐交通工具须经总裁签字同意方可报销,并须事先请示;飞机票、软卧火车票、头等舱轮船票须经总裁签字同意方可报销。
24、公司员工出差夜间(指晚8时至次日凌晨7时)连续乘坐硬坐火车超过8小时以上的,可给予夜间乘车补贴,补贴标准为票价的50%。
25、长途交通票据如果遗失,须写出书面报告,且有1人以上同行人员或有关人员签字证明,经部门经理签署意见,报总监或主
管副总裁、财务总监、总裁审批后,按票价的50%报销。
26、公司员工随同主管及以上级人员一同出差,其住宿标准可按主管及以上级人员相应标准执行;公司员工随同副总裁及以上级人员一同出差,原则上不予发放伙食补贴和交通补贴。
27、司机带车出差且当天不能返回的,实行每天住宿、生活补贴包干,不享受交通补贴,标准参见一般员工包干标准。
28、公司员工出差途中,经批准可绕道回家探亲,其绕道车船费扣除直线单程车、船费后全部自负,在家期间不享受伙食补贴、住宿补贴和交通补贴。
公司员工在私房(家)所在地或父母所在地出差,不享受住宿补贴,伙食补贴减半发放,交通补贴仍按标准发放。
29、公司员工在出差地因病住院期间,按标准发给伙食补贴,不发住宿补贴和交通补贴,住院超过1个月的停发伙食补贴。30、出国人员差旅费的报销严格按照财政部、外交部(92)财外字第1100号文件执行。
市内公共交通费标准
31、市内交通费是指公司员工在公司所在地办理公务所发生的交通费(包括公共汽车费和出租车费),公司员工上下班或因私所发生的交通费不在此列。
32、市内出租车费报销标准:
部 门
级 别 每月限额
营销部门 总 监 400元
经 理 300元
综合部门 总 监 300元
经 理 200元
限额以下凭票据实报销,差额不补。
33、凡市内办理公务的主管及以下人员,一般只能乘坐市内公共汽车,特殊情况下需要乘坐出租车的,事先必须取得部门经理的批准。
34、所有因公报销出租车费用的员工,必须在出租车票背面注明往返地点及用车事由。
35、报销的市内公共交通费严格限定为办理公务所发生的交通费,不得将个人上下班交通费混同报销,如经发现将追缴当次报销的所有市内公共交通费,第二次发现将予以通报批评,第三次发现将移交人力资源部处理。
通讯费标准
36、通讯费指因公使用通讯工具而发生的费用,包括移动电话、寻呼机等。通讯费一律实行凭票限额包干报销制。
37、移动电话指入网电话,充值卡不予报销。使用移动电话的员工,其裸机的购置费及上户费等一律由使用者本人负担。
38、通讯费报销标准: 部 门 级 别 每月限额
营销部门 总 监 600元
经 理 400元
主 管 300元
业务员 200元
综合部门 总 监 500元
经 理 300元
主 管 200元
特别岗位 200元
限额以下凭话费单据实报销,差额不补;享受通讯费补贴的出差人员的国内漫游费按80%据实报销,其当月话费单除国内漫游费外,其余话费按规定标准报销,超支月份不弥补不足月份的通讯费。
综合部门特别岗位人员须由部门上报,经总裁批准确定。
39、享受通讯费报销标准的人员必须保持24小时(含节假日)通讯畅通。
业务招待费标准
40、业务招待费是指因工作需要招待客户和有关部门人员而发生的费用。
41、各部门人员因公接待外单位人员,建议安排工作餐,需要到外面宴请的,须事先取得部门经理、总监或主管副总裁同意,否则不予报销。部门需安排接待工作餐的,须经部门经理、总监或主管副总裁批准并报行政办公室登记备案,记入部门招待费。
42、各部门人员因公出差确需应酬的,须事前电话请示部门经理、总监或主管副总裁同意,限额接待。
43、招待费发票日期栏必须填写清楚并说明招待事由。
办公费标准
44、办公费是指办公用品、印刷品及其他办公物料等项目的支出。公司办公费统一由行政办公室指定专人进行控制与管理。各部门年初编制预算,按月分解编制,经研究核准后,必须在限额内领取使用,超支不报。
45、各部门申请购置办公用品、印刷品时,需注明用途、数量、规格型号,行政办公室需查明是否可调节使用,再确定是否购买,报行政总监审批后执行。
46、行政办公室负责办公用品领发的人员,每月需填报办公用品、印刷品的领、发、存报表,按部门分类归档,报送财务部和各有关部门。
其他费用标准
47、误餐补贴。公司员工根据公司规定,免费享受工作午餐,如员工在市内办理公务,因故不能返回享受工作午餐的,按工作餐标准给予误餐补贴,但陪同宴请客户及市外出差人员不享受误餐补贴。
误餐补贴由行政办公室负责发放,公司员工凭领取的未使用的工作餐券每月最后一天到行政办公室换取现金,由行政办公室统一到财务部报账。
48、礼品费。因工作特殊需要,需赠送有关部门人员或客户礼品的,须经总裁同意由行政办公室统一采购,个人不得私自赠送礼品。
49、加班费。加班费由人力资源部按国家和公司有关规定办理,月底随同工资一起发放。
50、司机出车补贴。司机工作时间(9:00—17:00)在市区内出车,不计算出车补贴;司机工作时间以外加班,视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⑴、加班取件:按实际用车时间,填写加班单,行政办公室统一上报,由人力资源部计入当月工资发放;
⑵、接送客户:只负责接送客户,按加班取件办法处理;全程跟车陪同客户的,原则上不得随同客户一起用餐和娱乐,司机用餐须自行解决:
a、司机自己解决用餐的,公司按工作餐标准发放伙食补贴,并
按实际用车时间(含等候时间)计算加班补贴;
b、司机随同客户一起用餐未与客户一起娱乐的,不计算伙食补贴,但按实际用车时间(含等候时间)计算加班补贴; c、司机随同客户一起用餐和娱乐的,不计算伙食补贴,但按实际接送时间(不含等候时间)计算加班补贴。⑶、其它情况:按加班取件办法处理。
⑷、司机双休日和节假日加班,参照以上规定及国家、公司有关规定办理。
其他规定
51、主管及以上人员的职务以人力资源部的正式聘任通知为准,对外使用的职务不对内使用,也不享受本制度规定的各项对应级别标准报销有关费用。
52、休探亲假人员的费用报销标准按人力资源部的规定执行。
53、备用金借支和报销单据的审核,财务部随时受理,但报销款的领取时间为每周星期二、四,其余工作日财务部不办理。
54、本制度自修订之日起实行。
为了规范科研项目管理,切实保证科研项目经费真正用于科研项目研究工作,保障科研项目按期保质完成,现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教财〔2005〕11号)、《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科研经费管理办法》(通航院办[2009]34号),结合学院实际,就科研经费使用和报销提出如下几点补充规定,望各有关部门遵照执行。
一、科研项目院内资助(配套)经费的确定
科研项目立项后,由项目负责人根据《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和本补充规定填写《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申请表》,报送科研管理部门。科研管理部门对项目申请的院内资助(配套)经费汇总后,会同财务处、监察(审计)处、资产管理处等相关职能部门对科研项目预算申请进行二次审议,并将审议结果报分管院长。科研项目资助(配套)经费经分管院长批准后,由财务处设立项目帐户进行专户核算,确保专款专用。
二、科研经费的列支范围与部分列支项目的支出额度限定
1.科研经费列支范围
科研经费主要用于支付研究经费(包括科研业务费、实验材料费、仪器设备费、实验室改装费、协作费等)、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劳务费、管理费等。具体如下:
1)研究经费是指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的经费。包括:
①科研业务费:科研业务费具体包括:测试、计算、分析费,差旅费,学术会议费,论文版面费,图书资料和复印、印刷费,文献检索、通讯费,邮政、学术刊物订阅费,专利申请费,技术合同公证、鉴定、评审费等。
②实验材料费:实验用品等消耗品的购置费、加工费和包装运输费等。
③仪器设备费:专用仪器设备购置、运输、安装费和修理费,自制专用仪器设备的材料、配件购置费和加工费。
④实验室改装费:为改善资助项目研究的实验条件,对实验室进行改装所开支的费用。
2)协作费:外单位协作承担项目部分研究试验工作的费用。
3)国际合作与交流费:用于与资助项目研究工作有直接关系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费用,包括项目组人员出访及外国专家来访的部分费用。
4)劳务费:指用于直接参加项目研究的学生、外聘技术人员等人员的津贴。
5)科研人员津贴:指为完成项目研究支付科研人员的津贴。
6)项目管理费:指学院为组织和支持项目研究而支出的费用。2.部分列支项目的支出额度限定
列支项目 支出额度限定
资料复印、印刷、装订费 一般控制在项目资助经费的10%以内,最高不超过500元,如有特殊情况,另行报批。
会议文具费 一般不支出该项费用,如确有需要,该项支出一般不超过项目资助经费的10%,最高不超过1000元。
会议招待费 一般控制在项目经费的15%以内,最高不超过10000元。院外不资助项目、院级项目不得开支会议招待费。
国内调研差旅费 实行总量控制,原则上控制在20000元以内,最高不超过50000元。
成果鉴定、评审费 院内专家成果鉴定、评审费按下述额度确定:上级立项资助项目每位专家300~500元,上级立项不资助项目每位专家100~200元,院级项目每位专家50元。院外专家成果鉴定、评审费由项目负责人、科研管理部门和分管院领导协商确定。
科研人员津贴 按《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奖励办法》(通航院办[2009]34号)执行。
项目管理费 院级项目及没有利用学院的设施设备和工作时间开展的纵、横向项目,学院按项目经费的5%提取管理费;利用学院的设施设备和工作时间开展的纵、横向项目,学院按项目经费的10%提取管理费。
三、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与报销
1.科研项目经费使用与报销严格按照科研项目合同中的项目经费预算执行,无预算的经费支出一律不予报销。
2.所有经费支出必须办理审核(购买资产、图书资料时还需办理验收手续)、审批手续后方可报销。单笔2000元以下的经费由项目负责人负责审批,单笔2000元至5000元的经费由科研管理部门负责人审批,单笔5000元以上的经费由分管院长审批。项目负责人支出的费用无论额度大小均由分管院长审批。
3.科研经费报销发票开具时间应与科研实际开展时间一致。考虑到科研工作的实际,项目经费到账前6个月内开具的、属于本项目前期研究范围的相关票据可以核报,并列入该项目经费预算。
4.科研管理部门负责审核项目经费使用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财务处负责审核报销票据的合法性与规范性,审批人对经费使用的必要性负责。
5.科研经费中部分可列支项目经费的使用与报销规定如下:
1)图书资料费:用科研经费购买的图书资料产权归学院,须由图书馆登记、证明后,方可履行报销手续。
2)课题调研差旅费:参加各类学术会议、课题调研等需出差时,应填写《科研出差审批表》,参加学术会议的还需提供该学术会议邀请函,未经批准,相关费用不予报销。涉及港、澳、台及国外的调研出差须经院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
3)计算机及其辅助设备购置费:项目组购买计算机辅助设备(如移动硬盘、U盘、软件、计算机耗材及其它辅助设备等)按预算执行,预算中没有列明的设备,不得报销。凡购买的所有计算机辅助设备,按学院有关规定必须经资产管理处审核签字后方可报销。因项目研究确需购买计算机、数码相机等大件设备,由项目组提出申请,分管院长审批。上述所购置设备的产权均归学院所有。
4)网络通讯费:院外不资助项目和院级项目不予报销网络通讯费。
5)文具费:报销文具费必须提供正式发票,发票上必需写明开票日期、购买单位、商品名称、数量、单价、金额等内容。若一次性购买文具用品较多,无法在发票中写明,可附上加盖销售单位发票公章的购物清单。发票上未具体写明商品名称或未附清单等一律不予报销。
6)成果出版资助费:报销成果出版资助费时,必须提供出版单位开具的正式发票,并附发表成果复印件或出版证明。
7)仪器设备费(含专用软件购置费):凡用科研经费购置仪器设备者,须事先向科研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科研管理部门会同项目所在部门、资产管理处论证后,报分管院长批准并按院仪器设备采购办法购置。所购之仪器设备的产权归学院所有。
四、科研项目经费的决算与审计
1.科研项目结题时,由项目负责人如实填写《科研项目经费决算表》,由财务处审核盖章确认。如在结题之前有部分票据因客观原因来不及报销,可预先在《项目经费决算表》中列出,并在备注栏中注明,待收到票据后再履行报批手续。余留票据的报批手续必须在结题后三个月内办理完毕。
2.项目负责人将《科研项目经费决算表》,连同《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申请表》提交学院监察(审计)处,监察(审计)处依据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科研经费预算对项目经费的使用进行审计。科研项目经监察(审计)处审核签署意见后方可结题。
五、本规定由高教室和科技处负责解释。
为加强公司财务管理,规范费用开支,使各项开支合法、真实、准确、完整,根据《会计法》、《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对借款及费用报销程序制定以下办法。
一、借款及费用报销
(一)审批权限
1、费用报销实行总经理和财务经理审批。(壹千元以上需上报董事长由董事长裁定)。
2、公司借付款、固定资产购置及对外投资,对外借贷需董事长签批。
(二)审批程序
1、公司报销实行谁经办谁报销,财务人员负责审核单据,总经理负责审批报销。
2、经办人的借款报销单据由财务人员审查核实,票据无误后,按程序报批。
(三)具体规定
直接经办资金的“经办人”需为公司正式员工。
1、借款
①借款经办人规范填写《领(借)款申请单》,并注明付款方式及付款帐户资料(一般情况为转帐支付);
②《领(借)款申请单》要明确领、借、付款用途,便于报帐时对费用票据的核实;
③《领(借)款申请单》按审批流程签署完毕后,交财务人员办理领、借、付款,经办人同时提供相应的付款依据(合同协议,报价单或费用
清单等);
④经办人原则上在5个工作日内,凭正式发票办理借款冲销手续; ⑤现金借款当日未用应于次日退回财务部,付款时重新办理借款手续。
2、备用金
本公司一般情况不允许借备用金,特殊需要要由总经理和财务人员批准。
3、差旅费
(1)差旅费以个人形式借出,二人以上共同出差的,可由一个人负责借用差旅费;
(2)差旅费借支限额标准,省外()元/天/人,省内()元/天/人;
(3)市内各区县或市外出差,交通费凭票实报实销,打出租车注明事由及来去地点;
(4)出差归来2个工作日内报销,未按规定取得发票的费用报销,其相应费用由经办人承担;
(5)住宿费按规定标准(???金额)内凭据报销,超过限额标准部分不予核销;
(6)出差发生的各类无单位、无内容、无日期、无财务专用印章或发票专用章的发票,不得作为报销凭据;火车票发生的代办手续费不得超过10元/张;
(7)差旅费必须当月发生当月完成费用报销。因故不能报销者必须经总经理签字批准后于次月十日内报销;逾期票据作废,费用自理;
(8)公司人员出差,未经公司同意私自采用飞机形式出行,费用一律不予以报销;
注:出差由对方负责接待或缴纳餐饮、住宿费的不得再次报销相关费用;
4、车辆使用费
公司车辆由公司统一管理,车辆费用应严格控制,据实报销
(1)车辆加油费财务人员负责审批报销,因私使用公车产生的油费由实际驾驶人承担。
(2)车辆通行费按实际产生费用报销。
(3)车辆正常保险费、维修、保养费实行先申请后发生,据实报销,在报销单上要注明车辆牌号;
(4)车辆违章处罚金由驾驶员个人承担并从其工资中扣发
(5)公司车辆事故及维修费用由公司垫付,待查明原因保险公司赔付后由总经理提出处理意见,费用由相关人员及部门自行承担并予以相应处罚。
5、业务招待费
(1)业务招待费开支实行总额控制,限额管理;
(2)业务招待费实行“先申请,后执行”的原则,发生后5日内报帐;未经批准擅自产生的业务招待费一律不得报销;使用超过批准限额的,必须注明原因经总经理批准后方可报销。
(3)需要开支的业务招待费,由经办人申请按标准由财务人员、总经理审批后执行。
6、通讯费
公用座机电话:
公用座机电话费用管理由财务部门监督,无正当理由发生的不正常长话及声讯费用由个人自行承担。
二、要求规定
1、借款人员逾期不冲帐或借款未用不退回,无正当理由的,视情节轻重收取日息5‰的滞纳金,或处以30元/天的罚款,并在次月的工资中予以扣回;
2、大额借款(5000元及以上)无正当理由一个月未冲帐者,停发其工资,待账款冲抵后再予以工资发放。
3、在费用报销中有弄虚作假的行为,除对该行为人处以收缴虚报部分费用外,并按虚报部分费用的两倍金额给予罚款。对各级签批的领导予以同等的经济处罚并通报;
4、除董事长特别安排,严禁代借代领款,所有领、借、付款必须由经办人本人办理;违者将从本人和经办人次月起的工资中全数扣回报销款项(各承担50%);
5、不得以任何理由越权或越级报批,否则,财务人员有权不予受理。
6、在票据粘贴方面
(1)、票据粘贴时要沿着粘贴单的上边缘,从左至右粘贴,原始单据不能超出粘贴单,每张粘贴单可均匀粘贴二至三排发票。
(2)、将发生的费用发票按照日期顺序整理,严格按发票的先后时间顺序自左向右依次粘贴(对于过路过桥费、差旅费发票更应如此),对于发票上无日期的按金额大小进行粘贴。便于审核。
(3)、用胶水粘贴附件,千万不要用订书针装订。
近年来,直接融资在中国企业融资来源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但间接融资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银行借款在社会总融资量中占有绝对优势。Allen等(2005)发现中国的银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要远远大于证券市场,如果以银行信贷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Bank Credit/GDP)来衡量,中国的比率要远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的比率为1.11,而同期英属国家为0.62,法属国家为0.55)。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2010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占全年社会融资总量的55%。由此可见,银行借款融资是企业融资的重要来源。哪些因素会影响企业获得银行借款呢?研究发现,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够降低企业运营风险,保护包括债权人在内的广大投资者利益,降低投资风险。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司治理良好有助于企业取得银行借款。
机构投资者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国外成熟市场的实践表明,机构投资者能够积极参与公司治理,形成对公司管理层的有效监督。2001年中国证券监管当局提出了“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的发展思路,机构投资者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已经成为影响公司治理因素的重要力量。以开放式基金为例,2001年底开放式基金资产净值占同期A股总流通市值的比重还不到1%,但2008年底这一比值就达到了42%左右。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机构投资者如果成为上市公司的股东,往往能对其所投资公司的公司治理施加重要影响,成为解决公司治理问题的可靠机制。目前尚未发现直接考察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银行借款影响的研究,本文主要研究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银行借款的影响,从而有助于获得对机构投资者作用的进一步认识。
二、文献回顾与假说发展
Shleifer和Vishny(1997)认为公司治理是保证投资者获取自身投资收益的方式。银行在向企业发放贷款时,贷款能否顺利收回是其考虑的重要因素。信贷市场的重要作用在于合理配置市场资金。在信贷市场中,以银行为代表的贷款者,希望通过充分的信息披露降低对借款企业因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信贷错配风险,在规定的时间足额收回本金和贷款利息。Jaffee和Russell(1976)以及Stiglitz和Weiss(1981)的研究表明,与一般的商品市场不同,信贷市场的均衡结果不仅取决于价格(贷款利率)竞争,也取决于数量限制(贷款限额),即贷款人并不总是将资金贷放给出价最高(即愿意接受较高贷款利率)的借款人。这是由于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情况下,若贷款利率过高,则只有高风险的借款人才来借款,从而加大了贷款人所面临的风险。如果银行与企业间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银行难以了解企业信贷需求的动机,也难以了解企业信贷资金偿还的可信度;相反地,如果银行与企业间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则银行较为容易判断企业的信贷动机,也较为容易对信贷资金的偿还形成稳定预期,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的可能性较大。因此,信息不对称是影响银行信贷决策的基础性因素,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银行更可能优先将更多的贷款提供给信息透明度较高的企业(李志军、王善平,2011)。
从理论上看,机构投资者与普通散户投资者不仅在投资的资金量上有所不同,而且其投资策略也不同。机构投资者会更多地采用“用手投票”的投资策略,为了自身利益会积极地参与公司治理甚至公司的业务经营活动。所以,从理论上来讲,机构投资者的参与会对公司治理与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的影响。Stuart和Laura(2003)认为,相对普通的社会公众股东而言,机构投资者由于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较强的信息发现与挖掘能力、较雄厚的资金实力和较大的持股比例,因此具有“股东积极主义”,即积极参与公司治理,改善公司治理机制,形成对公司内部控制人的监督压力,降低代理成本,最终增加公司价值。王琨和肖星(2005)的研究发现公司前十大股东中存在机构投资者的上市公司,被关联方占用的资金显著少于其他公司,同时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增加与上市公司被关联方占用资金的程度呈显著负相关。这说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有助于抑制企业运营风险,降低企业资金被内部人侵占的可能性,增强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性,有利于保护包括银行在内的投资者的利益,提升企业获取商业银行贷款的能力。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说。
假说1:机构投资者持股有利于增强企业获取银行借款的能力。但是对于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仍有不同认识,机构投资者也可能会因自身利益而支持管理者的计划,从而使监督职能受到限制、小股东利益受损。这一观点的代表是战略同盟假说,其观点认为机构投资者和高管发现他们之间进行合作对双方来说是有利的,这种合作降低了机构投资者监督高管所产生的对公司价值的正效应,在重大决策面前可能会牺牲外部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角色选择所遵循的原则是成本—收益原则,而影响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活动的成本和收益的关键因素是其持股比例,因此,持股比例就成为决定机构投资者公司治理角色选择行为的关键。刘再华等(2004)通过构建分析模型认为,若某机构投资者本身不是上市公司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其往往选择不参与公司内部治理,而选择“搭便车”的策略。普通投资者期待机构投资者能够对控股股东或管理层等内部人实施有效制衡监督,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但刘慧龙等(2009)研究认为,非第一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实施的利益侵占是进行制衡还是合谋取决于股权结构:当其他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制衡能力较高时,他们之间倾向于实施竞争性合谋,即与第一大股东合谋掏空上市公司,随着其他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制衡能力减弱,他们之间的关系从竞争性合谋趋向于相互制衡。吴超鹏等(2006)对330家股改公司的实证研究表明,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对价越低,其对这一发现的解释是,机构投资者与非流通股东存在“合谋”的行为,从而在股改过程中侵害了小流通股东的利益。上述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对于公司治理的正面作用有可能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增大而趋于减小,而这种正面作用正是银行进行贷款决策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从而减弱企业获取银行贷款的能力。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说。
假说2: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提高,企业获取银行借款能力下降,即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获得的银行借款呈倒U型关系。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2005—2008年为研究区间。由于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经营业务的特殊性,在样本中剔除了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因为公司治理水平的变化可以在一年中任何时候发生,它对银行借款决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企业下一年的银行借款融资能力,所以本文使用企业当年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情况检验其对企业下一年的银行借款的影响。因此本文使用的银行借款数据涵盖的区间为2005—2009年,共得到有效观察样本5 854个。为了消除异常值的影响,本文对部分变量进行了1%水平上的winsorize处理。本文数据来自CCER数据库和Wind金融数据库。
(二)模型设计和变量定义
本文采用如下模型检验上文假说:
式中的bankdebt表示企业的银行借款能力,由于企业的借款余额是企业往年积累的结果,不能准确衡量企业每年变化的融资能力,本文采用企业当年新增银行借款余额占当年年末总资产来衡量企业的银行借款融资能力,具体为t+1年度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以及长期借款余额的总额相比t年度总额的变化额。解释变量insti为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本文的机构投资者包括基金、券商、保险公司、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信托公司、财务公司等,insti定义为机构投资者所持股份与上市公司总股数的比例。
在控制变量方面,借鉴陆正飞等(2008)的研究,模型中的控制变量包括:企业规模(lnasset),等于公司年末资产总额的自然对数;资产负债率(lev),等于公司年末负债总额比资产总额;资产获利能力(roa),即资产净利率;利息保障倍数(ebitcov),等于年度息税前利润除以年度利息费用;成长性(growth),定义为主营业务收入年度增长率;资金需求(capital),为虚拟变量,如果公司年度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与投资现金流量净额之和小于0,则取值为1,说明公司有潜在的融资需求,否则取值为0;资产期限结构(assetmature),等于年末固定资产净额/年末资产总额;ind和year分别是行业和年度虚拟变量,其中行业按照中国证监会行业门类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制造业按照二级门类进行分类。
如果本文提出的研究假说成立,则模型中的回归系数β1应该显著为正,而β2应该显著为负。
四、实证检验
(一)描述性统计
表1列示了模型中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样本公司年度新增银行贷款占公司总资产的比例平均值是3%,中位数是0.4%,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中位数是5.1%,平均值是9.6%,显示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总体较低。控制变量中,资产负债率平均值是56.2%,capital中位数是0,说明大部分公司没有融资需求。除利息保障倍数变量外,主要变量的标准差都较小,说明样本分布总体比较均匀。
(二)多元统计分析
对模型进行多重共线性分析,主要变量VIF值最大为1.17(insti),VIF值平均为1.06,说明模型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方法通常有混合模型(Pooled OLS)、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等三种,如何对这三种模型进行区分和筛选需要进行相应的假设检验。具体检验分为:首先,针对混合模型运用Hausman检验解释变量内生性问题;其次,构造相应的F统计量检验比较固定效应模型和混合效应模型,运用Breusch-Pagan检验比较随机效应模型和混合效应模型,运用Hausman检验比较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本文最终选择面板数据的混合模型,限于篇幅,我们未将全部检验过程和结果列出。表2是应用模型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1)栏中insti的回归系数是0.044,并且在5%的置信度水平上显著,说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有助于增强企业银行借款能力,本文的假说1得到验证。在(2)栏的回归模型中添加了insti的二次项insti2,insti的回归系数仍显著为正,但insti2的回归系数则为-0.168,并且在5%的置信度水平上显著。说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超过一定程度后,机构投资者持股会弱化企业获取银行借款的能力,即和企业银行借款水平之间存在着倒U形的关系,从而支持了本文提出的假说2。具体计算可知,机构投资者持股影响银行借款的临界值等于0.367[-0.123/2×(-0.168)],即机构投资者持股大于36.7%时,将会减弱企业取得银行借款的能力。
注:括号内的数值为t值,*、**、***分别表示在10%、5%、1%的置信度水平上显著。
在控制变量方面,企业规模越大、资产获利能力越强,说明公司发生债务违约的可能性较小,都会有助于企业获得银行借款,企业如果当年有融资需求,则次年新增银行借款也会增加。资产负债率越高,企业限于财务困境的可能性也越大,企业越不容易取得银行借款。
(三)稳健性测试
由于机构投资者持股主要是持有流通股,本文用机构投资者持股占流通股比例作为解释变量,应用文中模型进行分析,回归结果和表2相比,除回归系数大小略有变化外,系数的方向和显著性和表2的结果基本一致。另外,本文还剔除了ST等非正常交易公司,运用文中模型进行分析,其回归结果同样支持本文的研究假说。上述检验说明本文的研究结论是稳健的。
五、结论
本文检验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获取银行借款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和企业取得银行借款呈倒U型关系: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增加有助于企业获得银行借款,但当机构投资者持股达到一定比例后,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增加又会抑制企业银行借款的增加。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银行借款的双重影响来源于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作用的发挥,这一作用与机构投资者在公司的持股比例变化紧密相关。本文的分析有助于对机构投资者在资本市场的作用获得进一步认识,同时也有助于全面分析企业的银行借款决策。
参考文献
[1]蔡庆丰,宋友勇.超常规发展的机构投资者能稳定市场吗?——对我国基金业跨越式发展的反思[J].经济研究,2010,(1).
[2]刘慧龙,陆勇,宋乐.大股东“隧道挖掘”:相互制衡还是竞争性合谋[J].中国会计评论,2009,(1).
[3]刘再华,汪忠,曾德明.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监督的非合作对策[J].经济数学,2004,(12).
[4]陆正飞,祝继高,孙便霞.盈余管理、会计信息与银行债务契约[J].管理世界,2008,(3).
[5]王琨,肖星.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关联方占用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5,(2).
[6]吴超鹏,郑方镳,林周勇,李文强,吴世农.对价支付影响因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6,(8).
[7]Jaffee,D.,Russell,T..Imperfect information,uncertaintyand credit rationing[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6,(4):651-666.
[8]Stiglitz,J.,Weiss A..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1,(3):393-401.